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全民守法

合集下载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分试题(2)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分试题(2)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分试题(2)一、申论题(本卷总分100分,时限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60分钟。

)1、给定资料1.“法治”一词虽得民心.但其含义却未必清晰可见。

英美有英美法系的模式,欧洲大陆有大陆法系的传统,中国有中国的法治发展历史。

然而,无论法治含义有多少歧变,核心的内容却是确定的:“法律至高无上,是统治社会的规则。

任何人、任何权力都要服从法律,而不能有超然于法律之上的特例与特权。

”这样一种理念不仅要体现于繁多的法条之中,更要化为司法实践,落实于社会生活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的一大变革就在于,我们逐渐摆脱了传统意识形态的教条,开始探索、理解“法治”的真正内涵,并以实际行动加以验证。

以往,由于受到“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过于强调法律的阶级性与工具性,将之作为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在这种思路之下,法律的惩罚部分被过分渲染,镇压敌人的专政功能似乎成为法律的唯一功能。

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特权的滋生,架空了法律作为规则的规制作用,导致了法纪废弛、社会失序。

因而法治的归位,首先就要从上述误区中脱离出来,澄清法律的功能不在于治者治人,而在于治者和被治者都要遵从法律。

法律应成为政治权力运行的框架。

1982年,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率先垂范,党的十二大通过新党章,其中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同年。

此精神写入宪法,新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997年。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法治的意义,提出:“依法治国,是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l999年,法治方略入宪,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宪法修正案规定:“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当然,“法治国家”的提出,并非一劳永逸地排除了法治道路上的障碍.但是它体现了政治权力本身的审慎反思与政治理念。

【河源中公】2015广东公务员申论热点:中国法治的传统资源

【河源中公】2015广东公务员申论热点:中国法治的传统资源

中国法治的传统资源法家虽然提出了可观的法治思想,成为富国强兵的有效之道,却又成为苛政乱世的始作俑者,这种悖论式的际遇无疑为当下我们思考中国的法治前途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源。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中讲到,要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

中国法律文化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韩非子等诸法家密集论述了法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提出了“以法治国”的说法,并和儒家一起,影响了中国往后的历代王朝统治者。

2000多年来,传统中国也有丰富的立法、司法和执法实践,留下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和案例,然而吊诡的是,法家思想上的论辩和法律在实践中的经常性运用并没有形成发达的法治制度构建,更没有为传统中国带来长治久安,反而间接导致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悲剧和历朝历代绵延不绝的严刑峻法。

传统中国给当代中国留下的法律文化遗产,除了那些值得重新梳理和审视的法家思想以外,更重要的是失败的教训。

著名政治学家福山说:“中国人发明了好政府。

他们设计的行政机构是理性的,按照功能而组织起来,以非人格化标准进行招聘和晋升,这绝对是世界第一。

”但是福山又指出,好的政府架构要能健康和长久运转,需要依靠法治来维护,而中国传统上并没有法治,因此尽管中国各朝各代的政府架构是好的,却总是陷入滥权、苛政和腐朽的深渊。

法家的法治精神常年研究中国法治发展的海外学者皮文睿将法治的概念分为“实质的、深度的”和“形式的、浅度的”两种,前者囊括了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人权理念等广泛的范畴,后者则相对狭义,主要指统治者的权力不能任意运用,法律的操作要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并且其法律应当满足一定的形式特征,而这些特征法家大多都已经论述过了。

因此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教授陈弘毅认为,法家思想与现代法治精神在一定意义上是相通的,大致符合后一种法治观。

相比“刑不上大夫”的儒家,法家强调法律的平等观,提出了“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主张。

例如主导秦国变法的商鞅便抛出了今天看来仍掷地有声的话语:“所谓一刑者,刑无等级。

2015年选调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法律方面

2015年选调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法律方面

选调生申论热点:加强法律意识【背景链接】2013年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如吉林宝丰源禽业公司“6〃3”大火、中石油大连分公司油罐爆炸事故等,均与有关企业有法不依、不能按规程操作有关。

与此同时,医患矛盾、征地矛盾等各种矛盾多发,民众在维权方面也出现了不少令人遗憾的事件,比如砍伤医生,暴力维权等等。

客观看待这些问题,都与民众法律素养低下与国人法治意识不强息息相关。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标准表述】[综合分析]我们要建设的法治社会是宪法法律具有最高地位和最大权威的社会。

宪法法律没有权威和尊严,治国安邦就失去依据,公民行为就失去规范,公平正义就失去标准,政治就不可能清明,社会就不可能和谐,人心就不可能安定。

当前我们所提倡的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迫切要求广大公民牢固树立守法意识与诚信意识,自觉做到信仰法律、敬畏法律、诚实信用和互助友爱。

公民是社会的基本元素和细胞,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只有广大公民信仰法律、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法律才能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力量和作用。

