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
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脑梗塞是指脑血管阻塞导致脑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为中风。
脑梗塞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等多种因素有关。
脑梗塞病人早期康复护理对于其康复至关重要,既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也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就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脑梗塞患者因脑血管的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是指在患者病情稳定后,通过多种手段促进患者康复的过程,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认知康复训练等。
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脑梗塞后,受累的神经组织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及时的康复护理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 预防并发症。
脑梗塞患者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压疮、尿潴留等并发症,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3.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获得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脑梗塞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既能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又能够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内容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认知训练等多种内容,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指通过各种物理手段,如运动训练、按摩、理疗等,来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对于脑梗塞患者来说,物理治疗可以帮助其改善肌张力异常、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促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一般而言,物理治疗应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2. 言语治疗脑梗塞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如失语、吞咽困难等,而言语治疗可以帮助这些患者改善语言功能,提高交流能力。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脑梗死是一种以急性脑血管疾病为主的疾病,常见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
脑梗死后的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早期康复护理中,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一、概述1.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特点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是在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的最早期阶段进行的康复护理模式。
其特点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主要目标,通过康复训练、功能锻炼、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手段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是显著的。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在脑梗死后,患者常常会出现肢体无力、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通过康复训练和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脑梗死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通过早期的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提前干预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三、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1. 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对于不同病情和不同患者的需求,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康复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设计,包括康复训练内容、康复训练强度、康复训练时长等。
2. 综合性康复护理措施在早期康复护理中,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康复护理措施,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认知训练、社会支持等,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言语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言语能力,认知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认知功能,社会支持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效果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效果1. 引言1.1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恢复的重要性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恢复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脑梗死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可能出现语言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通过康复护理的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不仅包括日常生活自理技能的训练,还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多种方法,能够全面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康复护理还能够对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
脑梗死患者常常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康复护理团队通过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更好地应对疾病的影响。
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的恢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的康复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调节心理状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 正文2.1 康复护理的内容与方法1. 身体功能训练:针对脑梗死患者出现的各种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护理师会设计相应的训练计划,包括肢体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协调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2. 语言和认知训练:脑梗死患者常常会出现语言表达障碍和认知功能下降的情况,康复护理师会通过专门的语言和认知训练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和提高认知水平。
3.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康复护理师会教导脑梗死患者重新学习日常生活技能,如自我照顾能力、社交能力等,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4. 情绪调节和心理辅导:脑梗死患者常常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和抑郁状态,康复护理师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患者调节情绪。
5. 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康复护理师会向脑梗死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药物管理等,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的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作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疗效观察
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采用康复护理对患有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
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84例由于患有脑梗死而出现机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
a组患者的在康复治疗时采用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法对其进行护理;b组患者在康复期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护理。
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后我们发现,a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b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
结论:采用康复护理对患有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可以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尽快的恢复。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脑梗死指的是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下所导致出现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现象,该病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1]。
当今临床医学界的医疗设备更加先进,诊断和治疗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使脑梗死患者的存活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在存活下来的患者中,会有一半以上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2]。
为了对采用康复护理对患有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为临床找到减少肢体功能障碍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患者的转归更加理想,使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性的保障,我们组织进行了本次研究。
