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625名农村男性居民吸烟和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合集下载

吸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养生建议

吸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养生建议

吸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养生建议一、吸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吸烟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且严重影响健康的行为。

吸烟不仅给自身健康带来风险,还对周围人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特别是吸烟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1. 吸烟导致心血管系统受损吸烟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会对全身血管产生直接作用,从而增加心血管系统受损风险。

尼古丁进入体内后,迅速通过肺泡进入循环系统,并对心脏和血管产生影响。

尼古丁能够收缩外周小动脉,使得毛细血管收缩并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 吸烟引发冠心病发作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吸烟被视作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吸烟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即血管壁内部形成斑块,限制了心脏供血。

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受到其他诱发因素的刺激,就可能引发冠心病发作。

3. 吸烟增加高血压风险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吸烟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吸烟导致心率和收缩压升高,并促使动脉血管变窄和僵硬化。

这些变化都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4. 吸烟引起脑卒中脑卒中是由于大脑血管突然阻塞或出血而导致细胞死亡的严重后果。

吸烟者较非吸烟者患上脑卒中的风险更高。

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存在于体内时,会导致动脉收缩、凝块形成以及血栓堵塞等一系列事件,从而造成脑卒中的发生。

二、吸烟对心血管健康的养生建议尽管吸烟与心血管疾病存在紧密关系,但吸烟者只需戒烟,就能够大幅度降低罹患相关疾病的风险。

以下是几点养生建议,帮助吸烟者改善心血管健康。

1. 戒烟最有效措施戒烟是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最为重要的一步。

成功戒烟后,身体开始逐渐恢复正常,从而减少心脏承受的负担。

如果需要帮助,可以咨询医生或参加戒烟辅导课程,运用药物和行为干预等多种方法来增加戒烟成功几率。

2. 健康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能促进心血管健康。

要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并注重摄入水果和蔬菜。

同时,应尽量避免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摄入。

老年人是不是都有颈动脉斑块

老年人是不是都有颈动脉斑块

老年人是不是都有颈动脉斑块?
谢谢邀请!虽然近年来很多老年人患有颈动脉斑块,但这并不能说明老年人都有颈动脉斑块的症状,我们要弄清楚颈动脉斑块出现的病因,来更好的定义患者人群。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年龄大于60岁的老人、
男性、长期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以及高血脂等是其形成的危险因素。

因此不能顺老年人就一定都有颈动脉斑块症状,像以上说的危险因素都可能导致颈动脉斑块的发生,而其中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多年轻人也同样有,所以我们要弄清楚颈动脉斑块的病因。

不能以年龄这其中一项因素来判定患者人群。

其次在弄清楚病因后,我们还要了解颈动脉斑块的临床表现,来判别是否患有该病症。

病理方面,颈动脉斑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临床上通过对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形态学测定,来对其进行评价,判断其危害性。

临床表现根据脑缺血症状,分为有症状性、无症状性两大类。

症状性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卒中,对应的症状是运动障碍,单眼失明或失语等。

无症状性常表现为头晕,头痛,晕厥等。

弄清这些后,我们能够更好的判断病发人群。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颈动脉斑块在生活不规律的年轻人身上也是有发病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就要知道如何预防和治疗颈动脉斑块。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
比如戒烟加强锻炼,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方式进行预防。

药物治疗方面需要服用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的药物;抗血小板治疗,可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降脂方面可以服用他汀类药物。

手术方面可通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支架植入术来预防缺血性脑卒中,进而达到治疗颈动脉斑块的效果。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够帮助你,谢谢!。

动脉硬化斑块的原因

动脉硬化斑块的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动脉硬化斑块的原因导语: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会感染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疾病。

因为在年轻的时候不多加注意,容易导致老来的时候疾病多多。

通常到了一定的年纪,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会感染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疾病。

因为在年轻的时候不多加注意,容易导致老来的时候疾病多多。

通常到了一定的年纪,一些人就会出现风湿,动脉硬化斑块等疾病。

对于动脉硬化斑块这种疾病,患者应该要及时的就医,缓解动脉硬化的程度。

动脉硬化是随着人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

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动脉硬化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高血脂症、抽烟三大危险因子。

其他肥胖、糖尿病、运动不足、紧张状态、高龄、家族病史、脾气暴躁等都有关系。

(1)高血压:高压血流长期冲击动脉壁引起动脉内膜机械性损伤,造成血脂易在动脉壁沉积,形成脂肪斑块并造成动脉硬化狭窄。

血压不控制,心肌梗塞发生率约提高2~3倍,脑中风则约4倍。

(2)高脂血症:血中脂肪量过高较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造成动脉硬化狭窄。

(3)糖尿病:糖尿病人的脂肪代谢会出现问题,血液中运送脂肪的蛋白质(称做脂蛋白)会产生变性,在运送过程中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脂肪斑块。

(4)抽烟:香烟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会损伤动脉内壁,受伤的动脉内壁会卡住胆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积形成脂肪斑块。

同时,抽烟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减少血流量。

(5)缺少运动:运动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帮忙身体把多余胆固醇从胆道与肠道排出体外,避免过剩胆固醇沉积在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高频探头评价长期吸烟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病年轻化的相关性研究

高频探头评价长期吸烟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病年轻化的相关性研究
影 像 与 检 验
CI FI EIL HAF I NMDA N OE G C
高频探头评 价长期吸烟 与颈 动脉粥样斑块 发 病 年 轻 化 的相 关性 研 究
常 娟
江苏省如皋 市中医院彩超室 , 苏 如皋 江
2 6 0 250
【 要】目的 探 讨 吸烟 与 动 脉 粥 样 斑 块 形 成 年 轻 化 的 相 关 性 研 究 。方 法 对 例 同 年 龄组 吸 烟 患 者 与 非 吸 烟 患 者 运 用 高 频 探 头 摘
下。
Hale Waihona Puke 明显 高 于非 吸 烟 组 ; 随 着 吸 烟年 限延 长 、 且 日平 均 吸 烟 量 增 加 , 块 大 小 , 出数 量 及 动脉 狭 窄率 明 显 高 于 非 吸 烟 组 。 斑 检 4 例 长 期 吸 烟 组 内 中 膜 毛 糙 . 规 则 增 厚 , 以 颈 动 脉 分 叉 6 不 尤 部 表 现 较 为 明 显 ,MT 12 m 发 生 率 为 7 % , 块 检 出 率 为 I > .m 3 斑 8 .% , 中有 7例 因 斑 块 多 发 且 斑 块 较 大 , 起 颈 总 动 脉 轻 74 其 引
或 逆 时钟方 向 由纵 置转 为横 置 。 行颈 部动 脉 的横切 面 扫描 , 进
内皮 细胸 损 伤 是 动 脉 粥样 硬化 的早 期 改 变 , 究 表 明 , 成 研 造
烟 雾 中 的 尼 古 丁 和 一 氧 化 碳 是 公 认 的 引 起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的 主 要
表 1 同 年 龄 组 (6 6 岁 长 期 吸 烟 颈 动 脉 内 中 膜 厚 度 及 斑 块 检 率 与 不 4 — 5)
病 年 轻 化 密 切 相 关 。 高频 探 头 对 颈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的诊 断 , 脑 梗 死 的 早 期 诊 断 与 防 治 起 至 关 重 要 作 用 。 对

