国内外父母教育卷入研究对比分析
中美两国父母教养行为分析以《家有儿女》和《成长的烦恼》为例
中美两国父母教养行为分析以《家有儿女》和《成长的烦恼》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父母教养行为在影视作品中的呈现,以《家有儿女》和《成长的烦恼》为例。
通过深入探讨这两部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情景喜剧,我们将揭示中美两国父母在教养子女方面的异同,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因素。
《家有儿女》是一部反映中国家庭生活的电视剧,通过描绘一个典型的中国家庭及其成员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当代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和期望。
而《成长的烦恼》则是一部描绘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生活情景喜剧,它反映了美国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角色和态度。
通过对比分析这两部剧集中的父母教养行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和子女成长方面的差异和共性。
这种跨文化比较也有助于我们反思和审视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实践,以期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促进子女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电视剧概述《家有儿女》和《成长的烦恼》分别是中美两国极具代表性的家庭情景喜剧,它们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父母教养行为的差异与共性。
《家有儿女》是一部以中国都市家庭生活为背景的情景喜剧,讲述了夏东海与刘梅两个重组家庭中的父母与三个孩子之间的生活琐事和成长故事。
该剧通过生动的生活场景和幽默的对话,深入剖析了中国父母在子女教育、家庭关系处理等方面的行为特点,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独特魅力。
《成长的烦恼》则是一部以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生活为蓝本的情景喜剧,讲述了西佛一家五口人的日常生活和成长经历。
该剧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呈现了美国父母在子女教育、家庭沟通等方面的教养行为,反映了美国文化中重视个体独立、鼓励自由表达的家庭教育观念。
两部电视剧虽然背景和文化差异显著,但都围绕家庭教育和子女成长这一主题展开,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为观众提供了深入了解中美两国父母教养行为的窗口。
通过对比分析这两部电视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父母教养行为的差异与共性,为跨文化交流和家庭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浅谈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家庭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家庭教育存在差异,因此开展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理念、方法、文化差异等多个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促进中美家庭教育的交流与学习,提高教育质量。
一、家庭教育理念的差异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父母普遍认为,教育子女是为了将来能够顺利进入好的学校,乃至于拥有好的工作和生活,以此来提升家庭的社会地位。
因此,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较高,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往往通过提高学习成绩、参加各种培训班来培养孩子。
相比之下,美国的家庭教育更加注重孩子自我发展。
美国父母普遍认为,教育子女是为了让他们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创造力,而学习成绩和学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最终目标。
二、家庭教育方法的差异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管教较为严厉,喜欢以命令式教育方式来约束孩子,家长有时会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和成绩,孩子的自主性比较差,缺乏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相比之下,美国的家庭教育注重让孩子自我探索。
美国父母鼓励孩子自主学习,教育孩子多动手尝试,让孩子在充分发挥创造力的同时学习知识。
他们更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鼓励孩子尝试各种不同的活动,让孩子拥有更多的兴趣爱好和领域知识。
三、文化差异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对家庭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父母普遍认为,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尤其对于男孩来说,家庭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光荣的得利者。
父母往往会为孩子的未来付出所有,包括金钱和时间,希望孩子能够顺利地进入大学。
相比之下,美国注重个人价值和自由,鼓励孩子尽可能地探索他们自己的兴趣和意愿。
美国父母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金钱上不会过多干涉孩子的选择,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心理素质。
四、感性体会尽管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诸多差异,但这并不代表这其中就有一种是正确的,而另一种是错误的。
《基于文化视角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
《基于文化视角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而家庭教育方式又会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文化视角出发,对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异同,并探讨其原因及影响。
二、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1. 教育理念美国家庭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责任感。
父母更倾向于鼓励孩子自主探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相比之下,中国家庭教育的理念更侧重于传承和继承,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学业成绩和社会责任感。
2. 教育方式美国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倾向于采用开放、自由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自主决策。
而在中国家庭教育中,父母更注重规范和约束,通过严格的家规和教育方式来塑造孩子的品德和行为。
3. 家庭角色在美国,父母更注重与孩子的平等交流和互动,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
而在中国,父母在家庭中通常扮演着更为严格的角色,对孩子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更多的干预和指导。
三、文化因素对家庭教育的影响1. 文化传统中美两国的文化传统存在较大差异。
美国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自由和平等,而中国文化则更注重集体主义、尊重长辈和传统价值观。
这种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了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不同。
2. 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对家庭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在美国,成功被视为个人能力和努力的结果,而在中国,成功往往被视为个人品德和家庭荣誉的体现。
这种社会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在家庭教育方式和目标上的不同。
四、结论及建议通过对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异同及原因。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为我国的家庭教育提供借鉴。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这可以通过鼓励孩子自主探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来实现。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孩子的品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使孩子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比较研究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比较研究首先,中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存在差异。
