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案】六年级体育教案教案-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
篮球行进间提前换手变向运球教案
篮球行进间提前换手变向运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球员能够掌握提前换手变向运球的基本技术;2.球员能够在行进中迅速准确地完成换手变向运球;3.提高球员的敏捷性和对抗能力。
二、教学重点1.提前换手变向运球的基本技术;2.行进中的换手变向运球。
三、教学内容1.提前换手变向运球的基本技术讲解和示范;2.行进中的换手变向运球练习;3.对抗性训练。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0分钟)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以准备身体。
2.提前换手变向运球的基本技术讲解和示范(20分钟)讲解提前换手变向运球的基本要领,包括身体姿势、手部动作和运球节奏等。
示范正确的动作,并强调注意事项。
3.行进中的换手变向运球练习(30分钟)让学员进行行进中的换手变向运球练习。
通过分组练习,学员可以轮流进行行进、变向和换手运球。
教练员可以适时地给予指导和纠正,并逐渐增加难度和速度。
4.对抗性训练(20分钟)将学员分成两组,进行对抗性训练。
每组球员从底线开始,进行行进中的换手变向运球。
当一组球员成功达到对方底线后,即可得分。
比赛时间为3分钟,最后根据得分情况进行奖励。
5.游戏总结(10分钟)总结本次教学活动,回顾学员的表现,鼓励他们取得进步,并提出下次训练的计划。
五、教具准备1.篮球场地;2.篮球。
六、教师角色1.示范者:教师在讲解和示范时需要展示正确的动作;2.纠正者:观察学员的动作,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3.激励者: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训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七、学员参与方式学员需要积极参与训练活动,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并在训练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难度。
通过不同的辅助器械和训练形式,增加学员的参与度和训练效果。
同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学员的错误动作,培养良好的动作习惯。
最后,教师应及时总结训练成果,给予学员鼓励和建议。
中学体育优质课: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案
教学内容学习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授课教师汪剑中教学目标1.运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来选择适合的练习方案,设置自己的学习目标,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
2.通过本课学习,85%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变向换手运球基本技术,提高学生控球能力,锻炼学生意志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感受协作互助的快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
重难点变向时按拍球的部位及手脚协调配合教学准备篮球场一个,篮球41个,障碍物24个。
安全措施教师:课前检查场地和器材,课中提醒引导学生自我保护。
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学会安全锻炼的方法。
课序学习内容师生活动教学组织与要求导入与热身8 | 10 分钟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图1)2.师生问好3.教师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4.宣布本节课内容二、各种方式运球1.左右手直线运球(图2)2.左右手低运球3.急停急起运球4.曲线运球5.游戏:“掏球比赛”三、原地球性练习1.双手互拨球。
(图3)2.颈、腰、腿围绕。
3.胯下、踢腿围绕。
4.左右手高低运球。
5.左右手换手运球。
6.变向换手运球。
1.(1)教师对本节课提出要求,鼓励学生有信心战胜困难。
(2)教师用激励性语言导入下一练习。
(3)学生踊跃回答问题,感受自豪。
2.(1) 男女生分两个半场练习,注意手脚的协调配合,掌握正确的运球动作,快乐体验运球的乐趣。
(2) 教师带领学生做不同形式的运球练习,提示动作要领,强调运球时抬头、眼平视。
(3)游戏:在1分钟时间内,师生同场竞技,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控球能力,树立自信心。
(4)教师点评在鼓励的同时,指出学生练习中不足和今后练习中注意事项。
3.(1)师生同做练习,教师利用自身示范,用语言不断提示要领和鼓励励学生,让学生在练习中去提高控球能力。
(2)学生要认真观察教师动作,注意运球的手臂动作,球的落点和手脚配合。
要敢于做动作,不怕失败,互相帮助和加油。
(3)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调控学生情绪,转入下一练习。
小学体育与健康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案体育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身体素质、培养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等。
与此同时,体育也与健康密切相关,它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等。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将针对这一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体育和健康的关系,认识到参与体育活动对身体的益处。
2.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巧要领。
3. 学生能够在运动中培养自信心,锻炼身体,提高反应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准备1. 运球专用的足球或者篮球。
2. 表示动作的图片或者视频。
3. 操场或室内体育馆。
三、教学过程1. 理论讲解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图示或者视频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概念和作用。
解释运球的好处,例如可以让身体更灵活,提高反应能力,增强手眼协调能力等。
同时,也可以结合一些实例或者故事,向学生阐述体育和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示范演示教师可以自己进行简单的示范,演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
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强调手部的握球姿势、腿部的灵活运动以及视线的转移等关键点。
同时,可以站在学生面前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动作的细节。
3. 学生练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
每个小组由三到四名学生组成,互相监督和帮助。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参考动作和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纠正动作。
同时,教师可以巡视每个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游戏活动在学生熟练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技能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如“变换方向大赛”、“抢篮球”等。
