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52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贾莉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我院接诊的产妇94例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奇偶分组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产妇47例,实验组产妇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母婴健康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护理质量评分。
结果:对比两组产妇母婴健康掌握情况,实验组产妇的新生儿沐浴、臀部护理、脐部护理、新生儿抚触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产妇的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产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产妇母婴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喂养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服务也有了更高要求,产房传统护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于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护理要求,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逐渐得以应用,该种护理模式能够使产科的护理水平得以提升,同时有利于产妇掌握母婴健康知识,利于新生儿健康成长。
因此,本文主要探究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94例我院妇产科接诊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时间选取为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依据奇偶分组法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各47例,实验组产妇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实验组产妇中,产妇的年龄为23~41岁,平均年龄为(32.85±3.67)岁,其中,初产妇为36例,经产妇为11例,对照组产妇中,产妇的年龄为24~42岁,平均年龄为(33.84±3.18)岁,其中,初产妇为35例,经产妇为12例,实验组产妇的年龄、生产经历等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采用母婴床旁护理,产妇入院后,由专门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一对一床旁护理,首先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母乳喂养的优势、营养饮食、乳房护理以及产褥期护理等相关要点,由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到健康宣教过程中,由护理人员现场对相关操作进行演示,并鼓励产妇及家人现场进行学习,由护理人员纠正产妇练习中的错误。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要: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本次医学研究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6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产妇和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和新生儿接受母婴床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满意度、护理技术水平及格率和母婴知识及格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助于产妇护理满意度的提高,以及护理技能的增强。
随着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体系的逐步完善,提高患者临床医疗和护理服务的质量也逐渐成为了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关注的焦点。
产科新生儿出生后,虽然与产妇处于同一病房,但是,因为产妇及其家属自身的临床护理技术能力较差,因而常容易出现新生儿喂养和自我管理方面的失误。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服务模式,其主要目标在于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新生儿和产妇的身心健康水平。
本次医学研究就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医学研究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6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产妇年龄范围在22岁至34岁之间,平均(28.4±4.3)岁,孕周在39周至42周之间,平均(40.5±2.1)周。
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且两组观察对象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产妇接受基础的临床护理服务,实验组产妇接受母婴床旁护理,具体措施:第一,新生儿的床旁护理。
主要包括新生儿臀部护理、脐带护理,以及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注射、新生儿沐浴等护理措施,向产妇及其家属说明新生儿床旁护理的注意事项,以及所需掌握的护理技能,从而提高母婴护理服务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持续性。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入住我院分娩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母婴床护理)与对照组(传统护理模式),每组60例。
比较两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和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
结果观察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和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都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有利于产妇及家属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提升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标签:母婴床旁护理;产科护理;应用在卫生医疗事业中,护理人员必须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1]。
现今产科护理服务的质量在社会各界很受关注,随着医学服务模式的逐渐转变,产科护理模式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产科护理模式,它的服务理念为“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
母婴床旁护理为一对一护理,所有的护理操作都在产妇床旁进行,产妇及家属可共同参与母婴护理,便于产后母婴健康指导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教育工作顺利进行,还可帮助婴儿父母更快的适应角色[2]。
本文将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入住院我院分娩的初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母婴床护理)与对照组(传统护理模式),每组60例。
所选产妇均无其他疾病且了解情况并同意;产妇年龄<40岁,单胎;两组家庭基本情况、学历、年龄、孕周、分娩方式及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对象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1.2 方法1.2.1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即对新生儿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实行“一对一”形式且均安排在病房完成。
护理人员在病房边操作边讲解,产妇及其家属可共同参与。
