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1)从成才的角度,材料一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成才之路有很多条,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2)材料二反映的是谁?他的著作是什么?材料体现了他什么样精神?不耻下问、精益求精、敢于挑战、亲身实践
教学后记
教案
班级
初一
执教者
课型
新授课□
学科
历史
章 节
第七单元
课题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巨著
课时
1
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作者、内容,理解其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利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用具体史实说明抽象结论的方法,学习生动、简明地叙述历史人物的方法。横向联系指导学生编制表格,归纳本课知识。
3、成就与影响(超链接幻7: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使我国的药物学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学习和研究中国医药学的必读经典,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为世界医药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东方药学经典”。4、李时珍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医药学家?(超链接幻8: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喜欢医药学;不追求功名利禄,毕生钻研;意志坚强,不畏艰辛;实事求是、科学求实;善于创新;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等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明朝科技成就的认识,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通过探究科学家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勤思善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对学生进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部科技巨著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三部科技巨著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互动法、情景教学法等
板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附习题)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附习题)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附习题)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主要内容包括明朝的科技成就、建筑风格以及文学艺术。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明朝时期我国科技、建筑和文学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些领域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明朝的基本历史背景,对我国古代科技、建筑和文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和作品,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特点及其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的科技成就、建筑风格和文学艺术特点,认识这些领域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朝的科技成就、建筑风格和文学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科技成就的原理及其影响,建筑和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历史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PPT,准备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和文学作品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展示明朝的科技成就、建筑风格和文学艺术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学习平台。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针对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特点进行思考和讨论。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导学案

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知识与能力】识记《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部科技巨著的作者、主要特点及其地位;知道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和北京城的布局特点,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归纳明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知道《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的作者、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三位科学家成功的原因:设计一张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简表;紫禁城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通过交流、了解各部小说主要内容,明确它们都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们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培养刻苦学习、勤于思考、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教学难点:由明朝三部科学巨著,指导学生对课本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

(多媒体展示图片)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

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

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是何时修筑的,修筑的目的是什么?知识点一:科技名著【新知导学自主学习】【学习目标】【多元导入】1、李时珍: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宋应星: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徐光启:农业著作《农政全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知识点二:明长城和北京城1、明长城(1)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初一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

初一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导学案一、明确目标1.了解明朝的科技著作和文学、戏剧等作品。

2.了解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

二、前置自学((一)明朝的科技成就 书名作者内容地位本草纲目 ★___________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总结了我国古代★___________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天工开物 ★___________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_________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被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农政全书 ★___________分为农本、田制、农事、________、农器等大类。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_______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明朝的建筑成就1.明长城:(1)目的:_________________。

(2)地点:东起____________ 、西至___________。

(3)作用:既是_________________ 体系,又是____________ 的纽带。

(4)地位: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长城,也是保存最完整、最坚固、最雄伟的长城遗迹。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北京城:(1)修建:_______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构成:北京城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

核心是_____,即紫禁城。

小说和戏剧作者内容 地位 《三国志通俗演义》 《水浒传》 吴承恩汤显祖数字助记:一出戏剧(《牡丹亭》)两个城(明长城、北京城)。

三部科技(《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四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1.(2017·山东聊城)右图是某著作中描绘我国古代井火煮盐工艺的一幅插图,该著作应是<无图亦做题>A.《齐民要术》B.《水经注》C.《天工开物》D.《海国图志》2.(2017·四川宜宾)李时珍经过27年研究,写成有药物一千八百多种、医方一万多个的《本草纲目》。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这一课主要内容有:明朝的科技发展,如宋应星与《天工开物》、徐光启与《农政全书》等;明朝的建筑成就,如北京城、明长城等;明朝的文学艺术,如小说、戏剧、书画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明朝的建立和巩固,对明朝的历史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艺术,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拓展知识面。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资料、小组合作等方式,可以提高对明朝科技、建筑与文学艺术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的科技发展、建筑成就和文学艺术特点,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分析资料、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对明朝科技、建筑与文学艺术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朝的科技发展、建筑成就和文学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明朝科技、建筑与文学艺术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图片、分析资料、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文化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认真研究教材,了解教学内容;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明朝的基本情况;准备笔记本,做好课堂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艺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明朝的文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介绍明朝的科技发展、建筑成就和文学艺术特点,展示明朝科技、建筑与文学艺术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分析明朝科技、建筑与文学艺术的特点,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导学案