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84例由于患有脑梗死而出现机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在患者的康复治疗期分别采用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法和临床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这四年时间里,抽取在我院就诊的84例由于患有脑梗死而出现机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患者中年龄最小者38岁,年龄最大者83岁,平均年龄56.8岁;患者中有36例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患者的住院时间在18至53天不等,平均住院时间28.4天;抽样患者所有自然资料,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脑梗死后遗症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脑梗死后遗症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成熟和发展,为脑梗死的救治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可能。
而脑梗死作为目前中老年人群中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更多是因为脑部组织和血管因为血液流通供应不畅所导致的一种脑软化情况。
许多脑梗死患者的恢复时期较长,急性发作时可能会出现单侧的肢体瘫痪、口角歪斜等等。
因此,针对脑梗死后遗症的早期康复护理将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脑梗死;后遗症;早期康复护理许多脑梗死患者在发病以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失语、大小便失禁、昏迷或是瘫痪等情况,导致后遗症问题严重,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
因此针对早期的康复护理具有着现实意义[1]。
一、心理护理许多脑梗塞患者都是中老年人,并且这些中老年人本身对于自身的健康较为关注,当出现脑梗死以后会有莫名的压力[2]。
而经过相关研究表明,住院脑血管意外患者中有近70%以上的患者都会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障碍,绝大部分是以焦虑和抑郁为主,而这一系列的心理障碍都会预后,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
主要是因为这些患者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却留下了不同程度上不可挽回的损伤,不论是记忆力障碍、记忆力下降,还是偏瘫、失语等等,都会对心理活动造成了很大的改变,容易出现情绪激动、悲观失望等情况。
因此更是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也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及时与患者沟通,疏导其内心的不安与惶恐,针对性的展开个体化的心理护理,相关者讲解关于脑梗死方面的防治和护理知识,帮助更多的患者消除恐惧,重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在后续的康复。
护理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生存质量[3]。
二、肢体偏瘫方面的康复护理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许多脑梗死中老年后遗症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干预是能够有效促进恢复其运动的功能,减少残疾的发生,对于改善预后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对此,我国专家学者在经过临床实验研究后发现,一些中老年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在早期积极接受运动功能的恢复治疗以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的效果更加明显,说明了基于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运动护理,能够有效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的概率,帮助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从而降低致残率[4]。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价值探讨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价值探讨王娟;杨修玲【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价值.方法 94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护理干预28 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干预28 d后,观察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1.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28 d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为(58.18±21.36)分,Barthel指数(BI)评分为(56.73±19.17)分;对照组患者Fugl-Meyer评分为(45.76±16.94)分,BI评分为(42.65±16.84)分;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和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恢复,还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9(014)010【总页数】3页(P125-127)【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恢复;价值【作者】王娟;杨修玲【作者单位】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核医学科;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脑梗死是因脑内动脉狭窄、闭塞而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导致脑组织坏死、脑神经部分或者全部功能损害, 最终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 对患者正常运动能力甚至是日常生活能力均造成严重影响[1-3]。
康复护理是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重要途径, 有研究结果显示, 脑梗死患者脑功能恢复主要在发病后3个月内, 在发病早期进行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够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4]。
本次研究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摘要】脑梗死后常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给患者带来严重困扰。
康复护理在改善这些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文献综述,揭示了康复护理对认知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积极影响。
康复护理包括认知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等多种方法,有效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和生活能力。
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凸显无疑。
未来研究可深入探讨康复护理在不同阶段的应用及长期效果。
康复护理应作为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手段,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护理、日常生活能力、方法、效果、重要性、改善、作用、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脑组织局部缺血或缺氧导致脑部神经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和溶解。
脑梗死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较为常见的病症,患者一旦发病后需要及时接受治疗,否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语言障碍等。
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增加其独立生活的困难度,甚至影响其社交和情感状态。
康复护理在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促进患者的康复与社会融入。
对于脑梗死患者,及时进行康复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我们将深入了解脑梗死患者在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康复护理在改善这些问题中的作用和效果。
我们的研究目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分析脑梗死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表现,探讨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关系;2.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评估其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的效果;3.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评估其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效果;4. 分析不同康复护理方法对脑梗死患者的可行性和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脑梗死后遗症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神经医学论文
脑梗死后遗症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神经医学论文脑梗死后遗症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神经医学论文脑梗死后遗症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张荷郑冬图胡海燕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23.048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群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是局部脑组织和血管由于血液供应缺乏而发生坏死所引起的脑软化。
脑梗死患者致残率高、恢复期长,急性发作时多有单侧肢体瘫痪、失语、口角歪斜等,严重者大小便失禁、昏迷。
出院时多数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该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而康复护理对于减轻功能缺陷,提高这部分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于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期多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脑梗死后遗症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进展综述如下。
1 脑梗死康复护理目的国外的研究显示[1-3],早期的康复对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具有良性影响,早期康复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同时降低长期花费。
国内研究表明[4,5],脑梗死患者康复介入越早对于患者自身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影响越大。
由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及结构存在代偿和功能重组自然恢复能1/ 11力,后脑组织的修复和康复治疗的功能具有重组特点,这就决定了早期康复治疗的必要性。
2 早期康复时间以往急性期的治疗常以药物为主,而康复治疗常在晚期才开始,致使康复治疗的效果欠佳。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早期康复护理能预防患者废用综合征及二次损害,并对促进患者患侧功能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早期的概念,临床上尚未达成共识,尤其是患病后进行第一次活动的时间[6]。
赵红梅等[7]研究发现,神经受损导致运动障碍,而恢复取决于治疗时间,开始的越早恢复的越好。
谢逢春等[8]主张入院当天开始,康复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
龙成惠[9]认为,从发病至 24 h 内是功能锻炼的最佳时间。
Diserena 等[10]认为早期活动开展的时间是在发病后 l~3 d 内,Bernhardt[11]将早期定义为发病 1 周之内,而岑春兰[12]则认为发病后 3 个月内。
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康复护理
术难关 。
参考文献
[ ] 张斯璧 , 1 武欣生 , 费 建 , 新生儿危重先 天性心脏病手 术的 等.