这些游戏既能够巩固学生的技能,又能够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复习总结课堂结束前,教师可以进行一次简短的复习总结,概括运球的重要要点,再次强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并鼓励学生继续坚持参与体育锻炼。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2、(图2)
篮球操队形同图1
课序
教学内容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实践与提高24-26分钟
1、学习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图3)
动作要领:
以右手运球为例:运球队员从对手的右侧突破时,先向对手左侧快速运球,当对手的重心向左移动时,突然向右变向,右手拍按球的右后上方,使球向左侧反弹,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出,上体左转、侧肩,护球,换左手拍按球的后上方,从右侧突破,加速前进。
老师巡回铺导,纠正动作。
5、讲解学练方法,分配场地。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习,巡回指导。
4、学生练习过障碍物练习。
5、小组长组织学生,自主学练,自我展示,路线逆时针和顺时针练习。
4、组织队形
○×
○×
○×
○○ × ×
○○ × ×
○○ × ×
○○ × ×
(图6)
5、分成两组,分别在两个半场进行。
(图7)
调节与评价3-4分钟
1、放松操(队形同图7)
2、小结
1、成双圆站立,师生随着音乐一起做放松操。
2、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3、提出课后要求。
4、向学生道别。
5、归还器材。
1、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放松。
2、向老师道别
组织队形同(图7)
场地
器材
篮球场地一块,篮球41个,录音机1台。
预计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35%—40%
平均心率:125%—135%
重难点
重点:转体探肩,蹬跨有力,变向突然,加速前进。
难点:手跟脚的协调配合及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课序
教学内容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导入与热身8-10分钟
小学体育与健康小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小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案引言:小篮球运球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篇教案将介绍小学生在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动作技巧和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运球水平、发展身体协调能力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动作技能;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进行协作攻防训练;3.学生能够通过参与小篮球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技巧;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该技巧进行协作攻防训练。
三、教学准备:1.篮球场地和篮球器材;2.课件、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示范;3.小组组织形式和训练计划。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0分钟)- 进行全身热身运动,包括跑步、拉伸、关节活动等;- 进行基本的篮球运球动作练习,如俯卧撑运球、双脚跳运球等。
2.技术训练(40分钟)- 教师通过课件、图片或视频示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学生按照示范进行训练,重点关注动作的正确性和流畅性;-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教师可以分组辅导,提供个性化指导。
3.协作攻防训练(40分钟)-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协作攻防训练;- 每个小组轮流发起进攻,其他小组进行防守;- 防守方通过运用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巧,尽可能阻拦进攻方的得分。
4.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总结并梳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在训练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和体验。
五、教学延伸:1.题外话:小篮球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重要的项目,运动员们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参赛来提高技术水平,培养顽强拼搏的精神。
2.家长互动:鼓励家长参与小学生体育活动,提供支持和鼓励。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练习篮球运球,促进亲子关系和身体健康。
六、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运球动作技巧和训练表现,以及在协作攻防训练中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篮球—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
《篮球—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体育教学改革在继承和发展优秀教学法的基础上,向着更有效的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能,更有力地促进学生发展。
以篮球为主教材,本课依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认真思考,主动学习、探究合作,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练中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达成教学的多元目标。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建立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概念,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与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学习及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法学法分析(一)教法: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和学习实际,采用讲解示范,学生探究练习;纠正错误教学法;层次教学法;比赛展示法,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二)学法指导1.层次练习法:根据学生的体育素质与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做力所能及的练习。
(设计意图:做到因人施教,保持学习兴趣并兼顾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
)2.合作与探究学习法:组织分组讨论变向换手运球的方法,在学习中相互学习和帮助,使学生学会学习。
3.评价法:指导提示动作质量的标准和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
4.展示法:根据教学目标给学生一定展示机会,发展学生个性。
四、教学分组按照同质分组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体能、技能基础将学生分成6组,开展教学活动。
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动作连贯,蹬跨有力,侧身探肩。
