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古城与中国文明的起源-兼与王巍先生商榷_谌中和

合集下载

学术报告4

学术报告4

王巍: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时间:11.29)【新闻作者:已访问:332 责任编辑:刘敏】主讲人: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报告时间:11月29日14:30-16:30 2015年报告地点: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二楼报告厅主办单位:历史文化学院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社会的分工和分化:从现在看来,距今8000年左右,社会分工和分化初现端倪,到6000年左右,已经较为明显。

到了距今5000年前后的时候达到了第一个高峰,像良渚那种上百件随葬品的大型墓葬说明当时等级分化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所以,距今5000年左右的时候很可能已出现一个“王”的雏形。

以“王”的出现为标志,包括手工业的高度发展,包括宗教、祭祀的高度发展,可以说中国早期国家或者说早期文明在那个时候已经出现了一个雏形。

所以,五千年的文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是可以的,当然同以夏王朝为代表的王朝文明有阶段性的不同,它是一个初期阶段的文明。

到夏王朝的时期,从宫殿的布局规划性,青铜容器的制作,玉制的礼仪性玉石器以及玉戈、玉璋的出土来看,应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跟5000年到4000年的文明应该有质的不同。

文明不应该仅仅是包括国家或者社会方面的变化,它应该首先是物质方面的发明、创造和进步,然后是精神方面的进步,包括艺术、知识、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宗教的相对发展,然后权贵掌握了这些权力开始发展这个社会的变化,所以,现在有人讲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其实我们研究文明的起源也包括这三个方面。

如果要划分成几个阶段,那么,距今6000~5000年是一个文明起源加速的阶段,距今5000~4000是初期文明形成的时期,距今4000~221年是王朝文明的诞生和发展的时期,到秦代以后,中华文明进入到了帝国的阶段。

水下古城可能是世界文明源头

水下古城可能是世界文明源头

水下古城可能是世界文明源头姜岩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共玉溪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抚仙湖第二次水下探秘活动胜利结束一周了。

在感谢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之余,也一直惦记着朋友们的嘱托——希望我能部分地回答:水下古城到底是什么?意味着什么?这几天,我几乎很难入睡,查找了很多资料,还是探秘期间的那句话:“已知的越来越少,未知的越来越多。

”不过,我的感觉告诉我,这座古城很可能改写目前的世界文明史。

有一天,我脑海里突然跳出这么一个大胆的念头——世界文明会不会从水下古城开始?一、再次声明前不久,我发表《云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一文时,就在文章开始就声明这仅是假设,不是论文,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拿论文的标准来要求。

因此,我在这篇文章的一开始再次声明,此文纯粹是假设,仅供朋友们吹牛时一笑而用,与学术论文没有任何关系,谁要是再来抬杠,那纯粹是别有用心了:)不过我还是要感谢这些朋友,因为他们把我当学者看。

另外,我也声明,我不是什么极端民族主义者,当然世界文明源于中国我会很自豪,但不源于我们我也很坦然。

其实马列主义并不是中国的土特产,我们不是仍然把它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吗?二、水下古城有多古老?从2001年6月3日中央电视台第一次直播水下古城探秘至今,5年的时间内,科考探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第二次水下探秘活动闭幕式上,探秘活动专家组组长、云南大学考古中心主任李昆声教授公布了4项重大的科考成果。

第一、玉溪市抚仙湖水下排列有序和堆砌的大石条和古块不是自然堆积物,而是人工建筑的大型建筑群;第二、初步查明,抚仙湖水下大型建筑群的面积约为2.4平方公里;第三、抚仙湖水下大型建筑群内分布着若干大型建筑物。

其中一座高台式的建筑(俗称水下大金字塔),残高19米,已经测量的这个建筑物一条底边长90米,共有5级台阶,整座建筑均用石材建成;(注:有8层楼那么高,底座比足球场还大,这几天看世界杯足球赛的朋友很多,看看柏林足球场的规模就可以想象水下大金字塔有多大)第四、在高台式的建筑物的第一级台阶石条上,发现人工刻凿的符号、几何形图案、人面纹图像和排列整齐有序的一些圆形石孔。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追寻中华文明源头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追寻中华文明源头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追寻中华文明源头2022-11-16简要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负责人王巍说,一个又一个的重大发现,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的确存在着比二里头文化更为遥远却更为发达的文明形态。

探源工程第二阶段从2006年初到2022年底,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研究的空间范围扩大到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及辽河流域,研究的时间扩展到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

打小起,我们就接受了中国同巴比伦、埃及和印度一样,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这样的事实,并为能够生于这样的国度而骄傲。

长大后才知道,我们实际上只有商周以后4000年文明史的考古证明。

中华文明从何时开始,从哪里起源,最早的“中国”又是什么样子这些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竟成为一代代学者兀兀穷年的追问。

于是有了上世纪末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有了从本世纪初持续至今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今年8月2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周刊以此为封面专题,对中华文明的起源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

目前,探源工程第二阶段的工作已经结束,第三阶段的工作即将开始,世界和中国都想知道,经过8年的探寻,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又向前推进了多少。

二里头:最早“中国”的雏形在古代中国,“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

在金文或青铜器铭文中,国字的原始字形作“戈”加“口”,戈是声符,有执戈守城之意,口表示城邑。

从字形上可以看出,一个邦国是以都城为中心而与四域的农村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

河南偃师的二里头,一个地处中原腹地洛阳平原的普通村庄的名字,在麦田覆盖的地下,掩藏着最早的“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许宏在他的新作《最早的中国》中如是说。

二里头遗址是1959年在探索夏墟时发现的。

1928年起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在考古学上确立了殷商文明的存在。

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认为,殷墟的甲骨文非常成熟,而文字从形成期步入成熟期至少需要千年的历史,殷墟精湛的青铜器制作工艺也不会从天而降。

部编版九年级上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一)(解析版)

部编版九年级上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一)(解析版)

第六单元非连续性文本+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一)材料一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经过审议决定,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良渚古城遗址正式成为中国第55处世界遗产。

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首次位列世界第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由4个遗产区构成,包括瑶山遗址、谷口高坝区、平原低坝山前长堤区和古城区遗址。

遗产区总面积1433.66公顷,被誉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申遗成功给文化自信写下了有据可循、有证可考的注脚。

