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原理 CARD中心.ppt
合集下载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
04
CHAPTER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
总结词
通过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探究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际应用效果。
详细描述
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基于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通过统计分析手段探究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际应用效果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深入了解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际应用情况。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种,静态分析主要
考虑一次性投资和收益,而动态分析则考虑时间因素和折旧。
03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实践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实践包括对各种农业技术的综合评价、对区域农业
发展的规划评价以及对政策措施的效应评价等。
农业技术的投资决策
农业技术投资的特点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 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水平。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关注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通过合理的技术选择和资源配置,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 境。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农业技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世界各国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和农业生产技术 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一门学科来研究农业技术领域的经济问题。
农业技术项目评估
对已实施完成的农业技术项目进行效果评估和总结,为后续项目提供经验和借 鉴。
农业技术创新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
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将农业技术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的共赢。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融合
推动农业技术与商业模式的有效融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生态,促进农 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
10
2.1.3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含义及特点
(2)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 : 5)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不稳定性。农业生产周期长,受 自然环境的影响大,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可变因素 多,所以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具有不稳定性。 6)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极限性。农业生产是在生物与环 境统一的条件下进行的。人们对于生物本身的生理特点和 外界环境因素的认识还远没有进入自由王国的境地。因此 ,在一定条件下,人们采用的技术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是 有限的,因而农业技术经济效果也就具有极限性。例如,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牲畜饲养到一定体重后,再继续饲养 ,那么每单位饲料的报酬将逐渐减少,所消耗的饲料成本 大于牲畜体重增加所获得的收入。种植业中化肥的使用量 也有类似的情况。所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要注意技术要 素的合理投入,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5
2.1.2经济效果与技术效果
(1)经济效果着重从成本角度分析投入与产出 (2)技术效果:指某项技术的功能价值,它表现为技术性能 满足生产要求的程度,以及最终产生的某项生产成果。 强调在技术上达到目的的质和量,往往也用技术可行性来 表示。 (3)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关系。 技术能否发展和应用,既要看这项技术在经济上是否需要 ,是否具备应用的条件,同时又取决于技术本身能否产生 经济效果。技术和经济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经济方面的 需要是技术进步的动力和方向;技术方面的进步是推动经 济发展、提高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和手段。
7
2.1.3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含义及特点
(1)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概念:就是指在农业生产和在生产的 过程中,通过物质技术因素实施所发生的劳动消耗和劳动 占用同生产成果之间的比例关系 来考察,同时应该注意到资源保护、土壤肥力、生态平衡 的变化。 相对技术经济效果,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多种可行方案之 间,或新方案与对照方案之间经济效果的相对比较,通过 这种比较可以选出最佳的方案或措施,所以相对技术经济 效果主要用来进行方案的选优。
农业经济学ppt全套教学课件
第四节 农业与农民、农村
一、“三农”问题的缘由
二、“三农”问题成因
三、“三农”问题的破解
(二)“三农”问题的破解逻辑
“两条腿走路”的战略:
➢ “外部战略”: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拓展农民的就业空间; ➢ “内部战略”:改善农业的内部分工,推进农业的产业升级转型。 ➢ 具体的解决思路:
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谢谢!
第二章 农业自然资源要素
农业经济学 2015年高教版
目录
Content
s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二节 水资源
第三节 气候资源及生物资源
学完本章,你应该做到
本章要点
➢ 掌握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的 基本概念、特征以及他们对农业的重要作用;
➢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 了解理配置与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路径选择。
➢ 农民作为消费者的市场贡献; ➢ 农民作为商品提供者的市场贡献;
(三)要素贡献
➢ 为非农产业部门提供劳动力;
➢ 为非农产业部门提供土地资源;
➢ 为非农产业部门提供资金;
(四)外汇贡献
(五)增长贡献
第二节 农业的地位、贡献与功能
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三、农业的多功能性
(一)生态环保功能 ➢ 农业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空气、水、土壤等良好的生态环境, 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第三节 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农经学科 二、中国农经学科 三、现代农经的发展 四、农经研究对象 五、农经研究的内容
农业经济学是在土地、劳动、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稀缺要素的约束条 件下,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出发,研究现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 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一、“三农”问题的缘由
二、“三农”问题成因
三、“三农”问题的破解
(二)“三农”问题的破解逻辑
“两条腿走路”的战略:
➢ “外部战略”: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拓展农民的就业空间; ➢ “内部战略”:改善农业的内部分工,推进农业的产业升级转型。 ➢ 具体的解决思路:
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谢谢!
