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几何知识点-带证明

合集下载

(完整版)初中几何几个著名定理及证明

(完整版)初中几何几个著名定理及证明

① AC(BP+DP)=AD ・ BC+AB ・ DC ・ 即 AC ・ BD=AB ・ CD+AD ・ BC.2.托勒密定理的逆定理若一个凸四边形两对对边乘积的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乘积,则这 个凸四边形內接于一圆。

己知:在凸四边形ABCD 中,AB • CD+AD • BC 二 BD • AC 。

求证:A 、B 、C 、D 四点共圆。

证明:分别以E 、A 为顶点,在 四边形ABCD初屮见何甩个著名炙龌及证明 识玻堵泗阳展療口屮曇蒐疋屮 一.托勒密定理 1.托勒密定理 圆內接四边形中,两条对角线的乘积等于两组对边乘积之和。

己知:圆內接四边形AECD,求证:AC ・BD 二AB • CD+AD ・BC 。

证明:如图所示,过C 作CP 交BD 于P, 使Z1=Z2,又Z3=Z4, AACD^ABCP. 冴 BP BC EP • AC 二 AD • BC 又 ZACB=ZDCP, Z5= Z6,,即 •:A ACB S A DCP . 得需=舘,即DP ・AC =AB ・DC内,作ZABF= ZDBC> ZBAF=ZBDC,—=—=> AB CD^BD-AF则厶ABF^ADBC 〜Ar CDAH _Bn亦—斎又•,• ZABD = Z ABF +ZEBF= ZEBF + ZDBC = ZFBC•'•△ABD S A FB C =x> —=—=>JD-/R-=Hzrc/--HC CF•••AB ・ CD+AD ・ BC=BD* (AF+CF)又VAB・CD+AD ・BC=BD・AC (己知〉,•••AC=AF + CF;「.A、F、C三点共线;ZBAC=ZBAF = ZBDC;:4、B、C、D 四点共圆。

3.托勒密不等式在任意凸四边形中,两组对边乘积的和不小于其两条对角线的乘积。

〈托勒密定理可视作托勒密不等式的特殊情况。

)即在任意凸四边形ABCD中,必有AC ・BDWAB • CD+AD * BC,当且仅当A、B、C、D四点共圆(托勒密定理)或共线(欧扌立几何定理)时取等号。

初中几何证明方法

初中几何证明方法

初中几何证明方法
1. 直角三角形定理证明:利用勾股定理证明直角三角形的特征。

2. 等边三角形定理证明:通过三条边全等证明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度。

3. 同位角证明:沿着一组平行线切割两条平行线,证明同位角相等。

4. 对顶角证明:利用两组平行线切割一条横线,证明对顶角相等。

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通过将三角形分解成三个直角三角形,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6. 圆的面积公式证明:通过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组合和排列得出圆的面积公式。

7. 相似三角形定理证明:通过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

8. 等腰三角形定理证明:通过证明两个底角相等,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另外两条边相等。

9. 正方形定理证明:通过证明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且四条边相等,证明正方形的特征。

10. 角平分线定理证明:利用角平分线将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证明相邻的角互补且对顶角相等。

初中几何证明的概念和性质

初中几何证明的概念和性质

初中几何证明的概念和性质
初中几何证明是指通过一系列推理和逻辑推导来证明几何命题的过程。

在初中数学中,几何证明主要涉及几何图形的性质、形状、相似关系和定理的证明。

几何证明的概念:
1. 命题:几何证明的起点通常是一个待证明的命题,即一个陈述句,例如“两个三角形全等”,“两条直线平行”。

2. 前提:几何证明中使用的条件和已知条件,即用来推导命题的基础信息。

前提通常采用已知条件、定义、公设、定理等形式。

3. 推理:几何证明中的推理是指根据前提,通过逻辑关系推导出结论的过程。

常用的推理方法有直接证明、间接证明、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

几何证明的性质:
1. 一步一推:几何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必须是正确的,不能有漏洞或错误。

2.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几何证明中要区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是指一个条件蕴含着结论的真实性,必要条件是指结论蕴含着该条件的真实性。

3. 病态条件:几何证明中要特别注意病态条件的存在。

病态条件是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原本正确的推理过程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4. 不可逆性:几何证明中的推理一般是可逆的,即从一个条件推导出结论,也可以从结论反过来推导出该条件。

但要注意一些定理只能从特定条件中推导出结论,反过来则不成立。

以上是初中几何证明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掌握几何证明的方法和技巧,并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初中几何证明的所有公理和定理

初中几何证明的所有公理和定理

初中几何证明的所有公理和定理几何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平面和空间中的图形、形状、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几何学中,有一些基本的公理和定理被广泛应用于证明其他几何结论。

