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案例复习进程
《大气压强》教学案例
《大气压强》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掌握大气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了解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3.能够应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实验装置、展示材料等;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教师展示一幅画面,画面上有一山体,山顶上有两个气球,一个气球飘在山的左侧,一个气球飘在山的右侧,问学生两个气球为何会飘在不同的位置上。
2.学生思考后,给出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气球飘的位置与周围的压强有关。
二、概念讲解(2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大气压强的定义,与学生共同学习和理解。
2.教师讲解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相关计算。
并通过实例提供实际计算方法。
三、实验演示(2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大气压强实验演示。
2.教师演示测量其中一物体的大气压强过程。
3.学生通过观察、记录数据等方式,进行实验记录和对结果的分析。
四、归纳总结(15分钟)1.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进行归纳总结。
2.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点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五、拓展应用(20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对气候变化、天气预报等方面的影响。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六、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学生可以提问,对不明白的地方进行解疑。
七、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或相关习题;2.要求学生总结课堂所学的知识,自主构思并解决一个与大气压强相关的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大气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等基本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实验演示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加深对大气压强的理解。
拓展应用环节的小组讨论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思考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但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气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堂使用的是武汉版科学(8 年级下册)教材,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
本次课是有关大气压强的复习课,通过对相关概念原理的回顾以及综合运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大气压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体会大气压强的变化以及大气压强对生活的影响。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对本章知识进行整合、归类,并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学龄中期的开始阶段,称为少年期。
青少年开始运用抽象思维思考问题。
他们的思维特点是:能够设定和检验假设;能够监控和内省实际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大气压的相关理论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大气压强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一些现象。
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对现象进行解释。
另外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和运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一)科学探究1. 重新感受和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以及学会测定大气压强值的方法;2. 通过多媒体重现有关实验,加强对相关内容的认知。
(二)科学知识与技能1. 通过分析、归纳进行知识整合,进一步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2. 了解大气压强的变化以及大气压强对生活的影响;3. 培养分析概括、归纳总结、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1. 认识到物理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运用,增强对科学学习的兴趣;2. 在观察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实验态度和正确的认识观。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熟悉大气压强在现代技术、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是一节复习课,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体系,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课标规定的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帮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模式(PBL)探索——以《大气压和液体压强综合复习课》为例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模式(PBL)探索——以《大气压和液体压强综合复习课》为例一、研究背景《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素养导向的科学课程改革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的时期。
而项目化学习模式(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 PBL)作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并获得了快速发展,值得一线教师实践探索。
二、理论架构关于项目化学习的本质特征,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为了深入理解项目化学习的特征,将项目化学习与基于问题的学习、STEAM学习进行对比研究。
基于项目化学习模式(PBL)相关文献分析,其特征如下:1.综合性: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科学知识不再是割裂的,往往需要学生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根据真实情景不断进阶构建认知网络。
2.创生性:学习的过程往往以设计制作学习作品为主线,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践性:项目化学习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解决实际问题、持续完成细化的实践任务的学习过程。
