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课时统计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设计

《统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均数的概念2.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3. 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收集生活中关于平均数的实例,并进行分析。

2. 请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2.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2. 评价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2. 教学课件: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教学视频: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九、教学时间1. 教学时间:2课时2. 课后作业:1课时十、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们也希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设计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统计图的作用。在讲授环节,我注意到了几个关键点:首先,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们易于理解;其次,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如何绘制和解读统计图,这有助于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举例:针对刻度选择的难点,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如班级同学的体重分布,引导学生如何根据最大值和最小值来确定合适的刻度间隔,以及如何处理数据中的异常值。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统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统计数据的情况?”比如,统计同学们的身高、体重,或者统计班级图书角的书籍数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统计的奥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认识条形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方法;学会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将围绕条形统计图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和运用方法,并能够运用条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描述。
-解决实际问题:将条形统计图应用于生活实例,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班级同学的身高分布、成绩分布等。
举例:在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时,重点强调如何选择合适的刻度,使条形图能够清晰地展示数据差异。
2.教学难点
-刻度选择:学生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刻度往往感到困难,需要指导学生根据数据范围和分布情况来确定。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统计_人教新课标(00001)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统计_人教新课标(00001)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统计_人教新课标统计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

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

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3、进一步体会有关“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进一步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和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①广泛地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原始数自己的特点,我们要根据数据特点进行选择。

4、指导学生完成第1题⑴引导观察教材提供的两张统计表,说说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第一张统计表,重点引导学生对各个城市的数据进行比较,突出最多量和最少量;第二张统计表,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比较,还要引导学生说说发展变化趋势。

)⑵思考:这两组数据分别制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为什么?⑶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进一步讨论这两种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

⑷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看图回答。

二、回忆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一)出示教材113页的统计图指导观察统计图1、指名回答,这是什么统计图?2、组织讨论: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与普通复式条形图有什么不同?(①直条方向是横着的,也就是用横轴方向表示数量的多少;②表示同一组两个数量的直条不是并着排列的,而时是首尾相接。

)3、独立完成统计表4、小组交流讨论教材中提出的4个问题引导学生可以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进行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二)指导完成第3题1、出示第3题统计表,说说从表中可以了解哪些信息?2、引导学生完成折线统计图:描点、标数据、连线。

(注意实线和虚线之分)3、指导观察完成的折线统计图,引导发现,乙车路程和时间所对就的点连接起来有何特点?(小组讨论)4、进一步分析每辆车行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明确乙车所行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设计_1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设计_1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美术
体育
其他
人数
2、统计图
(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
(2)教学(例1)
①认真观察例题中的图表,指出各统计图的名称
②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③还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收集数据
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二、巩固练习:练习二十二的1~4题
课后记
(3)调查表
为了清楚地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种人个情况调查表
姓名
姓别
身高/cm
体重/kg
最喜欢的学科
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最喜欢的图书
长大后最希望做的工作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特长
①填一填
②用语言描述清楚还是表格记录清楚
(4)统计表:为了帮助整理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如:XX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
课 题
统计
教 学
目 的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回顾与交流
1、收集数据,统计表
(1)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的六(1)班建立手拉பைடு நூலகம்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呢?
(2)指名回答:
姓名、性别 身高、体重 兴趣爱好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教学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统计图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图表中的数据。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绘制条形图、折线图等,加深对统计图表的理解。
3.实践应用: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如调查学校附近交通状况,收集数据并整理成统计图表。
-鼓励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家庭月度开支、学习时间分配等。
5.针对本节课学习的统计知识,编写一道实际应用题,要求包含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等环节。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对待作业,按照要求完成,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图表的清晰性。
2.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问题,可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共同解决问题。
3.作业完成后,进行自我检查,确保内容完整、符合要求。
3.将统计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设计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方案。
教学设想:
1.情境导入:通过呈现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分布等,引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2.知识建构: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动态演示统计图表的绘制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统计量的计算方法和统计图表的构成。
4.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逐步提高统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自信心。
2.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对待数据和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据敏感性,使他们认识到数据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数据保护意识。
情境一:小华的文具店进了三种笔,分别是铅笔、圆珠笔和钢笔,每种笔的数量分别为50支、30支和20支。请你帮小华计算这批笔的平均数量。

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 一课时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 一课时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教材第96~99页。

1. 回顾所学的统计知识,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和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统计的重要性。

2. 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统计图,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描述,并对事件作出合理的预测。

3. 进一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描述的全过程,渗透统计的思想。

重点:进一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描述的全过程。

难点: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统计图,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描述,并对事件作出合理的预测。

课件。

师:同学们,统计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在做一些事情之前,要先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才能得出结论。

