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说明文复习专题.doc
2023届中考语文阅读专项练(5)说明文阅读
(5)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
人体的色彩科学①色彩具有令人惊讶的特征之一是:它具有“重量”。
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实验:将同样重量的两份东西分装于两个盒子,再将一个盒子用白纸包封,另一个用红纸包封,然后用手掂量掂量,你一定会觉得用红纸包封的盒子重一些。
②戴尔教授在14年前首先发现色彩有“重量”。
他经过多种复杂的实验后得出结论,各种颜色在人的大脑中都代表一定“重量”。
他还将颜色按“重量”从大到小排列成如下顺序:红、蓝、绿、橙、黄、白。
③色彩学还告诉我们,颜色不仅具有“重量”,而且还有“味道”。
这是因为我们不仅能用眼睛看清颜色,而且还能用其他器官分辨它们。
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某一具体波长的能,我们的神经末梢,即感觉器官可以接收到这种能。
正是由于这种原因,许多盲人也能分辨颜色。
④根据这一发现,科学家们认为,人的皮肤吸收其喜爱的颜色,而拒绝其讨厌的仅过了1个小时。
而且,人的体温也会因室内的颜色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从红色房间移到蓝色房间,人的体温就会下降。
⑤更为奇异的是,专家们发现:颜色可促进人体分泌荷尔蒙,而分泌荷尔蒙的多寡,能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情绪。
如黄、橙、红等色有使人振奋提神的作用,能提高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促使进入兴奋状态;而蓝色、紫色、绿色等则有使人平心静气的特殊效用。
因此前者能使工作环境产生活跃的气氛,刺激和增进生产活力;而后者则能使人镇定、平和,有利于完成各种复杂精细的工作。
1.专家们发现颜色具有的特性。
2.第④段中加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⑤段中加粗字能否删掉,为什么?4.在举重比赛中,为了使举重运动员发挥更好的水平,你认为比赛场地的地毯应是什么颜色的?杠铃应是什么颜色?这有什么好处?阅读《“登陆火星”探秘》,回答相关问题。
“登陆火星”探秘庞之浩①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的乌托邦平原南端着陆。
②最新的科学探测发现,在火星乌托邦平原距离地面1到10米的浅表底层下方有大量地下水冰存在,储水量相当于地球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2024届上海初三一模说明文专题
2024届上海初三一模说明文专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024届上海初三一模考试于近日结束,学生们迎来了他们初三生涯的第一个重要关卡。
对于许多初三学生来说,这次考试无疑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挑战,也是一个检验自己学业水平和考试能力的重要机会。
在这次一模考试中,学生们经历了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考验,面对各种题型和题目,展现了他们的学习成果和应试能力。
我们来分析一下2024届上海初三一模考试的整体情况。
从学科的覆盖范围来看,数学、语文、英语是必考科目,而物理、化学、生物作为选考科目也是很重要的部分。
数学题目内容涵盖初中数学知识的各个方面,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内容。
语文考试主要测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作文写作技巧和阅读理解方法。
英语考试分为听力、阅读和写作三个部分,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物理、化学、生物考试则主要考察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们展现出了自己的各种优点和特点。
有的同学在数学题目上表现出了自己的数学天赋,熟练掌握了数学知识,快速解题;有的同学在语文考试中展现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才能,作文写得富有情感和思想深度;有的同学在英语听力和口语部分表现出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有的同学在物理、化学、生物考试中展示了自己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学生们在这次一模考试中都表现出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考试能力,积极应对各种考题,展现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学生在考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有的同学在数学考试中遇到了难题,解题速度较慢,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和解答;有的同学在语文考试中遇到了阅读理解的难题,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有的同学在英语写作考试中表达能力不够,写作素材和表达方式有待改进;有的同学在物理、化学、生物考试中实验操作不熟练,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不正确。
这些困难和挑战都需要学生们在后续的学习中认真总结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考试能力。
沪教版说明文初三专题复习资料专题复习之思路结构
说明文复习之理清文章思路结构【复习目标】能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能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
