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合集下载

《雨霖铃》省优质一等奖公开课实用原创课件

《雨霖铃》省优质一等奖公开课实用原创课件


这是贾至与王员外之间的“愁别”。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王维与孟浩然之间的“酒别”
-名方向
1.感知诗歌内容,学习诗歌表现手法。 2.鉴赏诗歌内容,掌握鉴赏方法。 3.理解诗歌中的虚实结合和融情于景。
-词牌名
“雨霖铃”,也写作雨淋铃,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 相传为唐玄宗所制。据唐代郑处诲《明皇杂录》记载,安 史之乱中,唐玄宗为避祸进入四川前被迫将杨贵妃赐死。 当他们到达斜口时,阴雨已经下了十多天,唐玄宗栈道中 听到铃声,加上对杨贵妃的殷切悼念之情,于是创作了 《雨霖铃》曲,用来寄托对杨贵妃的无尽的思念之情。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知内容
1、给生字注音(识记)
帐篷 zhàng
暮霭 ăi
元宵 Xiāo (夜)
为虎作伥 chāng
和蔼 ăi
云霄 Xiāo(云、天空)
2、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哀婉、 悲伤、 凄清、低沉
3、齐读《雨霖铃》,体会分别时的哀婉、缠绵。
-析内容
1、本词的上下片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
东坡在玉堂,曾问一幕士:“我词比柳词何如?” 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 晓风残月’。学士(苏东坡)词须关东大汉,铜琵琶,铁绰 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 南宋人已明确地 把柳永、李清照作为婉约派的代表; 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赏析
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一个“念”字,告诉读者下面写景物是想象的。“去去” 是越去越远的意思。这二字用得极好,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 包含了离人无限凄楚。只要兰舟启碇开行,就会越去越远,而 且一路上暮霭深沉、烟波千里,最后漂泊到广阔无边的南方。 离愁之深,别恨之苦, 溢于言表。看似全是写景,实际上全含的是情,衬托出旅人 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景无边而情无限。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1)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1)
雨霖铃
柳永
诗歌鉴赏基本步骤
• 品题目 • 联作者 • 看注释 • 析意象 • 赏语言
• (一)品题目
• 1、何谓品?
• 反复咀嚼,味留在舌尖,余韵 悠长。
• 2、什么是“题”?
• 看偏旁“页”,额、颈、颊---与面部、头有关。先有题目, 不要本末倒置。
(二)联作者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浪迹江湖的游客, 出没秦楼楚馆的风流才子, 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 创作发展宋词的巨匠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 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 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 思,雨雪霏霏。——《诗经》
6、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 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 憔悴。——柳永《蝶恋花》
《鹤冲天》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宋仁宗: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 (三)看注释,整体感知 • 描述诗意,诗歌语言散文化
(四)析意象 “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文学的魅力在于细节的真实。
春心莫共春花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五)赏语言,整体把握 • 锤炼中心句
先秦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 之为气也!” 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 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 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蝶恋花 柳永
•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 (1)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 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2)图一 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 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1)黯黯:迷蒙不明形容心情沮 丧忧愁。 (2)疏狂:狂放不羁。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残 月 。
\

何 处 ?
\
, 冷 落
清 秋 节
古 伤 离 别 ,

暮念竟执留都 骤对寒 雨
\\
\\
\
\\

沉 沉
楚 天 阔 。
\
去 去 , 千 里
烟 波 ,
无 语
凝 噎 。
\\

相 看
泪 眼 ,
\
恋 处 , 兰 舟
催 发 。
\
\

帐 饮
无 绪 ,
\

初 歇 。
长 亭
晚 ,
\

凄 切 ,
柳 永
霖 铃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北宋著名词 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流传很 广。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永 才情卓著,放荡不羁,一生仕途失意,坎坷 不济,穷困潦倒,此时不得不离开汴京而南 下漂泊,此番离京,心情黯淡,前程迷茫; 昔日红颜知己前来相送,此番离别,归期难 料,犹如生离死别……
雨 霖 铃
柳 永



