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融入教学—自然域教学单元活动设计

合集下载

亲近自然,感知世界——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实践方案

亲近自然,感知世界——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实践方案

亲近自然,感知世界——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实践方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认识、感知、理解和探究自然,提高自然素养。

2.技能目标:能够用简单语言表达有关自然的认知和感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懂得珍惜生命,发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二、教学内容本主题的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自然、感知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三个方面。

1.认识自然认识自然,包括通过观察、谈论、阅读等方式,认识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天气和季节等。

2.感知自然感知自然,包括听、看、触摸、尝试等方式,感受自然界的美好和神奇,从而提高自己的自然素养。

3.与自然和谐共生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认识和感知自然的基础上,更好地保护自然,珍惜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教学方法针对以上的教学内容,本教学方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互动教学教师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采用问答、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潜力。

2.课堂展示教师利用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展示,生动、直观地展示自然界的美丽和神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自然素养。

3.探究式学习教师利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自然,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案本教学方案将围绕上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以下具体的教学安排。

1.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关于自然界的影片、图片等介绍,唤起学生对自然的认知。

同时,为了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情境引入、数据图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发展与变化。

2.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内容进行具体的教学和实践:1)进行植物/动物识别训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各种树木、花卉或动物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家里找一找有无相似之处或特征,辨别出这个植物、动物的名称和特征,并逐步提高他们对于自然的认知度。

2)进行小实验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能够形象展示自然现象的实验或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感受自然环境的变化,生动、直观地体验自然界的美好和神奇。

将自然材料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

将自然材料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

课程与教学27肖开萍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大自然是一本百科全书,而自然材料是幼儿与自然对话的最好通道,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游戏材料。

对于幼儿来说,自然材料拥有无与伦比的魅力,不同年龄、不同水平、不同性别的幼儿都可以操作。

区域游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成为幼儿园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综合能力发展。

教师要注重以区域游戏为平台,有效投放与运用自然材料,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一、收集和利用自然材料大自然中存在有多种多样的材料。

教师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让一草一木成为幼儿的游戏材料。

有的幼儿发现从来没有见过的花朵,有的幼儿利用狗尾巴草编织小动物,有的幼儿利用树枝制作花环等。

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到合适的自然材料,并将其带回到幼儿园区域中,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区域游戏。

在自然材料收集过程中,教师既可以组织幼儿收集,又可以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收集,使每个幼儿都能亲身参与区域游戏,获得丰富的游戏和学习体验。

例如,教师以“金色的秋天”为主题,带领幼儿到户外,让幼儿在满地的落叶中寻找不同形状的树叶,并将其带回教室,投放到游戏区域。

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利用这些自然材料,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制作手工作品,增强主动收集自然材料的意识。

例如,幼儿从家中带来花生壳,投放到区域活动中,通过数花生壳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

活动后,幼儿还可用花生壳制作创意画。

二、科学投放自然材料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的核心,对于幼儿发展至关重要。

材料既是幼儿教育的物质载体,又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桥梁,更是激发幼儿兴趣、促进幼儿发展的媒介。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并没有特定的要求。

因此,教师可以遵循科学性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活动的主题,有效投放与调整自然材料。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区域中所投放的自然材料受到季节与主题的影响。

例如,在“一起来运动”区域游戏中,教师可以在体育区域投放树枝、石头、竹竿、丝带等材料。

自然教案设计——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自然教案设计——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自然教案设计——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近年来,自然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作为教育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教案设计也成为教育工作者必备的技能之一。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们需要通过自然教案设计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然,从而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和科学素养。

本文将从如何设计出一份优秀的自然教案入手,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自然教育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大自然。

一、自然教案设计的基本流程1.确定教学目标教育工作者设计自然教案的第一步,是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

一份好的自然教案应该能够提供孩子们所需要的信息,帮助他们理解和学习自然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孩子们的环境意识和科学素养。

因此,在设计教案之前,教育工作者需要仔细考虑自己的目标,检查这些目标是否能够达到,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2.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一份好的自然教案应该涵盖适当的知识点,并让孩子们通过这些知识点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尽可能地将课程设计得生动有趣,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3.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设计教案时,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最适合孩子学习的方法和工具。

一份好的教案应该能够提供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实践和探究等等。

同时也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具和材料,如图片、实物等,以增强孩子们对自然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设置教学评估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评估孩子的学习情况,并提供适当的反馈。

这样能够帮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以及需要提高的地方。

在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下,孩子们会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自然知识,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二、如何设计一份优秀的自然教案1.确定主题一份好的自然教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如天气、山水等等。

这样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科学知识。

2.确定教学目标在设计教案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例如:让学生认识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习使用气象仪器等等。

