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 第二课时 教案

合集下载

8.4《澳大利亚》教案(第2课时)

8.4《澳大利亚》教案(第2课时)

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用实例化交融过程都比较清晰。

教材归纳了三个框题进行表述,抓住了澳
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其次,充分注意人类活动
本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
究,
说明了什么?找出澳大利亚的首都: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量大,涉及的问题多,难度也较大。

但这样却有利于将学生的实践探究落到实处。

由于我设计了不同层面的问题和活动,给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建立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这样,学生不仅要面对理性思考的挑战,而且还可以放松身心,从阅读和欣赏中陶冶情操,同时,还可以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使课堂成为民主开放的课堂,成为体验、参与、思考、探究、合作的活动场。

由于多媒体的应用,使很多教学准备工作可以事先完成,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多媒体能够通过图、文、声、像等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注意力集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但由于授课的时间非常紧,学生讨论的问题不彻底,特别是后半课时,我的感受特别深,对本节的重点问题的突破有一点欠缺。

最后知识的巩固上还有待补充。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教案(第2课时)(1)(新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教案(第2课时)(1)(新版)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

澳大利亚属于区域地理中的国家地理,非常重要。

同学们学完前两章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以后还会学习美国、巴西等。

澳大利亚这一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特点:澳大利亚在这个区域,面积最大,具有独占一个大陆、并孤悬海外、位于南半球、发达国家等地理特点。

从教材的内容来看,由“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三部分组成来突出澳大利亚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

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都隐含在三个形象的标题中,因而吸引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同时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空间。

【学情分析】学生刚刚学习了亚洲及其周边一些地区,知道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但是,由于是初一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喜欢新鲜、生动的东西,所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等直观、感性的手段辅助教学,易于学生理解和产生兴趣。

【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现状及羊肉和羊毛的出口情况,对照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图、地形图、降水分布图,找出澳大利亚牧羊带与地形、降水的对应关系。

2.阅读课文和其他资料,了解澳大利亚采矿业、冶金业的发展现状及矿产品的出口情况,结合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冶金工业中心分布图,找出澳大利亚冶金工业中心分布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教学方法】读图析图、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参观了澳大利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你能说出澳大利亚国徽上的动物和植物吗?澳大利亚尽管古老的动物很多,但如果从数量的多少来说的话,澳大利亚在世界上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国家尽然有将近2亿头羊,是世界上拥有羊最多的国家。

下面我们去澳大利亚的羊毛博物馆了解一下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家史吧。

第四节 澳大利亚(第2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第四节  澳大利亚(第2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第四节澳大利亚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读图说明澳大利亚地形、降水等自然地理特点。

(2)对照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图、地形图、降水分布图,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牧羊带与地形、降水的对应关系。

(3)根据数据、资料说明澳大利亚采矿业、冶金业的发展现状。

(4)举例说明澳大利亚与其他国家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幅地图及资料,列表对比澳大利亚牧羊带与地形、降水的对应关系。

(2)读图,找出澳大利亚冶金工业中心分布,分析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自然环境特点对农业的影响。

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澳大利亚》一课由“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三个部分构成,本课为后两部分。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一方面体现了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另一方面体现了对农业分布的影响及因地制宜的原则。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体现了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的一面,也体现了其与其他发达国家最大的不同——出口的工业产品不是工业制成品,而是矿产品。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第八章三个地区案例学习,已经基本具备了分析和归纳地理特征的理念和方法,本课是本章中唯一的一个国家案例,对学生学习程度的要求更进一步。

前一课的内容多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难度也较低。

本课涉及了更多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影响问题对于初一年级学生而言,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及组织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中。

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演示法、分析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音频、视频、A4纸[教学过程]活动:将两个表格进行对比,分析各带自然条件与生产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澳大利亚自然条件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以图激趣
导入新课
以“旋转180°后的澳大利亚轮廓图有什么特点?像什么?引起学生注意
学生通过观察旋转后的澳大利亚轮廓图象羊背,暗合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标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很容易地找到课题的切入点。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珠海市斗门区城东中学李慧敏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地图、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农牧业、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2.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
澳大利亚自然条件对农牧业、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拓展:人与环境协调发展
利用澳大利亚不给地球留“疤痕”、我国某些私人矿区采矿对环境的破坏作比较,引发学生思考怎样与环境协调发展。
学生小组合作,想策略,并写在大白纸上展示。
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课堂小结
梳理知识网络
学生谈收获
知识回顾












