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按钮(新课标)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 8.5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习题 理
2015年高考数学(理)核按钮:第八章《立体几何》(含解析)
第八章立体几何§8.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3.会用平行投影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高考主要考查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和视图,柱,锥,台,球的定义与性质是基础,以它们为载体考查线线,线面,面面的关系是重点,三视图一般会在选择题,填空题中考查,以给出空间图形选择其三视图或给出三视图判断其空间图形的形式出现,考查空间想象能力.1.棱柱,棱锥,棱台的概念(1)棱柱:有两个面互相______,其余各面都是________,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________,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注:棱柱又分为斜棱柱和直棱柱.侧棱与底面不垂直的棱柱叫做斜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叫做直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做正棱柱.(2)棱锥:有一个面是________,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__________,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注:如果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且它的顶点在过底面中心且与底面垂直的直线上,则这个棱锥叫做正棱锥.(3)棱台: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注:由正棱锥截得的棱台叫做正棱台.※2.棱柱,棱锥,棱台的性质(1)棱柱的性质侧棱都相等,侧面是______________;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__________的多边形;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______________;直棱柱的侧棱长与高相等且侧面,对角面都是________.(2)正棱锥的性质侧棱相等,侧面是全等的__________;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上的射影构成一个____________;棱锥的高,侧棱和侧棱在底面上的射影也构成一个____________;侧面的斜高,侧棱及底面边长的一半也构成一个____________;侧棱在底面上的射影,斜高在底面上的射影及底面边长的一半也构成一个____________.(3)正棱台的性质侧面是全等的____________;斜高相等;棱台的高,斜高和两底面的边心距组成一个____________;棱台的高,侧棱和两底面外接圆的半径组成一个____________;棱台的斜高,侧棱和两底面边长的一半也组成一个____________.3.圆柱,圆锥,圆台(1)圆柱,圆锥,圆台的概念分别以________的一边,__________的一直角边,________中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分别叫做圆柱,圆锥,圆台.(2)圆柱,圆锥,圆台的性质圆柱,圆锥,圆台的轴截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__________.4.球(1)球面与球的概念以半圆的______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简称球.半圆的圆心叫做球的________.(2)球的截面性质球心和截面圆心的连线________截面;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与球的半径R及截面圆的半径r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5.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__________.平行投影的投影线互相__________.6.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直观图(1)三视图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是用正投影得到的,在这种投影下,与投影面平行的平面图形留下的影子与平面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完全相同的.三视图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三视图尺寸关系口诀:“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长对正指正视图和俯视图长度相等,高平齐指正视图和侧(左)视图高度要对齐,宽相等指俯视图和侧(左)视图的宽度要相等.(2)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常用斜二测画法来画,其规则是:①在已知图形所在空间中取水平面,在水平面内作互相垂直的轴Ox ,Oy ,再作Oz 轴,使∠xOz =________且∠yOz =________.②画直观图时,把Ox ,Oy ,Oz 画成对应的轴O ′x ′,O ′y ′,O ′z ′,使∠x ′O ′y ′=____________,∠x ′O ′z ′=____________.x ′O ′y ′所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面.③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 轴,y 轴或z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____________x ′轴,y ′轴或z ′轴的线段,并使它们和所画坐标轴的位置关系与已知图形中相应线段和原坐标轴的位置关系相同.④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 轴和z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__________.⑤画图完成后,擦去作为辅助线的坐标轴,就得到了空间图形的直观图.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在观察角度和投影效果上的区别是:(1)观察角度:三视图是从三个不同位置观察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直观图是从某一点观察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2)投影效果:三视图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平面图形,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自查自纠】1.(1)平行 四边形 平行 (2)多边形 三角形2.(1)平行四边形 全等 平行四边形 矩形 (2)等腰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3)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直角梯形 直角梯形 3.(1)矩形 直角三角形 直角梯形 (2)矩形 等腰三角形 等腰梯形 圆4.(1)直径 球心 (2)垂直于 d =R 2-r 2 5.平行投影 平行6.(1)①正(主)视图 侧(左)视图 俯视图 (2)①90° 90°②45°(或135°) 90° ③平行于 ④一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棱柱的底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B .棱锥的底面一定是三角形C .棱锥被平面分成的两部分不可能都是棱锥D .棱柱被平面分成的两部分可以都是棱柱解:根据棱柱,棱锥的性质及截面性质判断,故选D.以下关于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球的三视图总是三个全等的圆B .正方体的三视图总是三个全等的正方形C .水平放置的正四面体的三视图都是正三角形D .水平放置的圆台的俯视图是一个圆解:几何体的三视图要考虑视角,只有球无论选择怎样的视角,其三视图总是三个全等的圆.故选A.(2012·陕西)将正方体(如图a 所示)截去两个三棱锥,得到图b 所示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为( )解:还原正方体知该几何体侧视图为正方形,AD 1为实线,B1C 的正投影为A 1D ,且B 1C 被遮挡为虚线.故选B.用一张4cm×8cm 的矩形硬纸卷成圆柱的侧面,则圆柱轴截面的面积为________cm 2(接头忽略不计).解:以4cm 或8cm为底面周长,所得圆柱的轴截面面积均为32πcm 2,故填32π.已知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a ,那么△ABC的平面直观图△A ′B ′C ′的面积为________.解:如图所示是实际图形和直观图.由图可知,A ′B ′=AB =a ,O ′C ′=12OC =34a ,在图中作C ′D ′⊥A ′B ′,垂足为D ′,则C ′D ′=22O ′C ′=68a .∴S △A ′B ′C ′=12A ′B ′×C ′D ′=12×a×68a =616a 2.故填616a 2.类型一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2012·湖南)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解:D 选项的正视图应为如图所示的图形. 故选D.【评析】本题主要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是近年高考中的热点题型.本题可用排除法一一验证:A ,B ,C 都有可能,而D 的正视图与侧视图不可能相同.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解:从俯视图看,B ,D 符合,从正视图看,B 不符合,D 符合,而从侧视图看D 也是符合的.故选D.类型二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主视图)是平行四边形,侧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都是矩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6 3B .93C .12 3D .18 3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斜四棱柱,高h=22-1=3,底面积为9,所以体积V =9×3=9 3.故选B.【评析】通过三视图考查几何体的体积运算是较为常规的考题,考生对此并不陌生.对于空间几何体的考查,从内容上看,柱,锥的定义和相关性质是基础,以它们为载体考查三视图,体积是重点.本题给出了几何体的三视图,只要掌握三视图的画法“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不难将其还原得到斜四棱柱.如图所示的三个直角三角形是 一个体积为20cm 3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h =________cm.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三棱锥,此三棱锥的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分别为5cm ,6cm ,三棱锥的高为h cm ,则三棱锥的体积为V=13×12×5×6×h=20,解得h =4cm.故填4.类型三 空间多面体的直观图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解: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简单组合体,它的下部是一个正四棱台,上部是一个正四棱锥.画法:(1)画轴.如图1,画x 轴,y 轴,z 轴,使∠xOy =45°,∠xOz =90°.图1(2)画底面.利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底面ABCD ,在z 轴上截取O ′使OO ′等于三视图中相应高度,过O ′作Ox 的平行线O ′x ′,Oy 的平行线O ′y ′,利用O ′x ′与O ′y ′画出底面A ′B ′C ′D ′.(3)画正四棱锥顶点.在Oz 上截取点P ,使PO ′等于三视图中相应的高度.(4)成图.连接P A ′,PB ′,PC ′,PD ′,A ′A ,B ′B ,C ′C ,D ′D ,整理得到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2所示.图2【评析】根据三视图可以确定一个几何体的长,宽,高,再按照斜二测画法,建立x 轴,y 轴,z 轴,使∠xOy =45°,∠xOz =90°,确定几何体在x 轴,y 轴,z 轴方向上的长度,最后连线画出直观图.已知一个四棱锥的高为3,其底面用斜二测画法所画出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此四棱锥的体积为( )A . 2B .6 2C .13D .2 2解:因为四棱锥的底面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根据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原图底面的底边长为1,高为直观图中正方形的对角线长的两倍,即22,则原图底面积为S =2 2.因此该四棱锥的体积为V =13Sh =13×22×3=2 2.故选D.类型四 空间旋转体的直观图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这个圆锥,截得圆台上,下底面的面积之比为1∶16,截去的圆锥的母线长是3cm ,求圆台的母线长.解:设圆台的母线长为l ,截得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r ,4r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 33+l =r4r ,解得 l =9. 所以,圆台的母线长为9cm.【评析】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柱,锥,台等几何体,注意抓住截面的性质(与底面全等或相似),同时结合旋转体中的轴截面(经过旋转轴的截面)的几何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中的相似比,设相关几何变量列方程求解.圆锥底面半径为1cm ,高为2cm,其中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内接正方体的棱长.解:过圆锥的顶点S 和正方体底面的一条对角线CD 作圆锥的截面,得圆锥的轴截面SEF ,正方体对角面CDD 1C 1如图所示. 设正方体棱长为x ,则CC 1=x ,C 1D 1=2x .作SO ⊥EF 于O ,则SO =2,OE =1.∵△ECC 1∽△ESO ,∴CC 1SO =EC 1EO ,即x2=1-22x1, 解得x =22(cm).故内接正方体的棱长为22cm.1.在研究圆柱,圆锥,圆台的相关问题时,主要方法就是研究它们的轴截面,这是因为在轴截面中容易找到这些几何体的有关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数量关系.2.正多面体(1)正四面体就是棱长都相等的三棱锥,正六面体就是正方体,连接正方体六个面的中心,可得到一个正八面体,正八面体可以看作是由两个棱长都相等的正四棱锥拼接而成.(2)如图,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连接A 1B ,BC 1,A 1C 1,DC 1,DA 1,DB ,可以得到一个棱长为2a 的正四面体A 1-BDC 1,其体积为正方体体积的13.(3)正方体与球有以下三种特殊情形:一是球内切于正方体;二是球与正方体的十二条棱相切;三是球外接于正方体.它们的相应轴截面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长为a ,球的半径为R ).3.长方体的外接球(1)长,宽,高分别为a ,b ,c 的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外接球的直径,即a 2+b 2+c 2=2R .(2)棱长为a 的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外接球的直径,即3a =2R .4.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1)斜高为32a ;(2)高为63a ;(3)对棱中点连线长为22a ; (4)外接球的半径为64a ,内切球的半径为612a ;(5)正四面体的表面积为3a 2,体积为212a 3.5.三视图的正(主)视图,侧(左)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观察几何体画出的轮廓线,对于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用实线表示,不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用虚线表示.6.一个平面图形在斜二测画法下的直观图与原图形相比发生了变化,注意原图与直观图中的“三变,三不变”.三变:坐标轴的夹角改变,与y 轴平行线段的长度改变(减半),图形改变.三不变:平行性不变,与x 轴平行的线段长度不变,相对位置不变.按照斜二测画法得到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面积与原图形的面积有以下关系:S 直观图=24S 原图形,S 原图形=22S 直观图.1.由平面六边形沿某一方向平移形成的空间几何体是( )A .六棱锥B .六棱台C .六棱柱D .非棱柱,棱锥,棱台的一个几何体解:平面六边形沿某一方向平移形成的空间几何体符合棱柱的定义,故选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棱柱的侧面可以是三角形B .若棱柱有两个侧面是矩形,则该棱柱的其它侧面也是矩形C .正方体的所有棱长都相等D .棱柱的所有棱长都相等解:棱柱的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选项A 错误;其它侧面可能是平行四边形,选项B 错误;棱柱的侧棱与底面边长并不一定相等,选项D 错误;易知选项C 正确.故选C.3.将一个等腰梯形绕着它的较长的底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包括( )A .一个圆台,两个圆锥B .两个圆台,一个圆柱C .两个圆台,一个圆锥D .一个圆柱,两个圆锥解:把等腰梯形分割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由旋转体的定义可知所得几何体包括一个圆柱,两个圆锥.故选D.4.将正三棱柱截去三个角(如图1所示A ,B ,C 分别是△GHI三边的中点)得到几何体如图2,则该几何体按图2所示方向的侧视图(或称左视图)为( )A B C D解:观察图形,易知图2所示几何体的侧视图为直角梯形,且EB 为直角梯形的对角线.故选A.5.(2013·四川)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A .棱柱B .棱台C .圆柱D .圆台 解:由俯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上,下两底面为半径不等的圆,又∵正视图和侧视图相同,∴可判断其为旋转体.故选D.6.如图,网格纸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在其上用粗线画出了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多面体最长的一条棱的长为()A .2 2 B. 2 C .2 3 D. 3 解:由三视图可知,此多面体是四棱锥,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并且有一条长为2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以最长棱长为22+22+22=2 3.故选C.7.若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则其表面积等于________.解:由正视图知,三棱柱是底面边长为2,高为1的正三棱柱,所以底面积为2×12×2×2×32=23,侧面积为3×2×1=6,所以其表面积为6+2 3.故填6+23.8.如图是某个圆锥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所标尺寸可得俯视图中圆的面积为________,圆锥母线长为________.解:由三视图可知,圆锥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圆的中心,根据图中的数据,底面圆的半径为10,则俯视图中圆的面积为100π,母线长为302+102 =1010,故填100π;1010.9.如图a 是截去一个角的长方体,试按图示的方向画出其三视图.解:图a 中几何体三视图如图b 所示:10.如图1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试说明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并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解:图1中几何体是由上部为正六棱柱,下部为倒立的正六棱锥堆砌而成的组合体.斜二测画法:(1)画轴.如图2,画x 轴,y 轴,z 轴,使∠xOy =45°,∠xOz =∠yOz =90°.(2)画底面,利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底面ABCDEF ,在z 轴上截取O ′,使OO ′等于正六棱柱的高,过O ′作Ox 的平行线O ′x ′,Oy 的平行线O ′y ′,利用O ′x ′与O ′y ′画出底面A ′B ′C ′D ′E ′F ′.(3)画正六棱锥顶点.在Oz 上截取点P ,使PO ′等于正六棱锥的高.(4)成图.连接P A ′,PB ′,PC ′,PD ′,PE ′,PF ′,AA ′,BB ′,CC ′,DD ′,EE ′,FF ′,整理得到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3所示.注意:图形中平行于x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11.某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为7,在该长方体的正视图中,这条对角线的投影长为6,在该长方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对角线的投影长分别为a 和b ,求ab的最大值.解:如图,则有AC 1=7,DC 1=6, BC 1=a ,AC =b ,设AB =x ,AD =y ,AA 1=z ,有 x 2+y 2+z 2=7,x 2+z 2=6,∴y 2=1.∵a 2=y 2+z 2=z 2+1,b 2=x 2+y 2=x 2+1, ∴a =z 2+1,b =x 2+1. ∴ab =(z 2+1)(x 2+1)≤z 2+1+x 2+12=4,当且仅当z 2+1=x 2+1,即x =z =3时,ab 的最大值为4.水以匀速注入某容器中,容器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与题中容器对应的水的高度h 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图象是( )解:由三视图知其直观图为两个圆台的组合体,水是匀速注入的,所以水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变化率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又因为容器的对称性,所以函数图象关于一点中心对称.故选C.§8.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了解棱柱,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2.会利用公式求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高考主要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以及相关元素的关系与计算,这些内容常与三视图相结合,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以空间几何体为载体,考查线面关系,侧面积,表面积以及体积.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1)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的侧面积S直棱柱侧=__________,S正棱锥侧=__________,S正棱台侧=__________(其中C,C′为底面周长,h为高,h′为斜高).(2)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S圆柱侧=________,S圆锥侧=________,S圆台侧=________(其中r,r′为底面半径,l为母线长).(3)柱或台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和,锥体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和.2.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1)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V棱柱=__________,V棱锥=__________,V棱台=__________(其中S,S′为底面积,h为高).(2)圆柱,圆锥,圆台的体积V圆柱=__________,V圆锥=__________,V圆台=__________(其中r,r′为底面半径,h为高).3.球的表面积与体积(1)半径为R的球的表面积S球=________.(2)半径为R的球的体积V球=________.【自查自纠】1.(1)Ch 12Ch′12()C+C′h′(2)2πrlπrlπ(r+r′)l(3)侧面积两个底面积侧面积一个底面积2.(1)Sh 13Sh13h()S+SS′+S′(2)πr2h13πr2h13πh()r2+rr′+r′23.(1)4πR2(2)43πR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边长为6π和4π的矩形,则圆柱的表面积为()A.6π(4π+3)B.8π(3π+1)C.6π(4π+3)或8π(3π+1)D.6π(4π+1)或8π(3π+2)解:分两种情况:①以边长为6π的边为高时,4π为圆柱底面周长,则2πr=4π,r=2,∴S底=πr2=4π,S侧=6π×4π=24π2,S表=2S底+S侧=8π+24π2=8π(3π+1);②以边长为4π的边为高时,6π为圆柱底面周长,则2πr=6π,r=3.∴S底=πr2=9π,S表=2S底+S侧=18π+24π2=6π(4π+3).故选C.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则此三棱锥的体积为()A.23 2 B. 2 C.23 D.43 2解:∵正三棱锥的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故侧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直角顶点为棱锥的顶点,∴侧棱长为2,V=13×12×(2)2×2=23.故选C.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都等于球的直径,则圆柱的体积与球体积之比为()A.1∶2 B.2∶1 C.2∶3 D.3∶2解:设球半径为R,圆柱底面半径为R,高为2R.∵V球=43πR3,V圆柱=πR2·2R=2πR3,∴V圆柱∶V球=3∶2.故选D.长方体ABCD-A1B1C1D1的8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且AB=2,AD=3,AA1=1,则球面面积为________.解:∵长方体ABCD-A1B1C1D1的8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则外接球的直径是长方体的体对角线,而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为AB2+AD2+AA21=22,∴半径R= 2.∴S球=4πR2=8π.故填8π.若圆锥的侧面积为2π,底面面积为π,则该圆锥的体积为____________.解: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则⎩⎪⎨⎪⎧πr2=π,πrl=2π,有⎩⎪⎨⎪⎧r=1,l=2,从而可知圆锥的高h=l2-r2=4-1= 3.∴V=13×π×3=33π.故填33π.类型一空间几何体的面积问题如图,在△ABC中,∠ABC=45°,∠BAC=90°,AD是BC边上的高,沿AD把△ABD折起,使∠BDC=90°.(1)证明:平面ADB⊥平面BDC;(2)若BD=1,求三棱锥D-ABC的表面积.解:(1)证明:∵折起前AD是BC边上的高,∴沿AD把△ABD折起后,AD⊥DC,AD⊥BD.又DB∩DC=D,∴AD⊥平面BDC.又∵AD⊂平面ADB,∴平面ADB⊥平面BDC.(2)由(1)知,DA⊥BD,BD⊥DC,DC⊥DA,DB=DA=DC=1,∴AB=BC=CA= 2.从而S△DAB=S△DBC=S△DCA=12×1×1=12,S△ABC=12×2×2×sin60°=32.∴三棱锥D-ABC的表面积S=12×3+32=3+32.【评析】充分运用图形在翻折前后的不变性,如角的大小不变,线段长度不变,线线关系不变等,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推理证明,然后再计算.(2013·福建)已知某一多面体内接于球构成一个简单组合体,如果该组合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均如图所示,且图中的四边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该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___.解:由三视图可知该组合体为球内接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正方体的体对角线为球的直径2r=22+22+22=23,S球=4πr2=12π.故填12π.类型二空间旋转体的面积问题如图,半径为4的球O中有一内接圆柱,当圆柱的侧面积最大时,球的表面积与该圆柱的侧面积之差是______.解:如图,设球的一条半径与圆柱相应的母线的夹角为α,圆柱侧面积S=2π×4sinα×2×4cosα=32πsin2α,当α=π4时,S取最大值32π,此时球的表面积与该圆柱的侧面积之差为32π.故填32π.【评析】根据球的性质,内接圆柱上,下底面中心连线的中点为球心,且圆柱的上,下底面圆周均在球面上,球心和圆柱的上,下底面圆上的点的连线与母线的夹角相等,这些为我们建立圆柱的侧面积与上述夹角之间的函数关系提供了依据.(2012·辽宁)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解: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长4宽3高1的长方体的中间挖去一个半径为1高为1的圆柱所成几何体,所以表面积为2×(4×3+4×1+3×1)-2×π×12+2π×1×1=38.故填38.类型三空间多面体的体积问题一个正三棱锥(底面是正三角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三角形的中心)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15,求这个三棱锥的体积.解:如图所示为正三棱锥S-ABC,设H为正三角形ABC的中心,连接SH,则SH的长即为该正三棱锥的高.连接AH并延长交BC于E,则E为BC的中点,且AH⊥BC.∵△ABC是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AE =32×6=33,AH =23AE =2 3. 在△ABC 中,S △ABC =12BC ×AE =12×6×33=93,在Rt △SHA 中,SA =15,AH =23, ∴SH =SA 2-AH 2=15-12= 3.∴V 正三棱锥=13×S △ABC ×SH =13×93×3=9.【评析】(1)求锥体的体积,要选择适当的底面和高,然后应用公式V =13Sh进行计算.(2)求空间几何体体积的常用方法为割补法和等积变换法:①割补法:将这个几何体分割成几个柱体,锥体,分别求出柱体和锥体的体积,从而得出要求的几何体的体积;②等积变换法:特别的,对于三棱锥,由于其任意一个面均可作为棱锥的底面,从而可选择更容易计算的方式来求体积;利用“等积性”还可求“点到面的距离”.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ADE ,△BCF 均为正三角形,EF ∥AB ,EF =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A.23 B.33 C.43 D.32 解:如图,过A ,B 两点分别作AM ,BN 垂直于EF ,垂足分别为M ,N ,连接DM ,CN ,可证得DM ⊥EF ,CN ⊥EF ,则多面体ABCDEF 分为三部分,即多面体的体积V ABCDEF =V AMD -BNC +V E -AMD +V F -BNC .依题意知AEFB 为等腰梯形.易知Rt △DME Rt △CNF ,∴EM =NF =12.又BF =1,∴BN =32.作NH 垂直于BC ,则H 为BC 的中点,∴NH =22. ∴S △BNC =12·BC ·NH =24.∴V F -BNC =13·S △BNC ·NF =224, V E -AMD =V F -BNC =224,V AMD -BNC =S △BNC·MN=24. ∴V ABCDEF =23,故选A .类型四 空间旋转体的体积问题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是( )A .8-2π3B .8-π3C .8-2πD .2π3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为一个正方体中间去掉一个圆锥,所以它的体积是V =23-13×π×12×2=8-23π.故选A.【评析】根据已知三视图想象出该几何体的直观图,然后分析该几何体的组成,再用对应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2012·河南模拟)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主)视图,侧(左)视图均是由三角形与半圆构成,俯视图由圆与其内接三角形构成,根据图中的数据可得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A.2π3+12 B.4π3+16 C.2π6+16 D.2π3+12解:由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的上部是一个三棱锥,下部是半球,根据三视图中的数据可得V =12×43π×⎝⎛⎭⎫223+13×⎝⎛⎭⎫12×1×1×1=2π6+16.故选C.1.几何体的展开与折叠(1)几何体的表面积,除球以外,都是利用展开图求得的,利用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思想,把一个平面图形折叠成一个几何体,再研究其性质,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的常用方法.(2)多面体的展开图①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②正棱锥的侧面展开图是由一些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拼成的,底面是正多边形;③正棱台的侧面展开图是由一些全等的等腰梯形拼成的,底面是正多边形.(3)旋转体的展开图①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矩形的长(或宽)是底面圆周长,宽(或长)是圆柱的母线长;②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扇形的半径长是圆锥的母线长,弧长是圆锥的底面周长;③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是扇环,扇环的上,下弧长分别为圆台的上,下底面周长.注:①圆锥中母线长l 与底面半径r 和展开图扇形中半径和弧长间的关系及符号容易混淆,同学们应多动手推导,加深理解.②圆锥和圆台的侧面积公式S 圆锥侧=12cl 和S 圆台侧=12(c ′+c )l 与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在形式上相同,可将二者联系起来记忆.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关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的计算通常是将空间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问题,这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常用的基本方法.(1)棱柱,棱锥,棱台等多面体的表面积可以分别求各面面积,再求和,对于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也可直接利用公式;(2)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是曲面,计算其侧面积时需将曲面展为平面图形计算,而表面积是侧面积与底面圆的面积之和;(3)组合体的表面积应注意重合部分的处理. 3.空间几何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1)计算柱,锥,台体的体积,关键是根据条件找出相应的底面面积和高,应注意充分利用多面体的截面和旋转轴截面,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求解.(2)注意求体积的一些特殊方法:分割法,补体法,还台为锥法等,它们是计算一些不规则几何体体积常用的方法,应熟练掌握.(3)利用三棱锥的“等体积性”可以解决一些点到平面的距离问题,即将点到平面的距离视为一个三棱锥的高,通过将其顶点和底面进行转化,借助体积的不变性解决问题.4.由几何体的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问题,一般按如下三个步骤求解:(1)由三视图想象出原几何体的形状;(2)由三视图给出的数量关系确定原几何体的数量关系;(3)如果是规则几何体,直接代入公式求解,如果不是规则几何体,通过“割补”后,转化为规则几何体求解.1.已知圆锥的正视图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则该圆锥体积为( )A .2π2B .2πC .3π3D .3π 解:易知圆锥的底面直径为2,母线长为2,则该圆锥的高为22-12=3,因此其体积是13π·12×3=3π3.故选C. 2.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则这个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是( ) A .2 3 B .3 2 C .6 D . 6 解: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 ,b ,c ,则有ab =2,ac =3,bc =6,解得a =1,b =2,c=3,则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l =a 2+b 2+c 2= 6.故选D.3.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2π+2 3B .4π+2 3C .2π+233D .4π+233解:该空间几何体由一圆柱和一正四棱锥组成,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2,体积为2π,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3,所以体积为13×(2)2×3=233.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2π+233.故选C . 4.将长,宽分别为4和3的长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成直二面角,得到四面体A -BCD ,则四面体A -B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25πB .50πC .5πD .10π解:由题设知AC 为外接球的直径,∴2R =32+42=5,S 表=4πR 2=4π×⎝⎛⎭⎫522=25π.故选A.。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立体几何 课时5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课件 文
第六页,共三十八页。
1.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 垂直于这个平面.
