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措施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措施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措施预防与措施:为了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饮食卫生。

在购买、加工、贮存和烹调食品时,要注意卫生,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2、饮食有节制。

避免食用过多油炸、烤制、腌制等高油脂、高盐分、高热量的食品。

3、注意食品质量。

选择新鲜、无异味、无变质的食品,避免食用过期、变质、霉变的食品。

4、正确烹调食品。

要注意烹调时间和温度,尤其是肉类、蛋类等易滋生细菌的食品,要彻底煮熟。

5、不随意食用野生动植物。

野生动植物中有很多具有毒性的物质,不要随意采食。

6、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食物中毒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其特征是来势凶猛,发病集中,潜伏期根据中毒种类的不同可从数分钟到数十小时,病人的症状表现类似,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而停止进食有毒食品,发病很快停止。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类型,而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也是常见的类型之一。

为了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需要保持饮食卫生,饮食有节制,注意食品质量,正确烹调食品,不随意食用野生动植物,并且及时就医。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食品引起的中毒。

其中,亚硝酸盐中毒是一种常见的中毒症状。

亚硝酸盐贮存过久的蔬菜或放置过久的剩菜,菜里的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就会转化为亚硝酸盐。

此外,腌制不久的蔬菜里也含有大量亚硝酸盐。

当人摄入亚硝酸盐超过0.2克时,就会发生中毒症状,超过3克会导致死亡。

除此之外,不法商贩为了以次充好,牟取暴利,不惜在食品中添加许多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如石蜡、福尔马林、___和三聚氰胺等,这些人为添加的化学品往往会造成大面积人员食物中毒。

预防食物中毒的主要办法是注意个人卫生及食品卫生。

预防食物中毒要把好“七关”,即把好食品采购、保管、烹调制作、餐具消毒、进食用餐、食品入口和食后观察关。

购买肉类瓜果时要注意质量,在正规市场购买质量合格的食品或原料。

暂时不吃的肉、菜要及时加工后放入冰箱;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并尽量减少食品在冰箱中存放的数量和时间;米、面、干菜、水果等要妥善保存,严防发霉、腐烂、变质,防止老鼠、蟑螂等咬食污染。

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措施简介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物中存在细菌,吃下去后细菌进入人体引起的一种疾病。

这种食物中毒常见于未煮熟的肉类、海产品、乳制品和生食蔬果等食物。

为了避免细菌性食物中毒,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确保食品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清洗和消毒细菌可以通过食物表面附着而进入食物内部。

因此,在处理食物之前,我们应该首先确保从源头开始清洁和消毒操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清洗和消毒措施:1. 手部卫生在接触食物之前,务必先用肥皂和温水洗手至少20秒。

这个过程能够有效地去除手上的细菌,并降低将细菌转移到食物上的风险。

2. 食材清洗携带细菌的食材,如水果、蔬菜和海产品,都需要被彻底清洗。

用水冲洗食材表面,确保彻底去除细菌和污垢。

比如葱姜蒜的外皮,甚至切开的食材也可能之前被外界污染过,请注意清洗和处理的方法。

3. 食具清洗在使用食具和餐具之前,应该彻底清洗和消毒。

用洗碗液和热水清洗,并用干净的布擦干。

特别注意切菜板、菜刀等接触生食和生肉的工具,需要单独清洗,以免细菌交叉感染。

储存和处理食物正确的储存和处理食物也是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步骤。

1. 储存温度细菌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会迅速繁殖。

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地控制食物的储存温度,以防止细菌滋生。

冷藏食物的温度应保持在4°C以下,冷冻食物的温度应保持在-18°C以下。

2. 分开存放生熟食物生熟食物应分开储存,以防止细菌的交叉感染。

在冰箱内使用食材分开存放的容器或保鲜袋,以避免生食与熟食直接接触。

3. 避免食物交叉污染使用不同的砧板和刀具在处理不同食物时,能够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注意不同食材之间的接触,避免生食和生肉直接接触其他食材。