【试题举隅】1、第5段介绍纹饰时采用了___的顺序。
(2007年《中国瓷器》试题)答案:时间解析:这一题中我们可以根据“第5段”、“介绍纹饰”这些关键信息,找到“早期”、“盛唐”、“宋代以后”这些语词,继而发现它是以时间为序的。
2、从全文看,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是:(2007年《中国瓷器》试题)(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_答案:(1)科学技术含量高。
(2)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的完美结合。
(3)承载的文化积淀丰富。
解析:此题在考察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也对学生梳理文章思路结构的能力进行了考查。
学生只有梳理清楚全文的脉络结构,分清全文的段落层次,才能一次找出统领段落层次的关键语句。
对说明顺序的考查暗含其中。
3、文章4~7段的顺序不能互换,原因是:___(2009年松江考前质量抽查卷《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试题)答案:(1)它是按第3节最后“常用的设置手法有借景、分景、隔景、对景等”一句的顺序来写的;(2)它是按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来写的。
解析:此题考察学生对全文的写作思路的梳理能力以及对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的理解。
【知识梳理】1、说明文的思路主要是指说明的顺序,即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
一般多运用于那些介绍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的文章,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
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进行说明,或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也有从外到里,从远到近等等。
比如文言文《核舟记》,就是采用了这一说明顺序,从船舱到船头再到船尾最后到船背,逐一进行介绍。
逻辑顺序:就是依据事物内部的联系和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进行说明。
常见的逻辑顺序有:从主到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一般到个别、从现象到本质。
如《海洋“死亡地带”》一文,从现象到本质(成因)地揭示了海洋“死亡地带”的特征,并介绍了海洋“死亡地带”的现状和未来。
(完整版)初三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一)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①水资源是指可以不断更新、具有一定数量及可用质量、能直接使用的淡水。
②淡水资源都来自大气降水。
江、河、湖、水库中的水来自大气降水,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水分也依赖于大气降水,甚至冰咱和永久雪盖也源自千万年前的大气降水。
因此,尽管某一地区的水资源与气候、土壤、植被、地貌、地质等多种自然因素有关,但最终还是气候起决定性的作用。
③气候变化将引起降水的地区、时间以及年际之间更加不平衡,将会使许多已经受到水资源胁迫的国家更加困难。
由于水温升高,一般来说水质也会下降。
气候变化对水短缺、水质量以及洪灾管理较差的水系统在都对水资源管理和洪水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
和旱灾的频度和强度的影响候变化带来负面影响的时候,表现得最为脆弱。
位,,居世界第26%109④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量的个贫水国家之一。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也极不平衡。
南方水多经常闹中国属于人均水资源最少的13,虽然现水灾,北方水少经常闹旱灾。
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洪水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2/3 8万座水库有一定的蓄洪作用,但大部分洪水没有被利用就奔向了大海。
有的全球性的气⑤我国水资源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有关研究表明,其中特别是淮河及其以北地区的变化幅度较大,候变暖将会使我国天然河流的年径流量整体减少。
辽河流域变化幅度最大,黄河上游次之,松花江最小。
⑥气候变化还会使我国各流域年平均蒸发量增大,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以增加左右。
因而,随着径流量减少,蒸发量增多,气候变化将加大我国水资源的不稳定和更加突出15% 的供需矛盾。
增强节水措重要的是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⑦为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的不利影响,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好雪山、冰川、湿地、河流、湖泊、森林、草原,让水资源在健康的生态中持久保存,永续利用。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 、第②段中“因此”的“此”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 、请简要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初三说明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说明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关于说明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B. 说明文的目的是使读者获得知识或信息C. 说明文的语言风格通常是生动形象的D. 说明文的结构通常清晰有序2. 说明文的写作目的主要是()A. 娱乐读者B. 启发思考C. 传递信息D. 表达情感3. 在说明文中,作者通常采用哪种方法来组织材料?()A. 按时间顺序B. 按空间顺序C. 按逻辑顺序D. 按重要性顺序4. 说明文中常见的说明方法包括()A. 举例子B. 打比方C. 列数字D. 以上都是5. 下列哪项不是说明文的特点?()A. 语言准确B. 结构清晰C. 情感丰富D. 逻辑严密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说明文的写作目的主要是为了________。
