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4章.2 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4.3《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表达式的确切含义.2.知道牛顿第二定律如何简化,如何确定K值。
3.初步学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上节课实验结论的总结,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实验、归纳、总结.2.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能深切感受到科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二、教材分析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1)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高一教材的重点和中心内容,在高中物理力学部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而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就显得特别关键。
本节内容是在前一节实验基础上得出加速度和力、质量三者间的关系,然后为解决比例系数而得出力的单位问题,而后再辅之于例题。
这样处理,知识点过渡自然。
一方面,为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体现了知识服务于生活的精神。
(2)与旧教材相比,把实验独立出来了,可以大大缓解本节课的压力;而例题中,加进了方法分析,突出体现了能力的培养。
2、本节课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特点难点:(1)牛顿第二定律四性的理解及力、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间的关系(2)正交分解法的灵活应用。
三、教学思路与方法本节课教学思路:1、由学生回忆上节课的探究结论(F、m、a的关系)2、探究结论如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a ∝ F/m ,F = kma3、探究最简单的表达式F=ma4、通过各种探究、理解牛顿第二定律5、探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例的步骤和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有: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四、教学建议1.在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确切含义时,要正确处理好学生的一个难点---力、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几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四性(矢量性、瞬时性、因果性、同体性)。
新2024秋季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公式及物理意义,能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与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
2.科学思维: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逻辑推理和定量计算的能力,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收集和分析,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设计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认识到牛顿第二定律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公式及物理意义。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瞬时对应关系,即力的改变瞬间引起加速度的改变。
•准确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并正确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定量计算。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牛顿第二定律的动画演示、实例分析、实验视频等。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打点计时器、纸带、砝码、弹簧秤等,用于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
•黑板或白板及书写工具:用于板书关键概念和解题步骤。
•学生作业本:用于记录课堂笔记和练习。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
•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或实验器材演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实验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培养实验能力。
•讨论法:针对复杂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促进思维碰撞。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播放一段汽车启动和刹车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汽车速度的变化,提问:“是什么力量导致了汽车速度的变化?”引出力与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进而引出牛顿第二定律。
新课教学1.牛顿第二定律的提出:•回顾牛顿第一定律,强调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需要力的作用。
•引出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合格性考试讲义 必修一 4-3 牛顿第二定律
B.购物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40 N
C.购物车沿地面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购物车将做加速度为a=4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解析:选B购物车沿水平面运动,则在竖直方向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支持力FN=20×10 N=200 N,A错误;购物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Ff=μFN=0.2×200 N=40 N,B正确;推力大小是80 N,所以购物车沿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外力:F合=F-Ff=80 N-40 N=40 N,所以购物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错误;购物车的加速度:a= = m/s2=2 m/s2,D错误.
26.(2019·福建)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一质量m=4kg的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1=10N的作用下做匀速运动,此时物体所受合外力F=________N:若仅将拉力增大为F2=30N,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________N,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 .
【答案】①. 0 ②. 10 ③. 5
【答案】C
【解析】
【详解】质量m为物体本身的性质,与物体受力和运动状态均无关,C对;
33.(2019.6·广东)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大小为3N的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m/s2 B. 2m/s2 C. 3m/s2 D 4m/s2
11.如图所示,A、B两球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且静止不动,两球质量mA=2mB,两球间是一个轻质弹簧,如果突然剪断悬线,则在剪断悬线瞬间()
A.A球加速度为 g,B球加速度为g
B.A球加速度为 g,B球加速度为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精品课件 第4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3.牛顿第二定律
1 m/s2 的加速度,这个力称为1 N,即1 N= 1 kg·m/s2 。
情境链接
如图所示,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的车厢中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用弹簧系着一个
小球,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当乘客看到弹簧的长度变长时,则火车的速度变
化情况是怎样的?
【例1】 (多选)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
正确的是( CD )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
B.由 m= 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
反比
C.由 a=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滑的水平面的左端有个一端被固定的弹簧,一个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滚向
弹簧,从弹簧开始被压缩到变为最短的过程中,关于小球的速度与加速度变
化的情况,下列正确的是( A )
A.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B.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C.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D.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1 2 3 4
3.(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2023山东济南高一期末)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质
质量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 作用力 成正比,跟它的_______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 作用力 的方向相同。
F为物体所受的合力
2.表达式:F= kma 。
3.当力的单位取N、质量的单位取kg、加速度的单位取m/s2时,k=1,表达式
变为F=ma。
二、力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牛顿 ,符号 N 。
来越小,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越来越大,则飞箭( B )
必修一第4章4、3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 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 方向相同。
F合=ma.
二、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F = ma
例2:
FN ay
a
ax
Ff
由此得Ff/G =
又 F =6G/5 N
(3) 3 /5
G
3、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
学案:课后练习与提高第2题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 光滑的水平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的作 用,而且F1>F2,则1施于2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 C ) A. F1 B. F2 C. (F1+F2)/2 D. (F1-F2)/2
能力提升:
1.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受水平F时产生 加速度为a1 ,当水平力为2F时,加速度a2,关于a1 与a2 的关系正确的是:( C )
A. a2 = 2a1 B. a2 < 2a1 C. a2 > 2a1 D. a1 = a2 解析:关键要考虑摩擦力f。
由a1 =(F-f)/m, a2 =(2F-f)/m >2(F -f) =2 a1 2.物体受几个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若将其中一个力逐渐减小 到0,再逐渐恢复到原值,物体加速度和速度怎样变化?
