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地理选修532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同步测试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课时作业 鲁教版选修5
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
2.掌握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区域及形成原因。
3.以我国某一区域为例,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
一、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1.自然地理背景(1)气象灾害严重①东临太平洋,面对世界最大的台风源区。
②受季风环流控制,气候条件复杂多变,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2)地质灾害严重①山地、丘陵广布,地势起伏大。
②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印度板块碰撞影响,地壳运动活跃。
③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3)生物灾害严重:地域辽阔,多种多样的气候、土壤和植被。
2.人文地理背景(1)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
(2)我国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
(3)我国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自然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下图为“我国某段时间的渍涝风险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出A、B两地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并简要分析A地多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
(2)在B地区有“地上河”之称的是长江的________河段,简述该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
答案(1)A地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B地多洪涝等气象灾害。
A地位于雪峰山地区,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起伏较大,地表破碎,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荆江荆江上游流域面积大,降水多,来水多;荆江河段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不畅。
我国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1)疆域范围: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类型都有发生,是世界上灾害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2)地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因此,陆地灾害与海洋灾害都有发生。
(3)气候特征: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典型的国家。
夏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季风则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
降水的年内与年际变化大,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经常发生。
鲁教版地理选修5《第一单元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word同步测试
鲁教版地理选修5:第一单元《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能源属于自然的力量的是()A.风能B.水电C.柴油D.煤气读下图,完成2-3题。
2•该图表示的天气是()A.飓风B .雷暴C .暴雨D .沙尘暴3•它所释放的能量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是()A.缓解全球的水荒B.产生大量的臭氧C.繁生有益的臭氧D.用来发电印度洋海啸波及到东南亚、南亚数个国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据此回答4-5题。
4.这次灾害给印度、印尼等印度洋沿岸七国造成重大打击,影响最大的行业是()A.交通业B.旅游业C.金融业D.工业5.联合国警示这次海啸还有可能产生疫病等次生灾害,理由是()①地处热带,气温高,湿度大②海啸携带海洋生物病毒进入陆地③经济欠发达,卫生防疫条件较差④旅游人口多,交叉感染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6.自然灾害与人类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A.双重性B.自然性C.单向性D.周期性7.“杞人忧天”的道理在于()A.天会塌、地会裂B.太阳紫外线逐年增加9.人为灾害与自然灾害的共同点是()C.大气的成分不断变化D.自然灾害随人类活动而加剧&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现象是()A.雷电击毁建筑物B.水俣病C.大风吹折树木D .氟骨病①相同的致灾因子②相同的承灾体③相同的主导因素④都统称为灾害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读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是()A水土流失严重 B.洪水频发C.地下水位不断下降D.海水入侵11.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A.过量开采地下水 B.实施南水北调工程C.沙土暴盛行D.拉尼娜现象影响12.该问题诱发的渐发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B.山崩C•塌陷D•地面沉降读下图,回答13-14题。
9ft13.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的天气是()A.温暖无风B.高温多雨C.狂风暴雨D.凉爽无雨14.北海沿岸可能出现的灾害是()读内蒙古商都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回答15-17 题。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5第2单元 从主要灾种了解自然灾害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1)根据地震的成因,本次地震属于()1.(2)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具备地震预警能力的是()A. 构造地震B. 火山地震C. 塌陷地震D. 人工地震【答案】A【解析】(1)根据地震发生的位置、震级和震源深度综合判断,本次地震应为构造地震。
故选A。
【答案】D【解析】(2)能够提供地震预警的国家应具备的条件是位于地震带上,常发生破坏性地震。
前两个具备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是日本和墨西哥。
故选D。
2.(1)下图中能够正确反映造成此次台风的天气系统是()2.(2)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于热带洋面上的气旋强烈发展形成②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过境天气现象有大风、暴雨、风暴潮④对广西没有影响A.B.C.D.【答案】C【解析】(1)【答案】B【解析】(2)3.(1)此次入侵我国的寒潮属于哪种天气系统()3.(2)下列叙述与上图中天气系统相符的有()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A【解析】(1)寒潮为冷锋过境影响下的天气现象。
甲图代表冷锋;乙图代表暖锋;丙图代表低气压;丁图代表高气压。
故A正确。
【答案】C【解析】(2)台风为发展于热带海洋的强热带低压,丙为低压系统,故C正确。
甲图中天气系统为冷锋系统,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的梅雨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故A错误。