4. 及时食用或处理剩余食物在食用剩余食物时,应及时加热至适当温度并彻底煮熟,避免细菌的繁殖。

避免长时间保存剩余食物,可以减少食物中的细菌感染风险。

煮熟和加热食物透彻煮熟和加热食物是消灭食物中的细菌的关键步骤。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三种方法是什么?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三种方法是什么?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三种方法是什么?细菌性食物中毒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特别是夏季,空气湿度大,气温高,食物易发生腐败变质,是细菌繁殖、生长的良好环境,继而很容易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了让大家能珍爱生命,远离食物中毒,提高预防意识,下面将详细向大家介绍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中毒的措施。

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是人们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问题,而且随着人们食物种类多样化,日常饮食色香味俱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进而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要提醒大家高度重视饮食安全和饮食卫生。

一、哪些原因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引起的细菌种类大体可分为葡萄球菌、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等,不同种类所引起的特点不同,而且其引发中毒的根本原因是卫生污染所致,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一)有毒性食物:日常饮食不挑口,进食含有毒素的食物易发生中毒,另外细菌在食物中滋生后自身也会释放肠毒素,人们摄入有细菌的食物进入肠道内后,会引起肠道分泌和蠕动障碍,进而发生腹泻、腹痛,而且有些毒素污染的食物即使经高温杀菌处理后,细菌虽死,但毒素却未被破坏,进食也会发生中毒现象。

(二)生熟交叉污染:食物被高温蒸煮后变熟透能消除90%以上的细菌,但是如果熟的食物与生食材或被污染过的器皿接触后也会发生感染,出现生熟交叉感染,造成细菌自滋生。

(三)烹饪、存储不当污染:大部分食材都需要烹饪,被煮熟透后才可食用,如果食物半生不熟,不仅会影响肠胃功能,还会直接将细菌送入胃部引发腹泻;另外食物存储也非常关键,购买食材时要注意保质期和生产日期,了解食物的存储方法,买来的食物一般存储于冰箱中,但是冰箱要定期清洁、冷冻的食物切不可超过三个月,如果延期最好丢弃,以免发生中毒。

(四)食品污染:一些加工食物、熟食等很可能在制作环节中发生污染,食品人员操作不当、加工环境、原材料是否新鲜等均会导致食物被病菌污染,引发食物中毒。

二、关于食物中毒误区你遇到的了几个?1、已坏或发生腐烂的食物经处理后还能继续吃其实不管食物变坏一点、一半还是全部都不能继续吃,即使经过切割、煮沸等处理,但食物中还残留中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及毒素,如果误食轻者发生中毒,重者可能会威胁生命安全,所以有坏味或腐烂的食物一定丢弃,不可再食。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方法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方法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方法
1.严格食品的采购关。

禁止采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以及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包括病死牲畜肉)。

2.注意食品的贮藏卫生,防止尘土、昆虫、鼠类等动物及其他不洁物污染食品。

3.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食堂从业人员有皮肤溃破、外伤、感染、腹泻症状等,不要带病加工食品。

5.食堂从业人员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

6.加工食品的工具、容器等要做到生熟分开。

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7.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烧熟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

8.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

9.带奶油的糕点及其他奶制品要低温保藏。

10.储存食品要在5℃以下。

若做到避光、断氧效果更佳。

生、熟食品分开储存。

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处理

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处理

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处理食物中毒是指食入某些含有食品中毒生物毒素、细菌或化学物质的食物后导致的疾病,是一种常见但危害性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

为了预防和处理食物中毒,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预防措施1、选择食品:尽量选择新鲜的、无异味的食品,避免购买变质食品。

涉及到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每家每户都必须保证自己获取的食品是安全的,要选择有信誉的商家购买食品。

2、煮熟食物:大多数细菌都能通过煮熟食物或高温处理而被杀死,因此,每当我们吃肉和蛋类等食物时,我们要确保它们被彻底煮熟。

如果我们吃生海鲜或牛肉等不易加工熟的食物时,要有所节制。

3、规范卫生:在食品的储存、处理以及烹饪过程中,要注意规范卫生。

这包括在处理食物前开始洗手,清洗锅具和餐具,并且使用洁净的厨房台面和食品处理区域。

这样可以防止细菌的传播。

二、处理方法1、补充水分:如果你疑似食物中毒,你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这是因为食物中毒常常伴随着剧烈的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导致失水。