以下是初中几何中常用的公理和定理。

一、公理1.尺规公理:任意两点可以用直尺连接,任意一点可以用剪刀间距来复原。

2.同位角公理:同位角互等。

3.平行公理:通过点外一条直线的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唯一一条。

4.直线偏转公理:过直线和不在直线上的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该直线相交。

二、定理1.垂直平分线定理: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必垂直于该线段。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的和为180°。

3.直角三角形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和斜边相等。

4.点到直线的距离定理: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点到该直线上垂线的距离。

5.等腰三角形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中点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底边的一半。

6.等边三角形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

7.三角形外角定理:三角形外角等于其对应内角的和。

8.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9.海伦公式: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可以通过海伦公式求解其面积。

10.等周定理:等周的两角相等,反之亦成立。

1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两边中点连线中位线,且平分第三边。

12.周长定理:四边形周长等于各边长的和。

13.三角形周长定理: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边长的和。

14.三角形中线定理:三角形中线等分中位线,且平分第三边。

15.三角形终边定理:一个角的终边上的点,到另一个角所在的直线的距离永远相等。

16.五边形内角和定理: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

17.钝角三角形的边长关系:钝角三角形两边长的平方和小于斜边长的平方。

18.三角形的相似性定理:对应角等价、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为相似三角形。

19.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平行条边分别过枚角且长度成正比,则连线为平行线。

20.重叠三角形定理:如果两个角和一个边分别相等,则两个三角形相等。

初二数学几何知识点初中数学几何定理大全

初二数学几何知识点初中数学几何定理大全
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4
中心对称定理
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四、全等三角形判定
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边角边定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边角定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边边边定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12
菱形定理
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13
正方形定理
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16
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S=L×h
17
相似三角形定理
相似三角形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初中常见数学模型几何和证明方法

初中常见数学模型几何和证明方法

初中常见数学模型几何和证明方法初中数学中的几何和证明方法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几何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几何概念、性质和定理,进而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证明方法则是通过推理和论证的方式验证和证明数学命题的正确性。

下面将对初中常见的几何模型和证明方法进行介绍。

一、几何模型1. 点、线、面:几何学的基本要素是点、线和面。

点是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用来表示位置;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它没有宽度和厚度;面是由无数个线组成的,它有宽度和厚度。

2. 直线和线段: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它没有起点和终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有起点和终点。

3. 角: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起点组成的,可以用度数来表示。

4.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它有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

5.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一个角为90度的三角形,其中的两条边相互垂直。

6.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一种,它的对边是平行的。

7. 圆:圆是由一个固定点到平面上所有到该点距离相等的点组成的图形。

以上是初中常见的几何模型,通过对这些模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几何概念和性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证明方法1. 直接证明法:直接证明法是通过一系列逻辑推理,从已知条件出发,推导出结论的过程。

这种证明方法通常可以通过图形、等式等形式来进行。

2. 反证法:反证法是通过假设所要证明的命题不成立,然后通过逻辑推理,推导出一个与已知条件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命题的正确性。

3.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通过证明当命题对于某个特定的数成立时,对于下一个数也成立,进而可以推导出对于所有数都成立的结论。

这种证明方法常用于证明与自然数相关的命题。

4. 反证法:反证法是通过假设所要证明的命题不成立,然后通过逻辑推理,推导出一个与已知条件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命题的正确性。

5. 用反证法证明:用反证法证明是指通过假设所要证明的命题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一个与已知条件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命题的正确性。

初中几何证明口诀

初中几何证明口诀

初中几何证明口诀在初中几何中,证明是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证明,可以巩固和提高自己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初中几何证明口诀: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可以通过绘制平行线、共线线段等方法证明。

2.外角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其余两个内角的和。

可以通过绘制平行线等方法证明。

3.垂直角定理:垂直角相等。

可以通过绘制平行线、共线线段等方法证明。

4.同位角定理:同位角相等。

可以通过平行线等方法证明。

5.三角形的相似性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可以通过AA、SSS、SAS等方法证明。

6.圆周角定理: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两倍。

可以通过绘制弧、使用同位角等方法证明。

7.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其对应的弧的一半。

可以通过绘制切线、弧等方法证明。

8.正方形的特性: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为直角。

可以通过对角线等方法证明。

9.等腰三角形的特性: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两个底角相等。

可以通过绘制高线等方法证明。

10.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互平行,对角线相互平分。

可以通过角平分线等方法证明。

11.三角形的中线定理:三角形的三个中线交于一点,且这点距离三个顶点的距离是各边长的一半。

可以通过线段等方法证明。

12.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等方法证明。

13.外切圆定理: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是三个顶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可以通过角平分线、圆心角等方法证明。

