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读后感
《儒教与道教》读后感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想:这一定是关于宗教的,可能是对儒教与宗教进行比较吧。
但是,书的前四章基本上没怎么提到儒教与道教,而且前四章讲的基本就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及经济制度,曾一度让我以为我看错书了。
在阅读儒教与道教的过程中,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词语给我很深的映像,它们在文章中反复出现,即卡里斯马(意指领袖的超人魅力,这种魅力是神赋予的,一旦失去神的眷顾,也就会失去这种能力)、巫术、泛灵论、托勒密王朝。
从第五章开始到第六章,重点讲了儒教。
第七章和第八章讲了儒教与道教、清教的异同点,在这里我感觉很不解,书名是儒教与道教,跟清教怎么又扯上关系了呢?据说德国人的书很难懂,难道他们的思维方式也这么难懂么?人们都说韦伯的这本书是个经典之作,说他是个伟大的外行,单从书名来看,我确实无法想象到韦伯写这本书的目的以及他想要表达些什么,不过看过了书的内容,总算找到了那么一点感觉。
儒教与道教,说到底都是宗教(当然我几乎从来不认为儒教可以算得上是宗教,也不知道世人是怎么界定的),韦伯之所以花大力气研究中国的这两种宗教,其实是通过研究它们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来探讨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原因。
道教可以说是真正发源于中国的宗教,应该算是本土宗教,它讲究的是通过修身修心以达到羽化成仙的目的,从政估计从来都不是道教所追求的,追求经济利益估计也是被清高的道士们所不齿的行为。
汉初,为了修养生息,统治者遵循无为而治的思想统治百姓,迅速恢复了生产,不得不说道教的思想其实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然而,道教通常也只有在常年战争导致国家经济生活严重受到破坏的时候才会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一旦经济恢复了,道教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这个时候,为了巩固统治,统治者更多地倾向于儒教。
通过科举制选取人才组成一个严格的官僚班子,整个国家机构开始有条不紊地运作起来。
众所周知,儒教的三纲五常、四书五经牢牢地掌控者民众的思想,想要进入统治阶层,必须学习四书五经并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考试,优秀者被选任为朝廷命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儒教与道教》读后感
《儒教与道教》读后1.不好读。
整体上我觉得这本书不是特别的好读。
这个不好读到不是说它的主旨不好把握,而是它里面的句子不够通顺。
本书考察的面过宽,思维的跳跃性比较强。
本来是比较熟悉的儒教与道教,在韦伯的笔下,变得是那么的遥远与陌生。
2.错误颇多。
在具体的细节上,韦伯的不少论述都是有待商榷的。
比如韦伯对儒教的理解。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韦伯的理解是“不管怎么说,孔子本人总认为妇女是彻头彻尾地非理性的人,同妇女打交道就如同跟小人打交道一样困难,对这两种人宽容一点,他们就会失去距离;对他们严一点,他们又会抱怨。
(第212页);“三人行,必有我师”,韦伯的理解是“据说是孔子说的,意思是:我服从多数。
”(213页);论语中有“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韦伯的理解是“据说,孔子自己声明,他曾试图从自己胸中创新,通过单纯的思索前进,但直到晚年都无所获,因此重新读书。
”(第214页)类似这样的表述很多,通过这些表述可以看出,韦伯对儒教和道教的认识是不准确的。
所以,整本书看下来,韦伯的错误非常多。
作为一个中国人,对儒教和道教稍有了解就能找出他的一些毛病。
3.把宗教简单化(1)从纵向来看,不管是儒教还是道教,在中国历史上都不是一层不变的。
那么,探讨宗教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就非常有必要要区分不同时代其产生的影响,而不能忽略宗教影响的时代性。
(2)儒教和道教在中国不同阶层所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但是,韦伯好像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他看来,儒教和道教在中国产生的影响是铁板一块的。
事实上根本就不是这样。
4.一个伟大的外行韦伯对我们的启发,不在于他对宗教的具体论述,而是他的提问方式。
他把中国未能产生资本主义的原因归因于中国所信奉的儒教与道教,是这种特有的文化抑制了中国产生理性资本主义。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提问方式。
以往,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我们认为中国没能产生资本主义是因为中国的生产力太过落后,当中国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国也会顺理成章地产生资本主义。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篇1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儒教与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要宗教,它们各自有其独特的哲学、道德和信仰体系,并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篇读书笔记将探讨儒教与道教的基本理念、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它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基本理念儒教主张“仁爱”、“礼制”和“中庸之道”,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
其核心思想是“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五常。
儒教注重教育,提倡读书明理,认为通过学习可以提升个人品德和社会秩序。
