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上下线装置的研究

合集下载

机器人上下料方案

机器人上下料方案

机器人上下料方案概述机器人上下料方案是一种自动化处理方案,使用机器人来完成工件的上料和下料操作。

这种方案充分利用了机器人的高速、高精度和重复性能力,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操作精度,同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操作风险。

本文将介绍机器人上下料方案的设计原理、工作流程和应用场景,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设计原理机器人上下料方案的设计原理基于机器人的灵活性和智能化。

常见的机器人上下料方案包括两种方式:固定夹具和可变夹具。

•固定夹具方案:将工件固定在夹具上,机器人通过定制的夹具装卸工件。

这种方案适用于工序相对固定且工件较稳定的生产线,在生产环境中常见。

•可变夹具方案:通过机器视觉和感应器技术,机器人实时感知工件的位置和姿态,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夹具的形状和位置,完成工件的上下料。

这种方案适用于工序较为复杂或者工件形状不规则的生产线。

工作流程机器人上下料方案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工件识别:通过机器视觉系统,识别工作区域中的工件位置和姿态信息。

2.路径规划:根据工件的位置和姿态信息,确定机器人的最佳运动路径。

3.夹具调整:根据工件形状和尺寸,调整夹具的形状和位置,以确保工件能够安全地被机器人抓取。

4.上料/下料:机器人根据路径规划,将工件从指定位置上料到指定机器或装置上,或者将加工完成的工件从机器或装置上下料到指定位置。

5.检测和反馈:机器人上下料完成后,通过感应器和视觉系统对工件和装置进行检测,确保上下料操作的准确性和质量。

6.数据记录与管理:记录上下料操作的相关数据,比如工件的序号、产量、质量等,以便后续数据分析和生产管理。

应用场景机器人上下料方案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以下领域:1.汽车制造业:机器人上下料方案可以应用于汽车组装生产线中,用于上料、下料和装配操作。

2.电子工业:机器人上下料方案可以应用于电子器件的生产线中,实现自动化的物料搬运和装配。

3.医药行业:机器人上下料方案可以应用于药品和原料的生产线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毕业论文通用上下料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通用上下料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通用上下料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 1本课题研究背景的意义 (1)1. 2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1. 3本文的主要工作 (2)2 机械手简介 (3)2. 1机械手的分类32. 2常见机械手分类43 控制方案 (9)3. 1系统控制器的选择93. 2PLC的基本知识103. 3 PLC、电机选型 (12)4 控制系统设计 (17)4. 1 硬件系统设计 (17)4. 2软件系统设计 (20)4. 2. 1 .................................................... 梯形图编语(LD-Ladder Diagram)204. 2. 2控制流程图 (21)4. 2. 3梯形图设计 (22)结束语 (34)致谢 (35)参考文献 (36)通用上下料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摘要机械手是工业机器人系统中传统的任务执行机构,是机器人的关键部件之一。

机械手的机械结构采用滚珠丝杆、滑杆、等机械器件组成;电气方面有交流电机、变频器、传感器、等电子器件组成。

该装置涵盖了可编程控制技术,位置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等。

本文介绍的机械手是由PLC输出控制机械手横轴和竖轴的精确定位,微动开关将位置信号传给可编程控制器PLC主机;位置信号由接近开关反馈给PLC主机,通过控制机械手手爪的张合,从而实现机械手精确运动的功能。

本课题拟开发的通用上下料机械手可在空间内抓放物体,动作灵活多样,可代替人工在高温和危险的作业区进行作业,并可根据工件的变化及运动流程的要求随时更改相关参数。

关键词:PLC可编程控制器;机械手GENERAL FEEDING ROBOT CONTROL SYSTEMDESIGNABSTRACTMan ipulator is a traditi onal in dustrial robot system task execut ing age ncy, is one of the key comp onents of the robo t The mecha ni cal structure of the man ipulator with ball screw, slider, such as mechanical parts; Has ac motor, frequency converter, sen sors, electrical and other electr onic devices This unit covers the programmable con trol tech no logy, positi on con trol tech no logy, test ing tech no logy, etc Man ipulator is in troduced in this paper by PLC output con trol man ipulator tran sverse and vertical shaft precision positioning, micro switch position signal to host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LC; Position feedback signals from the proximity switch to the PLC host computer, through the control of manipulator gripper zhang, so as to realize the fun cti on of mani pulator moveme nt accurately This topic proposed the developme nt of general loading manipulator can catch put objects into space and flexible, can replace artificial to operate at high temperatures and dangerous areas, and can accord ing to the requireme nt of the cha nge and moveme nt of the workpiece process at any time cha nge the related parametersKEY WORDS PLC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manipulator1 绪论1.1 本课题研究背景的意义我国国家标准(GB/T 12643-90)对机械手的定义:“具有和人手臂相似的动作功能,可在空间抓放物体,或进行其它操作的机械装置。

