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材分析
一、第一单元写景状物散文题型:1、描写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作者为什么喜欢XXX,分析作者XXX的做法,探讨一下文章的深刻内涵。
4、结合语境,品味语句2、散文语言特色(1)句子中某个词语的表达效果(2)赏析句子,指出其艺术效果二、第二单元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重点文章:《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
注意体会诗中思想感情,注意不同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
学习要求1、注意文章翻译,牢记重点词语解释2、注意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掌握中心思想、重点词句。
3、把握作者情感4、留意诗歌鉴赏题型:(1)赏析句子:某个句子暗示了什么?用了什么手法(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2)结构技巧:这首诗的最后一章在内容写法上与前面各章大不相同,谈谈它在整首诗里的作用。
(3)写作手法:《采薇》前3章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结合诗句,说说这种手法有何特点。
对这种结尾有什么看法(4)诗歌内容:这首诗中的士兵对戍守边防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5)人物分析:诗中某个人物具有什么特点。
(6)理解诗歌的意象、意境(7)作者的思想感情,诗的情调三、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重点《兰亭集序》《赤壁赋》阅读要求:既要欣赏描绘的自然风光,又要联系作者时代背景和身世,品味作者抒发的情感和志趣。
1、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文中的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2、要求了解什么是赋、游记;作者借XXX抒发什么情感,阐发怎样的哲理。
3、品味句子,注意所用的写作手法(修辞、文体)4、部分内容需进行背诵《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第三单元测试卷(通用版)03(解析版)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2年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03语文(满分100分)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1-9题,共27分)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菜畦.(qí)啄食(zhuó)收敛.(liǎn)风流倜傥(tì)B.脑髓.(suí)捡起(jiǎn)曲肱(ɡōnɡ)人声鼎沸(dǐnɡ)C.蝉蜕(tuì)锡箔(bé)论.语(lún)人迹罕至(hǎn)D.竹筛(shāi)书塾(shú)云霄(xiāo)不舍昼夜(zòu)【答案】A【解析】A.脑髓.(suí)—suǐ;B.锡箔(bé)—bó;D.不舍昼夜(zòu)—zhòu;故选A。
2.(2分)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启盼盔甲机关荡寇志 B.云宵戎尺怪哉金银花C.倘若绅土和蔼覆盆子 D.譬如轻捷消释荆川纸【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析,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书写,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A.有误,启盼--企盼;B.有误,云宵--云宵,戎尺--戒尺;C.有误,绅土--绅士;D.正确。
故选D。
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B.近年来发生多起背包客被困野山的事件,这说明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游玩风险很大。
C.阳春三月,公园里鸟语花香、花团锦簇....,美丽的风景令人流连忘返。
D.这道题在老师指导之后,我忽然恍然大悟....。
【答案】D【解析】D. 恍然大悟:形容人对某事一下子明白过来。
“恍然大悟”含有“忽然”之意。
语义重复,故选D。
4.(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再塑生命的人》语言精美而流畅,富有特色,感情真挚而深沉。
给儿子一封信书信作文(精选25篇)
给儿子一封信书信作文(精选25篇)给儿子一封信书信作文(精选2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书信的身影吧,书信是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信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给儿子一封信书信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给儿子一封信书信作文篇1儿子:我亲爱的儿子,爸爸妈妈好久没有给你写信了。
接到爸爸妈妈的信对你来说不是一件陌生的事,但也是很遥远的事了。
那时妈妈和你生活在家乡,和远在舟山工作的爸爸分居两地,当时的通讯没有现在发达,书信就成了我们和爸爸交流的桥梁,至今我还保存着当时的书信呢!自从妈妈和你离开家乡和爸爸团聚后,写信这种最原始的交流方式在我们生活中消失了。
今天要不是邹老师的要求还真想不起给你写信了,感谢老师,让妈妈静下心来,和你聊聊心理话。
今天好好读了你语文课本上一篇文章《十八岁和其他》,很有启发。
虽然你还没到十八岁,但也到了青涩的年龄,步入了高中的殿堂,和作者同感,我也有一份“孩子长大了”的欣慰,也有一份似水流年的迷惘。
十六岁前,你似乎和流行挂钩,外面流行什么病你总沾点边,“非典”肆虐时,你也来点症状,当我流泪抱着你等待检查结果时,那种焦急忧虑,还像是昨天的事……如今看着健壮的你,我每天心甘情愿地做你的保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你健康的成长。
涛涛,假如人生能够重来一次,我真会情愿溺爱你!我们这个家庭是很民主的,一切尊重孩子的选择。
交流谈心是常有的事。
前两天我们还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交流了一次。
通过这次交流,我觉得你长大了,不再是对父母言听计从的小孩了,更多地有了自己的想法,对于妈妈的苦口婆心,你显得不耐烦,总以“我知道了”应付我,一方面我感到欣慰,你会给自己安排生活了,另一方面,让我有种不踏实的感觉不由得对你有点担心:一是担心你的学习态度。
你是位聪明、会学习的孩子,初中三年,你学得很轻松,没见你怎么用功,就考上了舟山中学,但就是你的不踏实,中考时差点遭遇“滑铁庐“,这应该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醉翁亭记PPT阅读复习课件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琅琊山优美风景及太守宴的描写,表现了作者 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语言特色 1.文字简练。2.平易流畅。表现在不用难字,不用典故, 不堆砌词藻,语言生活化,口语化等方面。3.委婉有致。表现在句式错 综,表意深婉,抒情绵长等方面。
一、知识积累
1.重点实词
(1)环.滁皆山也 (2)其西南诸.峰 (3)林壑.尤.美
【拓展】已.而.之细柳军/寻.病终
(18)树林阴翳.