吸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研究

吸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研究
戒烟组 I MT值 显著 高于不吸 烟组 ,而吸烟 组 I M T值又显著 高于戒烟
组 ,斑块检 出率及严重程度依 次为吸烟组、戒烟组 、不吸烟组。组 间比较均有 明显差异。结论
吸烟与颈动脉 粥样硬
【 关键词 】
颈动脉 粥样硬化 ;超声检 查,彩 色多普勒
【 中图分类号】R 5 4 3 .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6 7 4— 3 2 9 6( 2 0 1 3 )0 3 — 0 0 0 6 - 0 2
c ro a t i d a r t e r y i n t i ma — me d i a t h i c k n e s s( I MT )w e r e m e a r u r e d a n d t h e i r p l a q u e f o r m a t i o n w e r e e v lu a a t e d b y u s e i n g c o l o r d o p p l e r
C o m mu n H e a l t h S e r v i c e C e n t e r ,B e n g 1 0 0 0 0 0,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D i s c u s s t h e i n l f u e n c e o f s m o k i n g o n c a r o t i d a h t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Me ho t d s D i v i d e 1 4 2 ma l e r e s i -
d e n t s o f c o mmu n i t y i n t o 3 g r o u p s :6 1 s mo k i n g p a t i e n t s .1 6 g i v e u p—s mo k i n g p a t i e n t s ,4 7 n o n s mo k i n g p a t i e n t s .t h e p a i f e n  ̄

通过阻抗脑血流图观察吸烟对颈动脉血管斑块的影响

通过阻抗脑血流图观察吸烟对颈动脉血管斑块的影响

采用湖南益灵 公 司研 制的 R E G _ _Ⅱ型脑
与否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 ( n = 6 0 ),分别有
不 同程度 的头 晕症状 。
二 、方 法
所有 的人体组织、器官或系统均可以受到其危
害, 其 中最敏感的部位是呼吸系统 、 循环系统 、
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本文 旨在探讨 吸烟对
颈动脉斑块形成影响。
邮政编码 : 0 5 0 0 1 1 D O 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1 6 7 2 - 0 4 5 8 . 2 0 1 3 . 0 4 . 0 1 1

要 目的:应用阻抗脑血流 图研究 吸烟对颈动脉血管斑块形成 的影响。方法 :对 1 2 0例脑血流
异常的患者根据吸烟与否进行分组观察。结果 :1 2 0 例血管运动图异常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颈部
血管有斑 块 5 4例 , 占筛查人 数 的 4 5 %。其 中吸烟组血 管狭 窄 6 0 %者 4 6例 , 占被检人 数 的 3 8 . 3 %,非
吸烟组颈部血管狭窄 6 0 % 者8 例,占 被检人数的6 . 5 %。结论:吸烟对颈动脉血管斑块具有明显影响。
关键 词 脑血流 图;吸烟 ;颈动脉斑块 ;影响
T HE E F F EC T oF S MoKI NG I N C A RoT I D AR T E R Y P L AQUE W AS
・2 2 8・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 0 1 3 年第 2 0 卷第 4 期 J M E P De c e mb e r 2 01 3,Vo 1 . 2 0, No . 4


论著 ・
通过 阻抗脑血流 图观察 吸烟对颈动脉血管斑块 的影 响

吸烟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及其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吸烟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及其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吸烟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及其性质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討吸烟与中老年男性颈动脉斑块形成及其性质之间的关系。

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原卫生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

在排除了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史、已戒烟、颈动脉超声结果为同时含有稳定与不稳定两种斑块及筛查资料不全的人群后,最终选取深圳市梅林一村等6个社区中自愿参加脑卒中筛查的736例40岁以上男性常住户籍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结果在调整了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大量饮酒、三酰甘油升高、总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混杂因素后,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颈动脉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形成危险均显著增加(OR = 1.746,95%CI 1.149~2.653,P = 0.009和OR = 2.308,95%CI 1.405~3.793,P = 0.001);在将不同吸烟总量分级分析后发现,随吸烟总量等级升高两种斑块形成危险均显著增加,其中颈动脉稳定斑块形成危险随等级升高分别是不吸烟组的1.7倍(P = 0.051)、1.9倍(P = 0.016)、3.5倍(P = 0.001),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形成危险分别是不吸烟组的1.8倍(P = 0.060)、2.5倍(P = 0.005)、3.3倍(P = 0.010);吸烟对两种斑块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深圳市中老年男性吸烟增加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且随吸烟总量等级的增大,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随之增大,但不影响斑块的稳定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moking and carotid plaques in middle-aged to elderly men. 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high risk populations of stroke chosen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program named high risk population of stroke screening and intervention. The subjects with histor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moking cessation,carotid ultrasound results with stable plaques and unstable plaques both and incomplete information were excluded. Then 736 male permanent residents aged more than 40 years were selected from six communities in Shenzhen and their data were analyzed. Results After adjusting for age,hypertension,diabetes,obesity,high alcohol consumption,high triglyceride,high cholesterol,high LDL-C,low HDL-C,compared to non-smokers,risk for stable and unstable carotid plaque in smokers ha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R = 1.746,95%CI 1.149-2.653,P = 0.009 and OR = 2.308,95%CI 1.405-3.793,P = 0.001). Stratification analysis of different smoking frequency,with the increasing grade of smoking frequency,the risk of two kinds of plaque formation had increased. Risks on stable plaque in current smokers were 1.7 (P = 0.051),1.9(P = 0.016),3.5 (P = 0.001)times greater than non-smokers;the risks on unstable plaque in current smokers were 1.8 (P = 0.060),2.5 (P = 0.005),3.3 (P = 0.010)times greater than non-smokers. Smoking had no different effect on these two types of plaques (P > 0.05). Conclusion Smoking is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carotid plaque of middle-aged to elderly men in Shenzhen City,the risk on carotid plaque would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grade of smoking frequency,however,it has no effect on the character of carotid plaque.[Key words] Smoking;Carotid plaque;Risk factor;Older people颈动脉斑块作为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之一,已被证明是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1-2],其中斑块的稳定性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尤为重要,含有不稳定斑块者较稳定斑块者患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明显增加[3]。

吸烟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

吸烟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

吸烟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发表时间:2014-01-09T09:45:52.7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3期供稿作者:焦健龙[导读] 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含有几千种不同的化学物质。

焦健龙(天津第四中心医院胸外科 300140)【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132-02 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共识。

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指出,影响健康的前10大危险因素中,吸烟排在第4位[1]。

据报道[2,3]。

李有仓[4]等通过CT图像上测得的主动脉钙化体积作为定性和定量指标评价发现吸烟者远较非吸烟者有更多的ICL和MCV。

其他作者也用另一些方法得出了相近的结果[5,6]。

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含有几千种不同的化学物质。

本文将从吸烟与血管内皮功能损害、黏附分子改变、血脂异常等方面来综述一下吸烟与动脉硬化的关系:1、吸烟与血管内皮功能吸烟导致的氧化应激可破坏血管内皮功能[7]并降低具有抗氧化能力的血浆退黑激素水平等[8]。

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无创、方法简便,具有可重复性和精确性[9],已被公认为评价内皮功能的检测方法。

一些作者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了16名健康志愿者吸烟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结果证实吸烟能使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下降。

这说明吸烟能引起血管内皮功能不全。

另一些作者对不同吸烟量志愿者进行了肱动脉血流介导检测,发现吸烟量每周少于1包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大量吸烟者(≥1包/天)无明显区别[9-11]。

孙晓鸥等[12]选择没有心血管疾病中老年志愿者作为配对观察对象,结果发现吸烟人群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流量增长百分比等数据均明显小于不吸烟者,吸烟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是可逆的,一组经高分辨力超声检出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的长期吸烟者,在戒烟一段时间后,内皮功能可得到改善和缓解[11-13]。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与吸烟的相关性分析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与吸烟的相关性分析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与吸烟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与吸烟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5月在德清县中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27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150例)和未吸烟组(125例),均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颈动脉斑块的特征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PSV/EDV],分析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与吸烟的相关性。

