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与能量转化测试题及答案
2012年高考重庆市化学卷真题及答案
2012年重庆市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6分1.(6分)(2012•重庆)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氮肥厂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B.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C.硫酸厂用接触法生产硫酸D.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N2和H2合成NH3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错误;B.钢铁厂炼铁的原理是用还原剂将铁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接触法制硫酸发生的三个反应是S+O2SO2、2SO2+O22SO3、SO3+H2O═H2SO4,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错误;D.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是利用沸点的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操作,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可以依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2.(6分)(2012•重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C.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D.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转化为红磷【考点】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硝酸的化学性质;磷;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专题】氮族元素;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B.NaHCO3加热易分解;C.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降低,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D.白磷在空气中加热时会燃烧.【解答】解: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故A错误;B.NaHCO3的热稳定性差,受热时发生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故B错误;C.因为铜是过量的,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逐渐减小,Cu与稀硝酸反应会生成NO,故C正确;D.白磷在空气中加热时会燃烧,白磷转化为红磷需要隔绝空气加热,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物质的性质的积累,学习中要全面把握相关知识.3.(6分)(2012•重庆)对实验:①中和滴定、②中和热的测定、③实验室制备乙烯、④乙酸乙酯的制取,叙述正确的是()A.①④必须加热B.②③必须隔热C.①②必须用指示剂D.③④必须用催化剂【考点】中和滴定;乙烯的实验室制法;中和热的测定;乙酸乙酯的制取.【专题】实验题.【分析】中和滴定需在指示剂作用下进行,中和热的测定需要保温隔热避免热量的损失,实验室制乙烯需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至170℃,乙酸乙酯的制备在加热条件下进行,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解答】解:A.中和滴定不需要加热,故A错误;B.中和热的测定需要隔热,实验室制乙烯需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至170℃,不需要隔热,故B错误;C.中和热的测定不需要用指示剂,故C错误;D.实验③④都需要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反应原理,侧重点较为基础,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反应原理与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4.(6分)(2012•重庆)萤火虫发光原理如图:关于荧光素及氧化荧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互为同系物B.均可发生硝化反应C.均可与碳酸氢钠反应D.均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两种有机物都含有酚羟基,但酸性比碳酸弱,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荧光素含有﹣COOH,可与碳酸氢钠反应,含有苯环,可发生硝化反应,结合苯环的结构特征判断有机物的空间结构.【解答】解:A.荧光素与氧化荧光素分子所含的官能团不同,二者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B.二者均可与浓硝酸发生苯环上的硝化反应,故B正确;C.﹣COOH可以与NaHCO3反应,酚羟基不能与NaHCO3反应,故C错误;D.凡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故荧光素、氧化荧光素分子中均最少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以及有机物的结构特征,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本题注意酚羟基的性质.5.(6分)(2012•重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B.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不变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当盐酸和氨水恰好中和生成NH4Cl时,铵根离子水解呈酸性;B、醋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平衡状态下离子浓度减小;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析出晶体后溶液仍是饱和溶液离子浓度不变;D、胶体是电中性的分散系;【解答】解:A、当盐酸和氨水恰好中和生成NH4Cl时,由于铵根离子水解呈酸性,若使溶液呈中性,应继续向溶液中加入氨水,故溶液中的溶质是NH4Cl和NH3•H2O,故A错误;B、向稀醋酸中加水时,醋酸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但c(H+)减小,故pH增大,故B错误;C、温度不变,Ca(OH)2的溶解度不发生变化,故饱和石灰水中c(OH﹣)的浓度不变,所以pH不变,故C正确;D、氢氧化铁胶体的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但氢氧化铁胶体呈电中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反应的溶液酸碱性判断,弱电解质稀释溶液PH变化,饱和溶液的离子浓度分析,胶体性质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6.(6分)(2012•重庆)向10mL 0.1mol•L﹣1 NH4Al(SO4)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Ba(OH)2溶液x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10时,溶液中有、Al3+、,且c()>c(Al3+)B.x=10时,溶液中有、、,且c()>c()C.x=30时,溶液中有Ba2+、、OH﹣,且c(OH﹣)<c()D.x=30时,溶液中有Ba2+、Al3+、OH﹣,且c(OH﹣)=c(Ba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当x=10时,NH4Al(SO4)2与Ba(OH)2等物质的量反应,此时OH﹣量不足,OH﹣首先与Al3+反应,与NH4+不反应,所以溶液中有未参加反应的NH4+和部分剩余的Al3+存在,同时SO42﹣也有剩余,但此时不会有AlO2﹣生成,结合铵根离子水解解答;当x=30时,0.001 mol的NH4Al(SO4)2与0.003 mol Ba(OH)2反应,生成0.002 mol BaSO4、0.001 mol AlO2﹣、0.001 mol NH3•H2O,且剩余0.001 mol Ba2+和0.001 mol OH﹣,由于NH3•H2O也是一种碱,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OH﹣,据此判断反应中c(OH﹣)与c(AlO2﹣)、c(Ba2+)的大小关系.【解答】解:A、当x=10时,NH4Al(SO4)2与Ba(OH)2等物质的量反应,此时OH﹣量不足,OH﹣首先与Al3+反应,与NH4+不反应,所以溶液中有未参加反应的NH4+和部分剩余的Al3+存在,同时SO42﹣也有剩余,但此时不会有AlO2﹣生成,溶液中c(NH4+)>c (Al3+),故A正确;B、由A中分析可知,溶液中不会有AlO2﹣生成,溶液中有NH4+、Al3+、SO42﹣,参加反应的硫酸根离子为0.001mol,剩余0.001molSO42﹣,溶液中NH4+未参加反应,但溶液中NH4+水解,故c(NH4+)<c(SO42﹣),故B错误;C、当x=30时,0.001 mol的NH4Al(SO4)2与0.003 mol Ba(OH)2反应,生成0.002 mol BaSO4、0.001 mol AlO2﹣、0.001 mol NH3•H2O,且剩余0.001 mol Ba2+和0.001 mol OH﹣,由于NH3•H2O也是一种碱,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OH﹣,使得溶液中c(OH﹣)大于0.001 mol,故c(OH﹣)>c(AlO2﹣),故C错误;D、由C中分析可知,溶液中含有Ba2+、AlO2﹣、OH﹣,其中溶液中c(OH﹣)大于0.001 mol,含有0.001 mol Ba2+,c(OH﹣)>c(Ba2+),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过量计算等,难度中等,清楚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铝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是解题的关键.7.(6分)(2012•重庆)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A.194 B.391 C.516 D.658【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专题】压轴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可知:旧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和新键生成所释放的能量之差即为化学反应焓变的数值,结合图示内容来回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图中内容,可以看出N2H4(g)+O2(g)=2N(g)+4H(g)+2O(g),△H3=2752kJ/mol﹣534kJ/mol=2218kJ/mol,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产物的能量与反应物能量的差值,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生成释放能量,设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为K,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154+4K+500=2218,解得K=39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与反应的吸放热之间的关系,考查学生知识的灵活应用情况,难度不大.8.(6分)(2012•重庆)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a(g)+b(g)⇌2c(g);△H1<0x(g)+3y(g)⇌2z(g);△H2>0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作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B.