解析:小球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受力如图:
(1)G>F弹时,F合=G-F弹=ma, a与 v同向,F弹增大,F合减小,a减小, 而v增大;
F弹
(2)G=F弹时,F合=0,a=0,而v 最大;
(3)G<F弹时,F合=F弹-G,a与v反 向,F弹增大,F合增大,a增大,而 v减小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精品课件 第4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列等式正确的是( D )
A.末速度vB=2 m/s
3
B.平均速度v= 2 m/s
C.速度变化量Δv=1 m/s
1
D.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位移x= 6 m
解析 由题知,规定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故末速度vB=-2 m/s,A错误;设斜面
(2)求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设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滑下50 m后进入水平草坪,滑草装置与水平草坪间
的动摩擦因数也为μ,求游客连同滑草装置在水平草坪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解析 (1)设在山坡上游客连同滑草装置的加速度为a1,则x=
1 2
a
t
1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 θ-Ff=ma1
对点演练
2.(2023山东潍坊期末)质量为0.6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有水平
拉力F作用于物体上,2 s后撤去拉力F,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
示。由以上信息可求得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 C )
A.1.5 N
B.2.1 N
C.2.5 N
D.3.0 N
解析 v-t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1=
5
2,则阻力
m/s
3
5
Ff=ma1,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2= 2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f=ma2,联
立以上各式得F=2.5 N,故选C。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从受力确定运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质量为5 kg,在50 N的水平
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2 s内匀加速前进了4 m,在这个过程中
Δ
=-3 m/s,故C错误;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则加速度为 a= Δ =-3
人教版必修1-4.3牛顿第二定律(共28张PPT)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使再小的力也 可以产生加速度,那么我们用一个较小的 力来水平推桌子,为什么没有推动呢?这 和牛顿第二定律是不是矛盾?
不矛盾,因为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力是合力.
2、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吗?
牛顿牛第顿一第定一律定律说明维持物体的速度不需要力, 1改、变定物性定体义的了速力度的才概需念要2力、定。义牛了顿惯第性一的定概律念 定义 3了建、力 立定, 的义了而 ,惯牛如性顿果系第 我的二 们概定 不念律 知4是 道、定在 物性力 体力的 在和定不运义受动的力的基情关系础况上下 牛是顿怎第样二的定运律动状态,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是是在怎力么的运定动义的的基,础显上然建是立不的可。能的,所以牛顿第 牛第一二顿二定定第定律律一 律代是定 代替研律 替的究是 的研 ,,力究也也学力即即的学不不出的是是发出牛牛点发顿顿,点第,二第是是定二不不律定能能 的律用用 特的牛牛 例特顿顿。例第。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努力,终会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进的路上 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的有骨气!古之立大 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饭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乐 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尽失民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学而不知道,与 行,与不知同。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 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忠心,也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精神。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又会多出多少君子。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给世界和身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担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 载物。君子,生在世间,当靠自己拼搏奋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百学须先立志。天下大事,不立 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人,心胸要宽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进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做学问和学 次的练习。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谁伤害过你,谁 要。重要的是谁让你重现笑容。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久的一个人,而是心里没有了任何期望。要铭记在心;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完美的日子。只因幸福只是一个过往,沉溺在幸福中的人;一直不知道幸福却很短暂。一 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做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其所有过的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人生最美的是过程,最难的是相知, 幸福的是真爱,最后悔的是错过。两个人在一起能过就好好过!不能过就麻利点分开。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下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 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转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乌云总会被驱散的,即使它笼罩了整个地球。心态便 明灯,可以照亮整个世界。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给我一场车祸。要么失忆。要么死。有些人说:我爱你、又不是说我只爱你一个。生命太 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删掉了关于你的一切,唯独删不掉关于你的回忆。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别放弃,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的。、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 受不了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在也回不来了!对于人来说,问心无愧是最舒服 ,表明他人的成功,被人嫉妒,表明自己成功。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期待明天,期待阳光,人就会从卑 封存梦想去拥抱蓝天。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过去的习惯,决定今天的你,所 决定你今天的一败涂地。让我记起容易,但让我忘记我怕我是做不到。不要跟一个人和他议论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不管你认为他有多可靠。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不 ,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他不爱你,你为他挡一百颗子弹也没用。坐在电脑前,不知道做什么,却又不想关掉它。 ,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 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 ,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 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 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意志若 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意志坚强,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卓越的人的一 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 