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政治经济学第八章[1]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八章

4 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的 差别、城市与农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 的差别—“三大差别” 归于消失。 5共产主义社会不仅社会是和谐的,而且社 会与自然之间也达到了和谐。 6由于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三大差别” 消除,社会关系实现了高度和谐。

五、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2.人类社会历史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推 动社会主义最终发展到共产主义 3.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度的特点 这个过渡是在同一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 程度不同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它们之 间并不存在对抗性矛盾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1.共产主义事业是崇高理想和科学理 想的统一 2.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社会 历史发展的必然
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 义……社会主义必然会逐渐成长为共产 主义 ——列宁
一、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恶必然要求 1.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 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 即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 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相同特征 1)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 度的基础 2)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3)产品分配都实行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 的原则进行 4)都要消灭剥削制度 5)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1.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 阶段 2.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 2.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最新重点笔记及课后习题答案《政治经济学》第8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料

最新重点笔记及课后习题答案《政治经济学》第8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料

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第8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8.1 复习笔记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1.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1)资本主义制度萌芽在日益发达的商品经济中,由于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小手工业生产者发生分化,一小部分上升成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而大部分成为雇佣劳动者。

(2)资本原始积累①含义: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②过程:a.建立起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及雇佣劳动关系。

对直接生产者特别是农民进行剥夺,用剥夺的方法和残暴的手段建立了土地私有制,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基础。

b.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并转变为资本。

这一过程是通过殖民制度、国债、重税、保护关税制度、商业战争等暴力和非暴力方式完成的。

(3)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彻底变革。

一方面,工厂制度使原来的手工劳动者成为听由机器支配的资本关系的附属品;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胜利排挤了封建地主和大部分中间阶级,社会阶级结构分化为两极,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最终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2.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1)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②国有经济的出现并不改变这一特征,因为:a.国有经济的发展是有限的,并没有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b.国有经济除在公共部门外,主要集中在某些特殊部门,这些部门都是私人资本不愿经营或不能经营。

(2)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以具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的方式实现的。

资本主义是以雇佣劳动制度为特征的剥削制度。

二、货币转化为资本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1)资本总公式资本总公式为:G—W—G’;其中G’=G+△G,△G表示更多的货币,即资本的增殖额。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相矛盾。

大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八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大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八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240
10
60
100
10
60
110
360
10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生产部门 食品工业 纺织工业 不变资 本 70 80 可变资 本 30 20 剩余价 值 30 20 商品价 值 130 120 利润率 (%) 30 20
机械工业
合 计
90
240
10
60
10
60
110
360
10
在不同的生产部门投入等量的资本,得到不等量的利润。
纺织 工业
机械 工业
合 计
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剩余价值按照等量 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原则在各个部门均衡分配的结果
三、生产价格规律
生产价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生产价格的高低 由预付资本的多少决定。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市 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161-162页)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否违背价值规律?(163页) 生产价格规律是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发达阶段发生 作用的具体形式。
生产价格理论是劳动价值论的最终完成
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否定价值规律
360 360 虽然各生产部门的生产价格和商品价值不一致,但整个 社会的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总额是相等的,都是360。
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否定价值规律
60
60
虽然有的部门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同资本所有者获得的 平均利润不一致,但全社会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额和全体 资本所有者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是相等的,都是60。
食品工业(70c+30v) 机械工业(90c+10v) 有机构成低 有机构成高 利润率高 利润率低 资本流入
生产迅速扩大
供 过 于 率
资本流入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八章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八章
— 24 —
二、市场组织
4.完善和发展技术流通组织 技术流通组织是指技术市场上促进技术流通的中介机构。其中主要包括技术交易所、技术开发公司、 技术咨询公司等。
技术流通组织充当以下 两种角色
• 一是技术商品信息的传递者和买卖双方的 介绍者; • 二是专门经营技术商品的流通者。
完善和发展技术流通 组织的任务
• 促使技术流通组织由行政化转为经济实体,使其在风 险及责任方面增加应有的压力; • 提高技术流通组织的业务能力,包括建立一套评价技 术商品的指标体系; • 规范技术流通组织的行为,以保证技术商品流通的合 理化和有效化; • 完善技术流通组织的机构,增强技术流通组织的力量。
— 25 —
二、市场组织 (二)市场调节组织
市场交易规则
市场仲裁规则
— 31 —
一、市场规则
(一)市场进出规则
市场进出规则是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即商品)进入或退出市场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保证 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制度基础。
第一,市场进入规则要求。凡是符合市场进入规则的主体和商品,都可以自
市场进 出规则
由地进入市场;凡是不符合市场进入规则的主体和商品都不允许进入市场。 第二,市场退出规则要求。凡是符合市场退出规则的主体和商品,都必须让 其退出市场。
市场机制是指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形 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之间的相互关系为 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机制,也就是人们 通常所说的“看不见的手”。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是经济内在本体的机制,
对资源的配置和经济的运行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 8—
二、市场机制 (二)市场机制的构成
市场机制有一般和特殊之分。
管 理 机 构
的有关职能部门、政法系统和检查系统的有关机构。