《 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设计

《 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设计

第 1页 共16页《区域地理 中国的自然资源》 单元教学设计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如下:本节内容主要是复习中国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具体内容包括什么是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主要特征,要求学生能够例说明什么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了解并能举例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同时,在授课中还应该告诉学生从中国各项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看均甚可观,但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解析在这一课中,通过数字说明、文字分析和阅读资料等形式,将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实出特点客观地展示给学生。

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资源大国”的优势,特别是和上学期学习过的世界上一些资源乏的国家和区进行对比(例如日本、西欧),更可增强学生们的爱国热情,鼓励学生们富国强民的信心。

同时,也应启发学生分析“人口大国”对以上优势的负面影响,对学生进行“危机教育”,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还会不断大量増长另一方面,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资的消耗量也将持增长,再加上我国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題突出,导致破坏和浪费严重,更加剧了我国资源问题的严性由此,节約资源,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呼之欲出二、目标及其解析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以及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知道我国水资源水能资源的基本特点,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及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义,并能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4)能够根据各类资源分布图,分析说明该类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并能结合相关自然因素分析其形成原因。

(5)能够运用各类统计图表分析说明某种自然资源的特征2.解析(1)在自然资源分类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2)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3)通过学习,认识因不合理的利用资源,使可更新资源转化为不可更新资源的事实,培养学生初步建立起资源保护的观念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相对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常识而言,自然资源的这些特征过于抽象。

融入自然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融入自然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课程名称:融入自然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2. 学会观察自然、思考自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自然观察记录本、自然现象图片等。

2.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本、绘画工具、相机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自然现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自然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二、新课学习1. 教师讲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的丰富性。

2.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户外自然观察活动,观察植物、动物、天气等自然现象。

2. 学生记录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并互相分享。

四、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分享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观察记录,引导学生总结自然现象的特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自然现象?请同学们简要回顾。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拓展学习1. 教师展示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不同地区自然景观的了解。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户外自然体验活动,如徒步、野餐等,感受自然之美。

2. 学生记录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并互相分享。

四、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活动记录,分享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2. 教师点评学生的活动记录,引导学生总结自然体验的意义。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识程度。

幼儿园自然环境融合课程设计 幼儿园自然融合

幼儿园自然环境融合课程设计 幼儿园自然融合

幼儿园自然环境融合课程设计一、引言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对自然环境的重视,自然环境融合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自然环境融合课程设计旨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探索和成长,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幼儿园自然环境融合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1. 教育理论支持自然环境融合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发展教育学、生态学和行为主义等教育理论。

这些理论认为,自然环境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真实的学习资源,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有利于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

2. 自然环境融合教育观念自然环境融合教育观念主张将自然环境融入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提倡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游戏、探索和生活。

教师应该成为幼儿的引导者,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体验自然环境,培养幼儿的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方法。

三、课程目标1. 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通过自然环境融合课程设计,使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和灵活性。

2. 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通过自然环境中的观察、实践和探索,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通过自然环境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的对自然的热爱、关爱动植物的态度、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

4. 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团队合作、互助等形式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课程内容1. 自然环境中的游戏和活动组织幼儿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各种游戏和活动,如捉迷藏、溜滑梯、攀爬、奔跑等,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身体发展和认知能力。

2. 自然环境中的观察和探索组织幼儿观察植物、昆虫、微生物和动物,发现自然环境中的奇妙之处,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3. 自然环境中的制作和艺术活动组织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利用自然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和艺术创作,如用树叶、花瓣等制作画、手工艺品等,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自然情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自然情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自然情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题目:自然情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情怀的概念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3.通过自然情怀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4.学生能够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自然情怀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自然景物的图片、自然环境保护故事和诗歌材料;2.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课件;3.教学环境:教室。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与学生共同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自然情怀。

2.通过问题导入:你们喜欢自然吗?你们有没有看过美丽的风景?你们有没有保护环境的小秘密?请简单分享一下。

Step 2:学习自然情怀(15分钟)1.通过展示自然景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绘,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

2.教师介绍自然情怀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对我们的重要性。

Step 3: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15分钟)1.通过展示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表达对环境破坏的感受。

2.教师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量。

Step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0分钟)1.教师讲解自然环境的写作原则和技巧,如保护自然、吸取自然的灵感等。

2.给学生展示一篇描述自然风光的短文或诗歌,让学生欣赏并尝试模仿。

3.学生分小组,自由创作一篇诗歌或短文,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美丽自然。

Step 5:展示与分享(20分钟)1.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和其他同学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提问、点评和肯定,激励学生继续追求对自然的热爱和情感。

Step 6:结束与反馈(15分钟)1.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通过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培养了什么样的情感。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展望下一课程的学习内容。