4.高阶性:完成项目化学习需要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究合作,在一次次完成项目化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流程主要涉及六大步骤,可参考设计框架如下图1:图1:项目化学习设计框架三、项目成果基于以上分析,现以《大气压和液体压强综合复习课》的载体,围绕揭秘并复刻“神奇的公道杯”开展PBL项目化学习,教学流程如下:贵州遵义海龙囤考古研究团队2012经过900多天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在贵州遵义海龙囤出土珍贵文物上万件,其中就有一件特别的瓷器,瓷器底部竟然有孔,他就是传说中的——“公道杯”。
考古学家修复杯体时发现杯身上写有铭文“半则弗漏,满则弗受”,似乎显示了杯子的神奇功能,为了进一步对其内部构造进行修复,考古学家也做了大量实验探究,下面我们也跟随考古学家的脚步一起来探索其中的科学奥秘:这种杯子是如何实现“半则弗漏,满则弗受”的功能的?你能复刻出有类似功能的杯子吗?具,请学生喝茶,展示功能。
初中中考物理复习压强教案
初中中考物理复习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2. 掌握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及单位。
3.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的因素,了解大气压强的特点及应用。
4. 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力概念及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2. 压强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
3.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计算。
4. 大气压强的特点及应用。
5. 压强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气球、压缩空气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或导学案,自主学习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验或示意图,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的因素。
4.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演示实验或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5. 练习与应用: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压强知识,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学生思维。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利用实验、动画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 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例分析:让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导学案。
2. 实验器材:如气球、压缩空气等。
3. 动画、图片等教学素材。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的理解。
针对初中生的大气压强知识复习教案
针对初中生的大气压强知识复习教案。
本文将针对初中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一份大气压强知识复习教案,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计算题。
3.辨认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了解其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大气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概念及公式:大气压强是指空气在地球表面上所受的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
其计算公式为p = ρg h,其中p为大气压强,ρ为空气密度(单位为kg/m³),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²),h为高度(单位为m)。
2.计算题:① 某地海拔为500m,大气压强为94kPa,求该地空气的密度。
解:从公式p = ρgh,可知ρ = p / gh,因此,ρ = 94×10³ / (500×9.8)= 19.1kg/m³。
② 某地空气密度为1.0kg/m³,海拔为1000m,求该地的大气压强。
解:同样使用公式p = ρgh,得p = ρgh = 1.0×1000×9.8 = 9.8×10³Pa,即9.8kPa。
3.变化规律及天气影响: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由此可以推测出大气压强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当气压升高时,一般表示天气将会趋于晴朗,风力较小;当气压降低时,则表示天气将会趋于阴雨天气,风力较大。
可以通过观察气压计的读数变化,来预测未来的天气状况。
四、板书设计大气压强计算公式:p=ρgh换算:1Pa=10⁵N/㎡,1hPa=100Pa通过板书,将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换算等信息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五、课堂练习1.某地海拔为800m,大气压强为85kPa,求该地空气的密度。
2.某地空气密度为0.8kg/m³,海拔为2000m,求该地的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压强复习教学设计
课题
大气压强、流体压强 课型 复习
主备
张太甲
课标与教 课标要求: 材 2.2.8 知道大气压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在生活中 的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大小和大气 压的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有关现象的解释。其中大气压的存在及 大气压的大小是教学重点。由于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在日常生活中又不易 感觉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因此本节课采用学生探究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及多 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 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使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 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重点是:大气压强的利用、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难点是:脱离拆里实验 学情分析 《空气的“力量”》《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在学习压强知识的基础上编排 的,大气压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概念较抽象,学生不好理解,但大气压作用 的例子却很多。对较为抽象的概念,我们一般都很注意联系实际,举一些生活中 熟悉的例子,做一些随手可得的小实验,实验的器材可以选些日常用品,使用身 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 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 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解释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初步进行实验探究、观察、猜想、分析。 2)培养物理专业术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能力目标: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验证大气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应用物理知 识解决实际的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实验、讲练结合 与媒体