翳: 遮盖
2.一词多义 (1)秀望 佳之 木蔚 秀.然 而而 繁深 阴秀.者 (2)临临有.*亭溪翼而然渔临.于泉上者
秀丽 茂盛
居高面下 到
(3)谓太 太守守谓 自.谓 谁.也 (4)归云 朝而 归.而 往岩 ,暮穴暝而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 啊。树林枝叶茂密成荫,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 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 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同大 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就 是庐陵郡欧阳修啊。
暝: 昏暗 晦明: 或暗或明 休: 休息 渔*: 钓鱼,捕鱼 洌: (水、酒)清
【拓展】水尤清冽.
(13)杂然而前陈.者 (14)宴酣.之乐 (15)觥.: 陈列,摆开 酣: 尽兴地喝酒 觥: 酒杯 筹: 酒筹 错: 错杂 苍颜: 苍老的容颜 已而*: 不久
参考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 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 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路也 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 翁亭啊。造亭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 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少也总是醉,而年龄又最大, 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欣 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醉翁亭记》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环滁】。
2、【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蔚然,。
3、【峰回路转】。
回,。
4、【翼然临于泉上】。
临,。
5、【太守自谓也】。
6、【意】。
7、【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林霏开】。
霏,。
9、【云归而岩穴暝】。
暝,。
10、【晦明变化】。
11、【野芳发而幽香】。
芳。
12、【佳木秀而繁阴】。
秀,。
13、【风霜高洁】。
14、【负者】。
15、【休于树】。
16、【伛偻提携】。
伛偻,。
提携,。
17、【洌】。
18、【山肴野蔌】。
蔌,。
19、【陈】。
2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酣,。
丝,。
竹,。
21、【弈】。
22、【觥筹交错】。
觥,。
筹,。
27、【乐其乐】。
2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29、【谓】。
二、重点句子翻译: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翻译: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4、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翻译:5、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翻译: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翻译:8、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9、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翻译:1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翻译:1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翻译:1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翻译:三、理解性默写:1、《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2、《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3、《醉翁亭记》中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4、《醉翁亭记》中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5、《醉翁亭记》中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6、《醉翁亭记》中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四、课内简答题:1、文学常识。
读书随笔 读《教育,向美而生》有感
读书随笔读《教育,向美而生》有感一个懂得自我革命的人,会自成一个独立而生长着的系统,一生谦卑,也一生高贵。
可能有人会认为,自我革命是一件消极的事,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
其实,它无比积极,而且是一种深刻的积极。
例如你对着镜子观照,看见了脸上的泥垢,这便是自我反思;如果你动手擦掉泥垢,这便是自我建设,从而使你收获了比原先更干净、更美好的自己。
可见每一次的自我革命,哪怕是一次微革命,都可能实现自我超越。
一旦实现了自我超越,你就为人生打开了新的一页。
身为教师,我们客观上会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榜样,因此更应主动做一个真诚的自我反思者和自我革命者,一面思考一面改变,并从中获得可持续的成长。
自我革命,挑战的是惰性和自满,体现的是自觉和建设。
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精神成长都是通过自我革命展开的,自我革命最能体现一个人灵魂的真实和深刻。
自我革命,虽然往者不可谏,但来者犹可追。
很多教师从初为人师的跌跌撞撞,到后来的基本适应,进而小有所成,仰仗的正是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
人应该留一只眼睛看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行有所得,亦求诸己。
一、好察非明。