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D.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压轴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对第二个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温度升高,导致第一个反应向逆反应移动;B、等压时,通入z气体,第二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反应器中温度升高;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变;D、等容时,通入z气体,第二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解答】解: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容器体积增大,等效为压强减小,平衡x(g)+3y (g)⇌2z(g)(△H>0)向左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的温度升高,由于该反应容器是一个不导热的容器,所以平衡a(g)+b(g)⇌2c(g)也向吸热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c的物质的量减小,故A错误;B、等压时,通入z气体,增大了生成物的浓度,平衡x(g)+3y(g)⇌2z(g)向左移动,由于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容器内温度升高,虽然导致第一个反应向逆反应移动,但移动结果不会恢复到原温度,故平衡时温度升高,故B正确;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即各组分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各组分的反应速率不发生变化,故C正确;D、等容时,通入z气体,增大了生成物z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度中等,本题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信息“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注意压强对第一个反应没有影响,根据第二反应的移动热效应,判断第一个反应的移动.二、非选择题共174分9.(15分)(2012•重庆)金刚石、SiC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腐蚀特性,应用广泛.(1)碳与短周期元素Q的单质化合仅能生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R为非极性分子.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Q是氧(或O),R的电子式为.(2)一定条件下,Na还原CCl4可制备金刚石,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回收其中的CCl4的实验操作名称为过滤,除去粗产品中少量钠的试剂为水(或乙醇).(3)碳还原SiO2制SiC,其粗产品中杂质为Si和SiO2.现将20.0g SiC粗产品加入到过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收集到0.1mol氢气,过滤得SiC固体11.4g,滤液稀释到1L.生成氢气的离子方程式为Si+2OH﹣+H2O═SiO32﹣+2H2↑,硅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7mol•L﹣1.(4)下列叙述正确的有③④(填序号).①Na还原CCl4的反应、Cl2与H2O的反应均是置换反应②水晶、干冰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③Na2SiO3溶液与SO3的反应可用于推断Si与S的非金属性强弱④钠、锂分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中阴阳离子数目比均为1:2.【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硅和二氧化硅.【专题】碳族元素.【分析】(1)Q为氧,非极性分子R为CO2;(2)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过滤;由于Na可以与水(或乙醇)发生反应;(3)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生成Na2SiO3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浓度;(4))①Na还原CCl4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但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②水晶属于原子晶体,而干冰属于分子晶体;③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④钠、锂分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分别为Na2O2、Li2O.【解答】解:(1)由题给信息“碳与Q的单质化合仅能生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R为非极性分子”可推知Q为氧,非极性分子R为CO2.根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可以确定碳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CO2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ⅣA族;氧(或O);;(2)金刚石是不溶于CCl4的固体,CCl4是液体,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过滤;由于Na可以与水(或乙醇)发生反应,而金刚石不与水(或乙醇)反应,所以除去粗产品中少量的钠可用水(或乙醇),故答案为:过滤;水(或乙醇);(3)根据硅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2NaOH+H2O═Na2SiO3+2H2↑可写出其离子方程式为Si+2OH﹣+H2O═SiO32﹣+2H2↑;计算溶液中硅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Si+2NaOH+H2O═Na2SiO3+2H2↑28 g 1 mol 2 molm(Si)n1(Na2SiO3)0.1 molm(Si)==1.4g,n1(Na2SiO3)==0.05 mol,粗产品中SiO2的质量为m(SiO2)=20.0g﹣11.4g﹣1.4 g=7.2 gSiO2+2NaOH═Na2SiO3+H2O60g 1mol7.2g n2(Na2SiO3)n2(Na2SiO3)==0.12mol,则n(Na2SiO3)=n1(Na2SiO3)+n2(Na2SiO3)=0.12mol+0.05mol=0.17mol,硅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7mol/L,故答案为:Si+2OH﹣+H2O═SiO32﹣+2H2↑;0.17 mol•L﹣1;(4)①Na还原CCl4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但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不是置换反应,故①错误;②水晶属于原子晶体,而干冰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不相同,故②错误;③Na2SiO3溶液与SO3的反应,说明酸性H2SiO3比H2SO4弱,则可用于推断Si与S的非金属性强弱,故③正确;④钠、锂分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分别为Na2O2、Li2O,阴阳离子数目比均为1:2,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③④.【点评】本题综合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从质量守恒的角度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3)为易错点.10.(15分)(2012•重庆)氯离子插层镁铝水滑石[Mg2Al(OH)6Cl•xH2O]是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材料,其在高温下完全分解为MgO、Al2O3、HCl和水蒸气.现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确定其化学式(固定装置略去).(1)Mg2Al(OH)6Cl•xH2O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Mg2Al(OH)6Cl•xH2O]4MgO+Al2O3+2HCl↑+(5+2x)H2O↑.(2)若只通过测定装置C、D的增重来确定x,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e→d→b(按气流方向,用接口字母表示),其中C的作用是吸收HCl气体.装置连接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的名称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加热前先通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称取C、D的初始质量后,再持续通入N2的作用是将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带入装置C、D中完全吸收、防止产生倒吸等.(4)完全分解后测得C增重3.65g、D增重9.90g,则x=3.若取消冷却玻管B后进行实验,测定的x值将偏低(填“偏高”或“偏低”).(5)上述水滑石在空气中放置时易发生反应生成[Mg2Al(OH)6Cl1﹣2x(CO3)y•zH2O],该生成物能发生类似的热分解反应.现以此物质为样品,用(2)中连接的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测定z,除测定D的增重外,至少还需测定装置C的增重及样品质量(或样品质量及样品分解后残余物质量或装置C的增重及样品分解后残余物质量).【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专题】实验探究和数据处理题.【分析】(1)高温下完全分解为MgO、Al2O3、HCl和水蒸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方程式;(2)应该首先通过D装置吸收水蒸气,后通过C装置吸收HCl;将气体通过洗气瓶进行洗气时,应该从长导管一侧通入气体;(3)为了避免引起实验误差,保证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被装置C、D吸收,所以要通入N2排出装置内残留的气体,同时也是为了防止产生倒吸;(4)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5)由于化学式中出现两个未知数,所以必须测量3个数据,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求解,需测定D的增重、装置C的增重及样品质量.【解答】解:(1)根据题给信息:高温下完全分解为MgO、Al2O3、HCl和水蒸气,可写出其化学方程式:2[Mg2Al(OH)6Cl•xH2O]4MgO+Al2O3+2HCl↑+(5+2x)H2O↑,故答案为:2[Mg2Al(OH)6Cl•xH2O]4MgO+Al2O3+2HCl↑+(5+2x)H2O↑;(2)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Cl气体,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应该首先通过D装置吸收水蒸气,后通过C装置吸收HCl;将气体通过洗气瓶进行洗气时,应该从长导管一侧通入气体,故其连接顺序是a→e→d→b;连接好装置后首先应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a→e→d→b;吸收HCl气体;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因为加热后的装置中含有残留的HCl和水蒸气,为了避免引起实验误差,保证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被装置C、D吸收,所以要通入N2排出装置内残留的气体,同时也是为了防止产生倒吸,故答案为:将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带入装置C、D中完全吸收;防止产生倒吸;(4)2[Mg2Al(OH)6Cl•xH2O]4MgO+Al2O3+2HCl↑+(5+2x)H2O↑73 18×(5+2x)3.65g 9.90g解得x=3,若没有冷却玻璃管,由于气温偏高,装置D不能将水蒸气完全吸收而导致结果偏低,故答案为:3;偏低;(5)由于化学式中出现两个未知数,所以必须测量3个数据,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求解,所以除测定D的增重外,还需要测量两个数据,即装置C的增重及样品质量(或样品质量及样品分解后残余物质量或装置C的增重及样品分解后残余物质量),故答案为:装置C的增重及样品质量(或样品质量及样品分解后残余物质量或装置C的增重及样品分解后残余物质量).