第二章 农业自然资源要素
农业经济学 2015年高教版
目录
Content
s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二节 水资源
第三节 气候资源及生物资源
学完本章,你应该做到
本章要点
➢ 掌握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的 基本概念、特征以及他们对农业的重要作用;
➢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 了解理配置与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路径选择。
➢ 农民作为消费者的市场贡献; ➢ 农民作为商品提供者的市场贡献;
(三)要素贡献
➢ 为非农产业部门提供劳动力;
➢ 为非农产业部门提供土地资源;
➢ 为非农产业部门提供资金;
(四)外汇贡献
(五)增长贡献
第二节 农业的地位、贡献与功能
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三、农业的多功能性
(一)生态环保功能 ➢ 农业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空气、水、土壤等良好的生态环境, 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第三节 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农经学科 二、中国农经学科 三、现代农经的发展 四、农经研究对象 五、农经研究的内容
农业经济学是在土地、劳动、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稀缺要素的约束条 件下,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出发,研究现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 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第二章技术经济学基本原理.pptx
技术经济学
Technical Economics
❖ 第二章 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
2020/8/18
1
第二章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技术创新原理 ❖ 第二节 技术经济比较原理 ❖ 第三节 资金报酬原理 ❖ 第四节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2020/8/18
2
第一节 技术经济创新原理
❖ 基本定义 ❖ 技术创新扩散 ❖ 技术创新集群
2020/8/18
5
❖ 在此基础上,索罗提出了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 新思想的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这 “两步论” 被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界定研究 上的一贯里程碑。
2020/8/18
6
❖ 我国经济学家傅家骥在其所著《技术创新学》中
将技术创新定义为:
❖ 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的, 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应更高和 费用更低的生产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 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 或建立企业的新组织,它是包括科研、组织、商业和金融 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是而且只能是企业家,只有企业家才能 抓住战略机会,辨别市场潜在的盈利前 景,才愿冒风险,善于创新。
2020/8/18
10
2、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
⑴、创新环境理论 核心是了解怎样的外部条件有利于新企业的成
长和现有企业的创新。
⑵、创新网络理论 注重区域内或群内企业之间及企业与相关机构
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方案 1
电力网 甲电力网 乙电力网
年利润 8亿元 5亿元
结论 谁好?
2
2020/8/18
甲电力网 乙电力网
5亿元 5亿元
Technical Economics
❖ 第二章 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
2020/8/18
1
第二章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技术创新原理 ❖ 第二节 技术经济比较原理 ❖ 第三节 资金报酬原理 ❖ 第四节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2020/8/18
2
第一节 技术经济创新原理
❖ 基本定义 ❖ 技术创新扩散 ❖ 技术创新集群
2020/8/18
5
❖ 在此基础上,索罗提出了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 新思想的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这 “两步论” 被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界定研究 上的一贯里程碑。
2020/8/18
6
❖ 我国经济学家傅家骥在其所著《技术创新学》中
将技术创新定义为:
❖ 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的, 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应更高和 费用更低的生产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 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 或建立企业的新组织,它是包括科研、组织、商业和金融 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是而且只能是企业家,只有企业家才能 抓住战略机会,辨别市场潜在的盈利前 景,才愿冒风险,善于创新。
2020/8/18
10
2、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
⑴、创新环境理论 核心是了解怎样的外部条件有利于新企业的成
长和现有企业的创新。
⑵、创新网络理论 注重区域内或群内企业之间及企业与相关机构
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方案 1
电力网 甲电力网 乙电力网
年利润 8亿元 5亿元
结论 谁好?
2
2020/8/18
甲电力网 乙电力网
5亿元 5亿元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整理课件
21
四、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数量界限
每一次技术(包括技术措施、技术方案、 技术制度等)是否具有被采用的价值,要 用经济、技术、生态、政策等各项标准以 及各种生产条件可能性对它进行综合评价, 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看能否带来较大的经 济效果。经济效果是综合评价的核心,在 作经济评价和选优时,客观上要以经济效 果数量界限为依据。
产值(万元)
25
各种耗费(万元) 5
绝对效果(提供利润) 5
相对效果(利润/投入) 2500元/万元
乙 10 18 4 4
2857元/万元
整理课件
15
如果从绝对效果看,甲企业经济效果好, 而从相对效果看,乙企业投资报酬率高。 这是要分析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如果 以提供利润的水平作为经济目标,选择甲 企业,如果经济目标为提高投资利润率, 则选择乙企业。
整理课件
22
1、绝对经济效果临界限
绝对经济效果临界限=产出/投入>1或产出-投入>0
绝对经济效果临界限能够反映某一项技术本身能给人 们带来经济上好处的起码界限,低于这个界限,就不 能新增社会财富。
2、相对经济效果临界限
相对经济效果临界限=新技术经济效果/原技术经济效 果>1,或新技术经济效果-原技术经济效果>0(其 中:新技术经济效果=新技术产出-新技术投入;原 技术经济效果=原技术产出-原技术投入)
整理课件
6
劳动占用是指生产过程中实际占用的物 化劳动量,包括生产用房,机器设备等 固定资产占用和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所必需的原材料储备,如种子、化肥等 流动资产占用。
技术效果是指某项技术措施运用与生产 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这种成就没有与劳 动消耗和劳动占用相联系。
整理课件
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原理CARD中心.