结果未吸烟组颈动脉斑块的最大厚度、数目、回声、颈动脉内径狭窄率及血流动力学参数PSV、EDV、PI、RI和PSV/EDV均优于吸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特征与吸烟有着密切的相关性,颈部血管超声可成为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有价值的手段,对早期诊断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arotid plaque characteristics and smoking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s. Methods From July 2015 to May 2017,275 patients with diabetics in the endocrinology clinic of De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he smoking group (150 cases)and the non-smoking group (125 cases). Carotid doppler ultrasound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for all patients. The clinical data,characteristics of carotid plaque and the hemodynamic indicators [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end-diastolic velocity (EDV),pulse index (PI),resistance index (RI)and PSV/EDV]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arotid plaque and smoking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maximum thickness,number,echo,carotid artery stenosis rate and hemodynamic parameters of PSV,EDV,PI,RI and PSV/EDV in the non-smoking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smoking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Conclusion There is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carotid plaque characteristics and smoking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s. Carotid doppler ultrasound examination can be a valuable tool for screening high-risk population of diabetes. It i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disease.[Key words] Carotid plaque;Doppler ultrasound;Diabetes;Smoking颈动脉斑块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价值的指标之一,已被证实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2],其中斑块的稳定性对脑卒中的影响尤为关键,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明显增高[3]。

吸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

吸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

老 年 2型 糖 尿 病 认 知 功 能 障 碍 7 3例
王 晓 霞
【 中图分类号】 5 7 1 R 8 .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06—15 (00 0 - 0 8- 1 10 9 9 2 1 ) 07 0 4
糖尿 病 是临 床 常见 的疾 病 , 与很 多疾 病互 相影 响 , 并 发 症多 , 可 其 特 丧 失等 ; 注 意力 、 向力 障碍 : 能 集 中 注 意力 , 能 正确 的 判 断物 体 ③ 定 不 不 外出时甚至辨不清方向 , 以致迷路、 找不到 自己的家等; ④执行 别是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 , 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报道也逐渐增多 , 且多 的位置, 包 计划 、 织 、 析和 抽 象能 力 受损 等表 现 ; 情 组 分 ⑤ 以血管性 认 知功 能 障碍为 主 … , 院 20 我 00年 2月至 20 0 9年 2月共 收 治 功 能受损 , 括 制定 目标 、 出现精神波动、 淡漠、 抑郁 、 缺乏主动性和忍耐力 、 思维迟缓等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35例 , 中合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 7 感障碍: 8 其 3 神经系统检查提示脑血管病的体征。 例, 本文对上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与血管 ⑥人格改变等。查体 : 13 方法 : MM E评分 ( 测验总分 为 3 . 用 S 该 O分 , 4分 为可疑痴 呆 , ≤2 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为预防老年糖尿病并发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提 > 4分可能没有痴呆。进行智能评估, 2 ) 检查血尿粪常规、 血生化、 c 和 脑 r 供重 要依 据 。 M I应 用 H ci i R, ahmk 缺血 指数区分 Aze e 病和血 管性认 知功能 障碍 。 l ir hm 1 资 料与方 法 14 统计学方法 : . 采用 SS 1 P S3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 11 病例选择 :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 . 7 年龄 6 5—8 9岁, 4 男 5例 , 采 P 00 女 2 , 程 3— 6年 。平 均空 腹血 糖 (0 3± . ) r lL 平 均餐 后 量资 料采 用 T检 验 , 用 直线 回归分 析 进行 相关 分析 , < .5表示 差 8例 病 3 1. 2 6 m o , s/ 2 h血糖 (57± . ) m lL 1 . 3 8 m o 。糖 尿 病 诊 断采 用 WH 19 / O(99年 ) 准 即 异具 有统 计学 意义 。 标 空 腹 血 糖 ≥ 7 0 mo L( 2mgm ) 餐 后 2 .m l / 16 / 1 , h血 糖 ≥ 1 . m o L 1 1 m l 2 结 果 / 7 3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C ) V I 的患者, 经控制血 (0 m / 1。 2 0 g d ) 营养脑神经、 改善脑血流和脑组织代谢等治疗后, 病情均得到平稳控 12 症状和体征:临床 主要 表现为: . ①记忆力减退, 甚至近事遗 糖、 随访 1 发现 , 年 血糖 控制 良好 者 4 5例 , MS M E评分 为 2 . 1- . 27 1 4 忘, 忘记 自己和子 女 的名 字 , 忘记 自 己的住 址 、 电话 号码 等 , 而远 期 记 忆 制 出院 ; 2 其认 知功 能 障碍程 度 没有进 一 步加重 ( > .5 ; ( 转 8 ) P O0 )血 下 0页 力 却 良好 ; 语言 功能 障 碍 : ② 找词 困 难 , 词不 达 意 , 至 出现语 言 功 能 的 4 , 甚