【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主要考查对实验装置和实验流程的理解和熟悉实验操作,同时通过计算,确定水分子数.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较大.11.(16分)(2012•重庆)衣康酸M是制备高效除臭剂、粘合剂等多种精细化学品的重要原料,可经下列反应路线得到(部分反应条件略).(1)A发生加聚反应的官能团名称是碳碳双键,所得聚合物分子的结构型式是线型(填“线型”或“体型”).(2)B﹣→D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NaCl+H2O.(3)M的同分异构体Q是饱和二元羧酸,则Q的结构简式为(只写一种).(4)已知:﹣CH2CN﹣CH2COONa+NH3,E经五步转变成M的合成反应流程(如图1):①E﹣→G的化学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G﹣→H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O+NaCl+NH3.②J﹣→L的离子方程式为+2[Ag(NH3)2]++2OH﹣+2Ag↓+3NH3+NH4++H2O.③已知:﹣C(OH)3﹣COOH+H2O,E经三步转变成M的合成反应流程为(示例如图2;第二步反应试剂及条件限用NaOH水溶液、加热).【考点】有机物的推断.【专题】压轴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1)A为(CH3)2C=CH2,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只有一个碳碳双键的有机物发生加聚反应时,加聚产物一般是线型高分子;(2)B为(CH3)2CClCH2Cl,结合B、D的分子式与转化条件可知B→D的反应为消去反应,且是B的中间碳原子上的氯原子发生消去反应,而连在端碳原子上的氯原子不能消去,因为中间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3)由题给信息M的同分异构体Q是饱和二元羧酸,说明Q的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且分子结构中还含有两个羧基,由此推知Q应该含有1个环;(4)①分析E、G的结构简式结合反应条件可知,E→G发生的是取代反应;根据题给已知“﹣CH2CN﹣CH2COONa+NH3”和G的结构特点(分子结构中含有氯原子,也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CN转化为﹣COONa,﹣Cl原子发生取代反应转化为﹣OH,H为;②根据流程图J可以和银氨溶液反应,结合G﹣→H的转化条件可以推断J的结构简式;L为;③结合③中的已知和括号内的提示(第二步反应试剂及条件限用NaOH水溶液、加热)可推知E经三步反应转化为M应该是先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然后水解生成羧酸盐,最后酸化得M.【解答】解:(1)A为(CH3)2C=CH2,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只有一个碳碳双键的有机物发生加聚反应时,加聚产物一般是线型高分子,故答案为:碳碳双键;线型;(2)B为(CH3)2CClCH2Cl,结合B、D的分子式与转化条件可知B→D的反应为消去反应,中间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连在端碳原子上的氯原子不能消去,是B的中间碳原子上的氯原子发生消去反应,反应方程式为+NaOH+NaCl+H2O,故答案为:+NaOH+NaCl+H2O;(3)由题给信息M()的同分异构体Q是饱和二元羧酸,说明Q的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且分子结构中还含有两个羧基,由此推知Q应该含有1个环,,故答案为:;(4)①分析E、G的结构简式,结合反应条件可知,E中甲基中的1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生成G,E→G发生的是取代反应,根据题给已知“﹣CH2CN﹣CH2COONa+NH3”和G的结构特点(分子结构中含有氯原子,也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CN转化为﹣COONa,﹣Cl原子发生取代反应转化为﹣OH,H为,G→H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O+NaCl+NH3,故答案为:取代反应;+2NaOH+H2O+NaCl+NH3;②根据流程图J可以和银氨溶液反应,结合G→H的转化条件可以推断J结构简式为,L为,J﹣→L的离子方程式为+2[Ag(NH3)2]++2OH﹣+2Ag↓+3NH3+NH4++H2O,故答案为:+2[Ag(NH3)2]++2OH﹣+2Ag↓+3NH3+NH4++H2O;③结合③中的已知和括号内的提示(第二步反应试剂及条件限用NaOH水溶液、加热)可推知E经三步反应转化为M应该是先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然后水解生成羧酸盐,最后酸化得M,合成流程图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难度中等,分析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与反应条件,进行判断物质结构与发生的反应,掌握官能团的性质是关键,题目给出某反应信息要求学生加以应用,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是热点题型.12.(14分)(2012•重庆)尿素[CO(NH2)2]是首个由无机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1)工业上尿素由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反应方程式为2NH3+CO2CO(NH2)2+H2O.(2)当氨碳比=4时,CO2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①A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小于B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CO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NH3的平衡转化率为30%.(3)人工肾脏可采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原理如图2所示.①电源的负极为B(填“A”或“B”).②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6Cl﹣﹣6e﹣═3Cl2↑、CO(NH2)2+3Cl2+H2O═N2+CO2+6HCl.③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不变;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13.44L (标准状况),则除去的尿素为7.2g(忽略气体的溶解).【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压轴题;化学平衡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1)CO2和NH3合成CO(NH2)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同时还有H2O生成,配平书写方程式;(2)①由C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图可知在A点时反应还未达到平衡状态,反应仍将继续正向进行;②设CO2的初始物质的量为a,则NH3的初始物质的量为4a,由图可知,CO2的转化率为60%,故转化的二氧化碳为0.6a,根据方程式计算转化的NH3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转化率定义计算;(3)①根据电解池中阴离子在阳极放电和阳离子在阴极放电的规律,结合本题图中的电极产物H2和Cl2可以判断出A为电源的正极,B为电源的负极;②由图可知,阳极室首先是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再氧化尿素生成氮气、二氧化碳,同时会生成HCl;③阴极反应为:6H2O+6e﹣═6OH﹣+3H2↑(或6H++6e﹣═3H2↑)阳极反应为:6Cl﹣﹣6e﹣═3Cl2↑,CO(NH2)2+3Cl2+H2O═N2+CO2+6HCl根据上述反应式可以看出在阴、阳极上产生的OH﹣、H+的数目相等,阳极室中反应产生的H+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与OH﹣恰好反应生成水,所以阴极室中电解前后溶液的pH不变;由上述反应式可以看出,转移6 mol e﹣时,阴极产生3 mol H2,阳极产生1 mol N2和1 mol CO2,根据n=计算两极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利用气体中各组分的比例关系,计算n(N2)=n(CO2),再根据方程式计算尿素的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尿素的质量.【解答】解:(1)CO2和NH3合成CO(NH2)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同时还有H2O生成,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CO(NH2)2+H2O,故答案为:2NH3+CO2CO(NH2)2+H2O;(2)①由C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图可知在A点时反应还未达到平衡状态,反应仍将继续正向进行,故v逆(CO2)小于B点平衡时的化学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小于;②设CO2的初始物质的量为a,则NH3的初始物质的量为4a,由图可知,CO2的转化率为60%,故转化的二氧化碳为a×60%=0.6a,根据方程式可知,转化的NH3的物质的量为0.6a×2=1.2a,故平衡时氨气的转化率定为×100%=30%,故答案为:30%;(3)①由图可知,左室电极产物为Cl2,发生氧化反应,故A为电源的正极,右室电解产物H2,发生还原反应,故B为电源的负极,故答案为:B;②由图可知,阳极室首先是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再氧化尿素生成氮气、二氧化碳,同时会生成HCl,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6Cl﹣﹣6e﹣═3Cl2↑,CO(NH2)2+3Cl2+H2O═N2+CO2+6HCl,故答案为:6Cl﹣﹣6e﹣═3Cl2↑,CO(NH2)2+3Cl2+H2O═N2+CO2+6HCl;③阴极反应为6H2O+6e﹣═6OH﹣+3H2↑(或6H++6e﹣═3H2↑)阳极反应为6Cl﹣﹣6e﹣═3Cl2↑,CO(NH2)2+3Cl2+H2O═N2+CO2+6HCl根据上述反应式可以看出在阴、阳极上产生的OH﹣、H+的数目相等,阳极室中反应产生的H+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与OH﹣恰好反应生成水,所以阴极室中电解前后溶液的pH不变;由上述反应式可以看出,转移6 mol e﹣时,阴极产生3 mol H2,阳极产生1 mol N2和1 molCO2,故电解收集到的13.44 L气体,物质的量为=0.6mol,即n(N2)=n(CO2)=0.6mol×=0.12 mol,根据方程式CO(NH2)2+3Cl2+H2O═N2+CO2+6HCl可知生成0.12 mol N2所消耗的CO(NH2)2的物质的量也为0.12 mol,其质量为:m[CO(NH2)2]=0.12 mol×60 g•mol﹣1=7.2 g,故答案为:不变,7.2.【点评】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电解池原理与有关计算,难度较大,(3)中关键注意观察电极产物,判断发生的反应,注意根据方程式判断左室中PH值的变化.。
