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法新探
郁达夫《故都的秋》优秀教案
郁达夫《故都的秋》优秀教案郁达夫《故都的秋》优秀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郁达夫《故都的秋》优秀教案(通用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郁达夫《故都的秋》优秀教案1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2、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品味文章优美隽永,清新雅致的语言。
4、学习美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秋,和作者抒发的对古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2、难点: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五、课前预习1、自主学习本文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3、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4、给各段景物描写添加一个小标题5、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2、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图3、通过分析秋晨院落图是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二、教学过程1、导入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
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
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
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于 1934 年创作的散文,以下是一份关于该文章的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难点: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播放关于秋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秋天的感受,从而引出课题《故都的秋》。
2.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简单介绍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及写作风格,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 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 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来描绘故都的秋?
4. 深入研读
- 分析作者描写的景物,思考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 理解“故都”的含义,体会作者对北平的深厚感情。
5.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6. 布置作业
- 完成课后练习。
- 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要求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解和掌握程度。
自我评价与反思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 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找出自己
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反馈机制
及时性
对学生的表现和作业进行及时 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了 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需要改进
的地方。
具体性
反馈应具体、明确,指出学生 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具体的 建议和指导。
课堂活动
总结词:互动参与
详细描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在互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他们 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作业布置
01
总结词:巩固提高
02
详细描述:布置相关阅读、写作 和思考题,让学生在家中进一步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 和写作能力。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01
激活学生的前知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经典散文,学生在初中阶段可能已经接触过一
些散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散文,探讨散文的特点和写
作手法,为学习《故都的秋》做铺垫。
02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故都的秋》的
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深入探讨文章
利用网络资源,如视频、音频等,让 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故都的秋景和作 者的创作背景。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01
02
03
04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创新性, 以及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等。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度、正确 性和创新性,以及是否符合教
学要求和目标。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教案一:课程目标——了解和掌握《故都的秋》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
教学内容:
1. 课前导读: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标题、目录,初步了解故事背景及内容。
2. 教师讲解:简要介绍《故都的秋》的作者、作品背景,以及主题思想。
3. 分析文学特点: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点。
4. 课文解读:逐段解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情节、人物形象、意象等。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解读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6. 情感体会: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受文中所描绘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细腻情感。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故都的秋》为主题撰写一篇读后感,总结自己的感悟和认识。
教学方法:
1. 导读法:通过对课文标题、目录的导读,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法:对课文的背景、主题思想进行简要讲解,提供学生正确的理解方向。
3. 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4. 讲解发问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重点
1. 掌握故都的秋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
2. 理解课文中人物形象、情节,培养学生细腻情感。
教学难点
1. 理解和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细腻情感。
教学辅助材料
1. 《故都的秋》全文
2. 课文解析和学生作品欣赏材料
教学反思: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教学,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这篇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培养学生的细腻情感。
同时,通过讨论和写作,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 故都的秋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教案网权威发布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更多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相关信息请访问教案网。
【导语】《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
大范文网小编整理了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故都的秋教案一一、教学内容分析《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2篇课文。
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
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
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
