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腐病和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甜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doc
甜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降雨有利于玉米发病,特别是连续干旱后突降暴雨,田间湿度大,病菌浸染率高,发病迅速,由发病到倒折仅需2天。
为更好地指导生产,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现将甜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发生时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作如下介绍:一、发病症状:甜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具有传染性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暴发流行。
主要危害茎秆和茎基部,甚至根系。
有时甜玉米顶部也能发病,心叶失绿萎蔫、腐烂,易拔出。
病株叶上出现水渍状腐烂,病组织开始软化,散发出臭味。
病健组织交界处水渍状尤为明显。
湿度大时,病斑向上下迅速扩展。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甜玉米40厘米高时组织柔嫩易发病,害虫危害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
此外害虫携带的病菌也能起到传播病菌的作用,如玉米螟、甜菜夜蛾、棉铃虫等虫口密度大时发病重。
降雨有利于发病,特别是连续干旱后突降暴雨,田间湿度大,病菌浸染率高。
田间植株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施用氮肥过多也有利于发病。
三、防治方法:1、实行轮作,尽可能避免连作。
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将病残株妥善处理,减少菌源。
2、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高畦栽培,严禁大水慢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病菌随水传播。
田间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携带出田外沤肥或集中烧毁。
3、及时治虫防病,苗期开始注意防治玉米螟、粘虫等害虫,及时喷洒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
在甜玉米喇叭口期,田间发病初期喷洒2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液剂3000—4000倍液;隔7天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
细菌性茎腐病传播速度快,但用药防治效果较好。
如果发现腐烂部位有恶臭味,可以立即用农用链霉素、菌毒清等药剂防治。
4、灌根:生产上最好在田间甜玉米发病初期立即将病株割除,带出田外,立即用药剂进行整块田块喷施农用链霉素等药剂进行防治,并着重对甜玉米植株基部喷淋药液灌根。
这样能有效保护健康植株不受侵染,防止病害在田间蔓延。
甜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就介绍到这里了,想要解决更多的问题欢迎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
玉米穗腐病和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病原菌从玉米根部侵入,传到果穗再扩散到穗轴和 2 玉米茎腐病
籽粒;二是病原菌通过气流或雨水经由花丝进入果
玉米茎腐病也叫青枯病、茎基腐病,是成株期茎
穗内部侵染;三是病原菌由虫害等造成的伤口侵入。 基部腐烂病的总称,近年来由于推广秸秆还田和少
1.2 危害症状
耕免耕,增加了田间病原菌的数量,玉米茎腐病发生
通过果穗腐烂而造成减产,一般品种发病率为5%~ 于病原菌的侵染与流行。在玉米灌浆期高温多雨以 10%,严重的可达50%。由于引起穗腐病的一些病原 及玉米虫害发生偏重的年份,穗腐病也发生较重。收
菌产生的黄曲霉素对人、畜有严重危害,因此了解玉 获期连续降雨会加重籽粒霉变,籽粒中霉菌毒素的
米穗腐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对保证玉米产量和 累积量增大。贮藏过程中玉米籽粒含水量大,大量籽
玉米穗腐病的症状因病原菌不同而有差异,玉 严重。一般年份发生率为5%~10% ,严重时可达
米果穗及籽粒均可受害。发病初期果穗花丝呈黑褐 50%,造成玉米减产甚至绝产。
色,水浸状,果穗顶部或中部出现粉红色、黑灰色或 2.1 发生规律
暗褐色霉层,是病原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严重
玉米茎腐病主要是由禾谷镰孢菌、轮枝镰孢菌、
1.3 防治方法
由根系、茎基部通过伤口直接入侵,在植株体内蔓延
玉米穗腐病防治应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利用抗 扩展,最后堵塞维管束,使地上部植株得不到水份和
病品种,改善贮藏条件,并结合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 营养而干枯死亡。玉米吐丝期至成熟期,高温高湿利
措施
于发病,尤其是雨后暴晴,导致病害严重爆发。
1.3.1 选择抗病品种 选择早熟、抗逆品种。目前生 2.2 危害症状
时,穗轴或整穗玉米腐烂。病粒无光泽,不饱满,质 腐霉菌等多种病原菌侵染引起。玉米茎腐病属于土
玉米茎基腐病发病原理与防治
