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研究_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产学研一体化的挑战与对策

产学研一体化的挑战与对策

产学研一体化的挑战与对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学研一体化已成为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战略。

然而,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从产学研一体化的内涵出发,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产学研一体化的内涵产学研一体化是指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在创新过程中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风险共担,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

产学研一体化不仅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产学研一体化面临的挑战1. 体制机制不完善当前,产学研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

政府部门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定位和作用不明确,导致政策执行力度不够,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同时,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尚未得到充分体现,缺乏足够的动力参与合作。

2. 创新资源分散产学研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中,创新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的问题较为突出。

各类创新主体在研发过程中缺乏协同,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此外,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人才培养与需求脱节产学研一体化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然而,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导致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

同时,产学研合作中的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也存在不足,制约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 国际合作与交流不足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于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在产学研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尚显不足,缺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对接和融合。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空间和竞争力。

三、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对策1. 完善体制机制政府应加强对产学研一体化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各方在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才培养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现实中这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产学研融合的条件:专业学位研究生本科阶段的学习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在产业界往往缺乏实践经验。

而产学研联合培养正是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然而,目前在一些高校和企业合作中,产学研融合的条件还不够成熟,无法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 难以实现课程的深度整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企业合作进行产学研联合培养,需要对课程进行深度整合,使学习内容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然而,由于课程制定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校往往难以更改已有的教学计划,导致产学研联合培养中的课程整合难度较大,影响了培养效果的发挥。

3. 学术研究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通常是基于实践需求而设定的,旨在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在一些产学研联合培养中,学术研究与实际需求的匹配度不高,导致研究成果无法直接应用到实际中,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效果打了折扣。

二、对策研究:1. 加强产学研联合的基础建设:学校与企业需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打造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基础平台。

同时,政府需要加大对该培养模式的支持力度,在政策上进行明确规定,提供相应的经费和资源保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2. 加强课程整合和更新:学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基于实际需求重新设计课程,针对性地调整和整合课程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实际。

同时,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及时了解行业的发展变化,随时更新课程内容,以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

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发展与对策

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发展与对策

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发展与对策一、产学研合作模式1.研发合作模式:产业界和学术界合作开展研发项目,共同解决技术难题。

这种合作模式的优势是技术创新能力强,能够加快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学术界与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这种合作模式的优势是可以提升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专业性,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

3.产业化转移模式:学术界的科研成果通过技术转移或者产业化合作转移到产业界。

这种合作模式的优势是能够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推动创新成果的市场应用。

二、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趋势1.深度合作:将产业界、学术界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拓展到更深入的层面,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优势,共同开展长期性的合作项目。

2.跨学科合作:促进不同领域的学术界合作,跨学科的互补能够激发创新和创意,开拓新的合作领域。

3.国际化合作:加强国际间的产学研合作,借鉴和融合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国内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三、产学研合作的对策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和学术界开展合作。

同时,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护学术界的科研成果和企业的商业利益。

2.建立合作平台:建立专门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为产业界和学术界提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3.推动人才流动:鼓励学术界的研究人员到企业进行实践,提供产学研的交叉培训机会,促进人才的流动和技术的转移。

4.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产业界和学术界应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研究项目,并且及时分享研究成果,形成持续的创新动力。

总之,产学研合作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选择合适的合作模式,抓住发展趋势,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可以实现产学研三方的互利共赢,推动技术创新的应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 科研能力相对 薄弱 , 因而服务企业 的能力不强。院校 “ 先天 不足” 的弱势导致对企业 缺乏足够的 吸引力 , 使得 企业与高职 院校合作 的热情大打折扣 。 ( ) 三 合作双 方供求信息传递渠道不畅 , 合作教育流于彤式
提供 的便利条件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 , 培养高素质人才 。另一 方面要在 内涵建设上下功夫 , 打造一 支高水平 的专业带头人 把 和专业骨干 队伍作为 院校建设 的重点 , 通过各种方式提高 院校


( 思想观念落后 , 四) 阻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
产学研合作教育 中企 业是关键的主体之 一 ,但从 关 调 查 数 据 不 难 有
( 作者单位 :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经济系)
2 0
璺堡 蟹
沙航 空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060) 20 (3. 【 闫丹 高职产 学研 合作 实践 中存在 的 问题 与对 策研 究 Ul 2 】 】 辽宁 高职
学报 .0 60 ) 2 0 (5
『] 卫 东 立足 互 惠双 赢 建立起校 企合 作的新 机制 . 3郑 中国高等教 育 ,
2 0 (2 0 61)