2012年高考真题 化学(山东卷)(含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卷)化学试题第Ⅰ卷(必做,共88分)相对原子质量:O 16Na 23S 32Ca 40Pb 20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8.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 A个电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9.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B.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0.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D.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12.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24 SO-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13.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B.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D.图d中,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第Ⅱ卷(必做120分+选做32分,共152分)【必做部分】28.(12分)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吸收。
2012年高考理综北京卷(含详细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42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42页)绝密★启用前 2012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4页,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试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Br —80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细胞中不能合成ATP 的部位是( )A. 线粒体的内膜B. 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C. 内质网的膜D. 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2. 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A. 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 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3. 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性动物的伤害。
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
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 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B. 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C. 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D. 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协同)进化4. 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 )A. 病毒抗原诱导B 细胞分化的作用B. 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C. 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D. 效应T 淋巴细胞的作用5. 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A. 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B. 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豆腐上C. 将转基因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D. 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 6. ( )ABCD7. 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切开的金属Na 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222Na+O Na O B. 向AgCl 悬浊液中滴加2Na S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 22 2AgCl+S Ag S Cl+2--↓C. 22Na O 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 222232 2Na O +2CO 2Na CO+O D. 向3NaHCO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 2+23332 2HCO +Ca +2OH CaC O +CO +2H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3页(共42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4页(共42页)8. 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 ) A. 分离23Na CO 溶液和325CH COOC H ,选④B. 用4CCl 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C. 用2FeCl 溶液吸收2Cl ,选⑤D. 粗盐提纯,选①和②9. 已知33As ,35Br 位于同一周期。
2012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Br 8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A B C D用品有效成分NaCl Na2CO3Al(OH)3Ca(ClO)2用途做调味品做发酵粉作抗酸药作消毒剂【答案】B【解析】小苏打的有效成分为NaHCO3,可用于发酵食品。
【考点】化学与生活【题型】图形结合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有关7.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1+S2-=Ag2S↓+2C1-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 +2CO2=2Na2CO3+O2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32-+2H2O【答案】B【解析】A.切开的金属Na在空气中变暗是因为Na与O2反应生成了Na2O,重点考的是反应条件B.由于Ag2S比AgCl更难溶,故加入Na2S溶液时发生沉淀转化,由一种难溶物质转化为一种更难溶的物质B 项正确,重点这是课改新加入的内容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与H2O反应生成NaOH,重点考察信息读取“潮湿”D.项中澄清石灰水过量,反应后的溶液不会存在CO32-。
重点考察的是量的问题【考点】方程式正误判断沉淀转化,反应中量的问题,金属及金属化合物的性质【题型】方程式结合反应中的现象,文字叙述+方程式8.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B.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C.用FeC12,溶液吸收C12选⑤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答案】A【解析】Na2CO3溶液和CH3COOCH2CH3互不相溶,应选用装置③来分液。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选修4《化学反响原理》第一章练习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A.CO(g) +1/2O2(g) ==CO2(g); △H=-283.0 kJ/molB C(s) +1/2O2(g) ==CO(g); △H=-110.5 kJ/molC. H2(g) +1/2O2(g)==H2O(g); △H=-241.8 kJ/molD.2C8H18(l) +25O2(g)==16CO2(g)+18H2O(l); △H=-11036kJ/mol2、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响中:4P(白磷,s)+5O2(g)====2P2O5(s);△H=== -a kJ/mol4P(红磷,s)+5O2(g)====2P2O5(s);△H=== -b kJ/mol若a、b均大于零,则a与b的关系为()A.a<b B.a=bC.a>bD.无法确定3、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
现将肯定量的稀盐酸、浓硫酸、稀醋酸分别与1L 1mol·L-1的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响,其反响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与△H3的大小关系为A.△H1==△H2>△H3B.△H3>△H2>△H1C.△H3>△H1>△H2D.△H2>△H1>△H34、已知25℃、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O2(g) =CO2(g) ;△H=-393.51 kJ·mol-1C (金刚石) +O2 (g) =CO2(g) ;△H=-395.41 kJ·mol-1据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响;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响;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响;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响;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5、已知⑴H2(g)+1/2 O2(g)====H2O(g) ;△H1=a kJ·mol-1⑵2 H2(g)+ O2(g)===2 H2O(g) ;△H2=b kJ·mol-1⑶H2(g)+1/2 O2(g)====H2O(l) ;△H1=c kJ·mol-1⑷2 H2(g)+ O2(g)===2 H2O(l) ;△H2=d kJ·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b<0 B.b>d>0 C.2a=b<0 D.2c=d>06、已知在1×105 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2O(g) == H2(g)+1/2 O2(g);△H1=+242 kJ·mol-1B. 2 H2(g)+ O2(g)===2 H2O(l);△H2=- 484 kJ·mol-1C. H2(g)+1/2 O2(g)====H2O(g) ;△H1=+242 kJ·mol-1D. 2 H2(g)+ O2(g)===2 H2O(g);△H2=+484 kJ·mol-17、已知反响X+Y==M+N为放热反响,对该反响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X的能量肯定高于M B. Y的能量肯定高于NC.X与Y的总能量肯定高于M与N的总能量,D 因该反响为放热反响,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8、肯定条件下,充分燃烧肯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 kJ(Q>0),经测定完全汲取生成的二氧化碳需消耗5mol·L-1的KOH溶液100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响: C4H10(g)+13/2O2(g)== 4 CO2(g)+ 5 H2O(g)的△H为A. +8Q kJB. +16Q kJC. -8Q kJD. -16Q kJ反响热专项练习1、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 =+131.3kJ/mol表示A.碳与水反响汲取131.3kJ能量B.1mol碳与1mol水反响生成一氧化碳与氢气并汲取131.3kJ 热量C.1mol固态碳与1mol水蒸气反响生成一氧化碳气体与氢气,并吸热131.3kJD.1个固态碳原子与1分子水蒸气反响吸热131.1Kj2、已知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55.625kJ·g-1。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试题答案及解析1. (12分)丙烷在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它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作为能源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