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重、难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重、难点梳理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要求:1、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不同认识,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理想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了解生活实例,知道什么是惯性,知道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并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1、重点: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运用惯性概念,解释有关实际问题2、难点: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3、疑点:牛顿第一定律是否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形4、易错点:力和运动关系实际应用三、教学资源: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P75问题与练习第4题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理想实验的方法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教学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和具体实例的分析,理解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理解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2、经历实验方案的制定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1、重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通过实验测量加速度、力、质量,分别作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写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体会“控制变量法”对研究问题的意义2、难点:实验方案的确立、实验数据的分析,包括:体验实验探究过程: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思路、制定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认识数据处理时变换坐标轴的技巧了解将”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可测物理量”的实验方法会对实验误差作初步分析3、疑点:为什么要作a-1/m图像4、易错点:实验的方法与步骤三、教学资源: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控制变量法、图像法处理数据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一、教学要求:1、通过实验归纳,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含义2、知道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方法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理解G=mg4、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1、重点: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会用正交分解法和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认识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力之间的关系(正比性、同体性、瞬时性和矢量性)3、疑点:牛顿第二定律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关系4、易错点:受力分析三、教学资源: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P82 动力学方法测量质量P82 问题与练习1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计算第四节力学单位制一、教学要求:1、知道单位制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一、牛顿第二定律1. 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 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2. 公式:F 合=ma3. 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3.1 因果性: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是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一种效果;3.2 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在每个瞬时都有大小、方向上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表现为:合外力恒定不变时,加速度也保持不变。
合外力变化时加速度也随之变化。
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3.3 矢量性: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是矢量式。
公式mF a 只表示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大小关系.矢量式的含义在于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始终一致;3.4 同一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及质量的关系,是对同一个物体(或物体系)而言。
即 F与a 均是对同一个研究对象而言;3.5 相对性: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匀速或静止的参考系);3.6 独立性,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的问题时,可将物体所受各力正交分解,在正交的方向上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 x =ma x ,F y =ma y 列方程;3.7 局限性: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4. 牛顿第二定律确立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例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 =ma 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由F =ma 可知,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B .由m =F/a 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C .由a =F/m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D .由m =F/a 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出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外力而求得.【例2】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仍为零【例3】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多么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但用较小的力去推地面上很重的物体时,物体仍静止,这是因为:A 推力小于摩擦力B 物体有加速度,但太小,不易被察觉C 推力小于物体的重力D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例4】已知甲物体受到2N的力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为4m/s2,乙物体受到3N的力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为6m/s2,则甲、乙物体的质量之比m甲,m乙等于A.1:3 B.2:3 C.1:1 D.3:2二、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2.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3.在这两类问题中,加速度是了解力和运动的桥梁,受力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5】一物体初速度v0=5 m/s,沿着倾角37°的斜面匀加速向下运动,若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求3 秒末的速度(斜面足够长)( )A.12 m/s B.15 m/s C.17 m/s D.20 m/s【例6】用一水平恒力将质量为250 kg 的木箱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推行50 m,历时10 s,若物体受到阻力是物重的0.1 倍,则外加的推力多大?(g 取10 m/s2)【例7】水平桌面上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2N的水平拉力,产生1.5m/s2的加速度。
物理必修1牛顿第二定律应用1
力
分析受力 F=ma
a
分析运动
运动学公式
运动
解:(1) 对物体: F-f=ma FN =mg f=μFN a=(F-f)/m a=3 m/s2 (2)v=at v=12 m/s, x=at2/2 x=24 m.
总结:
1、已知受力求运动问题;
2、解题的关键是求出a。
例2:一个滑雪的人,质量是75kg,以 v0=2 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 山坡的倾角θ=300。在t=5s的时间内 滑下的路程 x=60m。求滑雪人受到的 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g=10m/s2)。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1)
唐山二中高一物理组
知识梳理:
1、牛二定律的表达式:
F合 ma
受力分析 运动公式 动力学
力
运动
已知受力求运动 2、牛二定律的基本问题: 已知运动求受力
例1: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质量是2kg,在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 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 擦因数是0.2。问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 4s内发生的位移。 F
B.xA>xB D.不能确定
练习2:如图所示,墙角上斜靠着三块 光滑的木板,底端距离墙角一样远,a板 与水平方向成60°角,b板与水平方向 成45°角,c板与水平方向成30°角,使 物体分别从三块木板的顶端由静止开 始自由下滑,则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相 比较是( ) A.沿a板滑下的时间最短 B.沿b板滑下的时间最短 C.沿c板滑下的时间最短 D.沿a、b、c板滑下所用时间相等
运动
a
力
二、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步骤:
1.选研究对象; 2.受力分析并画图; 3.求合力; 4.列方程并求解.
练习1:A、B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滑到 同一粗糙水平面上,若两物体的质量 mA>mB,两物体与粗糙水平面间的摩擦因 数相同,则两物体能滑行的最大距离xA 与xB相比为( )
高中物理必修一 牛顿第二定律 (含练习解析)
