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考上海卷化学试题解析
200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B2.C3.D4.C5.B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6.B 7.D 8.B 9.C 10.A11.D 12.C 13.B 14.A 15.D16.D 17.B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8.D19.AD20.B21.BD22.AC四、(本题共24分)23.(A)(1)6 14C6(2)(3)Cl b(4)H2CO3弱酸性或非氧化性酸(B)(1)(2)H++AlO2-+H2O Al(OH)3Al3++3OH-(3)F c(4)Al 具有金属性24.(1)14HNO3+3Cu2O→6Cu(NO3)2+2NO↑+7H2O(2)酸性氧化性(3)0.6mol(4)使用了较浓的硝酸,产物中有部分二氧化氮生成25.(1)K=c(CH3OH)/c(CO)·c2(H2)减小(2)2n B/3t B mol·(L·min)-1(3)BC(4)Cu2O+CO2Cu+CO2五、(本题共24分)26.(A)(1)a、b(2)干燥气体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3)不会因为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难溶于水的氮、氢两种气体(4)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5)4NH3+5O24NO+6H2O(6)NH4+NO3-(B)(1)C E B(2)A B(3)蒸发过滤(4)产生等量胆矾途径II消耗硫酸少途径II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5)4(6)a27.(1)CaCO3NH3H2O(2)CaSO4+CO32-→CaCO3+SO42-(3)CaSO4(4)滤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气泡(5)54g(6)A D(7)碳酸钙用于制水泥原料、硫酸钙和氯化钾转化为硫酸钾和氯化钙、氨在工艺中循环使用等(原子利用率高,没有有害物质排放到环境中)六、(本题共20分)28.(1)C4H4 1(2)d(3)(4)29.(1)加成反应取代反应(2)NaOH/醇溶液(或KOH醇溶液)NaOH/水溶液(3)防止双键被氧化(4)CH2=CHCH2Br+HBr→CH2Br—CH2—CH2Br(5)HOCH2CHClCH2CHO或OHCCHClCH2CHO或OHCCHClCH2COOH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6)七、(本题共16分)31.(1)28.2g(2)96.25% (3)71g(4)K x O y+x/2CO2→x/2K2CO3+(y-0.5x)O239x+16y 11.2(y-0.5x)6.3 1.12解得x:y=2:3 即n(K):n(O)=2:3即得化学式为:(KO2与K2O22:1)(KO与K2O 4:1)。
高考化学复习07上海全解析.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全解全析第I 卷(共66分)浙江省金华市汤溪中学 (321075) 胡 华 张建超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K :39 Fe :56 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大型油田。
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B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 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D 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1.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石油的组成及性质等知识点。
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 错;石油的裂化是将碳链较长的烃断裂成碳链较短的烃,所以石油的裂化是化学变化,C 错;石油分馏是依据蒸馏原理将石油中各成分按沸点范围进去分离,得到的各馏分是处于某一温度范围内的混合物,故D 错。
2.23592U 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
23592U 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
下列有关23592U 说法正确的是 A 23592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 23592U 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23592U 与23892U 互为同位素 D 2359223592U 与23892U 互为同素异形体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及原子结构知识,对于原子X AZ ,Z 表示的是质子数,A 表示的是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故A 选项错误;对于原子而言,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B 错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故C 正确,D 错误。
3.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A 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 6H 12O 6B 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C 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D 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葡萄糖的结构及性质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高考化学复习上海高考化学卷及答案 (2).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2007年高考化学试题(上海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1~22小题)。
第II卷第23题和第26题为分叉题,各分为A、B两题,A题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考生解答,B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考生解答。
但考生可任选一题。
若两题均做,一律按A题计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K 39 Fe 56 Ba 137第I卷(共6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大型油田。
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B)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D)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答案]B。
2.(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U23592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
U23592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
下列有关U23592说法正确的是( )(A)U23592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B)U23592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C)U23592与U23892互为同位素(D)U23592与U23892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C。
3.(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C)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D)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D。
4.(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错误的是( )(A)摩尔质量g/mol (B)气体摩尔体积L/mol(C)溶解度g/100g (D)密度g/cm3[答案]C。
5.(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B)用斧头将木块一劈为二,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原子恰好分成更小微粒(C)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可以成为绝缘体鼎尚图文鼎尚图文(D)一定条件下,水在20 ℃时能凝固成固体[答案]B 。
2007上海高考化学真题
2007上海高考化学真题2007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与历年相比,在难度上略有增加,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
以下将对2007年上海高考化学真题进行详细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试题要求,提高应试能力。
一、选择题分析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作答。
2007年上海高考化学选择题难度适中,覆盖了化学各个领域的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第1题要求考生根据化合物的电子式判断其成分,考查了对化学式的推导能力;第6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及氧化数变化,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第12题要求考生判断物质溶解度及晶体结构的关系,考查了溶解度规律的理解。
总的来说,选择题内容紧扣教材,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对于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非选择题分析非选择题主要考查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深入思考问题,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07年上海高考化学非选择题难度适中,涉及了化学的各个领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第13题要求考生根据表格数据计算物质的化学化学量;第16题考查了物质的光谱特性及成因;第18题涉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非选择题内容相对较难,在覆盖面和深度上超过了选择题,要求考生予以注意。
三、试题特点分析2007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难度适中,覆盖面广,内容涉及了化学的各个方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试题设计符合教学大纲,考查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分析这些试题,考生可以了解到高考化学试题的难点与重点,有利于提高解题水平。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多做真题,培养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从而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四、备考建议为了更好地备战高考化学,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建议:1. 夯实基础。
高考化学试题重在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因此考生要夯实基础,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建立起扎实的基础。
2007上海高考化学卷的分析与思考
2007上海高考化学卷的分析与思考作者:魏启河来源:《化学教学》2007年第11期文章编号:1005-6629(2007)11-0061-03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献标识码:B做完07上海高考化学卷,最大的感觉就是:和谐,无偏、杂、繁的难题,符合素质教育精神。
二期课改教材的特点是重探究性教学,“拓展视野”、“资料库”、“化学史话”、“思考与讨论”等内容多了,而知识的归纳与总结不再直接呈现。
