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二章 分子动理论内能人教四年制版知识精讲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分子热运动》内能PPT精品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分子热运动》内能PPT精品教学课件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
温度

分子间存在_引_力__、_斥__力__。 固体被压缩,分子之间距离变_短__,表现为_斥__力__;
固体被拉伸,分子之间距离变_长__,表现为_引__力__;
2、铁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伸,原因是(D) A、分子间的距离小 B、固体分子不能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D、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
3、破碎的玻璃块不能复原,原因是( B ) A 、两块玻璃的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B、两块玻璃的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 C、玻璃的分子间隔太小,不能形成扩散 D、玻璃分子运动缓慢
04 分子间的作用力
➢ 固体: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__斥__力___ 。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__力_____。固 体分子间的距离小____,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有一定的_体__积______和 __形__状____。
➢液体:分子间的距离相对固体较__大____,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使得 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___流__动___性。
➢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__远____,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也具 有__流__动__性__,容易被压缩。
1、(2018•绵阳)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 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C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1、(2019.重庆)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C ) 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香气袭来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可怜九月初三夜,解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 成是熔化现象

人教版本初中九年级上册的物理内能学习知识点学习

人教版本初中九年级上册的物理内能学习知识点学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知识点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大家必定要仔细才能有好的成效。

查词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了内能知识点,让我们一同学习,一同进步吧 !1、内能是什么分子的动能:物质的分子永不暂停地运动着,运动着的分子所拥有的能量分子永不暂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与温度相关永久不等于零分子的势能:物质的分子由它们的相对地点所决定的能量分子间存在的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与物体的体积相关可能等于零物体的内能:物体内全部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分子永久在运动和分子间存存作使劲与分子数及温度、体积相关永远不等于零2、影响内能的要素温度是影响物体内能最主要的要素,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它拥有的内能就越大,物体的内能还受质量、资料、状态等要素的影响。

物体的内能跟质量相关。

在温度一准时,物体的质量越大,也就是分子的数目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1)物体的内能还和物体的体积相关。

存质量一准时,物体的休积越大,分子间的势能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第1 页同一物质,状态不一样时所拥有的内能也不一样。

练一练1. 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能表现此规律的是( )A.小雨濛濛B. 桂花飘香C.雪花飞舞D. 树叶凋落(2019?江苏扬州中考)以下现象中,不可以用分子动理论解说的是() 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B.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C.看到烟雾在空中洋溢D. 水和酒精混淆整体积变小(2019?乌鲁木齐中考)对于扩散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在太空中,扩散现象将消逝4. 以下对于分子间作使劲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分子间有时只存在引力,有时只存在斥力固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A.分子间引力和斥力老是同时存在第2 页D.气体分子相距很远,分子间的作使劲能够忽视第3 页。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质分子来构成,无规则运动永不停。

相互作用引和斥,三点内容要记清。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接触,彼此深入对方中,固液气间都扩散,气体扩散速最快。

3、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小。

热传递:外界向物体传热,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向外界传热,物体的内能减小。

5、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6、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转移量,单位是焦耳。

常见考法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

以北京市为例,在近三年的中考中,考察这部分知识的考题共出了5道。

在题型分布上,出了三道选择题,一道填空题,一道实验题。

在知识点分布上,连续三年的选择题都考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这一知识点,除此之外,04年出了一道考察“分子引力”的实验题(1分),06年出了一道考察“扩散现象”的填空题。

在难易分布上,所有的考题都属于容易档次。

可以推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这一知识点在今年的中考中依旧会是重点考察的知识点。

误区提醒1、温度能够影响扩散的速度;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3、做功的实质是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热传递的实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典型例题】例析: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潮湿的地面会变干B. 扫地时,太阳下能看到大量尘埃的无规则运动C. 打开香水瓶满屋飘香D. 将一滴红墨水滴在一杯水中,很快整杯水变红了解析:A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是蒸发现象,而蒸发的实质是液体中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有些运动速度较快,能量较大,有能力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跑出液面成为气体分子,可见蒸发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对于B选项中的大量尘埃的无规则运动,因为可以用肉眼观察的到,所以很明显不是分子的运动。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内能》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内能》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初中物理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内能》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2、掌握内能、热量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因素,改变内能的途径;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单位、意义及其应用;4、会利用公式计算热量。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热运动:(1)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的过程中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要点诠释:1、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都很小,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