从1936年考古学家施昕更在家乡良渚发现了多处史前遗址,到“良渚古城遗址”的申遗成功,83年的孜孜不倦和潜心研究,凝结了几代考古人和文保人的血汗和付出。

83年间,国际社会的“杂音”时有出现,认为中华文明能实证的只有3500年左右。

如今,尘封五千年的良渚文化揭开神秘面纱,良渚水坝、良渚城墙以及高度发达的稻作农业和制作精美的玉器,为中国以及该地区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认同、社会政治组织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证据,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圣地。

申遗成功意味着良渚古城遗址所代表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拨开了“杂音”,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自信。

(摘自《浙江在线》2019年7月9日)材料二2019年7月6日,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良渚古城遗址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弥补了历史文献鲜有记载的史前文化空白,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现在我们可以笃定地说,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时,中国人建造了良渚古城及外围的水利系统。

良渚文化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进入文明阶段,与埃及文明在尼罗河流域形成的时间大致相同。

良渚先民在长江流域广达3.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起了早期区域性国家。

为防范洪水,良渚人在北部山前修筑长堤,在西南方向修建平原低坝,在西北方向修筑谷口高坝。

中国文明起源的考古发现

中国文明起源的考古发现

中国文明起源的考古发现
中国文明起源的考古发现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部分:
1.湖南鸡叫城遗址:该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涔南镇鸡叫城村,是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典型代表。

在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稻谷遗存,以及各种农具和建筑遗迹。

这些发现表明,该地区在史前时期就已经有了发达的农业和定居生活。

此外,在遗址中还发现了墓葬和祭祀遗迹,表明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

2.河南贾湖遗址:该遗址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

在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稻谷遗存和农具,表明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农业。

此外,还发现了各种陶器、石器、骨器等生活用品,以及墓葬和祭祀遗迹,表明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

3.浙江良渚遗址:该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

在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玉器、石器、陶器等文物,以及墓葬和祭祀遗迹,表明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玉器制造技术和宗教信仰。

此外,还发现了城墙和建筑遗迹,表明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复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技术。

4.山西陶寺遗址:该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

在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石器、陶器等文物,以及墓葬和祭祀遗迹,表明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石器制造技术和宗教信仰。

此外,还发现了建筑遗迹和铜器冶炼遗迹,表明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复杂的城市规划和金属制造技术。

这些发现为我们了解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证据。

夏朝立国前的大洪水与中华文明的诞生

夏朝立国前的大洪水与中华文明的诞生

夏朝立国前的大洪水与中华文明的诞生摘要:从吉尔伽美什到诺亚方舟,再到大禹治水。

有关史前大洪水的神话传说一直流传在东西方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中。

本文大致探讨了史前大洪水传说的中国版本——夏朝立国前的大洪水,还原其本来面目。

由此,找出大禹治水的真相,并进一步思考,夏朝前夕的这场洪水与夏朝建立以及中华文明诞生之间的关系。

认为洪水是真实存在过的,大禹治水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当时气候的好转,而非人力所为。

原始社会末期的这场大洪水为中国进入文明社会提供了契机,推动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促成了中华文明的诞生。

1 前言在世界古文明社会的发展历史中广泛流传着洪水的传说,而在诸多的传说之中,东方的大禹治水和西方的诺亚方舟最具影响力。

根据《尚书》、《国语》、《墨子》、《孟子》、《史记·夏本记》等大量先秦文献的记载,尧舜禹时期发生了洪水灾害,大禹由于治水成功而获得各部落的拥戴,继尧舜之后而成为虞、夏部落联盟的首领,并建立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标志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诞生。

揭开神话传说虚无缥缈的面纱,充分挖掘其价值,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

以神话证历史,以历史理解神话。

在传说与历史的交集处,发掘文明的动因。

2 大洪水是否存在说有容易说无难,要证明夏朝前夕的大洪水,可以采用黄现砚三重证据法(又称黄氏三重证据法),即:纸上之材料,地下之新材料,口述史料。

纸上之材料传世较多,如《史记·夏本纪》记载“帝尧之时,洪水滔天。

”《山海经·海内篇》记有“洪水滔天,鲧窃息壤以湮洪水。

”《尚书·尧典》写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从西汉到先秦,无论正史还是典籍、神话故事,都有对史前洪水与大禹治水的记载,并且大同小异,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洪水的来势之猛,灾害之重,范围之广与人民受害之深。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各类典籍不约而同的记录,表明大洪水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必然有它的历史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地下之新材料,2002年春天由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专家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的,现已入藏北京保利艺术博物的西周中期铜器“遂公盨”中记载关于大禹治水事迹的记述在内容乃至用语上均与传世的《尚书》等文献惊人一致,被认为是夏朝前夕大洪水的证据。

4300年前的那场大洪水,剩者为王!真知堂说上古史

4300年前的那场大洪水,剩者为王!真知堂说上古史

4300年前的那场大洪水,剩者为王!真知堂说上古史中华文明五千年,从良渚起航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良渚文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了。

最近良渚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全世界考古学界的目光都聚集在良渚上,连一向否定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西方学者,都不得不发言说:“良渚遗址。

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准。

”良渚文化,是一种主要位于钱塘江和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总称。

因最初发现于浙江杭州良渚,故被称为良渚文化。

这是一种以玉器著称的古文化类型,据碳十四测年,其年代距今5300-4500年(新说为4300年)。

现如今有一种观点,就是中华文明全部起源于黄河流域。

虽说有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以及长江中流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出现在考古发掘之中,但这些古代文化在史书上几无记载。

这是为什么呢?多少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术界。

湖北石家河文化玉人,我们的祖先形象神人御兽,良渚高台堪比金字塔良渚文化,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玉器。

其中以玉琮为代表的礼器,外方内圆,代表了最初中国人对昊天上帝的崇拜。

玉琮上的神人兽面纹饰,刻划了一个头戴羽冠,面目峥嵘的神人骑在一头神兽身上的正面形象,或直指当时最高统治权力的巫师。

带有神兽纹的良渚玉器价值极高,由于玉器硬度大,高于一般的金属,当时的人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时代是如何雕琢的,一直是一个谜。