幼儿园与自然融合的课程开发方案

幼儿园与自然融合的课程开发方案

幼儿园与自然融合的课程开发方案幼儿园与自然融合的课程开发方案一、引言自然是儿童最好的老师之一,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幼儿可以获得身心灵全面发展的机会。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为满足学业竞争的需求,忽视了与自然的连接。

为了更好地提供幼儿全面的发展,本方案旨在将自然融入幼儿园的课程开发中,为幼儿提供丰富而富有启发性的学习体验。

二、课程设计1. 自然观察活动为了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兴趣与关注,我们可以组织各种自然观察活动。

根据季节的变化,带领幼儿观察花朵的开放、鸟类的迁徙等现象,并鼓励幼儿记录和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欲望。

2. 植物种植与护理在校园内建立一个小型花园,为幼儿提供与植物互动的机会。

幼儿可以亲自埋种、浇水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可以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的变化,并帮助他们了解植物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通过参与种植与护理,幼儿不仅可以学习关爱自然,还能培养责任感和耐心。

3. 自然探索活动组织户外自然探索活动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可以带领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树林或河边进行探索,让他们感知自然中的声音、气味和纹理。

可以设立简易的自然障碍环节,锻炼幼儿的勇气、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4. 环境保护意识培养通过教育幼儿学会爱护环境,促进他们形成环保意识。

可以组织一些垃圾分类和回收的小活动,让幼儿亲自参与。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和手工制作等方式,向幼儿传达环保的重要性和影响。

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责任感,让他们懂得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并激发他们通过实际行动来保护自然。

5. 自然艺术创作通过艺术创作与自然结合,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材料,如树叶、小石子和花朵等,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行艺术创作。

可以展示一些自然艺术品的范例,让幼儿了解自然与艺术的美妙结合。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生态天地:自然环境主题课程设计案例分享

幼儿园生态天地:自然环境主题课程设计案例分享

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自然、探索世界的最初阶段,自然环境主题课程设计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通过自然环境主题的课程设计,可以引导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对环境的关注,并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共享一些精彩的自然环境主题课程设计案例,希望能够给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

二、自然环境主题课程设计案例共享1. 自然植物探索: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设置自然植物探索的主题课程。

通过这个主题,可以带领幼儿们到校园内的花园或者户外进行植物观察和探索,让他们亲身接触并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

在课程中,可以设置植物名称识别、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等环节,让幼儿们在实践中学习。

2. 昆虫的奇妙世界:另一个有趣的自然环境主题课程设计是昆虫的奇妙世界。

幼儿们对于小昆虫常常充满好奇,通过组织幼儿进行昆虫的观察、捉捕和放归活动,可以让他们认识到昆虫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3. 园丁小小人:在自然环境主题课程设计中,也可以设置园丁小小人的角色扮演活动。

通过让幼儿们亲自动手种植小花园或小菜园,并在课程中介绍植物的养护和保护知识,可以培养幼儿们的责任感和爱护自然的意识。

4. 探索自然的四季:针对四季变化的主题课程设计也是很受欢迎的。

通过安排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自然探索活动,可以让幼儿们在实践中了解季节变化对于自然界的影响,增强他们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

5.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最后一个自然环境主题课程设计案例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通过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教育活动,让幼儿们了解到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都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关爱自然。

三、总结和回顾自然环境主题课程设计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可以激发孩子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的关注,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在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手段,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愉快成长。

如何融入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如何融入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如何融入自然环境教学设计自然环境教学设计是指将自然环境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探索、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下面是一个关于融入自然环境的教学设计示例:一、课程背景和目标:本次教学是一节关于植物生长的课程,旨在通过融入自然环境元素,使学生对植物生长有更深入的理解。

具体目标包括:1. 了解植物需求光线、水分和土壤等自然要素;2. 观察并记录植物生长的变化;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一同到校园内的花坛或植物园,观察不同植物的外观特征及生长环境。

2. 概念引入:教师用多媒体或图片展示不同生长环境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引导学生对比和思考。

3. 实践环节:(1) 学生小组合作种植小型植物,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光照、水分等)。

(2) 学生观察植物生长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为什么植物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会变得苍白?”,“为什么植物在干旱条件下会枯萎?”4. 分析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要素。

5. 个案探究:教师分发一些材料或情境,要求学生进行个案探究。

如:“请设计一种条件,让橙子籽发芽并生长。

”学生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6. 总结梳理: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案探究结果,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强调植物的生长离不开自然要素的供给。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比如植物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8. 结束反思: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思考自己在观察、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不足。

三、教学评价与分析:1. 观察记录:可以评价学生是否能观察到植物生长中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2. 个案探究:可以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分析讨论:可以评价学生对植物生长环境要素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植物生长所需的自然环境要素,加深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大班自然区域教案