乙为暖锋系统,北方冬春季出现沙尘暴受冷锋系统影响,故B错误。
“一场春雨一场暖”受暖锋影响,丁图为高压系统。
故D错误。
4.(1)此时,台湾岛的天气状况是()4.(2)图示降水区域主要分布在()4.(3)图示时期最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A. 风向偏北,气温较低B. 闷热干燥,大气稳定C. 乌云密布,大雨滂沱D. 晴朗少云,风力微弱【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5.(1)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图中有云的一侧,位于秦岭的()5.(2)出现图中现象的地理原理,类似于()5.(3)航行中能多次拍摄到类似图片且更清晰的季节是()A. 东坡B. 南坡C. 西坡D. 北坡【答案】B【解析】(1)云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来自北方的冷空气较为干燥,无法提供足够的水汽形成云雾。
高中地理我国的防灾减灾同步练习鲁教版选修五
我国的防灾减灾【典例探究】读“我国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回答:甲乙(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甲、乙风向符号正确的是(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图按治沙时间顺序的正确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目前世界许多沙漠边缘地区仍出现严重的沙漠化现象,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防治沙漠化进一步扩展,我国正在进行的人类最大的生态工程建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是一幅人类治理沙漠,利用自然资源的示意图,从图示来看,C图是最早时期,表现在树、草较小,沙丘形态明显,陡缓分明,为流动沙丘。
从沙丘形态来看,缓坡为风来的方向,受重力影响,在风的去向形成陡坡。
沙漠化现象是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所致,一般形成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人的过度放牧、垦殖等造成地表缺乏植被保护,风力作用使沙丘流动,形成流动沙丘。
从图示来看,植树种草是防治沙漠化进一步扩展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人类最大的生态工程建设是三北防护林。
答案:(1)甲(2) C、A、B ( 3)干旱、降水少、过度放牧、垦殖等(4)三北防护林体系【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方针是A .中央统一预防B .全民参与抗灾C .加强科学研究D •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2•下列不属于我国减灾防灾基本目标的是A .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B .加强灾害科学研究,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认识C •加强工程措施,提高防洪抗旱能力D .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3. 我国的减灾防灾行动不包括A .建立健全灾害管理体系B •开展减灾工程建设C .修建龙王庙D .建立和完善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4. 我国减灾防灾取得成就,主要表现在①参与“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取得巨大成就②成功抗御了多次重大自然灾害的侵袭③建立完善了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④自然灾害防治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5•我国运用植树造林相结合治理泥石流、治沙造田较为成功的案例是A •云南东川B.黄土高原C .东北三江平原D.云南路南6. “十五”计划要求我国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16. 5%提高到18. 2%。
鲁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 单元测试 doc
鲁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单元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60分)1.2002年春,世界许多地方发生了强烈地震。
3月31日,我国台湾东部太平洋海域发生7级以上地震,台北市最大烈度为2;4月12日喀布尔发生5.8级地震,最大强度为8。
造成二者烈度差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A.台北市提高了房屋的抗震强度B.“4·12”地震的震中附近以建筑用地为主C.两次地震震级的差D.“3·31”地震震泊较深若大气降水是100%,以前渗入某地区的地下水和转化为该地区的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必水的50%和10%,随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渗入地下与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32%和43%。
据此回答2—3题。
2.该地区地表径流比重增国的原因是()A.气候异常,降水量显著增加B.该地区开挖数条人工河道C.社会经济发展加大对地下水的开采D.绿地面积减少,建筑用地增加3.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是()A.地区内空气湿度减少B.地区内的蒸腾量减少C.地区发生洪水的频率减少D.地区内的地下水水位下降读七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面积比例图,回答4—5题。
4.该植被最有可能是()A.草原B.苔原C.硬叶林D.针叶林5.下列灾害在该植被区不经常...发生的是()A.火灾B.鼠害C.雪灾D.洪灾读图,回答6—7题。
6.A地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前所未有的海啸,造成了沿岸国家和地区极其严重的人员伤亡。
这次海啸的发生原因是()A.风暴吹动B.地震引起C.火山引起D.滑坡诱发7.这次海啸的能量来源于()A.地球内部B.太阳辐射C.重力D.热带风暴印度洋海啸波及到东南亚、南亚数个国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据此回答8—9题。
8.这次灾害给印度、印尼等印度洋沿岸七国造成重大打击,影响最大的行业是()A.交通业B.旅游业C.金融业D.工业9.联合国警示这次海啸还有可能产生疫病等次生灾害,理由是()①地处热带,气温高、温度大②海啸携带海洋生物病毒进入陆地③经济欠发达,卫生防疫条件较差④旅游人口多,交叉感染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0.1990~1995年孟加拉国灾害年均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位,某中学生对比原因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A.孟加位国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B.孟加拉国经济发展水平低,抗灾减灾能力低C.南邻孟加拉湾,地势水平,热带风暴、洪水、风暴潮等灾害频发D.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11.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首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多样B.冬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C.南北温差大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2002年7月,我国华北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从7月9日开始至15日高温范围内已经扩大到黄淮、长江中下游、华南、贵州、四川以及陕西中南部,日最高气温升到了39℃,这么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在历史同期是非常少见的。
