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东出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综合实践导学案和教案(小学)

综合实践导学案和教案(小学)

三年级导学案布置我们的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培养细心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培养测量和整体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爱家庭的情感。

二、学习重点:培养整天设计和制作的能力,养成考虑问题要全面、周到的习惯。

三、学习难点: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引导法、演示法五、教具准备:铅笔、尺子六、学习时间:1课时七、教学过程:师:新年你们有没有购买什么新的家庭摆设品呢?生1:有,我家新买了餐桌。

生2:我家新买了一套家具。

师:好呀,那每位同学可以重新布置一下房间,让自己的家更舒适。

1、看看问问。

师:每位同学先对自己的家进行实地考察,记录下感到不满意和认为不错的地方。

师:还要询问一下你的父母亲对现在的布置有什么看法。

学生发言。

2、我的布置计划。

师:你准备怎样布置?说说你的计划,可以画出你的布置。

学生发言,展示简易的布置图。

师:你的父母亲对你的布置计划有什么意见?学生发言。

3、量量画画。

师:和家人仔细测量一下家具、房间等的大小,并记录在书本第10页的表格上。

学生反馈。

展示布置图。

4、动手布置。

师:请你制定一下布置的动手计划,确定每个人的任务。

学生相互讨论,反馈。

课后反思:家人档案册导案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培养整天设计和制作的能力,养成考虑问题要全面、周到的习惯。

2、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

二、学习重点:培养整天设计和制作的能力,养成考虑问题要全面、周到的习惯。

三、学习难点: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引导法、尝试法五、教具准备:图片、照片、学生档案册六、学习时间:1课时七、教学过程:引言:清晨,当我们背上书包,家人会关切地叮嘱我们好好学习;傍晚,放学的时候,家人会给你准备好香喷喷的饭菜,当你遇到快乐时,家人会与你分享快乐;当你遇到困难时,家人会给你帮助。

你是否感觉到家人的爱?然而,你能为家人做点什么?那就让我行动起来吧!生1:10岁生日时,我看到了爸爸妈妈为我保存的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记录。

第六章《变量的关系》测试题

第六章《变量的关系》测试题

咸阳道北铁中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课题:第六章《变量的关系》测试题 主备人:刘晓东各备课组长签字: 教务处评定: 姓名 班级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表是我国从1949年到199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精确到0.01亿)从表中获取的的信息错误的是( )A.人口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是自变量,人口是因变量B.1969~1979年10年间人口增长最快C.若按1949~1999这50年的增长平均值预测,我国2009年人口总数为14亿D.从1949~1999这50年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渐加大2.甲、乙二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s (米)与时间t(分)误的是( )A.这是一次100米赛跑B.甲比乙先到达终点C.乙跑完全程需12.5秒D.甲的速度为8米/秒 3.“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

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 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4.星期天晚饭后,小红从家里出发去散步,下图描述了她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所用的时间t (分)之间的关系,依据图象,下面描述符合小红散步情景的是( ) A.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读报栏, 看了一会儿报,就回家了.B.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继续向前走了一段后,然后回家了. C.从家里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了 D.从家里出发,散了一会儿步,就找同学去了, 18分钟后才开始返回. 5. 一辆汽车以平均速度60千米/时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则它所走的路程s (千米)与所用的时间t (时)的关系表达式为( )A. s=60tB.s=t 60 C. s=60t D. s=60t 6.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问题中,因变量是( ) A、沙漠 B 、体温 C 、时间 D 、骆驼 7、长方形的周长为24cm ,其中一边为x (其中0 x ),面积为y 2cm ,则这样的长方形中y 与x 的关系可以写为( )A 、y=2x B 、y=12x 2C 、y=(12-x)·xD 、y=2·x ·(12-x)8、地表以下的岩层温度y 随着所处深度x 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个地点y 与x 的关系可以由公式y=35x+20来表示,则y 随x 的增大而(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以上答案都不对 9、变量x 与y 之间的关系是y=21 x 2-1,当自变量x=2时,因变量y 的值是( ) A . ―2 B . ―1 C . 1 D . 210、如图,若输入x 的值为-5,则输出的结果( ) A . ―6 B . ―5C . 5D . 6二 耐心填一填:(共36分)11.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常常用 三种方法。

