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
济南市县域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
2023-10-29contents •引言•济南市县域工业用地利用现状分析•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济南市县域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实证研究目录contents •促进济南市县域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研究不足与展望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工业用地资源稀缺,集约利用是必然选择县域工业用地利用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加强研究通过对济南市县域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为类似地区提供参考和借鉴010203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探究济南市县域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数理统计和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内容与框架研究内容包括济南市县域工业用地现状分析、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存在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等。
研究框架包括第一章引言、第二章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第三章济南市县域工业用地现状分析、第四章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第五章存在问题分析和第六章对策建议等。
02济南市县域工业用地利用现状分析工业用地利用规模与结构工业用地总面积济南市县域的工业用地总面积较大,但其中存在一些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结构济南市县域的工业用地以传统制造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相对较少。
工业用地利用趋势近年来,济南市县域的工业用地利用趋势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但传统制造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评价工业用地能源消耗济南市县域的工业用地能源消耗较高,说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保和节能减排需要加强。
工业用地劳动生产率济南市县域的工业用地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说明劳动力成本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较高。
工业用地投入产出比济南市县域的工业用地投入产出比相对较低,说明工业用地的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工业用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业用地闲置和低效利用济南市县域存在一些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工业用地,这些土地资源的浪费导致了土地利用效率的下降。
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分析
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分析郑涛【摘要】以济南市为例,根据济南市的特点,根据分析济南市土地类型及土地利用率、垦殖率等十四个指标,建立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土地指标比较利用权的最小平方法原理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计算,确定土地评价指标的权重。
然后通过综合评价法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等三方面对济南市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
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济南市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略高于于全省平均水平,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有待提高。
引言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是对研究区域现时土地资源的特点、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程度、利用效果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评价[1],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类型划分完成以后,在对土地各构成因素及综合体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以土地合理利用为目标,根据特定的目的或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来对土地的属性进行质量鉴定和数量统计,从而阐明土地的适宜性程度、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和对环境有利或不利的后果,确定土地价值的过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种目的或需求。
评价的实质是对土地生产力高低或土地质量好坏的鉴定,根据各指分值和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分值, 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受到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一项多因素、多指标、多层次的复杂且规模较大工作,其核心是比较土地用途要求和土地性质。
一、权的最小平方法基本原理二、土地利用现状2.1济南市土地利用概况2.2建立土地评价指标体系2.3确定指标权重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权的最小平方法原理计算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的权重。
2.4综合评价利用综合评价系数法对济南市土地指标进行系数加权计算得出总评价系数,土地利用评价系数的计算公式为: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指标值/山东省土地利用现状平均值。
2.5评价结果三、结论【参考文献】。
济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规划范围与期限
• 规划范围
济南市行政辖区内所有土地——包括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
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市、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
• 规划期限
以2006年~2020年为规划期。2005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 年,2020年为远期目标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背景
• 土地利用现状
•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优化结构原则
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方向和进程,优化配置各业各类用地,努力使用地结构和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