史海拾贝宋应星买书的故事宋应星十五岁那年,听说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一部价值很高的科学著作,于是他就渴望着能读一读。

每见到读书识字的亲友或邻居,他都急切地询问人家是否有这本书。

有一天,他听说镇上的文宝斋书铺刚购进一批新书,就急匆匆赶去买书,可是没有《梦溪笔谈》。

他一边往回走,一边想找本书真难呀!,只听“哎哟”一声,撞到前面一个行人身上,再看地上,已经撒了许多米裸。

他连声道歉,急急忙忙地弯下腰帮那位行人检米裸。

检着检着,眼前一亮,包米裸的废纸上竟有《梦溪笔谈》一行字!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忙向那人询问米裸是从哪儿买的,之后一口气跑出好几里路,才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追上了卖米裸的老汉,要出高价买老汉包米课的废纸。

老人见他爱书心切,就拿出一本旧书给了他,原来是部残本的《梦溪笔谈》,书少了后半部。

老汉告诉他这书是清早路过南村纸浆店时向店老板讨来的。

宋应星又一路跑着赶到纸浆店,可那后半部书已经和别的旧书一起拆散泡入水池,正准备打成纸浆。

宋应星拉住店老板的手,急切地说:“求求您,帮忙把《梦溪笔谈》那本书从水池中捞上来吧。

”说着,他摸出了身上所有的钱,摆在老板面前,又脱下衣服抵作酬金。

老板不解地说:“孩子,这一池废书也不值这些钱啊!”宋应星向老板讲述了自己找这本书的经过。

老板被这种求学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赶忙让工匠下水池从散乱的湿纸堆中找齐了那半部书。

宋应星捧着湿淋淋的书回到了家,小心翼翼地一页页分开,晾干,装仃好。

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书!宋应星从《梦溪笔谈》这部科学著作中学到了天文、数学、植物、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写《天工开物》一书莫定了坚实的基拙。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导学案课前准备:1、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有哪些内容?2、宋元时期的科技成绩有哪些?3、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明朝科技、建筑与文学成就。

学习目标1、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导学案及答案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导学案及答案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导学案及答案导学案 年 月年级科目初一历史课题第16课 明朝的科技 建筑与文学编号 016 主备人 李永春 修订人 班级 姓名学 习 目 标 ◆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的基本内容和地位。

◆了解明长城、北京城的修建情况和建筑特色。

◆掌握古典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基本内容和思想艺术特色。

◆了解明朝戏剧艺术的发展。

学习重难点 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了解明长城、北京城掌握古典小说内容和思想艺术特色。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课堂同步导案一、课前预习 1.(2018江苏连云港)右图出自“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该书是【D 】 A .《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2.(2018江苏宿迁)我国医药学的珍贵遗产,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B 】 A .《伤寒杂病论》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千金方》 3.(2018四川达州)创作于明代,主要研究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状况,被外国人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科技巨著是【C 】 A .《农政全书》 B .《齐民要术》 C .《天工开物》 D .《九章算术》 二、合作探究、展示 【借图启思】 【李时珍弃举从医】李时珍14岁时考中秀才,后来参加乡试考举人,三次都未考中。

有一年,蕲州一带河水上涨,淹没了田地,肠胃病流行。

蕲州官府举办的“药局”,科技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小说 书画 戏剧明长城北京城 建筑汤显祖《牡丹亭》 董其昌徐渭2.右图是小明同学暑假准备阅读的文学名著,你知道该著作取材于哪一史实吗? 【B】A.唐朝晚期的农民起义B.北宋晚期的农民起义C. 元朝晚期的农民起D.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3.一位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下列哪位著名小说家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B】A.罗贯中 B.吴承恩 C.施耐庵 D.曹雪芹4.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A 】A.介绍并传播西方水利方法 B.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5.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以下一组图片,他们取材于【A 】舌战群儒蒋干盗书单刀赴会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四、拓展延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

部编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无答案)

部编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无答案)

七年级下册_________ 历史科导学案主备人:________________ 审核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备注集体备课课题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 课型新课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四、合作探究科技名著1. 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明长城和北京城(一)明长城1. 朗读课文(79页“明朝建立以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这段文字)2. 回答问题:长城修筑的目的和起止点?3. 学生读教材回答问题修筑长城的影响(二)北京城1. 朗读课文(80页“明朝北京城……”到“皇家建筑群”两段文字),提问:营建紫禁城的基本情况。

小说和戏剧1.学生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2. 读教材简短的介绍:明代戏剧的代表作的基本概况。

