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图解演示 太极起式--金鸡独立部分
精简37式太极拳分解教学(拳谱口令版)
精简37式太极拳分解教学(拳谱口令版)
37式杨氏太极拳正面演示(配口令字幕)
37式太极拳全套动作分解示范
赵幼斌杨氏37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37式杨氏太极拳慢动作正面演示(便于初学者学习模仿) 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
1、起势
2、揽雀尾
3、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左右左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抱虎归山
9、肘底看捶
第1—9式动作分解
10、倒撵猴3个
11、海底针
12、闪通背
13、斜飞式
14、云手3个
15、单鞭
16、高探马
17、右分左蹬脚
18、转身左打虎
19、回身双峰贯耳
第10—19式动作分解
20、进步栽捶
21、翻身白蛇吐信
22、左右野马分鬃
23、左右玉女穿梭
24、上步穿掌
25、单摆莲
26、进步指裆锤
27、上步揽雀尾
28、单鞭下势
29、左右金鸡独立第20—29式动作分解
30、退步七星
31、退步跨虎
32、转身摆莲
33、弯弓射虎
34、进步搬拦捶
35、如封似闭
36、十字手
37、收势
第30—37式动作分解。
王培生37式太极拳讲解文字版
王培生37式太极拳讲解文字版王培生37式太极拳讲解王培生是中国武术家、太极拳家,他研究太极拳已经超过70年,他提出的太极拳拳法,有些已经不同于其他太极拳流派。
王培生太极拳分为37式,它融合了传统太极拳的拳法和王培生自创的拳法,具备很高的实用价值,其招式高手众多,并受到了广泛欢迎。
我们下面来逐一解析王培生37式太极拳。
第一式:起势式。
起势式是太极拳入门,也是37式的起点。
双脚并拢,双手提至胸前虚握成球形,形器并用,开始一套太极拳。
第二式:左右掌势。
起势后,右脚跨一步,同时双手分别向两侧推出,形成左右掌势。
第三式:单鞭。
右手顺势向前斜推,左手按在右臂肘处,将右脚收回,成为单鞭姿势。
第四式:提手上式。
右手上撇,向上提起,同时左手向下摆动,达到左右平衡。
第五式:白鹤亮翅。
上式后,右手将下落后,左手随后前推,促使身体转换方向,成为白鹤亮翅。
第六式:摆莲。
顺着左手下落的动力,将右脚后蹬,带动身体向后摆动成为摆莲。
第七式:高探马。
摆莲后将右脚向右移动,左脚随后跟上,生成高探马姿势。
第八式:左右搂膝拗步。
右手向前推动,同时左脚前跨,成为左右搂膝拗步。
第九式:金雁梳翎。
右手向前斜推,左手贴在肘部,然后左手向下摆动,右脚跟随着前进,成为金雁梳翎。
第十式:左右踢脚。
左右腿互相交替劈出,形成左右踢脚。
第十一式:倒撵猴。
将右脚向右平移,左臂向后甩动,如同一只甩尾挥臂的猴子,成为倒拿猴。
第十二式:左倒挂金钩。
将右脚向前跨出,左臂继续向后甩动,形成左倒挂金钩。
第十三式:右倒挂金钩。
右脚向前迈步,右手顺势而上,形成右倒挂金钩。
第十四式:搬拦捶。
双手合并成拳,挥出搬拦捶。
第十五式:如封似闭、左右推手。
右脚向前迈步,左臂推上,右臂由左下角向右上角推出,再将左手向右侧推出,形成如封似闭、左右推手。
第十六式:十字手。
双手交叉成十字,身体转向右侧,实现十字手。
第十七式:八卦掌。
身体向前进,左臂向前伸出,右臂向后右劈,成为八卦掌。
第十八式:上步七星。
37式太极拳吴氏
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动作要领预备势第一式:起势第一动:左脚横移第二动:两脚平立第三动:两腕前掤第四动:两掌下采第二式:揽雀尾第一动:左抱七星第二动:右掌打挤第三动:右抱七星第四动:左掌打挤第五动:右掌回捋第六动:右掌上挒第七动:右掌前掤第八动:右掌后掤第九动:右掌前按第三式:搂膝拗步(yao)第一动:左掌下按第二动:右掌前按第三动:右掌下按第四动:左掌前按第五动:左掌下按第六动:右掌前按第四式:手挥琵琶第一动:右掌回采第二动:左掌前掤第三动:左掌平按第四动: 左掌上掤第五式:野马分鬃第一动:左掌下采第二动:左肩打靠第三动:右掌下采第四动:右肩打靠第六式:玉女穿梭第一动:右腕松转第二动:左掌斜掤第三动:左掌反采第四动:右掌前按第五动:左掌右转第六动:右掌斜掤第七动:右掌反采第八动:左掌前按第九动:两掌内收第十动:右掌下采第11动:右脚横移第12动:右肩右靠第13动:右腕松转第14动:左掌斜掤第15动:左掌反采第16动:右掌前按第17动:左掌右转第18动:右掌斜掤第19动:右掌反采第七式:肘底看捶第一动:上步按拳第二动:左肘上提第八式:金鸡独立第一动:双掌滚转第二动:右掌上掤第三动:双掌滚转第四动:左掌上掤第九式:倒撵猴子第一动:右掌反按第二动:左掌前按第三动:左掌下按第四动:右掌前按第五动:右掌下按第六动:左掌前按第十式:斜飞势第一动:左掌斜掤第二动:左掌下捋第三动:左脚前伸第四动:左肩左靠第十一式:提手上势第一动:半面右转第二动:左掌打挤第三动:右掌变勾第四动:右勾变掌第十二式:白鹤亮翅第一动:俯身按掌第二动:向左扭转第三动:左掌上掤第四动:两肘下垂第十三式:海底针第一动:左掌下按第二动:右掌前按第三动:右掌前指第四动:右掌下指第十四式:扇通背(臂)第一动:两臂前伸第二动:左掌前按第十五式:左右分脚第一动:两掌虚合第二动:两掌右伸第三动:右掌回捋第四动:两掌交叉第五动:两掌高举第六动:两掌平分第七动:两掌虚合第八动:两掌左伸第九动:左掌回捋第十动:两掌交叉第11动:两掌高举第12动:两掌平分第一动:两拳交叉第二动:提膝转身第三动:两拳高举第四动:两臂平分第十七式:进步栽捶第一动:左掌下按第二动:右掌前按第三动:右掌下按第四动:左掌前按第五动:左掌下按第六动:右拳下栽第十八式:翻身撇身捶第一动:右拳上提第二动:右肘下采第十九式:二起脚第一动:翻掌出步第二动:两掌右伸第三动:右掌回捋第四动:两掌交叉第五动:两掌高举第六动:两张平分第二十式:左右打虎式第一动:两掌合下第二动:两拳并举第三动:两掌回捋第四动:两拳并举第二十一式:双风贯耳第一动:两拳高举第二动:两掌平分第三动:两掌下采第四动:两拳相对第二十二式:披身踢脚第一动:两拳右转第二动:两拳交叉第三动:两拳高举第四动:两掌平分第二十三式:回身踢脚第一动:左脚右转第二动:两拳交叉第三动:两拳高举第四动:两掌平分第二十四式:扑面掌第一动:左掌下按第二动:右掌前按第三动:右掌下按第四动:左掌前按第二十五式:十字腿(单摆莲)第一动:左掌回捋第二动:右掌继捋第三动:右脚上提第四动:右脚右摆第二十六式:搂膝指裆捶第一动:右掌下按第二动:左掌前按第三动:左掌下按第四动:右拳指裆第二十七式:正单鞭第一动:翻拳上步第二动:右掌前掤第三动:右掌后掤第四动:右掌前按第五动:右掌变钩第六动:左掌平捋第二十八式:云手第一动:左掌下捋第二动:左掌平按第三动:右掌平按第四动:左掌平按第五动:按掌变钩第六动:左掌平按第二十九式:下势第一动:右掌前掤第二动:两掌回捋第三十式:上步七星(上步骑鲸)第一动:右掌前掤第二动:两掌上掤第三十一式:退步跨虎第一动:两掌前掤第二动:两掌回捋第三十二式:回身扑面掌第一动:右掌回捋第二动:左掌前按第三十三式:转脚摆莲第一动:左掌回捋第二动:右掌回捋第三动:右脚上提第四动:右脚右摆第三十四式:弯弓射虎第一动:两掌回捋第二动:两拳俱发第三动:两掌回捋第四动:两拳俱发第三十五式:卸步搬拦捶第一动:两掌右搬第二动:两掌左搬第三动:左掌回拦第四动:右拳前伸第一动:两掌回捋第二动:两掌前按第三十七式:抱虎归山(十字手收势)第一动:双掌前伸第二动:两掌展开第三动:两掌上掤第四动:两肘下垂第五动:两掌合下第六动:太极还原。