很多人认为教师应该明察秋毫,拥有一双雪亮的眼睛,于细微之处发现蛛丝马迹,及时“捕获”那些犯错的学生。
这样,既能救助学生险些迷失的心灵,又能树立教师自身的威信,但一个小故事却说明不然。
日本歌伎大师勘弥有一次扮演一位徒步旅行者。
为了表达这位旅行者的劳累和憔悴,上场前他特意解开了鞋带。
一弟子看见了,马上告诉大师,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
待弟子离开后,大师又将鞋带解开。
旁人不解,问大师为什么不告诉弟子实情。
大师答道,有些真相是不重要的,他能细心发现并热心告诉我,我就一定要保护好他的这种积极性,至于真相,将来会有机会告诉他的。
真相的价值,是由事情的“意义”和当事者“心的态度”来决定的。
有些真相,不察,是愚;有些真相,不察,是善。
两者的区别,要用智慧来分辨。
既不盲目轻信,失去自我(这是“缺钙”的教育),也不妄加猜测,乱己身心(这是臆想的教育)。
孔子语录孔子励志经典语录及其注解
孔子语录孔子励志经典语录及其注解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文学家,留下许多经典语录,今天小编给同学们整理了关于孔子的经典语录和它的解释,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孔子语录及其注解:1、有教无类。
——摘孔子《论语》译文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摘孔子《论语》译文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朽木不可雕也。
——摘孔子《论语》译文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摘孔子《论语》译文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5、礼之用,和为贵。
——摘孔子《论语》译文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6、有杀身以成仁。
——摘孔子《论语》译文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7、道不同,不相为谋。
——摘孔子《论语》译文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8、小不忍,则乱大谋。
——摘孔子《论语》译文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9、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孔子《大学》译文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0、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译文政就是正的意思。
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1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摘孔子《论语》译文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1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译文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1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摘孔子《论语》译文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14、《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孔子《大学》译文《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1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译文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16、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摘孔子《论语》译文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17、当仁,不让于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18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8.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B.假舆马者假:借助。
C.臂非加长也加:增加。
D.虽有槁暴槁暴:风吹日晒而干枯。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①故木受绳则.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C.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人非生而..知之者D.①蛟龙生焉.②犹且从师而问焉.10.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和现代汉语的意义相近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圣心..备焉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11.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24《送东阳马生序》daan
24《送东阳马生序》daan第一篇:24《送东阳马生序》daan八下24《送东阳马生序》学案姓名:成绩:【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
2、积累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4送东阳马生序(自学案)一文学常识《送东阳马生序》作者是,字,号,所处朝代是,评价。
“序”是文体名,本文是一篇赠序。
二朗读课文(一)对应注释,或查字典,给句中加点字注音余幼时即嗜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弗之怠既加冠或遇其叱咄.......俟其欣悦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足肤皲裂而不知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同舍生皆被绮绣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二)大声朗读两遍课文,遇到还有疑问的字音,务必勾画在书上。