五、检查反馈:(一)选择题1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

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

下列医学成就属于李时珍的是( )A.制成“麻沸散” B.写成《伤寒杂病论》 C .写成《千金方》 D.撰写成《本草纲目》2 .某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代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他们应查阅的著作是(3 .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绝大部分是明朝修建的。

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 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B. 东起山海关,西到陇西C.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D. 东起鸭绿江,西到陇西4 .北京建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

请问明朝时期,北京是在 _______ 础上建立的( ) A .辽 B.金上都C .元大都 D.秦咸阳5. (重庆市中考)以曹、刘矛盾为主线, 史小说是( )A .《水浒传》 B.《三国演义》C .《西游记》 D.《红楼梦》6. 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取材于A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7 .家喻户晓的《西游记》是一部()A .长篇历史小说 B.英雄传奇小说C .长篇神话小说 D.短篇小说选集 8.假如你是一位戏剧迷,想要欣赏著名戏剧《牡丹亭》 ( ) B.元朝 D.清朝(二)非选择题10.材料一所谓“八献”,就是曹操献刀、孙策献玺、王允献貂蝉、黄盖献苦肉计、阚泽 献降书、庞统献连环计、张松献地图、孔明献空城计。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含答案)

课题: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姓名班级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2.掌握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基本情况;3.知道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学习过程: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2分钟)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

(28分钟)1、认真朗读课本P76-83页的内容,边读边思考下面思考题并做好标记。

(9分钟)2、完成自学思考题。

(8分钟)(1)《本草纲目》的作者、主要内容及历史价值是什么 ?(2)《天工开物》的作者、主要内容及历史价值是什么 ?(3)《农政全书》的作者、主要内容及历史价值是什么 ?(4)找出明长城修筑的目的和起止点以及明代北京城的布局和特点。

(5)明朝的三大小说是什么?它们的作者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谁? 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3、检查自学效果,读背知识,班内反馈。

(9分钟)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10分钟)明朝时期的科技成就具有什么时代特点?为什么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落后于世界?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

(5分钟)1.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用毕生精力编写、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是()2.2017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真人秀节目。

该节目通过记录现代人重现古代技术与工艺过程,实现现代人对古代匠人的理解。

节目以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书籍的名字命名。

这部书应该是()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3.某出版社将《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列为同类古籍出版发行。

这类古籍是()A.医学著作B.史学著作C.文学著作D.科技著作4.下列物品出现在中国不同的时期。

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筒车②《窦娥冤》③《农政全书》④“交子”A.②①④③B.②①③④C.①④②③D.②③①④5.小明暑假去北京旅游回来后,爸爸考了他一个问题: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造新的北京城的是()A.明太祖B.明成祖C.雍正帝D.康熙帝6.万里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明朝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的地步。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含答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识记《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部科技巨著的作者、内容及影响。

2.以长城和紫禁城等建筑为例,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

3.掌握明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

学习重点:《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部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以及明朝小说的突出成就。

学习难点:科技名著出现的原因和明朝小说繁荣的原因。

【自主学习】1、科技名著(1)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经过27年编写出这部规模空前的著作。

该书总结了我国,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作者是。

这部书被誉为。

(3)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作者是。

该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2、明长城和北京城(1)明长城:为了,明朝先后18次修筑长城。

明长城东起、西至,总长万余里。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代修筑的。

(2)北京城:明朝的北京城是在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明朝的北京城有、皇城、和外城。

在北京城的建筑中,最为雄伟壮丽的是。

3、小说和戏剧(1)成书于元末明初,俗称《三国演义》,作者是。

是我国小说的开山之作。

(2)是元末明初的另一部优秀长篇小说,作者是。

该书描写了宋代梁山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3)的作者是吴承恩,是一部富于______________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

(4)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是。

4、明朝时期,出现了书法名家,绘画名家等。

【合作探究】想一想,明朝时涌现出多部优秀科技巨著的原因有哪些吗?明朝小说繁荣的原因有哪些?【达标检测】1.小军在旅游时发现一株很特别的植物,他想知道这株植物有没有药用价值,查阅什么书,可以知道答案()A.《伤寒杂病论》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2.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①《农政全书》——徐光启②《天工开物》——宋应星③《三国演义》——罗贯中④《本草纲目》——张仲景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3.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知识点+测试+导学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知识点+测试+导学案

【知识梳理】部编历史七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科技名著1明朝的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2明朝的宋应星,编写了《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编著了《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明长城1目的防御北方蒙古贵族的侵扰。