2. 说明文的语言风格通常要求________。
3. 说明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
4. 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5. 说明文的写作要求之一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说明文与议论文的主要区别。
答:说明文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语言准确、客观,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而议论文则旨在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立场,语言风格可能更加主观和情感化,结构上更注重论点、论据和论证的逻辑关系。
2. 说明文在写作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答:在写作说明文时,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结构上要清晰有序,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逻辑上要严密,确保论述的合理性;同时,适当运用举例、对比、分类等说明方法,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
四、阅读理解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5分)答:文章主要介绍了________。
2. 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5分)答: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________。
中考说明文典型例题(完整版)
说明文典型例题解题思路一、【题型类别】说明文中特殊题型(表达效果类)解题思路:(1)这是说明文中类似记叙文的考点,关注句子本身就可以。
(2)看出句子形式上的特点,如修辞等。
(3)读出句子用这种形式上的特点想强调什么内容。
(4)整句话读完,看看解说的意思有没有完整。
例题:宝山二模《人类的身高为何不会永远上长》16.“于是,这些巨人便会被自己的体重压得举步维艰,甚至筋骨断裂,哪里还谈得上拔山举鼎,力扫千军呢?”该句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巨人根本无法拔山举鼎,力扫千军。
突出了巨人被自己的体重压迫的程度极深。
二、【题型类别】说明文的过渡句1、解题思路:(1)看一下有没有承接上文的作用(某一事物的特点,现象)(2)引出下文2、例题:青浦区二模卷《深坑酒店》深坑酒店的主体建筑依悬崖建造,整体是向内凹的弧形,因此它使用的钢结构构件全是弯的,施工变形大,定位也困难。
为此,工程师们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
(1):配合以精准的全站仪定位控制,将这些“七扭八歪”的构件调教的服服帖帖(2):经过了大量的模拟计算分析,精准地控制了结构在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形变量(3):将施工划分成了十个流水段,通过巧妙的控制安装和浇筑顺序,利用中心找平衡答案:(2)(3)(1)三、【题型类别】说明文某材料能否删去/是否多余解题思路:(1)概括某材料在文中的意思(2)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地说明了……(4)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例题:普陀区二模卷《了解再生纸》17.有人认为第6段两处划线句语意重复,可删除其中一句。
请你谈谈看法。
“每回收1吨废纸,可以用来制造再生纸0.85吨,相当于少用木材3立方米,化工原料0.3吨”“每利用1吨废纸,可节省电力600度,标准煤1.2吨,水100立方米”答案: 不重复。
初三九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一)
说明文阅读训练题(一)计量雨滴①雨是从云层降落的水滴.雨滴有大有小:瓢泼大雨的雨滴直径一般有3—4毫米,最大可达7毫米,而毛毛细雨的雨滴直径则在0.5毫米以下。
②为了测定雨滴的大小,人们设计出许多方法,比如雷达观测法、光学雨量计法、摄影法、面粉球法和色斑法等。
③雷达观测法和光学雨量计法可实时、大面积地观测包括雨滴粒径及其分布在内的降雨基本特性,一般只应用于天然降雨的观测。
摄影法是用摄影机拍摄出正在下落的雨滴的相片,然后在显微镜下测量出该雨滴的粒径,非常适用于实验室内观测模拟降雨。
面粉球法是将雨滴收集在盛有面粉的容器中,雨滴与面粉接触后,每个雨滴就产生一个小小的湿面球,烘干后称重,测出每个雨滴的大小。
色斑法是通过测量雨滴在相同材料上形成的色斑大小推知相应的雨滴粒径,是历史悠久、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测量方法。
④也许有人会问,计量雨滴的大小有必要吗?当然有必要啦!⑤下大雨时,雨滴击溅可能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表层空隙减少或者堵塞,形成“板结’,雨滴过大,还会打伤幼苗。
因此,观测雨滴是研究天然降雨和人工模拟降雨特征及设计人工降雨装置的一项重要工作。
⑥下大雨时,不少电视频道也会开始“下雨..”,影像变得模糊不清,移动电话也会出现杂音变大的情况,这是雨滴对电磁波的散射衰减作用造成的。
雨滴大小不同,散射衰减作用也不同,所以测量雨滴的大小就成了解决这个通讯传输难题的前提条件。