在这形势下,没有新的教育理念,不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是绝对无法高质量完成新的教学任务的!高考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指挥棒,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先从高考考试内容改起。
现就07上海高考化学卷的分析谈几点我的认识:1 重主干知识的考查,摒除偏、繁难题比较近三年的上海高考化学卷,基础题有增无减,学生很容易上手,和平时做的试卷难度不相上下,甚至完全可以说“不难”。
其特点首先体现为“稳”:主干知识每年必考,均围绕着物质组成、结构、性质、电解质溶液、周期表和周期律、氧化还原、元素基本知识、化学实验和计算等最基础的知识出题,且紧扣教材;题型、题量和分数分配都保持不变。
其次为“变”,主要是教材中重点知识的改头换面,甚至是教材内容的稍变再现,而不是教材中知识的深挖掘。
如第1题“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大油田。
关于石油说法正确的是”,此题的考核点是学完“石油”这一节后要求最低的化学常识;第3题“有关葡萄糖说法错误的是”,应该说是道送分题,但未必正确率很高;第4题“有关物理量表达错误的是”是学习化学最重要的概念,考得很细仔但恰恰是这些最重要的化学基础不少学生存有疑点,模糊、疏忽,导致失分。
而大多数教师的平时教学对深度把握不够好,唯恐遗漏了某个知识点,尽可能面面俱到,争做不同角度的练习使学生训练到位,课堂上存在着重复教学。
但教学时间总是有限的,若知识的广度有了,则知识的掌握不可能深刻,学生对重要知识点认识浮浅,很难起到举一反三的实效。
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全国卷I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全解全析.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2007年高考全国卷I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全解全析(一)对试卷的总体评价07年高考结束了,今天看了07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化学试题后总体感觉是平和稳定,和05年、06年相比题量、题型、难度变化不大。
今年高考题我认为有如下的特点:1、出题没有以前那样包装了,抛开了以前的“起点高落点低,雷声大雨点小”的陋习,直截了当的问,要求也是直截了当的答,这样减少阅读量,节约学生的阅题时间。
2、题目不偏、不怪、不回避陈题,但是在回避热点这方面做的非常成功,近五年高考出现频繁的如: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阿佛加德罗常数、多官能团有机物性质判断、铁及其化合物和铝及其化合物都没有再考。
试题涉及的知识内容能很好控制在大纲范围内,侧重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核心知识和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
如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26)、重要的元素化合物(6、27)、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13)、中和反应溶液的PH判断(7)、电解的基本原理(8)、氧化还原反应(10、11)、有机化学基础和应用(12、29)、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28)。
从知识点的选取上突出了对化学学科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了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素质要求。
3、在传统的命题基础上对以前的试题进行大胆而巧妙变化。
如第9题将气体定律和气体的密度、压强结合起来。
第12题巧妙利用相对分子质量和有机物内在结构这一隐含条件。
第27题将离子共存和无机化合物的推断精巧的嫁接在一起。
使学生有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4有些试题与课本贴近了,对知识的考察也精细了:如第6题选项中要求学生对臭氧在大气中含量的数值和酸雨的PH数值都在考察范围。
第9题也是要应用相对分子质量的比较才能做题。
这样的导向明确命题意图是以课本为本,要求在教学中重视课本上的每个知识点的落实。
(二)试卷评析原题:6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ˉ4 %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解析:本题的四个选项分别对应的基础知识是:A是钙基固硫,燃煤中加入石灰石或者生石灰使硫元素和钙形成盐从而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是正确的。
2007年高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上海卷)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一)门的大小、开启方式和位置
1、门的宽度和数量 2、门的开启方式 3、房间平面中门的位置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二) 窗的大小和位置 窗的大小:采光面积比来初步确定 和校验窗面积的大小 窗的位置:房间照度是否均匀;有 无暗角和眩光。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书房平面布置
(5)娱乐室
娱乐室是家庭进行游戏、娱乐、休闲的空 间。家庭从事的娱乐活动一般有棋类、牌类、 电子游戏类等。 娱乐室的家具设施一般有棋类、牌类用的 桌椅,电子游戏类用的电脑及配套设施和相应 的桌椅等。方桌的平面尺寸一般为 (800~900)mmx(800~900)mm电子游戏类,娱乐 室的面积一般有6~9m2即可。
四、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一) 厕所设计 1、厕所设备: 大便器、小便器、洗 手盆或污水池 2、厕所设备的数量 3、厕所布置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二) 浴室、盥洗间设计 淋浴、盆浴、大池 (三) 厨房设计 炉灶、橱柜、调理台、洗涤池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3.7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居住区 石家庄 神府小 区 北京 济南 燕源小 雅居小 区 区 合肥 帝豪城 住宅 上海 新中苑 小区 福州 永升城 住宅
单人次 卧室面 积/m2
11.2
10.53
9.72
11.88
14.04
10.44
考虑到住宅的使用期限较长,并结合居住实 际状况,单人次卧室面积以8~12m2为宜。
( 3 ) 双人次卧室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建筑平面组成:
使用房间 使用部分 辅助房间 水平交通 交通联系部分 垂直交通
07年化学高考试题分析
07年化学高考试题分析07年的高考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其中的化学试题仍记忆犹新。
去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遵循《考试大纲》,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立足基础,注重能力,引领课改。
在注重对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考查的同时,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强调主干知识,覆盖面很大。
试题十分注重考查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化学必做题仅10题,但却涉及了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平衡、常见金属元素及化合物、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化学基本计算、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等内容,基本涵盖了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
特别是选择题,所设置的选项有较为广泛的情景,一个题目中涉及到不同知识内容或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角度,有效地检查了学生对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思维的敏捷性。
2.试题平和新颖,难度适中(1)平和新颖。
试题形式与样题一致,改变了过去多年Ⅱ卷以物质(元素)推断题、填空题、实验题等为主打题型的形式,采用以实际情景为依托、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融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理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等于一体的综合考查方式。
(2)难度适中。
试卷在三类试题中体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必做试题中的选择题基础、新颖,知识覆盖面大,侧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相对比较容易;必做试题中的填空解答题侧重于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难度相对较大,有利于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突出了试题的选拔功能;选做试题模块特点鲜明、重点突出、难度适中,对高中化学选修课的开设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以上是我的一点拙见,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07年高考理综卷(Ⅰ)化学题分析报告_2
2007年高考理综卷(Ⅰ)化学题分析省中学广斌3230006.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确的是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正面点评:本题不以纯化学知识为中心进行编制,而以当今人类关心的环境问题为背景,考查一些化学基础容:SO2尾气的吸收、O3与人的健康、酸雨与PH、含磷合成洗涤剂与水污染。
让考生在解题过程中感受化学是一门中心学科,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学习化学不仅是为了考试拿高分,更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创造美好的生活。
负面思考:本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化学与环境问题的相互联系的了解程度,属于较易题目。
但要识记的知识点多,取材并不怎么鲜活,而且过于集中,值得斟酌!7.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正面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主干知识——强弱酸碱的概念及中和反应、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水溶液的pH的定性判断。
掌握适当的化学基础知识,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必经途径。
负面思考:D对A,有一定的干扰性,但是题目若设置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酸碱混合,就可以把水解知识也牵扯进来,容会更充实,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就更充分。
8.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
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 mol,则阴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A.0.64 g B.1.28 g C.2.56 g D.5.12 g正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电解的定量计算——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
守恒思想是化学学科的主干思想,以CuSO4溶液电解为情景进行考查,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切入途径。
这是名副其实的送分能送到手的送分题。
2007年高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上海卷)
表明 当输入信号很小时,把非线性问题
线性化引起的误差很小。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3.非线性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i1
①非线性电阻的串联
i i1 i2 u u1 u2
i2
i + u1 - + u2- + - u