14.圆的切线定理:切线与半径垂直。

可以通过绘制切线、使用垂直角等方法证明。

15.纵横切割定理: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线切割,那么两个内角和为180度。

可以通过平行线等方法证明。

这些口诀可以帮助初中生记住一些重要的初中几何证明定理,并引导他们学习如何使用特定的几何性质进行证明。

同时,更重要的是理解定理的证明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几何推理能力。

初中数学所有几何证明定理

初中数学所有几何证明定理

初中数学所有几何证明定理初中数学中的几何证明定理有很多,下面列举一些较为常见和重要的:1.垂线定理: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且其中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条直线,那么相交的两条直线分成的两对相邻角互为互补角。

证明:假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且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那么∠AOC和∠BOD构成一对互补角,同时∠AOD和∠BOC构成一对互补角。

2.同位角定理:如果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截线相交,那么相交的各对同位角相等。

证明:假设平行线AB与CD被平行于它们的条横截线EF相交于点O,那么∠AEO和∠COF,∠FEO和∠DOF互相等。

3.对顶角定理:如果两条直线AB和CD相交,那么由相交而分成的四个角中的相邻角互为对顶角。

证明:假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那么∠AOB和∠COD、∠BOC和∠AOD互为对顶角。

4.垂直角定理:如果两条直线AB和CD相交,那么由相交而分成的四个角中的互为相对角的两对角中,有一对互为垂直角。

证明:假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那么∠AOC和∠BOC互为相对角,如果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那么∠AOC和∠BOC互为垂直角。

5.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的和等于180°。

证明:假设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为A、B、C,以AB为边作一个封闭的三角形ABC,再以BC为边作一个封闭的三角形ACB。

根据同位角定理,∠BAC+∠BCE=∠ACB+∠ACD,即∠BAC+∠ACB+∠BCE=∠ACB+∠ACD+∠BCE,因此∠BAC+∠ACB+∠BCE=∠ACB+∠ACB,即∠BAC+∠ACB+∠ACB=180°。

6.线段的三等分定理:对于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C,如果AC与CB 的长度相等,那么AC与CB将线段AB分为三个相等的部分。

证明:利用数学归纳法,首先取一点D在线段AB上,并且AD的长度为BD的两倍,那么根据线段的加法性质,我们有AB=AD+BD=AD+AD=2AD。

初中数学几何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几何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几何知识点归纳一、几何基础知识1. 点、线、面- 点:没有大小,只有位置。

- 线:由无数个点组成,有长度,没有宽度。

- 面:由无数条线组成,有长度和宽度。

2. 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 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

- 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

3. 角- 邻角:有共同顶点和边的两个角。

- 对顶角:两条射线共享一个公共点,形成的两个角。

-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二、平面图形1. 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相等。

- 等腰三角形:至少有两条边长度相等。

-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90度的角。

-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大于90度的角。

- 锐角三角形:所有角都小于90度。

2. 四边形- 正方形:四条边长度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

- 梯形:至少有一组对边平行。

3. 圆- 圆心:圆的中心点。

- 半径: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 直径:通过圆心的最长线段,等于半径的两倍。

三、几何图形的性质1. 三角形的性质- 内角和: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 海伦公式:已知三边长度,可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 四边形的性质- 正方形的性质: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 长方形的性质: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

3. 圆的性质- 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用π表示。

- 圆的面积:π乘以半径的平方。

四、几何图形的计算1. 面积计算- 三角形面积:底乘高除以2。

- 四边形面积:长乘宽(正方形和长方形);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乘高除以2。

- 圆的面积:π乘以半径的平方。

2. 周长计算- 三角形周长:三边之和。

- 四边形周长:四边之和(正方形和长方形);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加上两腰之和。

- 圆的周长:2π乘以半径。

3. 体积计算- 圆柱体积:底面积乘以高。

- 圆锥体积:1/3乘以底面积乘以高。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立体几何中的证明与推理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立体几何中的证明与推理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立体几何中的证明与推理初中数学知识归纳——立体几何中的证明与推理立体几何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三维空间中的形状、位置、度量等问题。

在立体几何的学习过程中,证明和推理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中立体几何中的证明与推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平行与垂直的证明与推理在立体几何中,平行和垂直是常见的关系。

平行线之间具有特殊的性质,如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给定的线段等。

垂直线之间也有各自的性质,如直角和垂足等。

在证明和推理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运用这些性质来得出结论。

例如,对于两个平行线之间的夹角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同位角的性质来证明,如AB和CD是两条平行线,角A和角C是同位角。