幼儿大班自然区域教案

幼儿大班自然区域教案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它通过构建真实和自然的环境,为孩子们提供直观、具体、丰富的经验,让孩子们自主探索、自由学习,达到既学习知识,又锻炼身体、促进健康的效果。

以下是一份幼儿大班自然区域教案的具体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设计自然环境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与好奇心,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孩子们身体素质,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

二、教学内容:1.动物区域:让孩子们接触到不同种类的动物,在观察和与动物互动的过程中,激发孩子们对动物的兴趣爱好。

同时在这个区域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孩子们学会尊重动物、保护环境的知识。

2.植物区域:在这里,老师需要设计多种植物的环境,让孩子们学会欣赏植物、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此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植物知识,如植物分类、照顾植物等。

3.探险区域:在这个区域,主要为孩子们设计一些自然障碍、模拟户外探险的环境。

孩子们可以在完成各种难度的探险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勇气、协作能力、注意力以及创造力。

三、教学活动:1.动物园探险:老师可在动物区域中设计出几种动物,让孩子们自由探索,老师则作为引导者,在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孩子们对动物的了解。

在接触动物时,老师应该先讲解注意事项,让孩子们充分了解动物性的特点及如何与动物互动。

2.植物收集:老师可引导孩子们收集不同种类的叶子、花、果实等等,让孩子们亲密接触大自然,也可在后期向科普讲解的形式把孩子们拿到的内容进行解析,让孩子们了解不同的植物特点以及它们的生长环境。

3.探险迷路:老师可以在探险区域中设置迷路,让孩子们尝试完成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灵活运用自己的智慧,充分运用小组协作能力,最终完成任务。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通过回收学生绘制的草图、收集探险摄影等形式对孩子的探究过程进行评估,让孩子们得到正式的评价,同时也能够挖掘和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逻辑思维、合作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等多种方向的综合能力。

幼儿园活动方案:自然教室知识探索

幼儿园活动方案:自然教室知识探索

自然教室,知识探索一、教学价值自然教室是一种基于自然环境的教育模式,它能够提供一个更加真实、自然的学习场景,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世界、探索知识、培养兴趣,同时也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和社交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

二、教学目标通过自然教室的方式,帮助幼儿:1. 了解自然环境中的事物及其特征;2. 探索自然界中的规律,培养科学探究意识;3. 提高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5. 增强幼儿的身心发展,促进健康成长。

三、教学区域自然教室应当选择在自然环境较为丰富、安全、有趣的地方,如公园、自然保护区、林地等。

在教学区域内,需要为幼儿准备足够的材料和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标本、工具等。

四、教学准备1. 确定教学区域;2. 调查教学区域的自然环境,了解其中的生物、植物、地形等情况;3. 准备教学材料及工具;4. 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幼儿的安全。

五、教学介绍在开始自然教室的教学之前,应当向幼儿介绍教学区域的环境、规则、安全注意事项等。

同时,也需要告诉幼儿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以及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中的生物、植物、地形等;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3. 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5. 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促进健康成长。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自然环境中的生物、植物、地形等,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2. 实验法: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幼儿感受自然环境中的规律和变化,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3. 合作学习法: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幼儿互相帮助,促进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八、教学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教学区域中的生物、植物、地形等;2. 让幼儿进行实验探究,感受自然环境中的规律和变化;3. 督促幼儿团队合作,完成任务;4. 回到教室,总结本次自然教室的学习成果。

九、教学反思在自然教室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教学反思。

把自然搬进教室教研活动

把自然搬进教室教研活动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何将自然教育融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为当前教育界热议的话题。

为此,我们学校举办了一场以“把自然搬进教室”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如何将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活动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部分学校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

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生与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

因此,将自然搬进教室,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学习,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活动内容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专家讲座活动伊始,我们邀请了一位自然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专家从自然教育的理念、方法、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老师们对自然教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 课堂观摩随后,老师们分组观摩了多位老师的课堂。

这些课堂将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入教学,如利用植物、动物等自然材料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3. 分组讨论观摩结束后,老师们分组讨论如何将自然搬进教室。

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如开设自然角、组织户外实践活动、开展自然观察日记等。

4. 经验分享在经验分享环节,几位在自然教育方面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分享了他们的成功案例。

这些案例让其他老师受益匪浅,为他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提供了借鉴。

5. 总结发言最后,学校领导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

领导充分肯定了老师们在自然教育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

三、活动成果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以下是活动成果的总结:1. 提高了老师们对自然教育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自然教育的重要性。

2. 为老师们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教育案例,为他们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借鉴。