•
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特征,加强区域土地利用调控和引导,明确区域土地利用方向, 促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
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国土生态屏障用地,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
土地利用战略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
• 人口和城镇化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市总人口达到714万,城镇人口达到478万,城市化水平达到67% 左右;到2020年全市总人口达到840万,城镇人口达到630万,城市化水平达 到75%左右。 • 经济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市GDP达到3800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GDP达到60000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30亿元,年均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到1800亿元,年均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200亿元,年均增长 18%。 到2020年全市GDP达到9000亿元左右,从2010年到2020年年均增长9.00%, 人均GDP达到128000元,完成工业化,城市发展水平从基本现代化向全面现 代化提升 • 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目标 适应济南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构筑一体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到2020年中 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全方式出行的45%;道路用地率达到16%,人均 道路用地面积达到15.2平方米,道路网密度达到6公里/平方公里以上。2020 年市域污水回用量将达到4.2亿立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人均城市绿地达到14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8%。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能 耗降低50%以上,清洁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全市用电量约 为480亿千瓦时,最大负荷为9000兆瓦,全市人均综合用电指标5700千瓦时/ (人· 年)。燃气用气量折合天然气9亿立方米。
济南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定稿
济南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济南,250014)摘要:土地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严重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迅速扩张对土地特别是耕地造成很大压力。
当前土地利用普遍存在的集约化利用程度低,土地浪费的严重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
本文总结了济南土地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通过与全国十四个副省级城市在土地的投入产出、可持续利用方面等进行对比,评价济南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
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济南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对策;济南市中图分类号: P968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s of the Jinan City Land Intensive ExploitationSongTan-hua(College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250014)Abstract:Land is indispensable resources to the human’s survival, fewer land and more people, a serious shortage of per capita land are Chinese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China is undergoing rapid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rapid expansion of the urban space causes great pressure to land, particularly to farmland . low level of land intensive use and serious waste are universal existence problems, further intensify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land resourc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atus and problem of land use in Jinan, comparing with the 14 sub-provincial cities in the land of the input , output and the sustainable use ,draw the results of that evaluation, finally proposes the measures of the land intensive use in Jinan city.Key words: land intensive use; measures; Jinan city1引言21世纪是“城市时代”,中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城市用地需求激增,城市周围的农田将转化为城市化区域以满足城市扩展的需要。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时空分析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时空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是指人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土地资源进行的各种活动所造成的土地利用形态和格局的变动。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土地利用变化成为一个关键的研究领域,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时空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是研究该问题的基础。
通过对长期以来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特点。
时空特征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功能、景观格局等方面。
比如,在城市化进程中,农用地逐渐向建设用地转移,这种转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章: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研究该问题的重点。
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的一个系统,包括生物、环境和人类等多个因素。
土地利用变化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功能和结构。
