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ppt-3改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ppt)
现代城市: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现代城市: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工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 工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导致:工业城市、大城市 导致:工业城市、
当代城市: 当代城市: 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 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 以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空间经济结构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变等 导致: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 导致: 大都市连绵区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大系统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大系统。 社会大系统。
经济子系统:涉及资源分配、财富的生产与分配; –经济子系统:涉及资源分配、财富的生产与分配; –政治子系统:以权力的形成、分配和作用为基础; 政治子系统:以权力的形成、分配和作用为基础; 这两个子系统决定了城市社会系统的性质。 这两个子系统决定了城市社会系统的性质。 –交通通讯子系统:城市系统内外部相互作用的媒介 交通通讯子系统: 与途径; 与途径; –空间子系统:使各系统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也是 空间子系统:使各系统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 这种作用的结果。 这种作用的结果。 这两个子系统是社会系统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础。 这两个子系统是社会系统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础。
3.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行政法的渊源: 宪法- 法律行政法的渊源 : 宪法 - 法律 - 行政法规和规 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3.1 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
主干法确定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架构, 主干法确定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架构 , 如 国家的《 城市规划法》 和地方的《 国家的 《 城市规划法 》 和地方的 《 城市规划条 例》; 主干法的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从属法规, 主干法的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从属法规,如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PPT课件
12
第二节 城市化
城市化(或城镇化)是工业革命后的重要现象,城市化速
度的加快已成为历史的趋势,城市化有其一定的规律,研
究各国城市化的历程,结合我国国情,预测城市化的趋势
及水平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及迎接下一世纪大规模的城
市化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
良好的生存环境(水、食物、能源等)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 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 —《管子•乘马 》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 —《阳宅十书》
9
风水的实质——良好的生存环境
(气)遇水而聚,遇风而散 风水先生是因为商业的需要而加入了许多故弄玄虚的内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服务
13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由比较分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 度较高的居住形式,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工 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比较集中的用地及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 的基础设施。包括铺装的路面、上下水道、其他公用设施, 可以有较多的文化设施,这与农村的生活质量相比有很大 的提高。
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城市规划的实施及城市规划的行政与
法规等。
3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城”与“市”----城市的历史特征
1、什么是城市
城市 = 城+市 ≠ 城+市
反映城市的变迁
“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
构筑物,为社会的政治、军事目的而兴建,边界鲜明,
形态封闭、内向。
第二节 城市化
城市化(或城镇化)是工业革命后的重要现象,城市化速
度的加快已成为历史的趋势,城市化有其一定的规律,研
究各国城市化的历程,结合我国国情,预测城市化的趋势
及水平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及迎接下一世纪大规模的城
市化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
良好的生存环境(水、食物、能源等)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 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 —《管子•乘马 》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 —《阳宅十书》
9
风水的实质——良好的生存环境
(气)遇水而聚,遇风而散 风水先生是因为商业的需要而加入了许多故弄玄虚的内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服务
13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由比较分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 度较高的居住形式,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工 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比较集中的用地及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 的基础设施。包括铺装的路面、上下水道、其他公用设施, 可以有较多的文化设施,这与农村的生活质量相比有很大 的提高。
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城市规划的实施及城市规划的行政与
法规等。
3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城”与“市”----城市的历史特征
1、什么是城市
城市 = 城+市 ≠ 城+市
反映城市的变迁
“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