三疏通句意自学要求: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在横线对应处写出划线词语及加点词语的意思。
再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语句,遇到疑问,务必做好记号。
第1段1、词义:译句词义:译句词义:译句4、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词义:译句词义:译句6词义:译句7、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词义:译句词义:译句词义:译句10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词义:译句1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词义:译句1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词义:译句13、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句第2段词义:译句词义:译句16、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词义:译句词义:译句词义:译句19、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词义:译句20,烨然若神人;词义:译句21慕艳意。
词义:译句2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词义:译句23、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句2、用原文回答:他为什么能这样克服困难?24送东阳马生序(训练案)一课文理解1、给第一段分出两层,分别概括层意。
第一层:我年幼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克服方法。
(家贫无书——借书,抄书,还书)第二层:我成年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克服方法。
(无师慕贤——远寻求师,恭敬尊师)2、在第二段中,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渲染从师求学的艰难的?(旅途艰难——一心向学,生活艰难——毫不羡慕)3、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这个情节?通过对比,写出自己生活艰苦,表达出自己以勤奋艰苦学习为乐。
王元化: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12让贤士和智者结交,他们就会相互学习彼此的长处。
王元化是《文心雕龙》的研究学者、思想家、文艺理论家,他不仅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学者,也是一个擅长交际、朋友广泛的人。
王元化晚年助手蓝云曾这样描写他的交友:“先生家里的客厅并不大,但它的大门总是敞开的,络绎不绝地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客人们。
这里是一个学术思想、文化艺术交流的‘大沙龙’,也是一个各界人士云集的‘小社会’。
”那么,王元化到底结交了哪些朋友?又有着什么样的交际智慧呢?谦逊为人王元化比钱锺书小10岁,两人曾一同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文学评议组成员,在一起工作多日,最后拍照留念时,王元化觉得自己是组里年龄最小的,就站在后面,没想到钱锺书一把将他拉到前排自己的身边。
当时,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和钱锺书的《管锥编》,双双荣膺首届中国比较文学荣誉奖。
后来社会上有人赞誉他们为“北钱南王”。
《南京日报》副刊部编辑吴崇明专门找王元化作电话采访,王元化明确对他说:“此说不妥,钱先生是前辈,学贯中西,融汇古今,博闻强记,令人佩服。
我只是做了一点学术工作的晚辈,决不好这么提。
学术界要反对浮夸之风,提倡老一辈学人的踏实严谨。
”钱锺书去世后,王元化追思道:“钱先生去世,意味着一代学人的终结。
”这个评价是很高的,足见王元化对钱锺书是十分尊敬的。
卑己尊人是传统美德。
面对“北钱南王”的赞誉,王元化没有心安理得地领受,而是公开推拒,并以仰望的姿态赞扬他人。
现在有些人喜欢“傍名”、给自己“贴标签”,借名上位,与王元化相比,这些人应该感到汗颜。
一个人不管取得多大的成就,都要善于放低自己,不慕赞誉,不争名利,要有“甘拜下风”的姿态,多欣赏别人的精彩,这样才能赢得别人更大的尊敬与好感。
善于补过王元化到了晚年,由于治病打针有副作用,身体里的激素失衡,导致他的脾气变得急躁,时有爆发的时候。
但王元化为人处世的难得之处在于,事后意识到自己过分了,会自我反思,有所补救。
有一次,一个常来常往的晚辈在王元化的书房里打了几个电话,声音干扰了他写信,他忍不住发了一通火,让这个晚辈立即走人。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侯德昌隶书艺术探骊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侯德昌隶书艺术探骊文/尚新娇侯德昌先生的书法生涯经历了漫长的半个世纪,从富有侯氏风格的隶书、草篆到古文字书法研究,在历史的各个时期他都留下光耀的一笔,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而他的隶书则是他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具典型意义的艺术。
侯德昌1933年出生于河南辉县,古城蕴积深厚的历史文化使这一带的人们形成厚德崇文的风尚。
他家附近便是明代北学重镇孙奇逢故居和讲学之所兼山堂,孙家祠堂里摆放的印制书籍的木版,让少时的他印象深刻。
祖辈几代虽是贫寒的农民,但在侯德昌家里,也藏有水竹村人徐世昌的书联,过节时父亲便在家里将书联恭恭敬敬地挂上。
幼时,侯德昌在村里的关帝庙跟着私塾先生识字,读《三字经》《百家姓》。
此时,他便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禀性,当别的孩子每日只知在乡野嬉戏玩耍,少有异志的他便萌发出求知欲,常把自己关在屋里读书。
直到1947年,已经14岁的侯德昌才到邻村读完全小学,一入学就从四年级读起。
一位侯姓老师毛笔字写得好,他受此影响,开始对书法有了更深的认识与兴趣。
邻居见他痴迷于此,送给他一本卷边发黄的颜体法帖,小德昌宝之爱之,拿来描红摹临,乐此不疲。
书法的种子从此撒下。
之后,侯德昌顺利考入辉县中学、汲县师范,尤其是在师范学校期间,深化了他对书法绘画的爱好,扩大了艺术视野。