否则如果公民普遍缺失法律意识,法律得不到信仰与遵守,法律功能与作用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因此,培养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是构建法治社会、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条件,而且培养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会促进和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对策措施]提升公民法律素养,建设法治社会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第一,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

2015年事业单位申论热点——让守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15年事业单位申论热点——让守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15年事业单位申论热点——让守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依法治国新征程、法治建设新境界,清晰描绘出了国家未来的法治方向和全社会的法治准则,同时法治也必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建设现代法治国家,既要有国家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方面的顶层创设,还要有全民遵纪守法、践行法治的行动。

今天,当我国法律体系日益完善,法治规则日益完备之时,我们也要看到全民将守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现实紧迫性。

当前要高度重视社会层面存在的有关法治的矛盾心态和行为:一方面埋怨别人不守法,另一方面自己却坦然违法、钻法律漏洞;一方面维护权益时把法律举过头顶,另一方面为获取利益把法律丢到脑后;领导干部说群众违法事例多,而群众说领导干部以权压法问题大;执法人员说被执法对象肆意抗法多,而被执法对象痛批执法人员乱作为……法治建设离不开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也离不开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更离不开社会民众的法治素养。

我们在法治国家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还面临着诚信难立、权益难维护等重大考验,因此,进一步夯实法治的发展基石仍是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法治建设从来就不是在温室里进行的,而是要落到浩荡的社会变革中,发挥引领社会进步的作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正是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期,进行的一次全民族、全社会的法治建设总动员,是我国法治建设在现实基础上的一次全面推进,是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的一次重大历史跨越。

让法治成为全体中国人的最大公约数,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事实上,全面法治必须是全民法治,每个公民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行动必须要落在日常行为中。

在“办事依法”中培育法治思维。

有没有法治思维,并不是看一个人熟背了多少法条,而是看做决策、办事情、护权益时的行为。

公权与私权在实际运行中往往有很多交集点,因此无论是行使公权的公职人员,还是行使私权的每一个公民,首先要清楚公与私的界线,公权在行使中侵犯私权,就没有做到“办事依法”,而主张私权时损害公权的法定权威、法定规则,同样也不是“办事依法”。

申论范文:倡导全民守法 彰显法治价值

申论范文:倡导全民守法 彰显法治价值

申论范文:倡导全民守法彰显法治价值纵览历史,无论是“法者、天下之准绳也”的至理名言,还是“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则国弱”的执政理念,自古以来“法”乃执政安邦之根基,立身处世之利器。

而置身现实的时间坐标,十八大报告中对法治的全新阐述更让人耳目一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的成为支撑法治中国建设的主要脉络和行进逻辑。

而立足现实,全民守法更成为推进法治文明的不二法门。

然而拾捡当下,司法公信力匮乏时有发生,“权、钱、名”带头违法仍有听闻,“人大于法”现象更不鲜见,以致法治尊严遭受践踏,全民守法的法治目标渐行渐远。

有鉴于此,只有推进全民守法,才能让法治成为全民内心的信仰。

全民守法以“学”为本。

所谓“学”就是通过加强法治宣传,强化普法工作,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让法治思维沁入骨髓,实现人人自觉守法,人人自觉尊法的和谐之局。

然而,环顾周遭,青少年因法治意识淡薄,而引发家庭的悲剧令人扼腕;一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淡漠,而误入迷途,锒铛入狱,让人唏嘘,都凸显出不知法、不懂法给社会发展的带来诸多困扰。

因此,真正推进全民守法,要始终扣住“学”的要义,做到从宏观处加强全民的普法工作,从微观处补齐青少年、领导干部法治教育的短板。

从而让全民走出法律的误区,守住法律底线,兜住法律红线。

全民守法以“用”为上。

明朝张居正曾如此感叹道“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难于法治必行”,此言一语中的,道出法治建设中“用法”羸弱的困境,映衬出有法不依、有法不为、有法不用的窘境。

但令人欣慰的是,我国“用法”的进程所谓“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只有让法凝聚全民共识,体现全民意志,在“学法”上下功夫,在“用法”上见真章,才能形成“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氛围,才能形成知法、用法、守法的美好之境。

2015年广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15年广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15年广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注: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仅供参考)题目: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城市设施建设中频频遭遇邻避困境,请你写一篇议论文,分析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

要求:1、参考给定材料,可不拘泥于材料。

2、题目自拟,观点明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语言流畅。

3、不要大段摘抄材料。

4、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无效)。

5、字数在1200-1500字(计入标点与空格)。

解析:社会发展要激发力量,离不开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社会方式的不断创新,更有赖于民众信任的支撑。

邻避困境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管理技术的更新,却看不到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让我们看到社会发展给城市带来的硬件更新,却看不到社会发展应该有的权益保障。