, 拓 展 诗 境
范 读 , 以 声
品 读 ,
传 情
潜 心 涵

齐 读 , 吟 诵
霖 柳铃


读 ,

成 韵
入 情 入 境
读 , 准 确


更便应此杨今更多
\
\
\
\ \\
\
\
\\\
与纵是去柳宵那情 何有良经岸酒堪自
\
人 说 ?
\\
千 种
风 情 ,

好 景
虚 设 。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教学目标
品鉴意象、体味情感
雨霖铃
柳永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 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 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 凤》)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元 夕》)
月—是“离合”的象征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明月 几时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 《望月怀 远》)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白居易 《琵琶行》)
种无奈。
❖ 我喜欢的是下阕中

(图景对应
的文字,有感情地读出来)喜欢它,因为
(鉴赏的角度如:表达技巧、情感、语言特点等
):
(加以分析)
千古俊句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酒——“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
❖ 依依惜别时:“ຫໍສະໝຸດ 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
长亭别
寒蝉凄切骤雨歇,执手相望语凝噎。 杨柳晓风残月夜,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到民间去的词作家。也许我们可 以责备柳永没有大志,同为词人不像辛弃疾那样:“男儿 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不像陆游那样:“自许 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时势不同,柳 永所处的时代正当北宋开国不久,国家统一,天下太平, 经济文化正复苏繁荣。京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 ,新兴市民阶层迅速形成,都市通俗文艺相应发展,恩格 斯论欧洲文艺复兴时说,这是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 时代。市民文化呼唤着自己的文化巨人。这时柳永出现了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他在市井 这块沃土里酣畅淋漓地发挥了自己的才华。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教学设计

《雨霖铃》教案教学目标: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深刻体会《雨霖铃》的融情入景,虚实相济、意象叠加的艺术特色。

3、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珍惜现有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体会欣赏景中见情,情景交融,意向叠加的表现手法。

2、难点: 词中所体现的离别情绪。

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步骤:一、简介引入柳永 (约987--约1053年),北宋婉约词代表。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柳永在北宋词坛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作家。

他少年时代到汴京应试,流连于秦楼楚馆,常为歌伎填词作曲。

由于流传的轶事和词中所表现的内容,人们都把他看作是一个风流浪子,以致不为时人所重,潦倒一生,功名不扬。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有《乐章集》问世。

由于他遭遇坎坷,较多地同中下层市民接触,因此他的词语言比较朴素,接近口语,音律和谐,美妙动听,他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人,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对词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在表现手法上,他善于铺叙,尽情描绘,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在内容上,大都反映大都市中的繁华风光,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抒发离愁别恨的痛苦,表现妇女不幸的遭遇和自身沉沦的哀怨,但也曲折地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因而他的词曾传唱一时,甚至“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深受当时市民的欢迎。

二、初读,把握词中流露的情感。

1、教师范读2、指名读《雨霖铃》。

3、谈谈这首词情感基调(哀伤、凄婉)4、指名再读三、在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思考这首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寒蝉长亭骤雨环境悲凉离帐饮无绪泪眼相看难分难舍别千里烟波楚天辽阔惆怅伤感难(融情入景虚实相生)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伤离别甚于常情愁意浓浓思夹岸杨柳晓风残月酒醒伤情念好景虚设风情难言惨不成欢苦(以情带景情景交融)四、讨论探究“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写的特别动人?讨论明确:1、酒、杨柳、晓风、残月,这四件最能触动离愁的典型意象组合在一起,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一种已愁苦不堪,更何况是四种,真可谓是愁上加愁。

