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课内古文复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文复习资料 语文版
语文版七上古诗文复习资料1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表现诗人回乡时被孩童当做“外乡人”的两句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家人团聚的诗句(或设想将来与友人剪烛夜谈的情景的两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中表现春光明媚、花好人愁的两句是: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悲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是: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该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或作者劝慰友人不必要因离别而悲伤的句子;或说出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共同心声的句子;或宽慰和激励友人的两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窗好友将随父母去远方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的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为亲友送行,如果用王维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会显得伤感,不如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两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互相慰勉之情。
唐朝诗人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诗(或劝慰友人不必伤离别,不要学女儿之态的句子)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或蕴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哲理的诗句;或借用来表现“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两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该诗中表现对友人怀念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6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或“托月送友”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杜牧的《江南春》中抒发作者兴亡之感的两句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写登飞来峰与王之焕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或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或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或作者把深刻的哲理蕴含其中的两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七年级上册要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要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程中,古诗词和文言文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而文言文则是古代汉语的一种文体,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桥梁。
背诵古诗词和文言文,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帮助。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七年级上册要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吧。
一、古诗词1.《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4.《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文言文1.《论语·为政》—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迁夫旧好者性米,今新好者不出:舍之四海而皆大同,夫犹有不清者乎?则使圣人出而通胶,然后阐其情犹有知而不行者乎?则使庸人出而忍致:故必正国家政,绝恶朝廷问,则使的人知犹有去而未妨者乎?3.《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三》—司马光纵有千日,孤精一日吕八分;久加炭再草酬,独是春连阵初红。
4.《红楼梦》—曹雪芹继而宁可问题日生,喻畏是啼可人远日种秋浮,甫不愿平然之为伟,甚其危。
5.《西游记》—吴承恩一言以蔽之,老者为此行未丅也,不攻词视,甚臬?属官至,咸感空き铁!通过背诵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修养。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背诵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感受其中的魅力,让自己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进步。
【字数:405】第二篇示例:作为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时,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古代的诗词和文言文,这些古代作品既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历史、提升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
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课内外古诗词12首,古文3篇,含答案)
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课内外古诗词12首,古文3篇,含答案)一、诗词理解性默写(一)《观沧海》(曹操)1.诗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
2.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3.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4.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5.诗中详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
6.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7. 诗中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2.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3.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
4.诗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遭贬的深切同情的名句是:,。
5.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1.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2.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3.诗中表达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诗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
2.诗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3.诗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4. 诗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
(五)《峨眉山月歌》(李白)1.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2.诗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六)《江南逢李龟年》(杜甫)1.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是:,。
2.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
(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描写对饱受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古诗文默写、文言文解释、修改病句、仿写句子)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古诗文默写、文言文解释、修改病句、仿写句子(古诗文默)一、直接性默写。
1、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3、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4、几处早莺争暖树,。
乱花渐欲迷人眼,。
5、,。
小园香径独徘徊。
6、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7、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8、绿树村边合,。
9、曲径通幽处,。
山光悦鸟性,。
10、杨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
11、何当共剪西窗烛,。
12、,夜泊秦淮近酒家。
13、正入万山圈子里,。
14、常记溪亭日暮,。
15、问渠那得清如许?。
二、理解性默写。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表示在生活中,我们要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
2、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诗句是:。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并透露出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5、杜牧的《泊秦淮》一诗中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6、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表达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7、曹操的《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满怀壮志的情感的诗句是:。
8、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说明只有思想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的哲理的句子是:。
9、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见于诗句:。
10、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
1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的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12、晏殊的《浣溪沙》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1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体现早春花草茂盛的句子是:。
14、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一、背诵默写(课内)1.《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课外)1.《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6.《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潼关》清·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二、理解性默写《观沧海》1.《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2.《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默写汇编(7—9年级全册) (1)
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文积累复习题汇编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积累一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1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江春入旧年。
