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汉江流域传统音乐

合集下载

江南音乐之“融入”〈龙船调〉〈十送红军〉

江南音乐之“融入”〈龙船调〉〈十送红军〉

江南音乐之“融入”〈龙船调〉〈十送红军〉江南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源于江南地区,千百年来在这片烟雨江南的土地上孕育着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传承着一种特殊的文化内涵。

江南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节奏和意境,深深地吸引着世人的关注,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江南音乐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其艺术效果、人文内涵和历史价值不仅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而且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江南音乐不仅在中国本土广为流传,而且在国外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和追捧。

在江南音乐中,有两首经典的民间音乐《龙船调》和《十送红军》,这两首音乐经过多年的传承和演变,凝聚了江南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习俗和精神,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态度。

《龙船调》是江南地区传统的一种民间乐曲,是庆祝端午节的重要曲目之一。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而江南地区的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因为龙舟比赛是这个节日的标志性活动。

《龙船调》就是为这个活动而创作的一首民间乐曲,其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于节日气氛和年轻人的朝气蓬勃。

在演奏中,人们往往采用专门的乐器和打击乐器,如笙、箫、中、大锣等,以表达自己对这个节日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与《龙船调》不同,《十送红军》是江南地区的一首战斗歌曲,于1928年诞生,是江南地区南昌起义的一首宣传歌曲。

《十送红军》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抗击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精神,而且也寓意着江南人民对于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歌曲旋律悠扬,鲜明而刚毅,富有激情和鼓舞力,表达了人民军队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斗争的坚定决心。

江南音乐之所以能够广为人知,吸引大家的关注,除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外,还与它的“融入”特性不无关系。

江南音乐在传承和发展中,借鉴了许多不同的地域文化和艺术元素,融合了古代艺术和现代艺术,体现了精神上的交流和文化上的相互融合。

例如,《龙船调》就借鉴了许多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元素,如宫商角徵羽调,以及大量流传于江南民间的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民歌、乐曲和舞蹈等。

河南筝曲《汉江韵》的演奏技巧

河南筝曲《汉江韵》的演奏技巧
一 、 《汉江韵》的创作背景、曲式及音乐结构 (一 )《汉江韵》创作背景 古筝是我 国最古老 的弹弦乐 器 。早 在二千 多年 前 就作为一种歌唱性的伴奏 乐器流行 于战 国时期 的秦 国 (今陕西省),故又有“秦筝”之称。长久 以来古筝一直 被认为是民族乐器中的瑰宝 ,雅俗共赏的奇葩。由于古 筝历史悠久,流传甚广 ,并且跟不同地区的戏曲音乐、曲 艺音乐和 民间音乐相融 汇 ,所 以形成 了不 同 的风格 和流 派 ,河南筝派是 其中代表性的流派之一。 河南筝派上承汉唐遗风,下接明代之弦索 ,被人 们称为“中州古调”,如今大多称为“河南筝 曲”。现 今 的河南筝 曲以河南南 阳的鼓子 曲演变而来 ,南 阳 鼓子 曲包 括带有唱词 的“牌子 曲”、纯器乐 的“板 头 曲”,因此现在有代表性的河南筝 曲大都是河南 曲子
二汉江韵的艺术处理只有了解汉江韵的风格特色才能更好地诠释这首曲子作者在创作的时候运用了许多河南地方特点的技法及风格在里面如河南筝中左手的以滑音上滑音在mi或la音上产生的小三度滑音中间没有过渡按音速度较快多为sol或do的装xifa按的都要更高一些但fa还不能按到升fa而且在左手密颤的时候xi和fa都不能按的很稳定要按得游移一些而且颤的过程中音要下滑回来这个动作不好掌握一般都是单独练习练好之后再融入到曲子里面融入曲子里时要注意密颤的时候要细密紧促并且利用左臂的肌肉暂时紧张而形成抖动
摘 要 :《汉江韵》是河南筝派的代表 曲 目,介绍其创作背景、曲式及音 乐结构,从 左手演奏技 法的处理、 韵味 的处理 、右 手 演奏 技 法的 处理 来探 讨其 演 奏技 巧 ,以使 演 奏者 对其 有更好 地 诠释 ,从 而 引起观 众 的共鸣 。
关 键词 :《汉江韵 》;板 头 曲 ;古 筝 ;演奏 ;技 巧 中图分 类 号 :J632.32 文 献标 识码 :A

十堰船夫号子音乐特点分析

十堰船夫号子音乐特点分析

十堰船夫号子音乐特点分析十堰船夫号子音乐特点分析本文关键词:船夫,号子,分析,音乐十堰船夫号子音乐特点分析本文简介:一、地理环境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十堰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汉江中上游,境内为山地弯曲河型,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这里成为我国南北气候交界地带,流域内气候较温和。

丹江口以上为上游,十堰境内除干流外,还分布有堵河、天河、滔河、丹江等大小支流与水库,流经郧西、郧县、竹山、竹溪等县,其十堰船夫号子音乐特点分析本文内容:一、地理环境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十堰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汉江中上游,境内为山地弯曲河型,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这里成为我国南北气候交界地带,流域内气候较温和。

丹江口以上为上游,十堰境内除干流外,还分布有堵河、天河、滔河、丹江等大小支流与水库,流经郧西、郧县、竹山、竹溪等县,其中上游两岸高山耸立,峡谷多,水流急,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堵河为较大支流。