《雨霖铃》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雨霖铃》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表现力。
咬字清晰
保持清晰的咬字,使听 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歌词
含义。
演绎方式
01
02
03
04
情感投入
将自己完全沉浸在歌曲的情感 中,以情带声,感染听众。
肢体语言
通过适当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 情,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声音变化
运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手法,如 轻声、重声、滑音等,丰富歌
曲的演绎效果。
艺术处理
根据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对歌 曲进行适当的艺术处理,使其
互动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参 与度。
个性化学习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促 进其全面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情感表达与舞台表现力
情感表达
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将歌曲 的情感传递给听众,使听众产
生共鸣。
舞台魅力
展现出独特的舞台魅力,吸引 听众的注意力,增强歌曲的感 染力。
互动与交流
与听众进行适当的互动和交流 ,增强现场氛围和观众参与感 。
自信与从容
展现出自信和从容的态度,使 自己的演绎更加自如和自然。
柳永的创作风格独特,他的词多写离别之情、羁旅之思和市井生活,语言通俗易懂 ,意境深远。他的创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雨霖铃》的词意解析
词的上片解析
01
02
03
寒蝉凄切
寒蝉在凄凉地鸣叫,声音 听起来很悲伤。这句描写 了离别的氛围,为整首词 奠定了情感基调。
都门帐饮无绪
在都城门外设帐饮酒,情 绪低落,没有心情。这句 描写了离别时的场景,表 达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体味情感

一、知人论世

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
变。因为他排行第七,所以人称柳七;又
因为他曾经做过屯田令,所以世称柳屯田。
他是北宋著名词人,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
作家。词作《八声甘州》《望海潮》《雨
霖铃》等颇有名。

《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所传诵的一
首,被称为“宋金十大曲之一”。本词写
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
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三、合作探究

1、本首词上片作者描写了哪些意象呢? 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暮霭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①一个“竟”,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②把“执手”换成“牵手”“握手”好吗?为什
么?
③此时,柳永与恋人分别,悲痛得说不出话来。
你能否代他说两句?展开想象,写一写。

2、下阕如何表达柳永内心的思念之痛?
哪句话最能代表柳永的心声呢?
今宵酒醒后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四、综合领悟
这首《雨霖铃》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假
设让你为它取个题目,你会拟什么题目?请
说明理由。
五、练习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水。雨过月华
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栏无侣,奈此个,单 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千古名句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 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宋]柳永
关于柳永 BACK
❖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 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 第七.景佑进士,官至屯田员 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 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 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 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 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在当时流传甚广,对宋词的 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著有<< 乐章集>>.

凝绪
虚 设

总体思路
❖ 上阕 实写长亭送别(别时情景)

意象:蝉 长亭 雨 兰舟 烟波 暮霭 楚天
❖ 下阕 虚写羁旅长愁(别后思念)

典型意象:柳 风 月
诗词赏析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寒蝉”,”晚”,”长亭”酿造离情别绪的气氛,打下 感情基调.
❖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 ❖
更 与 何 人 说
便 纵 有 千 种 风 情
此月 杨
பைடு நூலகம்
去柳
经岸
年晓
应 是
风 残



今更
宵 酒 醒 何 处
那 堪 冷 落 清 秋

多 情 自 古 伤 离 别
暮 霭 沉 沉 楚 天 阔
念眼 执
去手
去相
千 里
看 泪

波竟


留骤
恋雨
处初
兰 舟 催 发

都 门 帐 饮

寒 蝉
凄 切
对 长 亭 晚
诗词赏析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诗经》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 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 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象 征
离 愁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 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
二 说一说 作者用什么样的抒情方式将
凄凉哀婉的感情表现出来的?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写景)
请划出文中直接抒情的句 子并细细体寥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 矣。——江淹《别赋》
作者离别时的情绪,用一个字概括,