在中国,家庭教育的目标往往是培养孩子的学术能力,尤其是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这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相对严格,学术成绩被视为衡量孩子能力的重要指标。
而在美国,家庭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发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中美家庭教育在家庭角色上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父母往往扮演更为严厉和权威的角色,他们对孩子的要求更加严格,并且强调孩子应该遵守家庭的规矩和传统价值观。
而在美国,父母更多的是朋友和导师的角色,他们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梦想,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和独立空间。
再次,中美家庭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家长更倾向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强调学业的重要性,并且更多地采用直接教导的方法。
而在美国,家长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参与课外活动和实践经验,并且采用更多的启发式教育方法。
这些差异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方面。
首先,文化差异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中国有着悠久的儒家文化,注重孝道和家庭纽带的重要性,故家庭教育更加注重纪律和传统价值观的传承。
而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和重视个人价值的国家,家庭教育更注重个体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其次,教育体制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中国的教育体制比美国更为严格和竞争激烈,因此家庭更注重学术成绩的提升。
而美国的教育体制相对宽松,更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
这些差异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家庭教育的严格和学术导向往往会带来压力和竞争,孩子们可能更容易感到焦虑和缺乏自信。
而在美国,家庭教育的注重实践和创造力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总之,中美家庭教育存在差异,这是由文化、教育体制和家庭角色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
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教育沟通和交流,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国内外家庭教育方式比较研究
国内外家庭教育方式比较研究引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同国家和文化有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这些方式在帮助孩子获得知识、塑造价值观和培养个性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本文将比较国内外家庭教育方式,旨在探讨其异同和可借鉴之处。
国内家庭教育方式- 侧重于学术成绩:国内家庭普遍认为孩子的学业成绩极为重要,因此注重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培训机会。
- 约束和规范:许多家庭倾向于对孩子形成严格的约束和规范,以培养孩子的纪律和责任感。
- 父母主导:在国内家庭中,父母通常扮演着指导和决策的角色,他们的期望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外国家庭教育方式- 独立和自由:一些西方国家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主能力,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 支持和尊重:外国家庭倾向于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尊重他们的个人选择。
- 孩子参与决策:在一些外国家庭中,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决策过程,使他们能够学会自己思考和做出决策。
异同比较- 学术成绩 vs 兴趣发展:国内家庭注重提高学术成绩,而外国家庭更加关注孩子的兴趣发展。
- 约束和规范 vs 独立和自由:国内家庭倾向于约束和规范孩子,而外国家庭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由。
- 父母主导 vs 参与决策:国内家庭中父母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而一些外国家庭更倾向于让孩子参与决策。
可借鉴之处- 教育平衡:国内家庭可以借鉴外国家庭关注孩子兴趣发展的做法,使教育更加平衡。
- 鼓励独立:外国家庭强调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这对于国内家庭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思路。
- 孩子参与:让孩子适度参与决策,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决策能力。
结论国内外家庭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在实践中,家庭应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美国和中国家庭教育研究
美国和中国家庭教育研究本论文通过比较美国和中国家庭教育,分析两国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在美国方面,首先介绍了美国家庭教育的概况、教育投入与资源、以及教育方式等。
然后分析了家庭教育对学业成绩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中国方面,首先介绍了中国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教育模式和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接着分析了家庭教育对孩子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最后,对比了美国和中国家庭教育的差异,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通过借鉴美国家庭教育经验和创新对策,提出政府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政策支持,以及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最后,总结论文研究内容,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美国, 中国, 家庭教育, 研究Abstraction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throug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Regarding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situation, education investment and resources, as well as educational methods. It then analyzes the impact of family education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for China, it begins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situ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family education model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school education. It then analyzes the impact of family education on child development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Finally, it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nd proposes improvement strategies. By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uggesting innovative strategies suitable for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overnment's policy support for family education and the role of family education within the entire education system. In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summarized and further research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Keywords: United States, China, family education, research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论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相关论文
