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坡的理想.诗人的坟墓

合集下载

陈忠实散文《父亲的树》阅读指导及练习(附答案)

陈忠实散文《父亲的树》阅读指导及练习(附答案)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陈忠实散文《父亲的树》阅读指导及练习(附答案)阅读导入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个难以割舍的家。

这个家有屋舍,不必高大;有炊烟,袅袅娜娜。

有春种夏耘,有鸡鸣狗吠,有兄弟友睦,还有唤着你小名的爹娘……张老师的工作室(ID:PeterZhangEdu)故园、故山、爷娘,是我们心灵深处最隐秘的忧伤。

无论走得多远,离开得多久,一次次午夜梦回,是身体最真实的向往。

一场一场的大风从岁月深处吹来,吹瘫了老屋,吹圮了围墙,吹开了我们的骨缝,但吹不走我们的乡思乡愁。

如果家园废失,我们的脚步,就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陈忠实,中国当代作家,曾任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获茅盾文学奖。

他的创作以质朴、客观见长,对浓厚的关中乡土文化有着执着的坚守,正如他对“父亲的树”的执着守望。

披文入情父亲的树陈忠实>>>由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篇由树及人的文章。

或表怀念,或表相思,或表品质。

①又有两个多月没有回原下的老家了。

(“又有”有一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惆怅。

淡淡的笔触,动人的深沉。

)终于有了回家的机会,也有了回家的轻松,更兼着昨夜一阵小雨,把燥热浮尘洗净,也把自己都记不清的烦扰洗去。

(“终于”写出自己可以回家了的雀跃心情。

大概每一个游子都是如此吧,不管走多远,离开多久,潜意识里总安放着一个难以割舍的家吧。

)>>>第一部分,原下的老家是“我”永远的牵挂。

②进门放下挎包,先蹲到院子拔草。

这是我近年间每次回到原下老家的必修课。

或者说,每次回家事由里不可或缺的一条。

(不要让父亲的院子荒芜了,这是游子对老家的朴素虔诚的感情。

)春天夏天拔除院子里的杂草,给自栽的枣树、柿树和花草浇水,秋末扫落叶,冬天铲除积雪,每一回都弄得满身汗水灰尘,手染满草的绿汁。

(动作描写中可体味到作者的心理。

打理得干干净净,就当是父亲还在,就当是对父亲的告慰吧。

)温习少年时期割草以及后来从事农活儿的感受,常常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

爱伦坡-诗歌原理

爱伦坡-诗歌原理

诗歌原理[1]埃德加•爱伦•坡著曹明伦译关于诗歌的原理,我并不打算谈得既全面又深刻。

在以下非常随意的讨论中,在讨论我们称之为诗的这种东西的本质之时,我的基本做法将是引用一些小诗来加以考究——引用一些我最喜欢的、或在我头脑中留下了最明确印象的英国和美国的小诗。

我说的“小诗”当然是指篇幅很短的诗。

在这讨论之始,请允许我简单谈及一个稍微有点特殊的原则,因为不管正确与否,这个原则一直都影响着我对诗的评判。

我认为长诗并不存在。

我坚持认为“长诗”这种说法绝对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用语。

几乎用不着由我来评说,诗之所以是诗,仅仅是因为它可在启迪心灵的同时对其施予刺激。

诗的价值与这种有启迪作用的刺激成正比。

但由于心理上的必然,所有刺激都很短暂。

所以这种使诗成其为诗的刺激在任何鸿篇巨制中都不可能持久。

读者至多读上半小时,这种刺激的强度便会减弱,衰竭,一种厌恶感会随之产生;于是在效果和事实上,诗都不再成其为诗。

《失乐园》通篇都值得热情赞赏是评论界的权威定论,但读者读这部作品时却绝对不可能保持评论家们所要求的热情,所以毫无疑问,已有许多人发现评论界这一定论与实际阅读效果难以相符。

事实上,只有当我们忽略所有艺术作品都必不可少的统一性,从而把《失乐园》仅仅视为一系列短诗的组合,我们才可能把这部伟大的作品看成是诗。

假设为了保持这部作品的统一性(为了保持其印象或效果的完整性),我们就像读诗所必须的那样把它一口气读完,那结果只会是兴奋和沉闷的不断交替。

在一段我们觉得是真正的诗的佳句之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段平淡无味的文字,一段任何评论家的臆断都没法迫使我们赞赏的文字。

但若是我们在掩卷之后又回头再读,不过这次略去第一卷(即从第二卷开始),那我们将会惊奇地发现,先前被我们指责的部分现在却值得赞赏,而先前被我们大加赞赏的部分现在却应加以指责。

由此可见,即便是这世上最优秀的史诗,也没有什么么聚合的、总体的、或完全的效果——而这恰好是个事实。

至于《伊利亚特》,虽说我们尚无确凿证据,但至少已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它原本是被作为一系列抒情诗的组合;不过即便承认这部作品当初是被有意写成史诗,我也只能说它的根据是一种有缺陷的艺术观念。

郭沫若诗范文

郭沫若诗范文

郭沫若诗范文《郭沫若诗两首》篇一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②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③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①有感情地朗读。

②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老师:准备投影仪、录音机、磁带(提琴曲《梁祝》、钢琴曲《星空》)学生:了解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有条件的查阅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

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朗读课文,先从整体上了解诗歌内容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并出示投影(朗读节奏与重音),播放背景音乐:提琴曲《梁祝》部分,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

(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带)②学生按投影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a.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b.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像的内容及想像过程。

③全班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因为这两个问题都比较简单,所以很快老师可以明确:a.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四节是写想像的。

b.诗人想像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①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

a.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b.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c.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这个环节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

讨论时老师可以通过提示帮助学生,如讨论为什么要对传统的神话故事情节加以改动时,可让学生想,神话中的牛郎织女被分隔天河两岸不得相聚的悲剧是谁造成的?王母娘娘为什么硬要拆散他们?王母娘娘象征的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让学生了解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了。

中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中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中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大儒诚信教育资源中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作者简介XXX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XXX,笔名XXX、XXX等。

浙江金华人。

1932年在上海加入XXX。

1933年第一次用XXX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

出版了《艾青选集》等。

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XXX语文教材。

诗歌风格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XXX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

XXX以其充满艺术大儒诚信教育资源个性的歌唱卓然立室,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精选练(一)1XXX:原名XXX,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1931年参加革命,加入了“左联”,后来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他的早期诗歌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主要诗集有:《旷野》《火把》《欢呼集》《春天》《归来的歌》《艾青诗选》《艾青短诗选》等XXX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2对《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因为从这句开始,那个比喻性的“假如”已经不存在))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黑龙江省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黑龙江省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黑龙江省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古代中国,戏曲演出常在广场、寺庙、草台或院坝。