1、请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文章第④段能否去掉?为什么?3、文章第⑥段加着重号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4、农田喷灌时,要把水滴直径控制在3毫米以下。
这是为什么?请从文中找出根据。
手机确定你的位置①当今时代,手机已经越来越普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随着手机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各种等等。
我们在这里要介绍的是手机的无线定位技术。
②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军事上,这项技术可以用以锁定敌对目标的住置。
外研版初三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专题复习:说明文类
外研版初三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专题复习:说明文类Smartphones have e an essential part of our daily lives。
XXX。
have you ever considered the impact they have on your eyesight。
XXX that half of the British n own smartphones and spend an average of two hours per day using them。
Shockingly。
the n of smartphones in the UK in 1997 has resulted in a 35% increase inthe number of people XXX.二How to make a sandwichA sandwich is a quick and easy meal to make。
Here are some steps to follow to make a us sandwich.1.Choose your bread。
You can choose from white。
wholemeal。
seeded。
or any other type of bread you like.2.Choose your filling。
You can use ham。
cheese。
chicken。
salad。
or any other ingredients you like.3.XXX on the bread。
You can use mayonnaise。
mustard。
ketchup。
or any other sauce you like.4.XXX.5.Put the XXX and cut it in half.XXX。
First。
select the type of bread you prefer。
初三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
初三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初三语说明阅读练习题①蛇的耐饿本领可真惊人。
据说,有一条蟒蛇饿了2年9个月才死去。
有位生物学家对我国蛇岛〔蛇岛〕又名小龙山,也叫蟒岛,在辽东半岛西南,渤海海峡北面,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生存着数以万计的蝮蛇。
上的蝮蛇进行过研究,既不给食又不喂水的蝮蛇,平均能活78天,活得长的可达107天,即使“短命鬼”也活了34天。
如果让它们喝些水,那么,耐饿的本领就可提高1倍左右,最耐饿的甚至活了392天。
②为什么蛇有这种耐饿本领呢?因为它们有一套节约能量的技术。
人们都知道,一摸到猫、狗和鸡身上,总是感到热呼呼的,可是一摸到蛇的身上,却是冷冰冰的。
这是因为前者是恒温动物,后者是变温动物。
恒温动物的身体,好像是只具有恒定温度的炉子。
为了保持恒定的体温,就要消耗体内的能物质。
可是,作为变温动物的蛇就省去了这笔能量开支。
它们一年四季的体温固然不同,就是同一天中的体温也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动。
所以,它们体内动用的能物质,远比恒温动物为少。
拿重量相等的猪和大蟒蛇相比较,如果猪每天消耗150份单位重量的能物质的话,那么蛇只要1份就够了。
在冬眠时,蛇所消耗的能量更是微乎其微,经过长达5个多月的冬眠后,它的体重只不过减轻2%左右。
③与此同时,蛇类吸收营养成分的效率特别高。
一口气连吞四五只小白鼠,对蛇说是并不稀奇的。
有时,它们还能吞食比自己大而且长的食物。
一般地,只要5天左右的时间,蛇就把吞进肚里的食物消化完了,连骨头也消化得精光,只剩下一些兽毛和鸟羽从粪便中排出。
消化以后,这些营养成分便在体内贮存起。
正因为在能量的积聚和消耗上能“开节流”,所以蛇的耐饿本领特别高强。
④龟是寿命很长的动物。
1766年,法国探险家把一只大龟带到了毛里求斯岛〔毛里求斯岛〕印度洋西南部的一个火山岛,是毛里求斯的主要岛屿。
上,1810年,英国军队打败了法国人,占领该岛,因而接管了这只大龟。
它在一个炮兵营地一直活到1918年,由于爬上炮床而被士兵“就地正法”了。
中考说明文典型例题(完整版)
说明文典型例题解题思路一、【题型类别】说明文中特殊题型(表达效果类)解题思路:(1)这是说明文中类似记叙文的考点,关注句子本身就可以。
(2)看出句子形式上的特点,如修辞等。
(3)读出句子用这种形式上的特点想强调什么内容。
(4)整句话读完,看看解说的意思有没有完整。
例题:宝山二模《人类的身高为何不会永远上长》16.“于是,这些巨人便会被自己的体重压得举步维艰,甚至筋骨断裂,哪里还谈得上拔山举鼎,力扫千军呢?”该句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巨人根本无法拔山举鼎,力扫千军。
突出了巨人被自己的体重压迫的程度极深。
二、【题型类别】说明文的过渡句1、解题思路:(1)看一下有没有承接上文的作用(某一事物的特点,现象)(2)引出下文2、例题:青浦区二模卷《深坑酒店》深坑酒店的主体建筑依悬崖建造,整体是向内凹的弧形,因此它使用的钢结构构件全是弯的,施工变形大,定位也困难。
为此,工程师们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