此时,你可以喝清水、饮料或果汁等液体以及其他含有高电解质的食品。

2、设置清淡的饮食:在食物中毒期间,我们需要保持清淡的饮食。

对于那些患者通常会出现胃肠不适等症状的人,如果他们继续摄入大量的牛肉、羊肉、猪肉和其他油腻的食品,这些食品可能会加重他们的症状。

因此,食物应该更清淡。

3、注意休息:食物中毒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休息,必要时要请假或辞职,以免情况变成更糟。

如果症状持续挥之不去,我们应该寻求医生的帮助。

4、治疗:对于食物中毒患者而言,治疗是必需的。

这种治疗通常包括补充电解质、服用抗生素、给予维生素和开胃食品等方法,以帮助患者渡过难关。

三、应对危机如果你意识到你有食物中毒的症状,例如腹泻、呕吐、头晕、喉咙疼痛、发烧和乏力等,你应该马上采取措施。

首先,你需要独自隔离,并将症状和你的体温告诉家人或室友等。

如果你是在餐馆或其他公共场所中吃的食品,你还应该通知工作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以便他们控制食品的销售和分发。

如何防范食品中的细菌感染

如何防范食品中的细菌感染

如何防范食品中的细菌感染食品中的细菌感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细菌感染不仅会导致食物变质,还可能引发食物中毒等健康问题。

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健康,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防范食品中的细菌感染。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一、购买食材的选择1.选择新鲜的食材。

在购买食材时,确保它们外观完好,无損傷和腐败现象。

可以选择有机食品或农贸市场的食材,因为这些食材通常更新鲜、更健康。

2.注意食材的保存情况。

在超市购买食物时,我们应该选择保存在适当环境中的食品,避免购买过期或保存不当的食材。

二、食物的储存与保鲜1.适当储存食品。

食品应储存在合适的温度下,根据不同的食材,可以将其放入冰箱或冷冻室中储存,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正确使用保鲜袋和保鲜膜。

对于易腐烂的食材,我们可以使用保鲜袋将其密封保存,以防止细菌污染。

对于其他食材,可以使用保鲜膜将其包裹,以保持新鲜度。

三、食品的加工与烹饪1.彻底清洗食材。

在烹饪食物之前,我们应将食材彻底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污垢和细菌。

尤其是蔬菜水果等生吃食材,更需要注意清洗。

2.烹饪食物时注意卫生。

烹饪过程中要保持手部清洁,使用干净的厨具和餐具。

煮熟的食物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所以确保食物烹饪彻底是非常重要的。

四、饮食安全与个人卫生1.饮食均衡和多样化。

合理搭配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饮食的平衡和多样性,能够帮助增强自身免疫力,减少感染细菌的风险。

2.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正确穿戴口罩、避免随地吐痰等,能够有效避免细菌感染的风险。

五、食品中细菌感染的预防措施1.避免生食。

生食是最容易导致细菌感染的方式之一,尽量避免生吃肉类、鱼类、海鲜等食材,确保食物经过充分加热。

2.避免交叉污染。

在食物加工和烹饪的过程中,要避免不同食材之间的交叉污染。

使用不同的切菜板、刀具等可以有效减少细菌交叉感染的风险。

3.定期清洗厨房和餐具。

保持厨房环境的干净整洁,定期清洗餐具和厨具,能够大大降低细菌感染的概率。

餐饮服务提供者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餐饮服务提供者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餐饮服务提供者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餐饮服务提供者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第一项基本原则就是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就是说在做好食物之后,不要直接将熟的食物和生的食物放在一起,要注意进行区分,而且要注意不可以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用手去捏食物来吃,避免食物受到污染,同时要保证食物加工场地的清洁,不要有任何的昆虫或者老鼠存在,这样的话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餐饮服务提供者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第二项基本原则就是控制细菌的繁殖,想要杜绝食物中有细菌繁殖,就需要注意在烹饪食物的时候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对于某些食物最少要加热到80度以上,如果是吃不完食物需要存放的话,最好是把食物存放在1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存放,而且要注意存放时间越短越好。

餐饮服务提供者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第三项基本原则就是杀灭病原菌,这就需要您在烹饪食物或者加工食物之前,先对原材料进行清洗和消毒,这样才可以保证食物原材料是干净没有细菌的,从而也就可以避免细菌性食物中毒出现了。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引言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一种由食用受污染食物引起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大量的健康问题。