1956年,侯德昌如愿考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此插上了艺术的翅膀。
在校求学期间,侯德昌虽以陶瓷美术和装饰图案为专业,但他不辍临池,曾与乔十光、韩美林等同学组织书法社团“墨葩社”。
1961年,他因成绩优秀而留校任教。
除了教课就是写字绘画。
20多年间,他的家室子女都在河南老家。
静谧的校园,给了他作学问的条件与环境,孤独的他在这种“虚静空明”的状态中,更适宜与书画艺术结为“伴侣”。
教课之余,他全身心投入古碑书林,在星移斗转中专注临习,细细意会,体味前贤书法的奥妙与治学乐趣。
斗室之内,陪伴他的是永远展开的法帖,供他书写的毛笔和纸张。
书法有心画之说,的确,出身于农家的他朴实得仿若家乡河畔屋前的榆柳,性格倔强得犹如太行山绝壁上生出的松柏。
《钝吟书要》清·冯班
《钝吟书要》清·冯班书是君子之艺,程、朱亦不废。
我于此有功,今为尽言之: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间架既明,则学用笔。
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
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
用理则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晋人之理而立法,法定则字有常格,不及晋人矣。
宋人用意,意在学晋人也。
意不周币则病生,此时代所压。
赵松雪更用法,而参以宋人之意,上追二王,后人不及矣。
为奴书之论者不知也。
唐人行书皆出二王,宋人行书多出颜鲁公。
赵子昂云:用笔千古不变。
只看宋人亦妙,唐人难得也。
蔡君谟正书有法无病,朱夫子极推之。
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是古人秘法。
姜白石云:不必如此。
知此君愦愦。
黄山谷纯学瘗鹤铭,其用笔得于周子发,故遒健。
周子发俗,山谷胸次高,故遒健而不俗。
近董思白不取遒健,学者更弱俗,董公却不俗。
虞世南能整齐不倾倒。
欧阳询四面停匀,八方平正。
此是二家书法妙处,古人所言也。
欧书如凌云台,轻重分毫无负,妙哉!欧公一片神骨,极有作用,倚墙靠壁,便不是。
巉子山一流人有墙壁,所以不好。
姜立纲尤俗。
余见欧阳信本行书真迹,及皇甫君碑,始悟定武兰亭全是欧法。
姜白石都不解。
董宗伯云:王右军如龙,李北海如象;不如云王右军如凤,李北海如俊鹰。
当学蔡君谟书,欲得字字有法,笔笔用意。
又学山谷老人,欲得使尽笔势,用尽腕力。
又学米元章,始知出入古人,去短取长。
荐季直表不必是真迹,亦恐是唐人临本。
使转纵横,熟视殆不似正书,徐季海似学此也。
汉人分书不纯方,唐人分书不纯扁,王司寇误论,只看孝经与劝进碑尔。
顾云美云:唐人分书极学汉人。
此论佳,可破惑者。
八分书只汉碑可学,更无古人真迹。
近日学分书者乃云:碑刻不足据。
不知学何物?汉人分书多剥蚀,唐人多完好。
今之昧于分书者多学碑上字,作剥蚀状,可笑也!虞世南庙堂碑全是王法,最可师。
贫人不能学书,家无古迹也。
然真迹只须数行便可悟用笔。
间架规模,只看石刻亦可。
学草书须逐字写过,令使转虚实一一尽理,至兴到之时,笔势自生。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共16分)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回首往昔,历史不会忘记党带领人民yù血奋战,实现民族独立的筚路蓝缕;且看今朝,时代不会忘记党带领人民建设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丰功伟绩。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当乘红色文化之浪,筑强国复兴之梦。
三千年史zǎi,不外乎金戈铁马帝王家;九万里悟道,方知爱国奋进为时代之不变主题。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làn zhāoB.lán cháoC.lán zhāoD.làn cháo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4分)yù( )血奋战史zǎi(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在开幕式上,舞蹈《立春》惊艳全场:“小草萌发,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B.一到周末,这些诗人、小说家、寓言家和作家就聚集在一起探讨文学。
C.全国各地展开了新一轮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扎实解决安全突出。
D.“紧抓优势,聚焦特色”是成为江西经济增速一度超越有多重国家级战略叠加的天津的原因。
4.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火星上已经发现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例如位于赤道地区的梅杜莎沟槽组和埃律西昂平原。
, 。
, 。
火星雅丹和地球雅丹的“撞脸”,也正是在这两个主要因素上出现了差别,这也让两个星球上的雅丹地貌,在相似中又有些微的不同。
①而被雕琢的地层本身的岩石特性②这是影响雅丹地貌形态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③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外营力是风④风的强度、频率和方向决定了它对地层的雕琢方式⑤则决定了地层能够被雕琢成什么样的形态A.②③①⑤④B.②③⑤①④C.③⑤④①②D.③④①⑤②5.某班围绕“保护文化遗产”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 )。
论语第十九原文与翻译
论语第十九原文与翻译论语第十九原文与翻译《论语》这本书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文言文,记录的是我国儒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
每篇文章虽内容短小,却很精妙,能够运用极少的文言文表达出精准、明确的内容和显然易见的道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语第十九原文与翻译,欢迎阅读。
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子张说:“读书人看见危险不惜牺牲生命,看见利益要想该不该得,祭祀时要想到虔诚,居丧时要想到悲戚,这样就算不错了。
”2、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译文:子张说:“对德行的实践不够坚强,对理想的信念不够深刻,这样的人不是有他不为多,无他不为少吗?”3、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
