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剪枝的学问教案1苏教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剪枝的学问》优秀教案设计(通用15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剪枝的学问》优秀教案设计(通用15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剪枝的学问》优秀设计篇1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关注本课多音字并在具体语境中区辨读音。
积累四字词:远近闻名,欢天喜地,光鲜红润及表示人物心情的词语: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2.会写13个生字,重点指导“舞”“熟”2个生字。
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3.学会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用串关键词的方式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4.朗读训练重在指导人物对话,读出语气,读懂王大伯的言外之意,体会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进一步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打开话匣子,懂得去问,敢于去说)上课前,孟老师要先给大家出一道简单的数学计算题,(略停顿)听了我的话,不知你在想什么?(生答:语文老师怎么给我们出数学题?会是什么题目?我会不会?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各有想法。
请看:学+问=?(生答:学问)(板书:学问)我总爱问个为什么?这学和问与学问有什么关系?(生谈)小小计算题里可有大道理,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有学有思考,学中多问,问中多学,才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上课!一、揭题导入,明晰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一篇课文,叫《剪枝的学问》。
会学习的孩子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剪”上下结构,上边一个前,下边一把刀,用剪刀剪。
“枝”左右结构,左边木略窄右边支稍宽。
齐读课题。
学问,在词典中有三种解释:1.学识。
(我的语文老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很有学问。
)2. 指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
(这是一门新兴的学问.)3.道理。
(齐读)读过课文了,你觉得题目中的学问应该是哪种解释呢?(第三种)异口同声。
说得对,课文不是在向我们讲怎样剪枝的种植知识,而是借剪枝向我们说明一个道理。
二、认读生词,指导写字。
师:老师仔细查看了大家的自主学习卡,发现圈出的难读的词不多,找个同学来读读。
生:(读得非常准确)师:你也来读读!生:(字字清晰,声音响亮,能行吗?)师:一起来。
三年级语文下册剪枝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剪枝的学问》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居然”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的学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观察、思考,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的学问。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剪枝学问的理解。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图片或实物。
3. 剪刀、树枝等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树枝。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剪枝的了解。
(3)简介课文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
(2)教师讲解生字新词,如“居然”、“学问”等。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讲解剪枝的学问。
3. 讨论与实践(1)分组讨论:学生们在生活中是否见到过剪枝的场景?他们对此有什么疑问?(2)实践环节:学生们亲自剪枝,观察剪枝前后的变化,并思考剪枝的目的和好处。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剪枝的学问。
(2)提问:学生们能否运用所学的剪枝学问,解决实际问题?(3)拓展活动:学生们分组讨论,提出一些关于植物养护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课文朗读评价:评价学生的朗读流利程度、语音准确性和感情表达。
3. 剪枝实践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2. 拓展作业:调查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养护知识,下次课分享。
苏教版三年级下《剪枝的学问》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剪枝的学问》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教案《剪枝的学问》语文教案1
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俺;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俺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俺们要做有心人.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第二,三自然段写;俺;在果园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第四自然段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俺;盼望花儿早日结果.第五自然段写桃子丰收了,俺在惊喜的同时真正的理解了王大伯的话.课文的重难点是掌握俺的心理变化,了解剪枝给人的启示.
1,课文内涵
《剪枝的学问》一课取自生活中的常见事例,讲述的对象;王大伯;也仅仅是一个普通又平凡的劳动者,但是就在这位平凡的老人身上,俺们看到了他在自身热爱的工作岗位上所做的不平凡的事.课文描述王大伯的话语不多,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给俺们描绘了一个种桃技术精湛,视桃为子女的老人,尤其是王大伯的一番话,简洁,生活化但却意蕴深远.所以,对的内涵掌握,不能仅停留在让同学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做生活的有心人;这一层面,也要走进;王大伯;的精神世界,感悟他的真情,体会他之所以能成为种桃能手,不只是技术精湛,更是他对种桃自身的情有独衷.在王大伯身上,;劳动的快乐;与;剪枝的学问;紧密结合.