§6.3温度的变化(正式) 导学案

§6.3温度的变化(正式) 导学案
8 水深/米 7 6 5 4 3 2
B A
(1)大约什么时刻港口的水最深?深度约是多少? 1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时间/时
(2)大约什么时刻港口的水最浅?深度约是多少?
(3)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港口水深在增加?
(4)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港口水深在减少?
(5)A,B 两点分别表示什么?还有几时水的深度与 A 点所表示的深度相同?
咸阳道北铁中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课题:§6.3 温度的变化 各备课组长签字:
一、展示目标:
1、经历从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3、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主备人:刘晓东 教务处评定:
二、自主学习:
(1) 、某地某天温度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观察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 、上午 9 时的温度是多少?12 时呢? (2) 、这一天的最高温度是多少?是在 几时达到的?最低温度呢? (3)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从最高 温度到最低温度经过了多长时间? (4) 、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上升? 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下降? (5) 、图中的 A 点表示的是什么?B 点呢?
2).图象法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 又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 。
横轴
3).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横轴)上的点表示 ,用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纵轴)上的点表示 。
1
三、合作探究:
1、下面是某港口“水上游乐场”从 0 时到 12 时的水深情况变化图: (1) 、此图反映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6)说一说这个港口从 0 时到 12 时的水深是怎样变化的.

有理数的乘法(一)

有理数的乘法(一)

三、几个有理数相乘
1,积的符号的确定
2,运算步骤
八、当堂检测
1、计算
(1)
2 0.2 5
2 3 (2) (1 ) ( ) 3 8
3 1 1 (3) ( ) (3 ) (1 ) 4 2 7
2、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2
2 2 3
优秀个人:
(+10分) (+8分) (+5分) 孙子淏 于春润 刘晓东 刘晓坤 王一帆 刘智泓 宋家天麒 由韵荷 王艺洁 刘晓东 宋英东
一、课前展示 二、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21 (1) 8 并把绝对值相乘
1、计算

10
4
2、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1 9 (2)( ) ( 4 ) 点拨(1)带分数化为假分数
6
分数(3) ( 0.2) 3 步骤:①确定符号
(2)小数与分数相乘,一般把小数化为 5
(4) 8.2 7.5 ②将绝对值相乘

0 111
三、巩固练习
1 1、(3 ) (5.5) 3 6 2 3 ( 2、 ) ( ) (1 ) 0 7 3 4 2 5 6 11 13 (1 ) ( ) 4、 3、 13 24 3 4 5
六、拓展提升 若 ab 0 ,则有( C )
A、 a 0, b 0
B、a 0, b 0
C、a 0, b 0或a 0, b 0 D、以上答案都不对
七、小结
一、两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及步骤 注意:①带分数化为假分数 ②小数化为分数
二、倒数
注意:倒数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五、纠正导学案正面 • 要求:
• 1、先自己纠正导学案中的错误,不会的题或有 疑惑的题用红笔做好标记。 • 2、先一对一讨论,若有讨论不明白的题再次用 红笔做好标记。 • 3、小组内交流刚才一对一讨论时不会的问题。 • 4、若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赶快举手找老师。 • 注意:组长努力控制讨论的速度与进度,确保组 内的 每一位同学有所收获,并能完成本组 内的任务。 • 讨论过程中要注意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总结。

