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粘连术后鲜胚移植时间窗探讨和预防粘连复发方法的比较研究
宫腔镜宫腔粘连松解术后预防再次粘连的研究进展
宫腔镜宫腔粘连松解术后预防再次粘连的研究进展摘要:宫腔粘连是宫腔手术患者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而宫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是此种手术属于侵入性操作,会对患者造成损伤,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增加再次粘连发生率。
而预防宫腔镜宫腔粘松解术后再次粘连是该手术的关键,目前常用的预防手段有多种,各有一定优势,但是无论选择何种均离不开护理干预,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进一步提升宫腔镜宫腔粘松解术后再次粘连预防效果。
下文针对宫腔镜宫腔粘连松解术后再次粘连危险因素以及护理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宫腔镜;宫腔粘连;松解术;预防宫腔粘连还被称作Asherman综合征,该疾病主要是经感染、手术创伤等因素引起的子宫内膜基底受损,子宫内膜出现异常修复,在宫腔中或者颈管发生粘连带或者瘢痕。
该疾病可引起月经异常、不孕、流产等情况,需要及早进行治疗。
宫腔镜宫腔粘连松解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有效手段,能够帮助宫腔恢复正常,但是此种手术无法将受损子宫内膜进行修复,此外手术创面愈合不良会出现纤维瘢痕,进而增加术后宫腔粘连再发生率。
有临床研究显示,宫腔粘连术后有3.1%-23.5%复发率,而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则有20.0%-62.5%[1]。
由此可见,宫腔镜宫腔粘连松解术后宫腔粘连复发率较高。
影响术后再次粘连的相关因素较多,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宫腔镜手术操作,这不仅需要手术医生具备精湛技术,也需要护理人员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影响,预防再次粘连[2]。
下文就宫腔镜宫腔粘连松解术后再次粘连的危险因素以及围手术期护理综述如下。
1 危险因素宫腔粘连是子宫内膜损伤致使子宫各内壁发生黏附而导致宫腔全部或者部分闭塞的一种疾病。
宫腔镜宫腔粘连松解术是常用且有效的术式,但是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情况。
有临床研究显示,宫腔粘连随着时间的延长和病情的加重,宫腔内正常内膜会随着减少,一些重度粘连患者使用宫腔镜宫腔粘连松解术后,手术创面未能将其全部覆盖,进而增加复发概率[2]。
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比较研究
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比较研究郭晨;江如;肖静【摘要】目的:探讨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6月进行宫腔粘连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1(40例)和观察组2(40例)三组,对照组手术后患者进行宫腔置入医用几丁糖联合人工周期监测;观察组1使用宫腔镜监测联合人工周期;观察组2进行宫腔镜监测联合医用几丁糖.观察三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治疗前后月经量改善情况;术后宫腔镜复查宫腔有否再粘连情况(各组均为术后3月或3次人工周期后复查宫腔镜);术后各组妊娠率及最终活胎数.结果:治疗后宫腔形态结果比较:对照组患者宫腔形态治愈25例,治愈率62.5%;观察组1治愈30例,治愈率75.0%;观察组2治愈35例,治愈率87.5%.月经状况结果比较:对照组患者月经状况改善20例,改善率50.0%;观察组1患者月经状况改善25例,改善率62.5%;观察组2月经状况改善30例,改善率75.0%.妊娠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妊娠成功8例,妊娠率20.0%;观察组1妊娠成功13例,妊娠率32.5%;观察组2妊娠成功21例,妊娠率52.5%.观察组2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1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监测联合医用几丁糖组治疗效果高于进行单纯的医用几丁糖组或者宫腔镜监测组的患者,这为宫腔粘连术的治疗提供了较为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可改善月经减少情况及提高妊娠率,对于预防术后的再粘连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临床医药实践》【年(卷),期】2017(026)003【总页数】3页(P163-165)【关键词】宫腔粘连术预防再粘连方法;宫腔镜监测;医用几丁糖【作者】郭晨;江如;肖静【作者单位】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南昌 330006;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南昌330006;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南昌 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3宫腔粘连(IUA)又称为Asherman综合征,由Asherman1948年初次报道,是由于人工流产、诊断性刮宫等宫腔操作时损伤宫颈管及宫腔黏膜乃至肌层,造成局部创面形成而致粘连,表现为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最终导致不孕。
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
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宫腔镜下分离宫腔粘连后两种抗粘连方法的疗效。
方法:85例宫腔镜下宫腔Ⅲ度及以上粘连分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组(42例)和几丁糖组(43例),观察两组术后宫腔内粘连情况和月经以及再粘连改善情况。
结果:IUD组和几丁糖组术后再粘连率分别为41.4%和23.4%(P<0.05),月经改善率分别为74.1%和92.2%(P<0.01),再粘连改善率为33.5%和80%(P<0.01)。
结论:宫腔镜下Ⅲ度及以上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几丁糖能显著减少术后宫腔再粘连的发生,明显改善月经情况,再粘连程度轻,较之常规术后置节育器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内节育器;几丁糖【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382-02宫腔粘连可造成月经紊乱、痛经、不育等严重后果。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Transcervix Resec-tion of Adhensions, TCRA)是直视下有针对性地分离或切除宫腔粘连,使患者术后恢复正常月经周期,提高妊娠率,目前已成为治疗宫腔粘连的标准方法[1]。
