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道与佛学空性的相互诠释
教案二:理学与佛道思想的交锋与融合
教案二:理学与佛道思想的交锋与融合。
在佛道思想的交锋中,最显著的是佛教与老子道家思想之间的相互纠缠与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佛教进入中国后,很快就与道家思想展开了紧密的对话交流。
首先是佛教与天师道的激烈竞争,后来又逐渐与道家思想相互碰撞与交汇。
佛教里强调了“涅槃”般化为寂静,去除烦恼的修炼方法,更是影响了后来道教“无为而治”的修炼模式。
同时,道家思想对于佛教“空”的理解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他们认为佛家所言的“空”并非虚无,而是一种超越世界的智慧。
如此看来,佛道思想之间的交锋与融合,成就了一段非常独特的历史故事。
在佛教与道教之间,也有独特的融合方式。
佛教在中国流传的早期,往往是借道于道教的传播通道而实现的,并通过借鉴道家的智慧与精神实践特点而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模式。
同时,道教也通过文化的包容性,主动与佛教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交流。
道家哲学中的“道”,意味着普遍最根本的实践体验,在其早期的传统中,实际上就是人们自我修炼,达到了与佛教的“空性”相似的境界。
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和道教是以强大的包容性和融合性让自我的体验得以深化和完美的。
理学思想和佛道思想的交汇,也创建了很多精彩故事。
明清之时,理学之中的朱熹强调了“道心之学”,则与佛教在对于“修炼之道”的探究上有很大的交集。
朱熹认为,“既修其身,又教其法,斯合道心之道”,与佛教所倡导的“正法理念”、“戒律制度”等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理学还在意求「致良知」,也就是一个人可以在内心深处感知到自己心中的音符,这样的思想与佛教的“正念精神”也不无相似之处。
不过,理学之中的很多思想也与道教有一些相悖。
例如,朱熹的思想,在程朱理学思想主流中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说,认为光靠纯粹的学理去理解事物,是到达不了真正的境地的,必须将所学理论和实践艰难结合起来,才能轻松达到更高的精神之境。
与此形成的理学团体,就在这一认识上与道教有所不同。
总结来看,在理学和佛道思想的交锋与融合之中,要将这些思想完全分开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佛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哲学分析
佛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哲学分析在中国哲学领域,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是重要的哲学流派,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
虽然佛家和道家思想都有产生于古代中国的共性,但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析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之间的哲学差异和联系,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思想流派的价值。
佛家思想强调“无我”、“诸行无常”的观点,强调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
佛陀认为,人生的苦是源于欲望,逃避苦难的方法是通过内心的修炼和开悟来达到无我和解脱。
其核心理念是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法。
相反,道家思想则主张“至道无形”、“道可道非常道”的观点。
道家思想认为,人类应该追求与宇宙自然的和谐,并通过适应宇宙的改变来达到平衡和谐。
道家哲学的核心理念是“道”,道家强调在每个人的内心找到自己的“道”,并通过修炼达到“道”的境界。
虽然佛家和道家在哲学上有很大的差异,但它们却有很多共同之处。
理解这些共同之处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佛家和道家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佛家和道家思想都强调内心的修行和开悟。
它们都认为,人类的苦在于内心的追求和欲望,通过内心的修炼和开悟,可以使人类摆脱这些困扰并达到和谐的状态。
在佛家和道家的哲学中,内心的修行被认为是一条通向和谐、幸福和解脱的道路。
其次,佛家和道家思想都强调自然和宇宙的和谐。
佛家认为,宇宙所有事物都是以变化为常态的,人类所追求的是通过与宇宙自然和谐,达到解脱和幸福。
道家也认为,宇宙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应该学会适应自然,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
最后,佛家和道家思想都认为,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
佛家哲学中,所有的存在都是无常、相对和互联的。
而在道家哲学中,人类被认为是宇宙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类需要适应自然,才能达到和谐。
综上所述,佛家和道家思想在哲学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但它们之间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在这些共同之处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哲学流派都注重内心修炼、推崇和谐以及探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这些共同点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共性的思辨方法,鼓励我们通过思考、修炼和体验,以更好的方式探索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佛家之空和老子之无
