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生物化学甲实验课件 实验9 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实验-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生物化学实验-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丁鸣
实验七 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丁鸣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鉴定氨基移换反应的简便方法及其原理;
2.学习纸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基本原理
1.氨基移换反应: 在氨基移换酶(转氨酶)的催化下,氨基酸的α-氨基和α-酮酸的α-酮基之间发
生的互换反应。 转氨酶的种类很多,任何一种氨基酸进行转氨作用时都由其专一的转氨酶催
⑻ 显色剂(0.1%茚三酮-乙醇溶液)。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⑴ 研钵或匀浆器:1套/每组(2人);
⑵ 试管及试管架:1套/每组(2人);
⑶ 恒温水浴箱(37℃、100℃);
⑷ 铅笔、尺和圆规(学生自备);
⑸ 毛细管(直径0.5mmபைடு நூலகம்;
⑹ 新华定性滤纸(直径11cm);
⑺ 剪刀和镊子:各1把/每组(2人);
取4支洁净、干燥的试管,按表1操作表1
管号 作 转氨酶提取液 0.25%碘乙酸
预温
试剂、操
(ml) (ml)
0. 1mol/L α-丙氨酸 pH8.0(ml) 0. 1mol/L α-酮戊二酸 pH8.0(ml) 0.01mol/L 磷酸缓冲液 pH8.0 (ml) 酶促反应 终止酶反应
1
2
3
4
1
1
2cm
5.5cm
1cm
3cm
用铅笔作出点样位置
用铅笔尖在圆心处截一小孔
“灯芯”制作
⑵ 点样:用毛细管依次点标准α-丙氨酸(Ala)、 谷氨酸(Glu)各点2次,其 余1-4号管样液各点2~3次。点样时,要待前次点样干燥(可用电吹风 吹干)后方可再次点样,点样直径不超过0.3cm。
1
2
3
6

氨基酸移换反应

氨基酸移换反应








2. 器材 (1) 解剖刀、剪及镊子。 (2) 解剖盘。 (3) 表面皿。 (4) 匀浆器。 (5) 台秤。 (6) 离心管和离心机(台式) (7) 试管及试管架 (8) 恒温水浴 (9) 毛细玻璃管



(10)直尺 (11)2H铅笔 (12)层析滤纸(国产新华1号滤纸) (13)电热鼓风干燥箱 (14)层析用具:玻璃钟罩、层析缸和小 烧杯。 针、线、喷雾器。
1%丙酮酸溶液
1/15mol/L pH7.4磷酸缓冲液
10滴
2ml
10滴
2ml
0.05%碘乙酸
酶液
10滴
1ml 37℃ 40min
10滴
1ml (煮沸)
30%乙酸
5滴
5滴
100℃ 10min,流水冷却,过滤取滤液
ʺ纸上层析法检查
@ 点样 ₤取15cm直径的圆形滤纸,在圆心处用圆规划一个3cm的同
心圆。
锥形瓶(50ml) 移液管(2.5ml) 微量滴定管(5ml) 小台秤


操作方法
击毙动物(家兔),迅速放血,取出肝脏,在 玻璃皿上剪成碎糜。 取50ml锥形瓶2个,各加入3ml Locke氏溶液和 2ml pH7.6的磷酸缓冲液。在一个锥形瓶中, 加入3ml0.2mol/L丁酸溶液,另一个锥形瓶作 为对照。取约0.5g肝组织两份(相等重),分 别置于两个锥形瓶内,混匀,于37℃恒温水浴 内保温。
转氨酶催化。
ʺ它们的最适pH接近7.4。在各种转氨酶中,以谷
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简称谷草转氨酶、GOT) 及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简称谷丙转氨酶、GPT) 活力最强。
ʺ 上述两种酶均广泛存在于生物机体中,在正常

生物化学实验 转氨酶的提取氨基移换反应与纸上层析

生物化学实验  转氨酶的提取氨基移换反应与纸上层析

生物化学实验转氨酶的提取氨基移换反应与纸上层析生物化学实验--转氨酶的提取、氨基移换反应与纸上层析实验三转氨酶的提取、氨基移换反应与纸上层析一、实验目的1、1.学习一种鉴定氨基移换作用的简便方法及其原理。

