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设计
《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教学设计优选篇
《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教学设计优选篇《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教学设计 1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发现者、探究者,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在品词析句中感悟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丽与欢腾;掌握联系上下文与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的方法;体会文段的表达特点,背诵积累,学习运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认“阔、仅、雄”等10个字,会写“阔、铺、芒”等13个字,掌握词语“广阔、光芒、山丹丹花、铃铛”等。
体会文段的表达特点,背诵积累,学习运用;培养学生想象创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指导默读课文,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感受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草原的神奇而美丽,激__感,想象创新。
教学难点:能联系上下文与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教学准备:多__课件一、教材简析《锡林郭勒大草原》是s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篇写景的精读课文。
写的是我__区锡林郭勒大草原美丽而欢腾的景象,表现了作者赞美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宽阔胸怀。
课文有4个自然段,依据重点句和段的关系,可以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围绕重点句“草原是广阔而又美丽的”,通过对野草、湖水、野花等事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静态的画面;第二部分围绕重点句“草原。
是个欢腾的世界”,通过对动物和人的描写,描绘了一幅动态的场景。
动静有序,画面优美,生动感人,引人向往。
课文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重点句子和段落,了解作者是怎样描绘、赞美我们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的。
通过学习,感悟课文所描绘景物的意境,受到情感的感染,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并融入自然中,用真诚的语言去赞美她。
新课标提出小学中段阅读教学的目标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学三年级语文《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锡林郭勒大草原》是写我国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草原的热爱。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语文《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2、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读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叫什么呀?(生齐读课题)师指导读(在锡林郭勒下画一条线):请你们再读的时候,把这四个字读连贯。
再读。
2、理解锡林郭勒的意思。
你知道老师为什么用线把这几个字连起来吗?(是一个地名)对,它是一个草原的名字。
锡林郭勒是从蒙古族的语言里音译过来的,它背后还有一定的含义。
有人知道锡林郭勒是什么意思吗?不知道?我们来一起看一张图片。
你可以借助这张图片来判断一下锡林郭勒可能是什么意思(多媒体出示图片)。
生说,师注意听:哎,他发现了,一般的草原没有水,而锡林郭勒有水。
老师告诉大家,在蒙古语里,有水有草的地方、水草丰美的地方,就叫——锡林郭勒。
3、再读课题。
(指板书)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它的名字!(生齐读)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昨天已经布置大家预习课文了,会读了吗?老师来检查检查你们读得怎么样。
把书打开!1、齐读课文。
边读边想:锡林郭勒大草原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生读。
3、师:同学们读得不错,看来大家在课前都认真地进行了预习,个别地方还有一点小问题,没关系,随着学习的深入,你们肯定会越读越好。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设计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
掌握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主要动植物种类及其特点。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生态环境意识。
提高学生对锡林郭勒大草原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热爱和保护热情。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锡林郭勒大草原简介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地理位置、面积、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
2.2 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动植物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主要动植物种类,如草原植被、野生动物等。
分析这些动植物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3 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探讨锡林郭勒大草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过度放牧、草原退化等。
介绍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如草原生态保护、禁牧减牧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讲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动植物种类等基本知识。
3.2 案例分析法分析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具体案例,如草原退化、资源保护等,引导学生思考。
3.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锡林郭勒大草原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4.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4.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与锡林郭勒大草原相关的教材或教学资源。
5.2 图片和视频收集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课堂演示。
5.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如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案例分析等。
5.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锡林郭勒大草原,增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直观感受。
6.1 课时安排本章节共需2课时,第1课时用于讲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第2课时用于介绍动植物种类和资源保护。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第一章: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地理与环境1.1 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和面积1.2 讲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气候特点1.3 分析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生态环境第二章: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生物多样性2.1 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植被类型及其特点2.2 讲解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典型动物及其生活习性2.3 分析锡林郭勒大草原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第三章: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历史与文化3.1 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历史背景3.2 讲解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蒙古族文化和传统习俗3.3 分析锡林郭勒大草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第四章: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旅游资源4.1 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旅游景点和特色4.2 讲解锡林郭勒大草原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4.3 分析锡林郭勒大草原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第五章: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1 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5.2 讲解锡林郭勒大草原保护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5.3 分析锡林郭勒大草原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第六章: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牧民生活6.1 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牧民生活方式6.2 讲解牧民们的日常生活、传统服饰及饮食习惯6.3 分析现代化对锡林郭勒大草原牧民生活的影响第七章: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民俗活动7.1 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7.2 讲解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历史起源和举办过程7.3 分析民俗活动对锡林郭勒大草原文化传承的作用第八章: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8.1 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资源利用情况8.2 讲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农业发展模式及优势作物8.3 分析农业发展对锡林郭勒大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九章: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生态旅游与经济发展9.1 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生态旅游的发展概况9.2 讲解生态旅游对锡林郭勒大草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9.3 分析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第十章: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未来展望10.1 探讨锡林郭勒大草原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10.2 讲解锡林郭勒大草原保护与发展的政策措施10.3 展望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地理与环境补充说明:地理位置涉及草原的周边国家和地区,气候特点包括温度、降水等,生态环境包括植被、动物等。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教案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教案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及新词,掌握1个多音字“蒙(měng)”,认读1个字。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3有感情朗读课文。