延绵不断的汉江水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便利条件,一直作为重要的水上枢纽,连接着汉江各段物质与人员往来,而水面上穿梭不息的行船也创造了汉江上掷地有声的船夫号子,回荡着力与美的交响。

二、类型船夫号子集中反映了汉江上较为多样的劳动方式,也集中体现出一定的艺术性。

当地船夫号子根据行船过程,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行船前:活锚号子、接锚号子、立杆修船时的拖船号子、起货物所用的搭货号子。

行船中:根据水势变化有上水号子、下水号子、平水号子、回流水号子、麻流子水号子、慢流水号子、涉水号子。

其他自然条件与环境变化有进出过码头号子、平水上大船撑船号子、起风升帆拔蓬号子。

不同环境下的号子也组合在一起先后唱出,如平水放小船后,撑船前行,唱《悠号》①《咋号》;行船至回流水中,唱《拖号》《鹞子转身》。

三、艺术特征(一)调式与旋律从郧县、竹山及郧西、竹溪搜集的若干首号子可以看出,船夫号子主要为宫、商调式,以五声、六声音阶(常加7)为主,少量的四声音阶出现于宫调式,有"楚宫体系"特征,即以 135 三音为主,加入变宫音 7,使旋律体现出原始气息。

《黄河船夫曲》赏析

《黄河船夫曲》赏析

《黄河船夫曲》赏析《黄河船夫曲》是一首著名的民族民谣,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学的珍宝。

它的诞生源于北宋时期的农民百姓,流传至今,始终未被击破。

“黄河船夫曲”旨在描写船夫在沿河乘船带来乐趣的场景,其节奏舒缓、语言沉着、表达深刻,勾勒出河边田园生活的美好。

说起《黄河船夫曲》,首先要说的是它的旋律。

它的旋律美妙而优美,节奏轻快、自然、悦耳,可以把人带入一个宁静的田园风光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歌曲唱出了船夫无忧无虑地在河里行走,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可谓是“劳动者的歌唱”。

此外,歌曲更重要的特色在于它强调的内容。

歌曲以船夫为主人公,以天空、水流、山脉和大河为背景,铺陈出放牧、捕鱼、采药等等来自自然的恩赐,反映了中国古老的农耕文化。

歌曲的歌词节奏风格自然,描绘的一幅幅淳朴的田园风光,令人沉浸其中,着实令人为之动容。

此外,《黄河船夫曲》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理念。

它把中国古老的田园文化和社会习俗完美地展现出来,也让观众身临其境,更能体会到黄河文化的魅力。

此外,它还表达出人们对自然的感恩之心,强调要保护大自然的美丽,人们应该向这种淳朴的生活经历学习,将大自然的美护卫守护好。

综上所述,《黄河船夫曲》是一首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国民间文学经典,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至今,被誉为经典之作。

节奏舒缓、语言沉着、表达深刻,歌词节奏风格自然,把人带入一个宁静的田园风光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歌曲把中国古老的田园文化和社会习俗完美地展现出来,而且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恩之心,强调要保护大自然的美丽,以化解繁重的城市生活压力。

《黄河船夫曲》是一首朴实而又优美的民谣,描述了水上世界的喜悦,也是一首关于环境保护的歌曲,是人们学习大自然精神,把大自然的美护卫守护好的宝贵财富。

汉水流域丧葬仪式音乐考察研究——以竹山县民间丧葬仪式音乐为例

汉水流域丧葬仪式音乐考察研究——以竹山县民间丧葬仪式音乐为例
二 、竹山县丧葬仪式 习俗及孝 歌过程
亡者通常都是那些年事 己高或久病不愈的人 (极个别情 况除外 ),离世之前 ,一般情况下家人都会有预感 ,也会做相应 的安排与准备 。首先,弥留之际的人在行将 西去之时 ,知道要给亲属尽量 留下遗 言,那遗 言一旦出 El,后人就应 当象圣 旨一 样遵照执行 。连遗言也不听从的后人 ,就会 被乡邻视为不忠不孝 。其次则是要有人在床前为亡者 “送终 ”。有人送终 ,是亡 人 的造化 ,证明他有后人 ,有 亲属 、有知 己。否则就是无儿无 女的 “孤老 ”,或 者是儿女不尽孝道 。当然 ,也有亲人赶不拢 场的 ,则另当别论。没有赶上送终 的亲人便 留下 了一生的遗憾 。可 是,不是亲属 的人赶上 了送 终,心里就很不舒服 ,甚至认 为 自己要开始背时 了。在竹 山县 ,从老人 去世到丧葬仪式完成 ,一般 需要 三天时间 。以下对完整 的丧葬仪式做 详细 的介 绍。
常开起 朱 瑞 《汉水流域 丧葬仪式音乐考察研究》
汉 水 流 域 丧 葬仪 式音 乐考 察研 究
以竹 山县 民 间丧 葬仪 式音 乐为例
常开 起 朱 瑞
摘 要 :本文以汉水流域 的民间丧葬仪 式音 乐为田野对 象,选取汉 水上游竹 山县 的丧 葬仪 式音乐为个案研 究。对其 丧葬 仪 式及其 音乐的运 用进 行记 录描 述,从水域音 乐研 究的 角度 ,探 讨音声与仪 式的关 系。
关键 词 : 汉 水 流 域 :丧 葬仪 式 :仪 式 音 乐
一 、 竹 山县 地理概述
竹 山,属汉水流域之上游地 区,汉江南岸最大的支流一堵河 (史书称堵水,亦名庸水 、武 陵水 ),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县境。 竹 山,北接陕西 ,南连神农架 、重庆巫溪 ,东临房县 ,西邻竹 溪 ,是秦 巴之 咽喉、荆 襄之屏 障。县域分两大地理单元一一 北 为秦岭地槽东段南缘 ,南属扬子准地 台区,处于中 国地势第二阶梯 向第三 阶梯 的过渡带上 。四周峻岭横陈 ,中间谷地错 落, 整个地势 “南 高北 次 ,民俗 民间音乐活动既有浓郁的传 统与地方色彩 ,更摄 取了东西南北多元文化因子,形成 了承 南继北、兼东融西 、巫史 并存的特点 丧葬 习俗是竹 山地域文化 中最具有代表性 、最具有广泛性 、最 富有 地方色彩和悠久历 史的音 乐文化 现象 。