教
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气压强》教学流程
《大气压强》一、大气压强的存在(难点)1、导入:烧瓶吞鹌鹑蛋。
(将一个空烧瓶开口朝下,将剥了壳的熟鹌鹑蛋放在瓶口,手松开后蛋会掉下来;用开水在烧瓶中烫过一会儿后倒出,仍将烧瓶口朝下,将剥了壳的熟鹌鹑蛋放在瓶口,鹌鹑蛋很快自动向上运动通过烧瓶颈部后到达烧瓶内。
)鹌鹑蛋由静止变为了运动,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那么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将装有鹌鹑蛋的烧瓶口部朝下放稳,备用)这个力是谁施加的呢?2、(PPT展示大气层。
)我们知道,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压强,因为液体受到重力。
空气也受到重力(PPT展示空气有质量)因此,空气也存在压强。
我们称之为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
(板书课题)3、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呢?原来,人体内部也存在压强,在内外压强的平衡作用下,我们感觉良好。
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了大气压强,那是什么后果呀?(提示学生对比液体压强,提示深海中的带鱼上岸后会死掉)我们知道,太空是真空,没有大气压强,宇航员出舱活动时可不能这副打扮(显示王亚平照片),美丽的王亚平必须穿成这样。
(显示宇航服)大家猜猜,鼓鼓的宇航服里装的是什么呀?(空气)模拟了地球上的压强环境,宇航员才能安全自如地活动。
4、世界上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最著名的实验叫做马德堡半球实验(PPT展示图片板书:马德堡半球实验)。
热爱科学的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将两个直径35厘米的铜半球合在一起抽成真空后,用16匹马才将他们拉开。
抽气前,球内气体压强和外部大气压强相同,作用抵消;抽气后,球内气体压强变得很小,外部大气压强仍然存在,内外压强差将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
就象运动具有相对性一样,压强也一样具有相对性。
铜半球外部的大气压强一直没变,我们减小内部压强后,外部压强就会显示出威力,这叫利用压强的相对性。
(板书:压强的相对性)5、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还告诉我们,大气压强很大呢。
下面,我们用两个塑料吸盘简单模拟一下马德堡半球实验,亲身感受大气压的大小。
《气体压强》复习课教学案
《气体压强》复习课教学案【学习目标】1、复习气体压强。
掌握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粗测大气压强的方法、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了解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运用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养成自主、合作与探究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粗测大气压强的实验【学习内容】引课实验:从杯中将保鲜袋掏出完成【教材回顾】部分知识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应用完成:例1、例2小组合作、师生研讨总结提升使物体内部气压变小,小于大气压,来利用大气压。
知识点2:粗测大气压强完成:例3、小组合作、师生研讨总结提升⑴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结合P=F/S,粗测大气压强⑵粗测大气压强的方法知识点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完成:例4小组合作、师生研讨总结提升⑴原理:流体流速的不同,从而产生压强的不同,产生压力差。
⑵生活中的实例:生活中飞机机翼上凸下平,机翼上方的气流速度快,下方气流速度慢,导致机翼上下方的压强差,产生压力差,从而使飞机升空。
完成【课堂检测】课堂小结作业:完成【跟踪训练】《气体压强》课堂例题例1、如图所示,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臵过来,纸片不掉下来的原因是()A.纸片有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B.液体压强的作用C.纸片重力很小,被水分子的引力拉住了D.大气压强的作用例2、下列事实中,不能体现大气压应用的是()A.塑料吸盘式的挂钩能够吸附在光滑的墙壁上B.自来水笔吸墨水C.用吸管吸饮料D.把体温计内水银柱甩入玻璃泡总结提升:例3、小明所设计的“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方案如下: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②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③观察并记录注射器筒上所标明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
大气的压强复习教案
大气的压强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大气压强2. 知道大气压强的变化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会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
3. 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建构网络;对身边的大气压变化现象进行梳理,尝试归类、归因,提炼方法;总结出与气压有关的几个关系,并尝试应用和解释。
1.【知识回顾,编织网络】看书复习课本第二章第3节,并画出本节知识的结构图2.【现象梳理,提炼方法】请分析教材、作业本、生活中与气压有关的各种现象,思考改变气压的方法有哪一些?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同类的现象或应用等等,总结、归纳填入下表。
温馨提示——解题技巧:当在大气压作用下有明显的外在表现时,则两处的气压一定是不相等的,所以分析有关大气压现象的问题,要仔细考虑其整个过程中,是什么原因使某处的气压减少或增大,然后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
3.【动手试试】:(1)杯中充满水,从水中向上倒提杯子,杯子离开水面,但杯口不离开水面,观察杯中的水是否会流出来。
你看到了什么?杯子的大小和形状有要求吗?你会解释吗?(2)(2012江西)喝牛奶时,把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观察到什么现象?实验二:简易滴管2 取一根吸管浸没于水中,用一只手指堵住其中的一端后将吸管提起,会发现管内的水________。
当将手指松开后,管内的水__________。
二、讨论交流,探究规律与气压有关的关系有哪些?:三、拓展应用(一)气球的变化方法(二)创意设计:水翼船1.2010(沈阳)船在水中航行时,船体受到水的阻力较大,影响了航行速度.下图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请你判断水翼的形状应该是图中甲、乙的哪一个?并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当船在高速航行时,船体被抬高的原因.(2009•成都)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高,沸点也越高.小敏在实验室观察水的汽化现象时,发现水沸腾后,温度计内液面稳定在图10所示的位置,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由此可以知道:小敏所在区域的大气压强__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2.3大气压强复习
如图,将烧瓶中的水烧开后倒放,此时水已经停止沸
腾,用冷水浇烧瓶,会看到什么现象 水重新沸腾 ?