太极拳三十七式技解(3)
太极拳三十七式技解(3)第二十四式披身踢脚披身踢脚是退中有攻的招法,既能击敌,又能发放敌人。
披身时,必须以腰为枢纽而不失顶劲,否则就不能保持平衡而获得进退自由的有利形势。
例如,对方左脚上步出右直拳击打我面部,我在后撤左步退身避击之际,左手捋其右拳。
若对方撤手掤身以右膝撞向我胸腹部。
我上体急沉坐,两手外扳其右膝,用按劲化其攻势。
如果对方乘势落右脚,出左拳击打我面部,我应立即撒手披身,踢出右腿击敌腹。
踢脚之法,稍加变化,还可成窝心脚、穿喉脚或搜裆脚之类的杀招。
以脚尖接足跟的两次重复击打,一旦击中敌方要穴,可获得一举制敌之效。
比如说,对方前移右步,突起右脚踢击我裆部,我后移步御其锋芒的同时双手下塌压其左脚背。
如其乘势落左步,猛起右腿朝我咽喉及面部踹击而来,我左脚先退一步仰身避闪,右脚随之前弹对方的丹田穴,然后前压身,用抖劲以足跟震击对方的中极穴至曲骨穴部位。
第二十五式双风贯耳双拳由两侧取外线击敌人两耳门或太阳穴,犹如风行一般,即是“双风贯耳”。
比如说,对方前移步用右直拳击打我面部,我必后退步并用右手阻截其右腕内侧:若对方前上左步,两手前伸抱住我后颈或头部,随势提起右膝撞击我胸腹部,我可沉身,两臂屈肘猛下按劲椎开对方的右膝,上身前俯掤身,低头脱离其双手抱颈之险,在双手猛用按挤劲使对方膝顶起不到作用的瞬间,右脚上前一步,两臂滚拳向上夹贯对方之两耳门,致其晕仆。
此式中两拳和两臂的运行路线各为半个圆弧,自下而上合成一个整圆。
运用时,要求保持顶劲而胸背含拔,腰裆拧扣,还应与小臂的滚卷和两拳的运行协调一致,上肢不得僵硬,肩胛松开。
在双拳夹击敌头颈时,如果对方耐打,我可运用擒拿法中的拧扭动作,伸指抱头搓扭,以此折伤其颈椎。
比如说,对方前移右步用右直拳击打我面部,我退右步,右手拦截其腕内侧。
如其乘势前掤身伸双臂欲抱我头部,并提左膝撞向我胸腹部,我在沉身低头含胸的同时,两掌下压对方左膝,用捋掤劲前推,借对方左膝下落之际,我左脚前进步,上抬双拳夹击对方两耳门,随之伸指抱住其头向左扭搓,紧接着右转身旋体,向右后旋拧,将其颈骨扭折。
吴氏三十七式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意念
吴氏三十七式太极拳动作要领第一式:太极起势(4动):1、两脚平行相距一拳宽自然站立,平均承担身体的重量。
两臂、两腿和脊柱关节拉开,肌肉放松,精神放松,思想专一(排除一切杂念)。
意在右肩松左胯、意在右肘松左膝、意在右手松左脚,身体的重心移到右腿。
意念依次在右手小手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左脚横移与肩宽左脚大趾、二趾、三趾、四趾、小趾依次落地,脚跟落地想右手掌根。
重心在两脚中间。
2、两脚平立意念忘掉(无极式)。
3、两腕前掤意在手心劳宫,意念用指尖够手心。
两臂起略高于肩,两掌手指舒展前伸。
4、两掌下采意在手背(外劳宫)。
第二式:揽雀尾(八动):1、左抱七星意在右肩。
2、右掌打挤意在夹脊。
3、右抱七星意在左肩。
4、左掌打挤意在夹脊。
5、右掌下捋意在右掌心。
6、右掌前掤意在右掌心。
7、右掌后掤意在右掌心。
8、右掌前按意在右掌心。
第三式:搂膝拗步(六动):1、左掌下按意在右肩井。
2、右掌前按意在左掌心。
3、右掌下按意在左掌心。
4、左掌前按意在右掌心。
5、左掌下按意在右掌心。
6、右掌前按意在左掌心。
第四式:手挥琵琶(四动):1、右掌回捋意在左肩。
2、左掌前掤意在右掌心。
3、左掌平按意在左手中指指尖。
4、左掌上掤意在左掌心。
第五式:野马分鬃(四动):1、左掌回捋意在右肩。
2、左肩左靠意在玉枕穴。
3、右掌回捋意在左肩。
4、右肩右靠意在玉枕穴。
第六式:玉女穿梭(二十动):1、右掌翻转意在右肩井。
2、左掌斜棚意在左掌心。
3、左掌反采意在左肩井。
4、右掌前按意在左掌心。
5、左掌右转左掌心。
6、右掌斜棚右掌心。
7、右掌反采意在右肩井。
8、左掌前按意在右掌心。
9、两掌内合意在右肩井。
10、右掌下采意在左掌心。
11、右脚横移意在左肩井。
12、右肩右靠意在玉枕穴。
13、右掌翻转意在右掌心。
14、左掌斜棚意在左掌心。
15、左掌反采意在左肩井。
16、右掌前按意在左掌心。
17、左掌右转意在左掌心。
18、右掌斜棚意在右掌心。
19、右掌反采右意在肩井。
王培生内功心法吴式太极拳37式拳谱
王培生内功心法吴式太极拳37式拳谱及178个分动名称预备式一、起势(四动)第一动左脚横移第二动两脚平立第三动两腕前掤第四动两掌下采二、揽雀尾(八动)第一动左抱七星第二动右掌打挤第三动右抱七星第四动左掌打挤第五动右掌回捋第六动右掌上挒第七动右掌反采第八动右掌前按此种打法之意是,把原暗着的八门劲变为明劲。
三、搂膝拗步(六动)第一动左掌下按第二动右掌前按第三动右掌下按第四动左掌前按第五动左掌下按第六动右掌前按四、手挥琵琶(四动)第一动右掌回采第二动左掌前掤第三动左掌平按第四动左掌上掤五、野马分鬃(四动)第一动左掌下采第二动左肩打靠第三动右掌下采第四动右肩打靠六、玉女穿梭(二十动)第一动右腕松转第二动左掌斜掤第三动左掌反采第四动右掌前按第五动左掌右转第六动右掌斜掤第七动右掌反采第八动左掌前按第九动两掌内合第十动右掌下采第十一动右脚横移第十二动右肩右靠第十三动右腕松转第十四动左掌斜掤第十五动左掌反采第十六动右掌前按第十七动左掌右转第十八动右掌斜掤第十九动右掌反采第二十动左掌前按七、肘底看捶(二动)第一动双掌按捋第二动左肘上提八、金鸡独立(四动)第一动双掌滚转第二动右掌上掤第三动双掌滚转第四动左掌上掤九、倒撵猴(十动)第一动右掌反按第二动左掌前按第三动左掌下按第四动右掌前按第五动右掌下按第六动左掌前按第七动左掌下按第八动右掌前按第九动右掌下按第十动左掌前按十、斜飞式(四动)第一动左掌斜掤第二动左掌下捋第三动左脚前伸第四动左肩左靠十一、提手上式(四动)第一动半面右转第二动左掌打挤第三动右掌变钩第四动右钩变掌十二白鹤亮翅(四动)第一动俯身按掌第二动向左扭转第三动左掌上掤第四动两肘下垂十三、海底针(四动)第一动左掌下按第二动右掌前按第三动右掌前指第四动右掌下指十四、扇通背(臂)(二动)第一动两掌前伸第二动左掌前按十五左右分脚(十二动)第一动两掌虚合第二动两掌右伸第三动右掌回捋第四动两掌交叉第五动两掌高举第六动两掌平分第七动两掌虚合第八动两掌左伸第九动左掌回捋第十动两掌交叉第十一动两掌高举第十二动两掌平分十六、转身蹬脚(四动)第一动两拳交叉第二动提膝转身第三动两掌高举第四动两掌平分十七、进步栽锤(六动)第一动左掌下按第二动右掌前按第三动右掌下按第四动左掌前按第五动左掌下按第六动右拳下栽十八、翻身撇身锤(二动)第一动右拳上提第二动右肘下采十九、二起脚(六动)第一动提掌开步第二动两掌右伸第三动右掌回捋第四动两掌交叉第五动两掌高举第六动两掌平分二十、左右打虎式(四动)第一动两掌合下第二动两拳并举第三动两掌回