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及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教育,兴趣导入。
(二)准备部分以慢跑的方式开始热身练习,形成和谐的良好氛围,并使学生的身心达到适宜的兴奋程度。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以基本身体练习来达到热身的目的。
)带领学生一起做篮球熟悉球性的练习。
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
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一、教学内容: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二、设计思想:根据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新《课标》“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下,根据高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材内容。
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放在较高位置,力求在教学中创造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发展学生自信心,提高抗挫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培养学生对群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建立高度的合作意识与团队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潜能,运用新颖的教材内容来激发学生兴趣。
并通过小组自评与与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要求,进行合理的分层次教学。
逐渐将教学目标由隐性转变为显性,让学生通过实践形成相互信任、团结合作的行为习惯。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不断增加练习难度,既发展学生篮球技术又增强学生体能,使学生协调性得到发展。
通过拓展练习培养学生应用技术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符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
四、学情分析:本班学生为男生、女各20人,共40人。
1、生理角度看,高中学生的心率和血压逐渐与成人接近。
由于青春期性腺和甲腺激素分泌增多,内分泌功能不稳,加上心脏生长迅速,血管口径增长落后于心脏生长,少数人会出现青春期高血压。
这时应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减少运动负荷。
2、从心理角度看,学生进入高中阶段,面临激烈的学习竞争和沉重的学习压力,许多学生会产生悲观、失望、对同学不信任等情绪,进而导致忧郁、孤独等各种心理障碍。
此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群体的信任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五、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行进间变向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及运球时对球的控制。
2.发展学生协调性,灵敏性,快速反应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六、教学重点:动作连贯,蹬跨有力,侧身探肩快,加速突然。
小学体育与健康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案教案名称:小学体育与健康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这一基本运球技巧,通过练习和游戏形式让学生掌握该技巧,并在团队合作中运用。
教学准备:1. 足球或篮球2. 球场或室内场地3. 小组分配名单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展示一段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视频,让学生对该技巧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步骤二:技术讲解(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和技巧要点,如身体的低位姿势、手部的配合动作等。
2. 通过示范和解释,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正确姿势和操作方法。
步骤三:练习与巩固(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内分成两队,队员之间相互传球并实施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2. 每个小组从简单的传球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如加速运球、变换方向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调整练习难度。
3. 每组进行多次练习后,教师进行点评和纠正,引导学生改进不足之处。
步骤四:团队合作游戏(30分钟)1. 教师设计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通过实际运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巧来完成任务。
2. 每个小组内的队员密切合作,进行传球和运球,尽量避免对方的拦截,有效地完成任务。
3. 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引导他们总结团队合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步骤五:总结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总结。
学生可以就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进行交流。
2. 教师进行简单总结,强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巧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体育素养。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体育课外继续加强练习,提升技术水平。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教案) 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教案)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技术要领。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技能: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2. 辅助练习:跑步、跳绳、拉伸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等。
2. 基本技能学习(10分钟):2.1 教师示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讲解动作细节。
2.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辅助练习(5分钟):3.1 进行跑步练习,提高学生的速度和耐力。
3.2 进行跳绳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
4. 巩固练习(10分钟):4.1 学生分组进行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2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结束部分(5分钟):5.2 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放松身心。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评价,关注动作的准确性、连贯性和协调性。