机器人在上下料生产线中的应用分析

机器人在上下料生产线中的应用分析

控制理论与应用今 日 自 动 化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Automation Today2020.9 今日自动化 | 892020年第9期2020 No.9[2] 郑发跃.工业网络和现场总线技术基础与案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3] 纳普.工业网络安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4] 许勇.工业通讯网络技术和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5] 宋云艳.工业现场网络通讯技术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17.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应用范围的增加,使得机器人具有更高的智能化操作方式,机器人在特殊行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铝模板制造行业中的上下料生产线中,能够有效保证铝模板生产质量。

因此需要铝模板制造单位要重视机器人在上下料生产线中的应用分析,从而提高铝模板制造效率和质量。

1 工业机器人1.1 工业机器人的类别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应用领域不同,因此又能将工业机器人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工业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应用臂部区域的机器人可以按照所活动的角度分为直角坐标型、并联机器人以及球坐标类型机器人三种。

(2)通过分析工业机器人所控制运动机构的能力,可以将其划分为点位型、连续型等机器人。

在实际应用中,这类机器人主要是应用到气割焊接、正常装卸运输和机械制造业上下料生产线中。

对比于第一类工业机器人,其能够严格执行程序员所制定的焊接、运输、上下料等程序,确保生产质量达到标准。

(3)在工业机器人工作过程中,其需要读取内部的程序,在读取程序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示教输入型,另一种为程序输入型,在应用到上下料生产线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所应用,才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1.2 工业机器人的组成结构一般情况下,工业机器人的组成结构主要由控制系统、主体以及驱动系统构成。

在其正常运行状态下,主要由控制系统所提供工作方式,其主要由执行结构和基座组成,执行结构是由大量的零部件构成的机械手臂或手腕等工作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工业机器人需要进行特殊的操作,还需要在其基座添加运动功能,使其能够进行短距离的行走。

机器人自动化装配线设计及优化

机器人自动化装配线设计及优化

机器人自动化装配线设计及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机器人自动化装配线作为一种高效、精准的生产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

本文将探讨机器人自动化装配线的设计和优化,以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一、机器人自动化装配线设计1.生产需求分析:在设计机器人自动化装配线之前,首先需要对生产需求进行详细分析。

确定生产目标、产量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等,为后续的装配线设计打下基础。

2.工艺流程规划: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将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的规划和分解。

确定每个环节的作业内容、时间和所需的机器人类型。

合理规划工艺流程,能够有效提升装配线的生产效率。

3.设备选型: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机器人和其他自动化设备。

不同的产品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如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等。

在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精度、速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4.工作站布局:根据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结果,进行工作站的布局设计。

合理的工作站布局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机器人之间的空隙,提高装配线的产能和效率。

5.程序编制:根据设备选型和工作站布局,编写相应的机器人控制程序。

程序的编制要确保机器人能够按照预定的工艺流程完成任务,并具备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以确保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安全考虑:在设计机器人自动化装配线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需要考虑各种安全设备的设置,如光幕、保护罩、急停按钮等,以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机器人自动化装配线优化1.工艺流程优化:定期对装配线的工艺流程进行评估和优化,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通过简化繁琐的工艺流程,缩短装配时间,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2.设备调试和维护:定期对机器人和其他自动化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能够避免设备故障对生产进度的影响。

3.数据分析与优化:通过收集和分析装配线运行的数据,寻找装配线存在的瓶颈和问题,为优化提供依据。

上下料机器人原理

上下料机器人原理

上下料机器人原理上下料机器人是一种现代化的智能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先进的机械、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实现自动化的物料搬运、上下料和生产流程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上下料机器人的原理,以及它的应用和指导意义。

上下料机器人由机械结构、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机械结构通常由机械臂、传感器和执行器等部件组成,用于完成物料的抓取、搬运和放置。

电气系统则负责机械部件的驱动和控制,包括电动机、传感器、电源和通信设备等。

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核心部分,它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编程和算法实现对机械和电气系统的智能控制和调度。

上下料机器人的工作流程通常分为五个主要步骤:检测物料、抓取物料、搬运物料、放置物料和确认操作。

首先,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检测工作区域内的物料情况,获取物料的位置、数量和特征等信息。

接下来,机械臂根据编程指令和算法,准确地抓取需要上下料的物料。

然后,机器人利用电动机驱动机械臂,将物料从一个位置搬运到另一个位置。

在放置物料时,机器人会根据设定的位置和方式,精确地放置物料,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最后,在完成上下料工作后,机器人会通过传感器和图像处理等技术,确认操作的结果,以便进一步分析和改进。

上下料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其次,它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降低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另外,它还可以提高安全性,减少人员伤害和事故发生的风险。

因此,上下料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电子器件组装、食品加工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于企业和生产厂家来说,使用上下料机器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企业需要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和工艺特点,选择合适的上下料机器人类型和配置。

其次,企业需要进行系统的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另外,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维护和保养体系,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机器人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地轨机器人机床上下料控制技术