完善 的政 策法规保 障体系 , 从立法 层面上 明确各方职责 , 规范 和协调 各方关 系 , 保护合作各方 合法权益 。可在法律 和政策上
明确企业 有义务为职业 院校 的学 生提供实习实训 的场所 , 提供 顶 岗实 习的机会 。 这是企业作为最终用人单位在高技 能人才培
养 的过程 中所应 担负的义务。 对于支持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企
办学的必 由之路 、 立校 之本 、 育人之基 、 展之源 , 培养技能 发 是 型人才的最佳途径 。但是 ,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的运行过程

产学研合作研究:问题与对策

产学研合作研究:问题与对策
5 资金 支持不 够 .
二 、 决产学研合作现存问题 的对策建议 解
针对 上述 问题 , 者提 出 以下对 策建 议 。 笔 ( ) 一 完善 科 技成 果交 易 市 场 。 企 业成 为 科 技 使 开发 与投 入 的主体
1 推 进 经 济体 制 改革 , 企 业成 为 科 研 开发 与 . 使 投入 的 主体
人 员 也 只 有 7 万 人 , 占 全 部 从 业 人 员 的 6 只
小 , 有些 政 策只是 写 在纸 上 , 没有 落 实 。规范 合 还 并 作 各 方行 为 的法律 法 规 严 重 缺 乏 , 致 一 系 列 足 以 导
使合 作破 裂 的具体 问题 。 4 科研 管 理体 制不 合理 导致 项 目与 市场 需求 相 .
育 , “ 学技 术是第 一 生产 力 ” 使 科 的观 念 日益 深 入人
年代初—9 年代 中期教学 、 O 科研生产联合体和产学
合作 教育 , 2 到 0世纪 9 O年代 后 半期 产 学研 全 面合 作三个 阶段 。6 O多年 来 , 别 是 改 革 开 放 以来 , 特 我 国 的产学 研合作 为 促进 高 级 专 门人 才 的 培养 , 科 与 技成果转 化 , 高企业 技术 创新能 力 , 高新 技术 提 促进
面影 响 。人们 尤其 是企业 界人 士认 为技术创新 太神 秘, 口头 上说 必须进 行产 学研合 作 , 际有犹豫 观望 实 的倾 向。 3 政 策法 规不健 全 .

产学研合作存在 的问题
( )外部 条件 问题 一
1 市场 机制 不健全 .
我 国虽然 已经 实 行 了市 场 经济 , 由于 长期 的 但
¥本 文 为 20 0 6年 度 广 东 省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 题“ 、 两 国高 职 院校 发展 研 究” 德 美 的研 究成 果 之 一 ; 目编 号 :5Y 0 。 项 0 J 07

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三者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校科技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方式。

一、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瓶颈1、产学研合作中,企业主体作用不明显。

部分中小企业缺乏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重视不够。

大部分企业仅着眼在找一些短平快的项目,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停留在个别项目或短期合作上,缺乏从长远的观点考虑如何提高企业新技术的吸收及开发能力。

另外,各级引导鼓励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政策措施不多,还不能有效调动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

2、产学研合作中,合作观念存在差异。

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属于不同类型的组织,它们在任务和目标上有着本质的差异,在项目的选择上,学校的研究人员偏向于有一定学术水平、有利于评奖评职称的“课题”进行“研究”,但企业主要瞄准有市场需求的“项目”进行“开发”。

这导致一方面大量的科技成果由于缺乏市场需求难以推广,各种形式的科技成果洽谈会也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企业的科技需求又难以得到满足。

在项目完成的标准上,科研机构认为样机做出来就算成功,而企业要求能够大批量生产才算成功(这在项目合作模式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3、产学研合作中,利益分配不尽完善。

企业的积极性很高,研究机构提供的技术也很好,但由于产学研合作中各方对技术价值的看法不同,各方的利益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从而影响了合作的进程,有些甚至因此中止了合作。

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各方对技术价值评价的标准不一样。

企业认为高校或研究所对其成果定价偏高,报出的价格有时是企业方预期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研究单位则认为企业“太精”,过于斤斤计较,舍不得投入。