2.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它垂直于这个平面 内的任何一条直线(证明线线垂直的一个重要方法).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这一条 直线也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八页。
证明:(1)在平面 ABD 内,因为 AB⊥AD,EF⊥AD,
(2)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 平行 . (píngxíng)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a⊥α,b⊥α⇒ a∥b .
2021/12/13
第五页,共三十八页。
3.两平面垂直的判定
(1)利用定义:两个平面相交,若所成的二面角为 90°,
则称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2) 判 定 定 理 : 如 果 一 个 平 面 经 过 另 一 个 平 面 的 一
2021/12/13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八页。
因为 FE⊂平面 PCE,所以平面 PAC⊥平面 PCE. 因为 PA⊥平面 ABCD,BD⊂平面 ABCD, 所以 PA⊥BD. 因为四边形 ABCD 是菱形,所以 BD⊥AC. 因为 PA∩AC=A,所以 BD⊥平面 PAC. 因为 BD∥EF,所以 EF⊥平面 PAC.
2021/12/13
第二十页,共三十八页。
【变式探究(tànjiū)】
1.四面体 ABCD 中,AC=BD,E、F 分别是 AD、BC 的中点,且 EF= 22AC,∠BDC=90°,求证:BD⊥平面 ACD.
2021/12/13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八页。
证明:取 CD 的中点 G,连接 EG、FG,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八页。
核按钮(新课标)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 8.5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习题 理
§8.5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1.线线垂直如果两条直线所成的角是______(无论它们是相交还是异面),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直线与平面垂直(1)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直线l叫做______________,平面α叫做______________.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惟一的公共点P叫做______.垂线上任意一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做这个点到这个平面的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个点到平面的________.(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______________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推论: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用符号表示:a∥b,a⊥α⇒b⊥α.(3)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__________.3.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________,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任一直线与平面所成角θ的范围是____________.4.二面角的有关概念(1)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________________叫做二面角.(2)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______________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的范围是__________.5.平面与平面垂直(1)定义: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____________,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_______,则这两个平面垂直.(3)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______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自查自纠1.直角2.(1)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l⊥α平面α的垂线直线l的垂面垂足距离(2)两条相交直线(3)平行3.锐角 [0°,90°]4.(1)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 (2)垂直于棱 [0°,180°] 5.(1)直二面角 (2)垂线 (3)交线(2015·福建)若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 垂直于平面α,则“l ⊥m ”是“l ∥α”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若l ⊥m ,m ⊥平面α,则l ∥α或l ⊂α;若l ∥α,m ⊥平面α,则l ⊥m ,∴“l ⊥m ”是“l ∥α”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故选B .(2015·浙江)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且l ⊂α,m ⊂β( )A .若l ⊥β,则α⊥βB .若α⊥β,则l ⊥mC .若l ∥β,则α∥βD .若α∥β,则l ∥m解:对于A ,由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A 正确;对于B ,直线l ,m 相交、平行、异面都有可能,B 错误;对于C ,要求α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β,才能推出α∥β,C 错误;对于D ,l ,m 平行、异面都有可能,D 错误.故选A .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各棱长相等,侧棱垂直于底面,点D 是侧面BB 1C 1C 的中心,则AD 与平面BB 1C 1C 所成角的大小是( )A .30°B .45°C .60°D .90°解:如图,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DE ,可知AE ⊥侧面BB 1C 1C ,∠ADE 就是AD 与侧面BB 1C 1C 所成的角.设各棱长为a ,则在Rt △AED 中,DE =12a ,AE =32a ,tan ∠ADE =3,所以∠ADE =60°.故选C .如图,二面角αl β的大小是60°,线段AB ⊂α,B ∈l ,AB 与l 所成的角为30°.则AB 与平面β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________.解:过点A 作平面β的垂线,垂足为C ,连接BC ,在β内作CD ⊥l ,交l 于点D ,连接AD .∵l ⊥CD ,l ⊥AC ,AC ∩CD =C ,∴l ⊥面ACD .∴l ⊥AD .故∠ADC 为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即∠ADC =60°,易知∠ABC 为直线AB 与平面β所成的角. 设CD =a ,则AD =2a ,AC =3a . 又∵∠ABD =30°,∴AB =4a .∴sin ∠ABC =AC AB =3a 4a =34.故填34.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AA 1⊥底面ABC ,底面是以∠ABC 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C =2a ,BB 1=3a ,D 是A 1C 1的中点,点F 在线段AA 1上,当AF =______时,CF ⊥平面B 1DF .解:B 1D ⊥平面ACC 1A 1,所以B 1D ⊥CF . 要CF ⊥平面B 1DF ,只要CF ⊥DF 即可. 令CF ⊥DF ,∠A 1FD =∠ACF ,∠AFC =∠A 1DF , 设AF =x ,则A 1F =3a -x . 由Rt △CAF ∽Rt △FA 1D ,得AC A 1F =AF A 1D ,即2a 3a -x =xa, 解得x =a 或x =2a .(亦可由勾股定理求得)故填a 或2a.类型一 线线垂直问题如图,在四棱台ABCD A 1B 1C 1D 1中,D 1D ⊥平面ABCD ,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2AD ,AD =A 1B 1,∠BAD =60°.(1)证明:AA 1⊥BD ; (2)证明:CC 1∥平面A 1BD .证明:(1)∵D 1D ⊥面ABCD ,且BD ⊂面ABCD ,∴D 1D ⊥BD . 又∵AB =2AD ,∠BAD =60°,在△ABD 中,由余弦定理得BD 2=AD 2+AB 2-2AD ·AB cos60°=3AD 2,∴AD 2+BD 2=AB 2. ∴AD ⊥BD .又∵AD ∩D 1D =D ,∴BD ⊥面ADD 1A 1. 又AA 1⊂面ADD 1A 1, ∴AA 1⊥BD .(2)连接AC ,A 1C 1,设AC ∩BD =E ,连接A 1E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EC =12AC .由棱台定义及AB =2AD =2A 1B 1知A 1C 1∥EC 且A 1C 1=EC ,∴四边形A 1ECC 1为平行四边形.∴CC 1∥A 1E .又∵A 1E ⊂面A 1BD ,CC 1⊄面A 1BD , ∴CC 1∥面A 1BD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线线、线面位置关系.第(1)问证明线线垂直,其实质是通过证明线面垂直,再化归为线线垂直;第(2)问证明线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由于面A 1BD 中没有与CC 1平行的直线,故需作辅助线.(2015·江苏)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已知AC ⊥BC ,BC =CC 1,设AB 1的中点为D ,B 1C ∩BC 1=E .求证:(1)DE ∥平面AA 1C 1C ; (2)BC 1⊥AB 1.证明:(1)由题意知E 为B 1C 的中点,又D 为AB 1的中点,∴DE ∥AC .又∵DE ⊄平面AA 1C 1C ,AC ⊂平面AA 1C 1C ,∴DE ∥平面AA 1C 1C .(2)∵棱柱ABC A 1B 1C 1是直三棱柱,∴CC 1⊥平面ABC .∵AC ⊂平面ABC ,∴AC ⊥CC 1.又∵AC ⊥BC ,CC 1⊂平面BCC 1B 1,BC ⊂平面BCC 1B 1,BC ∩CC 1=C ,∴AC ⊥平面BCC 1B 1.又∵BC 1⊂平面BCC 1B 1,∴BC 1⊥AC .∵BC =CC 1,∴矩形BCC 1B 1是正方形,∴BC 1⊥B 1C .又AC ∩B 1C =C ,∴BC 1⊥平面B 1AC .又∵AB 1⊂平面B 1AC ,∴BC 1⊥AB 1.类型二 线面垂直问题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AB ⊥AD ,点E 在线段AD 上,且CE ∥AB .(1)求证:CE ⊥平面PAD ;(2)若PA =AB =1,AD =3,CD =2,∠CDA =45°,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解:(1)证明:因为PA ⊥底面ABCD ,CE ⊂平面ABCD ,所以PA ⊥CE . 因为AB ⊥AD ,CE ∥AB ,所以CE ⊥AD . 又PA ∩AD =A ,所以CE ⊥平面PAD . (2)由(1)可知CE ⊥AD .在Rt △ECD 中,CE =CD ·sin45°=1,DE =CD ·cos45°=1, 又因为AB =1,则AB =CE . 又CE ∥AB ,AB ⊥AD ,所以四边形ABCE 为矩形,四边形ABCD 为梯形. 因为AD =3,所以BC =AE =AD -DE =2,S ABCD =12(BC +AD )·AB =12(2+3)×1=52,V P ABCD =13S ABCD ·PA =13×52×1=56.于是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为56.【点拨】证明线面垂直的基本思路是证明该直线和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亦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来证明;第(2)问的难点在于求底面四边形ABCD 的面积,注意充分利用题设条件,先证明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从而求出底面面积,最后求体积.(2015·浙江)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AC =90°,AB =AC =2,A 1A=4,A 1在底面ABC 的射影为BC 的中点,D 是B 1C 1的中点.证明:A 1D ⊥平面A 1BC .证明:设E 为BC 的中点,连接A 1E ,DE ,AE ,由题意得A 1E ⊥平面ABC ,∴A 1E ⊥AE .∵AB =AC ,∴AE ⊥BC ,∴AE ⊥平面A 1BC . 由D ,E 分别为B 1C 1,BC 的中点,得DE ∥B 1B 且DE =B 1B ,从而DE ∥A 1A 且DE =A 1A ,∴四边形A 1AED 为平行四边形, ∴A 1D ∥AE .又∵AE ⊥平面A 1BC ,∴A 1D ⊥平面A 1BC .类型三 面面垂直问题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AD =1,AA 1=2,M 是棱CC 1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A 1M 和C 1D 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2)证明:平面ABM ⊥平面A 1B 1M .解:(1)因为C 1D 1∥B 1A 1,所以∠MA 1B 1为异面直线A 1M 和C 1D 1所成的角,因为A 1B 1⊥平面BCC 1B 1,所以∠A 1B 1M =90°.而A 1B 1=1,B 1M =B 1C 21+MC 21=2,故tan ∠MA 1B 1=B 1MA 1B 1= 2. (2)证明:由A 1B 1⊥平面BCC 1B 1,BM ⊂平面BCC 1B 1, 得A 1B 1⊥BM .①由(1)知,B 1M =2,又BM =BC 2+CM 2=2,B 1B =2,B 1M 2+BM 2=B 1B 2,从而BM ⊥B 1M .②又A 1B 1∩B 1M =B 1,由①②得BM ⊥平面A 1B 1M . 而BM ⊂平面ABM ,∴平面ABM ⊥平面A 1B 1M .【点拨】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般方法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问题转化为共面问题,通过解三角形求出所构造的角;证明面面垂直,可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而线面垂直又可以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在证明过程中,需充分利用规则几何体本身所具有的几何特征简化问题,有时还需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通过计算来证明垂直关系,这在高考题中是常用方法之一.如图,在三棱锥V ABC 中,VC ⊥底面ABC ,AC ⊥BC ,D 是AB 的中点,且AC=BC =a ,∠VDC =θ⎝⎛⎭⎪⎫0<θ<π2.(1)求证:平面VAB ⊥平面VCD ;(2)当角θ在⎝⎛⎭⎪⎫0,π2上变化时,求直线BC 与平面VAB 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解:(1)证明:∵AC =BC =a ,∴△ACB 是等腰三角形.又D 是AB 的中点,∴CD ⊥AB . 又VC ⊥底面ABC ,∴VC ⊥AB . 于是AB ⊥平面VCD .又AB ⊂平面VAB , ∴平面VAB ⊥平面VCD .(2)在平面VCD 内过点C 作CH ⊥VD 于H ,则由(1)知CH ⊥平面VAB . 连接BH ,于是∠CBH 就是直线BC 与平面VAB 所成的角.在Rt △CHD 中,易知CH =22a sin θ.设∠CBH =φ,在Rt △BHC 中,CH =a sin φ,∴22sin θ=sin φ. ∵0<θ<π2,∴0<sin θ<1,0<sin φ<22.又0<φ<π2,∴0<φ<π4.即直线BC 与平面VAB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0,π4.类型四 垂直综合问题如图,在圆锥PO 中,已知PO =2,⊙O 的直径AB =2,C 是AB ︵的中点,D为AC 的中点.(1)证明:平面POD ⊥平面PAC ; (2)求二面角B PA C 的余弦值.解:(1)证明:∵OA =OC ,D 为AC 的中点,∴AC ⊥OD .又∵PO ⊥底面⊙O ,AC ⊂底面⊙O ,∴AC ⊥PO .∵OD ∩PO =O ,∴AC ⊥平面POD .而AC ⊂平面PAC ,∴平面POD ⊥平面PAC .(2)在平面POD 中,过O 作OH ⊥PD 于H ,由(1)知,平面POD ⊥平面PAC ,∴OH ⊥平面PAC .又PA⊂平面PAC,∴PA⊥OH.在平面PAO中,过O作OG⊥PA于G,连接HG,则有PA⊥平面OGH,从而PA⊥HG,∴∠OGH是二面角BPAC的平面角.在Rt△ODA中,OD=OA·sin45°=22.在Rt△POD中,OH=PO·ODPO2+OD2=2×222+12=105,在Rt△POA中,OG=PO·OAPO2+OA2=2×12+1=63,在Rt△OHG中,sin∠OGH=OHOG=10563=155,所以cos∠OGH=105.故二面角BPAC的余弦值为105.【点拨】本题以圆锥为载体,主要考查面面垂直及二面角的计算等.第(1)问是利用隐含的线线、线面垂直得出面面垂直,充分利用圆及圆锥的性质是证明的关键;第(2)问的难点在于如何作出二面角BPAC的平面角,这主要是利用第(1)问面面垂直的性质作图来实现的,在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后,构造(或找出)含此角的三角形,计算即可.注意尽量将计算问题放在直角三角形内.(2015·陕西)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AD=π2,AB=BC=1,AD=2,E是AD的中点,O是AC与BE的交点,将△ABE沿BE折起到△A1BE的位置,如图2.(1)证明:CD⊥平面A1OC;(2)若平面A1BE⊥平面BCDE,求平面A1BC与平面A1CD夹角的余弦值.解:(1)在图1中,∵AB=BC=1,AD=2, E是AD的中点,∠BAD=π2,∴四边形ABCE 为正方形,∴BE⊥AC,即在图2中,BE⊥OA1,BE⊥OC,从而BE⊥平面A1OC.又CD∥BE,∴CD⊥平面A1OC.(2)∵平面A1BE⊥平面BCDE,且由(1)知BE⊥OA1,BE⊥OC,∴∠A1OC为二面角A1BEC的平面角,∴∠A 1OC =π2.以O 为坐标原点,OB →,OC →,OA 1→所在方向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A 1B =A 1E =BC =ED =1,BC ∥ED ,∴B ⎝ ⎛⎭⎪⎫22,0,0,E ⎝ ⎛⎭⎪⎫-22,0,0,A 1⎝ ⎛⎭⎪⎫0,0,22,C ⎝ ⎛⎭⎪⎫0,22,0,得BC →=⎝ ⎛⎭⎪⎫-22,22,0,A 1C →=⎝⎛⎭⎪⎫0,22,-22,CD →=BE →=(-2,0,0).设平面A 1BC 的法向量为n 1=(x 1,y 1,z 1),平面A 1CD 的法向量为n 2=(x 2,y 2,z 2),平面A 1BC 与平面A 1CD 的夹角为θ,则由⎩⎪⎨⎪⎧n 1·BC →=0,n 1·A 1C →=0,得⎩⎪⎨⎪⎧-x 1+y 1=0,y 1-z 1=0,取n 1=(1,1,1);由⎩⎪⎨⎪⎧n 2·CD →=0,n 2·A 1C →=0,得⎩⎪⎨⎪⎧x 2=0,y 2-z 2=0,取n 2=(0,1,1),从而cos θ=|cos 〈n 1,n 2〉|=23×2=63,即平面A 1BC 与平面A 1CD 夹角的余弦值为63.1.判断(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 (1)根据定义;(2)如果直线a ∥b ,a ⊥c ,则b ⊥c ; (3)如果直线a ⊥面α,c ⊂α,则a ⊥c ; (4)向量法: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数量积为零. 2.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1)利用判定定理:两相交直线a ,b ⊂α,a ⊥c ,b ⊥c ⇒c ⊥α; (2)a ∥b ,a ⊥α⇒b ⊥α;(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 ⊥α⇒a ⊥β;(4)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α⊥β,α∩β=m ,a ⊂α,a ⊥m ⇒a ⊥β;α⊥γ,β⊥γ,α∩β=m ⇒m ⊥γ.3.证明面面垂直的主要方法(1)利用判定定理:a ⊥β,a ⊂α⇒α⊥β;(2)用定义证明.只需判定两平面所成二面角为直二面角;(3)如果一个平面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α∥β,α⊥γ⇒β⊥γ.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的应用当两个平面垂直时,常作的辅助线是在其中一个面内作交线的垂线,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进而可以证明线线垂直(必要时可以通过平面几何的知识证明垂直关系),构造(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得到点到面的距离等.5.注意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间的相互转化6.线面角、二面角求法 求这两种空间角的步骤:根据线面角的定义或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作(找)出该角,再解三角形求出该角,步骤是作(找)⇒证⇒求(算)三步曲.也可用射影法:设斜线段AB 在平面α内的射影为A ′B ′,AB 与α所成角为θ,则cos θ=||A ′B ′||AB ;设△ABC 在平面α内的射影三角形为△A ′B ′C ′,平面ABC 与α所成角为θ,则cos θ=S △A ′B ′C ′S △ABC.1.已知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l 为直线,若α⊥β,α∩β=l ,则( ) A .垂直于平面β的平面一定平行于平面α B .垂直于直线l 的直线一定垂直于平面α C .垂直于平面β的平面一定平行于直线l D .垂直于直线l 的平面一定与平面α,β都垂直解: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垂直于直线l 的平面一定与平面α,β都垂直.故选D .2.已知直二面角αl β,点A ∈α,AC ⊥l ,C 为垂足,B ∈β,BD ⊥l ,D 为垂足.若AB =2,AC =BD =1,则D 到平面ABC 的距离等于( )A.23B.33C.63D .1解:由题意知平面ABC ⊥平面β,∴点D 到BC 的距离为点D 到平面ABC 的距离.由题设知BC =3,CD =2,∴点D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23=63.故选C . 3.(2015·安徽)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平行B .若m ,n 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 与n 平行C .若α,β不平行...,则在α内不存在...与β平行的直线D .若m ,n 不平行...,则m 与n 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 解:A 中,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故A 错误;B 中,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故B 错误;C 中,若两个平面相交,则一个平面内与交线平行的直线一定和另一个平面平行,故C 错误;D 中,若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条直线平行,所以若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它们不可能垂直于同一个平面,故D 正确.故选D .4.(2015·福建质量检查)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VA 垂直圆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周上不同于A ,B 的任意一点,M ,N 分别为VA ,V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MN ∥ABB .MN 与BC 所成的角为45° C .OC ⊥平面VACD .平面VAC ⊥平面VBC解:依题意,MN ∥AC ,又直线AC 与AB 相交,因此MN 与AB 不平行,A 错误;注意到AC ⊥BC ,因此MN 与BC 所成的角是90°,B 错误;注意到直线OC 与AC 不垂直,因此OC 与平面VAC 不垂直,C 错误;由于BC ⊥AC ,BC ⊥VA ,因此BC ⊥平面VAC .又BC ⊂平面VBC ,∴平面VBC ⊥平面VAC ,D 正确.故选D .5.把等腰直角△ABC 沿斜边上的高AD 折成直二面角B AD C ,则BD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 2B.22C .1D.33解:在面ADC 中,过D 作DE ⊥AC ,交AC 于点E .连接BE ,二面角B AD C 为直二面角,∴BD ⊥平面ADC ,BD ⊥AC .又∵DE ∩BD =D ,∴AC ⊥平面BDE .