成千上万的观众聚拢,如潮的人声夹着摊肆的嘈杂,艺人们为了不让戏剧_____________在这喧嚣之中,不得不苦心孤谐地寻求突出自己存在和影响的有效手段,从而摸索出以远离生活之法来表现生活的艺术规则。

戏曲的对话是音乐性的,动作是舞蹈性的,(),使表演者无论在化妆服饰还是动作语言上都颇有“矫情镇物,装腔作势”之感:高亢悠扬的唱腔配以敲击有力的锣鼓,镶金绣银的戏衣衬着勾红抹绿的脸谱……为此,中国的戏剧艺术家长期_____________说白、咏歌、舞蹈(身段)、武打的表现技巧和功能,乐此不疲。

在戏曲表演过程中,_____________的人间生活铺展于小小的舞台,使平素过着单调枯燥日子的百姓在观剧时感受到种种意想不到的精神刺激,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的原因,是因为其对生活既精于提炼,又勤于观察,从而做到形神兼备。

脸谱、水袖、兰花手以及奇奇怪怪的道具等,都凝固为程式的东西,共同增加了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造成了赏心悦目、_____________的审美效应。

1.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淹没揣测五光十色荡气回肠B.湮没揣测五颜六色荡气回肠C.湮没揣摩五颜六色勾魂摄魄D.淹没揣摩五光十色勾魂摄魄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外在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远离生活、变异生活的,戏曲音乐和舞蹈本身决定了这一特点B.外在就表现出来了远离生活,变异生活的形式,决定于戏曲音乐和舞蹈本身的这一特点C.而音乐和舞蹈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戏曲的外在形式表现为远离生活、变异生活D.而音乐和舞蹈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戏曲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远离生活、变异生活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的原因,是因为其对生活既勤于观察,又精于提炼,从而做到形神兼备。

张岱自为墓志铭

张岱自为墓志铭

张岱自为墓志铭张岱(1912-1980)是中国著名作家、诗人和散文家,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邃的思想深受读者喜爱。

他的作品坚持追求真实、反映现实,并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和理解。

在他离世的时候,他留下了一篇墓志铭,以表达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后人的期望。

墓志铭如下:生命如行云,转瞬即逝。

我张岱,平凡而有幸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段时间,用我的文字记录了人生的点滴,记录了时代的印记。

我曾站在尖锐的悬崖上,凝望远方的风景,思考生命的意义。

我翻越山川,穿越河流,追寻着那些被岁月遗忘的声音。

在我的作品中,我试图回答那永恒的问题:我们为何而生?我相信,人的一生就是一首诗。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旋律和节奏。

而我,用我的文字来书写这首诗的意义。

我试图以诗意的笔触抚摸生命的琴弦,使之奏响最美妙的音符。

我的文字中流淌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命运的探求。

我常思考人类的苦难和欢乐,思考个人的小我与整个宇宙的关系。

我致力于描绘人类的共同命运,追求内心的归宿。

在我的笔下,每一个普通的人都是宇宙的主角,每一个平凡的生活都有着崇高的意义。

我张岱,常为现实所困扰,却始终相信文字的力量。

我相信文字可以唤醒沉睡的灵魂,让人们重新审视生活的真相。

我希望我的文字能够为后来者指引迷途的灵魂,激励他们追求真理,破除困境。

生命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常常有磨难和挫折。

但是,我张岱,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克服困难的力量。

只要拥抱信念,就不会失去前行的动力。

我希望我的墓志铭能够激励后来者在面对困境时坚持下去,勇敢面对挑战。

当我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不奢求永垂不朽。

我只希望我的文字能够在风雨中存活,并照亮那些寻找真实的灵魂。

我的作品虽然不能改变世界,但我希望它们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思想,为世界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

我张岱,感谢生命的赐予,感谢每一个读者对我的支持。

我离去时满怀希望,希望我的文字能够传递出一份温暖和力量,延续我的存在。

愿我在天堂里观赏美丽的风景,看到世界的美好与和平。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感皇恩)(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感皇恩)(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感皇恩)(含解析)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感皇恩)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①辛弃疾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

会说忘言始知道。

万言千句,自不能忘堪笑。

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

白发多时故人少。

子云②何在,应有玄经遗草。

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注]①本词为作者悼念理学家朱熹而作。

朱熹卒于庆元六年(1200)三月,词中有“梅雨"句,当作于初闻噩耗之时。

②子云:西汉大儒扬雄,后文“玄经”指扬雄的著作《太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前五句写自己平时不废吟咏,这与熟读老庄之书所知“忘言始知道"的玄理明显矛盾,熟读老庄书却不得其解,非常可笑。

B.“今朝梅雨霁,青天好”两句景中含理,借说天气暗示词人对老庄哲学有了新的认识,仿佛雨过天晴,豁然开朗。

C.下片语淡情深,先写隐退山林的生活,其后“白发多时故人少"中的一“多”一“少"对比,表达了词人嗟己悼人的情感。

D.“子云何在”四句,以大儒扬雄相比,称道朱熹“立言不朽",朱熹的思想将如江河流淌,万古不废。

2.朱熹是大儒,《庄子》是道家著作,但本词中辛弃疾却在读《庄子》时悼念朱熹,请结合全词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感皇恩朱敦儒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

花竹随宜旋装缀。

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

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

风景争来趁游戏。

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作开篇“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散文式的语言平易浅白,就像随口哼出的一支山歌小曲儿,余韵悠长。

B.上阕在塑造主人公形象上,先由景物入笔,以田居小景写人,“池上饮"“林间醉”则从正面着笔,技巧高超。

C.下阕“风景争来趁游戏"表面写自然风景,实则写人,有程颢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之意。

一面坡的理想.诗人的坟墓

一面坡的理想.诗人的坟墓

在 的 . 有 意 义 的 一 面 坡 也 是 没
成 。 者五 六 人 , 子 六 七 人 , 乎 沂 , 乎 冠 童 沐 风
园子里种了豆角 、 椒 、 菜 、 子 、 辣 芹 茄 黄
舞雩 , 而 归 。 意 思 就 是 暮 春 三 月 , 天 的 咏 ” 春 衣 服 穿定 了 .和 五 六 位 成 年 人 .六 七 个 少
回 答 说 . 我 的 志 愿 和 他 们 不 “ 同” ,然 后 说 :莫 春 者 .春 服 既 “
地 图 上 的一 个 小 点 . 法 显 示 出 无 房 屋 、 道 的 具 体 细 节 . 我 们 街 是 自身 存 在 的 边 疆 .荒 凉 而 抽 象
正 如 不 认 识 元 正 这 个 憨 厚 的 好 人 . 尔 滨 孙 家 站 对 我 就 是 不 存 哈

着 歌 走 回 来 。 孔子 这 时 才 长 叹 一 声说 :吾 “ 与 点 也 !” 我赞 同曾 点 的想 法 呀 ) ( 一贯 讲 究 经 世 致 用 的孔 子 .居 然 赞 同这 个 似 乎荒 唐 的 “ 想 ” 可见 出其 具 有诗 人 气 质 的一 面 。 理 .