我们就来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 来传达这种“伤”的感情的。
五 作业 柳永,我想对你说---------,写几句话
柳 永
学习目标
1掌握品赏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体味《雨霖铃》悲凉凄苦的离别之情;
3鉴赏词融情于景、虚实结合的手法。
解题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 作《雨淋铃》。相传,唐玄 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 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 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柳永
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为永,字耆卿 通晓音律,写慢词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谢谢
谢玉英痛思柳郎,哀伤过度,两个月后便死去。陈师师等
念她情重,葬她于柳永墓旁。
读一读
请同学们带上自己解 读的情感,深情朗读 (或背诵)课文。
品一品
我最喜欢最欣赏的诗 句?
讨论:词的上片和下片所 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主要 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
寒蝉 长亭 骤雨—环境悲凉 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难分难舍
描写离愁别绪名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 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 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 行》)
婉约派
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
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 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狭窄。
代表人物:柳永、晏殊、周邦彦、李清照、
姜夔、李煜等。
豪放派
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
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 句法和 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 守音律。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 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 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 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 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雨霖铃》导学案班级姓名使用时间完成情况【目标预期】——吾日三省吾身1.在诵读品味中,我增加了一点点审美情趣吗?2.在感知探究中,我初步掌握了鉴赏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吗?3.在创造性解读中,我的思维品质得到了一点点提升吗?一、预习自测落实基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默写中的高频易错字填空。

(默写全对才是硬道理)()饮无()留()处()无语凝()暮()沉沉更()堪今()酒醒良()好景2.写一写你体会到的与《雨霖铃》情感相似的诗词名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3.知人论世。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柳永才情卓著,但考场接连的落第,仕途的失意,使他流连于勾栏瓦舍,为歌女填词作曲,并与她们结下不解的情缘;但同时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宦游,以期谋得一官半职,于是又不得不与佳人分离,浪迹江湖,致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雨霖铃》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又称汴梁、东京,今河南的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已(据说叫虫虫)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我为柳永冠名(如北宋“方文山”):二、整体感知局部揣摩——横看成岭侧成峰1.诗歌鉴赏的基本流程是:2.我的鉴赏点鉴赏方法采用(例如换词法、以诗解诗法、细节抓取法等):我的赏析文字(亮出青春的旗):总结本词特点及风格(找到规律触类旁通):意象选择的——意境营造的——情感抒发的——手法运用的——一句话概括本词的风格:3.对本词进行创新解读(千树万树梨花开)创新形式推荐:小令、绝句、律诗、散文素描、小诗、流行歌词、微情景剧等。

我的创新解读(人世间百媚千红,我独爱这一种):三、学后反思以期改进——我思故我在(笛卡尔)1.本堂课值得我“傲娇”的一点是:⌒⌒2.本堂课我小小的一点遗憾是:/\3.我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是:﹋﹋。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1)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白居易《琵琶行》
千古名句
• 作者把杨柳、晓风、 残月这三件最能触 动愁绪的事物集中 成为一幅鲜明的画 面。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 《登高》 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 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
孤清冷落的 别后情景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
“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 李清照《念奴娇》
酒醒
愁来
离人饮酒,是借酒消愁,酒醒就无异愁 醒。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 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景象依然 鲜明在心,而如今却是形影相吊,前路 “千里烟波”不知所终,只能离爱人越行 越远,经过麻醉后再醒过来的愁绪越发使 人感到无法排遣了。
雨霖铃
柳永
学习目标
◎品鉴意象
◎体味情感
整体感知
问题:词中哪句 话集中表现了作 者和恋人离别的 心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整体感知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九歌·少司命》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唐多令》
(触景情)
布置作业
阅读柳永的《蝶恋花》, 思考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 营造出什么样的意境,表 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此 基础上写一段不少于柳岸,晓风残月。
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酒”无味, “柳”留人,“晓风”秀丽,“残月”凄迷。作者借景 抒情,用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自己借酒浇愁、苦 闷难捱的愁苦心情。 正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 ” (欧阳修《玉楼春》)