(1):配合以精准的全站仪定位控制,将这些“七扭八歪”的构件调教的服服帖帖(2):经过了大量的模拟计算分析,精准地控制了结构在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形变量(3):将施工划分成了十个流水段,通过巧妙的控制安装和浇筑顺序,利用中心找平衡答案:(2)(3)(1)三、【题型类别】说明文某材料能否删去/是否多余解题思路:(1)概括某材料在文中的意思(2)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地说明了……(4)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例题:普陀区二模卷《了解再生纸》17.有人认为第6段两处划线句语意重复,可删除其中一句。
请你谈谈看法。
“每回收1吨废纸,可以用来制造再生纸0.85吨,相当于少用木材3立方米,化工原料0.3吨”“每利用1吨废纸,可节省电力600度,标准煤1.2吨,水100立方米”答案: 不重复。
初三毕业班说明文专题训练(精装版)
塑料袋埋在土里难以分化、降解, 塑料袋埋在土里难以分化、降解,燃 埋在土里难以分化 烧产生有害气体危害人体健康. 烧产生有害气体危害人体健康
材料四: 材料四
分析下列说明对象有何特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想一想, 想一想,议一议
古时,海淀曾有大片水草丛生的浅湖水淀,故称“海淀” 古时,海淀曾有大片水草丛生的浅湖水淀,故称“海淀”。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海淀区已有人类居住和活动。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海淀区已有人类居住和活动。 历史上, 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相互交往的 重要通道,是北方民族南下和中原王朝北上的战略要地。 重要通道,是北方民族南下和中原王朝北上的战略要地。 金时,海淀成为出中都正北门,经居庸关、 金时,海淀成为出中都正北门,经居庸关、八达岭通往蒙 古高原的第一站,距城20里 是商旅歇息的理想地点, 古高原的第一站,距城 里,是商旅歇息的理想地点,因 海淀”被称为“海店” 公元1267年,忽必烈下令在 此“海淀”被称为“海店”。公元 年 中都东北郊兴建大都, 中都东北郊兴建大都,原来从中都北上的大道也就随之东 因此元朝以后, 海店” 移。因此元朝以后,“海店”就失去了它在交通上的重要 地位,这一名称也就随之消失,而以水乡见称的“海淀” 地位,这一名称也就随之消失,而以水乡见称的“海淀” 一名却流传了下来. 一名却流传了下来
举例子.列数字 举例子 列数字
想一想, 想一想,议一议 材料七: 材料七
1,和莫高窟同称为敦煌两大奇观的月牙泉有“沙漠明珠”之称, 和莫高窟同称为敦煌两大奇观的月牙泉有“沙漠明珠”之称, 下列文段运用了那种说明方法? 下列文段运用了那种说明方法? 但由于干旱缺水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月牙泉水位在不断下降, 但由于干旱缺水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月牙泉水位在不断下降,这颗 明珠”珠光渐暗,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明珠”珠光渐暗,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臭氧层既是上天赐与人类的一把保护伞, 2,臭氧层既是上天赐与人类的一把保护伞,有时又像是一剂猛烈 的毒药. 的毒药
初三中考说明文复习专题二
初三中考说明文复习专题(二)2013.5.16——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复习目标:1.熟悉中考说明文考点——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了解有关说明文语言特点常见考查题型。
3.掌握相关的答题方法与技巧,力求规范答题。
复习过程:一、认定目标。
师出示复习目标,生研讨后认定。
二、合作探究。
(一)考点认知: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分析关联词、副词的表达效果,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分析句子的表达作用及语言的表达特点,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考考点。
命题形式常为:文中“……”这句话中“……”一词能否删去?请简要说明原因。
而要求删去的词语多数是表示程度、数量范围或性质的词语,如“可能”、“一般”、“大约”等词。
“品味说明文的语言”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句中重要词语的体会及理解其作用,这是说明文阅读考题的重点之一。
完成这类考题,可从以下两点入手:①在语境中体会中心词语的准确性;②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表义的准确性。
(二)常见题型: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三)题型举例:A、“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B、“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
C、“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去?(四)共同探讨:(1)生思考、探究解法。
(2)明确解题思路形成初步答案,质疑、讨论后最终认可答案。
(五)答题技巧:A、1解释词语意思2、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B、1表态:不能替换;2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3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C、1表态:不能删;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3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这与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