道教则强调“道”、“气”、“无为”等理念,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道是世界的本原。
道教主张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其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道可道非常”,即道是万物的始源,同时也是宇宙的本质。
二、历史发展儒教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秦汉,完善于两宋。
在秦汉时期,儒教成为官方哲学,奠定了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在两宋时期,儒教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理学”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和谐。
道教起源于东汉时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隋唐。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吸收了儒、释、巫等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和修行方法。
在隋唐时期,道教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现状儒教在中国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儒教的信仰和实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例如,现代社会中,一些儒者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并将其融入到儒教的哲学思想中。
道教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道教也开始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
例如,一些道教寺庙成为了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四、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儒教和道教在中国文化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们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评马克思韦伯的儒教与道教
• “宗教” 是什么?是 “对神明及其所昭示的真理的信仰与实践” 吗?那末,全世界没有几个宗教能符合这种以基督新教为范式 量身定做出来的定义。至少,儒道两教都不算宗教,所以这本 书整个论点就很牵强。
• 基于那种片面的宗教观,他假定儒生和道士应该是像基督教教 士那样的“信仰”着该教的神明和经典,但问题是儒生和道士 “信奉”儒、道两教的方式根本就与基督教士的信仰不同。他 们大多不是“皈依”于有严格排他性的、边界清晰的一套神谱 和经典真理——即杨庆堃说的 “弥散性的宗教” 观
• 因此,韦伯无法理解中国人作为宗教的信者并没有一贯和排他 的身份认同(基督教意义的“信徒”),中国的宗教也相应地 可以在不同层次、不同生活领域、生命史上的不同阶段交叠并 存而没有冲突的必要。因此,“神义论”问题对于中国宗教的 挑战很微弱(只有对有排他性的宗教来讲这才会成为大问题), 所以,中国宗教自然不易产生韦伯所说的那种内在的“理性化” 的趋力(理性化是一套排他性的真理要追求穷尽解释其实是非 理性的世界的时候才会被逼出来的冲动), 反正没必要嘛。
• 工业革命以前经济的核心问题是稳定而多样化的生产,其次是 平均分配,积累和交易是很边缘的问题。其根本理念在于保证 小规模的生产者能够独立自足,理想是根本不需要交易。反正 存货会坏,所以追求积累没用,不如定期将之耗尽再更新。
• 在前工业革命经济里,“理性化”的焦点不在避免耗散、扩大 积累,而在于保证再生产的稳定与多样化(使人的活动规律化 并巧妙配合季候地宜的变化),“世俗的禁欲主义”的焦点也 不在积累资本,而在于克制个体的欲望扩张以消弭可能危及这 套经济秩序的变化。——例如James Scott 所说的“农民的道 德经济”,“理性小农论”,M. Sahlins 的“Stone Age Economy” 等等,都在谈前工业时代的经济伦理。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PPT课件
与清教徒的对照,他并且提出了一个
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
展呢?韦伯专注于早期的中国历史,
尤其是诸子百家和战国,在这个时期
主要的中国思想学派(儒教与道教)
开始突显而出。
.
5
书简介
本书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
书”之一,作者马克斯.韦伯是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
,也是当代西方有影响的社会
科学家之一。在本书中,韦伯
《儒教与道教》 —马克斯·韦伯
作者简介
马克斯·韦伯 (MaxWeber,1864-1920),德国
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社会理论家,也是现代一
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社会学创立以来最
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公认的社会学三大“奠基人”
之一(其他二者为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与爱米尔
·杜尔凯姆(Durkheim),早期流行的另一说为马克斯
所研究的课题是:中国为什么
没有出现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
?韦伯以较大的篇幅分析研究
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又重点研
究了建立在这种社会结构基础
之上的中国正统文化--儒教
伦理,同时还顺便考察了被视
为异端的道教。韦伯将儒教与
西方的清教作了较为透彻的分
析比较,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儒家伦理阻碍了中国资本主
.
6
义的发展。
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必引的名
著之一。
.