政治经济学第8章复习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第8章复习题答案

第八章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本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对直接生产者特别是农民的剥夺,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资本原始积累的另一方面内容,是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并转变为资本。

雇佣劳动制度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重新结合是在雇佣劳动制度下实现的。

由于资本家掌握了生产资料,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不得不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活动。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一样,是作为资本的生产要素存在的。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创造出自己的工资收入,而且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出利润。

因此,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制度。

可以说,资本主义是以雇佣劳动制度为特征的剥削制度。

无论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如何变化,雇佣劳动制度是始终不变的。

劳动力商品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在任何社会中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二是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但是,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剩余价值从一般意义上讲,剩余价值即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

剩余劳动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

剩余劳动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产物,它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具有重大意义,它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从特殊意义上讲,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政治经济学下第8章

政治经济学下第8章

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3.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 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一个是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 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 富。
——邓小平
2020/2/29
2.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3.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劳动者的劳动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别,是实行按劳 分配的直接原因。
4.按劳分配的本质要求,是在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经
过必要的社会扣除以后,按照本人所提供的劳动的数
量和质量经过必要的社会扣除以后,按照本人所提供
2020/2/29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双学位20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 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 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 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 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 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 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 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 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 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 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 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3)分配实现:受市场机制的制约。
2020/2/29

政治经济学(第8章)

政治经济学(第8章)
• 2.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的生产力是资本的生产 力,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力提高都直接或间接 地加强了资本对劳动的支配,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 到少数人的手里。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财富分配 的两极分化也在日益加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 然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更加尖锐。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① 支付给劳动者的购买生活资料的价值是劳动者自己创造的。 ② 资本家手中的全部资本不管最初来源,经过一定时期都会
变成剩余价值的积累物。 ③ 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完全从属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需要。
• 生产消费:生产过程中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 个人消费: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
(二)扩大再生产
1. 含义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从工人 身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 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2. 两级分化
资本积累的这一规律必然导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在财富占有上的两极 分化。
三、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科技革命及其双重效应
• (一) 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 第一,新的科学技术的采用,提高了全社
会劳动生产率,一方面增加资本家的相对 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导致全社会的资本有 机构成提高,造成社会相对人口过剩,降 低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三)资本积累的社会经济后果
1. 相对人口过剩和失业
从总体发展趋势上看,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事,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产出使 他们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同时反过来成为资本积累的杠 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存在的一个条件。
“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是互相交错的,是互为前提、互 为条件的,而且正是在这种交错中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 动。”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第8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第8章
宏观调控
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 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 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 两种手段的长处
问题: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国家 的更强的宏观调控能力?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 融合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 度特征和市场经济发展一般 规律要求的一种崭新的市场 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重要内容和体现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计 划 调 节
难以反映复杂多变的社会 需求,容易产生供给与需求 之间的脱节
难以协调微观经济主体之 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容易造 成动力不足和缺乏活力现象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长 处
计 划 手 段 短 处
宏观 层面上
前 提 条 件
完全信 息假定 单一利益 主体假定
微观 层面上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所有制 结构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问题:如何理解公有制与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问题:如何理解按劳分配与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三、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 经济手段。”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全面认识计划与市场各自的特点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第八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第八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3、影响平均利润率的主要因素
平均利润率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影响:
第一、社会各部门资本的有机构成及由此产生的 不同利润率水平。如果社会生产中资本有机构成高的 部门较多,则平均利润率水平就相对较低;如果资本 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较多,则平均利润率会相对较高。 第二、社会总资本在利润率不同各个部门的分配 比例。如果社会总资本资本在利润率较高的部门投入较 多,则平均利润率会相对较高;反之,如果在利润率较 低 的部门投入资本较多则平均利润率会相对较低。
生 产 部 门 资本 总额 资本 构成 剩余 不 价值 变 率% 资 本 可变 剩 资本 余 价 值 利 润 利 润 率 % 平 均 利 润 率 % 平 均 利 润 价 生 值 产 价 格 生产价 格与价 值之差