这些社会治理普遍存在的困境在邻避困境中更是凸显的淋漓尽致。

党中央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高度对社会治理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论述,是对当前社会问题的重视,更是一种警示,警示我们必须要重视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毫无疑问,也要重视邻避困境中映射出的种种矛盾。

这是一场公众参与意识提升和政府决策不透明的矛盾目前,民众在邻避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方面的参与缺失,民众并不能感受到政府对涉及到他们根本利益的邻避设施存在任何的透明意识。

许多邻避设施的建设项目公布之前,大家并不知晓具体的细节和内容,突然的公示让群众难以接受。

就算是政府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论证,群群众对此还是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不仅会阻碍项目的实施,甚至会引发邻避困境中最极端的冲突事件。

只有在公众相信邻避项目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或者这种影响在技术的可控范围之内时,才会真心地接受邻避项目。

现实中大多数邻避项目的环境评估要么抵制公众的参与,要么就是一种虚假评估。

所以这种不参与,不透明,自然会引发不信任,这种不信任自然会引发邻避困境。

邻避困境背后凸显的是依法决策机制不完善的矛盾。

我们并没有把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没有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

2015国考面试热点—依法治国,教育先行

2015国考面试热点—依法治国,教育先行

依法治国,教育先行✓热点概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法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必须要通过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这显示出了法治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关键性地位。

✓相关评论中国教育报:作为依法治国的有力途径、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法治化进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从“法制”向“法治”的转轨,既意味着闪耀法治光芒的中国教育事业,将沿着“法治轨道”驶向改革的深水区;昭示着包括完备的教育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教育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教育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教育法治保障体系在内的中国教育法治建设,将跨入“动车时代”;也标志着未来中国教育的任何改革发展都将有法律标尺,获得法律保障。

长路漫漫,未有穷期。

“在推进依法治校过程中,注定将面临不少坎坷和艰辛。

”一位中学校长深有感触地说。

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人的一生中,学生时代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也是一个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阶段。

这一阶段短则10年,长则20年。

从这个角度说,建设法治校园,我们还在路上。

人民网: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意识的养成,是一个长期基础性工程。

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法治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只有将法治教育纳入国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教育服务系统,从青少年抓起,才能使青少年在学校里、在课堂上能够学习到法治知识,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逐渐将法治内化为大家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坚定信念,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光明教育:征依法治教的实质,就是要求所有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在合法的权限内按照合法的程序作出合法的行为。

由此不难看出,依法治教的核心是规范各种权力主体,防止权力的膨胀和滥用,这其实和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一脉相乘的。

2015广东省公务员面试真题要点

2015广东省公务员面试真题要点

5月15日上午面试题:市级题1.现在文化市场消费繁荣,进影院、去文化馆消费的人多,你怎么看这种现象?2.政府打算为每个村配备一名法律顾问,帮村民维权,你认为这项工作的重点是什么?3.单位打算利用微信打造一个干部学习平台,由你组织办理,你怎么做?4.政府绩效考核初稿被工作人员泄露,给基层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是你去处理这个事情,你怎么办?乡镇题1、有一批农药超标的蔬菜流入本地市场,领导让你向群众宣传,你要去组织落实,你会怎么做?2、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乡镇决定组织一次群众文化汇演活动,如果让你组织本次汇演活动,积极拉动群众参加,你会怎么去落实?3、市政府在居民区附近修建道路,有的居民反对,认为道路修建好了之后车流量大,产生的噪音会影响到正常生活,你作为一个工作人员,你该怎么去劝说居民?4、有的人认为基层干部应该处理群众的日常生活事务,有的人认为拉动经济发展,保障群众的经济,对此你怎么看?市级题1.近年来,手机越来越成为主流,越来越多人离不开手机,可以增进友谊,面对面交流,对此,你怎么看?2.开展道德正能量的宣传活动,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如果由你来组织,你会怎么做?3.某地方政府为了宣传当地旅游业温泉旅游,派记者进行实地考察,你认为工作重点是什么?4.地方政府提倡环保出行,设置自行车租赁点,但是居民使用率不高,请问你该怎么办?乡镇题1.政府帮群众修路,建新房,但群众反应,生活经济没有提升,你怎么看2.市里有工作人员过来你村视察美化乡村环境的工作结果,领导让你负责接待,你怎么做3.村民到街道办反应某条路得建路灯,你反应到市政部门,市政部门表示一个月建好,但是几个月过去了都没建。

村民到街道办说街道办不作为,你怎么解释4你村台风,导致房屋倒塌,政府对倒塌房屋提供补贴,有个村民表示,他家虽然没有塌,但屋顶漏水,要求跟倒塌的有一样的补贴标准,不给就不走,你怎么办2015广东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5月15日)广东公务员面试2015年5月15日上午面试真题解析政府绩效考核初稿被工作人员泄露,给基层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是你去处理这个事情,你怎么办?【参考解析】绩效考核制度的合理实施有利于提高员工效率,强化员工的已有正确行为,但如果发生题目中所述的状况,则不利于单位内部团结的构建,更不利于我们后期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和推广。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一)及答案解析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一)及答案解析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一)及答案解析(1~4/共4题)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材料1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指出:“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没有解决好,主要是镇(街)与村(居)的联系没有完全打通。