讲解内容包括母乳喂养的优点与技巧、乳房护理方法、产褥期常见症状的处理、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及其处理方法、新生儿的护理等。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中应用及疗效观察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中的应用及切实疗效。
方法选择我科于2010年1月~ 2012年1月,对40对母婴进行母婴床旁护理,并于同期的40对传统常规护理母婴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产妇在臀部护理、脐部护理及抚触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儿在体重、身长及头围的平均增加量方面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beside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average increment with regards to weight, height and head measurement(p0.05),基线一致。
1.2 纳入标准(1)既往体健;(2)初产妇;(3)产前检查无异常;(4)同意参加本次试验。
1.3 方法试验组护理方法:(1)健康宣教。
向母亲宣讲母乳喂养的必要性和保持充足母乳的饮食,强调早吮吸、早接触和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指导其哺乳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2)与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婴儿沐浴,沐浴前提醒母亲将室温调节至26~28℃。
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判断婴儿精神状态、皮肤情况和四肢活动的方法,以确定婴儿是否适宜沐浴。
与产妇共同准备沐浴用具,后将洗澡水调节至37~39℃。
护士示范沐浴方法,向产妇和家属讲解沐浴注意事项,如应避免水流入婴儿的嘴巴和耳朵、如何在沐浴过程中扶稳婴儿身体等,并需注意在沐浴过程中与婴儿进行语言和眼神交流。
沐浴完毕后,向产妇教授给婴儿穿衣服的方法、脐带消毒方法及皮肤护理方法。
(3)向产妇及家属说明臀部护理的重要性,强调婴儿排泄后需及时更换尿裤。
选择透气、柔软和吸水性表1 两组产妇对婴儿护理技巧的合格程度比较组别 n 沐浴臀部护理脐部护理抚触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试验组 40 39 1 39 1 39 1 38 2对照组 40 38 2 34 6 35 5 31 9x2 3.10 15.57 20.25 17.96p >0.05 0.05)。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妇幼保健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茹克亚木·艾拜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摘要:目的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情况。
结果 观察组抚触技能、沐浴技能、臀部护理技能、脐部护理技能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新生儿首次胎便时间、排便次数、睡眠时间、进奶量增加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提高产妇护理质量,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性好。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产科护理;应用效果;满意度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对产科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科逐渐转变了传统护理观念,将母婴护理视为产科护理重心内容,紧紧围绕产妇提供产科护理服务,创新产科护理模式,旨在提高产妇诊疗效率,取得产妇的满意。
产科护理工作本身具有特殊性,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妇的身心状态[1]。
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产妇认知行为进行干预,灌输母婴护理技巧和方法等,有利于增强母婴护理质量[2]。
基于此,本研究对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45±1.28)岁;孕周8~40周,平均孕周(37.11±1.24)周;其中13例自然分娩产妇,12例剖宫产产妇。
对照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8.23±1.26)岁;孕周29~42周,平均孕周(38.12±1.23)周;其中14例自然分娩产妇,11例剖宫产产妇。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分娩产妇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母婴床旁护理。
比较2组不同护理方式对新生儿母乳喂养、新生儿睡眠质量、新生儿啼哭情况、产妇产后生理功能恢复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4h睡眠总时长、夜间睡眠时间指标显著大于对照组,夜醒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啼哭频率、啼哭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效果理想,可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量、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其不良情绪,产妇护理技能掌握度明显提升。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护理;应用效果引言母婴床旁护理是在产妇床边完成新生儿护理工作的一种护理方式,当前母婴床边护理主要项目为健康宣教、新生儿注射、疾病筛查、取足跟血等。
母婴床旁护理可对新生儿与产妇安全保证,是对医院人性化服务有效体现。
本研究旨在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分娩产妇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
对照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7.82±3.26)岁;孕龄37~41周,平均孕龄(39.65±1.02)周。
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7.69±3.24)岁;孕龄37~41周,平均孕龄(39.58±0.98)周。
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产妇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具体如下:(1)床边护理。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发布时间:2021-04-02T11:12:24.93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1月11期作者:陆娇[导读] 新生儿出生之后,其本身还处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当状况,并且母亲也因为分娩,导致自身没有足够当精力去照顾婴儿。
陆娇(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江苏南京210000)摘要:目的:当新生儿出生之后,其本身还处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当状况,并且母亲也因为分娩,导致自身没有足够当精力去照顾婴儿。
如果此时由其他家人进行照顾,往往会因为自身缺乏一定当专业性导致照顾不周,所以这个时候产科护理就显得尤为必要。
传统当护理模式由于具有一定当落后行,其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针对产妇以及婴儿当照顾要求。
所以为了顺应广大家属对于产妇护理的相关要求,母婴床旁护理的模式在未来的产科护理中是一种必然趋势。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传统护理模式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科护理的效果,从而得出产妇对其的不同认知与评价。