例如,学校为了了解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就需要收集学生身高、体重等数据。

统计就是帮助人们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知识和方法。

今天我们就针对“统计与概率”进行整理和复习。

1. 统计与可能性。

师:我们学过哪些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生1:学过统计表,还有平均数。

生2:学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生3:知道用来描述数据的常用统计量是平均数。

……只要学生回答正确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把内容说详细。

2. 统计图特点。

师:我们学过的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可能会说:•条形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

当我们需要形象、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时,就应该选用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

当我们不仅要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要直观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时,应该选用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部分数据所占的百分比。

当我们需要直观表示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时,就可以选用扇形统计图。

3. 调查统计。

师: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常见的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及应用场景。
2.学会运用统计图表来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3.能够运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对一组数据进行概括性描述,理解这些统计量的实际意义。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基本的数学概念、运算方法有了较好的掌握。在本册《统计》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进行初步的数据整理和分析。然而,对于更复杂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的理解,以及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在此背景下,学生对于本章节的学习,可能存在以下情况:一部分学生对统计知识感兴趣,善于观察和发现数据中的规律,能够较快地掌握新知识;另一部分学生对统计图表和数据分析较为陌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和畏惧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逐步提高统计能力。
此外,六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常见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以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的计算和应用。
3.教学过程:
a.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应用场景,举例说明如何利用条形统计图展示数据。
b.示范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其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册统计公布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册统计公布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册《统计》公布课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1和练习十一第1题。

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统计知识,学会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定和简单的预测。

2.明白得统计图中各个数据的具体含义,培育同窗认真观看的适应。

教具预备:多媒体电脑,投影仪。

教学进程:一、情景引入同窗们,你们喜爱看电视吗?你们明白家里的电视是什么品牌吗?今天咱们就去彩电市场看看各类彩电的市场占有率吧!(出示教科书第68页例1的扇形统计图)二、探讨交流,总结规律1.小组研讨、交流。

依照这幅统计图,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呢?A 牌彩电是市场上最畅销的彩电吗?依照提出的问题,让同窗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同窗可能会发生两种不同的观点:一局部会以为A 品牌最畅销,而另一局部那么以为A品牌不是最畅销的,从而引发认知抵触。

2.引导释疑。

在同窗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问:请大伙儿认真观看,说说统计图里“其他”局部可能包括了哪些信息呢?可让同窗别离说说“其他”的具体含义,从而明确“其他”里面可能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品牌。

3.小结。

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比较模糊,不够完整,咱们无法取得有关彩电市场占有率的完整信息,因此从本统计图中不能得出A牌彩电最畅销如此的结论。

引导同窗熟悉到:在利用统计图作判定和决策时,必然要认真观看,注意从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信息起身,不要单凭直观感受轻易下结论。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1和练习十一第1题。

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统计知识,学会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定和简单的预测。

2.明白得统计图中各个数据的具体含义,培育同窗认真观看的适应。

教具预备:多媒体电脑,投影仪。

教学进程:一、情景引入同窗们,你们喜爱看电视吗?你们明白家里的电视是什么品牌吗?今天咱们就去彩电市场看看各类彩电的市场占有率吧!(出示教科书第68页例1的扇形统计图)二、探讨交流,总结规律1.小组研讨、交流。

依照这幅统计图,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呢?A 牌彩电是市场上最畅销的彩电吗?依照提出的问题,让同窗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品课)

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品课)

《统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感知信息模糊的扇形统计图,学会从中提取统计信息并分析,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2、懂得给信息模糊的扇形统计图提出科学的修改建议。

3、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敢于质疑的客观求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理解“其他”模糊数据,存在不确定性,扇形统计图中“其他”的占比不能最大,应该是占比最小的部分,否则,将影响根据扇形统计图作出正确判断。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仪四、教法与学法:1、“设疑探究法”组织教学;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五、教学过程(一)前置统计图练习,复习热身课前布置扇形计图练习,复习相关统计图知识,为新课作知识铺垫。

(二)设疑引题,分组辩论1、操作课件----引入话题-----设疑:师生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你们知道自己家的电视是什么品牌吗?今天,我们跟随小明和小芳到家电商场去调查各种品牌彩电的销售情况,好吗?----操作课件2、师设疑:小明和小芳根据商场经理的销售统计图得出不同的判断:小明:A品牌的彩电最畅销小芳:不能判断哪种品牌的彩电最畅销师:你们同意谁的观点?我们来举行一次知识辩论会。

同意小明观点为“正方”,同意小芳观点为“反方”,请你们用支持你们观点的理由来说服对方。

3、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知识辩论,使学生经历感知---发现---感悟的学习过程。

【设计意图:以辩论的形式组织课堂,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辩论理解知识,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