男性烟依赖者CDH23_基因甲基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

男性烟依赖者CDH23_基因甲基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

第59卷 第2期2023年04月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J O U R N A LO FQ I N G D A O U N I V E R S I T Y (M E D I C A LS C I E N C E S)V o l .59,N o .2A pr i l 2023㊃论著㊃[收稿日期]2022-01-07; [修订日期]2022-06-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141);青岛市科技局基金资助项目(15-9-2-74-n s h)[第一作者]彭琳(1996-),女,硕士研究生㊂[通信作者]郭宗君(1964-),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㊂E -m a i l :g u o z j j@163.c o m ㊂男性烟依赖者C DH 23基因甲基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彭琳1,谭巧文2,韩莹1,赵静怡1,郭宗君1(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山东青岛 266100; 2 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摘要] 目的 探讨男性烟依赖者C DH 23基因位点甲基化改变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㊂方法选取青岛某三甲医院健康查体男性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有烟依赖史者64例纳入烟依赖组,无烟依赖史者66例纳入对照组㊂应用问卷调查方式搜集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包括年龄㊁受教育程度㊁既往疾病史㊁烟依赖史等;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采集血样标本,检测C DH 23基因位点甲基化数值;分析男性烟依赖者C DH 23基因位点甲基化改变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㊂结果 烟依赖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㊁文化程度㊁既往疾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烟依赖组C p G 246㊁C p G 48两个位点的甲基化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454㊁-2.436,P <0.05);C p G 246㊁C p G 48位点甲基化水平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相关(F =6.235㊁4.692,P <0.05),低甲基化水平时颈动脉内膜厚度显著大于高甲基化水平㊂结论 烟依赖者C DH 23基因C pG 位点发生低甲基化改变,这种低甲基化改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密切相关㊂[关键词] 烟草对健康的危害;C DH 23基因;甲基化;动脉粥样硬化;细胞黏附[中图分类号] R 543.5;R 16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5532(2023)02-0159-04d o i :10.11712/jm s .2096-5532.2023.59.008[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 )][网络出版] h t t ps ://k n s .c n k i .n e t /k c m s /d e t a i l //37.1517.R.20230220.1440.004.h t m l ;2023-02-21 14:23:25A S S O C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 C D H 23G E N E M E T H Y L A T I O N A N D C A R O T I D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I N M A L ET O B A C C O -D E P E N -D E N TP A T I E N T S P E N GL i n ,T A N Q i a o w e n ,HA NY i n g ,Z HA OJ i n g y i ,G U OZ o n g ju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e r i a t r i c s ,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Q i n g d a oU n i v e r s i t y ,Q i n gd a o 2661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O b j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m e t h y l a t i o nof t h e C DH 23g e n e l o c i a n d i t s a s s o c i a t i o nw i th c a r o ti d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i nm a l e t o b a c c o -d e p e n d e n t p a t i e n t s . M e t h o d s At o t a l o f 130m a l e s u bj e c t sw h ou n d e r w e n t p h ys i c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i n a g r a d e At e r t i a r y h o s p i t a l i nQ i n g d a o ,C h i n a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m o n g w h o m64w i t h a h i s t o r y o f t o b a c c o d e pe n d e n c ew e r e e n r o l l e d a s t o b a c -c od e p e n d e n c e g r o u p a n d 66w i t h o u t s u c hh i s t o r y w e r e e n r o l l e d a s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u r v e y w a s p e rf o r m e d t o c o l l e c t t h eg e n e r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o f th e t w o g r o u p s ,i n c l u d i n g a g e ,e d u c a t i o n a l l e v e l ,p a s t h i s t o r y ,a n dh i s t o r y o f t o b a c c o d e p e n d e n c e .C o l o r D o p p l e ru l t r a s o u n dw a s u s e d t om e a s u r e c a r o t i d i n t i m a t h i c k n e s s ;b l o o d s a m p l e sw e r e c o l l e c t e d t om e a s u r e t h em e t h yl a t i o n v a l u e o f t h e C DH 23g e n e l o c i ;m e t h y l a t i o n o f t h e C DH 23g e n e l o c i a n d i t s a s s o c i a t i o nw i t h c a r o t i d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w e r e a n a l y z e d i nm a l e t o -b a c c o -d e p e n d e n t p a t i e n t s . R e s u l t s A s f o r t h e g e n e r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t h e r ew e r en o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i na ge ,e d u c a t i o n a l l e -v e l ,a n d p a s t h i s t o r y b e t w e e n t h e t o b a c c od e p e n d e n c e g r o u p 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P >0.05).T h e t o b a c c od e p e n d e n c e g r o u p ha d a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o w e rm e t h y l a t i o n d e g r e e o f C p G 246a n dC p G 48t h a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t =-2.454,-2.436;P <0.05).T h em e t h y-l a t i o n l e v e l s o fC p G 246a n dC p G 48l o c i w e r e c o r r e l a t e dw i t h c a r o t i d i n t i m a t h i c k n e s s (F =6.235,4.692;P <0.05),a n d c a r o t i d i n t i -m a t h i c k n e s s a t a l o w m e t h y l a t i o n l e v e l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a r g e r t h a n t h a t a t a h i g hm e t h y l a t i o n l e v e l . C o n c l u s i o n H y p o m e t h yl a -t i o n i s o b s e r v e d a t t h eC p Gl o c u s o f t h e C DH 23g e n e i n t o b a c c o -d e p e n d e n t p a t i e n t s ,w h i c h i s c l o s e l y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a r o t i d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K E Y W O R D S ] t o b a c c ou s e d i s o r d e r ;C DH 23g e n e ;m e t h yl a t i o n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c e l l a d h e s i o n 调查显示,中国吸烟人群数量仍较多[1]㊂烟依赖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㊁心血管疾病㊁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2]㊂C DH 23基因编码的钙黏附素23,是钙黏附素超家族中的典型成员,介导钙离子依赖的细胞间和细胞内黏附[3]㊂一项对中国烟依赖人群的全基因组检测结果显示,烟依赖人群细胞黏附分子(钙黏附素23)与烟依赖相关[4]㊂D N A 甲基化是基因组的表观遗传修饰,参与调控基因表达和基因组稳定性[5]㊂尼古丁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6]㊂烟依赖者是否存在C DH 23基因位点甲基化变化,这种改变是否与烟依赖者颈动脉粥样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60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59卷硬化发生相关,目前尚无相关文献报道㊂本文从临床角度验证烟依赖是否会导致C DH23基因位点甲基化状态改变,并进一步探究这种甲基化状态改变是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相关㊂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青岛某三甲医院健康查体的男性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有烟依赖史者64例纳入烟依赖组,无烟依赖史者66例纳入对照组㊂所有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男性,居住地长期住户且年龄ȡ45岁;②烟依赖者与对照者之间排除血缘关系;③过去1年间无除尼古丁以外的滥用物质史;④获得知情同意㊂烟依赖组入组标准:①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 S M-I V)关于物质依赖的诊断标准;②在过去1年内每天吸烟ȡ10支,吸烟ȡ2年或戒烟<3个月[7]㊂对照组入组标准:①无烟依赖史或者明显被动烟依赖史,在入组前总计吸烟量<5支;②无定期使用任何尼古丁替代品(例如尼古丁贴片㊁尼古丁口香糖等)或其他烟草制品(如电子烟㊁雪茄等)[8]㊂排除标准:①有除尼古丁以外的滥用物质史(如药物㊁乙醇等);②有某种精神疾病(如抑郁㊁精神分裂症等)或病史;③严重心脑疾病等多脏器功能障碍或无法配合临床量表调查者㊂本研究得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2研究方法1.2.1一般资料收集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年医学科医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包括年龄㊁受教育年限㊁烟依赖史(初始吸烟年龄㊁每日吸烟数量㊁吸烟持续时间㊁戒烟时间等)㊁既往疾病史;应用尼古丁依赖量表(F T N D)[9]评估烟依赖者对烟草的依赖程度㊂既往疾病史包括高血压㊁糖尿病㊁高脂血症等疾病史,其诊断根据相关文献的标准[10-12]㊂1.2.2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应用G EL O G I QE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设备,由同一人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研究对象颈动脉内膜厚度㊂根据2009年‘血管超声检查指南“[13]标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 MT)<1.0mm为正常,I MTȡ1.0mm为内-中膜增厚㊂1.2.3C DH23基因甲基化检测采集受试对象空腹外周静脉血5m L,放入E D T A抗凝管中,再提取管中血样1m L放入E P管中,-80ħ冰箱保存㊂C DH23基因甲基化检测由上海天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检测流程:①样品质控;②引物设计与单位点P C R条件优化;③多重P C R引物p a n e l优化;④重亚硫酸盐处理;⑤样本目标片段多重P C R反应;⑥样本添加特异性标签序列;⑦定量后上机测序,最终于I l l u m i n aH i s e q平台上,以2ˑ150b p的双端测序模式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基因位点甲基化原始数据㊂1.3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㊂应用S h a p i r o-W i l k s方法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 xʃs表示,两组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数据比较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频率)表示,两组数据比较应用χ2检验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间平均年龄㊁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高血压史㊁糖尿病史㊁高脂血症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烟依赖组初始吸烟年龄(24.06ʃ7.48)岁,持续时间(31.45ʃ9.36)年,每日吸烟量(20.73ʃ9.92)支,F T N D评分(6.38ʃ1.30)分㊂2.2两组C DH23基因甲基化位点差异比较C DH23基因启动子存在4个完整的C p G岛,分别为C DH23-1㊁C DH23-2㊁C DH23-3㊁C DH23-4,其中C DH23-1包含24个C p G位点,C DH23-2包含17个C p G位点,C DH23-3包含12个C p G位点,C DH23-4包含13个C p G位点㊂检测两组共计66个位点甲基化值,结果显示烟依赖组C DH23-1片段中的C p G246位点㊁C DH23-2片段中的C p G48位点甲基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4㊁-2.436,P<0.05)㊂见表2㊂烟依赖组C DH23-1片段中的C p G110㊁C p G112㊁C p G127㊁C p G131㊁C p G135㊁C p G139㊁C p G147㊁C p G156㊁C p G162㊁C p G170㊁C p G191㊁C p G195㊁C p G200㊁C p G222㊁C p G224位点,C DH23-2片段的C p G36㊁C p G38㊁C p G43㊁C p G57㊁C p G60㊁C p G62㊁C p G64㊁C p G88㊁C p G101㊁C p G140㊁C p G152㊁C p G185位点, C DH23-3片段中的C p G50㊁C p G52㊁C p G62㊁C p G80㊁C p G91㊁C p G98位点,C DH23-4片段中的C p G33㊁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期彭琳,等.