解读Australia的“s”-sheep
介绍澳大利亚的移民“羊”。引导学生思考澳大利亚的养羊业发达的原因。
学生结合地形图、气候图,小组讨论,形成观点,派代表上来分析。
“由图探因”,培养学生读图比较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牧羊业
引导学生综合地形、降水等因素,分析澳大利亚的三大牧羊带。

系列1教案-人教版七下:澳大利亚(第2课时)

系列1教案-人教版七下:澳大利亚(第2课时)

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第 2 教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3.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4.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与道德观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

3.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起澳大利亚,我们的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在碧蓝的天空下,绿茵茵的草地如地毯般展开,人们有的“骑在羊背上”,有的“坐在矿车里”,由一群欢快的动物簇拥着,乘上悉尼歌剧院那气势恢宏的帆船队,浩浩荡荡地从南大洋驶来。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14000万只)最多的国家,羊毛产量(占世界1/4)和出口量(占世界1/2以上)均居世界第一位,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讲授新课设置悬念:澳大利亚盛产羊和羊毛,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

然而①澳大利亚是从何时开始发展养羊业?②又是谁最先把羊这种澳大利亚大陆原本没有的动物引入这块乐土的?学生活动:学生朗读课本76页阅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养羊业,解答以上问题并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

过渡:从阅读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养羊业之所以在澳大利亚得到迅速发展,是得益于这里的自然条件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

那我们来了解一下当地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然条件?电脑展示:课本75页图8.38澳大利亚的地形学生活动:①学生先在课本图8.38上找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大盆地和北艾尔湖,然后叫四名同学上讲台在投影上分别指认以上地理事物。

10.3大洋洲概述 第2课时 教案(粤教版七年级上)

10.3大洋洲概述 第2课时 教案(粤教版七年级上)

第三节大洋中的陆地--大洋洲(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产品在世界的地位;记住主要的农、矿业产品;农牧业的分布规律。

理解“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含义。

2.了解澳大利亚城市及人口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知道澳大利亚的著名城市。

3.了解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特征及其分布,知道“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含义。

4.了解工矿业及服务业在澳大利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能力目标1.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提高读图能力,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

2.通过分析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特征,初步学会分析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经济活动的关系。

情感目标1.通过对澳大利亚充分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性。

2.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从地形和气候因素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

2.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三、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师:在复习前知的基础上导入,我们明白了人们为何将澳大利亚比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了,但有人又将澳大利亚比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让我们来继续研究。

板书: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1.丰富的矿产资源师: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你们知道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什么矿产吗?生:(略)师:我国上海宝山钢铁厂使用的铁矿石就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

生:为什么?师:因为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质量比较好,含铁量很高。

澳大利亚除蕴藏有丰富的铁矿外,还有煤、石油等等,其中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煤、铁等等,出口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矿产品出口创汇额占总出口额的很大部分。

二战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很快,尤以采矿、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发展迅速,工矿业的出口收入已超过农牧业,成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请一个同学阅读教材P78页的阅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所以,人们就称澳大利亚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复习课教案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复习课教案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复习课教案教案标题:澳大利亚第二课时复习课教案教案目标:1. 复习上一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强化学生对于澳大利亚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提供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互动和合作。

教学内容:1. 回顾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人口、文化、历史等基本知识。

2. 复习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动植物和自然景观。

3. 强化学生对于澳大利亚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1. 澳大利亚地图、图片或PPT。

2. 澳大利亚相关的教材或资料。

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澳大利亚地图或图片,引起学生对于澳大利亚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澳大利亚的知识?”鼓励学生回忆并回答。

复习知识点(15分钟):1. 以小组或全班形式进行问答游戏,提问关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人口、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

2. 展示澳大利亚标志性建筑、动植物和自然景观的图片,让学生用英语描述并命名。

巩固知识(20分钟):1. 分发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让学生完成与澳大利亚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题等。

