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海南省海口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 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高二年级10月校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Ⅰ(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一些地方,野生动物仍然被奉为餐桌美味。
一些食客或是为了尝鲜,或是为了所谓滋补,不惜花大价钱购买野生动物食用。
然而舌尖的一时“任性”,却潜藏巨大风险。
从SARS病毒到鼠疫、H7N9禽流感,再到埃博拉病毒、MERS病毒,都与野生动物有关。
专家学者早已证实,很多要命的急病、怪病都是人在吃野生动物时传染到人身上的,许多疑难杂症的元凶就是寄生在野生动物体内的细菌和病毒。
面对这些血与泪的教训,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绝不能忽视其严重危害。
倡导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刻不容缓。
饮食习惯以及由此形成的饮食文化,并不简单是私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大众健康的公共问题。
一些地方长期以来形成了食用野生动物的饮食文化,有的人认为吃什么是自己的事情,别人管不着。
但必须看到,在现代社会中,一旦有一个人或者一小部分人因为食用不安全、不卫生的食物而致病,就可能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引起更大范围的危害。
这警示我们,必须把区域乃至个人的卫生和健康问题,放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审视。
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每个人管住自己的嘴,不仅是对自身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和整个社会负责。
我们尊重、鼓励不同地区形成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美食文化,但任何一种文化都应建立在对公共卫生和生命健康权利负责任的基础上。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在更深层次上体现着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价值和态度。
如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我们一直以来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在证实蝙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时,研究团队也发现蝙蝠身上携带一系列对人类有害的病毒。
但即使如此,在研究者看来,一方面这些病毒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生态平衡的维护功不可没,绝不能因为携带病毒就消灭它们。
高二10月月考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在一个小天井墙壁的老照片上,我看到了一群风流倜傥、自信满满的年轻人,他们穿着西装旗袍,在南华又庐原先的铁艺大门前摆出各种随意的姿势,很文艺的样子,这张颇有现代感和西洋感的照片与老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客家人就是这样,走出去再走回来。但是,我总感觉到,这群看似走出村落走出国门的人,当他们重新回到客家的聚集地,重新来修建自己的家园的时候,他们的危机感和不安全感会再次涌上心头,因为我分明看到了这座房子与其他的围屋一样,防御工事修得相当仔细,它除了在最高处建了两个炮楼外,在围屋的四周都有观察口和射击口,从观察口往外望,周围的情况一目了然,而从房屋的外观整体上看,这些小洞却不易被人发觉,所以,当危险尚未到来之时,他们已经早早地做好了准备。这真是一个站立在悬崖边的族群。
生态属于全人类,生态文学更易具有世界普遍性,是可以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和中国样本,可以丰富和充实世界生态文学宝库。同时,生态文学对中国独特的生态保护解决方案、经验、模式的描绘和书写,也能为世界生态文学包括自然文学、动植物文学、环境文学等带去许多有益的启示。
今后,中国生态文学应继续沿袭参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创作出更多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反映绿色中国、美丽中国建设成就,赞美绿水青山,讴歌美好生活的作品。同时,生态文学也应继续致力于鞭挞那些肆意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推动人们思想和社会观念的变革,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14分)1.(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大家都知中国人喜讲“中庸之道”,一般人以为中庸之道是指平易近人,不标新立异,不惊世骇俗,调和折衷,不走极端而言。
然此等乃通俗义,非正确义,《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无论何事都有两端,此两端,可以推到极处各成为一极端。
在此两极端间之中间都叫做中,此一“中”可以有甚长之距离。
所谓“中”,非折中之谓,乃指此两极端之全过程。
如言真善美,是此一极端,不真不善不美是那一极端。
但此真、善、美三分,只是西方人说法。
照中国人讲,此世界便是一真,不是伪,真伪不能对立。
若论美丑,此世界是浑沌中立,既非极美,也非极丑。
中国文化是人本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看重了人的一面,则善、恶对立不能不辨。
但纵是一大圣人,亦不能说他已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善。
纵是一大恶人,亦不能说他是百分之百的恶。
人只在善、恶两极端之“中道”上,既不在此极端,亦不在彼极端。
但必指出此两极端,始能显出此中道,始能在此中道上理论有根据、行为有目标,故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若非执其两端,则中道无可见。
真实可用者乃此中道,非其两端。
此乃中国人所讲“中庸之道”之正确意义。
在此等观念与意识之下,我认为中国文化尽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充实更光辉。
并不如一般人想法,保守了中国固有之旧,即不能吸收西方现代之新。
似乎大家总爱把一切事物作相反对立看,不肯把此等相反对立来作互通合一看。
所以我们中国所讲“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此刻实该大大地再阐明。
这和我们当前所该采用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实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人惟其有此中庸之道,亦可使各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一样调和融通起来。