牛顿第二定律【学习目标】1.深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把握Fam=的含义.2.清楚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确定的.3.灵活运用F=ma解题.【要点梳理】要点一、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2)公式:Fam∝或者F ma∝,写成等式就是F=kma.(3)力的单位——牛顿的含义.①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N,它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 m/s2加速度的力,叫做1N.即1N=1kg·m/s2.②比例系数k的含义.根据F=kma知k=F/ma,因此k在数值上等于使单位质量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的力的大小,k的大小由F、m、a三者的单位共同决定,三者取不同的单位,k的数值不一样,在国际单位制中,k=1.由此可知,在应用公式F=ma进行计算时,F、m、a的单位必须统一为国际单位制中相应的单位.要点二、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同一性【例】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同时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如图所示,试讨论:①物体此时受哪些力的作用?②每一个力是否都产生加速度?③物体的实际运动情况如何?④物体为什么会呈现这种运动状态?【解析】①物体此时受三个力作用,分别是重力、支持力、水平力F.②由“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知,每一个力都应产生加速度.③物体的实际运动是沿力F的方向以a=F/m加速运动.④因为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此时作用于物体的合力相当于F.从上面的分析可知,物体只能有一种运动状态,而决定物体运动状态的只能是物体所受的合力,而不能是其中一个力或几个力,我们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该物体所受合力的这种对应关系叫牛顿第二定律的同一性.因此,牛顿第二定律F=ma中,F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2)瞬时性前面问题中再思考这样几个问题:①物体受到拉力F作用前做什么运动?②物体受到拉力F作用后做什么运动?③撤去拉力F后物体做什么运动?分析:物体在受到拉力F前保持静止.当物体受到拉力F后,原来的运动状态被改变.并以a=F/m加速运动.撤去拉力F后,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所以保持原来(加速时)的运动状态,并以此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以上分析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随合力的变化而变化,存在着瞬时对应的关系.F =ma 对运动过程中的每一瞬间成立,某一时刻的加速度大小总跟那一时刻的合外力大小成正比,即有力的作用就有加速度产生.外力停止作用,加速度随即消失,在持续不断的恒定外力作用下,物体具有持续不断的恒定加速度.外力随着时间而改变,加速度就随着时间而改变.(3)矢量性从前面问题中,我们也得知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始终相同,合外力的方向即为加速度的方向.作用力F 和加速度a 都是矢量,所以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 =ma 是一个矢量表达式,它反映了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而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无必然联系.(4)独立性——力的独立作用原理①什么是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如何理解它的含义?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就像其他力不存在一样,这个性质叫做力的独立作用原理.②对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的认识a .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力,总是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与物体是否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如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中,不论物体是否受到空气阻力,重力产生的加速度总是g .b .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力产生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到的其他力是同时作用还是先后作用无关.例如,跳伞运动员开伞前,只受重力作用(忽略空气阻力),开伞后既受重力作用又受阻力作用,但重力产生的加速度总是g .c .物体在某一方向受到一个力,就会在这个方向上产生加速度.这一加速度不仅与其他方向的受力情况无关,还和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无关.例如,在抛体运动中,不论物体的初速度方向如何,重力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总是g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d .如果物体受到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 1和F 2的作用,那么F 1只使物体产生沿F 1方向的加速度11F a m =,F 2只使物体产生沿F 2方向的加速度22F a m=.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先求出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然后再求出物体实际运动的合加速度.(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吗?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维持物体的速度不需要力,改变物体的速度才需要力.牛顿第一定律定义了力,而牛顿第二定律是在力的定义的基础上建立的,如果我们不知道物体在不受外力情况下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将怎样运动,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研究力学的出发点,是不能用牛顿第二定律代替的,也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要点三、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画出示意图.(3)求出合力F 合.(4)由F ma =合列式求解.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就要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求合力.物体的加速度既和物体的受力相联系,又和物体的运动情况相联系,加速度是联系力和运动的纽带.故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离不开对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分析.【说明】①在选取研究对象时,有时整体分析、有时隔离分析,这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取. ②求出合力F 合时,要灵活选用力的合成或正交分解等手段处理.一般受两个力时,用合成的方法求合力,当物体受到两个以上的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常用正交分解法解题,多数情况下是把力正交分解在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上有:x F ma =(沿加速度方向).0y F =(垂直于加速度方向).特殊情况下分解加速度比分解力更简单.应用步骤一般为: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并画出受力图;③建立直角坐标系,把力或加速度分解在x 轴或y 轴上;④分别沿x 轴方向和y 轴方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⑤统一单位,计算数值.【注意】在建立直角坐标系时,不管选取哪个方向为x 轴正方向,所得的最后结果都应是一样的,在选取坐标轴时,应以解题方便为原则来选取.【典型例题】类型一、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例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变速直线运动时( )A .当合外力增大时,加速度增大B .当合外力减小时,物体的速度也减小C .当合外力减小时,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反D .当合外力不变时,物体的速度也一定不变【思路点拨】对同一物体,合外力的大小决定了加速度大小,但是,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知识点总结
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a=k?F/m(k=1)→F=ma
3.k的数值等于使单位质量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时力的大小。
国际单位制中k=1。
4.当物体从某种特征到另一种特征时,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态叫做临界状态。
5.极限分析法(预测和处理临界问题):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其推向极端,从而把临界现象暴露出来。
6.牛顿第二定律特性:1)矢量性:加速度与合外力任意时刻方向相同
2)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相对性:a是相对于惯性系的,牛顿第二定律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4)独立性: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不同方向的合力产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彼此不受对方影响。
5)同体性:研究对象的统一性。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牛顿第二定律 (15张ppt)
课 某质量为1100kg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试车, 本 当达到100km/h的速度时关闭发动机,经过 例 70s停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重新起 1 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000N,产生的加速度应为
多大?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FN F阻
FN
一、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 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 的方向相同。
知识推广
正比于
a∝ F合
a∝
1
m
a∝
F合 m
F合∝ma F合=kma
k 为比例系数
假如你是科学家,你能否想个办法把k 消掉?
F =k ma
“1N”定义:使质量是1 kg的物体产生1 m/s2 的加 速度的力叫做“一个单位的力”即:定义为1 N。
5.“不怕别人嘲笑奚落的人”理解错误 。菜农 具有憨 厚朴实 ,做事 专注认 真,热 爱生活 ,追求 内心的 宁静, 不为名 利所累 的性格 特点。
6.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 内容分 析“成长 ”的含 义即可 。注意 从两方 面。一 方面特 教学生 的成长 ;另一 方面: 特教老 师和校 长的心 路历程 的成长 。注意 结合内 容阐述 。
Ff
F
a 2
=F-F f =1 .4 2 m /s2 m
mg
二.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及运动过程分析 3.求出合力;(正交分解法或其它方法)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建立方程并求解。
课 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质量是2㎏,受到 本 互成120o角的两个水平方向的力F1和F2的作用。 例 两个力的大小都是10N。这个物体的加速度是 2 多大?