2,课文脉络
课文以事情发展为记叙的顺序,以;俺;;满怀好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剪枝的学问》教案1
26 剪枝的学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体会“我”三进桃园的心理变化,理解剪枝的学问,悟出“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东西,能得到更多的收获”的道理。
2.在自主阅读中初步学会想象、质疑,养成想象、质疑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读中品,品中读,体会人物心情,学会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屏幕出示,看拼音写词语。
huī wǔ chénɡ shú liǎn dàn指名上黑板在田字格中书写,教师点评。
交流:(1)课文中什么在挥舞?那是在干什么?(2)课文中写的是什么成熟了?谁的脸蛋?能用“成熟”和“脸蛋”这两个词说一句话吗?生字词不仅要会写,还要会运用。
2.同学们,上一节课读了第一小节,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如果让你来采访这位种桃能手,你会问他什么呢?3.是啊,文中的小作者和你们一样也想知道这个答案,那我们就跟随小作者到王大伯的桃园去看看吧。
二、精读课文。
1.请同学们先浏览一下课文,看看小作者总共进了几次桃园,分别是在什么季节去的。
2.交流。
每次去桃园,小作者都看到些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去年冬季时的桃园吧。
(一)学习2、3节。
1.指名读第二节,说说“我”看到了什么?除了书上所写的,你还能看到什么吗?(板书:看)这一小节里有两个词语写出了“我”当时的心情,你能找到吗?用笔画一画,再读一读,想一想:“我”好奇的是什么?又为什么着急?2.交流,出示第一节,指导朗读。
预设一:出示句子比较。
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满怀好奇地走进桃园,只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忙着剪枝。
我着急地问:“王大伯,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指名读,和书上第二节比一比,同样是写着急心情的,是书上写得好,还是屏幕上这段话写得好?能说说你的看法吗?预设二:那你能想象一下,“我”当时着急时,脸上会有什么表情呢?这就叫“一脸疑惑”!各自带着这“一脸疑惑”的样子再读一读这2、3两句话。
3.是啊,有不明白的就要问!(板书:问)那王大伯是怎么回答的呢?指名读王大伯的话,屏幕出示。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doc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剪枝的学问》教案设计理念:1、以情为基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语文的重要特点是“情”,注重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教学从情入手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师全情感染下,学生切己体察、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
2、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
本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知道“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知的深度。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感悟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影响和改变学习的质量。
因此,教学中教师通过文字信息“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等让学生从材料中去接收、挖掘、内化,在感悟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出文字的含义,品味出字里行间的意境。
文本解读: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娓娓到来。
最后,“我”的感悟写得含蓄蔚籍,虽未一语道破,但读者心中自明。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悟,基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组织语言,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中的“我”三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剪枝的学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谁能告诉我小作者三次走进桃园都看到了什么?指名说板书:冬剪枝春开花夏结桃2、师:你们对这三次进桃园哪一次最感兴趣,就去读一读,并想一想,为什么最感兴趣?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
(评析:巩固课文内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按照学生的意愿来学习课文,尊重学生的个性。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剪枝的学问-苏教版 (1).doc
剪枝的学问【教材解读】本文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全文共分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第二、三自然段写“我”在果园见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好生奇怪。
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
第四自然段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
第五自然段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地理解了王大伯的话。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娓娓道来。
最后,“我”的感悟写得含蓄蕴藉,虽未一语道破,但读者心中自明。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挥、舞、夺、熟、娃、蛋、禁、番、靠”,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王大伯说的那番话。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
4.去品读文中人物的对话,细细感悟: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哲理。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减少与增加的辩证关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始5分钟:1、你问我答《果树为什么要修剪》2、美文欣赏:《尖尖的草帽》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回忆以前学过的描写孙中山的课文《不懂就要问》,板书:学问说说自己的理解。
2. 总结:刚才我们说的是学习中的“学问”,现在谁来说说生活中的学问?(生自由发言)3.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大声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下作个记号,并尝试联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3)边读边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1)检查词语朗读情况:盼望剪枝充满信心夺走不禁远近闻名红润胖娃娃仿佛靠挥舞将信将疑又惊又喜满怀好奇(2)指名读词,注意前后鼻音及多音字的字音,相互问问、说说词语的意思。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9.剪枝的学问
剪枝的学问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电子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谈话,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枝条修修剪剪?3.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4.揭示课题《剪枝的学问》.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不理解的生字.(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剪枝远近闻名疯长挥舞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疯长远近闻名挥舞养分吸收营养(2)指名读一读(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领会部分词语的意思.(4)指导书写生字:“嚓”“疯”“靠”注意间架结构难写的生字.3.自由轻声读课文.4.指名读课文.三、学习课文1.学习第5节,出示“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我”认为什么还真有道理?“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个事情中得知的?齐读第5节2.学习1、2节(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认为?(2)什么原因使“我”不解?(3)自由读一读1、2段.(4)读了第二段,你知道了什么?* 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 王大伯剪得多,从哪里可以看出?* 剪掉这么多的枝条,“我”非常不理解,“我”是怎样问王大伯的?这两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不解之情?指导朗读.四、布置作业.1.抄写课后10个词语.2.读熟课文.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二、学习课文1.学习第3自然段.(1)师指导读.(2)从王大伯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剪掉它?他留下的是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3)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咔嚓咔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摸”,“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什么?