3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 ,浅草才能没马蹄。
5 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西江月》)6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 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和尚《绝句》) 8 忽闻海上有仙山,。
(白居易《长恨歌》)9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10 绿树村边合,。
11 ,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12 ,禅房花木深。
13 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4 杨花落尽子规啼,。
15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6 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17 烟笼寒水月笼沙,。
18 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19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20 莫言下岭便无难,。
21 正如万山圈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22 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祚《如梦令》)23 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2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25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26 子曰:,可以为师矣。
27 ,思而不学则骀。
28 三人行,。
,其不善者而改之。
29 士不可以不弘毅,。
,不亦重乎?,不亦远乎?3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二根据题意填出诗句 1 《观沧海》中抒发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描写大海的句子有:,山岛耸峙;树木丛生,;,。
你知道抒发壮志的诗句还有:。
2 唐诗人的《次北固山下》描写江河之景句:。
表达时光匆匆之句:。
表达思乡之愁句:。
请再写出两句表达乡愁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出处: 。
3 白居易的写出了一幅西湖春景图,你认为其中最能表现初春景象的诗句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的诗句:。
课内古诗文04:《课外古诗词诵读1》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和名著知识梳理(统编版2024)
第四讲课外古诗词诵读1一、考点思想内容作者基础常识二、知识点讲(一)《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2.诗词鉴赏(1)“入”,“流”:“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寓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在固定位置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
“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
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2)表达情感:表达对故友深深的怀念和真挚情谊。
3、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二)《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2.诗词鉴赏(1)中心: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汇总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咏雪(《世说新语》)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7、论语十二章(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课内古诗文01:《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和名著知识梳理(统编版2024)
第一讲古代诗歌四首一、考点诗歌思想内容二、知识点讲一、《观沧海》(东汉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2.诗词鉴赏(1)题目:“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2)内容:这首四言绝句是诗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3、作者简介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2.诗歌鉴赏(1)作者表达情感: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
七年级上课内文言文复习题(古诗、古文)
课内练习(一)1._________________, 春风吹又生。
2.寂寥无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青鸟殷勤为探看5.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6. 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7.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8. _________________,凭轩涕泗流9.关于《酬乐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首联写诗人谪居荒凉的巴蜀之地,庆幸获得自由B.颔联借用典故表明时光易逝去,壮志难酬的感叹C.颈联表明诗人对世事和官场的看法,展现出豁达的胸襟D.尾联描述听到酒席上的歌,难抑心中的悲凉。
10.《方仲永》这篇文章是____(朝代)的________(人名),他是____________之一。
11.稍稍宾客..其()借旁近与.之()12.翻译句子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中最后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练习(二)1.存者且偷生,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3. __________________,寒梅著花未4.自小刺头深草里,______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______,回车叱牛牵向北6.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__7. 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8.竹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9.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这首诗的原因是因为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B.颔联运用典故,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C.颈联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D.尾联中,又回到席上酬答赠言上来,意在表明增长彼此的友谊9.《小石潭记》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_,是______(朝代)著名的_______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文言文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文言文复习
一、古代文言文基础知识回顾
- 古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人民所使用的书面语言。
- 古代文言文在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文献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 古代文言文使用的词汇、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不同,需要进
行研究和理解。
二、古代文言文的特点
- 古代文言文注重修辞和韵律,借助工整的句子结构和韵律感
染读者。
- 古代文言文使用较多的典故和成语,需要理解和掌握相应的
文化背景。
- 古代文言文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相对复杂,需要进行逐步
研究和练。
三、古代文言文的研究方法
- 多读经典古文,培养对古代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
- 研究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词义,熟练掌握古代文言文的
常用词汇。
- 分析古代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特点,掌握常用的句子结
构和语法模式。
- 练写作古代文言文,提高对古代文言文的运用能力。
四、古代文言文的应用领域
- 古代文言文在文学作品中有重要地位,如古诗词、古小说等。
- 古代文言文在历史文献和经典著作中有广泛运用,如史书、
经典等。
- 古代文言文在文化传承和思想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以上是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文言文复习的概述,希望
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语文中考复习素材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一)《<论语>十二章》1.《〈论语〉十二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二则》中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也要从反面借鉴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表示我们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论语〉十二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论语》中表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0.《论语十二章》中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2.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13.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不义之财不可取”,“富贵不能淫”)的句子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4.《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15.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6.孔子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大全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大全文言文是七年级语文学科当中比较难学的一个知识点,在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我们要对语文古诗文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大全,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资料1一、《论语十则》一、知识点梳理一)相关识记: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3、理解背诵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⑨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而二)、重点词语释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文词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文词复习
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语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研究古文,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下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文的词汇复。
1. 孟子《梁惠王上》
- 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被尊称为“孟子”。
他的思想着重强
调人性的善,主张仁爱和人伦道德。
- 梁惠王:战国时期的国君,他执政时通过聚敛财物给百姓带
来了极大的负担。
- 群众:指普通百姓,强调他们的力量和影响力。
2. 司马迁《报任安书》