23 2 术 中配合 ..
新生儿手术切 口小 , 术野难 以显 露 , 骤 步
紧凑 , 中情况变化多 , 术 要求器械护士术前充分 了解 病情 、 手 术方法 、 步骤 , 考虑术中可能 出现的意外情况 ; 中高度集 中 术 精神 , 主动配合 , 维敏捷 , 思 在手术 医生讨 论手术方案时立 即
现代 医院 2 0 年 4月第 9卷第 4期 专 业 技 术 篇 09
M dm o il p 2 0 o 9N 4 oe H s t r 09 V l o pa A
1 1 0
急 ' 脑 梗 死 患 者 运 动 及 认 知 功 能损 害 的早 期康 复 护 理 1 5
谢 静 文
准备所需的用物。
围麻醉期管理 []临床麻醉学杂志 , 0 ,0 1)65 J. 2 42 ( : . 0 1 6
[ ] 马晓军 , 军英. 2 毕 新生 儿手 术护 理 中的难 点分 析及护 理措 施 [ ] 中华护理杂志 , 9 , ( ) 3 1 32 J. 1 93 5 : — 0. 9 4 0 [] 白 3 洁, 陈 煜 , 锡 明. 生 儿心 内直视 手 术 的麻 醉体 会 陈 新 [ ] 临床麻醉学 杂志 , 0 ,1 4 : 9 20 J. 2 52 ()2 — 7 . 0 6
观察脑梗塞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
观察脑梗塞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脑梗塞是指脑血管闭塞而导致的脑部缺血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身心负担。
早期护理干预对于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角度,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一、脑梗塞患者的常见康复问题脑梗塞患者的常见康复问题包括肢体瘫痪、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研究发现,脑梗塞患者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开始康复治疗的效果最佳,这提示早期护理干预对于改善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早期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早期护理干预是指在脑梗塞患者发病后尽早进行康复护理和干预措施,旨在减轻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早期护理干预具有以下重要性:1. 降低神经功能损伤:在脑梗塞发病后,神经细胞往往处于急性缺血状态,及时的康复护理和干预可以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2. 预防并发症:脑梗塞患者常常伴随着并发症的发生,如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及时的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3. 提高康复效果: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更快地恢复神经功能,减轻症状,提高康复效果,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早期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康复护理、功能锻炼、言语康复、心理护理等多方面的措施。
具体包括:1. 早期言语康复:脑梗塞患者常常伴随着言语障碍,通过早期言语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言语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2. 肢体功能锻炼:针对脑梗塞患者的肢体瘫痪问题,可以进行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3. 心理护理:脑梗塞患者在疾病发生后往往伴随着情绪低落、焦虑等心理问题,及时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促进康复。
研究表明,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
早期言语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言语功能恢复率;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时的心理护理和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康复效果。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摘要】脑梗死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康复护理在改善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可以通过各种康复措施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康复护理还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家庭支持和社会融入。
未来,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中仍有发展空间,可以进一步提高康复效果。
康复护理在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关键词】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护理、家庭支持、社会融入、预防、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1. 引言1.1 脑梗死的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脑梗死是指脑血管阻塞所致的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和损伤,也称脑血管梗死,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脑梗死可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动脉炎性脑梗死和心源性脑梗死等类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占据大多数。
脑梗死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等,这些危险因素的干扰会导致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液凝块形成,最终导致脑梗死的发生。
脑梗死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不容忽视的流行病学特征。
据统计数据显示,脑卒中是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祸害,其中脑梗死占据了70%以上的比例。
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脑梗死的发病率更是显著增加。
脑梗死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也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对脑梗死的预防和康复非常重要。
通过加强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1.2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脑梗死是指脑血管突然发生局部血流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或缺氧,从而导致脑功能受损。
