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八柱
国家图书馆藏《兰亭八柱帖》之考析
“ 石 临 流 ”亭 中有 一 石 屏 , 即兰 亭 碑 。碑 身 高 坐 16 米 ,宽 18 米 。碑 阳 刻有 王 羲 之 等 文 人 雅 士 3厘 8厘 《 兰亭 修 禊》 图并 “ 亭八 柱 并 序 ” 兰 ,碑 阴刻 乾 隆御 笔
根 石 柱 在 唐 花坞 西 侧 新 建 重檐 八 角亭 ,额 日 “ 白天 景 成” ,兰亭 碑 亦 置 于 亭 中 。这 座 碑 亭 , 已成 为 中 山公
东 ,溪 水 周 环 ,轩 宇 三 楹 ,西 向 。乾 隆 九 年 御 制 坐 石 临 流 ,仄 涧 中淙 宗 奔 碲 汇 ,奇石 峭列 ,为 砥 为 碲 ,为 屿 为 奥 。激 波 分 注 ,潺 潺 鸣 籁 ,可 以漱 啮 ,可 以 泛
如 今 ,坐石 临 流 景 区 的 兰亭 早 已无 迹 可 寻 ,成 为 野草 丛 生 的废 墟 。 l6 80年 圆 明 园毁 于英 法 联 军 ,兰亭
和 兰 亭 八 柱 这 两 件 重 要 文 物 被 弃 于 荒 野 。 据 赵 光 华
《 石 临 流考 》 说 :兰 亭 八 柱 于 11 被移 置 于 颐 和 坐 90年 园耶 律楚 材 祠 中 。 _ 11 年 江 朝宗 致 函溥仪 内务 府 , ”3 95 请 求 拉运 圆 明园 兰 亭碑 及 山石 ,以供 社 稷 坛 开 拓 公 园 之 用 。之 后 ,兰 亭 碑 及 八 根 柱 石 ,分 别 于 11 年 前 97 和 14 年 后 运 至 中 山公 园 ,直 到 17 年 ,开始 用 八 91 91
绝世《兰亭》从春禊雅集到八柱刻石
修文偃武:《兰亭》诞生的时代自东晋以降,“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备受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追捧,可谓从者如云。
梁武帝萧衍在《评书》中形容“书圣”操翰,“字势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唐太宗李世民亦在《晋书·王羲之传》中盛赞其字“烟霏露结”“凤翥龙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在王羲之的诸多作品中,《上虞帖》《丧乱帖》《快雪时晴帖》皆为人熟知,但若论“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首推《兰亭序》。
此篇乃东晋永和九年(353),王羲之率众于兰亭修禊所作,笔力凝厚而不失秀逸,结字圆转多变且富于灵性,给人以洒脱飘逸、浑然天成之感。
北宋米芾尊崇其为“天下法书第一”(米芾《褚遂良摹兰亭序跋赞》),后世皆以《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实滥觞于此。
王羲之,表字逸少,生于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东晋穆帝升平五年(361)卒于会稽金庭,后世以“右军”“书圣”称之。
王羲之生平跨越两晋,可谓纷繁乱世的集中缩影。
西晋末年,北方战乱频仍,司马睿、司马宗等5位王爷避乱南渡,王羲之所在的名门望族琅琊王氏亦南迁,其堂伯王敦、王导二人辅佐司马睿登基称帝,一时权倾朝野。
作为王氏子侄辈中的佼佼者,才华横溢的王羲之与王敦嗣子王承、王导嫡子王悦合称“王氏三少”,受到各方瞩目:不仅被太尉郗鉴择为“东床快婿”,更被外戚、权臣征西将军庾亮延揽至武昌任参军,累迁晋升为长史。
彼时的东晋政局由琅琊王氏、高平郗氏与颍川庾氏三家共治,其势虽不及“鲁之三桓”,亦不远矣。
为了不牵涉上层的权斗政争,王羲之数次婉拒去京城担任侍中、吏部尚书的邀约,推迁不拜。
一方面,他自言“素自无廊庙志”,醉心书法;另一方面,亦有远离中枢繁杂,建功勋于边地的考量。
在殷浩的劝慰下,王羲之方才出任三品护军将军;又在48岁之际,补缺出任会稽内史,军号右将军,故时用“右军”为款。
东晋朝廷在永和三年(347)、永和八年(352)发动的两次北伐均铩羽而归,心灰意冷的世家大族开始重新审视再造一统的可能性。
北京深度(18)社稷坛记:五色坛土,朕的江山社稷
北京深度(18)社稷坛记:五色坛土,朕的江山社稷天安门周边一直是敏感地区,每次安检都很麻烦,尽管如此,还是以社稷坛的名义,去了一次位于天安门西侧的中山公园。
事不凑巧,公园正在大修,到处挖的坑坑洼洼。
中山公园在辽代曾为兴国寺,元代称万寿兴国寺,明永乐定都北京时,依“左祖右社”之制,社稷坛建造于皇宫之右、故宫午门外西侧,明清两代皇帝或遣官曾在此举行达1300余次祭祀活动。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在拜殿停放灵柩并举行公祭,故更名为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南门面朝天安门广场,进门是保卫和平坊和孙中山铜像。
保卫和平坊,四柱三楼蓝琉璃瓦顶,原建在东单北大街西总布胡同西口外的大街上,名“克林德碑坊”,承载着一段丧权辱国的历史,后移迁入园。
沿轴线来到社稷坛南坛门外,粗壮的古柏为辽代兴国寺遗物,是北京有记载的最老的古柏。
不远处习礼亭,原建在正阳门内兵部街鸿胪寺衙门内,为明清两朝专为初次来京官吏等,演习朝见皇帝礼仪之用。
一对蹲坐门前的石狮,雄俊有神。
资料显示为1918年河北大明镇守使王怀庆和统领李阶平发现并捐献,两狮重8800余斤,为宋代遗物。
进入内坛,轴线前方直对社稷坛。
社稷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座南朝北,呈正方形,青白石砌三层平台,坛上层铺设五色坛土,俗称“五色土”,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五色土来自全国各地,由各地官员纳贡而来。
社稷坛早期是分开设立的,称太社坛、太稷坛,供奉社神和稷神,后逐渐合而为一,共同祭祀。
坛台中央立“社主石”,亦称“江山石”,上锐下方,以示“江山永固”,朕的江山社稷长存。
当初石柱半埋土中,后来全埋。
原坛中还有一根木制的“稷主”已无存。
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对社稷的祭拜远早于祭天祭地。
古人认为土壤和粮食,乃国家的立命之根,因而社稷一词逐渐演化为国家的象征。
明清两代皇帝每年春秋仲月(农历二月、八月)上戊日,在此举行祭祀大典,祈祷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稷坛四周有矮墙环护,琉璃瓦与坛土辉映,墙正中各有一座棂星门。
兰亭八柱