双方在协议签订过程中,前期研发投入一般不会太大,各方可能还比较容易达成一致的协议,许多企业因此认为利益分配不是问题。

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人不足。产学研结合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人员人
院所积极探索实践更有效 的产学研结合模式。按照我国不 同时期产学研结合 的阶段特征 , 可 以将我 国的产学研结合 模式分为 以下两大类 : ①传统 的模式 : 市场需求 导向型结 合模式。按照产学研结合技术的流动 , 将 以市场为导向的 产学研结合模式分为以下五类 : 技术转让 、 技术合 同开发 、 技术服务 、 技术咨询 、 技术培训。企业主导型结合模式 , 以 企业为主体进行产学研的合作 , 企业为学生培养提供 了科 研环境 和工作环境 、 实验仪器设备相关资料 、 所需研究 经 费和生 活补贴等 ,研 究成果完全按照事先的约定确定 归 属, 科研院所和企业实验设备的先进性为学生创造 了很好 的实践和研究平台。学研机构主导型结合模式 , 是高校鼓 励各学科聘请科研 院所 、 企业高水平专家担任研究生指导 教师 ,校外导 师的聘任必须符合学校规定 的导师遴选资 格, 按程序进行评聘 和考核 , 可 以独立招生 , 并严格按照学 校的有关规定培养研究生。②新趋势 : 技术资产经营模式 。 这 种模 式 的科 技 项 目是 由经 营 团 队进 行 技 术 项 目的产 业 化, 公司为项 目配备资金 , 等到项 目基本成熟后再将其独 立为公 司。学科性公司模式 , 即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运用 现代企业制度 , 学校 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作为核心技术创 建科技 型企业 ,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更有效地开展成果转化 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 并推动学校学科建设 的发展 。创业型 模式 , 教师或者学生在校期 间的科研成果 , 通过创业 的形 式实现产业化 , 但 目前 大多数高校对此都有限制 , 因为从 知识产权 的角度而言 , 教师或者学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属 于学 校所 有 。总 而言 之 , 在 现阶段 , 我 国的产 学研 结合 大 多数采取以市场为导向的多样化结合模式。这些模式使得 我 国形 成 了互 相 交 叉 、 互 为补 充 的产 学 研 结 合格 局 , 从 而

高校产学研结合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高校产学研结合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高校产学研结合的难点与对策研究一、当前高校产学研结合中的难点目前,高校产学研之间存在结合进度不快、渠道不畅,结合过程中存在局部性、单一化、短期行为、松散粗放等问题,除了体制、机制、投资等因素外,均与产学研三方的动力不足密切相关,而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尚未形成协调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主要表现在:1.利益分成中对技术估价缺乏合理公认的参照系数和判断标准。

一方而是我国粗放型经济下人们重物质投入、轻技术价值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产业部门对技术价值的判断,双方在技术价值判断上悬殊较大;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还未提出对技术价值的引导意见,致使判断中缺乏客观依据,各执一端,影响了合作。

2.招标过程缺乏透明度,合作中的纠纷缺乏仲裁和法规约束。

招标中有的搞假招标骗取技术成果,有的私泄标的,有的不以项目而以个人好处或关系中标。

合作中毁约或不履行协议等失信状况,制约了产学研结合的健康发展。

3.科研人员的奖励政策不配套。

产学研结合项目,尤其是政府组织的重大项目综合性强、难度大、技术水平高,对经济发展又有特殊的推动作用。

但是在职称晋升、优秀科技人员选评等工作中,其确认价值却往往较低。

4.在产学研结合中高校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表现之一是项目经费(指政府拨款或贷款)全数拨给企业,再由企业分给学校。

有的企业分解给高校的部分微乎其微,有的只够保本甚至不足成本。

表现之二是对产学研结合的政策规定、招标过程等缺乏了解和规范,致使高校与企业合作时十分吃力,尚需加强“产学研联合办公室”对双方之问的充分协调,使各工作环节有效衔接,对政策进行广泛宣传。

表现之三是高校之间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力量分散,甚至在竞争中互相残杀,致使把标的压低到几同赔本,难以在与企业合作中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

二、进一步推进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对策思路1.多方配合,形成内驱力和外推力双管齐下的产学研结合的动力机制。

在结合主体内部,通过对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产学研三方面的认识,以形成新观念和推动力;精心选择产学研结合项目,使其具备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形成效益吸引力;对产学研结合项目参与人员,既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提们奉献精神,同时,更应在制度上保障参与人员的合法利益,调动其积极性,以形成利益驱动力。

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一、信息不对称•学术界研究重点与产业需求不匹配: 学术界通常追求基础研究和理论探索,而产业界更注重实际应用和商业化,两者研究重点的不一致导致合作困难。

•产业界商业机密与学术界开放共享的冲突: 产业界在合作中通常需要保护商业机密和核心技术,而学术界更倾向于开放共享研究成果,这种冲突限制了合作的深入发展。

二、利益分配不公平•学术界缺乏实际利益回报: 学术界在合作中通常只能获得学术声誉等软实力的回报,而产业界则能从合作中获取实际利益,这使得学术界对合作的积极性受到抑制。

•科研成果转化受制于产业界: 在合作中,由于产业界通常具备资金和市场资源,因此对科研成果的转化掌握主导权,学术界在利益分配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三、合作机制不完善•合作模式缺乏灵活性: 目前合作模式多以委托研究或科研项目的方式存在,合作时间周期较长且需要双方长期承担风险,缺乏更灵活的合作模式,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