方法:本文研究方式选择了2019年本院接收的孕产妇共计100人,且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50名产妇选择传统护理方式,而观察组50名产妇选择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通过对比得出两组产妇对护理评价的不同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8%,相较于对照组(80%)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结论: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的护理模式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所采用的常规护理模式,为此加强针对产妇以及儿童的床边护理确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产妇以及家属的满意度,在未来是一种极具推广价值的护理模式。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护理;效果引言: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从前而言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这也表明人们的经济实力比从前而言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在产妇分娩之后的护理相关问题上,家属们逐渐意识到了科学护理模式的重要性。
产妇需要经过怀胎十月,才能够孕育出一个生命,所以在生产过后可以说是非常虚弱的,应该受到最为科学全面的照顾。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产科护理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
方法:2019.4-2020.4,本院产科收治产妇(单胎头位、初产妇)116例,遵照双色球分组法将产妇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产科基础护理(对照组,n=58例)、母婴床旁护理(实验组,n=58例),在两组产妇出院当天评估产妇的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与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技能(母乳喂养、新生儿喂养、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妇的护理技能掌握程度,可有效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基础护理;产科护理近年来,产科收治的孕产妇多为九五后、零零后,很多产妇都是初次做母亲,年纪较轻,对妊娠-分娩没有经验,很难在分娩后立刻转变自己的角色,其生理与心理都存在一定问题。
传统的产科基础护理虽然能加强对产妇、新生儿的监测,能及时发现大部分异常,及时进行处理[1]。
但是,难以有效解决产妇角色转变不过来的问题,难以有效培养母婴感情,难以帮助产妇掌握更多的护理技能[2]。
基于此,临床提出了母婴床旁护理这一方案。
本研究主要对比分析母婴床旁护理、产科基础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9.4-2020.4,本院产科收治产妇(单胎头位、初产妇)116例,遵照双色球分组法将产妇分为两组。
对照组大小年龄在21-40岁,均值(30.65±3.22)岁。
实验组大小年龄在20-40岁,均值(30.43±3.25)岁。
对比两组临床数据,无差异但可比较(P>0.05)。
1.2方法对照组58例实施产科基础护理,如定时观察产妇阴道出血情况,及时为新生儿沐浴,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新生儿等等。
实验组56例实施母婴床旁护理,①积极沟通:选取产科护理经验丰富、理论知识丰富、职称较高的护士担任产科病房责任护士,在孕产妇入院后,积极与孕产妇沟通交流,详细了解孕产妇的实际情况,明确孕产妇存在的恐惧与担忧,温柔耐心的讲解分娩相关知识,缓解孕产妇的不安与恐惧。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究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筛选2020年8月——2022年12月以来,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78例为课题研究参与对象。
以随机抽取的方式作为分组标准,将其进行均等分组,其中一组选用常规护理模式,为参照组(39例),另外一组选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为研究组(39例)。
统计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并对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护理后组间比较,研究组产妇的不良心态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母婴床旁护理的实施,可在明显改善产妇不良心态的同时,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提升,有助于新生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护理;临床效果分娩是多数女性必须经历的生理过程中,产科护理不仅关系到产妇的身体恢复,还会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常规产科护理,是由多名护理人员协作完成的护理服务模式。
护理人员需要在产妇与新生儿分开的状态下,分别对其展开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而导致产妇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角色变化,最终影响到恢复效果。
母婴床旁护理则是一种基于家庭的干预模式,通过引导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参与度,而帮助产妇尽快进入母亲角色,积极参与对新生儿的照护。
母婴床旁护理对于产妇身心康复、新生儿成长发育及母乳喂养成功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基于此,本研究特针对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讨,详情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2020年8月——2022年12月以来,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78例为课题研究样本。
以随机抽取的方式作为分组标准,将其均等分为参照组(39例)与研究组(39例)。
参照组产妇年龄介于24周岁与39周岁之间,均值约为(29.12±2.67)岁,初产妇与经产妇分别为27例、12例,为其选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产妇年龄介于24周岁与38周岁之间,均值约为(29.08±2.75)岁,初产妇与经产妇分别为28例、11例,为其选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应用和效果观察论文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和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目前我国医院产科护理中的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所带来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方法选取本院产科在2009年3月——2010年4月分娩的50例产妇,并将这5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25例,对照组产妇25例。
观察组的产妇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的产妇进行普通的护理模式,对两组产妇进行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观察组产妇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在92%,对照组产妇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在56%,观察组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在96%,对照组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在77%。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和护理的满意度上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在产科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经过观察,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效果观察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35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02-01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护理模式也在发生变化。
特别是在产科。