棵李子树 . 我们 前 些 天 特 意 去 摘 李 子 吃 .
子 也 不 可 能 涉 足 其 间 . 可 能扛 不 着大铁锹在马 延河畔挖小根 蒜 、
只 会 培 养 紫 丁 香 的残 酷 季 节 . 于
我 们 却 是 和 朋 友 欢 聚 . 同 在 青 一 山绿 水 中 徜 徉 的好 时光 丁 香 的
婆 婆 丁 。四 月 末正 是 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菜 大 面积




一 面坡的理想 . 诗人的坟墓

白日梦与乌有之地——论路也的诗歌

白日梦与乌有之地——论路也的诗歌

个 姓路 叫冬梅的女孩 ,毅然从 “ 之乎者也 ”这样毫无任何 意义 给她带来 了福气 ,但这种融合南北性格 的 的虚词 中挑出一个 “ 也”为 自己命名 ,以示 区别 。然而 ,她 的独 精神特征却给她 的诗歌带来 了 “ 可贵 的相 貌 ”— — 方 面 , “ 路也的诗在语言运用 上 的淋漓酣畅 ,洋洋洒洒 ,或许也体现 了 她在性格气质方面的某些优势。 ” “ 从她的 诗里 ,你见不到某些流行歌曲某些港 台诗 歌里的那种故作媚态故意夸张 的矫情 、小
执的、 纯真 的、彻底 的艺术 ,有时候它简直是奋不顾身 的。 ”① 可以说 ,深爱着故土的路也 ,又是这片土地上 培养 出来 的 “ 逆
女” 。
这 是路也 《 白 日梦》 中的最后两 节 。我 以为 “ 白1 7 t 梦”很能说明路也与诗歌之间亲昵 又 冲突的关系 ,通过这样一种梦的形式 ,诗人
文 君卖酒 ,温香 软玉 、柔情 似水 的味道 。
《 。寻求另一个精神家园 ,
如此想来 ,一位愿 以梦 为友 、与诗做伴 的 就像熟悉她 的闺房 ,她热爱其 中的一切针
头线脑 ,以及如缕不绝 的爱 ,和一点点 的
建构一个不同于齐鲁大地的 “ 子虚之镇乌有之乡 ” ,成为路也平衡 年轻女子天生就该属 于江南 ,她熟悉 江南 诗歌精神 与孑 L 孟 精神的选择 。由此 ,我们就看 见另一组风格 的地 域名 词 出现在 诗人 的笔 下 :江心 洲 、江南 、扬州 、杭州 、海 岛 、 江滩 …… “ 我 曾经深深 地爱过江南 ,如果说 山东 的质地是青铜是 棉布 ,那 么江南 的质地 就是玉 ,是丝绸 。从鲁 国到吴 国,我有着 双倍 的乡愁 。2 0 0 4年我 以长江 中下游平原为背景 ,在诗里为 自己 营造 出来一个精 神上 的子虚之镇乌有之乡 ,这个子虚 之镇乌有之 乡里展现 的全是我一直无 比热爱着的世俗的 、具体 的 、 日常 的生

2020-2021学年贵州省贵阳市第十二中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贵州省贵阳市第十二中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贵州省贵阳市第十二中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第6—10题。

(14分)志摩在回忆里郁达夫⑴大约是在宣统二年(一九一○)的春季,我离开故乡的小市,转入当时的杭府中学读书。

当时的我,是初出茅庐的一个十四岁未满的乡下少年,突然间闯入了省府的中心,周围万事看起来都觉得新异怕人。

所以在宿舍里,在课堂上,我只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同蜗牛似地蜷伏着,连头都不敢伸一伸出壳来。

但是同我的这一种畏缩态度正相反的,在同一级同一宿舍里,却有两位奇人在跳跃活动。

⑵一个是身体生得很小,而脸面却是很长,头也生得特别大的小孩子。

还有一个日夜和他在一块。

他们俩最爱做种种淘气的把戏,为同学中间的爱戴集中点。

⑶他们俩,无论在课堂上或在宿舍里,总在交头接耳地密谈着,高笑着,跳来跳去,和这个那个闹闹,最终却会出其不意地做出一件很轻快很可笑很奇特的事情来吸收大家的注意。

⑷而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那个头大尾巴小,戴着金边近视眼镜的顽皮小孩,平时那样的不用功,那样的爱看小说─—他平时拿在手里的总是一卷有光纸上印着石印细字的小本子─—而考起来或作起文来却总是分数得最多的一个。

⑸从此之后,一别十余年,我和这两位奇人终于没有遇到的机会。

虽则在异乡飘泊的途中,也时常想起当日的旧事,但是终因为周围环境的迁移激变,对这微风似的少年时候的回忆,也没有多大的留恋。

⑹民国十三四年(1924年、1925年)之交,我混迹在北京的软红尘里;有一天风定日斜的午后,我忽而在石虎胡同的松坡图书馆里遇见了志摩。

他的头,他的脸,还是同中学时候一样发育得分外的大,而那矮小的身材却不同了,非常之长大了,和他并立起来,简直要比我高一二寸的样子。

他的那种轻快磊落的态度,还是和孩时一样,不过因为历尽了欧美的游程之故,无形中已经锻炼成了一个长于社交的人了。

笑起来的时候,可还是同十几年前的那个顽皮小孩一色无二。

⑺从这年后,和他就时时往来,差不多每礼拜要见好几次面。

汗漫《一卷星辰》阅读练习及答案

汗漫《一卷星辰》阅读练习及答案

10.(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一卷星辰①杜甫,我的河南乡亲,中国古代诗圣,“一个从无人知晓的地方来的虚拟国度的首脑”(鲍勃•迪伦)。

②杜甫往往被冠以“现实主义诗人”名号。

“现实主义”,应该是一种对现实不回避的态度,而非一种艺术风格。

我赞同布罗茨基的一句话:“不能在‘诗歌’这个词前面加上形容词。

”同样,不能在诗人前面加上形容词,如“先锋”“后现代”“民间”等等。

诗歌、诗人本身已自足而广大,要么是一首诗、一个诗人,要么什么都不是。

一切现实主义,都是超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使杜甫不瞒不骗,真与自然;超现实主义使他能将平庸、残酷的现实,坚持下去。

③我喜欢河南诗人罗羽的现实主义之作《祖国诗》:“鹌鹑是你的祖国,夜莺的咳嗽不是你的祖国/鲁山牛腿山羊是你的祖国……”尽管他被称为一个先锋主义诗人。

先锋,不是某类写作风格的专利,而应是所有诗人、作家都应具备的精神。

尤奈斯库说:“先锋就是自由。

”就是思想自由、表达自由。

任何一个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发现和表达都应独一无二,尽管困难,只有一少部分杰出诗人才能做到,也不应放弃对于这“困难”“独一无二”的认知和追求。