地轨机器人机床上下料控制技术

01序言地轨机器人机床上下料系统包括上下料机器人、机械手和桁架装置等,可自动完成上料、下料任务,同时可以完成加工件的准确定位、测量及检测等复杂工序,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有效提高了集成度。

地轨作为机器人的一个行走辅助机构,也快速发展起来,在一些空间复杂、工件尺寸大的场合应用广泛,可以作为机器人的第七轴,也可以由PLC驱动伺服电动机控制[1-3]。

现以一条主轴生产线为例,分别介绍地轨机器人机床上下料控制系统的构成和控制流程。

02地轨控制地轨主要是配合机器人完成生产线上各机床的上下料,采用直线导轨作为导向机构,动力驱动依托伺服电动机、减速器和齿轮齿条来完成,地轨控制部分如图1所示,包括地轨PLC、触摸屏、驱动器、电动机、料架和机器人控制柜,与主控PLC实时通信,进行数据交互。

设备启停屏操作画面如图2所示,可完成设备启停、模式切换及伺服设置等功能。

位置代码显示主控要求调度的位置,包括料位位置和机床位置;物料代码显示当前工件型号代码;圆形指示灯显示当前位置上有无物料状态。

图1 地轨控制示意图2 设备启停屏操作画面伺服操作画面如图3所示,可以开启、关闭伺服,完成电动机正反转操作和原点回归操作;同时可以在位置输入框输入目标位置,按下“绝对位置”按钮,地轨电动机旋转,带着机器人向目标位置移动;“立即停止”按钮可以停止电动机旋转指令;“当前位置”实时标识地轨机器人位置。

图3 伺服操作画面料台操作画面如图4所示,在手动方式下点击相应的按钮可控制相应部件动作,动作到位后圆形指示灯呈现绿色状态。

整线各活动单元都安装有按钮盒,在系统手动模式下可控制各部件动作。

图4 料台操作画面通过西门子博途工具软件对工艺对象地轨驱动进行组态与参数设置[4]。

驱动器基本参数设置界面如图5所示,分别设置硬件接口、驱动装置的使能和反馈、电动机每转脉冲数、每转负载位移及旋转方向、硬和软限位开关等数据。

图5 驱动器基本参数设置界面PLC分别控制地轨电动机、料架,同时与触摸屏、机器人控制柜通信,地轨使能控制和绝对位置控制部分如图6所示。

基于Robotstudio机器人上下料工作站设计

基于Robotstudio机器人上下料工作站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Robotstudio机器人上下料工作站设计专业: 工业机器人技术班级: 机器人19-1 学号: 19411014姓名: 桂顺指导教师: 周天奇2020 年 6月 14日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2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机发展趋势 (2)第二章机器人上下料工作站的仿真设计 (3)2.1工业机器人仿真系统的创建 (3)2.1.1准备工作 (3)2,2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布局 (5)2.3动态输送链的创建 (10)2.4创建动态夹具 (18)2.4.1设定夹具属性的步骤 (18)2.4.2设定检测传感器 (19)2.4.3设定拾取放置动作 (21)2.4.4创建属性与连结 (22)2.4.5创建信号与连接 (23)2.4.6仿真验证 (23)第三章:物料检测smart组件创建 (26)3.1新建一个smart组件 (26)3.2:工作逻辑的设定 (29)3.2.1:配置IO单元 (29)3.2.2:配置IO信号 (29)3.3上下料工作站的仿真运行 (30)3.4总结 (37)致谢 (38)参考文献 (39)附录 (41)摘要从实现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某下料系统需求出发,讨论机器人的选型,和控制柜的选择,以及夹具的设计,物料块的大小种类以及质量等,思考建立工作站的布局、系统的创建运动轨迹、路径规划、运动仿真等内容。

本文基于RobotStudio 离线编程软件虚拟仿真自动下料系统:由输送链将物料运输到输送链末端,有传感器检测信号后,机器人将会到指定位置去夹持并物料放入机床进行加工,此时输送链会自动补齐一个物料块并输送到输送链的末端,当物料块加工完成后再由搬运机器人放置在选定位置,这一系列的自动化搬运和码垛等工作,只需一台机器人和一个输送链来完成,通过机器人与外围设备之间的信号连接,实现自动化运行。

关键词robotstudio;上下料;外围设备;信号连接第一章绪论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诞生的工业机器人是应用于实际生产并实现工业自动化生产的一个重要体现工业机器人作为现代工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包装等行业。

机床上下料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机床上下料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第1章绪论1。

1 选题背景机械手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具有抓取和移动工件功能的自动化装置,它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机械手能代替人类完成危险、重复枯燥的工作,减轻人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力。

机械手越来越广泛的得到了应用,在机械行业中它可用于零部件组装,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普遍。