男性烟依赖者C DH 23基因甲基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161C p G 55㊁C p G 89㊁C p G 138㊁C p G 166㊁C p G 192㊁C pG 208等40个位点甲基化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2.3 两组C DH 23基因片段甲基化程度差异比较以C DH 23-1㊁C DH 23-2㊁C DH 23-3㊁C DH 23-4所包含的位点的平均甲基化程度作为该片段的平均甲基化程度,烟依赖组各片段的平均甲基化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2.4 烟依赖者C DH 23基因甲基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根据C p G 246㊁C pG 48位点甲基化中位数(分别为0.010556㊁0.056351),将研究对象分为高甲基化组和低甲基化组,根据研究对象是否烟依赖分为烟依赖组和非烟依赖组,利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两种因素(烟依赖和基因位点甲基化)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关系,结果显示,C p G 246位点㊁C p G 48位点甲基化水平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相关,低甲基化水平时颈动脉内膜厚度显著大于高甲基化水平(F =6.235㊁4.692,P <0.05)㊂见表3㊁4㊂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x ʃs )组别 n年龄(岁)受教育程度(年)既往史(例)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对照组 6659.08ʃ10.2213.63ʃ3.223299烟依赖组6458.14ʃ9.7113.08ʃ3.68321112表2 两组C D H 23基因甲基化水平差异比较( x ʃs )组别 nC DH 23-1C pG 246位点甲基化C DH 23-2C pG 48位点甲基化对照组 660.011185ʃ0.0031990.061412ʃ0.021226烟依赖组64 0.009840ʃ0.003051* 0.053715ʃ0.014225*与对照组比较,*t =-2.454㊁-2.436,P <0.05㊂表3 C pG 246位点2ˑ2析因设计组合动脉内膜厚度比较(l /m m , x ʃs )烟依赖C pG 246位点甲基化程度低高合计是1.403ʃ0.5031.138ʃ0.5041.295ʃ0.517否1.204ʃ0.5371.023ʃ0.4631.097ʃ0.499合计1.320ʃ0.5231.069ʃ0.4791.195ʃ0.515F 甲基化=3.851,P <0.05;F 烟依赖=3.113,P >0.05;F 交互=0.220,P >0.05㊂3 讨 论C DH 23基因位于染色体10q22.1上,其编码的钙黏附素23是钙黏附素超家族中的一员,钙黏附素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参与细胞间㊁细胞内黏附及细胞表4 C p G 48位点2ˑ2析因设计组合动脉内膜厚度比较(l /m m , x ʃs )烟依赖C pG 48位点甲基化水平低高合计是1.477ʃ0.4621.135ʃ0.5241.295ʃ0.517否1.114ʃ0.5131.077ʃ0.4891.097ʃ0.499合计1.282ʃ0.5171.108ʃ0.5031.195ʃ0.515F 甲基化=4.260,P <0.05;F 烟依赖=5.793,P <0.05;F 交互=3.041,P >0.05㊂增殖㊁信号转导等功能[14]㊂既往研究认为,C DH 23基因甲基化及多态性改变在听力异常[15]㊁癌症[14]和阿尔茨海默病[16]中发挥作用,近年也有研究发现钙黏附素23与烟依赖也密切相关[5]㊂蛋白表达受基因调控,C DH 23基因甲基化改变是否与烟依赖相关目前尚不清楚,C DH 23基因甲基化水平是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尚需进一步探讨㊂本研究对C DH 23基因位点的甲基化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烟依赖组C p G 246位点㊁C p G 48位点甲基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烟依赖可能导致C DH 23基因位点发生低甲基化改变㊂有研究表明,70%的G pG 岛位于启动子区域,在此区域内甲基化程度与基因表达程度相反[5],因此推测基因甲基化水平的降低可导致C DH 23基因表达的增加,其编码的钙黏附素23表达增加,细胞间的黏附功能增强㊂HU A N 等[17]研究发现,许多与吸烟相关的顶级差异表达基因(包括L R R N 3和G P R 15)在启动子区域都有发生D N A 甲基化改变的位点,这些位点在吸烟者中呈现低甲基化改变;随后他们将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位点与吸烟相关的疾病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基因位点与脑血管疾病及肺部慢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㊁支气管炎等)的发生显著相关㊂本文研究进一步结合研究对象烟依赖情况分析C p G 246㊁C pG 48两个位点低甲基化水平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关系,结果显示C p G 246㊁C p G 48两个位点低甲基化水平时颈动脉内膜厚度显著高于高甲基化水平,推测烟依赖人群中C p G 246㊁C p G 48位点的低甲基化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㊂钙黏附素23介导细胞内和细胞间的黏附,相关研究表明,其主要在神经视网膜㊁耳蜗和前庭毛细胞的立体纤毛等部位表达[18],同时也在脑㊁心㊁血管㊁肺㊁肾㊁鼻㊁眼等细胞内皮上广泛表达[19]㊂目前研究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细胞黏附分子作为关键的成员参与了单核巨噬细胞的聚集㊁泡沫细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62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59卷胞的形成等环节[20]㊂尼古丁被认为是烟依赖的主要物质及香烟致病的主要物质,既往研究表明尼古丁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促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异常表达㊂细胞黏附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始动环节㊂C DH23基因位点低甲基化改变导致细胞内皮上钙黏附素23表达增加,加强了细胞间的黏附,从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㊂此前有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异常的D N A甲基化改变包括异常的低甲基化和高甲基化,在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功能障碍㊁巨噬细胞炎症㊁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㊁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21]㊂I S T A S等[22]通过综合网络数据分析发现,B R C A1和C R I S P2D M R s为大多数中心疾病相关的D N A甲基化生物标志物,这种差异甲基化B R C A1和C R I S P2区域通过焦磷酸测序检测得到验证,并可在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液㊁主动脉组织和颈动脉斑块材料中进一步复制㊂本研究结果显示,烟依赖者C DH23基因C p G位点发生低甲基化改变,这种低甲基化改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密切相关㊂但本文仅对研究对象外周血样本进行甲基化检测,结果不能完全代表研究对象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上发生的事件,因此需要进一步取得病人的病理组织标本进行研究以验证本文结论㊂同时本文样本量相对较少,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㊂[参考文献][1]王宁,冯雅靖,包鹤龄,等.2014年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现状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5):551-556. [2]WA D HWAR,P A U D E LKR,M E H T A M,e t a l.B e y o n d t h eo b v i o u s:s m o k i n g a n d r e s p i r a t o r y i n f e c t i o ni m p l i c a t i o n s o nA l z h e i m e r sd i s e a s e[J].C N S&N e u r o l o g i c a lD i s o r d e r sD r u gT a r g e t s,2020,19(9):698-708.[3]V A N N I Y A SP,S R I S A I L A P A T H Y C R S,K U N K A MO-H A N R AM R.T h e t i p l i n k p r o t e i nC a d h e r i n-23:f r o m H e a r i n gL o s s t oC a n c e r[J].P h a r m a c o l o g i c a lR e s e a r c h,2018,130:25-35.[4]V I N KJ M,S M I T A B,D E G E U SEJ,e t a l.G e n o m e-w i d ea s s o c i a t i o ns t u d y o fs m o k i n g i n i t i a t i o na n dc u r r e n ts m o k i n g[J].A m e r i c a n J o u r n a l o fH u m a nG e n e t i c s,2009,84(3):367-379.[5]Z HU X Y,L I J,D E N GSY,e t a l.G e n o m e-w i d ea n a l y s i so fD N A m e t h y l a t i o na n dc i g a r e t t es m o k i n g i naC h i n e s e p o p u l a-t i o n[J].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H e a l t hP e r s p e c t i v e s,2016,124(7): 966-973.[6]吴庆园.动脉硬化评价方法及其风险因素干预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7]谭巧文,王晓林,刘彤云,等.烟草依赖程度与大脑奖赏网络的相关性研究[J].精准医学杂志,2021,36(2):156-160. [8]鲁玉洁.儿茶酚胺-o-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及甲基化与吸烟及颈动脉硬化的关联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0.[9]H E A T H E R T O N TF,K O Z L OW S K IL T,F R E C K E R R C,e t a l.T h ef ag e r s t römt e s t f o rn i c o t i n ed e p e n d e n c e:ar e v i s i o no f t h e f a g e r s t r o mt o l e r a n c e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J].B r i t i s h J o u r n a l o fA d d i c t i o n,1991,86(9):1119-1127.[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24-56. [1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4):292-344. [12]诸骏仁,高润霖,赵水平,等.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953.[13]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血管超声检查指南[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9,18(10):911-920.[14]S H E N AJ J,K I N GJ,S C O T T H,e t a l.I n s i g h t s i n t o p i t u i t a-r y t u m o r i g e n e s i s:f r o m S a n g e rs e q u e n c i n g t on e x t-g e n e r a t i o n s e q u e n c i n g a n db e y o n d[J].E x p e r tR e v i e wo f E n d o c r i n o l o g y&M e t a b o l i s m,2019,14(6):399-418.[15]B O U Z I D A,S M E T I I,C HA K R O U N A,e ta l.C D H23m e-t h y l a t i o ns t a t u sa n d p r e s b y c u s i sr i s ki ne l d e r l y w o m e n[J].F r o n t i e r s i nA g i n g N e u r o s c i e n c e,2018,10:241.[16]D E J A G E R P L,S R I V A S T A V A G,L U N N O N K,e ta l.A l z h e i m e r s d i s e a s e:e a r l y a l t e r a t i o n s i nb r a i nD N A m e t h y l a-t i o n a t A N K1,B I N1,R H B D F2a n d o t h e rl o c i[J].N a t u r e N e u r o s c i e n c e,2014,17(9):1156-1163.[17]HU A N T X,J O E HA N E S R,S C HU RMA N N C,e ta l.Aw h o l e-b l o o dt r a n s c r i p t o m e m e t a-a n a l y s i si d e n t i f i e s g e n e e x-p r e s s i o n s i g n a t u r e s o f c i g a r e t t e s m o k i n g[J].H u m a nM o l e c u l a rG e n e t i c s,2016,25(21):4611-4623.[18]B OËD AB,E L-AM R A O U IA,B A H L O U L A,e t a l.M y o s i nV I I a,h a r m o n i na n d c a d h e r i n23,t h r e eU s h e r I g e n e p r o d u c t s t h a t c o o p e r a t et os h a p e t h es e n s o r y h a i rc e l lb u n d l e[J].T h eE M B OJ o u r n a l,2002,21(24):6689-6699.[19]D IP A L MAF,HO L M ER H,B R Y D AEC,e t a l.M u t a t i o n si nC d h23,e n c o d i n g an e wt y p eo f c a d h e r i n,c a u s es t e r e o c i l i ad i s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i n w a l t ze r,t h e m o u s e m o d e lf o r U s h e rs y n-d r o me t y p e1D[J].N a t u r eG e n e t i c s,2001,27(1):103-107.[20]C A L I G I U R IG.C D31a s a t h e r a p e u t i c t a r g e t i n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J].C i r c u l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2020,126(9):1178-1189. [21]Z H A N G Y,M E I J,L I J,e t a l.D N A m e t h y l a t i o n i na t h e r o-s c l e r o s i s:an e w p e r s p e c t i v e[J].E v i d e n c e-B a s e dC o m p l e m e n-t a r y a n dA l t e r n a t i v eM e d i c i n e:E C AM,2021,2021:6623657.[22]I S T A SG,D E C L E R C K K,P U D E N Z M,e t a l.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l y m e t h y l a t e dB R C A1a n dC R I S P2D N Ar e g i o n sa sb l o o d s u r r o g a t e m a r k e r sf o rc a r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e a s e[J].S c i e n t i f i cR e p o r t s,2017,7(1):5120.(本文编辑黄建乡)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吸烟与哪些疾病的发生存在关联

