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烽火说课稿
2023最新-《卢沟桥烽火》教案精选4篇
《卢沟桥烽火》教案精选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这次牛牛范文为您整理了4篇《卢沟桥烽火》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卢沟桥烽火》篇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揭题、导入:揭题:板书:卢沟桥烽火审题:从题目看文章是写什么?(理解烽火)烽火:报警的烟火。
讨论:看了题目,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吗?在卢沟桥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板书)为什么说卢沟桥燃起了烽火?是什么样的烽火?这次事件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要求:同学们通过上网查寻有关的资料,看看卢沟桥到底曾经发生过什么事?学生上网进行资料查询通过网易查询卢沟桥。
每个资料要说明出处,以利交流。
查到资料后,可同桌或小组进行讨论,写出自己的书面调查。
查询结果总汇,诱发学生情感学生回答研究,讨论的结果,教师点拔,小结。
a:通过资料可了解:七bull;七卢沟桥抗战(介绍)卢沟桥事变的经过中华英雄rarr;无名英雄碑rarr;中国版图说明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中华英雄(国耻日)rarr;九bull;一八事变时代背景rarr;说明日本帝国主义此时已开始全面侵略中国。
南京大屠杀(图片、内容)说明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
中国台湾南部院校师生观感畅然不忘历史。
学者分析:日本为何再次篡改历史教科书要牢记历史名山景色:卢沟桥了解卢沟桥。
英雄人物:赵登禹。
了解大刀队,抗战英雄。
b:总结:通过同学们查找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卢沟桥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阴谋侵占我国领土,而蓄意挑战的事端,它是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信号烽火事件。
但中国人民不是好欺负的,自卢沟桥本变后,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同仇敌忾,英勇抗战,终于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
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c:过渡: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卢沟桥烽火的呢?初读课文,发展情感初读感知,要求:自读课文,读通课文。
边读边想,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给课文分段。
《卢沟桥烽火》教案
学习建议
03
学生是否能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向教师提出合理的学习建议,
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学生评价
学习效果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
学习态度
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是否能够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进步情况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
05 教师自我评价
课文讲解
讲解历史背景
介绍卢沟桥的历史背景和 重要性,以及中日关系的 历史渊源。
分析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讲解 重点词汇和句型,分析文 章结构和写作技巧。
讲解课文主题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 和思想,探讨卢沟桥烽火 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课堂活动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就卢沟桥烽火 的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生
先烈们的英勇和民族精神,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03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发言中,学生能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
点,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的反思
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理解
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历史 背景和事件经过,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小组合作讨论效果良好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02 教学内容与过程
CHAPTER
导入
01
02
03
故事导入
讲述卢沟桥的历史背景和 相关故事,引起学生的兴 趣。
情境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卢沟桥的 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 感受卢沟桥的壮丽和历史 意义。
提问导入
提出关于卢沟桥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课 文内容。
《卢沟桥烽火》教学案(精选16篇)
《卢沟桥烽火》教学案(精选16篇)《卢沟桥烽火》教学案篇1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打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预习内容】1.我会读烽火妄图伪军咽喉凌晨震耳欲聋同仇敌忾猝不及防呐喊歼灭挑衅狼狈爹娘众寡悬殊万籁俱寂如火如荼2.我知道这篇课文叙述了1937年7月7日“____________”的经过,揭露了____________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略____________的滔天罪行,讴歌了____________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3.我质疑通过对课文的预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请拿起笔记录下来。
三、导学案【学习目标】1.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打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小组合作探究】1.“卢沟桥事变”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是怎样的?结果如何?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3.我国守军是怎样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1)自己默读,深入思考。
(2)组内交流,形成统一。
(3)班内交流,探究学习。
【小组深入探究】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描述来表现日军的险恶用心和中国军民誓死卫国的抗争精神的?四、课堂检测1. 我会填恼羞()()同()敌()()不及()万籁()()()()已久哭()喊()人()马()大声()呼()以继()如()如()()耳欲()众()悬殊2.我会选(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号召(zhāo zhào)魔爪(zhuǎzhǎo )挑衅(xìn xìnɡ)歼灭(qiān jiān)五、主题阅读,课外延伸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历史回音壁》中的《南京暴行》、《山谷里的枪声》,畅谈自己的阅读收获。
(六年级语文教案)卢沟桥烽火说课稿
卢沟桥战火讲课稿六年级语文教课设计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卢沟桥战火》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正义必胜”。
本课再现了那段令中国人民永久不可以忘却的历史,表达了____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穿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举事端、野蛮侵犯我国国土的滔天罪状,歌颂了我国军民同仇家忾抗击侵略者的坚强精神。