背诵第二自然段中描写野花的句子。
4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感情。
5引导学生介绍、交流到的信息。
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草原的神奇美丽。
多媒体课件1、师:同学们,我们在语文的学习中,游历过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欣赏过云雾缭绕的托木尔峰。
今天,老师建议大家去领略一下锡林郭勒大草原的风光。
谁有兴趣?好!我们出发!2、多媒体课件(剪辑过的配乐锡林郭勒草原风光)3、启发:谁愿意谈谈感受?4、师:看来,大家对锡林郭勒草原很感兴趣。
让我们走近一些,来个近间隔接触吧!(板书课题)1、请同学各自轻声朗读要求:体会一下锡林郭勒大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讨论:锡林郭勒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3、师:虽然,草原留给我们的印象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字能概括出此时大家的感受,那就是草原很——美!让我们踏上草原,细细地用心欣赏它!(一)第一、二自然段1、请同学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可以边读边画。
2、讨论:(1)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2)教师随着学生答复相机引导:这是从哪个方面描写草原是广阔美丽的?3、板书(广阔美丽)(野草)(湖水)(野花)4、引导学生体会野草——广阔、茂盛湖水——稀少、神奇野花——鲜艳、清香5、重点句(上下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1)各自轻声读,体会(2)讨论:从哪儿感受到草原的广阔美丽?(3)句子比照:A上下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锡林郭勒大草原》精彩教案
《锡林郭勒大草原》精彩教案第一章:草原的生态环境1.1 教学目标: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
认识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特点。
掌握草原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
1.2 教学内容: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草原生态平衡的维持和保护。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丽景色。
通过小组讨论,探讨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特点。
设计生态平衡小游戏,帮助学生理解草原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草原上的动植物2.1 教学目标:认识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主要动植物种类。
了解草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掌握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2.2 教学内容: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主要植物种类和特点。
草原上的主要动物种类和习性。
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平衡。
2.3 教学方法:利用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草原上的动植物。
设计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和记录草原上的动植物。
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和生态平衡。
第三章:草原文化3.1 教学目标: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蒙古族文化和传统。
认识草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
增强学生对草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蒙古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草原上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草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3.3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文化和传统。
设计蒙古族传统游戏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草原文化。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草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第四章:草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4.1 教学目标: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资源状况和利用方式。
认识草原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学会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草原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
草原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草原资源保护的实际案例和措施。
4.3 教学方法:利用图表和数据展示,让学生了解草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现状。
设计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让学生体验草原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一、教案目标1.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生态特点。
2.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动植物资源以及著名景点。
3.培养学生对草原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责任。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二、教学重点1.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动植物资源和著名景点。
三、教学难点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生态特点。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地方的风景,并引发学生对大草原的向往之情。
2.教学(25分钟)(1)了解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师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向学生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例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边陲,是一个广阔的草原地区,被誉为中国北方最美丽的大草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牧区之一。
(2)了解动植物资源。
教师向学生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动植物资源。
例:植物资源:有丰富的草原植被,包括著名的锡林河苔草、红醉马先蒿等。
动物资源:有众多的牛羊,还有马、骆驼等。
另外,区域内还有大量的鸟类生物。
(3)了解著名景点。
教师向学生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著名景点,如锡林郭勒草原、润布胡硕大峡谷、南山风景区等。
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3.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展开思考:1. 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生态环境如何?2.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生态环境?4.拓展(10分钟)教师播放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相关纪录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草原的美丽和魅力。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研究,了解更多有关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知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之责任。
六、课后作业1.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短文。
2.请学生收集并整理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图片和资料。
以上是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
三年级语文《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锡林郭勒大草原》。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创意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等方式,获取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锡林郭勒大草原特点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资料: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图片。