2.学习用纸层析法测定转氨基作用。

3、介绍氨基移换促进作用在中间新陈代谢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氨基移换酶也称转氨酶,它能催化α-氨基酸的氨基与α-酮酸的α-酮基互换,形成新的α-氨基酸与新的α-酮酸的作用.这种作用称为氨基移换作用。

它在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等中间代谢中,在糖、脂肪、蛋白质三类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上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种氨基酸进行转氨作用时,都由其专一的转氨酶催化。

它们的最适ph接近7.4。

在各种转氨酶中,以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简称谷草转氨酶、got)及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简称谷丙转氨酶、gpt)活力最强。

上述两种酶均广为存有于生物机体中,在正常人血清中也存有少量存有。

机体出现肝炎、心肌梗塞炎症时,血清联运氮酶活力明显减少,在临床上转氨酶活性的测量存有关键意义。

测量转氨酶活性的方法很多,例如分光光度法,纸上层析法及光电比色法等。

在氨基酸分解代谢中,联合脱氨基作用是大多数氨基酸的主要代谢方式,通过转氨基作用与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偶联而完成。

此过程可用下式表示:植物中多种氨基酸是通过转氨基作用合成的。

纸层析:就是以滤纸做为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就是20世纪40年代发展出来的一种生化拆分技术。

由于设备直观,操作方式便利,所须要样品量太少,分辨力较低等优点而广为的用作物质的拆分,并可以展开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缺点就是进行时间较长。

分配层析法:是利用物质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混合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的一种实验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一种物质在某种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是一个常数即α=溶质在固定相的浓度/溶质在流动相的浓度。

溶剂系统: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水和滤纸纤维素有较强的亲和力,因而其扩散作用降低形成固定相,有机溶剂和滤纸亲和力弱,所以在滤纸毛细管中自由流动,形成流动相,由于混合液中各种氨基酸的分配系数值不同,其在两相中的分配数量及移动速率(即迁移率rf值)就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氨基移换作用实验报告

氨基移换作用实验报告

氨基移换作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氨基移换作用实验报告——以乙醇胺和乙酸异丁酯为例实验目的:1. 了解氨基移换反应的基本特征;2. 继续熟悉常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分离纯化技术。

实验原理:氨基移换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

在反应中,一个羧酸酯和一个胺类化合物经过反应可以形成一个新的酯类化合物和一个胺类化合物。

反应的机理如下:首先,酯中的羰基与胺中的氮原子反应生成一个极性复合物,接着,羰基和氮原子之间的单键断裂并生成一个中间体─有机酸水解反应中的酸性中间体。

最后,中间体于胺中的氮原子进行质子交换生成酯类和胺。

实验步骤:1. 取样装置:分别取两个干净的干燥试管,在每个试管中加入5.0 mL 乙酸异丁酯和5.0 mL 乙醇胺,并轻轻混合试管中反应溶液。

在实验中,咪唑可用作中间体。

2. 氮气通入:两个试管的溶液分别用氮气冲洗3分钟以上。

3. 恒温加热法:将两个试管放入一个恒温水浴中并加热至回流状态,反应时间为1小时。

4. 分离提纯:反应结束后,用10.0 mL的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混合以上试管中的反应液。

然后加入10.0 mL的丙酮分液漏斗中。

放置在常温下,振荡分离,取得上层有机相後,将分离采得的溶液放置于的蒸馏器中。

蒸馏出有机物,得到色为棕色的油状物乙酸异丁酯。

5. 得到产物:乙酸异丁酯样品分别澄清,加入2 ~ 3 滴氢氧化钠试液。

对原反应物和产物皆施以酸碱反应,观察沉淀现象,以判断纯度并得到产物。

实验结果:实验中,乙酸异丁酯和乙醇胺均有大量的揮发性,并且氢键的性质使得两者在水溶液中难以充分混合,因此在ND通入气的过程中需要严格去除水气份,且整个实验过程要保持干燥。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在试管中反应溶液的颜色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的。