(二)教课目的依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过去的教课经验,我以为,六年级的学生一定知道抗日战争就是要打垮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者赶出中国,至于卢沟桥事变与抗日战争有什么联系,它详细是怎么回事,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学生其实不认识。
毕竟此刻的孩子距离抗战这一特定的历史期间已很长远。
所以,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依据教材特色和学生实质认知水平,我确立了以下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2 、能力目标: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依据时间次序叙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 、感情目标:经过认识“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状的仇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家忾攻击侵略者的勇敢行为的崇拜之情。
(三)教课重难点:1、教课要点:依据教材写法的特色——条理清楚,依据时间和事情发展的次序,生动详细地描绘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同时也为了训练学生听闻读写能力,落实课后习题,我确立本课的教课要点是:训练学生依据时间次序叙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教课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育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质量,逐渐形成踊跃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味。
加上本单元的主题是“正义必胜”,所以,我以为本课的教课难点是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状的仇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家忾攻击侵略者的勇敢行为的崇拜之情。
二、教课理念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是讲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参加者和促使者。
在教课中,要积极创造亲近和睦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指引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鼓舞”“指引”留给自己,把“阅读”“领悟”“品尝”“感悟”还给学生。
卢沟桥烽火说课
《卢沟桥烽火》说课稿晋中灵石县静升镇苏溪小学原丽娟一、教材说明:《卢沟桥烽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文再现了那段令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自然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第二至五自然段写日军在卢沟桥向中国军队开火,企图侵占宛平城,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抗击;第六至八自然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劳与声援。
第九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二、目标说明:由于抗战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距离孩子们较远,“卢沟桥事变”具体是怎么回事,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学生并不了解,因此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初定以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绿线中的三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能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合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三、课时分解说明:我预设用两课时完成以上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我先出示幻灯片,图片展示的是经过岁月洗礼的卢沟桥如今的风貌。
通过桥面的坑坑洼洼,引导学生当年战斗的激烈和守桥士兵的英勇顽强,是学生很快进入情境。
由此揭题,理解“烽火”,再解题、读题。
接着,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扫清阅读障碍,并出示幻灯片提醒学生读准红颜色的字。
结合初读检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在初步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理清文章脉络,通过不同层面的读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卢沟桥的烽火》教案
《卢沟桥的烽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影响。
(2)掌握相关历史词汇和概念,如“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卢沟桥事变的因果关系。
(2)学会利用史料、图片等资源,培养史实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历史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认识和平的珍贵,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及影响。
(2)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 教学难点:(1)卢沟桥事变的因果关系分析。
(2)事变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及其精神品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卢沟桥事变相关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
(2)简要介绍卢沟桥事变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卢沟桥事变的因果关系,分享讨论成果。
(2)教师引导总结,明确事变的原因和影响。
4.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卢沟桥事变的经过,突出重点内容。
(2)分析事变中的英雄人物及其精神品质。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历史观。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强调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回顾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思考其历史意义。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卢沟桥事变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事变因果关系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认同和践行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 视频资料:卢沟桥事变相关视频。
3. 图片资料:卢沟桥事变相关图片。
4. 互联网资源:相关历史论文、文章等。
1小学语文《卢沟桥烽火》教案+实录+反思(2课时)
《卢沟桥烽火》教学案《卢沟桥烽火》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师:请同学们跟我书空“烽火”。
生:书空。
师:谁来读?生:烽火。
师:后鼻音读得很准确。
“烽火”是什么?生1:在我国古代,烽火是提醒人们有敌人来侵略的信号,让大家一起来打击敌人。
生2:我知道烽火的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师:烽火与战争相关,现在把烽火用来比喻战火或战争。
师:板书“卢沟桥”。
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卢沟桥。
生1:卢沟桥在北平西南郊。
生2:它是历史悠久的著名古桥,很优美。
生3:卢沟桥的石狮特别多,而且驰名中外。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
我也想到了一条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师:齐读——生:卢沟桥烽火。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生1:为什么会在卢沟桥有烽火?生2:卢沟桥烽火的经过、结果怎样?生3:卢沟桥烽火是什么样的烽火?……师:会提问是一种学习的本领,能自己找到答案就更有水平了。
