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部分高考题

合集下载

全国卷历史高考题

全国卷历史高考题

全国卷历史高考题全国卷历史高考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礼义立,则贵贱等矣。

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B.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C.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D.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2.秦始皇临死前欲重新改立长子扶苏继承皇位,但赵高和李斯篡改始皇遗诏,扶持胡亥登上帝位。

有学者认为,这人为地造就了统治集团矛盾的激化,并最终导致秦朝的短命。

材料说明A.废除分封不利于中央集权B.秦朝王位继承不尊宗法C.宗法不尊助推了秦朝灭亡D.相权扩大影响皇权加强3.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

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4.宋朝政治的基本特色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两宋300余年间基本上做到“无内乱”,没有出现宗室谋篡、外戚干政、宦官专权以及因其而引起的内讧、残杀。

这反映出两宋时期A.“家天下”传统观念根深蒂固B.制度建设预防措施执行较好C.士大夫集团与皇权相对制衡D.传统伦理道德秩序得以重建5.明代何良俊说:“太祖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布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

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

”这反映出内阁权力上升的原因在于A.内阁首辅获得皇帝的信任B.内阁拥有类同宰相的权力C.内阁取得票拟谕旨的权力D.内阁大学士参与最高决策6.唐德宗曾云:“通商惠人,国之令典。

”大臣陆贽也认为:“商农工贾,各有所专,凡在食禄之家,不得与人争利。

”唐宪宗令:“百姓商旅诸色人中,有被分外无名赋敛者,并当勒停。

”这反映出唐朝中期后A.商人逐利风气盛行B.承认官商的社会地位C.曾短暂放弃抑商政策D.政府重视商业的社会价值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最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最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最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位皇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2.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哪个地区的问题?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以上都是答案:D3. 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答案:A4.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的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校D. 朱厚照答案:C(朱由校是明朝的皇帝,但选项中应为朱由检,即明熹宗)5. “文化大革命”期间,以下哪项活动不是“大跃进”运动的一部分?A. 大炼钢铁B. 大兴水利C. 大搞人民公社D. 大扫除答案:D二、填空题6.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________,由________建立。

答案:夏朝;禹7. 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其中最著名的日本留学生是________。

答案:阿倍仲麻吕8. 清朝末年,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其中“外患”主要指的是西方列强的侵略,而“内忧”则是指________运动。

答案:太平天国9.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在北京的________广场举行。

答案:天安门10.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直接导火线是________。

答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三、简答题11. 请简述“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国的实践情况。

答案: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国家内,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则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享有高度自治权。

这是中国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基本方针。

实践情况:1997年和1999年,香港和澳门分别回归祖国,实行“一国两制”,保持了长期繁荣稳定。

12. 请简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主要错误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主要错误包括极端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对知识分子和传统文化的严重打击,以及政治运动对经济和社会秩序的破坏。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湖北卷)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湖北卷)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湖北卷)一、选择题1.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出土的“蛋壳陶杯”(如图1),制作精美,陶胎轻薄,杯壁厚度不超过0.5毫米。

一般认为,蛋壳陶杯是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

该类器物此前主要发现于龙山文化遗存,在其他地区极为罕见。

据此可推断()A.早期国家认同已广泛形成B.南北地区间贸易往来较为频繁C.史前文明存在远距离交流D.凤凰咀遗存与大汶口文化同期2.《岳麓书院藏秦简》记载:“丞相其以制明告郡县……毋令吏以苛徭夺黔首春夏时。

令皆明焉,以为恒。

不从令者,赀(处罚)丞、令、令史、尉、尉史、士吏、发弩各二甲(甲胄)”。

这表明秦朝()A.相权挑战皇权B.延续秦国耕战国策C.统治残暴严苛D.崇尚儒家民本思想3.唐朝后期,一位河朔藩镇幕僚述及本镇节度使更替时称,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之后才正式任命本镇推举的节度使。