2.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并进行讨论和解释。

拓展活动(10分钟):1.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创作一份简短的旅行手册,介绍他们想要去澳大利亚旅行的景点和活动。

鼓励学生使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词汇。

2. 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旅行手册,并向全班介绍他们的旅行计划。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在复习中的进步和收获。

2. 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对澳大利亚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复习,包括问答游戏、练习题和小组合作等,以促进学生对于澳大利亚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的设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8.4《澳大利亚》教案(第2课时)

8.4《澳大利亚》教案(第2课时)
但由于授课的时间非常紧,学生讨论的问题不彻底,特别是后半课时,我的感受特别深,对本节的重点问题的突破有一点欠缺。最后知识的巩固上还有待补充。
2.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东北部沿海地区B.东南部沿海地区
C.西南沿海地区 D.中部大自流盆地
3.目前,澳大利亚的主导产业是()
A.农牧业B.工矿业C.服务业D.交通运输业
4.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大B.农场规模很大
C.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D.是世界上主要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澳大利亚稀有动物的特征,知道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2.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说出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环境(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特征,分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图”,分析澳大利亚动物特有、古老的原因。
2.通过阅读地形图、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习重点、难点
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农牧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
设计理念
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 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图找规律,探究问题引资料,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教案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教案

商南县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学科教案编号课题: 第四节澳大利亚主备人:二次齐备时间三次备课人一、教学目标:1、了解“坐在矿车上”和“骑在羊背上”的含义。

2、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记住其主要出口的农矿产品。

二、教学重点:三次备课内容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三、教学难点: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与工矿业发展的关系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图分析法五、课时设计:2课时第二课时六、教学流程:(一)学生自学1、课前下发导学案,要求学生预习并完成学案上自学内容;2、教师巡视全班督促个别学生的完成情况。

(二)对学1、同学间相互检查自学内容,提出疑问并讨论解决疑问。

2、学生理解记忆自学内容,并相互检查。

(三)群学1、学生结合自学和对学情况,完成质疑,做好记录,进行展示。

2、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四)教师点拨“坐在矿车上的国家”⑴、矿产资源丰富:铁、煤等,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⑵、澳大利亚的铁矿,煤矿,铝土矿分别分布在哪里?铁矿——西部、煤矿——东部沿海;铝土矿——东北部(3)目前,服务业已经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主导产业。

(4)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悉尼——最大城市、海港;堪培拉——首都。

墨尔本――第二大城市(5)为什么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气候条件-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候影响,温暖湿润。

交通条件-东南沿海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

历史和经济-英国移民首先到达地,开发时间早。

(五)当堂检测:指导学生完成当堂检测题并巡视全班。

(六)课后反馈: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教案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澳大利亚的工矿业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2、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3、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1 、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

2 、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教学难点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高度机械化的农牧业又是建筑在先进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那我们一起来了解澳大利亚工业的发展。

讲授新课读阅读材料,知:澳大利亚铝土矿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5%,居世界首位;铁矿、镍矿、锌矿和锰矿的储量居世界前5位,其他矿产,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金矿、钨矿等的储量也很丰富。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以上资料讨论澳大利亚在发展采矿业方面的资源储量优势。

得出结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

读课本77页图8.40澳大利亚矿产和城市的分布学生活动:①学生在图上找出澳大利亚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②学生找出澳大利亚铁、煤、铝土矿的分布。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铁矿—西部煤矿—东部沿海铝土矿—东北部老师讲述: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澳大利亚矿产品的开采和出口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板书:矿产品的开采和出口→“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提出问题:为什么二战以前澳大利亚以采矿业为主,而不发展制造业?学生活动:学生看书读78页阅读材料,来寻找答案。

引申提问:今天澳大利亚的工业发展状况如何?学生活动:学生看书并分组讨论。

评价小结:现在澳大利亚不再是单纯的“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而是一个工业化程度较高且服务业发展迅速的国家。

引申讨论:学生讨论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召开对澳大利亚服务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过渡:澳大利亚这个后起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城市、人口分布是一种什么情况呢?读课本77页图8.40澳大利亚矿产和城市的分布。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八章澳大利亚(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培养学生对照牧羊带分布图,地形图,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掌握澳大利亚的牧羊带与地形降水的对应关系。