雨霖铃柳永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雨霖铃柳永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渲染凄清意境,烘托悲凉心境。 3、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 婉动人的别离情景,抒发了难舍难分的感情。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 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读准字音,不可读错 一字,不可增减一字。
2.停顿科学,重音、拖 音合理。
3.准确把握全词的感情 基调,注 意语速和语调。
4.做到眼中有景,心中 有情。
雨霖铃 北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
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 无语凝噎(yē)。念去去,千 里烟波,暮霭(ǎi)沉沉楚天 阔。
1.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词?你是如何知道的? 2.说说作者是通过那些意象来传情的?选取这些意 象有何作用? 3.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 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 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哀时——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 愁。”
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醒
愁醒

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 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此时, 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景象依然鲜明在 心,而如今却是形影相吊,前路“千里烟 波”不知所终,只能离爱人越行越远。
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 情,惟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 写作特点一: 情景交融 写作特点二: 虚实相生 婉约词派的特点: 哀怨缠绵

雨霖铃赛课一等奖课件

雨霖铃赛课一等奖课件
2023/5/8
1、北宋词人。
走近作者2、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为永,字耆(qí)卿。
3、排行第七,崇安(今福建武夷
山)人。景祐进士。
4、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
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5、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
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
慢(“ 慢 ” 是慢曲子的省称,指节拍较
销愁的初衷不但没能实现,反而使自己陷入更加痛苦的
境地。因此,本句很难确定是重在写景还是重在抒情,
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境界,被传颂为千古绝唱,实至名
归,当之无愧! 2023/5/8
回问题
景语
别 寒蝉、长亭晚、骤 时 雨初歇
(实写)
别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 后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情语

无绪、留恋 别
无语凝噎
字)长调(91字以上) •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
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 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2023/5/8
• 诵读指导:
• ① 寒蝉凄切——“凄”字要读得长,“切”字要短 促,要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d、“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 人的愁思。酒醒”之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弯“破镜” 般的“残月”,使“重圆”的希望化为泡影。
本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分明是这样一幅画面:倚着船舷
的离人抚摸着岸边飘拂的垂柳,遥看挂在天边的一弯残
月,习习凉风阵阵袭来,想起与恋人“无语凝噎”的离
别情景,怎能不令人肝肠寸断!真是天凉人更凉,借酒

良辰美景虚设 思 千种风情枉然 念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4)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4)

悲哉,秋之为气也。 ——宋玉《九辩》
摇落深知宋玉悲。 ——杜甫《咏怀古迹》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 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 山川寂寥。
——欧阳修《秋声赋》
【重点探究】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一个“竟”字,突出强 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2、把“执手”换成“牵 手”“握手”好吗?为什么? 3、如何理解 “无语凝噎”?
【重点探究】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一曲《雨霖铃》 千古离别情
铭记经典
雨 霖 铃
作者简介
柳永 婉约派代表人物
“凡有井水饮处, 皆能歌柳词”
Hale Waihona Puke 雨 霖柳永铃
学习目标
品鉴意象 体味情感
悲哉,秋之为气也。 ——宋玉《九辩》
摇落深知宋玉悲。 ——杜甫《咏怀古迹》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 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 山川寂寥。
——欧阳修《秋声赋》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11)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11)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 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 阔。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 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 /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 人/说!
课堂总结
• 长亭送别,依依不舍,万般无奈,词 中字里行间弥漫的是柳永说不尽的离 别情,道不尽的相思苦。让我们用自 己的行动——默写过本词,向伟大的 词人柳永致敬!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 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 /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 人/说!
整体感知
词中哪句话集 中表现了作者 和恋人离别的 心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 节!
品读,鉴赏上片
词人为了渲染这离别的相思愁苦, 营构这幅送别图,上片精心选取 了哪些意象呢?
雨霖铃
柳永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理解作品内容,体味 思想感情。
2.鉴赏意象,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 融和虚实结合的手法。
初读,把握字音节奏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 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 阔。
下片: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伤离别 甚于常情 愁意浓浓 思 夹岸杨柳 晓风残月 酒醒伤情 念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惨不成欢 苦
小结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实写…,虚写 … ,实景与虚景相融合, 相互映衬,渲染…氛围,抒 发…感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景境 情)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7)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 (7)