而具体的任命,通常由宦官传达。

这说明此时()A.藩镇的独立性受限B.官员任免程序规范C.外重内轻局面出现D.宦官权力有所扩大4.元英宗即位初,中书省奏议:南宋故地纳入版图四十余年来,有田地的纳地税,做买卖的纳商税,此外别无征发,比北方的汉人负担要轻;田多的富户们,有的一年收二三十万石租子,纳的官粮却轻。

据此可知,元朝前期()A.抑制土地兼并B.优容江南经济C.简化赋税名目D.提高南人地位5.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

”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定鼎前朝旧都B.推行文化专制C.废除行政中枢D.建立宗室藩屏6.近代中国第一代外交官郭嵩焘等多是传统科举出身,不谙外语,了解西方有限;第二代外交官陆征祥等基本出身于同文馆、广方言馆等,外语能力尚可,相对了解西方;第三代外交官顾维钧等基本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外语娴熟,非常了解西方。

这种演变()A.受益于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化B.促成近代中外关系的平等C.体现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趋向D.适应晚清政治体制的变革7.下表是1925年中国部分省份的岁入、岁出总额及军费数据(单位:银元)该表可论证()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北洋政府收支失衡③国民革命的迫切性④南北军阀一丘之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大学生杨静远曾坚持“我一个学文学的,对政治根本不发生兴趣”。

高考历史试题及解答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及解答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及解答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建立科举制D. 推行均田制答案:B2. 唐朝时期,下列哪一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武则天答案:B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___。

答案:锦衣卫2.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平定了_________的叛乱。

答案:三藩三、简答题1. 请简述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意义。

答案: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意味着在思想领域内,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其他学派的思想被边缘化。

这一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思想,为汉朝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道路。

四、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法令由一统。

”材料二:《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元光元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问题: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根据材料一,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统一了法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

五、论述题1. 论述唐朝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唐朝开元盛世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二是唐玄宗励精图治,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整顿吏治、发展农业生产、加强边防等;三是开元年间,唐朝对外关系稳定,丝绸之路贸易繁荣,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B. 秦始皇统一了货币C.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D. 秦始皇统一了语言答案:D2. 唐朝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主要是为了()A. 选拔军事人才B. 选拔技术人才C. 选拔政治人才D. 选拔商业人才答案:C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2. 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不包括______。

答案:废除科举制度三、简答题1. 简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包括: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设立内朝,加强皇帝对朝政的直接控制;推行均田制,稳定农业生产。

2. 阐述唐朝贞观之治的主要特点。

答案:唐朝贞观之治的主要特点包括:政治清明,皇帝李世民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经济繁荣,实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文化昌盛,唐太宗李世民重视文化教育,提倡儒学,鼓励文学艺术的发展。

四、论述题1. 论述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答案: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的经济和文化免受外来侵略的破坏,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另一方面,它也限制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和贸易,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长期闭关锁国导致中国在工业革命时期未能及时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最终导致了近代的落后挨打局面。

2. 分析清朝乾隆时期“康乾盛世”的成因。

答案:清朝乾隆时期的“康乾盛世”主要成因有:政治上,乾隆皇帝继承了康熙和雍正时期的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经济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摊丁入亩”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文化上,乾隆皇帝重视文化教育,鼓励文学艺术的发展,使得文化繁荣;军事上,乾隆时期对外扩张,巩固了国家的边疆安全。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解析版)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解析版)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历史1. 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

侯,伯,子、男。

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A. 实录历史事实B. 提升周王权威C. 维护等级秩序D. 强调文化差异【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

据本题材料“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是礼治社会,礼仪是一个国家或者个人最高的行为准则,楚国国君自立为王并没有得到周天子的册封,当然,也不可能得到重视“礼仪”的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肯定。

孔子编撰《春秋》是为了明确等级制度上下尊卑关系,以稳定社会,达到社会和谐,如果孔子承认了楚国国君为王的实事,那么也就代表孔子自己先违背了自己遵从的“礼”。

所以在孔子改《春秋》时一直称楚国国王为楚子、楚人,综上可知孔子此举目的是维护等级秩序,C项正确;《春秋》是中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孔子此举目的并非实录历史事实,排除A项;孔子编撰《春秋》坚持称楚王为“楚子”,无法达到提升周王权威的效果,排除B 项;材料中没有将各诸侯国的文化进行对比,无法得出强调文化差异的结论,排除D项。