鲁教地理选修512剖析自然灾害同步测试
第一单元用辩证的观点认识自然灾害第二节剖析自然灾害同步测试【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暴雨直接造成的灾害是()A.农作物病虫害人畜瘟疫B.阻塞河流破坏堤坝C.洪水水土流失D.滑坡巨浪2.下列灾害属于山区常见的一组是()A.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B.崩塌滑坡洪涝干旱C.泥石流地面沉降土地盐碱化干旱D.水土流失干旱泥石流土地盐碱化3.自然灾害的本质是()A.人地关系的冲突B.自然界的一种自然现象而已C.对人类有危害的一种自然现象D.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自然现象4.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过程中常常诱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表现为自然灾害发生的()A.空间分布的规律性B.时间分布的规律性C.成因机制规律性D.各种灾害的关联性5.下列灾害表现为周期性分布规律的是()A.旱涝灾害发生频率的变化与太阳黑子变化相关的11年、22年周期B.地震发生频率的变化存在活跃期和相对平静期C.我国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季风强弱的关系影响D.我国冬季寒潮的发生频率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关系影响6.在世界经济和科技加速发展的同时,自然灾害的频率和损失出现了加速增长的态势,其根本原因是()A.世界人口和经济规模快速增长使人地关系在总体上趋于紧张B.气候变暖增大了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C.迅猛的城市化进程和防灾体系的相对滞后,使许多新发展起来用人口、经济高密度区成为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和高损害区D.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指导下的传统发展模式所造成的人地关系失衡7.下列有关自然灾害基本属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具有突变和渐变双重性B.具有联系和分析双重性C.具有难免和可防双重性D.具有自然和必然双重性8.关于地震、滑坡这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9.下列有关自然灾害规律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研究自然灾害的规律性是灾害防治的重要基础B.自然灾害具有空间分布的规律性,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壤盐碱化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而洪涝干旱、地面沉降则是平原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C.自然灾害的发生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周期性和阶段性D.自然灾害成因机制上的规律性的突出表现是“灾害链”现象李同学为撰写有关地质灾害分布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到网络查资料,他发现下表所列国家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
高中地理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同步练习鲁教版选修五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典例探究】材料一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
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碱化等类型。
材料二从荒漠化的成因角度分析,人类活动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同的活动方式,又导致了荒漠化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因为过度垦殖,荒漠化常是斑点状及片状分布;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因过度放牧,在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的井泉附近常见到斑点状的荒漠化圈;在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因为过度樵采破坏植被,造成沙丘活化;在一些内陆河和山麓冲积扇地区,则因为对水资源的不当利用而引发荒漠化扩展;而在工矿区、居民点和道路等基本建设中也会不同程度地引起荒漠化呈点状、线状扩展。
请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的有关知识,结合下列各题的具体情况,回答:1.毛乌素沙地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凹地上。
在不同地区,荒漠化类型不同。
关于其荒漠化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低湿滩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水蚀荒漠化②开垦的旱地荒漠化主要为盐渍化③梁地荒漠化主要为水蚀荒漠化④从总体上看,毛乌素沙地以风蚀荒漠化为主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
2.2003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B.古长城遗迹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 D.草方格沙障3.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西北某地进行生态调查,他们由水源所在地的抽水井出发,向外沿同一方向前进。
发现植被从水井往外呈同心圆式的分布:水井附近土地是光秃和坚硬的,到距井200米左右,出现稀疏且干硬的杂草,250米左右是带刺的灌木丛,1000米以外,才是一些相隔甚远的草本植物群及灌木。
上述调查区的植被分布形态,最有可能是由哪一人类活动所引起的?这种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我国的哪个地区?A.过牧呼伦贝尔草原B.滥垦科尔沁沙地C.滥伐黄士高原D.滥采河西走廊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所给材料中发现并提取有用信息,结合自己所学的有关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2-2021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5学业分层测评 3.2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学业分层测评(七)(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我国由于处在特殊的地理位置而灾难多发。
据此回答1~2题。
1.在亚欧大陆上,低温、水灾、旱灾等气象灾难最为频繁的地区是()A.中亚内陆B.东亚季风区C.青藏高原区D.西亚沙漠区2.我国水旱灾难发生的首要缘由是()A.地形简单多样B.冬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C.南北温差大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解析】中亚深居内陆,旱灾和低温灾难多,青藏高原地势高,低温灾难突出,西亚受到副高把握,旱灾突出。
东亚季风区水旱灾难和低温灾难多发,其水旱灾难多发与夏季风的关系格外亲密。
【答案】 1.B 2.D3.下列地区与主要自然灾难搭配正确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旱灾B.西南横断山区——地震、滑坡、泥石流C.东北地区——台风D.西北地区——低温冷害【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多洪涝灾难,东北地区低温冷害严峻,西北地区多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难。
【答案】 B4.我国第三级阶梯内部的灾种存在南北差异的缘由有()①地形、地质状况②人口密度差异③经济进展水平④气候气象特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要分清第三级阶梯内南北有哪些灾种差异,而东部灾难带中南部多洪涝、北部则多旱灾和虫灾,然后再分析其形成缘由。