比如,森林砍伐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第三章:土地利用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是研究该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会产生相应的气候效应。
比如,大面积的森林改变了地表反射率和蒸散发过程,进而影响降水和气温。
而城市化过程中的大规模建设对热岛效应和气候变化起到重要作用。
第四章: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是研究该问题的另一个关键方面。
生态服务是指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利益,比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
土地利用变化会影响生态服务的提供和质量,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第五章: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是研究该问题的最后一个方面。
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政策建议。
比如,在城市化过程中,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生态系统的弹性。
结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重视其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对生态系统、气候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
济南旧城保护利用现状调查及更新建议
济南旧城保护利用现状调查及更新建议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1济南旧城概况“泉城”济南坐落于古济水与泰山之间,以分布在城内的72名泉名扬天下,自古以来就有“济南潇洒似江南”的美誉,保存至今的济南旧城是泉城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
1.1历史沿革相传舜曾“渔于雷泽,躬耕于历山”[1];最早出现史册上的名称为“泺”[2];春秋战国时代,济南为齐国之泺邑; 2100多年前的汉代改称济南[3]。
明清以来,济南府一直为山东的治所所在地。
明代济南府城面积仅3.26km2[4],属于自然形成的湖沼和河谷湿地,宛如南方水乡之境。
清代济南府城在明代内城城墙基础上,向四周外扩修建外围城墙,形成了内城外郭的城市结构。
其范围内覆盖了济南的绝大部分泉水出冒地带,这种山、泉、湖、河、城紧密交织的城市泉水聚落环境形了济南闻名天下的“泉城”景观特色。
民国时期,济南城市向西拓展,于外城之外新建带状新城。
而旧城内的原有水系及街巷肌理基本延续清朝时期。
建国后,旧城原有城墙被拆除,城市迅速向四周蔓延生长。
快速城市化破坏了旧城原有水系及街巷肌理,大量水面被填平、侵占,泉水停涌,河水淤塞;历史特色民居也正在遭受着私搭乱建、拆迁等威胁。
1.2旧城特色经历数千年的历史演变,济南的城市空间体现出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浑然一体的特色。
南部自然山体,中部名泉荟萃、湖光山色,北部是黄河及鹊山、华山等众多平地而起的山头。
“一城山色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家家泉水、户户垂杨”[1],这既是对济南城市风貌高度的艺术概括,也是真实的写照。
这种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济南几千年的文化内涵相互融合,形成了济南独特的城市风貌和空间特色。
济南旧城区的传统街区和民居,宛若江南的建筑风格,轻盈飘逸。
商埠区的日耳曼式、英吉利式、日本式及中西合璧的形形色色的近代建筑,反映着济南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文化积淀,东西并列的古城和商埠,一中一洋,一古一新,有着鲜明的特色。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信息分析方法及应用
第1章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概述1.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及科学技术进步,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的作用不断增强。
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的消失、酸雨等现象的出现,促使人们更多地关注全球变化。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是人类活动对地表影响的重要载体,从而成为研究地球地表化学过程、碳循环、生物多样性等全球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动态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关键而迫切的研究课题。
目前,“3S”技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发展,为全球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提供了多尺度的信息源,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田光进,2002)。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特点,按一定的经济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和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活动。
它是一个把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
土地覆被是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具有多维空间信息的综合体,它反映“地球陆地表层和近地面层的自然状况”,是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Turner I B L et al,1994;Turner I B L et al,1995),包括地表植被、土壤、冰川、湖泊、沼泽湿地及各种建筑物,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其形态和状态可在多种时空尺度上变化(史培军等,2000;陈泮勤等,1999;Turner B.L.Ⅱ,1993)。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作为地球表层系统最突出的景观标志,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图1-1)。
土地利用变化侧重于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它既是土地覆被变化的直接和间接驱动力,也是土地覆被变化的响应。
土地覆被则侧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它更多地是土地利用的结果表现。
土地覆被的特征如土壤、植被的特点是土地使用方式和目的的重要基础和影响因素。
现代土地覆被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利用土地的结果,最为明显的两种后果为:土地覆被类型的量变即渐变(modification)和质变即转换(conversion)(Turner I B L et al,1994)。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在土地上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耕作、建筑、采矿、林业、城镇建设等。
而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则是指土地利用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及其产生和影响的原因,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时空变化特征(一)时间变化随着经济、社会、技术等发展的不断推进,土地利用也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化。