脑梗死后,患者常常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情况。
认知功能障碍包括但不限于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空间意识和执行功能等方面的受损,这会对患者的思维、判断和行为产生影响。
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进展
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进展摘要: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广大临床护理工作者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日益重视。
脑梗死患者需要及时的接受治疗,而合理、科学的康复训练及护理更是治疗脑梗死的重要举措。
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该病特征为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
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家庭负担[1-2]。
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护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是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本文主要就脑梗死的康复训练及护理进行探讨。
1 康复训练1.1语言康复判断患者失语类型,根据患者不同的失语类型,制定不同的康复计划。
研究表明,患者病后2周为最佳恢复语言时间,1年后语言功能基本恢复 [4]。
因此,在患者病后 2 周后对患者及时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对于患者语言功能康复尤为重要。
对于失语患者,我们应鼓励患者从简单的单音节字词说起,慢慢过渡到日常生活用句,切记不可操之过急。
同时我们需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患者克服内心障碍,通过对患者兴趣爱好了解,播放患者喜爱的歌曲、戏剧及相声等,刺激患者的听觉,指导患者家属多和患者说话。
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每天指导患者鼓腮、噘嘴等口腔动作,每个动作重复5-10次,每天3次,指导患者做伸舌和张大嘴,每项动作重复5次,每天2-3次,有助于增强面部肌肉的协调性。
教患者说话从单音节逐渐增加难度,给予患者鼓励,肯定患者的成果,每周两次对患者语言能力进行测试,加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1.2肢体功能康复肢体功能康复应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24小时以后方可进行,患者可卧床进行康复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抬腿、关节屈伸、伸手臂等活动,患者应量力而行,以不引起身体不适为宜。
将患者病床头部抬高至30°左右,练习患者坐位,患者感到不适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逐渐调高床头角度,患者可以90°坐立时,即可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坐在床边,然后缓慢站立,患者可借助物体练习转身、蹲起等动作,活动膝关节。
急性脑梗死认知障碍病历、护理措施、康复训练及温馨提示
急性脑梗死认知障碍病历、护理措施、康复训练及温馨提示急性脑梗死是由脑组织血供障碍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病后恢复缓慢等特点。
认知障碍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概念模糊、注意力不集中、信息处理速度减慢等执行功能损害,从而给家庭造成精神负担与经济负担。
充分了解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障碍危险因素,对指导患者的康复护理、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病例患者男,72岁,主诉:左肢体活动不灵1年余,加重伴记忆力减退1月。
现病史:1年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表现为左上肢拾举吃力,抓握不能,需搀扶下方可缓慢行走,伴言语含糊: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期间出现反应迟钝,表现为言语减少,思维变慢,治疗后好转出院。
1月前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加重,出现记忆力、反应力明显减退,表现为近记忆力明显减退,对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即刻忘记,迷路,今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门诊查经颅多普勒提示:所测大脑各动脉血流频谱形态改变,波峰圆钝;以〃脑梗死、阿尔茨海默病〃收住我科。
患者神志清,精神欠佳,饮食可,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高血压病10余年,最高180/10OmmHg,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用药;前列腺增生2年余;半年来睡眠中出现左侧肢体不自主抽动,间断发作,于外院予以德巴金口服治疗,症状减少;诊断帕金森综合征3月余。
否认有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否认有肝炎、结核等急慢性传染病史。
护理对认知障碍严重的老人,尤其是发展到痴呆晚期,护理非常关键。
1、穿着护理认知障碍老人往往不能根据气候加减衣服,家属应随时根据天气改变为患者更换衣物,以免冻着或中暑,衣服要宽松,鞋子选用舒适的棉质套鞋。
2、居住环境居室要宽敞,设施简洁,光线充足,室内无障碍,室内最好铺地毯,床边设置护栏,妥善保管危险性物品,病人的生活环境要固定,减少室内物品的变动。
3、出行护理痴呆老人多伴有锥体外系统病变,共济失调,病人站立,行走都会发生困难,容易跌伤,上下楼梯一定要有人搀扶,外出一定要有人陪同,以免迷路,并在老人的衣服醒目处标上姓名,住址,联系电话,以防走失。
亲情陪伴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后遗症康复期认知能力和生存质量的作用评价
亲情陪伴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后遗症康复期认知能力和生存质量的作用评价【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价亲情陪伴护理模式在脑梗死后遗症康复期中对认知能力和生存质量的作用。
首先介绍了亲情陪伴护理模式的概念及重要性,接着探讨了脑梗死后遗症对认知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随后对亲情陪伴护理模式在提升患者认知能力和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进行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亲情陪伴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存质量。