故选C项。

2. 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

下图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城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

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土地兼并程度B. 经济发展水平C. 人口自然增长D. 移民流入数量【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至东汉(中国)。

据本题图3材料信息可知,与公元2年相比,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的户数和口数均出现增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口的增长,所以能够解释材料差异的主要因素应为东汉时期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土地兼并造成南方人口数量增加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发展到公元140年,湘江流域的户数、口数相较于公元2年出现大幅增长,这是人口的非自然增长现象,排除C项;材料图片中人口数量的变化并非推行移民政策的结果,排除D项。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描述,错误的是:A.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

B. 统一后,秦始皇实行了郡县制。

C. 统一后,秦始皇推行了分封制。

D. 统一后,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

答案:C2.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的皇帝是: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C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建文帝D. 寻求佛教经典答案:B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哪项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A. 废除科举B. 闭关锁国C. 废除八旗制度D. 废除藩王答案:D5.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是由孙中山领导的。

B.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民主共和。

D.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资本主义。

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了_______。

答案:周朝7.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实行了_______。

答案:推恩令8.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

答案:唐高祖9. 明朝永乐年间,朱棣下令编纂了一部大型百科全书,名为_______。

答案:永乐大典10. 清朝雍正皇帝实行了_______,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改土归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唐朝的“开元盛世”。

答案:唐朝的“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

这一时期,唐朝的疆域达到最大,国力强盛,对外交流频繁,文化艺术发展迅速,是唐朝的黄金时期。

12. 描述明朝的“永乐盛世”。

答案:明朝的“永乐盛世”是指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的时期。

这一时期,明朝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外关系也有所发展,同时编纂了《永乐大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历史汇编:中国近现代史(选择)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历史汇编:中国近现代史(选择)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历史汇编中国近现代史(选择)一、单选题1.(2024全国高考真题)下表是清末新军第九镇、第八镇及第二十一协军官的来源构成。

这可用于说明新军()C.引发了军阀混战D.助推了民主革命发展2.(2024全国高考真题)19世纪50年代之前,江苏镇江府土地多集中于地主手中。

而到了六七十年代,镇江府“大地主不复存在”,十之八九的土地为耕者所有,1888年后基本集中在小农户手上。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西方列强入侵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太平天国运动D.土地商品化程度提高3.(2024全国高考真题)下图表(表)为1943年陕甘宁边区佳县城关区各阶层公粮负担情况。

A.社会阶级间的差距的扩大B.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满足C.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扩大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4.(2023全国高考真题)如表是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5.(2023全国高考真题)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

这一决定的实施()A.促进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6.(2023全国高考真题)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注重增强阶级基础。

中共一大在讨论今后的工作时,“决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鉴于我们的党至今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所以代表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

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民主革命纲领开始制定C.党的中心任务确立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7.(2023全国高考真题)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

高考历史选择题

高考历史选择题

高考历史选择题
1. 中国古代史上最重要的革命性战争发生在哪个时期?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朝
D. 唐朝
2. 下列哪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建立过庙号的人?
A. 刘秀
B. 汉武帝
C. 曹操
D. 朱元璋
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西方列强开始向中国发起侵略?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北洋水师的建立
C. 甲午战争
D. 辛亥革命
4. 以下哪个人物对中国对外贸易有重要影响?
A. 高麗興王
B. 鄭和
C. 李自成
D. 慈禧太后
5. 下列哪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军事家?
A. 司马迁
B. 袁世凯
C. 傅作义
D. 岳飞
6. 古代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哪一部?
A. "史记"
B. "资治通鉴"
C. "春秋"
D. "左传"
7.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朝代?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8. 以下哪个人是中国古代"孔子-孟子"一派的思想家?
A. 荀子
B. 墨子
C. 周敦颐
D. 王安石
9. 下列哪个朝代通过修建长城来防御北方民族入侵?
A. 唐朝
B. 隋朝
C. 宋朝
D. 明朝
10.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A.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文化大革命。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请问,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推行法家思想C. 统一度量衡D. 修建长城答案:ABCD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其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显著成就。