安康汉江船工号子风格浅析

安康汉江船工号子风格浅析
关 键 词 :安 康 ;汉 江 ;船 工 号 子 ; 艺 术特 色 中 图分 类 号 :J 6 4 2 . 2 2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0 0 9 2( 2 0 1 4 )0 3—0 0 2 2—0 3
汉水是 长江的最 大支流 ,也是我们安康先 民几千 年生产 劳动 、休养生 息的重要资源领域 。在 千百年来
背纤 ,船上摇橹 ,凝 聚所有 的力量迎难 而上 ,此 时就
形成了一人领 喊 ,多人应和 的号子 ,船工们通 过号子 声的节拍 ,团结一致 ,勇往直前 ,这种号 子从单字到 多字再 到有音符的演变过程 ,逐步形成 了独特的 “ 汉
康 和陕南 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 有不可忽 视 的研究 价值 。
流经安康石 泉、汉阴 、紫 阳、岚皋 、汉滨 、旬阳 、白 河7 个县 区 ,滋养 哺育着两岸人 民的生 产生 活 ,休 养
生息。这里山峦重叠 ,河谷狭窄 ,水 势湍急 ,险滩频
生 ,石 峰奇异 ,独特 的地貌环境 ,造就 了沿 岸众多 的 航运重镇 码头 ,如扼守鄂 东 、陕 南水道 和关 中大 道 , 航 运 、商 贸发达 ,被誉 为 “ 小汉 口” 的蜀 河古镇 等 。
吕骥专 程到汉 水中游 的安康一带采 风 ,实地 考察汉江
号子。经过细致 的调 查研究 ,他认 为汉江 号子源远流
长 ,不仅是汉水 流域 、而且是 中国民歌 中的瑰宝1 3 ] 。
过去的航运主要靠船工的人力 ,繁重而又艰 险。在 汉
江航运史上 ,木帆船曾经作为水上 的主要交 通工具对 外进行物贸交流 。在木帆船航运 的往返 过程 中,有顺

安康汉江船工号子 的形成
汉 江又称 “ 汉水 ” ,古时 曾叫 “ 沔水 ” ,与长 江 、 黄河 、淮 河一道 并称 “ 江河淮汉 ” 。汉 江发源 于陕西 省西南 部秦 岭与米仓 山之间的宁强县潘冢 山 ,而后 向

黄河音乐文化有哪些

黄河音乐文化有哪些

黄河音乐文化有哪些黄河,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它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国一代的杰出人物。

黄河流经的省份里,每一处都有独特的文化。

它的流经地区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它是黄河音乐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从黄河民族音乐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影响和相互促进、影响与融合等方面来探讨黄河音乐文化及其丰富的内涵。

1.黄河流经地区的民族音乐作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流经的各个省份的少数民族都对它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和内心世界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中国音乐中,少数民族的音乐形式主要有民族乐器、舞蹈、戏剧等多种,这其中也包括以草原民族风格为代表的蒙古调等。

黄河流经地区每个省份都有着各自的民间音乐习俗,如蒙古族的曲牌和服饰等。

本文主要从黄河流过青海高原地区时所产生的民间音乐形式出发来分析这些地区在音乐上所产生的影响。

2.黄河民族音乐之间的联系音乐本身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域的大系统,就像是一个大熔炉,音乐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都可以融入到民族的大环境中,通过各个民族的音乐,共同创造出了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新的艺术形态。

各个地区在不同地区都会产生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思想,但是在同一片土地上,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所形成的文化却又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

它们相互借鉴和融合,相互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和研究黄河中各民族各地域中不同民族语言和文化中各种不同形态以及形成这些不同形态后形成的独特文化观念和文化传统,并加以传承发展与创新,以此形成一种新时代下新形势下具有广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黄河精神及文化。

3.黄河民族音乐对和相互促进随着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不断融合,黄河流域地区的民族音乐的各种特色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尤其是以黄河流域各个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民间艺术。

这些民族音乐中既有反映汉族文化习俗和审美情趣的,也有反映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和审美情趣的。

各民族各风格的音乐都是对和相互促进的。

陕南民歌

陕南民歌

陕南紫阳民歌文革”期间,紫阳民歌曾被扣上“黄色歌曲”的帽子,一度遭封禁。

后来,当地挖掘紫阳民歌时,发现老民歌手年事已高,年轻人又不会唱,形成了断代。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7000年前紫阳就有人类活动,这里人类文明的历史最早就是以古代传说和歌谣的方式流传下来的。

