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两则》优秀课件[1]
合集下载
《新闻两则》课件1
(2)简洁而具有气势。 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 长江”,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 军则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
(3)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布置作业 :
1.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2.写一则新闻,报道学校或自己班上的某人、某事或某项
活动。(内容可以广泛一些,班级新闻、年级新闻、校内 新闻都可以。)
多音字: 塞---瓶塞---要塞---堵塞 横---横渡---蛮横 殷---殷红---殷勤---殷殷其雷 强---勉强---坚强---倔强
形近字辨析: 靖绥---倩影---靓丽 歼灭---阡陌---纤维
衔接---街道---敷衍 溃退---馈赠---振聋发聩
1. 简介作者: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
鹰在广阔的天空里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万物都
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
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
回到过去,我和我的朋友,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漫游.在一起商讨国
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势磅礴,胜利豪情跃然纸上。表现了人民解放军 无坚不摧的力量和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
2、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著名通讯社名称:新华社(中国) 美联社(美国)
路透社(法国) 塔斯社(俄罗斯) 共同社(日本)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导语: 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 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
(3)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布置作业 :
1.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2.写一则新闻,报道学校或自己班上的某人、某事或某项
活动。(内容可以广泛一些,班级新闻、年级新闻、校内 新闻都可以。)
多音字: 塞---瓶塞---要塞---堵塞 横---横渡---蛮横 殷---殷红---殷勤---殷殷其雷 强---勉强---坚强---倔强
形近字辨析: 靖绥---倩影---靓丽 歼灭---阡陌---纤维
衔接---街道---敷衍 溃退---馈赠---振聋发聩
1. 简介作者: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
鹰在广阔的天空里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万物都
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
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
回到过去,我和我的朋友,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漫游.在一起商讨国
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势磅礴,胜利豪情跃然纸上。表现了人民解放军 无坚不摧的力量和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
2、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著名通讯社名称:新华社(中国) 美联社(美国)
路透社(法国) 塔斯社(俄罗斯) 共同社(日本)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导语: 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 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课件
请归纳出本文的新闻“六要素”?
人物 时间 地点 原因
经过和结 果
人物 时间 地点
中原我军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南阳
原因
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 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 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
经过和 结果
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 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 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 外,全部为我解放。
况。
播放
暂停
停止
标题的特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既交待了渡江部队的数量, 又体现出人民解放军排山 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
“横渡”表现了人民解放军 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
无畏精神。
• 本文的标题只有正题,没有引题、副题。这个标题明确、 简练、突出,传递了全文最主要的信息。
通读课文,完成表格。
渡江区域 地 点
2.思考本文主体可划分几个层次?
第四层可分为三项: 第一,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 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 第二,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武装 力量。 第三,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 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
二、拓展思考 比异同
相同 文体;作者;大背景;目的;主旨。
时间
战况
中路军 —安芜庆湖 20日夜起的24小时 已渡过30万人
西路军 —九安江庆
21日下午5时—22 日22时
35万大军已 渡过2/3
东路军 —南江京阴 21日到22日
已大部渡过, 余部23日可
《新闻两则》优秀精美PPT
已( 切断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歼灭 击溃
占领 控制 封锁
指全部被消灭。
指敌军已完全丧失战斗力。
指夺取土地。 指掌握军事要地,获得主动权。 船只不能自由通行。
切断
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
毛泽东
背景资料
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 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 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 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 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948年到 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 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发电之日 正是淮海战役的前夜。
背景资料
1948年底到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 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 定局,但蒋介石并不甘心失败,他收缩兵力,在 长江南岸加强防守,企图依靠长江这道天然防线 来保存力量,以便卷土重来。并于4月20日拒绝 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发布 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清 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22日夜,毛泽东撰写了这则全民报道前线最 新战况的新闻稿。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新闻:又称消息,它是报道国内外最 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的记叙文。 新闻的特点:及时性; 真实性; 简明性。
• 何时?——时间
新 闻 的 六 要 素
• 何地?——地点
• 何人?——人物 • 何因?——事情发生的原因
• 何事?——事情发生的经过
• 如何?——事情发生的结果
阅读新闻时,心里要自觉地问这六个问题, 就不难理解了。
新 闻 的 结 构
•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 导语——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 主体——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 表现主题,为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 展。 •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 境 •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新闻两则优秀ppt课件
建国初期的毛泽东
上页 返回 9 下页
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上页 返回 10下页
本文文体是:
上页 返回 下2 页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上页 返回 3 下页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上页 返回6 下页
作者 毛泽东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一身文武双栖 将军利剑诗人笔
上页 返回 7下页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横渡长江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
大部已渡过,余部23日可渡完
上页 返回 13下页
新闻在结构上分为哪五部分?