请问,唐朝时期,以下哪项不是唐朝的成就?A. 创立科举制度B. 开辟丝绸之路C. 编纂《唐律疏议》D. 建立三省六部制答案:A(科举制度是在隋朝时期创立的)二、填空题1. 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是_________。

(答案:广州)2. 1840年,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被称为_________。

(答案:鸦片战争)三、简答题1.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五四运动”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一场以学生为主力的爱国运动。

它起源于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抗议,迅速演变成全国范围内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推动了中国社会思想的解放;其次,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最后,五四运动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群众基础。

结束语:通过本次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我们不仅回顾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而且加深了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试卷附答案

高考历史历年真题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共48分,每题4分)1. 在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崛起,并最终实现了对六国的统一。

商鞅变法中,哪些措施对秦国的崛起起到了关键作用?()A. 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B. 建立封建制,分封功臣C. 推行军功爵制,以战功论赏D. 制定《秦律》,推行严刑峻法2. 汉代的“推恩令”是一项旨在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政策。

汉武帝通过推行“推恩令”,有效地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请问,“推恩令”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A. 限制诸侯王的财政收入B. 强制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C. 废除诸侯王的爵位D. 削减诸侯王的军队3.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僚制度之一,它在唐代的政治运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请问,“三省六部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强化了皇帝对中央政府的控制B. 使地方官员有更大的自主权C. 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D. 促进了中央权力的分散化4. 明代推行的“海禁”政策,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问,以下哪一项是“海禁”政策的主要内容?()A. 全面禁止民间海上贸易B. 开放沿海港口,鼓励海外贸易C. 实行海上封锁,抵御外来入侵D. 推行“市舶司”制度,管理对外贸易5.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城市化进程加快,商品经济发达。

宋代的这种社会经济结构对其历史命运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北宋的长久稳定B. 导致了南宋的建立C. 使宋朝在军事上长期处于劣势D. 推动了科技和文化的繁荣6. 清朝在康乾盛世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但到了晚清时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国内矛盾的激化,清朝逐渐走向衰落。

请问,清朝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B. 过度开放的对外政策C. 农民起义频发D. 闭关锁国和拒绝改革7. 在西方近代史上,文艺复兴被视为一场思想文化的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中世纪宗教改革的推动B. 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C. 封建制度的强化D. 君主专制的加强8. 在欧洲近代史上,法国的“启蒙运动”被视为理性和科学思想的开端。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A. 西周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战国时期答案:C2.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A. 仁B. 理C. 道D. 心答案:A3.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行科举制度的朝代是哪一个?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答案:B4. "唐宋八大家"中,最重要的文学流派是什么?A. 诗B. 散文C. 戏剧D. 小说答案:A5. 下列哪个古代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周朝B. 商朝C. 春秋战国时期D. 秦朝答案:A二、判断题1. 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进行全国统一。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3.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4.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科举制度。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正确答案是宋朝。

5. 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被少数民族统治。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封建农民起义的影响。

答案:封建农民起义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起义军的崛起使得封建王朝的统治受到了严重的动摇,引发了朝代更迭。

其次,封建农民起义的发生导致了农民的觉醒和意识觉悟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农民阶级的发展和士农工商阶级的分化。

此外,起义军成立了一些独立政权,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 解释什么是科举制度。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它通过举行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员,考试内容主要涉及经典文化和政治理论,考试通过者可以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实行让士人具备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不再仅依赖出身和家族背景。

科举制度的实施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也使得士人的地位得到提升。

3. 解释"天人合一"的思想。

答案:"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观念。

2023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含答案)

2023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含答案)