佛家之空和老子之无读过佛经、《老子》的人都会接触到“空”、“无”概念,可理解的程度是不同的,就算是误解的也大有人在。
黑格尔就是误解了佛家之“空”的概念。
读过黑格尔的知道,“有”和“无”这对范畴是黑格尔体系中基石性的范畴,按照黑格尔自己的解释,“有”是来源于古希腊巴门尼德的“有”概念,而“无”则来源于佛教中的“空、无”思想。
到国内学者这里还是延续了这个说法,请看学者王树人著的《思辨哲学新探》:黑格尔在肯定巴门尼德和佛教关于有、无论述的贡献时,并没有忽略他们的局限性,即他们在关于有、无这对范畴论述上所表现的形而上学性,在黑格尔看来,巴门尼德提出的“唯有有,而无则全没有”;以及佛教所提出的一切皆空,所谓“无、空”是“绝对本原”,都是“简单片面的抽象”,都没有达到对于有与无的全面认识。
王树人的说法是比较准确地概括了黑格尔的思想,可是,这是黑格尔“简单片面”地概括了佛学的“空、无”思想,而且,迄今为止,就算是佛教学者也好像没什么人能够正确理解的,还是先看看王树人自己的理解:在《心经》里,有这样一段表达佛教哲学核心思想的论述,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从这段重要论述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黑格尔所推崇和肯定的东西之意义。
“般若心经疏”中指出,这段论述的要旨是,“色蕴本自空无”,并且与“空、无”“无有差别”。
我们看到,这种思想确实是一种高度思维抽象的结果,一种最抽象的东西,以至人们所感受的,无异于甚至等于无所感受;而形形色色的存在,则无异甚至等于空、无。
也就是说,对于任何存在物,当把其规定性都抛弃时,那么,这种存在物也就不成其存在物。
如果说它还有存在,那么这种存在也就无异于或等于不存在,等于“空、无”。
王树人的推理如果换一种说法就是,当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时其外延也就越大,对一个具体事物的逻辑定义逐步去除其一个个具体的规定性,那就越来越变成一个抽象概念,如果到最抽象的“存在”,任何具体的规定性都不存在了,从这点看,“有”也就是“无”了。
道家思想与佛教教义的异曲同工之妙
道家思想与佛教教义的异曲同工之妙作者:赵俊卿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08期摘要“无为而治”是哲学家老子的重要思想。
道家“无为”的核心思想与佛家的“缘起性空”思想是相通的,佛家的“空”, 是“真空生妙有”、“有依空立”的意思,与道家“无”的内涵是一样的。
佛教禅宗能够在中国得以弘扬,是因为采用的正是“无为而无所不为”、“真空生妙有”的奇特方法。
关键词道家思想无为而治佛教缘起性空真空生妙有中图分类号:B91文献标识码:A《道德经》集中体现了哲学家老子的哲学系统,在本书中,老子的社会政治观集中体现为“无为而治”,后世帝王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就体现了老子的这种政治思想。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不为,而是指不妄为。
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合于“道”的运动。
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不强做干预,以顺应自然。
老百姓在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里,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自然会感受到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这就是老子政治思想的理想境界——“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也就是不妄为),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意指统治者要做到“无欲”,不要瞎折腾、瞎张罗,而“无不为”则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即“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老子还曾说过,“为无为,则无不治”,意即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
因此,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而是“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境界。
佛家的“缘起性空”中,“性空”是指人的本性是空的。
和许多人误认为老子所讲的“无为”就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一样,世间的人也常常误以为佛家的“空”就是没有。
实际在佛教里面,只有“空”才能“有”,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
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肠胃不空,我们怎么能生存?我们口袋不空,东西放到那里?世界虚空不空,森罗罗万象如何安放?因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经》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佛学中的空性哲学
佛学中的空性哲学佛学作为东方文化的瑰宝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在佛学中,空性哲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于理解佛教的核心思想和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佛学中的空性哲学,并探讨它的意义和影响。
1.空性的概念空性,顾名思义,指的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为空。