u f (i ) f1 (i ) f 2 (i )
u
f (i )
i g (u ) 0.7u 0.001u
3
i + uS +
返 回
解
电源的直流量远大于交 流量,可用小信号分析。 ①作直流电路,求工作点
U Q 10V
I Q 0.7U Q 0.001U Q 8A
3
i0 1F
②求动态电导
Gd dg (u ) du
UQ
IQ 10V
0.7 0.3 1S
'
f (u )
i1
'
f 2 (u )
f1 (u )
同一电压下 将电流相加
o
u
'
u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注意
①只有所有非线性电阻元件的控制类型相同, 才能得出其串联或并联等效电阻伏安特性的 解析表达式。 ②流控型非线性电阻串联组合的等效电阻还是 一个流控型的非线性电阻;压控型非线性电 阻并联组合的等效电阻还是一个压控型的非 线性电阻。 ③压控型和流控型非线性电阻串联或并联,用 图解方法可以获得等效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 性。
注意 电压u中含有3倍频分量,因此利用非线
性电阻可以产生频率不同于输入频率的输出。
(3) 设 u12 = f (i1 + i2 ),问是否有u12= u1 + u2?
2007年高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上海卷)
19、国际货物多式联运: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将货物从一国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的运输。
20、直接投资:伴有对企业经营管理权和控制权的投资。
7、推定全损:是指货物受损后对货物的修理费用加上续运到目的地的费用超过其运到后的价值。
8、单独海损:是指货物因承保风险引起的不属于共同海损的部分损失。
、单独费用:是为了防止货物遭受承保风险造成的损失或灭失而支出的费用。
10、流动保险单:是指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就总的承保条件,如承保风险、费率、总保险金额、承保期限等事先予以约定,细节留待以后商定的保单。
3、国际货物多式联运: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将货物从一国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的运输。
4、定期租船合同:是指出租人在一定期限内把船舶出租给承租人供其按约定的用途使用的书面协议。
5、意外事故:指与航行有关的如触礁、颠覆、碰撞、失踪等意外事故。
6、实际全损:是指货物全部毁灭或因受损而失去原有用途,或被保险人已无可挽回地丧失了保险标的。
《国际经济法期末复习指导》
一、名词解释
1、提单:是一种用以证明海上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凭以交付货物的单据。
2、《海牙规则》:全称为《1924年统—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则的国际公约》,是最早规范海运承运人责任的国际公约。1931年6月2日生效,目前有87个成员国。《海牙规则》在制定时代表当时主要航运大国的利益,侧重于对船东利益的保护,因此在执行中颇受非议。
11、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2、商标:是用于区别商品生产者或销售者、服务提供者的标志,通常由文字、图形或其结合组成。
2007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2007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2007届化学科任教师李学斌2007年全国卷(II)理综化学试题紧扣考试大纲,很好地体现了遵照《考试说明》的命题依据。
题目不偏、不怪、难度适中,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注重考生能力的考查,有较好的区分度。
和去年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1、试题结构和去年布局相同,仍是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周期表,元素化合物,实验,有机占据四大题位置,且答案仍有一定的发散性。
2、试题感觉比去年难些,第9、10、12三题选择题学生做起来感到有点吃力,二卷的26题,27题有一定难度,是能力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突破口不太明显,构成要素比较多,需要反复联系组合比较筛选才能得出答案。
不少考生反映,他们在考试中卡在这两个推断题上的时间较长。
3、试题回归传统,不回避常规题型、传统题型,甚至都不回避高考曾经考过的题目,有的还是课本上的题型。
比如27题就和高三化学课本第89页的习题二的题型相同;而28题则是根据1991年高考题第32题改造而成的。
虽不回避,但改造过的题目难度都要大于原题。
没有比较新颖的题型,常以信息题出现的有机题也向传统题型靠拢,全卷化学试题的面孔和平时的练习几乎相同,但有些题深入分析后才觉得有点难以对付。
没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分析思维能力是无法完成的。
4、试题有意回避了工业生产、能量和实验设计尤其是其中的实验探究等一些大家看好的新教材中的重点内容,知识覆盖面并不大,学科内综合力度也不高。
一些热点物质,像过氧化钠、碳酸氢钠、铁、氧化铁、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氨气、铵盐、硝酸、氯气、氯化氢、乙二酸、乙醛、乙炔以及油脂、糖类、蛋白质、胶体等的性质或制法用途等没有涉及。
但试题所及的知识都是些重点的主干知识,而且有些知识点的考查的力度还比较大,这好像是这几年理综卷化学试题命题的比较稳定的思路。
像去年的化学方程式的考查力度就很大,而今年化学用语则转向对化学式、分子式、结构简式的考查,而且力度也比较大。
【历年经典】2007年化学试卷及答案-上海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第I卷(共66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K:39 Fe:56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1. 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大型油田.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B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 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D 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2. 23592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23592U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下列有关23592U说法正确的是A 23592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 23592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C 23592U与23892U互为同位素 D 2359223592U与23892U互为同素异形体3. 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A 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B 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C 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D 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4. 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错误的是A 摩尔质量g/molB 气体摩尔体积L/molC 溶解度g/100gD 密度g/cm35. 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 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B 用斧头将木块一劈为二,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原子恰好分成更小微粒C 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可以成为绝缘体D 一定条件下,水在20℃时能凝固成固体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6.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 纯碱溶液去油污B 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C 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D 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7.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 NH4+-气体法B I--沉淀法C Fe3+-显色法D Ca2+-气体法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SO2+OH-→HSO3-B 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C 盐酸滴入氨水中:H++OH-→H2OD 碳酸钙溶解于稀硝酸中:CO32-+2H+→CO2↑+H2O9.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B 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C 给盛有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D 倾倒液体对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10. 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A 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B 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C 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D 金属晶体:晶体是否能够导电11. 有关物质燃烧时火焰颜色描述错误的是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B 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C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D 硫在氧气中燃烧——绿色12. 往含I-和Cl-的稀溶液中滴人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原溶液中c(I-)/c(Cl-)的比值为A (V2-V1)/V1B V1/V2C V1/(V2-V1)D V2/V113. 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B 100mL 0.1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C 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D 两溶液中分别加人少量对应的钠盐,c(H+)均明显减小14. 已知: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2878kJ(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2869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15. 下列有关化学键与晶体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 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极性键B 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高C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 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16. 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B 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C 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D a点是负极,b点是正极17. 可用右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收集的气体是A 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B 氯化钠与浓硫酸制氯化氢C 锌和稀硫酸制氢气D 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制硫化氢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18. 