最后总结了亲情陪伴护理模式在康复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为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亲情陪伴护理模式、脑梗死、后遗症、康复期、认知能力、生存质量、评价、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脑梗死后遗症包括认知能力下降、生存质量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传统的医疗护理模式中,医护人员主要负责患者的康复工作,而亲情陪伴护理模式强调患者家属的参与,通过家庭成员的陪伴和照顾,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增强其认知能力和生存质量。
目前对亲情陪伴护理模式在脑梗死后遗症康复期中的作用评价还比较缺乏,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探讨其对认知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评价亲情陪伴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后遗症康复期认知能力和生存质量的作用,为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意义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中风类型,其引起的后遗症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认知能力带来严重影响。
而在脑梗死的康复期中,亲情陪伴护理模式的重要性逐渐被重视并被广泛应用。
亲情陪伴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提供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还能促进康复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存质量起到积极的影响。
深入了解亲情陪伴护理模式在脑梗死后遗症康复期中的作用评价,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亲情陪伴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认知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未来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脑梗死后遗症的康复护理研究新进展
脑梗死后遗症的康复护理研究新进展摘要:脑梗死疾病是一种人体中脑组织血管发生循环系统障碍导致的疾病。
大多数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中老年人群中脑梗死的发生率较高,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
在脑梗死发生率,为了降低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必须实行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
本文主要讲解脑梗死后遗症的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脑梗死;后遗症;康复护理脑梗死是一种由于脑部的血流障碍导致的脑组织软化以及缺血性坏死的疾病[1]。
在发病后患者会出现失语、意识障碍、四肢瘫痪、昏迷等症状。
随着病情加重,还会出现吞咽困难、肌肉运动障碍、情绪障碍等并发症,会对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脑梗死后遗症主要由于脑部局部组织坏死,累及身体导致的症状。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在脑梗死后遗症中使用康复护理措施,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1 脑梗死后遗症的康复护理措施1.1心理康复护理措施由于脑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导致患者很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狂躁、不安、焦虑,抑郁的情绪[2]。
护理人员加强心理康复护理措施,对患者实行心理疏导,降低负面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影响身体恢复。
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交流沟通,疏导安抚情绪,向患者讲解脑梗死的治疗方法、疾病性质,康复护理后身体恢复情况等。
积极引导,鼓励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治疗,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疾病的可治愈性,提高患者治疗护理积极性。
1.2吞咽功能康复护理1.2.1调整进食的体位脑梗死患者在饮食中使用半卧体位,让身体呈现仰卧的体位,将头部向前进行轻轻的倾斜,也可以使用坐位进行进食,预防在进食过程中患者发生吞咽障碍,造成误吸,误咽的情况。
在喂食过程中使用坐位,避免发生呛咳,进而造成肺部感染。
在进食中,护理人员叮嘱患者保持注意力集中,并提供舒适的进食环境,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1.2.2选择饮食成分脑梗死患者中如果发生轻中度的吞咽功能障碍的情况,需要选择密度适中的食物,不容易改变物理状态的半流质食物,每次的进食量使用二分之一的汤匙,在进食中使用平衡的速度,保证每一口食物都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以及机会吞咽。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价值探讨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价值探讨脑梗死是指脑血管突然发生闭塞性栓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后由于脑组织受损,患者常常面临肢体功能障碍的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从早期康复护理的定义、原则和方法入手,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的价值,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早期康复护理的定义早期康复护理是指在疾病发病后的早期阶段,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护理干预和康复训练,旨在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预防并减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护理方式。
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早期康复护理的原则1. 个体化:针对每位脑梗死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案。
2. 综合性: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功能训练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干预,全面提高康复效果。
3. 创新性: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护理方法和康复技术,以提高康复效果和服务质量。