经过反应后,有机相变得更加显眼并呈现出深褐色。

最终得到了棕色的电子杂质过滤器。

实验结论:乙酸异丁酯和乙醇胺在反应中的氨基移换反应是一种可行的有机反应。

通过在实验中的各道操作,得到了棕色的电子杂质过滤器,并成功地提取出乙酸异丁酯。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实验甲 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实验甲 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1、原理
– 氨基移换反应:在氨基移换酶(转氨酶)的催化
下,氨基酸的α-氨基和α-酮酸的α-酮基之间发生的 互换反应。 – 转氨酶的种类很多,任何一种氨基酸进行转氨作 用时都由其专一的转氨酶催化。转氨酶的最适pH接近 7.4,在各种转氨酶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 性最强。 – 本实验即利用纸层析法,通过检查α-酮戊二酸和 丙氨酸在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下所生成的谷氨酸,来证 明组织内的转氨作用。有关原理如下:
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 层析时展层溶剂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吸附在滤
纸上的一层水分子为层析的固定相,与固定相不相混 溶的有机溶剂为层析的流动相。进行分离时由于被分 离物质的组分在两相中的分布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 动,物质将在两相间进行连续的、动态的不断分配, 从而造成不同组分移动的速度也不相同。易溶于流动 相中的组分移动快,在固定相中溶解度大的组分移动 慢,于是得到分离。 – 物质分离后在滤纸上的位置可用比移值(Rf)来 表示。 展层后斑点中心与原点之间的距离 Rf = 原点与溶剂前缘间的距离
570nm处具特征光吸收,可 据此定量测定各种氨基酸
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2、实验材料及试剂
– 实验材料:新鲜动物肝脏
– 实验试剂:试剂的配制及注意事项参191。
3、实验步骤
– 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参192。
4、实验结果及处理
–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层析后氨基酸的显色情
况进行分析。
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⑴ 、转氨反应原理
COOH
CH NH2 CH3 Ala + COOH 谷丙转氨酶
COOH
C CH3 O +
COOH

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甲) 指导老师: 成绩: 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三、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讨论和心得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六、实验结果和分析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鉴定氨基移换反应的简便方法及其原理;2、学习纸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氨基移换反应:在氨基移换酶(转氨酶)的催化下,氨基酸的α-氨基和α-酮酸的α-酮基之间发生的互换反应。

转氨酶的种类很多,任何一种氨基酸进行转氨作用时都由其专一的转氨酶催化。

转氨酶的最适pH 接近7.4,在各种转氨酶中,谷丙转氨酶(GPT )和谷草转氨酶(GOT )的活性最强。

转氨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

在肝、心、肾等组织中谷丙转氨酶(GPT )、谷草转氨酶(GOT )活性较高。

GPT 催化下的转氨基反应为:L -谷氨酸脱氢酶在体内特别是在肝细胞内含量丰富,活性高,催化L -谷氨酸氧化脱-NH2,加碘乙酸能抑制其活性,从而可以保护氨基移换反应的产物L -谷氨酸。

本实验用纸层析法,检查由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肝细胞谷丙转氨酶(GPT) 的作用下所生成的谷氨酸,证明组织内的氨基移换作用。

2. 纸层析原理:滤纸层析是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

利用不同物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情况(溶解度)的不同来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技术。

层析溶剂是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

滤纸纤维上羟基具有亲水性,因此吸附一层水作为固定相,而通常把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进行分离时,由于被分离物质的组分在两相中的分布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动,物质将在两相间进行连续的、动态的不断分配,从而造成不同组分移动的速度也不相同。

易溶于流动相中的组分移动快,在固定相中溶解度大的组分移动慢,于是得到分离。

专业: 姓名: 学号:日期: 地点: 装订线实验名称:_ __________________姓名:学号:溶质在滤纸上的移动速率用Rf 值表示:Rf=X/Y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 值是常数。