杜甫就是唐代的先锋诗人,他能与古人窠臼为敌,与时风流弊为敌。

现实的,必须是先锋的﹣﹣都需要“为敌”的勇气和才力。

④读杜甫,强烈感到,伟大诗歌的本质就是悲歌,痛彻肺腑。

伟大诗人的命运或许只能是悲剧,“慷慨有余哀”。

青年时期,杜甫写出《望岳》,像李白;中年、晚年,因时代巨变而诗风巨变,写出《登高》《登岳阳楼》,与登泰山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已迥然不同,充满“悲”“病”字眼。

生活愈破败,其诗愈雄奇、苍凉、辽阔。

杜甫不再像李白,而成为杜甫自己﹣﹣沉郁顿挫,随时敏捷。

⑤杜甫启示我们,写什么不是问题,怎样写也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一个诗人能否诚实面对自我和世界,这是最基本的写作准则和诗学伦理。

杜甫感时﹣﹣感应一个时代无所不在的冲击;忧国﹣﹣忧虑一个具体而非抽象的国度,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是这国度的肌肉、血脉、神经和呼吸。

一面坡的理想.诗人的坟墓

一面坡的理想.诗人的坟墓

一面坡的理想每年的四月末和八月初,都是我们去一面坡小镇的固定时节。

四月,这个被艾略特描述为只会培养紫丁香的残酷季节,于我们却是和朋友欢聚,一同在青山绿水中徜徉的好时光。

丁香的香气在空中凝固,像一堵高墙一样,让人窒息。

这样的时候,北方的树彻底地绿了,青草的气息也开始弥漫起来,仿佛混合了乳汁和太阳的光线。

我最爱闻植物的气息,无论是微微发热的草味,还是折断的树枝味――它们的汁液是太阳之血。

当然,晒干的干草也另有一番让人沉醉的气息,那是秋天丰收时满足的气味,是在死亡身旁的庆典的气息,它更多的是与星光和辽阔有关,是一种甜蜜的疲倦。

没有朋友的地方,风景再美,也与我无关,那是无人居住的风景。

如果没有朋友,有些地方在我是永远不存在的,它们永远是地图上的一个小点,无法显示出房屋、街道的具体细节,是我们自身存在的边疆,荒凉而抽象。

正如不认识元正这个憨厚的好人,哈尔滨孙家站对我就是不存在的,没有意义的。

一面坡也是如此,如果不是通过网络认识那里的几位诗人朋友,我甚至一辈子也不可能涉足其间,不可能扛着大铁锹在马延河畔挖小根蒜、婆婆丁。

四月末正是野菜大面积钻出北方的原野的时候,在小镇外的任何一处有绿色的地方,你都能轻易切断它们白生生的根,然后在小酒店里吃野菜馅饺子,听他们对着唱我听不懂的京剧。

这样的暮春,和三五好友,随便谈着什么,扛着大铁锹,像一群无所事事的人,在田埂小路上缓缓而行,在谈话间歇便能听到河水时高时低的声音,不由得便想起孔子和他的学生就有关人生理想的一次谈话。

子路的理想是治理一个“迫近在大国之间,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国外有军队来侵犯,国内又闹饥荒,等到三年,可以使人民有勇气,而且懂得大道理”。

孔子对此只笑了一笑。

另一个弟子公西赤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说:“愿意学习宗庙祭祀或者同外国盟会,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傧相。

”孔子不置可否,又问曾点。

曾点“铿”的一声把锦瑟放下,站起来回答说,“我的志愿和他们不同”,然后说:“莫春者,春服既成。

2021年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金钟乡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1年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金钟乡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1年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金钟乡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山峦筱敏①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被历史称之为贵族革命。

那是一个极其黑暗极其龌龊的时代,除了匍匐于王权靴下的草芥,任何生命都不能生长。

然而,恰恰是窒息生命的统治,使自由成为一种焦灼的渴望;恰恰是腐质土的堆积,迫使一种名叫崇高的生物直立起来,以流血的方式,不顾一切地生长。

一群心怀使命感的贵族青年站到了起义队伍的前列,并且沿着这条因自由的火把而延伸的道路,走到了绞刑架下或者西伯利亚矿坑的底层。

要理解这种崇高的生命必须有同样崇高的心灵。

一位政客说:欧洲有个鞋匠想当贵族,他起来造反这理所当然,而我们的贵族闹革命,难道是想当鞋匠?这样一种无耻的“幽默”,除了表明其躯壳能增长腐质土的堆积,其灵魂卑贱地受着王权专制的役使之外,难道可以给予崇高的生命些许蚀损么?②百余名十二月党人带着镣铐到西伯利亚去了,并将在苦役和囚禁之下终其一生。

他们的罪证是对祖国的忧虑和挚爱,对奴隶的关注与同情。

在那条被他们的歌声和镣铐敲击过的驿道上,那条漫长的,永无终了的,直插入蛮荒和苦难的驿道上,远远地追踪而来的,是他们年轻的妻子。

③这些年轻的女性,这些在乳母的童谣里和庄园的玫瑰花丛中长大的女性,这些曾在宫廷的盛大舞会上流光溢彩的女性,这些从降生之日起,就被血缘免除了饥馑、忧患和苦难的女性。

歌剧院中不曾演过,恶梦中也不曾见过,那些属于旷古和另一世界的悲剧,突然集中在一个流血的日子里,利刃一样直刺入体内。

生活因此断裂。

狂泻的泪水,突然就把她们冲到春季的彼岸了。

④如果没有经历过苦难,如果没有用自己的肌肤,触摸过岩壁的锋利和土地的粗砾,我们凭什么确知自己的存在呢?如果没有一座灵魂可以攀登的峰峦,如果没有挣扎和重负,只听凭一生混同于众多的轻尘,随水而逝,随风而舞,我们凭什么识别自己的名字呢?面对昏蒙了数百年的天空那一线皎白的边幕,那一线由她们的丈夫们的英勇而划开的皎白的边幕,选择难道是必要的吗?⑤像踏过彼得堡街角的积雪,她们踏过沙皇那纸特许改嫁的谕令,在“弃权书”上,签署她们从此成为高贵的标志的姓名:放弃贵族称号,放弃财产,放弃农奴管理权,甚至放弃重新返回故乡的权利——难道那一切是人的真正的权利吗?那些虚荣的玩具曾经掏空了多少生命?在目睹了男人们英勇的佩剑刺穿天幕,流泻出一线自由的颜色之后,她们就从庸常走向一种崇高的义务。

高中每日一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三含解析必修1必修2 试题

高中每日一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三含解析必修1必修2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三〕【仙桃、、二零二零—二零二壹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我看见风中摇曳的故土柴薪我小时候生活在小镇里,小镇就像一个蛋壳,藏了多少少年的壮志和梦想,至今回忆起来总能让人倍感温暖和亲切。