1. 标题
2. 导语:开头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3.
主体:消息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版本
问题探究1 问题探究2 问题探究3 问题探究4
重难知识探究
关于过渡自然,不仅体现在内容上内在联系紧密,还应从语言标 志上去体会其过渡自然、衔接紧密的特点。如文中前面写了“二 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鲁港地区” 交代中路军渡江作战情况,后面就用“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 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既交代了西路军渡江作战情况,又补充 说明了上文没提及的中路军所遇之敌的情况。前面写了“二十一 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后面就写“我东路军三十五万大 军与西路军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与上文呼应。前面写了“战犯 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后面就写“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 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与之相呼应,起到了紧密衔 接的作用。
聩(������������ì)振聋发聩 揭(������������ē)揭发
篑(������������ì)功亏一篑 剔(������ī)剔除
匮(������������ì)穷匮
歇(������������ē)歇息
靖(������ì������������)绥靖 衔(������������á������)衔接
基础知识梳理
歼灭:消灭(敌人)。 击溃:打垮;打散。 封锁:(采取军事措施)使不能通行。 管辖:管理;统辖(人员、事务、区域、案件等)。 逃窜:逃跑流窜。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结构
基础知识梳理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主要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和诗人,中 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人民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他的讲话稿收在《毛泽东选集》(共五卷)里;他的诗词收在《毛泽 东诗词集》里;他撰写的新闻消息收在《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里。
语文:1.1《新闻两则》课件(1)(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4、主体: 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经过,并指出我军渡江
胜利的重要意义。 一层:写中路军渡江情况。 二层: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 三层: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 找出主体中的议论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 (“此种情况”指代什么?) 答:揭露了敌军溃败的原因,突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 大长了我军士气,灭掉了敌人的威风。
• •Biblioteka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a、在课文中圈出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从20日夜) 地点( 1000余华里的战线) 事情的起因(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 事情的经过(分三路大军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 事情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
b、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渡江区域 地点 时间 战况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感知新闻
要求:
标题 • 请同学们用一个短语或一句
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导语 • 请同学们用一小段话说出这 则新闻的内容。 主体 • 请同学们用一大段话或几小 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画渡江示意图:
• 你能根据新闻的主体 部分绘出三路军渡江 的示意图吗?