兰亭八柱北京中山公园正门进去向西,有一个兰亭,兰亭内有八根石柱子,柱子上刻有字,这兰亭里的八根柱子就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兰亭八柱”。
“兰亭八柱”原来在圆明园内的“坐石临流亭”景区,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毁坏后,于1941年移到中山公园内。
乾隆皇帝收藏有八卷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唐虞世南摹兰亭序帖卷》、《唐诸遂良摹兰亭序帖卷》、《唐冯承素摹兰亭序帖卷》、《清内府勾填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原本卷》、《于敏忠补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缺笔册》、《明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卷》、《清弘历临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卷》、《唐柳公权书兰亭诗卷》,乾隆皇帝把这八卷兰亭摹本按八卦之名“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排列收藏在一个他参与设计的插屏中。
在对圆明园“临流亭”改造时将原来的木柱改为石柱,并将这八卷摹本雕刻之上。
第一根柱子上,刻的是唐初书法家虞世南的临摹;纸本,行书,纵24.8cm,横57.7cm。
此本质地为白麻纸,系唐代物,一些字有明显勾笔痕迹,当属唐人勾摹本。
此卷直至明代,一直被认为是褚遂良摹本,后董其昌在题跋中认为“似永兴(虞世南)所临”,后世就改称为虞世南摹本,清代梁清标还在卷首题签“唐虞世南临禊帖”。
因卷中有元代天历内府藏印,故亦称“天历本”。
唐虞世南行书此卷用两纸拼接,各14行,排列较松匀,近石刻“定武本”。
但点画与褚遂良摹本相近,点画较圆转,少锐利笔锋。
勾描的墨色清淡,气息古穆。
据考证,此本当为唐代辗转翻摹之古本。
卷中共有宋、明、清诸家题跋、观款17则,钤印104方,另有半印5方。
其中前拼纸上所钤元内府“天历之宝”朱文印、后拼纸下所题小楷“臣张金界奴上进”一行,均真。
后隔水所钤宋内府印,以及第一尾纸上宋代魏昌、杨益题名和明初宋濂跋均系后配。
以后接纸上的明人题跋、观款,均真。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
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历代名人书家临《兰亭》大观(共50位名人书家)1
历代名人书家临《兰亭》大观(共50位名人书家)1历代名人书家临《兰亭》大观一网打尽从唐朝至当代共50位名臣、帝王、书家临、摹或写的《兰亭序》。
其中古代16人,近现代已故20人,现当代14人。
一、古代名人书家临《兰亭》1、定武《兰亭》刻本(欧阳询临)定武《兰亭》刻本(欧阳询临)因北宋时发现于定武(今河北真定县),故名。
传唐欧阳询据右军真迹临摹上石。
《兰亭》刻本甚多,此刻浑朴、敦厚,为诸刻之冠。
兰亭序定武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虽然对这篇文章是否为羲之所作,其书是否为羲之手迹,在清代就有不同看法,建国后又曾有过一场《兰亭》真伪的大辩论,最后是各持已见,未有定论,但《兰亭序》从古代就被先赞为“天下第一行书”却是不用争论的。
再有一点也是不用争论的,那就是今日所见的各种《兰亭序》都非原迹,或是双钩填廓之摹本,或是据帖临写的手本。
而其中最有名也是最早的乃是唐人的临、摹本。
定武《兰亭序》相传是欧阳询的临本。
在唐四家临摹本中,冯承素摹本据说是最接近原貌的,因为冯承素并不是个出名的书家,其《兰亭序》又是用先钩轮廓再填墨的方法制成的,所以认为不会太失真,冯承素又是唐太宗的宫廷内臣,所以人们就传说冯是受唐太宗之命钩摹《兰亭》而分赐众臣的,那当然也就一定是据羲之真迹而摹的了。
其实这种说法根据并不足,但冯本与传世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临本比起来确实要活泼而自然得多。
虞、褚、欧的临本则不免显得安闲一些,同时又“间出已意”,掺进了临者自己的笔法。
与冯本相比较,定武《兰亭》体现了不少欧阳询的笔法是显而易见的。
从整体上看,定武本减弱了笔划粗细的对比,冯本中纤细灵巧之笔在定武本中被改变为圆劲厚实;冯本中大小参差的字之安排在定武中又被摆布得更加“规矩”一些,那流盼传情的风韵也变得有些端庄起来了。
而这些恰恰体现了欧书质朴的特点。
出自岭南的“兰亭序”,广州海山仙馆帖石三方考
出自岭南的“兰亭序”,广州海山仙馆帖石三方考作者:***来源:《收藏·拍卖》2023年第03期清代广州洋商潘仕成(1803—1873)的园林“海山仙馆”,是晚清广州最著名的园林,其风景之秀美,收藏之丰富,装潢之奢华,一直是广州园林史上的传奇。
当年园林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景,是园内迂曲无尽的碑廊。
这在夏銮创作的《海山仙馆图》(图1)及法人于勒·埃及尔于1844年游园摄录的影像都能见到,称得上是园内主要的景观之一。
而回廊的设计,不仅仅为了园林造景,更重要嵌置石刻作为观赏纪念乃至刊行之用。
据方浚颐《二知轩诗钞》记载,“海山仙馆筑回廊三百间,以嵌石刻”。
这一整批石刻,即是书法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型丛帖——《海山仙馆丛帖》。
这项庞大工程始于道光九年《海山仙馆藏真帖》到有记载的同治五年刻《海山仙馆禊叙帖》为止,先后历时37年,共镌刻帖石千余方。
刻帖时间之长,投入财力、物力之多,不仅是晚清广东刻帖之首,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极为罕见。
广东刻帖之首:海山仙馆帖石道光至同治 30 多年间,园林主人潘仕成极尽风雅之能事,将自己毕生收集的历代书帖,以及所珍藏当代名士翰墨,延聘良工,逐一精摹勒石。
所用石材,均是上乘的端州黑石,而奏刀的工匠,则是特意聘请了当时梅州著名的刻工邓焕平,故所刻帖石,工艺精美传神,几可乱真。
昔日这些帖石,镶嵌在海山仙馆回廊墙上,游客玩赏景色之时,又可品味古代名家手迹,发思古之幽情。
此外,过去很少为人留意的是,海山仙馆摹刻工程似乎还使用了特殊的映像技术来提高摹刻的精度。
咸丰三年(1853),潘仕成亲自为《海山仙馆摹古帖》撰序,文中透露了不少当年摹刻碑帖的细节:“余刻海山仙馆藏真帖……俱从墨迹钩摹,是以神采毕肖……至于重摹石墨,取肖不易。
余于唐宋佳拓,世所罕觏者,间亦摹刻,惟原本历年既久,纸色益晦,硃墨无功,必须用玻瓈映出,方能毫发迫真,较摹真迹,倍觉其难。
镌就后并几雠对,与原本竟可伯仲。