4. 参考资料:关于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介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
(3)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描述了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哪些特点?(2)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家长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知识,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朗读、讨论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设计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激发学生对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丽景色。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了解和印象。
第二章:草原生态系统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讲解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功能,如碳氧平衡、水源涵养等。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模型,展示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
第三章:草原动植物让学生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常见动植物。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常见植物和动物,如草原植被、草原鸟类、哺乳动物等。
讲解这些动植物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标本,展示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动植物。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分类活动,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第四章:人类与草原的互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草原的互动关系。
培养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2 教学内容介绍人类与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互动关系,包括牧民的生活方式、草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
讲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人类活动中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4.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牧民的生活和草原资源的利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人类活动中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5.3 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感悟,进行互动交流。
第六章:草原文化的传承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传统文化。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设计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设计第一章:草原的生态环境1.1 教学目标: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生态环境。
1.2 教学内容: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分析其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草原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章:草原植被2.1 教学目标:掌握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点。
2.2 教学内容: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植被类型,分析各类植被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以及生态功能。
2.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三章:草原动物3.1 教学目标: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动物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态关系。
3.2 教学内容: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动物种类,分析各类动物的生活习性、食物链关系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四章:草原文化4.1 教学目标: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以及草原旅游业的发展。
4.2 教学内容: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探讨草原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五章:草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1 教学目标:掌握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5.2 教学内容:分析锡林郭勒大草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探讨草原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5.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六章:草原生态监测与评估6.1 教学目标: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生态监测的方法和评估指标。
6.2 教学内容:介绍草原生态监测的方法和技术,分析评估草原生态状况的各项指标,如植被盖度、物种多样性等。
6.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七章:草原灾害与管理7.1 教学目标:掌握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主要灾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锡林郭勒大草原》精彩教案
《锡林郭勒大草原》精彩教案第一章:草原的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 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
2. 掌握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草原的决心。
教学内容:1. 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草原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3. 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生物多样性。
4. 人类活动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丽景色。
2. 老师讲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3. 学生分组讨论人类活动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第二章:草原上的动植物教学目标:1. 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典型动植物。
2. 掌握这些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教学内容:1. 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典型动物,如草原狼、野马、野驴等。
2. 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典型植物,如草、花、灌木等。
3. 这些动植物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典型动植物。
2. 老师讲解这些动植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学生观察图片,了解这些动植物的生态作用。
4. 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对这些动植物的认识。
5. 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第三章:草原民族与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蒙古族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
2. 掌握蒙古族的生活方式、习俗和信仰。
3. 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教学内容:1. 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蒙古族民族特点。
2. 蒙古族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如蒙古包、马奶酒、摔跤等。
3. 蒙古族的信仰和宗教仪式,如萨满教、佛教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蒙古族生活场景。
2. 老师讲解蒙古族的特点和文化传统。
3. 学生观察图片,了解蒙古族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4. 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对蒙古族文化的认识。
5. 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第四章:草原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
锡林郭勒大草原优秀教案设计
锡林郭勒大草原优秀教案设计《锡林郭勒大草原》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广阔,美丽而又充满生机的草原图画,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