据说,<诗经>中的“周南”、“名南”等25首歌谣就流传于紫阳在内的汉江上游。

在某种意义上,民歌成为传承“历史”的载体,但其产生最直接的动因或许是老百姓寻找快乐的需要。

紫阳地处汉水上游,秦岭和大巴山之间。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加之偏僻,闭塞,老百姓没有什么文化生活,种地累了,男女就相互唱着骂俏;妇女在家里做活,一个人孤独寂寞,便唱个民歌解闷;放牛的单身汉,常扯起山歌宣泄心中的压抑……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议事歌、花鼓子、儿歌等内容丰富、种类齐全的紫阳民歌,并成为陕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歌曲种。

劳动号子,是民歌音调的根源基础。

其种类很多,如《汉江船工号子》、《放排号子》、《打夯号子》、《抬石号子》、《装卸号子》、《搬运号子》、《抢锤号子》、《打油号子》、《抬丧号子》等。

其中以《汉江船工号子》、《放排号子》、《抬丧号子》最有特色。

《汉江船工号子》由“上水号子”、“下水号子”和“其它水上号子”组成。

其调式基本是综合六声宫商调式,也有少数徵羽调式,音调起伏跌宕,音程大跳较高,节奏变化大,是船工水上生活的写照。

后因交通条件和交通公具的改变,木船渐少,汉江号子亦渐趋衰落,而抬石、打夯等劳动号子还在流行。

山歌,在民歌中占大多数。

山歌是劳动人民真实情感的表露,歌词有很多是劳动中即兴而作的,如《采茶歌》、《锣鼓草》、《栽秧歌》、《磨儿调》等。

唱山歌的旺季也常是春、夏采茶、薅草和秋收之时。

若是打对台唱盘歌,一场歌可持续很长时间。

山歌又分“山歌号子”、“山歌调子”、“通山歌”、“锣鼓草”4种。

山歌号子无词或词少,而衬调较多,所以有“词短号子长”之说。

音乐基础知识丨中国汉族民歌

音乐基础知识丨中国汉族民歌

音乐基础知识丨中国汉族民歌
汉族民歌由于产生和歌唱场所的不同,以及音乐特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劳动号子是劳动者伴随劳动所唱的歌曲,具有指挥和组织劳动,以及调节劳动者情绪的作用。

这种民歌因需要配合劳动的动作而有比较明显的节奏感,旋律通常比较平直,不像山歌和小调那样流畅、委婉。

山歌是在山野或者田野自由抒发感情时所唱。

这类民歌常常曲调高亢,节奏悠长,歌词较为浪漫而意境深远。

小调是在日常生活中所唱,曲调比劳动号子和山歌更加细腻、委婉,有较丰富的节奏型,并且布局更具艺术性。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导致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格也各有不同。

概括的说,北方汉族民歌比较刚健、爽朗,南方汉族民歌比较柔和、抒情。

一、陕北民歌
陕西省的北部简称陕北,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沟壑纵横。

那里的民歌因质朴、苍凉、深沉、隽永而在我国众多民歌中独树一帜。

黄河船夫曲
陕北民歌
这是一首具有山歌特征的黄河船夫号子,气息宽广,节奏悠长,具有苍凉深邃的意境。

歌词共两段,通过第一段的提问和第二段的回答,表现了世代居住于黄土高原,在黄河渡口讨生活的农民雄浑博大的情怀。

二、山西民歌
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以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

晋中盆地是全省人文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里的民歌有不同的风格和类型。

看秧歌
山西民歌
《看秧歌》是流传于山西的一首民间小调,也是山西祁太秧歌的代表曲目。

全曲由6个乐句组成,曲调一气呵成,生动地表现了姐妹二人不惜冒雨也要去看秧歌的情景,以及她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黄河流域的古代文人音乐

黄河流域的古代文人音乐

黄河#化系&'编者按:本期我们分别从文人音乐文化、民间音乐文化和现代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这几个角度介绍黄河流域的音乐文化。

黄河流域文人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正声”。

中国传统的音乐理论、著名音乐作晶多是由文人音乐家创造的。

黄河流域的民间音乐是黄河流域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也是黄河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黄河上游的“花儿”,八百里秦川的信天游,还是黄河号子,无不唱出了中华儿女的生命力和精气神。

黄河现代音乐文化在继承传统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在音乐形式和主题等方面不断创新。

形式上,将音乐与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元素结合在一起,创作出许多新的黄河音乐作P"上,倾向于歌颂黄河所象征的民族精神。

1939年由冼星海和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歌颂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民族精神,引发了中华儿女的广泛认同和共鸣,成为现代黄河音乐的里程碑式的作P,带动了后来一系列黄河音乐作晶的诞生。

黄河流域的占代文人音乐■华大学人文艺术教育中心孙梦青所谓文人音乐,指的是历代由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人士创作的传统音乐。

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下游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3000多年。

中原地区更是为中国传统文人提供了充分展示个人音乐才华的舞台。

一、黄河流域古代音乐与文人文人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代音乐理论和创作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甚至可以说,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对中国古代艺术建构、审美心理和政治观念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其中,黄河流域既是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萌生地,更是文人音乐的发展繁荣地。