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右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C 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D 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19. 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两种酸都能与溴水反应B 两种酸遇三氯化铁溶液都显色C 鞣酸分子与莽草酸分子相比多了两个碳碳双键D 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的量相同20.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常温下11.2L的甲烷气体含有甲烷分子数为0.5N A个B 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 A个C 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钠离子数为0.1N A个D 5.6g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失去电子数为0.3N A个21. 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 加少量烧碱溶液B 升高温度C 加少量冰醋酸D 加水22.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 K+一定存在B 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C Cl-可能存在D 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第II卷(共84分)四、(本题共24分)考生注意:23题为分叉题,分A、B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若两题均做,一律按A题计分.A 题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考生解答,B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解答.23.(1)元素T的原子最外层共有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2)元素Y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YH4+,写出该微粒的电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3)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a 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b 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c 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4)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酸的是,理由是.(B(1)写出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写出元素Z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2)写出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3)元素T与氯元素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a 常温下氯气的颜色比T单质的颜色深b T的单质通入氯化钠水溶液不能置换出氯气c 氯与T形成的化合物中氯元素呈正价态(4)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T、X、Y、Z四种元素的单质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单质的是,理由.24. 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NO3-+4H++3e→NO+2H2OKMnO4、Na2CO3、Cu2O、Fe2(SO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1)写出并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2)反应中硝酸体现了、性质.(3)反应中若产生0.2mol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mol.(4)若1mol甲与某浓度硝酸反应时,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增加,原因是:.25.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2H 2(g)CH3OH(g)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升高温度,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氢气的浓度减少b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c 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d 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4)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Cu2O,反应体系中含少量CO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Cu2O的量不变,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五、(本题共24分)考生注意:26题为分叉题,分A、B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若两题均做,一律按A题计分.A 题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考生解答,B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解答.26. (A)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1)从右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氢气(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人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 H-、、离子.(B)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1)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实验所用仪器:a 蒸发皿 b 石棉网 c 泥三角d 表面皿e 坩埚钳f 试管夹(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a 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b 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c 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d 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3)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冷却结晶、、自然干燥(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5)在测定所得胆矾(CuSO4·xH2O)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次(6)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a 加热温度过高b 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c 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d 胆矾晶体部分风化27. 将磷肥生产中形成的副产物石膏(CaSO4·2H2O)转化为硫酸钾肥料和氯化钙水合物储热材料,无论从经济效益、资源综合利用还是从环境保护角度看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石膏转化为硫酸钾和氯化钙的工艺流程示意图.(1)本工艺中所用的原料除CaSO4·2H2O、KCl外,还需要等原料(2)写出石膏悬浊液中加入碳酸铵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过滤Ⅰ操作所得固体中,除CaCO3外还含有(填化学式)等物质,该固体可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4)过滤Ⅰ操作所得滤液是(NH4)2SO4溶液.检验滤液中含有CO32-的方法是:.(560℃时K2SO4的饱和溶液591g冷却到0℃,可析出K2SO4晶体g(6)氯化钙结晶水合物(CaCl2·6H2O)是目前常用的无机储热材料,选择的依据是a 熔点较低(29℃熔化)b 能导电c 能制冷d 无毒(7)上述工艺流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是:.六、(本题共20分)28. 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以下化合物.完成下列各题:(1)正四面体烷的分子式为,其二氯取代产物有种(2)关于乙烯基乙炔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 1摩尔乙烯基乙炔能与3摩尔Br2发生加成反应c 乙烯基乙炔分子内含有两种官能团d 等质量的乙炔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不相同(3)写出与环辛四烯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的分子的结构简式:(4)写出与苯互为同系物且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举两例):、29. 以石油裂解气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得到重要的化工产品增塑剂G.请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反应④(2)写出反应条件:反应③反应⑥(3)反应②③的目的是:.(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5)B被氧化成C的过程中会有中间产物生成,该中间产物可能是(写出一种物质的结构简式),检验该物质存在的试剂是.(6)写出G的结构简式.七、(本题共16分)30. 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mL 3.00mol/L的NaOH溶液(密度为1.12g/mL)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00mol.(1)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mol(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31. 钾是活泼的碱金属,钾和氧有氧化钾(K2O)、过氧化钾(K2O2)和超氧化钾(KO2)等多种化合物.(1)钾和硝酸钾反应可制得K2O(10K+2KNO3→6K2O+N2),39.0g钾与10.1g硝酸钾充分反应生成K2O的质量为g.(2)某过氧化钾样品中氧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氧)为0.28,则样品中K2O2的质量分数为.(3)超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在医院、矿井、潜水、高空飞行中用作供氧剂.13.2L(标准状况)CO2和KO2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8.8L (标准状况),计算反应消耗的KO2的质量.(4)KO2加热至600℃部分分解得到产物A.6.30g产物A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钾并产生氧气1.12L(标准状况),试确定产物A中钾氧两种原子个数之比.如果产物A只含有两种化合物,写出所有可能的化学式并计算A中两种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参考答案一、1. B 2. C 3. D 4. C 5. B 6. B 7. D 8. B 9. C 10. A二、11. D 12. C 13. B 14. A 15. D 16. D 17. B三、18. D 19. AD 20. B 21. BD 22. AC四、23.