】2、梳理观点,引导归纳教师为学生梳理观点,引导归纳本课知识要点:数据不全面,无法确定A品牌彩电是否最畅销。

【设计意图:让其经历发现和感悟知识的过程,最后加以文字抽象表达,清晰概念】(三)、巩固训练,思维发散1、操作课件,呈现练习(解决69页练习十一第1小题)学生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并且懂得怎样修改扇形统计图2、完成巩固练习:本班喜欢球类运动的情况调查(课件呈现)【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身边实际情境学习,增强知识的真实性和趣味性,能较好地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热情】3、完成巩固练习:榄边小学劳动基地种植作物调查(课件呈现)【设计意图:本题结合了关于扇形统计图的计算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兼顾了旧知识的复习】4、完成巩固练习:判断哪个扇形统计图合理(课件呈现)【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建立正确扇形统计图的表象,使知识得以升华】(四)谈课堂学习收获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要点:当我们制作统计图时,一定要客观准确地反应信息;在分析统计图时,不要被数据模糊的统计图误导,一定要进行认真的分析。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统计,加深对平均数的认识,体会统计量的特征和使用范围。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统计量的特征和使用范围。

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揭示课题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2.引入课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

在进行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

今天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如何设计调查表,并进行调查统计。

二、整理归纳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

教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2)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学生可能回答:(1)身高、体重(2)姓名、性别(3)兴趣爱好为了清楚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个个人情况调查表。

课件展示:为了帮助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六(2)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组织学生完善调查表,怎样调查?怎样记录数据?调查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再集体评议。

组织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以小组形式展开调查,先由每个小组整理数据,再由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

填好统计表。

统计图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条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清楚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教师:结合刚才的数据例子,议一议什么类型的数据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更合适?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2.教学例4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例4。

(1)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小组交流。

重点汇报。

如:从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率;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分别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人数;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的情况变化趋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统计》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单式统计图表和复式统计图表的绘制,以及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数据信息。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据和图表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统计图表的制作和分析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单式统计图表和复式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分析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生活中数据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单式统计图表和复式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

2.难点: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统计图表的作用。

2.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生活数据素材,用于制作统计图表。

2.准备幻灯片展示教学内容。

3.准备统计图表的制作工具,如纸张、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表,如天气统计图表、考试成绩统计图表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统计图表有什么作用?它们是如何制作的?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单式统计图表和复式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以及如何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分析。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统计图表的制作过程,以及如何从图表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生活数据素材,制作相应的统计图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统计图表,并简要介绍制作过程和分析结果。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统计的概念及意义。

2.掌握图表的绘制与分析方法。

3.能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统计的相关概念。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3.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和负责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

2.熟练绘制各种统计图表。

难点1.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数据分析和图表解读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5分钟)1.讲解统计的概念及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需要进行统计的情况。

学习(30分钟)1.通过案例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各种统计图表的作用和特点。

2.学习如何绘制柱状图、折线图等常见统计图表。

活动(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际生活中需要用到统计方法解决的问题。

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统计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导入(5分钟)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快速回想起统计的基本概念。

学习(30分钟)1.学习如何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2.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小组设计的问题,并展示解决过程和结果。

活动(10分钟)1.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

总结(5分钟)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陵案例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了统计方法,提高了他们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于某些复杂的统计图表不够熟悉,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

五、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整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统计概念和图表绘制方法。

2.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制作相应的统计图表。

六、课堂延伸1.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探索更多统计方法和工具。

人教版六下数学第1课时 统 计公开课课件教案公开课课件教案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六下数学第1课时 统   计公开课课件教案公开课课件教案公开课课件教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统计,加深对平均数的认识,体会统计量的特征和使用范围。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统计量的特征和使用范围。

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揭示课题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2.引入课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

在进行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

今天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如何设计调查表,并进行调查统计。

二、整理归纳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

教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2)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学生可能回答:(1)身高、体重(2)姓名、性别(3)兴趣爱好为了清楚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个个人情况调查表。

课件展示:为了帮助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六(2)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组织学生完善调查表,怎样调查?怎样记录数据?调查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再集体评议。

组织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以小组形式展开调查,先由每个小组整理数据,再由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

填好统计表。

统计图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条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清楚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教师:结合刚才的数据例子,议一议什么类型的数据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更合适?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2.教学例4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例4。

(1)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小组交流。

重点汇报。

如:从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率;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分别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人数;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的情况变化趋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时 统计(1)【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时 统计(1)【教案】】