2. 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资源1. 篮球场地的准备。
2. 足够的篮球供学生练习使用。
3. 标志物用于设置障碍物。
4. 教学视频或图片用于示范。
5. 计时器用于比赛时间控制。
七、教学步骤1. 教师进行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2. 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中的错误。
3. 学生进行辅助练习,如跑步、跳绳、拉伸等,以提高相关身体素质。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教案) 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教案)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4.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要领讲解与实践。
2. 团队配合练习,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3. 身体素质训练,提高学生运动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节奏与协调性。
四、教学资源1. 篮球场一座。
2. 篮球若干个。
3. 标志物若干个。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活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b.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a. 教师讲解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
b. 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跟随示范练习。
3. 实践训练(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团队配合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配合练习,培养协作能力。
b. 教师巡回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5. 身体素质训练(10分钟)a. 学生进行跑步、跳跃等身体素质训练。
b.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训练效果。
6. 课堂小结(5分钟)a.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经验。
7.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练习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中的动作准确性、流畅性和协调性。
2. 评估学生在团队配合练习中的协作意识和能力。
3. 检测学生在身体素质训练中的进步情况。
七、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 对动作不规范或掌握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六年级《篮球技术--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1)
2020年“课堂教学大比武”参赛教案篮球技术: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师:学段:水平三六年级学科:体育2020.10课题:篮球技术: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执教者:旺苍县东河小学罗飞年级:六年级一、指导思想:本课在《体育与健康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愉快的30分钟学习运动后,使身体、技能、心理、意志等各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体会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二、教材内容分析:篮球技术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全一册第三部分体育运动技能第六章第一节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4课时,本节课为第1课时。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在行进中改变方向的一种运球,是绕过障碍或摆脱对方阻碍常用的一种手段,也是比赛中个人进攻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课是在通过球感练习,辅助练习等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运球技能,提高灵敏性和协调能力,培养学习兴趣、竞争意识及团结合作精神。
三、学生情况分析:由于学校十分重视篮球运动的开展,所以大部分六年级学生对篮球有一定的了解,对篮球的兴趣较浓厚,但篮球基础一般,水平不一,且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
学生模仿动作的能力较强,对知识的讲解已经具有理解和思考能力,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纪律良好,行为习惯已经正常化,能够初步掌握篮球运球技能,但对基础练习缺乏耐心和坚持;有团队意识,但小组合作能力不强。
对老师的口令理解不清等,技能学习理解能力欠缺。
四、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认识并理解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基础知识,建立动作技术概念。
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并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技术动作。
3.身体健康目标:提高和发展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综合反应能力。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勇敢顽强,团结互助,克服困难的集体主义精神。
小学体育与健康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与健康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小学体育与健康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引言:小学生在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时,篮球运动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运动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学习者的单脚稳定性、协调性和运球能力都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一堂关于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术要点;2. 能够熟练地进行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3. 能够灵活运用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应用于实践中;4. 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对于规则的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10分钟)在课程开始前,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例如站立体前屈、跳绳等,以激活学生的体能和放松肌肉。
2. 技术讲解(10分钟)通过图例和文字讲解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步骤和技术要点。