但是TCRA术后宫腔再粘连目前还没有理想的预防方法,这已成为实施TCRA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比较了2种术后预防粘连的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科经宫腔镜证实Ⅲ度及以上宫腔粘连并成功分离粘连患者85例。
宫腔粘连诊断分类方法按欧洲妇科内镜协会的分类方法[2]。
入选对象随机分IUD组(42例)和几丁糖组(43例),IUD组年龄(27±3)岁、体重(62.35±7.28)公斤;几丁糖组年龄(26±4)岁、体重(62.05±9.26)公斤。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临床研究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临床研究目的:分析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再次粘连的防治措施和效果。
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中,抽选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三个组别,每组20例。
三组患者术后分别采用节育环、药物、联合疗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再次粘连情况。
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0%,高于节育环组(40.0%)和药物组(60.0%),且联合组和节育组差异明显;联合组术后再次粘连率最低,在轻度粘连、中度粘连上和其它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宫腔粘连患者而言,术后在宫腔放置节育环,同时联合药物治疗,能够降低再次粘连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防治措施;效果宫腔粘连是子宫内膜破坏引起的,发生原因较多,其中和妊娠相关占到90%以上,常见的例如人工流产术或刮宫术后[1]。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粘连分离术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术后如何预防再次粘连成为一大难题。
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了三种防治方法,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就诊的宫腔粘连患者60例,纳入时间段为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
患者症状表现为闭经、月经量减少、不孕、反复流产等,经宫腔镜检查后确诊,没有雌激素使用禁忌症。
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三个组别,每组20例。
在节育环组中,患者年龄处于20~43岁阶段内,平均(32.8±6.8)岁;病程平均(9.8±3.7)年;粘连程度:轻度9例、中度9例、重度2例。
在药物组中,患者年龄处于21~40岁阶段内,平均(31.5±6.1)岁;病程平均(11.8±4.0)年;粘连程度:轻度8例、中度10例、重度2例。
在联合组中,患者年龄处于22~41岁阶段内,平均(30.8±5.7)岁;病程平均(12.9±6.5)年;粘连程度:轻度7例、中度10例、重度3例。
宫腔粘连治疗及预防复发的临床研究进展
3 IUA治疗 IUA治疗的主 要 目 的 是 恢 复 宫 腔 正 常 形 态,缓 解 患 者 下 腹疼 痛,恢 复 月 经 周 期 及 月 经 量,提 升 子 宫 内 膜 再 生 修 复 功 能,促进患者妊娠。IUA治疗的原则主要是分离粘连,切除瘢 痕组织,从而恢复宫腔形态,保护残留内膜。《宫腔粘连临床 诊断中国专家共识》[6]中指出,对于无症状或月经过少,但无 痛经、宫腔积血等表现,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均无需进行手 术治疗;对于月经过少、反复流产、不孕等,且有生育需求的患 者则需进行治疗。以往,IUA治疗常采用扩张棒、探针等器械 进行分离,但该类方式存在盲目性,还可能使患者出现子宫肌 壁损伤、子宫穿 孔、形 成 宫 腔 假 道 等 严 重 并 发 症。 近 年 来,宫 腔镜在 IUA的检查及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宫腔镜直视下, 可有效明确粘连范围、部位、宫腔形态、输卵管开口情况等,直 视下手术分离、切除宫腔粘连带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 升临床治疗疗效,且手术安全性更高。TCRA是目前治疗 IUA 的首选方案,且是治疗 IUA的标准术式,但因单纯采用 TCRA 后 IUA患者易发生再粘连情况。喻蓉等研究指出,宫腔镜是 目前诊治 IUA最准确、最理想的方法,但对于重度 IUA患者治 疗预后欠佳,且再粘连预防和生育预后面临挑战[7]。因此,目 前临床上常采用 TCRA与防粘连材料及人工周期联合治疗方 案。王晓婉等研究指出,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 TCRA术后宫 内放置防粘连膜辅助治疗效果显著[8];何英新等研究指出,人 工周期改善了宫腔粘连患者 TCRA术的预后效果,其机制可 能与人工周期增加子宫内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9的表达及 降低转化生长因子 -β1 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及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有关[9]。
1 IUA病因 目前,IU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由宫腔手术、感染、放 射治疗等因素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被认为是引发 IUA 的关键因素。在正常剖宫产术中,子宫受压缝合也可能引发 产后 IUA,使术后 IUA发病率大大提升,因此,分娩时应尽量 选取顺产。完整的子宫内膜基底层是正常月经期子宫内膜功 能层再生的前提,一旦基底层受到破坏或子宫肌层受损,将产 生瘢痕组织,成为形成 IUA的重要条件。大多 IUA的形成时 间发生在流产,可能与该阶段女性机体内的雌激素状态处于 较高水平有关,高雌激素可加快子宫内膜纤维化进程[3]。同 时,由 于 子 宫 内 膜 处 于 流 产 后 期,再 生 修 复 能 力 处 于 较 低 水 平,增加宫腔手术危险性[4]。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预防再粘连的疗效分析
或其他妇科慢性炎症性病变均可能是胎盘早剥的重要诱因。 由于部分胎盘早剥 早期 症状 不 明显 , 未 见典 型 的板状 腹及 阴道流血 , 仅表现为轻 微腹 痛及 血性 分泌 物 。因此极 易被误 诊
略[ J ] . 中国实用妇科 与产科杂志 , 2 0 1 0 , 2 6 ( 2 ) : 1 1 4—1 1 8 .