2018/9/15
第2章 基本原理
10
一、剩余价值/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深入地研究了社会价值的形成机理,认为 推进社会发展是因为产生了剩余价值,由资本价 瓜、占有剩余价值,由于价值的增殖效应,资本 家会再投资,以获取更大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从经济的整个社会角度考察了社会总产品 的运动情况(消费-分配-交换-消费),揭示了社 会再生产过程和社会再生产发展的重要原理。 剩余价值与再生产理论的关系:
横向思考:从产业维度进行农业学科特征决定
下的技术经济分析 纵向思考:源头、生产、结果(包括环境评价) 将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内容体系相结合,提炼 出5大基本原理
2018/9/15
第2章 基本原理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五大基本原理
剩余价值理论与扩大再生产理论 资源利用理论 边际效益理论 技术经济效果分析理论 技术经济评价理论
技术经济性分析是本学科的直接基础
按照《技术经济学》原理,技术/经济关系是构造技术
经济学的基本要求。技术经济学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 围绕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与寻求最优方案:
经济性评价 建设项目可研与评价 设备与项目管理 价值工程 技术创新
农业的技术/经济关系远比非农产业复杂得多
第2章 基本原理
7
——构建本学科知识体系的解析
知识体系框架——(链表)
时间状态上:静态与动态 考察维度上:对象、产业、状态 研究层面上:微观、宏观与超宏观(结合环境) 基本特征:技术、经济
2018/9/15
第2章 基本原理
8
——构建本学科的内容体系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未来展望
1 智能农业
农业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农业科技创新
不断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解决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等问题。
3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农业挑战。
成本收益分析
对技术投入和产出进行成本效益评估。
微观计量分析
运用微观经济学模型研究农业技术与农民决策间的相互作用。
发展趋势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2
可持续农业
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3
农村电商
电子商务平台在农村地区的兴起,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农民收入增加。
2 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技术经济学可以帮助农民选择适合的技术和种植方式,从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 销售收入。
3 可持续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关注资源利用效益和环境保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基本原理
1 效益分析
评估农业技术方案的投入产出比例,决定是否值得采用。
2 风险管理
考虑不同农业技术带来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 理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研究在农业中应用技术和经济学原理的学科,旨在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了解其基本原理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定义
农技经济学
通过分析农业生产过程和农民行为,研究农业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优化资源配 置。
重要性
1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运用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并降低生产成本。
3 市场分析
分析农产品市场需求与供应情况,预测价格波动,为决策提供依据。
应用领域
农业经济学第二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
然而,随着农用工业的快速发展,化肥价格相对于土 地价格持续下降,以及来势凶猛的生物技术的进步 ,给日本的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完全不同于美国的新 契机。
29
日本模式(二)
人口增加需要更多的谷物,而化肥对传统作物的作用较差 ,在传统作物体系下不能大幅度增加产量。从而迫使日 本使用先进的农业生物技术,不断改良品种。
经济效果=
所得 所费
=
劳动成果 劳动消耗或劳动占用
劳动成果:满足市场需求的质量合格的劳动成果。
3
(1)经济效果:从成本角度分析投入与产出 (2)技术效果:指某项技术的功能价值。强调在技术上达到
目的的质和量。
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力求统一。 1)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 2)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的效益性之间的矛盾。 3)经济上的需要与技术上的可能之间的矛盾。
2024/9/8 33
(生产力系统、组合木桶、均衡、替代) 农业生产力系统的构成要素? 技术进步的动力?
补充:农业技术进步的机制
补充: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和模式
从发达国家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内容主要包括两 个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的现代化,即运用先进的 生产手段和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电气化、生物化和化学化,这是物质基础; 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主要是实现农业生产 的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这是组织保证。
31
美国和日本农业技术进步的结果
美国和日本的农业技术进步开始于完全不同的初始生 产要素条件和供给条件,但在1880~1960年间,达 到了接近的农业和生产率的增长。
两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率先进入了世界上最 小国家的行列。
32
各国农业技术变迁的一般趋势
29
日本模式(二)
人口增加需要更多的谷物,而化肥对传统作物的作用较差 ,在传统作物体系下不能大幅度增加产量。从而迫使日 本使用先进的农业生物技术,不断改良品种。
经济效果=
所得 所费
=
劳动成果 劳动消耗或劳动占用
劳动成果:满足市场需求的质量合格的劳动成果。
3
(1)经济效果:从成本角度分析投入与产出 (2)技术效果:指某项技术的功能价值。强调在技术上达到
目的的质和量。
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力求统一。 1)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 2)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的效益性之间的矛盾。 3)经济上的需要与技术上的可能之间的矛盾。
2024/9/8 33
(生产力系统、组合木桶、均衡、替代) 农业生产力系统的构成要素? 技术进步的动力?