捋第四动两拳并举二十一、双风贯耳(四动)第一动两拳高举第二动两掌平分第三动两掌下采第四动两拳相对二十二、披身踢脚(四动)第一动两拳右转第二动两拳交叉第三动两拳高举第四动两掌平分二十三、回身蹬脚(四动)第一动左脚右转第二动两拳交叉第三动两拳高举第四动两掌平分二十四、扑面掌(四动)第一动左掌下按第二动右掌前按第三动右掌下按第四动左掌前按二十五、十字腿(单摆莲)(四动)第一动左掌右捋第二动左掌继捋第三动右脚上提第四动右脚右摆二十六、搂膝指档捶(四动)第一动右掌下按第二动左掌前按第三动上步搬拦(左掌下按)第四动右拳指裆二十七、正单鞭(六动)第一动翻拳上步第二动右掌前掤(上挒)第三动右掌后掤第四动右掌前按第五动右掌变钩第六动左掌平按二十八、云手(六动)第一动左掌下捋第二动左掌平按第三动右掌平按第四动左掌平按第五动变勾开步(按掌变钩)第六动左掌平按二十九、下式(二动)第一动右掌前掤第二动两掌回捋三十、上步七星(上步骑鲸)(二动)第一动右掌前掤第二动两掌上掤三十一、退步跨虎(二动)第一动两掌前掤第二动前掌后勾(两掌回捋)三十二、回身扑面掌(二动)第一动右掌右捋第二动左掌前按三十三、转脚摆莲(四动)第一动左掌右捋第二动双掌沉采(右掌回捋)第三动右脚上提第四动右脚右摆三十四、弯弓射虎(四动)第一动两掌回捋第二动两拳俱发第三动两掌回捋第四动两拳俱发三十五、卸步搬拦锤(四动)第一动退步(两掌)右搬第二动退步(两掌)左搬第三动左掌回拦第四动右拳前伸三十六、如封似闭(二动)第一动两掌回捋第二动两掌前按三十七、抱虎归山(十字手收式)(六动)第一动双掌前伸第二动两掌展开第三动两掌上掤第四动两肘下垂第五动双掌下按(两掌合下)第六动两掌分落(太极还原)。
吴氏三十七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图解演示 内部教材
吴氏三十七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图解演示预备势一、太极起势(四动)第一动:左脚横移(意念想鼻子尖找右脚脚大指,脚大指指甲盖后面有几根毛,有三五根毛,那叫做大墩穴。
通肝。
鼻子尖对正脚大指,然后呢现在感觉到一对正,感觉到右脚前脚掌就吃力,脚后跟就虚啦。
左脚都是虚的,只有右脚前脚掌吃力,这时候在用意念想,尾闾骨对脚后跟,你看右脚就沉啦,为阴,左脚是虚的,开步怎么开呢,开步不想脚开步不想步,想哪呢,想右手小手指,想右小手指指肚外右腿外侧十公分处指地,左腿就开了,腿开也不要去管它,眼神望远了看,这脚才开。
)第二动:两脚平立(接着上面,左脚开多少算多少,着地不要着力,然后想小手指指肚往右脚跟的外侧,指地,这时候左脚大脚趾着地,然后再想无名指,往小指那去,这时候左脚食指着地,手中指,脚心就着地,想食指脚无名指着地,想手大指,脚小指就着地,想手心脚心着地,想掌跟,脚后跟就着地。
这会什么都不想,这是太极拳的第二动,现在能感觉到喘一口很痛快的气。
这时候感觉横隔膜,肚脐之上,都感觉到很轻松舒服愉快,横隔膜以下,由胯到膝到脚有劲。
这样两脚如树置地生根,跟树根一样,这是第二动的感觉)第三动:两腕前掤(两腕前捧,不是抬胳膊,这抬胳膊不是,抬胳膊不想抬,想指尖,十指指尖指指地,这个手就悠悠荡荡的,然后再想,指尖勾手心,老想指尖勾手心勾手心,就起来了。
回头一不想手就落下来了,这叫做太极劲,双臂抬平后忘掉不让手指勾手心这手就落下来了。
这时候手就感到胀了,胀也不要去管它,一想指尖勾手心就起来了,不想就落下。
求这个劲,叫太极劲。
指尖勾手心要起多高,起到手腕和肩平,略微高于肩,不要超过耳垂,耳垂是人的头部,耳尖这是臀部,平了以后就不要再想指尖勾手心啦,如果手臂超过肩,这腰就吃力脚就站不住,还有手低于肩,这胸口就堵塞。
正确的感觉是什么呢式子合适了感觉想东西吃,空的,像现在吃完饭,做这个姿势一对,还想吃,得有这个感觉)第四动:两掌下采(两掌下采,是术语,意念要想外劳宫,就是手背,想这个时候这手自然下落。
杨氏太极拳37式拳谱
动作:腰微右转,使重心落于右腿,左脚稍提起,移至右脚前,脚掌轻点地,膝微弓。随着左脚点地,腰随和地朝正东转正;同时右掌向前上弧形提起,随提随着臂内旋,使掌心翻向前停于右额前上则。左掌也同时弧形下落于左胯旁前,掌心朝下,指尖向前,眼神顾及两掌上下分开,即向前平视。
要领:
由前式过渡到白鹤亮翅,其势要连贯,要有朝上的气势,但右腿仍要下坐,沉气落胯腰拔起,应有上下对拉、肢体拔长之咸。定势时,重心不可过于偏后,左肘尖不可外翻,也不要夹肋,要自然松沉。右肘尖不可抬起,意要下坠沉肩,手臂呈弧形。
要领:
1、由右向左转体,右脚腕与右胯放松,手、腰、脚同时转。
2、旋转时身体要正,去时胸不俯,回时身不仰。还要注意身势平稳,不可忽高忽低。
3、定式时,左手尖、鼻尖、足尖方向一致,叫三尖相对。右手尖与右脚尖对叫上下相垂。对身体的整体要求,做到“外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第四式:提手上势
做“转身摆莲”动作要充分体现杨澄甫先师曾说过的“柔腰百折若无骨,撒去满身都是手”的精辟论言,其要点“柔腰”,比如两臂圆转,左虚步势虽不变,但要膝屈裆圆,胯落腰松,注意腰隙间顺势动而内随,气息调节,劲贯四梢,内力充实。当身体旋转时,要重心全部落于右脚掌,沉胯,内气潜转,腰身右旋,由两肩肘松柔的起落右运,带动腰围向右平移转,而左脚略踩地即起,臂领腿促,上中下协调一致,松活自如,稳定平衡。而不是单靠扭身或靠左腿的划圈抛动使其旋转。及至完成拍脚动作和下一势“弯弓射虎”动作,均要有“杨柳摆春风”之盎然意趣。
第十六式:高探马第三十五式:如封似闭
第十七式:右分左蹬脚第三十六式:十字手
第十八式:转身左打虎第三十七式:收势
二十五,十字腿〔单摆莲〕〔西〕
此势为杨澄甫先师定型“杨氏太极拳套路”前的动作,即“单摆莲”。单摆莲与后面的“双摆莲”一样,用右脚的外侧横劲向外摆出,无论是用单手拍脚或用双手拍脚,都是用脚拍手,手掌迎击脚面而已,所谓拍出的声音,也只是增强腿部发力,增加威慑效果,并无实际意义。
三十七式太极拳分解动作
三十七式太極拳分解動作(一)預備式:1.雙腿微屈2.微右轉體3.向左開步4.左移重心5.左轉扣右腳6.重心移中間起式: 1.兩臂平舉2.垂肘舒指3.屈腕回收4.向下按掌(二)攬雀尾左掤1.左移重心2.右轉撇腳抱球3.右移重心4.左腳上步5.弓腿掤手6.左轉扣右腳(三) 攬雀尾右掤1.右轉碾腳抱球2.坐腿上步3.弓腿掤手4.右轉扣左腳(四) 攬雀尾捋 1.轉體擺掌 2.後坐捋手(五) 攬雀尾擠 1.轉體盪手 2.弓腿合擠(六) 攬雀尾按 1.後坐分手收肘 2.弓腿前按(七)單鞭 1.後坐鬆腕2.左轉扣右腳3.右轉抱勾手4.左轉送勾手5.轉體上步6.弓腿前移7.轉體扣腳、翻掌前按(八)提手 1.右轉鬆臂 2.虛步合提(九)靠 1.坐腿落手 2.上步右靠(十)白鶴亮翅 1.鬆沉微右轉 2.左轉虛步架掌(十一)左摟膝拗步 1.鬆沉落手 2.盪手上步 3.弓腿前移 4.轉體摟膝推掌(十二)手揮琵琶 1.重心前移提右腳2.後坐轉體 3.坐腿虛步合手左摟膝拗步(十三)進步搬攔捶 1.後坐落手2.左轉弓腿握拳 3.上右腳,擺步4.轉體上左步搬、攔5.弓腿前移6.轉體扣腳打拳(十四)如封似閉 1.稍左轉鬆右拳2.後坐封掌3.分手前按(十五)十字手 1.後坐鬆腕2.右轉扣左腳3.重心左移落手4.坐左腿收右腳抱十字手(十六)抱虎歸山1.