构筑物,为社会的政治、军事目的而兴建,边界鲜明,
形态封闭、内向。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
二、规划的特征
1、规划最基本的特征是未来导向性 既是对未来行动结果的预期; 也是对这些行动本身的预先安排。
2、规划目标 目标是规划评价的最基本准则与依据
3、未来不确定性 未来研究是规划研究的基础
4、前果后因性
规划不是一个由原因到结果的循序过程。规划以目标作为 组织未来和行动的原因;在此过程中,规划者充当着 特殊的角色。
5、实证性和规范性
以经验、观察为基础与价值判断为基础
规划的本质在于规范性
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规划
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 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 、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城市规划是一种科学 、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 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与经济的需要” 。
➢ (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城市不仅是人口聚居、建筑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生产、消费 、交换的集中地。城市集聚效益是其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也是与乡村的一大本质区别。城市各中资源的密集性, 使其成为一定地域空间的经济、社会、文化辐射中心。
➢ (3)城市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古代拥有明确的空间限定,到现代成为一种功能性地域。 西方国家出现郊区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等一系列现 象。现今经济全球一体化、全球劳动地域分工,城市传 统的功能、社会、文化、景观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所形成的的城市规划方式 主要是物质空间规划(physical planning)
(2)《马丘比丘宪章》1977
➢ 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 的重要性,并将理解和贯彻这一关系视为城市规划 的基本任务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3N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 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经济的空间结构主要是指产业的空间结构 是经济地域的主要物质内容在地域空间上相
互关系和组合形式
6
二、生产方式与经济空间结构
1、不同发展阶段原料地、生产地与市场地的关系
7
三、经济空间作用的基本形式
集聚与扩散 (1)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外部经济
80
广珠铁路的建设,大大提升珠三角西部 城市之间人流、物流的横向和对外流动 ,带动一批基于物质流为主的大工业发 展。铁路支撑大港口、大港口带动大工 业。
37
3、多核心理论(Multiple-nuclei Theory) C.D.Harris和E.L.Ullman于1945年提出。 影响城市中活动分布的基本原则: (1)有些活动要求设施位于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地区; (2)有些活动受益于位置的互相接近; (3)有些活动对其他活动容易产生对抗或消极影响,
配,这个支付能力依赖于区位地租水平; 最倾斜的直线代表了最中心的区位,即通过接近市
场,产品获得了最大化。
17
18
19
20
集聚效益、地租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关系
21
地价对土地使用的调节作用: 对土地使用量的调节; 对土地使用性质的调节; 对土地使用强度的调节。
22
第三节 社会结构
23
概念
9
四、经济集聚与扩散的空间结构演变
集聚-扩散-再集聚-再扩散
10
五、经济集聚与扩散的空间模式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是城市成长中心,该增长中心的增长可以向周围地 区扩散。 在产业发展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 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 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 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中心 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
经济的空间结构主要是指产业的空间结构 是经济地域的主要物质内容在地域空间上相
互关系和组合形式
6
二、生产方式与经济空间结构
1、不同发展阶段原料地、生产地与市场地的关系
7
三、经济空间作用的基本形式
集聚与扩散 (1)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外部经济
80
广珠铁路的建设,大大提升珠三角西部 城市之间人流、物流的横向和对外流动 ,带动一批基于物质流为主的大工业发 展。铁路支撑大港口、大港口带动大工 业。
37
3、多核心理论(Multiple-nuclei Theory) C.D.Harris和E.L.Ullman于1945年提出。 影响城市中活动分布的基本原则: (1)有些活动要求设施位于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地区; (2)有些活动受益于位置的互相接近; (3)有些活动对其他活动容易产生对抗或消极影响,
配,这个支付能力依赖于区位地租水平; 最倾斜的直线代表了最中心的区位,即通过接近市
场,产品获得了最大化。
17
18
19
20
集聚效益、地租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关系
21
地价对土地使用的调节作用: 对土地使用量的调节; 对土地使用性质的调节; 对土地使用强度的调节。
22
第三节 社会结构
23
概念
9
四、经济集聚与扩散的空间结构演变
集聚-扩散-再集聚-再扩散
10
五、经济集聚与扩散的空间模式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是城市成长中心,该增长中心的增长可以向周围地 区扩散。 在产业发展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 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 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 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中心 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
城市规划原理PPT
城市规划原理
关于蓟县的城市规划
目 录
1 2 3
蓟县规划 蓟县概况 自然资源
4
一轴两带、一城四区
1
蓟县规划
1
蓟县规划
城乡空间结构方面 十字骨架、自然 分区、多点联动” 的布局结构
产业布局方面 “以旅游业带动三 产,以三产带动二 产和一产,三大产 业优化升级、竞相 发展的经济格局
2008
生态布局结构方面 北部自然保护生态 功能区、东部水源 保护生态功能区、 中部城镇生产生活 生态功能区、南部 农村生产生活生态 功能区
为紧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实现天津市蓟县构建中等规模现代化旅游城市建设目标。 日前,天津市蓟县规划了“一轴两带、一城四区”的空间格局,并推出三大战略,打造天津 市蓟县旅游发展新格局。 “天津市蓟县规划了‘一轴两带、一城四区’的空间格局。”天津市蓟县相关负责人说,一 轴为沿津围公路城镇空间发展轴;两带是山前文化旅游休闲带和中部综合产业发展带;一城 是指天津市蓟县新城;四区分为东部生态涵养农业区、西部文化休闲服务区、南部高效绿色 产业区、北部综合休闲旅游区。蓟县域形成“中城市、东涵养、西休闲、南产业、北旅游” 的整体架构。