8 8 . 4 6 %, 与文献 报道 一 致 。提 示超 声 检 查 存在 一 定 的假 阴 性, 因此诊断时不能完全依据超声结 果 , 应 综合 分析 临床 表现及 胎 心监 护 、 实验室检查等相关资料 。
・
7 8・
河南外科学杂志 2 0 1 4年 1 1月 第 2 O卷 第 6期
H E N A N J O U R N ALOF S U R G E R Y。N O V .2 0 1 4 ,V o 1 .2 0, N n 6
表 2 两型预后比较
亡, 且 可导致孕妇休克 、 D I C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 , 胎盘早剥 的及
为临产先兆 , 延误救 治的时机 。研 究发 现 J , 轻型 胎盘早 剥患者 在发病早期 , 胎儿比孕妇 所受不 良影 响更 大 , 在 孕妇未有 明显症 状时, 胎儿 已处于缺氧状态 , 因此进 行胎 心监护 能够提 高诊断 的
大, 估计短 期能 结束分 娩者 可试 行 阴道分 娩 。同时人工 破膜 引
时间越长病情 越严重 , 在剥离 面积 >1 / 2 , 常常胎 心消失 , 胎儿 死
响[ J ] . 中国妇幼保健 , 2 0 1 2 , 2 7 ( 3 0 ) : 4 8 2 6— 4 8 2 7 .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评价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效果。
方法: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92例宫腔粘连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两组。
均分分别将不同组别患者命名为对照组(n=46)与实验组(n=46)。
两组患者均实施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宫内节育器(IUD),实验组患者给予球囊支架。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7.39%,且治疗效果较对照组也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因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期发生再粘连的几率较高,而置入球囊支架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其出现的并发症也较少,防止宫腔再次粘连,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再粘连导致宫腔粘连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在妊娠或非妊娠状态下,患者子宫受到创伤,进一步引起患者的子宫内膜基底部位受损,从而导致患者发生宫腔全部或部分闭塞。
患者会出现不孕、流产或月经异常等症状,是因为其内膜纤维化[1]。
目前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被广泛应用,也是该病治疗的首选方式,但术后患者仍然可能出现再粘连的情况,而采用宫内节育器和球囊支架可以防止宫腔再次粘连[2]。
为分析这两种方式的具体效果,本次研究将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92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得良好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92例宫腔粘连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两组。
均分分别将不同组别患者命名为对照组(n=46)与实验组(n=46)。
实验组患者的年龄信息介于23-42岁之间,平均年龄(32.9±3.6)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信息介于22-45岁之间,平均年龄(33.1±3.9。
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方法及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
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方法及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王仙萍1,贾丹凤2,杨 静1,梁红梅1,李 睿3(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1.生殖医学中心;2.检验科;3.妇产科,山西太原 030013)【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方法。
方法 我院80例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术后的患者。
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术后放置宫腔节育器结合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术后放置球囊支架结合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
比较两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术后分离粘连的平均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术后分离粘连的平均次数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
结论 宫腔镜粘连松解术后放置球囊支架结合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宫腔粘连分离术效果好。
【关键词】宫腔粘连分离术;预防再粘连;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10.98.02宫内粘连是流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术已成为治疗宫腔粘连的标准方法[1]。
但宫腔镜复查发现术后再粘连的发生率仍然很高,尤其是周围性和重度粘连的患者。
本研究比较两种不同预防粘连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80例2017.2-2018.2宫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患者。
随机分组,对照组年龄24-38岁,平均28.25±2.47岁。
人工流产的次数是1-3次,平均(1.77±0.55)次。
药物流产的次数是0-2次,平均(1.46±0.26)次。
清宫的次数是0-1次,平均(0.57±0.15)。
观察组年龄24-37岁,平均28.10±2.42岁。
人工流产的次数是1-3次,平均(1.75±0.52)次。
药物流产的次数是0-2次,平均(1.45±0.21)次。
清宫的次数是0-1次,平均(0.56±0.18)。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次粘连的临床观察
文献标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0 3 6 9 ( 2 0 1 4 ) 0 1 — 0 0 4 5 — 0 2
Cl i n i c a l o b s e r v a t i o n o f r e — — a d h e s i O i l p r e v e n i t o n a f t e r i n t r a u t e r i n e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 T o e x p l o r e a n e f f e c t i v e w a y t o p r e v e n t r e — a d h e s i o n a f t e r i n t r a u t e i r n e a d h e s i o n s e p a r a t i o n s u r g e r y