后来我分开小镇,读书、谋生、飘荡,一晃已是多年。

飘荡和飞翔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每个人都渴望飞翔,在没有翅膀的时候他们往往选择飘荡,也有很多人在飘荡中找到了飞翔的感觉,甚至渐渐生出了翅膀,但是这种生长过程中的痛楚实在难以忍受,除非你学会了麻木。

当初分开的时候,我想我会回来的。

当初背着行囊分开的时候,我看着车窗外倒退的树木、田野、河流,没想到,故土从此在我的生命中越来越远。

多年以后,我只能在逢年过节时,偶然回去。

故土的风景有的仍然熟悉,有的却变得生疏,我在一个个当初毫无新颖感的地方再次找到了新颖感,仿佛那些被诗歌擦亮的词语。

在漫漫的光阴中,那个我称之为故土的小镇也开场离我越来越远。

在幽暗的光线里,在朦胧的情景中,在渐渐远去的岁月里,我仿佛只能看到一些模糊不清的人影进进出出那个虚幻般的小镇。

整个小镇仿佛荒草萋萋,迷雾蒙蒙,毫无美感。

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它是我曾竭力想表达的最珍贵的东西,但如今它像一幕幕消逝的风景一样离我远去。

我也离它远去,做了城里的居民。

那里没有人为我的到来而感到欢欣,我也不曾有过特别的喜悦。

我在新的地方安然地生活。

毋庸置疑,我的故土的人们在我分开之后也会照旧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不知为什么,我对故土小镇的深深依恋从来没有改变过。

虽然我分开它已经二十多年了,不过,我还是深深爱着我的故土小镇,无论是它的过去,还是它的如今,或者者是遥远的将来,这种爱是深化骨髓的。

虽然我的少年和成年都没有在那里待多久,但这种与生俱来的爱却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时时想起那个古老的地方。

尽管我可以幸福快乐地生活在其他城里,可是我忘不了故土小镇所有的人和那里曾经发生过的所有的事。

2020年南丰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南丰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南丰县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老房子余开泰傍晚,母亲打来了电话,说拆了一半的老房子终于被雨水冲垮了,院子里只剩下一堆红土。

六年前,父亲从医院回来对母亲说:“我要建一栋新房子!”母亲一愣:“我们哪来的钱呢?”父亲说:“我这病怕是治不好了,我还有一个愿望没有完成。

那就是为你建一栋新房子,当初结婚的时候我就答应过你的!”那时家里住的房子是爷爷二十多年前建的。

是一栋土砖房,有四个房间,一个客厅和一个厨房。

虽然已经过了二十多年,爷爷也已经去世,土砖房的墙上也有了一些黑色的印子,甚至有些地方还开了裂,瓦楞上长满了野草,窗棂也被某些小动物啃啮过,但是在村里依然没有落伍,可是现在父亲却坚持要把它拆掉。

母亲沉默了,扎竹扫帚的速度越来越快。

老房子被推倒了,工人们挑来了一担担红色的泥土,板车运来了一堆堆沙石、瓦片和木头,院子里一派热火朝天。

一个月后,房子就建好了——那是一栋两层的土坯房。

父亲还请人在墙壁上刷了一层石灰。

乔迁宴上,父亲开心地陪客人们喝酒,父亲过去从不喝酒,但那一天他喝了很多,母亲一直在厨房里忙碌,我看见她的眼角挂着泪珠。

半年后,我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妹妹也考上了高中。

而父亲的病更严重了,严重得已经没有办法去外面打工,只好呆在家里帮母亲没日没夜地扎竹扫帚。

毕业后,我在老家县城的一所中学担任高中语文教师。

后来,我认识了女朋友小莉——一位漂亮的幼儿园老师。

元旦放假,我邀请小莉来到了我的老家。

小莉说,老家就像一幅水墨画,漂亮极了!不过就是上厕所有点不太方便。

临走时,我对父亲说,我要在老房子旁边建一栋新房子。

母亲有些担心地说,如果建一栋新房子我们家就有了两栋房子,按照一户一宅的政策,多余的一栋房子就会被政府拆掉。

父亲一愣,嘴角蠕动了几下,接着沉默了。

轰隆轰隆的挖掘机开过来了,大卡车也从远方运来了一堆堆沙石、砖头、水泥和钢筋。

(完整版)线索类阅读理解例题(含答案)

(完整版)线索类阅读理解例题(含答案)

迷惑了,世界世界是什么?小时侯,世界是爸爸宽厚的肩膀,是爸爸有力的大手,经爸爸的大手我总能腾空在他的肩膀上,然后世界便在我的足下变得渺小了;世界是外婆那慈爱的目光,亲切的皱纹,可爱的白发,在外婆的怀抱里我总可以和欢乐尽情地牵手。

那时候的世界是天真,是无忧无虑,我喜欢。

渐渐长大,世界是儿时的伙伴,是风雨中的追逐嬉戏,是晚霞中的红蜻蜓,是头上的花冠,是手中的柳笛,还是那田地里老牛犁出的一行行局外人很难读懂的诗,这时的世界是长大,是童趣,我留恋。

等到上学,世界是整个书堂,是整个历史,是整个天地,是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是他挥毫的“收拾旧河山”,是他用生命塑成的岳武墓和那莫测的武穆遗书;世界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是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缠绵忧思;是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的浩浩愁思,是他“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的惆怅;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世界是什么?我追寻着,探索着。

思想像一匹野马在窗驰骋,我不是好骑士,我握不住缰绳,所以我不知道我探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

一位美丽的少女品茗书房,凝脂般的纤纤玉手轻翻书面,茶香和着书香⋯⋯这是世界吗?在秋风萧萧、秋雨萧萧,球心亦萧萧的日子,独自一人漫步在田间小路上,天色昏暗,寻找一个无人无语的地方坐下,伴着那飘飘落下的萧萧落叶,一同感受着那未知名的一切⋯⋯这就是世界吗?或者,都不是,世界就是那“霸王别姬”的凄美,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的哀柔,是“十年生死两茫茫” 的悲怆,是春花、夏日、冬雪⋯⋯哦,不,世界,世界是司汤达墓碑上的三句话:“活过了写过了爱过了。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它是哪一种形式出现的?答:2、阅读短文,按要求填写下表。

内容概括我对世界的认识我对世界的感情时间小时候童年(渐渐长大)少年(等到上学)《迷惑了,世界》1. 线索是:世界是什么?是以某一问题为线索的形式出现的。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在沈从文先生墓前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在沈从文先生墓前