初三语文说明文阅读(二)知识精讲
初三语文说明文阅读(二)【本讲主要内容】说明文阅读(二)【知识总结归纳】有关知识及考查要点:说明文阅读是近年中考的热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经济建设日新月异,新产品,新事物,新问题不断涌现。
以传播知识、介绍特征,说明性质的说明文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平时必须加强说明文阅读训练,让学生做到:①多读、多看。
读报纸,读科普知识读物;看电视,看科教片,丰富科学知识。
②多观察、多练习。
观察周围生活的社会问题,对这些问题发表看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多精选出有代表性的说明文章加强训练,训练阅读速度,解题方法,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解答阅读题的习惯,使学生做到解答阅读题必须先对文章进行“通读——感知”,加强感性认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然后准确无误的解答问题。
③多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解题的方法、技巧、提高解题速度。
【中考点拨】【题型展示】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的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
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做判断的能力和想像力。
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事物的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
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
脑只是外面那一层——大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
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
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褶皱,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
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l张打印纸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
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节选自《人脑如何思维》,有删改,作者威廉·卡尔文)1.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
初三中考说明文复习专题一
说明文中考复习专题(一)2013-5-16——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复习目标:1.熟悉中考说明文考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了解有关说明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常见考查题型。
3.掌握相关的答题方法与技巧,力求规范答题。
复习过程:一、认定目标。
师出示复习目标,生研讨后认定。
二、合作探究。
(一)考点认知:说明文的中心任务是侧重使读者“有所知”(区别于记叙文“有所感”和议论文“有所思”),据此可以考查考生对说明文的内核——即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认知。
(二)常见题型:(1)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整体把握。
(2)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
(三)题型举例: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2012重庆中考语文试题)①梨、苹果、香蕉、土豆等果蔬汁很容易变色。
变色后不仅难看,味道也受到影响。
怎么办?加点柠檬汁。
②果蔬中都含有多少不等的多酚化合物。
去皮之后,这些化合物就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醌(kūn)化合物。
这种醌化合物很容易互相连接,成为“褐色素”,从而使这些食物变色。
而柠檬汁中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它可以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也可以直接被氧化,从而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以此来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
这样,抗坏血酸牺牲了自我,保护了脆弱的多酚,保持了果蔬“新鲜”的颜色。
③在食品工业中,人们根据柠檬汁的作用机理,就可以直接添加抗坏血酸。
在超市销售的果汁和蔬菜汁,很多酒添加了抗坏血酸,以保持其外观和风味。
④抗坏血酸的作用不仅于此。
人们在熟肉制品中经常会加入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有两种作用:一是与肌红蛋白反应,使之呈现诱人的红色;二是抑制细菌生长,实现防腐功能。
加入抗坏血酸,可以促进前一个反应的进行,从而加快“发色”的过程。
许多人认为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
其实,它本身并不致癌,只有当它与肉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的亚硝胺才是一种致癌物。
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抑制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风险。