3
自然资源
3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电力资源
截至 2012 年,蓟县共有 小型水库 12 座,可养淡 水水面 17.4 万亩。其中, 于 桥 水 库 是 天 津市 主要 水源供应基地。
蓟 县 除 大 量 可 供建 筑用 砂 石 料 外 , 初 步探 明的 金 属 、 非 金 属 矿藏 达数 十 种 。 其 中 , 大理 石、 花 岗 岩 、 海 沧 石 、 矿泉 水和紫砂陶土 , 储量大、 分 布 广 , 品 位 高 , 有较 高的开采价值。
关于蓟县的城市规划
目 录
1 2 3
蓟县规划 蓟县概况 自然资源
4
一轴两带、一城四区
1
蓟县规划
1
蓟县规划
城乡空间结构方面 十字骨架、自然 分区、多点联动” 的布局结构
产业布局方面 “以旅游业带动三 产,以三产带动二 产和一产,三大产 业优化升级、竞相 发展的经济格局
2008
生态布局结构方面 北部自然保护生态 功能区、东部水源 保护生态功能区、 中部城镇生产生活 生态功能区、南部 农村生产生活生态 功能区
为紧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实现天津市蓟县构建中等规模现代化旅游城市建设目标。 日前,天津市蓟县规划了“一轴两带、一城四区”的空间格局,并推出三大战略,打造天津 市蓟县旅游发展新格局。 “天津市蓟县规划了‘一轴两带、一城四区’的空间格局。”天津市蓟县相关负责人说,一 轴为沿津围公路城镇空间发展轴;两带是山前文化旅游休闲带和中部综合产业发展带;一城 是指天津市蓟县新城;四区分为东部生态涵养农业区、西部文化休闲服务区、南部高效绿色 产业区、北部综合休闲旅游区。蓟县域形成“中城市、东涵养、西休闲、南产业、北旅游” 的整体架构。
3
自然资源
3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电力资源
截至 2012 年,蓟县共有 小型水库 12 座,可养淡 水水面 17.4 万亩。其中, 于 桥 水 库 是 天 津市 主要 水源供应基地。
蓟 县 除 大 量 可 供建 筑用 砂 石 料 外 , 初 步探 明的 金 属 、 非 金 属 矿藏 达数 十 种 。 其 中 , 大理 石、 花 岗 岩 、 海 沧 石 、 矿泉 水和紫砂陶土 , 储量大、 分 布 广 , 品 位 高 , 有较 高的开采价值。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
课堂练习题
1、度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A城镇数量 B城镇分布情况
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
A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 B经济推动城市化 C互无关系 D相互推进
C城镇人口
D城镇规模
3、城市化进程在社会发展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A家庭结构的变化 B生活状况的变化 C社会各项指标的变化 D就业状况的变化
和技术进步,使一部分制造业工人转向第三产业。
城市化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差异
国家差异: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
已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多数发展中国家 包括我国城市化水平也已进入了中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差异
地区差异: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
很不平衡,我国各省区和东中西三大地带之 间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也很不平衡。
规划最基本的特征是未来导向性 既是对未来行动结果的预期; 也是对这些行动本身的预先安排。 规划目标
目标是规划评价的最基本准则与依据
未来不确定性 未来研究是规划研究的基础
2、城市规划的定义
政府确定城镇未来发展目标,改善城镇人居环境,调 控非农业经济、社会、文化、游憩活动高度聚集地域 内人口规模、土地使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各项 开发与建设行为,以及对城镇发展进行的综合协调和 具体安排;依法确定的城市规划是维护公共利益、实 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
• 城市空间的组合;
• 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
• 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城市规划的内涵
1、理想主义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以未来为取向的基本准则 2、实践思想 城市规划的社会意义
城市规划作用的体现
3、理性思想 城市规划方法论基础,合理性的所在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
导致:工业城市、大城市
城市用地扩展 工业用地
商贸用地
产业革命 加速 工业发展 带动 商业贸易
吸收大量农业人口
城市人口集聚
伦敦城市自发发展图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
战后的城市恢复重建 进入城市化加速时期 生态环境问题加剧
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染 绿地与自然空间缺乏
对外交通发展与城市结构布局变化
衙门城。(K而ah欧un洲)是封奴中建央隶城集制市权的制中典便的型于中集城心中市往建。设往城,是为影神响长权城方统市形规治,模的用中墙心分— —教为堂两。部分,墙城西市为中心贫:民宫居殿住官区府(,中挤)满,2教50堂多(个欧小)屋;墙
东路北为贵族居住区,面积与贫民区相同,有10~11个 大院,墙东路南为中等阶层的居住区。
– 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经济制度也直接影 响城市的发展形态。
• 经A、济发中展国是对地城主市所的有影制响,地主可通过其代理
人向农民征收实物或货币地租,地主阶级尤其是 大中商地品主经可济以发离展开是农促村进集城中市居发住展在的城主市要,因而素封建 统治中的国官:僚商阶路级交本通身要即地是、地河主流阶交级汇或点他形们成的了代表 人商物业。都会(内地沿江河运河市)
航空、汽车的主导地位 集装箱运输的出现
城市中心地区的衰退与郊区化
城市发展形态与经济发展水平
发达国家 ----城市内部空间改造 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外延拓展
由单个城市到城市群和城镇密集区
城市发展新理念的提出
城市可持续发展观 重视历史文化遗产 保持各民族及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信息化对城市发展形态与模式的影响
人口职业的转变 产业结构的转变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变
三 城市的发展
居A住、聚商1落、都(邑“古)殷,”代居城民的以多城宫为廷市奴区隶发为主展中和心部;分近自宫由外民围;是若干
城市用地扩展 工业用地
商贸用地
产业革命 加速 工业发展 带动 商业贸易
吸收大量农业人口
城市人口集聚
伦敦城市自发发展图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
战后的城市恢复重建 进入城市化加速时期 生态环境问题加剧
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染 绿地与自然空间缺乏
对外交通发展与城市结构布局变化
衙门城。(K而ah欧un洲)是封奴中建央隶城集制市权的制中典便的型于中集城心中市往建。设往城,是为影神响长权城方统市形规治,模的用中墙心分— —教为堂两。部分,墙城西市为中心贫:民宫居殿住官区府(,中挤)满,2教50堂多(个欧小)屋;墙
东路北为贵族居住区,面积与贫民区相同,有10~11个 大院,墙东路南为中等阶层的居住区。
– 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经济制度也直接影 响城市的发展形态。
• 经A、济发中展国是对地城主市所的有影制响,地主可通过其代理
