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文本的文化性意义
《兰亭序》的书法文化,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兰亭序》的书法文化,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2022-06-11 11:18《兰亭序》的书法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晋时期,士人们渐渐摆脱了先秦两汉的“比德”限制,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去感受自然山水,或是以玄风熏染下的虚静之心去直观山水所显现的自然道体。
他们寄情于山水,悠游于山林田园之间,追求自然率性、适意洒脱的境界,追求任真与个性的张扬,一代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兰亭雅集活动正是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一、王羲之书风1.王羲之书风的特点“王羲之的书法”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经典,用来阐释中国书法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历代各种倾向的书法家,并没有因为对王羲之的书法的评价区别或是时代认同而产生认识上的差距,正好相反,无论是古典的,还是唯美的书家,都把王羲之的书法当作伟大的经典,欣赏研究,不同的书法家们都能在里面寻找和汲取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王羲之有“书圣”之美誉,并非戛然独造,横空出世,他以自信与天赋,以他的书法优势作为支持,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能驾轻就熟地运用多种书体作书,汉魏以来盛行的草书、行书、正书,经过王羲之的总结和改造,都幡然一变。
他善写各种书体之“博”,使之融汇贯通,无论是结构姿态,还是笔法体势,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妍媚和新奇,是一次伟大的革新,在先贤的书法基础上,创造了不同于汉魏的草、行、楷书的新样式。
其平生创作最多,流传最广的则是行书,特别是被历代书家奉为经典的《兰亭序》,它是王羲之行书的成熟作品,它在中国书法史上所得到的美誉,几乎没有一件书法名作能与之媲美。
王羲之以尚玄尚简的艺术理念,对东汉以来的行书进行了实践与改造,增损古法,汰除了旧有行书中横向的隶书笔意,变为纵向取势,上下映带,确立了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的行书风格,飘逸自然,简捷流美又极富韵味。
因此,我们在分析王羲之书法特点时,就着重来分析其行书在结体、用笔、章法等方面的特点。
2.王羲之的美学思想考察王羲之的思想与其所处时代和他的全部经历活动密不可分,他出身于传统的儒家礼教的家庭,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在那个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的特殊年代,铸成了王羲之儒、释、道相融并汇的审美观念。
试论《兰亭序》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试论《兰亭序》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作者:任世忠来源:《书画世界》2020年第04期关键词:《兰亭序》;现代性;时空维度;历史僭越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于浙江绍兴兰亭“修禊”,并由此写出了被后世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在历史上,有关《兰亭序》的辨伪、争论难以计数。
特别是“兰亭论辩”,更是中国学术史、书法史及美学史中绕不过的典型案例。
本文论述并未陷入前者窠臼而束缚于那些悬而未决的“论辩”中,相反通过更换一个崭新的角度,把它放置于当代文化的语境中去反思,尝试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对其现实与历史意义进行阐述和反思:去探索王羲之一千多年前的《兰亭序》给后人留下了什么。
一、《兰亭序》及“二王”书风的历史僭越从古至今,对《兰亭序》及“二王”书风的评议大多是围绕“尚韵”“韵致”这一审美主题展开,历代文人墨客对其审美基质的继承和发扬也似乎逃脱不掉这种定调。
尤其是在两宋、明末清初时期,《兰亭序》的内在品质一以贯之于“宋四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及王铎、徐渭的艺术表现中,最终形成了不同审美风格的面貌。
这并不意味着唐代、明代及清末近代以降的书法家对《兰亭序》持否定、贬斥的态度。
相反,唐代褚遂良,元明时期的赵孟、董其昌,特别是清末民初时期的众多遗老、文人,如白蕉、沈尹默等人,皆奉“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作品为至宝。
私认为,他们对《兰亭序》的崇拜程度甚至远远超越了前者,以至于在形质、表象上都不敢随意越“雷池”一步。
恰恰因为如此,后人对《兰亭序》的创造性转化备受影响。
假如从书法史的视角来审视《兰亭序》的话,那么清代之前可将其归为繁盛时期,清代便是其式微时期。
这一界定标准存在的依据仅仅是一种历史事实描述,绝无厚此薄彼的主观判断倾向。
因为,《兰亭序》与“二王”书法风格的表达之所以不尽相同,皆因为两者诞生于不同的历史年代,两者各自的书风与各自时期遥相呼应。
艺术恰恰是一种主体性的自我解读。
而这一解读怎能轻易逃脱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观照呢?[1]100《兰亭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兰亭集序》中的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
兰亭集序中的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创作的一篇行书,其成就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这篇著名的文章以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和深远的文化意义而备受赞颂。
以下将从两个方面探讨《兰亭集序》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
一、文化意义1.1 王羲之与儒家思想王羲之是儒学传统下熏陶成长的学者,他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入的理解,并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了儒家关于人文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核心理念。
《兰亭集序》中透露出对人格塑造、仁爱、礼法等道德标准的强调,体现了儒家伦理思想对于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1.2 文学与艺术融合《兰亭集序》既是一篇杰出的诗文作品,也是一幅优雅细致的书法作品。
它将文学和艺术完美融合在一起,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多重才华。
通过王羲之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准确的字体笔画,他成功地将文字转化为形象,提供了人们领略文学与书法相结合之美的独特体验。
1.3 文化传承与影响《兰亭集序》不仅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反响,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历史上的经典之作,并且被广泛地学习、模仿和传承。
它为后代书法家提供了灵感和指导,并使得“兰亭雅集”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之一。
二、审美价值2.1 空灵自然的美感《兰亭集序》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吸引了众多人们的目光。