吸烟与哪些疾病的发生存在关联

吸烟与哪些疾病的发生存在关联吸烟,这一常见的行为,却隐藏着诸多健康隐患。

它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首先,吸烟与心血管疾病有着紧密的联系。

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壁变得粗糙、不光滑。

这就如同给血管内部“制造”了障碍,使得血液流动不再顺畅。

长此以往,血管容易出现粥样硬化斑块,血管腔变窄,血流减少。

这就像是给心血管系统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增加了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吸烟常见的“受害者”。

长期吸烟会损害呼吸道的纤毛和黏膜,使其清除异物和病原体的能力下降。

这样一来,肺部就更容易受到感染,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

而且,吸烟还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烟草中的致癌物质会逐渐累积在肺部,破坏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促使细胞发生恶变,形成肿瘤。

吸烟对消化系统也不友好。

它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增加,损伤胃黏膜,从而增加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几率。

同时,吸烟还会影响肠道的蠕动和消化功能,引发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口腔健康也难逃吸烟的“魔掌”。

吸烟者更容易患上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牙齿变黄、口臭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此外,吸烟还会影响口腔黏膜的正常功能,增加口腔癌的发生风险。

吸烟对生殖系统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

对于男性来说,吸烟可能会降低精子的数量和质量,影响性功能,增加不育的风险。

对于女性,吸烟可能导致月经紊乱、受孕困难,增加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还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早产、低体重儿等问题的出现概率。

免疫系统也会因吸烟而受到削弱。

身体的抵抗力下降,使得人体更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包括感冒、肺炎等常见疾病,以及一些严重的传染病。

吸烟还与眼部疾病有关。

它可能增加患上白内障、黄斑变性等眼部疾病的风险,影响视力健康。

总之,吸烟是多种疾病的重要诱因,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健康负担和经济负担。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戒烟是刻不容缓的选择。

中国城乡居民吸烟行为及吸烟对健康的影响分析中期报告

中国城乡居民吸烟行为及吸烟对健康的影响分析中期报告

中国城乡居民吸烟行为及吸烟对健康的影响分析中
期报告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家,
吸烟率较高,其中城市居民吸烟率约为28.1%,乡村居民吸烟率约为49.5%。

吸烟对人们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肺炎、肺癌等等病症。

吸烟行为对中国城市和乡村的居民群体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


城市中,吸烟率较低的年轻人群和女性居民呈现减少吸烟趋势,但吸烟
率在较高的中老年群体中仍然很高。

然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吸烟对男
性的社会角色认同和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吸烟率依旧非常高。

吸烟对健康的影响较为明显,成年烟民因吸烟所导致的各种疾病比
非烟民高出两倍以上。

吸烟会增加肺癌、慢性支气管炎、休克等疾病的
发生率,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吸烟还会增加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和脑卒
中的危险,这是造成世界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

减少吸烟率的最佳方式包括在各个层面上的政策和控制措施,例如
增加烟草税、在室内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提高烟草产品价格、进行教
育指导等。

此外,通过社会平台传播,并对吸烟对健康的宣传教育也可
以帮助人们铭记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并更好地控制吸烟率。

吸烟与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吸烟与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吸烟与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分析》方案》,既往有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史者或具有以下3项及3项以上的危险因素者则判定为脑卒中高危人群:①血压≥140/90 mmHg,或未知;②房颤和心瓣膜病;③吸烟;④血脂异常或未知;⑤糖尿病;⑥很少进行体育活动(根据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方案体育锻炼的定义为每周体育锻炼≥3次、每次坚持30 min、持续时间超过1年);⑦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BMI)≥26.0 kg/m2];⑧有卒中家族史。

吸烟患者判定标准,根据WHO1997年关于吸烟情况调查方法标准化建议:一生中连续或累积吸烟6个月或以上者为吸烟者;每天吸烟连续至少6个月,但在调查时已不再吸烟者。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方法制定统一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防治临床观察表及工作手册,对参与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保证研究工作的可靠性、一致性。

所有研究病例均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功能检查科专业超声医师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血管形态、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有无斑块发生。

测量指标包括:①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CA-IMT),以IMT≥1.0mm 为增厚标准;②有无斑块发生。