细菌可以通过不正确的食品处理、储存和烹饪来污染食物,进而导致食物中毒。

为了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食物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用措施。

检查食材质量选择新鲜、高质量的食材是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关键。

在购买食材时,应该仔细检查食物的外观、气味和质地是否正常。

对于动物性食材,如肉类和海鲜,应该特别留意食材是否变质,避免购买过期或不新鲜的产品。

做好食品储存正确的食品储存是防止细菌滋生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食品储存措施:1.冷藏食物:将易腐烂的食物放入冰箱冷藏,确保其保持低温。

冷藏食物可以延长其储存时间,并减慢细菌生长的速度。

2.分开储存:将生肉和其他食材分开储存,以防止交叉污染。

生肉通常携带着大量的细菌,如果与其他食材接触,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3.合理包装:使用密封的塑料袋或容器包装食物,可以防止细菌污染。

确保包装完整,并尽量去除食物中的空气,以减少细菌的生长环境。

安全的食品处理和烹饪正确的食品处理和烹饪方法可以有效地杀死食物中的细菌,从而降低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措施:1.彻底清洁:在处理食物之前,应该彻底清洁双手、烹饪器具和烹饪场所。

使用肥皂和热水洗手至少20秒,并确保彻底清洗和消毒烹饪器具和烹饪场所。

2.分开加工:在加工食材时,应该避免生食和熟食接触。

使用不同的切菜板和刀具来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

3.适当烹饪:确保食物熟透是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步骤。

对于肉类、禽类和鱼类等食物,应该确保其内部温度达到安全的烹饪温度,以确保细菌被完全杀死。

4.避免生吃:生食往往是携带细菌的高风险食物。

尽量避免食用生海鲜、生肉和其他生食,以防止细菌感染。

注意食品交叉污染食品交叉污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传播方式,可以通过几种途径发生。

以下是几个防止食品交叉污染的措施:1.分开储存:在冰箱中,应该将生食和熟食分开储存,以防止细菌传染。

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食物中毒预防措施食物中毒是指通过食用被污染或者不洁净的食物或者水而导致的疾病。

为了确保食物的安全和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物中毒预防措施:1. 保持食物卫生食物的卫生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首要措施。

在食物的准备和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手部卫生:在接触食物之前,务必彻底洗手,使用肥皂和温水洗手至少20秒,特殊是在接触生肉、禽类或者鱼类之后。

- 食材清洗:将蔬菜水果在流动的清水下冲洗干净,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农药残留。

- 烹饪温度:确保食物在烹饪过程中达到适当的温度,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不同食物的安全温度有所不同,例如,禽肉应达到165°F(74°C),牛肉和羊肉应达到145°F(63°C)。

- 避免交叉污染:将生肉、禽类和鱼类与其他食材分开存放和加工,以防止交叉污染。

2. 储存食物安全正确的食物储存可以匡助防止细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以下是一些储存食物安全的建议:- 冷藏温度:将冷藏食品储存在温度为40°F(4°C)以下的冰箱中,以防止细菌的繁殖。

- 生肉分开储存:将生肉、禽类和鱼类单独包装并储存在冰箱底层,以防止其污染其他食物。

- 食物包装:使用适当的食物包装材料,确保食物不会受到空气和水分的污染。

- 保质期:遵循食物的保质期,不要食用过期的食物。

3. 注意食物来源选择可靠和安全的食物来源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注意食物来源的建议:- 选择可靠的供应商:购买食物时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确保他们遵循食品安全标准。

- 避免食用生食:避免食用生食或者未经充分烹饪的食物,特殊是海鲜和肉类。

- 食物质量:检查食物的外观、气味和质地,避免食用有异味、变色或者变质的食物。

4. 注意个人卫生个人卫生对于预防食物中毒同样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个人卫生的建议:- 不要在准备食物之前或者过程中触摸自己的脸、头发或者其他身体部位。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及预防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及预防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及预防
1、定义: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由一群革兰氏阴性杆菌组成的尤其是对人和动物都能导致疾病的病菌,其中以鼠伤寒、肠炎和猪霍乱杆菌最常见。

2、涉及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如生肉、禽、海产品、蛋、奶制品;豆制品、裱花蛋糕、沙拉调料等(含盐10%-15%的肉、鱼制品)。