在佛学中,空性是世间一切事物的共同属性,也是了解和体验真实本性的关键。
空性可以被认为是超越表象、形式和观念的真实存在,是人们追求智慧、觉悟和解脱的理论基础。
2.空性的意义空性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一切事物的虚幻和无常。
佛教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瞬息万变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存在。
通过深入理解和认识空性,人们可以超越对物质世界的执着,摆脱欲望的束缚,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3.空性的实践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在佛学中,空性的理论需要通过实际的修行来体验和领悟。
通过禅修、观想、念佛等修行方法,人们可以逐渐超越对物质世界的执着,直面内心的恐惧和痛苦,最终达到对空性的直接体验。
4.空性的影响空性的理解和实践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个人层面,空性的认知可以帮助人们从痛苦中解脱,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在社会层面,空性的理念提倡无私和慈悲,鼓励人们以智慧和善良的心态面对世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在佛学中,空性哲学是一门精深而有趣的学问。
通过深入理解和实践空性的概念,人们可以超越对物质世界的执着,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实的幸福。
空性的理念不仅对个人有益,也对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让我们共同探索和领悟空性的奥秘,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空性的理解和实践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是引导我们追求智慧、觉悟和解脱的指南。
在面对现实的瞬息万变和无常性时,空性的思想能帮助我们超越执着和恐惧,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幸福。
让我们在探索和领悟空性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马一浮先生对《老子》的佛学解读
一
、
以般 若 义解 《 老子》
佛 教 般若义 , 是 指般若 类 经典宣 说 的实相 性空 义 、 二谛义、 究 竟无所 得 义 , 在 佛教 修行 中可 以发
挥荡 相遣 执 、 融 通淘 汰 的重 大作 用 。马一 浮先 生所 谓 的以老 子义 印合 般若 , 实 际上则 是 以般若 义诠
[ 关键 词] 马一浮 ; 《 老子》 ; 佛 学 解 读
[ 作者 简 介 ] 韩焕忠( 1 9 7 o 一) , 男, 哲学博 士, 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教授( 苏州 2 1 5 1 2 3 )
吹万广真对《老子》的禅学解读
第35卷第7期2019年7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Vol.35No.7July 2019收稿日期:2019-02-18作者简介:韩焕忠(1970—),男,山东曹县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部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研究。
吹万广真对《老子》的禅学解读韩焕忠(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23)摘要:吹万广真通过对《老子》的禅学解读,将这部道家经典纳入了三教之道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
广真认为,老子玄宗主张的性命双修,与佛教的定慧双修一样,也是一种贯彻始终的思想学说;“道”是老庄道家思想的最高范畴,而“佛性”则是禅宗的核心概念,老子所说的“道”就是禅宗所要极力发明的“佛性”;道家主张的“无为”,就是佛教所强调的“无执”。
广真对《老子》所作的禅学解读,对于人们深入、准确地理解《老子》不无帮助,但也进一步取消了佛道两种思想体系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广真;《老子》;禅学解读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600(2019)07-0023-04明末清初的高僧吹万广真通过对《老子》的禅学解读,将这部道家经典纳入了自己儒道佛三教之道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之中。
据至善所撰《吹万禅师行状》云,吹万广真(1582-1639),俗家为宜宾李氏,少好参禅,15岁时曾登少峨峰参浩山老禅师,问以了脱生死之方,返里后刻苦钻研《大慧宗杲语录》《正法眼藏》等禅宗著作,时时参究“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并受到游方禅僧及本郡月明老和尚启发,为祖母服丧两年之后,见两位胞弟已长大成人,遂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癸丑七月初一日,礼本郡月明老和尚出家并受具足戒,月明老和尚教其参究“不用音声与色身,将何唤作本来人”。
广真拂袖而出,独自于佛子山结茅苦参,三年后下山咨禀,月明老和尚拉起广真之手,还掩广真之口。
道家六通与佛家六通之区别!
道家六通与佛家六通之区别!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
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
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
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