(A)(1)6 146C(2)[]+(3)Cl b(4)H2CO3弱酸性或非氧化性酸(B)(1)(2)H++AlO 2-+H2O Al(OH)3A13++3OH-(3)F c(4)Al 具有金属性24. (1)14HNO3+3Cu2O→6Cu(NO3)2+2NO↑+7H2O(2)酸性氧化性(3)0.6mol(4)使用了较浓的硝酸,产物中有部分二氧化氮生成25. (1)K=c(CH3OH)/c(CO)·c2(H2) 减小(2)2n B/3t B mol·(L·min)-1(3)b c(4)Cu 2O+CO2Cu+CO2五、26. (A)(1)a、b(2)干燥气体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3)不会因为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难溶于水的氮、氢两种气体(4)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5)4NH3十5O24NO+6H2O(6)NH4+NO3-(B)(1)c e b(2)a b(3)蒸发过滤(4)产生等量胆矾途径Ⅱ消耗硫酸少途径Ⅱ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5)4(6)a27.(1)CaCO3NH3H2O(2)CaSO4+CO32-→CaCO3↓+SO42-(3)CaSO4(4)滤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气泡(5)54g(6) a d(7)碳酸钙用于制水泥原料、硫酸钙和氯化钾转化为硫酸钾和氯化钙、氨在工艺中循环使用等(原子利用率高,没有有害物质排放到环境中)六、28.(1)C4H4 1(2) D(3)(4)29.(1)加成反应取代反应(2)NaOH/醇溶液(或KOH醇溶液)NaOH/水溶液(3)防止双键被氧化(4)CH2=CHCH2Br+HB r→CH2Br-CH2-CH2Br(5)HOCH2CHClCH2CHO或OHCCHClCH2CHO或OHCCHClCH2COOH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6)七、30. (1)10.7%(2)0.25 (3)3︰231.(1)28.2g(2)96.25%(3)71g(4)K x O y+x/2CO2→x/2K2CO3+(y-0.5x)/0239x+16y 11.2(y-0.5x)6.3 1.12解得x︰y=2︰3 即n(K)︰n(O)=2︰3即得化学式为:(KO2与K2O22︰1)(KO2与K2O 4︰1)笔记卡。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1.(6分)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2.(6分)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3.(6分)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mol,则阴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A.0.64g B.1.28g C.2.56g D.5.12g4.(6分)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p(Ne)>p(H2)>p(O2)B.p(O2)>p(Ne)>p(H2)C.p (H2)>p(O2)>p(Ne)D.p(H2)>p(Ne)>p(O2)5.(6分)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2电子为()A.10mol B.11mol C.12mol D.13mol6.(6分)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 B.KMnO4加热C.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D.HgO(加热)7.(6分)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A.4 B.5 C.6 D.78.(6分)如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C.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状态Ⅰ和平衡状态Ⅱ时浓度不相等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60分)9.(15分)W、X、Y和Z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①W的阳离子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WY的化合物;②Y和Z属同族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③X和Z属同一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④W和X能形成组成为WX2的化合物;⑤X和Y不在同一周期,它们能形成组成为XY2的化合物.请回答:(1)W元素是;Z元素是.(2)化合物WY和WX2的化学式分别是和.(3)Y和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是和.(4)写出X和Z形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跟W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0.(15分)A、B、C、D、E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组成它们的离子有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②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③A溶液与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④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据此推断它们是A;B;C;D.11.(15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2)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仪器C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其目的是.(4)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5)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实验依据是.(6)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依据是.12.(15分)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上图回答问题:(1)D的化学名称是.(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3)B的分子式是.A的结构简式是.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个.i)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ii)与B有相同官能团、iii)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5)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1.(6分)(2007•全国)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分析】A.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CaO,可与SO2反应;B.臭氧可引起鼻和喉头粘膜的刺激;C.酸雨pH<5.6;D.含磷废水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解答】解:A.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CaO,可与SO2以及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减少废气中SO2的量,故A正确;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除对人体有一定毒害外,引起哮喘发作,导致上呼吸道疾病恶化,同时刺激眼睛,使视觉敏感度和视力降低,故B错误;C.酸雨pH<5.6,故C错误;D.含磷废水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应经处理后才能排放,故D错误.故选A.2.(6分)(2007•全国)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分析】根据酸碱的强弱判断溶液中n(H+)与n(OH﹣)关系进行判断和计算.【解答】解:A、pH=3的盐酸中c(H+)=1×10﹣3mol/L,pH=11的氨水中c(OH﹣)=1×10﹣3mol/L,由于氨水为弱碱,则氨水过量,在室温下等体积混合后,pH >7,故A错误.B、PH=3的盐酸中c(H+)=1×10﹣3mol/L,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c(OH﹣)=1×10﹣3mol/L,酸碱都是强电解质,在室温下等体积混合后,pH=7,故B错误;C、pH=3的醋酸c(H+)=1×10﹣3mol/L,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中c(OH﹣)=1×10﹣3mol/L,由于醋酸为弱酸,则醋酸过量,在室温下等体积混合后,pH<7,故C正确.D、pH=3的硫酸中c(H+)=1×10﹣3mol/L,pH=11的氨水中c(OH﹣)=1×10﹣3mol/L,由于氨水为弱碱,则氨水过量,在室温下等体积混合后,pH>7,D错误.故选C.3.(6分)(2007•全国)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mol,则阴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A.0.64g B.1.28g C.2.56g D.5.12g【分析】惰性电极电解CuSO4的溶液,溶液中的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在阳极上放电,利用离子的放电顺序来确定阳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根据电子守恒来确定阴极上析出金属铜的量的多少..【解答】解:惰性电极电解CuSO4的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4OH﹣→4H2O+O2↑+4e ﹣,当阳极上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mol,转移电子是:0.0400mol,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当转移电子是0.0400mol时,析出Cu的质量m=0.0200mol×64g/mol=1.28g.故选B.4.(6分)(2007•全国)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p(Ne)>p(H2)>p(O2)B.p(O2)>p(Ne)>p(H2)C.p (H2)>p(O2)>p(Ne)D.p(H2)>p(Ne)>p(O2)【分析】在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条件下,压强与摩尔质量呈反比.据此判断.【解答】解:Ne的摩尔质量为20g/mol,H2的摩尔质量为2g/mol,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在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条件下,压强与摩尔质量呈反比,摩尔质量越大,压强越小.所以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p(H2)>p(Ne)>p(O2).故选:D.5.(6分)(2007•全国)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2电子为()A.10mol B.11mol C.12mol D.13mol【分析】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1价,I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以此来计算.【解答】解:由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可知,Cu(IO3)2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1价,I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则Cu(IO3)2为氧化剂,所以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1mol×(2﹣1)+2mol×(5﹣0)=11mol,故选B.6.(6分)(2007•全国)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 B.KMnO4加热C.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D.HgO(加热)【分析】A.2KClO32KCl+3O2↑;B.2KMnO4K2MnO4+MnO2+O2↑;C.2H2O22H2O+O2↑;D.2HgO2Hg+O2↑.