让我们走进那段悲壮的回忆,寻找问题的答案。
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开到24页,听老师读课文,大家要特别留意多音字的读音,标出一些长句子的停顿。
……生:认真地听,标注停顿标号。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认真地自读课文。
师:出示词语:气势汹汹恼羞成怒哭爹喊娘狼狈而逃严词拒绝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两面夹击谁来读这些词语。
生:读。
师:读着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生1:它们都是四个。
生2:第一行词语是写敌军的,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可恨、可耻的样子。
师:你能把对日本侵略者的恨读出来吗?生:读。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生:第二行词语是写我军。
我读出了他们英勇顽强抗战的形象。
师:你也来读第二行词语。
生:读。
生:老师我发现狼狈为奸是说日本侵略者像狼和狈一样灰溜溜地逃走了。
师:那同仇敌忾是什么意思呢?生:沉默。
师:忾左边是竖心旁,有边是气……生:老师,是不是一同仇恨敌人,心里非常气愤?师:对!你真会学习,知道了拆字理解字词的技巧。
商水县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卢沟桥烽火说课稿苏教版
1.平淡朴实,委婉含蓄;
2.构思新奇巧妙;
3.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教学板书]
10.清平乐
觅春 唤春 问春 惜春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虽然按照预设的教学流程走,但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少了,互动交流的时间少了,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讲授,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后,我认识到除了老师自身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在备课时还要预设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有应对能力。孩子是有思想的,课堂情况是随时发生变化的,我除了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能不受教学设计的限制,跳出教学预设,将各个环节做扎实,且能巧妙无痕衔接过渡,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卢沟桥烽火》说课稿
一、说教材
《卢沟桥烽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再现了那段令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这是一篇学生感悟祖国优秀语言文字,受到精神陶冶的佳作,同时,也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好材料。
1.教师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
2. 通过桥面的坑坑洼洼,引导学生想象当年战斗的激烈和守桥士兵的英勇顽强.以此再现文章的主要情景,让学生回忆起该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环节二:品词析句,读中悟情
感悟“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1.学生默读2~5自然段,请学生用笔圈画出描述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词,并说说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描述来表现日军的险恶用心和中国军民誓死卫国的抗争精神的?做好旁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实际以及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我的教学目标共有3个。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说课稿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说课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脉络,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了解事件背景,以及当时卢沟桥重要的战略地位,明白敌人的阴谋,简单了解日寇罪行。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读文。
2了解事件背景。
3理清脉络。
教学难点:了解卢沟桥的战略地位,日寇的侵略野心。
教学过程:一、情绪铺垫:1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感受歌曲的情绪。
2学生浅谈感受,师简介歌曲创作背景。
3简介九一八事变经过。
在我国历史上,1931年9月18日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记住的日子,因为那天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开始以武力侵占我国的东北。
由于当时的不抵抗的政策,四个多月后的1932年2月5日,日本侵略者就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东北300万人沦为了亡国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36年,作曲家张寒晖谱写了《松花江上》这首曲子。
歌曲以含着热泪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东北人民悲愤交加的声音。
过渡:然而,侵略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止,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不仅侵占了我国的东北,接着又逐步蚕食华北,妄图把魔爪伸向全中国。
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位于北平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二、体会卢沟桥的战略地位今天,让我们翻开厚厚的历史长卷,一起来看看那卢沟桥的烽火。
1齐读课题,简介卢沟桥:位于天安门西南15公里的永定河上,它是北京地区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多孔联拱大石桥,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卢沟桥还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享誉于世。
桥两侧的281根望柱上有金、元、明、清历代雕刻的数目不同的石狮,蹲卧起伏,千姿百态,生动逼真,共有498头。
今天,当我们说起卢沟桥的时候因为它的牢固和精美,还因为它记录的那段历史。
再读课题。
2解题:烽火原指什么?后比喻什么?3课文的哪一部分介绍了当时的局势?4指读第一自然段。
《卢沟桥烽火》的教案
《卢沟桥烽火》的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历史背景。
激发学生对卢沟桥事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2 教学内容:介绍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时间、地点、参与方。
引导学生思考卢沟桥事变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1.3 教学方法: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卢沟桥事变的场景。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卢沟桥事变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卢沟桥事变的起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卢沟桥事变的起因。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东北的影响。
分析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的动机。
2.3 教学方法:利用地图、资料等展示日本侵华战争的情况。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分析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的动机。
第三章:卢沟桥事变的经过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2 教学内容:描述卢沟桥事变的详细经过。