mo n t h s ft a e r t h e s u r g e r y ,t he u t e in r e c a v i t y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t h e t wo g r o u p s w e r e o b s e r v e d t h r o u g h a h y s t e r o s c o p e . Re s u l t s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o f t h e t o t a l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o f t h e r e - a d h e s i o n p r e v e n t i o n a f t e r t h e l AS S b e t we e n s t u d y ro g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ro g u p h a d n o s t a t i s t i c a l s i g n i f i -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分析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分析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宫腔粘连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但是,手术后再次发生宫腔粘连的情况时常发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预防宫腔粘连的再次发生,以及对手术疗效的分析。
1. 预防再次粘连1.1 巩固手术效果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的手术效果的巩固是避免再次粘连的重要保证。
手术结束后,应注意术后监护,加强术后护理。
术后3-5天要禁食,以免肠胃胀气,增加会阴括约肌保护,一周内避免性生活等危险性行为,减少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宫腔粘连的再次形成的影响。
如果患者需要进行其他手术治疗,一定要通知医生手术史,避免手术造成伤害,加重宫腔粘连。
1.2 饮食调理适当的膳食控制也是预防再次粘连的重要方法。
患者应当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取,增加肌肉的营养状态,降低腹腔内脂肪对宫腔粘连的影响。
1.3 术后生活术后生活助于预防再次粘连。
要避免酗酒,戒烟,不做剧烈运动,避免下蹲,保持正常排尿排便,避免便秘,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特别是坐姿,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
2. 疗效分析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的疗效是良好的。
手术后,大多数患者症状缓解或消失,宫腔粘连部位得到改善,术后妊娠率也有所提高。
但是,有些患者手术后仍出现再次粘连的情况。
这通常是由于术后护理不当,或术后遗留物未清理干净,或手术时局部损伤过度等原因,因此医生和患者应当在术前详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并严格执行。
综上所述,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宫腔粘连症的手术技术。
为预防再次粘连的发生,需要严格执行术后的护理和康复。
患者在生活习惯上也应进行调整。
思想上要积极乐观,避免过于紧张和焦虑,才能更好地达到手术疗效的最终目标。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分析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分析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是治疗女性不孕症常用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
有些患者在手术后会再次出现宫腔粘连的情况,影响了手术的疗效。
本文将重点讨论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次粘连的预防及疗效分析。
宫腔粘连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损伤以及结缔组织的产生,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再次出现宫腔粘连的危险。
术后的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为了预防再次粘连的发生,首先要做好手术术后的护理工作。
术后,患者需要避免性生活,保持生活方式规律,避免疲劳,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感冒,积极治疗宫颈炎等病灶,以及避免盆腔腔腹手术,都是帮助预防宫腔再次粘连的措施。
术后要坚持定期复查,了解子宫内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针对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次粘连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的目标是解除宫腔粘连,恢复子宫内膜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提高患者的生育能力。
具体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药物治疗及中医治疗等多种手段。
在手术治疗方面,可以采用宫腔镜下粘连松解术,将宫腔内的粘连组织松解,使子宫内膜重新恢复正常形态。
在手术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再次损伤子宫内膜,减少手术对子宫的影响,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方面,可以采用一些促进子宫内膜愈合的药物,如清宫丸、养血生发颗粒等,帮助子宫内膜恢复正常。
还可以采用一些中药调理,如艾灸、针灸等,通过改善气血状况,帮助子宫内膜恢复正常。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次粘连的预防及疗效分析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治疗情况。
预防再次粘连的发生是最为重要的,术后的护理工作和定期复查都是必不可少的。
针对再次粘连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及中医治疗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能够帮助更多的患者顺利解决宫腔粘连的问题,恢复健康。
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比较研究
纯 的医用几 丁糖 组或者宫腔镜监测组 的患者 , 这为 宫腔粘 连术 的治疗提 供 了较 为有力 的理论 依据 , 同时可改善 月经
减少情况及 提高妊娠率 , 对于 预防术后 的再粘 连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宫腔粘 连术 预防再粘连方法 ; 宫腔镜监 测 ; 医用几 丁糖
GUO C h e n, J I ANG R u, X I AO J i n g
( Ma t e r n a l a n d C h i l d H e a l t h C a r e H o s p i t a l o f J i a n g x i , N a n c h a n g 3 3 0 0 0 6 , C h i n a )