是,活在中原地区的文人,作为“人”的感受,注重理想人格的塑造,追求个生命的由和意义。

中国古代文人: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彳音乐文化方面也处于主导地位。

二、从“君子之器,古琴九德”看黄河流域文人音乐的特点提起君子,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古人在溪边、中或是山下的。

琴是中国传统文人以“”的“”,更是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文人音乐的主[达所说的古琴九德,指的是“奇、古、、、润、圆、、、”。

陕西非遗精选

陕西非遗精选

1.西安鼓乐西安鼓乐, 也称长安古乐、西安古乐、西安乐古。

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大型鼓乐。

脱胎于唐代燕乐, 后融于宫廷音乐, 并逐渐流入民间的西安鼓乐, 在经过大批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抢救、保护之后, 经历了艰辛而漫长的申报过程, 一跃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安鼓乐, 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 脱胎于唐代燕乐, 后融于宫廷音乐, 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

2、秦腔秦腔, 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 起于西周, 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

成熟于秦。

秦腔又称乱弹, 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 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

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 所以又叫“梆子腔”, 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

3.绥米唢呐绥米唢呐是陕西陕北人民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汉族民俗艺术形式, 无论城镇乡下, 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合龙口、闹满月、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雇一、两班吹手来吹奏助兴。

唢呐曲牌是有讲究的。

红事白事都有专门的套曲。

红事以大摆队(亦称得胜令)为主旋律, 白事以孤苦伶仃为主旋律。

4.陕北秧歌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西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汉族传统舞蹈, 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

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 历史悠久,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其中绥德、米脂秧歌最具代表性。

5.华县皮影戏皮影, 又叫傀儡戏、灯影。

在华县, 又叫碗碗腔皮影戏(曾名时腔), 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 是汉族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

华县碗碗腔皮影戏(曾名时腔), 形成于清代初叶。

艺术歌曲《黄水谣》赏析

艺术歌曲《黄水谣》赏析

艺术歌曲《黄水谣》赏析艺术歌曲《黄水谣》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成为了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本文将从歌曲背景、音乐分析、演唱技巧和艺术价值等方面对《黄水谣》进行赏析。

一、歌曲背景《黄水谣》是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经典歌曲,它以黄河为背景,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苦难和坚强。

歌词深情地描绘了黄河两岸的人民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坚定不移的抗战斗志。

这首歌曲具有深刻的民族情感和历史意义,成为了激励中华民族抗击外敌、争取自由和尊严的象征。

二、音乐分析《黄水谣》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表现力。

全曲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悠扬的旋律展现出黄河的美丽风光和人民的安宁生活;第二部分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旋律低沉悲壮;第三部分则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悠扬旋律,但加入了抗战斗争的元素,表达了人民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在曲式结构上,《黄水谣》采用了三部曲式,即由三个具有对比性的乐段组成。

第一乐段为平行四句,旋律悠扬,表现了黄河两岸的美丽风光;第二乐段为对比四句,旋律低沉,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第三乐段也是平行四句,再现了第一乐段的旋律,但加入了抗战斗争的元素。

在调式运用上,《黄水谣》采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五声调式,如宫调式、徵调式等,展现了中华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同时,歌曲中也运用了西洋音乐的创作手法,如和声、复调等,使歌曲更加丰富和立体。

三、演唱技巧《黄水谣》的演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首先,演唱者需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以保证声音的稳定和连贯。

其次,演唱者需要运用适当的音量和音色来表现歌曲中的情感变化。

在表现第一乐段时,要用柔和的音色展现出黄河两岸的美丽风光;在表现第二乐段时,要加大音量和力度,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在表现第三乐段时,要再次柔和地演唱,以展现出人民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此外,演唱者还需要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和韵律。

中国传统音乐三大来源讲解学习

中国传统音乐三大来源讲解学习

中国传统音乐三大来源中国传统音乐三大来源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以典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四域音乐以及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因此可以说,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

中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音乐。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

其中,殷商和西周时期的音乐文化具有代表意义。

除六代乐舞及其他多种乐舞的发展和整理,礼乐制度的阶级化和等级化,大司乐机构的设置,三分损益律的运用等,对全代有重要影响之外,尤其在“八音”乐器分类中“琴”(七弦琴)及其音乐的出现,奠定了中国传统乐器与器乐的基本模式。

四域音乐指的是除中原华夏族为主所创造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以久的中华大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

其中,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

长江中游的楚文化中的音乐文化,色彩缤纷,独树一帜,同中原音乐并为上古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率,相互辉映,相互兑争、交融,进而衍生,发展。

珠江流域的粤文化,西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西北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经由路途对多处音乐文化传播、交融的作用,以及东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都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中,在乐器方面,作为汉族音乐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交融的代表实例,可以举出由奚琴到胡琴类各种拉弦乐器的形式。

中国音乐与外国音乐的交流,由来已久。

据《穆天子传》记载,相传西周初,周穆王曾经带着规模颇大的乐队到西方各国支施行,并进行音乐交流。

此后,在汉代,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教音乐和天竺乐也入传中国;隋唐时期,大量外国音乐的输入,不仅带来外国乐曲,而且引进乐器、乐律、音阶。

作为外国乐器传入中国,后又被改造为中国传统乐器的琵琶是颇具代表意义。

中国民乐发展的三个时期1. 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3世纪)这时期包括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奏汉。