目前,机械手已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单元FMC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机床设备和机械手共同构成一个柔性加工系统或柔性制造单元,它适应于中、小批量生产,可以节省庞大的工件输送装置,结构紧凑,而且适应性很强.当工件变更时,柔性生产系统很容易改变,有利于企业不断更新适销对路的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而目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应用规模和产业化水平低,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直接影响到我国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从经济上、技术上考虑都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进行机械手的研究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1。

2 设计目的本设计通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本科四年的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完成一个特定功能、特殊要求的数控机床上下料机械手的设计,能够比较好地体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理论研究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专业精神和态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明确的实施目标,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目前,在国内很多工厂的生产线上数控机床装卸工件仍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为了提高生产加工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使生产线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适应现代自动化大生产,针对具体生产工艺,利用机器人技术,设计用一台装卸机械手代替人工工作,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可以自动执行工业任务的机器装置,它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和发展也在不断深入,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

本文将对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一、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1.1 传统工业机器人传统工业机器人通常由机械臂、控制系统和末端执行器组成,可以执行各种重复性、精密性的工业任务。

目前,传统工业机器人已经在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生产、食品加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2 协作机器人随着人工智能和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协作机器人成为了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协作机器人可以和人类在同一工作空间内工作,实现人机合作,大大拓展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1.3 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是指一种高度自适应性的制造系统,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快速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和设计变化。

柔性制造系统通常包括柔性制造单元、自动化设备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发挥工业机器人的灵活性和自适应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4 无人工厂随着工业4.0的不断推进,无人工厂逐渐成为工业领域的发展趋势。

无人工厂利用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来实现生产线的无人化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灵活性,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目前,无人工厂已经在汽车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5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指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从简单的执行工具转变为具有感知、学习和决策能力的智能装置。

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2.1 智能化未来工业机器人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具备更强的感知能力、学习能力和决策能力。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深度学习技术,工业机器人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任务,适应不同的生产环境和任务需求。

工业机器人上下料系统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应用研究

工业机器人上下料系统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应用研究

工业机器人上下料系统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2-09-14T05:48:26.08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9期第5月作者:程虎丰[导读] 工业机器人上下料系统代替了传统工业生产线上的手动操作程虎丰天津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308摘要:工业机器人上下料系统代替了传统工业生产线上的手动操作,可以为工业企业节省更多的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切实改进传统生产上下料方式,提升工业生产效率。

通过工业机器人上下料系统的研制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应用,还可以进一步实现工业生产的整体全自动化发展,提高工业生产的工作效益,有助于工业发展的改革进步、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重要的积极影响。

现阶段,我国工业生产上下料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平均水平尚未达到理想效果。

因此,针对机器人上下料系统的经验总结、迭代研制、整合开发等工作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上下料系统;自动化生产线;应用1研究工业机器人上下料系统的必要性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工业机器人上下料系统的总体水平,将其更好地应用在工业生产上下料环节,补缺后疫情时代人工短缺的危机,首先要对其必要性进行分析。

从宏观角度来看,工业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是实现自动化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相关行业自动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上下料是普遍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环节,由机器人替代人工实现自动化上下料市场需求几乎覆盖整个制造业,其设备投入方面,虽然在早期研发相对偏多的成本,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够运行稳定,便可以继续升级,形成针对行业、工艺、或具体工位的装备产品化推广,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以目前大宗国产工业机器人产品的性价,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相对于长期的人工雇佣或劳务派遣,要承担相应的人为因素风险,同时也要付诸较高的管理运营成本。

于此,工业机器人显然是解决生产经营矛盾的重要元素,对适应内循环经济下的制造业升级转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可以全天候进行工作,除去维护时间,能满足各种工况上下料生产排班的需求。

关于敞车翻车机用机器人自动摘钩执行装置的技术研究

关于敞车翻车机用机器人自动摘钩执行装置的技术研究

关于敞车翻车机用机器人自动摘钩执行装置的技术研究摘要:为实现敞车翻车机的智能化控制,利用专用机器人完成摘钩解列工作,本文对自动摘钩执行装置进行研究,开发出了敞车翻车机用机器人自动摘钩执行装置,能有效的防止自动摘钩执行装置与火车发生碰撞,以及在列车运行异常时、车厢距离过近时将测量信号反馈给紧急分离装置进行紧急分离,以保护装置不被火车撞坏,解决了操作人员身心健康和作业安全问题,有利于企业环境和职业健康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智能化控制、机器人、自动机械引言目前,我国铁路运输的煤矿在转运过程中需要翻车设备将矿料倒转在指定工位,翻车机装卸工艺系统在国内最早应用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O”型构造形式为主。

翻卸作业中各个机构为非连续工作,效率较低。

上世纪80年代至今,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逐步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国内厂家设计开发了“C”型单车、双车翻车机,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稳定性、安全性。

1.翻车机系统翻车机是一种用来翻卸铁路敞车散料的大型机械设备。

翻车机系统是一种非常专业化的散状物料卸料系统,它用于火车装载的散状物料的翻卸。

翻车机卸煤系统卸车效率高,对车辆损伤少,能改善值班人员的工作环境和便于实现机械的自动化控制。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火力发电厂、冶炼厂、水泥厂、港口、矿山的建设所需火车运输的散状物料(如煤炭、焦炭、矿砂等)用量大幅增长,大型现代化企业广泛应用翻车机卸车系统。

