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第六节概率与统计复习

合集下载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概率与统计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概率与统计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概率与统计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概率与统计在初三数学学科中,概率与统计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概率与统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应用概率和统计法则,以解决与数据和概率有关的问题。

以下将介绍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一、概率1.基本概念概率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通常用0到1之间的数字表示。

0表示不可能事件,1表示肯定事件。

概率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可以是分数、小数、百分数等形式。

2.概率的计算概率可以通过计数法、几何法和相对频数法来计算。

其中,计数法适用于具体的事件,几何法适用于几何模型的情况,相对频数法适用于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

3.事件间的关系事件的关系包括互斥事件、独立事件和相关事件。

互斥事件指的是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独立事件指的是两个事件发生与否相互不影响,相关事件指的是两个事件发生与否相互有影响。

4.事件的运算事件的运算包括并、交、差和补等。

并集指的是两个事件至少发生一个的情况,交集指的是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情况,差集指的是一个事件中除去另一个事件的部分,补集指的是所有不属于某个事件的样本点构成的事件。

二、统计1.数据的收集统计是利用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方法。

在统计中,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数据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验观测等方式获得。

2.数据的整理与表达数据可以通过表格、图表等形式进行整理与表达。

常见的图表有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通过图表可以直观地展现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3.统计指标统计学中常用的指标有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等。

这些指标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以及分布形态。

4.统计规律统计规律包括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大数定律指的是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加,样本平均值逼近于总体平均值;中心极限定理指的是当样本数量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

三、概率与统计的应用1.生活中的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购买彩票时,可以利用概率计算中奖的可能性;在天气预报中,可以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天气变化的规律。

九年级概率统计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概率统计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概率统计知识点总结概率统计作为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

无论是在购买彩票时,还是在进行市场调查时,概率统计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九年级学习概率统计,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九年级概率统计的一些核心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一、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而事件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基本事件组成的结果。

基本事件是不可再分解的事件,也就是说它是不可再分解的最小事件。

在计算概率时,我们可以利用“频率”和“古典概率法”等不同的方法。

二、概率的计算在概率的计算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加法法则”和“乘法法则”。

加法法则指若事件A和B互斥(即它们不可能同时发生),则其概率之和等于两事件概率之和。

乘法法则指若事件A和B独立(即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则其概率之积等于两事件概率之积。

三、排列组合排列和组合是概率统计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用于计算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排列,不同的排列顺序被视为不同的结果。

组合是指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组合,不同的组合顺序被视为相同的结果。

排列和组合的计算公式分别为P(n,m)=n!/(n-m)!和C(n,m)=n!/[(n-m)!*m!]。

四、样本空间与事件在概率统计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一个实验的可能结果集合,这个集合称为样本空间。

而在样本空间当中,我们可以定义各种不同的事件。

事件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它包含了某些可能的结果。

事件可以是简单事件,也可以是复合事件。

五、频率与概率频率是指在进行了大量实验后,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与实验总次数的比值。

频率是概率的一种估计方式,当做大量的实验时,频率接近于概率。

因此,我们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六、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一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当两个事件A和B相互独立时,条件概率P(A|B)=P(A);当两个事件A和B不独立时,条件概率P(A|B)=P(A∩B)/P(B)。