如果我们能够证明角A等于角C,那么这就是两个平行线之间的夹角。

同样地,我们在证明垂直线之间的关系时,也需要利用到一些性质。

比如,证明两条垂直线的交点是直角。

可以通过利用相交直线的垂直对应角的性质来证明。

如果我们能够证明两个垂直对应角是等于90度的,那么我们就能够得出结论,两条线相交的交点是直角。

这样的推理过程帮助我们建立了数学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

二、面积和体积的证明与推理在立体几何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物体的面积和体积。

在证明和推理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和面积和体积相关的问题。

例如,对于三棱柱和三棱锥的体积问题,我们需要通过概念的推理和逻辑结构的分析来解决。

首先,我们可以将三棱柱和三棱锥分解成更简单的几何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

然后,我们通过加减运算和推理结构,一步步得出最终的结论。

这样的证明过程既考验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深化了对体积概念的理解。

在计算面积时,我们也需要依靠一些证明和推理。

例如,对于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我们可以利用平行线切割三角形的方法来进行证明。

通过切割并重新组合三角形,我们能够得到更简单的形状,如矩形和直角梯形等。

初中几何定理的证明

初中几何定理的证明

初中几何定理的证明几何定理是数学中的基本定理之一,它们是通过推导和证明得出的,以确保它们的正确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初中几何定理以及它们的证明。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

证明: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B、C,连接线段AB、AC,将三角形ABC分成两个三角形ABD和ACD。

根据直线与角平分线垂直的性质,可得出∠BAD=∠CAD。

由AD是角ABC的平分线,可得出∠BAD=∠DAC。

所以,∠DAC=∠CAD,即角ADC是个等角。

同理,通过连接线段BC可以得知∠ACB=∠ABC。

在三角形ABC中,∠ADC+∠ACD+∠BAC=180度。

根据等角的性质,可得出∠ADC=∠BAC,∠ACD=∠ABC。

所以,∠ADC+∠ACD+∠BAC=∠BAC+∠ABC+∠ACB。

由此,我们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结论。

2.三角形外角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证明:设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ABC,连接线段AC,延长线段BA得到点D。

由延长线段与直线的交角性质,可得出∠ACB和∠ABC相等。

在三角形ABC中,∠ACB+∠CAB+∠ABC=180度。

我们已知∠ACB+∠CAB=180度,所以∠ABC+∠ACB=180度。

这就证明了三角形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定理。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两个三角形的相对应的角相等,则它们相似;若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则它们相似。

证明:(1)若两个三角形的相对应的角相等,则它们相似。

设两个三角形分别为△ABC和△DEF,且∠A=∠D,∠B=∠E。

在△ABC和△DEF中,由于∠A=∠D,∠B=∠E,所以∠C=∠F。

根据角对应定理,可得出△ABC与△DEF相似。

(2)若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则它们相似。

设两个三角形分别为△ABC和△DEF,且AB/DE=AC/DF=BC/EF。

在△ABC和△DEF中,由于AB/DE=AC/DF=BC/EF,根据边对应定理,可得出△ABC与△DEF相似。

初中几何证明常用定理

初中几何证明常用定理

初中几何证明常用定理几何学是一门关于空间形状、大小、位置、变换等的数学学科。

在几何学中,证明常用定理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关键步骤。

常用定理是几何学中的基本原理,它们通过逻辑推理和几何推理来证明,并且在解决各种几何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几个常用的几何学定理及其证明。

1.直线的性质:定理1:两条垂直直线之间的夹角是90度。

证明: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要证明∠AOB=90度。

首先,连接OC和OD,由于OC⊥AB且OD⊥AB,所以OC和OD是两条垂直直线。

其次,由∠COD=90度可知OC⊥OD。

因此,由垂直线与直线的性质可知∠AOB=90度。

定理2:两条直线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的乘积为-1证明:设直线AB的斜率为k1,直线CD的斜率为k2、若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则k1*k2=-1、反之,若k1*k2=-1,则可由直线的斜率公式得知,直线AB和CD的斜率互为相反数,即两条直线垂直。

2.三角形的性质:定理3: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证明:设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B,∠C。

在边AC上延长一条线段AD,使AD=AB。

则∠ADB=∠ABC。

同时,在边AB上延长一条线段AE,使AE=AC。

则∠AEC=∠ACB。

由于平行线之间的对应角相等,可得∠BAC=∠BDA和∠ABC=∠CAE。

因此,∠BAC+∠ABC+∠ACB=∠BDA+∠ABC+∠CAE=180度。

定理4: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其不相邻内角之和。

证明:设三角形ABC的外角ACD的度数为x,内角A的度数为∠A,内角B的度数为∠B,内角C的度数为∠C。

由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性质可知∠A+∠B+∠C=180度。

又由平行线之间的对应角相等可得∠C=∠ACD。

因此,∠A+∠B+∠C+x=180度。

3.圆的性质:定理5:在一个圆上,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证明:设圆O的圆心为O,圆上一点为A。

连接OA,并假设圆上还有另一点B。

初中数学所有几何证明定理精编版

初中数学所有几何证明定理精编版

初中数学所有几何证明定理精编版一、直线垂直定理定理: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乘积为-1证明:设直线L1的斜率为k1,直线L2的斜率为k2、由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L1与L2的斜率乘积为-1,即k1×k2=-1二、垂直平分线定理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垂直平分一条线段,那么它必过这条线段的中点。