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
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
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
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透非透、知未知,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
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
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
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易理与空性、道家与佛家,本相通(下)
易理与空性、道家与佛家,本相通(下)不易与空易学不易的哲学内涵有三层意思:一是《易经》所阐释的哲理,是宇宙、天地、人生、事物的真理,它是永恒不变的。
因为宇宙生化,虽然错综复杂、瞬息万变,但在变易之中,也含藏不变之理,如日升月落,昼夜相替,日月往来,寒暑相推,社会发展,人伦道德这样的万古之常道是“不易”的。
正如董仲舒所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二是自然万物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大道本自然。
以天地自然现象来讲,如白昼与黑夜、阴晴与圆缺、春华秋实、沧海桑田等的变化都是本乎自然,人只能效法和适应这种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自然。
三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的这一永恒法则是永远不变的。
佛学空性:你就可以解除一切烦恼、忧愁!你就可以获得无限的创造力!你就可以做自己完全的主宰!你就可以结束六道轮回,不再受苦!易学之易:“易”是飞鸟的形象,而且“易”加“翅膀”同音,可由“易”连想到飞鸟老老动的双翅膀,这个是获取活动,改转的意义。
“易”有是“蜥蜴”的“蜴”,蜥蜴的护色随12时的改转而改转,关于象征宇宙森罗万象的千转万化的意义。
“易”有是由“日”、“月”两个字合成的,日关于阳,月关于阴,所关于“易”有关于阴阳活动的改转规律。
因此,“易”最基本的意义是更换.由阳转阴,由阴转阳。
佛学之空:无上的智慧!空性?不是空!空性?不是什么都没有!空性?不是空掉了、看破了!空性?不是什么都不要!空性?不是人生如梦!空性?不是胡思乱想、为所欲为!空性?不是明白物质的微粒子现象!空性?不是研究量子物理的测不准理论!空性?不是了解万事万物的无常变化!空性?是超越你所有的思想的无限可能!佛学之空:意思是“无自性空”,是讲一个东西没发发自己性,这种没发自己性的状态就叫做空。
那什么是发自己性的呢?3个资格成立,别要看待,别要造作,别要变异。
1、它没发需看待其他的对象而能独立在2、它没发需造作,没发需资格与合而能自己然在3、它别要变化,别要被改满足这3个资格,是发自己性,是常,上看破裂的是这种“发自己性的发”的常见与“发自己性的没发”的断见。
庄子学派对老子之“道”的诠释
庄子学派对老子之“道”的诠释庄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哲学家和文化名人,他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庄子学派对老子的“道”的诠释是道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以下将对庄子学派对老子的“道”的诠释进行阐述。
庄子认为老子的“道”是宇宙的根本原理和运行规律。
在庄子的《庄子》一书中,他写道:“天地者,万物之盗也,万物直盗一也”(《道德经》第25章),意思是天地是万物的根源,而万物都从天地中获取生命和能量。
这与老子的观点相一致,老子也认为宇宙的起源和运行是由“道”来决定的。
所以,庄子学派认为老子的“道”既是宇宙的根本原则,也是万物运行的规律。
庄子学派认为老子的“道”是无为而治的原则。
庄子在《庄子》中说:“以无为而治,以步步为营”(《庄子•列御寇》),意思是只要遵循道的原则,就可以无为而治,以步步为营地达到管理万物的目的。
这与老子的主张相一致,老子认为无为而治是最高的治理方式。
所以,庄子学派认为老子的“道”要通过无为而治来实现。
庄子学派认为老子的“道”是包容和平和的。
庄子在《庄子》中提到:“善为无不为也,执无不执也,故善无败,执无失”(《庄子•逍遥游》),意思是善良和无为无不为的人不会失败,而执着和无不执着的人不会失去。
这与老子的观点一致,老子认为“道”是宽容和平和的,所有的事物都应该按照自然规律发展,不应该强求或妄想改变。
所以,庄子学派认为老子的“道”是包容和平和的。
庄子学派认为老子的“道”是超越个人利益的。
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说:“吾道一以贯之”(《庄子•至乐》),意思是我的道是贯通的。
这与老子的观点一致,老子认为“道”是超越个人喜好和利益的,只有追求道的人才能体会到真正的自我和世界。
所以,庄子学派认为老子的“道”要超越个人利益。
庄子学派对老子的“道”的诠释可以归纳为宇宙的根本原理和运行规律、无为而治、包容和平和、超越个人利益等。
庄子学派通过对老子的“道”的诠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道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东方哲学中的空与有的哲学思想
东方哲学中的空与有的哲学思想东方哲学中的空与有的哲学思想是指在东方哲学体系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哲学思想,即空与有的辩证统一。
空来自于佛教哲学,而有则源自于道家哲学,两者结合,形成了一种辩证统一的思想体系。
在佛教哲学中,空被视为一种最高境界,是一种超越世俗现实的境界。
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虚幻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在性,因此空即是虚空、空寂。
佛经中常说“一切法皆空”,意味着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没有实质性存在。