有理数的加法(1)导学案

有理数的加法(1)导学案

综合 训练 知识 拓展 学习 反思:
(1)如果 a>0,b>0,那么 a+b=___ _ 如果 a<0,b<0,那么 a+b=__ (2)如果 a>0,b<0,|a|=|b|,那么 a+b=___ 如果 a>0,b<0,且|a|>|b|,那么 a+b= 如果 a<0,b>0,且|a|>|b|,那么 a+b= (3)a+0=__ _ 二、例题分析: 例 1、计算:
教 学 流 程
1、 (1)甲水库第一天水位上涨了 3 厘米,可以记作____厘米,第二天上涨了 2 厘 米,记作____厘米,两天的水位总变化量是_____厘米,算式 。 (2)乙水库第一天水位上涨了 3 厘米,可以记作____厘米,第二天下降了 2 厘 米, 记作____厘米, 两天的水位总变化量是____厘米, 算式: ______________ _。 (3)丙水库第一天水位下降了 3 厘米,可以记作____厘米,第二天没有变化, 记作___厘米,两天的水位总变化量是______厘米,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4)丁水库第一天水位下降了 3 厘米,可以记作____厘米,第二天下降了 2 厘 米, 记作____厘米, 两天的水位总变化量是____厘米, 算式: _______________ 。 填写表中的水位总变化量和相应的算式。 (单位:厘米) 水位变化 第一天 3 -3 3 -3 3 0 第二天 4 2 -5 -5 0 -3 水位总变化量 算式
(‐89)+ (‐7)=______, 3+(‐12)=_______, (‐2.3)+3.2=________ 2.已知两数 19,‐27 这两个数和的绝对值是_____,绝对值的和是______. 3.想一想,绝对值小于 4 的所有整数的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若|a|=7 , |b|=2,且 a、b 异号,则 a+b=( A、5 B、9 C、9 或-9 D、 5 或-5 2、若|a|+|b|=0,则 a=_____,b=_______。 3、若 a>0,b<0, |a|<|b|,则 a+b______0。 精讲点拨: )

因式分解(二)——分组分解法

因式分解(二)——分组分解法
(2)若 ,求 的值
(3)计算:
(4)分解因式 (5)分解因式
五、总结升华:
3、分组分解法一般有两种情况
(1)等项分组.把多项式分成项数一样多的几组,先在每组中提公因式,再在各组间提公因式.

(2)按公式分组.把多项式按公式分组后,各组分解后,再提公因式按其他方法因式分解.

4、分组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一个多项式用提公因式,公式法都不能分解时,应考虑用分组分解法因式分解.
A.
B.
C.
D.
(2)分解因式后,结果等于 的多项式是()
A. B.
C. D.
(3)把多项式 分解因式,下列分组不能得到最后结果的是()
Hale Waihona Puke A. B.C. D.2.填空题:
(1)分解因式: =;
(2)分解因式: =;
(3)分解因式: =;
(4)分解因式: =;
(5)若 ,则 =;
3.解答题:
(1)若 ,求 的值
咸阳道北铁中(八)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
课题§2.4因式分解(二)——分组分解法主备:刘晓东备课组长审核:高宏伟教务处审核:李诚
一、展示目标:
学习重点:让学生掌握分组分解因式方法.
学习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多项式的特点,恰当地安排分组分解因式
二、自主学习:
一、分组分解法
1、将多项式采用“先部分,后整体”的方法,将一个多项式分成若干个组,先在各组中因式分解,然后把各组的公因式提出,达到整体因式分解.
(2)分组时应考虑到分组后,各组是否有公因式或各组能用公式法继续分解,若不能即为分组不合适,应重新分组.
(3)有的多项式分组方法并不唯一,但因式分解的结果是唯一的.