(4)我听了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2.学习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一读.(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3)指导朗读这几句.(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们嬉戏的“我”盼望什么?(5)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3.学习第5自然段.(1)指名读.(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读最后一句.(5)看看下面的事件中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兵不在多,而在精.妈妈常劝我考试要丢下思想包袱,才能考好.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小结: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这里面还真有学问,要不然它怎么会运用到各个方面呢?所以,我们平常做事也要注意这个道理.(6)齐读这一自然段.三、总结全文.1.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2.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地生活.四、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剪枝的学问减少——枝条——不利的因素增加——产量——进步和成功。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剪枝的学问》教案《剪枝的学问》教案【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学会取舍,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教学重点:从三次进桃园的所见所感中领悟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解读课题1.同学们,有句俗话说得好:生活处处皆学问。
学问的意思就是——知识。
你的学问都从哪儿来?(书本、老师、生活、父母……)其实获得学问的途径有很多,只要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各个行业都有它的学问。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桃园,看看果农能教给我们什么学问。
2.师指板书,齐读课题3.剪枝究竟有什么的学问呢?我们不明白,小作者一开始也不明白,后来他三进桃园,经过王大伯的介绍,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终于弄明白了。
4.(课件出示):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1)老师带来了四个词语,你会读吗?这四个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2)这四个词就是小作者三进桃园,弄明白“剪枝的学问”的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变化。
(3)同学们,读词和读课文一样也要读出感情,比如(师范读)会读吗?(指名读)(4)带着你的感受一起读一读,好吗?二、精读课文,感悟道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早就耳闻王大伯家种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我很好奇,他是用什么办法让桃子年年丰收的呢?于是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满怀好奇地走进了桃园,可眼前的一幕让我一脸疑惑。
(1)“我”看到了什么?小声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说。
怎么剪的?接着往下读。
②“咔嚓、咔嚓”、“剪刀挥舞”说明了什么?读出你的理解。
如果是你,也能剪得如此娴熟吗?这正说明了王大伯经验丰富。
(2)而“我”的疑惑是什么?(指名说)此时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来问问王大伯吧。
是呀,这么好的枝条剪下来,能不让人心疼吗?(再指名读)(3)体会的好就一定能读好,让我们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三年级语文下册剪枝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剪枝的学问》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剪枝的学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2)运用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剪枝的过程。
(3)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愿望。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究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剪枝学问的掌握。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剪枝学问的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怎么生长的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营养,但是有时候,为了让植物更好地生长,我们需要进行一些操作,比如剪枝。
”二、课文学习(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三、剪枝学问的学习(1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讲解剪枝的过程和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剪枝的注意事项。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剪枝学问的掌握情况。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剪枝的学问。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抄写本节课所学生字词。
2. 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下剪枝的过程和变化。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学习剪枝学问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剪枝的重要性。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三年级语文下册剪枝的学问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剪枝的学问》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的学问。
c.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学问”造句。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b. 学习剪枝的方法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b. 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的学问。
教学难点:1.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学问”造句。
2. 学习剪枝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剪刀、树枝等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怎么生长的吗?”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剪枝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1. 教师演示剪枝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跟随操作。
2. 学生互相交流剪枝的心得,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剪枝作品,教师评价。
2. 教师强调剪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剪枝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课堂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需要修剪?为什么需要修剪?”七、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下修剪的过程和结果。
2. 写一篇关于修剪植物的小作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八、课程回顾(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九、家庭作业反馈(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教师评价并进行反馈。
2. 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师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十、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激发对自然和劳动的热爱。
苏教版(2016)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剪枝的学问》 优质教学设计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 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要
剪掉它?留下的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3)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 喀嚓喀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 抚摩着”“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了什么?