人向农民征收实物或货币地租,地主阶级尤其是 大中商地品主经可济以发离展开是农促村进集城中市居发住展在的城主市要,因而素封建 统治中的国官:僚商阶路级交本通身要即地是、地河主流阶交级汇或点他形们成的了代表 人商物业。都会(内地沿江河运河市)
航空、汽车的主导地位 集装箱运输的出现
城市中心地区的衰退与郊区化
城市发展形态与经济发展水平
发达国家 ----城市内部空间改造 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外延拓展
由单个城市到城市群和城镇密集区
城市发展新理念的提出
城市可持续发展观 重视历史文化遗产 保持各民族及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信息化对城市发展形态与模式的影响
人口职业的转变 产业结构的转变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变
三 城市的发展
居A住、聚商1落、都(邑“古)殷,”代居城民的以多城宫为廷市奴区隶发为主展中和心部;分近自宫由外民围;是若干
城市规划原理(ppt 93页)
以人为本
居民是城市的主人,居民的生活是城市最主要的 活动之一。
城市生活居住体系包括两个层次:住宅(家庭生 活单元)、居住区。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考虑如何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
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 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求的产生是一个由低 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从满足人的需求出发,住宅区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居住 环境的适居性、识别性与归属性以及营造具有文化与活力 的人文环境。
整体性 经济性:节地、节能、节材、节省维护费用 科学性: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 生态性:改善居住区功能,提高居住区质量,同时带来经济与环境效益 地方性与时代性:反映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居民的生活习惯、建筑材料与历史文脉
等因素
超前性与灵活性 领域性与社会性 健康性
人的活动
空间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国际居住标准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孙中山
• 最低标准:每人一个床 • 文明标准:每户一套房 • 舒适标准:每人一个房间 • 豪华标准:每人一套房
现在我国正朝着舒适标准努力,争取每户一 套房,每人一间房。
系统的整体性
居住区的各系统不是 孤立的,它与周围地区和 整个城市相应的各项系统 密切相关。
3.3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可保证居民生活方便、安全、安静,城市道路分工明确。
(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居住区由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每个小区由2~3个组团构成
第三节 住区的规划设计
1、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1 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1.2 基本原则
居民是城市的主人,居民的生活是城市最主要的 活动之一。
城市生活居住体系包括两个层次:住宅(家庭生 活单元)、居住区。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考虑如何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
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 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求的产生是一个由低 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从满足人的需求出发,住宅区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居住 环境的适居性、识别性与归属性以及营造具有文化与活力 的人文环境。
整体性 经济性:节地、节能、节材、节省维护费用 科学性: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 生态性:改善居住区功能,提高居住区质量,同时带来经济与环境效益 地方性与时代性:反映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居民的生活习惯、建筑材料与历史文脉
等因素
超前性与灵活性 领域性与社会性 健康性
人的活动
空间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国际居住标准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孙中山
• 最低标准:每人一个床 • 文明标准:每户一套房 • 舒适标准:每人一个房间 • 豪华标准:每人一套房
现在我国正朝着舒适标准努力,争取每户一 套房,每人一间房。
系统的整体性
居住区的各系统不是 孤立的,它与周围地区和 整个城市相应的各项系统 密切相关。
3.3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可保证居民生活方便、安全、安静,城市道路分工明确。
(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居住区由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每个小区由2~3个组团构成
第三节 住区的规划设计
1、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1 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1.2 基本原则
城市规划规划原理-精品PPT课件
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依据。
1.2 城市规划编制组织
① 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具体工作由城市人民政 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承担。
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组织制定近期建设规划。
⑦ 在城市总体规划报送审批前,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征求社会 公众的意见。
第二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
2.1 概念
概念1——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 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 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① 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
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 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 ② 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 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 ③ 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讯、供水、排水、防洪等 设施的布局;