7
• 学术界对其在社会学界、管理学界、历史学界、文化研究等领域的 贡献评价很高。
•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用一句话赞扬韦伯:“历来登上学术舞台的角 色中最有影响的一个。”
•
英国传记作家D·G麦克雷说:“我相信,韦伯对我们来说的确就
评马克思韦伯的儒教与道教
本书内容概述
• 他问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 • 他的答案:中国的宗教没有产生基督新教的那种 “(可以和科学并存的)高度的理性主义精神” 和“世俗的禁欲主义”的伦理 • 全书骨干:一、社会学的基础;二、正统(儒 教);三、道教 • 论述方法:本于 “舞台/演员” (或历史结构/行 为者)的隐喻框架。先用社会建制(氏族、村落、 城市、皇朝…等等)的历史结构来搭舞台,完了 就塑造出两个主要角色上台演戏,一个叫儒生, 由他们代表儒教,另一个是道士,代表道教。然 后用这两个主角的说辞和他们演出的一些历史情 节相配,说明这两种宗教的“经济伦理”。
本书的基本概念问题 III
• 什么是“经济”?韦伯的经济观已经预设了欧洲资本主义时代 的、在现代国家架构底下的市场经济,对经济的认识主要是分 工、资本积累、大规模生产、货币、交易…等等,而他的目光 焦点尤在资本积累和大规模生产。这显然是一种制造业资本主 义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的有效范围,恐怕仅限于工业革 命以后的欧洲、十九世纪后半至1970年代前的北美、日本,以 及第三波、第四波工业化国家。就算是对于以玩金融、智慧财 产权为主力的当代(晚期)资本主义,上述那套观念都是不适 用的。 • 工业革命以前经济的核心问题是稳定而多样化的生产,其次是 平均分配,积累和交易是很边缘的问题。其根本理念在于保证 小规模的生产者能够独立自足,理想是根本不需要交易。反正 存货会坏,所以追求积累没用,不如定期将之耗尽再更新。 • 在前工业革命经济里,“理性化”的焦点不在避免耗散、扩大 积累,而在于保证再生产的稳定与多样化(使人的活动规律化 并巧妙配合季候地宜的变化),“世俗的禁欲主义”的焦点也 不在积累资本,而在于克制个体的欲望扩张以消弭可能危及这 套经济秩序的变化。——例如James Scott 所说的“农民的道 德经济”,“理性小农论”,M. Sahlins 的“Stone Age Economy” 等等,都在谈前工业时代的经济伦理。
儒教与道教读书报告
《中国宗教:儒教与道教》读书报告150302044 高萌摘要:马克斯•韦伯的《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一书集中地研究了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起近代西方式的资本主义这一重大课题。
韦伯通过把中国的儒教、道教与西方的清教进行对比,得出西方发展出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以及中国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因。
它作为一部社会学领域内的巨著,其描绘的广阔历史图景与探索的深邃理论观点,无疑使我们读罢叹为观止。
韦伯在书中作出的特立独行的见解以及“他对作为一种理性的劳动组织之现代资本主义的论述”,对国人的思考产生极大的启发。
一、《儒教与道教》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韦伯,是当代西方极具影响力的社会科学家之一,是社会学界的顶级大师之一。
德国特色的大学制度造就了韦伯的博学多才一一当然这跟他个人的努力与天赋有很大的关系一一他对社会学、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甚至连音乐等艺术科学都极有研究,学术涉猎范围很广。
思想体现在著作上,他的著作自然也就富含多种学科思想的交杂,意涵十分丰富,学术视野开阔。
以前曾读过韦伯的宗教社会学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书不算厚,但对于学术修养尚浅的笔者来说,读韦伯的书是一件苦差事,一本书往往要仔细阅读几遍才能粗窥全意。
这次所看的《儒教与道教》尤觉更难,虽然书中写的大部分都是有关中国的内容,但看起来却似乎有点陌生,韦伯在其书中所描绘的是一幅大不同于我们惯常所见的中国的“历史图像”,这应该是韦伯独特的分析视角所致的吧。
二、《儒教与道教》内容概述《儒教与道教》共分八章,四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韦伯分析了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一社会学基础,这就是:“没有发达的货币经济和独立的城市,没有发达的法律制度,宗族包揽民间一切事物,中央政府集各种权力于一身。
韦伯特别强调中央集权制的危害,他指出:、就象争夺市场的竞争迫使私人企业合理化一样,争夺政治权力的竞争则迫使古代西方和中国战国时期的国家经济和经济政策合理化.在私有经济中,集中化只会削弱合理的计算,而这正是资本主义的灵魂:各国之间的权力竞争没有了,行政管理,财政经济和经济政策的合理化也就没有了.战国竞争中存在的动力,后来在这个拥有广大领土的国家中不复存在。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读书有感近期上思道修实践课,我选读了马克思·韦伯的不朽名著《儒教与道教》,虽然我在读本书之前,单单从书名的角度出发的话,感觉整本书是以儒教与道教为中心的,其实这是个误区,在整本书当中的前四章根本就没有出现儒教与道教的影子,只是在全书的后半部分在出现了儒教与道教的讨论,在本书的出版说明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是这么说的,“儒教与道教只是中国宗教的标志,韦伯真正关心的是中国的宗教为什么没有倾资本主义的经济伦理。
这正是韦伯在思考了清教伦理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之后的对东方文明没有孕育资本主义的一种反思,最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证明他在《清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当中的观点。
本书的主题:第一,韦伯的主要目的是在证明:中国之所以没能成功地发展出理性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一种特殊宗教伦理作为不可或缺的鼓舞力量。
第二,此一研究的目的在于支持他的主要论点——由于欧洲展现出其特有的禁欲新伦理以作为精神的动力,因此能发展处理性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精神无疑是一种贪婪掠夺式的海盗冒险精神,“一旦有适当的利益,资本就胆大起来。