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故都的秋教案(5篇)
《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一):一、教学设计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
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
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为起点,课堂上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透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思维的边缘,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的教学资料,具体编排在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
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透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
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情绪,自然融化在一齐,表现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独特感受的作品。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阅读潜力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将本文分为两课时来学习。
第一课时从资料和背景方面研读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课时从语言和艺术手法方面,体察作者情感。
这是第一课时的设计方案。
三、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潜力目标:(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潜力。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得秋》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郁达夫及其作品。
2.了解《故都得秋》得艺术特色。
3.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得感受力,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得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1.加强诵读,训练语感。
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得能力。
2.抓住“清、静、悲凉”这个“文眼”,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得艺术手法。
3.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体会作品得感情色彩同当时得时代背景得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生活得热情。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得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得写法。
3.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得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得“神”。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故都得秋得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得悲凉、伤感之音。
2.通过语言得品味体会文章得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眼中故都得秋“清、静、悲凉”得原因。
教学方法1.诵读法。
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设问法。
加强对“清,静,悲凉”等秋得特点得深层把握。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虽然秋天就是多姿多彩得,但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杜甫孤愁地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柳永凄苦地吟诵:“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那么,秋在近代郁达夫心中,就是怎样一番滋味呢?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一起去感受、品味郁达夫笔下得故都得秋,走进郁达夫得心灵世界吧!二、介绍课题与作者1.题目“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其实指得就是北平,秋”字可以瞧出文章描写得就是秋景。
但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得秋”呢?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代表作小说《沉沦》(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得晚上》,散文《故都得秋》,《北平得四季》等。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及反思十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及反思十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故都北京的深厚感情。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写作特色,体会散文的美。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音乐等手段,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氛围,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你们对故都的秋有什么印象?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分组讨论:课文中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3.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分析课文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
对课文中的精彩语句进行赏析,引导学生体会散文的美。
4.课堂讨论提问:课文中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怀念之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家乡的感情。
5.实践活动让学生以“我的家乡的秋”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
6.课堂小结布置作业:阅读《故都的秋》全文,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读后感。
四、教学反思1.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但在分析课文中的写作特色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今后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2.课堂氛围与互动本节课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在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学生写作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在课后给予更多指导。
3.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了图片、音乐等手段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讲解环节,注重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但在实践活动环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今后教学中可尝试更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都的秋》语文课教案
《故都的秋》语文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故都的秋》中的经典诗句。
(2)能够分析并欣赏郁达夫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3)能够解读并领会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独特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情感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热爱与怀念之情。
(2)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背诵《故都的秋》中的经典诗句。