佛教、回教、耶稣教来到中国,不仅和中国传统文化无冲突,在此诸大宗教之相互间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
你看中国社会上,这里一个天主堂,那里一个和尚庙:母亲信佛教,儿子信耶稣。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雅礼集团2024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认为人是邪恶的;人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因为他认为他对他们没有任何义务;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
诚然,霍布斯看出了现今的人们对自然的权利所作的种种解释的缺点,然而从他自己所作的解释中得出的结论就可看出,他的解释的着眼点也是错误的。
既然这位作者是根据他自己提出的原则进行推理的,他的论点就应该这样来表述:我们在自然状态中对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的关心,是丝毫不妨碍他人对保护他自己的生存的关心的,因此这个状态是有利于和平的,是适合于人类的。
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其实,这些欲望乃是社会造成的,而且,正因为人的欲望丛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
既然霍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我们就要问:野蛮人是否也是一个强壮的孩子?如果我们承认他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如果这个人强壮的时候也像他柔弱的时候那样依赖他人,那么,什么过分的事他干不出来呢?他的母亲如果不及时喂他奶,他就会打她;如果他觉得他的弟弟招他讨厌,他就会掐死他:如果别人碰撞了他或打扰了他,他就会咬别人的腿。
说自然状态中的人是强壮的,与说自然状态中的人需要依赖于人,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
人只有在处于依赖状态的时候才是柔弱的:如果他无拘无束,不依赖他人的话,他早就是很强壮的了。
霍布斯没有看出:我们的法学家所说的阻碍野蛮人使用理智的原因,正好就是霍布斯本人所说的阻碍野蛮人滥用他们的官能的原因。
因此,我们认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在于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智慧的发达、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他们从对恶事的无知中得到的益处,比别人从对美德的认识中得到的益处多得多。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到了逼近高二语文月考的日子,做好每份语文月考试题,能有效的检查出你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
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
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
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
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
“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时代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必不可少的保证,也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的理论依据。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的历史体现。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的文化理想。
但是孔子并未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在对三代文化的“损益”、“因革”有着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
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
战国中后期以来,儒学的所谓的“驳杂不纯”的特征就日渐明显。
汉代以后所谓的“独尊”的儒学,也是儒、道、墨、法、阴阳等等诸子思想的结合体。
实质上,自汉代开始,阳儒阴法或者说儒显道隐,一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特征,而其他诸子学说,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脉脉潜流,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不竭源泉。
“和而不同”还表现在中华文化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
汉代以来,随着中国本土道教的产生以及印度佛教的东来,在中国逐步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以至三教融合的局面。
最新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20分。
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交卷时只交答题纸和作文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赂.(lù)秦踌躇.(zhú) 喋.(dié)血惩.(chěng)创武功B.分泌. (mì) 歆.(xīn)羡潭柘.(zhè)寺暗自诧.(chà)异 C.虔.(qián)诚偌.(nuò)大蹊.(qī)跷独辟蹊.(xī)径D.祈.(qí)祷倒溯.(shuò)牡蛎.(dù lì) 长歌当.(dàng)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仓皇急躁暮蔼千里迢迢 B.取谛惘然瑕疵口密腹剑C.屠戮颓费颔首窗明几净 D.洗涤浸渍呆滞殒身不恤3.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点缀.(装饰)落寞.(孤寂)赏玩.(玩耍)一望无际.(边)B.别.致(另外)谦逊.(差劲)凌.空(升高)眉黛.(青黑色的颜料)C.虔.敬(恭顺)凝.视(注意力集中)阡.陌(田间的南北小路)D.宁谧.(安静)回溯.(逆着水流方向走)栩栩..如生(生动活泼的样子)4.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当代散文家在题材、形式、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散文创作更加欣欣向荣。