1.现有翻车机设备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绝大部分的翻车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将列车逐节拆解进行翻车作业,现有的铁路列车结构仍然采用老式的锁钩结构,必须由工人手动对列车进行摘钩操作,人工操作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自动化程度低、识别准确率低、环境适应性差,且煤矿粉尘大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损害大,另外还有安全隐患多等诸多不利因素存在。

国内外对于自动摘钩的设备研究已经很多年,但是一直未有大规模投入使用的产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产品设计需要对现有的列车车钩结构进行更改,投入较大。

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上位机设计研究

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上位机设计研究

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上位机设计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已经成为了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机器人的出现为自动化生产带来了福音,其高效、准确、稳定的表现使得其成为了工业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电器等行业。

在机器人控制中,上位机设计的优化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就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上位机设计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实现方案和方法。

一、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机器人控制系统一般由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组成。

硬件上,机器人控制器、网络、传感器、执行器等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软件上,则分为上位机软件和下位机软件两部分。

上位机软件主要负责机器人控制的参数化编辑、程序开发、控制运行等。

而下位机软件则是将上位机软件传送的指令解码成机器人控制指令,执行机器人动作操作和数据采集等。

二、机器人控制系统中上位机软件的作用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上位机软件是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上位机软件能够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控制性能和精度。

上位机软件可以通过面向用户的交互界面,指导机器人进行控制动作,并对机器人进行监测和管理。

上位机软件的优化能够提高机器人的运行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机器人的开发成本和实现难度,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开发效率。

三、机器人控制系统中上位机软件设计的方法1. 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

在上位机软件设计中,需要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将不同功能的模块分开设计。

模块化设计能够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对于后期的维护和开发工作也具有很大帮助。

2. 官方软件平台。

为了确保上位机软件的稳定性,一般采用官方软件平台进行开发和设计。

官方软件平台一般经过了长时间的测试和软件库库的完善,软件开发人员在开发中只需使用平台规定的库函数和API接口,即可实现所需的功能开发。

3. 采用开放式设计方式。

采用开放式设计方式的好处是能够充分利用外部开发工具或软件库,减少开发难度和提高开发效率。

同时还能够丰富系统的功能,提高系统的可定制性。

高空作业机器人的机械设计与结构优化技术研究

高空作业机器人的机械设计与结构优化技术研究

高空作业机器人的机械设计与结构优化技术研究高空作业机器人是一种在高空环境下进行作业的智能机器人,它具备自主导航、定位、操作和安全保护等功能。

有了高空作业机器人,可以避免人工高空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作业效率,并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

机械设计是高空作业机器人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它的目标是设计一种结构紧凑、运动稳定、操作灵活、安全可靠的机器人,以在高空环境下完成各种复杂的作业任务。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应该具备足够的稳定性。

高空作业机器人在高空环境中工作时会受到较大的风力和重力影响,因此需要具备稳定的机械结构以保证其安全运行。

在机械结构设计中,可以采用一些加固措施,如增加结构的密集度、使用合理的材料和合理分布重量等来增加机器人的稳定性。

其次,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还应具备良好的运动性能。

高空作业机器人需要能够在复杂的高空环境中进行准确、平稳的运动,因此要设计合适的机械结构以满足这一需求。

可以采用一些机械传动装置,如轮式运动、履带运动或多足爬行等方式,以实现机器人在不同高度和角度上的自由运动。

另外,高空作业机器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灵活性。

在高空环境下,机器人需要能够进行各种操作任务,如搬运、焊接、喷涂等。

因此,机械结构设计要考虑到机器人对于各种操作工具的适配性,并提供相应的操作接口。

可以设计多功能的机械手臂,以实现机器人对不同操作工具的切换和使用。

此外,机器人的安全性也是机械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高空作业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定位和操作,为了保证作业过程的安全性,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应该具备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

可以在机械设计中考虑设置安全开关、紧急停机按钮等安全装置,以及设计防护罩等护身装置,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另外,在高空作业机器人的机械设计和结构优化中,还可以运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来提高机器人的性能。

例如,可以采用仿生学原理来设计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以模仿生物的运动方式和力学原理,提高机器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优化研究分析

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优化研究分析

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优化研究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是现代制造业中常见的生产方式,其通过自动化设备的运用,实现焊接任务的高效完成。

随着工业4.0的发展,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在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的优化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现有的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在布局上可能存在不合理,导致生产效率不高。

由于焊接任务的复杂性,机器人在执行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误差,导致焊接质量不稳定。