2023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A)汉武帝使用哪项政策来更好地加强中央集权?A. 针对地方豪强实施“郡县制”B. 减轻赋税负担C. 提升士族地位D. 推行2. (C)以下哪个事件最终导致了中国近代兴起了社会主义革命?A. 平定B. 反右斗争C. 五四运动D. 发动文化大革命3. (B)下列哪位人物对中国新文化运动起到重要影响?A. 孙中山B. 鲁迅C. 陈独秀D. 王充4. (A)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 辛亥革命B. 反右斗争C. 五四运动D. 文化大革命5. (D)以下哪位人物是明代的杰出文学家和戏剧家?A. 杜甫B. 白居易C. 苏轼D. 关汉卿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明朝的海上禁止答:明朝的海上禁止是指明朝帝国对私人海上贸易进行限制的政策。

明朝期间,皇帝为了维护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禁止了私人贸易活动。

这一政策使得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封闭国家之一。

2. 请解释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答:鸦片战争是指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间的中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

该战争的原因是英国违反中国的禁烟政策,大量非法贩卖鸦片。

战争结束后,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被迫割让香港,并向英国支付巨额赔款。

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被西方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3. 请分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答: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政府官员的制度,持续了千年之久。

它的作用是让有才干的人有机会通过考试来服务国家。

这种制度使得政府的官员选拔更加公正和公平,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同时也提供了普通百姓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社会晋升的机会。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从历史发展角度,谈谈中国历史上三个重要的革命事件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请分别谈论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文化大革命,并阐述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第四部分:附录以下是选择题的答案:1. A2. C3. B4. A5. D感谢您的阅读!。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土地私有制始终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制度B. 土地国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常态C. 土地私有制与土地国有制并存是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特点D. 土地国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唯一形式答案:C解析: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较为复杂,既有土地私有制,也有土地国有制,两者并存是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特点。

2.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A.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 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C.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 完成了国家的统一答案:A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它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二、填空题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强盛的朝代,其开国皇帝是_________。

答案:李渊解析: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强盛的朝代,其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

2. 明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扩大,其中最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___。

答案:郑和解析:明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扩大,其中最著名的航海家是郑和,他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海外各国的交流。

三、简答题1. 请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答案: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

其背景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情绪。

五四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具有以下积极作用:一是打破了世袭制度,使得社会各阶层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僚体系;二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质;三是选拔官员的标准相对公平,有利于选拔人才。

2022年新高考福建历史高考真题版(部分试题)(答案)

2022年新高考福建历史高考真题版(部分试题)(答案)

福建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部分)
一、选择题
1.D
2.暂缺
3.C
4. A
5.暂缺
6. C
7.暂缺
8. B
9. C 10. A 11.暂缺 12. B 13. A 14. D
15. B 16.暂缺
二、非选择题
17.反应一:高兴。

理由:世界反法西斯大国走向联合,中国战场即将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战场;有利于中国军民抗战。

反应二:忧伤。

理由:苏美英大国可能将反法西斯斗争的重点放在欧洲;中日战争仍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中国人民将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更大牺牲。

反应三:喜忧参半。

理由参照反应一、二。

18.(1)历史悠久;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一些立碑行为受到官方管控;传承性强。

(2)碑刻记忆文化的流传;外来影响;民族独立历程艰难曲折;社会重视。

(3)特定的时空;正确的价值观;话语阐释。

19.略
20.(1)战乱频繁;军费剧增;漕运受阻;需要改革。

(2)以财政为抓手,追求富国强兵;切合实际,措施得当;以民为本,爱惜民力。

通用版高考历史经典大题例题

通用版高考历史经典大题例题

(每日一练)通用版高考历史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刘伯承师长在某次誓师大会上说:“同志们,不管我们穿什么服装,戴什么帽子,我们都是为人民的。

现在国难当头,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民族的根本利益,让我们暂时和红五星帽徽告别吧!”这表明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B.人民政权取得胜利C.红军长征取得最终胜利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答案:D解析:根据“现在国难当头,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民族的根本利益,让我们暂时和红五星帽徽告别吧”可得出此时红军的服装已经发生了改变,主要是接受了改编,成为国民革命军,D项正确;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人民政权取得胜利与材料“现在国难当头,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民族的根本利益,”信息不符,排除B项;红军长征取得最终胜利与材料“让我们暂时和红五星帽徽告别吧!”意思不符,排除C项。