已知:①2C 3H 8(g) +7O 2(g) =" 6CO(g)" + 8H 2O(l) △H 1= -2741.8kJ/mol ②2CO(g) + O 2(g) = 2CO 2(g) △H 2= -566kJ/mol(1)反应C 3H 8(g) +5O 2(g) = 3CO 2(g) +4H 2O(l)的△H =(2)现有1mol C 3H 8在不足量的氧气里燃烧,生成1mol CO 和2mol CO 2以及气态水,将所有的产物通入一个固定体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CO(g) + H 2O(g) CO 2(g) + H 2(g)△H 1=" +" 41.2kJ/mol5min 后体系达到平衡,经测定,H 2为0.8mol ,则v (H 2)= ,此过程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据(1)中的反应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丙烷气体;燃料电池内部是熔融的掺杂着氧化钇(Y 2O 3)的氧化锆(ZrO 2)晶体,在其内部可以传导O 2—。
在电池内部O 2—由____极移向____极(填“正”或“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
(4)用上述燃料电池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Mg (NO 3)2和NaCl 的混合溶液。
电解开始后阴极的现象为____ 。
【答案】(1)-2219.9kJ/mol(2分) (2)0.16mol/L•min -1 (2分), 32.96kJ(2分) (3)正(1分),负(1分), C 3H 8 + 10O 2- -20e- =3CO 2 +4H 2O(2分) (4)有无色气体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
(2分)【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3)÷2,即得到C 3H 8(g) +5O 2(g) = 3CO 2(g) +4H 2O(l),所以反应热是△H =(-2741.8kJ/mol-566kJ/mol×3)÷2=-2219.9kJ/mol 。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H=-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B.已知H2O(l)= H2O(g)△H="+44" kJ·mol-1,则2gH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多释放22kJ的能量C.常温下,反应C(s)+CO2(g)=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 <OD.同温同压下,H2(g)+ Cl2(g)="2HCl" (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答案】D【解析】A、标准燃烧热是指25摄氏度,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对于氢元素而言,液态水是它的稳定状态,错误;B、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应多放出44kJ的能量,错误;C、根据自由能的变化公式,△G=△H-T△S,得△H-T△S>0,反应不自发,则△H>0,错误;D、同温同压下,△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反应进行的方向的判断,标准燃烧热的概念的理解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ΔH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ΔH="-890.3" kJ·mol-1B.含20.0 g的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 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ΔH="-57.4"kJ·mol-1C.上图是298 K、101 Pa时CO和H2合成CH3OH(g)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ΔH="+91" kJ·mol-1D.已知:2Zn(s)+O2(g)2ZnO(s) ΔH="-701.0" kJ/mol2Hg(l)+O2(g)2HgO(s) ΔH="-181.6" kJ/mol则Zn(s)+HgO(s)ZnO(s)+Hg(l) ΔH="-259.7" kJ·mol-1【答案】D【解析】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水的稳定状态为液态,选项A不正确;醋酸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而电离是吸热的,所以选项B不正确;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ΔH应小于0,选项C不正确;根据盖斯定律可知,选项D正确。
《化学能与电能》测试卷(含答案)
《化学能与电能》测试卷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1.能量转化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能是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一次能源B. 利用中和反应也可以构造成原电池装置C. 一种形式的能量不可能100%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因此能量是不守恒的D.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2.下列装置能形成原电池的是()A. B.C. D.3.有A、B、C、D四种金属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电解液中组成原电池。
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流向C;A、C相连时,C极上有大量气泡;B、D相连时,D极发生氧化反应。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D>A>B>CB. A>C>D>BC. A>D>C>BD. C>B>A>D4.某化学兴趣小组将锌片和铜片出入番茄中制成水果电池(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会变小B. 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C. 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D. 锌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5.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 B.C. D.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B. 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 原电池两极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7.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的这种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极反应如下:2H2+4OH−−4e−=4H2O O2+2H2O+4e−=4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氢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 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O2=2H2OC. 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D. 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不断减少8.一种氢氧燃料电池用30%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有关这种电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H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 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O2=2H2OC. 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D. 负极反应为:H2−2e−=2H+9.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化学反应原理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练∶化学反应原理含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1.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步骤1:取8mL0.11mol L -⋅的KI 溶液于试管,滴加0.11mol L -⋅的FeCl 3溶液5~6滴,振荡; 请写出步骤1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步骤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2mLCCl 4,充分振荡、静置;步骤3:取上述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少量于试管,滴加0.11mol L -⋅的KSCN 溶液5~6滴,振荡,未见溶液呈血红色。
探究的目的是通过检验Fe 3+,来验证是否有Fe 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针对实验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猜想一:KI 溶液过量,Fe 3+完全转化为Fe 2+,溶液无Fe 3+猜想二:Fe 3+大部分转化为Fe 2+,使生成Fe (SCN )3浓度极小,肉眼无法观察其颜色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信息一:乙醚比水轻且微溶于水,Fe (SCN )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信息二:Fe 3+可与46[()]Fe CN -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 4[Fe (CN )6]溶液检验Fe 3+的灵敏度比用KSCN 更高。
结合新信息,请你完成以下实验:各取少许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于试管A 、B 中,请将相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空白处:【答案】322222FeI Fe I +-++=+ 若液体分层,上层液体呈血红色。