【答案】 D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难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气象灾难分别是()A.春旱、寒潮、沙尘暴B.寒潮、台风、沙尘暴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D.干热风、寒潮、冻害6.该地区最有可能是()A.准噶尔盆地B.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解析】该地区冬季风强盛,距冬季风源地近,易发生寒潮天气;降水总量少,变率大,春季浇灌用水多,易发生春旱;接近沙源地,多沙尘暴天气;加上该地人口、城市密集,植被掩盖率低,可判定该地为华北地区。
【答案】 5.A 6.C读20世纪50~90年月广东省平均受灾状况统计表,完成7~8题。
高中地理 3.2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5分钟小练习 鲁教版选修5
【创新设计】2013-2014高中地理 3.2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5分钟小练习鲁教版选修5一、选择题1.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台风、寒潮、洪涝、干旱极其严重,这主要是因为( )A.幅员广阔,纬度跨度广B.多山的地形,气候复杂C.地势西高东低,海洋气流极易深入D.独特的地理位置,强大的季风环流解析我国东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气候条件复杂多变,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这是我国气象灾害极其严重的地理背景。
答案 D广东省是气象灾害大省,近15年来全省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量超过1 500亿元,平均每年上百亿,因灾死亡人数2 922人,平均每年近200人。
虽然气象灾害的发生更加频繁,但气象灾害死亡的人数占受灾人口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据此回答2~3题。
2.广东省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A.地震、洪涝、台风B.海啸、风暴潮、干旱C.低温冻害、冰雹、滑坡D.台风、洪涝、暴雨3.广东省干旱、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较低,太阳辐射强B.季风气候,降水变化大C.位于东南沿海,地形雨较多D.地势低、河流多,易成洪涝解析第2题,地震、滑坡属于地质灾害,海啸、风暴潮为海洋灾害。
每年春夏的强对流天气带来暴雨、洪涝灾害,7~9月的台风灾害是广东最常见的自然灾害,干旱也常有发生。
第3题,广东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不稳定,每年的进退早晚不同,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是广东省干旱、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答案 2.D 3.B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发生里氏5.8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4.7度,东经97.9度,震源深度约10千米。
此次地震造成县城电力、通讯中断,天缘超市、永胜宾馆及多处民房倒塌,城区大部分围墙倒塌。
截至10日23时30分,已经造成25人死亡,250人受伤,其中134人重伤。
房屋倒塌1 039户、3 147间,严重损坏4 994户、22 054间,轻度损坏7 532户、24 950间。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课后同步训练第四单元:训练3我国的减灾防灾
训练3我国的减灾防灾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自然灾害每年都给我国造成很大的损失,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我国减灾防灾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B.面临重大灾害,要各自为战,无需统一行动C.严密组织各种力量,全民参与抗灾D.中央统一决策,部门、地方要分工协作2.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⑤结合下面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3~5题。
3.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B.②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C.③是防止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保护农田与城市D.③是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4.图中①工程主要减轻的灾害是( )①霜冻②干旱③土地荒漠化④泥石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关于“三北”防护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护农田B.“三北”防护林最终能将我国“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左右C.“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范围包括东北、华北、西北的13个省(市、区),总面积可达全国的40%以上D.“三北”防护林只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我国西南地区的川、滇、黔交界地区形成以地震、泥石流、滑坡为主的灾害系统。
据此完成6~7题。
6.造成该地区灾害系统的原因有( )①该地区地震频发,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②降水集中,多暴雨,促使滑坡、泥石流突发③人类活动大肆砍伐森林是该地区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④滑坡导致地壳产生强烈的振动,产生地震,加上多暴雨,进而形成泥石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为防止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影响,采取的正确的防御措施有( )①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②加固山林③实施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改善生态环境④修筑梯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下图为我国某地所建人工建筑工程示意图,该工程主要是用来( )A.实施小流域开发 B.蓄水-灌溉-防洪等C.拦沙-泄水-防治泥石流 D.固坡-护山-防治山体滑坡9.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目标是( )①战胜自然灾害②提高减灾能力,保障可持续发展③利用科技,因地制宜地实施减灾对策④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0.实施减灾防灾对策要因地制宜,下列对策不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应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上海市要注意采取防止地面沉降的措施C.我国西南地区要建设护坡工程和抗震工程D.四川盆地大力植树造林,防治沙尘暴11.滞洪区是为了抵御洪水而划定的地区,在洪水期来临时蓄水以保证下游河堤的安全。
高二地理每课一练:32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1鲁教选修五
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考查知识点基础中档较难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1、2 6、(3)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及6、(1)(2) 3、4、5、7、(1) 7、(2)成因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灾害不仅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