•合作管理和协调困难: 产学研合作需要相关机构或人员进行管理和协调,但合作伙伴之间的工作方式、文化差异等因素对合作的顺利进行产生困扰,难以实现良好的合作管理。

四、人才培养与交流不足•人才培养机制不匹配: 学术界和产业界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差异,导致缺乏能够适应产学研合作需求的人才,限制了合作的深入发展。

•人才交流渠道不畅通: 学术界和产业界在人才交流上缺乏有效的渠道和平台,互通有无的机会有限,难以分享资源和经验,限制了合作效果的提升。

以上是产学研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沟通与合作,优化合作机制,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以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持续发展。

五、知识产权保护不足•技术成果归属不清: 在产学研合作中,技术成果的归属问题常常引发争议,缺乏明确的合作协议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可能导致合作双方对创新成果的权益争夺。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 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科技环境,难以有效保护合作双方的创新成果,存在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产学研合作是指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界之间的合作机制,旨在将市场需求、科研成果和创新能力有机结合,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然而,产学研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深化与推进的效果。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论述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其中一个问题是信息不对称。

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界在信息获取和共享方面存在差异。

产业界通常关注实际应用和商业模式,他们最关心的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商业价值。

学术界和研究界则更注重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在学术发表和科研成果方面更为看重。

因此,当他们合作时,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会浮现出来。

产业界无法获得最新的科研成果,而学术界和研究界无法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样的信息不对称会影响合作的协商和决策过程。

其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利益分配不均。

由于产业界在资金和资源方面相对较为富裕,他们通常更容易占据主导地位并获得更多的利益。

学术界和研究界相对来说资源较为有限,他们往往需要依靠产业界的支持才能进行研究和开发工作。

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学术界和研究界可能会缺乏动力和积极性参与合作。

这种不平衡的利益分配也可能导致一些企业不愿意与学术界合作,进一步加剧了产学研合作的困难。

再次,产学研合作中还存在文化差异和目标不一致的问题。

企业注重市场需求和商业利益,他们通常追求高效和快速的结果。

学术界和研究界则更注重思考和探索,他们优先考虑科学发现和理论突破。

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和目标可能导致双方在合作中产生冲突和误解。

企业可能会认为学术界和研究界缺乏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而学术界和研究界则可能对企业的商业化目标缺乏理解和重视。

此外,产学研合作还存在于制度和政策环境的问题。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差异较大。

某些地方存在创新政策的缺失或不完善,这会限制产学研合作的发展。

同时,一些政府投资项目也存在审核审批流程复杂、时间周期长等问题,导致合作项目难以落地。

当前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

当前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

当前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产学研合作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自主协商,为市场需求和共同利益联合起来,按照市场经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的科研开发、生产、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

一、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合作意识不强(1)对高校产学研结合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2)企业经营中的短视行为。

(3)部分高校在产学研结合模式选择上认识不到位。

2.合作层次不高多数企业对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缺少总体规划,校企合作还停留在对企业的技术服务层面或直接购买技术成果,其作用仅限于解决企业某个具体的技术难题,而对企业的自主创新、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等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不明显。

3.合作平台有待完善大部分企业认为有关产学研的信息不通畅或缺少有效平台,不知如何进行有效的产学研合作。

这也说明,政府在推进产学研合作平台构建上有很大发挥作用的空间。

4.中介组织发育不健全由于缺少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全程服务的中介组织,一方面,企业与科研机构缺乏有效的沟通;另一方面,由于缺少风险资金、市场推广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很多项目难以科技成果产业化。

二、对策1.增强创新意识,提倡合作精神产学研合作需要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科技合作的宣传、引导,使企业深刻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和竞争力的打造具有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并发挥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领导和组织作用,加速产学研体系的融合。

2.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创新机制(1)强化领导建立重大产学研项目领办制度、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领导联系挂钩制度。

(2)推动升级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扩大合作范围;从松散合作向紧密合作发展。

(3)示范引导抓好有重大影响的产学研联合示范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和产品。

3.强化主体地位,制订发展规划(1)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追求技术进步作为自觉行为,积极向高校、科研机构寻求技术支撑,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企业经营者要具备战略眼光,挑选战略合作伙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有实力的企业要与世界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并保障经费来源。

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一)

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一)

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一)
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沟通不畅
•学术与实际行业之间的沟通缺乏
•彼此之间的目标和期望没有明确沟通
•言语表达和理解差异导致沟通障碍
问题二:利益分配不公
•资源的分配不公平,学术机构往往占据较大优势
•利益分配缺乏透明,产业界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合作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未能得到合理解决
问题三:项目进度管理不当
•目标设定不清晰,导致项目方向不明确
•合作方责任未能明确界定,导致项目推进缓慢
•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导致进度延误或者过度紧张问题四:资源共享不充分
•学术研究成果未能充分应用于实际生产
•产业界的需求未能得到学术研究的有效支持
•知识与技术转移的渠道和机制不够流畅
问题五:人才培养的不匹配
•学术界培养的人才与产业界需求不匹配
•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与学术研究之间的脱节
•持续的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问题六:创新文化不够完善
•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文化差异和冲突
•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培育不充分
•缺乏良好的知识共享和学术交流平台
通过解决以上问题,可以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与创新成果的转化。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对策研究近年来,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被认为是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以促进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和提高。