3、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
易感人群:儿童、老人、虚弱、免疫缺陷者
4、季节:中毒全年均有发生,但以5~10月份夏秋季多见
5、预防措施:
⑴禁止食用病畜、病禽,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⑵加工时生熟食物要分开。

⑶杀菌:食用时要煮熟、煮透。

100 ℃立即死亡;70 ℃5min
65 ℃10-25min ;60 ℃60min 。

学校食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学校食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学校食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一般有三个方面一是减少或彻底杜绝各种有害细菌对食物的污染,二是控制细菌生长繁殖,三是对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进行彻底的灭菌处理。

有害细菌很容易在动物性食品中滋生,细菌性食物中毒最积极有效的措施便是防止食品受到污染。

以下是必须关注的要点。

1、避免各种因素对食品的污染:有害细菌的污染源主要是带菌动物和接触过生食品的容器,比如切肉砧板、苍蝇、蟑螂和老鼠。

因此,凡容器、切肉砧板只要接触过生肉、畜禽内脏都应及时洗刷清洗,定期消毒,不能因为嫌麻烦,而连续使用;另外要严格做到生熟荤素用具分开使用,冷藏要分开存放,如做凉菜应安排专人专间加工。

2、食品加工中做到鸡蛋煮沸8分钟鸭蛋煮沸10分钟肉类在烹调过程中应使肉块中央呈灰色固体状,彻底烧熟煮透,同时中心温度达到70度以上,
3、禁止家禽、家畜及宠物进入厨房或食品加工室,彻底消灭厨房、储存室,营业厅等处的老鼠、蟑螂、苍蝇等害虫.
4、防止细菌大量繁殖生熟动物性食品及其制品,都应尽量在低温条件下保存。

暂时缺乏冷藏设备的,工作人员应及时将食品放于阴凉通风处.
5、彻底加热处理对动物性食品,应注意充分加热,烧熟煮透,剩菜、剩饭在食用前应充分加热,保证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度以上。

肉类制品如存放时间过长,在食用前应再加热一次.。

《细菌性食物中毒》课件

《细菌性食物中毒》课件
《细菌性食物中毒》PPT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症状、病原菌、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措施, 并教授应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紧急处理方法。
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定义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食物中的病原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在食用被感染的食物后数小时到数天 内出现症状。
症状
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热、头痛和腹痛等。
中草药治法
• 加入决明子、薄荷、生 姜煮水饮用。
• 蜂蜜水也是一种很好的 选择。
西药治法
• 去医院急诊就诊 • 不要在没有医生建议下
随意使用药物。
结论和总结
细菌性食品中毒 病原微生物 预防和控制
是由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引发的食品中毒的一种 类型。
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弯曲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李斯特菌等。
别名
又叫食物传播性感染,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
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之一。 它通常通过食品污染的肉类、蛋类和家禽传播。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可以通过人和动物的排泄物污染水和食物。 产生症状的菌株称为变态致病性大肠杆菌(EHEC)。
弯曲菌
弯曲菌通常存在于肉类、家禽和生乳制品中,是常 见的致病菌。
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是一种耐热、耐盐和耐酸的病原菌。它通 常通过食物加工或储存过程中的污染传播。
食物中毒的传播途径
1
水源
2
受到化粪池、化学废物、动物排泄物及
其他来源的污染的水源会导致食物中毒。
3
食品
食品污染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如未经 充分加热、接触生食、未经过期等。
个人卫生
不洗手、散发病菌、不按规定分装等都 会导致自身和他人发生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1.防止食品污染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做好性畜宰前、宰后的卫生检验,防止感染沙门菌的病畜肉混入市场。

对海鲜食品应加强管理,防止污染其他食品。

严防食品在加工、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被病原体污染。

食品容器、砧板、刀具等应严格生熟分开使用,做好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污染。

生产场所、厨房、食堂要有防蝇、防鼠设备。

严格遵守饮食行业和炊事人员的个人卫生制度。

患化脓性疾病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在治愈前不
应参加接触食品的工作。

2.控制病原体繁殖及外毒素的形成绝大部分致病菌生长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为20~40℃,在10℃以下繁殖减弱;低于0℃多数细菌不能繁殖和产毒。