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洪水灾害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是()①东部多,西部少②沿海多,内陆少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④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⑤河流上中游多,下游少⑥夏秋季多,冬春季少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④⑥2.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造成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是() A.暴雨洪水B.融雪洪水C.冰凌洪水D.其他洪水解析第1题,从空间来看,洪水灾害多发生在东部季风区,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一般来说,河流的中下游多发洪水灾害,⑤错。
⑥叙述的是时间上的分布,不合题意。
第2题,四个选项比较来看,A项暴雨洪水一般范围最广,因水量大,所以持续时间最长,危害最大。
另外B、C、D三项一般水量小,影响范围也较小。
答案 1.A 2.A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读图,回答3~4题。
3.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B.台风C.泥石流D.干旱4.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a B.b C.c D.d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的灾害类型、地域差异、减灾对策等知识。
第3题,d 地区为西南地区,受地质、地形、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
第4题,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植被覆盖较差等原因,水土流失最严重。
答案 3.C 4.B5.右图表示我国南方某地区简图,当该区域发生自然灾害时,甲、乙、丙、丁四地中()A.甲地最易发生泥石流B.乙地最易发生滑坡C.丙地最易发生河水泛滥D.丁地最易发生旱灾解析根据等高线可判断出,甲地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最易发生滑坡;乙地位于山谷,雨季易发泥石流灾害;丙、丁位于河流下游,从等高线弯曲看可知下游河段为“地上河”,发生洪涝的可能性大,丙地在下游附近,最易发生河水泛滥,丁地地势低洼,易引起涝渍。
高二地理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试题
高二地理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试题1.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答案】A【解析】阅读图示,结合所学地球六大板块分布知识可知,图示地震中心位于苏门答腊岛西南附近海域,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故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正确。
【考点】地震与板块的分布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地球板块分布的认知能力。
2.印尼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A.群发性B.随机性C.突发性D.链发性【答案】D【解析】地震引发海啸,时间上有先后,因果关系上地震为因海啸为果,这属于自然灾害链发性。
D项正确。
自然灾害群发性指一个地区或区域内大量地质灾害同时并发的现象。
而地震引发海啸,时间上有先后,因果关系上地震为因海啸为果,不属于群发性。
A项错误。
自然灾害随机性指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等具有随机性,B项错误。
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于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具有突发性特点,而地震引发海啸侧重于两者因果关系、先后关系的联系,不属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
C项错误。
【考点】地质灾害的特点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地质灾害特点的认知能力。
3.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程度趋于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和经济发展过快B.随着人口增长,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强度加大,而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及防灾减灾能力尚低C.人口和经济分布趋于合理D.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减少【答案】B【解析】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程度趋于严重的主要原因与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而我国抵御灾害能力尚低有关。
故B项正确。
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和经济发展过快与成灾程度、灾害发生频度没必然联系,A项错误。
C、D两项说法属实,则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会减小、成灾的程度会减弱。
2022-2021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5学业分层测评 3.1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学业分层测评(六)(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自然灾难都发生在肯定的地理区域内,地理环境不同,自然灾难发生的频率会有很大的不同。
结合所学的区域地理学问,回答1~2题。
1.下列沿海或岛屿国家中最易发生洪水灾难的是()A.印尼、中国B.中国、印度C.日本、美国D.孟加拉国、蒙古2.下列属于干旱灾难突出的地区有()A.非洲、西亚B.非洲、北美C.中欧、西亚D.南亚、北美【解析】第1题,中国和印度属于季风气候,旱涝灾难发生的可能性最大。
第2题,非洲、西亚降水稀有,干旱灾难频发。
【答案】 1.B 2.A3.读我国某地气象资料表,据此推断该区域最易发生的自然灾难有()月份 1 3 5 7 9 11风力≥8级(天数)1.5 3.7 3.6 0.6 0.4 1.4平均温度(℃) -3.2 6.4 21.2 27.3 20.6 6.3降水量(mm) 3.3 9.1 33.3 247.3 26.2 3.5①风沙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1月均温在0℃以下,7月均温在27.3℃;1月降水量少,7月降水量多,该区域应是华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
春季易形成春旱,且多大风天气,风沙大;地势低洼处,易消灭盐碱化,夏季易涝。
【答案】 D读我国旱涝灾难分布示意图,回答4~6题。
4.P地和Q地经常此旱彼涝,主要缘由是()A.夏季风进退特别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D.用水季节变化5.我国旱涝灾难都较严峻的是()A.人口稀有地区B.经济落后地区C.东部平原地区D.盆地高原地区6.衡量旱涝灾难灾情大小的标准是()①人口密度②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③经济进展水平④自然资源与环境患病破坏的程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第4题,我国旱涝灾难的发生与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关系亲密,夏季风势力强,来得早、退得迟,易造成南旱北涝,反之南涝北旱。
第5题,结合两幅图可知,东部平原地区旱涝灾难都较严峻。
第6题,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自然资源与环境患病破坏的程度是衡量旱涝灾难灾情大小的标准。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单元综合检测鲁教版选修5