故选D项。

2、贺龙是著名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如图所示是他曾经佩戴过的臂章。

当时他率领的军队属于A.国民革命军B.北伐军C.中国工农红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关键信息“中华民国二十六年、贺龙、陆军第八路”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1937年,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此时北方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因此A项正确;北伐军存在于北伐战争时期,排除B项;红军存在于国共内战时期,排除C项;中国人民解放就是解放战争时期出现的番号,排除D项。

故选A项。

小提示:3、1932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在《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中指出,扩大苏区,将零星苏区联系成整个的苏区,利用目前顺利的政治与军事的条件,占取一两个重要的中心城市,以开始革命在一省与数省的首先胜利。

这一决议A.推动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B.体现了“左”倾错误的发展C.直接导致后续反“围剿”的失败D.符合中国民主革命实际情况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占取一两个重要的中心城市,以开始革命在一省与数省的首先胜利”并结合所学可知,1932年时,中共中央仍坚持城市中心论,计划夺取中心城市,这体现了“左”倾错误的发展,B项正确;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就已经建立,排除A项;1930年到1932年底,红军成功粉碎了敌人的前四次“围剿”,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当时中共中央仍然坚持城市中心论,脱离了中国国情和革命实际,排除D项。

2023年新课标历史学科高考真题(含解析)

2023年新课标历史学科高考真题(含解析)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文科综合历史(含解析)一、选择题1.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A. 公共墓地出现B. 农业的产生C. 贫富分化加剧D. 文字的使用【答案】C【详解】A、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人们有了比较固定的农业聚落,开始出现氏族的公共墓地,氏族墓地的出现是氏族血缘观念的集中体现之一,与材料内容不符,A错误;B、农业的产生意味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B错误;C、据本题材料“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新石器晚期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引发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促使新时期时代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C项正确;D、汉字的产生首先是为政治和宗教服务的,文字的使用不是新时期时代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主要表现,D错误。

故选C。

2.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A. “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B.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C.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D.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答案】A【详解】A、据本题材料“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出自荀子的《性恶》,意为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

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

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

使天下人能够符合治理要求,做守法良民。

荀子主张礼法并用思想,治国理政要“隆礼”“重罚”,要求统治者要抓住这一根本问题,“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以此达到天下有序、社会稳定的目的,所以A选项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A正确;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出自孟子《孟子·离娄上》,意为即使有尧舜的学说,如果不以仁政为法度,也就不能治理好天下,与材料设问不符,B错误;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自孔子《论语·为政》,意为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与材料设问不符,C错误;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出自《老子·道经·第十九章》,意为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与材料设问不符,D错误。

高考历届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考历届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考历届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B. 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C. 科举制度在明朝时期达到顶峰D. 科举制度在清朝末期被废除答案:C2. 以下哪一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安石答案:D二、填空题1. 公元前221年,_______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

答案:秦始皇2. 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是什么时期,有何特点?答案: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文帝和景帝在位期间(前179年-前141年)的政治局面。

这一时期以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发展为特点,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的黄金时期之一。

2. 请简述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答案:鸦片战争起因于清朝政府禁止鸦片贸易,英国商人为保护其利益,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导致清朝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1840年,英国以林则徐禁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战争过程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并支付巨额赔款。

鸦片战争的影响深远,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及其对农民的影响。

答案: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以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主,农民大多为佃农或自耕农。

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而农民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缴纳高额地租。

这种土地制度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农民生活困苦,经常因自然灾害或重税而陷入贫困。

同时,这种土地制度也是封建社会阶级矛盾和社会动荡的根源之一。

结束语:通过对高考历届历史试题及答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学科不仅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更注重对历史事件背后深层次原因和影响的分析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练习,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思辨能力。

2024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2024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2024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附答案)本试参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古代玉器为礼之重器,孔子用玉比喻理想人格: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坚硬),知(智)也;廉(棱角)而不刿(割),义也;垂之如队(坠),礼也。