这篇文章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运用了细腻而独到的笔墨技巧,给予读者一种超越现实、近乎梦幻般的视觉享受。
其中,通过碧水曲流、杨花落尽等描写,传达出宁静、深情和自然之美。
2.2 简约而富有韵律的书法艺术作为王羲之成就的代表作,《兰亭集序》展现了他独特的书法风格。
他以简约而富有韵律感的线条勾勒出每一个字体的形态特点,每一笔都准确而自然地传递着文字的力量和情感。
这种简练而又具有节奏感的书法艺术使得《兰亭集序》更加生动且独特。
2.3 文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兰亭集序》以其卓越的文学价值和出色的书法技巧实现了文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兰亭序》的文学与书法艺术之联系
《兰亭序》的文学与书法艺术之联系《兰亭序》是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行书的代表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它不仅传神地演示了魏晋书风灵动飘洒、空灵至美,更是体现出流美畅达、潇洒达观的魏晋风度从而成为不可攀越的书法巅峰。
《兰亭序》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一千六百多年来被历代书家奉为至高法帖,王羲之更是很大水准上因《兰亭序》的书道被尊为“书圣”。
但是,在人们在津津乐道、千年品味《兰亭序》的书法艺术美时,却极少有人去关注并认真拜读《兰亭序》在中国古典文学散文史留下足迹这篇文本的具体内容。
如果从《兰亭序》诞生的本身而言,王羲之最初的创作本意及目的是为一次雅集的诗集写的“序”,其最初是为文,而传世书法作品《兰亭序》是他大醉以意行书,手录“序”文的写字草稿,从《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等的命名可知。
因独特的环境和心态使写字草稿成为一幅得意忘形、超脱格局的妙手天成的书法作品。
古言有“文如其人”的说法,但“书如其人”也是书道中的真言,在古代的文章和书法中往往有相通相融、相辅相成的意趣和内蕴。
王羲之的《兰亭序》既是文学作品精品,又是书法神品,我以为,只有把王羲之《兰亭序》这篇文章读透,才能从根源和整体上了解王羲之《兰亭序》书法作品意趣;只有品王羲之《兰亭序》书法作品其中一二,才能从体味王羲之《兰亭序》文章的文学艺术内蕴,从而摸清《兰亭序》的文学与书法艺术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把文学艺术和书法艺术融为一炉。
鉴于王羲之真迹《兰亭序》在唐代陪葬于唐太宗的昭陵,本文采用目前书法界公认最为接近原迹的唐代冯承素摹本“神龙本”《兰亭序》作为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艺术的研究参考主体。
一、文从字顺,书文一体《兰亭序》王羲之在兰亭雅集即席所做的一篇文章。
据载,在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当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孙统等四十多位文人雅士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饮酒作诗。
将当日所做的三十七首诗,汇编成《兰亭集》,又推王羲之写一篇《兰亭序》。
兰亭序历史背景及意义
兰亭序历史背景及意义
嘿,咱今儿来聊聊那大名鼎鼎的《兰亭序》呀!
你想想,那可是东晋时候的事儿呢!当时呀,一群文人雅士聚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搞了个超级热闹的聚会。
就好像咱现在朋友聚一块儿喝酒聊天一样,不过人家那可高级多啦!
王羲之,这名字多响亮啊!他就在这场聚会上,趁着酒劲儿,大笔一挥,写出了《兰亭序》。
这可不得了啊,这篇序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在书法的天空中闪闪发光。
咱说说这《兰亭序》的意义啊。
它就像是一个时光机器,带着我们穿越回那个充满诗意和才情的时代。
你看那字,一个个龙飞凤舞的,多漂亮啊!那线条,那笔法,简直绝了。
就好像是一群小精灵在纸上跳舞,灵动极了。
它不只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咱们中华文化的一块瑰宝呀!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情,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独特的魅力。
这就好比是一个宝藏,越挖越有惊喜。
你说,要是咱能穿越回去,亲眼看看王羲之写《兰亭序》的场景,那该多有意思呀!说不定还能跟那些文人雅士一起吟诗作对呢。
而且啊,这《兰亭序》的影响力那可大了去了。
从古至今,多少书法家都在模仿它,学习它。
它就像是一个标杆,立在那里,让大家去追赶,去超越。
这多厉害呀!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兰亭序》,那书法的世界得少了多少精彩呀!它就像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书法发展的道路。
反正啊,《兰亭序》就是牛,就是厉害!它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值得我们好好去琢磨,好好去品味。
咱可得好好珍惜这样的宝贝呀,别等失去了才知道后悔。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呀!你说是不是?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介绍兰亭序
介绍兰亭序
《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名家王羲之所书的一篇书法家论,以其飘逸、妙曼的书法字体、质朴、深邃的思想而被誉为中国书坛的至宝之一。
同时,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是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文化精髓
之一。
《兰亭序》全篇416字,行草书体。
它以王羲之陪魏始安、孙绰、颜真卿、褚遂良等人观赏秋景、品茗抚琴、笙歌欢饮的故事开篇,描
绘了儒雅风流、情趣高洁的山水人文景观。
其次,王羲之潜心作品,
以一笔一画,表达出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艺术追求的执著,寄托
了他对家国命运的深情厚谊。
作为一篇书法家论,「兰亭序」既是一篇引导读者欣赏、研究书
法的文本,也是一篇书法家的创作历程的自述和思考。
作者通过化繁
为简的写作手法,让普通读者也能够体会到书法艺术的魅力,同时更
能够从中悟出人生智慧。
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王羲之写「兰
亭序」的故事和创作过程,展现了书法家严谨、执着、创新的态度。
在哲学层面上,王羲之通过笔墨纸简,表达出的是「道」与「艺」的毫无界限的融合。
他的书法作品中,不仅展现出他对于生命、时间、空间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与认识,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对于某种颓废现象
的控诉。
通过书法的解释,它不仅在哲学上,而在整个文化上都为我
们提供了反思的范本。
总之,《兰亭序》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丰富的文化内涵、精深
的思想深入人心。
作为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代表之一,在书法、文艺、哲学、文化等多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数的文人墨客不禁在
阅读《兰亭序》时,倍觉文化的渊博、大气磅礴,感受到万物生灵轮
回循环的深邃之处。
经典文言文——给学生审美享受——以《兰亭集序》为例
时 的情境 。但正是这种清新 的文风 , 让读者 更好 的捕捉
到 诗 人 内心 的平 静 和 满 足 。
我上 《 兰亭 集序》 时, 和着《 高 山流水》 的古筝曲说