因此,食品应低温保存,或放在阴凉通风处。

食品中加盐量达10%也可控制细菌繁殖及形成毒素。

3.彻底加热杀灭细菌及破坏毒素这是防止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

为彻底杀灭肉中病原体,肉块不应太大,使内部温度达到80℃,持续12分钟。

蛋类应彻底煮熟。

为预防葡萄球菌肠毒素
中毒,食品应100℃加热2小时。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盛放食品成品的餐具或其他容器清洗消毒不彻底,或者消毒 后的餐具、容器受到二次污染,致病菌通过餐具污染到食品, 也可以引起食物中毒。
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受细菌污染的不洁食物及不新鲜、腐败变质的食 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引起餐饮业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包括: 交叉污染、加工人员带菌污染、食物未烧熟煮透、 熟食存放时间和(或)温度控制不当,餐用具不 洁等。
(一)交叉污染
1.成品和原料、半成品存放中相互接触。 2.装成品和原料、半成品的工用具及容器混用。 3.操作人员接触原料、半成品后双手未经消毒即 接触成品。
(四)食品贮存温度、时间控制不当
具有潜在危害的即食食品在危险温度带(5-60℃)的贮存时 间如超过2小时,食品不足或超负荷、供应宴 席时冷案提前切配并在常温下放置、盒饭加工后在常温下保 存较长时间、食品冷却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
(五)餐用具清洗消毒不彻底
(二)从业人员带菌污染
一旦从业人员手部皮肤有破损、化脓或出现呕吐、 腹泻等症状,便会携带大量致病菌。如果从业人 员患病后仍继续接触食品,且未严格进行洗手消 毒,就极易使食品受到致病菌污染,从而引发食 物中毒。
(三)食品未烧熟煮透
生的食品即使带有病菌,通过彻底的加热烹调,也能杀灭绝 大多数的细菌。如果烹调前未彻底解冻、锅小而烹调量太大 或烹调时间不足等,使食品未能烧熟煮透,就会导致致病菌 未被彻底杀灭,从而引发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健康宣教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健康宣教

03
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呕吐物误吸
05
密切观察病情,防 止病情恶化
02
及时大量喝水,补 充水分
04
及时就医,寻求专 业医生的帮助
食物中毒的应对
3
及时就医
出现食物中毒 症状,如呕吐、 腹泻、发热等, 应立即就医。
01
及时补充水分, 预防脱水。
遵循医生建议, 配合治疗,尽 快恢复健康。
03
05
02
05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食物中毒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预防措施
01
保持食物清洁: 生熟分开,避免
交叉污染
02
正确烹饪:确保 食物煮熟透,避 免生肉、生鱼片
等高风险食物
03
妥善保存食物: 避免食物长时间 暴露在室温下, 及时冷藏或冷冻
04
定期检查冰箱: 定期清理冰箱, 避免食物过期或
变质
05
洗手:饭前便后 洗手,避免细菌
谢谢
汇报人
定期检查 食物保质 期,及时 处理过期 食品
保持食物 储存环境 清洁,避 免灰尘和 昆虫污染
01
02
03
04
05
食物中毒的症状
2
常见症状
1
恶心、呕吐
3
发热、头痛
5
乏力、虚弱
2
腹痛、腹泻
4
肌肉酸痛
6 脱水、电解质紊乱
严重症状
01
剧烈呕吐
02
严重腹泻
04
脱水
05
休克
03
高热
06
死亡
紧急处理
01
立即停止摄入可能 导致中毒的食物
06
饮用水、饮料等液 体食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生熟交叉污染。

如熟食品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或被与生的食品原料接触过的表面(如容器、手、操作台等)污染,或接触熟食品的容器、手、操作台等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

食品贮存不当。

如熟食品被长时间存放在10℃至60℃之间的温度条件下(在此温度下的存放时间应小于2小时),或易腐原料、半成品食品在不适合温度下长时间贮存。

食品未烧熟煮透。

如食品烧制时间不足、烹调前未彻底解冻等原因使食品加工时中心温度未达到70℃;经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再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

进食未经加热处理的生食品。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根据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的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项基本原则采取措施,其关键点主要有:
控制时间。

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会。

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

控制加工量。

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

食品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卫生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猜你喜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