这一比喻寄托了()A.隆礼重法的精神B.无为而治的理想C.修身明德的追求D.选贤任能的理念【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用玉的温润、坚硬、有棱角而不伤人、下垂等特质来比喻理想人格中的仁、智、义、礼等品质。

这反映了孔子希望人们通过自我修养,培养和具备这些美好的品德,以达到高尚的人格境界,C项正确;“隆礼重法”是荀子观点,且材料也未涉及“法”,排除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观点,与儒家孔子思想不符,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选拔人才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

故选C项。

2.西汉官员朱邑,少时为舒桐乡啬夫,为政“廉平不苛”“存问耆老孤寡”“所部吏民爱敬焉”,后“举贤良为大司农丞……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

上述材料可以印证西汉时期()①社会基层组织开始建立②中正官负责官员的考核③政府通过察举选拔人才④官吏为政注重优抚老弱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3.“判”是古时官员断决狱讼的文本,也是唐代铨选官吏的考试科目之一。

唐代的《龙筋凤髓判》是我国完整传世的一部判例集,通过模拟判例的形式陈述案例缘由,给出判决意见,并进行解释,为应试者提供了“判”的写作程式和方法。

这说明唐代()A.以法为教,轻视了道德礼义B.重视家训,教化渗透至基层C.注重判例解读,提升官员司法素养D.强调司法实践,开创律例合编体例【答案】C4.《永乐大典》辑录了先秦到明初的书籍8000多种,明成祖撰序:“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尽开物成务之道,极裁成辅相之宜,修礼乐而明教化,阐理至而宣人文……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历史真题(解析版)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历史真题(解析版)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历史真题1. 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

其中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

据此可以推断,该遗址处于()A旧石器时代早期 B. 旧石器时代晚期.C. 新石器时代早期D. 新石器时代晚期【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

根据材料可知并结合所学可知,墓葬中随葬品的多寡反映出贫富差别开始出现,阶级已经萌芽,社会中正孕育着文明因素,结合所学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发展到更高的层次,青铜铸造已经发明,城市出现,墓葬中随葬品的种类和数量相差悬殊,反映了阶级的出现,表明在此阶段已经出现了文明的曙光,社会历史已接近文明时代的门槛,D项正确;旧石器时代是指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明发展阶段,距今约250万年~约1万年前,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并未出现阶级分化,排除A、B项;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的石器仍以打制为主,磨制很少,陶器制作粗糙,居民生活以渔猎采集为主,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处于初期阶段,且早C项。

故选D项。

2.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

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A. 儒家B. 墨家C. 道家D. 法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

结合所学可知,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层,其思想较为保守和倒退,并不积极主张变法改革,延揽人才,C项正确;儒家思想中孟子、荀子分别提出“仁政”“隆礼重法”等思想,代表了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利益,其主张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诸侯国变法改革的需要,排除A项;墨家代表社会下层小生产者的利益,主张“尚贤”,希望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排除B项;法家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主张今必胜昔,因时变革,排除D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008宁夏,24)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 与“子、丑、寅、辰、巳、午、未、申、 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 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 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 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
• 解析:D 解析:我国古代根椐动物出没时 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 肖,即每一种动物为一个时辰,即:子鼠、 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戊马、 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根据题 干中的“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因 此可以判断出生之年为乙酉年。
• 2.(08海南历史,1)中国古代以干支纪 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 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 1900年应是 •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 解析:B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 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 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 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 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 年转甲子”。 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所 以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庚子年。
• 15.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 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 度是 (D) •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 正制 D.科举制
• “王沔(音mian,三声),字楚望,齐州 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 部侍 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 人
• 根据秦朝官制,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 夫,史称“三公”。但太尉一职始终空设,在 此背景下,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 ( ) • • A.监察百官并掌管财 政 B.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 • C.协助丞相管理军 事 D.牵制丞相,以防其专 权
•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 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尉,(注: 南海郡郡级小,只设尉,不设郡守)统辖番禺、 揭阳、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 州)。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 误的是 () • •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和诸侯 一样拥有封地 • • C.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D.对下 督责所属各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