④ 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② 按规定提出进行编制工作的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组织编制。其中,组织编制直辖市、 省会城市、国务院指定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向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报告; 组织编制其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向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报告。
③ 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按规定提请审查。其中,组织编制直辖市、省会城市、 国务院指定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报请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审查;组织编 制其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报请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城市规划原理
——详细规划
1.2 城市规划编制组织
① 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具体工作由城市人民政 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承担。
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组织制定近期建设规划。
⑦ 在城市总体规划报送审批前,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征求社会 公众的意见。
第二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
2.1 概念
概念1——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 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 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① 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
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 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 ② 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 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 ③ 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讯、供水、排水、防洪等 设施的布局;
④ 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② 按规定提出进行编制工作的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组织编制。其中,组织编制直辖市、 省会城市、国务院指定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向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报告; 组织编制其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向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报告。
③ 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按规定提请审查。其中,组织编制直辖市、省会城市、 国务院指定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报请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审查;组织编 制其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报请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城市规划原理
——详细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城乡规划体制
府的违法行为缺少法定的纠正能力;
5 法律责任较轻;不利于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现行 城市规划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较为原则;可操作 性差; 该法主要针对违法建设行为本身提出纠错规定;对违法行 为人的处罚仅涉及由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特别是对政府的违法 行为;若非涉及经济犯罪;基本上构不成法律责任; 这样的法律
(建规【2002】204号)等
• 存在问题
1 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不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2 城乡规划管理制度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3 现行的规划体系难以适应城镇化和城乡建设发展
的需求; 4 监督机制不完善;不适应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5 法律责任较轻;不利于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1 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不适应 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 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
关于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的通知建规 2005161号
国办转发 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0612号
这些文件的重点内容
►端正城乡建设指导思想 ►强调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规划
管理的事权 ►坚决纠正贪大浮夸 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和建设规模的现象 ►制定和完善近期建设规划;作为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 ►制定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严格规划调整的法定程序 ►加强对违反城乡规划的行政责任的追究 ►强调建立城乡规划监督制度
3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增 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划;确保各项建设活动 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
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 运作
城市规划的意义
• 城市规划是经济 社会和环境在城市空间上协调 可 持续发展的保障;
5 法律责任较轻;不利于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现行 城市规划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较为原则;可操作 性差; 该法主要针对违法建设行为本身提出纠错规定;对违法行 为人的处罚仅涉及由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特别是对政府的违法 行为;若非涉及经济犯罪;基本上构不成法律责任; 这样的法律