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它就敢践踏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在韦伯眼里,马克思所形容的或许正是非理性的资本主义精神,因为在这种情形下,求利欲足以毁灭任何理性的经营方法,不但没有可能发展资本主义,甚至会毁灭它,使资本主义窒息在人们的贪欲中。
接下来我们可以从韦伯的《儒教与道教》中,看他是如何在另一种文化中,以反向论证的方式来说明为何理性化在中国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是哪些因素制约并阻碍了资本主义精神在中国的产生。
如果说儒教对世上的万物采取一种随和态度的话,那么清教伦理则与世界处在一种强烈而严峻的紧张状态中。
韦伯:儒教与道教
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制度——读马克斯·韦伯之《儒教与道教》吴帆 M200773689一、引子马克斯·韦伯(1864-1920)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一生著述颇丰,涉及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多各领域。
韦伯的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即为一本宗教社会学著作,在1904年出版这本书以后,韦伯想进一步探讨世界其他文明体为什么没有诞生出资本主义制度。
尤其对于中国——这个黑格尔认为“是一切例外中的例外”的古老国度。
1915年,韦伯写作了《儒教与道教》一书,并于1916年发表在《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文献》的第41卷第5册上。
后来经作者补充、修改收录到《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第1卷中,于1920年,即韦伯去世的那一年出版。
此外,该文还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起收入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中。
在《儒教与道教》中,韦伯延续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研究思路,研究了儒教伦理与东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阻力之间的生成关系。
韦伯在本书中先介绍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接着考察了在此社会结构之上被视作正统的儒教文化,以及他所认为的异端文化——道家文化。
最后,他将儒家思想(韦伯称之为“儒教”)与新教伦理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得出结论:儒家伦理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韦伯的这本书,是宗教社会学的经典著作,亦是西方经典的汉学著作。
时至今日,书中的很多观点及其论证引发许多讨论,褒贬不一。
读完此书,我想就我的感受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与“理想类型”的比较研究本书一共八章,从结构上来看,应分做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一至四章:在这一部分中,韦伯着重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如没有货币经济和独立的城市,没有发达的法律制度,宗族包揽民间一切事物,中央集各种权力于一身。
在这四章内容中,韦伯开始就从中国的货币制度、城市与行会起头,讨论其中有什么样的因素利于、又有什么样的因素不利于激发资本主义。
儒教与道教
简读导论部分部分宗教起源阶层看教义1. 1.儒教是受过传统经典教育的世俗理性主义的食俸禄阶层的等级伦理。
它规定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2。
基督教作为流动拜师的手工学徒们的教义开始了它的发展进程。
2.人们曾试图用宗教伦理解释同各方利益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前者似乎成了后者的因变量。
这种解释从尼采《道德系谱学》第一篇文章开始似乎大放异彩。
对怜悯与博爱的伦理神话是被亏待的人懂得一次伦理起义,也就是说,义务伦理是被诅咒去干活、挣钱的粗人反对无拘无束的生活通知阶层的一种由于软弱无力而被压抑的报复情感的产物。
——愤世心理学3.在多数情形下,生活方式与愤世毫无关系。
4.对苦难进行宗教神化——一定形式的苦难和由苦难引起的反常状态,是获得超人的亦即巫术的力量之途。
预言性的宣布救世主的信仰主要在受益较少的社会阶层中有着其恒久性的地盘。
5.总共有三中对命运与功劳之间不一致的问题做出理性上令人满意的回答的思想体系:印度的因果报应论。
琐罗亚斯德的二元论、隐蔽神的预定论教令。
(不义之人之所以能在尘世过好日子,是因为等待他的是地狱,而等待诚实人的是天堂)-----疑问:这样修行有任何意义么,反正彼世快乐此世受苦,或者彼世的快乐有更大的意义?第一章-社会学基础,城市、君侯与神1、货币制度的混乱2、城里人反抗官吏的事,目的总是撤换某个具体的官,或者取消一项新规定。
从来不是争取哪怕是相对的、明文规定政治性的城市自由。
3、根本没有武装起来的城市人的政治同盟。
同期,英国城市的特点是明文规定的“自由”,这点在中国不存在。
-------西蒙《中国城市》4、公共权力然一再采取礼治,但是从来没有创造出一种能与鼎盛的中世纪媲美的行会特权系统。
正式由于没有这种法律保证,使中国的职业团体走上了西方前所未闻的冷酷的自助道路。
这种自助也决定了,中国没有一种互助式的调节自由工商业受到公认的、正规的、牢固可靠的法律基础,这种基础为西方所熟知并且促进了中世纪手工业中的小资本主义的发展。
儒教与道教
读书笔记——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200930202016李燕国贸093儒教与道教皆是产生发展自中国本土,对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是中华文明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马克斯·韦伯是著名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以一个外国人的立场来看待中国,将东方与其自身所在的西方从各个方面进行比较。
有利于我们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更加客观地透过强烈反差来认识自己,找到前进和突破的动力与方向。
韦伯认为,物质与精神是可以相互独立的,不存在决定与被决定的问题,恰好相反,在现代资本主义问题上,却是资本主义精神导致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1)。