∴平面BDE ⊥平面ABC ,故∠DBE 是BD 与平面ABC 所成角,由翻折不变性可知DE =12AB =22BD ,在Rt △BDE 中,tan ∠DBE =DE BD =22(亦可由射影法cos ∠BED =S 射S 原=S △ADCS △ABC=DE BE =33或坐标法求得).故选B . 6.(2015·衡水模拟)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过点A 作平面A 1BD 的垂线,垂足为点H .则以下命题中,错误的是( )A .点H 是△A 1BD 的垂心B .AH 垂直于平面CB 1D 1C .AH 延长线经过点C 1D .直线AH 和BB 1所成角为45°解:对于A ,由于AA 1=AB =AD ,∴点A 在平面A 1BD 上的射影必到点A 1,B ,D 的距离相等,即点H 是△A 1BD 的外心,而A 1B =A 1D =BD ,∴点H 是△A 1BD 的垂心,命题A 是真命题;对于B ,由于B 1D 1∥BD ,CD 1∥A 1B ,∴平面A 1BD ∥平面CB 1D 1,而AH ⊥平面A 1BD ,从而AH ⊥平面CB 1D 1,命题B 是真命题;对于C ,由于AH ⊥平面A 1BD ,AC 1⊥平面A 1BD ,∴AH 的延长线经过C 1,命题C 是真命题;对于D ,由C 知直线AH 即是直线AC 1,又直线AA 1∥BB 1,∴直线AH 和BB 1所成的角为∠A 1AC 1,而tan ∠A 1AC 1=2,命题D 是假命题.故选D .7.(2015·福建月考)点P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面对角线BC 1上运动,则下列四个命题:①三棱锥A D 1PC 的体积不变; ②A 1P ∥平面ACD 1; ③DP ⊥BC 1;④平面PDB 1⊥平面ACD 1.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____.解:由题意可得直线BC 1平行于直线AD 1,并且直线AD 1⊂平面AD 1C ,直线BC 1⊄平面AD 1C ,∴直线BC 1∥平面AD 1C .∵VA D 1PC =VP AD 1C ,且点P 到平面AD 1C 的距离不变, ∴三棱锥A D 1PC 的体积不变,①正确; 连接A 1C 1,A 1B ,可得平面AD 1C ∥平面A 1C 1B . ∵A 1P ⊂平面A 1C 1B ,∴A 1P ∥平面ACD 1,②正确;当点P运动到B点时,△DBC1是等边三角形,∴DP不垂直BC1.③错误;∵直线AC⊥平面D1DBB1,DB1⊂平面D1DBB1,∴AC⊥DB1.同理可得AD1⊥DB1.∴DB1⊥平面ACD1.又∵DB1⊂平面PDB1,∴平面PDB1⊥平面ACD1,④正确.综上知,①②④正确.故填①②④.8.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G分别是AB,BC,B1C1的中点.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①以正方体的顶点为顶点的三棱锥的四个面最多只有三个面是直角三角形;②P在直线FG上运动时,AP⊥DE;③Q在直线BC1上运动时,三棱锥AD1QC的体积不变;④M是正方体的面A1B1C1D1内到点D和C1距离相等的点,则M点的轨迹是一条线段.解:三棱锥A1ABC的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①错误;P在FG上运动时,PF⊥平面ABCD,∴PF⊥DE,又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AB,BC的中点,∴AF⊥DE,∴DE⊥平面PAF,∴DE⊥PA,②正确;VAD1QC=VQAD1C,∵BC1∥AD1,∴BC1∥平面AD1C,∴无论点Q在BC1上怎样运动,Q到平面AD1C的距离都相等,③正确;到点D和C1距离相等的点在平面A1BCD1上,而面A1BCD1∩面A1B1C1D1=A1D1,∴点M的轨迹是线段A1D1,④正确.故填②③④.9.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点E是正方形BCC1B1的中心,点F,G 分别是棱C1D1,DD1的中点.设点E1是点E在平面DCC1D1内的正投影.(1)证明:直线FG⊥平面FEE1;(2)求异面直线E1G与EA所成角的正弦值.解:如图示,连接EE1,EB.(1)证明:∵E1G=2,FE1=FG=2,易得FE 21+FG 2=E 1G 2, ∴FG ⊥FE 1.又∵EE 1⊥面CC 1D 1D , ∴EE 1⊥FG .又EE 1∩FE 1=E 1,∴FG ⊥平面FEE 1. (2)∵E 1G ∥AB ,∴∠EAB 即为异面直线E 1G 与EA 所成的角. ∵BE ⊥AB ,AB =2,BE =2,∴AE = 6.∴sin ∠EAB =BE AE =26=33.10.已知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ABCD 是正方形. (1)若PD =AD ,求PC 与面ABCD 所成的角; (2)求证:平面PBC ⊥平面PCD .解:(1)∵PD ⊥平面ABCD ,∴DC 是直线PC 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PCD 是直线PC 和平面ABCD 所成的角.又∵PD =DA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PD =DC .∴∠PCD =45°,即直线PC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45°.(2)证明:∵PD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 ∴PD ⊥BC ,∵ABCD 为正方形,∴BC ⊥CD , ∵PD ∩CD =D ,PD ,CD ⊂平面PCD , ∴BC ⊥平面PCD .又∵BC ⊂平面PBC ,∴平面PBC ⊥平面PCD .11.(2015·湖南)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 ,F 分别是BC ,CC 1的中点.(1)证明:平面AEF ⊥平面B 1BCC 1;(2)若直线A 1C 与平面A 1ABB 1所成的角为45°,求三棱锥F AEC 的体积.解:(1)证明: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是直三棱柱,∴AE ⊥BB 1.又E 是正三角形ABC 的边BC 的中点,∴AE ⊥BC . ∴AE ⊥平面B 1BCC 1.而AE ⊂平面AEF ,∴平面AEF ⊥平面B 1BCC 1.(2)设AB 的中点为D ,连接A 1D ,CD .∵△ABC 是正三角形.∴CD ⊥AB . 又三棱柱ABC A 1B 1C 1是直三棱柱,∴CD ⊥AA 1.∴CD ⊥平面A 1ABB 1,于是∠CA 1D 为直线A 1C 与平面A 1ABB 1所成的角.由题设,∠CA 1D =45°,∴A 1D =CD =32AB = 3.在Rt △AA 1D 中,AA 1=A 1D 2-AD 2=3-1=2,∴FC =12AA 1=22.故三棱锥F AEC 的体积V =13S △AEC ×FC =13×32×22=612.(2015·安徽)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PA =1,AB =1,AC =2,∠BAC =60°.(1)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2)证明:在线段PC 上存在点M ,使得AC ⊥BM ,并求PMMC的值. 解:(1)由题设AB =1,AC =2,∠BAC =60°,可得S △ABC =12·AB ·AC ·sin60°=32.由PA ⊥平面ABC ,可知PA 是三棱锥P ABC 的高,又PA =1,∴三棱锥P ABC 的体积V=13·S △ABC ·PA =36.(2)证明:在平面ABC 内,过点B 作BN ⊥AC ,垂足为N .在平面PAC 内,过点N 作MN ∥PA ,交PC 于点M ,连接BM .由PA ⊥平面ABC 知PA ⊥AC ,又MN ∥PA ,∴MN ⊥AC .又BN ⊥AC ,BN ∩MN =N ,BN ⊂平面MBN ,MN ⊂平面MBN ,∴AC ⊥平面MBN .又BM ⊂平面MBN ,∴AC ⊥BM .在Rt △BAN 中,AN =AB ·cos ∠BAC =12,从而NC =AC -AN =32.由MN ∥PA ,得PM MC =AN NC =13.。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立体几何 课时6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课件 文
的
.
答案:中点 外心 垂心
2021/12/13
第十页,共三十六页。
4.如图,棱长都为 a 的正四棱锥中.
(1)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
;
(2) 侧面 与 底面 所成的 锐 二面 角 的平 面角 的 正弦 值
为
.
2021/12/13
第十一页,共三十六页。
解:(1)此正棱锥的高为 22a,故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
第十九页,共三十六页。
在 △ ABD 中 , 由 余 弦 定 理 知 BD2 = 22 + 12 -
2×2×1×cos 60°=3,所以 BD= 3,所以 B1D1= 3.
又 AB1 与 AD1 所成的角即为 AB1 与 BC1 所成的角 θ ,
所以
cos
θ=AB221×+AABD1×12-ABD11D21=2×5+25-×3
2021/12/13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六页。
在 Rt△ADB 中,AB2=AD2+BD2=41,得 AB= 41, 在 Rt△POD 中, PD2=PO2+OD2, 在 Rt△PDB 中, PB2=PD2+BD2, 所以 PB2=PO2+OD2+BD2=36,得 PB=6. 在 Rt△PAO 中, PA2=AO2+OP2=25,得 PA=5. 又 cos ∠BPA=PA2+2PPAB·P2-B AB2=13, 从而 sin∠BPA=2 3 2, 所以 BM=PBsin ∠BPA=4 2. 同理 CM=4 2. 因为 BM2+MC2=BC2,所以∠BMC=90°, 即二面角 B-AP-C 的大小为 90°.
答案:60°
2021/12/13
第九页,共三十六页。
3.过△ABC 所在平面α外一点 P,作 PO⊥α,垂足为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空间中的垂直关系pptx课件新人教B版
(6)√.
【易错点索引】
序号
易错警示
典题索引
1
证明线面垂直时忽视平面上的两条直
线相交
考点一、T3
考点三、角度1
2
证明面面垂直时找错直线
考点一、T3,4
3
应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时忽视与交
线垂直
考点三、角度2
4
线面角、二面角概念混淆致误
即O为△ABC的垂心.
答案:垂
考点一
垂直关系的基本问题
【题组练透】
1.已知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m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则“α⊥β”是
“m⊥β”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设l,m,n表示不同的直线,α,β,γ表示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4)若α⊥β,a⊥β,则a∥α. (
)
)
)
(5)若两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
(6)如果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90°,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
)
提示:(1) ×.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l⊥α.
(2)√.
(3)√.
(4)×. 若α⊥β,a⊥β,则a∥α或a⊂α.
①若m∥l,且m⊥α,则l⊥α;②若α⊥β,m∥α,n⊥β,则m⊥n;③若α⊥β,
γ⊥β,则α∥γ;④如果m⊥n,m⊥α,n∥β,则α⊥β.则错误的命题为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C⊥AB,BC⊥BD,平面ABC⊥平面BCD.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 8.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理(2021年最新整理)
2018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8.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8.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8.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理的全部内容。
第八章立体几何 8.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理1.直线与平面垂直(1)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l与平面α垂直.(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错误!⇒l⊥α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错误!⇒a∥b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1)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若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2)范围:[0,错误!].3.平面与平面垂直(1)二面角的有关概念①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②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构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2)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错误!⇒α⊥β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错误!⇒l⊥α【知识拓展】重要结论:(1)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2)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它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证明线线垂直的一个重要方法).(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这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 ×)(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平面平行.(×)(3)直线a⊥α,b⊥α,则a∥b.( √)(4)若α⊥β,a⊥β⇒a∥α.(×)(5)若直线a⊥平面α,直线b∥α,则直线a与b垂直.( √)1.(教材改编)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平面α⊥平面β,且直线l∥平面α,则直线l⊥平面βB.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C.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D.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γ答案A解析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知A不正确,直线l可能平行平面β,也可能在平面β内.2.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b在平面β内,且b⊥m,则“α⊥β"是“a⊥b”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若α⊥β,因为α∩β=m,b⊂β,b⊥m,所以根据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b⊥α,又a⊂α,所以a⊥b;反过来,当a∥m时,因为b⊥m,且a,m共面,一定有b⊥a,但不能保证b⊥α,所以不能推出α⊥β。
(新课标)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8.4垂直关系及空间角名师课件
1.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直线a、b为异面直线”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是“直线a、b不相交”; ②“直线a垂直于直线b”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是“直线a垂直于直线b在平 面β内的射影”; ③“直线a垂直于平面β”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直线a垂直于平面β内的 无数条直线”.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 ) A.0 B.1 C.2 D.3
设二面角C1-OB1-D的大小为θ,易知θ是锐角,
于是cos
θ=|cos<n1,n2>|=
|
n1=
n1 |
n2 | n2
=
|
2 .3
19
故二面角C1-OB1-D的余弦值为
2
5. 7
19
2 57 19
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一是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是利用面面垂直的 性质定理;三是利用平行线法(若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这个平面,则另 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解题时,注意线线、线面与面面关系的相互转化; 另外,在证明线线垂直时,要注意题中隐含的垂直关系,如等腰三角形的底 边上的高、中线和顶角的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矩形的内角、直径所对的圆 周角、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等等.
AE BC
(2)AE⊂平面PAB,由(1)知 AE ⇒PABE⊥平 面PBC.
PBBC B
PC AE
(3)PC⊂平面PBC,由(2)知 PC ⇒APFC⊥平 面AEF.
AEAF A
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典例2 (2014福建,17,13分)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B=BD=CD=1,AB⊥ BD,CD⊥BD.将△ABD沿BD折起,使得平面ABD⊥平面BCD,如图. (1)求证:AB⊥CD; (2)若M为AD中点,求直线AD与平面MBC所成角的正弦值.
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8.5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教案 理(含解析)
§8.5空间中的垂直关系最新考纲考情考向分析1.以立体几何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垂直关系的简单命题.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是高考中的重点考查内容,涉及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及其应用、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等内容.题型主要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解题要求有较强的推理论证能力,广泛应用转化与化归的思想.1.直线与平面垂直图形条件结论判定a⊥b,b⊂α(b为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a⊥αa⊥m,a⊥n,m、n⊂α,m∩n=Oa⊥αa∥b,a⊥αb⊥α性质a⊥α,b⊂αa⊥ba⊥α,b⊥αa∥b2.平面与平面垂直(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与第三个平面垂直,又这两个平面与第三个平面相交所得的两条交线互相垂直,就称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错误!⇒α⊥β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错误!⇒l⊥α概念方法微思考1.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吗?提示垂直.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在平面内可以找到两条相交直线与该直线垂直,根据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可以得出两平行直线中的另一条也与平面内的那两条直线成90°的角,即垂直于平面内的这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垂直于这个平面.2.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吗?提示垂直.在两个相交平面内分别作与第三个平面交线垂直的直线,则这两条直线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这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与这两条垂线平行,所以该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题组一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 ×)(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3)直线a⊥α,b⊥α,则a∥b.( √)(4)若α⊥β,a⊥β,则a∥α.( ×)(5)若直线a⊥平面α,直线b∥α,则直线a与b垂直.( √)(6)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 ×)题组二教材改编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B.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C.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平面γD.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答案 D解析对于D,若平面α⊥平面β,则平面α内的直线可能不垂直于平面β,即与平面β的关系还可以是斜交、平行或在平面β内,其他选项均是正确的.3.在三棱锥P-ABC中,点P在平面ABC中的射影为点O.(1)若PA=PB=PC,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2)若PA⊥PB,PB⊥PC,PC⊥PA,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答案(1)外(2)垂解析(1)如图1,连接OA,OB,OC,OP,在Rt△POA,Rt△POB和Rt△POC中,PA=PC=PB,所以OA=OB=OC,即O为△ABC的外心.(2)如图2,延长AO,BO,CO分别交BC,AC,AB于点H,D,G.∵PC⊥PA,PB⊥PC,PA∩PB=P,PA,PB⊂平面PAB,∴PC⊥平面PAB,又AB⊂平面PAB,∴PC⊥AB,∵AB⊥PO,PO∩PC=P,PO,PC⊂平面PGC,∴AB⊥平面PGC,又CG⊂平面PGC,∴AB⊥CG,即CG为△ABC边AB上的高.同理可证BD,AH分别为△ABC边AC,BC上的高,即O为△ABC的垂心.题组三易错自纠4.若l,m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为平面,且l⊥α,则“m∥α”是“m⊥l”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由l⊥α且m∥α能推出m⊥l,充分性成立;若l⊥α且m⊥l,则m∥α或者m⊂α,必要性不成立,因此“m∥α”是“m⊥l”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5.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O,M,N分别是线段BD,DD1,D1C1的中点,则直线OM与AC,MN的位置关系是( )A.与AC,MN均垂直B.与AC垂直,与MN不垂直C.与AC不垂直,与MN垂直D.与AC,MN均不垂直答案 A解析因为DD1⊥平面ABCD,所以AC⊥DD1,又因为AC⊥BD,DD1∩BD=D,所以AC⊥平面BDD1B1,因为OM⊂平面BDD1B1,所以OM⊥AC.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OM=1+2=3,MN=1+1=2,ON=1+4=5,所以OM2+MN2=ON2,所以OM⊥MN.故选A.6.如图所示,AB是半圆O的直径,VA垂直于半圆O所在的平面,点C是圆周上不同于A,B 的任意一点,M,N分别为VA,V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MN∥ABB.平面VAC⊥平面VBCC.MN与BC所成的角为45°D.OC⊥平面VAC答案 B解析由题意得BC⊥AC,因为VA⊥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VA⊥BC.因为AC∩VA=A,所以BC⊥平面VAC.因为BC⊂平面VBC,所以平面VAC⊥平面VBC.故选B.题型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1 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AA1=3,BC=2,D是BC的中点,F 是CC1上一点.当CF=2时,证明:B1F⊥平面ADF.证明因为AB=AC,D是BC的中点,所以AD⊥BC.