”这段话介绍了仙馆在摹刻书帖真迹时,采用了传统的钩摹法,至于年代久远纸本沉暗的古拓本,则使用古人“向拓”之法摹制,这在宋人赵希鹄《洞天清录集》中已有记载,而该书潘氏也曾重刊,收在《海山仙馆丛书》之内。
定武兰亭赵孟坚落水本溯源
中国书圣东晋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於永和九年(西元三五三年)修禊日,携三子邀会当时名流雅士共四十一人,於会稽山阴之兰亭,作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之佳叙。
主人内史大人,在酒兴之餘,情志大发,用蠶繭(蚕茧)纸,鼠鬚笔,写下了中华民族万世流传天下第一行书墨宝兰亭序文,凡廿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及醒后,他日更書数十百本,终不及之,右军亦自爱,留存子孙传掌,至七代孙僧智永(即右军第五子徽之后代),僧死留於弟子辩才,宝重过於师在日。
自唐太宗将此一宝物兰亭序真迹随伴於昭陵之后,此一中华伟大的墨宝真迹,早已消失於人间矣!所幸当时之书法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及供职皇家弘文馆之搨书人冯承素,韩道政,诸葛桢,赵模,汤普徹等人,奉欶临摹及響搨禊帖墨迹,先后分赐皇太子诸王近臣。
其中欧阳询所临摹之墨本最为真似,文皇遂命上石留存於殿阁之中,外人不得见。
唐朝后代又将此石背面刻上舒元舆之牡丹赋,相互媲美。
然而在残唐五代时,朱梁纂竊辇置汴都(今河南开封市),后为北辽耶律德光破石晉时,掳至北方,途中将此石丢弃于河北殺虎林(今河北定县境),尚有其他各种不同传说之记载,请详阅宋桑世昌及俞松二贤之兰亭考,此处仅述其中之一种较为通常之传说而已。
按兰亭序,唐人所摹最具典型者,所谓之下真迹一等之鑴字,有多种不同源流之记载,兹取其常见者可两种简述如下:此石於北宋仁宗慶歷(庆历)中,宋景公帅定武,有人见而识之,献於景文,景文喜甚,不敢私有,留於公库,拓出之禊帖,世谓之定武本,后熙寧(或谓元豐中)薛帅正帅定武,其子紹彭别刻石,鑱损[湍][流][带][右][天]五字膺石,留郡以惑人,易之以行,攜原石归长安其弟嗣昌手。
宣和中,内侍梁师成为长安承受官批旨取原石,嗣昌仓卒间,连夜墨搨,冀得多蓄,流传人间,每叠三纸,加氈(毡)墨重撫之,因此最外一纸墨深字瘦,中间一纸墨浅字较细,最贴石面上之一纸,则墨又浅其字则肥,即世谓之蝉翼本是也。
遂将原石奉旨送至宫中,置睿思殿(或谓宣和殿),后移置於玛瑙亭,尝以拓本分赐臣,故此定武本禊帖,计有[瘦][肥]本之分,与五字未损本及损本之别,然皆为定武帖。
褚摹本《兰亭序》流传过程小考
收 稿 日期 :0 9—1 2 20 1— 2
作者简介 : 王文 娟 (9 7一) 女 , 江 绍 兴 人 , 16 , 浙 绍兴 文理 学 院美 术 学 院 副 教 授 。
兰亭八柱始建于1779年春当时弘历收集到历代书法名家兰亭帖墨迹六帧唐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摹兰亭序唐柳公权书兰亭诗并后序明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诗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原本再加上大学士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阙笔及乾隆御临董其昌仿柳公权兰亭诗合为兰亭八柱册
第3 O巷 第 6’ HA ; I UNI ( R j F S 《 《 ) X VERS T、 1
:= == :
V( . 30 N0 6 1 N(v 2 0 I. 0】
褚 摹 本 《 亭 序 》 传 过 程 小 考 兰 流
王 文 娟
( 兴文理学院 绍 美术学 院 , 江 浙 绍 兴 32 0 ) 10 0
摘
要: 现藏北京故宫博 物院的法书褚摹本《 兰亭序》, 是一件流传有 绪的古代 书法作品。此文仅撷取其上 的诸 多印章
加 以 考证 , 其 流 传过 程 进 行 梳 理 。 对
关键 词 : 摹 兰 亭 ; 藏 ; 章 ; 传 过 程 褚 鉴 印 流
中 图分 类 号 : 9 . l J 2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9 X(0 0 0 0 4 0 10 2 3 2 1 )6— 0 7— 2
京故 宫博 物 院。
其 中的 “ 兰亭 八柱 第二 ” 即常说 的褚遂 良摹 本 《 , 兰亭 序 》 , 本 , 书 , 2 米 , 8 . 米 。关 纸 行 纵 4厘 横 85厘
圆明园各遗址介绍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圆明园的遗址,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
曾被称为“万园之园”。
四十景遗址正大光明遗址正大光明,曾是圆明园的正殿,也是皇帝每年举行生日受贺、新正曲宴亲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观庆龙舞、大考翰詹、散馆乡试及复试的地方。
殿上悬雍正手书“正大光明”匾额,殿堂7间,前面有宽大的月台,东、西配殿各5间。
勤政亲贤殿,即养心殿西暖阁前室,位于正大光明殿东面,为盛暑时皇帝办公之处,有殿堂5间。
北设宝座,南为窗,东有板墙开门,与养心殿明间相通,为皇帝召见大臣之所。
窗外抱厦内围有木屏,与明间相隔,较为隐秘。
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养心殿的西暖阁,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单独接见大臣,批阅殿试考卷的地方。
暖阁的北墙上悬挂着雍正皇帝题写的匾额:“勤政亲贤”,匾下的屏文是乾隆皇帝的诗篇。
[3]九洲清晏遗址九洲清晏位于前湖北岸与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进南向大殿组成,第一进为圆明园殿,中间为奉三无私殿,最北为九州清晏殿;中轴东有“天地一家春”,为道光出生处;西有“乐安和”,是乾隆的寝宫;再西有清晖阁,北壁悬挂巨幅圆明园全景图,原图现存法国巴黎博物馆;清道光十年(1830年)又在“怡情书史”附近建起“慎德堂”等殿宇,均为皇帝寝宫;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圆明园殿、奉三无私殿、九州清晏殿同时被火焚烧,雍正帝、道光帝都死在九州清晏殿。
[3]长春仙馆遗址长春仙馆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
长春仙馆位于前湖西面,乾隆即位前曾居于此,有殿门3间,正殿5间。