玉米茎基腐病发病原理与防治玉米茎基腐病发病原理与防治2009-07-10 07:27:21| 分类:玉米病害汇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玉米茎基腐病又称茎腐病或青枯病,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其中美国发生普遍,危害严重。
我国该病在20世纪20年代即有发生,60年代后由于主推的自交系和杂交种对茎基腐病多数抗性不强,因此很快成为玉米上亟待解决的重要病害问题。
目前在我国广西、浙江、湖北、陕西、河北、山东、辽宁等18省(区)均有发生,一般年份发病率10%~20%,严重年份达20%~30%,个别地区高达50%~60%,减产25%,重者甚至绝收。
症状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
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
我国茎基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刀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两种类型。
茎部症状:开始在茎基节间产生纵向扩展的不规则状褐色病斑,随后缢缩,变软或变硬,后期茎内部空松。
剖茎检视,组织腐烂,维管束呈丝状游离,可见白色或粉红色菌丝,茎秆腐烂自茎基第一节开始向上扩展,可达第二、三节,甚至第四节,极易倒折。
叶片症状:主要有3种类型:青枯、黄枯和青黄枯,以前二种为主。
青枯型也称急性型,发病后叶片自下而上迅速枯死,呈灰绿色,水烫状或霜打状,该类型主要发生在感病品种上和条件适合时。
黄枯型也称慢性型,发病后叶片自下而上逐渐黄枯,该症状类型主要发生在抗病品种上或环境条件不适合时。
青枯、黄枯、茎基腐症状都是根部受害引起。
研究表明,在整个生育期中病菌可陆续侵染植株根系造成根腐,致使根腐烂变短,根表皮松脱,髓部变为空腔,须根和根毛减少,使地上部供水不足,出现青枯或黄枯症状。
茎基腐病发生后期,果穗苞叶青干,呈松散状,穗柄柔韧,果穗下垂,不易掰离,穗轴柔软,籽粒干瘦,脱粒困难。
除腐霉菌和镰刀菌引起的青、黄枯症状以外,该病在国外和我国一些地区可因不同病原菌的侵染而表现其他一些症状特点:①干腐型茎基腐(干腐病):该病曾是我国的检疫对象,由玉蜀黍壳色单隔孢菌(Diplodia zeae)引起。
禾谷镰孢菌的玉米茎腐病的病害循环 -回复
禾谷镰孢菌的玉米茎腐病的病害循环-回复禾谷镰孢菌(Setosphaeria turcica)是引起玉米茎腐病的主要病原菌。
这种病害对玉米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控玉米茎腐病,了解其病害循环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逐步回答关于禾谷镰孢菌引起的玉米茎腐病的病害循环的问题。
第一步:病原菌的来源禾谷镰孢菌的主要来源是寄主植物残留物和感病植株。
这些残留物和感病植株中的病原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如空气飘播、水源传播和虫媒传播等。
因此,玉米田间的残茬和感病植株是禾谷镰孢菌病害循环的重要环节。
第二步:病菌的传播禾谷镰孢菌主要通过风、雨水和农业工具等传播到健康的玉米植株上。
其中,风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尤其是当感病植株附近有高温、高湿环境时,病原菌更容易通过风传播到周围的健康植株上。
此外,雨水和农业工具也可通过污染的方式传播病原菌。
因此,玉米生长季节中的气象条件和农业操作对禾谷镰孢菌病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第三步:病害侵染过程一旦禾谷镰孢菌传播到健康的玉米植株上,病害侵染过程就开始了。
病原菌可通过茎秆、叶片和穗部等植物组织进入植株内部。
一般来说,茎秆是主要的侵染部位。
病原菌通过侵入茎秆后,开始繁殖并引起茎腐病的发生。
在玉米生长季节中,高湿和高温的天气条件是利于禾谷镰孢菌的繁殖和病害发生的关键。
第四步:病害扩散和传播一旦玉米茎腐病发生,病原菌会在植株内进行大量的繁殖,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
这些分生孢子会通过风、雨水和虫媒等途径传播到周围的健康植株上,引起新的感染。
特别是在风速较大、湿度较高的气象条件下,病原菌分生孢子更容易通过风传播到周围玉米植株上。
此外,虫媒传播也是病害扩散的重要途径,一些昆虫如玉米螟和蚜虫等可以携带病原菌传播到健康植株上。
第五步:病害的发展和后果玉米茎腐病在植株内引起茎秆腐烂,破坏了植物的正常生理过程,导致植株倒伏、减产甚至死亡。
在玉米叶片附近,植株表现出黄化、凋萎和叶片病斑。
而在玉米穗部,病害会导致穗顶枯死,影响产量和品质。
玉米穗期病虫草害防治措施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二、玉米穗期虫害防治措施
(一)亚洲玉米螟
1、形态特征:幼虫背部黄白色至淡红褐色,背线明显,两侧有较模糊的 暗褐色亚背线。
2、为害状:出孵幼虫群聚取食心叶叶肉,留下白色膜状表皮,呈花叶状; 幼虫蛀食心叶,叶展开后,出现整齐的排孔
福等包衣,可降低部分发病率。 (2)施穗肥时增施钾肥也可以降低发病率,并增加植株的抗倒性。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二)瘤黑粉病(春玉米)
1、典型症状与为害:在玉米植株的任何地上部位都可产生形状各异、大 小不一的瘤状物,主要着生于茎秆和雌穗上。 2、防治措施: (1)应及早将病瘤摘除,并带出田间销毁。 (2)种植抗病品种。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2)喷雾:于幼虫3龄前,叶面喷洒2.5%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 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用75%拉维因3000倍液等药剂。