现有的优化方法可能仍然有待改进,无法充分发挥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的潜力。

对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进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现有的生产线布局、改进焊接技术和优化控制系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的优化方法,分析优化效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为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的优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通过对目前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旨在找到有效的优化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线的持续稳定运行。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当前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存在的瓶颈和问题,找出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质量不稳定的原因;2. 探讨各种可能的优化方法和策略,包括改进生产流程、优化设备配置、提高操作人员技能等方面;3. 评估不同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为实际操作提供科学依据;4. 展望未来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的发展方向,提出未来可能的优化方向和技术挑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3 研究意义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优化是当前制造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研究对其进行优化,将对整个生产线的效率、质量和成本产生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高压线束部件分组装机器人的设计和优化

高压线束部件分组装机器人的设计和优化

高压线束部件分组装机器人的设计和优化摘要:高压线束部件分组装机器人的设计和优化,是为了提高高压线束部件的装配效率和准确性而开展的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高压线束部件装配过程中的问题,设计了一套高效的装配机器人系统,并对其进行了优化。

优化结果表明,该装配机器人系统能够显著提高装配效率和准确性,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1. 引言高压线束部件是一种关键的汽车电气组件,负责将电力传输至汽车各部件和系统。

高压线束的装配是一项复杂的工序,传统的手工装配往往存在效率低、准确性不高等问题。

因此,设计一套高效的高压线束部件分组装机器人系统,对于提高装配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2. 需求分析在进行高压线束部件的装配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需求:(1)提高装配效率:传统的手工装配方式不仅速度慢,且容易出错,需要提高装配效率。

(2)保证准确性:高压线束部件属于汽车电气系统的核心组件,其装配的准确性对整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3)降低人力成本:机器人装配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 系统设计(1)机器人选择和布局:选择适合高压线束部件装配的机器人,如SCARA机器人或Delta机器人,并合理布局,使得机器人能够灵活自如地进行装配操作。

(2)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用于检测和执行装配过程中的各个步骤。

(3)任务规划和路径规划:优化任务规划和路径规划算法,使机器人能够高效地完成装配过程。

(4)视觉系统:引入视觉系统,用于检测和定位高压线束部件的位置和角度,确保装配的准确性。

4. 优化方法(1)装配序列优化:通过优化装配序列,使得装配机器人能够高效地完成装配过程。

采用遗传算法等优化方法,将装配过程中的不同操作顺序进行优化,以提高装配效率。

(2)力控制优化:通过引入力控制技术,使机器人在装配过程中能够适应不同材料表面的摩擦力和压力,确保装配的准确性。

(3)装配误差补偿:通过优化机器人的反馈控制系统,对装配过程中的误差进行实时补偿,以提高装配的准确性。

高空作业机器人技术与控制研究

高空作业机器人技术与控制研究

高空作业机器人技术与控制研究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高空作业需求不断增加,而传统人工作业已经不适应快速、高效和高风险的高空作业任务。

因此,高空作业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空作业机器人技术与控制的相关研究进展和挑战。

一、高空作业机器人技术的背景与现状高空作业机器人是指能够在高空环境下完成特定任务的机器人系统。

与传统高空作业相比,高空作业机器人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安全性:高空作业机器人能够承担高风险和危险任务,减少人工作业带来的伤亡事故风险。

2. 提高效率:高空作业机器人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3. 扩大作业范围:高空作业机器人能够进入人工难以到达的狭小空间或高空位置,拓展了作业范围。

目前,高空作业机器人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施工、城市维护和救援等。

高空作业机器人的研究主要涉及机械结构、导航定位、感知识别以及自主控制等方面。

二、高空作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研究高空作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其作业能力和稳定性。

一种常见的设计是借鉴蜘蛛的悬挂机构,使机器人能够粘附在墙壁或天花板上,具备多向作业能力。

此外,机械臂的设计也是关键之一,能够实现多自由度运动和精确控制,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

三、高空作业机器人的导航定位研究高空作业机器人需要具备准确的导航和定位能力,以确保安全、稳定的作业。

当前常用的导航定位方法包括激光测距、视觉识别和惯性导航等。

激光测距技术能够提供精确的环境地图,帮助机器人实现精确定位;视觉识别技术则能通过摄像头捕捉环境信息,准确确定机器人位置;惯性导航技术则可通过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传感器实现定位和姿态估计。

四、高空作业机器人的感知识别研究高空作业机器人需要具备感知和识别能力,以应对复杂作业环境。

感知技术包括激光雷达、红外传感器、摄像头等,能够感知和识别障碍物、人员和其他工具;人工智能技术则能够对感知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自主决策和规划路径。

机器人装配线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装配线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装配线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特别是在制造业中,机器人的使用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装配线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系统概述该系统主要由若干台机器人、传感器、PLC控制器、HMI等组成。

机器人采用三轴平面机械臂,可在X、Y、Z三个方向上移动,用于将零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

传感器可以检测零部件的物理特性,如大小、形状、颜色等,将信息传输到PLC控制器中,进行逻辑判断和控制。

HMI可以显示生产线的状态和参数,以及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操作。

2、控制策略为了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需要采用一种有效的控制策略。

本系统采用基于PLC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将生产线各个环节的操作和控制集中至PLC控制器,利用程序逻辑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