[3]镂月开云遗址镂月开云原称牡丹亭,位于后湖东南角,建筑木料以楠木为主,殿顶覆二色琉璃瓦;乾隆即位后,改称“镂月开云”,清乾隆九年(1744年)改名以纪念康熙六十一年祖孙三代在此聚会赏花的往事。
主体建筑为纪恩堂。
殿以楠木为材,上覆金碧二色琉璃瓦。
旁为御兰芬。
[3]碧桐书院遗址碧桐书院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
兰亭八柱书法特点
兰亭八柱书法特点
1. 兰亭八柱的书法那可真是绝了呀!就说那笔画,有的像跳舞的精灵,轻盈灵动,你看“之”字的写法,是不是特别有韵味?这就好比在纸上跳跃的音符,美妙极了!
2. 兰亭八柱的字势啊,那叫一个变化多端!一会儿像奔腾的骏马,气势磅礴,一会儿又像潺潺的流水,温婉柔和,难道你不想好好感受一下吗?比如其中某个字的转折,多巧妙啊!
3. 哎呀呀,兰亭八柱书法的章法多厉害呀!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那真的像朋友间默契的互动,彼此关照,每个字不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大放异彩吗?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呀!
4. 你想想看,兰亭八柱书法的神韵,是不是让人陶醉啊!那仿佛是书法家灵魂的注入,每个线条里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这和舞台上演员精彩的表演有啥区别?太震撼人心了!
5. 兰亭八柱的墨色也很有讲究哦!有浓有淡,犹如人生的起起落落,有高光时刻也有低谷时期,这样的变化在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难道不让人惊叹吗?
6. 告诉你哦,兰亭八柱书法的结构实在是太独特啦!或紧凑或舒展,就如同建筑的造型,有的稳固端庄,有的奇巧别致,你品品其中的趣味呀!总之,兰亭八柱的书法特点那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绝对值得我们好好欣赏和学习!。
乾隆帝为存《兰亭序》摹本定制藏帖匣
乾隆帝为存《兰亭序》摹本定制藏帖匣在故宫珍藏的家具中,有一件“紫檀兰亭八柱”的插屏,制作于清代乾隆时期,插屏高83厘米,宽62.5厘米,厚40.5厘米,通体以紫檀木雕成,屏心正面采用浮雕手法,以山水楼阁图为背景,雕刻东晋书法家和诗人王羲之、王献之、谢安等人在浙江会稽兰亭举行聚会的场面,画面上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溪水湍流,一些文人雅士齐聚其中,他们或坐于水畔,曲水流觞,或展卷围读,或赋诗题词,插屏的屏心下的绦环板浮雕如意云纹,披水牙子和底墩雕饰回纹拐子及卷珠纹,屏心前后以四站牙抵夹,站牙雕出祥龙纹,整个插屏造型典雅,刻工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共四十余人,每个人物旁边均填银隶书其姓名,极为详尽。
此屏为乾隆时期所制精品,其本身不仅做工精细,而且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给这件精雕细刻的插屏增添了浓墨重彩。
关于此件插屏的来源,得从举世闻名的书法名帖《兰亭序》说起。
文/图:郭威(北京故宫博物院)清紫檀兰亭八柱插屏 故宫博物院藏《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中乾隆皇帝身边陈列着各类古物珍玩王羲之所作的《兰亭序》,书法隽秀,铁画银钩,称得上是法帖极品。
而王羲之哪里知道,他的即兴之作《兰亭序》横空出世后,有过一段扑朔迷离的不平凡的经历。
据唐·刘餗《隋唐嘉话》记载:“王右军《兰亭序》,梁乱出在外,陈天嘉中,为僧永所得。
至太和中,献之宣帝。
隋平陈日,或以献晋王,王不之宝。
后僧是从帝借搨。
及登极,竟未从索。
果师死后,弟子僧辩得之。
太宗为秦王日,见搨本惊喜,乃贵价市大王书《兰亭》,终不得焉。
及知在辩师处,使萧翊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入秦府。
贞观十年乃搨十本以赐近臣。
帝崩,中书令褚遂良奏:‘《兰亭》先帝所重,不可留。
’遂秘于昭陵。
”又,唐李绰《尚书故实》记太宗曾对高宗耳语,说:“吾千秋万岁后,与吾兰亭将去也。
”所以太宗上仙后,“用玉匣贮之,藏于昭陵。
”可知兰亭序文原件传至隋僧智永,后为僧辨才得之,又为当时的秦王李世民看中,世民登极后,最后令萧翊从僧辨处索到,庋入唐内府,唐太宗对兰亭序书法喜爱到了痴迷的地步,曾命弘文馆拓书人摹拓。
兰亭集序笔记整理
兰亭集序笔记整理
摘要:
1.兰亭集序的背景和意义
2.兰亭集序的作者王羲之
3.兰亭集序的内容概述
4.兰亭集序的艺术价值
5.兰亭集序的历史传承和影响
正文:
【兰亭集序的背景和意义】
兰亭集序,全名兰亭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瑰宝,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它的诞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东晋时期,政治动荡,社会风气堕落,文人雅士们为了逃避现实,追求心灵上的解脱,常常聚会于山水之间,饮酒谈文,抒发情怀。
兰亭集序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兰亭集序的作者王羲之】
兰亭集序的作者王羲之,字逸少,号兰亭,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
他是书法界的传奇人物,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艺术影响了后世千年。
【兰亭集序的内容概述】
兰亭集序的内容主要是描述了东晋时期王羲之和他的友人们在兰亭举行春游雅集的场景,以及他们的饮酒谈文,欣赏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的经历。
全文共324 字,行文流畅,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意。
【兰亭集序的艺术价值】
兰亭集序在书法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它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展现了他独特的书法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次,兰亭集序的布局和结构极具巧思,富有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兰亭集序的文字内容,充满了诗意和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兰亭集序的历史传承和影响】