(3)在玉米螟、棉铃虫卵期,释放赤眼蜂2~3次,每亩释放1万~2万头。 (4)利用性诱剂或杀虫灯诱杀成虫。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二)玉米穗期除草方案:
春玉米:
1、化学除草剂的使用 (1)选择适宜的除草剂 根据玉米田杂草种类来选择除草剂,以提高
药剂除草效果。春玉米穗期杂草种类主要有稗草、狗尾草、马唐、酸 模叶蓼、苋、龙葵、荠菜、苍耳、苘麻、鸭跖草、问荆、刺儿菜、苣 荬菜、蒿等。由于杂草种类多,可供选择的除草剂种类也多,由于盲 目选择除草剂,药剂配方不合理,致使对玉米田杂草防治效果不理想。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田化学除草应以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为主,苗后茎 叶处理为辅。近年来,玉米生产多采用秋起垄、春季垄上播种,针对 春季杂草萌发快的特点,在水分适宜的条件下可采用以下两组配方:
河南省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或 黄枯 状 。病 菌 自根 系侵 入 , 在植 株 体 内蔓 延 扩 展, 病 偏 多, 雨后 突然 转 晴 的天 气, 玉米 茎腐 病发 病 迅速 而严 茎地上部第一 、 二 节 间 有纵 向 扩展 的褐 色 不 规 则 病斑 , 重; 高温 、 高 湿是 发病 的有 利条 件 , 当气 温在 3 4 ~ 3 5℃ 、 剖 茎 检查 ,内部 组 织 腐 解, 维 管 束 游 离 呈丝 状 , 茎 秆 变 相 对 湿度 达 到 8 0 %以上 时病 害扩 展 最快 ,这样 的条件
2 症 状
导 致 了大量 秸秆 和病残 体滞 留 田中 , 病 原菌不 断 累积并 以冬 孢子 越冬 , 成 为翌 年初 侵 染 的来 源 , 导 致病 害 的发
玉米 茎腐 病一 般从 灌浆 期 开始发 病 , 乳熟 后期 至 蜡 生 和加 重 。 熟期 为发 病 高 峰期 。 主要 分 为两 种类 型 : 一 种 是 真菌 性 4 . 2 气 候 因素 茎 腐病 。该病 害从 始见 病 叶到 全株 显 症 一 般 经历 一 周 玉米 茎 腐 病 的发 生 与 气 候 的关 系 十分 密 切 , 其中 左右, 历期 短 的 仅需 1 ~ 3 d , 长 的可持 续 1 5 d以上 。玉 与 雨水关 系 最大 。凡是 7 — 8月 间降雨 多 、 雨 量大 , 特别 米茎 腐 病 在乳 熟 后期 常突 然 成 片萎 蔫 死 亡 ,呈 青 枯 状 是 玉米 生长 中后期 遇久 旱后 , 而乳 熟末 期至 蜡熟 期雨水
国 不 同地 区问病 原菌 的种 类有 较大 差异 , 主要 有镰 孢 菌 4 . 1 田 间 菌 源 累 积 ( F u s a r i t u n s p p ) 、 腐 霉菌 ( P y t h i u m s p p ) 和 细菌 三大 类 群 。 近年来 , 随着 玉 米秸 秆 还 田技 术 的推广 应 用 , 河南 在河 南 省 , 玉 米茎 腐病 以禾 谷镰 孢 菌和腐 霉 菌侵 染 引起 省 玉米 秸秆 还 田面积 逐年增 加 。 秸秆 还 田一方 面有利 于 的 真菌性 茎 腐病 为主 , 细 菌型茎 腐病 次之 [ 2 1 。 培 肥地 力 , 改善土 壤结 构 , 增 加土 壤有 机质 ; 另一 方 面也
玉米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现代 农业 科技
21 年第 1 01 9期
玉米 病 害 的发 生 与 防治
冀 萍
( 山西 省汾 阳 市阳 城 乡农 技 站 , 西 汾 阳 0 2 0 ) 山 3 2 0
摘 要 介 绍 了玉 米干 腐病 、 米锈 病 、 玉 玉米 粗 缩病 、 米 茎腐病 、 玉 玉米条 纹矮 缩 病 等 玉米病 害 的发 生特 点 , 提 出相 应 的 防 治措 施 , 并 以 期 为 玉米病 害的 防治提供 参 考 。
载 体 ; 应 应注 意 防蚜 虫 。 所 改进 栽培技 术 , 强 田间管 理 , 加 有
玉 米锈 病 主要 侵染 叶 子 , 重时 也可 侵 染果 穗 、 严 苞叶 其 至 雄 花 。 自病 残 体 或 南 方 的 夏孢 子及 转 寄 主— — 酐见 草 来 的北方 菌 源 为该病 初 侵 染源 。 间叶 片染病 后 , 部 产 生的 田 病
4 0mlh 。 4 %毒死蜱 9 0 1 0 J m 5 J m2或 8 0 ~ 0mlh 对水 4 0-0 g 2 5 , 0k , 6
玉米 炭 疽 病 主要 危 害 玉米 叶 片 , 初 叶 片 上 有 黑 色 小 起 粒 点 , 后叶 片枯 死 , 温多 雨天 易发 病 。 最 高 防 治上 , 选 用抗 病 品 种 。 应 实行 3年 以 上轮 作 , 翻 土 深 壤, 施用 腐 熟有机 肥 , 时 中耕 , 及 提高 地温 。 用种 子重 量 05 .% 的5 %苯 菌灵可 湿性 粉 剂拌 种 。 0 必要 时喷 洒 5 %甲基硫 菌 灵 0
粉 剂 1 0 ~ 0 0 20 0倍 液 , 1 5 隔 0d左右 喷 1 , 喷 2 3次 。 次 连 ~
3 玉 米粗 缩病
玉米种植两种病害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 种植技术
玉米种植两种病害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种植技术玉米是安阳县的主要秋粮作物,占我县作物种植面积的90%以上,近年来,由于特殊气候影响和种植制度的变化,使一些玉米病害上升为严重影响产量的重发病害,我们进行调查和研究,只要重视选种,合理密植,加强中后期管理技术,就会控制病害的危害。
因此,大加宣传和普及玉米粗缩病、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技术是确保我县玉米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玉米是安阳县的主要秋粮作物,近年来,几种病害在玉米田严重发生,对玉米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群众纷纷打电话要求解决玉米田的病害问题。