而最不为人知的却也最让后人惊叹的是,良渚的水利系统和一座建筑面积30万平米的大土台建筑遗址。

这座土建筑而成的高台,残留的厚度达10米。

这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拿它和最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对比一下。

良渚文化玉琮,简化的神人兽面纹胡夫金字塔原高146米,现高136米。

也就是说,金字塔的占地面积仅有一万多平米,仅为良渚的几十分之一。

而高度目前残存的,良渚为金字塔的十分之一弱。

如此看来,两个建筑需要的土方量,良渚的高台建筑更大。

只是埃及人用的是石头,良渚人用的是堆土。

在几千年前的古代,没有建筑机械,纯粹用人力堆筑这么大的平台,其目的很有可能都是为了敬神。

洪水神话“冲出”的文明起源

洪水神话“冲出”的文明起源

的 ,抽象 的想象 ,是 基于 当 时生 活现 实 的。神 话创 造 于人类 的童 洪 水神 话 是神 的神 话 。在纪 元前 3 0 0 0 年 至2 0 0 0 年 的一 个 时期 ,美 年 时期 ,记 载着 古代 人类 对 世界起 源 , 自然现 象和 社会 生 活 的原 索 不达 米亚 地 区发 生 了一场 特大 洪水 ,这 一 事件对 该地 区的各 民
点 再一 次被 建成 ,可 见今 天 的我们 也 正在对 地 球造 成很 严重 的 伤 害 。插嘴 一句 ,保护 环境 ,人人 有责 。

抛 开神 话不谈 ,人 类 的起 源 到底是 如何 呢 ? 生 。 古埃 及 , 巴 比伦 , 古希 伯 来 ,古 希 腊 , 印度 ,南 美 印 第 安 人 由猿 进化 而 来 , 已知 最早 的猿 是 原上猿 , 生存年 代 是3 5 0 0 人 ,太平 洋 诸 岛的土 著 民族及 东 南亚 诸 民族 ,都流 传着 天神 降洪 万 至 5 0 0 0 万年 前 。最 早 的人 属 成 员 是 “ 能人 ”, 生活 年 代 是 距
水毁 灭众 人 的神 话 。 中 国有两 大 洪水 神话 ,第 一个 是共 工 怒撞 不周 山得 传 说 。据 《 淮 南 子 天 文 篇 》记 载 ,昔 者 ,共 工 与颛顼 争 为 帝 ,怒而 触 不 周之 山,天 柱折 ,地 维绝 。天倾 西北 ,故 日月星辰 移 焉 :地不 满 东南 ,故 水潦 尘埃 归焉 。 另 一 则洪 水 神 话 发 生 在 尧 帝 时代 。大 约 在4 0 0 0 多 年 前 ,我 国 的黄河 流 域洪 水为 患 ,尧 命鲧 负责 领导 与组 织 治水 工作 。鲧采 取 “ 水来 土 挡 ”的策 略治 水 。鲧 治水 失败 后 由其独 子 禹主 持治 水 大任 。禹接 受任 务后 ,大 刀 阔斧 ,改 “ 堵 ”为 “ 疏 ”。就 是疏通 今1 8 0 万 年 前 。接 下 来是 直立 人 , 在 中 国习惯 上称 之 为 猿人 ,其 生 存年 代是 距今 1 7 0 万年 或 1 5 0 万 年前 至2 O 万年 或3 O 万年 前 。再 近 点 是 早期 智 人 ,过 去称 之 为古 人 , 生活 与距 今 2 5 万年 至 4 万 年 前 。晚期 智人 也称 之为 新人 ,是 指距 今4 、5 万年 前至 一万 年前 的

水利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水利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水利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华夏文明是最早的文明之一,从约5000年前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开始,到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清,总共跨越了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

而水利文化是华夏文明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华夏文明独特的标志之一。

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水资源成为了重要的生产力和国内贸易的媒介,水利建设和管理成为了华夏文明发展的关键之一。

水利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的远古时期。

《尚书》中记载了神农氏开垦河川,治理水土,使得黄河流域得以聚居和生产,实现了初步的水利管理。

《山海经》也记载了巨灵洪水之后的治水功绩。

神农氏和尧舜禹等古代君主的治水措施成为了后世的典范,形成了治河防洪的传统文化。

更重要的是,这种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使用,融入了华夏人民对于天地万物的敬畏和崇敬,成为了华夏文明中强大的文化支持。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各地的水利建设和管理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和特点。

黄河流域因为洪水、冰凌等因素而形成了独特的灌溉体系和治河技术。

从河南郑州的龟山王城到陕西渭水流域的秦始皇陵,都有着复杂的水利工程和卓越的工程技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壶口瀑布附近的大禹治水遗址,这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防洪工程之一,为后世的治河技术奠定了基础。

除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的水利文化还表现在许多方面。

民间传统的祭祀、婚礼和节令等仪式中,都有使用水的习俗和活动。

如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浴佛节”、“泼水节”等,以及四川的“踩水节”和云南的“打水节”,都是民间文化的表现,反映了人民对于水利资源的珍惜和喜爱。

水利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密不可分,黄河流域成为了华夏文明的起源地和核心地区,解决水资源的问题,使得百姓的生计可以得以维持和发展。

这种保护和使用水的文化,不仅被融入到政治、农业和工业各个领域,而且在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于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以及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论文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论文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论文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论文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即1928—1976年的资料积累期,1977—1985年的初步探索期,1986—2000年的全面开展期。

2001年以后,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的开展为标志,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又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一)1928-1976年的资料积累期在1928—1976年期间,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大体上处于资料积累的初始阶段。

1928年由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安阳殷墟的发掘,可作为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

其中又可以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旭生为探索夏文化而开展的豫西考古调查为标志,将这时期区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在这时期的前一阶段中,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成果,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为探索商代文明,对安阳殷墟进行了10年15次的发掘。

发现了商代后期王都的宫殿宗庙建筑基址群、甲骨档案库、王陵和千余座为祭祀王陵而牺牲的小墓或祭祀坑,出土了一批反映商文明特点的甲骨文、青铜礼器、兵器、车饰等。

这些发掘研究成果,使当时的一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如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等,开始认识到商殷时期已经出现国家。