兰亭集序自诞生以来,便受到了历代文人的珍视和推崇。
它的传世之作,被称为“兰亭八柱”,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遗产。
同时,兰亭集序对后世的书法艺术影响深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学习行书的必学之作。
新一批故宫珍宝首现香港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开幕展汇集了900多件来自部分展品以此次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宣布向故宫大多是首次在香服饰、清代宫廷生博物院珍藏的300多件文物,结合文献记载,呈现宫中人物的衣食起居、治国理政、敬天事神、家庭喜忧、游园观戏与临摹鉴藏等生活情景,从而展示18世纪紫禁城生活当中一件特别珍贵的展品是乾隆为庆祝母亲崇庆皇太后八旬大寿而绘制的写生图《多禄画中五鹿在山林间鹿为不老之兽,寄托了乾隆对母亲的美好崇庆皇太后的大型画像也陈列在展厅1“紫筑、典藏展中。
“凝土为器故宫博物院珍藏陶亦汇聚了100余件这次新推出27件故宫博物院历代陶其中一套“青花十二月花卉图题诗句共12件瓷杯,每件绘有象征十二花神新一批故宫珍宝首现香港新年伊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宣布向故宫博物院借展的第三批共85件珍贵文物,当中包括1至5厅亮相。
节庆期间的紫禁城,室内会摆放各种带有祥瑞图案且饶有趣味的陈设。
新春佳节期间,观众对《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展中的相关展品颇感兴趣。
此岁朝图插屏(镜面玻璃彩绘、紫檀木乾隆时期春节陈设,上方绘有5个长方形的彩胜,外型近似“红包袋”,其实是悬挂的彩旗,上面有“物阜民安”等祝词吉语大吉葫芦挂屏(金、青金石、绿松石、玉、红宝石、珊瑚)。
葫芦有长寿、多福的吉祥寓意。
带“大吉”二字的葫芦形饰物在紫禁城的生活、礼仪和宗教空间都可以见到,常用来装饰墙面、门楣、屏风等。
乾隆特别钟爱大吉葫芦,十一年(1746年)他下令制作了62件大吉葫芦,用来欢度春节自乾隆十年(1745年)起,乾隆帝每年正月挑选吉日,在重华宫举办三清茶宴,一项极具特色的政治礼仪和文化活动。
此乾隆御题开光人物煮茶图粉彩壶出自景德镇御窑乾隆御题三清茶诗如意纹盖碗(剔红朱漆器)的一种花卉,并配以咏花诗句,色彩清新淡雅,釉面细润洁白,用于花朝节祭礼以祈求耕作丰收;而描绘中国近代史上传奇人物慈禧皇太后的《孝钦显皇后朝服像》则于展厅4“龙颜凤姿─清代帝后肖像”展中亮相。
历代汇帖述略:宋代是刻帖盛行的时代
历代汇帖述略:宋代是刻帖盛行的时代宋代是刻帖盛行的时代,金元时期虽然出现过像王庭筠、党怀英、赵孟兆页、鲜于枢、康里子山、柯九思、张伯雨等众多的大书法家,又皆精于赏鉴,但是除了《别本绛帖》、《雪溪堂帖》、《百一帖》、《晋江马蹄帖》、《十种兰亭》、《碎金帖》、《乐善堂帖》等数种外,未闻有刻帖成大部的。
明代延续了宋代刻帖的优良传统,有了长足的进步,产生了不少佳刻。
明代翻刻《阁帖》,以袁尚之、潘允亮、宋代是刻帖盛行的时代,金元时期虽然出现过像王庭筠、党怀英、赵孟兆页、鲜于枢、康里子山、柯九思、张伯雨等众多的大书法家,又皆精于赏鉴,但是除了《别本绛帖》、《雪溪堂帖》、《百一帖》、《晋江马蹄帖》、《十种兰亭》、《碎金帖》、《乐善堂帖》等数种外,未闻有刻帖成大部的。
明代延续了宋代刻帖的优良传统,有了长足的进步,产生了不少佳刻。
明代翻刻《阁帖》,以袁尚之、潘允亮、顾从义三家最负盛名。
与潘、顾同一组本的还有《黄姬水钩摹本》,其他诸如《右任常氏刻本》、《兰州本》、《闽人陈氏刻本》、《“臣王著模”四字本》、《王文肃公藏本》、《苏州帖估翻王文肃公本》、《河庄孙氏本》、《杨文襄公刻本》、《梁启超藏本》、《张氏巾箱本》、《肃府本》等,其中不乏名重一时的汇刻。
《肃府本》十卷,也称《遵训阁本》。
明万历四十三年,肃宪王朱绅尧命温如玉、张应召摹刻,未竟而逝,世子识钅宏继之,天启元年告竣。
初拓有四十跋,用太史纸、程君房墨,甚为精致,传本极稀。
清翻刻本,初拓诸跋多亡佚,仅存世子识钅宏、张鹤鸣二跋。
以《阁帖》为主,参以他刻,或增入宋元及明人书者,则有《东书堂帖》和《宝贤堂帖》(含《宝贤堂后帖》)。
前者为周宪王朱有火敦摹刻,后者乃晋江王朱奇源为世子时所辑。
明三藩刻帖,论其优劣,《宝贤》为上,《遵训》次之,《东书》最下,这些都是《阁帖》的“亲属”。
有明一代,非属《阁帖》系统的诸多佳刻,还有《真赏斋帖》、《清鉴堂帖》、《停云馆帖》、《净云枝藏帖》、《逸初堂帖》、《墨池堂选帖》、《泼墨斋法书》、《余清斋帖》、《戏鸿堂帖》、《郁冈斋墨宝》、《千草数帖》、《天益山颠帖》、《来禽馆帖》、《寿松堂帖》等,其钩摹刻拓之精善,无一不为后世书家所推崇。
圆明园的建筑特色的具体介绍
圆明园的建筑特色的具体介绍圆明园的建筑特色圆明园是人工创造的一处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园林。
平地叠山理水,精制园林建筑,广植树木花卉。
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岛、桥堤等,将广阔的空间分割成大小百余处山水环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风景群。
园内水面约占三园总面积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开凿大中小水面,由回环萦流的河道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
园内又缀叠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与水系相结合,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构成了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间。
使整个园林宛如江南水乡般的烟水迷离,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
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禹贡》“九洲”之象征。
各个岛上建置的小园或风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