三、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1. 药物治疗:在早期康复护理中,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应用抗凝血、降脂、稳定血压等药物,促进脑血管的通畅,减轻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损伤,为后续的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按摩、理疗、针灸等手段,缓解肢体肌肉的疼痛和僵硬感,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废弃,提高肢体的灵活性和功能。
3. 功能训练:在早期康复护理中,进行肢体功能的系统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进行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多种手段,提高受损肢体的力量和协调性,促进功能的恢复。
四、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价值探讨1. 促进神经再生:早期康复护理能够通过功能训练和物理治疗,刺激和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和重建,提高受损肢体的功能。
2. 预防并发症: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预防脑梗死后的并发症,如肌肉萎缩、肢体功能丧失等,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效果。
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摘要:脑梗塞作为临床中高发性疾病,此疾病具备较高的致残概率与致死概率,年龄大致残和致死的概率比较高,亦会影响到其生存质量。
传统护理服务理念一般重视对患者生命体征抢救,却忽略了早期康复护理重要性。
基于此,本文将分析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报道如下:关键词:脑梗塞后遗症;康复护理;研究进展;概述;功能训练脑梗塞作为患病概率比较高、致残概率比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类疾病,我国内年有二百万左右的新发脑梗塞患者,大多数脑卒中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
有的患者甚至会完全地丧失自主生活能力,没有办法自理。
此疾病会影响到生命质量的同时,亦会对社会与家庭造成沉重负担。
对此类患者来讲,将早期的康复治疗引入其中,可明显改善其语言能力、肢体能力以及神经能力等,亦可降低其经济压力[1]。
1脑梗塞疾病概述脑梗塞疾病作为国内好发的一种慢性疾病,此类疾病患病概率较高。
大部分患者致病因素为脑部血管出现缺血与缺氧造成的,亦有部分病情严重患者会有脑组织坏死症状表现,致残的概率比较高。
伴随着疾病患病概率高,临床医者对疾病康复护理的探究更为深入。
2脑梗塞患者后遗症的康复护理2.1 心理护理因为此类疾病发病较为急促,进展较为迅速,患者家属比较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等负面心理,护士需在给予患者有效与及时护理的基础之上,更需耐心和细致地为患者家属讲解疾病进展、注意事项以及治疗方案等,强化和患者的沟通力度,使得患者、家属对护士信任度明显提升。
评估患者病情,为其讲解疾病进展、药物治疗、进展和作用机制等等,更需强调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等等慢性病对疾病康复产生的影响[2]。
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中,需明确其心理素质、性格特征、文化水平等,给予其对应性护理。
了解其出现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的因素,对其适宜的劝慰与安抚,耐心和主动地了解其恢复状态,给予其适当的护理,建立起和谐与融洽的护患关系,使得患者可接收到积极和高效的锻炼,促使其恢复战胜疾病的信心,将不良情绪消除,加速患者康复速度[3]。
脑梗死后遗症早期康复护理阐述
脑梗死后遗症早期康复护理阐述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脑梗死患者的致死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但是,脑梗死患者的后遗症还是比较多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所以,在早期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后遗症,帮助患者降低痛苦。
本文对对脑梗死后遗症的早期康复护理进行相关综述。
关键词:脑梗死后遗症;早期康复;护理研究引言脑梗死是因为患者脑部的血流动力紊乱,大脑组织缺氧、缺血以及坏死,导致了患者的神经功能发生缺损[1]。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以及过于肥胖等都是造成患者脑部血流发生动力学紊乱的重要因素,凝血异常、血液黏度异常、动脉硬化、血管畸形、血管炎症以及一些其他的栓塞等都是引起脑梗死比较常见的病因。
通常情况下,脑梗死发生半年后都是属于发生后遗症时期,大约有60%-80%的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功能障碍[2],大约有15%的患者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情绪。
1脑梗死后遗症早期康复护理的目的和时机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完善,对于脑梗死早期的康复及护理,已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发生脑梗死后遗症的概率,提高预后,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研究表示[3],脑梗死后遗症病人越早进行康复护理和训练,其功能恢复的效果越好。
有研究显示[4],在脑梗死患者发生后遗症的早期,其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还会保留一部分,所以,越早对其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越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大脑功能恢复。
早期康复治疗时采用多种方法,帮助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把丧失的机体功能最大限度的重建与恢复,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尽可能得到恢复,以便于尽早回归家庭、工作当中。
早期的康复锻炼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降低继发性残疾的概率。
2康复护理措施2.1吞咽功能障碍护理大部分的脑梗死患者都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吞咽功能障碍,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误吸、吸入性肺炎以及营养不良等问题的发生。
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纳入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入院治疗的老年脑梗塞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康复护理,评价两组认知功能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WM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P <0.05)。