这一点在本书中便有所论述:中国具备了许多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条件,如人口的剧增和私有制的出现等,但是儒教与道教这些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宗教伦理精神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在西方,新教伦理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大促进作用。
他相信价值是多元的,需要区分“非理性的价值”和“理性的价值”,超人的权力意志是要低能者的意志服从于超人的意志。
马克思认为问题不仅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世界。
韦伯则认为他的任务在于理解和解释世界。
集团并不能思想、感受、理解,只有人才能如此,因此理解的社会学和任务在于深入到个体的主观理智中,通过一种对行动者的移情联系,去理解社会行动。
(2)“为了社会学的目的,并不存在‘行动’的集体个性这样一种东西。
当在社会学系统里涉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家公司或者其他类似的集团时,它所意味的只是单个个人的现实的或可能的社会行动的某种发展。
”(3)韦伯方法论的核心是“理想型”,一种逻辑的体系、一种抽象的概念。
只有通过理想型来分析社会现实或社会行动,社会学家才有可能从经常是互相抵触的、混乱的经验材料中理出个头绪来,从而精确地显示事实的最关键的层面。
本书是韦伯宗教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整个论文集的目的,在于通过东西方诸大宗教的对比研究,来突显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特色。
阅读经典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阅读经典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1915)一书是马克斯·韦伯在完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后,转而研究“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后所著的第一本书,该书与同系列的《印度教与佛教》(1916-1917)和《古犹太教》(1917-1919)的写作目的相同,即通过对世界各大文明的探索,来凸显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特色。
在本书中,韦伯在经过细致的分析并与西方进行比较之后认为,中国之所以没能成功地发展出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既有制度上的原因,也在于缺乏一种特殊宗教伦理的鼓舞力量。
本书的前四章,作者以“社会学基础”为名按照西方的逻辑分析了中国在制度层面上可能影响到资本主义产生的内容。
货币在西方经济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在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贵金属的缺乏以及没能建立起一套有效率的货币制度阻碍了理性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的城市是资本主义产生的摇篮,相比于西方,中国的城市与行政尤其是治河的行政管理密切相关,对外缺乏独立性、对内缺乏统一性;中国的行会在社会经济结构中也有其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法律保障,无法成为进一步规范的工商组织;中国古代的政权与经济都和水利密切相关,统治者享受一种政教合一的权威地位而不用像西方一样受教权掣肘。
从政治结构看,古代中国经历了由最初的家父长制向封建国家、再向俸禄国家的演变,作者探讨的重点是俸禄国家。
秦汉时期,原本的采邑秩序被俸禄官僚体系所取代,意味着封建秩序被全面废除,而新的体系则被韦伯称之为“家产官僚制”。
在家产官僚制之下,皇帝可以用家产制特有的手段管理庞大的官僚群体,比如通过科举选官、使官员不得在家乡任职、必须定期调任别处等等,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地方再次出现封建势力。
但家产官僚制也有十分重要的负面影响:官员们对地方胥吏和幕僚日益倚重,俸禄的有限和赋役的配额给了他们获取其他利益的理由和机会,这样形成的庞大的利益集团成为内向改革的最大阻碍。
也就是说,货币经济与俸禄的结合导致了“僵硬化”。
韦伯:儒教与道教
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制度——读马克斯·韦伯之《儒教与道教》吴帆 M200773689一、引子马克斯·韦伯(1864-1920)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一生著述颇丰,涉及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多各领域。
韦伯的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即为一本宗教社会学著作,在1904年出版这本书以后,韦伯想进一步探讨世界其他文明体为什么没有诞生出资本主义制度。
尤其对于中国——这个黑格尔认为“是一切例外中的例外”的古老国度。
1915年,韦伯写作了《儒教与道教》一书,并于1916年发表在《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文献》的第41卷第5册上。
后来经作者补充、修改收录到《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第1卷中,于1920年,即韦伯去世的那一年出版。
此外,该文还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起收入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中。
在《儒教与道教》中,韦伯延续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研究思路,研究了儒教伦理与东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阻力之间的生成关系。
韦伯在本书中先介绍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接着考察了在此社会结构之上被视作正统的儒教文化,以及他所认为的异端文化——道家文化。