北岸的上下天光,颇有登岳阳楼一览洞庭湖之胜概,“垂虹驾湖,婉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
纹倒影,滉漾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
西岸的坦坦荡荡,酷似杭州玉泉观鱼,俗称金鱼池"凿池为鱼乐国,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
"圆明园西部的万方安和,房屋建于湖中,形作卍字,冬暖夏凉,遥望彼岸奇花缬若绮绣。
雍正皇帝喜欢在此居住。
圆明园北部的水木明瑟,用泰西(西泽)水法引水入室,转动风扇,"林瑟瑟,水冷冷,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
"乾隆皇帝喜欢在此消暑。
长春园西湖中的海岳开襟,在白玉石圆形巨台上建有三层殿宇,远远望去好似海市蜃楼一般。
福海之中的蓬岛瑶台,取材于神话中的蓬莱仙岛,原名蓬莱洲。
相传,秦始皇曾派遣一个名叫徐福的人,率领千余名童男童女,出海东渡,去替他寻仙境、求仙药,以企长生不老。
这当然只能是“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而雍正皇帝则让工匠在圆明园的东湖之中用磷峋巨石堆砌成大小三岛,象征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岛上建有殿阁享台,“望之若金堂五所。
兰亭八柱
兰亭八柱简介兰亭八柱乃圆明园遗物,于1910年(宣统二年)被移到颐和园,后置于耶律楚材祠中。
1915年,江朝宗致函溥仪内务府,请求拉运圆明园兰亭碑及山石,以供社稷坛开拓公园之用。
其后,兰亭碑及八根石柱,分别于1917年前和1941年之后运至中山公园,直到1971年,始用八根石柱,在唐花坞西侧新建成重檐八角亭,额曰“景自天成”。
八根石柱之兰亭帖,多有风化,半数帖尚好,仍可辨读。
兰亭八柱亭兰亭八柱亭原为圆明园遗物。
兰亭碑石屏高6尺,宽5尺,厚1尺,正面刻有晋永和九年《兰亭修禊图》及《题记》,阴面刻有清高宗御制诗。
在八根石柱上分别刻有前朝书法家和高宗本人临摹的八册《兰亭集序》及《兰亭诗》。
兰亭本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坐石临流”中的一个景点,1917年从圆明园移至园中。
清高宗御题“景自天成”“引派涵星”的刻石匾额分别嵌于亭南额方之上。
碑屏上面的“曲水流觞景图”及《兰亭集序》和诗,是晋永和九年大书法家王羲之任浙江绍兴太守时,于三月三日约司徒谢安、右司马孙绰等42人,于县西南兰渚山附近的兰亭,举行修禊礼,流觞赋诗,王羲之为此作序,记述活动的环境盛况与感慨,成为千古名篇。
后人称为《禊帖》,又称《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是王羲之书法杰作。
由于年代久远,风雨侵蚀使石柱上的字迹已经看不清楚。
八柱上格言分别是:朱子之言曰: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孟子之言曰: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子思之言曰: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阳明之言曰:知是行之始,行是之知成;丹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武穆之言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程子之言曰: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孔子之言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八柱第一根柱子上,刻的是唐初书法家虞世南的临摹;第二根柱子上,刻的是褚遂良的临摹;第三根柱子上,刻的是冯承素的临摹;第四根柱子上,刻的是唐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兰亭诗”真迹;第五根柱子上,刻的是唐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所写的“兰亭诗”原本;第六根柱子上,刻的是清乾隆进士于敏中补修柳公权所写的兰亭阙笔;第七根柱子上,刻有明书画家董其昌仿柳公权所写的“兰亭诗”;第八根柱子上,刻的是乾隆皇帝临摹董其昌仿柳公权所写的“兰亭诗”。
从《兰亭序》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风格
从《兰亭序》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风格延边大学(11级物理系2114011641)从《兰亭序》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风格摘要书法,是我国汉字书写的一种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件瑰宝。
它不仅深得我国历代广大人民的喜爱和相传,而且早已远涉重洋、为世界人民所赞赏和相传。
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特有产物,经过数千年的洗礼,已是灿烂辉煌。
历朝历代都出现了杰出的书法大师,他们的作品成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究其艺术价值,就在于这些作品都是他们的个性创作,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
这些风格的产生,虽是不同时代的产物,但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创作审美取向,如人们常说的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
而这些书法大师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书圣王羲之,他的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那么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作品到底有怎样的艺术风格呢?本文主要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浅谈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风格,发表我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书法艺术中华文化王羲之兰亭集序风格正文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会稽内史。