则“猜想一”不成立 在试管B 中滴加5-6滴K 4[Fe (CN )6]溶液,振荡 【解析】【分析】【详解】(1) KI 溶液与FeCl 3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322222Fe I Fe I +-++=+;(2)①由信息信息一可得: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2-3滴K 4[Fe (CN )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由信息二可得:往探究活动III 溶液中加入乙醚,充分振荡,乙醚层呈血红色,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若液体分层,上层液体呈血红色。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及答案解析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1.铁及铁的氧化物广泛应于生产、生活、航天、科研领域。
(1)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已知:H2O(l)===H2(g)+O2(g)ΔH1=+285.5 kJ/mol6FeO(s)+O2(g) ===2Fe3O4(s)ΔH2=-313.2 kJ/mol则:3FeO(s)+H2O(l)===H2(g)+Fe3O4(s)ΔH3=___________(2)Fe2O3与CH4反应可制备“纳米级”金属铁,其反应为: 3CH4(g) + Fe2O3(s) 2Fe(s) +6H2(g) +3CO(g) ΔH4①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容积均为VL的Ⅰ、Ⅱ、Ⅲ三个相同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纳米级”金属铁,然后分别充入a molCO和2a mol 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保持T1、T2、T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 min时CO的体积分数如图1所示,此时I、II、III三个容器中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选填“Ⅰ”“Ⅱ”或“Ⅲ”);制备“纳米级”金属铁的反应:ΔH4 _____ 0(填“>”或“<”)。
③在T℃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CH4(g)和2mol Fe2O3(s)进行上述反应,反应起始时压强为P0,反应进行至10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此时容器的气体压强是起始压强的2倍。
10 min内用Fe2O3(s)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g·min-1; T℃下该反应的K p =_____________________;T℃下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加入2molCH4(g)、4mol Fe2O3(s)、1molFe(s)、2mol H2(g)、2molCO(g),则起始时v (正)______v (逆) (填“>”、“<”或“=”)。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测试题含答案质量检测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题3分,共54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1.下列反应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s)====2KCl(s)+3O2(g) ΔH=- kJ·mol-1 ΔS=1 110 J·mol-1·K-1(g)====C(s,石墨)+1/2 O2(g) ΔH = kJ·mol-1ΔS=- J·mol-1·K-1(OH)2(s)+2H2O(l)+O2(g)====4Fe(OH)3(s)ΔH =- kJ·mol-1 ΔS =- J·mol-1·K-1(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ΔH = kJ·mol-1ΔS = J·mol-1·K-12.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A、(NH4)2CO3(s)=NH4HCO3(s)+NH3(g)B、2N2O5(g)=4NO2(g)+O2(g)C、 MgCO3(s)=MgO(s)+CO2(g)D、2CO(g)=2C(s)+O2(g)3.反应4NH3(气)+5O2(气) 4NO(气)+6H2O(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 (NH3) = mol/(L·s) B.v (O2) = mol/(L·s)C.v (NO) = mol/(L·s) D.v (H2O) = mol/(L·s)4.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 (g) 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L-1·s-1②用物质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L-1·s-1③平衡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为·L-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35. 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 (气)+B(气) 2C (气)+D (气)若最初加入的A和B 都是4 mol ,在前10s A 的平均反应速度为 mol/(L ·s),则10s 时,容器中B 的物质的量是( )A. molB. molC. molD. mol·l -1的硫酸和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A 碳酸钠固体B 水C 硝酸钾溶液D 硫酸铵固体7. 将ag 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图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bg(b<a)粉末状的碳酸钙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A B C D8. 在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里,装有4molNO 2,在一定温度时进行下面的反应:2NO 2(g)N 2O 4(g),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则平衡时该容器中NO 2的物质的量为 ( ) A .0mol B .1mol C .2mol D .3mol 9.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十3Y(g)2Z(g)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与Y 的转化率之比为1∶2,则起始充入容器中的X 与Y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1∶3 C .2∶3D .3∶210.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L X(g)和6 L Y(g),发生如下反应:X(g)+n Y(g)2R(g)+W(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知X 和Y 的转化率分别为25%和50%,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 值为( )A .4B .3C .2D .1 11. 可逆反应2SO 2 +O 22SO 3的平衡状态下,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 为平衡常数,Qc 为浓度商)( )不变,K 变大,O 2转化率增大 B. Qc 不变,K 变大,SO 2转化率减小损失质量O 损失质量损失质量损失质量O4C. Qc 变小,K 不变,O 2转化率减小D. Qc 增大,K 不变,SO 2转化率增大 12. 反应N 2O 4(g)2NO 2(g);△H= +57 kJ·mol -1,在温度为T 1、T 2时,平衡体系中NO 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2012全国各省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含全国甲乙卷和各地试卷)
2012国标2012国标0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答案:A2012国标0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B2012国标0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答案:D2012国标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B.6种C.7种D.8种答案:D2012国标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a=bB.混合溶液的pH=7C.混合溶液中,c(H+)=D.混合溶液中,c(H+)+ c(B+)= c(OH-)+ c(A-)答案:C2012国标12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1 2 3 4 5 6 7 8 9 10C2H4C2H6C2H6O C2H4O2C3H6C3H8C3H8O C3H6O2C4H8C4H10 A.C7H16B.C7H14O 2C.C8H18D.C8H18O答案:C2012国标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2012年高考真题——化学(江苏卷)解析版(1)
2012年江苏高考化学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陈达2012年江苏高考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五个年头,高考化学的题型和题量已基本稳定,试题凝练简洁、表述清晰,设问简明,题干阅读量小,考生答题时间相对充裕,使今年高考化学试卷的整体难度比去年有明显的下降。
江苏高考化学试题正向着既能为高校选拔具备继续学习潜能的学子,又能发挥命题对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的方向上努力。
在考查重心上,试题更加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熟练应用的要求,注重了对考生理解知识和灵活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减少了偏怪难类型知识点的考查。
试题在解读课程标准、利用教材资源和考试说明等方面似乎比往年都要做得好,命题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试题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今年高考江苏化学试卷总体特点是:立足基础、注重能力、贴近实际、简约朴实。
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立意独到,交叉渗透,融合自然,充分体现了“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以及“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原则。
试题突出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突出考查了从化学视角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考查了实验探究能力。
如17题寻找流程图中的信息,设计物质的合成途径,19题的实验题NO2和NO体积比不同产生何种影响、20题据图像分析产生氢气的主要物质是什么。
试题十分注重考查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考查的知识面较宽,基本覆盖了中学化学主干知识,且不回避常规热点和难点题型,如: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阿伏加德罗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热化学、有机结构与性质、电化学、化学平衡(图像)问题、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等内容,试题加大了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的相关化学反应原理考查。