吸烟指数(SI)=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SI≤200为轻度吸烟,2001.4 统计学处理使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数据采用双人双机独立录入,合库后对数据进行核查,保证数据准确性。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多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以P2 结果2.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患者7 284例,对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进行统计,两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见表1。

2.2 两组患者颈动脉硬化率比较吸烟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发生率高于从未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3 吸烟组吸烟指数与颈动脉硬化关系轻度吸烟组、中度吸烟组、重度吸烟组颈动脉内膜增厚、颈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吸烟指数级别(0=从未吸烟组,1=轻度吸烟组,2=中度吸烟组,3=重度吸烟组)、体育锻炼很少或轻体力劳动、明显超重、脑卒中家族史为自变量,同时纳入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病史(0组=无高血压病史,1组=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达标,2组=有高血压病史但血压控制不达标)、糖尿病病史(0组=无糖尿病病史,1组=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达标,2组=有糖尿病病史但血糖控制不达标)、血脂异常病史(0组=无血脂异常病史,1组=有血脂异常病史且血脂控制达标,2组=有血脂异常病史但血脂控制不达标)进行调整,以颈动脉硬化为应变量。

辖区居民吸烟与疾病关系调查分析参考模板

辖区居民吸烟与疾病关系调查分析参考模板

辖区居民吸烟与疾病关系调查分析【关键词】辖区关键词:吸烟; 辖区居民; 调查分析在吸烟问题上,中国占了三个“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世界上最大的烟草,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受害国,吸烟是不良生活方式中危害最大的一个。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明确指出:吸烟是一种自己照来得缓慢残害自己和他人的疾病,为了使辖区居民掌握吸烟所致的危害,我们对辖区居民吸烟情况与疾病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对辖区居民年龄在20~75岁之间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人数为2643人,男性人数为1231,女性人数为1412人,20~40岁的人数为539人。

1.2 研究方法:采取逐户上门面对面调查方式。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开始吸烟年龄、平均每天的吸烟支数、累计吸烟年数等。

疾病史,以医生诊断为依据,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哮喘、肺结核、喉癌、肺癌。

心血管系统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食道癌、肝癌。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失眠、多梦、性功能减退、月经紊乱。

主动吸烟情况与被动吸烟情况,见表1~表4。

表1 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患病情况比较(略)表2 吸烟者与疾病关系(略)表3 吸烟年限与疾病的关系(略)表4 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的疾病关系(略)1.3 统计学方法:将全部调查数据输入电脑,整理校对后采用epi-5.0软件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

2 结果从吸烟者和不吸烟者的比较来看,本次调查中吸烟组有794人,占30.04%,平均年龄54.7岁,男女之比为。

不吸烟者为1849人,占69.69%,平均年龄58.2岁,男女之比为。

从调查分析情况表中可以看出,各种疾病吸烟者明显高于不吸烟者,从表2表3中可以看出,吸烟者吸烟时间越长,每天吸烟量越大,疾病的患病率越高,从表4中可以看出被动吸烟者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患病几率高于主动吸烟者,表明被动吸烟的危害更大。

通过阻抗脑血流图观察吸烟对颈动脉血管斑块的影响

通过阻抗脑血流图观察吸烟对颈动脉血管斑块的影响

通过阻抗脑血流图观察吸烟对颈动脉血管斑块的影响姚丽娜;李丽宏;赵英莉【摘要】目的:应用阻抗脑血流图研究吸烟对颈动脉血管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对120例脑血流异常的患者根据吸烟与否进行分组观察.结果:120例血管运动图异常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颈部血管有斑块54例,占筛查人数的45%.其中吸烟组血管狭窄≥60%者46例,占被检人数的38.3%,非吸烟组颈部血管狭窄≥60%者8例,占被检人数的6.5%.结论:吸烟对颈动脉血管斑块具有明显影响.【期刊名称】《现代电生理学杂志》【年(卷),期】2013(020)004【总页数】2页(P228-229)【关键词】脑血流图;吸烟;颈动脉斑块;影响【作者】姚丽娜;李丽宏;赵英莉【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050011;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050011;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050011【正文语种】中文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年龄趋于年轻化,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而脑血管内斑块形成是造成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烟草危害已成为当今世界问题之一,几乎所有的人体组织、器官或系统均可以受到其危害,其中最敏感的部位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

本文旨在探讨吸烟对颈动脉斑块形成影响。

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选择脑血流异常患者120例,全部来自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平均年龄55岁,根据吸烟与否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n=60),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头晕症状。

二、方法采用湖南益灵公司研制的REG—Ⅱ型脑血流自动分析诊断仪,在安静、半暗的室内进行。

受检者取坐位,放松清醒闭目状态下进行检测。

颈内动脉:前额、左右乳突分别放置2×3平方厘米不锈钢电极,涂导电膏,用导联线连接,分别测出颈内动脉血流图。

椎基底动脉:枕骨结节下方、左右乳突分别放置2×3平方厘米不锈钢电极,涂导电膏,用导联线连接,分别测出左右椎基底动脉血流图。

采用美国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对120例受检者双侧颈动脉血管进行检测。

吸烟对冠状动脉斑块组成的影响

吸烟对冠状动脉斑块组成的影响

吸烟对冠状动脉斑块组成的影响Kumagai S;Amano T;Takashima H;武峪峰【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4(29)10【摘要】吸烟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并且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该研究采用背向散射血管内超声(IB-IVUS)评估了吸烟对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的影响。

选择连续143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通过采访获得疾病史、以及吸烟习惯。

要求参与者报告目前是否是吸烟、戒烟或从未吸过烟。

根据访谈结果,将患者分为以下3组:目前吸烟、以前吸烟和从不吸烟者。

对于患者进行了传统和IB-IVUS组织特性分析。

【总页数】1页(P1164-1164)【关键词】冠状动脉斑块;吸烟习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成;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血管内超声;危险因素【作者】Kumagai S;Amano T;Takashima H;武峪峰【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下吸烟对年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斑块特征的影响 [J],刘巍;高雅楠;侯方杰;吴思婧;郭永和;刘晓丽;葛海龙;赵迎新;周玉杰2.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价吸烟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响 [J], 姚威; 陈妍; 刘泽森; 张婷玉; 孟康3.吸烟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内斑块形态及成份的影响——基于红外线相干扫描的研究 [J], 姚威;陈妍;刘泽森;张婷玉;孟康4.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评价吸烟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冠状动脉斑块特征 [J], 谭大伟;张建维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成成分与斑块破裂的关系 [J], 郭爱桃;韦立新;李向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吸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吸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吸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费劲松;季鸿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7(023)002
【摘要】目的:探讨吸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40例吸烟病人和40例非吸烟病人分别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血脂测定,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烟组多发性斑块、软斑、混合斑显著多于非吸烟组(P<0.05),吸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5),吸烟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非吸烟组(P<0.01).结论:吸烟能升高TC、LDL-C,降低HDL-C,加重颈动脉粥样硬化,吸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重要危险因素.
【总页数】2页(P160-161)
【作者】费劲松;季鸿
【作者单位】上海市吴泾医院内科,上海,200241;上海市吴泾医院内科,上
海,2002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吸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J], 拱忠影;杨洋;汪志云;臧大维;刘伟
2.吸烟与脑卒中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J], 任永年
3.吸烟与中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剂量-反应关系探讨 [J], 崔永生;申明慧;田艳萍
4.吸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 [J], 邓正超
5.吸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 [J], 邓正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吸烟与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