师从卫夫人、张芝等人,博采众长,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公元353年的一个春天,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2人,来到茂林修竹掩映中的兰亭,进行“临水洗涤”的修禊之礼。
这是一个温暖的日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文人雅士围坐在曲水旁边,面对良辰美景,饮酒赋诗,尽兴抒怀,不亦乐乎!后成诗三十七首,编为一卷,众人提议,让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借助酒意,“挥毫制序,兴乐而书,用蚕茧纸,鼠须笔,遒美劲健,绝代更无,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一气呵成,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兰亭集序》,后《兰亭集序》被酷爱书法的唐太宗所收藏,在他死后,《兰亭集序》真迹殉葬昭陵,长埋唐王墓中。
今日所见《兰亭集序》皆为后人模仿版本,其中以神龙本(唐冯承素模)最接近真迹,它几乎保留了王羲之《兰亭集序》真迹的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八柱简介兰亭八柱乃圆明园遗物,于1910年(宣统二年)被移到颐和园,后置于耶律楚材祠中。
1915年,江朝宗致函溥仪内务府,请求拉运圆明园兰亭碑及山石,以供社稷坛开拓公园之用。
其后,兰亭碑及八根石柱,分别于1917年前和1941年之后运至中山公园,直到1971年,始用八根石柱,在唐花坞西侧新建成重檐八角亭,额曰“景自天成”。
八根石柱之兰亭帖,多有风化,半数帖尚好,仍可辨读。
兰亭八柱亭兰亭八柱亭原为圆明园遗物。
兰亭碑石屏高6尺,宽5尺,厚1尺,正面刻有晋永和九年《兰亭修禊图》及《题记》,阴面刻有清高宗御制诗。
在八根石柱上分别刻有前朝书法家和高宗本人临摹的八册《兰亭集序》及《兰亭诗》。
兰亭本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坐石临流”中的一个景点,1917年从圆明园移至园中。
清高宗御题“景自天成”“引派涵星”的刻石匾额分别嵌于亭南额方之上。
碑屏上面的“曲水流觞景图”及《兰亭集序》和诗,是晋永和九年大书法家王羲之任浙江绍兴太守时,于三月三日约司徒谢安、右司马孙绰等42人,于县西南兰渚山附近的兰亭,举行修禊礼,流觞赋诗,王羲之为此作序,记述活动的环境盛况与感慨,成为千古名篇。
后人称为《禊帖》,又称《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是王羲之书法杰作。
由于年代久远,风雨侵蚀使石柱上的字迹已经看不清楚。
八柱上格言分别是:朱子之言曰: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孟子之言曰: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子思之言曰: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阳明之言曰:知是行之始,行是之知成;丹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武穆之言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程子之言曰: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孔子之言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八柱第一根柱子上,刻的是唐初书法家虞世南的临摹;第二根柱子上,刻的是褚遂良的临摹;第三根柱子上,刻的是冯承素的临摹;第四根柱子上,刻的是唐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兰亭诗”真迹;第五根柱子上,刻的是唐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所写的“兰亭诗”原本;第六根柱子上,刻的是清乾隆进士于敏中补修柳公权所写的兰亭阙笔;第七根柱子上,刻有明书画家董其昌仿柳公权所写的“兰亭诗”;第八根柱子上,刻的是乾隆皇帝临摹董其昌仿柳公权所写的“兰亭诗”。
兰亭八柱及兰亭碑皆为圆明园“坐石临流”亭之旧物,今为中山公园内“景自天成”亭重要组成部分。
[坐石临流亭坐石临流亭,位于同乐园西北,建成于雍正五年(1727年)前,仿自绍兴古兰亭意境,时称流杯亭。
于仄涧中,奇石峭列,激波分注,作亭据胜处。
亭为重檐三开间,乾隆帝弘历命名为“坐石临流”。
历史革程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春,弘历收集到历代书法名家《兰亭帖》墨迹六帧(唐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摹《兰亭序》,唐柳公权书《兰亭诗》并后序,明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诗》,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原本),再加上大学士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阙笔,及乾隆御临董其昌仿柳公权兰亭诗,合为“兰亭八柱册”。
弘历为了“一永其传”,即将坐石临流亭改建成八方重檐亭,并易以石柱,每柱刻帖一册,此即著名的圆明园“兰亭八柱”。
坐石临流亭中有一石屏(即兰亭碑),屏由屏身、屏座两石组成,屏高六尺,阔五尺、厚一尺;须弥座高约一尺半。
屏的正面镂刻有王羲之等文人雅士《兰亭修禊》图,碑阴刻乾隆御笔诗四首(九年“坐石临流”诗,四十四年、四十七年、五十年“题兰亭八柱册”)。
北京中山公园唐花坞迤西,有座八根石柱筑成的重檐蓝色琉璃瓦八角亭,亭额题曰“景自天成”。
该亭建于1971年,亭内置有石碑一块,名为兰亭碑。
石碑的正面刻有《兰亭修禊》曲水流觞图,图的上方还刻有清高宗乾隆皇帝于己亥年(乾隆四十四年)暮春题写的兰亭八柱册并序的全文。
碑阴刻有甲子年(乾隆九年)、己亥年、壬寅年(乾隆四十七年)、乙巳年(乾隆五十年)所作的御制诗和诗注。
该碑及八根石柱,均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坐石临流”景区的遗物。