通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

2、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不同的物态之间的物体也能发生扩散。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对外表现不同。

要点二、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叫分子动能。

由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也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符号J 。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质量、温度、体积、状态。

4、改变内能的方法:(1)热传递:热传递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低温物体内能增加,高温物体内能减少。

实质上热传递是内能在不同的物质内部转移的过程。

(2)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要点诠释: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同一个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2、热量:热传递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九年级物理 《分子动力论内能》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 《分子动力论内能》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章 分子动力论 内能
第六节 热量的计算
关于比热容
•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一物质的比热容. •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释放的热量也等于比热. • 不同的物质比热一般不同.
• 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 •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 符号:J/(kg ·℃). • 水的比热:4.2×103 J/(kg ·℃). • 物理意义: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 ℃吸收4.2×103 J的热量.
二、物体放热的计算
–Q放 = c m ( t0 - t )
例题2
– 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克,温度降低到20℃时,放出的热量 是多少焦耳?
– 提示: – 先查比热表,知道铁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三、比热的计算

c Q mt
例题3
• 某物质吸收4.2×104焦耳的热量后,温度升高5℃,则该物质的比热为多少?已知该 物质共2千克.
• 解:已知m = 2kg , Δt=5℃,

Q = 4.2×104J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所以

cQ4.214 0焦 /(千 •C 克 ) mt 25
结束
问题
• 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 • 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 • 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
一、物体吸热的计算
•Q吸 = c m ( t - t0 )
例题1
• 把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 提示: • 先查比热表,知道铝的比热,然后代入公式计算.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前三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前三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前三章知识点《探索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前三章知识点》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就像探险家一样,走进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的前三章,去发现那些超级有趣的物理知识。

第一章讲的是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你们想过吗?咱们周围的一切东西,不管是看得见的桌椅,还是看不见的空气,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精灵,特别特别小,小到咱们用肉眼根本看不见。

那怎么知道它们存在呢?就好比在一个特别安静的教室里,要是有一个同学偷偷吃了榴莲糖,哎呀,那股味儿很快就会弥漫整个教室。

这就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呢。

这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蚂蚁,到处乱爬,没有个固定的方向。

而且分子之间还有引力和斥力呢。

这就像咱们和小伙伴之间的关系。

有时候咱们关系特别好,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这就像是分子间的引力。

可有时候呢,又会闹点小别扭,互相有点排斥,这就类似分子间的斥力啦。

内能又是啥呢?内能就像是每个分子都有自己的小能量,这些小能量加起来就是物体的内能。

就好比咱们班级里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本事,把大家的本事合起来就是班级的总力量一样。

温度和内能也有关系哦。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就越欢快,内能也就越大。

这就像咱们在操场上跑步,跑的越快,就越热乎,身体里的能量好像也在噌噌地往上冒。

那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呢,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就像是咱们用力推一个箱子,费了好大的力气,箱子的状态就改变了,内能也就变了。

热传递呢,就像冬天的时候,咱们互相传热水袋,热量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内能也跟着变了。

再说说比热容吧。

这可是个很奇妙的东西。

不同的物质,吸收同样多的热量,升高的温度可不一样呢。

就好比是不同的人吃同样多的饭,有的人就胖得快,有的人就胖得慢。

水的比热容就很大,就像一个超级大的能量储存库。

海边的昼夜温差小,就是因为水这个大能量库在发挥作用呢。

要是把陆地比作一个小钱包,装不了多少热量,温度就容易变来变去。

第二章是关于内能的利用。

热机可是个很厉害的东西。

它就像一个大力士,能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主要包括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点。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动理论的主要知识点:
1. 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分子由原子组成,分子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可以通过分子量、分子式等了解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2. 分子的运动:分子不断运动,具有热运动、扩散运动和振动运动。