第3课导学案

第3课导学案
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自然段
1.学生自学(读.说.背)
2.分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3.各小组成员分工读.说.背向全班汇报,评议结果。
(第3自然段:抓住“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触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等词句,体会冬去春来,烟台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通过“脱去.驾船驶过.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词句领悟烟台人不误春时.勤劳繁忙的情景和生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
————————- —————————
“画”“背景”“舞台”〈————〉“活剧”
教学
反思
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
3.“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
从“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体会出秋日烟台的海清新高远的格调和渔民紧张忙碌的生活。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5.把2—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放到一开始来介绍呢?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同时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烟台的海绮丽壮观,烟台的人勤劳.能干。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法学法
师生合作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四、总结全文:
1.烟台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季节呢?你来做导游向游客作一介绍。比谁介绍得好?
2.你游览过什么地方?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能把那里的景色给同学们介绍吗?
修改建议、评析及补充
板书设计:

2012新人教版八年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2012新人教版八年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1)课本图 1.2—4 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卡车和联合 收割机,以 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以 为参照物,卡车 或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2)课本图 1.2—5。想想,图中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各个物体是 在运动还是静止? 加油机向战斗机加油时, 加油机相对于战斗机(战斗机相对于加油 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是 的,战斗机和加油机相对于 地面是 的; 乘坐观景电梯向外观看时,乘客随电梯升降,电梯上升时与地面 及附近景物的距离增大,以电梯为参照物,觉得地面及附近景物在 ;电梯下降时与地面及附近景物的距离减小,以电梯为参照物, 觉得地面及附近景物在 。 三、知识小结 小组内交流你的收获,提出你的疑惑。
【课后拓展学案】
1、两只轮船沿河岸顺流而下,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 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选择的参照 物为( )A、甲船 B、乙船 C、一定运动 D、 都有可能 2、现在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来回走动的监考 B.从窗外飞过的小鸟 C.从窗外走过的巡视员 D.黑板前的讲台桌 3、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 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 对下列哪个参照物航天员静止的(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飞船 4、 “水涨船高”中的“船高”是以_____为参照物,若以水为参照物 则船是______. 进一步巩固本 节学习内容, 完成“课后拓 展学案”
1、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及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学习目标 2、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教 具 通过导学案的引领,对本节课先行预习并探究。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6.4速度的变化(正式)导学案

§6.4速度的变化(正式)导学案
咸阳道北铁中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课题:§6.4 速度的变化 各备课组长签字:
一、展示目标:
1、能从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2、能对实际情境中所蕴涵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借助图象表示.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会用列表法、关系式法、图象法表示变量之间的 关系.
五、总结升华: (1) 、 (2) 、
六、课后巩固:
1、如图 6—5 所示的曲线表示某人骑一辆自行车时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骑车者九 点离开家,十五点回家.根据这个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 (2)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多长时间? (3)第一次休息时离家多远?
度或路程 2). 3).
,下降线代表速度或路程
三、合作探究:
1、柿子熟了,从树上落下来.下面的哪一幅图可以大致刻画出柿子下落过程中(即落 地前)的速度变化情况?
2、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行驶一段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汽车到达 下一个车站.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匀速行驶.下面哪一幅图可以 近似地刻画出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
3、某医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新药,在试验药效时发现,如果成人按规定剂量服用,那 么服药后 2 小时血液中含药量最高,达每毫升 6 微克(1 微克= 10
3
毫克) ,接着逐步衰弱,
10 小时时血液中含药量为每毫升 3 微克,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 y(微克)随时间 x(小时) 的变化如图所示.当成人按规定剂量服药后, 根据图象回答: (1)如果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为 3 微克或 3 微克以上 时在治疗疾病时是有效的,那么这个有效时间是多长?
90 60
(2)汽车在哪些时间段保持匀速行驶? 时速分别是多少?