②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③“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
A.探求点缀启迪 B.探索衬托启示C.探求衬托启迪 D.探索点缀启示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力迎峰度夏形势十分严峻,全国已有24个省区市出现拉闸限电,二季度高峰时段全国电力供需缺口超过2000万千瓦。
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
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
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
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与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
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
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
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
“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
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
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遗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
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
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迎牟尼之佛法,其核心是“空”(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了生脱死”为终报。
高二上学期10月语文试题分类精选:文言文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曰:“耆②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而离,离五百岁而复合,合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湖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联考(二)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公曰:“为之奈何?”孔子曰:“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公曰:“寡人欲行夫子之言,恐吾国贫矣。”孔子曰:“《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也。”
B.“与越人水战”中的“水”名词作状语,与“非能水也”(《劝学》)中的“水”字的用法不同。
高二10月份月考语文
高二10月份月考语文一、(15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褐.色(hè)醴.酪(lǐ)红缯.(zēng)紫绡.(xiāo)B.鲑.鱼(guì)鹰隼.(shǔn)老趼.(jiǎn)镰.刀(lián)C.逋.慢(bū)笑靥.(yè)龟.裂(jūn)贮.藏(chǔ)D.栈.桥(zhàn)矜.持(jīn)铁砧.(zhān)钳.子(qián)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分歧膨胀参和宠命优渥B.框架修葺盘桓过蒙拔擢C.吹虚厮守懊丧直抒胸臆D.螺旋慵懒萌孽虚与委蛇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领导干部要正确把握方向,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方针,就必须深入基层,必须作仔细的调查,必须改变目无全牛....的工作作风。
B.他看到路旁走过两个老者,都是鹤发童颜,满面春风....,举止大雅,便迎上去与之交谈。
C.如果中日两国在经济和政治上都能够开诚相见....地交换意见,寻求1加1大于2的结果,“东亚共同体”轮廓就逐渐清晰了。
D.联大召开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会议,日本《读卖新闻》《朝日新闻》都以很小篇幅予以“关注”,不期而遇....地将报道聚集在“阿拉伯国家缺席这一特别会议”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掌握驾驭祖国语言的本领以及做人的好习惯。
C.几个讨债的股民来到商场的经理部,经理派副经理和他的助手接待了他们。
D.中国孔子基金会发布孔子标准像的主要目的在于能让全世界对孔子有一个比较一致的印象,进而有利于传播孔子的思想和学说。
5.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旧时栏楯,亦遂曾胜.优美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报告申诉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手C.谨拜表以闻.知道其制.稍异于前规模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因为余扃牖而.居表承接关系的连词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逃狱专家①传统上将庄子和老子并举,称为“老庄”。
然而庄子和老子在思想的根基、关怀的方向以及表达的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并称“老庄”,容易让我们理所当然以为“老”在“庄”前,视“庄”为“老”的延伸、开展,因而忽略了他们之间明显的巨大差异。
庄子所描述、所展现的,是一种不折不扣“连续性的世界观”,以这种非主流的世界观来看待、评断他所处的战国乱世。
相对地,老子仍然是站在周文化“不连续的世界观”中,关心、留意如何处理人间关系,如何运用一种逆反的逻辑,在此世人间找到更好的安排。
②虽然都谈“道”,都以“道”来统称整全的、神秘的原理原则,虽然都强调自然,主张人依循自然而生,但庄子的态度,是人要以自然为广大的空间,摆脱人世狭小范围的拘执,找到徜游自然、依道而行的方式,老子关心的却是将自然的道理运用在人世上,来处理人间关系,因而可以在人世上获得更安稳、更有权力、更有把握的人世生活。
③庄子从一开始就否定了人世的绝对性、独特性,他采取了清楚的“连续性的世界观”,习惯于将现实人间事务放置到一个广大的、“连续性的”架构中,像是从外太空看地球,还原地球为宇宙天体间的一颗水蓝星球,与其他无数众星并置,因而得到一种开阔的新感受、新智慧。
④庄子来自一个不一样的文化传统,而殷商遗民又靠近仍然相信山鬼、水鬼、人神杂处的南方楚文化地区,所以他用“连续性的世界观”对周文化提出了根本的质疑。