结论:老年脑梗塞患者加强康复护理干预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认知功能,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康复护理;认知功能脑梗塞作为严重威胁老年群体生命安全的疾病,虽然近年来对其的抢救成功率逐渐提高,但仍有较多患者因神经功能缺损,出现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及后遗症[1]。
常规护理中主要依据病情变化展开对症护理,对患者的认知、运动、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训练较为缺乏,康复护理强度不足,影响康复效果。
加强康复护理干预,依据患者病情稳定情况尽早展开康复训练,可能实现脑细胞可逆性阶段逆转,改善认知功能[2]。
为此,本次研究对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入院治疗的老年脑梗塞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1例,经头颅MRI、CT检查确诊,发病时间≤24h[3]。
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60-82岁,平均(72.75±3.68)岁;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61-82岁,平均(72.94±3.62)岁;排除严重脏器疾病、各系统疾病及意识功能障碍者;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症状表现,及时对症护理。
1.2.2 观察组上述护理基础上,加强康复护理,如下:①卧床护理,综合各项检查结果、患者症状表现、病史资料等进行全面评估,分析患者的大小便自控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及活动能力,针对性制定康复护理方案。
早期护理干预在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康复的效果研究
早期护理干预在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康复的效果研究黄紫霞;刘剑平;李辉;钟京梅;徐柳【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年(卷),期】2015(21)5【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腔隙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使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障碍评分,将评分< 26分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认知康复护理,干预组予制定个体化认知功能康复护理以及手指操训练3个月,在15天、1月、2月、3月分别对两组进行认知功能康复测评.结果实验组MoCA量表得分及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抽象等认知功能评分在分组、时间、时间和分组的交互作用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忆、定向两项在时间、时间和分组的交互作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与康复时间存在交互效应,随着时间的推进,两组干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语言、命名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认知康复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ognitive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90 inpatients meeting the inclusion criteria of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Chinese version of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 scale were used to evaluate cognitive dysfunction.The patients whose MoCA scores were below 26 were randomly divide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nursing care,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re and cognitive function finger exercise training for 3 months.Cognitive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both group 15 days and 1,2,and 3 months from then.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MoCA score and the scores of visualspace,executive,attentiona,and abstract func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MoCA) to the group division,time,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ime and group division(P<0.05).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interaction of memory and direction in terms of time and group division (P <0.05).Grouping and recovery time had interactive effect.With the advance of time,the effect of the two intervention groups differed from each other.As for Language and naming,the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s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 having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undergoing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is effective and is worth being generalized.【总页数】5页(P616-619,626)【作者】黄紫霞;刘剑平;李辉;钟京梅;徐柳【作者单位】523290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医院护理部;523290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医院内科;523290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医院内科;523290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医院内科;523290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医院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脑梗死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语言、肢体康复的应用效果研究 [J], 阳咏芳2.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效果研究 [J], 罗卫欢;黄晓煌;凌水桥3.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J], 李蕾4.丁苯酞治疗新发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 [J], 沈世强5.早期护理干预对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J], 李晓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 词 】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病人