高一物理必修一各章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一各章知识点高一物理必修一是学生初步接触物理学的门槛,通过学习必修一的各章知识点,学生将对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所了解。
本文将逐一介绍每章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高一物理必修一的内容。
1. 第一章:力和运动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力的概念和运动的描写。
力是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原因,可以使物体改变速度、改变方向或者改变形状。
而运动则可以用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
此外,力的合成和分解、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以及重力等概念也是本章重点内容。
2.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说明了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牛顿第二定律则指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其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牛顿第三定律则说明了相互作用力的平衡和反作用力的产生。
这些定律经常应用于力的分析、物体的平衡以及弹力、摩擦力的计算等。
3. 第三章:机械能第三章介绍了机械能的概念和运用。
机械能是指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动能是指物体的运动能力,而势能则是指物体由于位置而产生的能量。
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系统中的机械能总量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计算物体的动能、势能以及机械能转化等问题。
4. 第四章:作用和反作用第四章主要介绍了作用和反作用的概念和运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个概念体现了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通过分析物体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力,可以解决一些常见的力学问题。
本章还涉及平衡条件、斜面运动、速度比较等内容。
5. 第五章:万有引力第五章介绍了万有引力的概念和运用。
牛顿通过研究行星运动,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按照该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万有引力广泛应用于行星运动、人造卫星轨道计算等领域。
此外,本章还包括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地球引力加速度等内容。
通过对高一物理必修一各章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将对力和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机械能、作用和反作用、万有引力等重要概念有所掌握。
牛顿第二定律—[新]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则当电梯以加速度 a 匀加速上升时,求:① 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② 人受电梯的支持力是多大?
(2)若斜面粗糙,物体受力如图
根 1、据质牛量顿m第一二定定,律加:速m度gsain与θ=力mFa的,关得系:a=gsinθ
v为0了=1使00Fkm= /khm=2a7.简单一些,取 k =1 ,
4.3牛顿第二定律
学习目标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表达式的确切含义.(重点+难点) 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3.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重点+难点)
复习回固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怎么描述?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速度发生了变 化,即物体产生加速度。
3m/s2 C.
三.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同体性:a 、F、m对应于同一物体
(2)矢量性:a与F 的方向总是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内容中后半句话: 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A F
光滑水平面
F和a都是矢量, 牛顿第二定律F=ma是一个矢量式, 它反 映了加速度方向始终跟合力方向相同.
(3)瞬时性: a与F是瞬时对应关系,a与F总是同生同灭同变化
F
F合=F-F阻 =2 000N-437N=1 563N
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2
F合 m
1563 m/s2 1100
1.42m/s2
四.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图
③求出合力
④选取正方向,根据牛顿运动定 律和运动学规律建立方程并求解
质量为M = 4kg,现用水平拉力F = 10N拉A,试求A未滑出B之前,A、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
顿”,用符号“N”表示。
力的单位
在质量单位选取千克(kg),加速度单位选取米每二次方秒(m/s2),力
的单位取牛顿(N)是时,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表述为:
F=ma
注意:F 是因,ma 是果,不能把 ma 看作是力,它是力的作用效果
例题
在平直路面上,质量为 1100 kg 的汽车在进行研发的测试,当速度达到
方向相同
独立关系 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产生加速度,物体的实际加速度是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
相对关系
加速度 a 是相对于地面的(或相对于地面静止和匀速运动的物体),即相对于惯性
参考系的。
思考
F=kma ,这个比例系数 k 取多少合适呢?如何才能让这个比例系数最简
单?1 N 的力到底有多大?牛顿当年是如何定义单位力的?
列车的加速度。
分析
列车在加速行驶的过程中,小球始终与列车保持相对静止
状态,所以小球的加速度与列车的加速度相同。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合成法则求解合力。再根据
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球的加速度,从而获得车的加速度。
图 4.3-4
解
方法一
选择小球为研究对象。设小球的质量为 m ,
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受到重力 mg、绳的拉力 FT (图 4.35)。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小球产生水平方向的加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
讲师:xxx
目
录
知识讲解
小结问题引入通过来自节课的实验,你能大致描述一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
系吗?
a / (m·s-2)
a / (m·s-2)
牛顿第二定律
必修一 ·物理(RJ)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不同模型瞬时加速度的求法辨析 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加速度由合力决定,当物体受力发 生变化时,其加速度同时发生变化。这类问题常会遇到轻 绳、轻杆、轻弹簧、橡皮条等模型。全面准确地理解它们 的特点,可帮助我们灵活正确地分析问题。 (1)它们的共同点:质量忽略不计,都因发生弹性形变产 生弹力,同时刻内部弹力处处相等且与运动状态无关。
必修一 ·物理(RJ)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二、力的单位 1.国际单位
牛顿 ,简称 牛 ,符号为 N 。 2.“牛顿”的定义 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即1 N=1 kg·m/s2 。 3.比例系数k的意义 (1)在F=kma中,k的选取有一定的 任意性 。 (2)在国际单位制中k= 1,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F=ma,式中F、m、a的单位分别为 N 、 kg 、m/s2 。
【总结提升】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要注意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而加速度是联 系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桥梁。 (2)使用公式F=ma时,F、m、a三个物理量的单位必须采 用统一的国际单位,否则公式中比例系数k不等于1。
必修一 ·物理(RJ)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变式训练3 如图甲所示,固定光滑轻杆与地面成一定倾
(2)公式F=ma可以纯数学理解吗,比如F∝m、F∝a对吗?