分子的运动速度与温度相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3. 热量和温度:热量是物体内能的传递,热量的传递方式有导热、对流和辐射。

温度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程度,用摄氏度或开尔文度量。

4. 气体的性质: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nRT。

理想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体积与压强成反比。

5. 气体的压强: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压强与气体分子的数目、体积和温度有关。

当压强增大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加。

6. 相变和物态变化: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发生相变,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相变的条件主要有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7. 热传递和热平衡:热平衡是指物体内部温度均匀且不再发生温度变化,热量在热平衡状态下不再传递。

这些是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动理论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

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三、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2、定义式:c =tm Q 3、单位:J/(kg ·℃)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能力的强弱。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九年级物理第二章 分子动理论 内能 §3、§4人教四年制知识精讲

九年级物理第二章  分子动理论  内能  §3、§4人教四年制知识精讲

九年级物理第二章分子动理论内能§3、§4人教四年制【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二章分子动理论内能§3 做功和内能的改变§4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热量二. 重、难点1. 重点: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以及两种具体的形式2. 难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有什么具体特征以及与做功形式的关系3. 疑点:做功是否一定使物体的内能改变4. 重点:热量、热传递概念及用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5. 难点:对热能、内能、温度三者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以及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的等效性的理解三. 知识点分析第三节做功和物体内能的改变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做功又分为两种情况,外界对物体做功和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改变也分为内能增加和内能减少两种情况。

(一)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之一1. 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

(如克服摩擦做功、压缩空气做功等,都使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2.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二)内能改变量的量度及其单位利用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

伴随着做功的物体的机械能发生变化,内能也同时改变,并且做得越多,物体内能改变的也就越多。

所以利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机械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因此,可以用功来度量内能的改变,基于上述原因,内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一样,也是焦耳。

1. 物体对外界或外界对物体做功多少(若这些功全部用于改变物体内能),则物体的内能就改变多少。

所以在由于做功而使物体内能改变的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2. 在国际单位制中,能和功的单位都是焦耳。

第四节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热量(一)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方法——热传递1. 热传递(概念)(1)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或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2)热传递的规律:能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分子动理论、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人教四年制

分子动理论、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人教四年制

分子动理论、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一. 本周教学内容:分子动理论、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二. 重、难点: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能识别扩散现象,并会解释扩散现象,知道一些说明分子相互作用力的事例,知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表现为引力或斥力,什么情况下几乎不存在作用力,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系,知道什么是内能,知道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要随之改变。

能区分内能与机械能。

能举例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能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物理现象,知道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时,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发生改变,知道热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知道做功和热传递的等效性和本质上的区别。

三. 知识点分析: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注: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说明:①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②不同物质一定要在互相接触时才能发生扩散,如果两种不同物质彼此不接触,是不能发生扩散的。

③扩散不是单向的一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另一种物质中去而是彼此同时....进入对方的。

④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注: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②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③不同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同,相互作用力也不同。

2. 内能:(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

①物体的内能和温度有关。

②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③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④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内部的分子个数的多少有关。

(3)内能是能量的又一种形式,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3.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注: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

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常见的物质由大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复习量的分子、原子组成,分子很小,直径大约是10-10m ;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

2.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表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这种无规则运动称为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扩散现象还表明:②分子间有间隙。

3.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当固(液)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液)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相距很远,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减小得更快。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物体都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破镜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二、内能4.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单位:焦耳(J )【理解】①单个(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不叫内能;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②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

③同一物体,内能的大小看温度,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物体内能的大小除跟温度有关外,还跟物体质量、物态等因素有关。

5.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如图,当塞子跳起来时,瓶中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瓶内气体推动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内能的转移。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6.热传递的条件是相互接触的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温度不同;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而且内能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而不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第二章分子动理论内能人教四年制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二章分子动理论内能5. 比热容6. 热量的计算7. 能量守恒定律二. 重、难点:1. 重点:比热容概念、单位以及物理意义和比热表的使用.2. 难点:比热容概念.3. 重点: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或转移4. 难点: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三. 知识点分析:(一)比热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热水,而水在温度升高时,需要吸收热量,那么吸热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有关,与温度升高的多少有关。