九年级数学一轮复习教案:概率与统计

九年级数学一轮复习教案:概率与统计

【课标要求】1.统计⑴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活动,能用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统计数据.⑵通过丰富的实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⑶会用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⑷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⑸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会计算极差和方差、标准差,并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⑹通过实例,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⑺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⑻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⑼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数据发表自己的看法.⑽认识到统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概率⑴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和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⑵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⑶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时分布】概率与统计部分在第一轮复习时大约需要7个课时,其中包括单元测试.下表为内容及课时安排(仅供参考)2、基础知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⑴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一般有下列六步: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展开调查、记录结果、得出结论.⑵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三种最常用的统计图.这三种统计图各具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数量特征;折线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数量变化规律;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在总量中所占的份额.⑶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个数叫做样本容量.⑷普查是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方式来收集数据的.⑸用抽签的办法决定哪些个体进入样本.统计学家们称这种理想的抽样方法为简单的随机抽样.⑹在记录实验数据时,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称为频率.⑺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是: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②决定组距和组数;③决定分点;④画频数分布表;⑤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数据的代表⑻在一组数据中,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总个数就得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⑼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位于正中间位置的数(或正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⑽在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⑾在一组数据中,各个数在总结果中所占的百分比称为这个数的权重,每个数乘以它相应的权重后所得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⑿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差称为极差.⒀方差:我们可以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这个结果通常称为方差..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用公式可表示为:Array可能性与概率⒂那些无需通过实验就能够预先确定他们在每一次实验中都一定会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那些在每一次实验中都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⒃无法预先确定在一次实验中会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不确定事件或随机事件. ⒄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叫做该事件的概率. ⒅概率的理论计算有:①树状图;②列表法. 2、 能力要求例1为了了解某区九年级7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500名学生的体重,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7000名学生是总体B .每个学生是个体C .5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D .样本容量为500【分析】这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概念的理解.此题学生容易把研究对象的载体(学生)当作研究对象(体重).【解】D .例2 下面两幅统计图(如图1、图2),反映了某市甲、乙两所中学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请你通过图中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⑴通过对图1的分析,写出一条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⑵通过对图2的分析,写出一条你认为正确的结论;⑶2003年甲、乙两所中学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人数共有多少?【分析】此题就是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的能力. 从统计图中处理数据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一、分析数据大小情况;二、分析数据所占的比例;三、分析数据的增加、减少等趋势或波动情况.【解】⑴1997年至2003年甲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比乙校增长得快; ⑵甲校学生参加文体活动的人数比参加科技活动的人数多; ⑶200038%110560%1423⨯+⨯=(人).答:2003年两所中学的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总人数是1423人.【说明】⑴本题是利用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展示数据,折线统计图清楚地反映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清楚地表示出参加课外活动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⑵从折线统计图可获得2003年甲校参加课外活动人数为2000人,乙校为1105人,再根据扇形统计图参加各类活动人数的百分比即可算出参加各类活动的人数.这里着重考查了学生的甲、乙两校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人数统计图 (1997~2003年)/年乙校 (图1)2003年甲、乙两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统计图(图2) 甲校 乙校读图能力.例3 某市实行中考改革,需要根据该市中学生体能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中考体育标准.为此,抽取了50名初中毕业的女学生进行“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测试.测试⑵根据这一样本数据的特点,你认为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标准应定为多少次较为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⑶根据⑵中你认为合格的标准,试估计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率是多少?【分析】本题是以统计初步知识在该市怎样定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标准中的应用为背景,把制定体育成绩的某项合格指标转化为统计问题,投出了统计中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运算.【解】⑴该组数据的平均数=,5. 20)2361351322302275251020181871511216(50 1=⨯+⨯+⨯+⨯+⨯+⨯+⨯+⨯+⨯+⨯+⨯⨯众数为18,中位数为18;⑵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标准应定为18次较为合适,因为众数及中位数均为18,且50人中达到18次的人数有41人,确定18次能保证大多少人达标;⑶根据⑵的标准,估计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率800.【说明】本题不仅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很好的问题背景,而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易引起学生的解题兴趣,既可以有效地考查学生对统计量的计算,又将关注的重点转变为结合学生实际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进而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判断、预测、估计和决策,突出了题目的教育价值.例4 两人要去某风景区游玩,每天某一时段开往该风景区有三辆车(票价相同),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些车的舒适程度,也不知道车子开过来的顺序. 两人采取了不同的乘车方案:甲无论如何总是上开来的第一辆车,而乙则是先观察后上车,当第一辆车开来时他不上车,而是仔细观察车的舒适度,如果第二辆车的状况比第一辆车好,他就上第二辆车;如果第二辆车不比第一辆好,他就上第三辆车.如果把这三辆车的舒适程度分为上、中、下三等,请尝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⑴三辆车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工有哪几种不同的可能?⑵ 你认为甲、乙两人采用的方案, 哪一种方案使自己..乘上等车的可能性大? 为什么? 【分析】由于各车的舒适度不同,而且开过来的顺序也事先未知,因此不同的乘车方案使自己乘坐上等车的可能性不一样.我们只要将三种不同的车开来的可能性顺序全部列出来,再对照甲乙二人不同的乘车方案,就可以得出两人乘坐上等车的可能性. 【解】⑴三辆车开来的先后顺序有6种可能,分别是:(上、中、下)、(上、下、中)、(中、上、下)、(中、下、上)、(下、中、上)、(下、上、中);⑵由于不考率其他因素,三辆车6种顺序出现的可能性相同.甲、乙二人分别乘坐上等车的概率,用列表法可得.于是不难看出,甲乘上等车的概率是31;而乙乘上等车的概率是21. ∴乙采取的方案乘坐上等车的可能性大. 【说明】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通过列表的方法将三辆车开来的顺序列出来,再根据甲、乙两种不同的乘车方案求出他们乘坐上等车的概率.另外本题也可以通过画数状图来求解.例5 某电脑公司现有A 、B 、C 三种型号的甲品牌电脑和D 、E 两种型号的乙品牌电脑.希望中学要从甲、乙两种品牌电脑中各选购一种型号的电脑.⑴写出所有选购方案(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方法表示); ⑵ 如果⑴中各种选购方案被选中的可能性相同,那么A 型号电脑被选中的概率是多少?⑶ 现知希望中学购买甲、乙两种品牌电脑共36台(价格如图所示),恰好用了10万元人民币,其中甲品牌电脑为A 型号电脑,求购买的A 型号电脑有几台.【分析】本题实际上是要在A ,B ,C 三种型号的甲品牌电脑中选择一种,再从D ,E 两种型号的乙品牌电脑中选择一种,我们可以在所有选购方案中按照题意要求就可以确定符合条件的方案. 【解】⑴ 树状图如下:或列表如下:有6种可能结果:(A ,D ),(A ,E ),(B ,D ),(B ,E ),(C ,D ),(C ,E ). ⑵ 因为选中A 型号电脑有2种方案,即(A ,D )(A ,E ),所以A 型号电脑被选中的概率是31.(3) 由(2)可知,当选用方案(A ,D )时,设购买A 型号、D 型号电脑分别为x ,y台,根据题意,得⎩⎨⎧=+=+.10000050006000,36y x y x解得⎩⎨⎧=-=.116,80y x 经检验不符合题意,舍去;当选用方案(A ,E)时,设购买A 型号、E型号电脑分别为x ,y 台,根据题意,得⎩⎨⎧=+=+.10000020006000,36y x y x 解得⎩⎨⎧==.29,7y x所以希望中学购买了7台A 型号电脑.【分析】本题通过画树状图确定了所有选购方案后,再运用方程组对所有的方案进行取舍,从而确定符合题意的方案,题目设计巧妙,各问之间环环相扣,并且渗透了方程思想,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 【复习建议】⑴立足教材,理清概念,夯实基础,学生通过复习,应熟练掌握概率与统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⑵要突出统计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在复习中要使学生更多的机会接触这一思想,使学生对抽样的必要性、样本的代表性、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可行性,以及对不同的抽样所得结果的不确定性有更多的体会.⑶统计与现实生活、科学领域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将统计的学习与实际问题密切结合,选择典型的、充满趣味性和富有时代气息的现实问题作为例子,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据处理方法,理解统计的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⑷突出概率建模思想,对概率的计算问题,可以把不同背景下的各类问题加以变通,寻找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同的数学本质,对相同的一类问题,我们可以用一个概率模型来解决.这样也能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缜密性和开放性加以锤炼.⑸加强用列表法和树状图求解决简单事件的概率的复习,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⑹重视学科间知识、方法的渗透,复习中可综合物理、化学等学科相关知识及特点,用数学的视角来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巩固.。