具体地,我们将生产线分为若干个工位,每个工位对应一个机器人。

当物料运输到某个工位时,传感器将检测到物料的信息,传输至PLC控制器。

PLC控制器将根据预设的程序逻辑,计算出机器人需要执行的动作和时间,发送指令至机器人控制器,使机器人按指定时间、位置和方式完成零部件的装配工作。

装配完成后,传感器将继续检测物料信息并传输至PLC控制器,以启动下一个工位的生产。

如此往复,直至最终产品装配完成。

3、应用分析机器人装配线自动控制系统的优点显而易见。

首先,该系统具有高效性。

由于采用了程序化控制,生产过程可以高度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率。

其次,该系统具有高精度性。

机器人可以按照预设的路径和姿态进行装配,严格保证了产品的尺寸和质量。

最后,该系统具有高灵活性。

生产线可以随时增加或删除工位,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进行智能调度。

当然,该系统也存在一定的应用限制。

首先,系统设备的投资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维护,否则会影响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其次,生产线的产品类型和要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需要逐步优化和调整程序逻辑,以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

机器人自动上下水模块原理

机器人自动上下水模块原理

机器人自动上下水模块原理一、引言机器人自动上下水模块是一项先进的技术,它允许机器人在水中自由行动,完成各种任务。

本文将从机器人的视角,详细介绍机器人自动上下水模块的原理和工作流程。

二、模块构成机器人自动上下水模块由多个关键部件组成,包括水密舱、推进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等。

水密舱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能够保证机器人在水中不受损坏。

推进器提供动力,使机器人能够在水中自由移动。

传感器用于感知周围环境,控制系统则负责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三、工作原理1. 上水过程:机器人上水过程可以分为准备阶段、浮升阶段和稳定阶段。

在准备阶段,机器人会通过控制系统检测周围环境,确保没有障碍物。

然后,机器人会启动推进器,产生足够的浮力,使机器人逐渐浮升到水面上。

最后,在稳定阶段,机器人会调整姿态,保持平衡。

2. 下水过程:机器人下水过程与上水过程相反。

在准备阶段,机器人会通过控制系统检测水下环境,确保没有障碍物。

然后,机器人会启动推进器,产生足够的推力,使机器人逐渐下沉到水中。

最后,在稳定阶段,机器人会调整姿态,保持平衡。

四、工作流程1. 上水流程:(1) 启动控制系统,检测周围环境。

(2) 启动推进器,产生浮力。

(3) 逐渐浮升到水面上。

(4) 调整姿态,保持平衡。

2. 下水流程:(1) 启动控制系统,检测水下环境。

(2) 启动推进器,产生推力。

(3) 逐渐下沉到水中。

(4) 调整姿态,保持平衡。

五、应用领域机器人自动上下水模块在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海洋探索,机器人可以在水下环境中进行科学调查和勘测。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水下救援,机器人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进入水中,执行救援任务。

六、总结机器人自动上下水模块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它使机器人能够在水中自由行动。

通过水密舱、推进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的协同工作,机器人可以安全、稳定地上下水。

这项技术在海洋探索和水下救援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0kV高压断路器电气试验机器人接线装置研究

10kV高压断路器电气试验机器人接线装置研究

10kV高压断路器电气试验机器人接线装置研究
刘沁怡
【期刊名称】《自动化博览》
【年(卷),期】2024(41)3
【摘要】高压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控制和保护设备,而电气试验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

传统的高压断路器电气试验是由人工完成的,效率低,危险程度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系统对高压断路器的高质量要求。

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10kV及以下等级断路器电气试验的机器人接线装置。

该装置包括整体框架、传感器、电压信号转换模块、通信接口和电源模块等,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现场安装便捷、接线简单等特点。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刘沁怡
【作者单位】国家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浦东供电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5
【相关文献】
1.试验接线对断路器高压试验的影响
2.高压断路器试验集成式柔性接线快速检测系统的研究
3.一种高压电气试验接线装置的研发及应用
4.高校新入职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实践探索
5.10kV高压断路器电气试验机器人接线装置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人上下线装置的研究
作者:童翔威
来源:《数码设计》2017年第15期
摘要:本项目攻克了高空线路机器人上下线技术,研发的两类“上下线”装置,解决了目前智能装备上下线困难,人工使用不便,上下线安装过程甚至难于作业本身等难题,填补了我国输电线路总长度规模为116万千米巨大应用场景的空白。

关键词:机器人;上下线;智能装备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5-0062-01
Abstract:this project has conquered the upper and lower line technology of high altitude line robot, and developed two types of "upper and lower line" devices, which have solved the difficulties such as the difficulty of upper and lower lines, inconvenient manual use, and difficult installation process of upper and lower lines. It fills the blank of the huge application scene with a total length of 1.16 million kilometers.
Key words:robot; Up and down the line; Smart equipment
引言:我国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度已超过116万千米,对于输电线路的巡视与检修工作,除近两年来少量地区采用无人机巡视外,95%以上仍依赖人工巡检,其强度高、效率低、耗时长、安全风险大,且容易出现漏检。