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越高,需吸收的热量越多。

(1)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不仅与质量、升高的温度有关,还跟物质的种类有关。

(2)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为了表示各种物质的这种性质的不同,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的概念,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1. 什么叫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用字母“C”表示。

2. 单位比热是一个复合单位,是由质量、温度、热量的单位组合而成的。

国际单位制——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3. 比热表(1)比热值的数值后面都用×310来表示(2)水的比热较大,金属的比热更小一些(3)c铝>c铁>c钢>c铅(c铝<c铁<c钢<c铅)从表中可以看出(1)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比热,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同一物质的比热一般不随质量、形状、温度而变化,如一杯水与一桶水,冷水与热水,它们的比热相同;(3)对同一物质、比热值与物体的状态有关,同一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比热是一定的,但在不同的状态时,比热是不相同的,如,水的比热与冰的比热不同.①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②某种物质的比热是:aJ/(kg·℃)表示的意思是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a焦,如c水= 4.2×310J/(kg·℃)表示的意思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310J。

4. 应用①水的比热较大,对于气候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小一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影响很大,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沿海温度降低少,为此一天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温度变化大,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②用热水取暖,冬季供热用的散热器、暖水袋。

③用水冷却汽车的发动机,发电厂的发电机等。

④农村在培育秧苗时,为保护秧苗夜间不致受冻,傍晚要往秧田里灌水,夜间秧田里温度不致降得太多,秧苗不致冻坏,早晨再把水放出去,以日照使秧苗温度高一些,有利于生长。

(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的形式很多,有的我们已经学到了,有的虽然我们还没有系统地学习到,但也有所了解的。

大家想想看,看我们能想出哪些能量的形式呢?(机械能、内能、电能、太阳能、化学能、生物能、原子能等)那么,这些能量之问有什么联系呢?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或转移。

或者这样说:能量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那么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有什么规律呢?先看两组画面①铜管,一端开口,一端有底,装少量乙醚塞上塞子固定在桌边,用皮带套在铜管底部,来回抽拉,一人摩擦几下,就停住了,没什么反应,另一个人上来,摩擦次数较多,结果塞子被冲开②有两杯等质量等温度的水放在桌子上,分别从开水中、火炉中将两个等质量的金属球拿出放入两杯水中,一段时间后,同时测水的温度,结果一高一低。

从这两个画面中,我们都能知道些什么?摩擦生热中,做的功越多,那消耗的机械能越多,物体的内能增加得越多。

热传递中,一个物体减少的内能越多,另一个物体增加的内能也就越多。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即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1. 把烧热的铁块放到冷水中,铁块放热。

冷水盛水的容器、周围的空气等都要吸热,那么怎样体现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呢?(这些吸热的物体所吸收的热量的总和,跟铁块放出的热量相等)2. 夏天用电风扇吹风,所消耗的电能的多少等于什么呢?(所消耗电能一定等于所转化的机械能及由于部件间的摩擦而产生的内能的总和)前面我们所分析的规律是人类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许多科学家如焦耳、迈耶等都进行了创造性的劳动。

在19世纪初,确定为能量守恒定律,这一定律的确立与发现细胞、进化论一起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其内容表述为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1)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什么?内能由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怎么体现能量守恒呢?若在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的热传递过程中没有内能的损失,那么高温物体减少的内能等于低温物体增加的内能,那么热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扩展为热平衡方程Q吸=Q放)(2)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什么?怎么体现守恒?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吸收的热量)(理想情况)W = Q 学了能量守恒定律以后,你对我们前面所讲述的功、热量、能量的单位都是“J”这一问题是否有了更深认识和理解呢?【典型例题】[例1] 早春育秧苗时,秧田早上要放水,傍晚要灌水,为什么?解析:在这道题目中,提到两种情况,傍晚灌水,早上放水,都是为使秧苗保持一定的温度而不被冻坏。