论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相关论文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的变化,我国家庭教育又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中美两国教育交流的日益频繁,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也日渐突显。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论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论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相关论文篇一《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比较》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的变化,我国家庭教育又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中美两国教育交流的日益频繁,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也日渐突显。
本文首先从介绍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次从家庭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形成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进而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思考。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国美国差异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教育自古以来就是家庭社会的纽带,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
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即长辈对晚辈“上施下效”的垂直式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以家庭教育为中心建立起来的。
从目前看这种“上施下效”的教育已不适合我国发展的需要。
1 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孩子养尊处优、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教育即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也可以说是对孩子意志的磨练教育。
近年来,人们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这为儿童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家长对教育子女也有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由于物质条件的改善,也给教育子女带来了负面影响。
很多孩子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当然有些家长也忽略了对孩子劳动方面的教育。
经常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还能增强动手能力,对成长十分有益。
1.2 家庭结构简单化,致使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日渐突出中国过去的家庭一般是成员较多、结构复杂。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家庭的成员结构日益简单化,由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小家庭居多。
比较国内外家庭教育育儿观念的差异分析
比较国内外家庭教育育儿观念的差异分析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每个家长关心的话题。
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和习惯可能会导致家庭教育方式和育儿观念的差异。
本文将比较国内外家庭教育育儿观念的不同之处。
一、教育目的国内的传统教育目的是为了考试和升学。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通常鼓励孩子们取得好成绩并进入名校,这也成为了家长们评价孩子们成功与否的标准。
这种观念会导致孩子们过度追求成绩和升学,并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成长。
而许多西方国家则强调教育的非学术目的,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责任感、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等,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
二、家长角色在国内,家长通常被视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习和成绩,同时也要求孩子尊重长辈、言听计从。
然而,在西方国家,父母更多扮演着孩子的辅导员和指导者的角色,他们会尽可能地让孩子自主发展、体验和尝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
三、家庭互动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教育往往是单向的,家长们在孩子成长中起主导作用,孩子们没有太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
相反,在西方家庭中,家长会与孩子建立起双向的沟通,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他们的反馈,并根据孩子的需求来制定教育计划。
这种互动促进了家庭和谐与孩子的积极成长。
四、惩罚方式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惩罚是家长约束孩子行为的一种手段,常用的方法包括体罚和口头训斥。
然而,这种惩罚方式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并可能破坏家庭关系。
在西方,父母更多倾向于正向激励,通过奖励和鼓励孩子来提高他们的动力。
他们也往往通过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他们的期望和要求。
五、社会责任感在中国文化中,家庭教育注重孩子的个人素质,而在西方社会中,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是很重要的教育目标。
这种教育理念是表明他们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成长和家庭,还应该考虑社会和他人。
总的来说,在国内和西方家庭教育中都存在一些优点和不足。
对于家长来说,应该以自身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循序渐进地改变和调整教育方式,营造积极的家庭关系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于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对比研究
关于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对比研究关于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对比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中国和美国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两国的家庭教育模式各具特色,这不仅与国情、文化背景有关,还与教育理念、父母角色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会对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
一、教育目标和价值观的差异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强调学业成就和功利性的成功。
中国父母普遍认为,付出努力和追求高分数是孩子未来出类拔萃的关键。
因此,他们会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帮助孩子学习,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和规则。
相比之下,美国家庭教育侧重于培养孩子的个人素质、社交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美国父母更注重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父母角色的差异父母在中美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也存在明显差异。
在中国,父母往往扮演着严格的监督者和导师的角色。