2起止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3影响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附近的多民族聚集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北京城1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2朱棣“靖难之役”胜利后,1421年迁都北京。

3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组成。

宫城即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故宫。

是木匠蒯祥(kuǎi)等人设计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小说和艺术1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元末明初,俗称《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水浒传》成书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运用白话文描写故事进程和任务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西游记》出现明中期,作者吴承恩,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书法绘画明朝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

1戏剧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课前预习】部编历史七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0、明朝书法名家,绘画名家。

11、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是《》,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同步测试】部编历史七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明朝时期,收集了1800多种药物,11000多个药方的“医学巨典”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本草纲目》2、“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科技名著二、明长城和北京城2.明长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修筑了东起、西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

3.北京城:时修建,基本建成,正式迁都。

包括宫城、皇城、内城、外城。

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是当时。

三、小说和戏剧4.小说: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

5、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是。

1.“暑天吐泻,用滑石(炒)二两、藿香二钱半、丁香五分,共研为末。

每服一、二钱,淘米水调服。

”这句话最可能出自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2.“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请问该书是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3.一位同学分类梳理中国古代书籍,其中①处可填A.《韩非子》B.《兰亭集序》C.《窦娥冤》D.《农政全书》4.“明朝中后期,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下列符合条件的是①《本草纲目》②《天工开物》③《三国演义》④《农政全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明朝中后期,中国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然而在这一时期中国在传统科学领域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在世界科技史上仍有其极其重要的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常年跋涉在外采集药物,搜集民间药方,常常是…………他查阅了800多种书籍,花了近30年时间,终于写成了这部不朽的药物学巨著。

材料二“该书共3卷18篇,全书文学简洁,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等30个生产部门的技术和经验,书中还配有123幅生动插图,把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过程清楚地展现出来。

这部书17世纪末传到日本,20世纪时作为著名的科学经典著作被介绍到很多国家。

材料三:全书共60卷,50多万字,分农本、田制、水利……等12类,基本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写成的“不朽的药物学巨著”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该书”指的是哪一本书?其作者是谁?这本书被外国人称为什么?(3)材料三描述专著的作者是谁?为何专著?(4)古代科学家的成功人生对你有什么启示?1.【答案】D【解析】据题干可知,这是药方,这句话最可能出自《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明朝卓越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写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这部书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的插图。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是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和文学三个方面的内容。

科技方面包括农学、医学、手工业技术等方面的进步;建筑方面主要介绍了故宫和长城等著名建筑;文学方面则以《西游记》和《水浒传》为代表,介绍了明清小说的发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明朝的基本情况,对明朝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科技、建筑和文学方面,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和文学发展情况,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建筑和文学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和文学特点。

2.教学难点:科技、建筑和文学方面的专业名词和概念。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和课外资料,自主了解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发展。

2.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特点。

3.案例分析:教师通过讲解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等。

3.课外资料:关于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论文、书籍等。

4.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32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32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32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主要内容包括明朝的三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建筑艺术(故宫、长城)、文学作品(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时期我国科技、建筑与文学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明朝的基本情况,对于本课内容,部分学生可能对科技、建筑与文学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历史背景和意义可能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这些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的三大发明、建筑艺术和文学作品,认识它们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朝的三大发明、建筑艺术和文学作品。

2.教学难点:三大发明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建筑艺术的特点和价值、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教材、课件、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课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明朝的三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讲解它们的历史背景、发明过程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三大发明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这些知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难点:明朝三部科学巨著,指导学生对课本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讲述法、展示法、合作讨论法【教具】课件、视频【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曾记否?请列举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或药学家:战国时医学家(四诊法)——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汉末著名医学家(《伤寒杂病论》)——唐医学家(千金方)——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本草纲目》)——二、新课讲授(一)科技名著:1、自主学习:明清时期著名的科技著作有哪些?(学生回答后,展示著作图片)2、学生分组完成每位科学家的名片和每个著作的内容、意义:(并展示每位科学家的人物图片)1)姓名: 2)生活年代:3)身份: 4)代表作:5)内容: 6)意义:3、小结:(播放李时珍和宋应星的视频短片)(二)明长城和北京城1、明长城1)朗读课文(79页“明朝建立以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这段文字)2)抢答问题:长城修筑的目的和起止点?3)对比秦长城和明长城(展示地图)4)讨论:修筑长城有何影响?提示: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5)播放长城视频短片2、北京城1)图片展示朗读课文(80页“明朝北京城……”到“皇家建筑群”两段文字),提问:北京城的基本情况2)详细介绍紫禁城的基本情况:(播放故宫视频短片)(三)小说和戏剧1、小说:1)展示作者图片,让学生说出他们的作品2)学生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2、戏剧:1)读教材简短的介绍:明代戏剧的代表作的基本概况。