以下是由小编收集整理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设计,欢迎阅读!《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2、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3、培养学生想象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教学用具:挂图.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过草原草原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同到我国内蒙古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去感受草原的辽阔和美丽.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三、自由读文要求:(1)读准课文后生字字音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四、学习生字词五、自由读,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六、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课题导入,初步感知课文1、上节课,我们初学了《锡林郭勒大草原》,它留给你的是什么样的感觉?2、引:哪一个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二、阅读理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从那儿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是广阔的,再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1)(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从这儿能感受到草原的广阔,无边无际,而且都是绿色,很美。
)除了广阔,还感受到了什么?(美丽)[板书]读出你的感受来。
(2)(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指名读.再读读这两句,读出大草原的广阔与美丽来。
(有感情的朗读) 还能从哪儿感受到草原是广阔美丽的?(3)(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草原的湖水很清亮,像宝镜一样。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优选11篇)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优选11篇)《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体会草原美丽与欢腾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指导朗读课文,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感受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美丽的草原景色,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草原美丽与欢腾的景象。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草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向往。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时间:40分钟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视频激趣。
(4分钟) 1.介绍草原,揭示课题。
有一个地方水草肥美,风光秀丽,是世界闻名的的大草原之一。
今天,我们将再一次走进去,欣赏那里独特的风光,请告诉听课的老师们,这个地方是哪里?(板书课题)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锡林郭勒大草原》,学生读题。
提醒学生锡林郭勒是草原的名字,读的时候连贯一些,然后再读课题。
2.欣赏视频,激发学习兴趣。
有人曾感叹:“锡林郭勒大草原美得无与伦比,是一个一生中不得不去的地方!”这样的地方,谁想看?(示意学生举手表示)心动不如行动,眼睛赶快看到屏幕来吧,老师早就给你们准备好了!学生欣赏视频:剪辑过的配乐锡林郭勒草原风光同时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曲。
3.观后初步交流感受:看完了视频,你们感觉这里景色怎样?(指名回答)【设计意图】草原对我们这里的孩子是遥远而又陌生的。
用音乐和丰富的图片对学生形成强烈冲击,让学生充分感受草原的景色特点、民族歌舞、学生在美的赞叹中交流对草原的初步感受,激起学习的强烈欲望。
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3分钟)过渡: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就知道大家被大草原迷上了,现在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来,走进文章和作者进一步交流来到草原后的独特感受。
1.默读读课文。
2.再谈感受:看了视频,读了课文,现在你觉得锡林郭勒大草原怎么样?(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广阔而又美丽欢腾的世界3.哪些自然段写了草原的美丽广阔?哪些自然段写了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三、细读品味,感受美丽。
小学语文《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锡林郭勒大草原》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阅读理解和语文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自然景观,培养爱国情怀。
学生学会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一篇描绘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美丽风光的课文。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草原的辽阔、壮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2.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课文的朗读和复述。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和运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分享他们对大草原的了解和印象。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风土人情。
3.3 课堂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生字词和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4 课堂实践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小练笔。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抄写生字词、编写小故事等。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4.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和优点。
4.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5.2 图片或视频资源提供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图片或视频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5.3 学习工具提供词典、笔记本等学习工具,方便学生查找资料和记录学习心得。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激发兴趣通过引入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丽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课文的兴趣。
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课文教案
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和生活特点。
2. 提高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景和民族文化。
2. 学会欣赏和评价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1.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了解和印象。
2. 阅读理解2.1 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2.2 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深入学习3.1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2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 欣赏与评价4.1 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学会欣赏和评价。
4.2 让学生进行朗读,体会课文的韵律和美感。
5. 小结与拓展5.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对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理解和记忆。
5.2 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如写作、绘画等,让学生进一步表达对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感受。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理解锡林郭勒大草原方面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活动的参与度,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和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兴趣和热情。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短文,可以是介绍、感受或者想象中的锡林郭勒大草原。
2. 选择一幅与锡林郭勒大草原相关的图片,用彩色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锡林郭勒大草原。
八、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和创作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设计
陈场三小唐灯祥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
2. 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了无限生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
3. 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围绕一句话来描写草原特点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和无限生机。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 , 感受草原的广阔美丽和无限生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趣入境
师:听到刚才优美的乐曲你想到了什么?这节课我们就去《锡林郭勒大草原》行赏草原风光。
齐读课题。
不过得攻破两道关。
第一关,正确读词语。
边读边想象词语表示的情景,带着表情朗读。
小老师读一次,齐读两次。
师:恭喜你闯过第一关。
第二关:上节课我们初次领略了草原风光,锡林郭勒大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师:板书:美丽欢腾生在文中勾画“美丽欢腾”
师:轻松闯过两关,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草原之旅。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感悟草原的“美丽”
1、师:轻轻打开书第66页,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是围绕这句话来具体描写草原的广阔和
美丽的呢?出示“学习指南”。
生: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
师: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读书体会呢?