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因为BB1⊥底面ABC,AD⊂底面ABC,所以AD⊥B1B.因为BC∩B1B=B,BC,B1B⊂平面B1BCC1,所以AD⊥平面B1BCC1.因为B1F⊂平面B1BCC1,所以AD⊥B1F.方法一在矩形B1BCC1中,因为C1F=CD=1,B1C1=CF=2,所以Rt△DCF≌Rt△FC1B1,所以∠CFD=∠C1B1F,所以∠B1FD=90°,所以B1F⊥FD.因为AD∩FD=D,AD,FD⊂平面ADF,所以B1F⊥平面ADF.方法二在Rt△B1BD中,BD=CD=1,BB1=3,所以B1D=BD2+BB21=10.在Rt△B1C1F中,B1C1=2,C1F=1,所以B 1F =B 1C 21+C 1F 2= 5. 在Rt△DCF 中,CF =2,CD =1, 所以DF =CD 2+CF 2= 5. 显然DF 2+B 1F 2=B 1D 2, 所以∠B 1FD =90°. 所以B 1F ⊥FD .因为AD ∩FD =D ,AD ,FD ⊂平面ADF , 所以B 1F ⊥平面ADF .思维升华 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及关键(1)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①判定定理;②垂直于平面的传递性;③面面垂直的性质. (2)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线面垂直的性质. 跟踪训练1 如图,在三棱锥ABCD 中,AB ⊥AD ,BC ⊥BD ,平面ABD ⊥平面BCD ,点E ,F (E 与A ,D 不重合)分别在棱AD ,BD 上,且EF ⊥AD . 求证:(1)EF ∥平面ABC ; (2)AD ⊥AC .证明 (1)在平面ABD 内,因为AB ⊥AD ,EF ⊥AD , 则AB ∥EF .又因为EF ⊄平面ABC ,AB ⊂平面ABC , 所以EF ∥平面ABC .(2)因为平面ABD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BCD =BD ,BC ⊂平面BCD ,BC ⊥BD , 所以BC ⊥平面ABD .因为AD ⊂平面ABD ,所以BC ⊥AD . 又AB ⊥AD ,BC ∩AB =B ,AB ⊂平面ABC ,BC ⊂平面ABC ,所以AD ⊥平面ABC .又因为AC ⊂平面ABC ,所以AD ⊥AC . 题型二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2 (2018·全国Ⅰ)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M 中,AB =AC =3,∠ACM =90°.以AC 为折痕将△ACM 折起,使点M 到达点D 的位置,且AB ⊥DA . (1)证明:平面ACD ⊥平面ABC ;(2)Q 为线段AD 上一点,P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BP =DQ =23DA ,求三棱锥Q -ABP 的体积.(1)证明 由已知可得,∠BAC =90°,即BA ⊥AC .又BA ⊥AD ,AD ∩AC =A ,AD ,AC ⊂平面ACD , 所以AB ⊥平面ACD .又AB ⊂平面ABC ,所以平面ACD ⊥平面ABC . (2)解 由已知可得,DC =CM =AB =3,DA =3 2. 又BP =DQ =23DA ,所以BP =2 2.如图,过点Q 作QE ⊥AC ,垂足为E , 则QE ∥DC 且QE =13DC .由已知及(1)可得,DC ⊥平面ABC , 所以QE ⊥平面ABC ,QE =1. 因此,三棱锥Q -ABP 的体积为V Q -ABP =13×S △ABP ×QE=13×12×3×22sin45°×1=1. 思维升华 (1)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 ①面面垂直的定义;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 ⊥β,a ⊂α⇒α⊥β).(2)在已知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跟踪训练2 (2018·锦州调研)如图,三棱锥P -ABC 中,底面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PA ⊥PC ,PB =2.(1)求证:平面PAC ⊥平面ABC ; (2)若PA =PC ,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 证明 (1)如图,取AC 的中点O ,连接BO ,PO , 因为△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 所以BO ⊥AC ,BO = 3. 因为PA ⊥PC ,所以PO =12AC =1.因为PB =2,所以OP 2+OB 2=PB 2, 所以PO ⊥OB .因为AC ∩OP =O ,AC ,OP ⊂平面PAC , 所以BO ⊥平面PAC .又OB ⊂平面ABC ,所以平面PAC ⊥平面ABC .(2)解 因为PA =PC ,PA ⊥PC ,AC =2, 所以PA =PC = 2. 由(1)知BO ⊥平面PAC ,所以V P -ABC =V B -APC =13S △PAC ·BO =13×12×2×2×3=33.题型三 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 命题点1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例3 如图,AB 是⊙O 的直径,PA 垂直于⊙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周上不同于A ,B 的一动点. (1)证明:△PBC 是直角三角形;(2)若PA =AB =2,且当直线PC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时,求直线AB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1)证明 ∵AB 是⊙O 的直径,C 是圆周上不同于A ,B 的一动点. ∴BC ⊥AC ,∵PA ⊥平面ABC ,∴BC ⊥PA , 又PA ∩AC =A ,PA ,AC ⊂平面PAC , ∴BC ⊥平面PAC ,∴BC ⊥PC , ∴△BPC 是直角三角形.(2)解 如图,过A 作AH ⊥PC 于H , ∵BC ⊥平面PAC , ∴BC ⊥AH ,又PC ∩BC =C ,PC ,BC ⊂平面PBC , ∴AH ⊥平面PBC ,∴∠ABH 是直线AB 与平面PBC 所成的角, ∵PA ⊥平面ABC ,∴∠PCA 即是PC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 ∵tan∠PCA =PA AC=2, 又PA =2,∴AC =2, ∴在Rt△PAC 中,AH =PA ·AC PA 2+AC 2=233,∴在Rt△ABH 中,sin∠ABH =AH AB =2332=33,即直线AB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3. 命题点2 与垂直有关的探索性问题例4 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分别是棱BC ,AB 的中点,点F 在棱CC 1上,已知AB =AC ,AA 1=3,BC =CF =2. (1)求证:C 1E ∥平面ADF ;(2)设点M在棱BB1上,当BM为何值时,平面CAM⊥平面ADF.(1)证明连接CE交AD于O,连接OF.因为CE,AD为△ABC的中线,则O为△ABC的重心,故CFCC1=COCE=23,故OF∥C1E,因为OF⊂平面ADF,C1E⊄平面ADF,所以C1E∥平面ADF.(2)解当BM=1时,平面CAM⊥平面ADF.证明如下:因为AB=AC,AD⊂平面ABC,故AD⊥BC.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B1⊥平面ABC,BB1⊂平面B1BCC1,故平面B1BCC1⊥平面ABC.又平面B1BCC1∩平面ABC=BC,AD⊂平面ABC,所以AD⊥平面B1BCC1,又CM⊂平面B1BCC1,故AD⊥CM.又BM=1,BC=2,CD=1,FC=2,故Rt△CBM≌Rt△FCD.易证CM⊥DF,又DF∩AD=D,DF,AD⊂平面ADF,故CM⊥平面ADF.又CM⊂平面CAM,故平面CAM⊥平面ADF.思维升华对命题条件的探索的三种途径途径一:先猜后证.途径二: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充分性.途径三: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跟踪训练3 如图所示的空间几何体ABCDEFG中,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E⊥平面ABCD,EF∥AB,EG∥AD,EF=EG=1.(1)求证:平面CFG⊥平面ACE;(2)在AC上是否存在一点H,使得EH∥平面CFG?若存在,求出CH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证明连接BD交AC于点O,则BD⊥AC.设AB,AD的中点分别为M,N,连接MN,则MN∥BD,连接FM,GN,则FM∥GN,且FM=GN,所以四边形FMNG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N∥FG,所以BD∥FG,所以FG⊥AC.由于AE⊥平面ABCD,所以AE⊥BD.所以FG⊥AE,又因为AC∩AE=A,AC,AE⊂平面ACE,所以FG⊥平面ACE.又FG⊂平面CFG,所以平面CFG⊥平面ACE.(2)解存在.设平面ACE交FG于Q,则Q为FG的中点,连接EQ,CQ,取CO的中点H,连接EH,由已知易知,平面EFG∥平面ABCD,又平面ACE∩平面EFG=EQ,平面ACE∩平面ABCD=AC,所以CH∥EQ,又CH=EQ=22,所以四边形EQCH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H∥CQ,又CQ⊂平面CFG,EH⊄平面CFG,所以EH∥平面CFG,所以在AC上存在一点H,使得EH∥平面CFG,且CH=22.1.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m∥α,n⊥β,则( )A.m∥lB.m∥nC.n⊥lD.m⊥n答案 C解析因为α∩β=l,所以l⊂β,又n⊥β,所以n⊥l.2.(2019·通辽模拟)已知直线l,m与平面α,β,l⊂α,m⊂β,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l∥m,则必有α∥βB.若l⊥m,则必有α⊥βC.若l⊥β,则必有α⊥βD.若α⊥β,则必有m⊥α答案 C解析对于选项A,平面α和平面β还有可能相交,所以选项A错误;对于选项B,平面α和平面β还有可能相交或平行,所以选项B错误;对于选项C,因为l⊂α,l⊥β,所以α⊥β.所以选项C正确;对于选项D,直线m可能和平面α不垂直,所以选项D错误.3.如图,在四面体D -ABC 中,若AB =CB ,AD =CD ,E 是A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平面ABC ⊥平面ABDB.平面ABD ⊥平面BDCC.平面ABC ⊥平面BDE ,且平面ADC ⊥平面BDED.平面ABC ⊥平面ADC ,且平面ADC ⊥平面BDE答案 C解析 因为AB =CB ,且E 是AC 的中点,所以BE ⊥AC ,同理有DE ⊥AC ,于是AC ⊥平面BDE .因为AC 在平面ABC 内,所以平面ABC ⊥平面BDE .又由于AC ⊂平面ACD ,所以平面ACD ⊥平面BDE .4.(2019·大连适应性检测)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是BC 1,CD 1的中点,则( )A.MN ∥C 1D 1B.MN ⊥BC 1C.MN ⊥平面ACD 1D.MN ⊥平面ACC 1 答案 D解析 对于选项A ,因为M ,N 分别是BC 1,CD 1的中点,所以点N ∈平面CDD 1C 1,点M ∉平面CDD 1C 1,所以直线MN 是与平面CDD 1C 1相交的直线,又因为直线C 1D 1在平面CDD 1C 1内,故直线MN 与直线C 1D 1不可能平行,故选项A 错; 对于选项B ,正方体中易知NB ≠NC 1,因为点M 是BC 1的中点,所以直线MN 与直线BC 1不垂直,故选项B 不对;对于选项C ,假设MN ⊥平面ACD 1,可得MN ⊥CD 1,因为N 是CD 1的中点,所以MC =MD 1,这与MC ≠MD 1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选项C 不对;对于选项D ,分别取B 1C 1,C 1D 1的中点P ,Q ,连接PM ,QN ,PQ .因为点M 是BC 1的中点,所以PM ∥CC 1且PM =12CC 1. 同理QN ∥CC 1且QN =12CC 1. 所以PM ∥QN 且PM =QN ,所以四边形PQNM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PQ ∥MN .在正方体中,CC 1⊥PQ ,PQ ⊥AC ,因为AC ∩CC 1=C ,AC ⊂平面ACC 1,CC 1⊂平面ACC 1,所以PQ ⊥平面ACC 1.因为PQ ∥MN ,所以MN ⊥平面ACC 1.故选项D 正确.5.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94,底面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若P 为底面A 1B 1C 1的中心,则P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 )A.5π12B.π3C.π4D.π6 答案 B解析 如图,取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O ,连接OP ,则∠PAO 是PA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 因为底面边长为3,所以AD =3×32=32,AO =23AD =23×32=1. 三棱柱的体积为34×(3)2AA 1=94, 解得AA 1=3,即OP =AA 1=3,所以tan∠PAO =OP OA=3, 因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0,π2, 所以∠PAO =π3. 6.如图,已知PA ⊥平面ABC ,BC ⊥AC ,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答案 4解析 ∵PA ⊥平面ABC ,AB ,AC ,BC ⊂平面ABC ,∴PA ⊥AB ,PA ⊥AC ,PA ⊥BC ,则△PAB ,△PAC 为直角三角形.由BC ⊥AC ,且AC ∩PA =A ,得BC ⊥平面PAC ,从而BC ⊥PC ,因此△ABC ,△PBC 也是直角三角形.7.如图,在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AC =90°,BC 1⊥AC ,则C 1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H 必在直线________上.答案 AB解析 ∵AC ⊥AB ,AC ⊥BC 1,AB ∩BC 1=B ,∴AC ⊥平面ABC 1.又∵AC ⊂平面ABC ,∴平面ABC 1⊥平面ABC .∴C 1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H 必在两平面交线AB 上.8.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 是PC 上的一动点,当点M 满足_______时,平面MBD ⊥平面PCD .(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 答案 DM ⊥PC (或BM ⊥PC 等)解析 ∵PA ⊥底面ABCD ,∴BD ⊥PA ,连接AC ,则BD ⊥AC ,且PA ∩AC =A ,∴BD ⊥平面PAC ,∴BD ⊥PC .∴当DM ⊥PC (或BM ⊥PC )时,即有PC ⊥平面MBD ,而PC ⊂平面PCD ,∴平面MBD ⊥平面PCD .9.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BC =2,AA 1=1,则AC 1与平面A 1B 1C 1D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答案 13解析 连接A 1C 1,则∠AC 1A 1为AC 1与平面A 1B 1C 1D 1所成的角.因为AB =BC =2,所以A 1C 1=AC =22,又AA 1=1,所以AC 1=3,所以sin∠AC 1A 1=AA 1AC 1=13. 10.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BC 的中点,点P 在线段D 1E 上.点P 到直线CC 1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 255解析 点P 到直线CC 1的距离等于点P 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到点C 的距离,设点P 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为P ′,显然点P 到直线CC 1的距离的最小值为P ′C 的长度的最小值.当P ′C ⊥DE 时,P ′C 的长度最小,此时P ′C =2×122+12=255. 1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点E 在棱PC 上(异于点P ,C ),平面ABE 与棱PD 交于点F .(1)求证:AB ∥EF ;(2)若AF ⊥EF ,求证:平面PAD ⊥平面ABCD .证明 (1)因为四边形ABCD 是矩形,所以AB ∥CD .又AB ⊄平面PDC ,CD ⊂平面PDC ,所以AB ∥平面PDC ,又因为AB ⊂平面ABE ,平面ABE ∩平面PDC =EF ,所以AB ∥EF .(2)因为四边形ABCD 是矩形,所以AB ⊥AD .因为AF ⊥EF ,(1)中已证AB ∥EF ,所以AB ⊥AF .又AB ⊥AD ,由点E 在棱PC 上(异于点C ),所以点F 异于点D ,所以AF ∩AD =A ,AF ,AD ⊂平面PAD ,所以AB ⊥平面PAD ,又AB ⊂平面ABCD ,所以平面PAD ⊥平面ABCD .1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PA =AB =BC =3,AD =CD =1,∠ADC =120°,点M 是AC 与BD 的交点,点N 在线段PB 上,且PN =14PB . (1)证明:MN ∥平面PDC ;(2)求直线MN 与平面PAC 所成角的正弦值.(1)证明 因为AB =BC ,AD =CD ,所以BD 垂直平分线段AC .又∠ADC =120°,所以MD =12AD =12,AM =32. 所以AC = 3.又AB =BC =3,所以△ABC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BM =32,所以BM MD=3, 又因为PN =14PB , 所以BM MD =BN NP=3, 所以MN ∥PD .又MN ⊄平面PDC ,PD ⊂平面PDC ,所以MN ∥平面PDC .(2)解 因为P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所以BD ⊥PA ,又BD ⊥AC ,PA ∩AC =A ,PA ,AC ⊂平面PAC ,所以BD ⊥平面PAC .由(1)知MN ∥PD ,所以直线MN 与平面PAC 所成的角即直线PD 与平面PAC 所成的角,故∠DPM 即为所求的角.在Rt△PAD 中,PD =2,所以sin∠DPM =DM DP =122=14, 所以直线MN 与平面PA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4. 1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G 是EF 的中点.现在沿AE ,AF 及EF 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空间图形,使B ,C ,D 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H .那么,在这个空间图形中必有( )A.AG ⊥平面EFHB.AH ⊥平面EFHC.HF ⊥平面AEFD.HG ⊥平面AEF 答案 B解析 根据折叠前、后AH ⊥HE ,AH ⊥HF 不变,∴AH ⊥平面EFH ,B 正确;∵过A 只有一条直线与平面EFH 垂直,∴A 不正确;∵AG ⊥EF ,EF ⊥GH ,AG ∩GH =G ,AG ,GH ⊂平面HAG ,∴EF ⊥平面HAG ,又EF ⊂平面AEF ,∴平面HAG ⊥平面AEF ,过点H 作直线垂直于平面AEF ,一定在平面HAG 内,∴C 不正确; 由条件证不出HG ⊥平面AEF ,∴D 不正确.故选B.14.(2018·全国Ⅰ)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每条棱所在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都相等,则α截此正方体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 ) A.334 B.233 C.324 D.32答案 A解析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平面AB 1D 1与棱A 1A ,A 1B 1,A 1D 1所成的角都相等,又正方体的其余棱都分别与A 1A ,A 1B 1,A 1D 1平行,故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每条棱所在直线与平面AB 1D 1所成的角都相等.取棱AB ,BB 1,B 1C 1,C 1D 1,DD 1,AD 的中点E ,F ,G ,H ,M ,N ,则正六边形EFGHMN 所在平面与平面AB 1D 1平行且面积最大,此截面面积为S 正六边形EFGHMN =6×12×22×22sin60°=334. 故选A.15.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BC ⊥DC ,AE ⊥DC ,且E 为CD 的中点,M ,N 分别是AD ,BE 的中点,将三角形ADE 沿AE 折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①不论D 折至何位置(不在平面ABC 内),都有MN ∥平面DEC ;②不论D 折至何位置(不在平面ABC 内),都有MN ⊥AE ;③不论D 折至何位置(不在平面ABC 内),都有MN ∥AB ;④在折起过程中,一定不会有EC ⊥AD .答案 ①②解析 由已知,在未折叠的原梯形中,易知四边形ABCE 为矩形,所以AB =EC ,所以AB =DE ,又AB ∥DE ,所以四边形ABE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 =AD ,折叠后如图所示.①过点M 作MP ∥DE ,交AE 于点P ,连接NP .因为M ,N 分别是AD ,BE 的中点,所以点P 为AE 的中点,故NP ∥EC .又MP ∩NP =P ,DE ∩CE =E ,所以平面MNP ∥平面DEC ,故MN ∥平面DEC ,①正确;②由已知,AE ⊥ED ,AE ⊥EC ,所以AE ⊥MP ,AE ⊥NP ,又MP ∩NP =P ,所以AE ⊥平面MNP ,又MN ⊂平面MNP ,所以MN ⊥AE ,②正确;③假设MN ∥AB ,则MN 与AB 确定平面MNBA ,从而BE ⊂平面MNBA ,AD ⊂平面MNBA ,与BE 和AD 是异面直线矛盾,③错误;④当EC ⊥ED 时,EC ⊥AD .因为EC ⊥EA ,EC ⊥ED ,EA ∩ED =E ,所以EC ⊥平面AED ,AD ⊂平面AED ,所以EC ⊥AD ,④不正确.16.在如图所示的五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为菱形,且∠DAB =60°,EA =ED =AB =2EF =2,EF ∥AB ,M 为BC 的中点.(1)求证:FM ∥平面BDE ;(2)若平面ADE ⊥平面ABCD ,求点F 到平面BDE 的距离.(1)证明 取BD 的中点O ,连接OM ,OE ,因为O ,M 分别为BD ,BC 的中点,所以OM ∥CD ,且OM =12CD . 因为四边形ABCD 为菱形,所以CD ∥AB ,又EF ∥AB ,所以CD ∥EF ,又AB =CD =2EF ,所以EF =12CD , 所以OM ∥EF ,且OM =EF ,所以四边形OMFE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F ∥OE .又OE ⊂平面BDE ,MF ⊄平面BDE ,所以MF ∥平面BDE .(2)解 由(1)得FM ∥平面BDE ,所以点F 到平面BDE 的距离等于点M 到平面BDE 的距离.取AD 的中点H ,连接EH ,BH ,因为EA =ED ,四边形ABCD 为菱形,且∠DAB =60°,所以EH ⊥AD ,BH ⊥AD .因为平面ADE ⊥平面ABCD ,平面ADE ∩平面ABCD =AD ,EH ⊂平面ADE ,所以EH ⊥平面ABCD ,所以EH ⊥BH ,易得EH =BH =3,所以BE =6,所以S △BDE =12×6×22-⎝ ⎛⎭⎪⎫622=152. 设点F 到平面BDE 的距离为h ,连接DM ,则S △BDM =12S △BCD =12×34×4=32, 连接EM ,由V 三棱锥E -BDM =V 三棱锥M -BDE ,得13×3×32=13×h ×152,解得h=155,即点F到平面BDE的距离为155.。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8.5垂直关系课件文北师大版
例2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G为AC与BD的交点,BE⊥平面ABCD.
(1)证明:平面AEC⊥平面BED;
(2)若∠ABC=120°,AE⊥EC,三棱锥E-ACD的体积为
侧面积.
思考证明面面垂直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第二十一页,共45页。
,求该三棱锥的
√6
3
-22-22
考点
(kǎo
diǎn)1
考点
diǎn)2
(2)解 设 AB=x,在菱形 ABCD 中,由∠ABC=120°,
√3
2
可得 AG=GC= x,GB=GD= .
因为 AE⊥EC,
所以在 Rt△AEC 中,可得
2
√3
EG= x.
2
√2
2
由 BE⊥平面 ABCD,知△EBG 为直角三角形,可得 BE= x.
由已知得,三棱锥 E-ACD 的体积
考点(kǎo
diǎn)3
证明 如图,因为三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AE⊥BB1.
diǎn)1
考点(kǎo
diǎn)2
考点
(kǎo
diǎn)3
(1)证明 延长AD,BE,CF相交于一点K,如图所示.
因为平面BCFE⊥平面ABC,且AC⊥BC,
所以AC⊥平面BCK,因此BF⊥AC.
又因为EF∥BC,BE=EF=FC=1,BC=2,
所以△BCK为等边三角形,且F为CK的中点,则BF⊥CK.
考点(kǎo
diǎn)2
考点3
(1)证明(zhèngmíng) 连接AD1,BC1.
由正方体的性质可知,DA1⊥AD1,DA1⊥AB,
又AB∩AD1=A,∴DA1⊥平面ABC1D1.