鬆沉落手2.重心左移3.右轉盪手4.沉身上步5.弓腿前移6.轉體推掌攬雀尾捋、擠、按,斜單鞭(十七)肘底看捶1.後坐右腿鬆勾2.稍左轉左踏步3.坐左腿4.稍右轉右踏步5坐右腿6.左轉體,攔、採7.上左虛步肘底看捶(十八)倒攆猴(右) 1.右轉擺臂2.左轉屈肘翻左掌3.退步推掌(十九)倒攆猴(左) 1.左轉擺臂2.右轉屈肘翻右掌3.退步推掌倒攆猴(右)(二十)斜飛式 1.轉體收抱 2.右轉上步 3.弓腿分手(二十一)左雲手 1.轉體活步右抱球 2.左雲手 3.轉體抱球(二十二)右雲手 1.收步右雲 2.轉體抱球左雲手 1.開步左雲 2.轉體抱球右雲手左雲手(二十三)單鞭下式1.上步提勾抱掌2.左轉送勾手3.轉體上步4.弓腿前移5.轉體扣腳、翻掌前按6.撇腳後坐7.仆腿落手扣左腳8.撇腳弓腿挑掌扣右腳(二十四)左金雞提右膝挑右掌左獨立步(二十五)右金雞 1.微右轉體落右腳 2.提左膝挑左掌右獨立步(二十六)右分腳 1.落腳穿掌 2.後坐下捋3.轉體抱掌4.分掌分腳(二十七)左分腳 1.沉身落腳2.弓腿後捋 3.轉體抱掌4.分掌分腳(二十八)轉身蹬腳 1.提膝掤手 2.轉身抱掌 3.分掌蹬腳左摟膝拗步 1.提膝屈肘 2.沉身上步 3.弓腿前移 4.轉體摟膝推掌右摟膝拗步 1.後坐落手 2.轉體撇腳 3.盪手上步 4.弓腿前移 5.轉體摟膝推掌(二十九)進步栽捶 1.後坐落手 2.轉體撇腳 3.上步握拳4.弓腿打捶上步攬雀尾 1.後坐鬆拳 2.轉體撇腳3.上步右掤,捋,擠,按單鞭(三十)玉女穿梭一 1.後坐鬆腕2.右轉扣腳落手3.坐左鬆勾4.右踏步5.上步錯手6.弓腿前移7.轉體架推(三十一)玉女穿梭二 1.後坐擺掌 2.右轉扣腳 3.坐左碾右腳4.開胯上步5.弓腿錯手6.轉體架推(三十二)玉女穿梭三 1.後坐擺掌 2.向左踏步 3.上步錯手4.弓腿前移 5.轉體架推(三十三)玉女穿梭四 1.後坐擺掌 2.右轉扣腳 3.坐左碾右腳 4.開胯上步5.弓腿錯手6.轉體架推左掤手,右攬雀尾,單鞭下式(三十四)上步七星上右步,虛步十字拳(三十五)退步跨虎 1.撤右步鬆拳 2.坐右腿左轉體,虛步推掌(三十六)轉身擺蓮 1.微左轉落手 2.右轉身(右腳掌為軸旋轉360度) 3.右擺蓮腿(三十七)彎弓射虎 1.沉身上步 2.弓腿盪手 3.轉體打拳進步搬攔捶 1.重心前移,提左腳 2.後坐鬆拳下捋3.上右腳,擺步4.轉體上左步,搬、攔5.弓腿前移6.轉體扣腳打拳如封似閉十字手收式還原 1.雙手鬆落分開 2.微右轉體撇腳 3.收並左腳歸原。
郑子37式太极拳谱详解
郑子三十七式太极拳谱图文详解关于图照的几点说明1)图照中姿势的方向:面向读者等于向南,背向读者等于向北,面向读者右面等于向东,面向读者的左面等于向西。
2)图中所有带有实线或虚线的箭头,均表示手或脚的动作趋向,所有图中的箭头,均表示由本图过渡到下一图的动作趋向。
凡动作较简单、用文字即可能说明的,即不再在图中表示其动作趋向和绘箭头,可参看文字和后一图就可明了。
3)带有实线的箭头表示右手或右脚的动作趋向,带有虚线的箭头表示左手或左脚的动作趋向。
4)为了表示动作趋向的空间,带有虚实线的箭头大致上按透视原理绘制:近读者的一面为粗、大,远读者的一面为细、小。
5)为了表明脚与地面的关系,在脚旁绘上阴影,以资区别。
(参阅下图,第一表示全脚着地,第二脚旁无阴影者表示全脚离地,第三表示脚跟着地,第四表示脚尖着地)※第一式预备式两足左右开立,距离同肩宽,脚尖皆朝前;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眼向前平视。
(图1)要点1.要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尾闾中正”、“含胸拔背”。
在此要求下,放松全身,做到“立身中正安舒”,并贯串于整套动作之中。
这几点要求,为太极拳所有动作的共同要点,锻炼时须刻刻记住,在后文的要点中不再一一重述,而仅提醒某一动作容易违反其中某一要求。
例如,揽雀尾中的挤式和按式,初学者往往身体容易前俯或后仰,因此就在要点中及时提出,而其他共同要点虽未提及,但仍然要注意。
2.两臂下垂,肩关节要放松;手指自然微屈。
3.精神要自然提起;心要静,不要有丝毫杂念。
4.预备式中的要点大都是整套动作的要点,所以该式是一切动作的基础,初学者尤当注意。
※第二式起势动作一:两臂徐徐向前平举至高与肩平,两掌相距同肩宽,掌心皆朝下。
(图2)动作二:两肘下沉,自然地带动两掌徐徐向下按至胯前,手指仍朝前,掌心仍朝下;眼向前平视。
(图3)要点1.在两臂未举之前,应仔细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合乎要求,然后开始做起势动作。
这时,思想要领先.要集中在每个动作的动向上,也就是要做到《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要求的“先在心,后在身”。
王培生内功心法吴式太极拳37式拳谱及178个分动名称
王培生内功心法吴式太极拳37式拳谱及178个分动名称东振王于2014年2月24日星期一摘编预备式一、起势(四动)第一动左脚横移第二动两脚平立第三动两腕前掤第四动两掌下采二、揽雀尾(八动)第一动左抱七星第二动右掌打挤第三动右抱七星第四动左掌打挤第五动右掌回捋第六动右掌上挒第七动右掌反采第八动右掌前按揽雀尾(八动)的另种打法:1左抱七星后继打掤2右掌打挤3左掌沉采4弓步顶肘5左肩打靠6右掌上挒7 两掌回捋8右掌前按。
此种打法之意是,把原暗着的八门劲变为明劲。
三、搂膝拗步(六动)第一动左掌下按第二动右掌前按第三动右掌下按第四动左掌前按第五动左掌下按第六动右掌前按四、手挥琵琶(四动)第一动右掌回采第二动左掌前掤第三动左掌平按第四动左掌上掤五、野马分鬃(四动)第一动左掌下采第二动左肩打靠第三动右掌下采第四动右肩打靠六、玉女穿梭(二十动)第一动右腕松转第二动左掌斜掤第三动左掌反采第四动右掌前按第五动左掌右转第六动右掌斜掤第七动右掌反采第八动左掌前按第九动两掌内合第十动右掌下采第十一动右脚横移第十二动右肩右靠第十三动右腕松转第十四动左掌斜掤第十五动左掌反采第十六动右掌前按第十七动左掌右转第十八动右掌斜掤第十九动右掌反采第二十动左掌前按七、肘底看捶(二动)第一动双掌按捋第二动左肘上提八、金鸡独立(四动)第一动双掌滚转第二动右掌上掤第三动双掌滚转第四动左掌上掤九、倒撵猴(十动)第一动右掌反按第二动左掌前按第三动左掌下按第四动右掌前按第五动右掌下按第六动左掌前按第七动左掌下按第八动右掌前按第九动右掌下按第十动左掌前按十、斜飞式(四动)第一动左掌斜掤第二动左掌下捋第三动左脚前伸第四动左肩左靠十一、提手上式(四动)第一动半面右转第二动左掌打挤第三动右掌变钩第四动右钩变掌十二白鹤亮翅(四动)第一动俯身按掌第二动向左扭转第三动左掌上掤第四动两肘下垂十三、海底针(四动)第一动左掌下按第二动右掌前按第三动右掌前指第四动右掌下指十四、扇通背(臂)(二动)第一动两掌前伸第二动左掌前按十五左右分脚(十二动)第一动两掌虚合第二动两掌右伸第三动右掌回捋第四动两掌交叉第五动两掌高举第六动两掌平分第七动两掌虚合第八动两掌左伸第九动左掌回捋第十动两掌交叉第十一动两掌高举第十二动两掌平分十六、转身蹬脚(四动)第一动两拳交叉第二动提膝转身第三动两掌高举第四动两掌平分十七、进步栽锤(六动)第一动左掌下按第二动右掌前按第三动右掌下按第四动左掌前按第五动左掌下按第六动右拳下栽十八、翻身撇身锤(二动)第一动右拳上提第二动右肘下采十九、二起脚(六动)第一动提掌开步第二动两掌右伸第三动右掌回捋第四动两掌交叉第五动两掌高举第六动两掌平分二十、左右打虎式(四动)第一动两掌合下第二动两拳并举第三动两掌回捋第四动两拳并举二十一、双风贯耳(四动)第一动两拳高举第二动两掌平分第三动两掌下采第四动两拳相对二十二、披身踢脚(四动)第一动两拳右转第二动两拳交叉第三动两拳高举第四动两掌平分二十三、回身蹬脚(四动)第一动左脚右转第二动两拳交叉第三动两拳高举第四动两掌平分二十四、扑面掌(四动)第一动左掌下按第二动右掌前按第三动右掌下按第四动左掌前按二十五、十字腿(单摆莲)(四动)第一动左掌右捋第二动左掌继捋第三动右脚上提第四动右脚右摆二十六、搂膝指档捶(四动)第一动右掌下按第二动左掌前按第三动上步搬拦(左掌下按)第四动右拳指裆二十七、正单鞭(六动)第一动翻拳上步第二动右掌前掤(上挒) 