高二语文上册月考试卷人教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yōu)比翼双飞(bǐ)B. 振聋发聩(kuì)恍若隔世(huǎng)C. 饱经风霜(bǎo)草菅人命(jiān)D. 气贯长虹(guàn)沆瀣一气(hà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表现出色,而且还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B.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会议不得不推迟举行。
C.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被誉为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
D. 我们应该认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而不是互相推诿责任。
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像春雷一样震撼人心。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他的智慧像大海一样深邃。
D. 他的决心像钢铁一样坚定。
4.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差的一项是()A. 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生,每天都坚持努力学习。
B. 她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让人听了感到十分舒服。
C.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D. 这本书内容丰富,读起来非常枯燥无味。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主要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主要讲述了宋江等108位好汉的反抗封建统治的故事。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辛历程。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主要讲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故事。
6. 下列关于古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忧虑。
B.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C.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
D. 白居易的《琵琶行》反映了唐代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
7. 下列关于现代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描写了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色。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88套)
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60分)一、基础知识(39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栖.息/膝.盖谥.号/隘.口脖颈./颈.联症.结/病症.B、红缯./憎.恨伺.机/伺.候头晕./晕.眩供.给/供.职C、乳媪./搵.做框.架/眼眶.贮.藏/伫.立妖娆./阻挠.D、载.重/下载.深谙./黯.然盘踞./拮据.垣.墙/亘.古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分额希翼狼藉口腹之好B、矜持胸臆篇幅珊珊可爱C、碟子宣泄缔造营头微利D、重迭辍学莞尔广袤无垠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A、那些楼与塔镇压着尘土,不让飞扬起来,与莱因河的洗刷是异曲同工....的。
B、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C、他说的故事耸人听闻....,无非是在炫耀自己。
D、老师举的这个例子恰如其分....,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这种方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C、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完善人才的任用、培养、激励、评价机制,着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D、青藏铁路这条穿越世界屋脊的“雪域天路”被人们描绘成“商贸金桥、藏旅坦途、文化通衢”,它为青藏高原架起了通往祖国各地的桥梁。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现在我的工作已将近结束了。
要完成它还需要许多年月,我的健康很坏,所以被催促来发表这个“摘要”。
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华莱斯先生正在研究马来群岛的自然史,物种起源,他得到了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结论。
A.只是因为又因为尤其关于B. 但是因为因为特别关于C. 只是因为因为尤其对于D. 但是因为又因为特别对于6、下面对文章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脊轩志》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并抒发了人亡物在、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
高二语文上册10月月考测试卷_语文优秀试卷完整篇
高二语文上册10月月考测试卷_语文优秀试卷(一)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 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鱼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 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 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 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 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终日.孟尝君顾谓冯谖: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True)A.使人属孟尝君True 属:请托B.比门下之鱼客True比:和相同C.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True 计会:会计账务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二级语文科试题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选择题(1-6题、12-14题)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上,其余的答案请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上。