- 司马迁:西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他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
奠基者之一。
- 报任安书:南北朝时期朱异所作的一篇文章,以司马迁的名
义写给弟子,表达他对受贬之后仍然奋发向上、不放弃追求的心情。
3. 范仲淹《岳阳楼记》
- 范仲淹: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政绩卓著。
-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君山东麓的一座古建筑,是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背景。
- 怀古:怀念古人,思考历史和人生。
4. 陈涉《项羽本纪》
- 陈涉:秦末农民起义领导人,后称汉王,是汉族建立的第一个王朝。
- 项羽:西楚霸王,秦末义军领袖。
- 本纪:古代史书的一种文体,记录了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
以上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文的词汇复习。
通过复习这些重要的古文词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提升语文水平。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文鉴赏复习带答案
观沧海曹操1.这首诗以“”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1.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2.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及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次北固山下王湾1、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1、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乡愁”亦可)2、“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2、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3、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
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4、分析“乱花渐欲迷人眼”诗句中“乱”字的表达效果。
5、品读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6、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1、“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及岸平的情景。
“几处”“谁家” ,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
“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
“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
“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
2、第二联主要从动态方面进行描写,第三联主要从静态方面进行描写,如从动物的变化、植物的变化角度回答也可。
3、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4、花开繁盛;色彩缤纷;贬词褒用。
5、莺是春的歌手。
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燕是春的信使。
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文复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文部分复习《世说新语》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古今异义1:儿女古义:子侄辈,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今义:指子女2:因古义:趁,乘,凭借今义:因为3: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4.去古意:离开今意:到、往5.委古意:丢下、舍弃今意:委屈、委托6.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顾7.引古义:拉今义:领1、尊君在不“不”通“否”读fou(二声)表示否定。
相当于“吗?”、友人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一词多义1、则:A.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就是)B.学而不思则罔(就)2、信:A.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守信)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3、日:A.谢太傅寒雪日内急(日子)B.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太阳)4、是:A.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是,判断词)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代词)5、时:A.元方时年七岁(当时)B.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6、乃:A.去后乃至(才)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1]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及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及文言文1.课内古诗词背诵【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课外古诗词背诵【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如梦令】(李清照南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卷
(一)咏雪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 儿女.. 讲论文义....。
俄而..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
5、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三、完成下列练习。
1.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差强人意
B.参差不齐
C.成绩差
D.出公差 2.选出下列划线字意思不同的一项( ) A 尊君.在否 B.待君.久不至 C.君.与家君期日中 3.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满意 B. 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 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4.“儿女”一词古今意义不同,今义指儿子和女儿,古义指 ( )(1分) 5、《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__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6、《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7、文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8、结尾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作用?
二、翻译下列句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 三、完成下列练习 1、下列加点的词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下车引之
A 引人注目
B 引以为戒
C 引弦而战
D 引狼入室
2.选出下面各句中“之”字含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2分) A.友人惭,下车引之 B.其邻人之父亦云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近塞之人有善术者
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__”又“________”。
4.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
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三、完成下列练习
1
、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虽.有至道(古义: ;今义:
) 3、本文的中心句是 。
本文集中论述了 和 的关系,从而揭示了 的道理。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作比,继而引入 ,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纳出 这个结论。
4、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5、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四)河中石兽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沧州南,一寺临. 河干.. ,山门圮. 于河,二石兽并. 沉焉。
余里,无迹.。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断.
欤? 二、翻译下列句子。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4.众服为确论。
5.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6.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7.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门圮.于河(倒塌) B .棹.
数小舟(划船) C 、不亦颠.乎(颠倒,即本末倒置) D .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 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 、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 、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D 、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4、理解下列句子中“为”的不同含义:
⑴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众服为确论 ⑶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5、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水中” 、“顺流下矣” ;讲学家判断其在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老水兵则判断其在 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3分) 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7、探究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 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4分)
(五)智子疑邻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宋._________有富人,天雨._________墙坏._________。
其._________子曰:“不筑._________,必将有盗.
_________。
”其邻人之父._________亦云.________。
暮._________而果._________大亡.
_________其财,其家甚智._________其子,而.________疑.
________邻人之父。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三、完成下列练习
1、富人对其子和邻人之父的态度不同,原因是什么?
2、阅读理解 《智子疑邻》有何寓意?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六)塞翁失马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近塞上之人,有善. 术者,马无. 故. 亡. 而入胡。
人皆.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5、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三、完成下列练习
1.从文章内容看,塞翁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反复出现“人皆吊之”、“人皆贺之”有什么作用?
2、后人由这则寓言概括出的成语是什么?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发(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