分析事变中中国军队和民众的抵抗精神。
3.3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生动再现卢沟桥事变的场景。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事变中中国军队和民众的抵抗精神。
第四章:卢沟桥事变的影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卢沟桥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卢沟桥事变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卢沟桥事变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卢沟桥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思考卢沟桥事变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
激发学生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责任感。
5.3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
邀请相关专家或见证者进行讲座,分享亲身经历和感悟。
第六章:卢沟桥事变的军事影响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卢沟桥事变对抗日战争军事战略的影响。
《卢沟桥烽火》教案【】
《卢沟桥烽火》word版教案【可编辑】章节一:导入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卢沟桥烽火》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内容:简要介绍《卢沟桥烽火》的背景和重要性。
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卢沟桥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章节二: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卢沟桥事变的详细经过。
教学内容:讲述卢沟桥事变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事变的过程。
章节三:卢沟桥事变的影响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卢沟桥事变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教学内容:分析卢沟桥事变对中国抗日战争和整个中国历史的意义。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思考事变的影响。
章节四:英雄人物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卢沟桥事变中的英雄人物。
教学内容:介绍在卢沟桥事变中表现出色的英雄人物的事迹。
教学方法:通过故事讲述,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章节五: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教学内容:回顾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和影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
教学方法:通过问题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促进思考。
《卢沟桥烽火》word版教案【可编辑】章节六:历史背景回顾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卢沟桥事变发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内容:回顾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中日关系。
教学方法:通过时间轴和相关信息,让学生了解背景。
章节七:国际环境分析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卢沟桥事变时的国际环境。
教学内容:介绍当时的世界局势和各国对中日冲突的态度。
教学方法:通过地图和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国际背景。
章节八:卢沟桥事变的军事意义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卢沟桥事变在军事上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分析卢沟桥事变对中国抗日战争战略的影响。
教学方法:通过战争模拟和战略图解,让学生理解军事意义。
章节九:文化意义探讨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卢沟桥事变在文化上的意义。
教学内容:探讨卢沟桥事变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教学方法:通过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文化意义。
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理解《卢沟桥烽火》的教案
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理解《卢沟桥烽火》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卢沟桥烽火》的历史背景和情节;2.分析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方式;3.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刻感受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复习前置知识:请学生回忆自己在历史课上所学的中日战争和卢沟桥事变的相关内容,并简要介绍小说《卢沟桥烽火》的作者和主题。
2.导入新课:请学生想象一下自己站在卢沟桥旁边,亲身经历了这场惨烈的战争。
废墟堆积、血腥味刺鼻,死亡和痛苦无处不在。
仿佛自己就是小说里的人物,也许是受伤的士兵,也许是守卫卢沟桥的抗日民族英雄。
但无论是哪个角色,学生们都能够切身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惨痛。
这个情境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战争到底是怎样一种痛苦的经历?3.分析小说人物:请学生具体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比如说主角刘一手、刘淑英等人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学生们可以通过剧情回顾、人物分组等方式来进行详细分析。
此外,老师也可以通过特定的情境来展示这些人物的形象和表现方式。
例如,可以让学生互相扮演小说中的人物,模拟出书中的场景,进一步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感情。
4.创设情境,启发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小说情节创设多种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比如说,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小说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谈论、公开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探索小说中重大事件的底层含义和深层次意义,如何看待充满矛盾和挑战的历史时期,如何坚持个人信仰和对国家的忠诚。
在这样的创设情境中,生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思考,互相倾听和交流。
5.华丽呈现: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老师也需要注意,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灌输,需要让学生在自我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发现知识的乐趣和意义。
(六年级语文教案)卢沟桥烽火说课稿
卢沟桥烽火说课稿六年级语文教案●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卢沟桥烽火》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正义必胜”。
本课再现了那段令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叙述了____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二)教学目标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六年级的学生肯定知道抗日战争就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者赶出中国,至于卢沟桥事变与抗日战争有什么联系,它具体是怎么回事,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学生并不了解。