2、通过各种地图的使用,提高学生运用各类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冶金工业中心分布与矿产资源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点及保护环境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所学知识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点及保护环境的思想。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教学准备资料图片,PPT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提起澳大利亚,我们的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在碧蓝的天空下,绿茵茵的草地如地毯般展开,人们有的“骑在羊背上”,有的“坐在矿车里”,由一群欢快的动物簇拥着,乘上悉尼歌剧院那气势恢宏的帆船队,浩浩荡荡地从南大洋驶来。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14000万只)最多的国家,羊毛产量(占世界1/4)和出口量(占世界1/2以上)均居世界第一位,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认真听老师读资料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活动一: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承转:从阅读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养羊业之所以在澳大利亚得到迅速发展,是得益于这里的自然条件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

那我们来回忆当地是一种什么样的。

1.学生阅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回忆澳大利亚地形分为哪几部分?学生自己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回答:自西向东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这部分内容1、3题是回忆上节课2.根据澳大利亚地形区的分布,请你分析哪些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3.读图《澳大利亚气候图》,回忆本国气候总体特点4.根据澳大利亚气候的分布,请你分析哪些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5.请学生阅读 69页图8.39和文字部分,具体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情况。

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西部和中部地区,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积的平原,有优良的牧草,又没有大型野生肉食动物,因此适合露天围栏放牧。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

(二)读课本P70图8.41,回答:
澳大利亚主要有哪些矿产?其中铁矿主要分布在哪里?
活动四:城市和人口分布
读课本P70 8.40图:
1、找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主要城市:悉尼、墨尔本。

2、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小结
提纲
思维
导图
反馈练习一、选择题
1、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大量出口的农产品有()
A棉花、牛肉、水稻 B小麦、水稻、花生
C羊毛、牛肉、小麦 D小麦、水稻、乳酪
2、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是()
A农牧业 B工矿业 C服务业 D旅游业
3、澳大利亚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其主要原因是()
A地处温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B矿产资源丰富。

C草原辽阔,畜牧业发达 D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
4、澳大利亚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是()
A堪培拉 B悉尼 C墨尔本 D达尔文
5、假如你是澳大利亚的牧场主,从地形、气候两个因素考虑,你会把牧场建在何处?()
A.东北沿海 B.东南沿海 C.中部沙漠D.北部草原
二、读图8.6,回答下列问题
1、大洋: A B
城市: C D
2、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
出口国,有“”之称,因为羊特别多,
被称为“”的国家。

图8.6
3、目前,业已经大大超过业和业。

我的收获。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教案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教案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教案第一篇:澳大利亚第二课时教案《澳大利亚》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掌把澳大利亚被称作“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原因。

2、初步认识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其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3、理解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张略思想。

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和矿产资源教学难点:农牧业分布与其地形和气候的关系教学过程:复习指名回答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互相补充完成)新课内容展示目标(口述+板书重点)“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学生阅读教材部分,思考并回答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作“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的农牧业有什么特点,出口的农牧产品有什么?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其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16000万只)最多的国家,羊毛产量1/4和出口量1/2均居世界第一位,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农牧业有什么特点:机械化程度高出口的农牧产品有:羊毛、牛肉、小麦)提问:澳大利亚盛产羊和羊毛,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那么澳大利亚是为什么会养那么多的羊?羊又是从哪里来的?(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分析)学生阅读P76阅读材料,找出答案。

(山地广、高原低、水源丰富、牧草优良、无天敌。

)过渡:从阅读材料可以看出,养羊业之所以在澳大利亚得到迅速发展,是得益于这里的自然条件适合绵羊的生长和繁殖。

那么农牧业在澳大利亚是一种什么样的分布状况呢?学生讨论回答P74图8.37,先认识一下图例。

(澳大利亚利用不同的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形成了四个农牧业区。

粗放牧牛带和粗放牧羊带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和北部地区,而混合经营带主要分布在本区的东南角和西南角)提问:那么农牧业分布和地形的关系是什么?P76活动1。