2. 分析并欣赏郁达夫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1. 解读并领会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独特情感。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情感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郁达夫及其作品《故都的秋》。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故都秋天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解决生字词。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运用意境描写的方法。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故都秋天的感受和印象。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热爱与怀念之情。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背诵《故都的秋》中的经典诗句。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家乡秋天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6篇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6篇故都的秋教案篇一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都的秋教案(精选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都的秋》教案篇二目的: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一课时。
重点: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1)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诵读精彩文段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故都的秋》教案篇三目的: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一课时。
重点: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出示投影片1)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
《故都的秋》重点难点创新教学方法
《故都的秋》重点难点创新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学法指导:散文教学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在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的能力。
(1)移情法。
列举描写秋天的古典诗句,营造浓浓的秋意、秋的文化,将学生引入一个欣赏秋景,感受秋文化的情境中去。
(2)诵读法。
“书读千遍,其意自见”。
在散文的教学中则尤为突出。
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反复诵读可使学生感受到文章感情之浓厚,意味之隽永,文辞之优美。
(3)设疑讨论法。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疑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都钟情于秋,秋在他们的笔下显得意蕴丰富,风情万种。
丹桂飘香,秋菊傲霜,秋有味;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万ft红遍,层林尽染。
”(壮丽的湘江秋景图)“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苍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读到的是冷清、凄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否定古来的悲秋观念,认为秋日胜过生气盎然的春天,表现了一种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故都的秋郁达夫【教学设想】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新课程更加重视学生自主、感悟的模式,本设计旨在探讨有效的教学模式,采用诵读感悟式教学,以解带读,以读带解,通过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更接近文本,还语文一些“文”味,因为经典的多文章是需要多读的,有时美的文章可意会,不可言传,文字的空白,不确定性更显文章的魅力。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重要字词。
2、了解郁达夫及其时代。
3、诵读,积累语言素材。
过程与方法: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景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
2、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景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
【学法指导】采用诵读感悟式教学。
本文是散文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应引导学生多多诵读,品味语言,感悟意境,特别是抒情部分更要细心玩味。
诵读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加强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一石二鸟。
【教学方法】以读带赏,以赏促读,讨论探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古往今来,秋天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咏秋的佳作数不胜数,而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古人云: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诗意故都──《故都的秋》课堂艺术新探
诗意故都──《故都的秋》课堂艺术新探《故都的秋》是著名作家郁达夫的一篇散文佳作, 不少学生却不大喜欢。
这让我不得不深思其中的原因: 这篇散文文辞优美, 感情浓郁, 情景交融, 意味隽永, 为什么学生会不喜欢呢?如果教师还是按照教参上的介绍, 一条一条地灌输给学生, 恐怕学生听后还是难免一头雾水, 不知其中的妙处。
教师的职责就是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诗意, 从而喜爱这样的文章。
那么, 郁达夫这篇散文的诗意在哪里呢?我备课时通过研究整理, 自己首先找出文中的诗意, 然后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走上了寻找故都诗意的发现之旅。
下面是我的课堂主要环节实录。
教师(以下简称“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
大家早上预习时读了课文, 读过之后感到喜欢这篇散文吗?学生(以下简称“生”): (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喜欢。
(也有个别学生回答说“喜欢”)师:噢, 多数学生是不喜欢这篇文章, 也有少数同学说“喜欢”。
那么请问:回答“喜欢”的同学, 你们喜欢这篇文章的哪些地方呢?生: (思考、沉默、等待)……师: 好了, 暂时不好回答, 说明对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一时还不大明白。
刚才说“不喜欢”的同学当然也是不明白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了──如果知道好在哪里, 那不就喜欢她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探究她究竟好在哪里。
师: 同学们, 大家喜欢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吗?喜欢读王维、陶渊明吗?喜欢苏轼、陆游和辛弃疾的诗词吗?生: (七嘴八舌地)喜欢。
师:我们为什么喜欢他们的诗词?不就是因为他们的诗词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吗?郁达夫的这篇散文《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8月, 发表之后就广为传诵, 几十年来多次被选入课本。
为什么?就因为这篇以散文形式写出来的文章里面也充满了诗情画意。
生: (嘁嘁喳喳小声议论)……师: 散文里面也会有诗意, 大家大概不会怀疑, 但也许对《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充满诗意还有疑问。
那么,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都的秋》里面的诗意究竟在哪里。
《故都的秋》的教案
《故都的秋》的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故都的秋》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郁达夫的情感倾向。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创作一篇描绘秋天景色的小文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进行文学创作实践。
(3)通过对比阅读,了解不同作者对同一主题的描写和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独特情感,理解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2)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故都的秋》的主要内容及其情感倾向。
2. 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分析作者的情感倾向,理解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独特感悟。
2. 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进行文学创作。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故都的秋》的文本。