【提示】 物理公式具有具体的物理含义,公式F=ma中,F 指合外力,由外界决定,m由物体决定,加速度a由合外力F与 质量m共同决定。
必修一 ·物理(RJ)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解析】 虽然 F=ma 表示牛顿第二定律,但 F 与 a 无 关,因 a 是由 m 和 F 共同决定的,即 a∝mF且 a 与 F 同时产 生、同时消失、同时存在、同时改变;a 与 F 的方向永远相 同。综上所述,可知 A、B 错误,C、D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基础知识梳理:一、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________,跟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加速度的方向与________________相同.2.表达式:F=____________.3.适用范围(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________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______________运动的参考系).(2)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________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4.力学单位(1)单位制由_______________和导出单位共同组成.(2)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_____________、长度(m)和时间(s).(3)导出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二、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由受力情况分析判断物体的_______________;(2)由运动情况分析判断物体的_______________.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以________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________________列方程求解.考点例析:考点一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瞬时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的“四”性【典例1】如图(甲)、(乙)所示,图中细线均不可伸长,两小球均处于平衡状态且质量相同.如果突然把两水平细线剪断,剪断瞬间小球A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小球B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剪断瞬间(甲)中倾斜细线OA与(乙)中弹簧的拉力之比为________(θ角已知).【跟踪训练1】如图所示,天花板上用细绳吊起两个用轻弹簧相连的质量相同的小球,两小球均保持静止.当突然剪断细绳的瞬间,上面小球A与下面小球B的加速度分别为(以向上为正方向)().A.a1=g a2=g B.a1=2g a2=0C.a1=-2g a2=0 D.a1=0a2=g考点二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求解两类基本问题的思路框图【典例2】如图所示,有同学做实验时不慎将圆柱形试管塞卡于试管底部,该试管塞中轴穿孔。
为了拿出试管塞而不损坏试管,该同学紧握试管让其倒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下做匀加速运动,t=0.20 s后立即停止,此时试管下降H=0.80 m,试管塞将恰好能从试管口滑出,已知试管总长l=21.0 cm,底部球冠的高度h=1.0 cm,试管塞的长度为d=2.0 cm,设试管塞相对试管壁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恒定,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1)试管塞从静止开始到离开试管口的总位移;(2)试管塞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重力的比值.【跟踪训练2】质量为1吨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阻力大小不变,从某时刻开始,汽车牵引力减少2 000 N,那么从该时刻起经过6 s,汽车行驶的路程是().A.50 m B.42 m C.25 m D.24 m随堂训练:1.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A.a1=0,a2=gB .a 1=g ,a 2=gC .a 1=0,a 2=m +MM gD .a 1=g ,a 2=m +MMg2.“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 的大小随时间t 变化的情况如图3-2-13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约为( ).A .gB .2gC .3gD .4g3.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下图中v 、a 、f 和s 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下图中正确的是( ).4.受水平外力F 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v -t 图线如图所示,则( ).A .在0~t 1秒内,外力F 大小不断增大B .在t 1时刻,外力F 为零C .在t 1~t 2秒内,外力F 大小可能不断减小D .在t 1~t 2秒内,外力F 大小可能先增大后减小5. 一质点处于静止状态,现对该质点施加力F ,力F 随时间t 按如图所示的规律变化,力F 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在0~4 s 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2 s 末,质点距离出发点最远B .第2 s 末,质点的速度为零C .第4 s 末,质点距离出发点最远D .第4 s 末,质点的速度最大6.质量均为m 的A 、B 两个小球之间系一个质量不计的弹簧,放在光滑的台面上.A 紧靠墙壁,如图所示,今用恒力F 将B 球向左挤压弹簧,达到平衡时,突然将力撤去,此瞬间( ).A .A 球的加速度为F2mB .A 球的加速度为零C .B 球的加速度为F2mD .B 球的加速度为2Fm7.一质量m =2.0 kg 的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37°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传感器测出了小物块从一开始冲上斜面到往后上滑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并用计算机作出了小物块上滑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取sin 37°=0.6,cos 37°=0.8,g =10 m/s 2)求:(1)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小物块所到达斜面最高点与斜面底端距离.8.如图所示,在高出水平地面h =1.8 m 的光滑平台上放置一质量M =2 kg 、由两种不同材料连接成一体的薄板A ,其右段长度l 1=0.2 m 且表面光滑,左段表面粗糙.在A 最右端放有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 ,其质量m =1 kg ,B 与A 左段间动摩擦因数μ=0.4.开始时二者均静止,现对A 施加F =20 N 水平向右的恒力,待B 脱离A (A 尚未露出平台)后,将A 取走.B 离开平台后的落地点与平台右边缘的水平距离x =1.2 m .(取g =10 m/s 2)求:(1)B 离开平台时的速度v B .(2)B 从开始运动到刚脱离A 时,B 运动的时间t B 和位移x B . (3)A 左段的长度l 2.课后巩固练习(限时:45分钟)1.物体受10 N 的水平拉力作用,恰能沿水平面匀速运动,当撤去这个拉力后,物体将( ).A .匀速运动B .立即停止运动C .产生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D .产生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2.