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目的也在逐渐变化,即从最初的农业、牧业、渔业发展到工业、城市化等现代经济活动的利用方式。
同时,不同时间段内土地利用的主导特征也不尽相同,比如在20世纪初,农业仍是世界各国的主要产业,土地逐步用于农业生产,而到20世纪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城市和工业用地占据了土地利用的主导地位。
(二)空间变化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一般是指在不同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态的差异。
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受到地理、气候、土地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各地在土地利用上的差异也显得十分明显,在不同地域内,土地利用的主导产业及其分布情况各不相同。
二、驱动力分析(一)人类活动驱动人类的活动是土地利用变化的关键驱动力。
人类对土地的活动主要通过征地、改造、建设等方式进行,人类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追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等都是人类活动驱动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
同时,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压力十分巨大,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影响,破坏了生态环境,引起了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问题。
因此,在人类活动中,需要不断强调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引导人类采取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二)经济发展驱动经济发展也是推动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总体来说,经济发展带来了人类活动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变化。
尤其是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直接推动城市用地的大幅增长。
但同时也带来了土地资源有限、污染治理困难等问题,因此革新诸如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等经济模式,加大农村、生态、水环境等领域的投资,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分析摘要: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分析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是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以信阳出山店水库建设为例,运用RS和GIS技术,对研究区不同时期的遥感影进行解译处理,叠加计算和空间分析,通过生成MARCOV土地转移矩阵,构建单一动态度、综合动态度等模型,定量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揭示不同时空尺度内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8年间,研究区在水库建成前后土地利用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总体特征表现为水域增加明显,增加量达到10%。
林地、建设用地略有增加,耕地显著减少,减少量达到18%。
而且不同时段,土地类型的空间动态度变化差异明显。
2000-2015年除建设用地外,其他类型土地空间动态度变化均较小。
2015-2018年水域和建设用地空间动态度变化尤为剧烈,分别达到98.7%和85.6%。
研究成果为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未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提供有效基础信息支撑。
关键词:水库,生态,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变化GIS-based Analysis of Dynamic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Land Use—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Chushandian Reservoir in Xinyang as anexampleZHANG Jun hua ,WU Qing,CHEN jing,WANG Kun ,CHENG Jun jie,LU Heng,LIZiwei(1.mapp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hool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2.SHui fa planning and design co.LTD) Abstract:This essay t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Chushandian Reservoir in Xinyang as an example to explain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destructive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servoir project. With the support of GIS technology, the essay conducts geographical calcul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land use map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MARCOV transfer matrix, single dynamic degree, comprehensive dynamic degree and other models, the essay aims at do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structure and revealingthe changes of land use landscape patter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between 2000 and 2018, the land use situation in this area changed significantly before and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reservoir. Overall, the water area, forest 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especially the water area. And the cultivated land h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18%, Moreover, the spatial dynamics of land types vary dramatically in different periods. Except for construction land, the spatial dynamics of other types of land changed little from 2000 to 2015. From 2015 to 2018, the spatial dynamics of water and construction land changed drastically, reaching 98.7% and 85.6% respectively.