一、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模式1. 产学研合作基地模式产学研合作基地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模式之一。

该模式主要通过建立合作机构或基地,实现教学、科研和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基地或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的培训和实践机会。

2. 企业实习就业联合模式企业实习就业联合模式是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常见模式之一。

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企业也可以从中获取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

3. 产业项目研究模式产业项目研究模式是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一种重要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承担特定的研究项目,通过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双方共同参与项目研究,实现互利共赢。

二、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对策1. 建立合作机制建立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是有效推动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关键。

高职院校应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责和合作规则。

同时,建立和优化信息共享平台,方便双方信息的沟通和协作。

此外,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的产学研合作意识和能力。

2. 鼓励创新技术研发高职院校应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提高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以满足产学研合作的需求。

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和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提高他们的技术研发水平。

高职院校还可以与企业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利用科研资金和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

3. 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氛围对于产学研合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地与企业保持联系,了解企业的需求和问题。

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府 的 重视 , 学 研 合 作 与 技术 转 移 , 观上 产 客 促 进 了我 国科 技 与 经 济 的 结 合 , 动 了社 推 会 经 济 的发 展 。 是 , 校 产学 研 合 作还 存 但 高 在 诸 多 问题 , 制 着 产学 研 的进 一 步 发 展 。 限 本 文 在 分 析 高 校产 学 研 合 作 面 临 主 要 问题 的 基 础 上 , 出 高 校 产 学 研 合 作 的 瓶 颈 所 指 在 , 一步分析其成 因并提出对策。 进

Q: 业
Sci nce e en Techn ogy nnova i Her d d ol I t on a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创 新 教 育
高校在产学研 合作 中的 问题 与对策研 究
李琨 曹 严 ( 宁省科 学技 术情报研 究所 辽宁 沈阳 1 1 1 辽 1 ) 08
摘 要: 产学研合作 是 高校服 务地 方经济建 设 、 养创新性人 才和 实现 自身可持 续发展 的重要途径 , 培 是地 方政府 、 高校和 企业 实现 共 同 发展 的 内在 需求和 共 同愿望 。 本文 分析 了当前 高校 在 产学研合 作 中 面临的 主要 问题 , 并就 如何 加强 产学研合作提 出 了相应建 议 。 关键词 : 高校 产 学研 产学研合作 中 图分类号 : 6 1 G 4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6 4 1 8 ( 0 o () 0 7 - 1 1 7 - 9 X 2 1)2c 1 2 0 2 一

基地 、 立 技 术 创新 联 盟等 , 正 的 利 益 共 建 真 享 和 风 险 共 担 机 制 还 没 有 形 成 。 校 参 与 高 程 度 比较 低 , 校 教 师主 动 对 接 企 业 、 务 高 服 地 方 经 济 建 设 的 思 想 观 念 尚未 形 成 , 科研 选题 针 对 性 、 操 作性 和 时 效 性 不 强 , 可 研究 与 企 业 需 求 脱 节 。 企 业 也 没 有 形 成 一 种 而 有技术难题 就去找高校合作 的心态 。 即使 有 合 作 , 仅 限 于 某 个 项 目, 目完 成 后 合 也 项 作 即 告 结 束 。 学 研 尚未 形 成 主 体 间 的一 产 种 内 在 自发 需 求 , 有 待 于 建 立 一 种 良性 仍 合作机制 。 1 4 缺 乏政 府 引导及 保障机 制 . 目前 , 国地 方 政 府 部 门 还 没 有 形 成 我 套 专 门针 对 产 学 研 合作 的 政 策 , 关 政 相 策 也 都 是 散 见 于各 种 法 律 法 规 和 其 他 政 策 中 。 府组 织 协 调 工 作 还 不 能 适 应 现 阶 段 政 产 学 研 合 作 的 要 求 , 于 办 学 收 益 分 配 机 对 制 的 政 策 不 完 善 , 发 投 入资 金 不 足 , 息 研 信 渠 道 不 通 畅 等 问 题 , 府 没 能 更 好 地 为 产 政 学 研 结 合 扫 清 障 碍 。 学 研 合 作 要 顺 利 进 产 行 , 要 内外 一 系列 机 制 来保 障 , 政 府 在 需 而 组 织 协 调 工 作 上 的这 些缺 陷 , 定 程 度 上 一 影 响 了高 校 产 学 研 合 作 的 进 程 。