九年级概率统计知识点

九年级概率统计知识点

九年级概率统计知识点一、概率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概率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在概率统计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概念和性质:1. 试验与事件试验是指具有不确定性的随机现象,而事件是试验的某种结果。

我们通常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事件。

2. 样本空间和样本点样本空间是指试验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而样本点是样本空间中的每一个元素。

我们用Ω表示样本空间,用ω表示样本点。

3. 事件的概率事件A的概率,表示为P(A),是指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概率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且满足以下性质:a) P(Ω) = 1,即样本空间的概率为1;b) 对于任意事件A,0 ≤ P(A) ≤ 1;c) 对于互斥事件A和B,即A和B不能同时发生,有P(A∪B) = P(A) + P(B)。

4. 等可能概型等可能概型是指样本空间中各个样本点发生的概率相等的情形。

在等可能概型中,事件A的概率可以通过计算事件A中样本点的个数与样本空间中样本点总数的比值来求得。

二、排列与组合排列与组合是概率统计中常用的计数方法,用于确定事件的样本空间和计算事件的概率。

1. 排列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排列的方式。

排列的计算公式为:P(n, m) = n! / (n-m)!2. 组合组合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组合的方式。

组合的计算公式为:C(n, m) = n! / [m!(n-m)!]三、事件的独立性与相关性在概率统计中,事件的独立性与相关性是非常重要的性质。

1. 事件的独立性事件A和事件B是相互独立的,当且仅当P(A∩B) = P(A) ×P(B)。

2. 事件的相关性事件A和事件B是相互相关的,当且仅当P(A∩B) ≠ P(A) ×P(B)。

四、频率与概率的关系频率是指某一事件在大量试验中出现的相对次数。

频率趋于稳定时,我们可以用频率来近似估计概率。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可以通过大数定律进行解释。

九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

九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

九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九年级的数学课程中,统计与概率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统计与概率是数学中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以及基于数据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计算。

本文将介绍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应用。

一、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是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在统计学中,数据可以分为两类: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是可以用数字表示的数据,比如身高、年龄等。

定性数据是描述性的数据,比如性别、颜色等。

收集数据是统计的第一步。

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实验等。

收集到的数据可以用表格、图表等形式整理和展示,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和理解。

统计的目标是从收集到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常用的统计量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标准差等。

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表示数据的中心趋势;中位数是将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众数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数;标准差是一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离散程度的度量。

二、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是用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数值。

在概率理论中,事件可以分为两类: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

确定性事件是指必然会发生的事件,比如掷一枚硬币的结果只有正面或反面;随机事件是指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比如掷一颗骰子的结果可能是1、2、3、4、5或6。

概率的计算可以通过频率和几何两种方法进行推导。

频率概率是通过实验和统计得到的频率计算得出的;几何概率是通过几何形状和单位面积计算得出的。

概率的计算可以使用概率公式来求解。

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其概率的计算公式是P(A) = 事件A的样本数 / 样本空间的样本数。

样本空间是指所有可能的结果的集合。

三、统计与概率的应用统计与概率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调查与研究:统计方法可以用于社会调查、市场研究等领域,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来了解人们的行为、态度和需求,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2. 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可以应用于数据分析领域,如金融数据分析、销售业绩分析等。

中考数学总复习:统计与概率

中考数学总复习:统计与概率

中考数学总复习: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是中学数学中的一大重要内容,也是中考数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之一。

本文将从统计和概率两个方面进行和复习,以帮助同学们系统地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点。

统计一、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学中的第一步是对所给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频数表:将数据按照取值的不同进行分类,并统计每个类别中数据出现的频数。

示例: | 数据 | 频数 | | —- | —- | | 2 | 4 | | 3 | 6 | | 4 | 8 | | 5 | 5 |2.频率表:在频数表的基础上,计算每个类别的频率,即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

3.线性图:可用于展示数据的分布特征,横坐标表示数据的取值,纵坐标表示频数或频率。

二、代表性指标代表性指标是对数据集中趋势或平均水平进行衡量的数值,常见的代表性指标有以下几种:1.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示例:给定一组数据:4, 5, 6, 7, 8,求平均数。

平均数 = (4 + 5 + 6 + 7 + 8) / 5 = 30 / 5 = 6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示例:给定一组数据:3, 5, 1, 9, 2,求中位数。

排序后的数据:1, 2, 3, 5, 9 中位数为33.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

三、概率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分支。

以下是概率计算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1.样本空间: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组成的集合。

2.事件:样本空间中的一个子集。

3.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范围在0到1之间。

4.加法法则:对于两个互斥事件 A 和 B,它们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的和。

示例:P(A ∪ B) = P(A) + P(B)5.乘法法则:对于独立事件 A 和 B,它们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的乘积。