2. 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郁达夫及其作品《故都的秋》。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题目,激发对故都秋天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故都的秋》,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倾向。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故都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2)全班交流:每组选代表进行交流,分享讨论成果。
4. 文学创作:(1)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创作一篇描绘秋天景色的小文章。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评价学生的写作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深度剖析《故都的秋》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故都的秋》的作者、背景以及作品风格。
2.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及主题要义。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文化营养,增强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1.了解《故都的秋》的作者、背景以及作品风格。
2.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及主题要义。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文化营养,增强爱国情感。
四、教学方法:1.报告式讲解法。
2.问答式互动法。
3.阅读式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①教师引入主题,说:近几天,我们学校将要在“国学经典诵读”环节中,大声朗诵郑振铎先生的《故都的秋》。
有谁听说过和了解这篇文章吗?请说出来。
②通过发问激活学生的记忆,让学生自然引入到本次课学习的主题。
2.初步阅读(10分钟)①教师为大家带来了《故都的秋》的朗读,带领大家快速阅读,根据复述,确定文章的大意。
②学生可在有意无意中听取,留下印象,从而引起积极性和兴奋。
3.诗歌的鉴赏(20分钟)①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和作品创作背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②结合作者笔墨的特点,展现出作者的人生感悟。
③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比喻、拟人、借景、对仗等修辞手法,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4.理解文章主题(30分钟)①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向学生阐述文章的中心思想是爱国与传统文化。
学习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②通过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及透视作者的思想,加深理解和认识文章主题。
5.感受与体验(10分钟)①引导学生就故都中的“秋”进行情感联想和感性体验,用诗歌表达对“故都名城”的敬爱之情。
②学生可通过自己的感受,与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建立共鸣,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6.作业及反馈(10分钟)①鼓励学生做出自己的文学鉴赏,发现和感悟文章中的一些意象、情感,并可以选写合适的词句描述相关感受。
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法”开展阅读教学——以《故都的秋》的教学为例
其实。
”苏轼先是以议论的方式引出话题,然后层层深入,叙述考察时的所见所闻,并结合所见所闻积极求证,展开议论,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
文章夹叙夹议,完全不同于普通的游记。
三、手法多变为了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在文章中,作者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反问等。
如“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
作者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侧立的大石比作“猛兽奇鬼”,着重表现了其“森然”的特征。
又如“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山上的老鹰听到人的声音,受惊而飞起来,在云霄中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
作者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中鹳鹤的叫声比作老人咳嗽且大笑的声音,生动而贴切。
在和苏迈夜里乘船到绝壁之下后,作者看到了侧立的大石,觉得它像猛兽奇鬼,而且“森然欲搏人”。
此处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大石像要扑过来抓人似的,突出了大石的阴森与恐怖。
在文章中,作者还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不用眼睛去看,不用耳朵去听,只凭主观臆断,显然是不行的。
作者在表达这一观点时并没有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而是借助一个反问句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无论是对郦道元的观点还是对李渤的观点,作者都始终秉持怀疑的态度,并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来引发读者的思考。
读者在品读文章时也会循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寻找答案。
总之,苏轼是北宋时期极负盛名的散文大家,其散文纵横恣肆,文采飞扬,值得我们认真品鉴。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南县第二中学)“任务驱动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布置任务来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提升其探索能力和协作能力的一种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实现“教”与“学”的转换,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其学习的效率。
下面,笔者就以《故都的秋》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使用“任务驱动法”开展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问题探究故都秋天的主题是什么?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观点。
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是:“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一步步逼迫,北平的沦陷迟早会发生。
《旧都之秋》写于1934年8月。
三年后的8月14日,北平沦陷。
郁达夫无意中为一座历史名城唱了一首悲歌。
”《故都之秋》是作者所热爱和追求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深层爱国主义的体现”。
也有人说得更清楚:“故都秋”通过书写故都的秋景,表达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他对故都秋天的眷恋,说明他对祖国的热爱有多深。
在这篇优美的散文中,作者不仅表达了他对故都秋天的深深眷恋,还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怀,这是一个分裂分子发自内心的难以言喻的声音——富国强军,驱逐强权。
《师书》则持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为了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眷恋:“通过对北平秋天的描写,歌颂了故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故都秋天的向往和眷恋,揭示了故都的忧郁和孤独性格。
"《故都的秋》是一部爱国之作或者眷恋北平之作吗?你对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什么新的看法?探索想法上述说法,“爱国说”牵强附会,“眷恋说”隔靴搔痒。
郁达夫写过两篇关于北平的文章,一篇是《故都秋》(1934年),另一篇是《北平四季》(1936年)。
《北平四季》的确是“亡国之歌”。
在国难严重的时候,郁达夫没有再修行,我深深地怀念着这座久远的京城,愿它的百年不老,百年不老,百年不老,愿它的文化长存在北平因此,说《北平四季》表达了郁达夫的爱国情怀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说《旧都之秋》也是同一个主题,那就是刻板而牵强的。
“眷恋”等于不说郁达夫爱故都。
为什么只爱秋天?在郁达夫看来,“秋”象征着什么?读了这篇文章,如果你连这些问题都不明白,你怎么能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呢?为了正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不能不探讨文章的中心句。
《教师用书》和一般的参考资料几乎都一致认定,课文的中心句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其实,“清”“静”“悲凉”只是课文描写部分的中心句,它只是总括了故都的秋的景物特征,不能概括全篇中心,它只是现象,没有揭示课文的内蕴。
故都的秋(教学思路)
故都的秋(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郁达夫生平及代表作。
(2)文章中的生字、词。
(3)本文的文眼是那句话?