补充:农业技术进步的机制
补充: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和模式
从发达国家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内容主要包括两 个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的现代化,即运用先进的 生产手段和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电气化、生物化和化学化,这是物质基础; 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主要是实现农业生产 的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这是组织保证。
31
美国和日本农业技术进步的结果
美国和日本的农业技术进步开始于完全不同的初始生 产要素条件和供给条件,但在1880~1960年间,达 到了接近的农业和生产率的增长。
两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率先进入了世界上最 小国家的行列。
32
各国农业技术变迁的一般趋势
最新农业经济学第1章PPT课件
Ⅰ.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农业经济思想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农业经济思想
关于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奴隶制庄园的管理 农业经营的目标 土地位置与土地肥力 农业多种经营与专业化 农庄产品出售及价格
Ⅱ.西欧中世纪的农业经济思想
a) 维护封建秩序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正统思想 b) 主张财产公有并消灭等级特权的异端思想 c) 强调公平忽视效益的重农抑商思想 d) 优化结构改进管理的农业经营思想
农业经济学第1章
第一篇 农产品市场
第2章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第3章 农产品市场体系 第4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
第二篇 农业生产要素
第5章 土地与水资源 第6章 农业劳动力 第7章 农业技术进步 第8章 农业资金
第三篇 农业微观经济组织
第9章 农业家庭经营
授化经营
在17-19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已开始注意到从生产、交换、分 配、消费几个环节来分析社会生产,注意到生产要素的投入与经营收 益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或规律。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被发现,既被用来说明农业生产的特点,又被用 来作为地租理论的基础。
(2)相对独立的农业经济理论体系的产生
18世纪中叶,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分析了法国农业经营情况, 认为大农业比小农业具有优越性。
Ⅲ.近代资本主义前期的农业经济思想 (17世纪~19世纪30年代)
(1)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农业经济思想
——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在价值理论的基础 上来研究农业的,探讨了地租理论、农产品价 格理论、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收益间的关系以及 有关农业的各种政策,从而真正进入了农业经 济的理论探讨。
配第首先提出了劳动价值论 的基本命题,在此基础上研 究了地租,将其视为剩余价 值的唯一形态。
李
农业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的理论基础
在理解经济效果时注意三点: 在理解经济效果时注意三点:
1.经济效果必须反映所得和所费的相对关系。 .经济效果必须反映所得和所费的相对关系。 产量、产值、投入、成本不是经济效果; 2.产出的反映。 .产出的反映。 产出可以用数量(收入、产量)、质量 数量( 质量(合格率、 数量 质量 返修率、一级品率等)、时间 时间(建设期、达产期等)、 时间 价值(产值、增加值)四方面 四方面的内容来反映。 价值 四方面 3.投入的反映。 .投入的反映。 包括直接消耗 直接消耗(原材料、人工、生产车间的折旧 直接消耗 等)、间接消耗 间接消耗(管理、组织成本等)、劳动占用 间接消耗 劳动占用 (流动资金、固定资金、土地、人力等)。
>1
绝对经济效果及其临界限
也可表示为: 绝对经济效果=产出--投入
>0
相对经济效果及其临界限
新技术的经济效果 相对经济效果 = 原技术的经济效果or当家技术的经济效果
>1
五、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途径
经济效果( ) 劳动成果 劳动成果( ) 劳动消费 劳动消费( ), ),可 经济效果(E)=劳动成果(Y)/劳动消费(L),可 以推出以下五种提高经济效果的可能: 以推出以下五种提高经济效果的可能: 劳动成果一定/劳动消耗减少 (1)E↑=Y→/L↓ 劳动成果一定 劳动消耗减少 ) 劳动成果增加/劳动消耗一定 (2)E↑=Y↑/L→ 劳动成果增加 劳动消耗一定 ) 劳动成果大量增加/劳动消耗少量增 (3)E↑=Y↑↑/L↑ 劳动成果大量增加 劳动消耗少量增 ) 加 劳动成果少量减少/劳动消耗大量减 (4)E↑=Y↓/L↓↓ 劳动成果少量减少 劳动消耗大量减 ) 少 劳动成果增加/劳动消耗减少 (5)E↑=Y↑/L↓ 劳动成果增加 劳动消耗减少 ) 增产、 增产、节约
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原理 CARD中心.