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我之大贤与,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译文:子夏的学生向子张请教交友之道。
子张说:“子夏说了什么呢?”这位学生回答:“子夏说:‘值得交往的才与他交往,不值得交往的就拒绝他。
’”子张说:“我所听到的与此不同:君子尊敬才德卓越的人,也接纳一般大众,称赞行善的人,也同情未能行善的人。
我若是才德卓越,对什么人不能接纳?我若是才德不卓越,别人将会拒绝我,我又凭什么去拒绝别人?”4、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译文:子夏说:“就是一般的技艺也一定有他值得欣赏的地方;不过,长期专注于此,恐怕会陷入执着的困境,所以君子不去碰它。
”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子夏说:“每天知道自己所未知的,每月不要忘记自己所已知的,这样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泛学习,同时要坚定志节;恳切发问,同时要就近省思,人生的正途就可以找到了。
醉翁亭记练习题
醉翁亭记练习题醉翁亭记 (原文)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的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山之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
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给亭子起名的是谁?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得少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要说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醉翁亭记》赏析
“公以庆历五年谪滁州,年三十九,则醉翁之号为公寓言无疑,故此记亦是公寓言也。”(清?朱心炯《古文评注便览》卷七)作者写此文时才39岁,可谓风华正茂,正是实现人生理想干一番事业的大好时机。然而,作者却想不到被贬至远离京城的滁州,从一个声名显赫的京官一下子成为一个无人问津的地方小官。应该说,当时的滁州还是一个生产力相当落后的偏僻山区。作者初来这里,可谓人生地不熟,很难说有什么作为。种种埋藏在内心的苦闷和对前途的担忧,作者只能一人独享,无法也不可能向他人倾诉。因此,他只能借助游玩滁州的山山水水来排遣内心的郁闷。再有,在作者内心深处,恐怕还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期待。这些都决定着作者只能用委婉的词句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寓言”)。因此,全文看不到一个“怨”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首先要弄清的是:欧阳修为什么一贬滁州,就自号“醉翁”,并以此名亭,作文为记,就这篇文章的内容看,那是由于琅邪山的风景使他陶醉,人与人之间亲密淳朴的关系使他陶醉,那香而且洌的酒使他陶醉。因此有人说,欧为此文,意在寓性情于游赏。或者说,纵情山水,表旷达自放的情怀。但是,这篇文章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时欧年四十,贬滁州已经一年。他这次被贬,由于论救推行庆历新政诸君子,得罪了守旧官僚。这些人利用他甥女张氏犯法一事,想把他牵连下狱。后来事虽大白,他还是被贬往滁州。欧阳修是个个性刚直的人,读他的《与高司谏书》可知其议论之峻切。现在邪正颠倒,他无端被诬,心中怎么能没有愤懑,又怎么能自放于山水诗酒?十年前,因为支持范仲淹,贬为夷陵县令时,他曾写信给同案被贬的尹师鲁,肯定了尹在谪迁中“益慎职,无饮酒”的自处之道,并批评了那些一遭贬逐,便“傲逸狂醉”的人。十年后的今天,写这篇《醉翁亭记》,竟然畅言饮酒,自号“醉翁”,以至苍颜白发,颓然乎众宾之间,前后矛盾,判若两人。要说这完全是出于性爱游乐,纵情山水,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燕喜亭记》文言文翻译
《燕喜亭记》文言文翻译《燕喜亭记》文言文翻译导语:《燕喜亭记》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为当时贬任连州司户参军王弘中所建山亭而写的一篇亭台楼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燕喜亭记》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燕喜亭记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景常、元慧游。
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
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燔?翳;却立而视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洼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
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忘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
既成,愈请名之。
其丘曰“俟德之丘”,蔽于古而显于今,有俟之道也;其石谷曰“谦受之谷”,瀑曰“振鹭之瀑”,谷言德,瀑言容也;其土谷曰“黄金之谷”,瀑曰“秩秩之瀑”,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之洞”,志其入时也;池曰“君子之池”,虚以钟其美,盈以出其恶也;泉之源曰“天泽之泉”,出高而施下也;合而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者颂也。
于是州民之老,闻而相与观焉,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
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直其地。
”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弘中自吏部郎贬秩而来次其道途所经自蓝田入商洛涉淅湍临汉水升岘首以望方城出荆门下岷江过洞庭上湘水行衡山之下由郴逾岭。
猿?所家,鱼龙所宫,极幽遐瑰诡之观,宜其于山水饫闻而厌见也。
今其意乃若不足。