在音乐体裁方面,经历了由原始乐舞到宫廷乐舞的进化。

黄河流域的民间音乐

黄河流域的民间音乐

黄河流域的民间音乐作者:扈毅娟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21年第04期黄河流域的民间音乐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地域、传统等诸多方面的鲜明特色,造就了黄河流域不同区域民间音乐文化的不同特色。

黄河上游的,如甘肃等地的“花儿”、通渭小曲、兰州鼓子、藏族山歌、秦安小曲、青海平弦;黄河中下游的,如陕北信天游、榆林小曲、庆阳唢呐、陕北唢呐、蒙汉调、蒲州梆子、酒曲、爬山调、绛州鼓子、黄河号子、吕剧、鼓子秧歌、河南坠子、河南筝乐、河南梆子、曲剧、山东大鼓、柳子戏、山东民歌等。

这些黄河流域的民歌、戏曲、说唱、器乐表演等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千百年来依托地方不同的民间习俗和生产劳动,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黄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

一、高原上多民族放歌的“花儿”黄河上游青海、甘肃、宁夏交界地带自古以来物产丰富,汉族、回族、藏族等多民族在这里交融共生,独特的地理和生态环境,造就了兼具游牧与农耕两种文化形态的河湟文化。

这里流传着一种山野歌曲——“花儿”,是最能体现河湟文化特色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

“花儿”分为“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两类。

“河湟花儿”也称“少年”“河州花儿”,主要流传在青海和甘肃交界以及黄河及其支流湟水流经的陕西、四川等地。

“河湟花儿”常以独唱、对唱的形式表现,并以“强弱弱”三拍子节奏居多,唱词结构单句单字结尾,双句双字结尾。

如《上去高山望平川》的唱词:“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去/容易/摘去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河湟花儿”的曲目十分丰富,有近200多种曲令,这些曲令融合多民族文化元素,都有自己对应的名字,如根据民族取名的《萨拉令》《土族令》、根据地方取名的《孟达令》《河州大令》、根据结构取名的《三起三落令》《河州二令》、根据花名取名的《白牡丹令》《水红花令》等。

这些曲令的使用也非常自由,可以作为对歌的曲目在“花儿会”上任意选用,也可以在平日劳作、公园散步、群众性集会上畅快高歌。

浅谈南北方传统民歌之特性

浅谈南北方传统民歌之特性

浅谈南北方传统民歌之特性作者:施安宇晴来源:《人间》2016年第09期内容摘要:中国的传统民歌一直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它在长期的发展中经历千锤百炼,其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已臻至境,风格特征方面也呈现出南北各异的两大属区,千百年来都引导和制约着我国的传统音乐发展。

关键词:传统民歌;南北属区;音乐特征中图分类号:I2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29-01中国的传统民歌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它在长期的发展中经历千锤百炼,其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已臻至境,其风格特征方面呈现出南北各异的两大属区,自古代关于南北曲特征的记述,南曲“主清峭柔远”“其变也为流丽”“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

北曲“主劲切雄丽”“慷慨,其变也为朴实”“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

南北相异的风格特点千百年来都引导和制约着我国的传统音乐发展。

一、什么是传统民歌杜亚雄先生曾经为传统音乐定义时这样表述过:“中国传统音乐应当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的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的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音乐形态特征的音乐,其中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世代相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固有的形式创作的、具有民族固有形态的音乐作品。

” ①从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杜亚雄先生不断在强调“本民族固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音乐必须是建立在一个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的,因当地特定的文化、风俗、习惯等等而产生的同根音乐,而并不是任何地区都共有的。

其次,周耘先生在对民间歌曲的定义中是这样表述的,“民间歌曲,是指处于社会基底层的民众在长期的物质生产、精神生活与社会交往过程中口头即兴创作的一种声乐艺术。

创作方式的即兴性、传播方式的口头性、创作主体的集体性、传播过程中的变异性,是民间歌曲最显著的四个特征。

” ②民歌的创作主体就是基层百姓,创作的方式也是真实情感的一气呵成,甚至可以说是情到深处自然抒发而出的“叹”,自然流淌着的旋律中,满满的都是人民自己的情,自己的意。

简析《洪湖水浪打浪》音乐作品风格

简析《洪湖水浪打浪》音乐作品风格

简析《洪湖水浪打浪》音乐作品风格【摘要】《洪湖水浪打浪》是一首经典湖北民歌之一。

创作时间于1958年,梅少山等作词,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

它的歌词内容精湛,不但写出了洪湖自然优美的风光,还回忆出了一片往昔峥嵘岁月的景象。

歌词的整体写作融合了湖北民歌中较有特色的衬词形式与民间习俗,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词作。

【关键词】洪湖水、作品、民歌、经典【赏析】:这首作品是1959年湖北省实验歌剧团中首演的歌剧《洪湖赤卫队》中一个场次的主题曲,1961年歌剧改变成电影的《洪湖赤卫队》后成为这场电影的主题曲,作品改编之后,得到了很大范围的传播,几乎家喻户晓,人人得知。