最后,他将儒家思想(韦伯称之为“儒教”)与新教伦理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得出结论:儒家伦理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韦伯的这本书,是宗教社会学的经典著作,亦是西方经典的汉学著作。
时至今日,书中的很多观点及其论证引发许多讨论,褒贬不一。
读完此书,我想就我的感受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与“理想类型”的比较研究本书一共八章,从结构上来看,应分做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一至四章:在这一部分中,韦伯着重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如没有货币经济和独立的城市,没有发达的法律制度,宗族包揽民间一切事物,中央集各种权力于一身。
在这四章内容中,韦伯开始就从中国的货币制度、城市与行会起头,讨论其中有什么样的因素利于、又有什么样的因素不利于激发资本主义。
晋朝的宗教信仰道教儒教与民间信仰的纷争
晋朝的宗教信仰道教儒教与民间信仰的纷争晋朝的宗教信仰:道教、儒教与民间信仰的纷争晋朝(公元265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其宗教信仰体系也极为丰富多元。
在晋朝时期,道教、儒教和民间信仰是三大主要宗教信仰流派,这些信仰之间的纷争和交融,对于晋朝社会及后世的宗教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儒教的兴盛与道教的崛起儒教在晋朝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儒家思想主张礼义之道,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者的统治具有重要作用。
儒教经典如《孝经》、《论语》等深受晋朝统治者的推崇,晋室皇族多是儒家学者,推动了儒教的繁荣发展。
然而,道教也在晋朝逐渐兴起,成为与儒教齐名的主要宗教信仰之一。
道教强调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吸引了一大批追求长寿的晋朝士人。
晋代道教经典如《道德经》、《老子问刍》等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道教的发展。
二、道教与儒教的影响力争夺晋朝时期,道教与儒教成为社会上两大有影响力的思想和信仰流派,两者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相互影响与竞争。
尽管儒教在晋朝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道教在社会上的势力不断增大。
有些儒家学者开始吸收和融合道教的元素,试图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统一的思想体系。
其中,王弼是晋朝人士中融合儒教与道教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借鉴了道家的观念,将其纳入自己的儒家思想中,形成了“儒家里外道”的理论体系,试图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融入道家的思想,以达到理论上的修正和统一。
三、晋朝民间信仰的兴盛除了道教和儒教之外,晋朝时期的中国社会还存在着丰富多样的民间信仰。
这些信仰多以追求神灵保护和祈福为目的,包括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对祖先灵魂的崇敬以及对各类神仙和佛陀的信仰。
在晋朝社会,俗称“神仙”的道士或神祇在民间信仰中具有重要地位。
他们被视为能够诸事可求、决定人生命运的存在。
晋朝时期大量的神话和民间传说中都与这些神仙的故事有关,显示了民间信仰在晋朝社会中的重要性。
四、纷争的和解与融合晋朝时期的宗教信仰纷争并没有形成明显的对立局面,而是更多地体现了相互交融和相互借鉴的特点。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中央民族大学读书笔记读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中国为何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中国江苏苏州独墅湖图书馆一马克斯.韦伯简介马克斯·韦伯(德语:Max Weber,1864-1920),犹太人,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哲学家。
作为享誉全球的古典社会学三大家之一,被众多学者视为现代社会学最重要的奠基者,有资产阶级的卡尔.马克思之称。
在很多社会问题理解上,他和代表工人阶级的卡尔.马克思有着几乎对立的理论观点。
韦伯在宗教文化对经济关联的理论研究上贡献卓越,特别是1904年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成为他一生中最负盛名的作品。
正是在这本书中,韦伯提出了资本主义精神,并认为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壮大的关键因素,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1.诚信为本。
信用好的个人,比较容易借来大笔资金,由于借贷杠杆作用,如果经营得当,会取得超额利润。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也说过,“人无信不立。
”说的是没有信用的人在社会上无法立足,更不用谈财富累积。
2.勤俭节约。
有了勤俭节约,财富才能够积累。
富兰克林指出:要当心,不要把你现在拥有的一切都视为己有,生活中要量入为出。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P34)3.积累财富。
韦伯指出,“在任何一个宗教成分混杂的国家,只要稍稍看一下其职业情况的统计数字,几乎没有什么例外的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状况:工商界领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
他们把赚钱本身当做是一种美德和能力的体现,是一种天职。
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的,“个人有增加自己资本的责任,而增加资本本身就是目的。
违犯其规范被认为是忘记责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积累财富的天职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基础。
韦伯将“资本主义的精神”定义为拥护和追求经济利益的理想。
但这种理想并非只限于西方文化,在中国和印度也都出现过资本主义的萌芽。