他们对孩子的学习进度和成绩要求严格,常常直接指导孩子的学习内容,甚至帮助孩子完成作业和考试。
相反,美国家长更多是孩子的朋友和支持者。
他们注重儿童的个人需求和权利,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和探索,并允许他们犯错和从中学习。
三、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中美家庭教育在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家长通常会采用严格的纪律和奖罚制度来管教孩子,以期望孩子能够达到长期的学习目标。
此外,中国父母普遍会安排各种额外的课外活动,如钢琴、舞蹈、游泳等,以提高孩子的全面素质。
相反,美国家长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他们倡导孩子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兴趣,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并尊重孩子的自主学习方式。
四、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差异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在中美两国也呈现出差异。
中国父母往往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会耐心地帮助他们完成作业和考试复习。
相反,美国父母更加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和亲密关系,他们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并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综上,在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中存在明显差异。
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参考内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方式与理念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 本次演示将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以期为家庭教 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教育观念
中国家庭教育的观念相对较为传统,注重孩子的成绩和学术成就。家长们普遍 认为,通过不断努力,孩子可以获得更好的未来。因此,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 家长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孩子学习,追求高分数和好成绩。
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比较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美两国之间的教育差异越来越引人。在家庭教育的领域 里,这些差异更是显而易见。本次演示将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的 差异,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与影响。
比较
1、家长角色
美国家长更注重孩子的自我发展,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勇于尝试。他们往往提 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在探索中成长。中国家长则更注重传承家族香 火,对孩子的期望更多集中在学业和品德上。他们倾向于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指 导和约束。
3、政治制度
中美两国的政治制度也对家庭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政治制度强调集体主 义和纪律性,这在家庭教育中得到一定体现,使家长更注重孩子的规范行为和 集体意识。而美国的政治制度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反映在家庭教育中, 使家长更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和发挥个性。
总结
中美家庭教育存在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家长、社会及国家在不同方 面的期望和点。从家长角色、沟通方式到社交活动,这些差异都显而易见。这 些差异的产生既受历史文化的影响,也与社会经济发展及政治制度有关。
2、沟通方式
美国父母更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强调与孩子进行平等、开放的对话。他们乐于 倾听孩子的想法,并给予一定的空间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中国父母则更孩 子的学习和品德培养,往往在沟通中更强调家长的权威和指导。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摘要】中美家庭教育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对比研究有助于了解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本文从家庭教育理念、方式、关注点、成效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了中美家庭教育存在的差异与相互借鉴的地方。
在中国,家长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文化素养,注重传统道德教育和孝道;而在美国,家长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孩子多元化的兴趣爱好。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未来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启示,让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加理性和科学。
【关键词】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关注点、家庭教育成效、家庭教育影响、差异、借鉴、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家庭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同国家的家庭教育方式和理念也各不相同。
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国家,其家庭教育也各具特色。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国家庭教育的优势和不足,从而相互借鉴,共同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与共通之处,为未来家庭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比较中美家庭教育的理念、方式、关注点和成效,可以深入剖析两国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影响,为促进中美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助于推动中美家庭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家庭教育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和文化体系,其家庭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比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比较中美家庭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价值观和方法,促进家庭教育理念的交流和借鉴,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对中美家庭教育进行比较研究还可以促进两国家庭教育体系的改进和发展,推动家庭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为全球家庭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深入研究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不仅有助于提升教育学学科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有助于促进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与理解,为促进全球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开辟新的思路和路径。
父母养育方式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
的行 为倾 向。 综 上所述 ,父母 与孩 子交 流时 的态 度 、 情感 气 氛 的集
二、 父关系 密切 。父母 低理解 的教养 方式 , 容 易导致子女对周围事物的信任感降低 、 安全感 的缺乏 , 从而 产生孤独 、 无助的感觉 。长此 以往 , 累的负性 刺激将导致 积
作为子女人生 中第 一任老 师 的父母 , 其养 育方 式 的优 劣对子女 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有着极 为重大的影 响。研 究证实 , 父母养 育方式主 要从人 格障 碍、 焦虑 、 抑郁 等方 面 来影 响儿 童的心理健康 。 1父母 养育方式与人格 障碍 .