通过领悟空的概念,人们可以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而在道家哲学中,有被理解为实在、存在、有为。
道家认为,世界是有限而真实的,存在着永恒的道。
道家追求“无为而治”、“无为而成”,即通过顺应自然的道,达到不费力而能取得成就的境界。
有是一种穷尽万物的观念,是为了认识和珍惜此刻的存在。
东方哲学中的空与有并非彼此对立,而是构成一种完整的哲学体系。
空代表着超越现实的境界,有代表着扎根于现实的存在。
在实践中,人们既要拥抱空寂的内在修行,又要珍视实在存在的肉体世界。
空与有的哲学思想融会贯通在东方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佛家思想强调顺应因果,两者共同构成了东方智慧的核心。
在日本的禅宗中,强调打破形而上的束缚,体悟内心的空灵。
在印度的瑜伽哲学中,通过冥想和修行,超越凡尘,达到灵魂的抉择。
空与有的哲学思想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人们可以通过修行和冥想,找到内心的真谛;在现实的琐碎中,人们可以通过顺应自然的道,达到心灵的平静。
空与有的辩证统一在东方哲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激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外在的和谐。
总的来说,东方哲学中的空与有的哲学思想展现了东方文化的深邃与博大。
通过对空与有的辩证统一的理解,人们可以超越现实的束缚,领略到内心的自由与平和。
这种哲学思想不仅存在于东方传统文化中,也影响着当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通过理解和体验空与有的哲学思想,人们或许能够找到一种更加丰富和深刻的人生意义。
道家对空性的见解
道家对空性的见解修持空性的人至少要对空性有所了解,才可以修空性。
如果根本不懂什么叫无我,什么叫空性,所谓的修空性就无从下手。
在讲无我修法之前,首先要从理论上解释“无我”——为什么“无我”,亦即为什么没有“我”的存在——在懂得道理以后,才可以进一步实修。
诸如修持出离心的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等的修法,只要会讲,就可以不分对象、不择法器、不选时机地向每一个人宣讲。
但是,因为空性的见解与修法都比较深,故而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
不但不能理解,甚至有些人在听了以后,还会对佛教产生不好的看法,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坏习气——凡是自己不能理解的,就判定为错误的观点。
佛陀考虑到这种情况,于是就在佛经中规定,空性法门不能不择对象、不分根器的随便宣讲,如果要讲空性,就要选择那些堪为法器的听众。
谁可以听,谁不能听,这是有要求的。
《入中论》里面也讲过,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善根或根基,一种是空性智慧的根基,另一种是福德资粮的根基,也可以称之为智慧与方便的两种善根。
在听众的智慧善根成熟的时候,才可以对其讲空性。
在眼睛所能看到的外在行为方面,智慧善根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呢?就是在刚刚听到空性法门的时候,便眼泪直流、寒毛竖立,表现出极大的信心。
向这种根基的人宣讲空性,对方很快就能证悟,因而是十分有必要的。
如果在听到空性无我法门之际,没有任何反应,目光呆滞、麻木不仁,没有表现出任何信心或反感,对这种人能不能宣讲空性呢?关于这一点,宗喀巴大师在《入中论释》当中说道,虽然没有神通的人,无法了解听众的根基,也不容易把握好是否宣讲空性的尺度,但诸如善知识说什么就做什么,对上师毕恭毕敬、言听计从的人,即使没有前面所说的那些反应,也有资格听闻空性法门。
虽然这种人的智慧善根尚未成熟,但他们对善知识的教育是深信不疑的,在他们的心里,善知识说了算,佛菩萨说了算,在上师与佛菩萨的教育当中,绝不可能有什么错误,即使他们暂时没有理解空性,但也能接受空性,所以,像这样的人也是可以为其宣讲空性的。
老 子的宗教思想是什么
老子的宗教思想是什么1、老子宗教思想的核心概念11 道老子思想中的“道”是其宗教观念的核心基础。
“道”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具有超越性和永恒性。
它先于天地而存在,无形无象,却又蕴含着无尽的创造力和力量。
12 无为“无为”并非指毫无作为,而是指不刻意去干预、不妄为。
在宗教层面,它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认为人类应当放下过度的欲望和执念,以达到与“道”的和谐统一。
13 阴阳平衡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皆由阴阳两种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
阴阳的平衡与和谐是事物稳定和发展的关键,这种观念在宗教思想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2、老子宗教思想中的宇宙观21 宇宙的生成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阐述了宇宙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
“道”作为最初的根源,通过一系列的演化产生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22 宇宙的运行规律他认为宇宙的运行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如循环往复、盛极而衰等。
这些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人类应当认识并遵循它们。
3、老子宗教思想中的人生观31 少私寡欲主张人们减少私欲和贪婪,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过多的欲望会导致心灵的疲惫和痛苦,只有克制欲望,才能回归本真。