产科护理与母婴的健康息息相关,初为人母对于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并不十分了解,经常会发生新生儿护理不到位。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护理模式诞生,就是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主要是指在围产期实施母婴同室保健,促进母亲与新生儿健康、保健教育的实施办法。
因此,产科护理人员除了提供日常生活照顾,还要对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指导和产妇一起担负起母亲的角色[1]。
为了对该种护理模式进行了解,将选取本院产科在2009年3月——2010年4月分娩的50例产妇,并将这5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详细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产科在2009年3月——2010年4月分娩的50例产妇,年龄在19-30岁,孕周期在(18周±40周),选取标准:①产妇身心健康,不伴合并症的初产妇;②进行母婴床旁护理,征得产妇的同意;③产妇的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上[2]。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目的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将我院分娩的100对母婴随机分为两个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母婴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即是在产妇床边安排专业护理人员,保证一切护理活动均在产妇床旁进行,一段时间后,将两组产妇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掌握母婴护理方法的熟练程度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效果明显好于对比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产科护理中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同时使产妇以及家属能够很好的掌握相关的护理技能。
研究表明此种方式具有现实操作意义,可以有效提高产科的竞争力。
标签:产科护理;母婴床旁护理;应用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为了更好的验证此次实验的目的,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3年10月的100例产妇。
均为初产妇,同时身体健康,没有精神或者躯体方面的疾病。
在征得产妇以及家属同意的后,随机将这100名产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结果产生影响,两组产妇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别,年龄、文化背景以及住院时间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
1.2方法1.2.1对照组作为和观察组进行对比的设置组,该组所有母婴护理模式均采用传统护理方法。
具体方法为:相关护理人员需要通知家属,并保证家属将婴孩带到专门的新生儿沐浴抚触室进行沐浴,中间不会出现遗漏的情况;为了保证婴孩的健康成长,在沐浴结束之后,需要对婴孩进行脐带消毒,以免出现感染或者其他情况;脐带消毒之后需要进行抚触按摩,这是为了帮助婴孩活动;该步骤结束之后,需要对婴孩进行预防接种,当然预防接种也需要在专门的治疗室内进行。
因为护理人员不可能长时间对某一个婴孩进行护理,因此需要对产妇和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并保证其掌握相应方法;责任护士在早晚交班之后需要对病房进行巡视,对婴孩的健康情况进行观察,对于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9-05-13T16:25:04.0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3期作者:张唯唯吴兰兰尹洁(通讯作者)[导读] 为此观察组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不仅能促进产妇产后康复,提高产妇围产期安全。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将来我院产科分娩的139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围产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围产期介入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康复情况、泌乳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及新生儿喂养方式。
结果:观察组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初次泌乳时间及泌乳频次都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观察组产妇自护能力问卷评分及母乳喂养比例都高于对照组,而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母婴床旁护理能有效促进产妇康复,提高产妇自护能力,降低产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应用效果产科护理质量关系到产妇康复和新生儿喂养,科学的产科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产妇康复,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为此本文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中,具体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患者资料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139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3-34岁之间,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139例产妇分为两组。
观察组73例,平均年龄(27.3±2.1)岁,孕周在39-41周之间,平均孕周(40.1±0.7)周,分娩方式中顺产45例,剖宫产28例,新生儿体重在2.9-4.4kg,平均体重(3.37±0.26)kg,对照组66例,平均年龄(28.1±1.7)岁,孕周在38-42周之间,平均孕周(39.7±0.8)周,分娩方式中顺产40例,剖宫产26例,新生儿体重在3.1-4.5kg,平均体重(3.45±0.21)kg,两组基础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332018.10护理经验<<下转234页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周 萍苏州市立医院(东区)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8【摘 要】目的:主要是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实验主要是选取了医院2016年8月份的190对母婴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2016年9月份的180对母婴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干预组。
对照组的母婴所采用的是传统的护理模式,而干预组的母婴则采取的主要是母婴床旁的护理模式,根据最终的实验结果,对比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结果:本次实验结束之后可以得出相应的数据,可以明显的发现,干预组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要明显的好于对照组的产妇,p<0.05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不仅如此,干预组的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以及护理技术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母婴床旁的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是比较好的,并且孕妇对母婴床旁的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也是比较高的,所以说,母婴床旁的护理模式在临床治疗上是可以进行推广的。
【关键词】母婴床旁的护理模式;产科护理;新生儿;孕妇做好母婴护理工作在当前社会上是较为重视的一件事,传统的母婴护理模式是不同的岗位的护士在不同的区域完成对新生儿的相关护理。
但是这种母婴护理模式并不利于产妇以及家属学习护理婴儿的相关技能,所以说传统的母婴护理模式是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的。
此外,传统的护理模式是将所有的新生儿放在一起进行护理的,因为新生儿在同一间房间里进行护理,所以就会造成一定的交叉感染。