示例:P(A ∩ B) = P(A) × P(B)以上仅为统计与概率的部分内容,同学们在备考中需结合教材和试题进行全面复习。

九年级概率复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概率复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概率复习知识点总结概率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概念。

九年级的概率复习知识点主要包括基本概率、条件概率、事件间的相互关系等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一个总结和回顾。

首先是基本概率。

基本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九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学过了计算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方法,即通过计算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试验次数来获得。

在进行概率计算时,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合适的样本空间,即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在得到样本空间之后,我们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计算某个特定事件发生的概率。

接下来是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一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计算条件概率时,我们需要根据已知的条件来确定新的样本空间,并在新的样本空间中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计算条件概率时,我们需要注意事件间的独立性与非独立性。

如果两个事件是相互独立的,那么它们的发生与否互不影响,计算条件概率时可以简化为两个事件的乘积。

然而,如果两个事件是相互非独立的,那么它们的发生与否会相互影响,计算条件概率时需要根据已知的条件来确定新的样本空间。

除了基本概率和条件概率之外,九年级的概率复习还包括了事件间的相互关系。

事件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和独立事件。

互斥事件是指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对立事件是指两个事件只能有一个发生,而独立事件是指两个事件发生与否相互独立。

在计算事件间的相互关系时,我们可以通过对事件的概率进行加法、减法和乘法等运算来获得最终结果。

除了以上的概率知识点,九年级的概率复习还包括了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

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排列的方法总数,组合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组合的方法总数。

在排列组合的计算中,我们需要注意元素的顺序和重复的情况,并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确定最终的排列组合结果。

综上所述,九年级的概率复习知识点主要包括基本概率、条件概率、事件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排列组合等内容。

中考概率和统计知识点总结

中考概率和统计知识点总结

中考概率和统计知识点总结一、概率的基本概念1.实验、随机现象和样本空间2.事件和事件的关系(包括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等)3.概率的定义及其性质4.等可能概型二、概率的运算与应用1.概率的加法法则2.概率的乘法法则3.条件概率4.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5.区间估计三、统计的基本概念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数据的组织和展示(包括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等)3.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常用统计量的计算与应用4.极差、四分位数、标准差等常用离散程度的计算与应用四、统计的运算与应用1.抽样调查和总体推断2.关联图与线性回归线的绘制与分析3.相关系数与相关性分析4.统计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五、典型例题解析通过分析和解答一些典型的例题,总结和归纳其中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应用概率和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中,概率的基本概念是理解概率的基础。

实验、随机现象和样本空间是研究概率问题的起点,通过定义事件和事件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事件的概率计算。

概率的定义及性质是概率题目的出发点,通过等可能概型的学习可以对概率有更深入的理解。

概率的运算与应用是概率题目的核心内容。

概率的加法法则和乘法法则是计算复杂概率事件的基本工具,条件概率是解决复杂概率问题的重要手段。

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是处理复杂问题的常用公式。

区间估计是概率应用的重要方法,通过样本估计可以对总体进行推断。

统计的运算与应用主要包括抽样调查和总体推断、关联图与线性回归线的绘制与分析、相关系数与相关性分析等内容。

抽样调查和总体推断是通过样本对总体进行估计的方法,关联图和线性回归线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相关系数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评价相关性的强度和方向。

最后,通过解析典型例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概率和统计知识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通过分析例题,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各类概率和统计题目。

综上所述,中考概率和统计知识点主要包括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的运算与应用、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的运算与应用以及典型例题解析等内容。

九年级数学概率全部知识点

九年级数学概率全部知识点

九年级数学概率全部知识点概率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九年级数学学习中,概率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九年级数学概率的全部知识点做一个全面的总结。

一、基本概念1.试验和样本空间:试验是观察的一次实验,样本空间是试验中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2.随机事件:样本空间的子集称为随机事件,即可能发生的事件。

3.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称为概率,用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

二、事件的概率计算1.频率与概率:事件发生的频率趋于某个固定值时,这个值就是概率。

2.等可能概型:所有基本事件的概率相等的情况下,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除以样本空间的基本事件数即为事件A的概率。

P(A) = n(A) / n(S),其中n(A)表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S)表示样本空间的基本事件数。

3.互斥事件: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相互之间没有交集。

对于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可以直接将两个事件的概率相加。

4.相互独立事件:两个事件的发生与否互不影响。

对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可以将两个事件的概率相乘。

三、概率的性质和计算方法1.加法法则:P(A∪B) = P(A) + P(B) - P(A∩B),其中P(A∪B)表示事件A或事件B发生的概率,P(A∩B)表示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

2.乘法法则:对于两个独立事件A和B,P(A∩B) = P(A) × P(B)。

3.全概率公式:对于一组互斥事件B1,B2,...,Bn,它们的并集是样本空间S,且概率均大于0,则对任意事件A有P(A) =P(A∩B1) + P(A∩B2) + ... + P(A∩Bn)。

4.条件概率:设事件B的概率大于0,P(A|B)表示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P(A|B) = P(A∩B) / P(B)。

四、排列与组合1.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且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有Anm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即A(n,m) = n! / (n-m)!。

中考复习初中数学概率与统计复习重点整理

中考复习初中数学概率与统计复习重点整理

中考复习初中数学概率与统计复习重点整理概率与统计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中考数学考试中的一大重点内容。

复习概率与统计不仅要熟悉基本概念和公式,还要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是中考复习初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的重点内容整理。