如图所示,固定斜面的倾角为30°,现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 拉着质量为m 的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若该物体放在斜面上沿斜面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也为a ,则力F 的大小是( ).A.12mg B .mg C.32mg D.13mg 3.“儿童蹦极”中,拴在腰间左右两侧的是弹性极好的橡皮绳.质量为m 的小明如图所示静止悬挂时,两橡皮绳的拉力大小均恰为mg ,若此时小明左侧橡皮绳在腰间断裂,则小明此时( ).A .加速度为零,速度为零B .加速度a =g ,沿原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下C .加速度a =g ,沿未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上D .加速度a =g ,方向竖直向下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 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 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A .0 B.233gC .g D.33g 5.质量为1 kg 的物体,受水平恒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它在t 秒内的位移为s m ,则F 的大小为( ).A.2s t 2B.2s 2t -1C.2s 2t +1D.2s t -16.A 、B 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在一水平面上滑动,两个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m A =3m B ,则它们能滑动的最大距离s A 和s B 的关系为( ).A .s A =sB B .s A =3s BC .s A =13s BD .s A =9s B7.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 m ,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 取10 m/s 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 ).A .7 m/sB .14 m/sC .10 m/sD .20 m/s8.同学们小时候都喜欢玩滑梯游戏,如图所示,已知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长度为L ,小孩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孩可看成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孩下滑过程中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mg cos θB .小孩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g sin θC .到达斜面底端时小孩速度大小为2gL sin θD .下滑过程小孩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μmg cos θ9.如图所示,某小球所受的合外力与时间的关系,各段的合外力大小相同,作用时间相同,设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由此可判定( ).A .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停止B .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不会停止C .小球始终向前运动D .小球向前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10.在一种速降娱乐项目中,人乘坐在吊篮中,吊篮通过滑轮沿一条倾斜的钢索向下滑行.现有两条彼此平行的钢索,它们的起、终点分别位于同一高度.小红和小明分别乘吊篮从速降的起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在他们下滑的过程中,当吊篮与滑轮达到相对静止状态时,分别拍下一张照片,如图所示.已知两人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可以忽略,则( ).A.小明到达终点用时较短B.小红到达终点用时较短C.小明到达终点时速度较大D.两人的运动都一定是匀速运动11.如图所示,水平恒力F=20 N,把质量m=0.6 kg的木块压在竖直墙上,木块离地面的高度H=6 m.木块从静止开始向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2 s到达地面.(取g=10 m/s2)求:(1)木块下滑的加速度a的大小;(2)木块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2.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图a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分别用力传感器采集拉力和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f随拉力F的变化图象,如图b所示.已知木块质量为8.0 kg,重力加速度g =10 m/s2,sin 37°=0.60,cos 37°=0.80.(1)求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如图3-2-24c,木块受到恒力F=50 N作用,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右上方,求木块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3)在(2)中拉力F作用t1=2.0 s后撤去,计算再经过多少时间木块停止运动?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基础知识梳理:一、1.正比,反比,作用力方向2.ma____3.(1) 惯性,匀速直线(2) 宏观4.(1) 基本单位_ (2) 质量(kg) (3) N,m/s,m/s2_二、1. (1) 运动情况_ (2) 受力情况_2.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考点例析:【典例1】解析设两球质量均为m,对A球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剪断水平细线后,球A将沿圆弧摆下,故剪断水平细线瞬间,小球A的加速度a1方向沿圆周的切线方向向下,即垂直倾斜细线OA向下.则有F T1=mg cos θ;F1=mg sin θ=ma1,所以a1=g sin θ.水平细线剪断瞬间,B球受重力mg和弹簧弹力F T2不变,小球B的加速度a2方向水平向右,如图(b)所示,则F T2=mgcos θ,F2=mg tan θ=ma2,所以a2=g tan θ.(甲)中倾斜细线OA与(乙)中弹簧的拉力之比为F T1F T2=cos2θ.答案g sin θ垂直倾斜细线OA向下g tan θ水平向右cos2θ【跟踪训练1】解析分别以A、B为研究对象,分析剪断前和剪断时的受力.剪断前A、B静止,A球受三个力:绳子的拉力F T、重力mg和弹簧弹力F,B球受两个力:重力mg和弹簧弹力F′A球:F T-mg-F=0B球:F′-mg=0F=F′解得F T=2mg,F=mg剪断瞬间,A球受两个力,因为绳无弹性,剪断瞬间拉力不存在,而弹簧瞬间形状不可改变,弹力不变.如图,A球受重力mg、弹簧的弹力F.同理B球受重力mg和弹力F′.A 球:-mg -F =ma 1,B 球:F ′-mg =ma 2解得a 1=-2g ,a 2=0.答案 C【典例2】解析 (1)试管塞开始与试管一起运动了位移:x 1=H =0.80 m 之后又独立运动了位移:x 2=l -h =(0.21-0.01)m =0.20 m所以总位移:x =x 1+x 2=(0.80+0.20)m =1.0 m(2)设试管塞质量为m ,与试管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1,末速度为v ,之后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大小为F f 加速度大小为a 2,由运动学公式有:x 1=12a 1t 2 ① v =a 1t ② 由①②解得:v =8 m/s试管塞在试管中做匀减速运动时有:-2a 2x 2=0-v 2③由牛顿第二定律:F f -mg =ma 2④由③④解得:F f =17 mg故滑动摩擦力与重力的比值为17∶1答案 (1)1.0 m (2)17∶1【跟踪训练2】解析 牵引力减少2 000 N 后,物体所受合力为2 000 N ,由F =ma,2 000=1 000a ,a =2 m/s 2,汽车需t =v a =102 s =5 s 停下来,故6 s 内汽车前进的路程s =v 22a =1002×2m =25 m ,C 正确.