(建规【2002】204号)等
• 存在问题
1 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不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2 城乡规划管理制度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3 现行的规划体系难以适应城镇化和城乡建设发展
的需求; 4 监督机制不完善;不适应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5 法律责任较轻;不利于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1 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不适应 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 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
关于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的通知建规 2005161号
国办转发 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0612号
这些文件的重点内容
►端正城乡建设指导思想 ►强调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规划
管理的事权 ►坚决纠正贪大浮夸 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和建设规模的现象 ►制定和完善近期建设规划;作为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 ►制定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严格规划调整的法定程序 ►加强对违反城乡规划的行政责任的追究 ►强调建立城乡规划监督制度
3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增 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划;确保各项建设活动 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
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 运作
城市规划的意义
• 城市规划是经济 社会和环境在城市空间上协调 可 持续发展的保障;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部分ppt课件
34.7
39.6 42.3 47.3
12.8 22.0 36.2 43.9 49.0
52.7
60.1 63.4 65.8 >70
ppt精选版
20
表:1920-2000年间美国大都市区人口规模结构变化
所有都市区
百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
年 数 人口数( 占美国人 数 人口数( 占美国人
份量
万
口
量
万
口
)
%
农业
工业
非农产 业
服务业
城市化 率 变 化 %
71.2 65.8 55.7 48.9 43.8
39.5
30.0 25.2 15.9
7.8 9.1 16.4 20.6 23.5
25.8
30.3 32.5 36.8
28.8 34.2 44.3 51.1 56.2
60.5
70.0 74.8 84.1
21.0 25.1 27.9 30.4 32.7
程中,这些决策将作为人类行动的基础”。
ppt精选版
29
二、规划的特征
1、规划最基本的特征是未来导向性 既是对未来行动结果的预期; 也是对这些行动本身的预先安排。
2、规划目标 目标是规划评价的最基本准则与依据
3、未来不确定性 未来研究是规划研究的基础
ppt精选版
30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
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
ppt精选版
8
英文: urban(城市、市政),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
市的生活。
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 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
39.6 42.3 47.3
12.8 22.0 36.2 43.9 49.0
52.7
60.1 63.4 65.8 >70
ppt精选版
20
表:1920-2000年间美国大都市区人口规模结构变化
所有都市区
百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
年 数 人口数( 占美国人 数 人口数( 占美国人
份量
万
口
量
万
口
)
%
农业
工业
非农产 业
服务业
城市化 率 变 化 %
71.2 65.8 55.7 48.9 43.8
39.5
30.0 25.2 15.9
7.8 9.1 16.4 20.6 23.5
25.8
30.3 32.5 36.8
28.8 34.2 44.3 51.1 56.2
60.5
70.0 74.8 84.1
21.0 25.1 27.9 30.4 32.7
程中,这些决策将作为人类行动的基础”。
ppt精选版
29
二、规划的特征
1、规划最基本的特征是未来导向性 既是对未来行动结果的预期; 也是对这些行动本身的预先安排。
2、规划目标 目标是规划评价的最基本准则与依据
3、未来不确定性 未来研究是规划研究的基础
ppt精选版
30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
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
ppt精选版
8
英文: urban(城市、市政),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
市的生活。
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 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
城市规划原理城乡规划体制PPT教案
的需求; 4、监督机制不完善,不适应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5、 法律责任较轻,不利于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第16页/共72页
1、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 不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现行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受 到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 构的深刻影响,城市和乡 村分别对待,不同的法律 和法规,分别就城市论城 市、就乡村论乡村,不利 于城乡统筹发展,还造成 了法律空白,在一些地区 无法进行有效的规划管治, 这一点在城乡结合部地区 和各类开发区中表现得尤 为明显。
━━控制 国家的《城市规划法》 通过“一书两证”制度 加以保证
地方的相关规划法规
第8页/共72页
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是城市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城市规划 是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
的前提和基础 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任务: (1)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序地配置城市空 间资源 (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社会和经 济的发展 (3)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增强城市 发展的可持续性 (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划,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 发展目标相一致 (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