一、概率1. 基本概率公式基本概率公式为:P(A) = 事件A的可能性/总的可能性其中,事件A的可能性是指事件A发生的次数或数目,总的可能性是指所有可能事件发生的次数或数目。

2. 事件间的关系- 互斥事件: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

- 互逆事件:事件A发生的概率与事件A不发生的概率之和为1。

- 独立事件:事件A的发生与事件B的发生没有关系。

3. 概率的应用- 抽样:从一大群体中取出一小部分进行调查,通过样本推断总体特征。

- 排列与组合:计算不同元素的排列和组合个数。

- 条件概率:在已知其他事件发生的条件下,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二、统计1. 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通过对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总体特征的方法。

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原始数据:未经处理的数据。

- 频数与频率:频数是指每个数值出现的次数,频率是指频数与总数的比值。

- 统计表与统计图:用于展示统计数据的表格和图形。

3. 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平均数:一组数的算术平均值,用于表现数据的集中趋势。

-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位于中间的数据。

- 众数: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

- 极差:一组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别。

4. 直方图与折线图- 直方图:用于表示连续数据的统计图,横轴表示分组区间,纵轴表示频率或频数。

- 折线图:用于表示离散数据的统计图,横轴表示数据类别,纵轴表示频率或频数。

总结:中考复习初中数学概率与统计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概率的基本概念与公式、事件间的关系、概率的应用,以及统计的统计调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以及直方图与折线图的应用。

熟练掌握这些内容,能够解决与概率与统计相关的实际问题,对应试有很大帮助。

中考概率与统计总结知识点

中考概率与统计总结知识点

中考概率与统计总结知识点概率与统计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数学方法。

通过概率与统计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分析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在中考中,概率与统计是一个重要的考试内容,也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中考概率与统计的知识点。

一、概率1. 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常用P(A)表示事件A的概率。

概率的范围是[0,1],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不可能到一定发生。

事件的互斥与对立事件,互斥事件指的是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对立事件指的是两个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

事件的和与积,事件的和指的是两个事件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事件的积指的是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2. 概率的计算概率的计算公式:P(A) = 事件A发生的次数 / 总的可能性次数。

概率的计算方法:古典概率、几何概率、统计概率。

古典概率指的是在有限个元素的样本空间中,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几何概率指的是利用几何图形来计算概率。

统计概率指的是利用统计方法来计算概率。

3. 概率的应用事件的独立性、相关性: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受另一个事件的影响时,两个事件是独立的,否则是相关的。

事件的概率运算:事件的交、并、差。

二、统计1. 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是一种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