融入自然元素,创意编写语文课教案

融入自然元素,创意编写语文课教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注重课程设计中的创意元素,而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有趣、更易触发思维,在教学实践中融入自然元素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自然元素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设计手法,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中体验自然的魅力,进而提升语文课教学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融入自然元素,创意编写语文课教案。

一、自然元素在语文课教学中的重要性自然元素,包括自然景象、自然环境、自然声音等,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与知识。

语文课教学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自然元素则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触发点和思考的角度,由此得到的语文学习体验也能更加深入和生动。

例如,在课文阅读中可以引入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比如“一片绿色的山丘”、“一片汪洋的湖水”、“翠竹掩映下的小溪”,这些自然元素不仅美丽,而且能很好地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生动的场景,以此为基础,学生可以更轻易的理解、感受和表达想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自然元素如何融入语文课教学1. 从课文入手在语文课教学中,课文阅读通常是重点。

如果将自然元素融入到课文的阅读中,会让孩子更加愉悦并对人生的什么具体方面产生兴趣。

例如,在一篇课文中,融入“秋天的银杏叶”“春日的小雨”“ 啼鸟鸣叫”等,这些自然元素能让学生对这些描述更加感性地理解,并能快速驱动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2. 采用夸张手法夸张手法是在教学中十分常用的手法,也可以用来融入自然元素。

例如:“飞翔的小鸟叫做推土机,整片大地就像它游戏的场地一样”这种手法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出一只小鸟可以如此强力,进而被课程吸引,而这种夸张的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的内容,从而形成对于内容的记忆和感知,在掌握语言的同时,还更加了解自然元素。

3. 引入游戏元素游戏是吸引孩子的最佳方式,引入游戏元素,可以很好的吸引孩子学习。

例如,老师可以带领全班学生一起玩一个自然元素”的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主动学等方式,参与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新的知识。

亲近大自然幼儿园教案:运用大自然的元素,促进孩子发展

亲近大自然幼儿园教案:运用大自然的元素,促进孩子发展

作为一名幼教老师,我们始终希望孩子能够快乐而又健康地成长。

而对于孩子们来说,亲近大自然可以很好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在幼儿园教学中,通过运用大自然的元素,我们能够创建一个更加有利于孩子发展的环境。

我们可以多利用户外空间来教授孩子不同的技能,包括探索、观测、娱乐和运动。

户外环境中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可以带给孩子们惊喜和开心,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身体。

比如在花园中发现花朵、蝴蝶和昆虫,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触摸和嗅闻来感受不同的花香、发现不同的昆虫种类。

在野外活动中也可以利用自然元素来学习。

通过收集不同的水果、叶子和木材等材料,可以让孩子们感到自己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在室内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使用大自然元素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在课堂上放置一些植物或者小鱼缸,可以增强学习氛围,让教室看起来更加舒适和温馨。

同时,让孩子们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还能让他们学习如何照顾植物和动物。

这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爱护动物的意识,还能代入学习情境,让孩子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点。

除此之外,在幼儿园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例如,可以让孩子们在房间的墙壁上画上自己观察到的植物和动物,并给他们自由的发挥。

这样既能让孩子们愉悦地享受到艺术创作,同时他们也能从中获得一些相关的知识。

此外,还可以根据季节,选取不同的手工素材,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有关大自然的主题手工作品,通过手工熟悉自然界中的元素。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孩子们愉悦和主动地接触、体验大自然元素,他们才会积极的参与进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孩子们自由地探索大自然,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另一方面也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大自然的一切。

我们应该把自然环境看作是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最好的老师而且是自然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在该学习技能、训练才能和了解自然过程的同时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因此,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幼儿园老师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授和学习环境同时让他们充分地探索和发现。

自然单元主题活动方案

自然单元主题活动方案

自然单元主题活动方案介绍在幼儿园教育中,自然单元主题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有趣的环境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帮助幼儿全面发展其个人、社会和认知能力。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标、内容、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等。

活动目标本次自然单元主题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观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幼儿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具体目标如下:1.通过自然观察、探索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兴趣;2.培养幼儿的观察、描述和记录的能力;3.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5.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和分享的能力。

活动内容本次自然单元主题活动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包含了不同的主题和活动内容:环节一:观察自然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将参观幼儿园周围的自然环境,观察并记录他们所看到的自然现象。

教师鼓励幼儿使用自己的感官来观察,包括听、看、摸和闻。

幼儿可以观察树木、花草、小动物等,同时注意和记录下他们的发现和观察。

环节二:探索自然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将参与到各种自然探索活动中。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一起寻找昆虫、动物足迹以及其他自然生物的迹象。

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探索工具,如放大镜、捕虫网等,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和观察自然。