t h e n t h e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1 2 0 c a s e s w 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r e e g r o u p s , n a m e l y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4 0 c a s e s )1 a n d t h e o b - s e r v a t i o n ro g u p( 4 0 c a s e s ) , t h e o b s e va r t i o n g r o u p 2( n= 4 0 ) ,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i n t r a u t e i r n e s u r g e r y i n t o c h i t o s a n a t r i i f c i a l j o i n t m o n i t o i r n g p e i r o d ; o b s e r v a t i o n ro g u p 1 p a t i e n t s ft a e r s u r g e r y h y s t e r o s c o p y m o n i t o i r n g j o i n t a t r i i f c i a l c y c l e ; t h e p a —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不同干预方法防治再粘连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不同干预方法防治再粘连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干预方法预防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再粘连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重度IUA患者96例,按随机法分为置环组和球囊组,比较两组患者月经改善和妊娠情况,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宫腔再粘连发生率。
结果:球囊组患者月经改善和妊娠率均明显高于置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和6.558,P<0.05)。
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置入球囊导尿管联合透明质酸钠预防宫腔再粘连疗效显著,能够修复宫腔结构和功能、改善患者月经及生育功能,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宫腔粘连;预防。
宫腔粘连(IUA)是子宫内膜基底层受到损伤,引起子宫肌壁粘连的病理现象。
临床常表现月经量减少或闭经、流产、周期性腹痛、不孕等症状。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在直视条件下特异性的分离或切除宫腔粘连,使患者月经恢复正常,提高妊娠率,逐渐成为临床上治疗宫腔粘连的标准手术方法[1]。
目前研究发现,TCRA术后宫腔发生再粘连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IUA患者预后生活质量[2]。
本研究旨在探究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不同干预方法防治再粘连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IUA患者96例,所有患者经宫腔镜检查诊断为重度IUA,所有患者均出现月经异常(月经量减少或为平时)或闭经等症状,按随机法分为置环组48例,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8.6±4.6)岁,平均病程(2.6±0.5)年;球囊组48例,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9.3±5.2)岁,平均病程(2.4±0.7)年。
所有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手术时间选取月经周期的1~2周,术前12h宫颈置入导尿管,术前4h服用米索前列醇以软化和扩张宫颈。
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临床效果
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临床效果解艳馨【摘要】目的比较两种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效果,为临床预防再粘连提供指导.方法将12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对照组术后常规置入宫内节育器,观察组术后宫腔置入Foley球囊导尿管,并注入粘停宁液、口服戊酸雌二醇.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再粘连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32例,显效25例,治疗有效率为95.00%;复发3例,复发率为5.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比于常规置入宫内节育器,术后宫腔置入Foley球囊导尿管,并注入粘停宁液、口服戊酸雌二醇可以获得更好疗效,并且降低再粘连率.【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14【总页数】3页(P138-140)【关键词】宫腔粘连;分离术;再粘连预防;Foley球囊导尿管【作者】解艳馨【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中心医院妇产科,黑龙江北安 1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3宫腔粘连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宫腔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主要方法[1-2]。
传统分离术在术后常规置入节育器,该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复发率较高[3]。
本院近年来采用宫腔内留置Foley导尿管并注入粘停宁液的方法治疗宫腔粘连,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观察组年龄23~46岁,平均(30.1±3.3)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1.3±0.2)年;对照组年龄24~45岁,平均(30.3±3.6)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1.4±0.3)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宫腔粘连术后两种预防方案效果比较
宫腔粘连术后两种预防方案效果比较
曹玉梅
【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
【年(卷),期】2011(028)009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后宫腔再粘连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宫腔镜确诊有生育要求的宫腔粘连患者67例:采用IUD(宫内节育器)+人工周期治疗37例(A组);采用宫腔内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1周后拔管放置IUD+人工周期治疗30
例(B组).比较两组治疗后再粘连及1年内妊娠情况.[结果]A组宫腔再粘连率40.54%显著高于B组16.67%(P<0.05);A组1年内妊娠成功率24.32%显著低于B组50.00%(P<0.05).[结论]宫腔内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IUD+人工周期治疗效果优于IUD+人工周期治疗.