证明:设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B,即将线段AB分成等长的线段AC和CB。

假设直线L不过线段AB的中点D,那么必然存在一点E在线段AB的另一侧,使得直线LE与线段AB垂直,这与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B的前提相矛盾,所以直线L必过线段AB的中点D。

三、三角形角平分线定理定理:三角形中,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边的距离成比例。

证明:设三角形ABC的角A的平分线交边BC于点D,AD是直线BC的角A平分线。

利用三角形相似性可以得到以下等式:AD/BD=AC/BCAD/CD=AB/BC将两个等式相加得到(AD/BD)+(AD/CD)=(AC/BC)+(AB/BC),化简后可得到AD/BD+CD=AC/BC+AB/BC,再进一步整理得到AD/(BD+CD)=AC/BC,即AD和BC上的点到边的距离成比例。

四、三角形相似条件定理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证明:设△ABC和△DEF是两个具有对应相等角A,B,C和D,E,F的三角形。

根据角度相等和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性质,可知∠A+∠B+∠C=∠D+∠E+∠F=180°。

再根据第三个内角为180°的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性质,得知∠C=∠F。

因此,这两个三角形具有两对相等角,所以根据三角形相似的定义,△ABC和△DEF相似。

五、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证明:设△ABC是一个等腰三角形,AB=AC。

假设∠A≠∠B,那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性质,必存在一个角∠C使得∠A+∠B+∠C=180°。

初中几何证明常用定理

初中几何证明常用定理

初中几何证明常用定理初中几何常用定理有很多,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定理及其证明。

一、射影定理射影定理是初中数学中的基本定理之一,它是勾股定理的推广。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垂直平分线过直角。

即若直角三角形ABC中,AC为斜边,D为AC上一点,垂直AD于BC,则BD=DC。

证明:由题意可知,直角三角形ABC中∠B=90°,由于AD⊥BC,所以∠ADB=90°,而直角三角形ADB中∠A=90°,所以线段AD的延长线AB与直角三角形BCD的直角边BD相交于点C。

我们要证明BD=DC。

由BD是CD的延长线,所以∠CDB是CDB的外角,根据三角形外角定理可知∠CDB=∠ADB=90°-∠BAC。

因为∠ACB是直角三角形ABC的一个内角,所以它的补角是90°,即∠ACB=90°-∠BAC。

综上所述,∠CDB=∠ACB,根据等角定理可知△CDB≌△ACB,因此BD=DC。

二、等腰三角形顶角定理定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其底角的两倍。

即若三角形ABC中∠B=∠C,则∠A=2∠B。

证明:由题意可知三角形ABC中∠B=∠C,假设∠A=2∠B需要证明。

根据等角定理,若两个角相等,则它们的对边也相等。

设点D为边BC上一点,使得∠ABD=∠ACD,满足BD=CD。

因为∠B=∠C,所以∠ABD=∠ACD,根据等角定理可知∠AB=∠AC。

因为BD=CD,所以线段AB与线段AC等长,即AB=AC。

综上所述,根据等边定理,得证∠A=2∠B。

三、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理是相似三角形的理论基础,它在几何证明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定理:在两个三角形中,如果三个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即若∠A=∠D,∠B=∠E,∠C=∠F,则△ABC∼△DEF。

证明:我们要证明△ABC∼△DEF。

根据题意,∠A=∠D,∠B=∠E,∠C=∠F,我们假设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不相似,即不满足△ABC∼△DEF。

初中几何证明的所有公理和定理

初中几何证明的所有公理和定理

初中几何证明的所有公理和定理几何是研究空间形状和大小关系的一门学科,它依赖于一系列公理和定理来构建其理论体系。

下面是初中几何中一些常用的公理和定理,涵盖了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等几何概念。

公理1:通过任意两点,可以画一条唯一的直线。

公理2:一条由两点确定的线段可以延长成一条无限长的直线。

公理3:给定一条线段和一点,可以画出与这条线段等长的线段。

公理4:所有直角都相等。

公理5:如果两直线与第三条直线各自交于一个相同的角,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公理6:如果两直线分别与第三条直线各自交于两个同位角相等的角,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定理1:三角形内两角之和等于180度。

定理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定理3: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为60度。

定理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的边和对应角均相等。

定理5: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

定理6:三角形的任一边大于另外两边之差,小于另一两边之和。

定理7: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定理8:平行线上的对应角相等。

定理9:同位角互补。

定理10:同位角相等。

定理11:平行线截断同位线段成比例线段。

定理12:平行线截断角成等角。

定理13:如果两条直线被一条平行线截断,那么所得的内错角相等,同时所得的外错角也相等。

定理14:在一个给定圆上,取一点和另一点之间的每一对弦都是有相同长度的。

定理15:在一个给定圆上,两端在圆上,而与圆上一点相交的弦不等长。

定理16:在一个给定圆上,通过圆心的每一条弦都是直径。

定理17:在一个给定圆上,圆心角的度数是所对的弧所经过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两倍。