一
文献标识码 : A
偏离 的保护 因子 。 J
在有关 自 恋型人格 障碍 的研 究 中发现 , 导致子女 自恋
人格形成 的诸 多因素 中, 父母养 育方式 是至关重 要 的一 个 影 响因素 。郑 涌和黄藜提 出并验 证了两种 自恋人格类 型的
、
父母养 育方 式的界定
假设 , 即为显性 自恋和隐性 自 。有研究证实父母温 暖、 恋 理
究情 父母 养育方式国 内外研 况 综 述
高 明
( 南商务 职 业技 术学 院 , 湖 湖南
摘
长 沙 400 ) 12 5
要 : 内外研 究表明 ,父母 养育方式是对儿童发展影响 最大、 国 最直接 的 家庭 因素 , 长期 以来, 心理 学界对此 开
展 了深入 的研 究 , 文通过综述 父母养 育方式的概念 、 养育 方式与儿童发展 的 关 系、 本 父母 父母养 育方式 国 内外研
中美少年儿童家庭教育比较研究
中美少年儿童家庭教育比较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美少年儿童家庭教育比较研究背景: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力之一,而家庭教育则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方式和理念也在不断演变。
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对中美少年儿童家庭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两国之间的教育差异和共同点,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中国,家庭教育侧重于孩子的学业成绩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注重自律和孝顺。
父母往往会有较高的期望值,鼓励孩子勤奋学习,塑造优秀品德。
而在美国,家庭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倡导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鼓励他们自由探索和发展。
这种差异的根源可能源于中美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的不同。
通过对中美少年儿童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两国教育的优势和不足,促进教育经验的交流和共享,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做出贡献。
【字数:269】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中美少年儿童家庭教育,在深入了解两国家庭教育理念、方式、成效、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寻找差异和相似之处,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探讨如何借鉴对方的经验和优势,为优化和改进我国少年儿童家庭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研究,我们旨在促进中美家庭教育交流与合作,增进双方家庭教育水平,提高少年儿童的家庭教育幸福感和成长品质,推动家庭教育向更加科学、健康和全面的方向发展。
1.3 研究意义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通过比较研究中美少年儿童家庭教育,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各国家的教育理念、方式、成效以及问题,进而为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具体来说,本研究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比较中美家庭教育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家庭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比较中美家庭教育方式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策略,让我们可以从另一个国家的成功经验中汲取灵感,提高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实践水平。
国内外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
国内外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
国内外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领域。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通过互动和教育活动,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过程。
家庭教育的质量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社交能力和个人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国内,许多学者和研究者致力于家庭教育的研究。
他们通过调查和实证研究,探究家庭教育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些研究发现,家庭教育的有效性与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质量、家庭氛围和家庭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父母的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也会对家庭教育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国外的研究也对家庭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研究表明,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的研究认为,父母的参与和支持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业成绩、自尊心和社交技能的发展。