生物化学实验:氨基酸移换反应

生物化学实验:氨基酸移换反应

@ 纸上层析分离氨基酸
₤在15cm直径的圆形滤纸中心剪一个小圆孔。 ₤取一滤纸卷成圆筒,用剪刀将该圆筒状的滤纸的下端沿纵
向剪为灯刷状,而滤纸的上端插入至15cm直径的圆形滤纸的 小圆孔中。
₤圆筒装的滤纸灯刷状的一端放在盛有层析剂的培养皿中,
灯刷状的滤纸和层析剂(流动相)相接触。
层析剂:尿素:无水乙醇:水[:茚三酮]
转氨酶催化。
ʺ它们的最适pH接近7.4。在各种转氨酶中,以谷氨
酸—草酰乙酸转氨酶(简称谷草转氨酶、GOT)及 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简称谷丙转氨酶、GPT) 活力最强。
ʺ上述两种酶均广泛存在于生物机体中,在正常 人血清中也有少量存在。机体发生肝炎、心肌 梗塞病变时,血清中转氮酶活力显著增加。
ʺ本实验利用纸层析法,检查由谷氨酸和丙酮酸
30%乙酸
5滴
5滴
100℃ 10min,流水冷却,过滤取滤液
ʺ 纸上层析法检查
@ 点样
₤取15 cm直径的圆形滤纸,在圆心处用圆规划一个3.0cm的 同心圆。
₤在同心圆的圆周上取4个点, 每个点的距离相近,为点样 的位置。
₤用4支毛细管口分别取样品和对照的滤液,以及标准谷氨酸
和丙氨酸,再轻轻触到4个点样的位置上,使每种溶液分别 形成直径为2-3mm的圆斑,每次点样后,自然风干或吹风机 吹干,再点下一次,重复3-4次。
➢ (8) 标准丙氨酸溶液(0.1%) ➢ (9) 标准谷氨酸溶液(0.1%) ➢ (10)0.1%水合茚三酮乙醇溶液 ➢ (11)层析剂:尿素:无水乙醇:水 [:茚三酮]
= 0.5 g: 80 ml: 20 ml [: 0.1g] 。
➢ 2. 器材 ➢ (1) 解剖刀、剪及镊子。 ➢ (2) 解剖盘。 ➢ (3) 表面皿。 ➢ (4) 匀浆器。 ➢ (5) 台秤。 ➢ (6) 离心管和离心机(台式) ➢ (7) 试管及试管架 ➢ (8) 恒温水浴 ➢ (9) 毛细玻璃管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实验甲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King氏法)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实验甲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King氏法)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
COOH C NH2 + COOH C O 谷丙转氨酶 COOH C O + COOH C NH2
CH3 Ala
(CH2)2
COOH α-KG NO2CH3丙酮酸 Nhomakorabea(CH2)2
COOH Glu NO2
COOH C NO2 CH3 N HN
COOH C O +
H2N HN
CH3
NO2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
1、原理
–转氨作用:将α-氨基酸的氨基通过酶促作用转移 到α-酮基上,生成相应的酮酸与氨基酸的反应。催化这 一反应的酶称为转氨酶。
–转氨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在肝、心、
肾等组织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 的活性均较高。在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血清内两种
2、实验材料及试剂
–实验材料:动物或人血清 –实验试剂:丙酮酸标准液要求临用前配制;其它试 剂的配制见P188。
3、试验结果的处理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
–⑴、标准曲线的制作 –以表1中的A520为纵坐标,酶活性单位为横坐标,绘 制标准曲线。 –⑵、样品中转氨酶活性的计算 –a、标准曲线测定法 –根据样品管的A520(已减去空白管的)查标准曲线 ,即得每100ml血清中转氨酶的活性单位数。 –b、标准管测定法 –根据表2数据按下式计算酶活力:
2,4-二硝基苯肼
0
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 棕红色,520nm处具特征光 吸收,颜色深浅(OD520值) 与丙酮酸含量成正比,可据 此进行比色测定。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
–King氏法谷丙转氨酶活性单位:每毫升血清在37℃ 与pH7.4的基质液作用60分钟,生成1umol丙酮酸为一个活 力单位。临床检验取血清量为0.1,报告数据以100ml血清 计算,因此实际侧得结果乘1000即可。