这里要区别:第一,“傍晚”和“早上”的差别,傍晚后气温降低,秧田水放热,早上太阳出来,在阳光的照射下秧苗吸热;第二,“灌水”和“放水”的差别,灌水是增加水的质量,放水使水的质量减少;第三,在两种情况下,“提高水温”的差别,吸热时提高水温则要求水的温度上升量(t 一t0)大,放热时提高水温则要求水的温度下降量(t0一t)小,然后根据Q吸=Q放分别弄清(t0—t)和(t一t0)的大小,从而得出“都是提高秧田水温的目的”。

答案:傍晚后,气温降低,秧田水放热,据公式Q放=cm(t0一t),水的比热容较大,灌水后水的质量m又增加,所以,在放热Q放一样的情况下,温度降低就小,相对于没有灌水的秧田,水温就会高一些,秧苗不致冻坏.早上太阳出来了,在阳光照射下,秧田要吸热,据Q吸=cm(t一t0),把水放出一部分使水的质量m减小,在吸热Q吸一样的情况下,水上升的温度(t一t0)就大些,相对于没有放水时,秧田温度就高些,因而有利于秧苗的生长。

题目扩展: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利用比热容这一特性来解释的现象很多。

如:内陆地区夏季比沿海地区要炎热,为什么?还有,在沙漠地区,常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现象;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常用水,而不用油;这些都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来解释。

[例2] 为了测某金属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 g的金属块加热到98℃,然后投入80 g 12℃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温度为18℃,不计热损失,求金属的比热容是多少?解析:热平衡就是在发生热传递时,两者温度达到一致而终止了热传递,“不计热损失”表示水和金属块之间进行热传递时,金属块放出的全部热量被水吸收,求出吸收的热量根据Q 吸=c 水m 水(t 一t 0水),就可以知道金属块放出多少热,再根据Q 放=c 金m 金(t 0金一t ),求出金属块的比热容。

答案:水吸收的热量为:Q 水吸= c 水m 水(t 一t 0水)= 4.2×310J /(kg ·℃)×0.08 kg ×(18℃一12℃)=2 016 J根据题意Q 水吸= Q 金放。

Q 金放= 2 016 J= c 金m 金(t 0金一t ),所以c=0.126×310J/(kg ·℃)拓展延伸:解题中要运用平衡方程Q 吸:Q 放,找准吸热物体(低温物体)和放热物体(高温物体),利用公式求出比热容。

计算中还要注意统一单位,用国际单位制中主单位进行计算。

[例3] 多少90℃的热水跟多少15℃的冷水混合,可得l0 kg 50℃的温水?(不计热量损失)解析:本题中应考虑到热水、冷水质量之和为温水质量,热水放出的热量就是冷水的吸收的热量。

答案:设热水的质量为m 热,冷水的质量为m 冷,则m 热+m 冷=10 kg , (1)又根据Q 吸=Q 放,可知c 水m 冷(t 一t 0冷)= c 水m 热(t 0热一t ), (2)4.2×310J /(kg ·℃)×m 冷×(50℃一15℃)= 4.2×610J /(kg ·℃)×m热×(90℃一50℃)由(1),(2)解得所以热m = 4.67 kg ,冷m = 5.33 kg易错分析:解题中要注意,分清楚吸热的部分和放热的部分。

由于题目中有不计热量损失的条件,则有Q吸:Q放,还要考虑质量、比热容、温度变化等与计算有关的物理量。

热平衡方程中各个温度值的代入计算不能出错。

[例4] 10kg 25℃的水吸收3.36×610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A. 100℃B. 70℃C. 80℃D. 75℃解析:很明显这道题可用Q吸= cm△t公式求解,但是求出△t的值后,要检查一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答案:设水吸热温度升高了△t,据Q吸= cm△t,得:3.36×610J/kg·℃×l0 kg△t.10J = 4.2×3△t = 80℃易错分析:若不结合题目条件进行检查,就会选出C答案。

这显然是错误的。

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水的沸点是100℃,而计算出水末温是80℃+25℃=105℃,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道题要注意考虑水的沸腾过程,当水温升高到100℃时,需要吸收的热量是:Q’吸= cm△t:4.2×310J/kg℃×10 kg(100℃—25℃)= 3.15×610J<3.36×610J,所以水温度升高到100℃进入沸腾状态,又因为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将保持不变。