环节三:实践自然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将参与到一些自然实践活动中。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种植一些植物或花草,让幼儿亲自动手并负责植物的养护。

同时,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环境保护活动,如清理垃圾等,让幼儿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可以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环节四:分享和合作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将与其他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探索和实践。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幼儿有机会分享和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发现。

同时,还可以引导幼儿学会并习得与他人合作和分享的能力。

教学策略在自然单元主题活动中,教学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和开展活动:1.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内创设一个丰富多样的自然角落,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

幼儿园生态自然区教案

幼儿园生态自然区教案

幼儿园生态自然区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自然区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幼儿能够:1.能够认识和辨认各种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幼儿的爱护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图书、图片和卡片:包括不同种类的动植物的图片、卡片或图书。

•实物模型:可以准备一些小动物和植物的实物模型,用于展示和辨认。

•活动材料:包括观察用的放大镜、容器、放大镜、放大器等。

2. 教学环境布置•自然区:将教室的一角布置成自然区,放置一些室内植物和小动物,营造一个接近自然的环境。

•展示区: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展示区,用于展示幼儿们的自然区作品和成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引导幼儿回忆上次的自然区活动内容,复习已学内容。

2. 探索自然区•带领幼儿们一起进入自然区,观察自然区中的各种植物和小动物。

•让幼儿们用观察材料进行仔细观察,引导他们发现植物和小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3. 学习知识•引导幼儿们根据观察结果,介绍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小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利用实物模型或图片等教具,向幼儿展示这些植物和小动物的样貌。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幼儿们加深对植物和小动物的认识和理解。

4. 制作手工•鼓励幼儿们利用自然材料制作手工,如用树叶制作小动物画,用花瓣制作花朵等。

•引导幼儿们将自己观察到的植物和小动物特点运用到手工制作中,培养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教学总结•引导幼儿们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所学的知识和经验。

•鼓励幼儿们积极参与自然区活动,并继续观察和探索自然。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思考程度和制作手工的质量等方面评价幼儿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延伸•组织幼儿们参观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户外自然探索活动。

•利用图书、图片和卡片等教具,扩展幼儿们的植物和动物知识。

六、教学反思根据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自然奇趣:自然融合课程开发方案

幼儿园自然奇趣:自然融合课程开发方案

自然奇趣:幼儿园自然融合课程开发方案1. 导言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最为旺盛的。

如何在幼儿园阶段为孩子们提供一种自然融合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自然中探索、发现,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自然融合课程开发方案展开讨论,共享一些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2. 为什么需要自然融合课程?在当今社会,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

他们接触的是电子产品、玩具等虚拟的世界,而很少有机会接触自然。

然而,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场所。

通过与自然亲密接触,孩子们可以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激发他们对身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幼儿园需要开发自然融合课程,让孩子们在自然中学习、成长。

3. 自然融合课程的设计原则幼儿园自然融合课程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实施性。

课程设计要以儿童为中心,充分考虑孩子们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课程内容要贴近自然,引导孩子们从身边的事物中学习。

课程的实施也需要注重过程体验,鼓励孩子们亲身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课程设计还需要考虑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 自然融合课程的具体内容自然融合课程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生态环境观察、户外探险活动等。

在自然科学知识方面,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小实验、观察动物植物等方式,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认知和兴趣。

可以组织户外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自然之美,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还可以让孩子们参与种植、养殖等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5. 怎样评估自然融合课程的效果为了评估自然融合课程的效果,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

可以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行为和表现来评估他们对自然的认知和理解。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家长和老师的反馈意见,了解课程的实施效果。

另外,还可以通过学习成绩、情感态度等方面来评估孩子们的整体发展情况。

6. 结语自然融合课程对于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够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力。

自然单元教学设计

自然单元教学设计

自然单元教学设计导言:自然单元是教育领域中一种注重生态环境、植物、动物和自然现象等自然科学知识的综合学习方式。

通过自然单元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自然界的奥秘,还可以培养其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环保意识。

本文将以《自然单元教学设计》为题,探讨如何设计一节优质的自然单元教学,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活动建议。

一、教学目标1. 探索自然世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他们主动观察、探索自然世界,并培养其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2. 增强环保意识:在教学中强调生态保护、环境意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通过实践和实验,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判断能力,培养其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自然单元教学的内容可以根据具体学校和年级的要求进行调整,下面是一个示例的教学内容安排:1. 植物世界探索- 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了解不同植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 进行植物标本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 组织植物成长观察实验,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条件。

2. 动物世界探索-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 进行动物骨骼拼图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组织小型动物园参观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各种动物,增强对动物的认知和理解。