第19页/共72页
3、现行的规划体系难以适应城镇化和 城乡建设发展的需求
各级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导致现行城乡规划 缺乏基本的区域协调与制约机制;
城市总体规划内容繁杂,强制性内容不明确,难于作为管 理依据;
镇的地位及其规划缺乏实事求是的定位和规范,导致小城 镇规划的法律规范薄弱;
城镇详细规划缺乏严格的法定约束,导致详细规划从制定 到实施都表现出随意性,各级城镇的规划实施管理难以有 效规范;
第16页/共72页
1、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 不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现行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受 到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 构的深刻影响,城市和乡 村分别对待,不同的法律 和法规,分别就城市论城 市、就乡村论乡村,不利 于城乡统筹发展,还造成 了法律空白,在一些地区 无法进行有效的规划管治, 这一点在城乡结合部地区 和各类开发区中表现得尤 为明显。
━━控制 国家的《城市规划法》 通过“一书两证”制度 加以保证
地方的相关规划法规
第8页/共72页
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是城市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城市规划 是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
的前提和基础 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任务: (1)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序地配置城市空 间资源 (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社会和经 济的发展 (3)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增强城市 发展的可持续性 (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划,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 发展目标相一致 (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
第19页/共72页
3、现行的规划体系难以适应城镇化和 城乡建设发展的需求
各级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导致现行城乡规划 缺乏基本的区域协调与制约机制;
城市总体规划内容繁杂,强制性内容不明确,难于作为管 理依据;
镇的地位及其规划缺乏实事求是的定位和规范,导致小城 镇规划的法律规范薄弱;
城镇详细规划缺乏严格的法定约束,导致详细规划从制定 到实施都表现出随意性,各级城镇的规划实施管理难以有 效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第四节 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
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 建设控制引导两个 城市发展战略和 1、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 建设控制引导两个 层面。 层面。 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主要是研究确定城市发展 目标、 原则、 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 目标 、 原则 、 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 , 表达的是城市政 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的意志, 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的意志 , 当然在一个民主 法制社会, 法制社会 , 这一战略必须建立在市民参与和法律法规 的基础之上。 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 以及土地利用总体 总体规划以及 的基础之上 。 我国的城市 总体规划 以及 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都属于这一层面 都属于这一层面。 规划都属于这一层面。 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的规划是对具体每一地块未来开 发利用做出法律规定, 发利用做出法律规定,它必须尊重并服从城市发展战 略对其所在空间的安排。 略对其所在空间的安排。建设控制引导性的规划根据 不同的需要、任务、目标和深度要求,可分为控制性 不同的需要、任务、目标和深度要求,可分为控制性 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两种类型 两种类型。 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两种类型。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工作一般有三个方面: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工作一般有三个方面: (1)现场踏勘 现场踏勘。 (1)现场踏勘。 (2)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3)分析研究 分析研究。 (3)分析研究。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3、依据《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的审批要求如下 依据《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实行分级审批 分级审批。 第二十一条 城市规划实行分级审批。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4、依据《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的调整 依据《城市规划法》 第二十二条 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城市经济和社会发 展需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 展需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报同级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批准机关备案;但涉及城市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批准机关备案; 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 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须经 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原批 准机关审批。 准机关审批。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城市规划应具备的基础资料包括下列部分:
(1)城市勘察资料(指与城市规划和建设有关的地质资 料); (2)城市测量资料; (3)气象资料; (4)水文资料; (5)城市历史资料; (6)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料; (7)城市人口资料; (8)市域自然资源资料; (9)城市土地利用资料;
景观结构示意图