这一现象说明了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
某同学解释这个现象,用以下四句话,正确的顺序是 2.4.1.3
。
1.沸点降低到水的温度以下。
2. 用冷水浇烧瓶时,瓶内空气遇冷,温度下降,气压减小。条件
3.水沸腾了。结果
大气压的影响
对人体的影响
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气压大沸点高
大气压的应用
真空保存袋、吸尘器、水泵
任务2 测量大气压的值
今天的大气压有多大?估计大气压的值。
器材:玻璃片、吸盘、弹簧测力计
实验方案设计: 1.清洗玻璃片,将吸盘紧压在玻璃片上(尽量挤出吸盘 内的空气)。 2.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 算出吸盘的面积S。 3.用弹簧测力计拉吸盘,直到吸盘被拉开,读出弹簧测 力计的读数F。 4.计算大气压的值:p=F/S
任务2 再做覆杯实验
用提供的器材做覆杯实验: 水、试管、胶头滴管、塑料片
课堂练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甲能说明大气向右有压强 B.乙能说明大气向下有压强 C.丙能说明大气向上有压强 D.该图能说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4.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原理
任务3 巧取乒乓球
如何快速取出水槽中的乒乓球,说出你 的方法。
器材:水、木棒、双面胶、塑料软管
现象:当快速旋转塑料软管时,乒乓球从塑 料软管一端吸入,从另一端甩出。 请解释
课堂练习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甲图用酒精灯加热烧瓶里的水,水沸腾后停止加热,并立即用抽气
如图所示,细玻璃管内的液柱是由于瓶内的气
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八年级物理教案)大气压强期末复习学案1
大气压强期末复习学案1八年级物理教案学习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现象.2.会初步应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3.知道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4.知道大气压与温度和体积的关系.学习重点: 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大小.学习难点: 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值.教具学具:玻璃瓶、硬纸片、熟鸡蛋、火柴、量筒、水槽、吸盘、针筒、果冻、托里拆利实验VCD盘导学方法:实验探究、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1.演示实验: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问: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先请同学们猜一猜)。
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二、快乐自学、合作探究、展示汇报:阅读课本p39完成以下填空●一、大气压1 叫大气压。
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是2.学生实验:学生把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
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不容易拉开(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
3.马德堡半球实验,充分证明了的存在。
4.演示瓶子吞蛋的实验(演示后,由学生举手发言,说明鸡蛋为什么会挤进广口瓶内)。
●二、大气压的测量1.演示: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提出问题:大气压的数值是多大?为什么实验中换用不同大小的管来测,结果是否相同?将管提起一些(始终未露出液面)、压入一些,结果是否相同?将管倾斜,结果是否相同?分析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把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
P0 = mmHg =Pa。
三、自我小结:本节课我的收获是我还。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大气压强学案(2)
出水管 缸筒 活塞
大 气 压
大气压
3.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装入一段长 10 厘米的水银,如果大气压 强为 75 厘米水银柱高, 在图所示的三 种放置情况下, 管中封闭气体的压 强:甲是 厘米汞柱高,乙是 厘米汞柱高。 厘米汞柱高,丙是
空 真 空 真
7 6 0
1.如果用水,水柱高度是 2.用水银,其高度是 。 ★知识点 3:大气 压的变化 1.如右图,压缩注 射器内封闭的气 体,松手后,现 象 。 扩充注射器内封闭的气体,松手后,现象 实验结论:一定质量气体,在温度不变 的条件下,其压强随体积的变大而变 当体积变小时压强变 课本 88 页想想做做。 大气压随高度变 高而变 ★知识点 4:大气压的应用 达标检测 1. 水银气压计可以测量_____的大小。 它是根据_____实验原理制成的。 2.用离心式水泵 抽取地下的水,当时大气压为 76 厘米水银柱,这离 心水泵能抽出的水面距水泵的距离为 A.76 厘米 C.10.3 米 B.13.6 米 D.103 米 [ ] 。 。 2.高度改变时,大气压变化吗?阅读 , 。
大气压强
1.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强存在的实例; 学习目标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及结果,记住大气压强的值; 3.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内容 基本要求 1.体现学习的主要内容;2. 典型例题; 3.精选练习;4.课堂达标检测。 学 习 的 主 要 内 容 一、 温故(请大家当堂口述完成) 1.因为液体有质量受 到 作 用,并且具有 性,所以液 体内部有 。 液体压强的特点是: (1)液体内部 向 方向都有压强, (2)在 液体内同一深度,压强大小 ( 3)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 有关。 二、 知新 ★ 知识点 1:大气压 的存在 探究实验 1: 如图, 做 一做,你有什么发 现? 举例说明生活中存在 大气压的实例 实验分 析:大气压产 生的原因是 探究实验 2:把丙图旋转,塑料片会掉吗 ?说明 大气压强的方向是 实验结论:大气内部有 ★知识点 2:大气压的大小 实验结论: 标准大气压 Pa(请同学们记住) 理论分析:我们如何精确测量大气压, ,叫大气压,其方向是 学 习 笔 记