化学试题的设置依据生产实际,而不是刻意杜撰或闭门造车,试题内容尤其是II卷填空简答题,涉及生活、生产、环保、能源、科研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贴近实际是本年试题的又一大特点。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计算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计算1. [2012·江苏化学卷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B.常温常压下,18g H2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C.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D.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B 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中一些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1NA,因为Cl2溶于水不可实现完全与水反应。
C.标准状况下CH3CH2OH为液态,无法计算。
D.常温常压下,2.24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不好计算,非标准状况。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各种知识,尤其基本概念与理论中元素守恒、化学键问题、晶体结构问题、氧化还原中电子转移问题、可逆反应问题及物质的量计算中一些特殊物质的状态等。
2. [2012·江苏化学卷14]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s 0 50 150 250 350n(PCl3)/ mol 0 0.16 0.19 0.20 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 mol·L-1·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 mol·L-1,则反应的△H<0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达到平衡前v(正)>v(逆)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3、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C 解析:本题素材似乎来源于《选修四》课本第32页习题的第8题,属于基本理论中化学平衡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率概念理解与计算,平衡常数概念与计算,平衡移动等有关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性质变化的过程,而能量转化则是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和转移。
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研究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的关系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是由于反应物质之间原子的重新组合所导致的。
根据能量在物质中传递和转化的原理,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两种类型。
1. 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需要吸收外界的热量才能进行的反应。
这类反应通常会使周围环境变冷,因为反应物吸收了周围的热量用于反应。
典型的吸热反应包括化学吸热剂的使用、寒冷地区的化学发热等。
2.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热量的反应。
这类反应通常会使周围环境变热,因为反应物释放了储存的能量。
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燃烧反应就属于放热反应。
二、能量转化的方式能量在化学反应中的转化主要涉及到两种方式:化学能转化和热能转化。
1. 化学能转化化学能是物质由于化学反应而具有的能量。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之间的键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化学能的转化。
例如,在燃烧反应中,化学能被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而在化学合成过程中,反应物中原子的键能会变化,导致化学能的转化。
2. 热能转化热能是物质中由于温度差异而具有的能量。
在化学反应中,热能也会参与转化过程。
例如,在吸热反应中,反应过程会吸收外界的热量,以维持反应进行;而在放热反应中,反应过程会释放出热量。
三、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的应用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也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1. 能源生产化学反应和能量转化是能源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过程。
例如,燃烧反应是传统能源如煤、油、天然气等的主要形成过程,通过燃烧反应释放化学能来提供能源。
2. 蓄能技术能量的储存和转化对于能源的高效利用至关重要。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在蓄能技术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电池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在需要时将其释放。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检测题和答案
【导语】想要学习好化学,离不开做题,下⾯⽆忧考将为⼤家带来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检测题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检测题 1.下列过程⼀定释放出能量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分⼦拆成原⼦D.原⼦组成分⼦ 解析: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原⼦结合成分⼦放出能量,化合、分解反应有可能是放热反应,也有可能是吸热反应。
答案: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焓变是指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当反应放热时ΔH>0,吸热时ΔH<0 C.在加热条件下发⽣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能量⼤于⽣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 解析:焓变是指恒压条件下的热效应;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是否加热没有直接关系,ΔH<0,放热反应,ΔH>0,吸热反应。
答案:D 3.下列物质加⼊⽔中,显著放热的是()A.固体NaOHB.⽣⽯灰C.⽆⽔⼄醇D.固体NH4NO3 解析:初中阶段已知NaOH固体、浓H2SO4溶于⽔会放热,⽣⽯灰加⼊⽔中发⽣反应:CaO+H2O===Ca(OH)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NH4NO3固体溶于⽔会吸热,⼄醇溶于⽔,溶液温度⽆显著变化。
答案:A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B.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 C.放热反应可能需要加热才能进⾏ D.天然⽓在空⽓中燃烧时,其化学能将全部转化为热能 解析: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定是化学变化,如⽔的蒸发,NaOH(s)溶于⽔,两过程都属于物理变化,但前者吸热,后者放热,A不正确;吸热反应不⼀定加热才能进⾏,放热反应也不⼀定不需要加热才能进⾏,B不正确,C正确;天然⽓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与热能,D不正确。
答案:C 5.由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 B.A―→B+C是放热反应 C.A具有的能量⾼于B和C具有的能量总和 D.A―→B+C是吸热反应,B+C―→A是放热反应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B+C的能量⾼于A的能量,则反应B+C―→A⼀定是放热反应,反之A―→B+C的反应⼀定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两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定相等。
兰州市树人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可逆反应3H2+N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v正(N2)=v正(H2)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D.v正(N2)=3v逆(H2)2.N2O和C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Pt2O+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为:N2O(g)+CO(g)CO2(g)+N2(g)ΔH,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如图1所示,能量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1、2可知ΔH=ΔH1+ΔH2=ΔE2-ΔE1B.反应中加入Pt2O+可使反应的焓变减小C.由图2可知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D.1molN2O和1molCO的总能量小于1molCO2和1molN2的总能量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目的A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紫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I-B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少量氯水,然后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Fe2+C在盛有漂白粉的试管中滴入70%的硫酸,立刻产生黄绿色气体证明硫酸具有还原性D 将3 LSO2和1 LO2混合通过灼热的V2O5充分反应,产物先通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验证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A.A B.B C.C D.D4.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4A(s )+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对此反应的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①在2min内,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1mol•L﹣1•min﹣1②反应的过程中,只增加A的量,反应速率不变③2分钟内,D的物质的量增加0.2 mol④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为3:2:1A.①②B.③C.①D.②④5.已知:①S(g) +O2(g)= SO2(g) △H1②S(s)+O2(g)=SO2(g) △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全部为热能B.相同条件下,1 mol S(s) 比l mol S(g) 燃烧更剧烈C.两个过程的能量变化可用下图表示,△H1<△H2<0D.两个反应中反应物的总键能都比生成物的总键能小6.H2S燃料电池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该电池示意图如下。