(4)文章的结构。
二、学习要点:
(1)【欣赏美景】欣赏郁达夫为我们描述的“故都的秋”的景色。
(2)【总结方法】从《故都的秋》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三、情感、技法、画面分析:
(1)小院--声音、色彩--冷清、清静、休闲、惬意
(2)槐树--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清静、欣喜、清闲、落寞(3)秋蝉--听觉、对比、环境--悲凉
(4)秋雨--人物语言、对比、白描--喜爱、赞颂
(5)秋果--色彩、细节--喜爱
四、情感、技法、画面总结。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
情感总结:
冷清清静悲凉落寞惬意喜爱
技法总结:
感官、对比、语言、细节、白
描、色彩、环境
画面总结:
破屋秋色、槐树落蕊
秋蝉啼唱、桥头秋雨
秋果奇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教法新探
到底不甘心这样四平八稳地教授《故都的秋》──找出中心句,了解北国之秋的特点,结合作者的遭遇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文本的结构。
如此,作者的心境被贴上冷冰冰的时代背景的标签,文本完整的诗意被破坏,阅读的快感无从产生,学生在这样的阅读中能有怎样的收获?又怎能理解这秋到底有什么魅力竟惹得作者不远千里近乎狂热地来享受这北方的秋的“清”“静”“悲凉”呢?学习这篇课文仅停留在“知”的层面上是无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注功能的,一定要上升到“悟”的层面上。
“所有的阅读最终归结为感悟。
”“感性的人只有经过审美教育变为审美的人,最终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人。
”因此,我们要像提倡“为自己写作”一样提倡“为自己阅读”。
文章最经典处莫过于“静”与“悲”的深境给人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与涵养。
文本构筑的意境悠缓、深沉,因此学习时不适合用紧张的节奏和太过热烈的课堂气氛,而应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文本的“境”中去。
我认为可以主要以3~7段作为涵养心灵的生长点来引领学生悟出“静”与“悲”的深境。
这就必须用到“静思冥想”法:
首先以3、4段为例。
引导学生在静思中寻觅作者在一椽破屋、一堵破壁、几棵衰草、高而远的天、辽远而悠长的驯鸽声这些平常的甚至带些破败气息的景物中享受到了什么,让学生在冥想中省察自己若身处这些景物中内心深处的体验或捕捉与此类似
的审美快感。
我们应该允许一部分学生与文本的情景无法融为一体,因为学生与作者之间必然有着阅历与审美个性的区别。
但我们完全可以诱导学生根据文本进入再创造的境界,教师有时也可以用富有魅力的语言描绘构筑出意境的美来。
如对这两段就可以进行如下导读:
一碗浓茶,当院一坐,思绪慢慢地融入“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空”,心会散成和天一样大,一样通透和辽远。
这清爽的空气、清明的天空、清幽的环境是使人感到自在和轻松的。
这静谧中也真的有很多养分,可以使心灵自在纯粹,也可以使人的感觉纤细、敏锐。
这北国之秋的空气的清爽可以清空心境,而当心绪与空明无涯的天空融为一体时,生命会呈现出彻彻底底的自由状态。
这的确可以给多愁善感的作家以心灵上的疗养。
这难道不是最纯粹最美好的情感吗?
第4段中“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一细节描写,可以作为生长点,让学生去捕捉自己生活中曾经有过的类似的情境,学会省察内心,使感觉更加敏锐,使审美经验更加丰富和细腻。
再看5~7段中悲的况味。
在这秋蝉的残声和凉风冷雨中又有何享受呢?其实悲也是一种美丽的情感,是一种厚重而深刻的情感,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因素。
哀最易让人产生敏锐的才情。
别林斯基说:“悲哀是我们的诗──无论民间的或艺术的诗──的普遍的主题。
”这悲凉能引人伤怀的同时,也能使本已悲郁的作者的悲的血液找到出口。
正如作者自己在《还乡后记》中所写到
的:“只教天上有暗淡的愁云蒙着,阶前屋外有几点雨滴的声音,那么围绕在我周围的空气和自然的景物,总要比现在更带有些阴惨的色彩,总要比现在和我的心境更加相符。
”何况这故都的秋悲凉得大气、彻底、痛快淋漓,“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
这悲的深境是震撼人心的,也是不应回避的,深沉的忧思总比浮浅的快乐更值得人回味和体验。
正因如此,5、6、7段的平常得甚至有点单调的景色却是有内蕴的,有价值的。
人与自然的悲的共鸣产生了审美快感,美感也由此产生。
当然我们并非一定要进行“悲情”教育,也不鼓励感伤和悲哀,但学会触摸悲哀、正视悲凉,并从而形成丰富而健全的人格,实在是很有意义的。
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允许学生充分地静思,而不必急于让他们表达。
不是所有的快速提问都是激发,缺乏冥想和积淀的应变能力是肤浅的。
尤其面对当今“秀”成风的社会,更需要在课堂上摒弃这种夸饰的功利性过强的问答,培养学生踏实沉静的思维习惯。
这样学生自然就会说真话而不说套话,从而真正实现“为自己阅读”的目的。
当阅读成为一种需要时,教学才是成功的。
教师的任务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哪怕是诱惑他们在文本中找到个人的需求,从而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
────────原载《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