【总页数】2页(P1804-1805)
【作者】曹玉梅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妇科,湖南,邵阳,4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3.4
【相关文献】
1.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预防粘连方法效果比较 [J], 谭海平
2.预防宫腔镜术后宫腔粘连两种措施疗效的比较 [J], 马轶飞;魏德娥
3.急性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两种方案的成本-效果比较 [J], 周凤洁;邝小红;张建珍
4.中重度宫腔粘连宫腔镜电切术后两种方案预防再粘连临床研究 [J], 赵现立;南燕;齐进;刘朝阳;张恩娣;贾亮
5.人工周期及克龄蒙两种方法对预防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效果分析 [J], 蔡春芳; 郭蓝蓝; 何耀娟; 朱长艳; 曾晓琴; 李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分析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分析概要:宫膜粘连是女性不孕不育的一种主要原因,宫腔粘连电切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手术后再次出现粘连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预防再次粘连的方法以及手术疗效的分析。
引言宫膜粘连是因为宫腔内发生过子宫内膜炎性病变,导致宫腔内黏膜细胞发生病理性增生和纤维化,引起宫腔的闭锁和畸形。
宫膜粘连是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占不孕不育病例的3%-15%,女性在绝经前最易发生,其严重程度非常重要,往往与妊娠及流产的次数及保胎成功率有很大关系。
宫腔粘连电切术便成为了治疗宫膜粘连的重要手段,它是一种在宫腔镜下进行的微创治疗方法,手术后恢复快,创伤小,特别适用于轻至中度的不完全闭锁。
但是,手术后再次出现粘连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且多数患者会出现复发。
本文将探讨如何预防再次粘连以及手术疗效的分析。
预防再次粘连1.手术操作技巧的优化宫腔粘连电切术是一项微创手术,需在宫腔镜下进行,手术时应注意操作技巧,以避免对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同时保证手术疗效。
手术时应避免反复操作,一次性完成。
在电切时,应避免过度切割,以免损伤宫膜,形成新的粘连。
在术后的4周内,应避免性行为和使用卫生棉条,以防止细菌感染和创面二次粘连。
2.综合治疗方法的使用手术操作技巧的优化可以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使用综合治疗方法也可以提高手术的疗效。
比如,在手术后使用内分泌治疗法,可以通过恢复正常的内分泌功能,促进部位的修复,增加修复组织的数量和质量,防止再次粘连。
疗效分析1.手术后妊娠率的提高一项研究表明,对于不孕症患者,宫腔粘连电切术治疗后妊娠率明显提高,而且随着手术次数的增加,疗效越好。
在术后三个月内,妊娠率可达到46%。
2.手术后复发率的降低虽然宫腔粘连电切术是治疗宫膜粘连的有效手段,但是多数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严重影响手术的疗效。
一项研究表明,手术后使用内分泌治疗方法可以显著降低复发率。
其中,单纯手术的复发率为78%,而手术后使用内分泌治疗方法的复发率降至30%。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
要静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2(033)022
【摘要】目的:比较宫腔镜下分离宫腔粘连后两种抗粘连方法的疗效.方法:62例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宫内节育器并戊酸雌二醇(观察组)34例,宫内节育器(对照组)28例,术后1个月随访并详细记录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及妊娠情况,1个月后宫腔镜下观察两组宫腔内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共治疗34例,再粘连10例,再粘连率26.47%,对照组共治疗28例,再粘连15例,再粘连率53.5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后宫腔内放置节育环加术后周期性应用戊酸雌二醇可有效预再粘连,提高月经改善率.
【总页数】2页(P4752-4753)
【作者】要静
【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妇产科,河南,开封,4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比较 [J], 管媚媚;陈勍;刘畅浩;黄妙玲
2.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不同方法预防再粘连的效果比较 [J], 张卉
3.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 [J], 李萍;何莎
4.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 [J], 李萍;何莎;;
5.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不同方法预防再粘连的比较 [J], 欧妙娴; 蒋亚玲; 黄晓珍; 徐俊翠; 梁彩虹; 刘明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分析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分析随着宫腔镜技术的日益普及,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已成为一种常规操作。
然而,一些患者在手术后会再次出现宫腔粘连,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预防和治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次出现宫腔粘连的问题。
一、预防再次出现宫腔粘连的方法1. 术后积极预防感染感染是导致宫腔粘连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术后积极预防感染是预防再次出现宫腔粘连的关键。
在手术后,应注意保持外阴部清洁,避免性生活和盆腔内器械损伤,同时应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抗生素和其他药物,及时治疗盆腔炎症等病症。
2. 加强术后康复护理适度的运动和康复护理可以促进盆腔恢复,降低宫腔再次粘连的发生率。
在术后早期,应以低强度的体育锻炼和康复体操为主,以避免损伤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休息质量,避免长时间躺床和缺乏运动。
3. 改变生活方式饮食健康、不吸烟、不饮酒、定期检查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有助于纠正生活方式的不良习惯和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1. 采用宫腔镜疏松术如果患者出现宫腔再次粘连,可采用宫腔镜疏松术进行治疗。
该方法可维护气道畅通,直接切开粘连组织并将粘连组织分离,制造适当的空隙,降低宫腔再次粘连的发生率,并能在减少器械损伤的同时保证手术的效果。
2. 注射生物质另一种常用的治疗宫腔再次粘连的方法是注射生物质。
生物质是一种能够刺激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物质,通过注射生物质,可以改善粘连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促进宫腔的愈合,降低粘连的发生率。