《传》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弘中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
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不远矣。
遂刻石以记。
译文:太原人王弘中在连州任职,与景常、元慧两人交游密切。
有一天,他带着这两人走到他居所的后边,在山丘荒地之间,登上高处向远处看,发现了一处独特的地方。
砍去那里的茅草,一片树木就显露出来;挖开那里的山石,一股清澈的泉水就喷涌而出;搬掉污浊的泥土,烧掉枯死的杂树,然后退身到较远处仔细看:高出的地方突起成为山丘,低陷的地方裂开成了山谷,低洼的地方变成了池塘,缺陷的地方变成了山洞,就好像是有鬼神异物在暗地里帮助变成如此美景。
《黄州快哉亭记》赏析
《黄州快哉亭记》赏析【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由,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19岁,与兄苏轼同中进士.一生经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
神宗时曾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僚属,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屡遭贬斥.哲宗即位,司马光当政,他被召还朝,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晚年又被贬出京,后归隐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筑室于颍滨,自号颍滨遗老,并谢绝宾客。
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苏轼,被并称为“三苏".文章以策论见长,成就虽不及其父其兄,但也能自成一家。
苏轼在《答张文潜书》中称他的文章“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
著有《栾城集》。
【解题】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张梦得、苏轼都被贬至黄州。
张梦得在寓所西南筑亭,苏轼命名为“快哉亭”,苏辙作《黄州快哉亭记》。
当时苏辙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至筠州(今江西高安县)监巡盐酒税,政治上也是很不得意.但他不以贬谪为怀,惟适自安。
这篇文章就表现了这种心情.【注评】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江:长江。
出:流出。
西陵:西陵峡,长江三峡之一,西起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东至宜昌县南津关,全长120公里。
始:开始。
得:得到,引申为进入。
平地:平坦的地势。
奔放:指水流迅疾。
肆大:指水势浩大.肆,展开.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
其势益张。
其:代词,指代长江.流:水流.奔放:古今异义词,疾驰。
肆大:指水势开阔浩大而无阻当. 南:名词作状语,在南边。
合:汇合。
湘、沅:湘水、沅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主要河流,向北流入洞庭湖,汇入长江。
北:名词作状语,在北边。
汉、沔:即汉水,发源于陕西宁强县境内,古称沔水,流经汉中,故又称汉水,流至汉口注入长江。
益:更加。
张:张大,扩张,此指水势大。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至于:到达。
赤壁:指赤鼻矶,在今湖北省黄冈市城外江边,苏氏兄弟把它看成周瑜破曹操处。
浸灌:灌注,形容水流浩荡。
论语译注之子张篇
论语译注之子张篇论语译注之子张篇《论语》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
下面是yjbys 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论语子张篇的译注,欢迎阅读。
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子张说:“读书人看见危险便肯豁出生命,看见有所得便考虑是否该得,祭祀时候考虑严肃恭敬,居丧时候考虑悲痛哀伤,那也就可以了。
”2子张曰:“执德不弘⑴,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⑵?”【译文】子张说:“对于道德,行为不坚强,信仰不忠实,[这种人,]有他不为多,没他不为少。
”【注释】⑴弘——此“弘”字就是今之“强”字。
⑵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这两句疑是当日成语。
3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
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译文】子夏的学生向子张问怎样去交朋友。
子张道:“子夏说了些什么?”答道:“子夏说,可以交的去交他,不可以交的拒绝他。
”子张道:“我所听到的与此不同:君子尊敬贤人,也接纳普通人;鼓励好人,可怜无能的人。
我是非常好的人吗,对什么人不能容纳呢?我是坏人吗,别人会拒绝我,我怎能去拒绝别人呢?”4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译文】子夏说道:“就是小技艺,一定有可取的地方;恐怕它妨碍远大事业,所以君子不从事于它。
”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子夏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所已能的,可以说是好学了。
”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志趣;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中间了。
”7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译文】子夏说:“各种工人居住于其制造场所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则用学习获得那个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作者:曹龙
来源:《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4年第05期
上世纪80年代,丁培忠先生的名字在内蒙古乃至全国的小语界已是如雷贯耳。