1954年,曾多次主持安阳殷墟发掘的李济,依据安阳殷墟15次发掘的收获,首次探讨了中国文明的开始和特征,并于1957年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了《中国文明的开始》(TheBeginningofChineseCivilization)。

另一方面是追寻殷墟商文化的源头,在山东、河南等地探索龙山期文化遗存。

至1939年,梁思永研究龙山期文化遗存,在提交第6届太平洋学术会议的《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一文中,总结了龙山文化的特征,并将龙山文化分为山东沿海区、豫北区和杭州湾区;他认为龙山文化与殷文化在10个方面有着共同点,后岗二层是豫北殷文化的直接前驱。

该文实际上点明了龙山文化时期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阶段。

为何说中华文明的内核是治水

为何说中华文明的内核是治水

为何说中华文明的内核是治水前些天在一个评论区和别人争论的时候忽然得到了启发。

事情是这样的:有人发了几张图片,说中国古代华北平原乃至江淮平原都是一片汪洋大海。

因为我对历史和地理都比较感兴趣,按照地理常识来讲,自有人类文明不过几千年时间,对于地理纪年来讲简直不值一提,我印象中自从中华文明有记载以来,也就是黄河动不动就改道,洞庭湖和鄱阳湖因为围湖造田而缩水,渤海和黄海的海岸线因为黄河冲积向外略有扩张,其他地貌形态似乎没什么变化。

历代黄河改道示意图为了严谨起见,我专门去搜了百科,果然华北平原至少在几百万年前就已经形成了,后来我看发这个帖子以及评论捧臭脚的好像都是缺乏基本的地理常识、喜爱附庸风雅的一群人,就不搭理他们了。

但是我自己随着这个问题去想了想,以前困扰我很多年的问题却突然灵光一现,所有线索串联,全都说通了。

以前我总是困惑:明明华北平原(主体在现今河北省,还包括河南、山东、江苏、安徽部分地区)面积更广大,也没有黄河不时泛滥成灾,但是中华文明最初的起源地却局限在在黄河流域的洛阳——郑州——开封一线较为狭长的地带。

这究竟是为什么?华夏文明可考历史始于夏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史前时代的平原地区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

地球上现存最接近原始平原形态的是南美洲巴西的亚马逊平原,那是一片原始森林➕沼泽➕河流的区域,原始人类在这里很难生存。

原始森林的土著人在这种原始条件下要想发展出农耕文明,必须要先用刀耕火种的方式,把原始丛林烧掉,把沼泽水排掉,修整土地再播种,还要防备各种蛇鼠虫蚁和其他动物的骚扰,艰难的环境会让人类更加倾向于渔猎而非农耕。

但在中华文明的腹地——黄河中下游平原,情况则有所不同。

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沉积的厚厚黄土,被间歇性的黄河泛滥冲向下游,原本由北向南穿过黄土高原的黄河,在风陵古渡转过一个夸张的转弯后向东奔涌而去,借着地势突然的下降,经常像万马奔腾一般,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向现今河南省境内的洛阳——郑州——开封一线,也就是古代所说的中原地区,黄河水裹挟着泥沙,所到之处树木倒伐、沼泽漫溢,等大水退去,大地上只剩下漫漫黄泥。

大型电视纪录片《河之南》解说词

大型电视纪录片《河之南》解说词

大型电视纪录片《河之南》解说词(1)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闲来整理纪录片解说词,顺着文化脉络,细品历史渊源,受益颇深,今贴出来,愿与大家共分享。

第一集大河之源这是黄河中下游交汇处的一段河流,曾经奔腾喧嚣的波涛,在这里变得舒缓而温情。

河南岸屹立着我们的先祖炎帝和黄帝,他们用深邃而坚毅的目光凝视着东向的黄河,也凝视着中原大地和他们的后人们。

在炎黄二帝的时代,甚至在以后的秦汉时期,流淌在中原大地上的河流,曾经密如蛛网,但是只有黄河被称作河,而其他河流则只能叫做水,那时候的黄河一出崤山群峰,立即沿中条山和太行山东麓折向东北,河道也就是目前河南省地图上西北到北面的省界线,所以说,今天的河南省最初便从这条大河的南岸生长,这便是河南二字的最初含义。

就在河南西部的渑池县有一个村庄名叫仰韶村,与中国大多数的乡村一样,今天的仰韶村并没有特别之处,浸润着绿意的麦田,悠闲自在的老人,黄色的土丘,还有躺在泥土里静默的青石板。

似乎,仰韶村就是一个普通的村庄,但是,当仰韶的老人摇动辘轳老井的一刹那,时间戛然而止,从大地深处缓缓升起的,却是华夏久远的过去。

1921年的一天,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来到了仰韶村,1914年的时候,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聘请他当农商部的矿业顾问。

严文明(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他听说河南那边有一些化石,所以派了一个化石标本的采集员,到了渑池的仰韶村采集化石,采集到了一些生物化石,但是那个采集员同时发现有很多石器,他带了几百件石器到北京,安特生一看,哎呦,中国有这么多东西,当时他对考古也有一些基本的知识,他一看,这一定是一个史前的遗址,所以她自己就去调查,调查以后,发现了很多的所谓灰坑,在那个墙壁上都可以看得出来,然后发现一些陶器,陶器里面还有彩陶,画花的图片,它就非常感兴趣,因此就跟中国政府申请,再跟当时中国的地质调查所的一些工作人员共同在仰韶村进行挖掘。

这一次的挖掘,安特生给中国人带来了考古这个专业概念。

更带来了一处遗址的发现,一个新的文化断代,那就是存在于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间的文化,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以仰韶村命名的仰韶文化。

奠定中华文明基础(夏)

奠定中华文明基础(夏)