提示:汤显祖的《牡丹亭》,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2)展示图片:书名作者特点《三国演义》 罗贯中描写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施耐庵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西游记》吴承恩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歌颂了孙悟空的正义精神和反抗精神罗贯中施耐庵三、课堂总结通过学习明清的建筑和科学技术,我们感知到明清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大体出于领先地位,然而没落的封建制度和至高无上的皇权思想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案

统编版七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
课标要求
1.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的第三课,关于明朝的科技、建筑、文学成就,内容安排简单,学生易于理解,但是具体史实仍然不够丰富,需要多补充一些图片、文字等资料,增加感性认识。

还可以挖掘这些成就的内涵,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哪些因素使得明朝在这些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部科技巨著的作者、
特点和地位;知道明长城起止点,修建目的和北京城的布局特点,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归纳明朝文学领域的成就,知道《三
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部小说的作者、特色和地位过程与方法
设计明朝三大科技巨著的表格,体会三位作者成功的原因;通过对
比,了解明长城的修筑,概括北京城布局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
介绍三部小说,提高表达、交流和共享的能力
明朝的文化
艺术
绘画
(徐渭)
科技
文学
建筑
书法
(董其昌)
北京城
(故宫)
小说:三
大名著
通俗、
批判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个人品质
明长城
精神:智慧、创造力。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无答案)-最新教育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无答案)-最新教育文档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基础知识】一、科技巨著:1、医学:明朝_____编写的《_____》在世界医学史占有重要的地位。

2、百科全书:明朝_____编写的《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农学:明朝_____编写的《_____》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是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建筑:1、明长城:东起_____,西至_____,总长____余里;处于北方_____地区与_____地区的连接线上,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2.北京城:在_____的基础上修建,_____时正式迁都于此;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北京城的核心。

特点:平面呈“___”字形,以__________对称展开,均衡布局。

三、小说和文学:1. 《三国志通俗演义》:俗称《_____》,作者_____,成书于_____,以_____的史实为基础,是我国_____小说的开山之作。

2、《水浒传》:成书于_____,作者是_____,书中_____为主题,运用白话描写。

3、《西游记》:成书于_____,作者_____,描写__________的艰难历程,是一部_____小说。

4、戏剧:____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_____》,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能力提升】1.明朝时期我国科技巨著的特点?2.明朝时期我国科技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原因?【堂测】1.2019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在我国古代,有一项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它是()A.《天工开物》B.《齐民要术》C.《农政全书》D.《本草纲目》2.要详细了解明朝中后期江西景德镇瓷器制作工艺,可以查阅的书籍是()A.《史记》B.《资治通鉴》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3.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天工开物》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4.描写封建家族的衰亡和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形,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的著作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5.绵阳是一座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留下了蜀国的许多遗址和故事。

2020年山东青岛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含答案)

2020年山东青岛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含答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习目标】1.掌握明朝科技名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的主要内容及地位。

2.知道明长城的修筑目的、起止点、构成、特点与作用。

3.知道明代北京城的营建、布局和建筑。

4.指导明代在小说、书画和戏剧方面的成就。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科技名著1.《本草纲目》(1)作者: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2)类别:规模空前的著作。

(3)写作过程:①李时珍潜心钻研前人的医学著作,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

②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并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③经过27年的努力,编写而成。

(4)内容:①药物种类:共记载了 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

②药方:收录 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

③药物形态图:附有1100多幅。

④药物分类:对各种药物进行了 ,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5)地位:《本草纲目》总结了 ,丰富了 ,在。

(6)传播:17世纪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为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2.《天工开物》(1)作者:。

(2)类别:科技巨著。

(3)写作过程:宋应星公务闲暇时专心致志地研究科学技术,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懈的探究写成。

(4)内容:①部门分类:把 ,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②绘图表述:绘有120多幅 ,具体介绍了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③全面总结:对我国古代的生产技术进行了 ,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5)传播: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6)地位:被誉为“”。

3.《农政全书》1(1)作者:明代科学家。

(2)类别: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

(3)内容:①规模:全书60卷,约70万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无答案)