整首歌词的写作手法运用了押韵形式,分为前八句和后六句两个片段。

上片重表达洪湖美景,下片重表达感恩之情,1994年入选“百歌颂中华”优秀纪念歌曲奖。

歌词既属于是诗歌,也属语言。

《洪湖水浪打浪》的歌词写作手法运用了押韵形式,开口发音度较大的江阳韵既适宜于抒发豪迈万丈的情感,又富有音乐的美感。

从诗歌中分化出来后,情感依然是歌词的基本属性。

歌词的内容通过缜密的结构形式表现,段落和句式的有效组织和精心安排是歌词表达特定情感的重要手段。

上片歌词既简洁又明了,生动而又形象,深邃的意蕴能给人以无穷的丰富的想象。

阳光雨露,鲜美荷花,渔船与勤劳的人们,一个真实而动人的洪湖美景出现在眼前。

渔民们挨着水居住,白天辛勤的劳作,晚上看着白天的收获个个满心欢喜。

在这天成的洪湖,“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成为主要的生产活动。

物产丰富的洪湖,菱藕盛多,又因其好的气候条件,水稻产量也很好。

而且洪湖地区野鸭如云一般,多得数不清,野鸭的羽毛可以采集起来制成羽毛扇,据说这种羽毛扇至今都是全国知名的传统纯手工艺品。

以上的生活条件说明了洪湖给予人们的是富足的生活,歌词中说到“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后六句,点明了歌曲的具有革命性,也表明了洪湖人民深知幸福生活的得来不易,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创作与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创作与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创作与演唱分析
《我住长江头》是一首艺术歌曲,创作于1956年,由杨洪基作词,刘家昌作曲,首演者为王丽凤。

这首歌以长江为背景,讴歌了长江对于中国人民的重要意义和长江流域人民的精神风貌。

这首歌曲的词曲融合得非常紧密,音乐和歌词都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歌曲的开头就是用典型的四声四调的民歌唱法,让听众立刻进入了浓郁的地方风味中。

整个歌曲以忧伤的口吻唱出了热爱长江的深情。

旋律上,该曲采用了长调,从低音部一路上扬,充满了壮美之感。

而伴奏中融合了很多传统的乐器,如二胡、笛子等,更是把本土文化发挥到了极致。

从歌词角度来看,这首歌曲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歌词中充满了对于长江的深情和热爱,表达了中华民族团结不断向前的精神。

整个歌曲中关键字汇聚于“长江”,正是由于长江的存在,才让我们有了生命和希望。

而首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更是道出了长江流域千年来沟通南北、交流东西的重要性。

从表演者角度来看,这首歌曲需要表演者有着出色的音乐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演唱既需要表现出歌曲中忧伤、激昂、向往、自豪等情感,还需要对长江流域文化、历史背景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表现力和深刻内涵。

历史上也有很多优秀的演唱者,如王丽凤、邓丽君、武艺等,他们在演唱时不但通声情并茂,而且用独特的个人风格凸显出歌曲的内涵意义,使得歌曲更加入耳难忘。

总之,《我住长江头》这首艺术歌曲以深情的笔墨诠释了中国人民对于自然和土地的热爱,以及对于民族精神的强烈认同。

该曲既表现了对于自然的深情厚爱,更表达了中国人民不断前行的信心和决心。

汉江号子——精选推荐

汉江号子——精选推荐

汉江号⼦
陕西⾮遗项⽬
汉江号⼦
转载于⽂化艺术报2020年5⽉20⽇
汉江上游,⼭峦重叠,货物流通、客运往来,皆需⽊船载客运货。

船⾏船停,闯滩⽃⽔,该快该慢,众船⼯皆听艄翁指挥。

在明、清时期,是由艄翁击⿎为号指挥船⾏,统⼀扳桡节奏。

⼤约在清朝中期,才逐渐兴起号⼦。

汉江号⼦在安康沿汉江流域各县区皆有流布。

⾄20世纪40年代仍很盛⾏,之后由于陆路交通的发展⽽⽇渐衰微。

汉江号⼦是船⼯们在⽣产劳动中情绪的直接体现。

它起着统⼀劳动意志、协调劳动步伐、⿎舞劳动者⽃志、调节劳动者精神的作⽤。

汉江号⼦根据上⽔、下⽔、扯篷、活锚、推船、靠岸、过滩等已形成⼀整套能适应各种劳动条件的号⼦。

汉江号⼦基本上可以分为上⽔⾏船号⼦、下⽔⾏船号⼦、离岸、靠岸及其他号⼦三种类型。

汉江号⼦有五声调式、六声调式、综合性调式、交替性调式四种。

这种调式的多样性与当地语⾔多样性、地理环境复杂性、劳动条件形成的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汉江号⼦旋律⾳调的起伏升降⼤⽽频繁,跌宕豪放,节奏紧密⽽变化多端;⾳乐句幅较短,⽓氛紧张,具有声部丰富、旋律多变的⾳乐特点。

存在于安康境内的秦、楚、川地的语⾔以及安康复杂的地理环境、形式多样的劳动形式造就了汉江号⼦鲜明的地⽅⾳乐风格,是安康丰富的民间⾳乐中⼀份宝贵财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汉江流域传统音乐
作者:吴艳萍
来源:《当代旅游(下旬)》2018年第01期
摘要:21世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

音乐作为一种表达文化的现象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过渡。

然而无论人类社会历史如何发展,都与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同的地形、气候、水系、山脉都以形成了不同风格的音乐文化,地理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制约着音乐文化。

关键词:汉江流域;基本特征;分类
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由于受地形、地貌、气候的影响,结合音乐起源说中的劳动产生音乐的观点、方言语音等因素,所形成的音乐体裁风格各不相同。