大气压强复习(三案合一)
“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复习(三案合一)学习目标:1、知道大气压的存在,知道测定大气压的方法,知道大气压的变化及应用,会计算大气产生的压力。
2、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相关的现象。
3、能进行有关浮力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学生按学案提纲,归纳知识。
(一)大气压强1、生活中哪些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2、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
3、大气压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压的特点:①大气内部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_。
③大气压还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5、大气压的测量方法:(1)塑料吸盘、弹簧测力计、玻璃板和___________。
原理(公式):____________。
(2)托里拆利实验。
(原理:_______________。
)(3)用注射器测定大气压。
(见作业3)6、测量仪器:水银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7、大气压的应用:塑料吸盘挂衣钩、自来水笔吸墨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_________,随气压的减小而____________。
讨论:1、两个塑料吸盘紧紧地压在一起,如果不准用力拉开,你有什么办法使它们容易分离?2、自制气压计从山脚下搬到山顶,玻璃管中的液柱怎样变化?这种气压计能反映大气压的变化,但不能准确地反映大气压的值,而且还受__________的影响。
(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液体和气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________。
二、例题分析1、在托里拆利实验中,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A、在水银槽内多加一点水银B、将玻璃管稍倾斜一些C、换用更粗一点的玻璃管做实验 D 、玻璃管中混进少许空气2、大气对你一只手掌的上表面的压力最最接近以下哪个数据?()A 、10N B、100N C、1000N D、10000N3、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一些路段的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可达200Km/h,为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和人们出行的便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同时人们也要关注一些相关的安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一大气压强
【背景】以前讲“大气压强”这一节时总是有一些问题困惑这我,比如:
1、是否演示托里拆利实验,因为如果操作不当水银对身体会有害处的。
2、大气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对大气压的理解较困难。
而今年我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了课件来代替了托里拆利实验,下载了许多的有关大气压强现象的视频来完成本节课。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的初步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会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了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
【学生分析】对于大气压强学生体验不到它的存在,这会造成学生对大气压知识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测量大气压和利用大气压知识分析解释有关现象时,可能弄不清其中的物理情景,思路和表述语言都会出现混乱,所以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能解释一些常见的与大气压有关的物理现象。
2. 知道标准大气的值,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3. 了解大气压强的变化在测高度和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原理、实验操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具体事例,感受大气压的存在。
2. 通过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能运用大气压的变化预测天
气的变化。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
【教学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教具】多媒体、皮碗一对、玻璃杯、硬纸片、水、金属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
【课堂实录】
一、引入:
通过演示装满水的杯子盖上纸片再倒置过来纸片不掉下来,引发学生对此现象的思考。
并提示已经学过的液体压强,在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
空气也能流动,那我们周围是否存在大气的压强?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新课学习
师:地球周围的大气也受到重力的作用,且有流动性,所以对浸在它里面