在不需要亚硝酸盐的肉类食品中,有时也会加入抗坏血酸。
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之科技说明文说明方法.doc
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之科技说明文说明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也就是说明书的意思)总结:这样千篇一律的教学步骤,不但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呆板僵化,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而且从阅读心理的角度来说,这种程式忽视了让学生整体地感知、体味课文,违背了整体部分整体这一阅读理解的基本规律。
部编初三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初三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xx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对xx分门别类的进行条理的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列举xx的具体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将xx和xx做对比,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化石的形成初三说明文:
化石的形成初三说明文 :
化石的形成初三说明文 :
化石是埋藏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物。
最常见的化石是由牙齿和骨骼形成的。
古代动物死后,尸体的内脏、肌肉等柔软的组织很快便会腐烂,牙齿和骨骼因为有机质较少,无机质较多,却能保存较长的时间。
如果尸体恰好被泥沙掩埋,与空气隔绝,腐烂的过程便会放慢。
泥沙空隙中有缓慢流动的地下水。
水流一方面溶解岩石和泥沙内的矿物质,另一方面将水中过剩的矿物质沉淀下来或成为晶体,随着水流会逐渐渗进埋在泥沙中的骨内,填补牙齿和骨骼有机质腐烂后留下的空间。
如果条件合适,由外界渗进骨内的.矿物质在牙齿和骨骼腐烂解体之前能有效地替代骨骼原有的有机质,牙齿和骨骼便完好地保存成为化石。
由于化石中的大量矿物质是极为细致地慢慢替代其中的有机质,所以能完整地保存牙齿和骨骼原来的形态,连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的组织形态都能原样保存。
天长日久,骨骼的重量不断增加,由原来的牙齿和骨头变成了还保存牙齿和骨头原有的外形和内部结构的石头,这个过程被称作“石化过程”。
除了牙齿和骨骼外,有的动物的粪便也能成化石。
例如,有的肉食动物吃肉时是连着碎骨一起吞下的,粪便里有许多没有被消化掉的碎骨,碎骨不容易腐烂,所以也能成为化石。
脚印也能成为化石。
人或动物踩在泥沙上,造成脚印。
泥沙干后,脚印又被另外的物质填满。
两种物质都被后来渗进去的矿物质石化后保存下来,但是两种物质的性质不同,软硬不同,容易风化或破坏的程度也不同。
一种物质被风化或破坏后,另一种物质便表现为脚印化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复习专题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准确判断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分析说明文方法作用。
2体会说明文语言特点,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
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流程:
一导入
2013年到2016年未考说明文,去年很多老师都认为实用类阅读将考查说明文的阅读,但却
考议论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轮流考的规律已经彻底打破,也在提醒我们要扎实复习,所选文章均来自课外,内容多关注环保,高科技或身边的人文环境,题型为2道选择题共6分,简答题4分分值共10分,简答题虽一般是运用文中信息解决相关问题,但我们也要做好常规
复习(屏幕出示复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要求:看书明确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对象的特征,区分各种说明方法,请同学们在4钟完成导学案的填空。
(一)填空
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
2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3说明特征: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4按说明对象分类,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5说明文语言有(准确)(生动)(简明平实)的特点。
6了解说明方法的分类及概念。
方式:个人提问,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文的对象特征,强调说明中心指说明对象的特征。
三判断与辨别说明方法
要求:请同学们分组合作探究并完成导学案的练习,用时4分钟.(个别提问)
(一)说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
(分类别)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摹状貌)
3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十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 4.24米。
(列数字,作比较)
4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下定义)
5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
(作诠释)