了这 样 的 导 语 : 西 方 文 学 史 上 有 ‘ 说 不 尽 的 莎 士 比 亚’ , 东 方 的文 化 史 上 则 有 ‘ 说 不 尽 的《 兰亭序》 ’ 。这 个 说不 尽的《 兰亭序》 , 主要就其作 为 ‘ 天 下 第 一行 书 ’ 的 书法价值而言 。 请看唐冯承素的摹本( 在 大屏 幕 上展 示 兰亭序摹本 ) ,据 说 真迹 已 随 唐 太 宗 深 藏 地 下 。《 兰 亭 序 》 又叫 《 兰 亭集 序 》 ( 模 仿 摹 本 的 书 法 板 书 课 题 和 作 者) , 如 果说《 兰亭集 序》 是一件精美 的玉雕 , 那 么 书 法 就 是 精 湛 的雕 工 , 而 这 篇 文 章 本 身 则 是温 润 的 玉 料 。文 美字美 . 相 得益彰 . 世 上唯 有这 一 篇 。 今 天 我 们 就 来 学 习这 篇 千 古 美 文 ( 板书“ 美” ) 。” 随着 音 乐 书法 以及 我 的 平 静 舒 缓 的抒 情 语 调 . 学 生 进 入 了 宁 静 祥 和 的氛 围 中 . 随 着板书“ 美” . 学 生 迫 不 及 待 地 打 开课 本 去 寻 找 那 份 神 奇 而 又 真 实 的 美
美力 。~在 阅读 中, 体味大 自然和人生 的多姿多彩 , 激
发 热 爱 生 活 、珍 爱 自然 的感 情 ;感 受 艺 术 和 科 学 中 的 美, 提 升 审 美 境 界 。” 下面 以《 兰事 集 序 》 为例 , 谈 谈 如 何 通 过 品 味 文 言 文 中 的 美 学 因素 . 培 养 学 生健 康 高 尚 的 审 美 情 趣 . 让 学 生 在 文 言 文 学 习 中得 到 精 神 的 享 受 .提 高 学 生 的审 美
兰亭序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兰亭序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作的一篇序文,其内容描述了一场盛宴中的文人雅集,而这篇序文本身也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而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不仅有奇妙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还有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首先,《兰亭序》的寓意在于展现了王羲之对人生的一种看法和追求。
王羲之在文章中将自己的行止和文章比作池鱼,寄托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他认为,人生如同一条河流,而我们则是其中的一滴流水,注定会在这波涛中起伏、汇聚、分离,只有在时刻努力追求卓越,才能在人生的浪潮中涌向更加美好的彼岸。
正如文章中所写道:“兴尽悲来,识盈虚,即物穷通而意竟恍惚。
瞻彼淇澳,犹未知此云之吸舂,偕老何辞。
”其次,《兰亭序》的象征意义在于借助文人雅会的场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礼文化。
在这场雅集中,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们不仅仅是享受美酒佳肴,更重要的是通过诗歌、文章的表达和交流,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这种文化传统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视为高雅文化的代表,而《兰亭序》则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兰亭序》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在于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文章中,王羲之不仅仅是描绘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场景,更为重要的是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赞赏和感悟。
他通过对兰亭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惜。
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的美德和境界,而《兰亭序》则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兰亭序》不仅仅是一篇优美的文艺作品,更是一个具有深刻寓意和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
它展现了人生追求卓越、诗礼文化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令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无穷。
兰亭集序的文化与艺术意义
兰亭集序的文化与艺术意义兰亭集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文学作品,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和文化思想。
这篇文论将从历史,艺术,文化等方面入手,探讨兰亭集序的文化和艺术意义。
一、历史背景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东晋景始二年(353年)赴会稽山时,于兰亭即兰亭观见桑景文、虞丘子集宴时题写的序文。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篇篆刻书法作品,因为它结合了篆书和行书,形成了王羲之的个人风格和书法风格,被后人广泛传颂。
二、艺术风格1. 篆行合一王羲之的书法风格是极富艺术性的,他的书法采取了篆书和行书的结合,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受到了其他书法大师的影响,但他的书法风格独具一格,可以被称为江南书法的代表之一。
2. 生动自然王羲之的书法风格追求自然,提倡潇洒自由,崇尚艺术的完美性。
王羲之深谙苦学,饱览群书,是一个博学多才的文化人。
他的书法风格生动自然,独具匠心,展现了他的洒脱、不羁的艺术风格。
3. 文字清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字清晰明晰,篆、行两体相得益彰。
文字读来流畅自然,表现了王羲之高超的技艺和文化素养。
三、文化意义1. 艺术权威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节目,它展现了王羲之高超的书法艺术技巧和个性化的艺术风格。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深受中国书法家的喜爱和推崇,成为了中国书法文化中的一个艺术权威。
2. 心灵享受兰亭集序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它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也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阅读兰亭集序可以带给人们一种心灵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提升。
3. 国家形象兰亭集序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它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兰亭集序代表了中国的精神和文化,展示了中国艺术和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四、艺术意义1. 创意独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艺术上的突出表现是创意独特。
他采用了篆书和行书的结合,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兰亭集序在书法和艺术上都是独特的,是一部标志性的艺术作品。
兰亭序的看法
兰亭序的看法
兰亭序是一篇脍炙人口、文辞优美的文章,同时也是王羲之的书法杰作之一。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生死、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和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在兰亭序中,王羲之通过借景抒情、以事言志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他认为人生是短暂的,应该珍惜当下的每一刻,追求内心的真实和美好。