点我听朗诵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 •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 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 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 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 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 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2]、彭 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 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 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 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 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3]二十一日到芜 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 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 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 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 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 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 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 江、无锡段铁路线。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新闻两则》课件1新
主体:20日夜起,——课文最后。 背景: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议。
结语:人民解放军于23日全体渡过长江。
2、概括本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敌军 事情的起因: 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 事情的经过:分全三中路国大。军横渡长江,23日可渡完。
课堂小结(1分钟)
▪ 新闻报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了解 国内外重要事件的最主要文体之一, 了解新闻的基本知识,掌握新闻的主 要特点,对于我们更好地阅读新闻报 道,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也是我 们本堂课的主要内容。
当堂训练(13分钟)
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①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wú hú( 芜湖 )、安庆之间。
5、请揣摩下面句子(加横线词语)的含义。 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 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 退。
加点词语用语简洁,突出了国民党军队的不堪 一击。
⑵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 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陵、 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学习目标(1分钟)
1、积累字词。(重点)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语言特点。 (重、难点)
3、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 (难点)
自学指导一 (1分钟) 阅读这则新闻,要求: 1、读准字音。
(不认识的字词标注好,与同学讨论) 2、请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找出它的各个组成部
分。 (提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及结语) 3、用笔圈划这则新闻记叙的六要素并概括。
如:“此种情况 ,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 军英勇善战,…都很泄气”运用议论,分 析敌溃我胜的原因,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 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强化了本文的中心思 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闻两则》课件(共20张PPT)
注意:
消息不是“纯客观” 的报道,它要把作者 的立场、观点、思想 感情融入其中。因此, 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 也可适当穿插议论。
•注音
n 芜湖 wú 负隅顽抗 yú 撰写 zhuà 歼灭 jiān 要塞 sà 溃退 kuì 荻 i 港 dí 锐不可当 dāng
•释义
负隅顽抗 :( 角落 ) 悍然拒绝:( 蛮横的样子 ) 锐不可当:( 抵挡 业已 : ( 已经 ) )
• • • • • •
何人?(Who?)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因?(Why?) 何事?(What?) 如何?(How?) 新闻六要素,阅读新闻是心里要自觉地 问这六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6个“W” 共同构筑了把握新闻的道路和途径。
新 闻 的 五 个 结 构
•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 容的进一步扩展)
•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
境
•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问题讨论
• 请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说说导语从哪 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渡江的人员、人数、战线、 主要事件 • 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它们之间的关系 又是如何衔接的呢?
万人 民 解 放 军 百
大 军 横 渡 长 江
学 习 目 标
文体上 新闻的特点和知识
题材上 战争的主题和思想
语言上 用语的准确和精炼
新闻:从广义来讲 包括消息、通讯、 报告文学;从狭义 来讲,就是指消息。
新闻的特征:
1.用事实说话,内容真 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1《新闻两则》优秀课件[1]
东路军
主体
渡江作战兵力:多
人民解放军百万 大军,从一千余华里 的战线上,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西起九江 (不含),东至江阴,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 江区域。
战线:长
战况: 所向披靡 无坚不摧 战绩辉煌
给本文的主体部分划分层次,分 别概括其内容:
一层:(20日夜起——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 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 过人数。 二层:(21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 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
三层:(汤恩伯认为南京——文末)写东 路军渡江情况。
回首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数 区域
时间
战况
中路军
30万 安庆-芜湖
20日夜-- 21日夜
西路军 35万 九江(不含) 21日17时-
瑰宝( guī ) 负隅顽抗( Yú )
高屋建瓴( líng )气势磅礴( páng )( bó )
锐不可当 dāng
(
)
读准下列字的音:
荻(dí)港 获(huò)得
锐不可当(dāng) 当(dàng)真
要塞(sài) 阻塞(sè) 瓶塞(sāī)
歼(jiān)灭 阡(qiān)陌 纤(xiān)维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回首页
点击影片 回首页
学 文体上 新闻的特点和知识 习
题材上 战争的主题和思想
目 标 语言上 用语的准确和精炼
回首页
1、请给下面红色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阻遏( è ) 芜湖( wú )
荻港( dí ) 溃退( kuì ) 歼灭( jiān ) 绥靖( suí )( jìng )
全,可以没有主标或副标,但不能没有主标;
主体
渡江作战兵力:多