定理18: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度。

定理19:矩形的两对边相等且两对角为直角。

定理20: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两对角分别相等。

定理2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且对角线相互平分。

定理22:四边形两对相对边的和相等。

这仅仅是初中几何中的一小部分公理和定理,通过这些公理和定理,我们可以建立起几何学中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

几何证明方法(初中数学)

几何证明方法(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归类一、证明两线段相等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

(三线合一)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

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8.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10.垂径定理二、证明两个角相等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

4.两条平行线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7.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内对角。

三、证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垂直于底边。

2.三角形中一边的中线若等于这边一半,则这一边所对的角是直角(直角三角形3.在一个三角形中,若有两个角互余,则第三个角是直角。

4.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5.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则必垂直于另一条。

7.利用到一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8.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9.利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10.在圆中平分弦(或弧)的直径垂直于弦。

垂径定理*11.利用半圆上的圆周角是直角。

四、证明两直线平行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各直线平行。

2.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的两直线平行。

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4.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底边。

6.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五、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1.作两条线段的和,证明与第三条线段相等。

2.在第三条线段上截取一段等于第一条线段,证明余下部分等于第二条线段。

3.延长短线段为其二倍,再证明它与较长的线段相等。

4.取长线段的中点,再证其一半等于短线段。

初中数学 几何证明题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 几何证明题的知识点总结

几何证明题的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线段垂直平分线(中垂线)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MPA BN二、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定理: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顶点)且到这个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定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三、相交线、平行线1、对顶角相等2、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3、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四、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简称为“等角对等边”) 2、RT 的性质定理:(1)RT 的两个锐角互余。

(2)在RT 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推论:(1)在RT 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这个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在RT 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度。

2、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c b a222=+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两边中点连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遍的一半。

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3)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4)有两角及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5)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有: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5、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中线、对应高、对应角平分线相等五、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判定定理:(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六、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性质:(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判定定理:(1)有三个内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七、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八、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性质:(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判定定理:(1)判定一个四边形为正方形主要根据定义,途径有两种:①先证它是矩形,再证它有一组邻边相等.②先证它是菱形,再证它有一个角为直角.(2)判定正方形的一般顺序:①先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②再证明它是菱形(或矩形);③最后证明它是矩形(或菱形)九、(等腰)梯形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等腰梯形性质:(1)等腰梯形两腰相等、两底平行.(2)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3)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等腰梯形判定定理:(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初中几何知识点总结非常全

初中几何知识点总结非常全

证明(一)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1、本套教材选用如下命题作为公理:公理(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

定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2()3)、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定理、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5补。

( 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此外,等式的有关性质和不等式的有关性质都可以看做公理。

行。

2、平行线的判定定理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公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

1805这两条直线平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证明(二)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一、公理(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边”或“”)。

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定理)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

)角边”或“”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2)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边角”或“”)。

.三、等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4性质:(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初中几何证明常用方法归纳

初中几何证明常用方法归纳

?几何证明常用方法归纳
一、证明线段相等的常用办法
1、同一个三角形中,利用等角对等边:先证明某两个
角相等。

2、不同的三角形中,利用两个三角形全等:A找到两
个合适的目标三角形B确定已有几个条件C还要增加什么条件。

3、通过平移或旋转或者折叠得到的线段相等。

4、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一点到线
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5、
6、
1、
2、
3、
1、
2、
3、
4、
5、
1、
2、
3、
1
2
3、勾股定理逆定理。

(从边)
4、30度角所对的边是另一边的一半。

5、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
六、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常用方法
1、证明有两边相等。

(从边)
2、证明有两角相等。

(从角)
七、证明等边三角形的常用方法
1、三边相等。

2、三角相等。

3、有一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

八、证明角平分线的常用方法
1、两个角相等(定义)。

2、等就在: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行线上。

九、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常用方法
1、把某条线段平分,并与它垂直。

2、等就在:有两个点它们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重复强调是有两个点
十、证明线段垂直的常用方法。