贵州教育学院实验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 用坩埚钳夹持一片未打磨的薄铝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不能滴落下来,好像有一层膜兜着铝熔点高,没能熔化B将H2在充满Cl2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口上方有白烟生成H2、Cl2化合生成HClC 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一小片打磨过的铝片,再分别加入3mL20%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有气体产生前者生成氢气,后者生成氧气D 相同温度条件下,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质量分数为3%和6%的H2O2溶液,再分别加入等量二氧化锰粉末,比较H2O2的分解速率6%的H2O2溶液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相同条件浓度大H2O2分解速率快A.A B.B C.C D.D2.三元电池成为2019年我国电动汽车的新能源,其充电时总反应为:LiNi x Co y Mn z O2+6C(石墨)=Li1-a Ni x Co y Mn z O2+Li a C6,其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两极之间有一个允许特定的离子X通过的隔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允许离子X通过的隔膜属于阴离子交换膜B.充电时,A为阴极,Li+被氧化C.可从无法充电的废旧电池的石墨电极中回收金属锂D.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Li1-a Ni x Co y Mn z O2+aLi++ae-=LiNi x Co y Mn z O23.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3)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工艺中吸收过程:尾气从吸收塔底部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部喷淋,其目的是使尾气中NO、NO2提高吸收效率B.滤渣的主要成分为Ca (NO2)2C.为提高Ca(NO2)2的产率及纯度,则n(NO):n(NO2)应控制为 1:1D.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4.一定温度下,100mL2mol·L-1硫酸溶液和过量的锌粉反应,为了减慢该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测试八《化学反应原理与能量转化》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e 56Cu 64 Zn 65 Ag 108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放热还是吸热
D、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2.1mol白磷转化为红磷时放出18.39kJ热量,已知:P4(白磷,s)+5O2(g)=2P2O5(s) ΔH=-a kJ/mol(a>0);4P(红磷,s)+5O2(g)=2P2O5(s) ΔH=-b kJ/mol(b>0),则a和b的关系是()
A.a > b B.a = b C.a < b D.无法确定
3.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电极为阴极
B.原电池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都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
D.电解时电解池的阴极一定是阴离子放电
4.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
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5.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电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6.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D.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7.下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指针指向M,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组合是()
8.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分别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
放电时两个电极反应分别为: Z n +2OH--2e-= Zn(OH)2
Ag2O+ H2O+ 2e-= 2Ag +2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
B、锌发生还原方应,氧化银发生还原反应
C、锌是负极,氧化银是正极
D、在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基本保持不变
9.如下图两个电解槽中,A、B、C、D均为石墨电极。
若电解过程中共有0.02mol电子通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A极上最多可析出铜0.64g
B.甲烧杯中B极上电极反应式4OH--4e-=2H2O+O2↑
C.乙烧杯中滴入酚酞试液,D极附近先变红
D .烧杯中C 极上电极反应式为4H + + 4e -
=2H 2↑ 10.如图所示,杠杆A 、B 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
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小心地向水槽中滴入CuSO 4 浓溶液。
(该过程中不考虑两球浮力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杠杆由绝缘体材料制成,一段时间后,杠杆一定
B 端高A 端低
B .若杠杆由导体材料制成,一段时间后,杠杆一定B 端高A 端低
C .若杠杆由导体材料制成,一段时间后,杠杆一定A 端高B 端低
D .无论杠杆由绝缘体材料还是由导体材料制
成,一段时间后,杠杆一定A 端高B 端低
11、若在铜片上镀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将铜片接在电源的正极上 ②将银片接在电源的正极上 ③在铜上发
生的反应是:Ag ++e - = Ag ④在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4OH —-4e —
= O 2↑+2H 2O ⑤需用硫酸铜溶液为电镀液 ⑥需用硝酸银溶液为电镀液
A 、①③⑥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④⑥ 12、将含有0.4mol Cu(N03)2 和0.4 mol KCl 的水溶液 1 L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
在一个电极上析出 0.3 mol Cu ,此时在另一个电极上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是( )
A 、13.44 L
B 、6.72 L
C 、2.8 L
D 、 5.6 L
13、如图装置中,溶液体积均为200 ml ,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 mol ·L -
1 ,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通过了0.0
2 mol 电子,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1)、(2)两装置均为电解池
B 、(1)、(2)溶液的PH 均减小
C 、(1)中阳极电极反应式为:4OH --4e -
===2H 2O +O 2↑
D 、(1)中阴极上析出0.32 g Cu
(1)CuSO 溶液 (2)稀硫酸溶
14、已知:298K时,2SO2(g) + O2(g) 2SO3(g);△H = —Q1 KJ/mol,在相同温度下,
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KJ,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比较15. 9.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欲使溶液恰好恢复至电解前情况,可加入的物质是()
A.CuSO4
B.Cu(OH)2
C.Cu
D.CuO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8分)、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时放热 2.444KJ,则反应H2(g) + 1/2O2(g) == H2O(l)的△H=______________ kJ·1
mol-。
17(8分)、铁容易生锈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钢铁在炼制过程中混有少量的碳杂质,在潮湿的
空气中容易形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
在空气酸度不大
....的环境中,负极反应式为;
正极反应式为。
18(9分)、科研人员新近开发出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可供手机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据此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醇是________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5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与直流电源相连。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
酚酞试液,则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Y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20、(15分)氢氧燃料电池是将H2通入负极,O2通入正极而发生电池反应的,其能量转换率
高。
(1)若电解质溶液为KOH,其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电解质溶液为硫酸,其正极反应为_________,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 __;若在常温下转移2mol电子,可产生水质量为_________g。
参考答案:
1.c 2.A 3.B 4.C 5.C 6.B 7.C 8.C
9.C 10.B 11.B 12.D 13.C 14.A 15.D
16、H2(g)+1/2O2(g)== H2O(g) ;ΔH=–241.8 kJ·mol-1;
–285.8
17、2Fe -4e-= 2Fe2+
O2 + 2H2O+ 4e- = 4OH-
18、(1)负(2分);2CH
e–+ 16OH-- == 2 CO32-+12H2O
4O --12
-- == 2 CO32--+6H2O
(2)2CH
4O +3O2 +4 OH
19、(1)①2H+ +2e–== H
2↑
放出气体,溶液变红
②2Cl––2e–== Cl2↑
把湿润的KI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
(2)①纯铜、Cu2+ +2 e–== Cu
②粗铜、Cu --2 e–== Cu2+
20.
(1) 正极: O2 + 4e-+ 2 H2O=4OH-负极: 2 H2+ 4 OH--4e-=4 H2O
(2) 正极: O2+ 4e-+ 4 H+=2 H2O负极: 2 H2-4e-= 4 H+18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