道路交通示意图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3、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城市 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发展的可持续性。 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则, 4 、 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则 , 确保各项 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 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 通过信息提供, 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 序和健程序
二、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城市规划是综合性 综合性的工作 (一)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 城市规划是法治性 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法治性、 (二)城市规划是法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 (三)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 城市规划是长期性 经常性的工作 长期性和 (四)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 城市规划具有实践性 (五)城市规划具有实践性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二、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一)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二)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明清先农坛
伊斯兰礼拜寺
(三)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三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
一、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 1、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 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次的空 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 间规划的要求, 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 经济、 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 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 , 制定城市发展战略 , 预测 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 城市发展规模 , 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 , 按 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 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 , 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 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 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 由于每个城市的自然条件、现状条件、发展战略、 2、由于每个城市的自然条件、现状条件、发展战略、规 模和建设速度各不相同, 模和建设速度各不相同,规划工作的内容应随具体情 况而变化。 况而变化。
土地利用规划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功能结构图
景观分析
道路分析 总体规划图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绿化率控制图
高度控制图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容积率控制图
鸟瞰图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2、依据《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的编制的主要任务如 依据《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的编制的主要任务如 主要任务 下: 第十八条 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 阶段进行。 阶段进行。……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城市的性质、 第十九条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城市的性质、发展目 标和发展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布局、 标和发展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 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 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 各项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 统,各项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 第二十条 城市详细规划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 划的基础上, 划的基础上,对城市近期建设区域内各项建设做出具 体规划。 体规划。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
一、城市规划的任务
1、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序的配置 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城市空间资源。 城市空间资源。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 、通过空间资源配置, 发展。 发展。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10)工矿企事业单位的现状及规划资料; 10)工矿企事业单位的现状及规划资料; 11)交通运输资料; (11)交通运输资料; 12)各类仓储资料; (12)各类仓储资料; 13)城市行政、经济、社会、 科技、文教、 卫生、 商业、 (13) 城市行政 、 经济 、 社会 、 科技 、 文教 、 卫生 、 商业 、 金融、涉外等机构以及人民团体的现状和规划资料; 金融、涉外等机构以及人民团体的现状和规划资料; 14)建筑物现状资料; (14)建筑物现状资料; 15)工程设施资料(指市政工程、公用设施的现状资料) (15) 工程设施资料 ( 指市政工程 、 公用设施的现状资料 ) ; 16)城市园林、 绿地、 风景区、文物古迹、 (16) 城市园林 、 绿地 、 风景区 、 文物古迹 、 优秀近代建 筑等资料; 筑等资料; 17)城市人防设施及其他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资料; (17)城市人防设施及其他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资料; 18)城市环境资料。 (18)城市环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