3. 自然现象探索- 组织天文观测活动,让学生观察星象变化,并了解星座和行星的基本知识。

- 进行水循环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循环过程,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 进行地质勘探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构造和矿藏分布情况,增强地质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授课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自然相关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践探究:教师组织实验、观察和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现象,加深对自然的认识。

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資訊融入教學─自然領域教學單元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風起雲湧
課程設計 楊宗榮老師
教材來源 自然與生活科技第一單元 天氣的變化 自編
適用對象 六年級 教學時數 400分鐘10節課
預定實施的 教學場地 □一般教室、□專科教室、;電腦教室、;e教室、□戶外
□其他
□教師簡報教學
;教師網頁展示
;教師透過電腦輔助教學
□教師利用視訊進行回饋
;教師利用影片呈現教材
□教師利用討論區進行討論
;教師利用部落格進行回饋
;教師利用網路資源教學
;學生利用搜尋引擎資料蒐集撰寫報

;學生網頁設計及學習成果呈現
□學生利用繪圖軟體進行影像處理
;學生利用資訊管道分享心得
;學生經由網路獲得協助
□學生利用數位相機記錄學習歷程
;學生利用小組協同合作討論
;學生透過email與同儕或老師聯繫
資訊融入教學的策略模式
□其他:
教學活動設計 理 念
利用繪聲繪影製作dvd教材及實驗步驟讓學生先了解水的各種型態及空氣對流實驗操作步驟,並節錄氣象新聞播報,由電視播放,介紹氣象符號、衛星雲圖天氣判別及氣壓變化。

由小組利用power point以颱風主題製作簡報(颱風成因、颱風名稱、形成地點、移動速度、中心最大風速、暴風半徑)上台報告發表。

最後分組至中央氣象局申請個人化網頁,製作屬於自己的氣象網站(內容包括實際天氣、衛星雲圖及文字說明、雷達圖、天氣圖、天氣預報及文字說明、氣象百科),考驗學生架構能力及對氣象圖和符號的了解,並藉由架設個人氣象網站自主學習氣象知識;以一周為限,以內容、版面配置及學生投票數選出最優網站給予表揚。

學生資訊能力 起點行為 1.了解power point 製作
2.利用網路搜尋資料並運用
3.能利用信箱收發信件並申請信箱
4.了解部落格使用方法
資料關鍵字 水、三態、蒸氣、雲、霜、露、颱風
教學目標
預期教學目標 1.由水的三態變化認識天氣的變化
2.認識天氣圖上的符號並解讀意義
3.了解颱風的形成原因與帶來的災害
各節主題 單元目標 具 體 目 標 能力指標
水的三態變化 1-1了解水的三態分別為固體、液
體、氣體
1-2認識水三態的變化過程
1-3-1-1
1-3-4-3
1-3-5-2
水的型態
溫度對水的影響 2-1知道溫度對水的造成三態的變

1-3-1-1
1-3-4-3
認識天氣圖上氣壓、鋒面、颱風等天氣現象及代表符號 3-1認識氣象局網站
3-2認識氣象預報專有符號代表
3-3應用氣象局網站內資訊
資訊4-3-3
2-3-4-3
氣象常識
各種氣象符號天氣型態
所代表的意義 4-1了解各種氣象符號所代表的天
氣型態
2-3-4-3
資訊4-3-3
認識颱風 5-1認識颱風形成的原因
5-2認識颱風形成的季節
5-3了解颱風對台灣的影響
5-4製作颱風介紹投影片
5-5製作個人的氣象小站
1-3-5-2
1-3-5-5
4-3-2
資訊4-3-3
天氣對人類的影響
天氣對人類活動的影響6-1認識天氣對人類的生活型態有
何改變
資訊4-3-3
教學活動
教學目標 教 學 活 動 教 具 時間
1-1 1-2
1-1 1-2 一、準備活動
1.教師準備
教學相關影片、powerpoint簡報、實驗器材
2.學生準備
學生分組
二、發展活動
教學活動一:水的型態變化
1.播放水加熱變成水蒸氣,及水凝結成冰及各種水的型態
影片。