第三动右掌后掤第四动右掌前按第五动右掌变钩第六动左掌平按二十八、云手(六动)第一动左掌下捋第二动左掌平按第三动右掌平按第四动左掌平按第五动变勾开步(按掌变钩)第六动左掌平按二十九、下式(二动)第一动右掌前掤第二动两掌回捋三十、上步七星(上步骑鲸)(二动)第一动右掌前掤第二动两掌上掤三十一、退步跨虎(二动)第一动两掌前掤第二动前掌后勾(两掌回捋)三十二、回身扑面掌(二动)第一动右掌右捋第二动左掌前按三十三、转脚摆莲(四动)第一动左掌右捋第二动双掌沉采(右掌回捋) 第三动右脚上提第四动右脚右摆三十四、弯弓射虎(四动)第一动两掌回捋第二动两拳俱发第三动两掌回捋第四动两拳俱发三十五、卸步搬拦锤(四动)第一动退步(两掌)右搬第二动退步(两掌)左搬第三动左掌回拦第四动右拳前伸三十六、如封似闭(二动)第一动两掌回捋第二动两掌前按三十七、抱虎归山(十字手收式) (六动)第一动双掌前伸第二动两掌展开第三动两掌上掤第四动两肘下垂第五动双掌下按(两掌合下)第六动两掌分落(太极还原)。
赵幼斌37式太极拳分解动作教学1—3式
赵幼斌37式太极拳分解动作教学1—3式赵幼斌37式太极拳分解动作教学1—3式预备式动作要领:面朝南,左脚向左分开,与肩同宽落下站立,两脚平行,与肩同宽。
两臂,自然下垂,腋下注意要留有空隙。
两掌心,贴裤缝朝内,五指,自然伸直。
头,保持正直,眼睛,平视正前方。
拳意要点:预备看似不动,其实要使全身内外,处于稳静松软状态中,意念轻灵、虚无。
而我们的脚掌粘地、气沉,分阴阳、开合,这些内在都在动。
心静,体松,想象周身骨节、肌肉、内脏在意识的引导下,逐渐的自然松弛下来,达到上虚下实。
做到“立身中正安舒”。
这种拳意,要始终融入贯串于整套动作中。
第一式:起势杨式太极拳的起势,并非枯燥无味。
起势,有助于加深对太极拳的理解,习练者可以从中体会到,真正身心放松的拳意。
动作要领:两臂缓缓向前,上举到与肩同宽与肩同高。
注意,两臂缓缓向前上举同时,臂徐徐内旋,使两掌心朝下,五指朝前。
待两臂上举到与肩同宽与肩同高时,从肩开始,徐徐下沉,依次是肩、两肘、腕,下沉落下去,两掌,随徐徐下沉之势,掌心朝下,五指朝前,向下按至两胯旁前,眼平视正前方。
拳意要点:杨澄甫的太极拳起势曰:此式“守我之静,以待人之动,则内外合一,体用兼全。
人皆于此势易为忽略,殊不知练法用法,俱根本于此。
”起势时,意念从脚掌向上传导,提肛、收腹、吸气。
有名家指出,两臂缓缓向前上举时,应以两手中指领劲,依次带动腕、小手臂、大手臂,并徐徐吸气,让身体有拔长、内力充实之感。
待两臂上举到与肩同宽与肩同高落臂时,注意先肘尖下沉,带回小臂,并缓缓呼气,使内气沉入丹田,同时注意,举臂时,脚跟,不要踮起。
落臂时,腿,不要蹲。
练习杨式太极拳的起势,用意为主,体松,气固。
双目似闭非闭,以神领,以气化;慢慢吸气分注双足涌泉穴,脚下自然稳,身躯自然松,两只脚掌似吸盘,感觉如粘于地面上,这一切都是意。
第二式:揽雀尾(一)左掤式动作要领:两腿微屈,两手微向左向上稍微起,身体略沉,右手向上,左手在下,右手右脚尖向右外转,同时右掌随转体经腹前向上到右胸前,掌心朝下。
赵幼斌杨式37式太极拳动作详解
赵幼斌杨式37式太极拳动作详解预备式:动作:面朝南两脚左右分开站立平行与肩宽。
两臂自然下垂腋下留有空隙。
两掌心朝内五指自然伸直。
头正直目平视。
第一式起势动作:1、两臂缓缓向前平举至肩高同肩宽。
同时臂内旋使两掌心朝下五指朝前。
2、随即两肘下沉两掌随势向下按至两胯旁前掌心朝下五指朝前眼平视。
第二式揽雀尾一左掤式动作:1、两膝微屈身体略沉两掌稍向左向上微起着右脚尖外撇60度身随体转重心移于左腿屈膝坐实左脚跟随之领起。
与此同时右掌随转体经腹前向上至右胸前使掌心朝下左手随转体向左平抹掌心朝下与腹同高。
2、前势不停右掌向外向右向里抹一小平圈掌心朝下左手也同时经腹前向右弧形抄至右掌下方随抄随着臂外旋使掌心翻朝上与右手成抱球状同时左脚离地虚领。
接着左脚向正南方迈出一步先以脚跟着地随之身体转朝西左脚尖内扣约30度踏实然后重心移向左腿弓左、蹬右腿成侧弓步式此时的左脚尖同右脚掌以在一条直线上随弓步左小臂向左弧形掤出左掌高与肩平掌心朝右偏上左肘与腕平略低肘尖与左膝齐右掌向右下采掌心朝下坐腕手指朝前。
眼神顾及两掌前视。
二右掤式动作:1、重心移向左腿右腿自然领起腰稍左转。
同时左臂内旋使掌心朝下移于左胸前尺许右掌随之由右向左经腹前弧形抄至左手下臂外旋使掌心朝上与左手成抱球状两臂呈弧形。
2、右脚向正西迈出一步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前移而全脚踏实右腿弓左腿蹬成右弓步。
同时右小臂由下向前上掤掌心朝内高与胸平左掌随右臂略向下向前推送掌心朝下。
眼神先顾及两手左侧抱球再随右掤前视。
三捋式动作:1、右臂内旋使掌心朝左下左臂外旋使掌心朝右上腰胯微松沉。
2、重心坐实左腿成右虚步同时身体微左转。
两臂随体向左向后粘履左手在左胸前右手仍与左手保持一腕肘距离。
四挤式动作:身体微右转重心渐前移成右弓步。
同时左臂外旋使掌心朝里左臂内旋掌心朝前随着弓步右手前挤左掌移向右掌脉门处。
眼向前平视。
五按式动作:1、右臂内旋使掌心朝下左掌心经右掌上平抹随即两掌分开稍窄于肩。
吴式37式太极拳分解教学第一段分解要领
吴式37式太极拳分解教学第一段分解要领
吴式37式太极拳的第一段是太极拳的基础,也是其他段式的基础。
下面是第一段的分解要领:
1. 起势:身体直立,双脚并肩,两手自然下垂,注意呼吸。
2. 左右分脚:将左脚向左跨一步,同时将左手提起,右手自然向下放置,屈膝下蹲,注意身体要保持平衡。
3. 右掌劈:将右手向前推出,掌心向下,掌心与身体平行,左手自然下垂,注意手臂要放松。
4. 左掌劈:将左手向前推出,掌心向下,掌心与身体平行,右手自然下垂,注意手臂要放松。
5. 单鞭:将右手向后退,同时将左手向前伸出,掌心向外,手臂与身体形成一条直线,右脚跟抬起,左腿微屈做出单鞭的姿势。
6. 局部收势:将左手回收,右手和左脚同时向身体收起,保持身体平衡不动。
7. 左右分脚:将左脚向右跨开一步,同时将右手提起,左手自然向下放置,屈膝下蹲,注意身体要保持平衡。
8. 右掌劈:将右手向前推出,掌心向下,掌心与身体平行,左手自然下垂,注意手臂要放松。
9. 左掌劈:将左手向前推出,掌心向下,掌心与身体平行,右手自然下垂,注意手臂要放松。
10. 抱球系列:将右手与左手重叠,放在丹田部位,保持内心平静,呼吸放松。