美术一年级上册导学案-第5课 方方的物-苏少版

美术一年级上册导学案-第5课 方方的物-苏少版

美术一年级上册导学案-第5课方方的物-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艺术家苏少的创作背景和作品特点;•能够理解“方”的概念,并运用形状、线条、颜色等要素来表现方的形态;•了解颜色的基本分类和组合方法。

2. 技能目标•掌握用铅笔或画笔描绘简单的方形物体;•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方形物体,并运用艺术语言来表现。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方形物体的敏锐观察力和表现灵感;•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鉴赏能力和选择能力;•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中体验艺术带来的喜悦和美好。

二、教学重点•了解“方”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运用元素描绘简单的方形物体;•学习颜色的基本分类和组合方法。

三、教学难点•运用元素来表现方形物体的特点;•组合颜色,在艺术创作中找到自我表达。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1. 教学内容1.课本学习:《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五课方方的物;2.艺术家介绍:苏少;3.形状、线条、颜色的基本知识;4.画方形物体,并添加颜色;5.欣赏作品,作品分析;6.作品创作。

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让学生了解方形物体是指有四条边长相等、四个角以直角相接的图形。

第二步:浏览艺术家苏少的作品•让学生观赏苏少的一些作品,介绍他的个人生活和艺术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苏少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第三步:点线面的讲解•讲解形状、线条、颜色的基本知识,以方形为例进行说明。

•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练习,让他们理解点线面的概念以及如何描绘形状。

第四步:学习画方形物体•老师向学生演示画方形物体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如何用铅笔或画笔描绘。

•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些简单的方形物体,要求表现出不同的造型和姿态。

第五步:学习颜色的基本分类和组合方法•引导学生了解颜色的基本分类和组合方法,比如红黄蓝三原色的组合能够形成多种颜色。

•给学生一些色彩搭配的练习,让他们了解颜色搭配的效果。

第六步:让学生观赏作品•让学生观赏苏少的作品,进行分析和感受,学生可以从作品中感受方形物体的美感和表现方式。

关于编写初一、初二年级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导学案的通知

关于编写初一、初二年级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导学案的通知

关于编写初一、初二年级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导学案的通知老师:本学期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为了使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轻松的暑假,现将有关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的导学案编写工作提前安排,请各位老师积极配合,备课组长及时在备课组内分解任务,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导学案编写工作。

要求:1、各备课组继续按照以前的导学案模板进行编写,各组可根据学科特点酌情在每一节课后增加适量的课后习题。

(即第六版块——课后习题)新初一年级可以参考上一年级的纸质导学案进行修改,新初二年级可以在刘晓东处拷贝电子稿进行修改。

2、导学案电子稿或纸质修订稿上交截止为2013年7月10日。

全册电子稿统一由备课组长(或负责教师)上交到教务处刘晓东老师处。

若备课组参考上一年级的纸质导学案,可以在下发的纸质稿上用红笔进行修改或删减,但字迹要清晰,图形要标准。

尤其可以尝试参考上一年级教师的备课导学案,以便及时修改。

3、除新八年级英语教材完全不同外,其他科目变化不大,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教务处刘晓东老师协商解决。

新八年级英语备课组在新教材未到之前,可以买相应的备课资料先行备课,务必确保开学时上半部分到位。

4、所需的教材和教参,自行向同组的上一级同学科教师借阅,切实把《顶尖教案》用好、参考好、选好题。

5、各备课组成员要发扬全组一盘棋的精神,互相帮忙,鼎力合作,切不可出现互相推诿的事件,否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6、请各位老师对自己编写的导学案,认真检查,及时校队,争取零错误。