特别强调身体的保持平衡、手臂的动作以及球的控制。
3. 示范演示(15分钟)由教师进行示范演示,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正确的动作和技术要领。
同时,教师要解释每个动作所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4. 分组练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至4名学生组成。
让学生轮流练习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并相互观摩、交流。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纠正错误,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5. 比赛实践(25分钟)设计一些小型的比赛活动,例如横穿障碍、传球比赛等,让学生能够运用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提高技术的实用性。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请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例如他们对于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同时,教师也要总结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和针对下节课的改进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改善技术和动作。
2. 考核学生的运球技术和掌握程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小学体育《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5页精选文档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时教学计划
水平三教学单元: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课次:第1课时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尝试学习法对比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问题,然后在相互对比,小组研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道理,最后通过“小组协作”和“个人练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独特的集队形式,让学生在篮球场中以“八”字形成队,既锻炼了学生的方向感,又提高了学生的精神状态及学习兴趣。然后开始组织教学所需的常规内容,主要是队列练习,队列的内容是蹲下及起立。它既是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又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振奋学生精神。后面安排的反应练习“弹钢琴”,既是对队列练习效果的检验,又能提高学生练习兴趣。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构思设计
动作
要领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口诀:右手拍球右侧方,球从体前变方向;上体换手体压肩,变向前进推后方。
重、难点
重点:球变向的同时同侧脚向球变向的方向侧髋转体,跨步探肩护球;
难点: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快速,手脚动作协调连贯。
创新
思路
东莞是全国篮球城市,篮球在东莞来说是一项比较普及的运动项目,也是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很多学生是NBA迷、乔丹迷、科比迷、姚明迷等等,学生对学习篮球兴趣很高,特别喜欢模仿他们所崇拜的球星的运球动作、传球动作、过人动作、投篮动作,因此,我利用这个因素,从学生的模仿兴趣入手,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到篮球的各种基本技术,并通过简单的演示强化这个理念,使学生亲身体会成功的喜悦。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是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教材中的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比赛应用。
本课时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技术,提高篮球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篮球基础,对行进间运球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动作不够规范,协调性、灵活性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教学过程中需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理解其在篮球比赛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提高篮球运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增强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树立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
2.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演示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技术。
3.比赛法:学生进行篮球比赛,运用所学技术,提高运用能力。
4.反馈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动作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动作质量。
六. 教学准备1.场地:篮球场一块,确保安全平整。
2.器材:篮球若干,标志物若干,计时器一台。
3.教学服装:学生穿着运动服、篮球鞋。
4.教学预案:针对不同天气和学生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示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同时,讲解动作要点,如手脚协调、身体平衡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接力比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小学体育与健康行进间变向运球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行进间变向运球教案导言:体育与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运球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儿童的体能、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小学生进行行进间变向运球的教学内容进行探讨,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球技能和运动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球姿势和基本的运球动作;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其对空间和方向的感知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其沟通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运球基本姿势:教师示范正确的运球姿势:身体保持挺直,膝盖微曲,脚跟着地,身体重心略向前倾,双臂自然下垂,手掌抓住篮球并将球放在腰部前方。
2. 运球基本动作:(1)整脚运球:教师示范并让学生进行跟随练习,重点培养学生的运球力量和控制能力。
要求学生双手交替持球,用指尖和手掌控制篮球,尽量将球保持在腰部前方,并保持适当的力度和节奏。