以上就是吴式37式太极拳的第一段分解要领,需要多次练习才能掌握这段基础技巧。
杨式太极拳三十七式动作歌诀及详细释义
杨式太极拳三十七式动作歌诀及详细释义《杨澄甫传太极拳式歌诀》是杨澄甫传下来的手抄本目前在已公布杨家传的太极拳经、歌、诀中尚未见到。
我父亲赵斌在1992年著《杨氏太极拳正宗》(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定名《杨氏太极拳真传》由北京体育大学改版发行)中首次披露,共37首歌诀。
在正式出版时,只对原抄本个别生僻怪别字做了修改,其原句原意未变。
此后也有人出书援用此歌诀。
杨澄甫传37首拳式歌诀,是传统杨式太极拳架中不重复动作的技术内容和要领的集中概括,他与杨班侯传太极拳《全体大用诀》在技术意义上一致,还有互通互补之益,且更具针对性,读起来简单明了而又寓意深刻,对指导和研究太极拳架及技术内涵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人将这37首拳式歌诀了释义,也结合自己的认识糅进些看法,是一种兴趣,不代表先师原著歌诀本意。
同时也作为杨氏太极拳的后学,向各位同道谈心得,以期交流、学习、互进。
一、预备势歌诀:混沌未开太极前,摄得真精顶内煎。
提神顶劲精神注,平腕坠肘势自然。
释义:预备势也叫无极势。
在太极符号中的表象是个空心圆无形无象,空泛虚极,里边什么都没有,但同时其间什么也都可以有,可包罗万象,内容无尽,变化无穷。
以老子的思想来表述,预备势在态势上可理解为:“绵绵若存”宇宙之象,蕴 “有无相生”阴阳之机,含“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机变之神。
歌诀开篇表述了鸿蒙开启前的混沌状态。
预备势是静、是守、是蓄、是合,同时也孕育着动、攻、放、开之意、两者相互对立而统一存在,就叫“混沌未开太极前”。
行拳之首,先需一个澄心净虑,调意、调身、调息的过程。
所谓“静”,净化动意之谓也。
在静态中(也包括在动态中)习者意守丹田,使体内精、气、神互化,“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孕化过程就叫“摄得真精顶内煎”;心意上做到了这样的要求,身形要领协调得当,精神就提得起。
但还要自然合度,不要强势。
动作的精神和自然,是建立在姿势正确与否基础上的, “提神顶劲精神注”与“平腕坠肘势自然”相辅相成。
赵幼斌杨式37式太极拳动作详解
赵幼斌杨式37式太极拳动作详解预备式:动作:面朝南,两脚左右分开站立,平行与肩宽。
两臂自然下垂,腋下留有空隙。
两掌心朝内,五指自然伸直。
头正直,目平视。
第一式:起势动作:1、两臂缓缓向前平举至肩高,同肩宽。
同时臂内旋使两掌心朝下,五指朝前。
2、随即两肘下沉,两掌随势向下按至两胯旁前,掌心朝下,五指朝前,眼平视。
第二式:揽雀尾(一)左掤式动作:1、两膝微屈,身体略沉,两掌稍向左向上微起,着右脚尖外撇60度,身随体转,重心移于左腿屈膝坐实,左脚跟随之领起。
与此同时,右掌随转体经腹前向上至右胸前,使掌心朝下;左手随转体向左平抹,掌心朝下,与腹同高。
2、前势不停,右掌向外向右向里抹一小平圈,掌心朝下,左手也同时经腹前向右弧形抄至右掌下方,随抄随着臂外旋使掌心翻朝上,与右手成抱球状;同时左脚离地虚领。
接着左脚向正南方迈出一步,先以脚跟着地,随之身体转朝西,左脚尖内扣约30度踏实,然后重心移向左腿,弓左、蹬右腿成侧弓步式,此时的左脚尖同右脚掌以在一条直线上;随弓步左小臂向左弧形掤出,左掌高与肩平,掌心朝右偏上,左肘与腕平略低,肘尖与左膝齐,右掌向右下采,掌心朝下,坐腕,手指朝前。
眼神顾及两掌前视。
(二)右掤式动作1、重心移向左腿,右腿自然领起,腰稍左转。
同时左臂内旋,使掌心朝下移于左胸前尺许,右掌随之由右向左经腹前弧形抄至左手下,臂外旋使掌心朝上,与左手成抱球状,两臂呈弧形。
2、右脚向正西迈出一步,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前移而全脚踏实,右腿弓,左腿蹬成右弓步。
同时右小臂由下向前上掤,掌心朝内,高与胸平,左掌随右臂略向下向前推送,掌心朝下。
眼神先顾及两手左侧抱球,再随右掤前视。
(三)捋式动作:1、右臂内旋使掌心朝左下,左臂外旋使掌心朝右上,腰胯微松沉。
2、重心坐实左腿,成右虚步,同时身体微左转。
两臂随体向左向后粘履,左手在左胸前,右手仍与左手保持一腕肘距离。
(四)挤式动作:身体微右转,重心渐前移成右弓步。
同时左臂外旋使掌心朝里,左臂内旋掌心朝前,随着弓步右手前挤,左掌移向右掌脉门处。
杨氏太极拳37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37式拳谱(85式简化版)预备式第十九式:回身双峰贯耳第一式:起势第二十式:进步栽捶第二式:揽雀尾第二十一式:翻身白蛇吐信第三式:单鞭第二十二式:左右野马分鬃第四式:提手上势第二十三式:左右玉女穿梭第五式:白鹤亮翅第二十四式:上步穿掌第六式:左右左搂膝拗步第二十五式:十字腿(单摆莲)第七式:手挥琵琶第二十六式:进步指档捶第八式:抱虎归山第二十七式:上步揽雀尾第九式;肘底看捶第二十八式:单鞭下势第十式:倒撵猴(二个)第二十九式:左右金鸡独立第十一式:海底针第三十式:退步七星第十二式:扇通背第三十一式:退步跨虎第十三式:斜飞式(西北)第三十二式:转身摆莲第十四式:云手(二个)第三十三式:弯弓射虎第十五式:单鞭第三十四式:进步搬拦捶第十六式:高探马第三十五式:如封似闭第十七式:右分左蹬脚第三十六式:十字手第十八式:转身左打虎第三十七式:收势二十五,十字腿〔单摆莲〕〔西〕此势为杨澄甫先师定型“杨氏太极拳套路”前的动作,即“单摆莲”。
单摆莲与后面的“双摆莲”一样,用右脚的外侧横劲向外摆出,无论是用单手拍脚或用双手拍脚,都是用脚拍手,手掌迎击脚面而已,所谓拍出的声音,也只是增强腿部发力,增加威慑效果,并无实际意义。
在身体重心左右移转时,身,腰,胯,腿,膝等诸关节要上下随动,要松活平稳,勿使有死劲,勿使有起伏。
两臂由前到后,肩肘手以及腋下均有松活圆顺之意。
左掌平移时,劲点在小手指侧,随着翻掌要有压合之意,有封,拉,采,拿,带之意。
二十六,进步指裆捶〔西〕由单摆莲左腿下蹲到做指裆捶上右脚,再上左脚,每势俱要清楚连贯。
两臂自左向右搬拦要势随劲连,腰,脚,手要做到协调,均匀,顺活。
出拳时腰催肘,肘催拳,沉腰胯,拔背,体随拳俯,身形与腿随,勿使臀撅,腰塌,背躬。
二十七,上步揽雀尾〔西〕棚,捋挤,按要领与第二式要领相同。
二十八,单鞭下势〔东〕当右脚尖外撇,重心微后移时,周身骨节均需松开,重心亦应往后下落,而不是向右脚上坐。
杨氏太极拳37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37式拳谱(85式简化版)预备式第十九式:回身双峰贯耳第一式:起势第二十式:进步栽捶第二式:揽雀尾第二十一式:翻身白蛇吐信第三式:单鞭第二十二式:左右野马分鬃第四式:提手上势第二十三式:左右玉女穿梭第五式:白鹤亮翅第二十四式:上步穿掌第六式:左右左搂膝拗步第二十五式:十字腿(单摆莲)第七式:手挥琵琶第二十六式:进步指档捶第八式:抱虎归山第二十七式:上步揽雀尾第九式;肘底看捶第二十八式:单鞭下势第十式:倒撵猴(二个)第二十九式:左右金鸡独立第十一式:海底针第三十式:退步七星第十二式:扇通背第三十一式:退步跨虎第十三式:斜飞式(西北)第三十二式:转身摆莲第十四式:云手(二个)第三十三式:弯弓射虎第十五式:单鞭第三十四式:进步搬拦捶第十六式:高探马第三十五式:如封似闭第十七式:右分左蹬脚第三十六式:十字手第十八式:转身左打虎第三十七式:收势二十五,十字腿〔单摆莲〕〔西〕此势为杨澄甫先师定型“杨氏太极拳套路”前的动作,即“单摆莲”。