奠定中华文明基础(夏)洪水肆虐与大禹的诞生在远古的黄河流域,洪水频繁泛滥,人民的生活饱受摧残。

相传,这场灾难是由于天地之间的秩序被打破,导致洪水滔天,淹没了村庄和田地。

面对这样的困境,天神决定派遣一位英雄下凡,他就是大禹的父亲——鲧。

鲧是传说中一位聪明的部落首领,他决心控制洪水,为百姓造福。

鲧采用了“堵”的方法,在各地修建堤坝,希望能阻止洪水的肆虐。

然而,洪水的力量远超他的想象,堤坝接连被冲垮,洪水反而更加汹涌。

最终,鲧因治理洪水失败而被天神责罚。

鲧的儿子禹,继承了父亲未竟的事业。

禹从父亲的失败中汲取了教训,他决定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治理洪水。

他不再像父亲那样依靠堤坝,而是想通过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导入海。

这一决策体现了大禹的智慧和远见。

大禹治水:十三年的艰辛奋斗大禹开始了他治理洪水的漫长旅程。

据传,他带领一支庞大的队伍,穿越山川,踏遍河流,几乎走遍了当时已知的天下。

大禹的治水工程不仅仅是修建沟渠和河道,更是对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重新规划。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禹历经了十三年的艰苦奋斗。

在这十三年间,大禹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

山洪暴发、山崩地裂、猛兽出没……种种自然灾害不断考验着他。

然而,大禹没有退缩。

他亲自指挥工匠们凿山开路,疏浚河道,建造堤防,最终成功地把洪水引入大海。

这一过程中,大禹展现了非凡的毅力和领导才能。

据说,大禹在治水期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的家就在附近,但他为了治水的事业,始终不曾停下来去看望家人。

大禹的这一故事被后人传颂,象征着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夏朝的建立:从部落联盟到王朝大禹治水成功后,威望极高,各部落首领一致推举他为领袖。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片土地,大禹决定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结束了部落联盟的松散局面。

于是,夏朝正式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大禹不仅成功治水,还在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重要的改革。

他确立了“禅让制”,即德才兼备者可以继承王位。

我亲历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我亲历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我亲历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作者:来源:《华声文萃》2020年第12期中华5000多年文明究竟只是传说,还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中华文明是怎么起源、形成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大科研项目2004年正式启动,通过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和多学科综合研究,证实了中华文明具有5000多年历史这一事实。

以下摘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文章,分享了他的心路历程。

我开始关注中华文明起源是在1983年。

那一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老所長夏鼐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出版。

书中对中国文明的起源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他认为,中国文明的形成以夏王朝的建立为肇始,河南西部的二里头遗址应当就是夏王朝的都城。

20世纪80年代初,在辽宁牛河梁遗址,发现了用石块建造的大型方形积石墓和圆形祭坛,出土了女人像和各种动物塑像的神庙。

无独有偶,在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发现了建造在方形祭坛上的贵族墓葬。

几乎同时,在黄河中游地区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也发现了几座随葬数十件彩绘陶器、彩绘漆木器的大墓。

这几座大墓和附属于它们的一些中型墓单独位于一个区域,与其他小型墓葬相分离,小型墓葬几乎没有任何随葬品,显示出当时的阶层分化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这几处发现除了陶寺遗址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外,其他的遗址都在中原地区之外。

这对那时一直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中原中心论”是一个强烈的冲击。

学者苏秉琦先生根据这些新的考古发现,提出了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说和“古文化、古城、古国”及“古国、方国、帝国”的系列理论。

1987年秋季,我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院派遣,赴日本进修日本考古学。

我惊讶地发现,对于以二里头遗址为夏代都城、中华文明从夏代开始、具有4000年历史的观点,日本的很多学者并不承认。

他们认为夏王朝并不是实际存在过的王朝。

日本出版的有关中国历史的著作中,几乎都是以出土甲骨文和青铜器的殷墟作为中华文明的开端,认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没有任何事实根据。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目标】①通过良渚、陶寺遗址,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②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理解禅让制的含义。

(历史解释)③认识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良渚古城、陶寺都城遗址、禅让制。

教学难点:认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

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

每年清明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祭拜,黄帝陵被视为华夏子孙寻根祭祖之地。

为什么黄帝陵会受到后人敬仰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本课,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环节二:整体感知1、先导阅读: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又有哪些重要的历史遗址?答案提示:陶寺都城;良渚古城;牛河梁;炎黄;尧舜禹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1、教师指导:何为国家?何为文明?国家形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一些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有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教师指导:阶级的出现是国家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机器的本质特征。

国家是文明的概括,文明是在国家管理下创造出的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方面的发明创造的总和。

2、教师指导:【唯物史观】距今约5000年,随着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案提示:教师指导:在父系氏族社会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成果有了剩余,一些人开始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

于是,出现贫富差别,私有财产开始萌芽。

长江上游大洪水传说与古蜀文明——史说“三星堆文明”的消亡原因

长江上游大洪水传说与古蜀文明——史说“三星堆文明”的消亡原因

长江上游大洪水传说与古蜀文明——史说“三星堆文明”的消亡原因申报七十七载-头条号 2019/6/2110:22一,长江上游的古蜀文明古蜀人与氏羌同源。

距今约五干年,氐羌部落活动范围集中在长江二级支流的岷江的上游,即今川西北、陕南、青海西南和甘肃东部地区,古蜀人以畜牧为主。

约四千年前,古蜀人与氐羌分离向东南成都平原迁移。

汉《蜀王本纪》记载蜀先王有蚕丛、蒲卑、鱼凫三代,每代都有几百年。

望帝杜宇是蒲卑时代的蜀王。

杜宇时蜀人活动的中心在岷江流域的上游和中游,即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至成都平原范围内。

这期间蜀地发生了大洪水,与大禹治水类似,古蜀国整灵与洪水的传说,同样在蜀文明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整灵是杜宇的丞相,因治水而受封开明王,开始了古蜀国的鱼凫时代。

古蜀国在望帝杜宇时进入了衣耕文明时代,以郫邑(今四川郫县犀浦镇)为古蜀国都城,将古蜀国政治和经济中心从岷江上游的山区迁徙到成都平原。

杜宇时古蜀国据有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北秦岭为界,南至金沙江,西接岷山,东邻乌江,史载:"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域郭,江潜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苑囿。

"古蜀国的中心区正当玉垒山、峨眉山之间的成都平原,四围有群山阻隔,其间有水源丰沛的江河,有畜牧的山原,古蜀国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中少有战争,数百年オ有王朝的更迭。

约距今四千年左右鱼凫时代即开明王朝时期,古蜀国进入了相当于中原的夏商时期,即以广汉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青铜时代,古蜀国活动的中心已经到达了成都平原中部。