答案 C随堂训练:1解析 抽出木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未变,故木块1所受合力仍为零,其加速度为a 1=0.对于木块2受弹簧的弹力F 1=mg 和重力Mg 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2=F 1+Mg M=m +M Mg ,因此选项C 正确. 答案 C2解析 在蹦极过程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人不再上下振动,而是停在空中,此时绳子拉力F 等于人的重力mg ,由F -t 图线可以看出,35F 0=mg ;在人上下振动的过程中,弹力向上,重力向下,当人在最低点时,弹力达到一个周期中的最大值,在第一个周期中,弹力最大为F m =95F 0=3mg ,故最大加速度为a m =F m -mg m=2g .选项B 正确. 答案 B3解析 物体在斜面上下滑,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其合外力为恒力,加速度为恒量,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图象应为一平行横轴的直线段,速度v =at ,其速度图象应为一向上倾斜的直线段,路程s =at 22,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为一开口向上的抛物线,A 、B 、D 错误;物体滑到水平面上后,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其摩擦力大于在斜面上运动时的摩擦力,所以C 正确.答案 C4解析 由图象可知0~t 1,物体作a 减小的加速运动,t 1时刻a 减小为零.由a =F -f m可知,F 逐渐减小,最终F =f ,故A 、B 错误.t 1~t 2物体作a 增大的减速运动,由a =f -F m可知,至物体速度减为零之前,F 有可能是正向逐渐减小,也可能F 已正向减为零后正在负向增大,故C正确,D错误.答案 C5解析力F由图示的规律变化时,质点在前2 s内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加速运动,第2 s末速度最大,2~4 s内质点做加速度(反方向)先增大后减小的减速运动,第4 s末速度为零.质点始终向正方向运动,故选项C正确.答案 C6解析恒力F作用时,A和B都平衡,它们的合力都为零,且弹簧弹力为F.突然将力F 撤去,对A来说水平方向依然受弹簧弹力和墙壁的弹力,二力平衡,所以A球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A项错、B项对.而B球在水平方向只受水平向右的弹簧的弹力作用,加速度a=Fm,故C、D项错.答案 B7解析(1)由小物块上滑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可得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为a=v t-v0t=0-8.01.0m/s2=-8 m/s2加速度大小为8 m/s2.(2)对小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有mg sin 37°+f=maN-mg cos 37°=0f=μN代入数据解得μ=0.25.(3)由图象知距离为:s=v02·t=82×1.0 m=4.0 m.答案(1)8 m/s2(2)0.25(3)4.0 m8解析(1)设物块B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由运动学知识可得h=12gt2①x=v B t②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v B=2 m/s③(2)设B的加速度为a B,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的知识得μmg=ma B④v B=a B t B⑤x B=12a B t B2⑥联立③④⑤⑥式,代入数据得t B=0.5 s⑦x B=0.5 m⑧(3)设B刚开始运动时A的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得Fl1=12Mv12⑨设B运动后A的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的知识得F-μmg=Ma A⑩l2+x B=v1t B+12a A t B2⑪联立⑦⑧⑨⑩⑪式,代入数据得l 2=1.5 m ⑫答案 (1)2 m/s (2)0.5 s 0.5 m (3)1.5 m课后巩固练习1解析 由题意知物体所受阻力为10 N ,撤去拉力后,物体的合力等于阻力,此后产生加速度,且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撤去拉力后,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 、B 、D 错,C 对.答案 C2解析 向上拉时,F -mg sin 30°-f =ma ,物体放在斜面上下滑时mg sin 30°-f =ma ,解得F =mg ,B 项正确.答案 B3解析 橡皮绳断裂时加速度不为零,A 错误;两橡皮绳的拉力大小均恰为mg ,可知两橡皮绳夹角为120°,小明左侧橡皮绳在腰间断裂时,弹性极好的橡皮绳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对小明进行受力分析可知B 正确,C 、D 错误.答案 B4解析 平衡时,小球受到三个力:重力mg 、斜面支持力F 1和弹簧拉力F 2,如图所示.突然撤离木板时,F 1突然消失而其他力不变,因此F 2与重力mg 的合力F ′=mg cos 30°=233mg ,产生的加速度a =F ′m =233g .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 B5解析 由s =12at 2得:a =2s t 2 m/s 2,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a =1×2s t 2 N =2s t2 N. 答案 A6解析 由μmg =ma 知a =μg ,再由s =v 22a 得s =v 22μg,s 与μ有关,与m 无关,A 正确. 答案 A7解析 设汽车刹车后滑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解得:a =μg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关系式v 02=2as ,可得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v 0=2as =2μgs =2×0.7×10×14 m/s =14 m/s ,因此B 正确.答案 B8解析 对小孩由牛顿第二定律,在下滑过程中,小孩受重力mg ,支持力N =mg cos θ,摩擦力f =μN ,mg sin θ-μN =ma ,故a =g sin θ-μg cos θ=(sin θ-μcos θ)g ,到达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 =2aL =2gL (sin θ-μcos θ),故A 、D 对,B 、C 错.答案 AD9解析 本题可以通过作v -t 图很直观的看出结果.如图所示,各段的合外力大小相同,则加速度大小相同,作用时间相同,所以在v -t 图中小球的位移始终为正值,即小球始终向前运动.答案 C10解析 由照片可看出,小明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比小红大,加速度较大,小明到达终点用时较短,选项A 正确,B 错误;由于两条钢索彼此平行,它们的起、终点分别位于同一高度,位移x 相等,由v 2=2ax 可知,加速度较大的小明到达终点时速度较大,选项C 正确;两人由静止开始下滑,两人的运动都一定是加速运动,选项D 错误.答案 AC11解析 (1)由H =12at 2得a =2H t 2=2×622 m/s 2=3 m/s 2. (2)木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ma ,N =F又f =μN ,解得μ=m (g -a )F =0.6×(10-3)20=0.21. 答案 (1)3 m/s 2 (2)0.2112解析 (1)由题图b 知: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 =32 N根据f =μN ,解得μ=0.4.(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F cos θ-f =ma ,F sin θ+N =mg ,f =μN联立解得:a =2.5 m/s 2.(3)撤去F 后,加速度a ′=μg =4 m/s 2继续滑行时间t =at 1a ′=2.5×24s =1.25 s . 答案 (1)0.4 (2)2.5 m/s 2 (3)1.25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