仅靠个别的企业家的资本主义精神无法搭建新的社会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只有社会主流拥有共同的资本主义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儒教与道教读书报告
儒教与道教读书报告前言儒教与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文化的两种思想体系,它们在传承与发展中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在本次读书报告中,我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它们的异同点。
一、儒教与道教的基本概念1.儒教儒教,又称儒学,是一种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道德、政治和哲学的学说。
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人看作是社会化的人,对个体人格有高要求,强调情感、美德、仁德、义务、忠诚等宏观目标。
儒教强调尽量做到“中庸之道”,主张克己复礼,“天人合一”,强调人道、道德原则,更关注个体性的价值。
2.道教道教,古称道家,是中国的一种原始哲学和文化体系,源自于先秦时期无名老师的思想,并在魏晋南北朝时逐渐发展成形。
道教重视个体真我,强调自我修炼、修身养性、得道成仙、显现天道等目标。
道教的基本概念是“道”和“道家”,强调顺应自然,跟随、追寻宇宙本源的秩序,寻求人类与宇宙、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和谐统一。
二、儒教与道教的共性儒教与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之间也有许多共性,以下是它们的共同点:1.重视伦理道德儒教强调个体道德、人际关系,在礼制、德育方面有着较为完整的规范,而道教也是重视伦理道德的,追求的是自身精神道德上的提升。
2.推崇安定社会儒教和道教都认为,它们应该为安定社会做出贡献,儒教强调通过仁德来化解矛盾、团结人心,道教则主张通过宗教的方式来维护社会的稳定。
3.注重个体内心体验儒教和道教都强调内心体验,特别是道教更加重视个体的修炼和感悟。
三、儒教与道教的不同儒教与道教总体上有很多共性,在细微之处则两者相对存在着区别。
1.关注重点不同相对而言,儒教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德性,强调克己复礼;道教则注重个体内心体验,主张跟随天、地、人、道的规律,追求永生不死。
2.理念上有区别儒家思想的主要途径是道德、教育、伦理规范、政治运作等方面,主张社会秩序及生命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建立;而道教主张通过不断修炼提高个人内心境界,追求长生不老。
韦伯:儒教与道教
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制度——读马克斯·韦伯之《儒教与道教》吴帆 M200773689一、引子马克斯·韦伯(1864-1920)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一生著述颇丰,涉及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多各领域。
韦伯的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即为一本宗教社会学著作,在1904年出版这本书以后,韦伯想进一步探讨世界其他文明体为什么没有诞生出资本主义制度。
尤其对于中国——这个黑格尔认为“是一切例外中的例外”的古老国度。
1915年,韦伯写作了《儒教与道教》一书,并于1916年发表在《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文献》的第41卷第5册上。
后来经作者补充、修改收录到《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第1卷中,于1920年,即韦伯去世的那一年出版。
此外,该文还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起收入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中。
在《儒教与道教》中,韦伯延续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研究思路,研究了儒教伦理与东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阻力之间的生成关系。
韦伯在本书中先介绍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接着考察了在此社会结构之上被视作正统的儒教文化,以及他所认为的异端文化——道家文化。
最后,他将儒家思想(韦伯称之为“儒教”)与新教伦理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得出结论:儒家伦理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韦伯的这本书,是宗教社会学的经典著作,亦是西方经典的汉学著作。
时至今日,书中的很多观点及其论证引发许多讨论,褒贬不一。
读完此书,我想就我的感受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与“理想类型”的比较研究本书一共八章,从结构上来看,应分做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一至四章:在这一部分中,韦伯着重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如没有货币经济和独立的城市,没有发达的法律制度,宗族包揽民间一切事物,中央集各种权力于一身。
在这四章内容中,韦伯开始就从中国的货币制度、城市与行会起头,讨论其中有什么样的因素利于、又有什么样的因素不利于激发资本主义。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①对于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的研究,不少中国学者从中国没有出现西方的现代资本主义的原因这一角度进行研究。
不可否认,这个问题是贯穿《儒教与道教》始终的一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在中国的史学界已经有过相当详尽的研究,甚至部分版本的初高中历史教材也会涉及到。
根据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的论述,笔者想探讨的问题是,科举制度全面施行前后,士阶层特征的变化以及其与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关系。