鱼凫时代约350年,直到公元前316年为秦国所灭。

这是古蜀国最强盛的时期,势力北至汉中,东至嘉陵江,西接岷山,南以金沙江为界,都域也迁徙到了成都,其时古蜀国的人口在一百万左右。

二,古蜀国,大洪水来了望帝杜宇时发生在古蜀国的大洪水和治水活动,导致了蜀王更替,即开明王朝的出现。

西汉人扬雄的《蜀王本纪》记载了整灵治水而取代望帝,建立开明王朝的传奇故事。

洪水、古城与中国文明的起源——兼与王巍先生商榷

洪水、古城与中国文明的起源——兼与王巍先生商榷

洪水、古城与中国文明的起源——兼与王巍先生商榷谌中和【摘要】如何解释公元前2000年前中国发生的大范围文化变化,如何解释鲧作城郭、大禹治水与夏文明诞生的内在关联,是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研究的考古学与历史学两条研究路径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从考古与历史文献这两条路径对上述问题都做出了合理的解释,那么可以说对中国文明起源问题就有了某种意义上的实质性解决.【期刊名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年(卷),期】2011(040)003【总页数】4页(P111-114)【关键词】洪水;古城;文明起源【作者】谌中和【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上海 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1历史文献一直明确告诉我们,中国文明是在中原地区首先诞生的,中原以外的其他地方都是在中原华夏文明发达之后,在她的引领之下才逐步踏上文明的大道。

根据传说,华夏文明是在克服了一场大洪水之后才得以诞生,在克服大洪水的过程中,人们学会了筑城的技术。

鲧作城郭,大禹治水,夏王朝诞生,是中华民族关于中国文明诞生的最深刻历史记忆。

当代考古学兴起以后,经过几代考古学家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掘,我们现在可以很肯定地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中国文明在进入历史时期以前,在北到辽西、南到江南的广袤中华大地上,曾经同时存在过很多个史前文明;这些史前文明都有其漫长而且基本独立的发展历史,各有其文明特色,总体文明发展水平不仅不比同时期的中原地区落后,甚至很多方面还要超过中原;但到大约四千多年前后,只有中原地区的文明继续向前发展,并光荣地成为中国文明的故乡和摇篮,其他地区的文明都发生了严重的衰变并最终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以至于历史时代的人们对之没有任何记忆。

尤其让人困惑的是,考古学家在中原和江南都发现了始建于四千多年以前的古城,但中原地区的文明在古城兴废的过程中大踏步跨入历史时代,而江南的古城在废弃以后,江南却重新回到文明的黑暗时代。

为什么其他地区曾经很先进的文明衰落了?为什么只有中原地区的文明异军突起,最终成为中国文明的直接源头?洪水记忆、古城兴废与中国文明的起源究竟有什么内在关联?这是每一个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学者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4000年前神秘大洪水,或许是催生华夏部落联盟、最早王朝的气候推手

4000年前神秘大洪水,或许是催生华夏部落联盟、最早王朝的气候推手

4000年前神秘大洪水,或许是催生华夏部落联盟、最早王朝的气候推手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大禹治水雕像黄河洪水“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

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

”(《孟子·滕文公》)4000年前的史前大洪水,究竟是神话传说还是历史实锤?“万国林立”的华夏氏族部落,是如何走向部落联盟?流传久远的“大禹治水”,与中国第一个王朝国家(夏朝)的诞生有何内在联系?千百年来,这些看似谜一般的史前亘古文明迹象(传说),一直是令后世史学家颇感兴趣的热门话题……1近年来的考古成果和远古文献典籍相互佐证,“大禹治水”、“史前大洪水”并非神话传说,曾经真实发生过。

01 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史前大洪水,在世界多个民族的文献和传说均有记载和互相印证,并非神话故事和空穴来风。

东方的中国古代文献《山海经·海内篇》中是这样描述:“洪水滔天,鲧窃息壤以湮洪水。

”古代古巴比伦的文献(出土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苏美尔泥版文书)记载如下:“那种情形恐怖得让人难以接受,风在空中可怕的呼叫着,大家都在拼命地逃跑,向山上逃去什么都不顾了。

每个人都以为战争开始了……”“天接近了地,一天之内,所有的人都灭绝了,山也隐没在了洪水之中......” 古代墨西哥的《奇马尔波波卡绘图文字书》对恐怖的史前大洪水如此形容。

而在广为流传的西方《圣经》中也有不少关于大洪水的“诺亚方舟”的记录。

“洪水泛滥地上40昼夜,水往上涨,把方舟从地上漂起”;“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山岭都淹了”;“5个月后,方舟停在拉腊山上;又过4个月后,诺亚离开了方舟,地已全干了。

”据考古新发现,正是史前大洪水导致5000年前形成的“良渚文化”的灭亡。

因为现存的数百处良渚文化遗址,其地层剖面都有一个明显的文化断层,说明它们消失于同一时期。

在文化断层上面,留下了一层厚厚的淤泥堆积,说明4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中后期毁灭于一场大洪水。

遂公盨有关大禹治水的铭文圣经中的“诺亚方舟”02 古代文献出土文物雄辩证明了“大禹治水”并非“天方夜谭”,而是客观存在。

气候与中国文明的起源

气候与中国文明的起源

气候与中国文明的起源
谌中和
【期刊名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卷),期】2009(038)005
【摘要】中国文明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起源的问题,是中国文明研究的最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把握是理解中国文明在周孔时代所实现人文主义转折的关键.对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阶段的揭示指引我们达到这样的结论:气候很可能是中国文明起源的决定性因素.
【总页数】5页(P126-130)
【作者】谌中和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2
【相关文献】
1.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一篇划时代文献——读《中国文明的起源》 [J], 朱乃诚
2.伏牛山文化圈史前城址与中国文明起源探索——伏牛山文化圈与中国文明起源探索之二 [J], 陈建裕
3.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阐释中率文明的特征——“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学术研讨会”综述 [J], 朱乃诚;
4.对中国文明起源问题深入研究的典范──读《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 [J], 巩启明
5.苏秉琦重建中国古史框架的努力和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苏秉琦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之五 [J], 朱乃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五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五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五十九第1题【单选题】“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食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此水利工程是指( )A、郑国渠B、灵渠C、广通渠D、都江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小明在整理笔记时,把夏、商、西周作为一个板块,他应该给这个板块取名为( )A、中华文明的起源B、农业文明的开端C、国家的产生D、社会的变革【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商代青铜器中,有很多大型鼎器,此类器物的是用来( )A、盛酒B、煮饭C、装饰D、祭祀【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 )A、夏B、商C、西周D、春秋【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有关青铜文明的描述错误的是( )A、青铜文明是指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制造业B、灿烂的青铜文明的取得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命运的基础之上的C、青铜文明的优秀代表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D、青铜文明是指夏、商、周时期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解析】:第6题【单选题】考古学家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