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生死、命运的思考,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付出,而不是对物质的追求和享乐。
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此外,兰亭序的文笔优美,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其书法艺术更是被誉为中国书法的典范之一,被广泛学习和模仿。
可以说,兰亭序是一篇文学和艺术的双重杰作。
总之,兰亭序是一篇值得深入研究和欣赏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通过研究和欣赏兰亭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更好地面对现代生活的挑战和困难。
兰亭序的文学价值
兰亭序的文学价值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文学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以及所承载的社会历史和人文价值,不可估量。
《兰亭序》是王羲之一生最得意之作,于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巳日,邀请谢安、谢万、孙绰等名士及亲友41人在会稽之(今绍兴)兰亭举行“修禊”之礼。
一批风度翩翩的绅士,时代的精英,会聚在兰渚山下,曲水流觞,宴游雅集,各自赋诗,集为一卷。
王羲之乘着酒意正酣,心神愉悦,即兴挥毫,写下了《兰亭序》。
这短短的324字,高度表现出王羲之崇尚老庄道教思想和佛教文化,向往思想解放和精神自由,抒发内心对人生的感慨。
南朝时期,雕辞琢句的骈文已盛行,而《兰亭序》虽属骈文系列,但以不追求华丽的词藻,自辟蹊径,叙事抒情,自然清新,朴实真挚而著称,达到了极高境界。
文字、书法相得益彰,珠联璧合,可谓精妙绝伦。
兰亭集序的文化意义与艺术价值
兰亭集序的文化意义与艺术价值兰亭集序,是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写的一篇序文,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兰亭集序不仅在书法艺术中具有极高的价值,同时也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化意义,这些都让它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遗产。
兰亭集序的文化意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书法在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古代,书法的艺术被视为一种非常高雅的艺术形式,它被认为是传承中华文化经典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有效手段。
兰亭集序则是古代书法艺术中的经典之作,其文化意义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书法的表现力书法作品是文字的艺术化表现,通过线条、笔画、章法等手段来表现内心情感和艺术审美,具有很强的艺术审美价值。
兰亭集序就是其中的佳作,其优美的线条、章法严谨、笔法精湛,都表现了书法艺术的高超技巧和独特魅力。
2.文化传承古代书法艺术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承功能。
在古代,书法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传统书法技艺的学习和传承,向后世传递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文化价值。
而兰亭集序则正是这种传承的代表之一,它通过文字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式,让后人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传统之美。
3.文化价值兰亭集序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它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顶峰。
在它的笔下,每个字都显得异常重要,不仅表达了作品本身的意义,更体现了高度审美和文化的内涵。
这种文化价值将超越时间的限制,成为流传千古的文化经典。
兰亭集序的艺术价值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顶峰,兰亭集序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价值。
它通过书法的技巧手法和艺术设计,体现了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使得这篇序文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1.书法技巧兰亭集序的书法技巧非常高超,包括线条的流畅、章法的严谨、笔画的精湛等。
在技巧上,它不仅体现了书法的表现力,同时也表现了古代书法的独特技巧和魅力。
2.艺术审美书法艺术是一种与美学紧密相连的艺术形式。
而在兰亭集序中,书法艺术已经不再只是一种文字的表达方式,更具有了艺术本身应有的审美价值。
《兰亭序》及其书法文化意义开题报告
《兰亭序》及其书法文化意义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兰亭序》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中的代表作品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该作品由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所书写,写就时气度不凡、气势磅礴,在艺术上达到了顶峰,至今仍被人们所铭记和推崇。
《兰亭序》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还是一件艺术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二、研究意义《兰亭序》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这篇文集的艺术性、文化性和历史性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崇敬。
通过对《兰亭序》的研究可以探究中国古代文化,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历史背景、社会意义和艺术特点,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备受好评。
同时,也能够为日后探究中华书法文化中的其他重要作品、艺术流派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三、研究内容1. 《兰亭序》的历史背景以及意义。
2. 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研究。
3. 《兰亭序》的艺术特点、艺术风格和形式特征。
4. 《兰亭序》对于后世书法艺术的影响和启示。
5. 《兰亭序》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
四、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考察、绘画实践等多种研究方法,全面地分析和阐释《兰亭序》的价值和作用,深入探究其中所蕴涵的文化元素、历史背景、社会意义和艺术特点,运用本体论和形式主义的理论方法,从不同维度对该作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得出全面的研究结论。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次研究,预期达到如下研究成果:1. 对《兰亭序》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深入阐释,明确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2. 认识并研究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兰亭序》的艺术特点、风格以及各种形式特征。