1、两线的夹角90度。

2、等就在:有两个点它们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重复强调是有两个点
十一、证明线平行的常用方法
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后在解析几何里,还有一个常见的周角计量单位是 2π,因为圆与 π 这个数的关系 密切,半圆、圆周的半径或直径对应圆弧的函数关系少不了 π,采用含有 π 的计量单位,
很多情况下使计算变得容易,三角函数更习惯于用这个计量方法。 锐角:小于直角的是锐角; 钝角:大于直角小于平角的角是锐角;
在三角形证明题里,注意有一种坑是忽视了钝角。三角形图形常以锐角三角形显示,锐 角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垂直线都落在三角形内部,但钝角三角形的三线可能在三角形 三边外部延长直线。如忽略了钝角的可能性,辅助线和分类讨论就可能掉坑埋在。
代替了“∴”的句式,所有运算符和运算单元相当于列出了所有条件“∵”,例如
17+939+
=17+3+939 (加法交换律)
=20+939 (加法运算的“定理”,运算法则)
=959
(加法运算的“定理”,运算法则)
7*9=63 (乘法运算口诀“定理”,从加法运算推导出的)
做错题也相当于论证错误,套用定理错误,例如
射线 线段向一边无限延长是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射线理解不算很难,只需要注意它是有方向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里,轴线可以理解成有 方向的、以原点(通常是 0)为端点的射线,整数、实数则以原点为中心展开两条射线。。
*长度(超出大纲的定义): 取一个参考线段为标准单位,测量另一个线段。 在一个线段 AB 上,从 A 到 B 的方向(就是以 A 为端点向 B 的射线方向),能按一定 数量的“单位线段”顺序排满,这个对应的数量就是单位长度。。
*面积: 图形围起来的“大小”是它的面积。 同样是直观能理解却不便简单描述的定义。缺少面积的定义,推到定理时,这个概念可 能突然出现。 直线线线段和曲线线段涉及到的计量单位,在线段上是一维单位长度,而二维的是面积。 *正方形面积是它的边长×边长,即“边长的平方”ד边长单位的平方” 初中教材里,面积的基本单位由单位线段围成的正方形定义,而正方形的面积又由单位 线段的乘积得出。建议假定以此为基础产生面积的推论,——后面这一步还缺少详细的论证, 为什么乘积就是面积呢?但大家先接受了再说——假定线段单位是厘米(cm),那么 1cm ×1cm=1cm²是容易理解的。 由单位面积的正方形“公理式定义”推证到矩形、三角形、多边形、曲面的面积,不需 要直接定义,推导出各自的“定理”就行了。 定义9) 直线图形:被三条以上线段首尾端点依次围起来的图形 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一直到 N 边形。 直线图形中有一类正 N 边形,它由 N 条完成相同长度的线段围成、并且对应线段形成 的所有角完全相同。正三角形、正四边形(即正方形)、正五边形等等等等。
角的单位 初等几何里,一个周角记为 360 个单位,单位为角度,记号是°,更小的单位是角度的 分和秒,1°=60 分,1 分=60 秒 一个周角 360°只是一个约定的划分定义。古代欧洲人喜欢用的是 60 进制,60 能被在 60 以下的 2、3、5 等因数整除,方便细分,360 就是 60 的 6 倍,角分和角秒也是 60 进制, 日常可以看到对周角(圆)进行 12 等分的计量,圆形钟就是 12 个“字”(主要用于小时计 量),粗分 4 个“刻”度,细分则是“60”个分,分钟计时转了个半圆的平角,可以用“30 分”或“2 刻”描述、转了半圆的时钟,计量可以用“6 小时(字)”描述
几何里的定义、公理、定理都是真命题,即从结出的条件得到的判断是正确的,定理是
从前面定义、公理等真命题推导出来的真命题。证明中也可以引用一个假命题,它与要论证
的命题是相反的,通过推论否定假命题,从而论证要证明的命题是真命题,即反证法。
数学证明一般是给出一个命题,从定义、公理、定理等要背熟的套路,组合出一个证明
来说,中考不会用到这些牛角尘,当成课外可了解的东西吧。 中学的几何最重要的是三角形相关,关于三角形的各种推导、定理和证明。因为在平面
几何中,大部分直线线段构成的图形都可以分解成三角形,它是大部分证明的基础。 定义1) 点 没有方向和长度、宽度,不能分割的图形。 定义2) 线 没有宽度的“长度”,只有“长度”一个维度的“线”。 在“线”上可以标记无数个点。 我们现在学习的平面几何,“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是“直”的。“线”有其
它的种类,例如圆是由“曲线”构成。更高等的几何中,“直线”不一定在视觉上是直的, 但一般是“经过两点最短的距离”的“直”线。
线段: 有两个端点的“绷紧的线”。 两个点之间最短的线是线段。 线段没有宽度,只有长度。 线段的中点:线段上的一个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这个点称为线段的中点。 在线段相关的定义也很抽象,初中不便做严格定义。直观的理解就是“拉直的线"。在 中档以上题目里,注意线段和直线的区别,例如“某点到三角形的一条边 AB 的距离(即垂 线)”就有个坑,此类描述中,AB 是线段,但是作垂线是到“AB 所在直线”,时时要考 虑到 AB 延长线上的可能性。
55+3
=59
(运算法则错误)
55-3 =3-55
(错误套用,以为减法符合交换律)
基本定义:点、线、面、圆等
初中几何以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为基础,有公理体系的大致框架,这里把初中课本上的
相关知识点按公理体系汇总整理。
公理体系的特点,是从一组定义和公理为基础出发,所有定理都能从基础上推导出来,
因此,在初中的体系里,明确了哪些是定义、公理(公设),都是要背熟的,而常用的定理