吸烟与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

吸烟与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
周建生;郭瑄;贾琳;蔡琴;李玉杰;王育鸾
【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杂志》
【年(卷),期】2001(006)002
【摘要】目的研究吸烟与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用超声显像检测61例吸烟的老年人与对照组颈动脉结构及血流状态.结果长期吸烟的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3.93%vs20.69%,P<
0.001;47.54%vs17.24%,P<0.001).结论长期吸烟可明显地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总页数】3页(P78-80)
【作者】周建生;郭瑄;贾琳;蔡琴;李玉杰;王育鸾
【作者单位】西安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710002;西安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710002;西安市第一医院超声科,710002;西安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710002;西安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710002;西安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71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县城老年人群吸烟现况及吸烟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踝肱血压比的相关性 [J], 戚湘辉
2.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长期吸烟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 [J], 邹萍;陈瑛;王芳;于龙华
3.吸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J], 拱忠影;
杨洋;汪志云;臧大维;刘伟
4.吸烟与脑卒中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J], 任永年
5.上海市某社区老年人吸烟情况及吸烟危害认知程度调查 [J], 朱岑静;景诗文;张敏;陆丹妮;张琳;郑志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e咖,历昭Tonghua,Qin
of
Xianhui,Wang Yu,Wang Yi,Fan Biomedicine,Anhui
Fanffang,Zhang Yah,Li Jianping,Huo Medicial University,Hefei 230032,China
To
yong,Xu Xiping.+Institute
never
that in
smokers(23.4%,40/171)(x2=5.23,P=0.022).Multiple logistic
cigaret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current
smoking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comparison
于2013
年7q月,在安徽省安庆市和江苏连云港4个县(区)的农村地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乡为单位按
整群筛查方法抽取40岁以上的健康的中老年男性,进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以及应用多普勒超声测 量颈动脉斑块形成,比较从不吸烟者、曾经吸烟者、现在吸烟者3组间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生率。采 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对颈动脉斑块影响。结果本试验纳入625名男性进行分析。现在吸烟者 占51.4%(321名),曾经吸烟者占21.3%(133名),不吸烟者占27.4%(171名)。32.0%(200/625) 的受检者有颈动脉斑块。现在吸烟者中斑块形成发生率(35.2%,113/321)高于从不吸烟者 (23.4%,40/171)(x2=7.26,P=0.007),曾经吸烟者中斑块发生率(35.3%,47/133)也高于从不吸 烟者(23.4%,40/171)(x2=5.23,P=0.0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收缩压、舒 张压、BMI、血糖、TC、TG、HDL—C、饮酒、地区差异后,现在吸烟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较从不吸烟 者高(OR=1.84,95%CI:1.13~2.98);与≤60岁且不吸烟组(8%,3/40)比较,>70岁且吸烟组的斑 块发生率(55%,31/56)较高,高龄且吸烟组斑块形成的风险有明显的联合作用(OR=8.06,95%CI: 2.07~31.45)。结论华东地区农村中老年男性人群中吸烟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较高。 【关键词】 吸烟; 因素分析,统计学;颈动脉斑块;横断面研究
media
合格的调查人员根据标准化流程操作。根据调查问
卷收集的资料,把研究对象分为3组:从不吸烟者、 曾经吸烟者、现在吸烟者。吸烟的定义:每天吸烟大 于等于1支且连续吸烟1年以上;曾经吸烟者定义 为过去吸烟但是现在不吸烟。 3.颈动脉检测方法:应用乐普Terason 3000彩 色超声仪器,调查对象平卧,探头轻放于侧颈部,由 近心端向远心端的横断面及纵断面全面观察颈动脉
膜)。如检出斑块,对每个斑块储存图像:存储可显
示最大厚度的长轴图和短轴图至少1个心动周期。 斑块定义:局部血管壁增厚,达到以下任一标准: (1)局部IMT>1.5 mm;(2)局限性隆起凸人管腔>
0.5
mm;(3)局部IMT增厚超过周边IMT的50%。
颈动脉超声检查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临床医师操 作,并由专业医师诊断。 4.质量控制:调查前对所有调查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包括规范问卷调查、问卷填写、指标测量等;调
1.对象:本研究对象来自2013年7一月期间
在安徽省安庆市和江苏省连云港市农村地区按照整 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0岁以上相对健康的中老 年男性。抽样步骤:以乡为单位,抽取安庆市的枞阳 县和望江县各3个村、连云港市东海县和赣榆县各 3个村,把抽取的12个村中符合条件的居民作为调 查对象。排除吸烟状况缺失、超声检查缺失者以及 年龄等相关变量缺失者后,共有625名男性受试者 纳入本次研究。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伦理 委员会批准了此项研究,调查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 意书。 2.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 吸烟状况、饮酒状况、疾病史;体格检查包括血压、身 高、体重、腰围、臀围;实验室检查资料包括血常规、 尿常规、血脂、血糖等相关指标;特殊医学检查包括 颈动脉超声检查、心电图、踝臂血压指数(ABI)、脉 搏波传导速度(PwV)等项目。以上项目均由培训
查中,由现场质控人员监督、核查资料并及时纠正错
误。 5.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 数据库,双录入,对比检查错误,最后由专业管理数 据员对数据库进行清理和锁定。采用R软件 3.10.0(http://www.R—project.org/)版本进行统计 学分析。评估人体生理状况的各基本特征在不同吸 烟状态调查对象的计量资料均为正态分布,用x±S 表示,组问差异的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吸烟、饮酒人 数等计数资料用描述性分析,组间差异的分析采用 x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与颈动 脉斑块关系。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假设从不吸烟者、现在吸烟者、曾经吸烟者人数的比 例为2:2:1,从不吸烟者的斑块发生率为21%18j,在 仅=0.05、总样本量=600的水平下,可以使本研究 有80%的效能观察到现在吸烟者比从不吸烟者斑
务保障,同时医疗卫生知识缺乏,受教育程度较低,
因此对其进行流行病学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关 于吸烟状态与颈动脉斑块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城镇人 群或医院的回顾性研究∞一o,而在农村居民中进行的 相关研究目前还很缺乏。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居民 吸烟状态和颈动脉斑块的关联性,为农村居民心血 管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对象与方法
areas
and carotid uhrasonography was applied to examine the incidence of carotid plaque among former smokers and smoking
on current
never
smokers,
smokers.Logistic regress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In the study,a total of 625 male participa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carotid plaque.Results
with the increased risk with
never
(OR=1.84,95%CI:1.13—2.98,P=0.014)in
of carotid plaque smokers,and there was an
DOI:10.3760/cma J.issn.0253-9624.2015.U3.Ull
Smoking;
Factor analysis,statistical;
Carotid arteries;
Cross-sectional studies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国最新的吸
烟相关疾病归因死亡调查研究表明:吸烟导致的心 血管死亡已成为继癌症后的第二死亡原因¨o。据 统计,2010年中国有3.01亿烟民,中国已成为世界 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2 o。如果不加以干预,到2030 年由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将达到800万一J。颈动脉 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Corresponding author:Xu Xiping,Email:xipingxul26@126.com
【AbstraLeabharlann t】Objective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moking
status
and carotid plaque in
rural population residing in Eastern part of China.Methods Between July and September of 2013,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residents aged 40 or above men who were enrolled randomly in rural of Anqing,Anhui province and Lianyungang,Jiangsu province.The data on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smoking status,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collected using standardized protoco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3052) 作者单位:23003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罗静、崔伟、丁昱、唐根富、臧桐华、徐希平);南方医科 大学南方医院国家肾脏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滨燕、秦献辉、王玉);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善群);复旦大学附 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王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范芳芳、张岩、李建平、霍勇) 通信作者:徐希平,Email:xipingxul26@126.corn
was 1
cases)were
never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urrent smokers(35.2%,1 13/321)than that in never smokers(23.4%,40/ 171)(x2=7.26,P=0.007)and the incidence in former smokers(35.3%,47/133)was also higher tha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moking status and carotid artery plaque in rural China Luo
areas
of Eastern part of
Jing+,Cui
Wei,Ding Yu,Wang Binyan,Jiang Shanqun,Ta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