人民解放军百万 大军,从一千余华里 的战线上,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西起九江 (不含),东至江阴,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 江区域。
战线:长
战况: 所向披靡 无坚不摧 战绩辉煌
给本文的主体部分划分层次,分 别概括其内容:
一层:(20日夜起——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 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 过人数。 二层:(21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 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
三层:(汤恩伯认为南京——文末)写东 路军渡江情况。
回首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数 区域
时间
战况
中路军
30万 安庆-芜湖
20日夜-- 21日夜
西路军 35万 九江(不含) 21日17时-
瑰宝( guī ) 负隅顽抗( Yú )
高屋建瓴( líng )气势磅礴( páng )( bó )
锐不可当 dāng
(
)
读准下列字的音:
荻(dí)港 获(huò)得
锐不可当(dāng) 当(dàng)真
要塞(sài) 阻塞(sè) 瓶塞(sāī)
歼(jiān)灭 阡(qiān)陌 纤(xiān)维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回首页
点击影片 回首页
学 文体上 新闻的特点和知识 习
题材上 战争的主题和思想
目 标 语言上 用语的准确和精炼
回首页
1、请给下面红色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阻遏( è ) 芜湖( wú )
荻港( dí ) 溃退( kuì ) 歼灭( jiān ) 绥靖( suí )( jìng )
全,可以没有主标或副标,但不能没有主标;
第1课 《新闻两则》课件(42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力被迅速摧毁。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 无事。
新闻的有关知识:
一、新闻的特点:
•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 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 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 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 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
确精练,铿锵有力。另外还有书面语和口头 语相穿插,相益得彰(如“敌亦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文气十足;“不想再打 了”“都很泄气”——非常口语化),各有 妙处。
板书设计
标题—百万(兵力)横渡(锐不可当) 冲破(排山倒海)
导语—渡江概况 横渡(一往无前) 展渡江盛况 中路军——首战告捷(略写)
主体 西路军——所向无敌(详写) 扬将士神威 东路军——战绩辉煌(详写)
为了报道这场伟大战争的进程,毛主席写下了这样两则新闻:《我 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字词积累
为下面描红的字注音。
督战( dū )
荻港( dí )
趋势( qū )
泄气( xiè)
摧枯拉朽( cuī )
锐不可当( ruì)
为下面的词语。 【业已】 已经。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
背景— 一方面……一方面…… 结语—占领要塞 封锁长江
拓展延伸
1、找出下列这则新闻的电头、导语、主体。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
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2001年试行至今,我国 累计约有1700万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1 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 科书。这一款项到2002年增加到2亿元,2003年进一步 增加到4亿元。单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30% 左右。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渐加 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点拨】电头: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 无事。
新闻的有关知识:
一、新闻的特点:
•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 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 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 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 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
确精练,铿锵有力。另外还有书面语和口头 语相穿插,相益得彰(如“敌亦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文气十足;“不想再打 了”“都很泄气”——非常口语化),各有 妙处。
板书设计
标题—百万(兵力)横渡(锐不可当) 冲破(排山倒海)
导语—渡江概况 横渡(一往无前) 展渡江盛况 中路军——首战告捷(略写)
主体 西路军——所向无敌(详写) 扬将士神威 东路军——战绩辉煌(详写)
为了报道这场伟大战争的进程,毛主席写下了这样两则新闻:《我 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字词积累
为下面描红的字注音。
督战( dū )
荻港( dí )
趋势( qū )
泄气( xiè)
摧枯拉朽( cuī )
锐不可当( ruì)
为下面的词语。 【业已】 已经。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
背景— 一方面……一方面…… 结语—占领要塞 封锁长江
拓展延伸
1、找出下列这则新闻的电头、导语、主体。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
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2001年试行至今,我国 累计约有1700万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1 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 科书。这一款项到2002年增加到2亿元,2003年进一步 增加到4亿元。单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30% 左右。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渐加 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点拨】电头: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1新闻两则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将导语中的“大军”改成“军队”,“冲破”改 成“攻进”,“横渡”改成“渡过”,好不好? 为什么?
不好。改后语句没 有气势,缺乏感染力, 不能很好的表现人民解 放军迎难而上,所向披 靡的英雄气概。
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则新闻的主要内 思 容。
考 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 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
毛泽东
毛泽东 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 想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 要创立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 家主席,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 心。著作有《毛泽东选集》《毛
泽东诗词全集》等。
学习目标:
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有 什么表达效果?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属
“背景”部分。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
因,突出了文章中心。
议论句的作用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 属“背景”部分。分析了敌 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 中心。揭示了事物的本质, 长人民解放军士气,灭敌人 威风,增强文章的思想性。
标题
标题
导语
课文 结构
第1、2两句
其余 部分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主 体
1、为什么先叙述中路军?