此外,研究还发现,父母的教育期望和孩子的学习动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总的来说,国内外对于家庭教育的研究都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合理的教养方式、良好的亲子关系和积极的家庭氛围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因此,家庭教育的研究不仅对于家庭和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
教育实践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中西方家庭教育对比研究【论文】
中西方家庭教育对比研究一、西方各国家庭教育的特点(一)节约自强的美国家庭教育许多美国的父母在孩子十八岁以后将会不再负担其生活费,他们会注重如何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如何才能够尽快使孩子获得自食其力的本领。
这些美国家庭教育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市场经济的理念,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什么是有偿工作,以便于将来更加顺利地融入社会氛围,那里的孩子们也随之崇尚自己挣自己花。
而美国社会相对宽厚的社会经济状况也令父母们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更有安全感,他们不需要过于向孩子施加奋斗的压力,而是让他们能随着自己的天性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走的道路。
长大成为独立的个人是美国家长家庭教育理念的中心思想,他们会鼓舞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信心。
根据调查,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是不拿零用钱的,而且年龄越大越不可能获得零用钱,大约68%的受访青少年学生以打零工赚取零用钱。
[3]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美国首富洛克菲勒,这位世界上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财产的大富翁,其子女的零用钱却十分紧巴巴。
他家账本扉页上记录着孩子零用钱的规定:7-8岁每周30美分;11-12岁每周1美元;12岁以上每周3美元。
零用钱每周发放一次,要求子女们记清每一分花销的来龙去脉,待下次领钱时交父亲检查,如果账目清楚,用途正当者,下周增发5美分;反之则更少。
洛克菲勒解释说,“过多的财富会给自己的子孙带来灾难”。
这句蕴含着他人生经验的话,就像他的财富,引发人们的思考。
(二)磨练吃苦的英国家庭教育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语又是全世界使用频率极高的语言,总的来说,英国人性格恪守传统,他们的象征动物是约翰牛,即严谨而且爱独居,为了自己获得独立自由而愿意吃苦耐劳来换取理想生活。
英国的青少年,从小就体验送报、打工等劳动的辛苦,这本身就是磨炼吃苦精神的绝佳途径。
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撒娇,赖床时要父母三请四催说尽好话,英国的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
完整版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论文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论文世界各国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都很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节。
随着社会开展,中美家庭教育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篇一?浅谈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摘要:本文试图对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比较,并简要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供广阔父母在家庭教育的方法上取长补短。
关键词:家庭教育差异本文并不是要全盘肯定美国的家庭教育,也不是要全盘否认中国的家庭教育。
笔者试图通过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分析,深入了解这些差异的利弊,找出自己教育方法中的缺乏,努力采取最好的方法教育孩子。
一、提出问题当今社会竞争日益剧烈,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我们知道,人才培养的起点是家庭。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的竞争是家庭教育能力的竞争。
世界各国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都很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节。
借鉴其他国家在家庭教育中有价值的实践,对我们的家庭教育将有很好的启发。
二、中美家庭教育比较一理论上的比较1.教育目的的比较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
这种期望是切合实际而又能实现的,不是虚无缥缈的。
他们的目的就是让子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追求物质方面的收获如高学历、好职业。
在这个目的的支配下,给孩子宽容的环境,让孩子轻松自由的成长。
相比之下,中国家庭更趋向于把孩子培养成材,将来有长进,有个好职业,过上稳定,舒适的生活。
家长望子成龙,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专心读书。
2.教育内容的比较美国家庭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
它注重孩子们在体力,认知,语言,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协调开展。
在体力上,开展户外活动、体育锻炼。
在认知上,重视训练孩子的各种感官,开拓孩子的文化、审美视野,孩子的学习兴趣。
如父母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或学习时,喜欢带上孩子,让其受周围环境的熏陶,萌发学习的愿望。