机器人具有抗风性强、抗电磁干扰强、续航时间长等无人机无可比拟的优点,自从1989年首台线路机器人诞生以来,国内外已出现了大量性能先进、作业高效的线路机器人,但是这些机器人未能在线路的智能巡视与检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工安装机器人上下线过程繁琐、复杂。

1 介绍
1.1背景
(1)智能巡检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期。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推进各领域新兴技术跨界创新。

必须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国网公司《“十三五”智能运检规划》中明确:实现检修装备智能化、检修作业标准化、检修现场可视化,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用机器人替代人工作业将是今后运行与检修的发展趋势。

(2)智能输电运检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输电线路总长度规模达到116万千米。

但智能技术应用率还不足30%,市场前景广阔。

(3)智能装备上下线问题亟待解决。

自从1989年首台线路机器人诞生以来,国内外已出现了大量性能先进、作业高效的线路机器人,但是这些机器人未能在线路的智能巡视与检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工安装机器人上下线过程繁琐、复杂。

1.2痛点发现
在大量实际应用中发现,机器人上下线过程中面临如下难题:一是如何将重达100余斤的机器人运送至几十米以上的高空难度大,二是机器人上升过程中因重心偏移容易出现倾覆,实现平稳上升难度大,三是机器人姿态控制要求高,机器人上升到线路平面后,需要调整姿态完成挂线安装。

1.3核心技术。

(1)首创无人辅助状态下机器人自主挂线技术。

①针对巡视机器人独有的双臂同侧结构,设计了凹型衔接轨道,通过机器人双臂以收拢到达衔接轨道上方再向外展开的方式,实现机器人准确悬挂。

②针对检修机器人的双臂反对称特点,设计了运载平台旋转机构,通过调整旋转角度,实现行走轮无干涉向上穿越线路,确保机器人挂线安全高效。

(2)创新提出了无人机自主安装滑轮方法。

针对无人状态下难以实现高空线上滑轮安装与取下的难题,1、设计了机器人专用跟斗滑车,滑车活动架在无人机电磁吸附作用下将挂口打开,滑车挂到线路上后,活动架在重力作用下封闭挂口,实现安全悬挂。

2、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具有导线特征的线路样本库,通过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摄像头的互补图像处理,完成线路的自主准确识别。

确保无人机安装滑轮准确可靠。

(3)首创了空中运载平台自平衡技术。

针对悬浮上升过程中机器人容易倾覆的难题,1、设计了机器人联动锁紧机构,电机通过控制挡板的夹紧或张开,从而带动4个直角滑块同时移动,实现对机器人的固定或松开。

2、设计平台左右两侧平衡杆,利用绝缘绳穿过平衡杆与地下车载平台的控制绞盘相连,实现平台前后两侧倾角可控。

设计微调弹簧,防止平台受风力等外部微小扰动影响,确保机器人上线平稳可控。

2 项目特点
2.1使用方便。

以往线路机器人需要规模为8人左右的上下线团队协助安装机器人,极大地制约了机器人使用化的发展。

项目成果“固定式上下线平台”采用升降式电梯上下线方法,巧妙设计了线路与升降装置的衔接轨道,只需将机器人安装到位于地面的吊篮中,无需人员上塔协助,解决了上下线难题。

2.2适用范围广。

项目成果“移动式上下线平台”攻克了无人机自动识别线路技术、运载平台空中自平衡技术、车载平台自调平技术,将为国内涌现的大量线路检修机器人提供上下线服务,此外,还可以运送其他的高空线路智能装备。

是高空线路智能检修与检测装备的“运载火箭”。

3 成效
3.1解决了如何高效到达作业点的问题:以往线路机器人需要规模为8人左右的上下线团队协助安装机器人,极大地制约了机器人实用化的发展。

本机器人采用升降式电梯上下线方法,巧妙设计了线路与升降装置的衔接轨道,只需将机器人安装到位于地面的吊篮中,无需人员上塔协助,解决了上下线难题。

3.2解决了机器人应用前景的问题:线路机器人总价100万,可以使用6年以上,一台机器人可以负责50公里的巡视范围,每天每公里的巡视成本降至10元,远低于现有技术的巡视成本,本产品可实现推进线路机器人真正投入实际应用,本产品将成为机器人应用的“重要推手”。

可为客户解决使用成本高昂的难题。

4 小结
本项团队紧紧抓住了线路机器人难以大规模应用的痛点,面向架设在野外的架空输电线路,可以提供线路机器人上下线技术服务,研发的固定式上下线装置与移动式上下线装置,将是市场上能够提供这一服务的唯一产品,对线路机器人整个行业的实用化推进意义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