(2)行进运球:教师示范并让学生进行跟随练习,在行进中进行运球。
要求学生在保持正确姿势的前提下,提高对空间和方向的感知能力,灵活运用运球技巧,完成一定距离的行进运球。
3. 变向运球:(1)教师示范变向运球动作:在行进运球过程中,通过突然变向来躲避对方的防守,示范时可使用并解释几种常见的变向运球技巧,如内线变向、外线变向等。
(2)学生练习变向运球动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变向运球练习,可以通过分组进行双方对抗的方式,让学生有实际的应用场景,培养其运球技巧和应变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应首先通过示范正确的姿势和基本动作,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跟随练习,并随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
2. 分组对抗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对抗,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变向运球技巧来躲避对方的防守,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互相观摩、交流和合作来提高自己。
3. 循序渐进法:从整脚运球到行进运球,再到变向运球,逐步提高学生的运球难度,让他们在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逐渐增加难度,提高技术水平。
小学体育与健康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案标题:培养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方式——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案引言:体育与健康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一项对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及技能的理想运动项目。
本文将通过一份教案,详细描述如何有效地教授小学生进行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旨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技能。
2. 学生能够运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能进行简单的运球练习。
3. 学生能够理解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对培养协调性和反应能力的重要性。
4. 学生能够通过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活动,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二、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在开始教学之前,利用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帮助学生准备好身体和心理状态。
可以选择慢跑、伸展运动等,以提高学生的肌肉柔软度和血液循环,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体育活动。
2. 技术指导:分步骤地教导学生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巧。
重点包括:a.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保持平衡;b. 双手持球,以掌心抓住篮球两侧;c. 引导学生弯曲膝盖,同时将上身稍向前倾,保持平稳的身体姿势;d. 运球时,运动以手腕为主导,保持手臂放松,身体动作轻快;e. 强调运球手的位置,要使手掌位于球的侧面,以便于换手。
3. 示例演示:运用示范的方式,展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巧。
老师应该尽可能以清晰、慢动作的方式演示,同时解释每一步的动作要领,并通过提问与学生互动,确保学生对技巧内容的理解。
4. 学生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或组织成对进行互动练习。
每个学生都应有足够的时间去练习并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巧。
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纠正他们的错误,并鼓励他们相互合作。
5. 活动延伸:让学生进行多种变化和挑战的练习,例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次完成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或在练习中增加障碍物,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6. 展示与总结:鼓励学生展示他们学到的技能,并以小组或全班形式进行展示和点评。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教案) 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教案)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教学。
2. 小组练习与指导。
3. 教学比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四、教学资源1. 篮球场一个。
2. 篮球若干个。
3. 标志物若干个。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活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
2. 技术教学(10分钟)1. 教师示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讲解动作细节。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观摩、交流,提高动作质量。
3. 小组练习与指导(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相互观摩、交流,提高动作质量。
4. 教学比赛(10分钟)1. 学生进行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比赛,培养竞争意识。
2. 教师点评比赛,总结学生在比赛中的优点和不足。
5. 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3. 教师布置课后练习任务,鼓励学生课后积极参与篮球练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运动能力的进步。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次教学过程的总结,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学生的反馈等。
2. 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价,是否满足教学需求,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小学体育《篮球:行进间曲线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篮球:行进间曲线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水平三教学单元 3 ;课次:第 3 课时执教老师:杨累豪班级:六(9)班;人数: 40 人激情引趣合作参与7分钟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拍球动作、更熟悉原地高、低运球技术,提高控球能力。
能熟练巩固行进间直线急停、急起和快速移动运球技术。
加强控球能力。
通过游戏,能学会在活动中运用技术,提高控球能力。
复习:1、原地高、低运球和左、右手交替结合的运球练习。
2、行进间直线急停、急起运球练习。
3、行进间直线急停、急起和快速运球游戏。
1、让学生在原地运球练习,教师巡视赋予指导,师生互动,关注差异生。
2、方法:运球看数报数,看老师手势,说出数字。
1、教师吹哨音指导练习,调控所有同学急停、急起和转向的运球技术。