回收系数表”(附表6)中查到
[例6] p.31 某工程项目投资借款现值为100万元,年利 率为7%,在复利计息的条件下,拟分5年每年年末等 额偿还,每年的等额偿还值是多少? 结果A(P)=24.39万元
A
P
i(1 (1 i)
i)n n 1
P
1
i (1
技术效果在于其技术性能 满足生产要求的程度,以 及最终产生的某项生产成 果,讲求的是在技术上能 否达到目的,以及达到目 的的质和量,往往也用技 术可行性来表示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是要计算具体指标,农业技术措施、技术方 案、技术政策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及贯彻时,劳动消耗同取得的劳动 成果之间的价值量的比较。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由于所评价的内容、 标准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技术经济效果和相对技术经济效果。
与现值等值的某一未来时期的资金价值为将来值,或本利或终值。 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主要有3个:①资金数量的大小;②折现率(利
率或报酬率);③资金运动发生的时点。三个因素中利率是关键因素, 资金等值的换算是以同一利率为依据的。在某一利率下(一般情况下 为正),现在的一笔资金总是与未来的一笔更大的支付金额相等。 资金时间价值的2个主要表达:现值(P)与将来值(F)
收 入
支 出
12 3 4 5
n-1 n 年
5
第4章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方法
2019/7/19
利息及其计算
利息:是指占用资金(或放弃使用资金)所付出(或所得) 的代价
利息率(利率)是指经过一定期限后,所获得的利息额 与本金之比。虽有年月日之分,但一般都是指年利率。
6
第4章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方法
[例6] p.31 某工程项目投资借款现值为100万元,年利 率为7%,在复利计息的条件下,拟分5年每年年末等 额偿还,每年的等额偿还值是多少? 结果A(P)=24.39万元
A
P
i(1 (1 i)
i)n n 1
P
1
i (1
技术效果在于其技术性能 满足生产要求的程度,以 及最终产生的某项生产成 果,讲求的是在技术上能 否达到目的,以及达到目 的的质和量,往往也用技 术可行性来表示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是要计算具体指标,农业技术措施、技术方 案、技术政策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及贯彻时,劳动消耗同取得的劳动 成果之间的价值量的比较。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由于所评价的内容、 标准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技术经济效果和相对技术经济效果。
与现值等值的某一未来时期的资金价值为将来值,或本利或终值。 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主要有3个:①资金数量的大小;②折现率(利
率或报酬率);③资金运动发生的时点。三个因素中利率是关键因素, 资金等值的换算是以同一利率为依据的。在某一利率下(一般情况下 为正),现在的一笔资金总是与未来的一笔更大的支付金额相等。 资金时间价值的2个主要表达:现值(P)与将来值(F)
收 入
支 出
12 3 4 5
n-1 n 年
5
第4章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方法
2019/7/19
利息及其计算
利息:是指占用资金(或放弃使用资金)所付出(或所得) 的代价
利息率(利率)是指经过一定期限后,所获得的利息额 与本金之比。虽有年月日之分,但一般都是指年利率。
6
第4章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方法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经济效果(E)=劳动成果(Y)/劳动消费(L),可 以推出以下五种提高经济效果的可能:
(1)E↑=Y→/L↓ 劳动成果一定/劳动消耗减少 (2)E↑=Y↑/L→ 劳动成果增加/劳动消耗一定 (3)E↑=Y↑↑/L↑ 劳动成果大量增加/劳动消耗少量增
加 (4)E↑=Y↓/L↓↓ 劳动成果少量减少/劳动消耗大量减
绝对经济效果及其临界限
绝对经济效果
劳动成果 劳动耗费 or劳动占用
或,绝对经济效果
所得 所费
o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产出 投入
1
绝对经济效果及其临界限
也可表示为: 绝对经济效果=产出--投入
0
相对经济效果及其临界限
相对经济效果
新技术的经济效果 原技术的经济效果 or当家技术的经济效果
1
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途径
第二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主要内容:经济效果原理,生产要素组合原理,报酬 变动原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讲授本章的目的在于使同学较深刻 地理解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区别与联系;影响经济 效果的因素;掌握农业技术要素整体论、平衡论、替 代论以及农业技术要素投入报酬变动规律的基本内容, 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基本原理的实践指导意义。
技术效果的大小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水平,受自然条件 的制约
技术经济效果则是采用农业技术所得所费比较 技术经济效果以技术效果为基础,它的大小受节约规
律的制约 二者可能表现为同步性,也可能表现为矛盾性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表现形式及其界限论
1。绝对经济效果 绝对经济效果临界限
2。相对经济效果 相对经济效果临界限
4.报酬递减发生的范围从农业生产领域推广到了其他 领域
二、边际理论
(1)E↑=Y→/L↓ 劳动成果一定/劳动消耗减少 (2)E↑=Y↑/L→ 劳动成果增加/劳动消耗一定 (3)E↑=Y↑↑/L↑ 劳动成果大量增加/劳动消耗少量增
加 (4)E↑=Y↓/L↓↓ 劳动成果少量减少/劳动消耗大量减
绝对经济效果及其临界限
绝对经济效果
劳动成果 劳动耗费 or劳动占用
或,绝对经济效果
所得 所费
o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产出 投入
1
绝对经济效果及其临界限
也可表示为: 绝对经济效果=产出--投入
0
相对经济效果及其临界限
相对经济效果
新技术的经济效果 原技术的经济效果 or当家技术的经济效果
1
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途径
第二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主要内容:经济效果原理,生产要素组合原理,报酬 变动原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讲授本章的目的在于使同学较深刻 地理解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区别与联系;影响经济 效果的因素;掌握农业技术要素整体论、平衡论、替 代论以及农业技术要素投入报酬变动规律的基本内容, 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基本原理的实践指导意义。