质疑析疑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
2、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 军,再说东路军?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
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 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 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 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第一层
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 第四层 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五层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1.《新闻两则》课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数 区域 时间
20日夜-- 21日夜 21日17时 -- 22日22时 21日17时- - 22日22时
战况
全部渡过 渡过2/3
中路军 30万 安庆-芜湖 西路军 35万 九江(不含
)-安庆
东路军 35万 芜湖-江阴
大部分已渡过
毛泽东
相关链接和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就歼灭了 国名党军112万人,从1947年6月底起,解放军由战 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 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 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 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 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 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 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 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 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的发电日期是1948年11月5日, 当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战役的枪声于次日就 要打响。
把握新闻结构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
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
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新闻这种体裁,主要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
ng ) 气势磅礴( páng )( bó ) 高屋建瓴( lí 锐不可当( dāng
)
读准下列字的音: 荻(dí )港 锐不可当(dāng) 获(huò )得 当(dà ng)真
《新闻两则》ppt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2020/9/27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 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2.请找出本文的标题、导语和主体,说说导语 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标 题 导 语 主 体
2020/9/27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020/9/27
课文朗读
2020/9/27
1.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 素。
自
作为读者,你能在看了这则新闻后 找出它的六要素吗?请概括出来。
主 2.请找出本文的标题、导语和主体, 学 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习 3.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它们之 间的关系又是如何衔接的呢?
2020/9/27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 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 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 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 习伟大领袖毛泽东为人民 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亲自撰写的两篇新闻。
2020/9/27
导入
2020/9/27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 读新闻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 简洁的语言。
新闻六要素,阅读新闻是心里要自觉 地问这六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6个“W” 共同构筑了把握新闻的道路和途径。
2020/9/27
4、新闻的语言: 准确性、严密性
2020/9/27
5、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 标题:包括引题、正题、副题。
通常是概括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和含意,要 求明电确头、写简明练通、讯突社出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准确
暗示进展迅速
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 的词语。
我军:突破、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
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微弱、不想
再打了、泄气
新闻有哪些特点? 1.真实性。 2.及时性 3.简明性。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渡江作战兵力
课 文 结 构
渡江概况 导语: (第1、2两句)
主体
第一层 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 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导语)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 的重要战略地位。(背景) 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 城南逃的变化。(背景)
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 大胜利。(河南全城解放、创立七个军 区、发展武装力量、纠正了“左”的错 误)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写东路军的渡江情况)
写作顺序:
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20日夜起 中路军(先)
时间顺序
21日下午5时起 西路、东路(后)
中、西:弱;
逻辑顺序
东: 强。
( 35 万
军 路 东 军 路 中
)
)
江阴 江阴 芜湖
军 ) 路 5万 西 3
(
九江 九江
安庆
( 30 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中路军 30万 安庆-芜湖 20日夜-- 21日夜 九江(不含) 21日17时- 西路军 35万 -22日22时 -安庆 东路军 35万
引题,位置在正题的前面,因为具有引出主题的作用,所以 称为引题。它主要是交代新闻的背景、揭示意义、标出条 件、烘托气氛等。 正题,也叫主题或母题。它是标题的本体,通常都采用大于 其他标题字型的黑体字。它居于醒目的位置,作用在于标 出新闻的中心内容或表达主题思想。 副题,也叫辅题或子题。它的位置在正题的后边,多是作为 正题的补充。它既可以说明事实、标明新闻的来源、报道 的根据,也可以点明事件的结果和意义。
第五层
自古以来,南阳就是战略要地。通过阅读这 一则新闻,我们可以感知:中国人民解放战 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走上了节节 胜利的道路。毛泽东亲自撰写这则新闻,由 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 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 大好形势,鼓舞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一些特点。(真实准确简明 )
例如: 体验生活加强友好关系 一一一引题 我国40青年到大马种田养鱼放牧 一一一正题 大马青年代表将来我国组屋居住 一一一副题
说白了就是引标是吸引读者的标题、主标是新 闻内容的主要概括的标题、副标是对主标的补 充。(主标是必不可少的,引标和副标可以省 略)
导语就是消息的开头,它要求用简 明扼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 新鲜、最精彩的事实,揭示全文的主题 思想,以便使读者了解主要内容,并引 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导语是从事实中提 炼出来的精华部分,具有统一全文的作 用,因此,有人称之为“消息中的消息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 泽 东
钟 山 风 雨 起 苍 黄 , 百 万 雄 师 过 大 江 。 虎 踞 龙 盘 今 胜 昔 , 天 翻 地 覆 慨 而 慷 。
宜 将 剩 勇 追 穷 寇 ,
不 可 沽 名 学 霸 王 。 天 若 有 情 天 亦 老 , 人 间 正 道 是 沧 桑 。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芜湖-江阴 21日17时- -22日22时
人数
区域
战况
全部渡过 渡过2/3
大部分 已渡过
四、背景
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中关于历史 、原因的说明和环境、气氛的描写。它 的作用是说明事项产生的条件、消息的 性质和意义。它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消息 的内容,增加消息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可以在主题中提及也可以放置到文末单 独列出,以提示或是补充的形式讲解。
找出文章的主体部分:
从“二十日夜起”一直到文章 的结尾。
思考:主体部分分为几个层次?