”2014年10月,省委印发了《关于建立乡镇(街道)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意见》,要求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做到常态化、制度化。

按照省里的统一要求,各地结合实际,积极贯彻落实。

粤北某县A镇新园村村委会张主任说:“前几年,镇里都会派一两个镇干部到村里挂职锻炼,但大多有事才来,没事就不来了。

”“以前要到镇里才能见到杨书记,现在不用了,每周二他都会来,有啥事儿直接去村委会找他就行了。

”村民朱伯口中的“杨书记”,就是A镇党委书记,也是直接联系新园村的驻点团队负责人。

杨书记说:“现在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带队当组长,我自己和镇里的4名干部组成的驻点团队,以及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组成的辅助团队,每周星期二都到村里上班。

”驻点联系制度实行后,不少地方乡镇干部的下乡,逐渐由以往的不固定变成一种习惯,成为日常工作中固定的一部分,雷打不动。

A镇西街社区居民小郑反映路灯损坏,没想到第二天就修好了。

之前,很少有机会接触镇领导的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向该社区驻点团队反映问题,对方说:“好,我知道了,马上派人去。

”小郑说:“我原本以为要一个星期才能修好,没想到第二天晚上路灯就亮了。

”2014年12月23日,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二。

A镇5名驻点干部与5名盛隆村“两委”成员在镇人大副主席带领下,分成两组,一组4人负责在村委会办公楼接待反映问题的群众,另一组7人进村入户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上门的团队成员要走进田间地头,边干活边和群众拉家常。

201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试卷答案及解析

201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试卷答案及解析

科信教育公考研究院科信教育官方网站 201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试卷答案及解析一、根据给定材料,概括出导致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10分)要求:概括全面、准确,表述简洁、精炼;不超过200字。

解析:导致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交通安全意识的缺乏,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主观上,机动车驾驶人超速、超载、疲劳驾驶、酒后开车等交通违法行为普遍;行人交通法制观念淡薄,闯红灯、乱穿马路、翻越隔离栏等违反交通行为较多;客观上,道路交通设施不完善,护栏、防护墙等安全设臵不达标,交通提示标志牌少;车辆安全标准低,有安全隐患;交警队伍年龄老化,健康恶化,警力不足;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落实不到位。

二、通过阅读“材料2-4”中“最美司机”吴斌的英雄事迹,以及半夜小区鸣笛扰民、女司机裸身阻救几项事例,能看出交通文明践行中的不同倾向,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0分)要求:分析得当,表述清楚,层次分明,语言简练,字数不少于300字。

解析:“最美司机”吴斌,其驾驶行为体现出良好的交通文明素质,奋不顾身、舍己为人的英勇壮举,体现出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崇高道德品质,牢记安全、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心系乘客、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广大驾驶员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半夜小区鸣笛扰民的行为实质,是漠视他人权利,为一己私利违背公德,损害他人权利,破坏公共秩序。

女司机撞人后裸身阻救,则体现了驾驶者漠视他人生命安全,缺乏人性和良知的低劣道德品质和扭曲的个人心态。

这是两起负面事例,与交通文明和社会道德文明准则是完全相悖的,应予谴责和惩处。

由事例可以得到启示,驾驶者要有公德意识和交通文明观念,恪守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原则,形成良好驾驶习惯和素养,做到文明驾驶,安全出行。

三、结合给定资料,请你谈谈美国、英国、瑞典在交通治理上的经验给我国带来哪些启示。

(15分)科信教育公考研究院科信教育官方网站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解析:文明驾驶是美国交通文明的体现,英国具有完善的交通设施,健全严明的法规使瑞典成为世界上交通最安全的国家。

2015广东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5月18日).doc

2015广东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5月18日).doc

2015广东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5月18日)5月18日下午市级题1.明星违法犯罪的现象越来越多,如醉驾等,有人说不应该过度关注明星违法犯罪行为,你怎么看?解析:对于明星违法犯罪究竟该是什么态度,是否应该被原谅,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热点。

越来越多的人表示不应过度关注犯罪明星,对明星犯罪的宽容与同情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当然,从深远危害来看,明星违法犯罪的件事对整个社会的带来的影响绝对不容小觑的。

首先,在“名人效应”的作用下,容易扭曲青少年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人会认为违法犯罪每什么大不了,模仿其行为,也可能有人会因为不解为什么自己喜欢的明星犯罪,而导致脆弱的世界观混乱;其次,这种粉丝无所谓的态度会让明星认为即使违法犯罪了也没事,错误评估了犯罪的代价,也许之后会继续肆无忌惮走歪路,无视法律准则。