技术效果的大小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水平,受自然条件 的制约
技术经济效果则是采用农业技术所得所费比较 技术经济效果以技术效果为基础,它的大小受节约规
律的制约 二者可能表现为同步性,也可能表现为矛盾性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表现形式及其界限论
1。绝对经济效果 绝对经济效果临界限
2。相对经济效果 相对经济效果临界限
4.报酬递减发生的范围从农业生产领域推广到了其他 领域
二、边际理论
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
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农业技术经济学
第四版
第三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
周曙东 主编
内容概要
1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理论 2 农业生产要素组合理论 3 农业技术进步理论
2
重点提示
了解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概念和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 充分理解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原理,能够应用农业技术经济 效果原理分析农业问题中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的途径, 应用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原理分析农业生产中如何进行农业 生产要素的均衡配置,理解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和源泉。
施之间有强烈的相关性,导致技术经济效果的相关。例如 用化肥随之以大水漫灌,其效益则为负相关。 2)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持续性。农业技术经济效果 必须 遵循动植物本身生长发育而实现农畜产品的生产。从生物 技术的角度来看,农业生产中优良品种的使用不仅使得当 年当季的经济效果表现良好,而且由于遗传的作用,能使 农作物在今后若干年内持续增产。从环境因素来看,农田 水利建设、土壤改良、施用有机肥料或长效化肥等,都有 技术后效效果。
经济效果是个多层次的综合性概念,它 既适合于微观,也适合于宏观;既适用于物 质生产领域,又适用于非物质生产领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经济效益: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劳动成果 与劳动耗费的比较,或者是生产经营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 比较。
经济效益的实质是指的盈利或利益,表示产值、成本、 利润、税收等因素之间的消长关系,是综合经济活动的结 果。
经济效用就是经济活动中产出的劳动成果适合 社会需要的程度。
产品的效用和质量是其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
从广义上讲,经济效益是经济效率、经 济效果、经济效用的函数。
经济效益=f(效率,效果,效用)
农业技术经济学
第四版
第三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
周曙东 主编
内容概要
1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理论 2 农业生产要素组合理论 3 农业技术进步理论
2
重点提示
了解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概念和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 充分理解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原理,能够应用农业技术经济 效果原理分析农业问题中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的途径, 应用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原理分析农业生产中如何进行农业 生产要素的均衡配置,理解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和源泉。
施之间有强烈的相关性,导致技术经济效果的相关。例如 用化肥随之以大水漫灌,其效益则为负相关。 2)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持续性。农业技术经济效果 必须 遵循动植物本身生长发育而实现农畜产品的生产。从生物 技术的角度来看,农业生产中优良品种的使用不仅使得当 年当季的经济效果表现良好,而且由于遗传的作用,能使 农作物在今后若干年内持续增产。从环境因素来看,农田 水利建设、土壤改良、施用有机肥料或长效化肥等,都有 技术后效效果。
经济效果是个多层次的综合性概念,它 既适合于微观,也适合于宏观;既适用于物 质生产领域,又适用于非物质生产领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经济效益: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劳动成果 与劳动耗费的比较,或者是生产经营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 比较。
经济效益的实质是指的盈利或利益,表示产值、成本、 利润、税收等因素之间的消长关系,是综合经济活动的结 果。
经济效用就是经济活动中产出的劳动成果适合 社会需要的程度。
产品的效用和质量是其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
从广义上讲,经济效益是经济效率、经 济效果、经济效用的函数。
经济效益=f(效率,效果,效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研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20世纪初期,技术进步作用 5-20%,目前已提高到60-80%。现代社会中,技术已经 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丰富了内涵,改变 了性质和结构,提高了水平,引起了生产力的革命:
(1)技术引起劳动资料的变革 (2)技术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 (3)技术促进了劳动者素质的变革 (4)技术促进了组织、管理与制度的变革
现代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
学科体系/关系框架
(链表)
学科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按照创新学科体系框架,该学科体系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链表)
2020/11/8
第2章 基本原理
7
——构建本学科知识体系的解析
知识体系框架——(链表)
时间状态上:静态与动态 考察维度上:对象、产业、状态 研究层面上:微观、宏观与超宏观(结合环境) 基本特征:技术、经济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章 基本原理
2
——何谓技术?