那么农牧业分布和气候的关系是什么?P76活动2。

(为什么粗放牧牛带在北,牧羊带在南?)看图可知粗放牧牛带干旱草稀、破坏后恢复困难;牧羊带相对草多有河流破坏后恢复较快。

牛吃草用舌头卷,吃草的上部,不伤草根。

《澳大利亚》第2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下册鲁教版】

《澳大利亚》第2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下册鲁教版】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现状。

2.对照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图、地形图、降水分布图,简要分析澳大利亚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牧羊业的。

【教学重点】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现状。

【教学难点】对照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图、地形图、降水分布图,简要分析澳大利亚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牧羊业的。

二、教学策略本课主要讲述的是澳大利亚的牧羊业。

澳大利亚因为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牧羊业十分发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因为澳大利亚人口少,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而我国是其最大的羊毛市场,所以用生活中的羊毛制品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联系生活实际。

本节课主要探讨的是澳大利亚发展牧羊业的自然条件,通过活动探究的形式进行学习,能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最后再结合书本活动内容,探究三大牧羊带的成因,树立人地协调观。

三、教学流程四、当堂练习读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漫画中所指的国家是()A.美国B.巴西C.俄罗斯D.澳大利亚2.该国适宜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是()①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②地下水丰富③草原辽阔④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⑤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③④⑤读下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南沿海牧羊带水土条件最好B.粗放牧羊带多为天然草场,产量较低C.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灌溉设施完善D.三个牧羊带都是以天然草场为主4.影响澳大利亚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地形D.纬度【参考答案】D;B;D;B五、课程小结六、板书设计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四节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1.牧羊业概况2.发展牧羊业的自然条件3.三大牧羊带。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7《澳大利亚》名师教案(第2课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7《澳大利亚》名师教案(第2课时)

《澳大利亚》名师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图片,认识澳大利亚古老的动植物,并分析古老的原因。

(2)理解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里的国家”的含义。

(3)简要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和工矿业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澳大地亚古老的动植物资源和丰富的工农业资源,体会到澳大地亚是一个有着浓厚历史的国家,认同澳大地亚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为本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借鉴作用。

【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古老的动植物和形成原因。

(2)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3)澳大利亚主要的城市。

【教学难点】澳大利亚古老的动植物形成的原因。

澳大利亚发达的经济。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澳大利亚的国徽提问:你认识澳大利亚国徽上的两种动物吗?(学生回答)明确:袋鼠和鸸鹋。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澳大利亚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学习(一)古老的动植物有人说,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据统计,澳大利亚有植物约12000种,其中约9000种是其他大洲没有的;有鸟类约650种,其中约450种是澳大利亚特有的。

全球有袋类动物大部分分布在澳大利亚。

活动:读图,说一说澳大利亚有哪些特有的动物?选择一种你想了解的澳大利亚野生动物,收集有关资料,介绍给同学。

(学生发言)明确:澳大利亚特有的野生动物有袋鼠、树袋熊(考拉)、鸸鹋、鸭嘴兽、针鼹、澳洲肺鱼、黑天鹅等。

介绍:袋鼠袋鼠因腹部有一个“育儿袋”而得名。

袋鼠在澳大利亚分布十分广泛,被称为澳大利亚的象征。

袋鼠种类繁多,体型大小不等。

最高的站起来有2米以上,小的身长只有半米。

袋鼠属植食动物,擅长跳跃,通常以群居为主,有时可多达上百只,但也有些袋鼠单独生活。

播放视频:《澳大利亚的动物》活动:用大陆漂移假说的有关观点,说明澳大利亚为什么会存在如此多的特有动植物种类?(学生讨论发言)明确:距今几千万年前,澳大利亚大陆就已经与世界其他大陆分离,受海洋阻隔,长期孤立,使动植物独立发展。

8.4《澳大利亚》参考教案(第2课时)

8.4《澳大利亚》参考教案(第2课时)

《澳大利亚》参考教案(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观察地形图、气候图以及矿产资源分布图,能准确总结出各地理要素特点,并分析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2.通过探讨气候、交通等因素对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初步学会分析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学习重点】从地形和气候因素上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法、比较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地理助学。

【教学过程】
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时:第六节澳大利亚(古老的动植物、经济和主要城市)
一、教学目标:
1、能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