3. 了解《兰亭序》对中华文化和书法艺术的影响,探究其启示作用。
4. 对《兰亭序》进行当代继承和创新,进一步发挥这一经典作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六、结语本次研究旨在深入挖掘《兰亭序》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通过学术研究,体现出中华文化所具有的深邃与博大,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兰亭序》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
兰亭序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1. 历史背景兰亭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篇著名的文章,由东晋时期的文学家王羲之所写。
它创作于公元353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1 东晋时期兰亭序创作于东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混乱的阶段。
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人们面临着种种困境,如此环境下创作者能够写出如此优秀的文章实属不易。
1.2 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闻名天下。
兰亭序是他最为著名并被广泛传颂的作品之一。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王羲之对自然、友谊和艺术追求的热爱和执着。
2. 文化价值2.1 反映人物情感和心境兰亭序旨在表达王羲之在友人聚会中的情感和内心感受。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王羲之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与读者共鸣,唤起了对友谊、艺术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2.2 体现中国文化传统作为一篇中国传统文学名篇,兰亭序不仅在内容上反映了东晋时期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真善美追求的渴望,也在形式上体现出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追求。
其中的优雅文辞和婉转情感受到了后世文人墨客和书法爱好者的推崇。
2.3 彰显书法艺术之美兰亭序被视为王羲之最佳代表作品之一,它展示了他卓越的笔墨技巧和独具个性的书法风格。
该作品既注重结构平衡和节奏感,又注重筆画流暢和颜色韵动,形成了一种极富审美价值的艺术风格。
总结兰亭序因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而备受赞誉。
它不仅反映了东晋时期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追求,也展现了王羲之卓越的书法艺术和文学才华。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来说,兰亭序是一篇独特而珍贵的作品。
兰亭序全文
兰亭序全文前言《兰亭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书法文化作品,由东晋文学家王羲之所书写。
该作品以书法艺术的形式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春游场景,展示了王羲之卓越的书法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全文呈现《兰亭序》的内容,并对其中的意义和艺术价值进行探讨。
正文天时“寒食天气,绿肥红瘦”,寒食节是阳历4月4日或4月5日,这一天人们遵循先人的传统,不生火做饭,而是野餐品茗庆祝这个节日。
这正是《兰亭序》发表的背景。
文中首先以“兰亭松树苍翠欹斜,郁郁乎文哉!”开始,形象描绘了春日里的兰亭景色。
接着又提到:“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可以看出此时兰亭已经倒映出春景繁华之态。
人情接下来的篇幅,文中描绘了春日里人们亲朋好友相聚、共度欢乐时光的情景。
其中,“去年欢游,颇有所悟”,描述了作者在往年的春游中对人生的感悟。
又说:“相与告别,怅恨之至若.” ,表达出与亲友分离的深深不舍之情。
在文中还描述了友谊之深厚,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东晋时期社交文化的风貌。
“广袤虚舟中,况复悠游涉川之险。
” 说明众人在众多危险和磨难中互相扶持、共同度过。
饮宴“谁能书阁下之盛,即日宴之。
” 在文中,作者召集了众多文人墨客和朋友共同宴会,展示了江左文人的风采。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以“乐有遗风,雅望空灵” 形容宴会的氛围。
而“高山流水,咏志怀古,其乐正融融。
” 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传承和历史传统的思考。
行书示眞文中提到:“始觉人生之长恨,已亏老而未央。
”,表达了对岁月易逝的感叹。
然后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 开始了行书示眞的部分。
行书示眞中以“两句三年得,一言千金难。
” 形容了王羲之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不断的修炼,才达到如此高超的书法水平。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 强调了他的书法如同晴明的阳光一般,温暖、明亮。
结语《兰亭序》以宴会为背景,通过文中描述的人物情感、春日景色、友情和人生哲理等来展现作者的独特艺术观和胸怀。
兰亭序解析
兰亭序解析兰亭序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的一部作品,以其纵情笔墨和婉约风格而闻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作为一篇书法作品序文,兰亭序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韵味,下面将进行解析。
首先,兰亭序的主题可以看作是王羲之对书法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在序言中,王羲之描述了自己与朋友们在兰亭中举行的文会,展示了他对兰亭环境的赞美和仰慕之情。
他以诗意的笔触描述了自然景色和心境,并将这种美妙的体验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通过谈论朝廷宴会和文学交流,他向读者展示了书法对于社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其次,兰亭序中提到了王羲之对书法艺术的理念和追求。
他讲述了自己对书法的学习、修炼和创作的历程,表示了对于自身书法风格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他谈到自己在书法创作中的勤奋和毅力,并强调了自己对于艺术的独特见解和个性风格。
通过这些描述,王羲之展示了自己对于书法的热爱和奉献精神,传达了他对于艺术创作的认真态度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另外,兰亭序中也表达了王羲之对于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思考。
他通过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自身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于生命短暂和光阴易逝的感慨。
他以自己的经历告诉读者,人生如同兰亭的流水一样,转瞬即逝。
这种对于生命脆弱和珍惜光阴的思考,进一步加深了这篇作品的内涵,并让读者对于艺术和生活的思考产生共鸣。
最后,兰亭序的艺术特点也是需要解析的内容之一。