技术既是一种技艺、技能,是单一方法,也是一门科学,即技术科学, 是综合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本指technology(科技、技术和工艺),也指technicology(技 术与工艺),指既好又可用(方法)。根据内涵,主要有3种理解:
(1)技术是指人们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和经验,进行各种生产活动和非生 产活动的技能,以及根据科学原理利用自然力改造自然的一切方法(即劳 动者的生产手段)。
马克思从经济的整个社会角度考察了社会总产品 的运动情况(消费-分配-交换-消费),揭示了社 会再生产过程和社会再生产发展的重要原理。
剩余价值与再生产理论的关系:
2020/11/8
第2章 基本原理
11
——马克思剩余价值/再生产理论表达
再生产过程,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揭示了社会资本再生产在两部类之间(从实物形成上将社 会部产品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的第Ⅰ部类和生活资料生产 的第Ⅱ部类)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资本运动和并从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3个组成部分提出了再生产形成过 程:
如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各种劳动工具,设计工艺方法、程序、正确有效地 使用劳动对象和保护资源与环境,对劳动对象进行有目的的改造,使之成为 人们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产品和服务。
(2)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操作方 法和技能(即手段+工具)。
不仅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还包括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 序方法。
3
——如何理解经济?
经济的含义在历史上不断演变,我国最早对经济的解释 “经邦济世”、“经国济民”,是治理国家、拯救庶民之 意。我国学术研究的经济源于19世纪后半期,由日本学者 从Economy的汉译而来。现用“经济”有3种含义:
(1)经济指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一定阶段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制度, 是政治和思想等上层建筑的基础,是经济的抽象含义。
剩余价值理论与扩大再生产理论 资源利用理论 边际效益理论 技术经济效果分析理论 技术经济评价理论
2020/11/8
第2章 基本原理
10
一、剩余价值/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深入地研究了社会价值的形成机理,认为 推进社会发展是因为产生了剩余价值,由资本价 瓜、占有剩余价值,由于价值的增殖效应,资本 家会再投资,以获取更大的剩余价值。
(2)经济指物质资料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交换、分配、消费等 活动,是宏观层面的经济。
(3)经济指用较少的资源获得较大的效果,即节约、节省和节俭 之意。
2020/11/8
第2章 基本原理
4
——技术的经济性表现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始终并 存的2个方面,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 的动力和方向,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的重要条件和手段。经济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社会物质 文化需要的增长,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必须依靠技术进步 和应用,技术与经济,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 紧密。
2020/11/8
第2章 基本原理
5
——技术应用以经济为目的
技术和经济的关系是辩证的,技术和经济相互融合,才能 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任何先进技术的应用必须在显示出经济上的优势后,才能 得到推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条件在不断发展和变 化,原先经济效益不好的技术,可以转化为比较好,原来 经济效益比较好的技术也可能转化为不经济的技术。
第2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原理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研究农业技术经济效果 的科学,分析、评价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 理论与方法构成了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与 方法论基础。
本章教学目的:
了解技术/经济关系 理解学科构建的原理思路 明确学科的五个基本原理
2020/11/8
第2章 基本原理
1
1 技术/经济关系
因此,任何技术的应用,都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要 因地因时处理好技术和经济的关系。技术要有强烈的应用 性和明显的经济目的性,没有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技术 没有生命力
2020/11/8
第2章 基本原理
6
2、学科体系基本原理解析
如何科学合理地把握《农业技术经济学》这门学 科,应用系统科学和学科形成体系的基本知识全 面理解
2020/11/8
第2章 基本原理
8
——构建本学科的内容体系
学科框架的主要内容——(链表)
横向思考:从产业维度进行农业学科特征决定 下的技术经济分析
纵向思考:源头、生产、结果(包括环境评价) 将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内容体系相结合,提炼
出5大基本原理
2020/11/8
第2章 基本原理
9
3、五大基本原理
(3)广义的技术,包括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部分, 缺一不可,即生产力三要素,类似于技术=生产力。
实际上,技术不仅包括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的技术,而且还包括管理方法、 决策方法、计划方法、组织方法、交换方法、推销方法、流通方法等,即技 术存在于所有领域。
2020/11/8
第2章 基本原理
技术经济性分析是本学科的直接基础
按照《技术经济学》原理,技术/经济关系是构造技术 经济学的基本要求。技术经济学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 围绕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与寻求最优方案:
经济性评价 建设项目可研与评价 设备与项目管理 价值工程 技术创新
农业的技术/经济关系远比非农产业复杂得多
2020/11/8
(1)技术引起劳动资料的变革 (2)技术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 (3)技术促进了劳动者素质的变革 (4)技术促进了组织、管理与制度的变革
现代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
学科体系/关系框架
(链表)
学科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按照创新学科体系框架,该学科体系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链表)
2020/11/8
第2章 基本原理
7
——构建本学科知识体系的解析
知识体系框架——(链表)
时间状态上:静态与动态 考察维度上:对象、产业、状态 研究层面上:微观、宏观与超宏观(结合环境) 基本特征:技术、经济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章 基本原理
2
——何谓技术?