艺术特色:
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 情,惟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 写作特点一: 情景交融 写作特点二: 虚实相生 婉约词派的特点: 哀怨缠绵
作业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 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 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 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 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 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 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其次,这幅画面又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酒 醒之后,酒醒即愁醒,眼前已物是人非,那思念之苦, 又岂是一个“愁”字所能尽数。
试想,此时不过是柳永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个早晨, “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仍历历在目,面对眼前的凄 清景象,遥望前路的千里烟波,怎能不产生“离愁渐 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感叹呢。
离别苦
人生无定,聚少散多。相聚总是欢悦的,而离别 总是痛苦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长亭送 别,执手相看,挥手回眸,牧笛声催,生命在演绎着 悲欢与离合。而当我们轻轻叩开古典诗词的门扉,不 经意间就会发现: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燕太 子丹与刺客荆轲之间的“壮别”; “劝君更进一杯 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孟浩然之间的 “酒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景别”;“桃花潭水深千 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情 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 与朋友之间的“惨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 泪到天明”,这是杜牧与歌女之间的“泪别”;“十 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与其亡 妻之间的“梦别”。“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 落清秋节”,这是柳永与恋人之间的“苦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清秋节?
四 2、无家可归: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
痛 苦
3、无心赏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4、无人倾诉: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下阕:凄清孤寂 虚 写
景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皆 风残月。
情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
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 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 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作动漫。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 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 要说明。(4分)
答案:惜别知音,心中愁苦郁闷, 借酒浇愁;“江风引雨”,凉风夹 杂着冷雨,凄凄风雨渲染了凄清冷 寂的氛围,烘托了惜别时悲凉的心 情。
自选作业,持续学习。
1、背诵这首词。 2、自选意象,写一则表达离别之情 的片段。 3、以本词为题材创作表演短剧、制
拓展阅读
(1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 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 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 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答案: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缠绵哀 Nhomakorabea 伤感低沉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 /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 /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 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 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离别难)
伤 离 别
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思念苦)
根据词的上阕归纳要点(用原词回答)
(1)离别的时令: 寒蝉凄切(凄凉而悲哀)
(2)离别的时间和地点: 对长亭晚
(3)离别的天气: 骤雨初歇(急雨刚刚停歇) (4)离别的心情: 都 催门 发帐 。饮 执无 手绪 相,看留泪恋眼处,,竟兰无舟语
凝噎。 (5)离别的去向: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上阕:依依惜别 实 写
景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
歇。 实 写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楚天阔。 虚 写
情语: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实 写
下阙:别后的痛苦
1、无限伤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
赏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有人盛赞此句是千古名句: 此句最妙就在于词人能寓情于景,借景抒
情 词人把古代意象中最能触动离愁的四件事
物:酒、杨柳、晓风、残月 集中渲染成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 用酒的愁苦、柳的寂寥、晓风的清冷、残
月的破碎来烘托离人形只影单、孤零惆怅的心 境
词人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抒 情含蓄,的确应为千古名句。
解题
•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 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 念杨贵妃,故作曲。曲调自身就有哀伤的 成分。
• 作者在填这首词的时候,由于仕途失意, 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 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生活在一 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分。所 以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在朗读的时候 要注意体会这一点。
——
雨 霖 铃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体味《雨霖铃》 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深刻体会《雨霖铃》虚实结合的 艺术手法
(3)对比阅读,区分婉约派和豪放派 的特点。
柳永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他排 行第七,所以人称“柳七”又因他曾经做过屯田 令,世称“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著名词人,慢词的创 造者,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其词多描绘城市 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他的词作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 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 歌柳词”。 词集有《乐章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