通过统计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规律、发现数据的特点、进行数据的预测和判断。

常见的统计量: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

2. 统计分布离散型数据与连续型数据:离散型数据指的是数据的取值是一个个的分散的,连续型数据指的是数据的取值是一段范围内的。

频数分布表:将数据按照一定的间隔划分成若干组,然后统计每一组中数据的个数。

频率分布表:将频数除以数据的总个数得到频率,用来表示数据在每一组中出现的概率。

3. 统计图表直方图:用来表示数据的频数分布。

折线图:用来表示数据的趋势变化。

饼图:用来表示各部分所占的比例。

中考数学复习《统计与概率》易错题总结

中考数学复习《统计与概率》易错题总结

中考数学复习《统计与概率》易错题总结一、选择题1.(重庆中考)下列调查中,最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普查)的是(C) A.对重庆市中学生每天学习所用时间的调查B.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C.对某班学生进行6月5日“世界环境日”知晓情况的调查D.对重庆市初中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调查【易错分析】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概念理解不透.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2.(邹平期末)某校学生来自甲乙丙三个地区,其人数比为2∶7∶3,如图Y3-1的扇形图表示上述分布情况.如果来自甲地区的有180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该校学生的总数是1 080人B.扇形甲的圆心角是36°C.该校来自乙地区的有630人D.扇形丙的圆心角是90°【易错分析】对扇形统计图所表示的百分比不理解.A.该校学生的总数是180÷22+7+3=1 080(人),正确;B.扇形甲的圆心角是360°×212=60°,故本选项错误;C.该校来自乙地区的人数是:1 080×712=630(人),正确;D.扇形丙的圆心角是360°×312=90°,正确.3.(宜宾中考)今年4月,全国山地越野车大赛在我市某区举行,其中8名选手某项得分如下表:图Y3-1则这8名选手得分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C)A .85,85B .87,85C .85,86D .85,87【易错分析】 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混淆,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中位数就是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处在最中间的数(奇数个数)或中间两数的平均数(偶数个数).注意: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字,不是次数,如本题中是85,不是3.4.(德州中考)经过某十字路口的汽车,可能直行,也可能左转或者右转.如果这三种可能性大小相同,则经过这个十字路口的两辆汽车一辆左转,一辆右转的概率是(C)A.47B.49C.29D.19【易错分析】 不善于列表或树形图,从而求出的可能性不正确.5.(毕节中考)小颖将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连续掷了三次,你认为三次都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是(D)A.12B.13C.14D.18【易错分析】 对这一事件“连续掷了三次”理解不到位,不善于列表或树形图求所有可能的结果数.6.(抚顺模拟)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红、黑、绿三种颜色的乒乓球(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其中红球有2个,黑球有1个,绿球有3个,第一次任意摸出一个球(不放回),第二次再摸出一个球,则两次摸到的都是红球的概率为(D) A.118B.19C.215D.115【易错分析】 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注意放回与不放回的区别.列表如下:红红黑绿绿绿红—(红,红)(黑,红)(绿,红)(绿,红)(绿,红)红(红,红)—(黑,红)(绿,红)(绿,红)(绿,红)黑(红,黑)(红,黑)—(绿,黑)(绿,黑)(绿,黑)绿(红,绿)(红,绿)(黑,绿)—(绿,绿)(绿,绿) 绿(红,绿)(红,绿)(黑,绿)(绿,绿)—(绿,绿)绿(红,绿)(红,绿)(黑,绿)(绿,绿)(绿,绿)—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有30种,其中两次都是红球的情况有2种,则P=230=1 15.二、填空题7.(黄浦区二模)某校八年级共四个班,各班寒假外出旅游的学生人数如图Y3-2所示,那么三班外出旅游学生人数占全年级外出旅游学生人数的百分比为__40%__.图Y3-2【易错分析】不会看条形统计图所表示的意义.三班外出旅游学生人数占全年级外出旅游学生人数的百分比为2012+8+20+10×100%=40%.8.在-1,0,13,1,2,3中任取一个数,取到无理数的概率是__13__.【易错分析】找无理数出错.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无理数有:2,3共2种情况,则可利用概率公式求解.9.(上海中考)已知某校学生“科技创新社团”成员的年龄与人数情况如下表所示:年龄(岁)1112131415人数55161512那么“科技创新社团”成员年龄的中位数是__14__岁.【易错分析】利用表中数据计算中位数易错.10.(嘉定区二模)某班40名学生参加了一次“献爱心一日捐”活动,捐款人数与捐款额如图Y3-3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你认为这次捐款活动中40个捐款额的中位数是__15__元.【易错分析】不会看折线统计图,把中位数与图Y3-3众数混淆.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捐款的总人数为40,第20个与第21个数据都是15元,∴中位数是15元.11.(河北模拟)已知一组数据1,3,a,6,6的平均数为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3.6__.【易错分析】不会对平均数、方差公式进行变形运用,∵数据1,3,a,6,6的平均数为4,∴(1+3+a+6+6)÷5=4,∴a=4,∴这组数据的方差12+(3-4)2+(4-4)2+(6-4)2+(6-4)2]=3.6.5[(1-4)12.(娄底中考)五张分别写有-1,2,0,-4,5的卡片(除数字不同以外,其余都相同),现从中任意取出一张卡片,则该卡片上的数字是负数的概率是__2 5__.【易错分析】对概率的计算公式理解不透,应用模糊.三、解答题13.(漳州中考)在一只不透明的袋中,装着标有数字3,4,5,7的质地、大小均相同的小球,小明和小东同时从袋中随机各摸出1个球,并计算这两个球上的数字之和,当和小于9时小明获胜,反之小东获胜.(1)请用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小明获胜的概率;(2)这个游戏公平吗?请说明理由.【易错分析】(1)不会用树状图或列表求概率;(2)判断游戏是否公平的原则不明确.解:(1)根据题意画图如答图,第13题答图∵从表中可以看出所有可能结果共有12种,其中数字之和小于9的有4种,∴P(小明获胜)=412=13;(2)∵P(小明获胜)=1 3,∴P(小东获胜)=1-13=23,∴这个游戏不公平.14.(江宁区二模)一次期中考试中,A,B,C,D,E五位同学的数学、英语成绩有如下信息:A B C D E 平均分方差(1)求这5位同学在本次考试中数学成绩的平均分和英语成绩的方差;(2)为了比较不同学科考试成绩的好与差,采用标准分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标准分的计算公式是:标准分=个人成绩-平均成绩标准差;(说明:标准差为方差的算术平方根)从标准分看,标准分大的考试成绩更好,请问A同学在本次考试中,数学与英语哪个学科考得更好?【易错分析】(1)对平均数、方差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不牢;(2)计算错误.解:(1)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为:71+72+69+68+705=70;英语成绩的方差为:15[(88-85)2+(82-85)2+(94-85)2+(85-85)2+(76-85)2]=36;(2)A同学数学标准分为:71-702=22.A同学英语标准分为:88-856=12,因为22>12,所以A同学在本次考试中,数学考得更好.15.(舟山中考)小敏为了解本市的空气质量情况,从环境监测网随机抽取了若干天的空气质量作为样本进行统计,绘制了如图Y3-4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部分信息未给出)图Y3-4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计算被抽取的天数;(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并求扇形统计图中表示优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请估计该市这一年(365天)达到优和良的总天数.【易错分析】读不懂统计图,不能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解:(1)32÷64%=50(天);(2)轻微污染天数是5天,图略;表示优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850×360°=57.6°;(3)8+3250×365=292(天).16.(襄阳中考)“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流传了上千年的习俗.某班学生在“端午节”前组织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购买了一些材料制作爱心粽,每人从自己制作的粽子中随机选取两个献给自己的父母,其余的全部送给敬老院的老人们.统计全班学生制作粽子的个数,将制作粽子数量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全班学生可分为A,B,C,D四个组,各组每人制作的粽子个数分别为4,5,6,7.根据图Y3-5的不完整的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图Y3-5(1)请补全上面两个统计图(不写过程);(2)该班学生制作粽子个数的平均数是__6__;(3)若制作的粽子有红枣馅(记为M)和蛋黄馅(记为N)两种,该班小明同学制作这两种粽子各两个混放在一起,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小明献给父母的粽子馅料不同的概率.【易错分析】(1)读不懂统计图,不能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不能列表或树状图求概率;(3)不善于把统计与概率综合运用.解:(1)如答图;第16题答图(3)根据题意列表,2M M N N1M MM MN MNM MM MN MN由表格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小明献给父母的粽子馅料不同的结果有8种,∴P(馅料不同)=812=2 3.。