2、能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3、初步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主要的城市
难点:1.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澳大利亚的“国兽”是什么动物吗?(袋鼠)没错,从澳大利亚的国徽组成,由袋鼠和鸸鹋分居左右,就可看出袋鼠在澳大利亚人心目中的地位。

袋鼠和鸸鹋作为澳大利亚的骄傲和象征,成了世人认识澳大利亚的窗口。

(二)[新课讲授]
1、古老的动植物
●导学一:
同学们课前都收集了资料,澳大利亚除了袋鼠和鸸鹋还有哪些独特的有代表性的动物?
学生回答:树袋熊、鸭嘴兽、针鼹、袋鼠等
老师评价:同学们准备得非常充分,那我们一起看图片(课本73页图8.36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动物)。

教师拓展讲解:
(1)袋鼠,袋鼠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是澳大利亚人生活中的一道重要风景。

你们看,前面那只袋鼠正拖着美丽的长尾巴,怀藏可爱的“小宝贝”,跳跃着前进在澳大利亚广袤的牧场上,整洁的城市里。

(2)鸸鹋。

不过它比鸵鸟更高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之一。

不过翅膀和尾巴已退化,所以不会飞翔,但善于奔跑,有“飞毛腿”之称,并能连续长跑,因此赢得了“长跑运动员”的声誉。

(3)鸭嘴兽:在澳大利亚东部和塔斯马尼亚岛上,还生长着一种世上特有的动物,那便是鸭嘴兽。

它是哺乳类却会下蛋,它最主要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亦兽亦鱼,而又非兽非鱼。

它是水陆两栖动物,它通过下蛋繁殖后代,但它所孵出的小鸭嘴兽又是哺乳的,因此,生物学家经过多年的争论,才将鸭嘴兽列为世上稀有的“卵生哺乳动物”。

(4)树袋熊:它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孩儿脸,一个黑黝黝的大鼻子,一双黑豆似的圆眼睛,两只毛茸茸的短耳朵,一身又厚又密的灰色毛,滑稽可爱、憨态可掬。

它们虽然属于走兽,但几乎从不下地行走,它们吃在树上,睡在树上,以树为家。

▲小结:
这些动物都是在世界其他大洲看不到的,是澳大利亚特有生物,并且从生物学角度可以看出,这些动物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

在今天看来,它们虽然显得有些原始,但是却成为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澳大利亚也因此被誉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导学二:
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澳大利亚的位置吧!
展示:课本73页图8.35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
学生活动:①学生在图上找出澳大利亚。

②以它为中心,找出与澳大利亚相邻的大洲和大洋。

▲师生交流总结:澳大利亚是一块独立的大陆,并且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澳大利亚西北面为亚洲,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处于两洲与两洋之间,地理位置很重要。

▲教师补充小结:由于澳大利亚远离其他大陆,海洋阻碍了各大陆间的动物迁徙与交流,使旧大陆上的高级食肉猛兽,如狮、豹、虎、狼等无法自己远涉重洋来到这里,也使这些古老动物得以保存至今。

所以独特位置是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得以保存的一个重要原因。

2.发达的农牧业
●导学一:
澳大利亚的经济是依靠什么条件发展起来的?现状如何?
●导学二: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讨论农牧业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师生交流总结:中西部地区,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积的平原,有优良的牧草,有自流井,没有大型野生肉食动物,气候干燥,适宜牲畜繁殖和过冬,因此适合露天围栏放牧。

3.发达的工矿业
●导学一:
A.为什么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它的矿产资源储量有多大?都分布在什么地区?
B.为什么当初澳大利亚以采矿业为主,为什么它不发展制造业?
C.今天澳大利亚的工业发展状况如何?
▲师生交流总结:
a.读“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查找澳大利亚主要矿产资源种类以及铁矿石的地区分布。

b.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讨论回答。

4.主要城市
●导学:
(1)找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
城市:悉尼、墨尔本
(2)了解各大城市的主要特征
5、本节课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思考:能不能将澳大利亚的草原开垦为耕地发展种植业?为什么?
2、思考:如果澳大利亚东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将对气候、人口分布及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学生自由选题,答题,进行总评。

3、《新课堂》P相关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