300
9: 1
150
27 0 16 0
30
45
4 5 6 0
15
25
75
3 4 5 2 6 0 1 4 5
第八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剩余价值反映了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但现实经济中直接看到的不 是剩余价值而是利润。
所以,本章着重阐述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 利润又怎样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及相应的价值怎样 转化为生产价格。通过分析这些转化过程,揭示它 们是怎样进一步模糊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
-10
0
+10
合计
300
60
60
2、平均利润率与平均利润
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就是社会总剩余价值量 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的过程。因此,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量/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每个部门资本得到的利润不再 与自己所雇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相等,而是按照平均 利润率获得相当于自己预付资本量的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 = 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串讲资料(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串讲资料(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串讲资料(第八章)
选择
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向外输出资本,是为了获取高额海外收益,并建立起金融资本在世界上的统治。

2.二战后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生产资本的国际化。

3.资本输出的形式: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

P195
4.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垄断形成后,出现了大量过剩资本,这些资本缺少有利的投资场所;这些资本输出到国外会赚大钱。

 资本输出的可能性: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劳动者的分化和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业、信用制度的发展是大规模输出资本成为可能。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第八章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第八章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第八章第八章垄断本钱主义的形成和基本特征学习目的和要求本钱主义的发展要经历自由竞争和垄断两个阶段。

前几章考察了自由本钱主义阶段,从本章开始到第11章,考察垄断本钱主义阶段。

本章主要讲解本钱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帝国主义的经济本色,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特征及其变化和发展。

第一节自由竞争本钱主义向垄断本钱主义的发展一、生产和本钱的集中在本钱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中,生产和本钱集中起着重要作用。

生产和本钱集中的原因如下:1.在本钱主义的自由竞争中,少数大企业拥有雄厚的本钱,易于取得银行贷款,因而能够采用新技术设备,在更大的范围内组织生产专业化和协作,降低商品成本。

所以,竞争的结果总是“大鱼吃小鱼”,从而使生产和本钱日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里。

2.随着本钱主义的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广泛发展,通过发行股票把许多分散的本钱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巨额本钱,能够在较短时期内建立起一个大型的企业,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和本钱的集中。

3.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连续爆发了五次经济危机,造成了大批中小企业的破产和被大企业所吞并,鞭策生产和本钱迅速集中到大企业的手中。

4.“联合制”的出现也有力地促使生产和本钱的集中。

“联合制”是指在生产上有联系的、处在不同生产部门的一些企业,联合成为一个大企业,或者是生产主要产品的企业与辅助性企业联合成一个大企业。

“联合制”具有单个企业所没有的优越性,促使许多本钱主义企业进行联合,使生产和本钱出现集中趋势。

二、垄断的产生生产和本钱集中过程发展到必然阶段,便会引起垄断。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本钱主义大企业,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控制和独占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

生产和本钱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之所以必然引起垄断,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

垄断产生的可能性是:生产和本钱的高度集中,一个生产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已被少数大企业所拥有,少数大企业,彼此之间比力容易达成合同;并且它们的实力雄厚,也有力量把持和控制这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这就形成垄断的可能性。

政治经济学新教材第八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发展

政治经济学新教材第八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发展
政治经济学新教材第八章社会主义 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发展
❖ 按照现代经济产业结构的划分标准,把社会 经济活动的各部门划分为三大产业:
❖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等 ❖ 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 ❖ 第三产业:广义上指服务业
政治经济学新教材第八章社会主义 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发展
我国三大产业状况
政治经济学新教材第八章社会主义 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发展
❖ 我国目前的东部、中部、西部、东北老工业 基地就是我们常见的区域经济。
政治经济学新教材第八章社会主义 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发展
影响经济发展因素
政治经济学新教材第八章社会主义 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发展
❖ 1、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 二者在根本上是统一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
二者往往产生矛盾。 ❖ 2、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新教材第八章社会主义 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发展
间的关系。 ❖ 3、农业与加工业、服务业之间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新教材第八章社会主义 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发展
❖ 加工企业,是目前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最 大的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不断 提高工业化水品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关 键性作用。
❖ 1、工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着主要装备和 技术手段
❖ 2、工业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提供 主要的产品。
政治经济学新教材第八章社会主义 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发展
❖ 1、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脱离 农业生产,转而从事非农生产,人口就会从 农村向城市集中。
❖ 2、人口向城市的集中,社会对工业生产特别 是服务业生产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大。
❖ 但是我们需要明白,不叫节制的涌向城市会 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同样,人为的割裂城乡 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会造成对社会的正常发 展造成障碍。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第八章部分答案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第八章部分答案