一、内容梳理首先,笔者先对第五、六、八章的内容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梳理。
第五章的标题是《士阶层》,韦伯系统地阐述了士阶层的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以及与儒教的关系;第六章标题为《儒教的处世之法》,主要介绍了儒教的特征以及与西方对比的不足;第八章标题为《儒教与清教》,把儒教与清教进行对比,突出儒教与现世的紧张性较弱,最后落脚到儒教对于资本主义发展起阻碍作用。
二、士阶层、儒教与科举制度的关系根据笔者对第五章的梳理与个人理解,士阶层、儒教与科举制度的关系大致可以用下图展示。
图 1 士阶层、儒教与科举制度的关系①文中出现的页码均为《儒教与道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有限公司出版,悦文译,2010年版。
(一)儒教由士阶层创造首先,中国的士阶层早已有之,甚至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周游列国的候补官员,一般都是只受过初级文学教育的人”(P156),这类官员可以被视为中国士阶层的雏形。
在韦伯看来,中国的士阶层是卡里斯马的化身,但是特殊之处在于,中国的士阶层的威望来源并非是神的意志(卡里斯马式的权威),而是“他们认识文字和拥有文学知识的结果”(P159),换句话来说,是一种世俗化的特质。
而这一世俗化的要求,“认识文字和拥有文学知识的”(P159)为儒教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
甚至可以大致认为,儒教的教义或者所倡导的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士阶层精神的体现。
其次,儒教的产生是有着深刻的阶层基础,也就是士阶层。
由于国家统一,旧的选官制度不适应统一的国家,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种正统和统一的教义来完善新的选官制度,儒教随之应运而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近东比较的军侯管理与神明观
同埃及一样在中国,作为一切理性经济前提的治水,对于从有确 切历史记载以来就存在的中央权力及其世袭官僚制的产生是至关重 要的。(P98) 神灵,特别是既被设想为天本身,又被设想为天王的天神(上帝) 在这里和全世界都一样,泛灵论与自然主义的多变性格,在中国, 恰恰在诸神中最强大的万能神身上,越来越变成非人性的了,这同 近东正相反,那里在泛灵论的半人格化的神灵和地方神之上又突出 了那位人格化的超凡的造物主和世界的王位君主。(P100) 中国古代的神明观连同国家的起源都与治水密不可分。治水的成 功保障了人民生存、生产的前提,治水领袖受到人民神一般的崇拜。 在这方面中国(远东)同近东的国家一样,中央集权式的国家政权 最初很大程度上产生于治水的需要,他的领袖的政治合法性来源其 自身的卡利斯马品质。与之相伴,人们的神明观也更倾向于一种人 格化的神明观。但是,在西方由于弘扬了英雄神,最终由于弘扬了 平民阶层人格化的伦理救世主神,这种鬼神信仰因素便在发展中夭 折了。
城市与行会
比较的项目 西方城市 中国的城市
经济
拥有国家保障的市场(商品 交易)垄断权
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 拥有固有的政治特权的“共 同体”,拥有保障其自治的 城市法 争取某些特许状
不拥有国家保障的市场(商 品交易)垄断权,农村也可 以开市
不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 不拥有固有的政治特权的 “共同体”,不享有自治权 抵制某个具体的官员,抵制 某项具体的规定(如新的课 税) 朝廷的管理职能,尤其是对 江河的管理 运河开凿、军事防御(行政 主导的)
中央君主的卡里斯马大祭司地位
皇帝自身的事情,也要严格按照卡里斯马原则处理。 这种被习惯了的政治现实是全部构想的出发点。就连皇 帝本人也只能通过他的卡里斯马品质证明自己是奉天命 做人君的。(P108) 卡里斯马(charisma)原意为“神圣的天赋”,来自早期 基督教,初时指得到神帮助的超常人物,引申为具有非 凡魅力和能力的领袖。 一个人只有不断通过新的奇迹、新的英雄业绩来证实 卡里斯马的存在,他的卡里斯马才有保障。帝王的神秘 卡里斯马固然必须用战果来证明,但主要还要靠风调雨 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来证明。 在韦伯眼中,皇帝更具有最高祭司长的特性,是及世 俗权威和精神权威于一身,掌握了宗教和政治上的最高 权力。这种统治巫术的作用是为了确立统治的合法性。
儒教与道教
【德】马克斯〃韦伯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章 社会学基础:A.城市、军侯与神
货币制度
贵金属占有量的猛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货币经济的 发展,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发展,这是不容臵疑的。— —但是,贵金属占有量的增加并没有伴随着传统主义的 解体,而是与传统主义不容臵疑地强化携手并进的,就 所能看到的而言,资本主义现象没有任何明显的进步。 (P90) 首先,中国拥有的金、银、铜等贵金属的数量急剧 增长导致了货币经济的大幅度发展。 韦伯认为货币的使用是经济活动能够理性化的一个 极其重要的因素,但是这种发展没能冲破传统主义的束 缚,反而强化了它,因为中国的地域观念太重,虽然多 次尝试,但是始终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货币制度,往往 使交易成为以物易物的原始方式,这成为资本主义发展 的阻力。
军事 政治
居民举行起义的目的
发展繁荣所依赖的动力 城市的起源
市民的经济与政治的魄力 主要是海外贸易、海外殖民 (自发的)
中国以及整个东方的城市组织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是, 没有城市的政治特点。它不是所谓的古希腊“城邦”, 没有中世纪那样的“城市法”。因为它不是拥有固有的 政治特权的“共同体”,没有西方古代那种所谓住在城 里的自我武装的军人等级意义上的市民阶层。(P92) 韦伯认为军事方面的因素与城市的起源是两个比较 根本的因素决定了其他方面的差异。中国城市没有政治 上和军事上的独立性,它们只是一些乡村区域的拼凑。 中国行会拥有对其成员的审判权,一切对其成员有意义 的事情都处于他们的控制之下。中国的行会不仅带有浓 重的宗族色彩,有些还带有国家垄断的色彩。由于技艺 的保密性,无法自由雇佣劳动力,这就使得资本主义的 萌芽手工工场无法实现。中国从来没有创造出一种能与 鼎盛的中世纪媲美的行会特权系统,所以中国的职业团 体只得走上冷酷的自助道路,也正由于此中国始终没有 一种互助式地调节自由工商业的受到公认的、正规的、 牢固可靠的法律基础。归根结底是因为城市和行会没有 自己的政治与军事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