作为王羲之的代表作品之一,兰亭序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精致的笔墨运用上。
王羲之以行草书的方式书写兰亭序,其字迹流畅连绵,展现了行云流水般的笔墨魅力。
他注重笔画的起落和排布,使每个字与整体结构相得益彰,呈现出一种优雅和谐的美感。
同时,王羲之也采用了变化多样的用墨技法,如抚摩、会意等,使字体更加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和热爱、对于时光流逝的思考,以及其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向读者展示了王羲之不凡的艺术才华和深刻思想。
通过解析兰亭序的主题、艺术特点和内涵,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经典文学作品,也有助于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认识与体会。
兰亭序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兰亭序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兰亭序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所写的一篇序文,以兰亭为背景,描绘了一次诗会的情景,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艺术的追求。
兰亭序的寓意和象征意义深远,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心灵启示。
兰亭序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兰亭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地方,清澈的溪水、翠绿的树木、鸟语花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兰亭中,人们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体验大自然的美妙和神秘。
这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由和和谐的渴望。
兰亭序象征着艺术追求和人生意义的探索。
在兰亭序中,作者以兰亭为背景,描述了一次诗会的盛况,诗人们在这里畅饮畅谈,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情感。
这体现了艺术追求和创作的激情,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诗人们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寻求艺术的升华和人生的真谛。
兰亭序通过描绘诗会的情景,表达了艺术的力量和对于人生意义的追求。
兰亭序寓意着人们对于友情和情感的珍视。
在兰亭序中,作者描绘了诗人们的团聚和友情的深厚。
诗人们相聚在兰亭,互相欣赏和赞美,分享彼此的创作和心得。
这体现了人们对于友情和情感的珍视,表达了友谊的力量和情感的温暖。
兰亭序通过描绘诗人们的相聚和互动,向人们传递了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重要意义。
兰亭序寓意着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艺术的敬仰。
在兰亭序中,作者通过描绘兰亭的美景和诗人们的创作,展示了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艺术的敬仰。
兰亭序中充满了对于自然美的赞美,对于诗歌艺术的推崇,表达了人们对于美的热爱和对于艺术的钦佩。
兰亭序通过描绘美景和艺术创作,向人们传递了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艺术的敬仰的重要意义。
兰亭序的寓意和象征意义丰富多样,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艺术追求、友情珍视和美的追求的向往和追求。
兰亭序通过描绘兰亭的美景和诗人们的创作,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艺术的热爱,给人们带来了文化的启示和心灵的触动。
兰亭序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种人生的哲学和艺术的追求,它给予人们思考和启迪,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兰亭序:从历史背景到文学价值
兰亭序:从历史背景到文学价值1. 背景介绍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所写的一篇诗文。
它描绘了春日在兰亭举行饯别宴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友谊和人生的感悟。
这篇作品非常著名,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2. 历史背景•时代背景:东晋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政治、经济等方面都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然而,尽管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但艺术和文学依然在这个时代中得以繁荣发展。
•兰亭举行宴会的原因:王羲之举办兰亭宴会是为了与好友别离之际共聚一堂畅饮,并展示他们对自然美和文化追求的共同关注。
3. 文学价值3.1 文字艺术水平•书法艺术:王羲之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而闻名于世。
兰亭序展示了他的飘逸、洒脱、自由的书写风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歌表达:《兰亭序》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描绘了作者在兰亭宴会上的情景体验,并将这些感悟与人生哲学进行了融合,形成了一篇优美动人、意味深长的诗文。
3.2 内容意义•友谊与别离:《兰亭序》通过描述王羲之与好友相聚时的欢愉场景,传达了对友情和人际关系的重视。
它提醒读者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并铭记别离时刻。
•追求内心自由:作品中透露着对庸俗世界束缚和对自由境界追求的渴望,表达了作者努力摆脱现实局限并寻求精神解放的追求。
4. 影响力《兰亭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作品,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书法艺术影响: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创了草书艺术的新境界。
- 文学表达方式:《兰亭序》采用了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对后世诗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传承价值: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演绎和解读,《兰亭序》被广泛传承,并被公认为中华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总结上述内容时,可以明确指出兰亭序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内容意义以及广泛传承等方面,使其成为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地位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兰亭序》文本的文化性意义
《兰亭序》文本的文化性意义
吴振锋
【期刊名称】《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6)003
【摘要】艺术的最本质意义是观照生命。
魏晋是中国玄学大兴的时代,把《兰亭序》置于历史文化视野中考察,《兰亭序》折射的恰恰是一个内心觉醒的时代。