氨基移换作用实验报告

氨基移换作用实验报告

氨基移换作用实验报告氨基移换作用实验报告引言:氨基移换作用是有机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它可以将一个氨基(-NH2)基团从一个分子转移到另一个分子上。

这种反应在合成有机化合物、药物研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苯胺和苯甲酸的氨基移换反应进行研究,探究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和产物收率的影响。

实验部分:实验材料:苯胺、苯甲酸、浓硫酸、冰醋酸、氯化钠、饱和氯化钠溶液、无水乙醚、浓氨水、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1. 将苯胺(10mmol)和苯甲酸(10mmol)分别溶解在无水乙醚中。

2. 将浓硫酸缓慢地加入苯胺溶液中,反应混合物保持在低温下搅拌30分钟。

3. 将苯甲酸溶液缓慢地加入反应混合物中,反应温度保持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

4. 将反应混合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分离有机相。

5. 用浓氨水调节有机相的pH值至中性,产生氨盐沉淀。

6. 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氨盐沉淀,得到氨基移换产物。

7. 用冰醋酸结晶苯胺盐酸盐,得到苯胺盐酸盐。

结果与讨论:实验中,我们通过氨基移换反应成功地将苯胺中的氨基转移到了苯甲酸上。

在实验过程中,浓硫酸的加入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了反应的进行。

而苯甲酸的加入则提供了反应的另一个反应物,使得反应能够进行。

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和产物收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反应温度的控制对反应速率至关重要。

在低温下,反应速率较慢,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才能达到较高的转化率。

而在高温下,反应速率较快,但同时也容易引起副反应的发生,影响产物的纯度。

因此,选择适当的反应温度对于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

其次,反应物的摩尔比也会影响反应的进行。

在本实验中,苯胺和苯甲酸的摩尔比为1:1,这样可以保证反应物的充分反应,最大程度地提高产物收率。

若反应物的摩尔比不合适,可能会导致反应物过量或不足,影响反应的进行。

此外,反应后的产物处理也对实验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氨水将有机相中的氨基转化为氨盐沉淀,然后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沉淀,得到氨基移换产物。

生物化学9-氨基酸代谢ppt课件

生物化学9-氨基酸代谢ppt课件
生物化学9-氨基 酸代谢
第9章 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的代谢
Degradation of protein and Catabolism of amino acids
体内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氨基氮的排泄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
蛋白质代谢概况
蛋白质
氨基酸
α-酮酸
NH4+ 合成 氨基酸 核苷
葡萄糖 (糖异生)
谷草转氨酶
谷氨酸 + 草酰乙酸
α-酮戊二酸
+ 天冬氨酸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
氨基酸脱氨基的最佳方式----联合脱氨基作用 转氨基和氧化脱氨基联合作用方式
NH3 NADH + H+ (脱氨过程) NADPH + H+ (氨基化过程)
α-氨基酸
转氨酶 α-酮酸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脱氢酶 谷氨酸 H2 O NAD+ + H+ (脱氨过程的辅酶) NADP+ + H+ (脱氨过程的辅酶)
Ala + α -酮戊二酸
谷氨酸脱氢酶
Glu + 丙酮酸 α -酮戊二酸 + NH4+
Glu
氨的转运----葡萄糖—丙氨酸循环途径
肌 肉 葡萄糖
血液
葡萄糖 肝
脏 ATP
糖 酵 解
ATP
丙酮酸 血液
丙酮酸
糖 异 生
丙氨酸
意义: 1、实现了氨的无毒转运 2、为肌肉活动提供能量
丙氨酸
葡萄糖—丙氨酸循环和Cori循环的 主要区别是肌肉向肝脏转运的三碳 化合物不同(丙氨酸和乳酸)
亚氨基酸
H2O

