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诗词五首 2016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关于本诗:
•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 陶渊明在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为酒后 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 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 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有 名的一篇。本篇写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领 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
陶诗的创作题材
赏
心 远
心远
心志高远 远离世俗 淡泊名利 宁静处世
返回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解释: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见,那远处 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上的云气,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 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
悠 然 见 南 山 山 气 日 夕 佳
采 菊 东 篱 下 飞 鸟 相 与 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解释:
这其中有多少真切的情趣,想要辨识却 不知怎样表达。
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 言表达的,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它。
一、主要分为五类:
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 赠答诗。 二、 《饮酒》 以组诗的形式写成的咏怀 诗,共二十首,不是一时 所作。 内容借饮酒书写情怀,寄 寓很深的感慨。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 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
•
……他(陶潜)的态度是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 就谈论和作文章,无尤无怨。所以现在有人称他为“田园 诗人”,是个非常和平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 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 门口求乞。他穷到有客来见,连鞋也没有,那客人从家丁 脚上取鞋给他,他便伸了足穿上了。虽然如此,他却毫不 为意,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自然状 态,实在不易模仿。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 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 现在有钱的人住在租界,雇花匠种数十盆花,便作诗,叫 作“秋日赏菊效陶彭泽体”,自以为合于渊明的高致,我 觉得不大像。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车马喧”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 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竞仕宦之途的喧 嚣,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等。
2、如何理解“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君”是诗人自指。“尔”指代“结庐 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心远”指心情 闲适,心境高远。 整句话的意思是自己心灵远离了世俗的 牵绊,所住的地方自然就显得清静了。
(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两类)
陶渊明: 他的一生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 1、二十九岁以前家居时期。青壮年时,抱有大 济苍生的理想,有过建功立业的抱负。 2、二十九到四十一岁或仕或隐时期。二十九岁 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后来,又 做过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小官。因不满政治 腐败、官场黑暗,又不肯降志辱身迎合权责, 3、在405年四十一岁时弃官归田,此后一直过 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山 气 日 夕 佳 飞 鸟 相 与 还 悠 然 见 南 山
悠 然 见 南 山
采 菊 东 篱 下
这是千年以来 脍炙人口的名句, 名句名在哪里?
【 2010年河南】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妙在何处。
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 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见与望”
陶渊明爱菊,常松菊自比寄寓了自己孤芳自赏、 高洁傲岸的品格;他也爱采菊悠然自得的生活,包含 着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志趣。
ⅴ。李白笔下的月,林逋笔下的梅,周敦颐笔下的莲等等。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飞鸟相与还的“还”
此句有两意: 1、在己,鸟知回,我知回, 已回。 2、在人,鸟知回,你们为什 么不肯接受这美好的归宿,投身 宁静优美的自然怀抱中呢? 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 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 什么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 抱呢?
二、时代背景
战乱、黑暗、灾荒
饮
陶 渊 明
酒
《饮酒》小序: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 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辞无诠次。遂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比:近来
诠次:选择编次
• 我闲居之时很少欢乐,加之近来夜已渐长, 偶尔得到名酒,无夜不饮。
• 对着自己的身影独自干杯,很快就醉了。 醉了之后,总要写几句诗自乐。诗 • 稿于是渐多,但未经选择和编次。姑且请 友人抄写出来,以供自我取乐罢了。
作者简介
• 陶渊明(365~427), 名潜,字元亮,谥号靖 节,人称靖节先生,自称 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 开创山水田园派,并将 其推向高峰。后世称其 “百世田园之主,千古 隐逸之宗”。和山水诗 的鼻祖——南朝宋的谢 灵运合称“陶谢”。
主要作品
文:《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诗:《归园田居》 《饮酒》 《读山海经》
写隐居的闲适生活为何偏采“菊”? “采菊”这 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采菊东篱下”,为何偏采“菊”? “采菊”这一 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ⅰ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隐逸者也”,“晋 陶渊明独爱菊”。 ⅱ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耿介; ⅲ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高洁。 ⅳ唐元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意讲解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解释: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生活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没有马车的喧嚣。 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
1.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么 又说“而无车马喧”呢?
“心远地自偏”,说明隐居是追求一种 精神上的自由境界,只要心情闲适,心 志高远,居所也就显得偏僻安静。
示例二:“见”用的好,是无意中看到,表达 出诗人采菊时好像是南山不经意间映入眼帘。 表现了诗人生活在田园中的悠然自得(悠然闲 适)的情趣。 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 去望,就失去了一种意趣。
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采菊”是俯,“见 南山”是仰,俯仰之间, 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 悠然自得的心境相合,合 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 境”,表现出诗人悠然淡 泊、超脱于世俗之外的情 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