我国高校产学研相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高校产学研相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会 化 产 业 结 构 的 升级 与 调 整 , 使 企 业 产 入 , 于 经 营 性 收 益 , 迫 对 由于 无 法 监 控 其 经 企 业 则 应 当加 强 以下 几 方 面 工 作 : 是 企 一 营 状 况 , 校基 本上 无 法 取 得 。 内部 分 配 业 要 加 强 自代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的必 然 则是学校与教师 ( 专家) 间的分配 , 之 合作 理 , 养 长 期 发 展 意 识 , 正 达 到 以 市 场 培 真 趋 势 , 识 和 掌 握 知 识 的 人 才 将 成 为 未 来 经 费 绝 大部 分 都 归 课 题 组 长支 配 , 校 只 为 导 向, 知 学 以发 展 为 目的 , 以产 品 为媒 介 , 以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重 要 驱 动 力 。 育 作 为 生 提 取管理费 。与此同时, 教 还存在教师私下 信 誉促 发展 的市 场 机 制 要 求 , 并积 极 配 合
学研结合难度。 二是中间环节及成果转化 掣 肘 的现 象 ;二 是 组 织 模 式 选 择 不 合 理 。
经 费缺 乏 支 持 。 间 环 节投 入 高 、 险高 、 合 理 的模 式 选 择 是 高 校 产 学 研 合 作 成 功 中 风 产 学 研 是 指 企 业 、 研 院所 和 高 等 学 成 功 率 低 、 益 低 , 科 部分 高校 在 具 体 产 学 研 合 作 模 式 收 因此 很 少 有 企 业 愿 意 的 前提 。 校 之 间 的合 作 , 常 指 以企 业 为 技 术 需 求 在这个环节投入 资金 , 通 的 选 择 上 没 有 根 据 学 校 实 际 , 取“ 女 采 天 而各项研 究计划经
我r—校产学研相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工 目局 :一 —
口 文 /孙 静 徐 文 苓

我国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李向军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第12期产学研培养模式始于美国。

美国的大学通过产学研模式,与产业界建立起多种形式的联系和合作关系,推动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从而使美国的高校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产学研合作在各国蓬勃开展,为各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的产学研起步较晚,于1992年正式启动。

由原国家经贸委、教育部、中科院共同组织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旨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道路,以此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逐步形成产、学、研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经过十多年来的建设与努力,以高校为主体的我国产学研结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创造的经济价值以及产生的社会意义都不可低估。

产学研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分析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运行模式大体有三类。

第一类是“学校(理论教育)+企业(实践基地)型”。

在学校坚持正常的理论知识教学,当教学运转到实践教学环节时将学生带到企业,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和实习,这个环节完成后再回学校。

这类模式高校采用的比较多。

第二类是“学校+工程项目+学校型”。

学校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结束后或者尚未结束但有了合适的建设项目时,把学生派往大型建设项目工地,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参与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检验收。

工程结束后学生回校总结,在总结中继续深入学习一些在工程实践中必须的然而过去课程中没有的知识,然后进行毕业设计,以至学业的完成。

这类模式被建筑、水利、电力、铁道、石油等类高校采用较多。

第三类是“2+1”或“3+1”教育型。

这类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和工厂企业两个育人环境共同造就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本领。

这类模式,企业和学校都成了教育的主体,都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质量负责。

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

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

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首先,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是积极向好的。

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并支持产学研合作,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我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对产学研合作越来越重视,纷纷与企业进行合作研究,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一些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项目,如高铁技术、5G通信技术等,都是由产学研合作取得的重要突破。

然而,我国产学研合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产业界和学术界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交流。

产学研合作需要产学两方共同参与和协作,但目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和理解不一致的问题。

其次,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大部分合作还是简单的委托研究,缺乏深度的合作和技术转移。

此外,合作项目的周期较长,从研究到应用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导致产学研合作的效益无法及时转化。

为了促进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政府可以继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研究,并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

其次,要加强产学研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沟通,提高双方的合作效率。

同时,可以开展双向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产学研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合作意识。

最后,可以加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工作。

通过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加强技术转移的管理和服务,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综上所述,我国产学研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为了推动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应该共同努力,加强沟通与合作,完善合作机制,加速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以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泰州市产学研协同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泰州市产学研协同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泰州市产学研协同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泰州市作为江苏省重要的城市之一,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产学研协同合作,通过产学研协同合作,可以促进产业创新和升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目前泰州市的产学研协同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泰州市产学研协同合作现状1. 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泰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

成立了泰州产学研合作联盟,组织了一系列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并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支持和资金。

2. 产业园区建设泰州市积极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吸引高校和科研机构进驻,促进产学研协同合作。

在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地,建设了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交流平台。

3. 企业与高校合作泰州市鼓励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形式,促进双方的合作和交流。