2. 修剪枝条还有这么多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跟修剪枝条有关的文章,题目就是“剪枝的学问”。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指导
1. 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剪枝减少影响远近闻名疯长增加挥舞仿佛又惊又喜
积极思考问题。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这些词,
同学之间互相纠正读错的音。
认读生字,找出难记难写的字提醒大家注意。
在书上描红。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读文字、读内涵、读情感)
(大胆说、大声说、完整说
读文字、读内涵、读情感
大胆说、大声说、完整说
同桌相互讲
指名读
分组分段朗读全文
组词
填字成词
造句
激发兴趣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指名读。
(2)王大伯的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喜的是什么?惊的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
(5)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分组分段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2. 教师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的生活。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设计:徐娟授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惑、浓、盼、番”等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叔、挥、夺、抚、摸、留、暑、蛋、理”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明白剪枝的学问,揭示“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板书:剪枝。
你知道什么是“剪枝”吗?2.如果见到种果树的农民伯伯剪枝,你有什么问题问问他吗?3.劳动中的知识也不少,我们今天就来了解“剪枝的学问”。
二、初读课文,检查自学。
1.听课文录音后自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多读几遍。
(2)大声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下打个问号,并尝试联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3)边读边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1)检查词语朗读情况:能手吸收夺走挥舞剪枝浓郁光鲜成熟抚摸道理指名读词,注意前后鼻音及多音字的字音,相互问问说说词语的意思。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教师抽查,比一比,谁读得最棒。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并选择段落赛读。
思考每个自然段的大致意思。
(3)尝试理清课文层次。
一(1)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二(2、3)写“我”在果园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
三(4)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
四(5)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的理解了王大伯的话。
3.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字型,说识记方法。
课件出示会认字“惑、浓、盼、番”生:“惑”应读三声“huó”。
2.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会写字“叔、挥、夺、抚、摸、留、暑、蛋、理”生:“挥、抚、摸、理”左窄右宽。
3.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完成习字册。
4.教师矫正学生握笔姿势、写字姿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剪枝的学问教案1苏教版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字4个,会写字9个。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
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了解一件事情。
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看过的或家中有人养花的请举手。
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你知道为什么吗?
2、修剪枝条还有这么多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跟修剪枝条有关的文章,题目就是“剪枝的学问”。
教师板书课题。
看了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剪枝减少影响远近闻名疯长增加挥舞仿佛又惊又喜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略)
(2)指名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
(4)齐读生字词。
三、精读训练
1、直奔中心,引发前文。
“我”认为什么还真有道理?“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件事情中得知的?
2、齐读第5自然段。
3、牵动导读第1、2自然段。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认识?一开始“我”的心情怎样?“不解”(板书)
(2)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3)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4)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过渡:一个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为什么要剪掉那么多的枝条,还能结桃子吗?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作业设计
用钢笔描红,并在田字格上仿写两遍
第2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二、教具准备
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从王大伯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要剪掉它?留下的什么枝条?他对留下的枝条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3)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咔嚓咔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摩着”“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了什么?
(4)“我”听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 什么叫“将信将疑”?我还有怀疑什么?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2、指导读第4自然段。
(1)指名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齐读“春天到了……飞舞“这三句话。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3、指导读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
(2)王大伯的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喜的是什么?惊的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
(5)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分组分段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2、教师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
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的生活。
四、作业设计
1、组词
挑()挂()摸()擦()
桃()桂()模()嚓()
逃()佳()寞()察()
2、填字成词
()近()名将()将()
()天()地又()又()3、造句
总是——
为了——
五、板书设计
减少——枝条——不利的因素剪枝的学问
增加——产量——进步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