在情感上,指导孩子欣赏音乐、美术、舞蹈、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如带孩子到美术馆、博物馆观看各种展品,鼓励孩子参加艺术创作活动。
国内外家庭教育的差异
国内外家庭教育的差异话题:孩子方法家庭教育国内外的差异之二:家庭教育国内外的差异之二:家庭教育这里谈的教育是指对未成年人的教育。
反映一些普遍情况,特例除外。
国内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特点:理性、传统、诱导方法。
国外的家庭对孩子教育特点:理性、随意、鼓励方法。
一般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随着年龄的长大教育方法也进行调整。
当小孩遇到事情需要选择或做出判别的时候,家庭教育国内外差异有时很明显。
例1.当小孩子刚刚学会走路,父母带小孩到户外水泥操场上玩,小孩对未知的世界好奇,迈腿跌跌撞撞要跑。
国内家长马上会对孩子喊到,别跑小心摔跤。
他的教育方法是预防为主,日子长着,不着急,摔伤了得不偿失。
国外家长看看场地对孩子不会造成很大伤害,会不做声,孩子摔跤了会鼓励孩子爬起来。
并告诉孩子转弯时慢点,再来一次。
国内的方法通过信息传达,培养孩子干事前多想想,预防为主,做好谋划。
同时产生忍一忍、看一看,退一步海阔空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思想。
国外的方法通过信息传达,培养孩子做事大胆干,边做边修正。
同时产生大无畏精神与个性化发展正常。
例2.小孩在看电视,家长提出要小孩倒垃圾,小孩不肯干。
国内家长会斥责小孩不听话,数落小孩以往的不是,有的甚至打孩子;教育后,关掉电视了事;不了了之,自己干。
国外家长会郑重其事告诉不干,是要失去其他好处;重新提出共同干;上次干得不错,但有不足,希望能干的完美。
这里的问题是小孩不肯干。
国内家长教育孩子方法。
采取棒打出孝子的传统;对孩子不听话,容不得有回旋余地,以我为中心,老子说了算;算了孩子还小,不能太计较。
国外家长教育孩子方法。
不论年龄大小,作为一个独立体,利弊摆清楚,尊重其选择;孩子有想法,可以退一步达到目的;用鼓励和激励方法,提起孩子干事的兴趣。
国内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孩子产生效果是小的应该听从大的,服从可以避免麻烦。
国外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孩子产生效果是干与不干回报不同,自由是有代价的。
例3.孩子成绩处于中等,下一个学期要考大学,但孩子对篮球感兴趣,提出参加篮球训练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父母教育卷入研究对比分析
作者:曹大雁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1期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父母教育卷入的理论基础,研究热点的对比分析,发现国外父母教育卷入研究呈现出时间早、研究规模和影响力大的特点,相较而言,发现国内父母教育卷入研究存在本土化经验不足、研究范围窄且影响力小的问题。
基于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二是要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实证研究;三是要注重多学科的交叉研究。
关键词:父母教育卷入,家长参与
引言
父母教育卷入行为从我国古代开始就已经有了萌芽,从古至今,家训被一代又一代的家族传承下来,家训的历史在我国已有三千余年,从儒学奠基人周公的《诫伯禽书》到司马迁之父司马谈的《命子迁》,再到备受历代推崇的《颜氏家训》。
可以看出“家训”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较而言,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施行的“开端计划”和“教育优先区计划”等系列儿童发展补偿计划,以此来调动父母在家庭中参与儿童教育的积极性,后续也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这些计划在青少年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家庭作为孩子个体亲身接触并紧密联系的微观系统,父母在家庭中产生的教育卷入行为对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和心理状态有一定的影响。
父母教育卷入(parents educational involvement),指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发展期望,以及父母在家庭和学校中做出的为促进孩子取得更好学业成就的和心理发展的多种行为(Seginer,2006)[1]。
1 正文
父母教育卷入行为的研究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教育问题也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对父母教育卷入行为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
从理论基础、研究热点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如下:
从理论基础来看:父母教育卷入与儿童学业成就的研究是国内外父母教育卷入的核心内容,父母教育卷入的制约因素是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议题。
通过分析国外高被引文献,大致将国外父母教育卷入研究的知识脉络梳理如下,第一条主线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家庭环境、父母教育卷入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
由于国外关于父母教育卷入的研究时间较早,有较丰富的知识基础,20世纪中期,很多学者就发现了儿童教育中家庭的影响作用,所以很早就进行了相关研究,也较早的关注了学业成就与父母教育卷入之间的关系,政府通过实施相关的卷入干预
计划,建立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伙伴关系,包括如何帮助家长建立与孩子的友好关系,促进孩子积极的学习经历;第二条主线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在不同的因素(种族、贫困、移民、社会经济地位等)的作用下,儿童学业成绩如何受到父母教育卷入行为的影响,这部分研究大多数采用量化研究的方式,通过t检验、卡方统计、层次回归等分析方法来找出父母教育卷入的行为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程度。