2、生:汇报师随机指导理解。
(1)草: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A.这一句写草原的什么?(板书:野草)你觉得这句美的理由是?
蓝天下面,长满了青青的野草。
B、出示句子对比: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对比朗读、哪一句写得更好,为什么?
C、理解:“满”、“铺”
满眼:不论向哪个方向看,眼前都是一片青翠的绿色,多漂亮。
铺:把东西展开或摊平。
突出了草原的广阔与平坦。
D、师:一个“满”,一个“铺”把我们带进了广阔的绿色大草原。
闭眼想象一下,此时我们就站在大草原上,草就在我们的脚下,我们不停地向前走,不断向前、向前,再向前,全是一片绿。
E、指导感情朗读:读出草原的广阔与美丽。
(齐读)
(2)湖水:
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A、出示句子,齐读。
B、这句话写草原的什么?(板书:湖水)句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的字词?出示图片,理解“嵌”什么嵌在什么上?较小的卡进较大的东西里,就叫“嵌”。
C、这是一个什么句,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湖水美在哪里?(清亮 :清澈,闪着光亮。
)草原的湖水美,作者用了比喻句,写得更美。
那谁会美美的读这个句子?(指名朗读,齐读。
)
D、这么清的湖水,出了映出太阳饿光芒,还可以映出什么?课件出示:想象说话:湖水清亮得可以映出……可以映出……可以映出……
(3)野花:
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
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
散发着阵阵清香。
A、师:这句话描写的是草原的什么?(板书:野花)。
美的理由是?(野花种类多,颜色美,清香迷人)
B、师:你能用朗读把我们带进花丛中吗?(练读,男女生赛读)
3、指导背诵:多美的草原啊!你们想不想把这样美的景色记在心里?试着填空背诵。
师:老师没有让你提前背,怎么就背下来了呢?你有什么绝招吗?
师:今天你们总结的方法,都是你们自己的专利。
老师这儿再教你们一招。
4、小结: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描绘了美丽的大草原,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现了(清亮的湖水),最后是美丽的(野花)。
作者仿佛变成了一位画家,在我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幅大草原广阔美丽的静态画面。
(板书:静态)按这样的顺序记忆也可以。
(二)感悟草原的“欢腾”
1、师:欣赏了美丽的大草原,还有欢腾的大草原,想去看看吗?
2、屏幕上的草原是欢腾的,作者笔下的草原更热闹,你去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就知道了。
3、出示学习提示、填空题。
雄鹰()地()百灵鸟()地()牛羊()地()
小马驹()地()黄羊()地()小牧民()地()
()地()
3、说话练习:因为有了————————,所以锡林郭勒大草原成了欢腾的世界。
4、小结:草原上这些充满生机的人和动物构成了一幅大草原欢腾的动态画面。
(板书:动态)我们一起用欢快的声音朗读这一段。
(三)认识过渡段
1、师:课文一部分写草原的广阔美丽,一部分写草原的欢腾热闹,作者是怎样把这两部分连接在一篇文章当中的呢?(引出过渡段。
)
2、出示课文第3段:
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3、请同学们看课文,这句话是文中的哪个自然段,齐读。
4、用“不仅......还......”造句。
5、教师总结说明:在这句话中,前半句介绍了上一段的内容,后半句又介绍下一段的内容,把前后两部分自然地连接在一起,起到了过渡作用。
三、拓展练笔,学习写法。
师:全文就是围绕这句话写的,课文里还有这样的写法吗?出示句子: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
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出示小练笔要求:
仿说句子:1.水果超市的水果真多啊!……
2.市场里的蔬菜真新鲜啊!……
四、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师:这节课我们一同走进了风景如画,充满生机的锡林郭勒大草原,领略了北国草原风光,听,牧民的歌声又畅想了,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次愉快的草原之旅,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部落的太阳》。
板书设计:
野草
美丽:湖水(静态)
15.锡林郭勒大草原野花
动物
欢腾:(动态)
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