单摆莲与后面的“双摆莲”一样,用右脚的外侧横劲向外摆出,无论是用单手拍脚或用双手拍脚,都是用脚拍手,手掌迎击脚面而已,所谓拍出的声音,也只是增强腿部发力,增加威慑效果,并无实际意义。
在身体重心左右移转时,身,腰,胯,腿,膝等诸关节要上下随动,要松活平稳,勿使有死劲,勿使有起伏。
两臂由前到后,肩肘手以及腋下均有松活圆顺之意。
左掌平移时,劲点在小手指侧,随着翻掌要有压合之意,有封,拉,采,拿,带之意。
二十六,进步指裆捶〔西〕由单摆莲左腿下蹲到做指裆捶上右脚,再上左脚,每势俱要清楚连贯。
两臂自左向右搬拦要势随劲连,腰,脚,手要做到协调,均匀,顺活。
出拳时腰催肘,肘催拳,沉腰胯,拔背,体随拳俯,身形与腿随,勿使臀撅,腰塌,背躬。
二十七,上步揽雀尾〔西〕棚,捋挤,按要领与第二式要领相同。
二十八,单鞭下势〔东〕当右脚尖外撇,重心微后移时,周身骨节均需松开,重心亦应往后下落,而不是向右脚上坐。
杨氏太极拳37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37式拳谱(85式简化版)预备式第十九式:回身双峰贯耳第一式:起势第二十式:进步栽捶第二式:揽雀尾第二十一式:翻身白蛇吐信第三式:单鞭第二十二式:左右野马分鬃第四式:提手上势第二十三式:左右玉女穿梭第五式:白鹤亮翅第二十四式:上步穿掌第六式:左右左搂膝拗步第二十五式:十字腿(单摆莲)第七式:手挥琵琶第二十六式:进步指档捶第八式:抱虎归山第二十七式:上步揽雀尾第九式;肘底看捶第二十八式:单鞭下势第十式:倒撵猴(二个)第二十九式:左右金鸡独立第十一式:海底针第三十式:退步七星第十二式:扇通背第三十一式:退步跨虎第十三式:斜飞式(西北)第三十二式:转身摆莲第十四式:云手(二个)第三十三式:弯弓射虎第十五式:单鞭第三十四式:进步搬拦捶第十六式:高探马第三十五式:如封似闭第十七式:右分左蹬脚第三十六式:十字手第十八式:转身左打虎第三十七式:收势二十五,十字腿〔单摆莲〕〔西〕此势为杨澄甫先师定型“杨氏太极拳套路”前的动作,即“单摆莲”。
单摆莲与后面的“双摆莲”一样,用右脚的外侧横劲向外摆出,无论是用单手拍脚或用双手拍脚,都是用脚拍手,手掌迎击脚面而已,所谓拍出的声音,也只是增强腿部发力,增加威慑效果,并无实际意义。
在身体重心左右移转时,身,腰,胯,腿,膝等诸关节要上下随动,要松活平稳,勿使有死劲,勿使有起伏。
两臂由前到后,肩肘手以及腋下均有松活圆顺之意。
左掌平移时,劲点在小手指侧,随着翻掌要有压合之意,有封,拉,采,拿,带之意。
二十六,进步指裆捶〔西〕由单摆莲左腿下蹲到做指裆捶上右脚,再上左脚,每势俱要清楚连贯。
两臂自左向右搬拦要势随劲连,腰,脚,手要做到协调,均匀,顺活。
出拳时腰催肘,肘催拳,沉腰胯,拔背,体随拳俯,身形与腿随,勿使臀撅,腰塌,背躬。
二十七,上步揽雀尾〔西〕棚,捋挤,按要领与第二式要领相同。
二十八,单鞭下势〔东〕当右脚尖外撇,重心微后移时,周身骨节均需松开,重心亦应往后下落,而不是向右脚上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七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图解演示预备势一、太极起势(四动)第一动:左脚横移(意念想鼻子尖找右脚脚大指,脚大指指甲盖后面有几根毛,有三五根毛,那叫做大墩穴。
通肝。
鼻子尖对正脚大指,然后呢现在感觉到一对正,感觉到右脚前脚掌就吃力,脚后跟就虚啦。
左脚都是虚的,只有右脚前脚掌吃力,这时候在用意念想,尾闾骨对脚后跟,你看右脚就沉啦,为阴,左脚是虚的,开步怎么开呢,开步不想脚开步不想步,想哪呢,想右手小手指,想右小手指指肚外右腿外侧十公分处指地,左腿就开了,腿开也不要去管它,眼神望远了看,这脚才开。
)第二动:两脚平立(接着上面,左脚开多少算多少,着地不要着力,然后想小手指指肚往右脚跟的外侧,指地,这时候左脚大脚趾着地,然后再想无名指,往小指那去,这时候左脚食指着地,手中指,脚心就着地,想食指脚无名指着地,想手大指,脚小指就着地,想手心脚心着地,想掌跟,脚后跟就着地。
这会什么都不想,这是太极拳的第二动,现在能感觉到喘一口很痛快的气。
这时候感觉横隔膜,肚脐之上,都感觉到很轻松舒服愉快,横隔膜以下,由胯到膝到脚有劲。
这样两脚如树置地生根,跟树根一样,这是第二动的感觉)第三动:两腕前掤(两腕前捧,不是抬胳膊,这抬胳膊不是,抬胳膊不想抬,想指尖,十指指尖指指地,这个手就悠悠荡荡的,然后再想,指尖勾手心,老想指尖勾手心勾手心,就起来了。
回头一不想手就落下来了,这叫做太极劲,双臂抬平后忘掉不让手指勾手心这手就落下来了。
这时候手就感到胀了,胀也不要去管它,一想指尖勾手心就起来了,不想就落下。
求这个劲,叫太极劲。
指尖勾手心要起多高,起到手腕和肩平,略微高于肩,不要超过耳垂,耳垂是人的头部,耳尖这是臀部,平了以后就不要再想指尖勾手心啦,如果手臂超过肩,这腰就吃力脚就站不住,还有手低于肩,这胸口就堵塞。
正确的感觉是什么呢式子合适了感觉想东西吃,空的,像现在吃完饭,做这个姿势一对,还想吃,得有这个感觉)第四动:两掌下采(两掌下採,是术语,意念要想外劳宫,就是手背,想这个时候这手自然下落。
手心有突出之意,手指有舒展之意。
中指落到肚脐,这叫做神阙,这时候再想手心,好似浮在水上。
脚好似踩在水上,你看这就屈膝。
这时候两手平行在水面上,想两肘朝后。
膝盖一打弯,这时候再想肩井穴。
那看,就跟坐电梯似的就下去了。
都是自动,意念在肩井学。
一直落到哪里呢?落到手大指靠近股骨两侧,这叫做风市穴。
指尖朝前,再收收小腹。
眼神平视前方,你看大腿那就热了。
发胀发热。
这时候整个的太极起式,按照这个要求一做,这个劲就不一样。
形式也不同。
做完这个大腿是热的小腿是胀的。
这个第一式完。
)二、揽雀尾(八动)第一动:左抱七星(松左肩,体重逐渐就到右胯,到右腿。
这叫,外三合。
肩与胯合,这时候意念想着松左肩找右胯,一直到尾闾骨对正脚后跟。
这时候鼻子尖再找脚大指,这叫上下一条线,全屏左右转。
下面在坠肘,怎么坠肘?想左肘的曲池穴,这个右腿的阴陵泉就动。
想左肘的少海打外侧想,这时候手大指指甲盖对正鼻子尖,然后再想手心朝后想少商穴,对正鼻子。
不是整个朝后,有一个斜坡。
少商是手太阴肺,让他对正对准鼻准。
你看腿也是胀的,这时候呢,在把中指无名指一贴,你看这右手自动就起来了,都是自动,这叫做异性相吸。
阳掌找阴掌,这个姿势就出来了,右手起完了,然后坠右肘,你看左膝就起,松右肩这左腿就伸出去了。
这叫做;抱七星。
有叫做捧手。
)第二动右掌打挤(意念松右肩坠右肘,想着右手腕子一松,左脚自动下落着地不着力,想命门追肚脐,两个腰胯就平行的朝前平稳位移,左膝渐渐的朝左脚尖方向移动,尽量做到,两腰,两跨,两膝,两肩,处于各自的水平面如同在轨道上滑行一样没有上拉下压的阻力。
(当意念刚要想命门追肚脐的时候,右手中指渐渐的升起,让右手手心贴着左小臂内侧朝左臂内关穴贴扶着移动,一直移动到右手中指指尖与鼻子尖肚脐,这条人体中线对正。