32 柔弱胜强强调柔弱并非软弱,而是一种柔韧的力量。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以柔克刚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33 返璞归真倡导人们回归到最初的纯真状态,摆脱世俗的纷扰和虚荣,找回内心的纯净和善良。
4、老子宗教思想中的修行方法41 静心冥想通过静心冥想,排除杂念,使心灵达到空灵的境界,从而更好地领悟“道”的真谛。
42 守中守一保持内心的中正平和,专注于一处,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43 积德为善认为积累德行和行善是修行的重要途径,能够积累正能量,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5、老子宗教思想对后世的影响51 对道教的形成与发展老子的思想成为道教教义的重要来源,道教在其基础上发展出了丰富的神仙体系和修炼方法。
52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其思想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对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当_老子_与佛教相遇_佛教视角的_老子_诠释_刘学智
解, 故对佛经经义的理解尝 # 多滞文格义∃ , 即用中国 本土的术语、 概念、 范畴去比附和理解佛经, 正如僧 所说 # 自慧风东扇 , 法言流咏已来 , 虽曰讲肄 , 格义 迂而乖本, 六家偏而不即∃ [ 4] 卷8, 因而不能正 确把握 佛教的真正意蕴。以 老 、庄 比附佛教义理 , 是当 时较流行的一种做法。不过从一定意义上说, 当时 的般若学者如道安、 支道林、 僧肇等都是促成 老子 与佛教相遇的主要人物。 般若学最初是借助道家的一个特殊阶段 ! ! ! 玄 学而得以流行的。这一过程中既有佛教的玄学化 , 又有玄学的佛学化, 老子 正是在这种玄、 佛的互动 中被做了佛学式解释。如 老子 讲# 知常曰明∃ , 般 若学者将# 明∃ 与# 般若∃ 相比附。# 般若∃ 本指体悟佛 法 # 空∃ 理的最高智慧 , 三国时的支谦则把它译为# 大 明 ∃ ; 老子 讲# 复归于无极 ∃ , 而佛教有一本 般若波 罗蜜多经 , # 波罗 蜜∃ 意指# 到彼岸∃ , 支谦 译# 波罗 蜜 ∃ 为# 度无极∃ , 此经名被译为 大明度无极经 。道 安也以# 玄∃ 解# 佛∃ , 又以般若学去迎合玄学。如果 说这些还主要是以佛教比附老子, 那么 , 释道安为首 的六家七宗及其后的僧肇, 就不能简单说是一种比 附, 而是已包含着般若学者对 老子 的独特理解和 诠解了。 首先, 般若学 以佛教 的# 空∃ 与# 色∃ 释 老子 的 # 无∃ 与 # 有∃ , 使之更具本体论色彩。 老子 讲# 天下 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 # 无, 名天地之始 ; 有, 名万 物之母∃ 。在 老子 那里 , # 无∃ 本来指无形、 无象但 却实存的东西, 它是一切有形有象的宇宙万物的本 源。这种本源论的诠解一直影响到汉代。魏晋玄学 家们特别是以王弼为代表的贵无派 , 则将此释为# 以 无为本 ∃ , # 无∃ 成了抽掉一切具体规定的纯粹逻辑的 概念。在他看来 , 因为# 无∃ 没有了任何规定, 才能规 定一切、 成就一切, 无为而无所不为 , 无在而无所不 在。这样# 无∃ 也就具有宇宙万物存在根据的本体论 意义。佛僧道安释# 道∃ 为# 般若波罗蜜∃ , 将其称为 # 无上正真道∃ , # 道∃ 也被称为# 本无∃ , 说# 无在元化 之前 , 空为众形之始 , 故为本无。 ∃ [ 5] 卷2 这个# 本无∃ 是 什么 ? 道安以佛教的# 真如 ∃、 # 法性∃ 、 # 真际∃ 等本体 概念诠解之, 他在 合放光光赞略解序 中说# 般若波 罗蜜者 , 无上正真道之根也。正者等也, 不二入也。 等道有三义焉: 法身也 , 如也 , 真际也。 ∃ [ 6] 42 在这里 , 道、 无、 本无与佛教的真如、 法性、 空等概念在义理上 被彻底贯通。他承继了玄学的本体论思路, 反对无 生万有的观点 , 说: # 非为虚豁之中能生万有也。 ∃% 然其# 本无∃ 却与老子的# 无 ∃ 有明显的区别, 认为# 本 无 ∃ 即# 性空 ∃ , 亦即# 本性空寂∃ , 说 : # 一切诸法 , 本性 空寂 , 故云本无。 ∃ [ 5] 卷2 以 # 性空∃ 释# 道∃ , 虽是以佛解 道, 然其本体论色彩明显增强了。从本无宗分化出 来的竺法深等人的# 本无异宗∃ , 把 老子 的# 有生于
_老子_之_道_与龙树之_空_的比较_以_有_无_关系作为着眼点
《老子》之“道”与龙树之“空”的比较———以“有”“无”关系作为着眼点郭延成(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道教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36)摘要:《老子》的“有”“无”关系可以分为形而上层面之道的“有”“无”关系、形而下的器物层面的“有”“无”关系、作为人世间及天下治理层面的“有”“无”关系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是相互贯通的。
《老子》的“道”与龙树的“空”虽有很大差异,如《老子》的“有”与龙树的“有”、《老子》的“无”与龙树的“无”的含义差异巨大;但两者也有诸多可融通之处,如《老子》的“道”是“有”“无”的统一体,龙树的“空”体现色空不二的关系,等等。
关键词:《老子》;道;龙树;空;“有”“无”关系中图分类号:B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91(2011)06-0007-05《老子》作为体现中华民族智慧的代表性经典之一,其“道”被历代哲人竞相诠解,运用于社会处世及天下治理之中。
印度龙树的“空”的思想作为佛教理论的基石,也被佛教修为者乃至哲学家所推崇。
虽然两者分属不同的文化系统,但《老子》的“道”与龙树的“空”确有诸多可融通之处,笔者试做初步分判,望方家指正。
一、《老子》的作为“有”“无”统一体的“道”《老子》以“道”作为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老子》以对“有”“无”关系探讨及诠释作为阐明他的“道”的根本方法。
按笔者对《老子》的解读,《老子》对“有”“无”关系的阐述实际上至少有三个层次;尽管《老子》按今人的学术眼光来看,其逻辑结构是含混的,没有进行理论系统化,但我们还是可以分析出三个层次的。
这三个层次分别是:形而上层面的道的“有”“无”关系,形而下的器物层面的“有”“无”关系,作为人世间及天下治理层面的“有”“无”关系。