一、玉米粗缩病1.发生情况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病毒病害,主要由灰飞虱传播。
受害玉米植株严重矮化,株高仅为健株的1/2-1/3,苗期易感病,5-6叶时即可表现症状,首先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展到全叶,并在叶背的叶脉上产生蜡白色突起,叶色深绿,宽短质硬,呈对生状,用手摩擦叶背粗糙感明显。
有时叶鞘、果穗、苞叶上具有蜡白色条斑。
病株节间短,顶叶簇生,根系不发达,易拔出,重病株多提前枯死,一般减产10-30%,重者减产50%以上。
2009年我县一般地块的病株率在2-3%左右,而严重地块的病株率在50%以上。
2.其发生的原因分析2.1气候条件的影响冬季气候温暖,冬春季少雨,是玉米粗缩病翌年重发生的有利条件。
灰飞虱耐低温能力较强,对高温适应性差,冬季气温偏高,夏季气温偏低,利于其发生。
如2006年月12月-2007年2月>0积温为2780℃,比常年多87.60℃为灰飞虱的安全越冬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样[]2008年、2022年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异常少,也非常适合灰飞虱的繁殖和传毒,导致2007、2009、2022年在部分地块严重发生。
2.2玉米种植模式有利于灰飞虱发生安阳县中东部有麦田套种夏玉米的习惯,小麦和玉米共生期较长,一般在5月20日以后就开始套种。
玉米出苗至6叶期前是对该病的敏感生育期,麦套玉米在5月下旬播种,6月上旬其幼苗期恰是第1代灰飞虱迁入麦田的发生盛期,这就为该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茎腐病的预防和治疗
施进行防治。
误区提示
不要误认为只有发病后才需要治 疗,忽视预防工作的重要性;不 要随意加大药剂用量或使用禁用 农药,以免造成药害和环境污染
。
PART 04
田间管理与监测
REPORTING
茎腐病的预防和治疗
演讲人:
REPORTING
日期:
• 茎腐病概述 • 预防措施 • 治疗方法 • 田间管理与监测 • 综合防治策略与实践案例 • 玉米青枯病与茎腐病关系探讨
目录
PART 01
茎腐病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茎腐病是一种由镰刀菌或腐霉菌 等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 发生在玉米等作物上。
化学防治
在玉米喇叭口期,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以压低菌源,减 轻病害发生。
成功实践案例分享
某地区通过推广抗病品种,结合农业 防治和化学防治,成功将茎腐病的发 病率控制在5%以下,保障了玉米的 产量和品质。
某农户在发现茎腐病初期,及时采取 化学防治措施,有效遏制了病害的扩 散,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加强田间管理
深耕改土
合理密植
通过深耕改土,增加土壤通透性,破坏病 菌滋生的环境。
根据地力、施肥水平、品种特性等因素, 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避免过密种植导致 通风透光不良,诱发病害。
科学施肥
排水防涝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提 高植株抗病力。
及时排水防涝,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 生。
定期监测病情
02
在发病初期,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控制病害扩散蔓延。
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摘要:玉米茎基腐病已成为目前我国玉米生产中危害严重的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主要对玉米茎基腐病的化学防治药剂、化学防治进展、生物防治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未来防治策略重点关注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玉米茎基腐病;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引言茎基腐病是一种由多种镰孢菌复合侵染引起的土传病害,以假禾谷镰刀菌为优势致病菌。
该病虽然在苗期也有一定危害,但其主要危害时期在玉米成株期。
近年来,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秸秆全量还田,且缺少翻耕作业,导致该病发生虽然有一定起伏,但总体发生仍然较重。
玉米感染该病菌,首先在茎基部及根部表现症状,之后蔓延全株,并影响叶片光合能力。
1为害症状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病期为玉米灌浆期,症状高峰期时间较长,分为青黄枯、青枯、黄枯三种发病症状。
若品种较易感病,处于高温高湿田间时很容易出现茎基腐病,病叶从上到下呈现水烫状,在很短时间内出现枯死,叶子灰绿色;如果品种比较抗病,在遇到恶劣的生态环境时,玉米发病规律是叶片会逐渐出现变黄、枯死的现象,整个发病时间过长,整体出现黄枯状。
而真菌性玉米茎基腐病的病斑一般是以茎基部为核心进行发展,后期基部很多环节都出现变褐发软的现象,甚至会产生大规模收缩的问题,导致玉米易在发病环节处断裂,出现大量倒伏。
当工作人员将所有病株拔出后,能明显看到根须数量逐渐降低,初生根和次生根全部变成褐紫色,甚至出现明显腐烂的现象,导致病根表皮产生剥离现象。
通过将维管束间隙撑开,能明显看到间隙中出现各种红色霉状物和白色菌丝。
另外,细菌性玉米茎基腐病主要表现在玉米叶末和茎秆出现浸水腐败、组织软化等现象,个别环节出现明显的恶臭味。