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essential information support for the future improve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reservoir area, the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reservoir area, and the sustainable use of land resources. It also provides the basis for decision-making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land resources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cosystem in the reservoir area.Key words: reservoir, ecology, land use, transfer matrix, dynamic change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日益强烈,生态恶化问题是目前人类生存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景观格局研究综述
• 4.4 地统计学法
• 在研究早期,景观指数法在揭示格局的多尺度特征方面发 挥了重要作用,但景观指数尺度图的突变和转折很少,不 能准确预示景观等级结构的存在(Wu,2000)。 • 而地统计学法在景观尺度的研究工作中则应用相对广泛得 多(王政权,1999;吕一河和傅伯杰,2001),如空间自相 关分析(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 ( Pierre, 1998 ; Fortin, 1999 )、半方差分析(semivariogram analysis ) C Rossi et al,1992)、谱分析(Spectral analysis ) (Rensahaw et al,1984)、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 ) ( Bradshaw, 1992; Monica, 1999;祖元刚等,1999;孙 丹峰,2003)、分形分析(Fractals ) ( Sugihara et al, 1990 )、尺度方差分析(Cullinan, 1997 )、点格局分析 (Point pattern analysis ) ( Ripley BD, 1976; Diggle PJ, 1983;张金屯,2004)等。
• 李秀珍等(2004)应用景观中性模型对常用景观指数进行了 评价,认为值得推荐的指标有总板块数目、平均斑块大小、 总边界密度,分维数,这几种指标都可应用于类型水平和 景观水平。 • 陈文波等(2002)认为平均周长面积比、蔓延度、相对斑块 面积、分维数和斑块类型数几个指标间独立性较好,又能 比较全面的描述景观格局。
• Dietzel (2005)比较了不同时期景观指数的差异,揭示 了城市增长存在“分散一融合”的震荡过程;
• Luck and Wu ( 2002)以空间代时间,研究了城市化梯度 上景观指数的变化,从而揭示了城市景观格局随着城市化 过程发展的变化规律。
浅析现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描述方法
局 两个方面 , 分剐从 土地利用程度、 态变化速度 、 置迁移和转换方向及 来源方向等 角度分析 , 土地利 用变化过程 中的景观格局指 动 位 时 数 的变化规律 总结归纳 , 并对指数的适宜性 作以分析 。
关键词 : 土地 利 用 / 盖 ; 空 变化 ; 观 格 局 覆 时 景
An l sso e h d fl nd u e a a a y i n m t o o a s nd lnd o e ha e de c i to e e r h no d y c v r c ng s r p n r s a c wa a s i
土 地 利用 的变化 具有 显 著 的空 间和 时 间特 点 。因此 , 间格 空 局 及 其 变 化 是 土 地利 用 研 究 的 一个 重 要 方 面 ,进 而 可 以将 现 行 的土 地 利 用 变化 的研 究方 法 分 为 土 地 利 用 时 空 变 化 分 析 和 景 观 格 局 分 析 两 大类 。
收集 、 流 、 汇 存储 和 进 行 节 水 灌 溉 的 一整 套 系 统 , 过 修 筑 土 窖 、 通 大 口井 和 储 水 塘 以及 修 筑 梯 田 、 坝 、 高 耕 作 、 耕 、 耱 、 土 等 深 耙 镇 压 等 措 施 , 到 集蓄 雨 水 , 墒 耕 作 的 目的 。 水 灌 溉 采 取 沟 灌 、 达 保 节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理论与方法
第38卷 第2期2024年2月Vol.38 No.2Feb.,2024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 收稿日期:2023-11-12;修稿日期:2024-01-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254,42101275)。
第一作者:龚健(1977-),男,湖南常德人,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资源评价、国土空间优化与治理。
E-mail:****************.cn 通讯作者:高静(1995-),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建模与分析。
E-mail:*************.cn国土空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和载体,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空间支撑和资源保障。
21世纪以来,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资源要素配置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有力地支撑了社会经济的长期平稳运行;另一方面,国土空间开发失序失衡[1-2]、 资源紧缺与低效利用并存[3]、区域空间资源时空错配、主体功能失调、城乡差距拉大等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4],土地污染、环境退化、生态破坏、粮食安全风险上升等问题日益严峻[5]。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破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6-8]。
围绕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学者从空间功能识别、空间冲突协调[9-12]、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13-15]、空间分区调整优化[16-17]等方面展开了广泛探讨。
然而,国土空间格局作为特定时期下人地关系的集中体现,是生态保护、粮食安全、经济增长、社会保障等多目标协同下的地域空间结构与布局[2],包含了生态、农业和城镇等空间类型在内的具有多维度和递进关系的复杂空间组织[18]。
泉城济南泉水聚落空间环境与景观的层次类型研究
RESEARCHES IN DESIGN上或独立,或连通,形成了点、线、面形态俱全的泉位、泉池、河道、溪流、湖面水环境系统。
四大自然泉群在济南古城空间环境中的影响作用以及它们在与城市公共生活结合方式上的不同。
具体在空间环境意义方面可大致分为如下三个层次:1) 城市层次:黑虎泉泉群、趵突泉泉群、五龙潭泉群、大明湖、护城河水系。
因其或属于城市公共设施、历史名胜地;或位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环境与景观影响的意义重大。
属于泉城聚居环境特色的宏观层次。
2) 街巷层次:珍珠泉泉群。
因其泉位相对分散,大小诸泉泉水喷溢形成的溪流穿墙越户,流淌于院落与街巷之间,逐步汇聚成曲水亭街的沿街河道,经百花洲集中水面后流入大明湖。
是它所形成的水巷空间环境,最为贴近于城厢市民的栖居生活,又具有一定的街巷公共空间的价值意义,属于泉城聚居环境特色的中观层次。
3) 院落层次:珍珠泉泉群脉系所属的诸泉。
泉群共有大小泉水21处,除珍珠泉位于现人大机关(原明德王府、清抚台衙门)院里,个别泉位于街巷的公共空间之中外,大部分散布于周围的民居院落之内。
这些泉水密切结合于市民家庭生活,但并不直接显露于城市公共空间之中,属于泉城聚居环境特色的微观层次。
3 不同层次的泉水聚居典型群落空间特征的类型与景观分析3.1 城市宏观层次的泉水聚居典型空间的类型与景观特征那些封闭管理的公园内泉水脉系,对于城市聚居环境的改善和空间形态的影响有一定程度的制约。
那些可供无偿使用的泉水空间与景观要素当是对于城市聚居环境最具积极意义与产生重要作用的部分。