3.统计与概率教学笔记第1课时统计(1)教学内容教科书P96,教科书P97第4题,完成教科书P98“练习二十一”中第1~4题。

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统计学问,培育梳理学问结构的能力。

2.通过整理、分类、制图、观察、比较、分析信息,形成统计观念,进而把握依据数据和事实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教学重点复习整理各类统计图表在描述数据方面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机敏应用各种统计图表。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统计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在做一些事情之前,先要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再作出决定。

统计就是帮忙人们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时常用的方法。

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学问?你能在本子上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来吗?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连续引导。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和补充,然后想一想,可以怎样对这些学问进行分类整理?讨论交流后,依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有关统计的学问。

[板书课题:统计(1)]二、回顾统计图的特点及适用情况1.师:我们学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这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条形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折线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依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各种统计图都有什么特点?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2.课件出示教科书P98“练习二十一”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依据统计图的特点及适用情况完成习题,汇报时要求学生说明缘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了解它们的适用情况。

三、经历统计,解决问题1.收集数据,完成调查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统计(1)》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统计(1)》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1课时统计(1)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并设计调查表,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六年级学生的个人情况。

课件展示教材第96页的调查表。

2.组织学生调查。

(1)填写个人情况调查表。

(2)根据各组搜集的数据,按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老师事先准备纸张)
①填写本班男、女人数统计表。

②制作男、女生人数的扇形统计图。

③制作本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男、女生复式条形统计图。

④制作自己从一到六年级身高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3)师展示优秀作品。

3.说说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学生汇报后,教师总结:
(1)条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以及不同数据的差异。

(2)折线统计图:
不仅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

(3)扇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间的百分比关系。

小结:不同的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时,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根据数据特点合理选择。

拓展延伸 2.布置作业。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利用身边熟悉的例子复习回顾,在教学中我采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的方式,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充分展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掌握统计图的各种特征。

人教版6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统计

人教版6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统计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统计,加深对平均数的认识,体会统计量的特征和使用范围。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统计量的特征和使用范围。

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揭示课题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2.引入课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

在进行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

今天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如何设计调查表,并进行调查统计。

二、整理归纳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

教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2)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学生可能回答:(1)身高、体重(2)姓名、性别(3)兴趣爱好为了清楚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个个人情况调查表。

课件展示:为了帮助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六(2)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组织学生完善调查表,怎样调查?怎样记录数据?调查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再集体评议。

组织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以小组形式展开调查,先由每个小组整理数据,再由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

填好统计表。

统计图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条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清楚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教师:结合刚才的数据例子,议一议什么类型的数据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更合适?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2.教学例4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例4。

(1)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小组交流。

重点汇报。

如:从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率;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分别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人数;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的情况变化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3.统计与概率
第1课时统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统计,加深对平均数的认识,体会统计量的特征和使用范围。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统计量的特征和使用范围。

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揭示课题
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
2.引入课题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

在进行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

今天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如何设计调查表,并进行调查统计。

二、整理归纳
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

教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2)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
学生可能回答:
(1)身高、体重
(2)姓名、性别
(3)兴趣爱好
为了清楚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个个人情况调查表。

课件展示:
为了帮助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六(2)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
组织学生完善调查表,怎样调查?怎样记录数据?调查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再集体评议。

组织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以小组形式展开调查,先由每个小组整理数据,再由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

填好统计表。

统计图
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
条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多少)
折线统计图(清楚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
教师:结合刚才的数据例子,议一议什么类型的数据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2.教学例4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例4。

(1)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小组交流。

重点汇报。

如:从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率;
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分别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人数;
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的情况变化趋势。

(2)还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收集数据?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如: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实验活动等。

(3)做一项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订正,使学生明确并板书:
a.确定调查的主题及需要调查的数据;
b.设计调查表或统计表;
c.确定调查的方法;
d.进行调查,予以记录;
e.整理和描述数据;
f.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和决策。

平均数
教师:什么是平均数?它有什么用处?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组织学生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确:平均数能直观、简明地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用它可以进行不同数据的比较,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

课件展示教材第97页例5两个统计表。

①提问: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学生思考后回答
②小组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思考的问题)
a.在上面两组数据中,平均数是多少?
b.不用计算,你能发现上面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大小吗?
c.用什么统计量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③小组汇报。

第一组数据:平均数是(1.40+1.43×3+1.46×5+1.49×10+1.52×12+1.55×6+1.58×3)÷(1+3+5+10+12+6+3)≈1.50(m)
第二组数据:平均数是(30×2+33×4+36×5+39×12+42×10+45×4+48×3)÷40=39.6(kg)
④用什么统计量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
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学生汇报:上面数据的一般水平用平均数比较合适。

因为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

三、课堂作业
教材第96页第3题。

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一第2~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利用身边熟悉的例子复习回顾,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平均数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遥远,要多举实际的例子让学生领悟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的信息,以及怎样利用好这些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