母婴床旁的护理模式则是不同于传统的护理模式的,母婴床旁的护理模式是指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时候主要是产妇的床旁进行护理的,这显然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并且可以使得产妇清楚的了解婴儿护理的相关步骤,让护理的每一个过程都能清晰的呈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本文主要是母婴床旁的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以下就是具体的实验过程[1]。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探究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探究目的对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以2011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母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即常规护理组与观察组即母婴床旁护理组,各组均为50例,经护理后,对两组母婴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母婴的护理效果后,发现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母婴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操作技能水平、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产科护理中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产科护理;应用价值社会的进步加上医学的发展,使得临床医学治疗理念也逐渐发生了改变,除了治病救人以外,医疗机构已也愈来愈关注与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1]。
在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从产妇的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并需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产妇的需求,为产妇、婴儿、家属提供全面的照顾,使产妇及其家属更好地适应家庭角色的变换,并迅速进入到为人父母的角色中,掌握相关的育儿技能,照顾好新生儿[2]。
本文以100例母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50例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另外50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发现母婴床旁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好,现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母婴患者,所有产妇均是单胎头位,临床上并无头盆不称、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等表现。
随机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母婴床旁护理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组均为50例。
观察组中产妇的年龄为25~36岁,孕周为37~40w,自然分娩35例,剖宫产15例;高中以下学历9例,中专及大专学历18例,本科以上学历23例。
对照组中产妇的年龄胃癌24~37岁,孕周为38~41w,自然分娩37例,剖宫产13例;高中以下学历11例,中专及大专学历20例,本科以上学历19例。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 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实验共选取了7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段为2019.5月~2020.5月,在入组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则是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产妇对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接受母婴床旁护理后,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臀部护理等技巧的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此外,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为(91.84±1.43)分,对照组为(74.82±1.62)分,观察组明显更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在产科护理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巧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护理;应用效果前言:产科护理工作主要是包括了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其护理难度相对较高、护理内容比较复杂,进而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较高。
近年来,随着护理服务内容和模式的不断优化和改善,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逐渐广泛,且能够对产妇和新生儿实施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和引导,使产妇更快的适应新角色。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共选取了7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段为2019.5月~2020.5月,在入组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
所有产妇均为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符合入组标准。
对照组38例产妇中,年龄最小的为20岁、最大的为37岁,平均年龄为(27.15±1.13)岁,其中顺产27例、剖宫产11例;观察组38例产妇中,年龄最小的为21岁、最大的为35岁,平均年龄为(25.32±1.05)岁,其中顺产25例、剖宫产13例;两组产妇基本资料经对比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摘要】目的: 探究在产科护理中婴床旁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105例,其中对照组产妇分娩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床旁相关产后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 在产科护理中应用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其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生活质量,同时保证其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婴床旁护理模式; 产科护理; 应用观察【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70-01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产科护理更多从疾病预防向健康导向转变,是顺应新世纪发展的护理新模式。
母婴床旁护理是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其强调以人为本,围绕家庭行相应的总体护理[1]。
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进行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同时无精神障碍类疾病以及严重的躯体疾病。
所有产妇的护理内容均得到产妇及家庭的同意,同时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2]。