泰州市经常举办产学研合作对接会,为企业和高校搭建了交流平台。

二、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尽管泰州市在产学研协同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人才流动性不足目前,虽然泰州市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引进上有所加强,但由于各类限制因素,人才流动性仍然不足。

急需破除各类人才流动障碍,建立更加开放的科研人员流动体系,提升人才流动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2. 科研项目资金支持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目前,泰州市在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急需加大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功率和质量。

尽管泰州市鼓励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但目前企业参与度不高,存在一定的合作意愿不强的问题。

需要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和引导,提高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认识和意愿,促进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产学研合作项目中来。

4. 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够完善泰州市产学研合作机制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建立健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10月Journa l of G 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 l ogy(Social Sci ences Ed ition) O ct .2010收稿日期:2010 03 19*本文为2006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德、美两国高职院校发展研究 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5J Y 007。

作者简介:苗素莲(1967 ),女,汉族,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产学研合作研究:问题与对策*苗素莲(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665)摘 要:文章从外部条件与内部机制两方面分析了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企业 高等院校 科研机构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G 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623X (2010)05 0044 04我国的产学研合作经历了建国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高等教育与简单生产劳动的结合,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中期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和产学合作教育,到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产学研全面合作三个阶段。

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学研合作为促进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做出了贡献。

毋庸置疑,我国的产学研合作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一)外部条件问题1.市场机制不健全我国虽然已经实行了市场经济,但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社会资源的市场配置程度还较低,政企关系不顺,市场发展不完善。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对先进技术的渴求还未构成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素和市场良性竞争的核心内容。

存在于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不公平竞争还渗透于其中,并且还将会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这种不规范行为的存在和技术创新的高风险,对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效益增长的企业造成消极影响,使企业靠科技求发展的信心不足,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

2.媒体对技术创新宣传不恰当,社会缺乏对产学研合作的正确认识产学研合作是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重要途径,是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

政府及时制定了 科教兴国 的战略决策,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教育,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企业和高校,尤其是企业对技术创新、与高校合作寄予厚望。

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科技成果转化刚刚起步时,媒体对一些依靠技术创新成功了的企业大力宣传,过度渲染产学研合作进行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前景,而对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宣传不够。

使一些企业误认为只要买到科研成果就能实现其价值,从而为企业带来可观效益。

在这种认识的推动下,盲目投资与高校合作,成果虽然出来了,但大部分后续开发工作因种种原因未能顺利进行,这对企业与高校实行产学研合作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

人们尤其是企业界人士认为技术创新太神秘,口头上说必须进行产学研合作,实际有犹豫观望的倾向。

3.政策法规不健全我国政府虽然陆续在有关文件中对产学研合作做了规定,出台了一些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政策,但这些政策还不配套,对产学研合作的推动力不强。

最权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都没有企业科技投入的硬性规定。

政府对企业的评价,往往以产值利税数额为指标,对科技进步没有具体指标。

这显然不利于增强企业产生与高校合作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

而对高校科研人员的评价,往往更看重承担研究课题、发表论文的级别,重视科研的学术性,而对成果的转化推广重视不够,使许多成果止于通过评审、论文发表,科研人员缺乏与企业合作进一步研究开发使成果转化的动力。

有的地区制定了44对产学研合作的优惠政策,但力度不够,覆盖面太小,还有些政策只是写在纸上,并没有落实。

规范合作各方行为的法律法规严重缺乏,导致一系列足以使合作破裂的具体问题。

4.科研管理体制不合理导致项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目前我国的科学研究队伍主力军集中在大学和科研院所。

现行的对科研人员及科研机构的评价体制过多注重纵向课题、论文发表的数量及其刊物级别等,使科研人员或科研单位并不太关注其科技产出的经济效益,因而对日后项目的推广应用未能构成压力。

科技人员在选题时因没有迫切的市场动机,选题的背景更多的是考虑课题的学术意义,以求获准立项,因而研究项目难以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即便项目来自于对市场需求的判断,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这种判断也多是简单的、外在的判断,其成果往往与生产所要求的基础设施、生产条件、技术力量及企业的总体开发计划等方面难以吻合,企业自然不愿吸纳 不合口味的技术,造成技术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此外,由于客观物质条件及人才结构的局限,大学或科研单位只能完成初试,无力承担中试,因而项目不具备企业尽快投产所要求的成熟度。

按照项目中试所要求的条件,中试应由企业来承担,但因企业不了解项目研制的基础及研究开发的前景而不愿冒然接纳,使得合作中途流产。

5.资金支持不够技术创新是一项高耗资、高风险的事业,但一旦成功,收益的不仅是创新的企业和合作的高校,而是全社会。

因此政府应该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

政府虽然对一些项目给予启动经费,但常常到了中试环节经费跟不上,只得中途下马,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2006年广东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为104 10亿元,只占当年地方财政总支出的4 08%。