较多运用整合分析和纵向研究的方法,关注儿童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整个成长过程,重点研究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父母教育卷入类型带来的影响。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分析发现,国外关于父母教育卷入的研究几乎是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相比之下国内父母教育卷入研究起步晚、经验相对薄弱、体系不够完整,且国内研究引用的文献大多是国外的高被引文献,在国外研究的引路下,国内研究的知识脉络大致梳理如下:第一条主线是早期基础理论研究,罗良、吴艺方等人开始探索父母教育卷入的理论、模型和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用于测量的量表问卷,为后期的实证研究工作打下基础;第二条主线是国内本土化研究,在理论框架基本完善后开始探索符合国情的研究内容,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差距大,大量农村人口到城市务工,随之而来的就是流动儿童问题,探索流动儿童父母教育卷入问题对流动儿童学业、心理上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知识考试是中国教育的考量标准,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压力都在学习成绩上,学习成绩也是儿童努力的终极目标,因此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是父母教育卷入行为如何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
从研究热点来看:国内外研究热点大致相同,都从父母教育卷入、学业成绩、家庭这几个角度来探讨其影响因素,以及从这些角度提出建议和对策。
基于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国内外研究热点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国外的研究从多角度出发,从具体的方面来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例如从教师的角度、从家庭的角度、从儿童的角度。
国内研究起步晚,不完善,在国外理论的基础上发展,没有形成贴合国情的理论定义,但是在研究热点上,国内研究把握国情,研究的内容皆是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
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外研究较多使用Meta-analysis的研究方法,从统计学的角度去提炼前人研究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拓宽研究思路,发现研究的创新点和热点。
相较而言,国内研究大多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前人的研究结果上设计调查问卷,总结问卷中发现的问题,此基础之上提出解決的办法和策略。
综上,作者建议今后研究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进行:
一是增强父母教育卷入的“理论自信”,结合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把握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既要符合父母教育卷入的一般性概念,又要提炼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父母教育卷入的概念界定和理论框架,使后面的研究基于本国的理论基础上开展;二是拓展父母教育卷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基于父母、教师、儿童的角度,基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儿童开展调研,通过实证研究找到当前研究的创新点和热点话题。
同时加强探索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探索单个影响因素或多重影响因素在儿童学业成就或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发现影响因素的价值对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三是注重交叉学科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研究方法,父母教育卷入研
究本是一个跨学科的课题,其中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内容,结合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因此引入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整合资源、注重团队合作,充分结合理论建设与实证研究,对于推动和发展父母教育卷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Seginer,R.Parents' Educational Involvement:A Developmental Ecology Perspective. Parenting: Science and Practice,2006(01):1-48.
[2]邵景进,李丹,郭芳,武盼盼,张大均.父母教育卷入与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情绪适应:自主感和能力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6(01):48-55.
[3]吴艺方,韩秀华,韦唯,罗良.小学生父母教育卷入行为理论模型的建构与验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01):61-69.
[4]罗良.儿童青少年发展中的父母教育卷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01):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