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分别105例,两组产妇的临床基础资料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产妇分娩后采取常规的护理,在新生儿娩出后即进行相应的集中沐浴、脐带消毒以及抚触等护理,同时进行预防接种,每天采用录像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并做相应的讲解,另外在住院期间也要做定期的产后相关知识的讲解[3]。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到产科病房中,提升了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提升了产妇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产科病房;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264-0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医疗行业的关注力度逐渐提升,传统的医疗护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人们的就医需求。
相关的医学研究者,在产科病房护理中,提出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该项护理模式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护理理念,倡导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母婴床旁作为一项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的一切护理工作均在病房内完成,为产妇及其家属与护理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机会,实现了“一对一”的操作演示及母婴床旁护理知识宣传。
本文将2016年3月份至2017年6月份本院产科分娩的128例产妇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2016年3月份至2017年6月份本院产科分娩产妇128例,采用随机分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64例。
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28.5±2.3)岁,孕周为37~40周,平均孕周为(38.5±1.2)周。
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3~36岁,平均年龄(29.5±1.4)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为(38.25±1.5)周。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在性别及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应用在产科病房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106例母婴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记录两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产妇在沐浴、臀部护理、脐部护理和抚触的掌握合格率上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婴儿体重增加量、身长增加率和头围增加量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母婴床旁护理应用在产科病房中可以提高产妇照顾婴儿的能力,同时也会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病房效果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4.36.60作者单位:277599,山东省滕州市,山东省滕州市中医医院作者简介:赵忠菊(1972—),女,滨州医学院大学本科,滕州市中医医院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产科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产科护理正积极探索新的护理模式,在孕妇住院期间除了为产妇提供日常活动照顾,产科护理更注重为产妇提供产科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向产妇传授育婴知识与技能,让产妇能够更快的接纳新生儿[1-2]。
母婴床旁护理是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的实质是在住院期间让母婴享受护理服务并在产妇的床边进行,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满足产妇、新生儿和家庭等多方面的护理需求,让产妇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下度过分娩引发的生理与心理上的不适感[3-4]。
我院开展了母婴床旁护理应用在产科病房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月-2014年8月我院分娩的产妇106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
其中观察组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6.97±2.05)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8.97±0.12)周;对照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6.64±2.12)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23±0.15)周。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余文华;应舒琴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6(9)35
【摘要】目的分析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
方法选取产科病房母婴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观察2组产妇对健康教育知识、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结果观察组产妇对健康知识与新生儿护理技术的掌握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效果显著,产妇认可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2页(P157-158)
【作者】余文华;应舒琴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产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产科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效果观察
2.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3.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效果观察
4.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5.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产妇 采取 此护理模 式 ,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素质, 定期举行分娩知识 培训 。作 为产科 护理工作 人员首 先 将2 0 1 2年 1 月 ~2 0 1 3年 1月本 院收治 的
应该提 升 自身的工作 素养 , 改善护理服务态度 , 增 强职业责任
护理模式实施 中应该 注意 的事 项 , 增强产 妇与新 生儿 的护 理 舒适度 。在母婴床旁 护理模式 实施过 程 中, 结合产 妇及家 属 的实际要求 , 为产妇提供个体化 、 针对性 的护理 方案 。( 2 ) 母
5 . 0 3 ) k g 。产妇孕周 2 9~ 4 2 周, 平均 ( 3 7 . 2 3- i - 0 . 8 3 ) 周 。平 均
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在 产妇床旁 完成一 切护理工 作… , 此
护理模式是 以家庭 为中心 , 建立优质服务流程 , 达 到保证母 婴
1 . 2 方 法
1 . 2 . 1 对 照组
对 照组 采取传统护理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即由护理人 员在
健 康的护理 效果 。在 产科护理 中实施母 婴床旁 护理模 式 , 为
[ 5 ] 张士琼 , 李
俊. 产 后 门诊 支持对 4个 月 内婴 儿纯母 乳喂养 的
等分 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 对照组产妇采取 常规护理 , 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 。产后 2 周 内采用问卷调查法 , 比较两组产妇 知识和技 能掌握情
况、 生活质量情况及满意度情 况。结果 : 观察组知识和技能等掌握明显优于对 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 P< 0 . 0 5 ) 。观察组产妇生 活质量 、 护
2 0 1 2 , 1 8 ( 7 ) : 5 5— 5 6 .