【核按钮】(新课标)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精讲+课时检测+单元检测)第八章 立体几何(7课时)理
第八章 立 体 几 何1.立体几何初步 (1)空间几何体①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②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③会用平行投影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④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①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同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②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两个平面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两个平面平行,则任意一个平面与这两个平面相交所得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③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2.空间直角坐标系(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2)会简单应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3.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2)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 (3)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和垂直.(4)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及平面的法向量. (5)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和垂直关系.(6)能用向量方法证明立体几何中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简单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7)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8.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1.棱柱、棱锥、棱台的概念 (1)棱柱:有两个面互相______,其余各面都是________,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______,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注:棱柱又分为斜棱柱和直棱柱.侧棱与底面不垂直的棱柱叫做斜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叫做直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做正棱柱.(2)棱锥:有一个面是________,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__________,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注:如果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且它的顶点在过底面中心且与底面垂直的直线上,则这个棱锥叫做正棱锥.(3)棱台: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注:由正棱锥截得的棱台叫做正棱台.※2.棱柱、棱锥、棱台的性质(1)棱柱的性质侧棱都相等,侧面是______________;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__________的多边形;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______________;直棱柱的侧棱长与高相等且侧面、对角面都是________.(2)正棱锥的性质侧棱相等,侧面是全等的______________;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上的射影构成一个____________;棱锥的高、侧棱和侧棱在底面上的射影也构成一个____________;侧面的斜高、侧棱及底面边长的一半也构成一个____________;侧棱在底面上的射影、斜高在底面上的射影及底面边长的一半也构成一个____________.(3)正棱台的性质侧面是全等的____________;斜高相等;棱台的高、斜高和两底面的边心距组成一个____________;棱台的高、侧棱和两底面外接圆的半径组成一个____________;棱台的斜高、侧棱和两底面边长的一半也组成一个____________.3.圆柱、圆锥、圆台(1)圆柱、圆锥、圆台的概念分别以______的一边、__________的一直角边、________中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分别叫做圆柱、圆锥、圆台.(2)圆柱、圆锥、圆台的性质圆柱、圆锥、圆台的轴截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________.4.球(1)球面与球的概念以半圆的______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简称球.半圆的圆心叫做球的________.(2)球的截面性质球心和截面圆心的连线________截面;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与球的半径R及截面圆的半径r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5.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__________.平行投影的投影线互相__________.6.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直观图(1)三视图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是用正投影得到的,在这种投影下,与投影面平行的平面图形留下的影子与平面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完全相同的.三视图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三视图尺寸关系口诀:“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长对正指正视图和俯视图长度相等,高平齐指正视图和侧(左)视图高度要对齐,宽相等指俯视图和侧(左)视图的宽度要相等.(2)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常用斜二测画法来画,其规则是:①在已知图形所在空间中取水平面,在水平面内作互相垂直的轴Ox,Oy,再作Oz轴,使∠xOz=________且∠yOz=________.②画直观图时,把Ox,Oy,Oz画成对应的轴O′x′,O′y′,O′z′,使∠x′O′y′=____________,∠x′O′z′=____________.x′O′y′所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面.③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y轴或z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____________x′轴、y′轴或z′轴的线段,并使它们和所画坐标轴的位置关系与已知图形中相应线段和原坐标轴的位置关系相同.④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和z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__________.⑤画图完成后,擦去作为辅助线的坐标轴,就得到了空间图形的直观图.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在观察角度和投影效果上的区别是:(1)观察角度:三视图是从三个不同位置观察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直观图是从某一点观察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2)投影效果:三视图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平面图形,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自查自纠:1.(1)平行四边形平行(2)多边形三角形2.(1)平行四边形全等平行四边形矩形(2)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3)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直角梯形3.(1)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2)矩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4.(1)直径球心(2)垂直于d=R2-r25.平行投影平行6.(1)①正(主)视图侧(左)视图俯视图(2)①90°90°②45°(或135°) 90°③平行于④一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棱柱的底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B.棱锥的底面一定是三角形C.棱锥被平面分成的两部分不可能都是棱锥D.棱柱被平面分成的两部分可以都是棱柱 解:根据棱柱、棱锥的性质及截面性质判断,故选D.以下关于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球的三视图总是三个全等的圆B.正方体的三视图总是三个全等的正方形C.水平放置的正四面体的三视图都是正三角形D.水平放置的圆台的俯视图是一个圆解:几何体的三视图要考虑视角,只有球无论选择怎样的视角,其三视图总是三个全等的圆.故选A.将正方体(如图a 所示)截去两个三棱锥,得到图b 所示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为()解:还原正方体知该几何体侧视图为正方形,AD 1为实线,B 1C 的正投影为A 1D ,且B 1C 被遮挡为虚线.故选B.(2014·福建)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其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侧面积是________.解:所得几何体为圆柱,底面半径为1,高为1,其侧面积S =2πrh =2π×1×1=2π.故填2π.已知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a ,那么△ABC 的平面直观图△A ′B ′C ′的面积为________.解:如图所示是实际图形和直观图.由图可知,A ′B ′=AB =a ,O ′C ′=12OC =34a ,在图中作C ′D ′⊥A ′B ′,垂足为D ′,则C ′D ′=22O ′C ′=68a. ∴S △A ′B ′C ′=12A ′B ′×C ′D ′=12×a×68a =616a 2.故填616a 2.类型一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2014·全国课标Ⅰ)如图,网格纸的各小格都是正方形,粗实线画出的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A.三棱锥B.三棱柱C.四棱锥D.四棱柱 解:该几何体的三视图由一个三角形,两个矩形组成,经分析可知该几何体为三棱柱,故选B.点拨: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常见的有以下几类:①三视图为三个三角形,对应的几何体为三棱锥;②三视图为两个三角形,一个四边形,对应的几何体为四棱锥;③三视图为两个三角形,一个圆,对应的几何体为圆锥;④三视图为一个三角形,两个四边形,对应的几何体为三棱柱;⑤三视图为三个四边形,对应的几何体为四棱柱;⑥三视图为两个四边形,一个圆,对应的几何体为圆柱.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 )解:D 选项的正视图应为如图所示的图形.故选D.类型二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的三个直角三角形是 一个体积为20cm 3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h =________cm .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三棱锥,此三棱锥的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分别为5cm ,6cm ,三棱锥的高为h cm ,则三棱锥的体积为V =13×12×5×6×h =20,解得h=4cm .故填4.点拨:对于空间几何体的考查,从内容上看,锥的定义和相关性质是基础,以它们为载体考查三视图、体积和棱长是重点.本题给出了几何体的三视图,只要掌握三视图的画法“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不难将其还原得到三棱锥.(2014·北京)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最长棱的棱长为__________.解:该三棱锥的直观图如图所示,易知PB ⊥平面ABC ,PB =2,AB =2,AC =BC =2,则有PA =22+22=22,PC =22+(2)2=6,故最长棱为P A.故填22. 类型三 空间多面体的直观图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解: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简单组合体,它的下部是一个正四棱台,上部是一个正四棱锥.画法:(1)画轴.如图1,画x 轴、y 轴、z 轴,使∠xOy =45°,∠xOz =90°.图1(2)画底面.利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底面ABCD ,在z 轴上截取O ′使OO ′等于三视图中相应高度,过O ′作Ox 的平行线O ′x ′,Oy 的平行线O ′y ′,利用O ′x ′与O ′y ′画出底面A ′B ′C ′D ′.图2(3)画正四棱锥顶点.在Oz 上截取点P ,使PO ′等于三视图中相应的高度.(4)成图.连接PA ′,PB ′,PC ′,PD ′,A ′A ,B ′B ,C ′C ,D ′D ,整理得到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2所示.点拨:根据三视图可以确定一个几何体的长、宽、高,再按照斜二测画法,建立x 轴、y 轴、z 轴,使∠xOy =45°,∠xOz =90°,确定几何体在x 轴、y 轴、z 轴方向上的长度,最后连线画出直观图.已知一个四棱锥的高为3,其底面用斜二测画法所画出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此四棱锥的体积为( )A. 2B.6 2C.13D.2 2解:因为四棱锥的底面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根据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原图底面的底边长为1,高为直观图中正方形的对角线长的两倍,即22,则原图底面积为S =22.因此该四棱锥的体积为V =13Sh =13×22×3=22.故选D.类型四 空间旋转体的直观图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这个圆锥,截得圆台上、下底面的面积之比为1∶16,截去的圆锥的母线长是3cm ,求圆台的母线长.解:设圆台的母线长为l ,截得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r ,4r.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 33+l =r4r,解得 l =9. 所以,圆台的母线长为9cm .点拨: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柱、锥、台等几何体,注意抓住截面的性质(与底面全等或相似),同时结合旋转体中的轴截面(经过旋转轴的截面)的几何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中的相似比,设相关几何变量列方程求解.(2014·湖南)一块石材表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将该石材切削、打磨,加工成球,则能得到的最大球的半径等于( )A.1B.2C.3D.4解:该几何体为一直三棱柱,底面是边长为6,8,10的直角三角形,侧棱为12,其最大球的半径为底面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r ,由等面积法可得12×(6+8+10)·r =12×6×8,得r =2.故选B.1.在研究圆柱、圆锥、圆台的相关问题时,主要方法就是研究它们的轴截面,这是因为在轴截面中容易找到这些几何体的有关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数量关系.2.正多面体(1)正四面体就是棱长都相等的三棱锥,正六面体就是正方体,连接正方体六个面的中心,可得到一个正八面体,正八面体可以看作是由两个棱长都相等的正四棱锥拼接而成.(2)如图,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连接A 1B ,BC 1,A 1C 1,DC 1,DA 1,DB ,可以得到一个棱长为2a的正四面体A 1BDC 1,其体积为正方体体积的13.(3)正方体与球有以下三种特殊情形:一是球内切于正方体;二是球与正方体的十二条棱相切;三是球外接于正方体.它们的相应轴截面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长为a ,球的半径为R).3.长方体的外接球(1)长、宽、高分别为a ,b ,c 的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外接球的直径,即a 2+b 2+c 2=2R .(2)棱长为a 的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外接球的直径,即3a =2R .4.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1)斜高为32a ;(2)高为63a;(3)对棱中点连线长为22a ; (4)外接球的半径为64a ,内切球的半径为612a ;(5)正四面体的表面积为3a 2,体积为212a 3.5.三视图的正(主)视图、侧(左)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观察几何体画出的轮廓线,主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宽度和高度.由此得到:主俯长对正,主左高平齐,俯左宽相等.6.一个平面图形在斜二测画法下的直观图与原图形相比发生了变化,注意原图与直观图中的“三变、三不变”.三变:坐标轴的夹角改变,与y 轴平行线段的长度改变(减半),图形改变.三不变:平行性不变,与x 轴平行的线段长度不变,相对位置不变.1.由平面六边形沿某一方向平移形成的空间几何体是( )A.六棱锥B.六棱台C.六棱柱D.非棱柱、棱锥、棱台的一个几何体解:平面六边形沿某一方向平移形成的空间几何体符合棱柱的定义,故选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棱柱的侧面可以是三角形B.若棱柱有两个侧面是矩形,则该棱柱的其它侧面也是矩形C.正方体的所有棱长都相等D.棱柱的所有棱长都相等 解:棱柱的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选项A 错误;其它侧面可能是平行四边形,选项B 错误;棱柱的侧棱与底面边长并不一定相等,选项D 错误;易知选项C 正确.故选C.3.将一个等腰梯形绕着它的较长的底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包括( )A.一个圆台、两个圆锥B.两个圆台、一个圆柱C.两个圆台、一个圆锥D.一个圆柱、两个圆锥解:把等腰梯形分割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由旋转体的定义可知所得几何体包括一个圆柱、两个圆锥.故选D.4.(2014·江西)一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下列给出的四个俯视图中正确的是( )解:由直观图可知,该几何体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截角三棱柱组成,从上往下看,外层轮廓线是一矩形,矩形内部有一条线段连接两个三角形.故选B.5.(2013·四川)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A.棱柱B.棱台C.圆柱D.圆台解:由俯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上、下两底面为半径不等的圆,又∵正视图和侧视图相同,∴可判断其为旋转体.故选D.6.(2014·课标Ⅰ)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为( )A.6 2B.4 2C.6D.4解法一:如图甲,设辅助正方体棱长为4,三视图对应的多面体为三棱锥D ABC ,最长的棱为AD =6.解法二:将三视图还原为三棱锥D ABC ,如图乙,易知侧面DBC ⊥底面AB C.点D 在底面ABC 的射影点O 是BC 的中点,△ABC 为直角三角形.∵AB =4,BO =2,∴AO =25,DO ⊥底面ABC ,∴DO ⊥AO ,DO =4,∴最长的棱AD =20+16=6.故选C.7.若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则其表面积等于________.解:由正视图知,三棱柱是底面边长为2,高为1的正三棱柱,所以底面积为2×12×2×2×32=23,侧面积为3×2×1=6,所以其表面积为6+23.故填6+23.8.已知某一多面体内接于球构成一个简单组合体,该组合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均如图所示,且图中的四边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该球的半径是____________.解:由三视图可知该组合体为球内接棱长为2的正方体,∴正方体的体对角线为球的直径,即2r=22+22+22=23,r =3.故填3.9.如图a 是截去一个角的长方体,试按图示的方向画出其三视图.解:图a 中几何体三视图如图b 所示:10.如图1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试说明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并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解:图1中几何体是由上部为正六棱柱,下部为倒立的正六棱锥堆砌而成的组合体.斜二测画法:(1)画轴.如图2,画x 轴,y 轴,z 轴,使∠xOy =45°,∠xOz =∠yOz =90°.(2)画底面,利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底面ABCDEF ,在z 轴上截取O ′,使OO ′等于正六棱柱的高,过O ′作Ox 的平行线O ′x ′,Oy 的平行线O ′y ′,利用O ′x ′与O ′y ′画出底面A ′B ′C ′D ′E ′F ′.(3)画正六棱锥顶点.在Oz 上截取点P ,使PO ′等于正六棱锥的高.(4)成图.连接PA ′,PB ′,PC ′,PD ′,PE ′,PF ′,AA ′,BB ′,CC ′,DD′,EE ′,FF ′,整理得到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3所示.注意:图形中平行于x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11.某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为7,在该长方体的正视图中,这条对角线的投影长为6,在该长方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对角线的投影长分别为a 和b ,求ab 的最大值.解:如图,则有AC 1=7,DC 1=6, BC 1=a ,AC =b ,设AB =x ,AD =y ,AA 1=z ,有x 2+y 2+z 2=7,x 2+z 2=6,∴y 2=1. ∵a 2=y 2+z 2=z 2+1,b 2=x 2+y 2=x 2+1,∴a =z 2+1,b =x 2+1.∴ab =(z 2+1)(x 2+1)≤z 2+1+x 2+12=4,当且仅当z 2+1=x 2+1,即x =z =3时,ab 的最大值为4.水以匀速注入某容器中,容器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与题中容器对应的水的高度h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图象是()解:由三视图知其直观图为两个圆台的组合体,水是匀速注入的,所以水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变化率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又因为容器的对称性,所以函数图象关于一点中心对称.故选C.§8.2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1)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的侧面积S 直棱柱侧=__________,S 正棱锥侧=__________, S 正棱台侧=__________(其中C ,C ′为底面周长,h 为高,h ′为斜高).(2)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S 圆柱侧=________,S 圆锥侧=________,S 圆台侧=________(其中r ,r ′为底面半径,l 为母线长). (3)柱或台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和,锥体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和. 2.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 (1)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 V 棱柱=__________,V 棱锥=__________,V 棱台=__________ (其中S ,S ′为底面积,h 为高). (2)圆柱、圆锥、圆台的体积V 圆柱=__________,V 圆锥=__________,V 圆台=__________(其中r ,r ′为底面圆的半径,h 为高). 3.球的表面积与体积(1)半径为R 的球的表面积S 球=________. (2)半径为R 的球的体积V 球=________,________).自查自纠:1.(1)Ch 12Ch ′ 12()C +C ′h ′(2)2πrl πrl π(r +r ′)l (3)侧面积 两个底面积 侧面积 一个底面积2.(1)Sh 13Sh 13h ()S +SS ′+S ′(2)πr 2h 13πr 2h 13πh ()r 2+rr ′+r ′23.(1)4πR 2 (2)43πR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边长为6π和4π的矩形,则圆柱的表面积为( ) A.6π(4π+3)B.8π(3π+1)C.6π(4π+3)或8π(3π+1)D.6π(4π+1)或8π(3π+2) 解:分两种情况:①以边长为6π的边为高时,4π为圆柱底面周长,则2πr =4π,r =2,∴S 底=πr 2=4π,S 侧=6π×4π=24π2,S 表=2S 底+S 侧=8π+24π2=8π(3π+1);②以边长为4π的边为高时,6π为圆柱底面周长,则2πr =6π,r =3.∴S 底=πr 2=9π,S 表=2S 底+S 侧=18π+24π2=6π(4π+3).故选C. 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则此三棱锥的体积为( ) A.23 2 B. 2 C.23D.43 2解:∵正三棱锥的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故侧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直角顶点为棱锥的顶点,∴侧棱长为2,V =13×12×(2)2×2=23.故选C.(2014·安徽)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的体积是( )A.233B.476C.6D.7 解:如图示,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两个小三棱锥后余下的部分,其体积V =8-2×13×12×1×1×1=233.故选A. 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8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且AB =2,AD =3,AA 1=1,则球面面积为________.解:∵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8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则外接球的直径是长方体的体对角线,而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为AB 2+AD 2+AA 21=22,∴半径R =2.∴S 球=4πR 2=8π.故填8π.(2014·天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 3.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圆柱与圆锥的组合体,其体积V =π×12×4+13π×22×2=20π3m 3.故填20π3.类型一 空间几何体的面积问题如图,在△ABC 中,∠ABC =45°,∠BAC=90°,AD 是BC 边上的高,沿AD 把△ABD 折起,使∠BDC =90°.若BD =1,求三棱锥D ABC 的表面积.解:∵折起前AD 是BC 边上的高,∴沿AD 把△ABD 折起后,AD ⊥DC ,AD ⊥B D. 又∠BDC =90°.DB =DA =DC =1,∴AB =BC =CA =2.从而S △DAB =S △DBC =S △DCA =12×1×1=12,S △ABC =12×2×2×sin60°=32. ∴三棱锥D ABC 的表面积S =12×3+32=3+32.点拨:充分运用图形在翻折前后的不变性,如角的大小不变,线段长度不变等.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所示的矩形,正视图(或称主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8,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侧视图(或称左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6,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求该几何体的侧面积S.解:由已知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为矩形,高为4,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矩形中心的四棱锥P ABCD ,有两个侧面PAD ,PBC 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且其中BC 边上的高为h 1=42+⎝ ⎛⎭⎪⎫822=42,另两个侧面PAB ,PCD 也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AB 边上的高为h 2=42+⎝ ⎛⎭⎪⎫622=5,因此S =2⎝ ⎛⎭⎪⎫12×6×42+12×8×5=40+242.类型二空间旋转体的面积问题如图,半径为4的球O 中有一内接圆柱,当圆柱的侧面积最大时,球的表面积与该圆柱的侧面积之差是______.解:如图,设球的一条半径与圆柱相应的母线的夹角为α,圆柱侧面积S =2π×4sin α×2×4cos α=32πsin2α,当α=π4时,S 取最大值32π,此时球的表面积与该圆柱的侧面积之差为32π.故填32π.点拨:根据球的性质,内接圆柱上、下底面中心连线的中点为球心,且圆柱的上、下底面圆周均在球面上,球心和圆柱的上、下底面圆上的点的连线与母线的夹角相等,这些为我们建立圆柱的侧面积与上述夹角之间的函数关系提供了依据.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10 cm和20 cm ,它的侧面展开图的扇环的圆心角是180°,那么圆台的侧面积是____________cm 2.解:如图示,设上底面周长为c.∵扇环的圆心角是180°,∴c =π·S A. 又∵c =2π×10=20π, ∴SA =20.同理SB =40. ∴AB =SB -SA =20,∴S 圆台侧=π(10+20)·AB=600π(cm 2).故填600π.类型三 空间多面体的体积问题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ADE ,△BCF 均为正三角形,EF ∥AB ,EF =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A.23 B.33 C.43 D.32 解:如图,过A ,B 两点分别作AM ,BN 垂直于EF ,垂足分别为M ,N ,连接DM ,CN ,可证得DM ⊥EF ,CN ⊥EF ,则多面体ABCDEF 分为三部分,即多面体的体积VABCDEF =V AMD BNC +V E AMD +V F BN C.依题意知AEFB 为等腰梯形.易知Rt △DME Rt △CNF ,∴EM =NF =12.又BF =1,∴BN =32. 作NH 垂直于BC ,则H 为BC 的中点,∴NH =22. ∴S △BNC =12·BC ·NH =24.∴V F BNC =13·S △BNC ·NF =224,V E AMD =V F BNC =224,V AMD BNC =S △BNC ·MN =24.∴V ABCDEF =23,故选A.点拨:求空间几何体体积的常用方法为割补法和等积变换法:①割补法:将这个几何体分割成几个柱体、锥体,分别求出柱体和锥体的体积,从而得出要求的几何体的体积;②等积变换法:特别的,对于三棱锥,由于其任意一个面均可作为棱锥的底面,从而可选择更容易计算的方式来求体积;利用“等积性”还可求“点到面的距离”.(2014·重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12B.18C.24D.30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一个直三棱柱去掉一个三棱锥得到的.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V =12×3×4×5-13×12×3×4×3=24.故选C. 类型四 空间旋转体的体积问题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主)视图、侧(左)视图均是由三角形与半圆构成,俯视图由圆与其内接三角形构成,根据图中的数据可得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
核按钮(新课标)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训练 文