黑虎泉泉群位于城东南护城河一线,水系与为纪念济南解放而修建的解放阁和环城公园环境融为一体。
解放阁以古城墙为基座,与护城河水面标高相差十几米,有效强化了纪念性建筑庄重挺拔的艺术效果(图3)。
公园绿地环境结合高差处理成台地的形式,通过高低疏密的配置,将视线和游线自然地引向下方的岸际泉畔和上方的楼栏阁台(图4)。
形成了泉城风光经典的标志性地段,在城市宏观层次的意义上理当位居三大泉群之首(表2)。
基于空间基因视角下的传统村落群活化再生研究——以鲁中地区“一线五村”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3)12-0089-05 收稿日期 2023-04-27摘 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进入新的阶段,目前研究多以地域性视角针对个体村落,但对于传统村落群的组团式再生与发展研究较少。
该文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一线五村”为例,运用空间基因理论,系统地分析线性传统村落群活化再生的基因识别、提取转译,进而总结空间基因导控策略。
打破固有单一村落的再生隔阂性,寻求传统村落的组团式发展和点状要素联系,探寻传统村落群活化再生机制。
关键词 空间基因 传统村落群 活化再生 鲁中一线五村 聚落Abstract With the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for traditional villages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and most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on individual villages from a regional perspective, but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the group re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 groups. Taking the "one chain of five villages" in Laiwu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we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gene recognition, extraction and translation of the activ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linear traditional village groups from the spatial gene's theory, and then summarize the spatial gene guidance and control strategies. The aim is to break the regeneration barrier of the inherent single village, to seek the group development and point-like element connection to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to explore the activation and regeneration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village groups.Keywords Spatial genes, Traditional village group, Conservation and renovation, One chain of five villages in central Shandong, Settlement基于空间基因视角下的传统村落群活化再生研究——以鲁中地区“一线五村”为例The Conservation and Renov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 Grou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Genes: Taking the "One Chain of Five Villages" in Central Shandong as an Example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预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模型
预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模型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何在城市土地的规划与管理中预测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和模式,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几种预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模型,希望能够为城市土地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二、基于马尔科夫链的模型马尔科夫链是一种统计模型,它可以用来描述在一组状态之间的转移概率。
在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中,马尔科夫链模型可以将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看作是一系列的状态转移,从而预测不同时间点的城市土地利用状态。
例如,在一个城市中,有一块农业用地希望转变为城市用地。
马尔科夫链模型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计算出该农业土地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城市用地的概率,从而为城市的土地规划提供参考。
三、基于细胞自动机的模型细胞自动机是一种用来模拟复杂系统的计算方法,它将空间划分为一系列的小格子,并通过规则来模拟小格子之间的交互。
在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中,细胞自动机模型可以划分城市区域成为多个小区,并模拟这些小区内土地利用的变化。
例如,在一个城市中,有一块老旧工业用地希望转变为住宅用地。
细胞自动机模型可以通过模拟不同时间点内人口数量和就业结构的变化,预测这块工业用地在未来几年内转变为住宅用地的可能性。
四、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方法,可以在多个解中搜索最优解。
在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中,遗传算法可以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的布局,从而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
例如,在一个城市中,有一块商业用地希望转变为住宅用地。
遗传算法模型可以通过优化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的布局,实现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
五、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型神经网络是一种通过模拟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传递信息的计算方法,可以用于模拟非线性系统的行为。