第三单元以地理视角剖析自然灾祸( 时间: 60 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 ( 每题 3 分,共 60 分)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均匀每年出现较大的气象灾祸24.5 次,此中旱灾7.5 次,洪涝灾祸 5.8 次,台风 6.9 次,冷冻灾祸 2.8 次,高于世界各国的均匀频率。
据此达成1~2 题。
1.资料主要说明我国自然灾祸的特色是()A.种类多B.频率高C.散布范围广D.地区差别大2.我国自然灾祸时间上的散布特色是()A.严重期为主B.沉静期为主C.散布方向呈规律性D.沉静期与严重期周期性出现分析:第 1 题,资猜中指出我国均匀每年出现较大的气象灾祸的次数,高于世界各国的均匀频率,说明我国自然灾祸的频率高。
第2题,我国自然灾祸的时间散布特色是沉静期与严重期周期性出现。
答案: 1.B 2.D3.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祸带灾祸集中的原由是()①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②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多山地地质灾祸③沿海地带多水文灾祸④暴雨集中,滑坡时有发生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分析:选 D。
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祸带处于太平洋板块的边沿地带,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符合,多火山、地震灾祸。
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祸带又位于海陆交接处,受大海灾祸影响大,多风暴潮、海啸。
读某地区气象资料表,回答4~5 题。
月份1357911风力≥8 级天数 1.5 3.7 3.60.60.4 1.4均匀温度 / ℃- 3.2 6.421.227.320.6 6.3降水量 /mm 3.39.133.3247.326.2 3.54. 该地区最易发生的自然灾祸有 ()①风沙②干旱③洪涝④盐碱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5.针对该地区的自然情况,不可以趋利避害的是()A.成立农田防备林系统B.改良耕种方式和改良作物件种C.修筑水库,疏浚河流D.采纳漫灌方式,扩大浇灌面积分析:第 4 题,依据表中气象资料可知,该地温度带为温带,降水季节差别大,是温带季民风候,主要散布在华北平原上,易发生的自然灾祸有干旱、风沙、洪涝、盐碱。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课后检测鲁教版选修5
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一、选择题2017年第2号台风“苗柏”于6月12日傍晚到夜间在广东珠海到汕头一带沿海登陆。
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表示台风“苗柏”的天气系统正确的是( )2.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温带气旋B.台风常发生在秋冬季节C.台风是在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D.台风有百害而无一利3.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地区是( )A.西北太平洋沿海地区B.加勒比海沿岸地区C.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D.欧洲西部北海沿岸地区解析:第1题,台风“苗柏”为北半球气旋。
A为南半球气旋,B为北半球反气旋,C 为北半球气旋,D为南半球反气旋,故C图正确。
第2题,台风是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台风在带来破坏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的降水,缓解旱情。
第3题,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地区。
答案:1.C 2.C 3.A2015年3月24日,山东省潍坊市出现1952年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同期降水量最低值。
潍坊市26座大中型水库蓄水量锐减,抗旱形势严峻。
据此回答4~5题。
4.潍坊市位于华北地区,旱灾多发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旱灾给潍坊带来的危害主要有( )A.吞没城镇、道路和田园B.人畜饮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C.交通、输电、输水线路中断D.作物根部缺氧,造成收成不足解析:第4题,潍坊市位于华北地区,春季由于雨季未到,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且正值春播,用水量大,因此旱灾频发。
第5题,干旱使河流、水塘、湖泊干涸,造成人畜饮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答案:4.A 5.B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自然灾害种类多,主要有:①洪涝,②盐渍化,③暴雨,④地震,⑤滑坡,⑥干旱,⑦风沙,⑧泥石流,⑨低温冷害,⑩冰雪灾害。
据此完成6~8题。
6.从主导性灾害组合类型看,我国东部季风区的主要灾害组合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⑥D.④⑤⑧7.从主导性灾害组合类型看,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主要灾害组合是( )A.②④⑥B.⑥⑨⑩C.⑤⑧⑨D.③⑨⑩8.从主导性灾害组合类型看,我国青藏高寒区的主要灾害组合是( )A.②⑥⑦B.②⑤⑧C.⑥⑦⑩D.⑤⑨⑩解析:由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差异可知:我国东部季风区的灾种有暴雨、洪涝、干旱、病虫害、地震等;西北干旱区的灾种有地震、沙尘暴、霜冻、盐渍化、干旱等;青藏高寒区的灾种有暴风雪、滑坡、低温冷害等。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课后同步训练第一单元:训练2剖析自然灾害
训练2剖析自然灾害1.导致自然灾害的频率和损失出现加速增长态势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B.迅猛的城市化进程C.防灾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D.以人类为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读台风灾害链图,完成2~4题。
2.图示最能体现自然灾害的( )A.空间分布的规律性B.时间分布的规律性C.成因机制的规律性D.自然灾害的难免和可防双重性3.对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台风必然引起上述所有自然灾害B.不同成因类型的灾害可能同时发生C.滑坡、泥石流不能引发洪涝D.只有大风才可能引起火灾4.上述自然灾害的本质不包括( )A.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B.人地关系的冲突C.人地关系不和谐的极端表现形式D.自然对人类的报复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日趋强烈,人类活动直接影响着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和承灾体的易损程度,对灾情的变化有“放大”和“缩小”作用。
据此回答5~6题。
5.同样程度的自然灾害发生时,人烟稀少地区损失小,而人口、经济密集地区的损失大,这表明了( )A.自然灾害空间分布的规律性B.自然灾害时间分布的规律性C.自然灾害成因机制的规律性D.自然灾害防御措施不同6.同一次灾害中,能缩小灾情的行为是( )A.迁入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B.到有肥沃的火山灰土地的活火山附近种田居住C.在洪水的高风险区开垦荒地D.尽快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读“不同自然灾害持续时间对比表”,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自然灾害依次是( )A.地震、火山喷发、洪涝、干旱B.火山喷发、台风、泥石流、洪涝C.滑坡、寒潮、风暴潮、洪涝D.泥石流、地震、飓风、干旱8.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会诱发出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形成多种形式的自然灾害。