尽管未必会有人因糗事上电视而觉得脸上有光,但这样的名人“曝光福利”还是让人感到有失妥当。

所以对于明星犯罪,虽然其产生的影响力既不同于普通大众,但我们还是要以客观的心态来看待。

第一,从法律层面看,明星违法犯罪也是违法行为,犯罪明星也应该接受法律的处罚,而不只是批判其不珍惜名誉那么简单,如此才有利于法制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第二,偶尔的、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央视曝光,可以发挥受众多、教育面大的优势,起到更广泛的警示作用。

吸毒、嫖娼、醉驾的社会危害性不容小觑,接二连三让他们登上央视的大雅之堂,疑似公开示众的做法是否可取首先就值得商榷,更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似乎不管是走红还是犯事,上电视貌似成了知名人物的专利,难免让人产生另类纠结。

因此,媒体必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崇洋正义,批判犯罪。

第三,作为公众人物的自身而言,在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更是应该要严格要求自己。

当违法犯罪现象在娱乐圈层出不穷时,这既无形之中颠覆了一个行业对于从业者的职业价值观念,也极大损害了娱乐圈的道德信誉。

有道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名人犯事不妨坚持惩戒有力、曝光有度的原则,依法处理不姑息,远离炒作守底线,或许才是法治社会的应有常态,也才能切实起到良好的教育、警示效果。

最新 2015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word(乡镇)-精品

最新 2015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word(乡镇)-精品

2015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word(乡镇)(一)请你根据材料1,对我国环境问题进行归纳概括。

(10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有条理。

不超过200字。

答案提示:1、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大气污染是中国第一大环境污染问题。

2、水资源浪费大,水污染严重。

3、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大,无害化处理不足。

4、土壤严重酸化,土壤质量退化。

5、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

6、水土流失毁掉大量的耕地。

7、受旱灾的农田面积大,黄河断流,南方洪涝灾害频发。

8、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

濒危的物种多。

滥捕乱杀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严重。

(二)根据材料3,分析中国环境保护三个阶段的特点。

(20分)要求:分析全面、透彻、条理清晰、表达准确。

不超过200字。

答案提示:1、第一阶段,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开展重点地区污染治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逐渐走上法制化轨道。

2、第二阶段,强化执法、全面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

污染治理从以末端治理为主向关注污染源头治理转变,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加强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环境保护投入迅速增加。

3、第三阶段,确立了以人为本、环保为民的环保宗旨。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三)根据材料6,概括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20分)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楚。

不超过250字答案提示:1、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全面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推进土壤污染综合治理。

构建森林生态安全体系,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一批美丽港湾。

2、狠抓节能减排和节约集约用地。

制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发展循环经济。

推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开展农村地籍调查和不动产统一登记。

3、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发展环保市场,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

4、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

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申论范文:以“全民守法”为主题

申论范文:以“全民守法”为主题

申论范文:以“全民守法”为主题[标题示例]1.全民守法的关键在普法2.转变守法观念落实全民守法3.强化公民意识培育守法习惯[开头示例]1.全民守法,是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环节,是高扬法治旗帜的基础工程。

全民守法,就是要求我们每个公民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能逾越法律的底线、不能触碰道德的红线,不能抛弃法律的义务、不能丢掉道德的责任。

只有全社会真正学法、懂法、用法,做到全民守法,法治建设才有坚实根基,改革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才有坚强的法治保障。

2.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十六字方针。

为建设法治中国提供了新的法制建设基本原则。

在这新的“十六字”方针中,全民守法是基础,而普法教育则是全民守法的重中之重,没有全面的普法教育,全民守法就是水中镜,月中花,只能是一个梦想。

全民普法的要求是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

知法是基础,懂法是关键,守法是最终目的。

[结尾示例]1.总而言之,领导干部在带头遵守法律并着力提升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守法、依法办事的舆论氛围和正确导向。

2.法治中国的最终形成,离不开全体公民普遍信仰法治的社会环境。

而要营造全民守法的良好氛围,领导干部应率先垂范,执法和司法人员应秉公执法。

然而在实践中,这些早已形成的共识却屡屡遭遇现实的挑战。

要真正实现“全民守法”这一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范文]依法建设全民守法民者,万世之本也。