王羲之对人生无常、生命意义的憬悟,是人的觉醒。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的思想,具备文化的反省精神,既有审美的哲学高度,又有独特的人生感悟,是对生命意义艺术文化性的发现。
如果从以悲剧为最高艺术美的角度评价,《兰亭序》当居“三大行书”之首。
在书法的审美价值提升而文化价值被遮蔽的当下,探讨书法的文化性意义是极具建设性的。
【总页数】4页(P5-8)
【作者】吴振锋
【作者单位】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陕西西安7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92.23
【相关文献】
1.试论王羲之的"兴怀"说--《兰亭序》的美学意义 [J], 曹础基
2.文本意义再解读——兼论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文本意义观 [J], 石立林;潘晓燕
3.文本意义再解读——兼论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文本意义观 [J], 石立林;潘晓燕;
4.《兰亭序》及其书法文化意义 [J], 吴广
5.什么是文本的“意义”?——对一种文本意义观的批评 [J], 王金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兰亭集序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兰亭集序中的传统文化精神1. 兰亭集序的背景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所写的一篇书法序文,也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代表作。
为了庆祝儒家经典《尚书》的献藏,当时的东晋大学士王羲之被任命为主持此事,同时也受命草书《尚书》的本册。
在完成了这一任务之后,王羲之以“兰亭”为名,举行了一场文艺雅会,用书法作品表达出他对文化、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2. 兰亭集序的历史价值经过包括邢昺、沈括、苏轼等在内的许多文学巨匠的推崇,兰亭集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名篇之一,并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的代表作。
这篇序文对于书法艺术和文化价值的深刻阐述,成为了后来书法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同时,兰亭集序也体现了王羲之对文学、艺术、人生等方面的理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 兰亭集序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1. 尊重传统在兰亭集序中,“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之由,互乎其间。
”王羲之敬重传统的思想,将人们的命运和文化发展联系在一起,并将其化为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
这种对传统的尊重与珍重,反映了中国古老文化一直以来的价值理念。
2. 追求自由在文艺晚会上的“聚云烟之盛, 足以游神仙之境”、“讲论功名,必于是乎高谈阔论”表现出了对自由追求的态度。
王羲之认为,艺术是一种自由的表达方式,不受功名、地位等方面的约束,只有在完全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3. 崇尚人文王羲之所倡导的“崇德向善”的人文精神,强调了文化价值的重要性。
他认为,书法艺术和人生道理的表现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优秀的书法作品必然蕴含着作者的人生智慧和道德情操。
这种崇尚人文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扬。
4. 结语兰亭集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篇不可或缺的代表作品,它传承了中国古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深刻阐述了书法艺术、文化价值和人生哲学的关系,并为后来的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今天,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精华,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为中国文化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序》文本的文化性意义吴振锋各位同道:大家好!今天,我想与大家共同分享的是关于《兰亭序》文本的文化性意义的一些思考。
我想从文化视角看《兰亭序》文本,可能对当下更有建设性意义。
这种思考是从郭沫若与施蛰存的观点开始的。
郭沫若关于《兰亭序》的真伪有过这样的论述:至于《兰亭序》所增添的“夫人之相与”以下一大段,一百六十七字,实在是大有问题。
王羲之是和他的朋友子侄等于三月三日游春,大家高高兴兴地在饮酒赋诗。
……一点也没有悲观的气氛……即使说乐极可以生悲,诗与文也可以不必一致,但《兰亭序》却悲得太没有道理。
既没有新亭对泣诸君子的“山河之异”之感,更不合乎王羲之的性格。
……王羲之的性格是相当倔强的,《晋书》本传说他“以骨鲠称”。
他是以忧国忧民的志士自居的。
……王羲之的性格就是这样倔强自负,他决不至于像传世《兰亭序》中所说的那样,为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而“悲夫”、“痛哉”起来。
(节录于郭沫若《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郭沫若对王羲之《兰亭序》文本的解读,太过主观,因而有许多误读。
而施蛰存先生的《批〈兰亭序〉》一文则近于强词夺理有些蛮横了。
比如他说,“从向之所欣”到“悲夫”这一段,全无主旨,是“七拼八凑,语无伦次,不知所云”等等。
从我直觉来看,这样的话言过其实,说重了。
后又读到祁小春转述的日本吉川幸次郎的观点,“这篇序文从‘夫人之相兴,俯仰一世’这一段开始以后,文章先叙述人生无常的哲学观,然而后来又对这一人生无常的哲学观加以否定,简直不知道文章究竟要说明什么,文章的议论重点究竟放在何处。
”(《迈世之风》上,P281)这一下,我感到有些严重,就想讨论一番,当然,因才疏学浅,只能从文本的释读来谈我自己的理解。
《兰亭序》是公元353年王羲之50岁时的作品。
在魏晋那个时代,天下大乱,瘟疫、灾荒,加上门阀制度下的政治纷争,整个社会不得安宁。
西晋人口1600多万,南渡后才960万人,史家描述叫“十室九空”。
那个时候,人才真正感觉到个人生命的朝不保夕,命运的无常。
这种生死无常在《世说新语》中有大量的记述。
而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晋代士人才追求率性、珍惜自我、强调精神自由,所谓“魏晋风度”。
我们知道,魏晋时期,是一个政权更替频繁矛盾斗争激烈的时代。
先是曹氏代汉建魏,后又司马氏代魏建晋。
在这样的政治斗争中,掌权者对一些附和,不利于自己统治的文人名士,就进行压制和杀害。
著名的文人“建安七子”之首的孔融,就被曹操以“非孝”之名杀掉了,后来“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也被司马氏杀掉了。
在这种情况下,士族文人们深感处世之不易,生死之无常,于是以庄子道家哲学为基础的玄学兴起,谈玄之风日盛,有些文人名士聚在一起,大谈“一生死,齐彭殇”的玄理,清谈终日,漫无边际,并以此为高雅。
有些人则放浪行迹,不顾礼俗,纵情不羁,行为怪异,以此为明哲保身。
比如本为文章高手的嵇康,却在家里赤着脊梁打铁,对来访的人不理不睬(比如后来参与平蜀的大将钟会就到他家里看他),而且能做出“青眼”、“白眼”来表示对见的人的喜恶。
(但嵇康最后还是不免于难。
)再比如也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更是整天喝酒,大醉不醒,甚至一醉一个多月(以此避开与权势者的交往)。
他在家里喝酒,全身不穿衣服,来访者责怪他,他却说自己是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服,反怪来人怎么钻进他的裤子里来了。
他外出散步,叫一个仆人扛一把铁锨跟在后面,说“死便埋我!”如此等等。