[1]2007广东省研究与发展经费总数为405 5亿元,只占当年GDP的1 3%,[2]这两项指标都远低于其他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又缺乏相应的风险基金,导致一些很有市场前景的项目搁浅或流失国外。

(二)内部机制问题首先是我国大多数企业科技力量过于薄弱,缺乏与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基础。

我国的科研力量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人才的总量偏少、质量偏低。

我国企业科研人员占全国科研人员比例不足30%,远远低于美国85%的水平,仅及韩国60%的一半。

[3]从工业企业内部来看,我国研发人力资本的投入在1996!2000年呈逐步上升趋势,尽管这样,到2005年我国工业企业研发人员也只有76万人,只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 0%。

[4]而且绝大多数企业的高级人才分散在不同部门,科技人员 集中度过低,形成不了有技术竞争力的科研开发能力。

因此缺乏与高校长期合作技术创新的基础。

其次是合作各方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

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或以成果为中介,或以项目为中介。

以成果为中介的合作,企业往往一次性买断某项成果或专利的使用权,由此带来的收益和风险基本都由企业享用或承担;以项目为中介的合作,研究阶段的费用(不包括教师工资)由企业支付。

成果投入生产如果成功的话,高校也得不到更多的收益,高校利益受损;如果成果投入生产失败,企业则会感到先前的投资付诸东流。

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有时使企业利益受损,有时使高校利益受损。

其原因在于,合作各方对总利润的贡献率难以计算;各方在合作的不同阶段承担的合作风险难以准确估量;对在合作中有突出贡献者的利益考虑不够;对违约者制裁不力;缺乏产学研合作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合作各方不知道对方究竟投入多少,赢利多少等。

二、解决产学研合作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完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使企业成为科技开发与投入的主体1.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与投入的主体要强化科技意识,牢固树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企业不仅是生产经营的主体而且也是科技开发的主体,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根本落脚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企业成为科技开发主体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国外经验看,要增强企业开发能力,减少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就必须由企业直接牵头,请高校或科研单位协助,组织联合攻关,这便能使科研成果迅速地转化和推广。

同时,由于企业直接受益,科研开发经费就有一定的保证。

这对于提高我国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技术改造能力和管理水平均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企业不仅应该是高科技开发的主体,也应该是452010年10月 Journa l of G 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 l ogy(Social Sci ences Ed ition) O ct.2010科技投入的主体。

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按1%或1 5%的比例提取科研开发经费,用于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引进与吸收,用于科技人才培养、奖励和实验场建设,以保证企业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进行。

2.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使高校(科研机构)面向经济主战场高校和科研机构要摆正自己在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位置,自觉增强主动进入市场的观念。

高校和科研单位搞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单纯依赖国家拨款,关门搞科研和封闭搞教学的等(国家拨款)、靠(政府支持)、要(国家政策)的旧观念,必须予以摒弃,树立起以国家、地区经济建设大局为重,自觉参与、主动服务的新观念,主动进入市场 找饭吃,主动深入企业觅课题,推动教育和科研与生产结合。

要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选准科研课题和科技开发项目。

首先,要确立科研成果和技术成果商品化和必须实行商品化的意识。

既然是商品,就要进入市场交易,就不能锁进保险箱完事,而是要想方设法以有偿转让或 等价交换的形式交易出去;其次,在科研立项前要认真地进行市场调研,深入企业寻求主攻方向,选准突破口进行立项,注意在 准字上下功夫;第三,要建立与市场和各行业、各大中型企业的基础研究、科技开发和应用研究的联系网络,以便及时地准确地知道市场和企业需要什么科研攻关内容和科技开发项目,为自己选准科研课题和科研开发项目提供可靠信息。

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必须把科研成果及时向生产转化作为本单位目标责任制管理和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抓 精兵强将,充实一线科研队伍,强化组织领导机制,采取多种得力措施,加强组织与协调力量,加快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步伐,使高校和科研单位真正成为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开发基地和辐射源,使高校教师和科学工作者成为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的生力军。

要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奖励政策。

对已经转化为生产力并取得显著成效的科研成果,各高校和科研单位不仅要从精神方面对课题组或发明人或立项人给予表彰,而且还要从物质待遇上给予奖励。

要允许从转让或拍卖的收入中提取适当比例作为奖金奖给课题组或发明人或立项人,或者根据贡献大小区别对待,分别奖励住房、破格晋升职称、晋升工资、提拔重用等等,并成为制度,以此来推动科研开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开展。

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凡是对各级领导机关决策有参谋作用的,以及对企业管理有促进作用的,也应该根据贡献和作用的大小,区别对待,分别给以适当的奖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