第八章一基本概念:1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P1332劳动力商品:是指作为商品买和卖的劳动力,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P1383剩余价值:是指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P1394剩余价值率:=m/v×100% P1415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它在生产过程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P140 6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

P1417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P146二思考题:1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答:首先,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此时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其价值量没有增殖。

其次,价值增殖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此时商品的价值是既定的,不会因商品的出卖而发生增殖。

最后,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

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

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P137,1382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答: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就是价值形成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儿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

所以,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的形成过程。

实际上,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因此,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政治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8章)

政治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8章)
内竞争、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
价格竞争 促销竞争 同一部门内的竞争 产品质量方面的竞争 非价格竞争服务方面的竞争 市场外竞争
相关垄断部门之间的竞争 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 所属垄断部门内的竞争
22 / 12
3.垄断与自由竞争的关系
垄断不会消除竞争
1. 现代国民经济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庞大的 系统,少数大垄断企业难以包罗一切经 济部门和经济领域,因而中小企业仍有 广泛的生存和发展余地
托拉斯:若干大企业合并为一个独立大企业 的垄断组织
康采恩:不同部门若干大企业联合为一个独 立大企业的垄断组织
9 / 12
垄断的新发展
反垄断法实施后,大企业不再公开建立垄 断组织,采取如下的手段:
1. 暗地的勾结 2. 默契的配合
垄断的新发展
1. 垄断企业规模 日益扩大 2. 混合联合大公司成为现代垄断企业的核心
2. 你认为为什么欧佩克不能就减产达成一致?为什 么由此石油市场陷入了“混乱”?
3.用这一案例说明垄断不能消除竞争的原理。
24 / 12
第8章 垄断资本主义
本章要点: •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 第二节 垄断价格与垄断利润
• 第三节 金融资本及其新发展
25 / 12
一、金融资本的产生和统治
6 / 12
二、股份公司对垄断形成的作用
股份公司的特点
1. 股份公司实现了资本占有形式的社会化 2. 股份公司实现了资本组织形式的社会化
股份公司对垄断形成的作用
1. 股份公司这一财产组织制度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它是垄 断资本采取的主要的资本组织形式 2. 股份公司这一资本组织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垄断的发展, 其实质是反映了垄断资本这种形式与生产社会化相适应

政治经济学 第八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政治经济学    第八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马克思: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 空一样。一旦适当的利润,资本胆子就大了起来。如果有10%的 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 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 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 危险。”
利润平均化只是一个长期趋势(并非绝对平均)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以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为前提,等于生产成本+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差异
与资本有机构成相关,一般而言,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的部门,产品价值 小于生产价格;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的部门其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在价 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时,价值规律作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商品不再以价值为 基础进行交换,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交换。
级差地租的二种不同形式:
级差地租Ⅰ:土地的自然条件不同: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
级差地租Ⅱ:连续在同一土地上追加投资形成的生产率差别。
第二节 商业利润、利息与地租
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的含义: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它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
权的垄断所获取的租金。

存在的条件:农产品的生产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也就是按照其价值进行出售。
第八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第二节 商业利润、利息与地租 第三节 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新变化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生产成本 商品价值的构成:W=c+v+m
c代表不变资本;v代表可变资本;m代表剩余价值 生产成本:也就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资本,即c+v。剩余价值

(马工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概论 第八章 参考答案

(马工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概论 第八章 参考答案

第八章生息资本和利息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的货币资本。

2.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3.是在存在利息的情况下,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总称,它在数量上等于平均利润和利息的差额。

4.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它是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信用中介,也是资本家相互之间的支付中介。

5.是银行资本家为经营银行业务获取利润而投下的自有资本以及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

6.是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7.是银行或货币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