时间紧,任务重,敬请各位同仁按时完成,不要影响全盘工作!特此通知!道北中学教务处2013年6月20日。

§2.2.1 提公因式法(一)导学案

§2.2.1  提公因式法(一)导学案
三、合作探究:
(1)怎么样确定一个多项式的公因式?确定公因式的步骤有哪些?
答:①、②
(2)提公因式要注意些什么?
答:①、②
(3)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与单项式乘多项式有什么关系?
四、当堂检测:
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 ;2. ;
3. ;4. ;
5. ;6. ;
7. ( 是自然数);
8. ( , 是自然数).
独立完成,教材的随堂练习、知识技能P48~49
五、总结升华:
1.提公因式 法分解因式的一般形式,如:ma+mb+mc=m(a+b+c).
2.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关键在于观察、发现多项式的公因式.
3.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
(1 )若各项系数是整系数,取系数的;
(2)取相同的,的指数取的;
4.特别注意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课题:§2.2.1提公因式法(一)主备:刘晓东备课组长审核:高宏伟教务处审核:李诚
一、展示目标:
学习重 点:能观察出多项式的公因式 ,并根据分配律把公因式提出来.
学习难点:让学生识别多 项式的公因式.
二、自主学习:
自主回顾:
1、分解因式的概念. 2、分解因式概念应注意什么?3、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自主学习
1.公因式与提 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概念.
自主学习教材p47,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⑴公因式:多项式的各项中都含有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⑵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中的提取出来的分解因式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2.独立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ab2-3a2b;(2)2x3+2x2-6x;
(3)-12a2b+24ab2;(4)xy-x2y2-x3y3;

与时俱进抓课堂 求真务实促高效

与时俱进抓课堂   求真务实促高效

与时俱进抓课堂求真务实促高效——学习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道北中学教务副主任刘晓东在十八大召开期间,学校组织党员教师深入学习十八大会议内容,在党的十八大大会上总书记的报告令人振奋,非常实在,旗帜、目标和途径非常明确,对今后进一步推进教育事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习后,我深有感触。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我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争取做到以下几点:一、结合师德规范,倡导奉献精神。

结合十八大精神的传达学习,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创一流业绩,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汇报。

结合师德规范,以苦为乐,不计个人得失,自觉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敬业、奉献为自己的生活守则。

通过政治学习、时事形式报告等途径,深刻领会教育在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使教师明白自己的时代责任和自身素质提高的紧迫性。

同时,积极学习教育整体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增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危机感。

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国家至上”、“教育至上”、“学校至上”、“学生至上”的观点,增强教师奉献教育事业的自觉性,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业绩。

二、结合三个代表,倡导服务意识。

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和谐校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自觉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实践党的先进性要求,明确各自明确的社会分工,都承担着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一份神圣责任,只有立足本职,埋头苦干,拼搏争先,才能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才能深刻贯彻十八大提出的: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结合“三个代表”,推进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 - 13化平凡为神奇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 - 13化平凡为神奇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 - 13化平凡为神奇人教新课标导学内容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化平凡为神奇”的美术创作理念。

这种理念指的是,通过对日常环境、生活中平凡的事物进行审美、描绘和创造,使其变得不同寻常,呈现出更多的美感。

我们将以静物/小品作为主要的绘画对象,选择平凡而富有特色的素材进行创作,希望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同学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审美眼光和艺术创作素养。

知识目标1.掌握构图的基本要素;2.学会静物/小品的描绘方法;3.培养审美意识和想象创造能力。

技能目标1.整合已有的观察成果和美术知识,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展示出独到的美感和艺术魅力;2.通过绘画,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情感。

教学重点1.静物/小品的构图与创作;2.工具使用和色彩基本知识;3.可视化想象和表达。

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环境和物品特色做出创新性构图;2.如何在绘画中发挥想象力和表达个性。

学习方法1.艺术成品分析法;2.模仿创作法;3.写生创作法。

学习过程本次课程将分为三个环节:前期准备阶段、正式创作阶段和作品评估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1.寻找静物和小品素材:–班级内收集:同学们可以带来家中的一些普通物品,如文具、书籍、食品等;–学校内寻找:教室、走廊、教师办公室、图书馆等地方常常有很多有趣的小品与静物;–拍照搜集:同学们可以用手机或相机拍下感兴趣的物品。

2.分析静物和小品的构图:–同学们可以在教室内或户外进行实地观察,分析选定的素材的形状、大小、颜色、纹理等元素,以此为基础构思绘画创作;–老师可以向同学们介绍几个简单的构图规律,例如“三分法”、“主次分明”等。