下列灾害链表达错误的是( )A.寒潮→低温→霜冻B.台风→风暴潮→洪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0题。
9.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特点的是( )A.突变和渐变双重性B.对立和分异双重性C.自然和社会双重性D.难免和可防双重性10.下列灾害总体上表现为渐变特征的是( )A.暴雨造成的严重的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沙尘暴D.地震的爆发下图为中国自然灾害年均损失等值线图,读图完成11~12题。
(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3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综合检测 鲁教版选修5
第三章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造成我国受灾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①国土面积广大②人口众多③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⑤灾害频发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解析】我国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较大,受灾人口多、农业灾情较严重,其成因与我国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和众多的人口、频发和多样的灾害有关。
【答案】 B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自然灾害种类多:①洪涝②盐渍化③暴雨④地震⑤滑坡⑥干旱⑦风沙⑧泥石流⑨低温冷害⑩冰雪灾害。
据此回答2~3题。
2.从主导性灾害组合类型看,我国东部季风区以哪种灾害组合为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⑥D.④⑤⑧3.从主导性灾害组合类型看,我国青藏高寒区以哪种灾害组合为主( )A.②⑥⑦B.②⑤⑧C.⑥⑦⑩D.④⑨⑩【解析】由我国自然区划图可知我国东部季风区的灾害种类主要有:暴雨、洪涝、干旱、病虫害、地震等;青藏高寒区的灾害种类有:暴风雪、地震、冻害。
【答案】 2.B 3.D4.同时受暴雨、洪涝、风沙、春旱影响的地区是(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北内陆地区C.华北平原地区D.四川盆地地区【解析】华北平原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易发生春旱,加上大风天气多,易形成风沙天气。
【答案】 C(2012·宿州高二检测)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据此完成5~6题。
5.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②灾害强度的差异③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④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6.下列不属于确定自然灾害损失程度指标的是( )A.受灾人口B.受灾面积C.经济损失D.海拔高度【解析】第5题,灾情是由致灾因子的强度、受灾体的特性共同决定的,灾害强度越大,灾情越严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减灾防灾投入越大,则抗灾能力越强,从而大大降低灾害的相对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同步测试【基础夯实】、选择题1 •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2•此次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A.群发性 B .随机性 C .突发性D .链发性3.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农业大国,这导致了我国()A.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B.生态环境相对脆弱C.自然灾害对我国的影响不大D.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4.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程度趋于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和经济发展过快B.随着人口增长,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强度加大,而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及防灾减灾能力尚低C.人口和经济分布趋于合理A.东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度大B.东部距离海洋近C.西部地区地形状况复杂D.东部地区平原面积广大D.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减少5.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灾害比在西部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的原因是()6.关于我国干旱灾害发生时间和空间分布组合正确的是()A.春夏之间,华北东北B.冬春季节,华南华北C.春秋季节,西北华北D.春夏季节,华北华南7.我国是多灾害国家,下列地区中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频发的地区是()A.内蒙古高原B.云贵高原C.山东丘陵D.长白山地8.下列属于我国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的主要原因是()①火山爆发强烈②地壳活动强烈③暴雨集中④外力作用强烈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我国邻近其中的一条②地震是一种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③目前人类难以防止地震的发生,但可以通过人类活动来减轻其危害④我国不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0.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是()A.黄淮海平原及长江沿岸地区B.黄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C.东北平原及四川盆地D.四川盆地及珠江流域二、综合题1.读下图,《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大的原因是什么?(1) 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
(2) 左图中B 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3) 右图中A 地区是我国干旱多发区,水资源紧张。
试分析其解决的措施。
(4) 右图中C 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横断山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区,试分析泥石流爆发的条件。
(3)图示地区较丰富的能源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4)由于本地区地质灾害密集,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能力提高】一、选择题1 •毛乌素沙地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凹地上。
在不同地区,荒漠化类型不同。
关于其荒漠化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低湿滩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水蚀荒漠化②开垦的旱地荒漠化主要为盐渍化地荒漠化主要为水蚀荒漠化④从总体上看,毛乌素沙地以风蚀荒漠化为主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