浙大生化实验报告氨基转换反应

浙大生化实验报告氨基转换反应

浙大生化实验报告氨基转换反应实验目的:1. 了解尿素循环和氨基酸代谢的概念。

2. 掌握氨基转换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熟悉氨基转换反应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实验原理:氨基转换反应是将氨基酸中的氨基转化为尿素排除体外的过程。

氨基酸进入肝脏后,通过转氨酶作用,将其氨基转移至α-酮酸中,生成相应的α-氨基酸。

肝细胞内存在尿素循环,即氨酸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转化为尿素,最后排出体外。

这一过程中,合成尿素的酶有五种,其中肝素合成酶(OTC)是尿素循环的速率限制酶。

在氨基转换反应中,尿素循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测定血中尿素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可以判断肝脏的状态和氨基酸代谢状况。

实验步骤:1. 取适量的血清置于试管中,记录试管编号。

2. 分别在不同的试管中加入不同的试剂:试管A:加入5μl生理盐水。

试管B:加入2μl L-谷氨酰胺。

3.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10μl 的反应液,混匀后放置于37℃水浴中反应1小时。

4.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40μl 的去离子水,混匀后加入2ml 三氯醋酸(TCA)沉淀蛋白质。

5. 试管中的混合液混匀后,离心5min,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的试管中,加入40μl 的1.5%四氯化碳(TCB)、200μl 1%吲哚丙酮、200μl 2.5%氨水,混匀后放置于室温下反应10min。

6.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2ml 甲醇,混匀后离心5min。

7. 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的试管中,加入1ml 1.5%四氯化碳(TCB)。

8.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去离子水,混匀后放入比色皿中,使用比色计测定各试管中产生的7-羟-库欣胆酸的吸收值。

实验结果:试管编号反应液产生的7-羟-库欣胆酸吸收值A 生理盐水 X实验分析:通过测定各试管中产生的7-羟-库欣胆酸吸收值,可以判断氨基转换反应的情况,以及肝脏的状态和氨基酸代谢状况。

通过比较试管B和试管C的吸收值,可以得出氨基酸代谢是否正常。

如果试管B的吸收值比试管C高,则说明肝脏合成尿素的能力正常,代谢氨基酸的能力也正常。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甲实验课件 实验9 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1)(精选)共21页PPT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甲实验课件 实验9 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1)(精选)共21页PPT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甲实验课 件 实验9 氨基移换反应及其
产物的鉴定 (1)(精选)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优质】转氨基实验报告word版本 (10页)

【优质】转氨基实验报告word版本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转氨基实验报告篇一:实验六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实验报告实验六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实验名称】: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09救援一班第三大组李岚宇 201X222336室温:28°(一)实验目的:1、学习氨基酸纸层析的基本原理。

2、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操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在转氨酶的催化下,氨基酸的а-酮酸与α-酮基的互换反应称为转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广泛地存在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中,是体内氨基酸代谢的重要途径。

氨基酸反应时均由专一的转氨酶催化,此酶催化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另一α-酮基酸上。

各种转氨酶的活性不同,其中肝脏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催化如下反应:α—酮戊二酸 + 丙氨酸谷氨酸 + 丙酮酸本实验以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为底物,加肝匀浆保温后,用纸层析法检查谷氨酸的出现,以证明转氨基作用。

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以滤纸为支持物,滤纸纤维与水亲合力强,水被吸附在滤纸的纤维素的纤维之间形成固定相。

有机溶剂与水不相溶,把预分离物质加到滤纸的一端,使流动溶剂经此向另一端移动,这样物质随着流动相的移动进行连续、动态的不断分配。

由于物质分配系数的差异,而使移动速度就不一样,在固定相中,分配趋势较大的组分,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反之,在流动相分配趋势较大的成分,移动速度快,最终不同的组分彼此分离,物质在纸上移动的速率可以用比值Rf表示: ????ALT物质在一定的溶液中的分配系数是一定的,故比值Rf也相对稳定,因此在同一层析体系中可用Rf值来鉴定被分离的物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1、0.01mol/L pH 7.4磷酸盐缓冲液。