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 )A、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B、国君宫殿规模宏大C、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D、国君与平民平等生活【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这段史料反映的是远古时期哪位传说人物的英雄事迹( )A、炎帝B、禹C、尧D、舜【解析】:第8题【单选题】以下哪位国王不是“亡国之君”( )A、禹B、桀C、纣D、周幽王【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变法的依据。

商鞅的下列变法措施,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改革土地制度B、奖励军功C、重视农业D、建立县制【答案】:第10题【单选题】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中华第一鼎”正式移驻该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1-01-20作者简介:谌中和(1966-),男,湖南安乡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哲学博士。

历史文献一直明确告诉我们,中国文明是在中原地区首先诞生的,中原以外的其他地方都是在中原华夏文明发达之后,在她的引领之下才逐步踏上文明的大道。

根据传说,华夏文明是在克服了一场大洪水之后才得以诞生,在克服大洪水的过程中,人们学会了筑城的技术。

鲧作城郭,大禹治水,夏王朝诞生,是中华民族关于中国文明诞生的最深刻历史记忆。

当代考古学兴起以后,经过几代考古学家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掘,我们现在可以很肯定地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中国文明在进入历史时期以前,在北到辽西、南到江南的广袤中华大地上,曾经同时存在过很多个史前文明;这些史前文明都有其漫长而且基本独立的发展历史,各有其文明特色,总体文明发展水平不仅不比同时期的中原地区落后,甚至很多方面还要超过中原;但到大约四千多年前后,只有中原地区的文明继续向前发展,并光荣地成为中国文明的故乡和摇篮,其他地区的文明都发生了严重的衰变并最终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以至于历史时代的人们对之没有任何记忆。

尤其让人困惑的是,考古学家在中原和江南都发现了始建于四千多年以前的古城,但中原地区的文明在古城兴废的过程中大踏步跨入历史时代,而江南的古城在废弃以后,江南却重新回到文明的黑暗时代。

为什么其他地区曾经很先进的文明衰落了?为什么只有中原地区的文明异军突起,最终成为中国文明的直接源头?洪水记忆、古城兴废与中国文明的起源究竟有什么内在关联?这是每一个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学者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王巍先生是这个领域研究的先锋人物,他的研究对笔者的思考一向多有教益。

但王先生的有些观点似有商榷的余地,以此文向王先生请益。

一、各史前文明繁荣、衰变与演进的大致情形让我们首先简单回顾一下考古学所发现的各个主要史前文明在四千多年前繁荣、衰变与演进的大致情形。

由于下面所讲的大都是学界的共识,所以不特别加以注释。

在辽西地区,七八千年前就已经开启了其文明化进程,经过长时间的连续积累,到红山文化时期,牛河梁遗址的大型积石冢群和祭坛,以及众多精美玉器和人禽泥塑,都表明那里的文明曾经达到很高的水准。

但公元前3000年以后,这里的文明发生了明显的衰变,继起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完全没有先前的气势。

在长江下游的环太湖地区,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就有颇为发达的稻作农业和先进的木工建筑技术。

此后经过长期发展,到6000年前左右进入良渚文化阶段。

那时出现了包括大型石犁在内的全套石质农具,表明一种精细的稻作农业技术趋于成熟,而且很可能已经掌握了驾驭畜力的技术。

良渚文化的精美玉器、象牙器、漆器、丝绸,以及规模宏大的城墙、祭坛等无不代表了先进的文明与发达的社会。

然而良渚文化之后,分布于长江下游的马桥文化遗址中,不仅玉器少见,就是陶器的制作技术也明显不如良渚文化时期。

长江中游的荆楚地区,是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

经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发展为石家河文化,文明进入极盛。

那时的人们建造了很多环壕土城,目前已发现十余座。

规模最大的石家河古城面积达一百多万平方米,城墙底宽达五十米,城墙外人工开挖的护城河,最宽处竟达百米。

城内发现了含铜品位很高的孔雀石,出土了残铜片。

但包括石家河古城在内的所有城址,后来都无一例外地荒废了。

接下来,当地甚至少有人类活动的踪迹。

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从大汶口文化至山东龙山文化,文洪水、古城与中国文明的起源———兼与王巍先生商榷谌中和(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上海200433)摘要:如何解释公元前2000年前中国发生的大范围文化变化,如何解释鲧作城郭、大禹治水与夏文明诞生的内在关联,是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研究的考古学与历史学两条研究路径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如果从考古与历史文献这两条路径对上述问题都做出了合理的解释,那么可以说对中国文明起源问题就有了某种意义上的实质性解决。

关键词:洪水;古城;文明起源中图分类号:K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29(2011)03-0111-041112011年第3期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明发展一直持续向前,是当时很先进的史前文化之一。

其制陶技术十分先进,酒器多样、造型优美,尤其是制作精美的蛋壳陶,漆黑发亮,胎厚不足一毫米,让现代陶工技师自叹不如。

玉器虽不如良渚多,但琢玉的技术已从阴刻线条发展为阳文装饰,似比良渚更胜一筹。

海岱地区也发现很多龙山时代的古城。

不过,学者们对海岱地区龙山时期以后的文化发展并不像前述其他地区那样意见一致。

有学者认为,黄河下游地区继起的岳石文化中,精美的蛋壳陶没有了,甚至石器的制作技术也有退步,因此认为那里也发生了文明衰退[1]。

但有些学者认为,海岱地区的文明进程虽然起步稍晚,但从此便不间断地发展下来,直到商代早期,一直是个很有竞争力的地方文明。

并以那里的大部分城址都经过多次扩建、得到长时期的延续使用作为证明[2](P69)。

并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就是从豫东鲁西兴起的,所以海岱地区尤其是鲁西地区的史前文明直接迈入了历史时代,是中国文明的直系源头之一[3]。