故水升高的温度为:△t:100℃一25℃=75℃,答案应为D。

解此类题目要注意物态变化的发生,如沸腾、凝固、熔化等。

【模拟试题】1. 关于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越高,物质的比热越大B. 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越小C. 热量越多的物体,比热越大D. 比热是物质的特性,它不随质量、温度等而改变2. 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比内陆地区变化小,根本原因是()A. 水吸收热的本领比砂石、泥土小B. 海水的质量比砂石、泥土大C. 海水的比热比砂石、泥土大D. 水传热本领比砂石、泥土大3. 下列哪种情况,比热会发生变化()A. 一杯水倒掉一部分B. 0℃的水温度升高成10℃的水C. 水凝结成冰D. 铁块加工成铁板4. 沿海地区的风向往往是()A. 白天从海面吹向陆地B. 白天从陆地吹向海面C. 夜晚从海面吹向陆地D. 夜晚从陆地吹向海面5. 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相同比热不同,当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一定是()A. 比热大的物体吸收热量多B. 比热小的物体吸收热量多C. 甲、乙两物体吸收热量一样多D. 因初温不知道无法判定吸收热量情况6. 关于比热的概念,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B.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也等于它的比热C. 不同物质的比热一定不同D. 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它是物质的特性之一7. 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大的物体所含的热量多B. 质量大,温度升高的物体吸收热量多C. 质量小,比热小的物体温度容易变化D. 比热大,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8. 有两块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铁块,可以近似认为铝的比热是铁的比热的2倍,若吸收相同的热量,铁块温度升高40℃,则铝块温度升高约为()A. 20℃B. 40℃C. 80℃D. 无法判定9. 有质量相等的金属块,都从沸水中取出,放在冰上,能熔化冰较多的金属是()A. 具有较大的密度B. 具有较大的体积C. 具有较大的比热D. 具有较小的比热10. 20℃的水和60℃的热水混合,则混合后水的温度是()A. 大于20℃B. 等于40℃C. 小于60℃D. 在20℃和60℃之间11. 质量和初始温度都相同的水和铁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再将铁块投入水中,将()A. 由铁块向水传递热量B. 由水向铁块传递热量C. 水和铁块之间不发生热传递D. 无法判定12. 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之比是1:2,质量之比是1:7,若甲物质吸收的热量是乙物质吸收的热量的3倍,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A. 3::3 C. 6:7 D. 7:614 B. 1413. 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相同,甲从60℃降到40℃所放出的热量等于乙从20℃升高到60℃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之比是()A. 1:2B. 2:lC. 1:4D. 4:114.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温度相同,先将甲投入一杯热水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降低6℃,取出甲(不计热损失),再将乙投入这杯热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3℃,若甲、乙升高的温度相同,则()A. 甲、乙比热一样大B. 乙的比热比甲的比热大C. 甲的比热比乙的比热大D. 无法判定15. 铜的比热是铅的比热的3倍,现有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如果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则铜块升高的温度是铅块升高的温度的()A. 2倍B. 3倍C. 1/3倍D. 初温不知,不能确定16. 下列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水壶中的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B. 两手互相摩擦,手心变热C. 用气筒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气筒会发热D. 钻木取火17.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木柴燃烧总能量增加B.“摩擦生热”总能量增加C. 烙铁降温总能量减少D. 能量转化时总能量不变18. 高速飞行的人造卫星落人大气层中会烧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卫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致使卫星烧毁B. 卫星高速运动具有的大量动能转化为内能,致使卫星烧毁C. 卫星与空气的剧烈摩擦使其带大量的静电荷,形成火花放电,造成卫星中的易燃物燃烧D. 在卫星上安装引爆装置,当其落入大气层时,令其自动爆炸烧毁19. 下列现象与对应的能量转换正确的是()A. 生石灰加水后发热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B. 电熨斗通电后发热是电能转化为内能C. 太阳灶使物体发热是光能转化为内能D. 铁轨通过火车会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二. 填空题20. 煤油的比热为 2.1×310J/(kg·℃),它所表示的意思是,0.5kg 的煤油的比热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