2. 2003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B.古长城遗迹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D.草方格沙障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③梁(图1),回答3〜5题亠械—山脉•**«—霍界3•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D.华东地区4•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 )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5.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B.开垦梯田C.增加城市建设D.减少降水读下图,某地区沙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6〜8题。
6.与图中沙漠化土地分布区相接近的界线是()A. 冬小麦与春小麦分界线B.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C. 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D. 农耕区和畜牧区分界线7. 图中土地沙漠化范围扩大的主要原因是()特大型图1为治理沙漠化土地,可采取的措施有(一些自然灾害相互关联, 往往有群发性的特点。
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势力较9.我国西北地区此时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①森林火灾 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蝗灾⑤滑坡二、综合题1. 根据材料一和图(9月22日中央气象台公布“黑格比”中心未来 预报图)以及图(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广西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超强台风“黑格比”于2008年9月24日在广东茂名市的电白县陈村镇沿海登陆,给广东省阳江市造成较大损失。
截至9月26日,台风共造成阳江市17人死亡2人失踪, 初步统计,全市157、8万人不同程度受灾。
据初步统计,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二十四点六 亿元。
卜裁祐比■呻士*常陀小杆弓■證社静区・迪魁堆区01押■■: H3*9月22日中央气象台公布“黑格比”中心未来 72小时移动路径预报图A. 过度开垦B.过度干旱C. 风力过大D.过度围攻湖泊A. 大规模利用地下水B.退耕还湖,增加调节作用C. 人工降雨D.退耕还草,合理规定载畜量弱的年份,可能出现多种自然灾害。
据此回答9〜10小题。
A.干旱B.洪涝C.寒潮D.台风10.与我国北方出现的上述自然灾害相关联,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A.①②③B. ④⑤⑥C. ①④⑥D .②③⑤72小时移动路径(1)当台风中心分别位于上图中A 处和图中B 处时,雷州半岛分别刮偏 _________________ 风和偏 ____________ 风(风向)。
(2)台风主要发生的季节是 ______________ ,描述上图中台风的运动轨迹是向 ____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
(3)根据下图,判断台风最大风力中心什么时候最接近该地( )A. 14时左右B. 16时左右(4)在19时风速突然降低是因为( A.台风减弱B .台风中心经过2.读下面两幅图示,分析回答19时左右 D . 22时左右.台风消失 D .台风停滞不前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广西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5)以下能反映这次台风气流运动特征的示意图是 ()(6)台风带来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 ,目前,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手段我国建国以来气象、地质(滑坡、泥石流)、地震和海洋等各种自然灾害人口死亡的比例(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与其他地区相比,W地区的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4)分析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成灾强度上升的人为原因。
(5)列举我国加强防灾减灾所采取的工程措施。
(不少于三项)【综合探究】阅读下列“汶川地震的震中、震源示意图”和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约31° N, 103.4 ° E),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处地震多发地区。
截止18日14时,汶川地震涉及四川西部13个市县,几十个乡镇,波及相邻省区,共造成32477人遇难,220109人受伤,殃及4000多万人口。
丨丨1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说,世界上的地震大多集中在岩石圈板块交界处,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从世界上大的板块构造单元看,汶川地震时由于___________ 板块和_________ 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
2•地震发生时,震中区人们感到地面震动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次地震灾害显示出自然灾害的、、和群发性等主要特点。
4•从图中可以看出,汶川及周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强烈地震发生时,容易引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等次生灾害,这一方面会引起更多的人员伤亡,另一方面会造成道路受阻,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5•此次汶川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达11度(标准为: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左右,影响烈度的主要因素有震级、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情况等。
6 •当大地震突然发生时,正确的避震做法是()A.躲在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B.选择躲在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C.蹲在内墙的墙根、墙角D.坚固的家具附近,甚至是桌、床下E.用手护住头、颈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F.赶快进入电梯下楼G.躲在室外大型广告牌下【高考真题】(2008年重庆卷,文综,36)图8是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1)此时控制A地的锋面类型是 _________ 。
简析A地的天气特征及成因。
(2)此天气系统引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图9阴影区域的家业生产有何危害?参考答案【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 —5 ADBBA 6 —10 ABBBB二、综合题1.(1)我国雨涝分布大体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原因:我国的降水量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2)原因:上游地区乱砍乱伐,陡坡开荒;中游围湖造田;措施:上游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修建水库(三峡工程);退耕还湖,裁弯取直;(3)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减少污染、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价;控制人口数量;海水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