笔者认为,这三个层次的“有”“无”关系是相互贯通、上下一致的,这种贯通实际说明了《老子》的“道”具有无所不在的普遍性。
(一)作为形而上层面之道的“有”“无”关系。
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老子》道的“无”。
老子与佛教接缘的基础_刘国梁
收稿日期:20060310;修回日期:20060508作者简介:刘国梁(1939),男,四川中江人,吉林大学哲学系教授。
第23卷第4期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7月Vol.23No.4Journal of Zhoukou Nor mal U niversity Jul.2006老子与佛教接缘的基础刘国梁(吉林大学哲学系,吉林长春130012)摘 要:老子思想与传入中国的佛教有密切的关系。
从空有相既、圣智与惑智、静心无想与致虚极、守静笃、无我与心解脱等命题分析,初传中国的佛教既有用老子思想去理解本身意旨的,也显示出佛教与老子有某些共性。
关键词:空有相既;圣智;惑智;静心无想;致虚极;守静笃;无我;心解脱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9476(2006)04005002印度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魏晋以前,它依附道家思想在中国扎下了根,并且随着中国固有文化对佛教的洗涤,完成了佛教的自我改造,从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使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学者蜂屋邦夫在5老庄思想与空6一文中曾经这样说:/佛教之所以流传到中国,固然首先是中国和印度双方的历史进程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也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
例如,在佛教教理之中,存在着中国传统思想所没有,在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很难产生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并且,这些内容又能够基于传统思想而进行理解。
0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先与其接缘的是老子思想,那么,初传中国佛教的内容,是能够基于老子思想对其进行理解呢,还是老子思想在某些方面与佛教存在着共性呢?我认为两者都有。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老子与佛教是如何接缘的。
一、空(无)有相既5道德经6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0在这里,老子是讲无(空)有相既,无中含有,有中含无。
以佛家立场解读老子无为思想《道德经》第二章
以佛家立场解读老子无为思想《道德经》第二章【最新解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老子无为思想老子《道德经》第二章深层解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矣;皆知善,斯不善已)虽然各家对这两句话解释因原文或角度的不同而有些差别,但也还不至于使读者产生误导。
草树先生的直接解释是“美(好)的概念源于丑(坏、恶wu)的概念的产生,而善良的认识源于对邪恶的认识”。
不过,草树先生认为,老子这两句话可能不仅仅是为了说明“有无相生”的道理,其中还蕴含着进一步的内涵或主张。
如果我们对前两句话与后面“有无相生…前後相随”作定性分类的话会发现,前两句话阐述的是人的主观认识规律,而后面“有无相生…前後相随”阐述的是客观认识规律。
并且,第一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阐述的是对事物结果的爱恶情感意识,第二句“皆知善,斯不善已”则阐述的是对导致这一结果的行为的善恶、对错的价值意识。
因此,这两句话之间具有因果逻辑关系。
就人的认识先后来看,两者的因果关系是可以互换的,这源于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两种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但,从先后(演绎法)的角度来看,则第一句是果,第二句是因。
当没有人为破坏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的话,那么每一个生命的存在(包括生、长、育、亭、毒、养、复的状态)本身,和它对于其它事物所产生的后果来说,都是没有美丑和善恶等两元对立统一的关系的,因此都是完满无缺的。
因为,万物在物理世界的存在、发展和灭亡都是与自己唯一本体的存在、发展和灭亡相一致的,而万物的本体又是由宇宙中唯一的道根据自然生态的需要而创造的。
这也就是说,万物存在的任何状态都是自然生态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是不存在任何价值评判上的差别的。
既然没有对事物价值评判的差别,也就不会产生情感态度上的美、丑、爱、恶等差别了。
然而,一旦脱离了大“道”,自以为圣贤和有智谋的人出现了以后,人为对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老子》之“道”与龙树之“空”的比较——以“有”“无”关系作为着眼点
《老子》之“道”与龙树之“空”的比较——以“有”“无”
关系作为着眼点
郭延成
【期刊名称】《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39)006
【摘要】《老子》的“有”“无”关系可以分为形而上层面之道的“有”“无”
关系、形而下的器物层面的“有”“无”关系、作为人世间及天下治理层面的“有”“无”关系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是相互贯通的.《老子》的“道”与龙树的“空”虽有很大差异,如《老子》的“有”与龙树的“有”、《老子》的“无”与
龙树的“无”的含义差异巨大;但两者也有诸多可融通之处,如《老子》的“道”
是“有”“无”的统一体,龙树的“空”体现色空不二的关系,等等.