作为基层教师的我,拜读过丁先生的文章、专著之后更加敬仰,聆听其讲座之时,在会场门口本有擦肩而过的机会,却也不敢当面讨教,儒雅厚重的学术风范使我对丁先生仰之弥高。
后来,我有幸参加了自治区教学能手的评选,和丁先生的距离更近了一步,领受到丁先生那温良恭谨的一面。
一
1996年的冬季,我们一行8人,成为赤峰市参加自治区教学能手比赛的候选人,在市教研室董稚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专业培训。
恰逢丁先生到赤峰开会,我们几位选手提出请丁先生给予指导的想法。
董老师深知丁先生工作日程的紧张,又迫于我们求教之心切,就委婉地向丁先生转达了我们的请求。
没想到丁先生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赶紧选出两位代表,准备了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课各一节。
课后,本想请丁先生到小会议室给予点评,可是,丁先生却朝我们招招手,就在多功能室里,我们围坐在丁先生身边。
低年级的课,到现在我已经记不清上的是哪一课了,只记得丁先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肯定的原因是——以读带讲,随文识字。
高年级的课至今记忆犹新,是五年级的《狼牙山五壮士》。
上课的老师在我们几位当中也是佼佼者,初读感知、语境释词、分段理解、中心感悟,我当时的感觉是有板有眼,一同听课的老师也感觉似乎要比低年级的课流畅、耐看。
本以为也能得到丁先生的好评。
没想到,丁先生让我们找出教材,每人再把课文细读一遍,然后让我们结合板书说说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可能是读得匆匆,也可能是受固化思维的影响,也可能顾忌先生就在身边。
读过之后,没有一人提出异议。
这时,丁先生指着黑板,轻声问:“大家看,这位老师引导学生概括的中心是…不怕牺牲‟,是否准确?”现在想来,自己当时是太幼稚了。
我连想都没想,就盯着丁先生,虽没有直接对答,估计丁先生也能觉察出我的意思——怎么不是“不怕牺牲”呢?丁先生仍然很平静:“我们读文章要前后联系,我觉得用…勇于牺牲‟来概括才准确。
”我赶紧低下头,再次读了一遍课文。
是啊!五壮士在完成任务之后,有机会选择生路,可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毅然选择狼牙山这条绝路,而且“斩钉截铁”“热血沸腾”。
他们在狼牙山顶“弹尽粮绝”的时候,又“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昂首挺胸”“壮烈豪迈”。
一时的头脑发热,挺身而出,那是勇士;可有生的机会,却选择了死,又选择得如此从容,这种选择要比纵身一跃更艰难,正所谓,挺身而出易,慷慨赴死难。
这才叫“勇于牺牲”,这才配做壮士、义士。
当大家心悦诚服的时候,丁先生又补了一句:“教学,总要从研读教材开始。
中心把握不准确,其他就不要谈了。
”
从此,“教学总要从研读教材开始”始终督促着我。
即使十年课改,追求阅读的独特性、创造性的时候,我也不敢左右摇摆。
当2011版课标出台的时候,“教学建议”中的两处改动很让我注意。
一处是,在有关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建议前加上了“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这一要求。
一处是,在原有的“探究性”“创造性”阅读建议部分,将“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一句去掉,改成了“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
似乎说的是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可是教师不深入钻研文本,不正确地把握教材,何谈引导呢?还是丁先生的话对。
二
1997年的4月,我们来到通辽市,参加自治区的教学能手比赛。
入住宾馆的当晚,大家都没想到,丁先生来到我们的住处,关切地询问我们入住情况、用餐情况。
知道我们当中有几个吸烟,他拿出香烟,一一递给我们。
起初大家还有些局促,可丁先生爽朗地说“烟酒不分家嘛”。
于是,大家都笑着接了过来。
抽课那天,共有5位教师抽课,我们来到丁先生的房间,可能是见了几面的缘故,虽是抽课,大家并不特别紧张。
丁先生仍然微笑着,一一问了我们的姓名,简短地说明了抽课的要求,然后伸出右手,里面是做好的阄——五个用稿纸写好课题后揉皱的小纸团,是用钢笔写的,依稀能看到墨水透纸的洇渍。
有位年轻的男教师,马上凑了上去,低着头,在几个纸团上游离着目光。
没想到,丁先生马上严肃起来,语调不高,但透着威严。
“看什么?赶紧抓。
”年轻的老师马上脸一红,随手捻起一个,站在我们的身后……
赛课的时候,自己虽然也年轻,但很自信。
这种自信来源于丁先生,课堂上虽少见丁先生那平时的微笑,但我知道,那是位公正的先生。
三
教材改编、大纲颁布,丁先生总能让老师接收到第一手的信息。
一次培训,在呼和浩特市进行,恰逢暑假,室外酷热难当。
本以为室内凉爽些,可按参会名额安排的会场本来不大,条件也简陋,别说空调,连电扇也没有一个。
听说是丁先生培训,远远近近地又赶过来很多老师,连过道也坐满了。
开始还好,大家都在找位置,顾及不到温度。
一会儿,就感觉闷热异常,周身黏糊糊的。
再看台上的丁先生,虽不时地擦脸上的汗水,可洪钟般的声音丝毫不减。
会场因此而安静,燥热的空气未引起丝毫的躁动。
中间休息时,董稚老师和我走出室外,他提出要为丁先生买把纸扇,缓解一下闷热对丁先生的影响。
两人跑到街上,买回之后,匆匆地递给丁先生,丁先生微笑地点点头,算是致谢。
培训接着进行,会场还是那么热,那把纸扇就放在丁先生的手边,可丁先生并没有打开……
四
丁先生曾是人教社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委,是全国小语会的常任理事,全国的许多大型赛事都邀请丁先生做评委。
鉴于丁先生人品和学识产生的影响力,总结性的点评发言非他莫属。
记得丁先生也对参赛教师的亮点特色给予肯定表扬,但随即就指出问题所在,而且提出改进之建议。
在指出问题之前,他总要说相似的话,大意是:优点特色我综合了评委的意见,指出的问题,如果有所偏颇,由我个人负责。
于是乎,无论是现场聆听还是阅读丁先生的文章,那时的语文教师,既能明晰努力的方向,也能意识到存在的问题,更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今,我们的评课文化也像课堂教学,为了更人文,更友善,更一团和气,亮点放大了夸,没有亮点要设法寻找亮点、制造亮点鼓励性地夸,对问题甚至是严重的问题避之不谈,可能是留待执教者自我感悟罢。
其实,私下里大家都认同一个俗理——严师出高徒。
如今,丁先生这样勇于担当的严师实在难觅了。
我相信,用“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形容丁先生,他的生前相识都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