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进行判断.【解答】解:设化合物的物质的量均为2mol,则A.由2KClO32KCl+3O2↑可知,生成3molO2;B.由2KMnO4K2MnO4+MnO2+O2↑可知,生成1molO2;C.由2H2O22H2O+O2↑可知,生成1molO2;D.由2HgO2Hg+O2↑可知,生成1molO2;故选A.7.(6分)(2007•全国)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A.4 B.5 C.6 D.7【分析】根据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及氧的质量分数为确定分子中氧原子数目,再计算碳原子、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根据碳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确定碳原子最大值.【解答】解: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氧的质量分数为可知,则分子中氧原子数目小于为=4.7,当有机物分子中含氧原子的数目为4时,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含碳原子个数也最多,此时,有机化合物中碳、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最大值为等于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4×16=64,设分子中含有x个C,y个H,则有12x+y=64,当y=4时,x=5,此时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所以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5.故选:B.8.(6分)(2007•全国)如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C.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状态Ⅰ和平衡状态Ⅱ时浓度不相等【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从正反应一端开始,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为状态Ⅰ,然后,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且改变条件的一瞬间逆反应速率不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由平衡的特征可知,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故A正确;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一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正向移动,达到平衡态Ⅱ,故B正确;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应逆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与图象矛盾,故C错误;D.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改变条件使反应继续正向移动达到平衡态Ⅱ,所以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Ⅰ和平衡Ⅱ时浓度不相等,故D正确;故选:C.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60分)9.(15分)(2007•全国)W、X、Y和Z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①W的阳离子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WY的化合物;②Y和Z属同族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③X和Z属同一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④W和X能形成组成为WX2的化合物;⑤X和Y不在同一周期,它们能形成组成为XY2的化合物.请回答:(1)W元素是钙;Z元素是氧.(2)化合物WY和WX2的化学式分别是CaS和CaC2.(3)Y和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是SO2和SO3.(4)写出X和Z形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跟W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CaCO3.【分析】①W的阳离子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WY的化合物,WY型的离子化合物只能是ⅠA﹣ⅦA与ⅡA﹣ⅥA,在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中只可能形成MgO、CaS、NaF、KCl四种物质;②Y和Z属同族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同族元素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可能为SO2、SO3;③X和Z属同一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间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的一般处于第二周期,Z为氧元素,Y为硫元素;X可能为碳元素或氮元素;WY的化合物为CaS.④W和X能形成组成为WX2的化合物,WX2的化合物可能为CaC2的化合物,X 可能为碳元素;⑤碳元素和硫元素不在同一周期,它们能形成组成为SC2.故W为钙元素;X为碳元素;Y为硫元素;Z为氧元素.【解答】解:①W的阳离子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WY的化合物,WY型的离子化合物只能是ⅠA﹣ⅦA与ⅡA﹣ⅥA,在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中只可能形成MgO、CaS、NaF、KCl四种物质;②Y和Z属同族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同族元素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可能为SO2、SO3;③X和Z属同一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间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的一般处于第二周期,Z为氧元素,Y为硫元素;X可能为碳元素或氮元素;WY的化合物为CaS.④W和X能形成组成为WX2的化合物,WX2的化合物可能为CaC2的化合物,X 可能为碳元素;⑤碳元素和Y为硫元素不在同一周期,它们能形成组成为CS2.故W为钙元素;X为碳元素;Y为硫元素;Z为氧元素.(1)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钙元素;Z为氧元素.故答案为:钙;氧.(2)由上述分析可知,化合物WY和WX2的化学式分别是CaS、CaC2.故答案为:CaS;CaC2.(3)由上述分析可知,Y和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分别是SO2、SO3.故答案为:SO2;SO3.(4)WZ为CaO,X和Z形成的气态化合物为CO、CO2,CO2与CaO反应生成碳酸钙,反应方程式为CO2+CaO=CaCO3.故答案为:CO2+CaO=CaCO3.10.(15分)(2007•全国)A、B、C、D、E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组成它们的离子有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②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③A溶液与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④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据此推断它们是A Na2CO3;B Al2(SO4)3;C MgCl2;D Ba(OH)2.【分析】依据阴阳离子共存的分析判断,阴离子CO32﹣只能和Na+结合为Na2CO3;OH﹣只能和Ba2+结合为溶于水的Ba(OH)2;所以分析可知离子间SO42﹣和Al3+结合成的物质为Al2(SO4)3;最后剩余Cl﹣和HSO﹣4结合的阳离子Na+、Mg2+;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②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③A溶液与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④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依据反应现象可知A和BCD都生成沉淀且沉淀都溶于酸溶液,分析离子性质判断A为Na2CO3;E为含HSO4﹣,沉淀可以是Mg2+ Al3+ Ba2+的碳酸盐沉淀;BCD物质中分别含这三种阳离子,依据④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说明溶解的沉淀是Al(OH)3;结合离子性质和物质组成判断B为Al2(SO4)3,D为Ba(OH)2,C为MgCl2,符合①②③沉淀形成的性质;①②生成的沉淀溶解于E,说明E中不能含和硫酸根离子、镁离子生成沉淀的离子,则E只能为:NaHSO4(或Mg(HSO4)2)推断出A:Na2CO3 B:Al2(SO4)3 C:MgCl2 D:Ba(OH)2【解答】解:依据阴阳离子共存的分析判断,阴离子CO32﹣只能和Na+结合为Na2CO3;OH﹣只能和Ba2+结合为溶于水的Ba(OH)2;所以分析可知离子间SO42﹣和Al3+结合成的物质为Al2(SO4)3;最后剩余Cl﹣和HSO﹣4结合的阳离子Na+、Mg2+;依据反应现象可知A和BCD都生成沉淀且沉淀都溶于酸溶液,分析离子性质判断A为Na2CO3;E为含HSO4﹣,沉淀可以是Mg2+ Al3+ Ba2+的碳酸盐沉淀;BCD物质中分别含这三种阳离子,依据④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说明溶解的沉淀是Al(OH)3;结合离子性质和物质组成判断B为Al2(SO4)3,D为Ba(OH)2,C为MgCl2,符合①②③沉淀形成的性质;①②生成的沉淀溶解于E,说明E中不能含和硫酸根离子、镁离子生成沉淀的离子,则E只能为:NaHSO4(或Mg(HSO4)2);推断出A:Na2CO3 B:Al2(SO4)3 C:MgCl2 D:Ba(OH)2 A:Na2CO3B:Al2(SO4)3 C:MgCl2 D:Ba(OH)2E:NaHSO4(或Mg(HSO4)2);故答案为:A:Na2CO3 B:Al2(SO4)3 C:MgCl2 D:Ba(OH)2 A:Na2CO3 B:Al2(SO4)3 C:MgCl2 D:Ba(OH)2 E:NaHSO4(或Mg(HSO4)2);11.(15分)(2007•全国)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 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除去水蒸气,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除去CO2.(2)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氧化铜(CuO),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H2Cu+H2O、CuO+CO Cu+CO2.(3)仪器C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无水硫酸铜(CuSO4),其目的是检验H2O.(4)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g﹣ab﹣kj﹣hi﹣cd(或dc)﹣fe﹣lm.