一举一动是否合法,决定着能否建立起全面的法治社会。

培育法治文化,让法律深入人民心里,真正实现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市的基础。

全社会都要把法治作为行为准则,并转化为自己的信仰,做到真学、真用和真信。

法治中国建设的三个方面,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都直接与国家机关有关。

大家听了,感觉好像法治中国建设只是国家机关的事,和老百姓、和自己关系不大。

2015广东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2015广东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5月15日上午面试题:市级题1.现在文化市场消费繁荣,进影院、去文化馆消费的人多,你怎么看这种现象?2.政府打算为每个村配备一名法律顾问,帮村民维权,你认为这项工作的重点是什么?3.单位打算利用微信打造一个干部学习平台,由你组织办理,你怎么做?4.政府绩效考核初稿被工作人员泄露,给基层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是你去处理这个事情,你怎么办?乡镇题1、有一批农药超标的蔬菜流入本地市场,领导让你向群众宣传,你要去组织落实,你会怎么做?2、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乡镇决定组织一次群众文化汇演活动,如果让你组织本次汇演活动,积极拉动群众参加,你会怎么去落实?3、市政府在居民区附近修建道路,有的居民反对,认为道路修建好了之后车流量大,产生的噪音会影响到正常生活,你作为一个工作人员,你该怎么去劝说居民?4、有的人认为基层干部应该处理群众的日常生活事务,有的人认为拉动经济发展,保障群众的经济,对此你怎么看?市级题1.近年来,手机越来越成为主流,越来越多人离不开手机,可以增进友谊,面对面交流,对此,你怎么看?2.开展道德正能量的宣传活动,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如果由你来组织,你会怎么做?3.某地方政府为了宣传当地旅游业温泉旅游,派记者进行实地考察,你认为工作重点是什么?4.地方政府提倡环保出行,设置自行车租赁点,但是居民使用率不高,请问你该怎么办?乡镇题1.政府帮群众修路,建新房,但群众反应,生活经济没有提升,你怎么看2.市里有工作人员过来你村视察美化乡村环境的工作结果,领导让你负责接待,你怎么做3.村民到街道办反应某条路得建路灯,你反应到市政部门,市政部门表示一个月建好,但是几个月过去了都没建。

村民到街道办说街道办不作为,你怎么解释4你村台风,导致房屋倒塌,政府对倒塌房屋提供补贴,有个村民表示,他家虽然没有塌,但屋顶漏水,要求跟倒塌的有一样的补贴标准,不给就不走,你怎么办2015广东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5月15日)广东公务员面试2015年5月15日上午面试真题解析政府绩效考核初稿被工作人员泄露,给基层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是你去处理这个事情,你怎么办?【参考解析】绩效考核制度的合理实施有利于提高员工效率,强化员工的已有正确行为,但如果发生题目中所述的状况,则不利于单位内部团结的构建,更不利于我们后期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和推广。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乡镇)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乡镇)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乡镇)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真题答案(乡镇)(一)请根据材料1,概括说明A镇在建立乡镇(街道)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中的具体做法。

(20分)要求:总结全面,概括准确;表达清晰;篇幅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坚持“三固定”。

固定乡镇干部驻点的联系人员、时间、地点,解决以往“走过场”的痼疾。

二是坚持“三明确”。

明确联系任务,做好任务分组,了解群众需求,及时解决问题;明确关键环节,抓好日志、台账、帮扶贫民、制定规划等环节;明确联系方式,用练习卡注明联系人员的详细信息。

三是强化责任保障。

明确乡镇、村(社区)的主体责任,建立绩效评估考核制度,做好驻点联系情况的评价工作。

(189字)(二)假如你是B镇政府的一名干部,在今年强对流天气多发季节到来前,镇领导安排你负责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请根据材料2,列出今年防台风工作的重点。

(20分)要求:1.考虑全面,安排合理;2.有效可行;3.篇幅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我镇处于强对流天气多发区域,为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防台风工作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第一,提前开展防御安排。

召开专门会议布置抢险救灾工作,镇领导牵头村两委成立工作组,进村到户做好防台风危害和应急措施宣传。

第二,做好人口转移工作。

镇领导亲临一线,安排房屋,调集车辆,安排危房人口转移。

第三,做好房屋安全防护。

在台风来临前,加大我镇危房改造、加固及重建力度,对于困难户要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194字)(三)假如你是C区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请根据材料3,就如何破解当地荔枝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30分)要求:1.考虑全面,思路清晰;2.符合实际,有效可行;3.篇幅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针对我区荔枝产业发展困局,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做好荔枝生产规划。

及时发布荔枝市场信息,引导农民合理规划荔枝生产面积,科学控制鲜果产量。

二是转变销售思路。

引导农民将荔枝销售与旅游资源开发结合,推出荔枝采摘等农家乐形式的销售活动。

2015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5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5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给定材料1.近年来,党中央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

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摘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构建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

把信访纳人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摘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社会某些必需的公共设施和生产设施建设遭到选址的排斥,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英文缩写为“NIMBY”,全称是“Not in My Backyard”,直译为“别在我家后院”,意译为“邻避”,最早是描述当时美国人普遍对于化工垃圾极为警觉和反感的态度。