在沈从文先生墓前①天空飘着小雨。

早春的雨,带着寒意,若雾,若烟,轻轻地来,像几声嫩嫩的鸟鸣,像几朵怯怯的蓓蕾。

②凤凰城的喧嚣留在了身后,沿着沱江边窄窄的石板路,按着路标的指引,我和妻子虔诚地前往听涛山寻找心中的圣地。

拜谒沈从文墓,这是萦绕在心中多年的愿望,现在终于有机会走近这位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大师灵魂栖息的地方了。

③听涛山既不高,也不陡,平平缓缓,多像沈从文先生平和的性格。

八十六地走着。

我们也尽量放轻脚步,怕打扰沈从文先生的安息。

④墓在山腰。

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坟茔了吧?坟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坟,沈从文先生的骨灰直接撒入山上的泥土中,这位自然之子最后彻底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就如石级边的一块石碑上写的: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这是沈从文的表侄,大画家黄永玉送给他的。

从凤凰出发,沿着沅水流域,然后北京、上海、昆明,复又回到北京,这是他的人生轨迹,现在他回家了。

听涛山是幸运的,它容纳了蜚声海内外的一位士兵,一位作家,一位学者,一位“乡下人”。

⑤墓碑也是奇特的,一块粗糙的五彩石,正面写着几行小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这应该是先生自拟的墓志铭吧?墓碑顶上,放置着一个小小的花环,花瓣上凝着水珠,有一点儿落寞。

而墓碑下,插着三炷香,香早燃尽,剩着几截竹签和一点点灰烬。

传统的和新潮的祭奠方式就这么巧妙地汇聚在一起了。

碑的后面,刻着沈从文小姨子张充和题的一句话: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算是对其姐夫最深刻的理解,最恰当的评价。

走在我们前面的那位女孩儿,低头读着碑上的文字,她忽然一回头,乌黑的眸子一闪一闪,我的思维触电似的拼接起一些记忆的碎片:渡船上的翠翠,守着碾坊的三三,做着“女学生梦”的萧萧,橘子园里的夭夭……⑥水,是理解沈从文的最佳途径。

他自己就曾经说过:“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印象实在不少。

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

高中语文考试诗词鉴赏经典题目《风景》及满分答案

高中语文考试诗词鉴赏经典题目《风景》及满分答案

高中语文考试诗词鉴赏经典题目《风景》及满分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完成14—15题。

风景辛迪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都是病,不是风景!(一九四八年夏在沪杭道中)14、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把铁轨比喻为中国的肋骨,形容其瘦骨嶙峋,简直令人感到心痛。

而社会问题像一节节的列车,又何其多也,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B. “比邻而居的茅屋和田野间的坟”,这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象,此处将茅屋和坟这两个意象同时组合在一个画面中,写出了诗人的思考:生与死的距离近得出奇,中国人竟是如此浑浑噩噩地了结一生。

C.“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在对称的两句中运用色彩的不同,表现出自然与人的对比。

D.“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瘦”字的重复使用,着重比较出瘦的程度,与首句的“肋骨”遥相呼应,由此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都是病,不是风景!”15.“风景”指的是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诗歌取名为“风景”有何妙处?请结合全诗作分析说明。

(6分)【答案解析】14.B15.①题目与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②具有讽刺意味。

③充分表达诗人内心的愤懑与痛苦,使诗歌更有感染力。

14.B项,“比邻而居的茅屋和田野间的坟”,这一景象是写实的,不是诗人想象中的。

15.从全诗内容来看,诗歌写的是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所看到的都“不是风景”,而是“病”,因此从手法上来看,题目与诗歌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表达效果来看,具有明显的讽刺意味。

从主题表达来看,诗人回到祖国本想看到风景,但看到的却是中国的社会问题,而且社会问题还很多,“一节接着一节”,很普遍,“一路来行过的地方”都有相同的问题,最后诗人痛苦地大喊“都是病,不是风景”!可见以“风景”为题,能够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愤懑与痛苦,使诗歌更有感染力。

2023北京高二(下)期末语文汇编: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2023北京高二(下)期末语文汇编: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2023北京高二(下)期末语文汇编文学类阅读-单文本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2023春·北京东城·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羌笛何须怨杨柳①在中国古代,边塞诗十分盛行,到了唐代尤甚。

它着力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高适的《燕歌行》《蓟门行五首》、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等,都流传甚广。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就是王之涣名作《凉州词二首·其一》中的一句。

全诗如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③这首诗简单明了,十分好懂: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白云中间。

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立在那里,显得冷峻又孤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天迟迟不来呢,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④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就是指幅员辽阔的大西北。

这里虽有大山大野,但戈壁荒漠也多,著名的黄土高原就在此。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只两句,便勾勒出大西北苍茫、浩瀚的轮廓。

他虽不属边塞诗人,但他的边塞之作下笔有神,让后人一诵再诵。

⑤玉门关,我是去过的,在上世纪80年代。

“孤城”之说,一点也不假。

玉门虽然已繁华了很多,但从整体的地理环境上看,还是显得孤立无援。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就在玉门市——不知为什么,我总会把这座巍峨的孤城与王进喜联系在一起,觉得这座边关也应该姓“铁”。

诗人李季笔下的玉门,便是战士,是石油工人,是铁打的硬汉!“春风不度”,是悲观的写法,春风是不会忽略玉门关的。

⑥阳关,离玉门关不远,大概三十公里的样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担心,友人过了阳关,就进入另一片天地,在那里,连折柳送友都很难办到。

在古人看来,这里也是春风不度之地,然而,阳关在历史上是繁华过的,曾经车水马龙,著名的阳关大道至今留有往日喧腾的车辙。

作家周而复的小说《上海的早晨》里有一句话“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后来成为百姓口头的俗语,可见“阳关大道”之盛名。

【诗歌鉴赏】爱伦 坡墓_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爱伦 坡墓_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爱伦坡墓_诗歌鉴赏爱伦•坡墓[法国]马拉美正如不朽改变着他自身一样诗人用一把脱鞘的利剑唤醒他的世纪,他喊着“死亡胜利”的奇异声音,又使这个时代感到恐惧!像往昔的伊特尔⑴听到仙人赋予人间字眼最纯真的意义时卑微的一跳,他们,吵嚷地声称这是在污浊的黄汤中纵饮的巫术[2]。

从大地到云天都怀着敌意,冤家嗬!假如我们不雕下这块无饰的矮石,——这从冥冥灾殃中落下的缄默的陨石,来装点光垂千古的坡的坟墓,其实你本身就是一块花岗岩,至少你向着未来的飞短流长永远显示着棱角!(葛雷译)【注释】[1]伊特尔,希腊神话中的七头蛇。

爱伦•坡生前曾受到攻击,有人说他是沉溺在圣诗国的千头伊特尔,此处诗人以此反饥。

[2]爱伦•坡生前嗜酒,而且诗作奇险,故有此议。

【赏析】还在年轻的时候,马拉美读过爱伦•坡的法译本后,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对他的诗更是着迷,并对他产生崇敬之心。