如:东北部平原,由于自然环境优越促使经济繁荣,从而音乐文化发达。

民歌的体裁主要是小调、秧歌、劳动号子,音乐风格为五、六、七声调式。

西北部高原,其地貌为沟、崎岖不平,音乐体裁为山歌。

江浙平原,其气候湿润,以平原和滨海为主,素有江南水乡之称。

民歌体裁代表婉转秀丽的江南小调,风格偏为细腻、委婉。

[1]
一、汉江流域传统音乐文化的基本特点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于汉口注入长江,全长1577公里。

汉江流域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北邻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秦岭、淮河一线,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带,介于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之间,同时横跨我国中部高原盆地区与东部平原丘陵区。

[2]这种地处南北、横跨东西的地理区位以及在历史上的枢纽地位,使得汉江流域传统音乐文化主要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一)流域内音乐文化类型差异明显
汉江流域上、中、下游地貌条件差异较大,因而使得流域内音乐文化类型差异明显:同一种音乐形式在不同地区受当地民歌、方言的影响,形成风格略有差异的地方音乐。

如流行在汉江上游陕南的端公戏、鄂西北的郧阳花鼓戏、湖北荆门一带的梁山调与汉江中游的襄阳花鼓戏皆为八岔戏与当地民间小曲融合而形成属同一剧种,只是在不同地区的名称不同。

然而端公戏,汉江南地较多地接受巴山语音与二黄戏的影响,演唱风格比较柔和、细腻、辛辣、风趣。

汉江北地较多地接受秦岭山区语音和桄桄的影响,演唱风格比较粗犷、悲壮、豪情激荡。

(二)流域内音乐文化类型的一致性
汉江流域虽分别处于山西、湖北、河南三省,但区域内部的传统音乐文化却有着明显的共同特点,一致性较强。

如湖北越调,又被称为襄河越调、高腔越调主要流行在湖南北部的汉江中上游地区,著名戏剧学家周贻白先生认为这种剧种初起于河南南阳,原名四股统源自民歌小曲,其唱腔中既有河南梆子的成分,也有湖北汉剧声调的特点。

汉剧,俗称“二黄”形成于鄂东地区,乾嘉年间传入汉江中、上游地区,后与当地的方音、民间音乐逐渐结合后形成。

二黄戏主要在鄂西北和陕南的汉江流域流行具有南北兼容的音乐特点。

二、汉江流域传统音乐分类及分布特点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汉江流域音乐风格的形成与该地区内自然、人文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按照上中下游分类可分为:
(一)上游
劳动号子:汉江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打哦号子、搬运号子、石匠号子、抬丧号子、锣鼓草。

山歌:山歌号子、唢呐号子、山歌调子、通山歌、姐儿歌等。

[4]
小调:一般小调、丝弦小调、花鼓子、社火小调
风俗民歌:哭嫁歌、丧事歌、坛歌、烧拜香、端公调、朝山歌、祈雨歌、社火歌曲、猜拳歌。

[3]
田歌:锣鼓草、薅草歌、薅秧歌等
灯歌:花鼓调、八岔、七岔、地围子、车车灯、羊皮鼓、对鼓等
说唱:镇巴渔鼓、汉中曲子
民间器乐:鼓吹乐、洋县佛教寺庙音乐、道乐等
(二)中下游
劳动号子:汉江船工号子、汉江船夫号子、天河船工号子、堵河船工号子、打油号子、打哦歌。

山歌:三句子、五句子、唢呐子、节疤号子、数板号子、穿号子、薅草锣鼓等。

[4]
风俗民歌:灯歌、孝歌、打待尸、丧事歌、哭嫁歌等。

[3]
田歌:薅草锣鼓、花锣鼓、阳锣鼓。

民间器乐:襄河吹打、老河口丝弦、武当道乐、花灯锣鼓等。

汉江流域传统音乐分布的基本特点
①汉江号子的分布较广泛,基本占据整个上中下游,但上游最为广泛,中游适度,下游渐少。

②山歌,上游流行最为广泛,以陕西的镇巴、紫阳为代表;中下游渐渐减少。

③田山歌,上游称锣鼓草、薅秧歌,中下游称薅草锣鼓、阳锣鼓、花锣鼓,中游地区分布较多,下游流行度减少。

④丧仪歌,整个流域均流传,上游多称“孝歌”“挽歌”,中下游称“打丧鼓”“打棺游”等,仪式性比上游更为鲜明浓烈,并被纳为土家族音乐的代表性歌唱体裁。

其流传状况上游为分散型,下游为密集型。

[3]
⑤汉江音乐中的器乐,主要有鼓吹乐和丝弦乐两大类,鼓吹乐分布较为普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北保康县的“沮水巫音”,演奏技法特殊具有鲜明的楚地色彩和风格,其他鼓吹乐实用性功能很强,但旋律不如上游地区的鲜明。

⑥汉江音乐中的说唱,以渔鼓、小曲等小曲种较为普遍,“鼓词”一类的大曲种则比较少见。

⑦汉江音乐中的地方戏,分布较为零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汉剧、山二黄、湖北越调和花鼓戏,都是在歌舞、说唱音乐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小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吴艳萍,1993年生,女,四川师范大学2017级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参考文献
[1]孟妍妍.音乐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探究[J].大舞台,2010,267(08):12-13.
[2]王学鹏.淮河流域水权制度形成的研究[J].特区经济,2007(12):236-238.
[3]王晓平.陕南民间音乐区域文化特质考察[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