所有的学者都认为,黄河中游中原地区的文明从史前到三代一直是连续发展的,没有发生总体上的文明衰退。

具体来说,仰韶文化发展到大约五千年前发生了大的重组,晋南豫西焕发出活力。

到4500年前以后的中原龙山文化时期普遍出现了古城址,大城如陶寺面积达280万平方米以上,小城如平粮台面积在三万多平方米。

龙山文化的古城在龙山文化晚期大多被废弃,龙山文化也经“新寨期”最后被二里头文化取代,从而进入中国文明的历史时期———夏王朝。

虽然二里头文化中有不少海岱地区甚至是长江流域的史前文化因素,如起源于山东大汶口文化的陶制酒器、玉琮、穿孔玉钺等,但学界认为,二里头文化的主体因素与河南龙山文化有明显的继承性。

二、学术界对各地区文明变迁原因的主要探讨考古学对各地区文明沿革轨迹日见清晰的梳理,引起了学术界对导致这种文明衰变与连续性的原因进行了旷日持久地讨论。

对于中原以外地区所发生的文明衰变,有人认为是因为人群的迁徙,有人认为是由于环境的变化,也有人认为是集团内部的原因。

对于中原地区文明发展的连续性,很多人把它主要归结于中原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

对于这个问题,王巍先生主张应该从总体环境变化的角度去探索中国史前大范围文化变迁的原因。

他认为,有关古气候的地质研究表明,公元前2500-公元前2100年期间,中国的气候较为温暖湿润,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曾有一段气候较为异常的时期,主要表现为温度的变化与降雨量的不均衡,正是这一大范围的气候异常,导致了中国中原地区以外各史前文明的衰变。

在辽西地区,由于气候出现干凉化,发展农业生产比较困难,人们被迫转向牧业或农牧混合经济。

在黄河下游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洪水来袭时,人们很难有效应对,所以文明受到重大挫折。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物单一,水稻对水分条件要求苛刻,人们为追求合适的稻作场所,多居住于河湖边缘,在发生大洪水时极易城毁人亡。

而中原地区的文明发展之所以独秀于林,主要是因为那里地势较高,人们多居住于河边的二级台地或山坡上,尤其是嵩山地区海拔较高,不易受到洪水灾害的影响;那里的土壤条件和作物的抗灾能力都比长江流域更好;中原地处中心,汇聚吸纳了诸多周边地区的先进文化;中原文明更加务实,不像很多史前文明那样,把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与生产无关的宗教祭祀活动中,却舍得花大力气修筑城池、治理洪水。

正是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中原文明强化了管理权威,跨入了历史时代。

三、对中国4000年前发生大范围气候波动的几点质疑王巍立论的基础,是认为中国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发生了大范围的气候异常,主要是温度变化与降水方面的“不均衡”。

让我们先来检讨一下王先生认为当时发生气候异动的主要证据。

第一位的证据是古气候专家对于古代气候变化的研究结论。

王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展示了有关古气候专家研究绘制的六幅图表,其中有青藏高原全新世雪线、山西阳高王官屯花粉谱、内蒙凉城县岱海湖岸及水位图、黑龙江同江县泥炭剖面花粉谱等。

我对于古气候研究是外行,不敢贸然评判他们的研究结论。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他这里没有选取江南地区的标本,而且只有一个地方在中原的范围内。

可以相信,这些地质年代的气候研究,对于了解地球气候历史变化的大致轨迹可能是一种重要的参照。

但是,如果仅用某种地质学材料来说明某个地区特定历史时代的气候状况,就需要特别慎重。

王先生依据那些地质研究,说中国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发生了气候异常,而且这种异常主要表现为中原和江南地区降水量的增加,似乎不是很慎重的做法。

实际上,另有古环境研究者认为,华北地区在4000多年前不是出现了降水增加,而是出现了降水量大幅减少的趋势[3]。

其次是文献中关于史前洪水的大量记载。

这些记载是华夏民族关于自身文明起源时期的集体记忆,应该不是向壁虚构。

但古代文献的记载中,只讲到当时发生了大范围的洪水,并没有说洪水是因为降水导致的。

相反,人们在形成洪水记忆的同时,不仅没有讲到大规模的降水,却更多地谈到大面积的干旱。

从黄帝时代的旱魅传说,到夏代的后羿射日神话,到商汤自焚求雨,再到甲骨文中大量的求雨占卜,以及更晚近的历史记载,从来没有间断。

结合地质时代的研究,这种记忆无疑更具有真实性。

王先生的文章中还提到最近发现的西周中期铜器遂公,其铭文中提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以及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诸多四千多年前的考古遗址中发现了洪水泛滥的直接或间接证据。

但所有这些证据都只能证明人们的洪水记忆是真实可信的,完全不能证明人们的洪水记忆是基于大规模的降水。

如果四千多年前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强降水,那么华夏民族的洪水记忆是如何产生的?如果中国当时并没有发生大的气候波动,又如何解释当时中国发生的大范围文化变迁?为此,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洪水记忆的真相。

112四、洪水故事的真相要了解洪水记忆的真相,只有从人类生活住地变动的轨迹以及古代自然地理的变迁两个方面入手。

早期的人类在没有学会建造住房之前,大多是居住在山洞中的,所以目前发现的早期人类遗址大多是山洞。

当人们后来以农业作为主要食物来源以后,就逐步移居到山脚的高地,如城头山遗址、磁山遗址等。

随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再次向地势更低、适合作物生长的台地移居,如龙山时代的诸多遗址。

在人们逐步移居到低平台地的过程中,他们一方面获得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更多的可耕地以及更高的作物产量,他们也同时一步步接近河流及其泛滥区,或者说,他们越来越接近洪水。

古代自然地理的状况完全不同于当代的情形。

现在的华北平原是在漫长的地质时代里由黄河及其支流不断泛滥淤积而成。

可以想象,在五千年以前,这些低地平原当时一定还是一片湖泊或沼泽,在黄河的盛水季节仍然是黄河的漫流冲积区,因而不适于人类居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