真菌性玉米茎基腐病的病株通常会提前出现各种症状,如倒伏、枯死等,导致玉米果穗下垂,籽粒松瘪,穗行数下降。
后期感染疾病的玉米植株,通常不会出现倒折现象,但患病部位器官会枯死。
2防治措施2.1玉米茎基腐病的生物防治通过筛选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木霉菌,选取最有潜力的GDSF1009进行盆栽和田间试验,均表明对该病害防治效果良好,可以促进玉米生长,田间试验表明8~10g/孔接种木霉菌颗粒防治效果可达到65%以上,增产2%~11%;木霉菌颗粒剂75kg/hm2用量下,对田间自然发病的玉米茎基腐病防治效果27.23%~48.84%,增产率最高为11.7%。
玉米病虫害防治用药
玉米病虫害防治用药玉米常见病虫害有纹枯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大斑病、灰斑病、玉米螟等。
1、纹枯病:使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农利灵1000-2000倍液进行防治。
2、丝黑穗病:播种前,使用粉锈宁(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07%)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0.7%)进行拌种。
一、玉米纹枯病1、选择豫玉26号,济单7号等叶片大小适中,往上倾斜生长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
2、种植时,采取宽窄行种植,增强田间的通风透光性。
3、病情严重的地块,和非禾本科作物(比如大豆、花生)进行轮作。
4、播种之前,使用浸种灵拌种堆闷24-48小时左右(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02%)。
5、病发初期的时候,使用0.5kg的1%井冈霉素兑水200kg稀释喷雾,或者是喷洒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农利灵1000-2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等药剂。
6、病发初期时,每亩地使用150-200ml的2%农抗120水剂兑水50-60kg稀释喷雾,每隔10-15天喷洒一次,病情严重时,每隔7-8天喷洒一次。
二、玉米丝黑穗病1、对于病情严重的地块,尽量实行3年轮作,减少田间的病菌数量。
2、在苗期的时候,及时将染病的幼苗拔除。
抽穗后,趁着黑粉菌孢子尚未成熟散落之前,将病穗割除,带出田外。
3、播种之前,每10kg的玉米种子使用30g的2%立克秀拌种剂或20-25g的2%速保利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处理,或者是使用粉锈宁(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07%),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0.7%),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5-0.7%)进行拌种。
4、播种后,使用70%五氯硝基苯制成的药土(用药量不超过0.7%)覆盖在种子上,或者是使用50g的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kg细土混合均匀,然后每个定植穴撒施100g 药土,覆盖在种子上。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探析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探析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玉米茎腐病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生物灾害之一。
玉米茎腐病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其病原真菌主要有镰刀菌、镰刀菌类真菌和青霉菌等,这些真菌会侵染玉米植株,造成玉米茎的腐烂,导致植株死亡或减产。
本文将针对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原因、症状特征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析,以期对玉米茎腐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一、发生原因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气候因素:玉米茎腐病多发生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尤其是在夏秋季节,这种环境条件更有利于病原真菌的生长繁殖。
2. 土壤因素: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土壤质地粘重、排水不良等情况都会增加玉米茎腐病的发生风险。
3. 病原菌侵染:病原菌主要通过种子传播、土壤侵染和风雨等途径侵染玉米植株,引发茎腐病。
4. 生长管理不当:缺乏适当的施肥、间作种植等管理措施也会增加玉米茎腐病的发生风险。
二、症状特征玉米茎腐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上部叶片逐渐枯黄干枯,茎部则出现褐色腐烂斑点,逐渐扩展并肥厚,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在玉米茎横切面上可以看到黄白色霉层,并伴有臭味。
受感染的茎秆易折断,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三、防治措施针对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原因和症状特征,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合理选址:选择土壤排水良好、通风透光好、土壤酸碱度适宜的地块种植玉米,避免潮湿阴暗的环境。