后人多以歆羡的目光进行观察,而唯有鲁迅看得透彻,他说在魏晋名士们放浪形骸、任性旷达的心灵深处,则是无尽的苦痛与酸楚。
宗白华《美学散步》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西晋灭亡,东晋南渡,大批士族(如著名的王、谢家族)也都随之而来。
这样,清谈之风在东晋时期更趋盛行。
王羲之作为一个士族名士,才高位显(成语“坦腹东床”、“东床快婿”就是说的他的故事)自然参与其中。
实际上,这次兰亭“修禊”,就是一次名士大聚会;聚会中大家“畅叙幽情”,毋庸说也就是“清谈”了。
“清谈”中一定会说一些玄学道(道家)理,对人生的认识。
这样,王羲之在“序”文中接记事之后,发抒人生的感慨,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兰亭序》正是这种精神背景中诞生的杰作。
王羲之在开篇即描述兰亭周围山水之美,渲染了一种祥和安逸快乐的情绪,时间又是绚烂之极而又最容易让人感伤年华流逝的暮春时节,所以,正是在欢乐快活之中,他感悟到了人生的“虚诞”与“无常”。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尤其“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这样的句子,似在平静安和的表相底下,揭示了人内心的不安、痛苦和悲情。
“美景不再来”,“好花不常开”“盛年不重来”“岁月人不待”,人生充满了无奈,这种悲才是痛彻心宇的大悲、大哀、大痛,大感慨。
郭沫若认为王羲之性格倔强,就不会为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而“悲夫”“痛哉”,这种思维是不合逻辑的,作为“右军将军”的王羲之,既“以骨鲠称”,“忧国忧民”,那么,他一定不会对“生灵涂炭”熟视无睹,漠然置之,反而更觉人生之无常,岁月之不居,时光之短暂,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生命的珍贵,这正是《兰亭序》“夫人之相与”之后半部分所要揭橥的主旨。
这里特别谈一下“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这里的“今”“昔”指代是很明确的,就是上句“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的“昔人”(古人),览者(王羲之)当然就是“今人”了;“后”指后代的人。
所以这一句倒不能放在“向之所欣”四句之下,因为那四句中的“向”、“及至”只是说的人生中一段时间的“以前”和“后来”,并不是说的古人和今人。
而且这句话感叹的也不是什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悲哀,反倒是见到古人(览昔人之作),想到来者(后之视今)。
这一句感叹的是:一想到后人看到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会像(犹如)我们今天看到古人的诗文那样,产生同样的感叹,想到这些,是让人动心的。
“悲”什么?感慨而已;不是什么悲哀。
这一句就直接引起了下文:因为我们今天的作为会引起后人的共鸣的,不能掉以轻心,“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编成这本《兰亭集诗》。
后人看到这个,会深有同感的吧。
至于这两句前面的十多句,意思很明白,层次条理很清楚,怎么会是“语无伦次,不知所云”呢?所以说,施蛰存先生的《批〈兰亭序〉》,我们是不能接受的。
总之,作者由雅集中的吟咏以及清谈,联想到岁月易逝,人生短暂,进而深思生命的意义,无论如何都是符合逻辑的。
这一点,无须怀疑。
由此,我想起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有关“存在”的三个方面:首先是人作为一种存在而存在,这是最浅的层面。
比如一个人站在这里,这是一种客观存在。
当我们说一个人死了,就是指他的物质的那一部分消失了。
可我们决不能轻言孔子死了,鲁迅死了,因为作为肉体人的消逝并不意味着他的精神的消亡,而他们的思想会留下来影响别人,所以,我们遂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或者,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活”着。
其次,人不仅存在,他还是知道自己存在的存在。
这个领悟很重要。
一个人有存在意识,对个体的生与死有觉悟,或许他的存在就会与他人完全不一样,因为这关乎到一个人选择什么方式活着,怎样活着。
接受了死亡教育的人,对生才会有一种谦卑和敬畏,才会对活着本身怀着一种郑重之情。
一个不真正认识死亡的人,将是狂妄的,“无所畏惧”的。
那种贪婪无度地占有、抢夺、扩张而精神不断矮化的人,问题可能就出在他们忘记了人会死的现实,或者,不敢面对死亡的真相。
死亡,不仅是对活着的终结,也是对存在的否定。
死亡永远是高悬在人头顶上的利器,它嘲讽一切肤浅的快活,也注销一切短暂的价值。
更严酷的是人知道自己会死,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
这是人的最大困境。
也就是佛教上说的“大悲苦”之一。
所以,王羲之说,“齐彭殇为妄作”。
彭祖,传说为颛顼帝的玄孙,活了八百岁。
殇,指短命夭折的人。
庄子认为,生与死、长寿与短命,没有绝对的界限,是相对的,这就是“齐”——“等量齐观”。
人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死亡才是平等的。
再次,人存在,也知道自己存在,再进一步,人还知道有一天将不存在,也就是说,人知道自己的存在是有限的,可他的内心又有对无限的向往——存在的有限与渴望无限之间构成的冲突,这便是存在的第三个层面。
几乎每一个人,内心都渴望自己存在能够延续得久一点。
在中国,没有宗教传统,多数人也不接受灵魂永恒的观念。
但中国文化体系中却崇尚两件事,一是传宗接代,二是“立言”。
钱穆先生说,“凡超我而存在,外于我而独立,不与我而俱尽的,那就是不朽。
”西方人认为“人死了灵魂还存在”。
中国人则理解为“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德、功、言”的指向都是现世,这是中国人所理解的灵魂不灭的证据。
早在20年前,我在论文中讲道:艺术的最本质意义是观照生命。
他们对艺术的热爱正是对生命的热爱,他们凭借艺术而表现生命。
反过来,艺术又在最高层次上复现了他们的生命。
艺术成为生命的延续,艺术使他们不朽。
艺术是艺术家的安身立命之所,艺术也是艺术家的生命意义所在。
王羲之“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的思想,事实上,正是对生命意义的观照,今天我们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认识艺术文化性意义的。
因此,不管以何种方式来理解生与死的诘问,人的肉身终有一灭,存在会变成非存在,这是一个严酷的客观现实,也是人所有痛苦的根源。
人无法超越肉身而存在,也无法突破时间的限制,这就是存在的有限性。
张爱玲讲“望远皆悲”,意思是说,只要拨开眼前迷雾,稍稍看透一点,人生不过是悲凉、悲哀而已。
这几乎是一种无法修改的人生现实。
因此,人应该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而王羲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给我们揭示了这一点。
这就是《兰亭序》不灭的文化性意义。
雅斯贝尔斯是在介绍奥古斯汀时说这番话的。
奥古斯汀参与了基督教的建立。
概括起来,对生命存在的认知,是这样三句话:我存在。
我知道我存在。
我爱这一存在。
我认为,施蜇存《批〈兰亭序〉》,并没有从形而上的层面,比如哲学的、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层面来解读,而是从语文疏通字句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否定《兰亭序》的文化价值,这是值得商榷的。
魏晋是中国玄学大兴的时代,如果把《兰亭序》文放置晋文化视野中去考察也许会有更多的收获。
审美而能够有哲学的高度,有独特的人生感悟,以及文化批判反省精神,这便是我们所向往的文化自觉和艺术精神所在。
这里还想附带讲一个问题,有学者认为,“三大行书”的排序,应为《祭侄稿》第一,《寒食诗》第二,《兰亭序》第三。
理由是世界的艺术以悲剧最高,最美。
以为《祭侄稿》最悲愤,而《兰亭序》则相对快乐适意。
我亦不以为然。
《祭侄稿》历代推崇,被誉为“凝刻心魄,收摄血泪之作”,但理性地分析,这种悲伤,与父母亡、儿子死的人生大悲也还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