(二释”与“”: 师释和容易混淆 ,要区分明方法明确两种概朗读 书中两种方法考两种概念在哪里? 明确释揭示的具体表象的特点揭示事特征 : 可表来判断, 释的句式一般都是判断式, 甲和乙两个分句如果互 换后意思仍成立。
那就是,释。
解析如下: ① 食物是一种
能构成躯体能量。
甲 乙 ② 激光是纯的光。
甲 乙 (明方法的注明方法三个字表达,表范, 不要与修辞方法、表 达方式混淆。
三掌技巧 (明方法作用技巧 1:缕地漂浮着像一片白色的羽毛⋯ ⋯ 句子采用了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打比明方形明了白的特点。
格明方法明作象的特点 / 事理 出示 p 在 1画明作 (技巧 方式: 分析加点的有何作用 (或有什么表达效果) ? 语去或替代明理由? 都是大家根思路完成例一和例相互交流提 1 造就花儿最主要的色素叫做 “花青素 ”,它分胞的液泡内, 控制花色、红 色、紫化。
花青素皮,在不境中会形成不色。
皮 ” 有何表达效果? 思路:可,再在句中的作用 格式:准确 形明了事物 的特征 /事理。
过程: 使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 人手言富有什么特点? 象的特点是什么? 出示答案 例一答案:皮, 将花人化, 形明了花青素在不
境下会使
花儿形成色的特点。
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飞机仍然是可控的。
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
与其盲目惊慌地跳出飞机,还不如把身家性命交给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让他从容地化险为夷。
文段中加横线的词语“绝大多数”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解题思路:
第(1)步:阐明自己的观点:不能删或不能替代。
第(2)步:说明该限定词的性质/说明词在句中的意思。
注:限定词的词语主要有几类性质:表程度的(过度、几乎、相当、更、基本上);
表估计的(大约、可能、左右、可算、也许、极个别、大多数);表时间的(当时、刚刚、
迄今);表范围(一切、许多、部分);表频率(经常、常常)等等。
第(3)步:若删去了或替换了,句子的意思发生怎样的改变,不符合实际(或太绝对了)。
第(4)步:最后说明作用:XX 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明确:
1 表态:不能去掉,
2 第二步解释限定词,带词解句:绝大多数指多数情况下,表明不排除还有极少数的不可控
的航空事故
3 去掉后与事实不符,此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再来做一些练习巩固今天的答题技巧,请大家用 6 分钟的时间完成活学活练的练习,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四活学活练
(一)森林中翼龙的体形娇小,翼展仅25 厘米,相当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小,但它们是那些
体形巨大的进步的鸟掌翼龙类的祖先类群。
被发现的森林翼龙几乎为一完整的化石骨
架,保存完好。
它的嘴巴尖长,眼晴很大,嘴里的牙齿已经完全退化消失,属于无齿的
翼龙。
在此之前,科学家仅仅在德国发现过一种比它更小的出生不久的具有牙齿的翼龙
化石,翼展约18 厘米,科学家认为它是刚刚孵化出来的“婴幼儿”。
这一段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
列数字(用“25 厘米”、“18 厘米”,具体准确地写出森林翼龙体形娇小的特点。
)
作比较(把森林翼龙的翼展和燕子、麻雀作比较,突出了森林翼龙体形的娇小。
)
打比方(把翼龙比喻成“婴幼儿”,生动形象地说明德国发现的翼龙化石更小。
)
(对“说明方法作用”的辨析,一定要结合句子内容作具体分析,切忌术语的堆积,导致空、泛,不具体。
)
(二)广西乐业的一个洞中大厅——红玫瑰大厅长300 米,宽200 米,最高处达260 米,这
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但高度要高多了。
句中的“相当”可以换成“相同”吗?说说理由。
答案:
1 不能。
2 带词解句,“相当”表示红玫瑰大厅和人民大会堂的规模差不多,但仍有差别。
3 如果换成“相同”则表示两者完全一样,这和事实不相符。
4 用“相当”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三)研究显示,每个人在走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步态,在在20 世纪70 年代,人们就几经
意识到,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可以达到90%。
加点词能否删掉,
为什么?
1不能删去
2至少是不少于的意思,说明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不少于或超过90%。
3去掉后就变成了90%,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
4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科学性。
(四)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
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
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
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
但人类发展过程
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
答:
“过度”表程度,说明人类放牧等活动,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许多”表范围,强调的
只是部分土地裸露,并非全部。
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五课堂小结
师提问:你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