的物体也有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师:(播放视频)生活中感受大气压存在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现象让学生初步了解大气压强)
生:如何证明大气压强确实存在呢?
师:(播放视频)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是学生真正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是相当大的)
并提出问题---此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大气压强的确存在并且还很大。
师:根据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
生:探究“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师:同学们谁能设计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值”的实验?
生:(讨论回答)用两个塑料挂钩的吸盘可以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用测力计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压对吸盘的压力。
然后测出吸盘的面积,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计算能力)
生:进行实验并计算。
师:我们如何准确测量大气压的值呢?早在1644年意大利的科学家托里拆利就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下面就播放“托里拆利实验” 的演示过程。
师:(播放课件)“托里拆利实验”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代替演示实验安全、生动、准确、用时少,学生观看清楚)
师:讲述大气压强相当于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气压的数值是多大?怎么计算?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请同学们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p g h = 103kg/m3x 9.8N/kg x 0.76m=1.01 x 105Pa。
告诉学生,大气压的值不是固定不变的,把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10牛的力作用在1c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比大象躺在地上的压强还要大。
解释我们为什么感觉到这么大的大气压呢?
师:同学们请思考这样两个问题:(1)阴天农村家里烧火做饭时,柴火不易着这是为什么?(2)登山运动员煮饭为什么用高压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生:(讨论回答)可能与气压有关,
师:(1)大气压受天气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而言,地面上高气压的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的地区往往是阴雨天.由于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气压的测定是天气预报的依据之一。
(2)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大气压是由于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离地面越高的地方,上面的大气层越薄,空气的密度也越小,那里的大气压强越小。
师: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常见的气压计,主要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
(展示)两种气压计,并说明其用法。
生:讨论交流“大气压强与天气”
三、小结:
(1)大气有压强吗?它有什么特点?你可以做哪些实验来证明?你
还可以列举哪些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你会估测大气压吗?有哪些方法?说一说。
(3)托里拆利实验中,应注意的哪些问题?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
(4)大气压与海拔有何关系?
四、布置作业:57页3题、4题
【板书设计】
第四节大气压强
1. 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有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2. 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
大的。
3. 一标准大气压的值:P= p g h = 103kg/m 3x 9.8N/kg x
5
0.76m=1.01 x 10 Pa
4. 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播放许多的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较容易地理解了大气压强。
在演示实验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动画来模拟托里拆利实验,避免学生及老师受到伤害,虽然是模拟实验但学生认真地观看了整个实验过程,收到理想的课堂效果。
在课堂中,学生的探究、
讨论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动脑思考,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本节课使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技术,学生通过视频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有关大气压的现象,但是由于时间的问题没能给学生更多的机
会,去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有关大气压的事例,没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解释大气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