【学习目标】1.《本草纲目》《天工开》《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2.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等建筑,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3.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为例,了解明朝的文学成就及戏剧发展概况。

【学习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学习难点】明朝三部科学巨著,指导学生对课本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

【自主导学】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科技巨著1、医药:________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____________》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 、科技:明代科学家________所著《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农学:《__________》作者是明代农学家 __________,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1)目的: 。

(2)概况: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 、西至 ,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 等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 体系。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_______修筑的。

(3)地位:长城处于北方 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其附近有许多农牧贸易场所,在其附近有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2.北京城:明朝的北京城是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___________取得帝位后,选定____________为都城,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营建, ________年正式迁都北京。

北京城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无答案)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唐僧取经、孙悟空智降妖怪等故事出自于我国古代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这部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5、电视连续剧《三国》是根据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编的,《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
A.罗贯中B.曹雪芹C.施耐庵D.吴承恩
3、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新知梳理】(10分钟)
1、科技名著:




《本草纲目》
作者
内容
地位
美称
《天工开物》
作者
内容
地位
美称
《农政全书》
作者
内容
地位
美称
2、建筑艺术:止点
评价
北京城
时间
基础
组成
中心
地位
特点
3、文学艺术




小说
《三国演义》
作者
成书时间
地位
《水浒传》
作者
A.贾思勰B.李时珍C.宋应星 D.徐光启
3、北京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骄傲。下列对故宫独特建筑风格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主体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整个建筑群,跌宕起伏,错落有致
②皇城居全城中央,汴河穿城而过,坊市不再截然分开
③主要建筑左右对称分布两边,构成多种庭院组合形式
④总体建筑呈棋盘式布局,有东市和西市
汤阴县五一中学七年级历史学科课时导学案(第_____周 第__课时 总第___课时)班级: 姓名:
课题: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上课时间2020年月日 星期设计人:备课组长签字:年级领导签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案
一、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掌
握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基本情况;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三位科学家成功的原因;紫禁城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

设计一张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简表。

通过交流、了解各部小说主要内容,明确它们都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们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培养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难点:明朝三部科学巨著,指导学生对课本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

三、预习导引:
(一)科技名著
1.《本草纲目》
(1)内容:李时珍历时27年编写的规模空前的药物学巨著,共记载药物1800多种(其中新增370多种),收人药方多个,附图多幅。

(2)地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一上占有重要地位。

(3)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后又陆续被译成世界多国文字。

2.《天工开物》:内容:宋应星在书中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绘有120多幅插图,对我国古代
的和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3.《农政全书》
农学家在书中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末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二)著名建筑
1.明长城
(1)目的:明朝为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

(2)概况:东起辽东、西至,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等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3)地位:长城处于北方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其附近有许多农牧贸易场所,在其附近有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2.北京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对北京城扩建改造,自1406年至1420年,历时15年,于1421年迁都北京。

明朝北京城有宫城(即,是全城的核心)、皇城、内城和外城构成。

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小说戏剧:明朝时,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结合起来。

1.《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是,它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书中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

2.《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是,它以官逼民反为主题。

3.《西游记》:成书于明朝中期,作者是,是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4.《牡丹亭》:作者是明朝后期的 ,作品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四、课堂导学:
(一)知识整理
知识点一科技著作
1.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2.《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作者宋应星。

3.《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作者是农学家徐光启。

知识点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4.明朝多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

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

5.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

知识点三小说和戏剧
6.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

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最著名的是长篇章回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

7.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

(二)补充例题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为什么会共同出现反抗封建统治的时代特点呢?
提示: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护没落的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压榨人民,这激起了人民对封建统治的痛恨与反抗;另一方面明清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而商品经济交换中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平等、公平、等价买卖,这种经济思想慢慢转变成为一种大众共识,转变成为一种社会意识,这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的反封建意识,因此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众多以反封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五、课后达标:
1.明朝科技成果哪些能反映明朝的时代特点?
2.明朝三位科学巨匠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六、检验提高:
1.一位医学爱好者想了解我国古代有关药物学方面的知识,你可以建议他查阅( )
A.《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2.历史上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是()
A.战国与明朝
B.秦朝与明朝
C.战国与秦朝
D.明朝与清朝
3.“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你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和平建设的年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诗中赞美的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 )
A.都江堰
B.大运河
C.明清皇宫
D.长城
4.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 )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5.在我国历史上,北京曾先后做过哪些王朝的都城?()①辽②金③元④明⑤清
A.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明朝在中医药研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李时珍 D.吴承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