正式创作阶段1.画下线条:–按照构思好的构图方案,用铅笔或钢笔画出轮廓线和主要细节;–请同学们注意线条的轻重和粗细,力求呈现出素材的真实感和美感。

2.涂色:–选择适当的颜料,根据素材的颜色和纹理进行涂色;–请同学们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层次感,力求呈现出素材的立体感和纹理感。

课堂点拨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窗户

课堂点拨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窗户

课堂点拨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窗户
刘晓东
【期刊名称】《重庆教育》
【年(卷),期】2002(000)009
【总页数】1页(P24)
【作者】刘晓东
【作者单位】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
【相关文献】
1.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谈职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诱发、引导和维护学生的学习注意 [J], 陈睿
2.灵动点拨慧品文学——浅析职业院校文学欣赏课堂中的点拨教学 [J], 柴少丹
3.课堂巧点拨,精彩自纷呈——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点拨作用 [J], 赖淑敏;
4.妙语点拨无声润泽——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的点拨艺术 [J], 杨金玲
5.妙语点拨无声润泽——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的点拨艺术 [J], 杨金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 语文
设计者
课题
课时
课型
次数学习目标Fra bibliotek兰河一中 引用佳句 1 作文指导 刘晓东 意境深远 通过指导,让学生掌握写记叙文结尾的方法,在欣赏精彩结尾 的基础上, 尝试创作引用佳句的结尾,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灵活运用。 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及运用材料的能力。
重点 难点
尝试创作引用佳句式的结尾,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灵活运用。 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及运用材料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 导入:教师列举记叙文结尾的作用导入。 二.1.明确结尾的要求。 2.作文结尾方法介绍 技巧一:首尾呼应,凸显主题 技巧二:引用佳句,意境深远 技巧三:抒情议论,气势不凡 技巧四:言为心声,呼唤号召 技巧五:巧妙发问,引人深思 技巧六: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三.技巧点拨:引用佳句,意境深远 1.明确何为佳句。 2.技巧点拨: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结尾之时,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 增色许多。这里列举几例分别引用了诗文佳句、名人言论,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 章的意境的例子。效果很好,同学们应加以学习,此外,引用的范围可大些,如俗语、 谚语、流行歌词等均可引用。 3.师展示积累:引用佳句式的经典结尾。 (课内,课外) 4.学生展示积累:引用佳句式的经典结尾。 (课内,课外) 四.1.师展示自创结尾 2.师生共同总结出作文结尾易出的问题。 五.明确引用佳句后如何组织语言。 六.1.请同学们给出示的文章补充结尾 2.学生展示创作。 七.结束语
六.为本文补充结尾
读书真好
书,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书,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书,会有说不 完的话语…… 我觉得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之所以快乐,是因为我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尽 情的遨游,作为一名中学生,我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但这也是我最高兴的事情。在 书海中,我可以同李白“举杯邀明月”,欣赏“诗仙”的绝世才华;我能跟范仲淹 一同登上岳阳楼,领会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还能和牛顿 一起讨论“力学三大定律”,学会用周密的科学思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 飞”,我怎能不快乐呢?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这句话说的一点没错。读一本好书胜过交十个好 友。在烦闷时,取一本书来,面对着静静的溪流。在手指轻轻翻动书页的一瞬间, 心里的忧丝愁绪便会随着溪水悄悄的流逝。在心情愉悦时,读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以 助兴,胸襟会更加开阔,心底也会俞加愉快,如同品尝了一杯香醇的美酒。夜阑人 静,月悬天宇,偶闻切切如蚕咀嚼桑叶般的读书声,更是一种享受,甚至胜于听贝 多芬指隙下流泻出的《月光曲》…… 读书时很少产生太多的杂念,而只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事情 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于是,读书人的心,便如六月的天空一般,一碧如洗。 有时也会飘来几朵雨云,撒下些晶莹剔透的露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