早在1862年,马拉美就开始将爱伦•坡的诗以散文形式译成法文。

波德莱尔于1867年在穷困中去世后,马拉美继续他翻译爱伦•坡诗作的工作,并希望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出版。

后来,马拉美遇见了着名画家马奈,基于对爱伦•坡的共同喜爱,画家和诗人一起策划出版爱伦•坡的作品。

1875年,由波德莱尔、马拉美翻译,马奈插图的爱伦•坡诗作《乌鸦》出版了。

此书文笔优美,且与塬诗风格近似,被公认是最出色的译诗典范,加上艺术大师的插图,书一印行,立即受到批评家的好评。

同年,美国巴尔的摩纪念爱伦•坡逝世25周年,立纪念像,于是请马拉美作诗。

马拉美欣然命笔,写下了他最好的悼诗之一《爱伦•坡墓》。

此诗收在《爱伦•坡纪念文集》中于1877年出版,马拉美曾经亲自将该诗译成英文,法文塬诗则直至1884年才与法国见面。

在诗中,马拉美为诗人正名。

诗的第一节,马拉美写道,诗人的奇异声音就像利剑,使他的时代恐惧,但也能惊起世人。

诗人也许因为自己超越时代的步伐而被人误解,但岁月终将还之以公正,赋予杰出诗人以不朽的声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面坡的理想每年的四月末和八月初,都是我们去一面坡小镇的固定时节。

四月,这个被艾略特描述为只会培养紫丁香的残酷季节,于我们却是和朋友欢聚,一同在青山绿水中徜徉的好时光。

丁香的香气在空中凝固,像一堵高墙一样,让人窒息。

这样的时候,北方的树彻底地绿了,青草的气息也开始弥漫起来,仿佛混合了乳汁和太阳的光线。

我最爱闻植物的气息,无论是微微发热的草味,还是折断的树枝味――它们的汁液是太阳之血。

当然,晒干的干草也另有一番让人沉醉的气息,那是秋天丰收时满足的气味,是在死亡身旁的庆典的气息,它更多的是与星光和辽阔有关,是一种甜蜜的疲倦。

没有朋友的地方,风景再美,也与我无关,那是无人居住的风景。

如果没有朋友,有些地方在我是永远不存在的,它们永远是地图上的一个小点,无法显示出房屋、街道的具体细节,是我们自身存在的边疆,荒凉而抽象。

正如不认识元正这个憨厚的好人,哈尔滨孙家站对我就是不存在的,没有意义的。

一面坡也是如此,如果不是通过网络认识那里的几位诗人朋友,我甚至一辈子也不可能涉足其间,不可能扛着大铁锹在马延河畔挖小根蒜、婆婆丁。

四月末正是野菜大面积钻出北方的原野的时候,在小镇外的任何一处有绿色的地方,你都能轻易切断它们白生生的根,然后在小酒店里吃野菜馅饺子,听他们对着唱我听不懂的京剧。

这样的暮春,和三五好友,随便谈着什么,扛着大铁锹,像一群无所事事的人,在田埂小路上缓缓而行,在谈话间歇便能听到河水时高时低的声音,不由得便想起孔子和他的学生就有关人生理想的一次谈话。

子路的理想是治理一个“迫近在大国之间,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国外有军队来侵犯,国内又闹饥荒,等到三年,可以使人民有勇气,而且懂得大道理”。

孔子对此只笑了一笑。

另一个弟子公西赤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说:“愿意学习宗庙祭祀或者同外国盟会,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傧相。

”孔子不置可否,又问曾点。

曾点“铿”的一声把锦瑟放下,站起来回答说,“我的志愿和他们不同”,然后说:“莫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意思就是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穿定了,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水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

孔子这时才长叹一声说:“吾与点也!”(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呀)一贯讲究经世致用的孔子,居然赞同这个似乎荒唐的“理想”,可见出其具有诗人气质的一面。

一面坡曾经辉煌过,由山里采伐的木头都要通过这里的铁路运往外面。

它的南面是一列青色的山坡,不甚高,爬一趟却也有些累人。

山坡上有南大庙,尚在修缮。

站在山坡上往下望,小镇尽在眼底,屋顶在山谷间绵延数里。

镇子被铁路割成两半,道南比较热闹,居民较多。

道北很是清净,许多房屋都空着,铁路改革搬走了七百来户,这里一下子冷落起来。

镇上俄罗斯和日本式的老房子很多。

朋友用了不到一万块现大洋就买了一座举架很高的老房子,有前后两个大园子。

他自己也真如叶芝在《茵尼斯弗利岛》一诗里说的那样,“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蜜蜂巢/独个儿住着,绿荫下听蜂群歌唱”。

在这样的朴素生活中,让安宁在到处飞舞的红雀的翅膀中徐徐下降。

不同的是他不是独个儿居住,有被我们取了绰号“小孤独”的小嫂子陪着,他在县文化馆的工作也很清闲,有时一个月才去一次,乘大巴只半个小时路程,中午就返回来,猫在屋子里写火车一样长的诗,或是在园子里鼓捣,在网上玩到凌晨,几天不出门。

污染尚不严重的马延河里,有可供他摸去的巴掌大的蛤蜊,炒韭菜吃。

他时常在阳光温暖的下午,躺在浅水里睡觉,头枕一块青石,晚上写作到深夜。

园子里种了豆角、辣椒、芹菜、茄子、黄瓜、向日葵等北方常见的东西,有没有西红柿我没注意。

园子篱笆旁有一棵沙果树,枝桠伸到了路旁,在外面就能摘到。

他说去年结果太多了,一根胳臂粗的树枝有一天喀吧一声就折断了,“甜蜜的负担”。

屋前还有一棵李子树,我们前些天特意去摘李子吃,很甜,就是有虫子,气得元木连虫子都给吃了。

朋友说虫子是春天一开始就钻在花里的,果子结成后表面连眼都没有。

门口他种了丝瓜,爬在耳房的屋顶上。

前园子边上有葡萄藤爬了满架,指甲大的青葡萄累累垂垂。

朋友说让我们仲秋再去,那时霜一打,葡萄最好吃了。

我们去的那天下雨,记得博尔赫斯《雨》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这蒙住了窗玻璃的细雨/必将在被遗弃的郊外/在某个不复存在的庭院里洗亮/架上的黑葡萄”。