九年级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九年级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九年级统计与概率知识点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在九年级数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学生将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数据,同时还能够运用概率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将逐一介绍九年级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

统计学是一项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

在九年级的统计学内容中,学生会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制作数据表和图表以及如何解读和分析数据。

通过统计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生规律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统计学中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制定调查问卷或实验方案,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

在收集到数据之后,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

学生会学习如何制表、制图以及如何计算数据的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指标。

其次,我们来讨论一下统计图表及其使用。

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都是常用的统计图表。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图表来展示数据,并且能够正确解读图表。

通过统计图表,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数据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

除了数据的整理和图表的使用,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他们需要学会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以及得出结论。

通过统计学,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来预测、推断和判断。

统计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市场调研、人口统计、医学研究等领域都离不开统计学的支持。

概率是另一个重要的统计学分支,是用来研究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工具。

在九年级的概率学内容中,学生会学习事件的概率、概率的计算方式以及概率的应用。

通过学习概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事件发生的规律和可能性。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概率的定义和计算。

学生需要学会根据事件的样本空间和事件的可能结果来计算概率。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频率法、古典概率法和几何概率法等。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概率计算方法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并能够正确地计算概率。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概率的应用。

概率理论在游戏、赌博、风险评估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概率与统计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概率与统计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概率与统计概率的本质随机现象用以下两个特征来刻划:一个是结果的随机性,即在相同条件下作重复实验时,实验的结果不止一个,在实验之前无法预知那一个结果会发生;另一个是频率的稳定性,既大量实验时,任一结果(事件)出现的频率尽管是随机的,却稳定在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附近,实验次数越多,频率与概率偏差大的可能性越小。

一、你会玩摸球游戏吗?例1、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

(1)小明认为,搅均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不是白球就是红球,因此摸出白球和摸出红球是等可能的。

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2)搅均后从中一把摸出两个球,请通过列表或树状图求两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3)搅均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要使摸出红球的概率为23,应如何添加红球?二、你会玩中学吗?命题趋势分析:1、概率与其它知识点的有机结合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和今后的方向,值得我们关注。

2、结合具体问题,直接考查统计与概率的有关概念、图象信息捕捉运用能力。

命题趋势一:概率与其它知识点的有机结合例2、有A,B两个黑布袋,A布袋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标有数字1和2.B 布袋中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标有数字-1,-2和-3.小明从A布袋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录其标有的数字为x,再从B布袋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录其标有的数字为y,这样就确定点Q的一个坐标为(x,y).(1)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写出点Q的所有可能坐标;(2)求点Q落在直线y=x-3上的概率.(一)方程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4个小球,分别标有数字2,3,4,x,这些球除数字外都相同.甲、乙两人每次同时从袋中各随机摸出1个球,并计算摸出的这2个小球上数字之和.记录后都将小球放回袋中搅匀,进行重复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解答下列问题:(1)如果实验继续进行下去,根据上表数据,出现“和为7”的频率将稳定在它的概率附近,试估计出现“和为7”的概率;(2)根据(1),若x是不等于2,3,4的自然数,试求x的值.(二)不等式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ax+3>0(a≠0).(1)当a=-2时,求此不等式的解,并在数轴上表示此不等式的解集;(2)小明准备了十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不透明卡片,上面分别写有整数-10、-9、-8、-7、-6、-5、-4、-3、-2、-l,将这10张卡片写有整数的一面向下放在桌面上.从中任意抽取一张,以卡片上的数作为不等式中的系数a,求使该不等式没有正整数解的概率.(三)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其中红球有2个,蓝球有1个,现从中任意摸出一个是红球的概率为0.5.(1)求袋中黄球的个数;(2)第一次摸出一个球(不放回),第二次再摸一个小球,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求两次摸到都是红球的概率;(3)若规定摸到红球得5分,摸到黄球得3分,摸到蓝球得1分,小明共摸6次小球(每次摸1个球,摸后放回)得20分,问小明有哪几种摸法?(四)完全平方数在a2□4a□4的空格□中,任意填上“+”或“-”,在所有得到的代数式中,能构成完全平方式的概率是()A、1B、12C、13D、14(五)相似三角形如图,在梯形ABCD中,若AB//DC,AD=BC,对角线BD、AC把梯形分成了四个小三角形.(1)列出从这四个小三角形中任选两个三角形的所有可能情况,并求出选取到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概率是多少(注意:全等看成相似的特例)?(2)请你任选一组相似三角形,并给出证明.命题趋势二:结合具体问题,直接考察统计与概率的有关概念、图象信息捕捉运用能力基本概念有三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差(极差、方差、标准差)、对事件和概率的理解,主要考查形式以填空题和选择题为主。

九年级下册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在九年级下册的数学课程中,统计与概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统计学是一门有关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而概率则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学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因此掌握这些知识点对我们的实际应用非常有帮助。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统计学中的重要概念。

统计学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我们通常会把数据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两种类型。

定性数据是指描述性的数据,如颜色、性别、种类等,而定量数据则是数值型的数据,如身高、体重、年龄等。

了解数据的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后续的统计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统计学中的一些重要工具和方法。

在数据收集方面,调查问卷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和分发问卷来收集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而在数据分析方面,统计图表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直方图、折线图、饼状图等都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除此之外,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等指标也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对数据进行描述和比较。