2、0.2mol/L Na2HPO4溶液81ml与0.2mol/L NaH2PO4溶液19ml混匀,用蒸馏水稀释20倍。

九氨基酸的代谢PPT课件

九氨基酸的代谢PPT课件

肝脏中
丙酮酸 + Glu
★ Glc-Ala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在肌肉中,糖酵解提供丙酮酸,在肝中,
丙酮酸又可生成Glc。
肌肉运动产生大量的氨和丙酮酸,两者都要 运回肝脏进一步转化,而以Ala的形式运送, 一举两得。
(三)、谷氨酰胺的生成
a-酮酸的代谢
• 1 合成非必须氨基酸 • 2 转变为糖和脂类: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
(二) 转氨基作用
1转氨作用: 是肝外组织中a.a脱氨的重要方式, 除Gly、Lys、Thr、Pro外,a.a都能参与转氨 基作用。
概念: 意义: 2 转氨酶:谷丙、谷草转氨酶
大多数转氨酶,优先利用α-酮戊二酸作为氨基的受体, 生成Glu。如丙氨酸转氨酶(谷丙转氨酶,GPT), 可生成Glu,肝细胞受损后,血中此酶含量大增,活 性高。
索酸、草酰乙酸。
氨基酸碳骨架进入TCA的途径
(一)形成乙酰-CoA的途径
★ 通过丙酮酸到乙酰-CoA的途径 ★ 通过乙酰乙酰-CoA到乙酰-CoA ★ 氨基酸直接形成乙酰-CoA
1、通过丙酮酸到乙酰-CoA的途径
Ala、Gly、Ser、Thr、Cys
SUCCESS
THANK YOU
2021/2/5
但大多数胺类对动物有毒,体内有胺氧化酶,能将胺氧化为醛和 氨。
四 、 氨的代谢
氨对生物机体有毒,特别是高等动物的脑对氨 极敏感,血中1%的氨会引起中枢神经中毒,因 此,脱去的氨必须排出体外。
★氨中毒的机理:脑细胞的线粒体可将氨与α酮戊二酸作用生成Glu,大量消耗α-酮戊二酸, 影响TCA,同时大量消耗NADPH,产生肝昏迷。
产物:1个乙酰乙酰CoA,2个
CO2 。
在反应途中转氨:a. 氧化脱氨 , b. 转氨

氨基转移作用实验报告

氨基转移作用实验报告

氨基转移作用实验报告氨基转移作用实验报告概述:氨基转移作用是生物化学中一种重要的酶促反应,它在细胞内起着关键的代谢调节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氨基转移作用的实验现象,了解其机理和应用。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氨基转移酶:选取乳酸脱氢酶(LDH)作为氨基转移酶。

- 底物:选择乳酸和α-酮戊二酸作为底物。

- 辅助试剂:包括缓冲液、辅酶NADH等。

2. 实验方法:- 步骤一:制备实验体系。

1) 首先制备含有LDH的反应液。

2) 分别制备含有乳酸和α-酮戊二酸的底物溶液。

3) 准备辅助试剂。

- 步骤二:进行氨基转移作用实验。

1) 将LDH反应液、乳酸溶液和α-酮戊二酸溶液混合,加入辅助试剂。

2) 记录反应体系的吸光度变化。

- 步骤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1) 绘制吸光度-时间曲线。

2) 分析曲线的趋势和特点。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氨基转移作用的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氨基转移作用是一个动态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反应体系的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表明氨基转移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底物被转化为产物。

2. 氨基转移作用具有特异性。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乳酸和α-酮戊二酸作为底物。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只有在有LDH存在的情况下,反应体系才会发生明显的吸光度变化。

这说明氨基转移作用具有特异性,只有特定的底物和酶才能发生反应。

3. 氨基转移作用在生物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氨基转移作用是细胞内一种常见的代谢调节过程。

通过将氨基基团从一个底物转移到另一个底物,细胞可以调节代谢途径中的物质转化和平衡。

本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氨基转移作用在生物代谢中的重要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氨基转移作用的实验现象、机理和应用。

氨基转移作用是生物化学中一个重要的酶促反应,对于生物体的代谢调节起着关键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并为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