(5)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实验依据是B中黑色的CuO变成红色粉末,最后装置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依据是B中黑色的CuO变成红色粉末,C 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分析】(1)浓硫酸可以做干燥剂,氢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2)根据氧化铜和CO、H2反应来回答;(3)根据水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进行分析;(4)根据实验的意图设计仪器的连接先后顺序;(5)一氧化碳可以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金属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6)根据氢气和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水,水和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进行分析;【解答】解:(1)浓硫酸可以做干燥剂,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将气体干燥,除去水蒸气,检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产物二氧化碳之前要先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除去,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吸收,故答案为:除去水蒸气;除去CO2;(2)检验合气体中有CO和H2可用氧化铜,发生反应:CuO+H2Cu+H2O、CuO+CO Cu+CO2,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是在大试管中进行的,故答案为:氧化铜(CuO);CuO+H2Cu+H2O、CuO+CO Cu+CO2;(3)检验水可用无水硫酸铜,将其装入干燥管中进行检验,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CuSO4);检验H2O;(4)为了验证混合气中含有CO和H2,实验仪器的连接先后顺序为:除二氧化碳→除掉水分→还原装置→检验水分→检验二氧化碳;除杂质连接仪器的原则是:长进短出;故答案为:g﹣ab﹣kj﹣hi﹣cd(或dc)﹣fe﹣lm;(5)如果有CO存在,CO和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原混合气中的CO2已被除去,其中CO与CuO反应生成的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B中黑色的CuO变成红色粉末,最后装置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如果有氢气存在,氢气和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水,水和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故答案为:B中黑色的CuO变成红色粉末,C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12.(15分)(2007•全国)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上图回答问题:(1)D的化学名称是乙醇.(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3)B的分子式是C9H10O3.A的结构简式是.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水解反应.(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3个.i)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ii)与B有相同官能团、iii)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5)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nCH2=CH2或CH2=CH2+H2O CH3CH2OH.【分析】B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酯,根据E的结构简式知B中含有羧基和羟基,其结构简式为:,D在浓硫酸、170℃下反应生成乙烯,结合D的分子式知D是乙醇,C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结合F的分子式知,C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B和C、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A,则A的结构简式为:.【解答】解:B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酯,根据E的结构简式知B中含有羧基和羟基,其结构简式为:,D在浓硫酸、170℃下反应生成乙烯,结合D的分子式知D是乙醇,C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结合F的分子式知,C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B和C、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A,则A的结构简式为:.(1)D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其名称是乙醇,故答案为:乙醇;(2)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3)B的结构简式为:,所以其分子式为C9H10O3,A的结构简式为,A水解生成B、C、D,故答案为:C9H10O3,;水解反应;(4)i)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说明含有两个取代基且处于邻位,ii)与B有相同官能团说明含有醇羟基和羧基,iii)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不含酚羟基,所以其同分异构体为,有3种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3;;(5)G是乙烯,G能和水反应生成乙醇,能发生加聚反应发生聚乙烯,其反应方程式为:nCH2=CH2或CH2=CH2+H2O CH3CH2OH,故答案为:nCH2=CH2或CH2=CH2+H2O CH3CH2OH.。
2007年高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上海卷)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仁和中学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化学测试卷年级: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u—64 Zn—65一·选择题(30分)每题2分共15题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食物腐烂B.汽油燃烧实验室制取氧气C.酒精燃烧铁生锈D.水的电解干冰升华2.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3.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
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
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核外电子数为34 B.核电荷数为79 C.质子数为34 D.中子数为454.新疆的和田玉、玛纳斯碧玉都闻名于世,某种玉石的主要成份是NaAlSi2O6。
关于NaAlSi2O6,下列说法正确的()A.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B.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C.该物质中含有三种金属元素D.该物质中钠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1:65. 下列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6 . 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下列对它们的认识中,正确的()A.都含有氧分子 B.都能供动物呼吸C.都不溶于水 D.密度都比空气大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2007上海化学高考真题
2007上海化学高考真题2007上海化学高考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为150分。
下面将对这两部分的题目分别进行解析。
选择题部分:1. ( 2007年上海高考化学 )某人把10.0g AgNO3 和10.0g NaCl 溶解在适量的水中,混合后沉淀干燥,得到纯AgCl 升华后称重,质量为9.0g。
该人得出的结论是:A.实验过程中有误差B.反应不完全C.实验数据没有问题D.测量有误差解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根据题干条件,可得混合溶液生成的沉淀质量为1.0g,说明有一部分物质没有发生反应,故选B.反应不完全。
2. (2007年上海高考化学)关于H2SO4 具有的性质和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与MnO2 反应,能被还原为H2OB. 重质H2SO4 和98%以上的浓度的硝酸反应,制备王水C. 在氧化性气氛下,能被还原为SO2D. 可用来制取氯气解析:H2SO4 不能用来制取氯气,故选D.可用来制取氯气。
3. (2007年上海高考化学)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金属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B.元素属于化学物质C.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D. 水中溶解氯化钠属于物理变化解析:A.金属性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故选A.金属属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
非选择题部分:1. (2007年上海高考化学)(5分)对下列物质,分别在pH为4和9的水溶液中所表现现象写出表,例如:现象 | pH=4 | pH=9植物色素... | 红色 | 绿色解析:这道题是关于物质在不同pH条件下的表现,需要考生了解溶液酸碱性对溶质性质的影响,具体填表内容需要根据酸碱中性条件下物质性质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2. (2007年上海高考化学)(10分)无机化合物KBH4 反应施予这些气体,化合物A、B、C...理想化合物分子均只含一种该元素;A+H2O→D,B+O2→E,C+Cl2→F试阐明这些化合物A、B、C 是哪三种。
解析:这题要求考生知道KBH4 反应生成气体的性质,并根据所生成气体的特点推理出A、B、C 分别是哪三种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解析第I 卷(共66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K :39 Fe :56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大型油田。
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 B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 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 D 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石油的组成及性质等知识点。
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 错;石油的裂化是将碳链较长的烃断裂成碳链较短的烃,所以石油的裂化是化学变化,C 错;石油分馏是依据蒸馏原理将石油中各成分按沸点范围进去分离,得到的各馏分是处于某一温度范围内的混合物,故D 错。
2.23592U 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
23592U 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
下列有关23592U 说法正确的是A 23592U 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 23592U 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C 23592U 与23892U 互为同位素 D 2359223592U 与23892U 互为同素异形体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及原子结构知识,对于原子X AZ,Z 表示的是质子数,A表示的是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故A 选项错误;对于原子而言,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B 错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故C 正确,D 错误。
3.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A 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 6H 12O 6B 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C 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D 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葡萄糖的结构及性质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葡萄糖中含有醛基,故B 正确;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淀粉、蔗糖等最终都转化为葡萄糖供细胞使用,因此C 正确;一般把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分子称为高分子,如淀粉、蛋白质等,故D 错。