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即已渡过30 万人”
第二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 丝毫作用” (对西路军渡江情况加以评论)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 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列 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 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 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 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 》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 人之一。
毛泽东
背景链接
1948年底到1949年初.随著辽沈.淮海.平津三 大战役的胜利.蒋介石赖以进行内战的军事力量 基本丧失殆尽.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蒋介石并不 甘心失败.他一方面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 明」,一方面收缩兵力.在长江南岸加强防线.企 图依靠长江天险来保存力量.以便卷土重来. 中国共产党表示: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 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在惩 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等八项条件下 同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但是,国民党拒绝 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宣告破裂.
阻遏 溃退 悍然 ——阻止 ——败退。“溃”,溃败。
——蛮横的样子。
新闻?
从广义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 文学。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消息。 本课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新闻,又称消息,是用概括叙述的方 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 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 确简短的报道。通常分为动态新闻、 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 。
语言品析
人民解放军江 数量多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军,从一千余华里
战线长
所向披靡
的战线上,冲破敌
阵,横渡长江。西
无坚不摧
战绩辉煌
起九江(不含),东
至江阴,均是人民 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九江未解放,用语准确
战线长 胜利大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 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
本文背景材料
一方面、、、、、、另一方面、、、、、、
五、结语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 段话。好的结语能加深读者对主要事实 的感受,让读者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教育 。但并不是所有消息都非有结尾不可。 如果主体部分已交待清楚,则不必再加 。
本文结尾
占领要塞
封锁长江
时间 :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新闻的结构
新闻稿件结构
一条完整的新闻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 主体、背景和结尾五部分。
格式范例如下: *****************(引标题)
——***********(副标题) ***********************************************************************************************************(导 语) ********************************************************************************************************(主体, 可分多段) ***************************************************************************************************************** *************************************************(结语) 图片或背景材料(单独传发) 署名
朗读两则新闻,然后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 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
①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 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②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 了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 拥护。
请在文中划出这 则新闻的的六个要 素。
请找出本则新闻 的导语、背景和主 体。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人物 时间 中原我军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
南阳
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 原因 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 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 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 经过 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 和 ,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 结果 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 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 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
江区域。
文章开头的内容可否删去?有何作用?
不能删去
交代 通讯社名称 、发电地点 和 时间 。
作用: 电头表示消息来源可靠、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电头”
三、主体
新闻的主体接导语,围绕着立意展开全 部内容,圆满地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主体 运用的材料要充实、具体,具有典型意义。新 闻中的五要素一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和 原因,都要有所交待。消息的立意要集中,一 则新闻只有一个中心,说明一个问题,叙述一 件事情。一篇消息的质量如何,关键在于主体 部分写得如何。因此,写一篇消息时,主体部 分必须着力写好。
本文导语(重要)
人民解放军百万
大军,从一千余华里
渡江作战兵力:多
的战线上,冲破敌阵, 这一部分简述渡江
战役胜利成功。 语言简明扼要,概 括性强,及时、准 确的对事件进行了 报道,给读者以完 整鲜明的印象,又 领起了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