3. 采用药物治疗一些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宫腔再次粘连的问题。
例如,促进组织生长的荷尔蒙能够促进粘连组织的快速修复和再生,并促进宫腔组织的再生。
此外,还可以应用一些抗生素和抗炎药物来控制盆腔炎症和其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总之,宫腔再次粘连是一种很常见的并发症,其治疗过程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
通过加强术后康复护理、预防感染、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采用宫腔镜疏松术、注射生物质和药物治疗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宫腔再次粘连,并避免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生育力保护治疗病例分析研究 背景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为一种罕见病,目前病因尚未 完全明确,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停经或以 转移部位表现被发现。本病诊断较困难,确诊依靠组织学检查。
全子宫切除术是PSTT首选且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要求保 留生育功能的PSTT患者,也可以通过一些保留生育力的治疗方法 获得治愈,但目前还没有标准治疗方案。研究目的分析国内外报 道的保留生育功能的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的患者的相 关病史、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探讨对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 者适合的治疗方法,对具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提供诊疗建议。
在AFS评分轻度组,90至180天移植组活产率(42.6%)明显高于术 后90天内移植组(22%),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中度组中,90至 180天移植组的活产率(35.7%)明显高于术后90天内移植组(6.7%) 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4)。研究结论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和鲜 胚移植日之间的时间间隔对IVF/ICSI鲜胚移植周期结局有影响。
到目前为止,尚未看到有关于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与胚胎移植日 之间的最佳时间间隔选择的研究。此外,我们考虑最佳时间间隔 的长短可能亦与IUA的严重程度和范围有关,研究这个问题对指 导辅助生殖技腔镜下粘连分离术与胚胎移 植日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会影响IVF周期结局,并确定最佳时间 间隔,为宫腔粘连患者的胚胎移植提供宝贵经验。研究目的探讨 宫腔粘连分离术与鲜胚移植之间时间间隔的长短对妊娠结局的 影响。
改良后的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能有效降低天然透明质酸钠凝 胶的流动性,并且能极大延长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尽管研究透明 质酸钠凝胶在TCRA术后预防宫腔再粘连效果的研究较多,但近年 来关于改良后的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在预防术后宫腔粘连的 报道相对较少,而且与其它现有预防再粘连方法的比较,以及与 现有预防再粘连方法联合应用的效果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
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均支持PSTT的诊断。首先,患者接受了三次 化疗三次刮宫,病情未见缓解,为保留患者生育能力,予以子宫动 脉化疗+栓塞术治疗2次,化疗药物有:阿霉素,顺铂和甲氨蝶呤。
后患者复查彩超及HCG均正常。这种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收集国内报道的保留生育功能的PSTT病例共23例,国外报道的有 35例,共58例患者。对58例患者年龄进行统计,国内23例发病者 年龄分布于21-46岁之间,最多集中于20-35岁之间,中位发病年 龄为33.5岁。
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鲜胚移植的最佳时间间隔为3-6个月。第二 部分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粘连复发方法的比较研究研究背景 宫腔粘连(Intauterine Adhesion,IUA)是一种由于子宫内膜基 底层受损,宫壁组织相互粘连而引起的妇科疾病,虽然宫腔镜下 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TCRA) 治疗 IUA 效果显著,但术后仍有3.1%~23.5%的粘连复发率,严 重影响育龄妇女的生育功能,因此有效预防TCRA术后粘连复发已 然成为治疗IUA的关键环节。
治疗前后中国宫腔粘连评分的PI为 (36.3±12.7vs34±19.7vs25.8±14.5)(P= 0.024,ITT)和 (57.6±15.2vs47.6±21.4vs40.1±23.1)(P = 0.004,PP)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有差异时每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宫腔镜下宫腔粘 连分离术后,放置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的A组,治疗前后中国宫 腔粘连评分的PI值及治疗前后宫腔粘连美国生殖协会AFS评分的 PI值均高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C组(P = 0.001;P =0.001);各组 之间预防宫腔粘连有效率进行两两比较,仅有放置自交联透明质 酸钠凝胶的A组有效率显著高于放置IUD组的C组(P = 0.009,ITT;P = 0.003,PP),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无意义,并且 在ITT和PP分析时结果一致。
IUA常见的临床表现:月经异常、不孕、复发性流产以及反复胚 胎种植失败。胚胎植入这一关键环节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治疗成功与否的瓶颈,大约2/3的植入失败是由于子宫 内膜接受能力不足引起的。
对于IUA的患者,由于缺乏足够量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来支持胚 胎植入着床,子宫内膜纤维化导致的残存子宫内膜组织的血管形 成缺陷,会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治疗IUA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恢 复宫腔的正常形态,促进损伤子宫内膜再生、恢复正常月经,还 要提高患者的生育能力。
此外,许多宫腔粘连患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提高IUA患者的生育 能力及妊娠结局,但目前所有有关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 IUA患者TCRA术后再粘连的研究均未对患者最终的生育能力进行 评估。因此,研究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在预防术后宫腔再粘连 方面的作用可以为探寻更好的预防宫腔再粘连方法奠定理论基 础。