技术既是一种技艺、技能,是单一方法,也是一门科学,即技术科学, 是综合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本指technology(科技、技术和工艺),也指technicology(技 术与工艺),指既好又可用(方法)。根据内涵,主要有3种理解:
(1)技术是指人们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和经验,进行各种生产活动和非生 产活动的技能,以及根据科学原理利用自然力改造自然的一切方法(即劳 动者的生产手段)。
马克思从经济的整个社会角度考察了社会总产品 的运动情况(消费-分配-交换-消费),揭示了社 会再生产过程和社会再生产发展的重要原理。
剩余价值与再生产理论的关系:
2020/11/8
第2章 基本原理
11
——马克思剩余价值/再生产理论表达
再生产过程,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揭示了社会资本再生产在两部类之间(从实物形成上将社 会部产品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的第Ⅰ部类和生活资料生产 的第Ⅱ部类)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资本运动和并从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3个组成部分提出了再生产形成过 程:
如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各种劳动工具,设计工艺方法、程序、正确有效地 使用劳动对象和保护资源与环境,对劳动对象进行有目的的改造,使之成为 人们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产品和服务。
(2)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操作方 法和技能(即手段+工具)。
不仅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还包括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 序方法。
3
——如何理解经济?
经济的含义在历史上不断演变,我国最早对经济的解释 “经邦济世”、“经国济民”,是治理国家、拯救庶民之 意。我国学术研究的经济源于19世纪后半期,由日本学者 从Economy的汉译而来。现用“经济”有3种含义:
(1)经济指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一定阶段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制度, 是政治和思想等上层建筑的基础,是经济的抽象含义。
剩余价值理论与扩大再生产理论 资源利用理论 边际效益理论 技术经济效果分析理论 技术经济评价理论
2020/11/8
第2章 基本原理
10
一、剩余价值/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深入地研究了社会价值的形成机理,认为 推进社会发展是因为产生了剩余价值,由资本价 瓜、占有剩余价值,由于价值的增殖效应,资本 家会再投资,以获取更大的剩余价值。
(2)经济指物质资料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交换、分配、消费等 活动,是宏观层面的经济。
(3)经济指用较少的资源获得较大的效果,即节约、节省和节俭 之意。
2020/11/8
第2章 基本原理
4
——技术的经济性表现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始终并 存的2个方面,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 的动力和方向,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的重要条件和手段。经济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社会物质 文化需要的增长,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必须依靠技术进步 和应用,技术与经济,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 紧密。
2020/11/8
第2章 基本原理
5
——技术应用以经济为目的
技术和经济的关系是辩证的,技术和经济相互融合,才能 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任何先进技术的应用必须在显示出经济上的优势后,才能 得到推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条件在不断发展和变 化,原先经济效益不好的技术,可以转化为比较好,原来 经济效益比较好的技术也可能转化为不经济的技术。
第2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原理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研究农业技术经济效果 的科学,分析、评价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 理论与方法构成了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与 方法论基础。
本章教学目的:
了解技术/经济关系 理解学科构建的原理思路 明确学科的五个基本原理
2020/11/8
第2章 基本原理
1
1 技术/经济关系
因此,任何技术的应用,都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要 因地因时处理好技术和经济的关系。技术要有强烈的应用 性和明显的经济目的性,没有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技术 没有生命力
2020/11/8
第2章 基本原理
6
2、学科体系基本原理解析
如何科学合理地把握《农业技术经济学》这门学 科,应用系统科学和学科形成体系的基本知识全 面理解
2020/11/8
第2章 基本原理
8
——构建本学科的内容体系
学科框架的主要内容——(链表)
横向思考:从产业维度进行农业学科特征决定 下的技术经济分析
纵向思考:源头、生产、结果(包括环境评价) 将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内容体系相结合,提炼
出5大基本原理
2020/11/8
第2章 基本原理
9
3、五大基本原理
(3)广义的技术,包括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部分, 缺一不可,即生产力三要素,类似于技术=生产力。
实际上,技术不仅包括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的技术,而且还包括管理方法、 决策方法、计划方法、组织方法、交换方法、推销方法、流通方法等,即技 术存在于所有领域。
2020/11/8
第2章 基本原理
技术经济性分析是本学科的直接基础
按照《技术经济学》原理,技术/经济关系是构造技术 经济学的基本要求。技术经济学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 围绕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与寻求最优方案:
经济性评价 建设项目可研与评价 设备与项目管理 价值工程 技术创新
农业的技术/经济关系远比非农产业复杂得多
20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