这时候,鼻子尖右手中指跟左脚膝盖脚尖处在纵向垂直线上,整体的,两肩两腰两跨两脚两肘两膝同时处在横向的平行线上,形成了十字交叉的平衡态。
第三动右抱七星(接上式,右掌掌根,在右手中指的引动下,微微升起,起到右掌掌根贴扶这左掌大鱼际,然后意念有右手小手指引导其余手指相随,右掌掌根贴扶着左手大指,食指,中指肚,一直移到右手脉门刚好贴扶住左手中指尖即可。
腰胯保持安静,不乱动,头部微微右转,视线看右手小手指方向的远处,意念在左脚涌泉,接下来意念想着自己的命门如同船舵一样往身体后左侧平摆,这时候感觉鼻子尖随着命门的左摆而同步的平转向身体右侧。
在意念想着命门往左侧摆动的同时,左脚以脚跟为轴,让左前脚掌微微的贴扶着地面往右侧内扣接近于九十度角,身体边转动,两掌边同时翻掌,右掌心渐渐翻转朝上,左掌心渐渐翻转朝下,左手中指之中虚虚的贴扶着右手臂列缺处,当身体转向右正方向的时候,让尾闾继续与左脚跟对正,重心彻底落在左脚,右脚以脚尖为轴跟内收虚虚离开地面,然后意念想松左肩,坠左肘,右脚跟着地脚尖翘起大脚趾有回钩鼻尖之意。
右手大指遥对鼻尖,左手中指放在右肘内侧曲池处,右抱七星完成。
感觉左腿发张发热,左手心和右脚心有轻微蠕动感。
第四动左掌打挤(右掌以小手指指尖作为固定点不动,从右手腕开始放松,轻轻放松,边松边提,一直松到肘关节,使得肘与小手指成平行线横于胸前。
右掌掌心向后,指尖向左,左掌掌心向前扶在右手臂脉门处,与此同时,右脚渐渐落平。
随之屈膝略蹲,左腿舒直,重心集于右脚,两脚形成右弓步,两眼从作数食指方向上边三寸左右高度平视远方。
意在夹脊,感觉右腿发涨,发热,脊背后撑,两臂前撑,此全在意,感觉气势饱满浑圆。
第五动右掌回捋(意念引导右掌小手指向前方舒伸,掌心逐渐翻转向下,左掌掌心也随着翻转向上,以中指四指尖扶在右腕脉门处,至右臂舒直,与右脚小脚趾成上下垂直线时,身向后坐,重心移于左脚,右脚跟着地脚尖翘起,形成左坐步式,同时,右肘松力,右掌循外弧形线向右后下方回捋,左掌的中,四指指尖仍扶在右腕脉门处,随右掌转动而转动,右掌捋到贴近右肘右肋下时,肘尖向右后下与肩成垂直,腰向左后下松力,右肘随着腰往后,由肘,往前松力,右掌心翻转向上,左掌心随着翻转向下,两眼始终注视右掌食指指尖,意在右掌掌心。
)感觉,左腿发热发涨,右手心与左脚心有发热蠕动感,胃肠也有微微的蠕动。
第六动右掌前捧(右掌以食指引导,循内弧形线向左前上方舒伸,至左脚前时,右脚渐渐落平,随之屈膝略蹲,左腿舒直,委中穴朝天,委中穴在后腿窝处。
两脚形成右弓步,同时,右掌继续向右前方移动,至右臂伸直,手的大指与右脚的小脚趾在一条线上为度,右掌心向上,指尖朝前,左掌心向下,中,四指尖仍扶在右腕脉门处,重心在右脚,眼神看右掌食指指尖,意念在右掌掌心。
)感觉,全身舒畅,右手心跟小腹轻微发热,或轻微蠕动感。
第七动右掌后捧(右肘松力,右掌以食指引导,向右后方走外弧形线移动,左掌仍以中,四指扶在右腕脉门处同步相随移动,至右掌转到右耳旁,右手大指,中指,与右小眼角三点成一直线时止,与此同时,左膝松力,向后坐身,尾闾与左脚跟对正,右腿舒直,脚跟着地,脚尖翘起,形成左坐步式,重心在左脚,两眼始终注视右掌食指指尖,意在右掌掌心。
)感觉;左腿发张发热,右掌心发热。
第八动右掌前按(腰微松,右肘尖微微向前下松垂,右脚尖向左转四分之一,同时右掌顺着右脚尖所朝方向,向前按出,掌心向外,指尖向上,左掌仍然扶在右腕脉门处,当右脚落平时,右掌以大指引导,向右前方转八分之一,按出,右膝弓足,重心集于右脚,左腿舒直,左脚位置不变,两脚形成丁八步,视线看右掌食指尖,意在右掌掌心)。
感觉;胸宽畅通,背圆力全,右腿发热。
三、搂膝拗步(六动)第一动左掌下按(松右肩坠右肘,右手合谷贴在耳门,然后左脚往左自开,左掌以食指引导向左前下方,按出,掌心感觉扶着物体,同时,右腕松力,使虎口靠近右耳孔,右肘微微下沉,右肩一松,这时左脚跟就自动的使脚跟往内一回收,脚尖虚虚的沾着地面,右腿仍屈膝略蹲,体重仍集于右脚,两眼视线注于左掌食指指尖,意在右肩井穴,)感觉;右大腿发酸,发热,右小腿发涨,两张掌心同时也有发涨蠕动感。
第二动右掌前按(抬头,眼看正前方,右掌以无名指引导向正前方按出,掌心向外,大指遥对鼻尖,同时左脚向左横移,渐渐落平,随之,屈膝略蹲,体重移于左脚,右腿舒直,右脚后跟往外开,形成左弓步式,左臂微屈,左掌掌心向下,指尖向前,靠近左腿左侧,两眼从右大指指尖上方往前平视。
意在左掌掌心。
)感觉;左腿,发热,发酸,发涨,两掌掌心有轻微蠕动感。
第三动右掌下按(右掌以食指引导向前方往下按,至左膝前为止,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同时,左掌,腕部松力,向上提至左耳旁,重心仍在左脚,两眼注视右掌食指指尖,意在左掌掌心。
)感觉;左腿发涨,发热,左手心与右脚心有轻微蠕动感。
第四动左掌前按(抬头,两眼向正前方平远看,提顶,立腰,虚右脚跟,松右膝,右脚向前迈出,先落脚跟,后落脚尖,随之,屈膝,略蹲,左腿舒直,两脚成右弓步式。
重心移于右脚,同时,左掌以无名指引导向前按出,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右掌置于右腿外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神顺着左掌大指上边往前平远处看,意在右掌掌心。
)感觉;右腿发涨发热,两手心有蠕动感。
第五动左掌下按(左掌以食指引导向前下按,至右膝前为止,同时右腕松力,向上提至右耳旁,重心仍在右脚,视线在左掌食指尖,意在右掌掌心。
)感觉;右腿发涨发热,右手心和左脚心有蠕动感。
第六动右掌前按(抬头视线逐渐朝前平远看,提顶立腰虚左脚跟松左膝,左脚向前迈出,落平,成左弓步式,右掌向前按出,以无名指引导,掌心向外大指要对鼻子尖,左掌在左膝旁,重心在左脚,眼从右掌大指上方平远看。
意在左掌掌心。
)感觉;左腿发热发涨,两手心有轻微蠕动感。
四、手挥琵琶(四动)第一动右掌回采右膝松力,身往后坐,体重移于右脚,左腿舒直,脚尖点地,松右肩沉右肘,右掌稍微后撤,至大指与胸口前后对正,掌心向左,指尖向前,左掌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左掌置于右胯胖,两眼向正前方平视,意在右掌掌心。
感觉;胸部舒畅,右腿平稳有劲,两张掌心蠕动。
第二动左掌前捧左掌以食指指尖向右前斜坡上,掌心逐渐翻转向内,大指遥对鼻尖,右掌大指贴于左臂弯处,掌心斜向左下方,体重仍在右脚,左脚尖翘起,两脚形成右坐步式,两眼从左掌大指指尖方向平远看,意在左掌掌心。
感觉,右脚心和左掌心有蠕动感。
第三动左掌平按左掌以小手指引导向右前方舒伸,掌心逐渐翻转向下,右掌随左掌的翻转向下时而翻转向上,两掌距离不变,与此同时左脚落平,随之,屈膝略蹲,右腿舒直两脚形成左弓步,重心在左脚,这时,两掌再向左前方挥动。
即正前方的左十六分之一处的隅角为止,眼神注视左掌食指指尖,意在左掌掌心。
感觉;全身舒畅左掌心有蠕动感。
第四动左掌上捧左掌仍以食指为引导向左前上方舒伸,掌心逐渐翻转向下,掌领身起,右脚虚随,两脚相并,同时右掌后撤,以右腕脉门贴近右肋为度,重心仍在左脚,眼神注视左掌食指,意在左掌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