2.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对玉米茎腐病具有一定抗性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
3. 合理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矿质肥,增强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提高植株的免疫力。
4. 种前处理: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有效杀死携带病原菌的种子,减少病害的传播。
5. 合理密植:适当控制玉米的密度,避免植株之间的拥挤,保持通风良好,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6. 农田清洁:定期清理农田杂草和残茬,避免病原菌在土壤中滞留。
7. 化学防治:在玉米茎腐病发病初期可进行喷洒杀菌剂进行防治,选用效果好、安全性高的农药进行防治。
玉米镰刀菌型茎腐、穗腐、苗期根腐病的相互关系及防治
玉米镰刀菌型茎腐、穗腐、苗期根腐病的相互关系及防治作者:刘怀宇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07期一、玉米镰刀菌型茎腐、穗腐、苗期根腐病的相互关系玉米镰刀菌型茎腐病是在气候温度没有达到适宜玉米生长条件的情况下,玉米茎腐病发病率会增高,玉米的加重施肥也会增加发病率,在发病初期会呈现出白色,然后变成粉红色的霉状。
在平均温度达到30摄氏度附近,湿度达到70%以上,开始出现发病状况。
玉米穗腐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的后期,玉米穗腐病不仅会导致果穗发生腐烂,还会让玉米发生减产,带菌的种子发芽成活率会大大降低,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损失。
在早期会长出橙红色的霉层,到了后期会发展为暗灰色,外叶上回生长出白色、橙红色、暗褐色、黑色的小菌核,感染品种的发病率达50%。
镰刀菌型苗期根腐病主要表现为根系端部中稚嫩部分发展至深褐色腐烂,根部组织逐渐坏死,和子粒相连的部位发生褐变直至腐烂,植株的叶片尖端逐渐变黄,在病害严重时还会直接导致植株死亡。
根据对玉米穗腐病病原菌与刀菌型茎腐病原菌的比较,可以发现刀菌型茎腐病与穗腐病的病原菌为同一种镰刀菌,使用带菌的牙签将穗腐病和茎腐病的病原菌进行交互接种,可以发现同种病原菌的致病性没有明显差异。
而在果穗下两节处没有分离出镰刀病原菌,也就是说镰刀病原菌无法在植株体内进行系统的侵染,由此可以看出来自不同来源的同一种镰刀菌没有明显差异的致病性。
但是苗期根腐病会加重成株阶段的玉米茎基腐病发病几率。
二、玉米镰刀菌型茎腐、穗腐、苗期根腐病的防治(一)筛选室内化学试剂首先在灭菌的培养皿中,将1毫升混合孢子的悬浮液加入进去,摇匀之后将PDA培养基熔化,将其冷却到45摄氏度附近,导入培养皿中,以匀速摇匀培养皿,让两种液体充分混合。
在培养基冷却之后,用直径8毫米的灭菌滤纸蘸取药液,同时吸取药液的滤纸平铺在细菌培养皿之中,重复三次,放入到恒温箱中进行细菌培养,在72小时之后,测量出抑菌圈的直径,筛选其中有效的杀菌剂。
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摘要介绍了玉米主要病虫害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青枯病、玉米地上害虫、地下害虫等发生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发生;防治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148-011 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
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叶片上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一般长5~10 cm,潮湿时病斑上有明显的黑褐色霉层,后期病斑常纵裂。
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褐枯死。
防治措施:选用抗耐大小斑病的玉米杂交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制度;改善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性[1];适时进行药剂防治,在玉米抽雄前后,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时,开始喷药。
可用80%代森锰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500倍液喷雾,用药液量750~1 125 kg/hm2,隔7~10 d喷1次,共防治2~3次。
2 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和苞叶。
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以玉米抽雄后发病重。
病斑初为水浸状,大小为(5~10)mm×(3~4)mm,病斑密集时常互相连接成片,形成大型枯斑,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蔓延、扩展。
防治措施: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主,结合栽培技术的措施。