毕竟现在的孩子距离抗战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已很久远。
因此,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攻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根据教材写法的特点——条理清楚,按照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同时也为了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落实课后习题,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训练学生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教学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加上本单元的主题是“正义必胜”,因此,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攻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二、教学理念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在教学中,要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鼓励”“引导”留给自己,把“阅读”“领会”“品味”“感悟”还给学生。
卢沟桥说课稿
一、说教材卢沟桥烽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内容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卢沟桥事变。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的精神。
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这篇课文我计划用三个课时来进行教学。
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制定了第二课时的目标如下: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认清日寇侵略者罪行,激发学生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目标中的第1、2点为教学重点,第3点为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我所面对的大部分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可能他们的心目中抗击战争就是我军和日军的战斗。
至于卢沟桥事变具体是怎么回事,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学生并不了解,毕竟现在的孩子距离抗战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已很久远了。
所以我把目标中的第3点定位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新课程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
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主要是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文章,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四、说学法根据教学要求和结合学生的实际,这节课,我引导学生采用“读”“说”“悟”“感”这样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通过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既能读好课文,又能读通课文,体会文章的中心。
五、说教学程序(一)复习导入我先通过谈话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了那些内容,然后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1、先让学生读教学内容:第2---5自然段,然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在学生的说中教师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读懂,读通课文。
2、教师提出问题:日寇引发“卢沟桥事变”是什么行为?从那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
以此问来让学生认清日寇的罪行。
3、日寇在战斗中的表现怎样?我军的表现又是怎样?引出学生对我军英勇战斗的崇敬之情。
4、中国军队“悄悄进发”与日军“偷偷摸来”有什么不同?以此来加深对中心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沟桥烽火说课稿
《卢沟桥烽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卢沟桥事变,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根据我以往的教学经验,在六年级学生心中,抗日战争就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者赶出中国,至于卢沟桥事变具体是怎么回事,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学生并不了解,毕竟现在的孩子距离抗战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已很久远。
因此,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我初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读准多音字“爪”、“咽”、“处”。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攻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其中目标2、3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的险恶用心是教学的难点。
我预设用两课时完成以上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我准备采用三个层面的读,首先,以歌曲《松花江上》
作为背景音乐,配上教师激愤的讲述“九一八”事变,用音乐渲染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然后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由此揭题,理解“烽火”,再解题、读题。
接着,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扫清阅读障碍。
结合初读检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在初步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默读课文,引导学生边读边划出描写时间的词句,并指导学生理清事件发展的脉络。
通过不同层面要求的读。
估计学生能整体把握住课文主要内容。
下面就第二课时重点谈谈我的教学设想。
一、明确卢沟桥的战略地位,体会日本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
课始,通过“谁能简要说说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引导学生复习文章主要内容。
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卢沟桥事变呢?引出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设想引导学生通过对“蚕食”“妄图”等词的理解,体会日寇急于吞并我国的狼子野心。
并配以地图以及了解“咽喉”在人体中的重要位置,使学生体会卢沟桥地理位置的极其重要。
二、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憎感情。
课文(第2-5自然段)具体叙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其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中国军民顽强抗击的场面,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为此,我作如下预设:
1、让学生读一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事件的来龙去脉。
2、圈画出描写敌我双方表现的词句,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3、组织交流。
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体会我军的英勇顽强和侵略者的蛮横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