8.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

9.是它的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

10.是具有票面金额,代表资本所有权或债权的证明书。

11.是股份公司的股票持有者。

12.是大股东控制公司所需要的股票额。

13.是进行有价证券交易的场所和渠道。

14.是股份公司创办人发行股票时,股票出售价格总额同实际投入这个企业的资本总额之间的差额。

二、单项选择题1.④2.①3.②4.③5.④6.②7.③8.①9.②10.④11.①12.④13.④14.④15.③16.②三、多项选择题1.①③④⑤2.①③3.①⑤4.①②④⑤5.①②③④⑤6.①②③⑤7.①②④8.①②③④⑤9.①②④⑤10.①③④⑤11.①②③④⑤12.③④⑤13.③④⑤14.①③④15.①③⑤16.①⑤四、填空题1.职能资本货币资本剩余价值2.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银行资本家3.剩余价值平均利润4.存款放款5.商业信用银行信用6.使用权所有权7.利息借贷资本8.存款利息贷款利息9.合资经营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对公司债务负无限责任通过发行股票,将许多个别资本联合成一个集团资本10.股息股息存款利息率11.它能带来一定收入资本化的收入12.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银行职员的工资其他管理费用平均利润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13.社会资本14.企业利润五、简答题1.答:(1)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其他形式的地租 ——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建筑地段地租 6、土地价格 (1)概念 (2)公式 (3)发展趋势
(4)对于单个资本来讲,平均利润和剩 余价值之间存在着差额,但从整个社会 来看,利润总量和剩余价值总量是完全 相等的 (5)平均利润率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 高呈下降趋势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生产价格的形成 (1)概念 (2)形成 ——与平均利润的形成一致
2、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 (1)生产价格对价值的背离
p′
食品工业 纺织工业 机械工业 合计
240 60 60 360
60
0
4、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的公式 5、决定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 (1)各个部门利润率的高低 (2)社会总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 分配比例
几个结论 (1)这实际上也回答了为什么人们会选 择逐步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这与技术进 步的发展是相一致的 (2)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并不排除企业之 间利润率的差异性,有些企业可以获得 超额利润 (3)平均利润率只是“平均化”的发展 趋势,并不意味着利润率的绝对相等
绝对 地租
农产品价值高 农业资本有机 资 本 主 义 剩余 于社会生产价 构成低于社会 土 地 所 有 价值 格的差额 平均资本有机 权垄断 构成
3、级差地租的两种形式
(1)区别
级差地 租形式 级差地 租Ⅰ 级差地 租Ⅱ 投资 方法 经营 方法 条 件 地租量 归谁 变化 占有 土地 所有者 农业资本 家和土地 所有者
第三步: 产业利润=900×18%=162 产业资本家的销售价=900+162=1062 商业利润=100 ×18%=18 商业资本的购进价=1062 商业资本的销售价=1062+18=1080 注意:商业资本参与利润的平均化后,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产业利润+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不参加剩余价值生产,但参加其分配
2、实现过程 第一步:假定产业资本独立完成所有职能 且产业资本=900,c:v=4:1 m′=100%,m=180,w=c+v+m=1080 则全社会平均利润率=180/900=20% 第二步:假定由商业资本独立完成1080的销 售,独立的商业资本为100, 则全社会平均利润率=180/(900+100) =18%
2、商业利润 (1)商业利润的源泉 ——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商业利润的实质——平均利润 (3)商业利润的获取方式 ——低于生产价格购进,以生产价格售出 注:商业利润是产业利润的让渡
商业利润实现过程
1、全社会平均利润率 (1)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竞争的结果 (2)公式 全社会 社会剩余价值总额 平均 = ————————————— 利润率 产业资本总额+商业资本总额
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形成过程
生产部门 不 变 资 本 c 70 80 90 剩 商品价 平均 平 平均 余 值 利润 均 利润 价 c+v+m 率 利 与剩 值 润 余价 值的 m p 差额 30 30 130 20% 20 -10 20 20 120 20% 20 0 10 10 110 20% 20 +10 可 变 资 本 v
(四)“雇员持股计划”和利润分享 制 1、问题的提出 ——现代公司制的产权关系和制度安排 解决了出资者(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 督、激励和风险分配问题,但是却并没 有解决好调动劳动力要素的积极性问题, 这已成为当前西方市场经济中进一步提 高现代企业组织效率的障碍
2、理论的提出 (1) 人力资本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
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 周转速度、不变资本状况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转化的原因 ——利润率的差异性与等量资本要求获得 等量利润的要求相矛盾 2、转化的手段 ——部门间竞争
(三)资本主义地租 1、资本主义地租的来源 ——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剩余价值 2、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主要形式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地租 形式 级差 地租 概念 形成条件 形成原因 源泉 剩余 价值
农产品的个别 土地肥沃程度 资本主义 生产价格低于 地理位置 土地经营 社会生产价格 权垄断 的差额
三、 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
(一)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 (1)概念 ——商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 (2)商业资本独立执行商品资本职能必 须具备的条件 ①专营 ②独立投资