2、方法:哨音:一声起,两声停,三声转向运球。
1、教师用小红旗指挥学生直线快速运球练习。
2、方法:学生组织四列横队分别站在篮球场端线前看教师小红旗指挥练习。
1教师举起红旗,学生直线行进间急停运球。
2放下红旗,学生快速向前急起运球。
1、四列队形散开练习。
2、重点强调手掌心不触球、用手指、手腕控球。
3、要求:抬头运球,用手的感觉控制球和两手都能运球。
1.队形:一路纵队绕球场端线行进间运球2、学生听哨音练习,如图:1、队形:四列横队2、教师用小红旗指挥练习,如图:深入探究学习开拓创新能力12分钟通过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行进间曲线不换手运球技术,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迎战的精神。
能完成行进间曲线换手变向、突破过人运球技术动作。
通过练习让学生初步体会行进间两种曲线运球技术,新授:行进间曲线运球1、尝试曲线不换手运球2、曲线变向换手运球3、小结练习与展示两种曲线运球的区别。
1、教师讲解示范曲线不换手变向运球动作和方法。
指出曲线运球时的触球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游戏情境中,85%学生掌握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中设置的循序渐进法帮助学生体验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通过小组讨论法及设置小目标帮助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和练习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热爱劳动、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及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2)班的学生,全班36人,女生18人,男生18人;他们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游戏,乐于挑战,参与各种活动积极性高;通过近五年的体育学习,学生初步具有了分析问题、总结经验的能力和习惯,并且具备了较好的分组合作学习能力,能够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开展教学。
在五年级的篮球单元学习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原地运球、行进间直线运球的技术,但喜欢看着球运球,手对球的感知能力不强。
3重点难点
重点:拍按球的侧上方、出脚交叉步
难点:手脚的协调配合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游戏情境中,85%学生掌握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中设置的循序渐进法帮助学生体验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通过小组讨论法及设置小目标帮助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和练习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热爱劳动、挑战自我
的良好品质及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4.1.2学时重点
重点:拍按球的侧上方、出脚交叉步
4.1.3学时难点
难点:手脚的协调配合
4.1.4教学活动
活动1【练习】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
(一)准备部分: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以及师生问好后设立情景教学。
“篮球公园”正在举行篮球技能闯关大赛。
目的:良好的课堂常规是一节课的保证,设立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提高学生积极性,保证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本课。
2.球性练习:通过每课的球性练习,不仅让学生活动了各关节又让学生提高了球性进入了学习篮球的状态。
目的:帮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加积极进入本课的学习。
3.第一关“听口令运球”:通过“听口令运球”这一关,提高学生有意识注意,提高球感。
目的:简单的移动运球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本部分做铺垫。
(二)基本部分: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基本特点,本部分对教材的设计为情景贯穿整个主教材教学中,学生在闯关中体会新授教材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以及复习教材“绳梯”给自己不同的身体体验,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1.第二关“超级模仿秀”通过多媒体(投影仪)中的行进间直线运球让学生来模仿,看谁模仿地像。
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进行反复的循环模仿,从而复习了上节课行进间直线运球的技能。
目的:继续调整学生进入状态,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篮球的魅力。
2.教师利用直观教学法给同学们示范但不讲解,让学生大胆的去模仿。
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来总结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和行进间直线运球的区别。
目的:初步让学生体会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动作。
3.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总结,先来解决上肢的动作要领,老师引导学生
讲出“掌心去哪球去哪”的动作要领(拍按球的侧上方)。
进行原地的左右拉球练习,再进行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
目的: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本课重点之一。
4.再次共同总结,解决下肢的动作要领以及手脚协调配合的重要性。
进行原地运球交叉步练习,再进行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练习。
目的:检验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接下来进行个体的成果展示和集体展示。
做一个接力行进间换手变向运球的游戏。
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6.小游戏“篮球互抢”。
目的:激发学生热爱篮球的情绪和应用能力。
7.课课练“绳梯练习”拨球高抬腿1组;拨球开合跳1组;拨球两侧中间互换跳1组;拨球前进小碎步1组。
目的:锻炼学生协调性能力为学好篮球及其他项目打好基础。
(三)结束部分:
1.放松:做一个放松的球操,让学生和篮球“交朋友”,培养感情,通过反复深呼吸来达到身心彻底放松。
目的:帮助学生从相对运动的状态调整到放松的状态,放松肌肉以及精神状态,帮助体格肌肉更加健康的发展。
2.小结:宣布第二关闯关成功。
做一套胯下运球提示下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学习篮球更多的知识充满热情,之后师生再见。
活动2【测试】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心率密度评论
七、教学方法的运用:
根据六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游戏法、情境教学、巡视指导法、分组讨论法、提示法、参与法、评价法、示范讲解法、分解教学法
八、课堂教学效果预计:
1、心理状况预测:根据教材以练习为主特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学习的情绪高涨,并能在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
2、生理状况预测:练习密度在55±5 %;平均心率在115±5次 / 分;最高心率为
125次/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