2015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法治政府与全民法治思维剖析

2015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法治政府与全民法治思维剖析

2015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法治政府与全民法治思维【背景链接】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2014年11月,中央巡视组发现,一些权力部门责任担当意识不够,有的干部存在选择性作为等问题。

2014年7月,国务院曾提及“选择性落实”,并视为“作风不扎实”的表现之一。

【标准表述】[权威论述]继续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李克强[综合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挑战增多。

要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必须深化改革,同时也要求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保证,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反腐败的重要举措。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法治国家是统领,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两翼”。

但是,与依法治国的目标和要求相比,目前还有明显欠缺,如一些政府部门依然存在“轻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一些行政执法部门不能公正文明执法,经常是“门难进,脸难看”、“九龙治水”、“大盖帽横飞”,民众法治意识淡薄等。

[参考对策]一是树立对法治的信仰,提高全民法治思维。

二是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健全行政决策制度机制,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四是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五是将法治建设纳入干部政绩考核。

【文章素材】[标题示例]打造法治政府构建和谐中国[开头示例]自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揭示良法之治与法律至上之基本意涵之后,作为良善生活之保障与社会秩序之缔结的法治便包含了合道的人世生活与优良的制度设计之基本面向,并进而演化为治国安邦的方略擘划。

2015年广东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县级

2015年广东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县级

2015年广东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县级满分100分时限120分钟一、注意事项:阅读给定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

作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否则答题无效。

严禁大段摘抄材料,这样会影响你的成绩。

二、给定材料:材料1: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两年多来,为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中央党政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以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管住“车轮上的腐败”,消除“会所中的歪风”,刹住“节庆公款送礼”……这些规定,有的是对八项规定的细化,有的是对八项规定的拓展和深化。

这些配套制度的不断出台,使贯彻八项规定的制度“笼子”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八项规定持续通过一场场“小战役”赢得口碑、改变作风,从一个个小切口活血化瘀、疗治病情。

经过两年多的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已经成为党风政风改变的一个缩影,不少饱受诟病的歪风陋习得到有效整治,各级党政部门的风气得以焕然一新,同时也在带动整个社会规则的渐变,“潜规则”因此变得越来越没有市场。

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人们看到了党中央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决心,民心为之一振,风气为之一新;同时也用事实证明,只要将约束权力冲动的“制度之笼”扎紧,不良风气是能够改变的。

现在,八项规定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铁八条”,铸就了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新常态”。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他指出:“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

”材料2:2014年11月,A市市直58个行政部门先自行清理自身权力,然后汇总向市政府法制办申报。

法制办依据现行的各项法律法规逐项核对,“符合的就保留,不符合的就撤销。

”法制办负责人说,他们查阅了4000多部法律法规,经过三轮审核,一张包括396项行政许可权、518项行政处罚权、25项征税权、18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权的权利清单终于浮出水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全民守法【导语】欢迎您阅读本文,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备考2015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广东省考考情,包括考试公告、成绩查询、面试名单、面试预约、面试免费模拟测评、考试用书、培训课程等,都会更新到阳江人才网,欢迎考生朋友们点击收藏。

【政策原文】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颁布的公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公报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深度解析】[存在的问题]近30年的全民普法在向公众普及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常识层面成效斐然,但在“用法、守法、敬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整个社会需要通过全民普法的深入推进,把普及法律知识与培育法治信仰,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当前的普法模式仍旧偏向于单向的法律知识“灌输”,在普法实践中也普遍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做法。

普法就是“发张卷子、做做样子”,一些地方每年组织一次普法考试,卷子下面就附着标准答案。

这样的普法难以产生实效,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

从普法的主体上看,全民普法还只靠行政推动和部门实施,没有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

当前亟须鼓励社会力量、民间组织和企业参与,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搭建全民普法平台。

在教育体系,法治与教育体系还没有充分结合,法治教育进课堂、进教材方面还有比较远的路要走。

[案例分析]案例一:乡村法治荒漠化在广西性侵留守女童案中,玉林市一个村的13岁留守女童小雨(化名),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遭到村里多名中老年人性侵。

愤怒的父亲发现真相并报警后,司法介入,最终数名犯罪嫌疑人分别因强奸罪、猥亵儿童罪获刑。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小雨和父亲却因此遭到了村民的敌视,有村妇称,是小雨主动卖淫,“把老人送进了牢里”。

留守女童遭性侵,不但未获同情,反遭村民“敌视”,由此引发舆论对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法治精神沦陷的担忧。

案例二: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淡薄两个未成年孩子,何某和莫某一起在某电子游戏室玩游戏,两人因争抢一枚电子币发生争吵,何某争抢不过莫某,且被打了两个耳光,便扬言要捅死莫某。