4.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错误的是A 摩尔质量g/molB 气体摩尔体积L/molC 溶解度g/100gD 密度g/cm3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常用物理量的单位。
溶解度的单位是g ,故C 错误。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从物理量的定义出发来理解、记忆、应用。
5.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 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B 用斧头将木块一劈为二,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原子恰好分成更小微粒C 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可以成为绝缘体D 一定条件下,水在20℃时能凝固成固体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常识。
由质量守恒可知A 项正确;在木块被劈开时,断裂的是其中的某些纤维素分子,原子结构并未被破坏,故B 错误;C 金属导电是靠金属内的自由移动的电子,当在气态时不能导电,故C 正确。
室温下的水结成的冰叫“热冰”,由韩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制得,故D 正确。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6.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 纯碱溶液去油污B 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C 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D 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6.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盐类水解知识,同时还涉及到酯的水解、钢铁的电化学腐蚀等知识。
纯碱水解,溶液显碱性,有利于油脂的水解,故A与盐类水解有关;B为钢铁的电化学腐蚀,与盐类水解无关;C溶液颜色变深是因为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D溶液有臭味是因为硫化钠水解后产生了少量的硫化氢。
7.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检验方法沉淀法显色法气体法含义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反应中有颜色变化反应中有气体产生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 NH4+-气体法B I--沉淀法C Fe3+-显色法D Ca2+-气体法7.D 【解析】本题看似一个信息题,其实所给信息仍是中学常见离子检验知识NH4+的检验是利用NaOH与其反应产生NH3,I-的检验可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反应产生黄色沉淀AgI,Fe3+遇KSCN溶液显红色(或者与苯酚反应,溶液显紫色),只有Ca2+不能反应生成气体,故D 不合理。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SO2+OH-→HSO3-B 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C 盐酸滴入氨水中:H++OH-→H2OD 碳酸钙溶解于稀硝酸中:CO32-+2H+→CO2↑+H2O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A项反应不符合事实,少量的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是亚硫酸钠;C项氨水中的NH3·H2O是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为分子;D项中的碳酸钙是难溶物质,不可写为离子。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B 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C 给盛有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D 倾倒液体对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验基本操作中的药品取用知识。
试管中液体体积不加热时不超过试管的1/2,加热时不超过1/3,故C项错误。
10.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A 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B 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C 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D 金属晶体:晶体是否能够导电1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本概念。
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而单质也可以有共价键如氯气,故B错;强弱电解质的判断依据是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而非导电性,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可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强电解质的稀溶液导电性也可能会很弱,而弱电解质的浓溶液导电性也可能会较强,故C错。
某些非金属晶体也可导电,如:石墨、硅等,故D错。
11.有关物质燃烧时火焰颜色描述错误的是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B 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C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D 硫在氧气中燃烧——绿色1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验现象。
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是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故D错。
12.往含I-和Cl-的稀溶液中滴人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原溶液中c(I-)/c(Cl-)的比值为A (V2-V1)/V1B V1/V2C V1/(V2-V1)D V2/V112.C 【解析】本题考查了离子反应的顺序问题,当溶液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离子可以与银离子产生沉淀时,溶解度小的沉淀先生成。
故反应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是碘离子与银离子反应产生碘化银沉淀,第二阶段是氯离子与银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结合图像可知答案为C13.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B 100mL 0.1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C 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D 两溶液中分别加人少量对应的钠盐,c(H+)均明显减小13.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相同浓度的两溶液,醋酸部分电离,故醋酸的c(H+)比盐酸的小;由反应方程式可知B正确;醋酸稀释过程中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故稀释后醋酸的PH值在3~5之间,C错;醋酸中加入醋酸钠,由于增大了溶液中醋酸根的浓度,抑制了醋酸电离,使c(H+)明显减小,而盐酸中加入氯化钠对溶液中c(H+)无影响,故D错。
14.已知: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2878kJ(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2869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1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从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在同样的条件下,正丁烷放热比异丁烷多,因此A正确;物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因此稳定性异丁烷大于正丁烷,B错;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能量增多,因此是一个吸热过程,故C错;由烃的结构特点可知氢原子数相同,两者碳氢键个数必相等,故D错。
15.下列有关化学键与晶体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 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极性键B 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高C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 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1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键知识。
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也可以有非极性键,如双氧水,故A错;晶体熔沸点顺序一般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共价化合物多数是分子晶体,但也有些是原子晶体如二氧化硅,故B错;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多数是共价化合物,但也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如铵盐,故C错;由电荷守恒可只,D正确。
16.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
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B 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C 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D a点是负极,b点是正极1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电解实验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由电极反应式可知,在阴极生成氢氧化钠,出现红色字迹,所以铅笔做阴极,a为电源负极。
故选D17.可用右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收集的气体是A 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B 氯化钠与浓硫酸制氯化氢C 锌和稀硫酸制氢气D 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制硫化氢1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备实验。
一氧化氮气体遇空气会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不可用排空气法收集,A错;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硫化氢还原性较强,可被浓硫酸氧化,故D错。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8.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右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C 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D 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1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铝的性质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红墨水柱右端上升说明反应放热,C正确;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变成氧化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