药剂防治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异稻瘟净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均对水500倍进行喷雾[2]。
7~10 d喷1次,共喷2~3次。
主要在玉米抽穗前后、病情扩展前开始喷药,喷药时先摘除基部病叶。
3 玉米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发病率2%~8%,严重地块可达60%~70%,造成严重减产。
该病主要侵害玉米雌穗和雄穗。
防治措施:一是种子处理。
玉米主要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一、玉米顶腐病(细菌)症状:玉米顶腐病典型症状为心叶呈灰绿色失水萎蔫枯死,上部叶片卷曲牛尾状,形成枯心苗或丛生苗。
叶基部水浸状腐烂,病斑不规则,褐色或黄褐色,腐烂部有或无特殊臭味,有粘液,严重时用手能拔出整个心叶,轻病株心叶扭曲不能展开。
防治方法:1)对玉米心叶已扭曲腐烂的较重病株,可用剪刀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以利于雄穗的正常吐穗,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对严重发病难以挽救的地块,要及时毁种。
2)药剂防治。
一是拌种,用种子重量的0.2%~0.3%,剂型为75%百菌清可湿性剂,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广谱内吸性强的杀菌剂拌种。
二是喷药防治,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3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和菌必鲨兑水进行喷雾,最好将喷雾器喷头卸下,对准玉米心叶从上至下喷灌。
二、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症状: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又称烂腰病或青枯病,叶片自下而上突然萎蔫,迅速枯死,叶片灰绿色,水烫状。
田间80%以上病株呈青枯状,茎基部软腐。
防治方法:1、实行轮作,尽可能避免连作,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将病残株妥善处理,减少菌源。
2、及时治虫防病。
苗期开始注意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
3、田间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携出田外沤肥或集中烧毁。
4、必要时于发病初期剥开叶鞘,用熟石灰1千克,兑水5~10千克涂刷有效。
5、在玉米喇叭口期喷洒25%叶枯灵或2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加60%瑞毒铜或瑞毒铝铜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有预防效果。
6、发病后马上喷洒5%菌毒清水剂600倍液或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防效较好。
三、玉米大斑病症状: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
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严重时苞叶和叶鞘上也可见连片病斑。
常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向上扩展。
发病初期,叶上出现水浸状青灰色斑点,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
叶片上病斑多时,常导致整叶枯死。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玉米长到中后期,有纹枯病、穗腐病、青枯病和钻心虫、蚜虫等病虫害危害,防治措施一定要跟上。
1、纹枯病纹枯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即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该病主要为害玉米的叶鞘、果穗和茎秆。
发病初期,每亩用5%井岗霉素100―150毫升,兑水50―60公斤,对准发病部位均匀喷雾。
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用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200克,拌无菌细土20―25公斤撮施于玉米大喇叭口内,这种办法不仅防效高,成本低,持效期长,简便易行。
采用井冈霉素毒土1次性撮施于心叶,不仅能防治纹枯病,还可兼治玉米穗腐病。
2、穗腐病玉米穗腐病主要在果穗和籽粒上发病,被害果穗顶部或中部变色,并出现粉红色、蓝绿色、黑灰色或暗褐色、黄褐色霉层。
药剂防治措施抽穗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重点喷果穗及下部茎叶,隔7天再喷1次。
3、青枯病青枯病又叫茎腐病或茎基腐病,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高峰期,常发生在暴风雨过后。
药剂防治措施在发病严重地块,用25%叶枯灵或2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加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或5%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叶面喷施。
4、玉米斑病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
有的也将这两种病统称为”玉米斑病。