第八章立体几何考纲链接1.空间几何体(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3)会用平行投影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4)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①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同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②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④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⑤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2)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①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②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③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④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两个平面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加以证明:①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②两个平面平行,则任意一个平面与这两个平面相交所得的交线相互平行.③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④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3)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3.空间直角坐标系(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2)会简单应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8.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1.棱柱、棱锥、棱台的概念(1)棱柱:有两个面互相______,其余各面都是________,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______,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注:棱柱又分为斜棱柱和直棱柱.侧棱与底面不垂直的棱柱叫做斜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叫做直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做正棱柱.(2)棱锥:有一个面是________,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__________,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注:如果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且它的顶点在过底面中心且与底面垂直的直线上,则这个棱锥叫做正棱锥.(3)棱台: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注:由正棱锥截得的棱台叫做正棱台.※2.棱柱、棱锥、棱台的性质(1)棱柱的性质侧棱都相等,侧面是______________;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__________的多边形;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______________;直棱柱的侧棱长与高相等且侧面、对角面都是________.(2)正棱锥的性质侧棱相等,侧面是全等的______________;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上的射影构成一个____________;棱锥的高、侧棱和侧棱在底面上的射影也构成一个____________;斜高、侧棱及底面边长的一半也构成一个____________;侧棱在底面上的射影、斜高在底面上的射影及底面边长的一半也构成一个____________.(3)正棱台的性质侧面是全等的____________;斜高相等;棱台的高、斜高和两底面的边心距组成一个____________;棱台的高、侧棱和两底面外接圆的半径组成一个____________;棱台的斜高、侧棱和两底面边长的一半也组成一个____________.3.圆柱、圆锥、圆台(1)圆柱、圆锥、圆台的概念分别以______的一边、__________的一直角边、________中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分别叫做圆柱、圆锥、圆台.(2)圆柱、圆锥、圆台的性质圆柱、圆锥、圆台的轴截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________.4.球(1)球面与球的概念以半圆的______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简称球.半圆的圆心叫做球的________.(2)球的截面性质球心和截面圆心的连线________截面;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与球的半径R及截面圆的半径r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5.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__________.平行投影的投影线互相__________.6.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直观图(1)三视图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是用正投影得到的,在这种投影下,与投影面平行的平面图形留下的影子与平面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完全相同的.三视图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三视图尺寸关系口诀:“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长对正指正视图和俯视图长度相等,高平齐指正视图和侧(左)视图高度要对齐,宽相等指俯视图和侧(左)视图的宽度要相等.(2)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常用斜二测画法来画,其规则是:①在已知图形所在空间中取水平面,在水平面内作互相垂直的轴Ox,Oy,再作Oz轴,使∠xOz=________且∠yOz=________.②画直观图时,把Ox,Oy,Oz画成对应的轴O′x′,O′y′,O′z′,使∠x′O′y′=____________,∠x′O′z′=____________.x′O′y′所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面.③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y轴或z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____________x′轴、y′轴或z′轴的线段,并使它们和所画坐标轴的位置关系与已知图形中相应线段和原坐标轴的位置关系相同.④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和z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__________.⑤画图完成后,擦去作为辅助线的坐标轴,就得到了空间图形的直观图.自查自纠:1.(1)平行四边形平行(2)多边形三角形2.(1)平行四边形全等平行四边形矩形(2)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3)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直角梯形3.(1)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2)矩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4.(1)直径球心(2)垂直于d=R2-r25.平行投影平行6.(1)①正(主)视图侧(左)视图俯视图(2)①90°90°②45°(或135°) 90°③平行于④一半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棱柱是直棱柱;②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棱锥是正棱锥;③侧面都是矩形的直四棱柱是长方体;④若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其中所有错误命题....的序号是( )A.②③④ B. ①②③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解:认识棱柱一般要从侧棱与底面的垂直与否和底面多边形的形状两方面去分析,故①③错误,对等腰三角形的腰是否为侧棱未作说明,故②错误,平行六面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也可能与底面垂直且互相平行,故④错误.故选D.以下关于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球的三视图总是三个全等的圆B.正方体的三视图总是三个全等的正方形C.水平放置的正四面体的三视图都是正三角形D.水平放置的圆台的俯视图是一个圆解:几何体的三视图要考虑视角,只有球无论选择怎样的视角,其三视图总是三个全等的圆.故选A.(2015·北京)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最长棱的棱长为( )A .1 B.2 C.3 D .2解:由题中三视图知,此四棱锥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其中侧棱SA ⊥底面ABCD ,且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SA =1,∴四棱锥最长棱的棱长为SC =3,故选C.用一张4cm ×8cm 的矩形硬纸卷成圆柱的侧面,则圆柱轴截面的面积为________cm 2(接头忽略不计).解:以4cm 或8cm 为底面周长,所得圆柱的轴截面面积均为32πcm 2,故填32π.已知正△ABC 的边长为a ,那么△ABC 的平面直观图△A ′B ′C ′的面积为________.解:如图所示是实际图形和直观图.由图可知,A ′B ′=AB =a ,O ′C ′=12OC =34a ,在图中作C ′D ′⊥A ′B ′,垂足为D ′,则C ′D ′=22O ′C ′=68a. ∴S △A ′B ′C ′=12A ′B ′×C ′D ′=12×a ×68a =616a 2.故填616a 2.类型一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2014·全国课标Ⅰ)如图,网格纸的各小格都是正方形,粗实线画出的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A .三棱锥B .三棱柱C .四棱锥D .四棱柱解:该几何体的三视图由一个三角形,两个矩形组成,经分析可知该几何体为三棱柱,故选B.点拨: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常见的有以下几类:①三视图为三个三角形,对应的几何体为三棱锥;②三视图为两个三角形,一个四边形,对应的几何体为四棱锥;③三视图为两个三角形,一个圆,对应的几何体为圆锥;④三视图为一个三角形,两个四边形,对应的几何体为三棱柱;⑤三视图为三个四边形,对应的几何体为四棱柱;⑥三视图为两个四边形,一个圆,对应的几何体为圆柱.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 )解:D 选项的正视图应为如图所示的图形.故选D.类型二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的三个直角三角形是 一个体积为20cm 3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h =________cm .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三棱锥,此三棱锥的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分别为5cm ,6cm ,三棱锥的高为h cm ,则三棱锥的体积为V =13×12×5×6×h =20,解得h =4cm .故填4.点拨:对于空间几何体的考查,从内容上看,锥的定义和相关性质是基础,以它们为载体考查三视图、体积和棱长是重点.本题给出了几何体的三视图,只要掌握三视图的画法“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不难将其还原得到三棱锥.(2015·全国Ⅰ)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 )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6+20π,则r =( )A .1B .2C .4D .8解:由图可知该几何体由半个圆柱和半个球体组合而成,则S 表=4πr 2×12+12πr 2×2+πr ·2r+2r ·2r =16+20π,解得r =2.故选B.类型三 空间多面体的直观图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解: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简单组合体,它的下部是一个正四棱台,上部是一个正四棱锥.画法:(1)画轴.如图1,画x 轴、y 轴、z 轴,使∠xOy =45°,∠xOz =90°.图1(2)画底面.利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底面ABCD ,在z 轴上截取O ′使OO ′等于三视图中相应高度,过O ′作Ox 的平行线O ′x ′,Oy 的平行线O ′y ′,利用O ′x ′与O ′y ′画出底面A ′B ′C ′D ′.(3)画正四棱锥顶点.在Oz 上截取点P ,使PO ′等于三视图中相应的高度.(4)成图.连接PA ′,PB ′,PC ′,PD ′,A ′A ,B ′B ,C ′C ,D ′D ,整理得到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2所示.图2点拨:根据三视图可以确定一个几何体的长、宽、高,再按照斜二测画法,建立x 轴、y 轴、z 轴,使∠xOy =45°,∠xOz =90°,确定几何体在x 轴、y 轴、z 轴方向上的长度,最后连线画出直观图.已知一个四棱锥的高为3,其底面用斜二测画法所画出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此四棱锥的体积为( )A. 2 B .6 2 C.13D .2 2解:因为四棱锥的底面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根据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原图底面的底边长为1,高为直观图中正方形的对角线长的两倍,即22,则原图底面积为S =22.因此该四棱锥的体积为V =13Sh =13×22×3=22.故选D.类型四 空间旋转体的直观图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这个圆锥,截得圆台上、下底面的面积之比为1∶16,截去的圆锥的母线长是3cm ,求圆台的母线长.解:设圆台的母线长为l ,截得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r ,4r.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 33+l =r4r,解得 l =9. 所以,圆台的母线长为9cm .点拨: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柱、锥、台等几何体,注意抓住截面的性质(与底面全等或相似),同时结合旋转体中的轴截面(经过旋转轴的截面)的几何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中的相似比,设相关几何变量列方程求解.(2014·湖南)一块石材表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将该石材切削、打磨,加工成球,则能得到的最大球的半径等于( )A .1B .2C .3D .4解:该几何体为一直三棱柱,底面是边长为6,8,10的直角三角形,侧棱为12,其最大球的半径为底面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r ,由等面积法可得12×(6+8+10)·r =12×6×8,得r =2.故选B.1.在研究圆柱、圆锥、圆台的相关问题时,主要方法就是研究它们的轴截面,这是因为在轴截面中容易找到这些几何体的有关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数量关系.2.建议对下列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空间图形的数量关系予以推证并适当记忆.(1)正多面体(Ⅰ)正四面体就是棱长都相等的三棱锥,正六面体就是正方体,连接正方体六个面的中心,可得到一个正八面体,正八面体可以看作是由两个棱长都相等的正四棱锥拼接而成.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中:①斜高为32a ;②高为63a ;③对棱中点连线长为22a ; ④外接球的半径为64a ,内切球的半径为612a ; ⑤正四面体的表面积为3a 2,体积为212a 3. (Ⅱ)如图,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连接A 1B ,BC 1,A 1C 1,DC 1,DA 1,DB ,可以得到一个棱长为2a 的正四面体A 1BDC 1,其体积为正方体体积的13.(Ⅲ)正方体与球有以下三种特殊情形:一是球内切于正方体;二是球与正方体的十二条棱相切;三是球外接于正方体.它们的相应轴截面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长为a ,球的半径为R ).(2)长方体的外接球(Ⅰ)长、宽、高分别为a ,b ,c 的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外接球的直径,即a 2+b 2+c 2=2R.(Ⅱ)棱长为a 的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外接球的直径,即3a =2R.3.三视图的正(主)视图、侧(左)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观察几何体画出的轮廓线,主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宽度和高度.由此得到:主俯长对正,主左高平齐,俯左宽相等.4.一个平面图形在斜二测画法下的直观图与原图形相比,有“三变、三不变”.三变:坐标轴的夹角改变,与y轴平行线段的长度改变(减半),图形改变.三不变:平行性不变,与x轴平行的线段长度不变,相对位置不变.1.由平面六边形沿某一方向平移形成的空间几何体是( )A.六棱锥B.六棱台C.六棱柱D.非棱柱、棱锥、棱台的一个几何体解:平面六边形沿某一方向平移形成的空间几何体符合棱柱的定义,故选C.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各个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三棱锥B.以三角形的一条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绕旋转轴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C.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多边形的边长都相等,则该棱锥可能是六棱锥D.圆锥的顶点与底面圆周上的任意一点的连线都是母线解:A错误,如图1是由两个相同的三棱锥叠放在一起构成的几何体,它的各个面都是三角形,但它不是三棱锥;B错误,如图2,若△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或△ABC是直角三角形但旋转轴不是直角边,所得的几何体都不是圆锥;C错误,若该棱锥是六棱锥,由题设知,它是正六棱锥.易证正六棱锥的侧棱长必大于底面边长,这与题设矛盾;易知D正确.故选D.3.将一个等腰梯形绕着它的较长的底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包括( )A.一个圆台、两个圆锥B.两个圆台、一个圆柱C.两个圆台、一个圆锥D.一个圆柱、两个圆锥解:把等腰梯形分割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由旋转体的定义可知所得几何体包括一个圆柱、两个圆锥.故选D.4.沿一个正方体三个面的对角线截得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为( )解:观察可知,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为正方形,且AD1为实线,故选B.5.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解:A,B的正视图不符合要求,C的俯视图显然不符合要求,故选D.6.(2014·课标Ⅰ)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为( )A.6 2 B .4 2 C.6 D.4解法一:如图甲,设辅助正方体棱长为4,三视图对应的多面体为三棱锥DABC,最长的棱为AD =6.解法二:将三视图还原为三棱锥DABC,如图乙,易知侧面DBC⊥底面AB C.点D在底面ABC的射影点O是BC的中点,△ABC为直角三角形.∵AB=4,BO=2,∴AO=25,DO⊥底面ABC,∴DO⊥AO,DO=4,∴最长的棱AD=20+16=6.故选C.7.已知某一多面体内接于球构成一个简单组合体,该组合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均如图所示,且图中的四边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该球的半径是____________.解:由三视图可知该组合体为球内接棱长为2的正方体,∴正方体的体对角线为球的直径,即2r=22+22+22=23,r =3.故填3.8.若一个螺栓的底面是正六边形,它的正(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是____________.解:由三视图知,该螺栓的上部是一个底面半径为0.8,高为2的圆柱,下部是底面边长为2,高为1.5的正六棱柱,故体积V =π×0.82×2+6×34×22×1.5=93+32π25.故填93+32π25.9.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为正方形,PC 与底面ABCD 垂直.该四棱锥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所示,它们是腰长为6 cm 的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1)根据所给的正视图、侧视图,画出相应的俯视图,并求出该俯视图的面积;(2)求PA 的长度.解:(1)该四棱锥的俯视图为边长为6 cm 的正方形,如图,其面积为36cm 2.(2)在正方形ABCD 中,易得AC =62cm ,∵PC ⊥面ABCD ,∴PC ⊥A C.在Rt △ACP 中,PA =PC 2+AC 2=62+(62)2=63cm .10.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试说明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并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解:图中几何体是由上部为正六棱柱,下部为倒立的正六棱锥堆砌而成的组合体.斜二测画法:(1)画轴.如图(1),画x 轴,y 轴,z 轴,使∠xOy =45°,∠xOz =∠yOz =90°.(2)画底面,利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底面ABCDEF ,在z 轴上截取O ′,使OO ′等于正六棱柱的高,过O ′作Ox 的平行线O ′x ′,Oy 的平行线O ′y ′,利用O ′x ′与O ′y ′画出底面A ′B ′C ′D ′E ′F ′.(3)画正六棱锥顶点.在Oz 上截取点P ,使PO ′等于正六棱锥的高.(4)成图.连接PA ′,PB ′,PC ′,PD ′,PE ′,PF ′,AA ′,BB ′,CC ′,DD ′,EE ′,FF ′,整理得到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2)所示.注意:图形中平行于x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11.某长方体的一条体对角线长为7,在该长方体的正视图中,这条对角线的投影长为6,在该长方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体对角线的投影长分别为a 和b ,求ab 的最大值.解:如图,则有AC1=7,DC1=6,BC1=a,AC=b,设AB=x,AD=y,AA1=z,有x2+y2+z2=7,x2+z2=6,∴y2=1.∵a2=y2+z2=z2+1,b2=x2+y2=x2+1,∴a=z2+1,b=x2+1.∴ab=(z2+1)(x2+1)≤z2+1+x2+12=4,当且仅当z2+1=x2+1,即x=z=3时,ab的最大值为4.水以匀速注入某容器中,容器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与题中容器对应的水的高度h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图象是( )解:由三视图知其直观图为两个圆台的组合体,水是匀速注入的,所以水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变化率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又因为容器的对称性,所以函数图象关于一点中心对称.故选C.§8.2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1)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的侧面积S 直棱柱侧=__________,S 正棱锥侧=__________, S 正棱台侧=__________(其中C ,C ′为底面周长,h 为高,h ′为斜高). (2)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 S 圆柱侧=________,S 圆锥侧=________,S 圆台侧=________(其中r ,r ′为底面半径,l 为母线长). (3)柱或台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和,锥体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和.2.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1)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V 棱柱=__________,V 棱锥=__________,V 棱台=__________(其中S ,S ′为底面积,h 为高). (2)圆柱、圆锥、圆台的体积V 圆柱=__________,V 圆锥=__________,V 圆台=__________(其中r ,r ′为底面圆的半径,h 为高). 3.球的表面积与体积(1)半径为R 的球的表面积S 球=________. (2)半径为R 的球的体积V 球=________.自查自纠:1.(1)Ch 12Ch ′ 12()C +C ′h ′ (2)2πrl πrl π(r +r ′)l(3)侧面积 两个底面积 侧面积 一个底面积2.(1)Sh 13Sh 13h ()S +SS ′+S ′(2)πr 2h 13πr 2h 13πh ()r 2+rr ′+r ′23.(1)4πR 2 (2)43πR 3已知圆锥的正视图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则该圆锥体积为( )A.2π2B.2πC.3π3D.3π 解:易知圆锥的底面直径为2,母线长为2,则该圆锥的高为22-12=3,因此其体积是13π·12×3=3π3.故选C.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则这个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是( )A .2 3B .3 2C .6 D. 6 解: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 ,b ,c ,则有ab =2,ac =3,bc =6,解得a =1,b =2,c =3,则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l =a 2+b 2+c 2=6.故选D. (2015·安徽)一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面体的表面积是( ) A .1+ 3 B .2+ 3C .1+2 2D .2 2 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 如图所示.因此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 表面积= S △PAC +2S △PAB +S △ABC =12×2×1+2×34×(2)2+12×2×1=2+3.故选B.已知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2的正四棱柱的各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体积为____________.解:∵该正四棱柱的外接球的半径是正四棱柱体对角线的一半,∴半径r =1212+12+(2)2=1,V 球=4π3×13=4π3.故填4π3.若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则其表面积等于________.解:由正视图知,三棱柱是底面边长为2,高为1的正三棱柱,所以底面积为2×12×2×2×32=23,侧面积为3×2×1=6,所以其表面积为6+23.故填6+23.类型一 空间几何体的面积问题如图,在△ABC 中,∠ABC =45°,∠BAC =90°,AD 是BC 边上的高,沿AD 把△ABD 折起,使∠BDC =90°.若BD =1,求三棱锥D ABC 的表面积.解:∵折起前AD 是BC 边上的高,∴沿AD 把△ABD 折起后,AD ⊥DC ,AD ⊥B D. 又∠BDC =90°,DB =DA =DC =1, ∴AB =BC =CA =2.从而S △DAB =S △DBC =S △DCA =12×1×1=12,S △ABC =12×2×2×sin60°=32. ∴三棱锥D ABC 的表面积S =12×3+32=3+32.点拨:充分运用图形在翻折前后的不变性,如角的大小不变,线段长度不变等.(2015·北京)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 )A .2+ 5B .4+ 5C .2+2 5D .5 解:由三视图作出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底面△ABC 是等腰三角形,PC ⊥平面ABC ,取AB 的中点D ,连接CD ,PD ,易证AB ⊥PD ,由三视图中的数据知PC =1,AB =CD =2,∴AC =BC =5,PD =5,∴S △ABC =12×2×2=2,S △PAC =S △PBC =12×5×1=52,S △PAB =12×2×5=5,∴S 表=2+25.故选C. 类型二 空间旋转体的面积问题如图,半径为4的球O 中有一内接圆柱,当圆柱的侧面积最大时,球的表面积与该圆柱的侧面积之差是______.解:如图,设球的一条半径与圆柱相应的母线的夹角为α,圆柱侧面积S =2π×4sin α×2×4cos α=32πsin2α,当α=π4时,S 取最大值32π,此时球的表面积与该圆柱的侧面积之差为32π.故填32π.点拨:根据球的性质,内接圆柱上、下底面中心连线的中点为球心,且圆柱的上、下底面圆周均在球面上,球心和圆柱的上、下底面圆上的点的连线与母线的夹角相等,这些为我们建立圆柱的侧面积与上述夹角之间的函数关系提供了依据.(2015·陕西)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3πB .4πC .2π+4D .3π+4 解:该几何体为半圆柱,底面半径为1,高为2,其表面积为π×12+2×2+12×2π×1×2=3π+4.故选D.类型三 空间多面体的体积问题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ADE ,△BCF 均为正三角形,EF ∥AB ,EF =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A.23 B.33 C.43 D.32 解:如图,过A ,B 两点分别作AM ,BN 垂直于EF ,垂足分别为M ,N ,连接DM ,CN ,可证得DM ⊥EF ,CN ⊥EF ,则多面体ABCDEF 分为三部分,即多面体的体积V ABCDEF =V AMD BNC +V E AMD +V F BN C.依题意知AEFB 为等腰梯形.易知Rt △DME Rt △CNF ,∴EM =NF =12.又BF =1,∴BN =32. 作NH 垂直于BC ,则H 为BC 的中点,∴NH =22. ∴S △BNC =12·BC ·NH =24.∴V F BNC =13·S △BNC ·NF =224,V E AMD =V F BNC =224,V AMD BNC =S △BNC ·MN =24. ∴V ABCDEF =23,故选A.点拨:求空间几何体体积的常用方法为割补法和等积变换法:①割补法:将这个几何体分割成几个柱体、锥体,分别求出柱体和锥体的体积,从而得出要求的几何体的体积;②等积变换法:特别的,对于三棱锥,由于其任意一个面均可作为棱锥的底面,从而可选择更容易计算的方式来求体积;利用“等积性”还可求“点到面的距离”.(2014·重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2B .18C .24D .30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一个直三棱柱去掉一个三棱锥得到的.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V =12×3×4×5-13×12×3×4×3=24.故选C. 类型四 空间旋转体的体积问题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主)视图、侧(左)视图均是由三角形与半圆构成,俯视图由圆与其内接三角形构成,根据图中的数据可得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
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八章第5课时空间中的垂直关系课时闯关含解析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专用〕2021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八章第5课时空间中的垂直关系课时闯关〔含解析〕一、选择题1.假设三个平面α,β,γ之间有α⊥γ,β⊥γ,那么α与β()A.垂直B.平行C.相交D.以上三种可能都有解析:选D.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不确定,应选D.2.(2021·质检)直线l⊥平面α,直线m⊂平面β,①α∥β⇒l⊥m;②α⊥β⇒l∥m;③l∥m⇒α⊥β.)A.0 B.1C.2 D.3l⊥平面α,当α∥β时,l⊥β,又因为m⊂平面β,l⊥m,①正确;当α⊥β时,l与m的位置关系无法判断,②错误;当l∥m时,根据l⊥平面α,得m⊥平面α,又因为m⊂平面β,根据面面垂直的断定定理得α⊥β,③3.正方体ABCD-A′B′C′D′中,E为A′C′的中点,那么直线CE垂直于()A.A′C′B.BDC.A′D′D.AA′解析:选B.如图,连接B′D′,∵B′D′⊥A′C′,B′D′⊥CC′,且A′C′∩CC′=C′,∴B′D′⊥平面CC′E.而CE⊂平面CC′E,∴B′D′⊥CE.又∵BD∥B′D′,∴BD⊥CE.4.(2021·质检)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1C与对角面DD1B1B所成角的大小是()A.15°B.30°C.45°D.60°解析:选B.如下列图,连结AC交BD于O点,易证AC⊥平面DD1B1B,连结B1O,那么∠CB1O即为B1C与对角面所成的角,设正方体棱长为a,那么B1C=a,CO=a,∴sin∠CB1O=.∴∠CB1O=30°.5.在边长为1的菱形ABCD中,∠ABC=60°,将菱形沿对角线AC折起,使折起后BD=1,那么二面角B-AC-D的余弦值为()A. B.C. D.AC与BD交于O点,那么AC⊥BD,在折起后的图中,由四边形ABCD为菱形且边长为1,那么DO=OB =,由于DO⊥AC,因此∠DOB就是二面角B-AC-D的平面角,由BD=1得cos∠DOB===,应选A.二、填空题6.a、b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①假设a⊥α,a⊥β,那么α∥β;②假设α⊥γ,β⊥γ,那么α∥β;③假设α∥β,a⊂α,b⊂β,那么a∥b;④假设α∥β,α∩γ=a,β∩γ=b,那么a∥b.解析: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①正确;α⊥β也成立,②错;a、b也可异面,③错;由面面平行性质知,a∥b,④正确.答案:①④7.如下列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动点,当点M满足__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PCD.(只要填写上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条件即可)解析:由定理可知,BD⊥PC.∴当DM⊥PC(或者BM⊥PC)时,即有PC⊥平面MBD,而PC⊂平面PCD,∴平面MBD⊥平面PCD.答案:DM⊥PC(或者BM⊥PC等)8.(2021·质检)二面角M-l-N的平面角是60°,直线a⊥M,那么直线a与平面N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_.解析:如图,二面角M-l-N中a⊥M,垂足为A,交平面N于B,过A作AC⊥l垂足为C.连结BC.根据三垂线定理有BC⊥l.所以∠ACB为二面角M-l-N的平面角.∠ACB=60°,∵⇒∠BAC=90°⇒∠ABC=30°.过A作AE⊥BC,垂足为E.∵⇒AE⊥l,∴AE⊥平面N,∴∠ABC=30°是直线a与平面N所成的角.答案:30°三、解答题9.(2021·调研)如图,矩形ABCD中,AB=10,BC=6,沿矩形的对角线BD把△ABD折起,使A移到A1点,且A1在平面BCD上的射影O恰好在CD上.求证:(1)BC⊥A1D;(2)平面A1BC⊥平面A1BD.证明:(1)由于A1在平面BCD上的射影O在CD上,那么A1O⊥平面BCD,又BC⊂平面BCD,那么BC⊥A1O,又BC⊥CO,A1O∩CO=O,那么BC⊥平面A1CD,又A1D⊂平面A1CD,故BC⊥A1D.(2)因为ABCD为矩形,所以A1B⊥A1D.由(1)知BC⊥A1D,A1B∩BC=B,那么A1D⊥平面A1BC,又A1D⊂平面A1BD.从而有平面A1BC⊥平面A1BD.10.(2021·高考卷)如图,棱柱ABC-A1B1C1的侧面BCC1B1是菱形,B1C⊥A1B.(1)证明:平面AB1C⊥平面A1BC1;(2)设D是A1C1上的点且A1B∥平面B1CD,求A1D∶DC1的值.解:(1)证明:因为侧面BCC1B1是菱形,所以B1C⊥BC1.又B1C⊥A1B,且A1B∩BC1=B,所以B1C⊥平面A1BC1.又B1C⊂平面AB1C,所以平面AB1C⊥平面A1BC1.(2)设BC1交B1C于点E,连结DE,那么DE是平面A1BC1与平面B1CD的交线.因为A1B∥平面B1CD,所以A1B∥DE.又E是BC1的中点,所以D为A1C1的中点,即A1D∶DC1=1.一、选择题1.(2021·质检)假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A.假设m⊂β,α⊥β,那么m⊥αB.假设m⊥β,m∥α,那么α⊥βC.假设α⊥γ,α⊥β,那么β⊥γD.假设α∩γ=m,β∩γ=n,m∥n,那么α∥β答案:B2.如图,△ABC为直角三角形,其中∠ACB=90°,M为AB的中点,PM垂直于△ABC所在平面,那么() A.PA=PB>PCB.PA=PB<PCC.PA=PB=PCD.PA≠PB≠PC解析:选C.∵M为AB的中点,△ACB为直角三角形,∴BM=AM=CM,又PM⊥平面ABC,∴Rt△PMB≌Rt△PMA≌△Rt△PMC,故PA=PB=PC.选C.二、填空题3.如下列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是1,过A点作平面A1BD的垂线,垂足为点H①点H是△A1BD的中心;②AH垂直于平面CB1D1;③AC1与B1C所成的角是90°.解析:由于ABCD-A1B1C1D1是正方体,所以A-A1BD是一个正三棱锥,因此A点在平面A1BD上的射影H 是三角形A1BD的中心,故①正确;又因为平面CB1D1与平面A1BD平行,所以AH⊥平面CB1D1,故②正确;从而可得AC1⊥平面CB1D1,即AC1与B1C垂直,所成的角等于90°.答案:①②③4.如图,以下五个正方体图形中,l是正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点M、N、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l⊥面MNP的图形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符合要求的图形序号)解析:①、④易判断,⑤中△PMN是正三角形且AM=AP=AN,因此,三棱锥A-PMN是正三棱锥.所以图⑤中l⊥平面MNP,由此法,还可否认③.∵AM≠AP≠AN.也易否认②.答案:①④⑤三、解答题5.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底面ABCD,PA=AB=1,AD=,点F是PB的中点,点E在边BC上挪动.(1)点E为BC的中点时,试判断EF与平面PA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证明:无论点E在BC边的何处,都有PE⊥AF.解:(1)当点E为BC的中点时,EF与平面PAC平行.∵在△PBC中,E、F分别为BC、PB的中点,∴EF∥PC,又EF⊄平面PAC,而PC⊂平面PAC,∴EF∥平面PAC.(2)证明:∵PA⊥平面ABCD,BE⊂平面ABCD,∴EB⊥PA.又EB⊥AB,AB∩AP=A,AB,AP⊂平面PAB,∴EB⊥平面PAB,又AF⊂平面PAB,∴AF⊥BE.又PA=AB=1,点F是PB的中点,∴AF⊥PB.又∵PB∩BE=B,PB、BE⊂平面PBE,∴AF⊥平面PBE.∵PE⊂平面PBE,∴AF⊥PE.6.(2021·高考卷)ABCD-A1B1C1D1是底面边长为1的正四棱柱,O1是A1C1与B1D1的交点.(1)设AB1与底面A1B1C1D1所成的角的大小为α,二面角A-B1D1-A1的大小为β,求证:tanβ=tanα;(2)假设点C到平面AB1D1的间隔为,求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高.解:(1)证明:设正四棱柱的高为h,连接AO1,如图①,∵AA1⊥底面A1B1C1D1于A1,∴AB1与底面A1B1C1D1所成的角为∠AB1A1,即∠AB1A1=α.∵AB1=AD1,O1为B1D1的中点,∴AO1⊥B1D1.又A1O1⊥B1D1,∴∠AO1A1是二面角AB1D1A1的平面角,即∠AO1A1=β.∴tanα==h,tanβ==h=tanα.图①(2)法一:如图①,连接AC,过C作CH⊥AO1于H.∵B1D1⊥平面ACC1A1,∴平面AB1D1⊥平面ACC1A1,∴CH⊥平面AB1D1,故CH=.又∠O1AC=β,AC=,在Rt△ACH中,AH==,∴tanβ==2=,∴h=2,即正四棱柱的高为2.图②法二:建立如图②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那么A(0,0,h),B1(1,0,0),D1(0,1,0),C(1,1,h),=(1,0,-h),=(0,1,-h),=(1,1,0).设平面AB1D1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由⇔取z=1得n=(h,h,1).∴点C到平面AB1D1的间隔为d===,那么h=2.。
2015届高三数学一轮总复习课件:8.5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1)求证:SD⊥平面 ABC;
(2)若 AB=BC,求证:BD⊥平面 SAC.