在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中,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将多个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因素综合起来,预测未来城市土地利用的趋势和模式。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苏常红;傅伯杰【摘要】Landscape pattern and ecological process are the major contents of landscape ecology. The close interactions between landscape patter and ecological process created landscape function, which constituted the bulk of ecosystem services. Due to ever-increasing influence of human being on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e ecosystems are confronted by tough challenges embodied by structural damages and functional disorder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uplings between landscape pattern and ecological process, the effects o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ecosystem management.【期刊名称】《自然杂志》【年(卷),期】2012(034)005【总页数】7页(P277-283)【关键词】景观格局;生态过程;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影响【作者】苏常红;傅伯杰【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正文语种】中文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两者相互作用,呈现出一定的景观功能,构成生态系统服务的主体。
济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一2010年)
济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一2010年)来源: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全市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和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修订和实施工作的通知》以及《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订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 本规划是济南市人民政府指导全市土地利用活动的法规性文件,市域内的一切土地利用活动和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各专项用地规划,均应遵守本规划。
第三条 本规划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加强土地用途管制,集约用地,努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四条 本规划遵循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本规划以山东省下达的I 996 - 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主要指标和《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依据,并与《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一2010年)》相协调。
第六条 规划期限为1997—2010年。
近期规划至2000年,远期规划至2010年,远景展望至2030年。
第二章 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第七条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旅游中心,是以泉水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
济南是国家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是我国东部沿海开放Ipl内陆延伸的枢纽,是起跨省区作用的经济中心城市。
第八条 “九五”期间和下世纪的前十年,全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是:1.社会发展目标:到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总人口规模不超过570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城镇人口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医疗保健、失业救济等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社会文明、环境和生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济南城市规划分析
济南市周边有多个城市,如泰安、淄博、德州等,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群。
历史背景
济南市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 化名城之一。
济南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如千佛山、大明湖等,这些景点 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济南市在历史上曾是中华民国的 首都,有着重要的政治地位。
人口与经济
济南市人口数量较多,人口密度较高。
济南城市规划分析
目录
• 济南城市概况 • 济南城市规划历程 • 济南城市规划特点 • 济南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 • 济南城市规划未来展望
01 济南城市概况
地理位置
01
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也 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02
济南市地处华北平原的南部,地势南高北低,南部 为泰山余脉,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共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公共交通发展滞后
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不足,线路覆盖不全,导致市民出行不便,增加 了交通拥堵的压力。
交通管理措施需加强
需加强交通管理措施,如限行、错峰出行等,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环境质量挑战
01
02
03
空气质量恶化
随着工业发展和机动车数 量的增加,济南市空气质 量逐渐恶化,对市民健康 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济南市的历史文化保护还注重与城市 更新和开发的协调。通过将保护与利 用相结合,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 更新和开发中,实现了历史文化的传 承和发展。
04 济南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
人口增长压力
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人口迁移增加,济南市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住房保障等带来巨大压力。
近现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近现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演变与发展研究近现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演变与发展研究近现代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其城市形态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和发展。
本文将重点研究近现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演变与发展。
近现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演变与发展源远流长。