药剂防治措施用50%多菌灵或50%退菌特或70%托布津5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
5、玉米螟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是多食性害虫。
对玉米的主要为害为幼虫蛀入玉米主茎或果穗内,使玉米主茎折断,造成玉米营养供应不足,授粉不良,致使玉米减产降质。
药剂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穗腐病和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徐丽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07期
一、玉米穗腐病和茎腐病的发生
(一)玉米穗腐病
玉米穗腐病,是指玉米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真菌性疾病,其发生主要由于玉米种植过程中,出现河谷镰刀菌、串株镰刀菌、层出镰刀菌、以及青霉菌、曲霉菌等,其繁殖速率较快,传输范围广病菌类型集聚而成,玉米穗腐病的产生,主要是底层土壤营养供应过程中,出现真菌性玉米结构的综合的结果。
同时,玉米穗腐病产生,也是由于玉米生长过程中,存在细菌结构效果不佳等情况。
这种玉米种植疾病传输问题的产生,将直接导致玉米种植的产量下降,其症状表现为:果穗及玉米粒子出现大面积掉落,玉米穗出现了红粉色、蓝绿色、以及黑灰色的变化趋向。
一旦玉米出现这种症状时,玉米粒将出现不饱满、不健康、体制脆弱的情况,且玉米穗腐病发病后,在玉米穗部分,基本都会出现大面积,较为密集的菌丝贯穿,甚至出现玉米穗都关联在一起,导致玉米在后期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玉米粒子不均匀、呈现灰色的状态,这种状态,都能够说明玉米此时已经患有玉米穗腐病,应及时进行问题治理。
一般来说,玉米穗腐病产生及蔓延的过程在,主要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传播,而昆虫、多雨、以及种植区域土壤中隐藏性问题,都可能是玉米穗腐病发病的主导性因素。
依据相关农业调查报告先显示:玉米穗腐病发病季节中,夏季为77.18%,春、秋季节的比例为22.72%,由此,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应重视玉米这两个季节中玉米成长穗的观察。
(二)玉米茎腐病
玉米茎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种植疾病该种疾病的出现,往往是先从玉米新成长的枝丫出发,然后逐步向着茎部蔓延。
一旦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出现表层腐烂,地表叶子泛黄、果穗倒挂的情况,则说明玉米此时已经出现了玉米茎腐病侵害的情况。
一般而言,玉米茎腐病的产生,是由于真菌细菌两情况造成的,其产生与玉米穗腐病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关联,它主要是冬季时,玉米种植区域的病菌没有被完全清理所产生的问题,或者,玉米种植区域连续长时间进行玉米种植,而玉米发病,也可能是长时间的多雨季节的寄存,导致玉米种植区域中,出现了大量的细菌繁衍环境的产生,从而导致茎腐病长期蔓延。
二、玉米穗腐病和茎腐病的防治措施
为了实现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玉米种植问题的有效解决,应结合不同的玉米病种,实行科学性的问题处理。
(一)玉米穗腐病防治措施
结合玉米穗腐病发病的基本规律,我们将其防治措施归纳为:
1.成长土壤管理
注重玉米种植阶段,土壤中残留细菌的清理。
例如:在玉米种植前,将玉米地种植区域全面翻土,最大限度确保玉米种植空间中,土壤中隐藏病菌得到清除。
案例中提到的种类土壤病菌处理方式,是最常见,也是效果最好的病菌处理方式。
2.疾病传播预防
玉米种植、生长期间的飞虫的病菌传播。
例如:原有浓度30%的杀虫剂,在玉米授粉前后10-15天左右进行集中喷洒。
如果玉米区域中,已经出现了小面积玉米穗腐病问题,此时应先将已经感染的玉米植株进行彻底清理,然后再进行玉米种植区域消毒。
3.玉米免疫能力提升
玉米种植过程中,通过合理施肥、适当浇水的方式,增加玉米种植自身的抗病能力,也是玉米种植过程中,实现对玉米穗腐病有效防护的方式。
4.玉米收获阶段防护
在玉米收获前期,应注重对玉米种植区域中,玉米存储环境的优化。
如,将玉米穗的上部区域撕裂开,保障玉米能够在成长达到过程中,及时将对于的水分都蒸发掉,从而也就保障了玉米成长过程中,玉米穗腐病的预防。
(二)玉米茎腐病防治措施
玉米茎腐病的防治工作,需要从玉米种植的总体结构出发,实现玉米种植过程问题的集中性处理。
1.前期护理
玉米前期,应全面进行玉米秸秆的全面清理,并将玉米种植过程中,携带病菌秸秆的全面清理,如:实行全面的玉米秸秆焚烧处理过程,就是最常见的茎腐病处理方式。
2.阶段性防护
在玉米种植生长的最佳期,对玉米生长空间进行疾病防治。
一般而言,玉米茎腐病防治时间段,在5月中旬、7月,运用38%恶霜嘧铜菌酯,1000倍液或30%甲霜·恶霉灵800倍液,或福美双500倍药液,进行前面消毒处理。
一旦玉米种植过程中,发现已经出现了玉米茎腐病问题,应首先将患病玉米植株进行全面性清理,并将种植土壤进行土壤翻土处理。
这样,就实现了玉米种植区域土壤和植株的同时清理,自然也就达到了对玉米茎腐病预防的效果。
3.阶段性清理
集中进行玉米种植区域资源的阶段性清理。
例如: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首先进行集中性土壤翻土,然后运用农家肥与土壤等比例混合的方式,实现玉米种植初步阶段的病菌处理、营养供应。
当玉米成长到最关键阶段时,应注重该阶段玉米种植空间土壤的水分含量,通过翻土、荒草清理的方式,辅助玉米种植区域土壤空间水分的迅速蒸发。
这样,对于玉米茎腐病防治的过程中,也达到了对玉米种植区域营养的综合供应,实现了玉米种植预防,与玉米种植区域生长营养的合理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