过程,推断出这个命题是真命题。
教材里是诸如以下方式:
已知条件 a,条件 b,条件 c 等,求证:命题 A
∵已知:条件 a;条件 b…【罗列已知条件真命题】
∴某结论是真命题(写出对应公理和定理,允许从上面已知推出结论)
(某结论还不是 A,要继续重复上一步,直到命题 A)
证明时,一定要注意每一步结论(∴)都有足够的定理和条件。有的同学以前做硬式和
三角形 三角形是三个在同一平面上、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点,连成的三条线段依次围起来的直 线图形。 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是锐角三角形: 三角形有一个直角的是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有一个钝角的是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是等边三角形(正三边形);
四边形 四个点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一点都不在其它两点确点的同一条直线上,点和点连成的 4 条互不交叉的线段,这些线段围起来的直线图形。 四边形中只有一对边平行的是梯形; 四边形中有两对边平行的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中四条边相等的是菱形; 四边形四个角为直角的是长方形(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中四条边相等的是正方形(正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
*曲线 ……郁闷中,定义也应该超纲了,没找到它简单的严格定义,初中同学用直觉理解。 曲线的长度是把它“拉直”绷紧到等同于一条线段后的长度。大部分同学生活常识里, 初中几何里涉及的曲线主要是圆和圆弧。 曲线是一种“连续弯曲”形成的线,对应还有一种折线,直线线段在连接点上“拼”成 的线,深入理解是“连续可微”的问题,初中阶段也是先别管定义了,证明时假装知道天然 有曲线的性质吧。 定义3) 面 有长度和宽度两个维度。 在平面几何里,面一般是指“平直的、有长度和宽度的”平面。 三个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点确定一个平面。 以后立体几何里还能学到有长宽高的曲面。 定义4) 空间(体) 有长度、宽度、高度的“平直、立体”,有三个维度。 四个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点确定一个三维空间。 在空间里展开立体几何的计算、证明。一般的几何认识就只到长、宽、高三个维度。更 高的维度中学接触不到,直观想象较困难,一般是用 N 维的坐标向量运算认识相关性质。 私货:科幻小说里会扯到四维空间,往往把三维空间加上时间当第 4 维,然后就开始玩 穿越了,算是神秘化的设定。在代数认识上的“纯”几何,第四维以上应该与长宽高的性质 相似,一般不拿时间代进去,因为时间轴是有方向性的甚至不能逆转向后,扯出的模型与纯 四维空间相比复杂得多。 定义5) 角 从公共端点发出的两条射线组成,或者说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形成了角。
周角 射线绕端点一圈形成的角。 一周角=2 平角=4 直角.
垂直,垂直线 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直角,它们互直垂直。 根据直线、角、直角相关定义,可以推出两直线相交的 4 个角都是直角。 过直线外一点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相交且垂直,是点到直线的垂线。
对顶角、邻补角 角是由两条射线、一个端点组成的。扩展到两条直线相交,会形成四个角,其中相对的 是对顶角,相邻的是邻补角。 根据此定义和其它公理能推出“对顶角相等”定理
包含了基本的证明算法,需要熟练掌握,学生们的证法功底,至少应能看到常用定理,知道
如何“从公理开始”先后有序地证明一系列定理,并且不要陷入“用 A 定理证明了定理 B、
然后用 B 定理反过来证明 A 定理”的循环论证中。
前面打了个“*”号的定义,是对它们有可能超纲的存疑,就是目前整理中没找到教材
上的较严格描述,如果是真.初中学霸,估计会钻牛角尖找出处,所以给出一些解释,一般
*在初中的书上,似乎没有对长度的严格定义。欧几里德同志也没有给出定义。我看过 北师大、人教版七年级上级教材,在定义前,突然直接用上了长度和距离这些词,当成“不 假思索就能理解”的概念。
长度涉及“数”的表现及法则,以单位长度为“1”展开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加减乘除等自然数运算法则,在直线与线段上都能映射出来,两个维度的长度(直角坐标轴) 还可以展开平面上的复数,其实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
补角:两个角的和是平角,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余角:两个角的和是直角,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定义6) 距离: 点与点的距离:两个点之间的线段长度是它们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即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一条直线上任取一点,这点到另一条直线上的距离就是
的是假命题,还有无法证明真假和自相矛盾的命题。真命题、假命题、不可确定真假的命题,
都属于命题。
命题可以反过来描述成为逆命题,真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