宫腔粘连术后鲜胚移植时间窗探讨和 预防粘连复发方法的比较研究
第一部分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鲜胚移植时间窗探讨研究背景宫腔 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一种由于子宫内膜基底 层损伤引起子宫内膜纤维化的疾病。妊娠期子宫损伤(占90%), 如流产、产后出血、胎盘残留、剖宫产及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导 致的子宫内膜创伤等是导致IUA发生的主要原因。
对所有患者的宫腔粘连程度进行评估时,采用美国生殖协会AFS 评分系统和中国标准评分系统两种评分标准,所有评分根据意向 治疗性分析法(ITT)和遵循研究方案分析法(PP)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89名患者参与此项试验。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的两名患者和C组 的一名患者由于家庭偏好而选择转入B组。
研究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山东大学附 属生殖医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诊断为IUA并且行宫 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又进行IVF-ET/ICSI第一次鲜胚移植的患 者。将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患者筛选出,计算宫腔粘连分离 术与鲜胎移植日之间的时间间隔。
所有患者按时间间隔分为三组:第1组在90天内,第2组为90至180 天,第3组超过180天。观察三组之间的基线特征、促排卵特征和 移植后妊娠结局。
为了给不同程度的IUA患者提供最佳移植时间窗建议,并确定宫 腔粘连严重程度和胚胎移植结局之间的关系,将全部入选患者根 据宫腔粘连美国生殖协会AFS评分标准重新分为轻、中、重三个 组,各组再根据时间间隔分三组后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将符合纳 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312名患者根据时间间隔分为三组:第一组 112人(35.9%),第二组137人(43.9%),第三组63例(20.2%)。
研究方法报道一例保留生育功能的胎盘部位滋养细胞疾病的病 例,包括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等方面的资料。 通过Pubmed、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 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保留生育功能的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的病 例,对其年龄、病史、临床表现、病程、辅助检查、治疗等方面 数据进行整合分析。
手术前,三组间基线特征呈正态分布,子宫内膜厚度(EMT),宫腔 粘连美国生殖协会AFS评分,既往妊娠次数,治疗前的IUA中国评 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间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宫腔粘连美国生殖协会AFS评分根据意向治疗性分 析(ITT)P = 0.010,遵循研究方案分析(PP)P = 0.014,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中国宫腔粘连评分为A组7.7±2.45,B组8.4±2.3,C组 9.4±3.56(P = 0.065,ITT;P =0.052,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参与试验者的妊娠结局:A组显示出比B组或C组更高的临床妊娠 率和活产率的趋势,但无论是IVF还是自然妊娠,都没有统计学意 义。研究结论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在减少宫腔粘连复发和降 低粘连程度方面优于宫内节育器(IUD),是宫腔粘连分离手术后 预防粘连复发的良好屏障,同时该研究还表明自交联透明质酸钠 凝胶对提高妊娠率有潜在效果,但是仍需要更精心设计的实用性 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估宫腔粘连导致不孕不育的妇女,应用自交联 透明质酸钠凝胶对活产、妊娠和流产率的影响比应用空白对照 组或宫内节育器是否有更大的优势。
目前预防TCRA术后宫腔粘连复发的常用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 雌孕激素周期序贯疗法;宫腔屏障治疗,如术后宫腔内放置宫内 节育器、球囊导尿管、透明质酸钠;羊膜移植及子宫内膜干细胞 移植学说等。虽然预防方法多种多样,但每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 局限性,截至今日,在预防术后粘连复发方面尚无统一有效的方 法,因此寻找并探究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抑制宫腔粘连复发显得尤 为重要。
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在山东大 学附属生殖医院进行宫腔镜探查并确诊为宫腔粘连(IUA)的89位 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三组设计以下试验:A组:TCRA术毕宫腔内 放置3ml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B组:TCRA术毕宫腔内放置3ml自 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宫内节育器(IUD);C组:TCRA术毕宫腔内只 放置IUD。试验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患者TCRA术后放 置不同的宫腔屏障,手术前后对粘连程度进行评分,术后辅以激 素周期序贯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二次宫腔镜及彩超检查来观 察三种不同方法对IUA患者预防再粘连的临床疗效;第二阶段观 察三组患者临床妊娠率、活产率的情况,以此判断三种不同方法 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如何提高IUA治疗后的胚胎移植成功率已成为目前妇产科及生殖 学科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一项研究表明,不同宫腔镜手术的子 宫内膜修复时间不同,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手术创面一般在2个月 内愈合。
因此,我们认为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恢复时间过长会导致IUA复 发,时间太短则可能影响胚胎移植的结局。有人研究了宫腔镜下 息肉切除术与新鲜IVF周期胚胎移植时间间隔与妊娠结局之间的 关系,该研究表明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与新鲜胚胎移植之间的时 间间隔不会影响IVF-ET结局。
三组之间基线特征、促排卵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第二 组的活产率(40.1%)明显大于第一组活产率(17.9%)且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01);第二组持续妊娠率(45.3%)高于第三组 (25.4%)且有统计学意义(P = 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