证明:(1)如图所示,取 AB 中点 E,连接 SE,DE,在 Rt△ABC 中,D,E 分别为
AC,AB 的中点,故 DE∥BC,且 DE⊥AB,∵SA=SB,
∴△SAB 为等腰三角形.
故 SE⊥AB.
∵SE⊥AB,DE⊥AB,SE∩DE=E,
故 AB⊥PH.
又∵PH 为△PAD 中 AD 边上的高,∴AD⊥PH.
∵AB∩ AD=A,AB⊂平面 ABCDAD⊂平面 ABCD,∴PH⊥平面 ABCD.
(2) 解:由于 PH⊥平面 ABCD,E 为 PB 的中点,PH=1,
1
2
1
2
故 E 到平面 ABCD 的距离 h= PH= .
又∵AB∥CD,AB⊥AD,∴AD⊥CD.
叫做二面角的棱;每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棱为 l,两个面分别为 α,β 的二
面角记为 α-l-β.
从二面角的棱上一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则两射
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5.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关系的转化
基础梳理
自我检测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三十五分。
考点基础
自我检测
相转化.
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有:
(1)利用定义,即证直线垂直于平面内任一直线.
(2)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它是判定线面垂直的最常用思路.
(3)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即两平行直线之一垂直于平面,则另一条直线必
垂直于该平面.
(4)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两平面互相垂直,在一个面内垂直于交线
的直线垂直于另一平面.
考点基础
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八章第5课时空间中的垂直关系随堂检测含解析试题1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2021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八章第5课时空间中的垂直关系随堂检测〔含解析〕1.m,n为不同的直线,α,β①⇒n∥m;②⇒β∥α;③⇒m∥n.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②③B.①③C.①②D.①②③①①正确;②显然成立;③的结论中,应为m∥n或者m与n相交或者m与n③错误.2.(2021·高考卷)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QA⊥平面ABCD,PD∥QA,QA=AB=PD.(1)证明:PQ⊥平面DCQ;(2)求棱锥QABCD的体积与棱锥PDCQ的体积的比值.解:(1)证明:由条件知四边形PDAQ为直角梯形.因为QA⊥平面ABCD,所以平面PDAQ⊥平面ABCD,交线为AD.又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DC⊥AD.所以DC⊥平面PDAQ,可得PQ⊥DC.在直角梯形PDAQ中可得DQ=PQ=PD,那么PQ⊥QD.又DQ∩DC=D,所以PQ⊥平面DCQ.(2)设AB=a.由题设知AQ为棱锥QABCD的高,所以棱锥QABCD的体积V1=a3.由(1)知PQ为棱锥PDCQ的高,而PQ=a,△DCQ的面积为a2,所以棱锥PDCQ的体积V2=a3.故棱锥QABCD的体积与棱锥PDCQ的体积的比值为1.3.如图为一简单组合体,其底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EC∥PD,且PD=2EC,(1)求证:BE∥平面PDA;(2)假设N为线段PB的中点,求证:NE⊥平面PDB.证明:(1)∵EC∥PD,PD⊂平面PDA,EC⊄平面PDA,∴EC∥平面PDA.同理可得BC∥平面PDA.∵EC⊂平面EBC,BC⊂平面EBC且EC∩BC=C,∴平面EBC∥平面PDA.又∵BE⊂平面EBC,∴BE∥平面PDA.(2)连接AC,与BD交于点F,连接NF,∵F为BD的中点,∴NF∥PD且NF=PD,又EC∥PD且EC=PD.∴NF∥EC且NF=EC.∴四边形NFCE为平行四边形.∴NE∥FC.∵PD⊥平面ABCD,AC⊂面ABCD,∴AC⊥PD.又DB⊥AC,PD∩BD=D,∴AC⊥面PBD.∴NE⊥面PDB.。
全国统考2022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8.5垂直关系学案理含解析北师大版
8.5垂直关系必备知识预案自诊知识梳理1.直线与平面垂直图形条件结论判定a⊥b,b⫋α(b为α内的一条直线)a⊥αa⊥m,a⊥n,m,n⫋α,a⊥αa∥b,b⊥α性质a⊥α,a⊥ba⊥α,b⊥α2.平面与平面垂直(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l⫋β,l⊥α}⇒α⊥β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α⊥β,α⋂β=a,b⫋β,b⊥a}⇒3.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1)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角,叫作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2)线面角θ的范围:θ∈[0°,90°].4.二面角的有关概念(1)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所组成的图形叫作二面角.(2)二面角的平面角:过二面角棱上的任一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与棱的射线,则两射线所成的角叫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五个结论(1)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直线.(2)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5)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考点自诊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已知直线a,b,c,若a⊥b,b⊥c,则a∥c.()(2)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3)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若m∥n,m⊥α,则n⊥α.()(4)若两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5)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2.(2020黑龙江大庆高三三模)设l,m,n均为直线,其中m,n在平面α内,“l⊥α”是“l⊥m,且l⊥n”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3.(2020湖南湘潭模拟)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m⊥n,n∥α,则m⊥αB.若m∥β,β⊥α,则m⊥αC.若m⊥β,n⊥β,n⊥α,则m⊥αD.若m⊥n,n⊥β,β⊥α,则m⊥α4.(2020新高考全国1,4)日晷是中国古代用来测定时间的仪器,利用与晷面垂直的晷针投射到晷面的影子来测定时间.把地球看成一个球(球心记为O),地球上一点A的纬度是指OA 与地球赤道所在平面所成角,点A处的水平面是指过点A且与OA垂直的平面.在点A处放置一个日晷,若晷面与赤道所在平面平行,点A处的纬度为北纬40°,则晷针与点A处的水平面所成的角为()A.20°B.40°C.50°D.90°5.(2019北京,文13)已知l,m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下列三个论断:①l⊥m;②m∥α;③l⊥α.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关键能力学案突破考点证明空间线面垂直【例1】(2020河北张家口二模,文18)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B⊥平面ABC,平面PAC ⊥平面PBC,PB=BC=2,AC=1.(1)证明:AC⊥平面PBC;(2)求点C到平面PBA的距离.思考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有哪些?解题心得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利用“两平行线中的一条与平面垂直,则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垂直”.(3)利用“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与另一个也垂直”.(4)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对点训练1(2018全国2,文19)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BC=2√2,PA=PB=PC=AC=4,O 为AC的中点.(1)证明:PO⊥平面ABC;(2)若点M在棱BC上,且MC=2MB,求点C到平面POM的距离.考点证明空间两条直线垂直【例2】(2020湖南湘潭三模,文17)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矩形,PA⊥平面ABCD,AB=3,AD=AP=4,E为PD的中点.(1)证明:AE⊥PC.(2)若M为线段BC上一点,且BM=1,求点M到平面PCD的距离.思考证明空间两条直线垂直有哪些基本方法?解题心得1.证明线线垂直的常用方法(1)利用特殊图形中的垂直关系.(2)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的性质.(3)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4)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2.在证明线线垂直时,要注意题中隐含的垂直关系,如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和顶角的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矩形的内角、直径所对的圆周角、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直角三角形(或给出线段长度,经计算满足勾股定理)、直角梯形等等.对点训练2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BAD=∠BCD=90°,∠ADC=60°,AD=CD且BB1⊥平面ABCD,BB1=2AB=2.(1)证明:AC⊥B1D;(2)求四棱锥C1-B1BD的体积.考点证明空间两个平面垂直【例3】(2020河北唐山一模,文19)如图,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为等边三角形,且AA1⊥底面ABC,AB=2√2,A1A=3,D,E分别为AC,A1C1的中点,点F在棱CC1上,且FC=1.(1)证明:平面BEF⊥平面BDF;(2)求点D到平面BEF的距离.思考证明面面垂直的常用方法有哪些?解题心得1.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1)定义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定义,即判定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将证明面面垂直问题转化为证明平面角为直角的问题.(2)定理法: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其中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把问题转化成证明线面垂直加以解决.2.三种垂直关系的转化由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整个证明过程围绕着线面垂直这个核心展开,这是化解空间垂直关系难点的技巧所在.3.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的依据,运用时要注意“平面内的直线”这一条件.对点训练3(2019全国3,文19)图1是由矩形ADEB,Rt△ABC和菱形BFGC组成的一个平面图形,其中AB=1,BE=BF=2,∠FBC=60°.将其沿AB,BC折起使得BE与BF重合,连接DG,如图2.(1)证明:图2中的A,C,G,D四点共面,且平面ABC⊥平面BCGE;(2)求图2中的四边形ACGD的面积.考点垂直关系中的存在问题【例4】如图,四边形ABCD为梯形,AB∥CD,PD⊥平面ABCD,∠BAD=∠ADC=90°,DC=2AB=2,DA=√3.(1)线段BC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平面PBC⊥平面PDE?若存在,请给出⫋⫋⫋⫋的值,并进行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若PD=√3,线段PC上有一点F,且PC=3PF,求三棱锥A-FBD的体积.思考探索性问题的一般处理方法是什么?解题心得线面垂直中的存在问题同“平行关系中的存在问题”的规律方法一样,一般是先探求点的位置,多为线段的中点或某个三等分点,再给出符合要求的证明.对点训练4(2020辽宁葫芦岛联考)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中,AB=3,AD=2,CD=5.过点A 作AE⊥CD,交CD于点E.将△ADE沿线段AE折起,使得点D在平面ABCE内的投影恰好是点E,如图2.(1)若点M为棱AD上任意一点,证明:平面MBC⊥平面DEB.?若存在,确定N点的位置;(2)在棱BD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得三棱锥E-ANC的体积为4√39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转化思想:垂直关系的转化2.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图中不存在这样的直线,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如有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使之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故熟练掌握“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间的转化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3.线面角、二面角求法根据线面角的定义或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作(找)出该角,再解三角形求出该角,步骤是作(找)⇒证⇒求(算)三步曲. 也可用射影法:设斜线段AB 在平面α内的射影为A'B',AB 与α所成角为θ,则cos θ=|A'B'||AB|;设△ABC 在平面α内的射影三角形为△A'B'C',平面ABC 与α所成角为θ,则cos θ=S △A'B'C'S △ABC.1.在解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问题过程中,要注意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联合交替使用,即注意线线垂直和线面垂直的互相转化.2.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作辅助线的一个重要依据.我们要作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通常是先找这个平面的一个垂面,在这个垂面中,作交线的垂线即可.在高考立体几何题目中,证明线、面平行或垂直关系是极易被扣分的,原因是存在着逻辑推理的不严谨性,或者表述上的不严谨性.那么如何避免被扣分呢?需要对概念、公理、定理理解透彻.不要以主观臆断代替严密的科学论证.1.加强对基本概念理解.比如对异面直线的理解,两条直线不在同一个平面是简单的定义,如何才能不在同一个平面呢,哪些条件才能保证两条直线不在一个平面,只要直线不平行,并且不相交,那么就异面,对于不平行的条件,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已经知道,如何能保证不相交呢,可以把其中一条直线放在一个平面,看另外一条直线和平面是否平行,这样对异面直线的概念就理解到位了.2.加强对公理、定理应用条件的理解.比如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这个定理它是五个条件推出一个结论,哪五个条件?若平面α外的直线是a ,α内的两条直线b ,c 相交于一点A ,五个条件是:a ⊥b ,a ⊥c ,b 在平面α内,c 在平面α内,b 和c 相交于一个点A ,五个条件推出了a ⊥α,你要漏掉其中一个,便被扣分.再比如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它是三个条件推出一个结论.三个条件分别为:a 在平面α外,b ⫋α,a ∥b ,结论是a ∥α,最容易漏掉的条件是:a 在平面α外,有的同学自以为它明明在平面α外,我为什么还要写它!8.5 垂直关系必备知识·预案自诊知识梳理1.任意m∩n=O a⊥αb⫋αa∥b2.(1)直二面角(2)垂线交线b⊥α4.(1)两个半平面(2)垂直考点自诊1.(1)×(2)×(3)√(4)×(5)×2.A设l,m,n均为直线,其中m,n在平面α内,若l⊥α,则l⊥m,且l⊥n,反之若l⊥m,且l⊥n,当m∥n时,推不出l⊥α,故“l⊥α”是“l⊥m,且l⊥n”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3.C由m⊥n,n∥α,可得m∥α或m与α相交或m⊥α,故A错误;由m∥β,β⊥α,可得m∥α或m与α相交或m⫋α,故B错误;由m⊥β,n⊥β,可得m∥n,又n⊥α,所以m⊥α,故C正确;由m⊥n,n⊥β,β⊥α,可得m∥α或m与α相交或m⫋α,故D错误.4.B由题意知,如图,圆O为赤道所在的大圆.圆O1是在点A处与赤道所在平面平行的晷面.O1C为晷针所在的直线.直线OA在圆O所在平面的射影为直线OB,点B在圆O上,则∠AOB=40°,∴∠COA=50°.又∠CAO=90°,∴∠OCA=40°.∴晷针与点A处的水平面所成角为40°,故选B.5.若l⊥α,m∥α,则l⊥m关键能力·学案突破例1(1)证明∵PB⊥平面ABC,AC⫋平面ABC,∴PB⊥AC.取PC的中点D,连接BD.∵PB=BC,∴BD⊥PC.∵平面PAC⊥平面PBC,平面PAC∩平面PBC=PC,BD⫋平面PBC,∴BD⊥平面PAC.又AC⫋平面PAC,∴BD⊥AC.∵PB∩BD=B,∴AC⊥平面PBC.(2)解易知平面PBA⊥平面ABC,AB为交线,在Rt△ABC中,过点C作CM⊥AB,交AB于点M,则CM⊥平面PBA.又AC·BC=AB·CM,∴CM=2√5=2√55,即点C 到平面PBA 的距离为2√55.对点训练1解(1)因为AP=CP=AC=4,O 为AC 的中点,所以OP ⊥AC ,且OP=2√3.连接OB ,因为AB=BC=√22AC ,所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B ⊥AC ,OB=12AC=2.由OP 2+OB 2=PB 2知,OP ⊥OB.由OP ⊥OB ,OP ⊥AC 知PO ⊥平面ABC.(2)作CH ⊥OM ,垂足为H.又由(1)可得OP ⊥CH ,所以CH ⊥平面POM.故CH 的长为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由题设可知OC=12AC=2,CM=23BC=4√23,∠ACB=45°.所以OM=2√53,CH=⫋⫋·⫋⫋·sin∠⫋⫋⫋⫋⫋=4√55.所以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为4√55.例2(1)证明因为PA ⊥平面ABCD ,DC ⫋平面ABCD ,所以PA ⊥CD.因为底面ABCD 为矩形,所以AD ⊥CD.又PA ∩AD=A ,所以CD ⊥平面PAD.因为AE ⫋平面PAD ,则AE ⊥CD.因为AD=AP=4,E 为PD 的中点,所以AE ⊥PD ,且CD ∩PD=D ,所以AE ⊥平面PCD ,又PC ⫋平面PCD ,则AE ⊥PC. (2)解因为PD ⊥CD ,所以S △PCD =12PD·CD=6√2,V P-CDM =13S △MCD ·PA=6.设点M 到平面PCD 的距离为h ,因为V M-PCD =V P-CDM , 所以13h·6√2=6,所以h=3√22.对点训练2(1)证明由∠BAD=∠BCD=90°,AD=CD ,易知△ABD ≌△CBD.所以AB=CB ,∠ADB=∠CDB. 又AD=CD ,所以AC ⊥BD.因为BB 1⊥平面ABCD ,所以AC ⊥BB 1,所以AC ⊥平面BB 1D. 又B 1D ⫋平面BB 1D ,所以AC ⊥B 1D.(2)解因为CC 1∥BB 1,所以点C 1到平面B 1BD 的距离与点C 到平面B 1BD 的距离相等.又已知BB 1=2AB=2,∠ADC=60°,根据(1)的结论知点C 到平面B 1BD 的距离为d=√32,BD=2, 所以△B 1BD 的面积S=12×2×2=2, 所以四棱锥C 1-B 1BD 的体积V=13×2×√32=√33. 例3(1)证明因为AA 1⊥平面ABC ,所以AA 1⊥BD.因为△ABC 为等边三角形,D 为AC 的中点,所以BD ⊥AC.又AA 1∩AC=A ,所以BD ⊥平面ACC 1A 1,所以BD ⊥EF.在△DEF 中,DE=3,EF=√6,DF=√3,满足DE 2=DF 2+EF 2,所以EF ⊥DF.又BD ∩DF=D ,所以EF ⊥平面BDF.又因为EF ⫋平面BEF ,所以平面BEF ⊥平面BDF.(2)解作DM ⊥BF ,垂足为M ,由(1)可知平面BEF ⊥平面BDF ,DM ⫋平面BEF ,平面BEF ∩平面BDF=BF ,所以DM ⊥平面BEF , 所以DM 即为点D 到平面BEF 的距离. 由(1)得BD ⊥DF ,在Rt △BDF 中,BD=√6,DF=√3,BF=3,故DM=⫋⫋·⫋⫋⫋⫋=√2,即点D 到平面BEF 的距离为√2.对点训练3(1)证明由已知得AD ∥BE ,CG ∥BE ,所以AD ∥CG ,故AD ,CG 确定一个平面,从而A ,C ,G ,D 四点共面.由已知得AB ⊥BE ,AB ⊥BC ,BE ∩BC=B ,故AB ⊥平面BCGE. 又因为AB ⫋平面ABC ,所以平面ABC ⊥平面BCGE.(2)解取CG 的中点M ,连接EM ,DM.因为AB ∥DE ,AB ⊥平面BCGE , 所以DE ⊥平面BCGE ,故DE ⊥CG.由已知,四边形BCGE 是菱形,且∠EBC=60°得EM ⊥CG ,DE ∩EM=E ,故CG ⊥平面DEM.因此DM ⊥CG.在Rt △DEM 中,DE=1,EM=√3,故DM=2.所以四边形ACGD 的面积为4.例4解(1)存在线段BC 的中点E ,使平面PBC ⊥平面PDE ,即⫋⫋⫋⫋=1.证明如下:连接DE ,PE ,∵∠BAD=∠ADC=90°,AB=1,DA=√3,∴BD=DC=2. ∵E 为BC 的中点,∴BC ⊥DE. ∵PD ⊥平面ABCD ,∴BC ⊥PD. ∵DE ∩PD=D ,∴BC ⊥平面PDE. ∵BC ⫋平面PBC ,∴平面PBC ⊥平面PDE.(2)∵PD ⊥平面ABCD ,且PC=3PF ,∴点F 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23PD=2√33,∴三棱锥A-FBD的体积V A-FBD =V F-ABD =13×S △ABD ×2√33=13×12×1×√3×2√33=13.对点训练4(1)证明在等腰梯形ABCD 中,AE=√⫋⫋2-⫋⫋2=√3,BE=√⫋⫋2+⫋⫋2=2√3,在△BEC 中,BE 2+BC 2=12+4=16=CE 2,所以BE ⊥CB.又因为DE ⊥平面ABCE ,BC ⫋平面ABCE ,所以DE ⊥BC ,DE ∩BE=E , 所以BC ⊥平面BDE ,BC ⫋平面MBC ,所以平面MBC ⊥平面BDE. (2)解存在.因为V E-ANC =V N-AEC ,S △AEC =12·AE·CE=2√3,设点N 到平面AEC 的距离为h ,则V N-AEC =13·S △AEC ·h=4√39,所以h=23,在△BED 中,DE ⊥平面AEC ,所以存在点N ,使得⫋⫋⫋⫋=23,则点N 是线段BD 靠近D 的三等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1.线线垂直如果两条直线所成的角是______(无论它们是相交还是异面),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直线与平面垂直(1)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直线l叫做______________,平面α叫做______________.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惟一的公共点P叫做______.垂线上任意一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做这个点到这个平面的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个点到平面的________.(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______________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推论: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用符号表示:a∥b,a⊥α⇒b⊥α.(3)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__________.3.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________,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任一直线与平面所成角θ的范围是____________.4.二面角的有关概念(1)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________________叫做二面角.(2)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______________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的范围是__________.5.平面与平面垂直(1)定义: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____________,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_______,则这两个平面垂直.(3)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______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自查自纠1.直角2.(1)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l⊥α平面α的垂线直线l的垂面垂足距离(2)两条相交直线(3)平行3.锐角[0°,90°]4.(1)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2)垂直于棱[0°,180°]5.(1)直二面角(2)垂线(3)交线(2015·福建)若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垂直于平面α,则“l⊥m”是“l∥α”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若l⊥m,m⊥平面α,则l∥α或l⊂α;若l∥α,m⊥平面α,则l⊥m,∴“l⊥m”是“l∥α”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故选B.