本 次研究 中 , 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后新生儿游泳 、 沐 浴
以及 接受抚触护理操 作所需转 运时间得 到大 幅节约 , 新生儿
[ 4 ] 毕景 芹. 穴位 按 摩 对 产后 乳 胀 及 纯母 乳 喂 养 影 响 的护 理 体
会[ J ] . 河 北 医学 , 2 0 1 2, 1 8 ( 8 ) : 1 1 4 1—1 1 4 3 .
消毒用具物 品损耗也 相应降低 , 从 而使护理 工作人员 能够利
用 充裕 的闲暇时间对 产妇进行 针对性健 康护理 知识 宣教 , 指 导其母乳 喂养技 巧并确保落实 到位 。
产妇 、 婴儿和家庭提供人性 化 的护理服务 。其 内容 主要包括 新 生儿沐浴 、 抚触 、 疾 病筛查 、 健康宣 教 、 预防接种 等 , 在护 理 中让产妇全 面监督护理人员 的护理行为 。为 了探讨母婴床旁
护 理 模 式在 产 科 护理 中 的应 用 效 果 , 本研 究对我 院收治 的 6 0
施有利 于规避护理风 险因素 , 增进产妇与护理人员沟通交流 , 使其护理依从性更高 。
养率 的 临 床 效 果 观 察 [ J ] . 现代 预防医学, 2 0 1 2, 3 9( 1 8) :
4 7 0 0, 4 7 0 3.
[ 3 ] 杨晓玲 , 刘
静. 母 乳喂 养现状 调查 分析 [ J ] . 齐鲁 护理 杂志 ,
理满 意度 明显高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 促进产妇掌握母 婴保健知识
和技 能,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 产科 ; 应用 ; 效果观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9 6 7 6 . 2 0 1 4 . 0 6 . 0 3 2
新 生儿室完成新 生儿的预 防接种 , 在新 生儿浴室 完成新 生儿
脐 带消毒 、 沐浴抚触等 。护理人员 向产妇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
组 织产妇进 行产后知识培训等。
1 . 2 . 2 观察组
观察组 采取母 婴床旁护理模式 , 产妇 与新 生
儿 在相 同的护理 环境 中, 护 理人员 在产妇 的床旁 完成对新 生
1 . 1 一般 资料
1 2 0例产妇随机等 分 为对 照组 和 观察 组。产妇 年 龄 2 3~3 5 岁, 平均 ( 2 6 . 7 3±2 . 8 3 ) 岁。体重 4 1—6 9 k g , 平均( 5 2 . 8 3- t -
心, 不断提高专业护理知 识 、 健 康教育 知识等 , 定期举 行有 效 的分娩 知识 培训 , 使护 理行为更 加符合 要求 。加强 产妇健 康 知识教 育 , 向产妇及家属宣传分娩知识 , 告诉 产妇在母 婴床旁
护 理 实践 与研究 2 0 1 4年 第 1 1 卷 第 6期
・
5 7・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刘艳秋
摘 要 目的: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 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 选择 2 0 1 2年 1月 ~2 0 1 3年 1月我 院收治 的 1 2 0例产妇 临床资料 , 随机
婴 床旁 护理模式 实施 。 在 护理 过程 中 , 遵 循产 妇 以及家属 的
和操作 指导 , 例如 正确 的抱 奶姿势 、 产后 3 0 a r i n早 吸吮和及
[ 2 ] 徐海 龙 , 荆
蕙, 王秀嫒 , 等. 母 乳喂养 咨询 门诊对 提高母乳 喂
时 吸吮 、 日吸吮次数 : 纯 母乳喂养 6个月 的有效保 障 、 乳 头发 生皲裂 、 破损时的护理应对措 施等 。上述母 婴床旁 护理措
孕产次 为 ( 2 . 3 3±1 . 2 3 ) 次 。其 中 自然分娩 8 1 例, 剖 宫产 3 9 例 。两组产妇年龄 、 体重 、 孕周 、 孕次 、 分娩方式等 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 意义 ( P>0 . 0 5 ) , 具有 可比性 。
作者单位 : 2 1 0 0 0 0 南京市 刘艳秋 : 女, 本科 , 护师 江苏省南京市妇幼保健 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