据钦定《日下旧闻考》载:“坐石临流在水木明瑟东南,澹泊宁静之东,溪水周环,轩宇三楹,西向”。
“兰亭”是坐石临流景区的一个景点,该亭在早期原是一座三开间的长方形敞亭,后来在改建时建成了重檐八方亭,它是清代雍正初年仿浙江绍兴兰亭意境而建的。
对此,乾隆皇帝在其中一首诗中作了说明:“白石清泉带碧萝,曲流贴贴泛金荷。
年年上巳寻欢处,便是当年晋永和。
”该诗将此亭曲水流觞的景观,引伸到东晋永和年间,王羲之在绍兴古兰亭每年上巳日(即三月初三)的雅事,以此说明该亭的园林渊源现今概况如今,坐石临流景区的兰亭,早已无迹可寻,成为了野草丛生的废墟。
英法联军将圆明园焚毁后,兰亭和兰亭八柱这两件重要文物被弃于荒野。
至1914年,将北京城内社稷坛改为中央公园,为充实公园内的文物,于1917年将该文物运到中央公园,并在“绘影楼”前建前厅三间,四出廊,作为陈列碑石之用。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这一重要文物,于1971年,利用这八根石柱,在中山公园内建起了“兰亭”,同时也将原来的石碑置于亭中。
今天,兰亭碑仍完好,字迹图像清晰,八根柱石之兰亭帖虽有风化,但仍可辨读。
这座重檐八角的兰亭碑亭,成为中山公园的重要景观之一,同时也成为人们凭吊圆明园沧桑历史的一件重要文物《兰亭八柱帖》册(初拓本)中国清刻兰亭集帖的善本。
托裱经折装,两函8册,每册内为一卷,包括一种兰亭序帖,共175开,每开纵29.8厘米,横34.2厘米。
八卷按八卦之名“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为序,第一卷,虞世南摹兰亭序;第二卷,褚遂良摹兰亭序;第三卷,冯承素摹兰亭序;第四卷,柳公权兰亭诗墨迹;第五卷,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原本;第六卷,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阙笔;第七卷,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第八卷,乾隆皇帝临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
其中虞、褚、冯摹本和柳书兰亭诗为内府所藏。
八帖帖首有乾隆撰写题记,帖后附刻历代名人题跋。
因以墨迹钩摹上石,刻工精良,使笔意墨趣神采毕现。
每册前后有“乾隆御览之宝”印章,现藏故宫博物院。
兰亭八柱刻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置于圆明园文源阁。
圆明园被毁后,1917年将兰亭碑及碑亭石柱移入北京中山公园,现存该园兰亭碑亭内。
兰亭碑摘要兰亭碑原为圆明园“坐石临流”亭之旧物,今为中山公园内“景自天成”亭重要组成部分。
1779年坐石临流之兰亭八柱帖刻竣建成。
弘历辑《兰亭八柱册》,因将此亭易为石柱,每柱刻一册。
亭改建为八方重檐。
坐石临流亭中有一石屏(即兰亭碑),屏由屏身、屏座两石组成,屏高六尺,阔五尺、厚一尺;须弥座高约一尺半。
屏的正面镂刻有王羲之等文人雅士《兰亭修禊》图,碑阴刻乾隆御笔诗四首(九年“坐石临流”诗,圆明园被毁后,兰亭八柱于1910年(宣统二年)被移到颐和园,后置于耶律楚材祠中。
1915年,江朝宗致函溥仪内务府,请求拉运圆明园兰亭碑及山石,以供社稷坛开拓公园之用。
其后,兰亭碑及八根石柱,分别于1917年前和1941年之后运至中山公园,直到1971年,始用八根石柱,在唐花坞西侧新建成重檐八角亭,额曰“景自天成”。
兰亭碑亦置于亭中。
如今,兰亭碑仍完整,字迹清晰;八根石柱之兰亭帖,多有风化,半数帖尚好,仍可辨读。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流传千古的书法名迹,被历代书法家所推崇,其真迹无从得见。
据说为唐太宗随葬昭陵,所以现在人们见到的只是传世的唐人临摹本,如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的摹本。
人们常说的“兰亭八柱”,究竟是指的什么呢?除以上三个摹本为三柱外,还有:唐柳公权书兰亭诗(第四柱);清内府勾填戏鸿堂刻的柳公权兰亭诗(第五柱);清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缺笔(第六柱);明董其昌临柳公权等兰亭诗(第七柱);清御临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第八柱)。
第四柱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所书写,笔法清晰、神清骨秀、反复偃仰、墨气随浓随淡,行款忽密忽疏,给人以美的享受。
那么,为什么称其为“八柱”呢?原来清朝年间坐落在北京城西北、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中有一个重担八角攒尖顶的亭子,亭中石碑上刻有兰亭修补图和清乾隆皇帝的诗句,亭中八根石柱分别刻上了历代书法家摹写的王羲之《兰亭集序》及柳公权的兰亭诗,人们就称其亭为“兰亭八柱亭”,“兰亭八柱”即由此得名。
1860年,英法联军纵火烧了圆明园,1917年国家将被烧毁的兰亭碑及碑亭石柱移到中山公园内。
1971年初,国家又重新用原来的石柱在中山公园唐花坞西边修复了碑亭,亭子匾额上书有“景自天成”四字,碑置亭中。
说起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不只是简单的成名的。
王羲之之所以是王羲之,最重要的原因不在于他学习如何刻苦,如何写了十八缸墨水,如何池水尽染,如何入木三分的功力深厚,如何爱鹅而写《黄庭经》……这些固然要紧,但不是最根本的东西。
最根本的是王羲之的反叛精神,这种精神不是从他的老师卫夫人那里得来的,而是从他夫人肚皮上得来的。
他夫人在被窝里那句“人各有体”的话是最有启发意义的,终于使王羲之“人各有体”——王体。
须知,王羲之也是由“野鹭”变“家鸡”的,再由“家鸡”被推上书圣。
书坛最需要的是学习王羲之的反叛精神,由反叛而“人各有体”,由众多的反叛而成时代之体式。
至于王羲之的王体,后人是无法超越的。
“兰亭”的地理位置:绍兴城区西南13公里的兰渚山麓。
兰亭八柱虞世南临本完整本第一柱褚遂良临本第二柱冯承素摹本完整第三柱唐柳宗元兰亭诗第四柱清内府勾填戏鸿堂刻的柳公权兰亭诗第五柱清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缺笔第六柱明董其昌临柳公权等兰亭诗第七柱清御临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第八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