(2015·浙江)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且l⊂α,m⊂β( )A.若l⊥β,则α⊥β B.若α⊥β,则l⊥mC.若l∥β,则α∥βD.若α∥β,则l∥m解:对于A,由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A正确;对于B,直线l,m相交、平行、异面都有可能,B错误;对于C,要求α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β,才能推出α∥β,C 错误;对于D,l,m平行、异面都有可能,D错误.故选A.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各棱长相等,侧棱垂直于底面,点D 是侧面BB 1C 1C 的中心,则AD 与平面BB 1C 1C 所成角的大小是( )A .30°B .45°C .60°D .90°解:如图,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DE ,可知AE ⊥侧面BB 1C 1C ,∠ADE 就是AD 与侧面BB 1C 1C 所成的角.设各棱长为a ,则在Rt △AED 中,DE =12a ,AE =32a ,tan ∠ADE =3,所以∠ADE =60°.故选C .如图,二面角αlβ的大小是60°,线段AB⊂α,B∈l,AB与l所成的角为30°.则AB与平面β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________.解:过点A作平面β的垂线,垂足为C,连接BC,在β内作CD⊥l,交l于点D,连接AD.∵l⊥CD,l⊥AC,AC∩CD=C,∴l⊥面ACD.∴l⊥AD.故∠ADC为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即∠ADC=60°,易知∠ABC 为直线AB 与平面β所成的角. 设CD =a ,则AD =2a ,AC =3a . 又∵∠ABD =30°,∴AB =4a .∴sin ∠ABC =AC AB =3a 4a =34.故填34.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AA 1⊥底面ABC ,底面是以∠ABC 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C =2a ,BB 1=3a ,D 是A 1C 1的中点,点F 在线段AA 1上,当AF =______时,CF ⊥平面B 1DF .解:B 1D ⊥平面ACC 1A 1,所以B 1D ⊥CF . 要CF ⊥平面B 1DF ,只要CF ⊥DF 即可. 令CF ⊥DF ,∠A 1FD =∠ACF ,∠AFC =∠A 1DF , 设AF =x ,则A 1F =3a -x . 由Rt △CAF ∽Rt △FA 1D ,得AC A 1F =AF A 1D ,即2a 3a -x =x a, 解得x =a 或x =2a .(亦可由勾股定理求得)故填a 或2a.类型一线线垂直问题如图,在四棱台ABCDA1B1C1D1中,D1D ⊥平面ABCD,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2AD,AD=A1B1,∠BAD=60°.(1)证明:AA1⊥BD;(2)证明:CC1∥平面A1BD.证明:(1)∵D1D⊥面ABCD,且BD⊂面ABCD,∴D1D⊥BD.又∵AB=2AD,∠BAD=60°,在△ABD中,由余弦定理得BD2=AD2+AB2-2AD·AB cos60°=3AD2,∴AD2+BD2=AB2.∴AD⊥BD.又∵AD∩D1D=D,∴BD⊥面ADD1A1.又AA1⊂面ADD1A1, ∴AA1⊥BD.(2)连接AC ,A 1C 1,设AC ∩BD =E ,连接A 1E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EC =12AC .由棱台定义及AB =2AD =2A 1B 1知A 1C 1∥EC 且A 1C 1=EC ,∴四边形A 1ECC 1为平行四边形.∴CC 1∥A 1E .又∵A 1E ⊂面A 1BD ,CC 1⊄面A 1BD , ∴CC 1∥面A 1BD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线线、线面位置关系.第(1)问证明线线垂直,其实质是通过证明线面垂直,再化归为线线垂直;第(2)问证明线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由于面A 1BD 中没有与CC 1平行的直线,故需作辅助线.(2015·江苏)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已知AC ⊥BC ,BC =CC 1,设AB 1的中点为D ,B 1C ∩BC 1=E .求证:(1)DE∥平面AA1C1C;(2)BC1⊥AB1.证明:(1)由题意知E为B1C的中点,又D为AB1的中点,∴DE∥AC.又∵DE⊄平面AA1C1C,AC⊂平面AA1C1C,∴DE∥平面AA1C1C.(2)∵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CC1⊥平面ABC.∵AC⊂平面ABC,∴AC⊥CC1.又∵AC⊥BC,CC1⊂平面BCC1B1,BC⊂平面BCC1B1,BC∩CC1=C,∴AC⊥平面BCC1B1.又∵BC1⊂平面BCC1B1,∴BC1⊥AC.∵BC=CC1,∴矩形BCC1B1是正方形,∴BC1⊥B1C.又AC∩B1C=C,∴BC1⊥平面B1AC.又∵AB1⊂平面B1AC,∴BC1⊥AB1.类型二线面垂直问题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点E在线段AD上,且CE∥AB.(1)求证:CE ⊥平面PAD ;(2)若PA =AB =1,AD =3,CD =2,∠CDA =45°,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解:(1)证明:因为PA ⊥底面ABCD ,CE ⊂平面ABCD ,所以PA ⊥CE . 因为AB ⊥AD ,CE ∥AB ,所以CE ⊥AD . 又PA ∩AD =A ,所以CE ⊥平面PAD . (2)由(1)可知CE ⊥AD .在Rt △ECD 中,CE =CD ·sin45°=1,DE =CD ·cos45°=1, 又因为AB =1,则AB =CE . 又CE ∥AB ,AB ⊥AD ,所以四边形ABCE 为矩形,四边形ABCD 为梯形. 因为AD =3,所以BC =AE =AD -DE =2,S ABCD =12(BC +AD )·AB =12(2+3)×1=52,V P ABCD =13S ABCD ·PA =13×52×1=56.于是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为56.【点拨】证明线面垂直的基本思路是证明该直线和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亦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来证明;第(2)问的难点在于求底面四边形ABCD 的面积,注意充分利用题设条件,先证明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从而求出底面面积,最后求体积.(2015·浙江)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AC=2,A1A=4,A1在底面ABC的射影为BC的中点,D是B1C1的中点.证明:A1D⊥平面A1BC.证明:设E为BC的中点,连接A1E,DE,AE,由题意得A1E⊥平面ABC,∴A1E⊥AE.∵AB=AC,∴AE⊥BC,∴AE⊥平面A1BC.由D,E分别为B1C1,BC的中点,得DE∥B1B且DE=B1B,从而DE∥A1A且DE=A1A,∴四边形A1AED为平行四边形,∴A1D∥AE.又∵AE⊥平面A1BC,∴A1D⊥平面A1BC.类型三面面垂直问题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1,AA1=2,M是棱CC1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A1M和C1D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2)证明:平面ABM⊥平面A1B1M.解:(1)因为C1D1∥B1A1,所以∠MA1B1为异面直线A1M和C1D1所成的角,因为A1B1⊥平面BCC1B1,所以∠A1B1M=90°.而A1B1=1,B1M=B1C21+MC21=2,故tan∠MA1B1=B1MA1B1= 2.(2)证明:由A1B1⊥平面BCC1B1,BM⊂平面BCC1B1,得A1B1⊥BM.①由(1)知,B1M=2,又BM=BC2+CM2=2,B1B=2,B1M2+BM2=B1B2,从而BM⊥B1M.②又A1B1∩B1M=B1,由①②得BM⊥平面A1B1M.而BM⊂平面ABM,∴平面ABM⊥平面A1B1M.【点拨】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般方法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问题转化为共面问题,通过解三角形求出所构造的角;证明面面垂直,可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而线面垂直又可以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在证明过程中,需充分利用规则几何体本身所具有的几何特征简化问题,有时还需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通过计算来证明垂直关系,这在高考题中是常用方法之一.如图,在三棱锥V ABC 中,VC ⊥底面ABC ,AC ⊥BC ,D 是AB 的中点,且AC =BC =a ,∠VDC =θ⎝⎛⎭⎪⎫0<θ<π2.(1)求证:平面VAB ⊥平面VCD ;(2)当角θ在⎝ ⎛⎭⎪⎫0,π2上变化时,求直线BC 与平面VAB 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解:(1)证明:∵AC =BC =a ,∴△ACB 是等腰三角形.又D 是AB 的中点,∴CD ⊥AB . 又VC ⊥底面ABC ,∴VC ⊥AB . 于是AB ⊥平面VCD .又AB ⊂平面VAB , ∴平面VAB ⊥平面VCD .(2)在平面VCD 内过点C 作CH ⊥VD 于H ,则由(1)知CH ⊥平面VAB . 连接BH ,于是∠CBH 就是直线BC 与平面VAB 所成的角.在Rt △CHD 中,易知CH =22a sin θ.设∠CBH =φ,在Rt △BHC 中,CH =a sin φ,∴22sin θ=sin φ. ∵0<θ<π2,∴0<sin θ<1,0<sin φ<22.又0<φ<π2,∴0<φ<π4.即直线BC 与平面VAB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0,π4.类型四 垂直综合问题如图,在圆锥PO 中,已知PO =2,⊙O 的直径AB =2,C 是AB ︵的中点,D 为AC 的中点.(1)证明:平面POD ⊥平面PAC ; (2)求二面角B PA C 的余弦值.解:(1)证明:∵OA =OC ,D 为AC 的中点,∴AC ⊥OD .又∵PO ⊥底面⊙O ,AC ⊂底面⊙O ,∴AC ⊥PO .∵OD ∩PO =O ,∴AC ⊥平面POD .而AC ⊂平面PAC ,∴平面POD ⊥平面PAC .(2)在平面POD 中,过O 作OH ⊥PD 于H ,由(1)知,平面POD ⊥平面PAC ,∴OH ⊥平面PAC .又PA ⊂平面PAC ,∴PA ⊥OH .在平面PAO 中,过O 作OG ⊥PA 于G ,连接HG ,则有PA ⊥平面OGH ,从而PA ⊥HG ,∴∠OGH 是二面角B PA C 的平面角.在Rt △ODA 中,OD =OA ·sin45°=22.在Rt△POD中,OH=PO·ODPO2+OD2=2×222+12=105,在Rt△POA中,OG=PO·OAPO2+OA2=2×12+1=63,在Rt△OHG中,sin∠OGH=OHOG =10563=155,所以cos∠OGH=105.故二面角BPAC的余弦值为10 5.【点拨】本题以圆锥为载体,主要考查面面垂直及二面角的计算等.第(1)问是利用隐含的线线、线面垂直得出面面垂直,充分利用圆及圆锥的性质是证明的关键;第(2)问的难点在于如何作出二面角BPAC的平面角,这主要是利用第(1)问面面垂直的性质作图来实现的,在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后,构造(或找出)含此角的三角形,计算即可.注意尽量将计算问题放在直角三角形内.(2015·陕西)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AD=π2,AB=BC=1,AD=2,E是AD的中点,O是AC与BE的交点,将△ABE沿BE折起到△A1BE的位置,如图2.(1)证明:CD ⊥平面A 1OC ;(2)若平面A 1BE ⊥平面BCDE ,求平面A 1BC 与平面A 1CD 夹角的余弦值.解:(1)在图1中,∵AB =BC =1,AD =2, E 是AD 的中点,∠BAD =π2,∴四边形ABCE为正方形,∴BE ⊥AC ,即在图2中,BE ⊥OA 1,BE ⊥OC ,从而BE ⊥平面A 1OC .又CD ∥BE ,∴CD ⊥平面A 1OC .(2)∵平面A 1BE ⊥平面BCDE ,且由(1)知BE ⊥OA 1,BE ⊥OC ,∴∠A 1OC 为二面角A 1BE C的平面角,∴∠A 1OC =π2.以O 为坐标原点,OB →,OC →,OA 1→所在方向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A 1B =A 1E =BC =ED =1,BC ∥ED ,∴B ⎝ ⎛⎭⎪⎫22,0,0,E ⎝ ⎛⎭⎪⎫-22,0,0,A 1⎝ ⎛⎭⎪⎫0,0,22,C ⎝ ⎛⎭⎪⎫0,22,0,得BC →=⎝ ⎛⎭⎪⎫-22,22,0,A 1C →=⎝⎛⎭⎪⎫0,22,-22,CD →=BE →=(-2,0,0).设平面A 1BC 的法向量为n 1=(x 1,y 1,z 1),平面A 1CD 的法向量为n 2=(x 2,y 2,z 2),平面A 1BC 与平面A 1CD 的夹角为θ,则由⎩⎪⎨⎪⎧n 1·BC →=0,n 1·A 1C →=0,得⎩⎪⎨⎪⎧-x 1+y 1=0,y 1-z 1=0,取n 1=(1,1,1);由⎩⎪⎨⎪⎧n 2·CD →=0,n 2·A 1C →=0,得⎩⎪⎨⎪⎧x 2=0,y 2-z 2=0,取n 2=(0,1,1),从而cos θ=|cos 〈n 1,n 2〉|=23×2=63,即平面A 1BC 与平面A 1CD 夹角的余弦值为63.1.判断(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 (1)根据定义;(2)如果直线a ∥b ,a ⊥c ,则b ⊥c ; (3)如果直线a ⊥面α,c ⊂α,则a ⊥c ; (4)向量法: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数量积为零. 2.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1)利用判定定理:两相交直线a ,b ⊂α,a ⊥c ,b ⊥c ⇒c ⊥α; (2)a ∥b ,a ⊥α⇒b ⊥α;(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 ⊥α⇒a ⊥β;(4)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α⊥β,α∩β=m ,a ⊂α,a ⊥m ⇒a ⊥β;α⊥γ,β⊥γ,α∩β=m ⇒m ⊥γ.3.证明面面垂直的主要方法(1)利用判定定理:a ⊥β,a ⊂α⇒α⊥β;(2)用定义证明.只需判定两平面所成二面角为直二面角;(3)如果一个平面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α∥β,α⊥γ⇒β⊥γ.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的应用当两个平面垂直时,常作的辅助线是在其中一个面内作交线的垂线,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进而可以证明线线垂直(必要时可以通过平面几何的知识证明垂直关系),构造(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得到点到面的距离等.5.注意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间的相互转化6.线面角、二面角求法求这两种空间角的步骤:根据线面角的定义或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作(找)出该角,再解三角形求出该角,步骤是作(找)⇒证⇒求(算)三步曲.也可用射影法:设斜线段AB 在平面α内的射影为A ′B ′,AB 与α所成角为θ,则cos θ=||A ′B ′||AB ; 设△ABC 在平面α内的射影三角形为△A ′B ′C ′,平面ABC 与α所成角为θ,则cos θ=S △A ′B ′C ′S △ABC.1.已知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l为直线,若α⊥β,α∩β=l,则( ) A.垂直于平面β的平面一定平行于平面αB.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一定垂直于平面αC.垂直于平面β的平面一定平行于直线lD.垂直于直线l的平面一定与平面α,β都垂直解: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垂直于直线l的平面一定与平面α,β都垂直.故选D.2.已知直二面角αlβ,点A∈α,AC⊥l,C为垂足,B∈β,BD⊥l,D为垂足.若AB=2,AC=BD=1,则D到平面ABC的距离等于( )A.23B.33C.63D.1解:由题意知平面ABC⊥平面β,∴点D到BC的距离为点D到平面ABC的距离.由题设知BC=3,CD=2,∴点D到平面ABC的距离为23=63.故选C.3.(2015·安徽)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平行B.若m,n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与n平行C.若α,β不平行...,则在α内不存在...与β平行的直线D.若m,n不平行...,则m与n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解:A中,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故A错误;B中,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故B错误;C中,若两个平面相交,则一个平面内与交线平行的直线一定和另一个平面平行,故C错误;D中,若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条直线平行,所以若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它们不可能垂直于同一个平面,故D正确.故选D.4.(2015·福建质量检查)如图,AB是圆O的直径,VA垂直圆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M,N分别为VA,V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MN∥ABB.MN与BC所成的角为45°C.OC⊥平面VACD.平面VAC⊥平面VBC解:依题意,MN∥AC,又直线AC与AB相交,因此MN与AB不平行,A错误;注意到AC⊥BC,因此MN与BC所成的角是90°,B错误;注意到直线OC与AC不垂直,因此OC与平面VAC 不垂直,C错误;由于BC⊥AC,BC⊥VA,因此BC⊥平面VAC.又BC⊂平面VBC,∴平面VBC⊥平面VAC,D正确.故选D.5.把等腰直角△ABC沿斜边上的高AD折成直二面角BADC,则BD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 2B.22C.1 D.33解:在面ADC中,过D作DE⊥AC,交AC于点E.连接BE ,二面角B AD C 为直二面角,∴BD ⊥平面ADC ,BD ⊥AC .又∵DE ∩BD =D ,∴AC ⊥平面BDE .∴平面BDE ⊥平面ABC ,故∠DBE 是BD 与平面ABC 所成角,由翻折不变性可知DE =12AB =22BD ,在Rt △BDE 中,tan ∠DBE =DE BD =22(亦可由射影法cos ∠BED =S 射S 原=S △ADC S △ABC =DE BE =33或坐标法求得).故选B . 6.(2015·衡水模拟)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过点A 作平面A 1BD 的垂线,垂足为点H .则以下命题中,错误的是( )A .点H 是△A 1BD 的垂心B .AH 垂直于平面CB 1D 1C .AH 延长线经过点C 1D .直线AH 和BB 1所成角为45°解:对于A ,由于AA 1=AB =AD ,∴点A 在平面A 1BD 上的射影必到点A 1,B ,D 的距离相等,即点H 是△A 1BD 的外心,而A 1B =A 1D =BD ,∴点H 是△A 1BD 的垂心,命题A 是真命题;对于B ,由于B 1D 1∥BD ,CD 1∥A 1B ,∴平面A 1BD ∥平面CB 1D 1,而AH ⊥平面A 1BD ,从而AH ⊥平面CB 1D 1,命题B 是真命题;对于C ,由于AH ⊥平面A 1BD ,AC 1⊥平面A 1BD ,∴AH 的延长线经过C 1,命题C 是真命题;对于D ,由C 知直线AH 即是直线AC 1,又直线AA 1∥BB 1,∴直线AH 和BB 1所成的角为∠A 1AC 1,而tan ∠A 1AC 1=2,命题D 是假命题.故选D .7.(2015·福建月考)点P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面对角线BC 1上运动,则下列四个命题:①三棱锥AD1PC的体积不变;②A1P∥平面ACD1;③DP⊥BC1;④平面PDB1⊥平面ACD1.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____.解:由题意可得直线BC1平行于直线AD1,并且直线AD1⊂平面AD1C,直线BC1⊄平面AD1C,∴直线BC1∥平面AD1C.∵VAD1PC=VPAD1C,且点P到平面AD1C的距离不变,∴三棱锥AD1PC的体积不变,①正确;连接A1C1,A1B,可得平面AD1C∥平面A1C1B.∵A1P⊂平面A1C1B,∴A1P∥平面ACD1,②正确;当点P运动到B点时,△DBC1是等边三角形,∴DP不垂直BC1.③错误;∵直线AC⊥平面D1DBB1,DB1⊂平面D1DBB1,∴AC⊥DB1.同理可得AD1⊥DB1.∴DB1⊥平面ACD1.又∵DB1⊂平面PDB1,∴平面PDB1⊥平面ACD1,④正确.综上知,①②④正确.故填①②④.8.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G分别是AB,BC,B1C1的中点.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①以正方体的顶点为顶点的三棱锥的四个面最多只有三个面是直角三角形;②P在直线FG上运动时,AP⊥DE;③Q在直线BC1上运动时,三棱锥AD1QC的体积不变;④M是正方体的面A1B1C1D1内到点D和C1距离相等的点,则M点的轨迹是一条线段.解:三棱锥A1ABC的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①错误;P在FG上运动时,PF⊥平面ABCD,∴PF⊥DE,又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AB,BC的中点,∴AF⊥DE,∴DE⊥平面PAF,∴DE⊥PA,②正确;VAD1QC=VQAD1C,∵BC1∥AD1,∴BC1∥平面AD1C,∴无论点Q在BC1上怎样运动,Q到平面AD1C的距离都相等,③正确;到点D和C1距离相等的点在平面A1BCD1上,而面A1BCD1∩面A1B1C1D1=A1D1,∴点M的轨迹是线段A1D1,④正确.故填②③④.9.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点E是正方形BCC1B1的中心,点F,G 分别是棱C1D1,DD1的中点.设点E1是点E在平面DCC1D1内的正投影.(1)证明:直线FG⊥平面FEE1;(2)求异面直线E1G与EA所成角的正弦值.解:如图示,连接EE 1,EB .(1)证明:∵E 1G =2,FE 1=FG =2,易得FE 21+FG 2=E 1G 2,∴FG ⊥FE 1.又∵EE 1⊥面CC 1D 1D ,∴EE 1⊥FG .又EE 1∩FE 1=E 1,∴FG ⊥平面FEE 1.(2)∵E 1G ∥AB ,∴∠EAB 即为异面直线E 1G 与EA 所成的角.∵BE ⊥AB ,AB =2,BE =2,∴AE = 6.∴sin ∠EAB =BE AE =26=33. 10.已知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ABCD 是正方形.(1)若PD =AD ,求PC 与面ABCD 所成的角;(2)求证:平面PBC ⊥平面PCD .解:(1)∵PD ⊥平面ABCD ,∴DC 是直线PC 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PCD 是直线PC 和平面ABCD 所成的角.又∵PD =DA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PD =DC .∴∠PCD =45°,即直线PC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45°.(2)证明:∵PD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PD ⊥BC ,∵ABCD 为正方形,∴BC ⊥CD ,∵PD ∩CD =D ,PD ,CD ⊂平面PCD ,∴BC ⊥平面PCD .又∵BC ⊂平面PBC ,∴平面PBC ⊥平面PCD .11.(2015·湖南)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 ,F 分别是BC,CC1的中点.(1)证明:平面AEF⊥平面B1BCC1;(2)若直线A1C与平面A1ABB1所成的角为45°,求三棱锥FAEC的体积.解:(1)证明:如图,∵三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AE⊥BB1.又E是正三角形ABC 的边BC的中点,∴AE⊥BC.∴AE⊥平面B1BCC1.而AE⊂平面AEF,∴平面AEF⊥平面B1BCC1.(2)设AB的中点为D,连接A1D,CD.∵△ABC是正三角形.∴CD⊥AB.又三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CD⊥AA1.∴CD⊥平面A1ABB1,于是∠CA1D为直线A1C与平面A1ABB1所成的角.由题设,∠CA1D=45°,∴A1D=CD=32AB= 3.在Rt△AA1D中,AA1=A1D2-AD2=3-1=2,∴FC =12AA 1=22. 故三棱锥F AEC 的体积V =13S △AEC ×FC =13×32×22=612. (2015·安徽)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PA =1,AB =1,AC =2,∠BAC =60°.(1)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2)证明:在线段PC 上存在点M ,使得AC ⊥BM ,并求PM MC的值. 解:(1)由题设AB =1,AC =2,∠BAC =60°,可得S △ABC =12·AB ·AC ·sin60°=32. 由PA ⊥平面ABC ,可知PA 是三棱锥P ABC 的高,又PA =1,∴三棱锥P ABC 的体积V =13·S △ABC ·PA =36.(2)证明:在平面ABC 内,过点B 作BN ⊥AC ,垂足为N .在平面PAC 内,过点N 作MN ∥PA ,交PC 于点M ,连接BM .由PA ⊥平面ABC 知PA ⊥AC ,又MN ∥PA ,∴MN ⊥AC .又BN ⊥AC ,BN ∩MN =N ,BN ⊂平面MBN ,MN ⊂平面MBN ,∴AC ⊥平面MBN .又BM ⊂平面MBN ,∴AC ⊥BM .在Rt △BAN 中,AN =AB ·cos ∠BAC =12,从而NC =AC -AN =32.由MN ∥PA ,得PM MC =AN NC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