第I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彫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
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
”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
”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
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1.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大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C.朴素为美不仅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
B.庄子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之美,但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的,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
C.如果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孺,字孝稚,彭城安上里人也。
祖勔,宋司空忠昭公。
父悛,齐太常敬子。
孺幼聪敏,七岁能属文。
年十四,居父丧,毁瘠骨立,宗党咸异之。
服阕,叔父瑱为义兴郡,携以之官,常置坐侧,谓宾客曰:“此儿吾家之明珠也。
”既长,美风采,性通和,虽家人不见其喜愠。
本州召迎主簿。
起家中军法曹行参军。
时镇军沈约闻其名,引为主簿,常与游宴赋诗,大为约所嗟赏。
累迁太子舍人、中军临川王主簿、太子洗马、尚书殿中郎。
出为太末令,在县有清绩。
还除晋安王友,转太子中舍人。
孺少好文章,性又敏速,尝于御坐为《李赋》,受诏便成,文不加点,高祖甚称赏之。
后侍宴寿光殿,诏群臣赋诗,时孺与张率并醉,未及成,高祖取孺手板题戏之曰:“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其见亲爱如此。
转中书郎,兼中书通事舍人。
顷之迁太子家令,余如故。
出为宣惠晋安王长史,领丹阳尹丞。
迁太子中庶子、尚书吏部郎。
中大通四年,出为仁威临川王长史、江夏太守,加贞威将军。
五年,为宁远将军、司徒左长史,未拜,改为都官尚书,领右军将军。
大同五年,守吏部尚书。
其年,出为明威将军、晋陵太守。
在郡和理,为吏民所称。
七年,入为侍中,领右军。
其年,复为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
居丧未期,以毁卒,时年五十九。
谥曰孝子。
孺少与从兄苞、孝绰齐名。
苞早卒,孝绰数坐免黜,位并不高,惟孺贵显。
(节选自《梁书》)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七岁能属文属:写,书写B.其见亲爱如此见:看见C.改为都官尚书改:改任D.孝绰数坐免黜坐:因……获罪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B.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C.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D.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孺年幼时聪明过人。
镇军沈约听到他的名声,招他为主簿,经常与他一起出游聚会赋诗,他的文才很为沈约叹赏。
B.刘孺年轻时喜欢写文章,曾经在皇帝身旁写《李赋》,受命便成,文思敏捷,下笔不加涂改,高祖十分赞赏。
C.中大通五年,刘孺任宁远将军、司徒左长史,上任不久,又改任都官尚书,兼任右军将军。
D.刘孺年轻时与堂兄苞、孝绰齐名,苞早逝,孝绰被罢官,但他们的地位都不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携以之官,常置坐侧,谓宾客曰:“此儿吾家之明珠也。
”(5分)(2)其年,出为明威将军、晋陵太守。
在郡和理,为吏民所称。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5分)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描述了蜀道的高与险,飞禽走兽都难以飞越与攀援。
(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时犹豫不决的诗句是“___ ___,_ _____。
”(3)韩愈《师说》中“__ ______,__ ______”的观点与《荀子·劝学篇》指出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相近的。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大众对于李济这个名字是陌生的,但对于考古学、历史学界,他却是一个泰山北斗式的人物。
称他为“中国考古学之父”绝不是恭维之语。
初到美国,李济看到美国国会的卷宗里面记录当年限制华工入籍的理由:中国人脑容量比较小,在进化上可能低白人一等。
李济很想寻绎中国人的始源,把中国人的脑袋量清楚。
1920年夏,他进入哈佛大学,改学人类学。
1922年12月,李济做了题为《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的报告,反响很大。
罗素撰著《中国问题》时,大段引用了李济的观点。
1923年5月,李济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之初,李济应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之聘,教授社会学和人类学。
南开时期,李济结识了地质学家丁文江。
相识不久,李济就指出他在昆明做过的人体测量有些数字是错的。
丁文江很欣赏这位“直道而行”的小兄弟,热情地把他推荐给地质学界、古生物学界。
1923年8月25日,河南新郑有人挖井挖出文物,一位陆军师长追缴了文物,又派工兵继续挖掘,竟然出土了一批青铜重器。
此事引来美、法、瑞典等国的考古学家纷纷前来“寻宝”。
美国弗利尔艺术馆也组织了“中国考古发掘队”来华。
1925年4月,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年轻的李济受聘为唯一讲师。
二十世纪初,在中国考古的“光荣”皆由外国专家享受,李济希望这样的局面不会继续很久。
后来弗利尔艺术馆委员毕士博来信,邀请哈弗博士李济加入美国考古队。
李济回信提出:在中国做田野考古,必须与中国的学术团体合作;在中国掘出的古物,必须留在中国。
毕士博回信说:“我们绝不会让一个爱国的人,做他所不愿做的事。
”1926年2月李济与地质学家袁复礼沿汾河流域进行旅行调查,他们在西阴村发现了一片布满史前陶片的地方。
回到北京,他们决定对西阴村进行发掘。
毕士博与清华校长曹云祥商定:考古团由李济主持,经费主要由弗利尔承担,文物暂由清华保管,今后交中国国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