【总页数】5页(P7-11)
【作者】郭延成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道教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
【相关文献】
1.早期儒道关系考辨--从楚简《老子》与今本《老子》比较谈起 [J], 聂中庆
2.诠释与文本的契合——论老子之"道""无""有"的关系 [J], 许春华
3.试论《老子》中的“无”及其与“有”和“道”的关系 [J], 张应超
4.《老子》之“道”与“有”、“无”关系新探——兼论与基督教“三位一体”之同异 [J], 周建强
5.论老子思想中"道"及其与"有"、"无"的关系 [J], 肖孟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olfMa i S ag ogU i rt cnl y Zb 50 1C i ) Sh o o rs x m, h n dn n e i o T hoo ,io 5 9 ,hn v syf e g 2 a
Ab t a t n te f n a n a fr ai n t e u i es f l t i g n h n me a L o T u t i k t a h r s “ a ”, s r c :O h u d me t l e l y i h n v re o 1 h n s a d p e o n , a z h n h tt e e i D o o t a
体论领域展 开对话 , 互相置入 一个更广阔的哲学背景 中, 增添 了其相 互理解 的维度 和诠释境域 , 同时对 于传承 中华
古代 文化 中的优 秀思想, 发展 和建设先进 文化 , 是有重 大意义的。
关 键 词 : ; ;实相 ;空 性 ;宇 宙 道 无 中 图分 类 号 :2 3 1 B 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6—2 1 ( 00 0 0 6 0 10 8 5 2 1 ) 3— 13— 4
t e f l fo tlg .Thsr f cst e p oo n nt f h u n mi d,S a e a t r a d ao u i h ed o n h i d o no o y e i e e t h r f u d u i o e h ma n l y t O t tt y c n sat i lg en t e f l f — h h i o tl g ,a d w i h it r a wie h ls p i a o tx n d h i n in o t a n e tn i g a d it r rt t n oo y n h c n es d r p i o h c l c ne ta d a d t e d me so f mu u lu d r a d n n n e p eai o s o t r u h u h o i .t e e i o r a in f a c n t e o ttn i g i e s i h a i o fa ce t h n s u t r n h o g o t e d ma n h r s fge t g i c n eo h u sa d n a n t e t d t n o n in ie e c l ea d t s i d r i C u d v lp n n u li g a d a c d c l r . e eo me ta d b i n n a v n e u t e d u
相诠 释的境域 。这对 于促 进 和谐 社会 的建 设 , 展 先进 文 发 化, 使人类社会走 向新 的文 明是有积极意义 的。
一
“ ” 道 为集宇宙之本源与规律于一体的物质形态 。 老子指 出: 道 冲, “ 而用 之 或不盈 。 _ ‘ 名 天地 之始 , ”】‘ 』无
a dBu d im hn e t e s . ’ r xs i lrt so icieyL oT u’ T o n h u d i e t es n n d hs tik“ mpi s ” 11 ee its ai e be t l a z S“ a ”a d teB d hs n } e mi i v t“ mpi s”i n
Th u u lI t r e a i n o o Tz S “ e M t a n e pr t to f La u’ Da ” a d o n Bu d itEm p i e s d h s tn s
ZHANG n— fng, DONG e — fng, Ha e W n a ZHANG i xa
张含 峰 , 文 芳 , 董 张
( 东理工大学 法学院 , 山 山东 淄 博
霞
259 ) 50 1
摘
要: 宇宙一切事物和现 象的根本 实相 , 老子认 为是 存在 于天地之先 的道”
与佛 教 的 “ 空性 ” 本 体 论领 域 中 , 观 上 存 在 契舍 或 相 似 之 处 。这 体 现 了人 类 思 维 的 深刻 统 一性 。将 它 们 放 在 本 在 客
化 中的明珠 和瑰 宝。“ ” 《 子》 道 是 老 哲学体 系 中 的核 心 , 是
~
个关 系到 中国哲学 和文化 全貌 的概念 。但在哲 学的语境 中 ,道 ” “ 的确切含 义是什 么?学术界并 未形成 统一 的认识 。
根 据 老 子 对 道 的描 述 及 近 几 十 年来 宇 宙 学 理 论 对 道 的 研 究 ,
第2 8卷
21 00年
总第 10期 2
第 3期
科学 ・ 经济 ・ 社会
S E CI NCE ・ECoNoM Y ・S oCI TY E
V0 . 8,S m . 2 12 u No 1 0
No. ,20 0 3 1
【 化艺术 】 文
老 子 之 道 与佛 学 空 性 的 相 互诠 释
K e o ds:Da yw r o;n ug ;ra iy;e o ht e lt mpt s i s;unv re ne ie s
老子与佛教是 中国传 统文 化 的重要组 成部分 。在 中国
文化发展的历 史进 程 中, 他们相互影 响、 相互 渗透 , 同推进 共
了 中华 文 明 的 进 步 。在 新世 纪本 体论 领域 , 老 子 之 “ ” 将 道 与 佛 学 的 “ 性 ”, 开 对 话 性 的 比 较 研 究 , 添 了 它 们 之 间 互 空 展 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