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概率的概念和应用。

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在概率的计算中,我们常常使用样本空间、事件、频率和概率等概念。

样本空间是指所有可能的结果的集合,而事件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

频率是指某个事件在多次重复试验中的出现次数,而概率则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除了基本概念外,概率的计算也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方法。

例如,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可以使用等可能性原理,即假设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

而对于复杂事件的概率计算,则可以使用事件的补事件、事件的交集和事件的并集等方法。

概率还可以与统计学相结合,通过样本调查和统计分析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些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例如,在购物时我们可以通过统计数据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商品;在投资时我们可以通过概率计算来评估风险和收益;在选课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来了解学生的意见和需求。

2021年初三数学知识点: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总结

2021年初三数学知识点: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总结

2021年初三数学知识点: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总结
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进入紧张的初中阶段。

这篇____年最新初三数学知识点:统计与概率,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_
【易错分析】
易错点1: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有关概念理解不透彻,错求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易错点2:在从统计图获取信息时,一定要先判断统计图的准确性.不规则的统计图往往使人产生错觉,得到不准确的信息.
易错点3: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及它们的适用范围不清楚,造成错误. 易错点4:极差、方差的概念理解不清晰,从而不能正确求出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
易错点5:概率与频率的意义理解不清晰,不能正确的求出事件的概率.
【好题闯关】
好题1.在一次数学竞赛中,10名学生的成绩如下: 75 80 80 70 85 95 70 65 70 80.则这次竞赛成绩的众数是多少?
解析:对众数的概念理解不清,会误认为这组数据中80出现了三次,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80.根据众数的意义可知,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这组数据的众数.而在数据中70也出现了三次,所以这组数据是众数有两个.
答案:这组数据的众数是70和80.
给您带来的____年最新初三数学知识点:统计与概率,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九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复习

九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复习

九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复习九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复习小编为大家寻找了九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复习的资料。

如有帮助,希望大家下次一定要浏览查字典数学网。

一、统计与概率改革的意义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改革,对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现代化、结构的合理化,推动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1.使初中数学内容结构更加合理现行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代数、几何,统计含在代数之中。

在初中阶段增加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能够使初中数学的内容结构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更加合理。

有利于信息技术的整合增加统计与概率的份量,有利于计算器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普遍应用。

2.有效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方式是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内在要求。

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

二、处理统计与概率的基本原则1.突出过程,以统计过程为线索处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以有效的方式收集和处理受随机性影响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对所考察的问题作出推断和预测,从而为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和建议。

判断。

2.使用信息技术,突出统计量的统计意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变得更方便、更快捷。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数据,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统计表,绘制各种统计图以及进行概率实验,这是统计与概率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3.淡化处理概念虽然概率与统计的概念不多,但有些概念给出定义是困难的,教材不必追求严格定义,应将重点放在理解概念的意义上来。

4.选材广泛,文字叙述通俗、简洁统计(包括概率)的现实生活素材是非常丰富的,编写教材时应当充分挖掘,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引出和呈现内容,通过丰富的素材处理内容。

5.体现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指导统计(包括概率)与代数、几何相比,在研究的问题上以及研究问题的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数学 第六节 概率与统计复习
一.统计
1.数据收集方法、数据的表示方法: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2.总体与样本: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3.众数与中位数
①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有时不止一个),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②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4.频率分布直方图
把一组数分成若干个小组,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求组数时,用收尾法取整数),这时,落在某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这组的频数,每一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个数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频率(样本容量
频数频率
=
).因此, 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各小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在频率分布直方图
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率. 5.平均数的两个公式
① n 个数1x 、2x ……, n x 的平均数为:n
x x x x n
+++=
-
......21;
② 如果在n 个数中,1x 出现1f 次、2x 出现2f 次……, k x 出现k f 次,并且1f +2f ……+k f =n ,则
n
f x f x f x x k
k +++=
-
......2211,这时x 也叫加权平均数,其中1f ,2f ,…,k f 叫做权。

6.极差、方差与标准差计算公式:
(1)极差: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
即: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2)方差:2
s =⎥⎥⎦

⎢⎢⎣⎡⎪⎭⎫ ⎝⎛-++⎪⎭

⎝⎛-+⎪
⎭⎫

⎛--
-
-
2
2
22
1.....1x x x x x x n n
(3)标准差:s =
⎥⎥⎦

⎢⎢⎣⎡⎪⎭⎫ ⎝⎛-++⎪⎭

⎝⎛-+⎪⎭⎫ ⎝
⎛--
-
-
2
2
22
1.....1x x x x x x n n
二、概率
1.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随机事件
①有些事情我们能肯定他一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可能事件 ②有些事情我们能确定他一定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必然事件.
③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肯定他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随机事件。

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一般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A)=
n
m .
3.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大量的重复实验时频率可视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4.频数、频率、概率:对一个随机事件做大量实验时会发现,随机事件发生的次数(也称为频数)与
试验次数的比(也就是频率人总是在一个固定数值附近摆动,这个固定数值就叫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概率的大小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5.概率的性质:①人们通常用1(或100%)来表示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0来表示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②游戏对双方公平是指双方获胜的可能性相同。

③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P (A)〈1。

6.频率、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频率与概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概率是伴随着随机事件客观存在着的,只要有一个随机事件存在,那么这个随机事件的概率就一定存在;而频率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它随着实验次数的变化而变化,但当试验的重复次数充分大后,频率在概率附近摆动,为了求出一随机事件的概率,我们可以通过多次实验,用所得的频率来估计事件的概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