他写的其实是时间和怀念。

朋友家的后园子里种了土豆、萝卜什么的,还有苞米。

好玩的是去年,头天晚上邻居家的苞米被老鼠吃了个精光,他就想赶紧下药,可没等他动作呢,老鼠一夜间又把他后园子的苞米扫荡一空,棒子还留在秆上,却一个粒都不剩。

可以想象一大群,至少几百只老鼠,都爬在玉米秆上沙沙沙地啃,小眼睛乌黑发亮的情景,倒会觉得不那么可恨,却是好玩的事情了。

我爱吃倭瓜,就请他明年给我种几棵,其实城里到处可以买到,让朋友给我种,只是好玩而已。

元正相中了一面坡,想老了的时候在这里也买个小房子,种种园子,在河里游游泳、钓钓鱼,到山坡上挖挖野菜。

去年朋友就说,秋天时可以去松树下抓蝈蝈,用手电筒照着,帼蝈都趴在树根上不动,一棵树总会有十来只蝈蝈。

它们胖胖的,肚子里的籽一排排,细长细长,用油炸来下酒,味道和蚕蛹差不多。

可是我大概也只是来在这里看看朋友,和伯辰蹲在门口,观察蚂蚁搬动比自己身体大两倍的瓜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谈谈生活、朋友和诗歌,话题并不总是很轻松。

写到这里,我就想笑,这老哥知道我的专业是诗学,居然让我给蚂蚁整个理论出来。

我们在那里看蚂蚁,看小东西的那份执著。

它们又推又拉,有时还把瓜子立起来,就和西西弗斯推石头一样。

瞧,一个小孩骑着自行车过去了,好险!石头又滚下了山坡,可是西西弗斯又大踏步地下山了!诗人的坟墓昨日,朋友刘波赠我一套分上下两卷的《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作者是安德鲁?桑德斯。

早上起来随手翻阅,竟然被其开篇吸引住了,这篇引言的题目为“诗人之角:英国文学经典作家名录的发展”。

乔叟有英国“诗人之父”称誉,晚年贫苦不堪,因负债被告,就戏笔写了首谐趣诗,向自己的保护人诉苦。

亨利四世读诗会意,加赐乔叟年俸。

不到几个月,乔叟却病死在寺侧一小屋中,那是1400年的10月,诗人的遗体被安葬在大教堂北耳堂东侧廊的一个不起眼的墓穴里。

他能安息于此,倒不是因为他写下了《坎特伯雷故事》这样的杰作,而是因为他担任过英国王室的建筑大臣,去世前一直居住在大教堂的管辖区,而且,他的妻子同王室还沾亲带故。

乔叟死后两百年,写下长诗《仙后》的斯宾塞,1598年圣诞前夕,从爱尔兰逃避兵灾战乱来到伦敦,不到一月便贫病交加而死,被葬于乔叟墓的下方。

据说下葬当日,前来凭吊的文朋诗友,一人作诗一首,当场把诗稿和笔投于墓穴之中陪葬。

其中便有日后威名赫赫的莎翁。

安息于此的诗魂们,不单生前遭际迥然,死后的待遇也要分出个等级来。

最低的可说是地面刻碑――霍普金斯、安东尼?特罗洛普、亨利?詹姆斯、d.h.劳伦斯、迪兰?托马斯、t.s.艾略特、奥登等。

比之规格更高的是壁碑,有拉斯金、马修?阿诺德、克莱尔。

再高级一些的就是半身像了。

在清一色的白色大理石像中,威廉?布莱克的青铜座像显得格外醒目。

布莱克默默奋斗一生,老来贫困,死后被草草埋于荒郊,墓上连一块碑也没有,死后却享此哀荣。

在其他像中,最显著的自然是莎翁倚柱支颐的站像。

济慈与雪莱有碑无像。

罗伯特?彭斯、罗伯特?骚塞、湖畔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均有坐像。

有的侧目而视,有的俯首抱膝,似乎仍在浅唱低吟。

一片石头的庄严肃穆中,也有简?奥斯丁小姐与勃朗特三姐妹加以点缀,但亦全无一丝血肉的温暖。

曾以动人诗行与爱情医好妻子瘫痪、创造爱情奇迹的罗伯特?勃朗宁,死后却要与爱妻长别离,只有与好友丁尼生“相看两不厌”了,而后人更熟悉的却是他妻子的《葡萄牙人的十四行诗》。

这里边最有争议的是诗人拜伦,他曾有诗言道:“且来享受醇酒妇人,尽情欢笑;明天再喝苏打水,听人讲道。

”据说他不仅这样劝别人,自己也身体力行,在一座白色大厦养了无数情人,和他风流缱绻过的还包括他的异母妹妹,就是这许多的私生活问题,使得这位面目姣好的诗人死后,一百五十年之久不得在西敏寺内获一席之地。

教会长老的理由是,拜伦的“公然放浪行为”和“不检点的诗篇”使他没有资格进入西敏寺。

但是英格兰诗歌协会认为,这位伟大的浪漫作家,由于他的诗和“他对于社会公道与自由始终的关切”,还是应该享有一座纪念物的,西敏寺也终于改变了初衷,在“诗人角”里安放了一块铜牌,以示纪念。

再来看看墓志铭,想必我们对这些生前事身后名会别有一番领悟与感慨。

乔叟的墓志铭上写着:“我再也想不出精彩故事;因为乔叟,格律不整的小子早以他熟悉的俚语讲过。

好友们,你一定熟知:即使他没讲过,他写的书里一定有过”。

莎士比亚的墓志铭写着:“好朋友们:看在耶稣的面子,别刨掘九泉下的一撮白骨。

放过这坯黄土,您永得祝福;移动我的骸骨,必遭诅咒。

”伊丽莎白时代的桂冠诗人本?琼生,在他的雕像上刻有他那句简洁的墓志铭:“哦,稀世之才。

”而名气远远不及前面几位的《乞丐歌剧》的作者盖依,在他的碑上却留下这样一段话:“从各种事物显示,人生只是一场玩笑。

以前我如此认为,现在我更知果真如此。

”果真如此吗?也许,未必,可能。

有块石头刻着自己的名字,终究仿佛灵魂有个聚拢的依托,正如我们现在又流行起买墓地了,说到底也只是后人怀念时能有个明确的方向。

像那些把骨灰撒到江海的人,说是归化进了自然,已经参与到自然的循环之中,终让后人凭吊无依。

而好的墓地我们这些穷诗人是万万不敢问津的。

记得有一年我和元正爬松峰山,回来的路上,他竟然和我说相中了山上的一块大石头,他说自己垂死的时候,要让人偷偷把石头凿空,用水泥把他封在里面。

听来真不愧是诗人,有和造化同参的气魄。

至于我呢,还是让马原把我的骨灰掺上玫瑰花、茉莉花、百合花、郁金香、水仙花、勿忘我、狗尾巴花,反正多多益善,扬到松花江里了事,也省了寄存骨灰的费用,什么墓啊碑啊文学史啊,去你妈的吧!马永波:1964年7月生于黑龙江省伊春市。

文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

大学期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共发表诗歌、评论和翻译作品八百余万字。

20世纪80年代末致力于西方现当代文学的译介与研究,系英美后现代诗歌的主要引进者和研究者。

现任教于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

主要学术方向:中西现代诗学、后现代文艺思潮、生态美学、比较文学及西方文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