在近代以前,济南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而闻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济南就成为鲁国的重要城市,并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古迹和文化遗产。
然而,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兴起,济南城市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
近代以前的济南城市形态主要以城区为中心的传统城市格局为主。
城市区域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外城则是城市周围的郊区和农田。
内城以泉水为特色,泉水被广泛利用和开发,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泉城景区。
外城则是农田和村庄,以农业为主导。
然而,随着近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兴起,济南的城市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近代济南城市形态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面积的扩大。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济南的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原来的城区被拓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
新的城市区域涵盖了原有的郊区和农田,形成了新的城市发展的土地基础。
其次,城市道路的改善与发展。
原来狭窄拥挤的街道逐渐被宽阔的大道所取代,道路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同时,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地铁、高速公路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引入,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再次,城市建筑的变化。
传统的低矮建筑被高楼大厦所取代,现代化的建筑风格也逐渐成为主流。
这些建筑物不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居住和办公条件,也展示了城市的现代之美。
最后,城市功能的调整。
近现代济南通过转型升级城市产业结构,发展了现代制造业、金融业、商业等新兴产业,提升了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近现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演变与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与城市规划和政府政策密不可分。
城市规划是城市形态演变与发展的重要方面,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促进城市形态的优化和协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h e i n n e r c o n v e si r o n o f c o n s t uc r t i o n l a n d w a s e v i d e n t ,t o o ; ( 2) t h e d i m e n s i o n o f w a t e r l a n d ,
c h a n g e e c o l o g i c a l e f e c t w h i c h c a n i mp r o v e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T h e 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 ( 1 )f r o m
济 南 市 土 地 利 用 景 观 格 局 时 空变 化 研 究
刘金花 , 岳兴玲 , 张庆 业。
( 1 .山东建筑大学 管理工程学 院 , 山东 济南 2 5 0 1 0 1 ; 2 . 山东 省环境 保护科 学研究 设计院 , 山东 济南 2 5 0 0 1 3 ;
3 . 山东 颐通土地房地产评估测绘有 限公 司 , 山东 济南 2 5 0 0 1 0 )
J i n a n 2 5 0 o 1 3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h e t e mp o r a l ・ s p a t i l a d y n d s c a p e t y p e a n d l a n d s c a p e p a t t e r n c h a r a c t e r re a a n ly a z e d b y s p a t i l a a n ly a s i s o f ARCG I S a n d l a n d s c a p e p a t t e r n a n a l y s i s i n o r d e r t o r e l f e c t l a n d s c a p e
摘要: 为探讨 土地利用 景观格 局变化及 其产生 的生态效应 , 改善 区域生态环境 , 文章 基于 A R C G I S空 间分析技 术、 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格局 分析法 , 研 究 了济南市 2 0 0 0 -2 0 1 0年土 地利用 景观要 素时空 变化 、 景观格局 特 征 、 多样性 及分异性变化 。结果表 明 : ( 1 )2 0 0 0 -2 0 1 0年 , 济南市土地 利用景 观要素变 化明显 , 耕地 主要转 为建设 用 地和林地 、 草地 , 建设用地主要流 向耕地 且城 镇 、 农 村居 民点 、 交 通水利 及工 矿用地 内部 转换 明显。 ( 2 )水
第2 8卷 第 4期
2 0 1 3定
山 东 建 筑 大 学 学 报
J OURN AL OF S HANDONG J I ANZ HU UNI V ER S I T Y
Vo I . 2 8 No . 4
Au g . 2 0 1 3
8月
文章编号 : 1 6 7 3— 7 6 4 4( 2 0 1 3 ) 0 4- 0 3 3 5— 0 6
2 0 0 0 t o 2 0 1 0,t h e i n t e r a c t i v e c o n v e r s i o n i s e v i d e n t b e t w e e n c u l t i v a t e l a n d 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l a n d,a n d
o f E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J i n a n 2 5 0 0 1 3,C h i n a ;3 .S h a n d o n g Yi t o n g Re l a E s t a t e Ap p r a i s l a a n d Ma p p i n g C o .,L t d .,
域、 交通水利和未利用地三种景 观类 型分维数呈上升趋 势 , 表 明这 3种景观类 型分 散程度增 加 , 破 碎化程 度呈 上 升趋 势。( 3 )耕地作为研究区优势景观类型 , 其所 占 比例降低 , 对 区域景 观 的整体 控制性 减弱 , 景观异 质性
增大 , 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 , 土地利用朝着多样化 和均匀化方 向发展 , 不利于生态效应 的发挥 。
关键词 : 土地利用 ; 景观格局 ; 时空变化 ; G I S+R S
中 图分 类 号 : T P 7 9 文献标识码 : A
Re s e a r c h o n t e m po r a l a n d s pa t i a l c ha n g e o f
l a n d s c a p e p a t t e r n i n J i n a n c i t y
L i u J i n h u a , Y u e X i n g l i n g , Z h a n g Q i n g y e
(1 .S c h o o l o f Ma n a g e me n t E n g i n e e r i n g , S h a n d o n g J i a n z h u U n i v e r s i t y , J i n a n 2 5 0 1 0 1 , C h i n a ; 2 .S h a n d o n g A c a d e m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