何某离开游戏厅后找到一把牛角刀,随后返回,举刀就朝莫某的头部砍去,但因莫某察觉到了,何某砍了三刀都没有砍中,于是就向莫某的腰部捅了过去,当时莫某就倒在了地上。

何某看事不妙,便逃离了现场,被害人莫某被迅速送往医院,因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三:明星被骗案件2007年至2011年1月,王媞伙同朱双双编造虚假身份,声称能买到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房,并在北京市星河湾、公园大道等小区租赁多套房屋冒充待售房屋,骗取杨威、杨云、邹凯、罗雪娟、王丽坤等27人购房款共计人民币5500余万元、港币228万元。

[原因分析]首先,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依法治国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紧密联系,与人们的行为规范紧密联系。

从其自身看,包含多个层面、多个领域、多个环节的工作,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努力、执法部门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推进,需要每一个公民法治意识的增强,“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守,仍不能实现法治”,亚里士多德的这句名言,再明白不过地说出了全民守法的重要性。

大力推进全民守法,努力让守法成为全民自觉意识和真诚信仰,将大大提升各类守法主体学法知法遵法的自觉性,调动各类守法主体用法崇法护法的主动性,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全民守法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

法是规范市场行为、调节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良好的社会秩序不仅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有序流动、物流资金流安全,而且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开拓能力和创造能力。

“人人守法、事事依法”的法治环境,有利于化解各类矛盾冲突,降低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

一个有活力的稳定社会,必然是一个全民守法的社会。

再次,全民守法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保证。

我国已经迈进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就是社会进入矛盾多发期,甚至社会矛盾有可能相对激化。

实践中出现的个别地方治安恶化、上访增加、群体性事件上升等都是这一特点的体现。

另外,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失地农民增加、城镇居民就业压力加大等都有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

大力推进全民守法,努力让守法成为全民自觉意识和真诚信仰,将有效促进政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源头上减少各种矛盾的产生,将有效促进民众依法维护权益、表达诉求,将促使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纳入法治轨道,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重要保证。

[参考对策]第一,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

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

第二,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第三,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

发展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统筹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

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

第四,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构建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

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文章素材】[标题示例]1、全民守法的关键在普法2、转变守法观念落实全民守法3、强化公民意识培育守法习惯[开头示例]1、全民守法,是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环节,是高扬法治旗帜的基础工程。

全民守法,就是要求我们每个公民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能逾越法律的底线、不能触碰道德的红线,不能抛弃法律的义务、不能丢掉道德的责任。

只有全社会真正学法、懂法、用法,做到全民守法,法治建设才有坚实根基,改革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才有坚强的法治保障。

2、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十六字方针。

为建设法治中国提供了新的法制建设基本原则。

在这新的“十六字”方针中,全民守法是基础,而普法教育则是全民守法的重中之重,没有全面的普法教育,全民守法就是水中镜,月中花,只能是一个梦想。

全民普法的要求是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

知法是基础,懂法是关键,守法是最终目的。

[结尾示例]1、总而言之,领导干部在带头遵守法律并着力提升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守法、依法办事的舆论氛围和正确导向。

2、法治中国的最终形成,离不开全体公民普遍信仰法治的社会环境。

而要营造全民守法的良好氛围,领导干部应率先垂范,执法和司法人员应秉公执法。

然而在实践中,这些早已形成的共识却屡屡遭遇现实的挑战。

要真正实现“全民守法”这一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申论范文】依法建设全民守法民者,万世之本也。

一举一动是否合法,决定着能否建立起全面的法治社会。

培育法治文化,让法律深入人民心里,真正实现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市的基础。

全社会都要把法治作为行为准则,并转化为自己的信仰,做到真学、真用和真信。

法治中国建设的三个方面,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都直接与国家机关有关。

大家听了,感觉好像法治中国建设只是国家机关的事,和老百姓、和自己关系不大。

这完全是误解。

不可否认,法治中国建设首先要求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组织带头守法、执法,但单靠或完全靠国家机关不能实现法治。

法治中国建设需要每个人、每个组织共同的努力,全民守法是实现法治中国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果像“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依然存在,法治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因此,让法治成为每个人的信仰,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法律能见成效,全靠民众的服从。

”法国思想家卢梭也曾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要让全社会都把法治作为行为准则,并转化为自己的信仰,要做到真学、真用和真信。

“真学”要求理解法治精神,掌握相关法律规则。

“真学”首先是个人要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去了解法治和法律。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与法律打交道。

买东西、到饭店吃饭、乘公共交通,这些日常活动往往与合同法等民事法律有关;开车要遵守交通规则,这些又与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有关。

因此,法治与法律不是只有从事这一职业,或者发生纠纷了,或者被警察抓了,才会牵涉。

“真学”也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公民学习、了解法律创造条件和环境。

迄今我国已进行过五次普法,目前正在进行“六五”普法,相关机关应当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寓教于乐地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公众的法律素养,在社会上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