2.學生寫學習單(溫度是水的魔法師)。

3.學生藉由觀看影片及寫學習單,了解水達到100度會變
成水蒸氣,低於零度則會變成冰;水蒸氣遇到零下五六
度就會變成霜、遇冷凝結會變小水珠。

4.教師以投影片隨機展示水的各種型態(如冰變成水),
讓學生比出溫度變化。

5.溫度升高-往上比三角形、溫度降低-往下比三角形
藉由遊戲複習水的三態變化及溫度對水三態變化的影
響。

第一節結束
教學活動二:製造露、霜、雲及對流實驗
1.教師播放製作露、霧、霜實驗步驟及方法。

2.學生依照步驟製作實驗並紀錄在學習單(我是氣象大
師)上。

3.教師以投影片歸納重點(露、雲都是懸浮於空中的小水
滴,所以才能被看見,水蒸氣無所不在,但是太微小眼
睛無法看見;霜則需要零下5-6度才能使水蒸氣凝結成
冰。

)。

第二節結束
4.學生依影片的實驗步驟,操作實驗,可以避免許多不必
要的錯誤,增加實驗的成功率,並由實驗過程中了解溫
度對常見的天氣變化所帶來的影響。

第三節結束
水三態變化影

學習單
投影片
自製影片
實驗器材
1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15分鐘
10分鐘
15分鐘
40分鐘
3-1 3-2 3-3 4-1
3-3 5-1 5-2 5-3 5-4 教學活動三:認識天雲符號
1.利用平時經常看的氣象報告,讓學生引起興趣,並連接
至中央氣象局兒童網站,介紹氣象知識(怎麼做預報、
觀測、衛星、雷達、天氣、颱風…),再配合上傳至部
落格的作業,讓學生培養正確上網搜尋資料的習慣,並
可以瀏覽其他同學的作品;請他們註明出處,是希望從
小培養注重智慧財產權的觀念
2.播放氣象新聞剪接短片,讓學生了解一下現在的氣象播
報常用的簡單符號
3.連接至中央氣象局兒童網站網頁,展示天氣雲圖及衛星
圖,和氣象小常識至電腦教室示範搜尋氣象符號的網
頁,並將其整理過後,上傳至部落格中(必須註明出處)
4.請學生回家或是利用下課時間,以一週的時間,上網蒐
集氣象符號的解釋上傳至班級部落格-學號資料夾裡-
根據資料的多寡或是問題來評平時成績。

第四節結束
教學活動四:颱風簡報
1.教師播放颱風來襲影片
2.至電腦教室連接至氣象局網頁解釋颱風的形成、命名方
式、發佈警報的方式、所帶來的影響…等
3.給學生簡報格式,並簡單說明製作的方式及重點(颱風
成因、颱風名稱、形成地點、移動速度、中心最大風速、
暴風半徑、對台灣帶來的影響)
第五節結束
4.請學生利用power point製作小組的簡報,一組製作一
份簡報即可,培養小組分工及資訊能力,並從製作的過
程了解颱風的動態,從小主播報告中,應用單槍及簡報
系統讓學生深入了解颱風的各項資訊,也從各組中學習
優點及缺點
5.各組上台以小主播方式報告各組所製作的颱風簡報,請
小組互評。

6.教師講評:以最好的一組來說明優點及共同的缺點。

.
第六節結束
自製剪接影片
颱風影片
簡報範例
5分鐘
10分鐘
25分鐘
10分鐘
20分鐘
10分鐘
20分鐘
15分鐘
5分鐘
3-3 5-1 5-2 5-3 5-4 5-5 6-1 教學活動五:個人化氣象網頁製作
1.至電腦教室,教師示範上氣象局網站申請個人化網頁並
至hotmail回覆認證信。

2.讓學生依照自己的座號以申請好的信箱(qq_m坐號
@ 密碼:rr691015)來練習申請個人
化網頁。

3.教師操縱版面設定,放入氣象資訊,並說明配置
第六節結束
4.讓學生自行操作版面設定。

5.教師開啟班級部落格-楓之綠,示範一次,請每位學生
將自己網頁的網址及帳號密碼、小簡介公佈網誌上並定
好規則每個人有五票,每票必須投給不同的人,投票方
式:給予該名學生的文章一篇迴響,就算投一票,並寫
下建議或是勉勵的話。

以一週的時間,讓學生分別上其
他人的網頁觀看,並在部落格中投票。

6.完成版面設定後,教師隨機開啟學生個人氣象網頁,說
明優缺點。

第七節結束
三、綜合活動
1.上網進行測驗並複習
2.教師將學生帶至電腦教室,請學生上網連結至test網
頁,進行測驗;學生可以自行上網查詢問題答案。

教師歸納水及溫度對天氣變化的影響。

希望學生了解問
題並自行解決為自然領域的中心概念,學生除了在電腦
教室可以上網作答之外,也可以回家進行學習,當碰到
難題,可以上網搜尋相關資料來解決問題,也可以在部
落格上進行提問,比較方便,不再只有老師可以幫忙解
決,網路的資料或是同學都可以透過這種方式幫忙解決
問題。

第八節結束
氣象局網站申
請個人化網頁
hotmail
氣象局網站申
請個人化網頁
教師自製互動
式測驗
HOT POTATO
10分鐘
10分鐘
20分鐘
25分鐘
5分鐘
10分鐘
40分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