(3)作用 ①积极:节约费用、节省资本、加速周转 ②消极:虚假繁荣 注意:只有商业资本的数量没有超过它在 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必要的比例时,它的 作用才得以正常发挥
等量资本 粗放 不同地块 经营 等量或不 集约 等量资本 经营 同一地块
土地肥沃 不变 程度 地理位置 劳动生产 增加 率
(2)联系 ①从历史发展来看,级差地租Ⅱ的产生 以级差地租Ⅰ为基础和出发点 ②从每个时期级差地租的运动来看,级 差地租Ⅱ的运动以级差地租Ⅰ为基础
4、绝对地租的发展趋势 ——当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超过社会平 均的资本有机构成后,上述意义的绝对 地租存在的条件消失,但只要存在着土 地私有权的垄断,绝对地租就依然存在, 只不过来源发生了变化,它只能是平均 利润和工资的一部分,或者把农产品的 价格提高到其价值以上
3、 具体举措
(1)职工持股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 ①实质 ——职工凭借拥有部分股权而参与企业剩余利 润分配 ② 模式 ——职工持股基金会:美国 ——内部职工持股会:日本 ③目的 ——形成稳定股东、增强职工归属感、帮助职 工形成个人财产
(2)利润分享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 ①实质 ——职工无股权,实际上是年终根据企 业利润实现情况而发放奖金 ②形式 ——奖金、退职金、职工住宅、保健设 施、旅游度假等工资外附加性福利
第八章 资本主义的分配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正确理解资本主义 制度下工人与资本家之间、不同部门的 资本家之间以及资本家与地主之间的分 配关系,使同学认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 的实质
教学内容 1、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2、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3、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
教学重点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2、平均利润的形成 3、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 4、利息率的影响因素 5、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基本形式
3、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1)生产性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①概念——属于生产性劳动 ②补偿——全部加入商品价值 (2)纯粹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①概念——不属于生产性劳动,不创造 价值和剩余价值 ②补偿——对剩余价值的扣除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 1、借贷资本及其形成 (1)供给方 ——从职能资本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 的货币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需求方 ——急需货币资本的资本家
3、转化过程 ——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注意:①资本必须能够自由流动 ②资本主要采取货币资本形式 参见下列图表
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前的情况
资本有 剩余价 剩余 商品 生产部门 机构成 值率 价值 价值 c:v m′ m c+v+m 食品工业 70:30 100% 纺织工业 80:20 机械工业 90:10 100% 100% 30 20 10 130 120 110 利润 率 p′ 30% 20% 10%
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一)工资的本质 ——区分劳动和劳动力 三个层次 (1)资本主义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劳动不是商品 (2)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 化形式 (3)在现实生活中资本主义工资却表现为劳 动的价值或价格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 ——计时工资、计件工资 (三)工资的数量变动趋势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①从质上讲,生产价格与资本密切相连, 而与活劳动无直接关系 ②从量上讲,生产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
(2)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
①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 ②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 ③生产价格随着价值的变动而变动
3、生产价格形成后,生产价格规律代 替价值规律发挥作用,市场价格围绕 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但这并不是对价 值规律的违背。
2、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 ——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1) 利息 ——是而且只能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一部分 (2)企业利润
3、利息率 (1)利息率的高低限制 (2)影响因素 ①平均利润率的高低:正比 ②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注:当供求平衡时由习惯和法律传统 规定
(3)利息率的下降趋势 ①平均利润率的降低趋势 ②借贷资本的供大于求 (4)利息率的确定性
(3)股票期权制度—— 20世纪90年代 以后 ①实质 ——对公司高级经理的激励机制 ——股票期权是指公司董事会与职业经 理签订合同,授予经理在未来基本时间 段内经营者以约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 公司股票的选择权,经理人员获得的收 益为股票市价与行权价的差额
4、实施效果 ——实行职工持股、利润分享和股票期 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局部调整,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 企业中劳资双方的利益矛盾 ——它不可能突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社 —— 会财富归少数资产者垄断的制度框架, 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压抑与束缚劳动者 积极性的“资本桎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