康 复护理 效果
功能越好 , M M S E 评分< 2 7 分者认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1 . 4 统计学处 理
脑梗死 指的是病人 的局 部脑组织 的动 脉血流灌注 出现减少 或突然
中断 的情况 , 进而造成该区域脑组织缺血缺氧甚 至坏死高的发病率 , 而且致死率 和致残率也 比较高 , 而认知功能 障碍是脑梗 死病 人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
老年 学杂志, 2 0 1 4 , ( 1 8 ) : 5 2 5 3 - 5 2 5 4
组病人 中 , 男3 0 例, 女2 O例 , 病人 的年龄在 4 4 岁到 8 1 岁 之间 , 平 均年
龄为( 6 3 . 6 6±3 . 5 3 ) 岁。 病程在 1 d - 7 d之间 , 平均( 3 . 0 2±0 . 3 7 ) d, 两组病人
干预后 效果进行 对比。结果 : 乙组病人 干预后认知功能 明显优于 甲组 , 经统计学 t 检验后 显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 0 5 ) 。结论 :
脑梗死后认知功 能障碍病人 采取 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认知功能 , 跟 常规 护理 对比 , 效果更 为显著 , 值得在脑梗死后认知功 能障
参 考文献
f 1徐 1 1 从英, 张 晓玲 , 昊华等 作业 疗法对急性脑梗 死患者认知 功能及事件 相关 电位 的影响 Ⅱ 】 中华物理 医学与康复杂志, 2 0 1 4 , 3 6 ( 1 1 ) : 8 4 7 — 8 5 0 【 2 】 张倩 电针联合 高压氧对脑梗死后痴呆 患者认知能 力和 Hc y水平的影响 中国
【 摘
要】 目的 : 分析脑梗死后 认知功能障碍病人 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 0 1 2年 4月一2 o 1 4年 1 2月析脑梗死后认 知功能
障碍病人 1 0 2例 , 将 其按数 字随机表法分为 2组。甲组病人 给予常规 干预 ; 乙组病人在 常规干预基础上加 用康 复护理干预 , 将 两组病人
一
本次研究 统计学分析 与报告均 由 S P S S 1 1 . 0 统 计软件 完成 , a = 0 . 0 5 为显 著 性 水 平标 志 , <0 . 0 5为 有 显 著 差 异 。计 量 资 料 的组 间 比较 行 t 检验 。
。
早期对病人行康复干预 , 能够有效改善病人认 知功能。基于此 , 本研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 2 0 1 2 年4 月一2 0 1 4年 1 2月析 脑梗 死后 认知 功 能障 碍病 人
1 0 2 例, 所有 患者均符合全 国第 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急性 脑梗 死I 临床诊断标准 , 且均经脑 部 C T或者 M R I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 。患 者表
今 健康
・
2 0 1 5年 4月
Ap il r
第 l 4卷 第 4期
21 4・
J I N RIj I AN KANG
2 01 5 Vo 1 . 1 4 No . 4
针对脑梗 死后认 知功能障碍患者 的康复护理研 究
张 洁 樊秀娟 西安 , 7 1 0 0 3 2 ) ( 第 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 内科 , 陕西
在性别 、 年龄 、 病程等方面的 比较均无显著差 异 , P > O . 0 5 , 具有可 比性。
1 . 2 方 法
甲组病人给予常规干预, 定时检测病人血压 、心率 等生命体征 ; 指
导病 人进行实验 室检查和按 时服 药 ; 保持病房 环境整洁 ; 与病 人及家属
进行沟通 。
乙组病人在 常规 干预基 础上加用康复护理干预 :①制定康 复 目 标。 康 复医师 在进行康 复训 练前 跟病人以及病人家属沟通 , 全面掌握病 人病 史、 诉求 、 文化程度 、 生活环境 以及职业情况等 。 ②功能再训练技 术。 通过 反复练习 , 来 部分恢 复丧失 的功能 , 以提高认知水平 ; ③ 代偿 技术。通过 针对病人 损伤 功能 , 提供代偿措施 , 以促进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 让病人 学习并使用特定记忆技巧 , 比如使用 臼程表或者联想 记忆来对 日常生活 中常见记忆问题 进行解 决。 ④ 注重病人 心理 问题 。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 碍病人存 在 自卑感 、 就业 问题或者文化 程度低 、 交往 障碍等各方 面都会 对认知功能造成影响 , 因此 , 需要尤其注重病 人心理问题 , 使其意识到康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是 临床常见 内科 急症 , 具有致死 致残率高 、 复发率 高的 特点 , 特别在老年人群中 , 发病 率有逐年上升 的趋势 。 多数脑梗死病人均 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 严重影响病人 的生活质量 。认 知功能障碍在临床上 被认 为是脑局部组织 发生病变或受损 而产生 的知觉 、 记忆、 思维 等一系 列认知功能的损害 。 本次研 究 中, 甲组仅 给予常规药物 干预 , 而 乙组在 此基础上 实施康 复干预 , 措施为 : 首先是制定康复 目 标, 以更好 开展康 复训练 。其次是功 能再 训练技术 和代 偿技术 的应用 , 再者是注重病 人心理 问题 , 以更好 提 高康复效果 。 最后结合 中医康复护理 , 辨证分 型给予不 同中药加减 。 经 过干预 , 结果显示 , 乙组病人认知功能程度明显优 于甲组病 人。 综 上所述 , 脑梗死后认 知功能障碍病人采取康复护理干 预有 利于改 善其认 知功 能 , 跟 常规护理对 比 , 效 果更 为显著 , 值得在脑梗死后认 知功 能障碍病人 中推广应用 。
现出不同程度的恶心、 头晕头痛 、 肢体功能障碍等 主要 临床 症状 口 。经过 M M S E量表评定均存在认 知功能障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 每组 5 1 例。
对照组病 人中 , 男2 9 例, 女2 2 例, 病人 的年龄在 4 3 岁到 8 0 岁之 间 , 平
均年龄为( 6 4 . 1 4±3 . 7 3 ) 岁。 病程 在 1 d 一 7 d之间 , 平均 ( 3 . 1 4±0 . 1 4 ) d 。 观察
究选取 了相关病例 , 观察 了脑梗死后认 知功能障碍病人康复措施和康复
效果 , 现报道如下 :
2 结 果
乙组病人干预后认知功能明显优 于甲组 , 经统计学 t 检验后显示数 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见表 1 . 表 1 患者治疗前后 M M S E评分 比较( x ±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